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7:44

农业发展策划篇1

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粮食总产超22.0万吨,力争食用菌栽培量超3.5亿袋,蜂群饲养量24万箱,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头左右,家禽饲养量争超1200万羽,发展山地蔬菜3.5万亩、蔬菜商品基地0.5万亩,发展良种茶园2500亩,全市食用菌、蜜蜂、畜禽、蔬菜、茶叶等五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总产值争超35亿元,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生态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提升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业项目、推进农业创业创新、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控制和农业执法管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保护农民权益、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向组织化、基地化、良种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态、高效、优质、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农业工作水平

今年,全局干部职工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增强责任感。现阶段,农业收入占了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近一半,发展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以“工业首位”意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村劳动力,加速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兴工强市”主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农业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全局干部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二要加强学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各项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确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现代农业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提高科学创业创新能力,创新用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三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课题调研领导负责制,全面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正确应对,化解难题。提高服务农业、管理农业的能力,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资源、科技、劳动力与组织形式的高效结合,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二)多措并举,巩固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为目标,认真实施好种粮扶持政策,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引导粮食生产从小农生产向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发展,多举措帮助农民种好粮,提高种粮效益。一要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将弃耕的零星土地调整为集中成片流转,规范流转程序和手续,减少耕地抛荒。二要支持粮食生产合作化。鼓励互助合作,土地入股,统一生产经营,发展种粮大户,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三要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被称为“田保姆”的农技、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通过托管、代管、承包等形式,为农民提供育秧、病虫防治、机耕、机插、机收等“五代”服务,解决“老人农业”种田难。四要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加大投入,建设粮食功能区,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土壤肥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优良品种、农技,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积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开展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全力提升农机化水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三)提升发展特色农业,助推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成形,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优化经营模式,解决规模不大、基地不稳、品牌不强等诸多问题,解决人才、劳力、资金、技术、土地和加工龙头等要素制约。要坚持以工业化和自有知识产权引领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推进农民增收。一要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实施强农兴农示范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拓展市场流通。鼓励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领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工商企业融资,加大现代科技和装备的投入,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化、现代化生产,力促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发展。二要加快现代农业主体培育。为优秀人才进入农业搭建平台,加快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大乡村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把市场、企业、农民、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生产销售成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三要加大自有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白菇、白银耳鸡、白毛乌骨鸡、*白鹅、中华蜜蜂、*乌猪等地方优势品种是*特色农业的精华,是*特色农业新的增长点,要加大开发力度,扩大保种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进“土产品”产业化。四要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市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和《*市生态畜牧小区建设规划》等产业规划的执行,明确主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和品牌建设四大目标任务,细化食用菌、蜜蜂、畜禽、茶叶、蔬菜等专项规划,围绕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带的布局要求,开展强乡镇、专业村、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

(四)开展农业创新,推动农业新发展

进一步激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农业创业创新活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创新服务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经管理、农机管理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要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粮食、植保、农机等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探索多元化服务机制,拓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培养网络农民。二要创新农作制度。以发展循环型、生态型高效农业为重点,以争创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积极试验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粮菌蔬结合的高效种养模式。要大力示范推广大球盖菇—单季稻轮作、竹荪(大豆)—油菜—稻轮作、金福菇—金针菇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三要创新农业科技。开展科技创新,继续创新应用生猪“零排放”饲养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再生法技术,示范推广以水稻工厂化育秧为重点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积极探索基质栽培技术。四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应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创新应用温氏商品鸡产业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五要创新农业项目。创新思路,提前谋划,突出重点,充分挖掘农业项目资源,上下对接,人人参与,千思万虑包装项目,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踏蹋实实规范实施项目。大力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倾力服务外来企业发展。

(五)强化农业监管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促进农业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从推广单一技术向推广技术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并重转变。二要强化规划与政策引导。进一步细化落实主导农产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制订扶持政策,消除污染源,推进农业健康发展。三要健全管理机制。健全农业物病虫和动物疫情预测、预报和监测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强化实施“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主体管理机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的母子品牌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执法检督”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依托蜂业、食用菌、生猪、绿牡丹名茶、蔬菜、种子等产业化协会,构建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帮助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四要强化农业执法。全面开展小农资整治与规范工作,各乡镇农技站要借鉴虎山街道试点经验负责本乡镇农资整治工作,执法大队要加强面上工作指导。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营监管,强化兽药、饲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重点排查畜禽养殖中“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五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入口关,在农产品市场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提高抽检密度,实施产地标识制度,引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认证农产品创建专销网点。

(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根本。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制订严格规范的农村财务审计程序,按照省“三年一轮审、必审、离任必审”的原则,在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审计任务的同时,提升审计质量,强化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到位。要对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开展重点监管,不定期开展指导检查,以点带面规范农村财务健康运转。二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服务。成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协议,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流转档案,确保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三要努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防止涉农收费反弹为抓手,年初制订“一事一议”预决算,制订全市农民负担专项考核,年内开展一次对各乡镇(街道)、涉农收费部门的农民负担普查。开展以贯彻中央、省、市涉农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等的专项检查,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完成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颁发合作社证明书,使农村集体、社员的利益更趋合法。

