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9:36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1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

一、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被不断地抛弃,而接收的新理念则大都来自西方思想理念上发展而来,形成一种“嫁接”式文化发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理念得到重新的发掘。

中国正在走向复兴,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方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在深重的苦难历程中变得沧桑和破碎,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不断延续和创新。迄今为止,整个世界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和持续性不应该被低估,中国在坚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中西文化融合,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不只是一个传承的意涵,而是一种追求,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不断追寻,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实力。

在现代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在实际上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现代设计需要现代设计师正确认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间的关系,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本质体现。置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当代国际环境中,设计者们不断变化、创新,掌握不同文化的特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并以此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理念的源泉,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跨越地域界限,引领与促进形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的“中国风”的设计潮流风尚。

2、传统文化在民族建筑文化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应用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比如传统村落的三面环山,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朱雀、青龙等的布局,这些传统的布局设计理念未必起到真正的实际作用,确是某些特殊精神的象征。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通过对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气韵的突出,保证各种艺术作品的追求,这就需要进行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思的优化,进行建筑客观功能及其人审美观念的优化,进行建筑形式的表达。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3、“风水文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建筑布局主要是指风水学思想。风水并非都是现代多数理解中的伪科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布局思想风格影响极深。风水学本身具有中国古代美学、地质、地理生态学及古哲学等思想内涵,并包含丰富的顺应自然、适合地理等人文思想,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源头。如我国明清皇宫的布局便是采取了古代风水学的思想,其中,一律坐北朝南的布局设计就是综合了地域气候、环境及日照等自然因素等影响,也考虑了文化、风水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将我国古代关于“四”严格的方向布局及“合”明显的和谐人文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布局严格、讲究分明等也是社会等级明了的体现,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对于外部气候环境的防御,夏可纳凉冬防寒。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思想因素看似平常,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似乎到处可见,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体现。

4、传统符号的传承

传统因素的传承往往体现在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于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注意对于传统符号的认识与吸取,融合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符号是一个系统而泛泛的概念,可以说包括了人、物、概念、人文思想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等。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就曾提出,“抄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即将传统形式中的非精神的成分现代化样的传承下来,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时空中出现交汇时,积极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想象、提取出来,促进两者的共融与结合,实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积极传承。

二、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模块及其创新模块的协调

1、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通过对上述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代民居建筑布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的,其传统意义上的礼仪,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合理家族伦理观念的剔除,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性化的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合理住宅建筑格局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建筑功能区的划分。

2、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建筑文化,这就需要进行优秀的文化经验的继承,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设计遗产经验。这就需要进行建筑材料及其当代建筑工艺的应用,符合当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先进的建筑风格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结束语

人们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建立于前人的基础之上或者以前的经验基础上,所以,可以说是,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往往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与理念、方法等,加以融合与现代建筑之中,才可以实现“艺术的再生”。

参考文献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2

从视觉感观上看,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言过即失或者操作后就消失了。如语言、信仰、仪式、技艺等,在大多情况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是相依的,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关注保护

1989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提出了“传统民间文化”的概念,对传统和民间文化的保护、振兴等方面制定了指导原则。该建议要求缔约国根据各自的法律规定,通过所需要的立法措施或其他步骤,执行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各项规定,以便在其领土上实施该建议所规定的原则和措施,以保护该遗产免遭种种人为的和自然的危害。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42届会议上做出决议,建立了“人类活财富”制度,加强了“人类活财富”的保护。

1997年11月,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大会上,通过了“人类口头遗产代表作”的国际荣誉称号的决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4届会议上,考虑到“口头遗产”并不能涵盖全部遗产和与“非物质遗产”的不可分性,在“口头遗产”后面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届会议通过了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

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一为口头传说的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为表演艺术;三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为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为传统手工艺技能。这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1972年的《公约》强调“保护”到2003年的《公约》强调“抢救”,可以看到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的。在我们抢救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把非物质文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既有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必须兼顾,缺一不可。