农业发展策划篇2

[关键词]红星农家乐 品牌建设 思路做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系列VCD是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红星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出版的一套服务“三农”的大型涉农音像出版物,经过十多年的精心耕耘,已累计出版了近一千个品种,形成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三大系列,发行两百余万张,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其“实用、先进、权威”,“看得见、易掌握、有实效”,深受广大农村读者欢迎,被誉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好老师,农民科学致富的好帮手,农村文明生活的好样板”。2005年,红星社因此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这套音像宝库的许多产品被列入总署农家书屋推荐书目,上目品种数名列音像社第一位,其中维语版还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提名奖。该系列产品不但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业类音像制品的一个响亮品牌。现将红星社打造《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品牌的思路和做法归纳总结如下,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深入市场调研,确立“三农”品牌建设目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红星社是1998年正式成立的,当时音像业十分不景气。作为新成立的音像出版单位,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出版定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红星社开展了大量市场调研,分析了“三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三农”读物的市场需求,分析了我国音像业的竞争状况及走向,分析了各大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与专业发展潜力;认识到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国家十分重视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文明生活都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支持,农村出版物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可是,市场上农业类图书虽多,而音像出版物则少而零散,没有先进、实用、系统的“三农”音像制品。如果能尽快策划出版先进、实用、系统的音像读物,无疑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也可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市场调研,结合社情,红星社认为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规避市场上竞争过于激烈的一些领域,而将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用在“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上,打造“三农”音像制品特色品牌。基于这一思路,红星社提出要以“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开启农民就业新门路,倡导农村文明生活新方式”为出版服务宗旨,以编辑出版先进、实用、权威、全面的“三农”音像品牌出版物为奋斗目标,要求社内各有关部门提升选题策划的战略高度,强化市场覆盖的板块意识,健全编辑营销一体化的长期运作机制,实现文化与经济双丰收。

二、从战略高度与长远效益出发,围绕高品质诉求,做好策划与编辑工作

“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目的是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选题策划应着眼中国“三农”实际,应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大方向,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读者,符合市场需求,才会有生命力与发展壮大的空间,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身的优势,形成自有的品牌。红星社的选题策划具体做法如下:

1. 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出发,策划符合农业发展大方向的选题。“三农”音像读物的出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服务,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体现特色,选题策划首先必须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政策,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大方向。为了做好这一点,社里组织编辑队伍对国家主管农业的行政部门以及科研、推广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国家有关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研究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分析国家农业重大推广项目,从而确定农业音像读物选题策划的着力点。例如,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策划实用农业新技术类种植、养殖、加工方面的选题;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优质、安全食品生产方向,策划无公害农业生产类选题。由于把握住农业发展大方向,站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高度上,策划出来的选题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影响力,也就有了高品质。

2. 注重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实际,在策划选题时认真细化,体现选题的经济、实用价值。“三农”音像制品要对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起到指导和实际帮助的作用,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就必须做到简单易学,实用有效,真正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策划与编辑过程中,按照“三贴近”原则,心里装着农民,眼睛盯着农业,脚步迈向农村,了解农民新期盼,跟踪农村新变化,把握农业新需求。为做好这项工作,红星社编辑策划人员坚持深入农村,与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交谈,听取真实意见;利用寒暑假机会,通过农业院校大学生进行农村读者问卷调查,获取农村读者需求资料;参加各种农业会议,掌握各种农业新信息。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细化选题策划工作,争取定位准确,切中市场需求。

农业发展策划篇3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村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必将加快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从而激发农村的生产力和农民的创造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上有利于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的平衡。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定集体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等也将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服务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奖励和扶助的力度,切实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面向封闭性人口并依赖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制度,切实推动相关的强农惠民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协调,切实帮助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民生问题,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的自然平衡,为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动参与农村的各项改革发展,力争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协调。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20*年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以及人口计生委等14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人口发[20*]104号)精神,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的改革发展,主动介入到各项改革试点方案或具体政策措施的酝酿制定过程之中,积极开展其对人口发展特别是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影响的评估,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相关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相适应、相衔接、相促进,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要重点关注、研究各地制定的鼓励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以及集体林权收益分配等涉及个人和家庭的利益分配的具体政策措施,努力避免简单地按人口数量分配各种集体福利、财政补贴以及置换住房、安排公寓等,力争以家庭作为各种利益分配的主要单位;确需按人口数量分配的,要适当照顾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鼓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防止发生多生育子女多得利的现象。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以征地面积为主要依据计算和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予以照顾。要积极协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措施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予以优先优待。

三、积极推动构建城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发展新格局。

农业发展策划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都市生态型南通模式中心城市

1895年张謇先生奠定了南通“一城三镇”式的“田园城市”,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城市的一个典范。南通赢得了“田园城市”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从此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南通同时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市行政区划也作了较大调整,面积由355平方公里增加到170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扩容在即。为适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沿海发展战略、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打造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南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调研与思考。

1南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突破城郊地区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制约,南通开始发展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以商品性农业发展为特征的城郊型农业。南通当年这种商品性农业发展很快,形成了如国内各大媒体竟相报导的百万雄鸡下江南等壮观局面。城郊型农业可以看作是南通市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过渡形式。

到了90年代中期,京、沪等大城市率先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思路,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地区的农业与一般农村地区的农业一样,都应当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正由于都市型农业的内涵为城市地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后10年中也成为南通市区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南通随着五城同创活动的开展,城市建设朝着建设清洁型、生态型、宜居型的生态城市发展。农业作为积淀文化传统和提供绿色空间的产业,对于南通保护田园城市和构建花园城市,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网络,从而形成具有南通个性的城市文化与景观特色,都市农业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南通市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就是修缮了一批老的都市园林和园艺项目,保护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项目,新建了一批新的都市园林和绿化项目,新增了一批都市农产品加工、批发、配送、生产企业,发展了一批都市农业休闲服务项目。

南通在都市型农业发展同五城同创实践的有机结合中,逐步从都市型农业经济或技术角度的农业对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的要求,向打造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而张謇1895年开始实践的田园城市的近代中国第一城要求方面转变,张謇先进的建城理念得到传承,南通城市的独特个性得到彰显,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得到发挥。南通滨江临海,追江赶海、崇和尚创是它的城市气质,包容汇通、敢为人先是它的城市精神,南通从发展都市型农业和五城同创有机结合的实践中,逐步找准了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精准定位,这就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

2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及其特征分析

2.1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式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发展定位是基于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人居环境和营造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搞好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和美丽的花园城市,以及从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的高度,遵循“四位一体、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努力将市区农业全面渗入中心城区,融入长三角大都市带,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跨越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其发展模式是结合南通实际的,富有南通特色的、引领时代潮流的以生态、文化功能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南通模式。它是继续以生态和社会功能为主的德国模式、以生产和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经济、生态和文化功能兼顾的日本模式之后的又一崭新模式。

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实现产业基本功能由“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向“生态、文化、生活、生产”的发展序次转变;是实现产业主要产品的“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依序提供向“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同时提供转变;是实现生产方式的个体生产和协作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集团化运作、个性化服务转变;其本质是强调城市人居与自然的和谐及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其根本做法是在把南通中心城区建成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的同时,搞引得来、留得住和能发展的集生态型、科技性、产业化、高效益的现代农业项目。

2.2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特征分析

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对都市化区域农业的一种新认识、新观念,是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精准定位。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下列的鲜明特征:

2.2.1网络式布局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所包括的范围是指城市化地区和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农业。它不同于一般的城郊农业,它是在城市周边和城市内部间隙地带进行生态经济的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生产经营。它具有圈层性、走廊式和点片状及网格化相互交织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使整个中心城区形成人居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系统。

2.2.2多功能开发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对都市型农业的需求,不仅是新鲜、安全、营养和多样化的食品供给,而且还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彰显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功能需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就是适应这种功能需求转变的发展模式,它全方位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服务,最优化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因此,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生态、文化、生活、生产等多功能综合开发的现代农业。

2.2.3产业化经营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是充分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高智能的绿色产业,它尽可能地应用高新科技和现代管理,形成高层次、高品位、高生态性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准农业体系。其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产业化经营,培育融生态、文化、生活、生产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实现种养加、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城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3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3.1南通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的目标与重点

3.1.1南通田园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的保护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以“一城三片”为框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共有濠南、西南营、寺街、唐闸4处历史文化街区,天生港和新港镇2处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要对4处全国重点、12处省级、37处市级和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要对40处优秀历史建筑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保护。上述保护要体现南通千年古城和田园城市的历史风貌,都市园艺甚至田园风光是必不可少的。1895张謇近代工业遗产若缺少田园风光的映衬将形成明显的“产品瑕疵”。

3.1.2南通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为“二环、五廊、五心、多点”。“二环”:沿通吕运河、海港引河、长江绿化带形成内环;沿九圩港、宁启高速公路、长江绿化带形成外环;“五廊”:九圩港绿廊、通吕运河绿廊、狼山风景区及延伸段绿廊、老洪港风景区及延伸段绿廊、新江海河绿廊;“五心”:濠河风景区、狼山风景区、老洪港风景区、苏通大桥北桥头风景区、进鲜港风景区;“多点”:多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广场合理、有序分布。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江河水系、沿江岸线和人文历史,全力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

3.1.3南通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目标与重点绿地建设目标是规划绿地3393.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1%,人均绿地12.8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739.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0%,人均公共绿地10.3平方米。公共绿地布局是,公园分别按3000和1000米服务半径布置市级、区级公园绿地,方便居民使用,规划市级公园11个,区级公园19个。街头绿地:老城区主要利用闲置、改造用地增、扩建街头绿地;新区按服务半径300-500米的要求规划街头绿地,每处占地面积0.5-1.0公顷。若注意绿化品种和控制楼宇密度,则中心城区将建成美丽的花园城市。

3.2南通市区现代项目农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3.2.1南通市区现代项目农业发展的目标以高标准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高起点调整产业结构、高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构建“高效精品种植、生态休闲服务、现代农贸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建设“万亩设施种植园、万亩农业科技创业园、万亩休闲农业创意园、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五大农业园区。以2020年建成51000亩城乡融合、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态环保、辐射周边、惠及三农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核心区。