二、重点抢救

目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不同,抢救方式也不应该一样,这样才能分清轻重,把握重点。现在传统民间文化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濒危型,现实社会对它已失去需要,它存在的客观条件已改变,并且有相关事物取而代之,导致技艺文化退出历史舞台。如皮影、赫哲族的鱼皮工艺、王麻子剪刀等。一种是发展型,现实社会对这种传统文化形式还有一定的需要,生存的条件依然具备,自己也在不断有所创新,并且不断发展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使某些非物质文化还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如东北二人转、南方花鼓戏、南北方的民间剪纸等。

上述说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处境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加以抢救,其内涵都是极其丰富的、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我们尽可能以最大人力、物力去抢救那些濒危的非物质文体遗产,也是抢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传承永恒的主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历史是不能分割的,但文化是变化的也是传承的,它世代相传,永无休止。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它传承下来,发挥出非物质文化的潜能和作用。所谓传承,就是要把民间文化保护下来,不让它随历史的发展而泯灭。不然,只有遗憾了。

首先,利用文字、录音、报告的形式实录下来存放于档案馆,以备使用。书籍是传承文化最古老、最稳定的文化形式,哪怕是有些民间文化消失了,书籍、杂志更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其次,强化传承制度,这种办法民间已有流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首任老师,父子相承或母女相承、师徒相承,其意义是一致的,如刺绣、剪纸等基本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承的。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3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承议论文高三范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议论文高三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装潢……它们已经生根在都市的尘灰中,已经在笑语盈盈里散发着脉脉温情。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4

[关键词]通信技术铁路信息化mpLSmStp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各种铁路信息系统运用越来越多,铁路对通信网络需求呈现明显的宽带化、ip化趋势。将服务铁路信息化为己任的铁通公司,如何把握铁路信息化进程,与时俱进,为铁路跨越式大发展做出新贡献,成为现今铁通公司面临的主要任务。

1当前铁路信息化承载网络现状和主要问题

中国铁通福建分公司承担着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内铁路通信的任务。多年来,随着南昌铁路局陆续开通运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铁路客票系统、铁路信号监测系统等10多个生产管理系统以及铁路车务、机务、供电等10多个站段系统的办公管理系统,现有服务于铁路的通信网络负荷越来越重,网络复杂,网络保障难度大。当前在网运行的各种生产指挥、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组网上,以各自信息处理中心为核心网络节点,通过传输接入网2m或64KbpstDm电路沿铁路线路接入信息点或再通过驻地传送网接入信息点,如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内客票系统组网(见图1)。

图1福建铁路客票系统组图网

当前铁路信息化承载网络呈现4个主要问题:

1.1网络拓展性差

铁路传输接入网在早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只能提供tDm业务。随着铁路各种信息系统的增加以及既有信息系统对带宽需求的提高,传输网络资源总体呈现紧张状况。另外传输接入网带宽粒度只有2m和155m,而各种信息系统对资源需求差异很大,需要大量HDSL高速调制解调器、协议转换器等设备来转换。不管是新信息系统开通还是既有信息系统网络扩容,实施复杂。

1.2网络维护难度大

各种铁路信息系统通过tDm电路独立成网,不但各铁通机房接口多,连接跳线繁琐,而且铁通机房与各信息系统用户端成对堆叠许多调制解调器、协议转换设备,网络连接复杂,故障隐患点多。另外各种调制解调器、协议转换设备难以实现远程集中网管,用户端网络设备故障判断必须到现场,再加上铁路沿线交通不便,维护困难。

1.3网络运行成本高

大量的铁路信息系统承载网络和难以实现全程端到端网络设备集中监控,必然导致繁重维护任务,需要更多维护保障的人力成本。另外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内铁路线路大多处于山区,雷害多,协议转换器、调制解调器因雷害故障居高不下,每年要支出大量设备更换和维修成本。

1.4信息共享代价大

铁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铁路各专业、各部门、各系统要最大程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各系统承载网络的完全隔离独立导致信息共享的不菲代价。为实现共享,需要另增网络设备和传输通道来打通不同系统网络,不但需要较大的资源代价,而且增加保障难度。

2融合多业务的铁路信息化ip承载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铁通主要机房ip网络设备与传输设备采用大容量端口对接,大量减少了传输设备端口和HDSL调制解调器、协议转换器等中间附属设备的投资和维护,也明显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和故障隐患点。