3.2.2南通市区发展项目农业的重点区域和产业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一是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其区域是港闸区的幸福、陈桥、秦灶街道以及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处生态和农业用地;二是滨江创意农业集聚区。其区域是南通经济开发区的老洪港风景区、竹行镇、小海镇、南通农场、崇川区的狼山、观音山街办等处生态和农业用地。发展的重点产业:一是高效精品种植业。采用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以高档蔬菜、水果、花卉产品为主体,以优质、安全、特色、鲜活、精美为质量目标,面向城市居民及游客市场;二是生态休闲服务业。以现代化、生态化、园艺化、创意型产品生产为基础,完善配套服务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拓展农业的休闲、旅游、服务、商业新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生态休闲服务;三是现代农贸物流业。充分利用港桥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长三角都市圈和国际市场,重点进行优质、中高档的鲜、活、美、绿色食品和精制加工成品(半成品)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带动沿江和苏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3.2.3近期市区重点发展的现代农业项目南通市区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以下十个近期项目:1、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3亿元的幸福现代农业园;2、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2亿元的陈桥高效农业产业园;3、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秦灶珍稀花木基地;4、规划面积40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竹行绿色蔬菜基地;5、规划面积2000亩、投资1.2亿元的世外桃源休闲农庄;6、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2.8亿元的张謇农耕文化村;7、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的安惠食药菌产业园;8、规划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亿元的中药养生休闲园;9、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10-20亿元的现代农贸物流中心;10、计划投资2.5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4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专门编制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和《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9-2020)》。南通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化巨资加大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各区、各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工作的领导,确保领导和人员精力到位。要真正确保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科学决策,分管领导全力以赴,部门和基层的同志全员参与,全面改善和强化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规划协调、行业管理和用地监督等各项工作,形成对内发展有序,对外竞争有力的格局。

4.2统筹规划并做好落实工作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成也规划,败也规划。”在编制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规划时,要特别注意两大规划在“外环”和“五心”等地有矛盾的情况,一定要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近期十个项目规划编制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城市园林绿化与发展规划的项目农业的选择之间,后者要无条件的服从或有条件的服务前者,要科学地预防和坚决地制止各行其是和重复建设。特此建议项目农业实施规划除了报送市农发局,必须经规划局审核批准方可实施。招商引资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关键,要进一步整合各种招商力量,寻求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新突破。在大力招引能人和项目的同时,要加快在手项目的推进。

4.3建好绿地系统和十个项目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突出重点,分期推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就是把经费和精力集中在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和引得来、留得住和能持续发展的项目农业上;分期推进就是城市建设到哪里,其园林绿化和绿地建设就推进到那里,也通过推进十个近期项目的发展,带动和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有所为就是主要进行2020年后仍能保留的5.1万亩生态绿地及农业用地的全面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有所不为就是现有的2012和2020年之前将改变用途的4.5万亩和4万亩耕地不搞基础设施规划和仅搞村庄环境整治和简易设施农业项目,以免造成数亿元投资浪费。

4.4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走集约农作、高效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路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二、加快项目农业建设。以现代工业的工程化组织方式、园区化空间形式、工厂化作业方式、产业化经营方式建设项目农业;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其转化和应用步伐,推广高产栽培、有机栽培和高效养殖以及保鲜、贮藏和加工等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四、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培育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工作者;五、加快经营性工厂化农业或设施农业的研究,切实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4.5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因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正外部性,而在土地租赁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又处于劣势,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这个过程也是打破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的是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新格局。这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它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变对口管理为综合管理,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统筹城乡规划;在管理手段上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管理职能上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对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起指导、推动、协调和服务的主导作用。

4.6建立有效的投资融资机制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尤其是经营性工厂化农业、高标准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休闲服务业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就比较利益而言,其投资回报率低于其他产业,因此投资明显不足,导致其发展缓慢。所以应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力、外商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政府投入是解决项目农业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农业的具体办法。可通过资本和资金市场解决项目农业运转和发展所需资金。同时,还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措施吸引其他方面的投资。

4.7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化服务系统,为项目农业企业和顾客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是促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业信息系统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决策支持、农业科技教育三个子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立以农产品市场供求和农业旅游休闲服务信息、农产品上市、出口和进超市等相关信息为基本要素的信息系统,并开辟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渠道;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宏观决策、产业规划、项目规划、产品调整与策划、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农业科技教育系统开展远距离教学培训、技术指导、天气预报、农资价格、汇率利率变化等服务。要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农业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起资源丰富、信息面广、辐射力强的南通都市农业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8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高效的科研和投入机制、科研产业化运行机制、科技推广应用机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风险控制机制。围绕这个目标,一要制定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形成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相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和产业链联动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二是组建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又好又快地形成实用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成果。如建立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三是改革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实施科技人才进项目当科技保姆和大学生到园区搞科技创业工程,将科技成果推广到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第一线。

4.9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培训人才是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关键。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人才要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具备环境与发展、城市与农业以及科技与管理的前沿综合知识,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它包括政府规划、农林等部门负责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策划与推动其发展的规划设计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与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和创建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以及受过中等教育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生产人才和营销人才。要根据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人才群体结构的要求,更新、改造现有农业教育网络,形成涵盖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个层次架构、建立起适应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都市规划、园林、园艺等专业并建立适应性、超前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专业科目设置,大力培育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10创建一流的软硬发展环境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行政、法律、市场、投资、服务、信用和社会环境等软环境。目前南通在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建设方面政策优惠,为项目农业的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本环境。提高地区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集中力量解决市场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是完善软环境的前提。要在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能够得到切实落实以外,按照wto规定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制定符合世贸规则的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要尽快出台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产业政策,并加快相关地方法规和条例体系建设,使促进发展的各项措施建立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排除农民职业化、市民化中的种种障碍,统一中心城区的发展方针和人口户籍、劳动就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拆迁安置的政策和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7zfxxgk.ndrc.省略

[2]江苏发改委,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js.省略/system/2009/06/28

[3]张放,张士良.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9-211

[4]徐志华.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类型模式及理论探索[J].城市建设,2010,55:45-47

农业发展策划篇5

[关键词]公共政策大学生“村官”

[作者简介]蔡秀娟(1965—),女,广东清远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教育管理;邱冠文(1985—),男,广东湛江人,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三农”问题。(广东广州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0703,负责人:蔡秀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97—0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发展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中搜索“大学生村官”共获得约15300000条结果;从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搜索到的以“大学生村官”为题目的文章,仅2008年以来就有1116条记录。大学生“村官”计划意义大、涉及面宽、参与人多、影响力广,具有公共政策的鲜明特征。因此,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实践和大量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一、用公共政策理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是国家的政党或政府为实现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而规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其实质是指示国家发展的方向、民族振兴的途径,规定政府机构的行为准则、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保障国家的稳定安全、人民的安居乐业。”①虽然《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0号)等政策文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了较多的决策部署,但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义,尚没有正式文件对其进行统一而具体明确的表述。目前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狭义层面上的大学生“村官”,即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批准选派的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②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③依据公共政策的学科知识和中央的文件精神,下一个更为科学的定义: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和政府为实现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又好又快地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打破就业市场城乡二元化的旧格局这两大发展目标,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社情而规定的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指南。这个计划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实施。政策科学的创立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C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④,从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能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价值取向

在公共政策理论中,“价值取向”是一个核心因素,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对政策系统行为的选择,即对社会资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⑤。价值取向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对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价值的判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价值取向在近年来的三个文件政策中得到了印证。

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要求“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

第二,《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目的,即“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⑦

第三,《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强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⑧透过这三个专项性文件,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计划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资源,统筹兼顾地解决“三农”问题,为又好又快地建设新农村,最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机制。这个价值取向对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因为这个价值取向的正确指引,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制定颁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会在短时期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背景

作为政治系统的一种输出,公共政策的功用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因此,“问题”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存在根由和逻辑起点。从这一点来说,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政策背景,实质上就是如何发现和对待这两个“问题”:“三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给予关注。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比较严峻。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靠两点:一是政策,二是人才。政策有赖于人去执行,因此,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否拥有充足的人才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交错影响,衍生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发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其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多的政策措施。”⑨在公共政策理论中,能够被政策制定者纳入政策制定的日程表中加以进一步考虑的意见和要求被称之为政策议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对推进这两项政策议程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应运而生。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存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的良好途径,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自我价值、转变择业观和高教理念的重要举措。”概而言之,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

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内容与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包括公共问题认定、政策方案制订、政策分析、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分析等方面。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问题已经得到认定,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后,这一计划的方案制订和执行过程及效果就成了值得高度关注的因素。《意见》是首个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专门性文件,《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也是研究大学生村官计划内容的重要政策依据。而各地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培养与使用的有益实践,则是探索这一计划的鲜活素材。

(一)关于选聘数量的政策分析

政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从数量来看,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以来,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广阔农村天地中。但是,这个数目对于我国数量巨大的农村和复杂的“三农”问题而言,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因此,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又下发通知,把“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其中,2010年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同时,中央也鼓励和支持条件允许的地方结合发展实情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关于选聘条件的政策探讨

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区别于以往的村官,更多是在选聘条件和程序中体现出来的。《意见》规定,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从规定中可以看出,选聘对象的范畴还是比较宽广的,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也是对以人为本和公平就业理念的贯彻。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件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选派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人才到农村。因此,选聘条件是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即必须是“三好”大学生(政治素质好、学习素质好、身心状况好)。选聘真心真意到农村干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待得住、干得好”的重要前提条件。广东省一些地区与高校联手,通过多种渠道考察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素质,同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效果较为明显,“广东逾九成期满大学生村官选择留任村职”就是最好的例证。但一些地方由于政治、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不高,流失率相对较高,这对选聘和发展条件如何对接好提出了挑战。