(2)在ip承载网络传输层资源足够下,新增信息系统或信息系统网络资源调整,主要工作是由铁通网管进行数据配置,用户信源点主要通过以太网端口无缝接入,实施简单、新增设备少。

(3)ip承载网络传输层和ip层资源配置和扩容不用与铁路不同信息系统建设同步实施,完全可以从容规划,阶段性安排。

(4)实现用户接入、驻地网络端口ip化,确保铁通网管系统能够实现全程网络监控和管理,大量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也易于铁路用户对承载网络端到端全程质量障碍的确认,避免铁通公司和铁路用户维护摩擦。

(5)为用户提供ip化的以太网端口,减少铁路用户自己的网络投资和维护成本,增加铁通的服务附加值,体现铁通专业服务品质,紧密铁通与铁路关系。

(6)顺应下一代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为包括铁路话音通信、视频通信、无线通信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传送的ip化奠定了网络基础,满足了铁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3融合多业务的铁路信息化ip承载网络建设思路

相比其他形态的网络,ip承载网络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低成本、易扩展等优势,是多业务的承载平台。由于铁路信息化进程上各种业务信息是可知、信息流大小是可计算的,从而对承载网络资源的需求完全可规划,这样就为业务系统在ip网络上质量保证提供重要基础,再加上ip技术的QoS和安全机制的部署,可以避免internet上的安全和质量难题。建设一个融合多业务的ip化、宽带化铁路信息化承载网络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理想选择。

3.1网络拓扑结构要求

按照网络层次结构的建设思路,在铁路局管辖范围内,融合多业务的铁路信息化ip承载网可分骨干网络、接入网络和用户驻地网络三层结构。从南昌铁路局来看,以铁路局所在地区南昌或再加上原分局所在地福州为核心节点,以主要站段所在地为汇聚节点组成ip承载网骨干网络。骨干网络覆盖所有铁路生产指挥、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保证数据处理中大容量数据处理和数据处理中心间数据高速交换的需要。接入网络是以主要站段地区为汇聚节点接入铁路沿线小站。用户驻地网则将接入网络从小站延伸至用户网络,为用户提供以太网ip端口,与用户网络无缝对接。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内ip承载网络拓扑示意见图2。

图2南昌铁路局福建省内ip承载网络拓扑示意图

3.2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

3.2.1骨干网

铁路信息化ip骨干网络建立在铁通骨干网DwDm大容量传输系统上,骨干网核心、汇聚路由器采用poS155或poS622端口与SDH传输系统对接,通过传输链路完成路由器互联。要求骨干网核心、汇聚路由器要满足较强数据转发能力,以满足今后一段时间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具备较强的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功能,支持二、三层mpLSVpn,满足不同信息流相互隔离的需要。核心路由器要有合适端口用于和上层网(铁道部网络)对接,汇聚路由器要丰富的以太网接口,用来收敛汇聚地区站段用户网络和铁路沿线小站信息点。

3.2.2接入网

接入网络技术选择比较关键,由于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点在铁路沿线有不同分布,每个小站接入网带宽需求有差异,以太网技术因具有造价低廉、连接简单且带宽配置灵活成为数据传送首选。同时铁路信息ip化、宽带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非ip化的业务在一段较长时间还是存在。因此要求接入网既能支持以太网传送又支持tDm等传统业务。比较mStp、pon(无源光网络)以及纯以太网等主要宽带接入技术,mStp设备系统因适合铁路沿线链状分布、支持多端口种类、支持以太网、atm等多种业务类型、具有灵活的服务提供能力、支持wDm的升级扩容、较大的光纤带宽利用率、较小粒度的动态带宽管理、更高安全性以及较低的光纤资源占用和投资成本等优势成为首选。mStp支持完整的以太网功能,如VLan、CaR(访问速率限制)、DiffServ(区分服务)以及透传等。

3.2.3驻地网

驻地网主要将接入网络以太网接口推送至用户信息点。铁路车站驻地网主要传送媒介是电话电缆,光纤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在距离车站通信机房较近用户信息点直接采用五类、超五类双绞线连接用户网络。超过100米的信息点,比较适合采用基于电话电缆、标准成熟、造价低廉、支持从几兆到几十兆的aDSL、aDSL2+、VDSL技术或光纤以太网,最终选用要依据信息传送带宽、距离和对称性要求等情况来决定。当铁路沿线接入网络mStp系统设备以太网端口不足时,采用二层交换机进行扩展,当采用aDSL、aDSL2+、VDSL等连接时,用不同容量的DSLam设备进行拓展。

3.3安全质量保障的实现

3.3.1网络安全

铁路信息化ip承载网络的网络安全保障由传输和ip网络两个层面来实现,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骨干网和接入层都是承载在铁通SDH传输环网上,传输层引起的故障有良好的自愈能力。ip网络层汇聚节点双上行核心节点,传输层不能保护的故障,通过骨干网ip动态路由迂回业务,对于重要业务链路,可以实施mpLSFRR(快速重路由)技术实现业务快速恢复,骨干网关键节点可采用双设备热备,提高网络健壮性。

3.3.2信息安全

从网络拓扑看,各信息系统的信息流在ip承载网络接入层和骨干层共享了物理网络。在接入层,通过以太网VLan技术对隔离不同信息流,而在骨干层则利用mpLSVpn技术隔离不同信息流,从而在全网上保证了各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

3.3.3网络质量

在用户信息流引入ip承载网络边缘的以太网端口时,通过端口CaR技术来约定流速,确保不会过度占用资源。通过以太网帧802.1p标记标识信息流的转发保障等级,使信息流按照以太网排队、调度、拥塞管理机制,在二层以太网网络上按照信息流质量要求进行传送。铁路沿线不同小站信息点的相同系统的信息流通过各自mStp以太网端口传送汇聚至主要站段mStp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端口,送至ip骨干层边缘路由器,即送到mpLS网络的pe(provideredge)设备。在pe设备,先将信息流帧以太网802.1p转发等级标识映射成ip报文转发等级标识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同时按照VLan标识或基于信息流ip五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分类,将信息流映射到骨干网对应mpLSVpn,将ip报文转发等级标识DSCp映射成mpLS报文转发等级,按照报文等级和mpLSVpn路径进行流量的队列调度、拥塞控制和监管整形,在骨干网上转发。从骨干网到目的地,又进行反向映射,从而在ip承载网络端到端实现质量保证。当局部网络拥塞,可通过实施mpLSte(流量工程)技术可以使网络得到均衡;因此通过合理部署QoS和安全机制,ip承载网络不但能够满足一般信息系统承载的要求,同时也承载对质量要求很高的业务,如视讯会议、Voip等高要求业务。

3.4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为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可在mpLS网络(即骨干网络)边缘设备pe上做适当路由数据配置,打通不同Vpn间共享信息资源的路由,或者在pe设备边旁挂防火墙,制定最佳策略,以增强不同mpLSVpn的信息系统互访的安全性。

4南昌铁路局信息化承载网络改造建设的建议

(1)铁路信息化发展迅猛,骨干ip承载网络建设容量规划要有前瞻性。骨干网络QoS先期以网络轻载来保证,实施简单。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5

1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提出的背景

1.1继承是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医药学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认知方法、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界和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并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的研究中来,这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医药只是略知皮毛或仅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之上,就简单联系仓促创新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 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 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

   徐春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6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效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究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市、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为部门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市文化局为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单位。

发展和改革、教育、财政、建设、旅游、民族宗教、农林、环保等有关部门为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或市文化局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市文化局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确认、登记;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数据库。

第八条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制度。

市人民政府、市文化局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认和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和代表作传承单位、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时,应当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对具有一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市文化局会同相关部门、相关镇进行评审,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后,由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南通市人民政府备案。

对已经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科学的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单位,落实保护责任。

保护责任主体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提出保护计划和措施履行保护义务,并每年向市文化局报告保护计划实施情况。

第十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由市文化局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和命名,报南通市文化局备案。

市人民政府组织市文化局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帮助、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开展传承活动。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另行制定。

鼓励和支持依据有关规定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第十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开展传艺、展示技艺、讲学以及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

(二)可以依法向他人提供其掌握的知识、技艺以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场所;

(三)取得相应的报酬。

第十二条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完整保存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