(三)关于选聘任职的政策分析

大学生“村官”不是“官”,也非公务员,但这并不意味着选聘和任职就可以不提要求,相反,选聘和任职的原则和要求的标准不能降低,否则,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只可能会因为缺乏高起点和严要求而失去约束力和发展性。因此,《意见》强调,选聘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这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由此可见,党中央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心是很大的。《意见》还指出,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选聘,并鼓励各地区对这个程序进行细化和灵活化。“到村后任何职,干何事”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意见》及时作出了规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从有关规定来看,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绝非“打酱油”来的,党和农村人民对这个群体充满期待。从“主任助理”和“书记助理”干起,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符合《村民组织法》《》等法律规章后,大学生“村官”就有机会担任村的“第一第二把手”,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为才有位”,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干劲和实绩。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大学生村官比照新录用乡镇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并办理相关保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保障。而“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原成员福利待遇差距较大,会引发一些思想和利益问题。一些地区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所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好,导致他们未能充分施展才华。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村官被问到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有20.83%的大学生认为是环境上的不适应。

(四)关于待遇保障和发展政策的研究

一项随机调查数据表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与保障问题的关注程度是最高的,占全部选项的87%,这也符合人们对公共政策的期待。党和政府在《意见》所规定的9方面政策待遇基础上,结合运行实际情况,又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与保障大学生村官的经济、政治待遇,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通过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的有序流动,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村官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党和政府注重逐步建立健全定期选聘、岗位培训、配套保障、跟踪培养、正常流动和齐抓共管六个环环相扣的制度,也为改善和丰富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待遇与权利,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优惠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留住大学生,但由于动机不纯和环境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把做“村官”当做“跳板”,以实现曲线就业,这与“留得住”的愿望是相悖的。

[注释]

①钮菊生.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9:31.

②宋慧晶.大学生助农村树文化新风——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学界,2010(1):111.

③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54

④H.D.Lasswell,a.Caplan.powerandsociety[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0:71.

⑤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84.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Z].2006—12—31.

⑦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Z].2008—04—10.

农业发展策划篇6

关键词: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供求平衡

中图分类号:F3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121—04

美国是世界领先的农业强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造就了强大的农业生产力,而政策保障是美国农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的农业政策体系中,农业补贴政策格外引人关注。农业补贴政策曾作为美国应对农业危机的重要手段,曾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美国出口农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以为戒。

一、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目标和政策手段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较为明显地反映出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过程。

(一)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农业补贴政策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其核心目标和手段都在不断变化。并且补贴政策的制定明显受到农业利益集团的左右,而农业集团之间的矛盾往往是造成某些农业立法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20世纪20年代,面对农业萧条和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一些农业集团提出《麦克纳利——豪根提案》,一方面,希望政府介入农产品贸易,使农产品价格趋于固定。另一方面,通过收取“均衡费”弥补工、农业产品的差价。但这一提案并未能惠及全部农场主,并且有“牺牲一部分农场主的利益去帮助另一部分农场主”的倾向。所以,该提案先后四次送交国会讨论,而最终宣告失败。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调整法》是美国首个涉及农业补贴的立法,但该法案最重要的贡献是引入限制生产规模的机制,以调节市场供求,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农业的补贴。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的“布兰南计划”,虽然扩大了农业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额度,并首次提出以维持收入为目标的补贴计划,但同时也因为更加严格的限制生产规模的条款而损害了大农场主的利益,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二)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的最终目标逐渐明确,从应对农业危机的补救措施逐渐转向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常态补贴政策,但补贴政策手段仍不断变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农业利益集团影响力逐渐降低,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更多地受到城市集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农业补贴政策与执政党整体经济政策的理念联系紧密。具体说,政府通常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更多地参与到农业经济运行中来;共和党政府则倾向于将政府的角色从农业发展中剥离,削减农业采购和农业补贴的开支,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农业的生产与销售。如,肯尼迪政府曾提出指令性供应管理计划,这个计划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总量都做出严格的限制,旨在阻止更多的剩余农产品涌向市场。这个限制计划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从限制生产规模转向限制实际产量,并对参与减产计划的农业予以实物或现金形式的补贴。尽管计划最终没有长期实行,但却反映出政府在调控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态度。与之相反,里根政府在1985年则提出降低和取消生产控制计划,限制和降低政府提供的农业贷款和直接补贴,实行“市场导向”的农业政策。这些做法因遭到各方反对而没有最终形成立法,反映了共和党政府希望甩开农业“包袱”的意愿。总体看,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在补贴的方式和额度上有所变化。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稳定时期

首先,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目标最终确定,即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国内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其次,共和党与在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上的看法逐渐趋同,两党部分分歧的消弭使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连续性逐渐加强。再次,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更加积极,农业补贴政策颁布的频率趋于固定。在1990年、1995年、2002年、2008年每隔5至6年就颁布新的农业立法,并能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在政策手段上趋于多样,农业补贴的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广。这些特点说明,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正逐渐走向成熟。

二、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已趋于完善,政府的财政投入逐渐增加,各类补贴项目基本囊括了全部的农产品。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农业补贴投入较高

自1995年至今,美国每年在各类农业补贴项目上的财政支出平均达163亿美元。尽管就平均水平而言,美国农民的收入仍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比,但农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农业补贴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一定份额。自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年平均净收入达676.5亿美元,而农业平均每年得到的政府直接补贴达164亿美元,占农场净收入的24%。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年份,如2000年,农业净收入的45%来自政府的农业补贴。