(二)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它方式选择、培养新的传承人;

(三)依法展示、传播、宣传、弘扬和振兴传承技艺。

第十三条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市人民政府及时公布濒危名单。

对列入濒危名单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抢救保护方案,并组织市文化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

抢救性保护包括,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其技艺的记录、整理和传承以及对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场所的征集收购、收藏、保存和修缮等。

第十四条征集、收购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原则,合理作价,并标明出让者的姓名。征集、收购的资料、实物,由市文化局指定的机构妥善保管。

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捐赠或者委托给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等公立机构收藏、保管或者展出,对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并给予奖励。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成立研究机构,兴办专题博物馆,开设专门展室,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展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五条对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以及附属物,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出保护范围,做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在城乡建设规划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标志说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称、级别、保护范围、简介、公布机关、公布日期、立标机关、立标日期和内容。

第十六条政府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研究以及其它文化机构征集、收购和受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实物属国家所有,应当妥善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拥有的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实物、场所等,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工艺、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方法以及其它技艺,属国家机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确定密级、保密期限、保密要点及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属于商业机密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纳入保密范围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途径传播、传授和转让。

第十七条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开发利用活动。

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当展示和传播本市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中小学校应当将本地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学内容,自行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大中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

市广播电视局、新闻传媒中心等公共传媒应当介绍、宣传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普及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鼓励支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服务。

第十八条任何团体和个人在本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考察等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市文化局的管理。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7

摘要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8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用“人杰地灵”形容这次会议。他说,北戴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政治、文化事件。来自中法的各界精英人士,包括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宗教学家、国际政治学家,在这样的地方讨论文化与历史非常有意义。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法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考验。36年前白林曾来过中国,她说中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当时中国还在“批林批孔”,现如今中国却在世界范围内开办孔子学院。如何把中国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如何传承给本民族,如何传承给全世界,值得思考。

会议的中方负责人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宪纲,法方代表、久负盛名的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则是会议的发起人。而谢阁兰基金会是为纪念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和汉学家维克多·谢阁兰(1878~1919年)而成立的机构,专门致力于推动中法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现任主席为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中法思想圆桌会议主要关注文化与历史方面的研讨,去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会议主题为“普世价值与民族性”,本届会议的重点则是“文化传承与现代性”。

曲星在会上谈论了很多法中之间文化传承、相互影响的历史片段。他说,早在14世纪左右,就有法国人来到中国土地上,其后有很多知名的传教士陆续来华。康熙皇帝甚至在北京赐了一块地给法国传教士修建教堂,几经迁修,成为了现在的西什库教堂。一战时,曾有14万中国华工在欧洲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帮助法国和英国抵住了德国的侵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回到中国,带回了法国的文化,掀起了留学法国、了解法国的热潮。很多留学法国的人后来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比如和邓小平。当然,中法之间也有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曲星表示,中法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都珍惜自己民族的个性,恰恰是碰撞和冲突催生了很多思想的火花。

郭宪纲和德布雷在主旨发言中,分别就中法各自的文化传承发表了看法。郭宪纲以儒家文化为例讲述了传统中国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他认为,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儒家文化在封建王朝解体后的传承经历了曲折过程,但其精华部分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比如,在经济领域,儒家有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肯定追求财富的行为,又强调手段的合法性。在教育领域,儒家提倡教育,强调人不分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伦理方面,儒家重视孝道、讲求诚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比较井然有序。在人生态度上,儒家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大部分中国人都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当前西方很多国家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则比较稳当,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中国正面临着道德危机,老百姓很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得到精神食粮。当然,儒家文化也有其糟粕,郭宪纲表示,“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扬弃的过程,只有这样文化才有生命力,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9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今年1月,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刘延东副总理会前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张伯礼院士指出,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学的贡献和支撑,而中医药事业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呼吁通过立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并建议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尽快开展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

国际竞争和挑战已形成

“倒逼”态势

张伯礼院士表示,面对国外传统医药的立法与管理形势及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倒逼”态势,加快中医药立法已迫在眉睫。他说,据wHo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对传统医药单独立法管理,保护本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有使用传统医药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对传统医药的立法管理,韩国于2003年颁布了《发展韩医药法案》,印度制定、颁布了关于印度医学和顺势疗法的两部传统医药法律。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中医药在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通过立法承认其法律地位并进行规范管理,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中医药的法案。面对国际传统医药发展形势,保持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药中的领先地位,迫切需要我国制定一部中医药专门的法律。