(二)农业补贴政策形式多样,覆盖面较广,有较强的灵活性

固定直接支付和反周期支付是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直接补贴方式。固定直接支付并不关注当年的产量和价格,而是由政府立法规定基期单产、基期补偿播种面积及支付率,三者相乘即为固定直接支付的额度。这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现金补贴形式,但它的适用范围仅仅局限于2002年颁布的农业法中所规定的10种农作物。而反周期支付则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农作物,这同样是2002年以后实行的新补贴政策,它与当年的市场价格挂钩,是一种最低价格的保障制度。在这项政策中,反周期支付的额度等于反周期支付率与基期单产和基期播种面积的乘积。由法律规定了有效价格和贷款率。当市场价格高于有效价格时,反周期支付不启动;当市场价格低于有效价格时,反周期支付率为有效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但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反周期支付率仍维持在有效价格与贷款率之差的水平上。这些灵活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在遭遇农产品价格波动时,仍能维持稳定的收入,进而保证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

(三)农业融资等间接补贴政策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在相关补贴政策推行以前,融资难是美国农民普遍面临的问题。“新政”推出以后,美国引入了“无追索权贷款”,以农民即将收获的农作物为抵押,提供为期10个月的短期贷款。在农民销售农产品时,如果所得收入高于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和,则农民可用其收入直接偿还贷款;若所得收入低于这个标准,农民则可将其抵押的农产品交给信贷公司,而无需负担其他责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产品价格低于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和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大多放弃了对农产品的赎回权,从而造成产品积压。因此,美国开始实行贷款差价补贴政策。即农民不必交出抵押的农产品,而是将其在市场上出售。当所得收入低于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和时,所蒙受的损失由国家予以一定补偿。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关于农业贷款的政策,但实质上仍是一种农产品最低价格的保障政策。

(四)各类农业政策性补贴辅助政策的实行促进了农业发展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并且相关政策还对初次涉足农业领域的新农民以更多支持。同时,美国政府实行了诸多有益于农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包括政府支持下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农业科技发展、支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涉及农业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和改善环境等方面的政策。自1995年以来,美国政府在农业保护方面的补贴额度平均每年在20亿美元左右,至2011年累计投入达370亿美元。

三、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自美国开始尝试通过政策手段调节农业发展的各环节以来,其各项政策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抵制,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政策本身的局限性。

一是农业补贴政策在分配上极不平均,客观上造成了农业内部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总体说,规模较大、收入较高的农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补贴。此问题由来已久,198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的谷物农场中,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农场占10%,平均每个农场每年可获得接近1.8万美元的补贴;而占总数11.5%的收入在2500美元以下的农场,平均只能获得121美元的补贴。1995~2011年,美国农业商品补贴前20%的受益者获得了占总额90%的补贴,平均每个受益者累计获得26.8万美元;而其余80%的受益者仅分享了10%的补贴,平均只有7063美元。这种分配结构反映了美国政府希望从农业部门排除那些效率较低的生产单位的政策取向。但这种补贴结构不但无法起到普遍的支持作用,而且容易打击一部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长远看,由于补贴的分配不均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从实质上背离了农业补贴政策的初衷,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是一些农业补贴政策不但无益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反而有加剧生产过剩的危险。这类政策主要包括减产、增需、促销三种。减产政策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减少播种面积为基础的减产计划,到20世纪70年代以削减实际产量为核心的控制政策的变化,但始终遭到农民的反对,最终被废除。增加国内需求的政策无论是各种农产品储备计划、食品券计划,还是扩大政府采购,都收效甚微。因而在理论上最行之有效的是促销政策,扩大美国农产品在海外的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产品出口额占其出口商品总额的25%。为维持并进一步扩大这种优势,美国每年用于农产品出口的补贴额度平均达20亿美元左右。其形式主要包括出口信贷担保、市场拓展计划及应对海外市场不公平竞争的相关补贴政策。现行的多数美国农业补贴项目,都是基于农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播种面积或产量来决定补贴的额度。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出口农产品的生产,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某些农场主为获得更多的补贴而蓄意扩大生产的问题。这就增加了农业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使农产品结构发生有违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农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此外,一部分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的“黄箱”政策。尽管这部分政策正在逐步削减,但美国实行农业贸易保护的意味仍很重。

四、启示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尽管在效用上存在一定局限,但从整体看还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对维护美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业的稳定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在我国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及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美国的经验教训有一定启示。

(一)要建立起明确的政策目标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终确立了统一的政策目标。而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则相对分散,有鼓励农业扩大生产能力的政策,也有致力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有国家层面的宏观的补贴政策,也有地方政策突出因地制宜的特征;有的政策惠及范围较为广泛,也有为特殊情况而设置的补贴形式。目标和形式各异的补贴政策既不利于政策体系的形成,也会影响补贴政策的效果。因此,应建立明确、统一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二)形成系统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在兼顾农业补贴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政策的实行应更具灵活性。美国形式各异的农业补贴项目形成了系统的政策体系,不但包括反周期支付等直接补贴方式,还包括各类间接补贴。直接补贴固然能使农民获得立竿见影的收益,但若要维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扶植农业科技创新、保护自然环境则显得更为重要。