同时,目前国际社会对以中医药代表的传统医药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也使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对我国中医药形成“倒逼”态势。张伯礼院士说,据他了解,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力图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等手段,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和战略高度来考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要完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张伯礼院士认为,面对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现状,加快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门医药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理论思维、学术体系、发展规律、传承模式等均不同于现代医学,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管理和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共识。但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因此,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

“同时,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着特色淡化的现状,加快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同样迫在眉睫。”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中医药具有的简便、价廉的特点,在服务群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作为医疗机构营利手段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劣势。一些中医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增加现代诊疗手段,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科室的建设和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的应用,中医药特色淡化,具有优势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滞后,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中医药独特、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未能很好地得到传承,有的濒临失传。因此,亟需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中药材资源日益短缺,紧缺濒危品种日渐增多,应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制度!”张伯礼院士认为,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的健康利益。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乱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野生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占60%~70%;400余种常用中药材每年有20%出现短缺。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处理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期待《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指出,加快中医药立法,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发挥我国自主创新优势领域的作用,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他分析说,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对医疗卫生的负担能力有限,人民群众的筹资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的医药费用,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必须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发挥中医药这一重要医疗卫生资源疗效确切、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加快中医药立法,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将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将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可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中医药学以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作为行为准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快中医药立法,继承发展中医药,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加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对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伯礼院士建议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依法保障中医药发展。他建议妥善解决“争议”,部分民族地区希望以“传统医药”为名立法。并认为“中医药”和“传统医药”名称之争并不是关键问题,要从国家战略高度,以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处理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学术问题放到学术层面去争鸣研讨。民族医药已包括在“大中医”之中,《中医药法(草案)》中已有体现。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主管部门名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并非以“传统医药管理局”命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以“传统医药”为口号,团结各国传统医学共同发展;而到20世纪末,中医药快速发展,并向世界推广普及,中医药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以中医药为名立法,不仅有利于中医药学引领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也避免一些国家不当行为侵占中医药宝库。张伯礼院士还表示,希望国务院相关立法研究部门加快对《中医药法》的审议工作,及早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原创知识产权资源。作为中医药科研原始创新的源泉,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随着对传统知识价值认识的深入,传统知识保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讨论的热点问题。

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诸多问题。一些有价值的传统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严重边缘化,受到现代科学不公平的质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传承面临断代,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传统知识本身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珍惜,人们往往会以一种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因此可能会忽略对其真实价值的认识,导致传统知识的变异或流失。

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挖掘”开发传统知识,并利用他们推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正当”地获得利益保障;由于当前在国际上尚未形成保护传统知识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同时,一些传统知识持有国缺乏保护经验和相应的制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面临资源流失、传统失落的尴尬境地。中华民族作为传统医药资源的提供者,因不当占有和不当使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行为大量存在。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还认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医药,并对产生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然而,我国中医药产业在技术创新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外企业对中医药商业性开发不断增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更突出的问题是,现行制度只能基于对传统知识利用而产生的新成果的下游部分保护,“顾尾不顾首”,而作为现行的传统知识的上游部分,即源头,没有得到保护。因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应是知识全部,需要“从头至尾”的整体保护,才能从根本上阻断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形形的“不当占有”,否则中医药传统知识将会遭到滥用、破坏,最后会源头枯竭,成为无源之水。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以上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已经将保护传统知识的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政府间委员会,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连续召开了23次会议,专门讨论传统知识保护问题,目前已初步达成的共识:一是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核心原则是承认价值、促进尊重、制止不正当和不公正利用、促进公正利益分享等;二是可以在现行知识产权框架中增加披露来源和利益分享的原则。

张伯礼院士指出,国际上的这种共识,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国际条约,最好使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解决问题,并以要求国内首先立法为借口拖延时间。因此,保护传统知识在国际上短时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内立法建立了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制度来保护本国的传统知识,以对抗发达国家对这些战略资源的掠夺和盗用。我国在传统知识保护上还相对滞后,与我国传统知识保有大国的地位不相符。现阶段在战略性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同时,依据国际有关传统知识谈判的初步共识,结合我国现状,探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原因,鉴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需求,张伯礼院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他认为,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制度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以法律形式承认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智力成果;二是尊重并体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三是完整保存;四是在合理利用中行使知情、参与和同意的权利。“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作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的核心,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实施法律保护以制止对中医药的不当占有和滥用,为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保存、承认价值与获益分享提供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应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衔接,整合《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形成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他保护措施互为补充、协调配合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张伯礼院士还建议尽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近期尽快完善“关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通知”。建议尽快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中心和分中心机构,形成一支致力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筑起长效机制。建立中医药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编码制度、中药材和特定技术的出口审核登记制度,建立传统医药特有标志和符号的目录,规范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中药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制度,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发展基金。

应尽快开展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张伯礼院士表示,当前开展全国范围中药资源普查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项,启动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需求量剧增,中药工业产值快速增长。据统计,2002~2012年间,中药工业产值以指数增长,其中2002年中药工业产值为500亿元,2005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2009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2010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2012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统计,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势态良好,2012年中药产业产值已经超过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3,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药资源除了药品消耗外,同时也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原料来源,许多制药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凉茶、日化品、保健食品等均开始添加中药成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中国的崛起使得国际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增加,各种形式的中药出口增长迅速,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准确掌握中药资源的实际蕴藏量,对中药行业的整体决策意义重大。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已覆盖31个省份。通过试点工作,已经积累了现代科技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人员队伍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伯礼院士建议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普查专项经费。以中药资源普查为切入点,加强中药材基地及条件建设,以中药资源普查为依托,建立中药资源科研和服务体系。加强中药资源普查与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评估等工作的结合,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张伯礼院士认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需要国务院统一领导,各部委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因此他建议由国务院领导牵头,成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经费。

张伯礼院士分析说,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是保护、保存中药种质资源、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优良种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平台。在中药资源普查中,有大量获得的中药材种子种苗需要保护、保存。结合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鼓励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根据建设标准在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或主产区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逐步建成国家名贵道地、大宗常用,以及稀缺濒危药材种子种苗规模化、规范化的繁育基地,保证中药材的品质优良和有效供给。

张伯礼院士还认为,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可对区域内中药资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监测,分析中药资源动态变化趋势,提供中药材主要产区的产量、流通量、质量和价格等信息,开展与中药资源相关的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逐步形成由中心平台、监测站和监测点组成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解决产业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服务中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在国家一次性的公益性投入后,引入市场机制以保障该体系的长效运行。

张伯礼院士建议以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支撑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为依托,筹备建立国家中药资源中心,构建部级中药资源科研平台;通过与各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动,形成稳定的科研组织架构和共建共享的合作与成果分享机制,对口合作,加强科研成果向中药材生产一线的转化应用。借鉴农业技术体系模式,建立中药资源研究的领域科学家、品种科学家及专业岗位科学家,加强基层中药资源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步建成覆盖全国,比较系统、结构合理、由不同层次构成的中药资源科研和服务体系。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篇10

(一)关于曲目的争议在该文件颁布的同时还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在这15首京剧唱段中有9首“样板戏”,对此引起了人们对“样板戏”的争议。“京剧进课堂”的最初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孙萍说,“京剧进校园这一步本身没有走错,因为这是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关键在于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样板戏很难代表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在《反对“强推京剧进课堂”》一文中作者司振龙尖锐的批评了京剧进课堂中的样板戏,文中这样提到:“样板戏”作为时期独有的文化产物,既是极端政治的“伪艺术”表症,也是与艺术绝缘的“政治唱本”,它不是京剧的“合法传人”,更没有资格腆颜充当“现代京剧”,充其量只可视之为一个“痉挛的小丑”。从它的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艺术之美,看到的仅是一段虚脱的历史与苍白年代之“痒”。笔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强推京剧进课堂”的同时,若是“样板戏”也公然在列的话,这不是在给中小学生提供“艺术大餐”,而是不折不扣的“校园投毒事件”。在《样板戏进课堂有感》一文中作者王海光也对样板戏提出了质疑,他表示:“教育部此举,确有着贯彻十七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精神和弘扬‘主旋律’相结合的考虑,积极表现之心可嘉。但是,‘革命样板戏’并非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而是‘’的政治文化标识。八个‘样板戏’从出台,到独霸文艺舞台的‘一花独放’,记录着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专制主义的发展史。”④(二)关于师资的争议在实施过程中,师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教育部实施的“京剧进课堂”这个活动,把它当作是唱歌课,而不是欣赏课,那么就要求教师首先会唱才能教给学生。而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是一个缺失,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困难。

二、“京剧进课堂”音乐教育政策的深入分析

(一)这一音乐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采访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调查组负责人张援老师和北京市教委沈一民老师,我们发现“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并不像社会上讨论的那样学生根本不喜欢、讨厌京剧,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行不通。通过一年半的试点,学生逐渐了解京剧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了京剧,从“京剧进课堂”这一活动我们发现京剧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还是可行的。不是学生不喜欢京剧,而是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这门艺术。(二)从社会的争议来看,我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加强了从社会各界对“京剧进课堂”的争议来看,有对剧种的争议,有对曲目的争议,有对师资的争议,还有很多很多的争议,但没有一个是反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他们的出发点是无可置疑的,都是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在学校中传承。这说明通过几十年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我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建立了起来。对于“京剧进课堂”的争议,其实是社会对于传统音乐的关注和重视,这种现象在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这对于我们传统音乐文化来说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机遇期,我们现在关注的应该是传统音乐怎样更好的传承,而不是对于京剧进课堂本身的争议。(三)但同时这一教育政策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共同来完善它1.由于一系列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宏观决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权力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决策体制比较单一,行政垄断现象比较严重,”⑤从“京剧进课堂”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研究。2.“京剧进课堂”这一教育政策的提出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回应,然而却忽视了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音乐,而且每个地区也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戏曲文化,如陕北有信天游、甘肃有花儿、福建有南音等等。就像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一定要契合当地文化要‘服水土’”,如果只有京剧进课堂,可能有悖于我国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现状,因此关注多元文化是制定教育政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3.通过“京剧进课堂”在全国的试点,我们发现“京剧进课堂”实施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在北京试点学校的48名教师中有戏曲学习经历的仅有10人。”如果老师就不喜欢京剧不会唱京剧怎么更好地教给学生呢?学生怎么能喜欢上京剧并爱上这门艺术呢?在京戏的发源地北京何况如此,那么其他地方师资更是问题了。4.此次活动把京剧作为唱歌课,教学生唱几段京剧唱段,对于学生了解京剧艺术非常有效,但如何在传承音乐的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文化成分,使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音乐而学习音乐,而是要让学生们了解音乐中的文化,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

三、从“京剧进课堂”看中国大陆音乐教育政策的导向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音乐教育政策在近些年来发生的变化,首先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建国(1949年)以来,我国音乐教育政策发展的几个阶段:(一)1949-1977时期我国的音乐教育政策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政策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基本上是以政治加技术为其根本方针的,其教育目标的通用说法是‘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此处的‘红’指的正是对受教育者政治上的要求,而‘专’指的是专门技术和专门知识上的要求。”⑥(二)1978-2000时期我国的音乐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项事业都步入了正规,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对美育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⑦“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又重新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件中,同时音乐的美育价值也被重视了起来。(三)2000-2010年我国的音乐教育政策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新《音乐课程标准》,在这个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四方面价值: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其中第四方面“文化传承价值”也是首次写进《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可以反映出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对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视。通过对建国以来音乐教育政策发展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政策在导向上逐渐摆脱了社会政治系统,从“重视学科技能到重视个体发展,从重视个体发展到重视社会文化传承”⑧的一个发展过程。而“京剧进课堂”这一音乐教育政策就是《音乐课程标准》基本思想的发展,“京剧进课堂”可以认为是国家在重视文化传承价值方面走出的重要一步,它的产生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在音乐教育政策上的导向: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一个重视学科技能、重视个体发展、重视社会文化传承的音乐教育目标体系正在形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