(三)在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范围的同时兼顾公平

应逐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在重点扶植优势和特色产区的同时,兼顾政策的公平,避免出现农业收入两极分化的局面。我国在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的同时,应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范围。

(四)加大对出口农产品的补贴力度

在农产品出口环节,应尽最大可能利用wto框架内的各种规则,为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增加我国农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抵御海外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因此,应充分利用wto框架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同时,在受限制的“黄箱”政策上,也应在未触及规则底线的前提下,予以适当的利用。

(五)应使农业补贴政策法制化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通常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美国先后颁布了农业基本法20余部,各种农业专项法律100余部。农业补贴政策从制定程序到细节内容,从项目申请标准到实施具体细则都被囊括到法律条文中。农业补贴政策的法制化,不但可保证其制定过程的科学和严谨,也能对其效果进行有效监督。

农业发展策划篇7

一、完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六年发出1号文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了新时期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政府农业投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工作开始起步。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有所加强。但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相比,现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仍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比较薄弱;不同部门职责交叉、各级政府涉农事权不清、财力不匹配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投入多头管理、安排分散、使用效益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涉农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等。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存在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必将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切实转变政府的农业管理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从农业和农村领域来看,重点要加强政府对“三农”的服务职能。中央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新一轮“三定”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上来,放在制定全国性的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三农”政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与管理。特别是县乡(镇)两级政府,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力争3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责任,明确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权划分,中央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

(二)着力完善县乡两级农业管理体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乡两级是国家农业行政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下一步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各地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要合理界定县级政府的农业行政管理职能,明确划分相关部门职责,县(市)党委和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目前我国“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把现行对县乡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规范化、制度化,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县乡政府履行基本职能、为“三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尽快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县乡涉农资金使用的监管。要在巩固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成果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的要求,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改善民生、服务“三农”、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三)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农业行政管理职责

农业行政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的农业行政管理职能,明确部门责任,切实做到权责一致。既要防止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或一个部门为主管理的原则;又要防止出现权力过分集中、行业部门内部“一条龙”作业、缺乏有效监督制约、造成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建立必要的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目前,中央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中已经明确,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并在具体工作中切实抓好落实。省以下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要在机构改革中进行合理配置。

(四)建立涉农部门工作协调机制

由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农业和农村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可能完全由一个部门来承担。仅从中央层面来看,主要涉农经济部门就有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国土、环保、粮食、商务、交通运输、能源、发展改革、财政等等。目前涉农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和协调大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容易造成信息沟通不畅、决策滞后等问题。为了加强涉农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强国家支农政策的协调性,提高决策效率,有必要建立经常性的涉农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就“三农”的有关情况、重大问题、阶段性工作重点和重大政策措施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政府涉农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加强综合部门的涉农工作协调职能。从长远看,要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大部制管理体制。

三、合理划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领域有关专项规划编制和管理职责

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存在专项规划过多过滥、有的规划之间相互冲突或打架等问题。因此,要切实加强涉农专项规划的衔接平衡,包括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的衔接,与农业和农村领域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及与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及安排方向、重点的衔接等。规划衔接应遵循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基本原则。

在操作层面,一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和《部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涉农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明确各类规划衔接平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加强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编制部级专项规划之前,有关部门要拟订工作方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二要加强专项规划的审批管理。部级专项规划原则

上应由国务院审批或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其中需要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要拟定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年度计划,有序上报和审批。三是鉴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负有“安排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以及按照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的职责,而农业和农村建设是国家投入支持的重点领域,因此,凡需要安排中央政府投资或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地方规划或专项建设规划,应当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之后上报国务院审批,或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论证和审批。除此之外的其他专项规划可由相关部门或地方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指导下,组织编制、论证或审批。

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投入管理体制

投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农业投入管理体制,既是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议:

(一)合理界定政府的农业投入范围,明确投入事权划分

结合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以“三定”方案为依据,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合理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农业投入的范围,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方面的事权划分,强化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做到财权与事权统一。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权责一致、统一效能的原则,规范政府各部门的农业投入管理职责,正确处理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发挥好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价格、金融等手段,创新政府支农投资方式,探索政府财政性涉农投资与银行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改革农口“小而广”项目的投资计划管理办法

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定”方案明确,今后中央政府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项目,改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等并加强监督检查,具体项目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按照中央要求,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对农口“小而广”项目的投资计划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和权力“五到省”。具体做法是: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批准的专项规划和中央确定的投资方向,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投资计划申请,并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行业部门进行审核后,根据规划和年度投资规模,以资金切块方式将投资计划联合下达到省。各省接到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后,由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行业部门按照建设程序落实具体项目并分解下达投资,并加强监督管理。今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积极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提高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益

要坚持以有关规划或重大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政府各类支农资金,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加强农口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发挥其对政府支农投资安排的指导作用。加强各部门在涉农专项资金安排、规划编制、项目审核、投资计划编制下达等多个环节的沟通和衔接,从中央和地方多个层次积极推进政府支农资金整合。继续组织编写《政府支农投资指南》,提高投资安排使用的透明度。

(四)尽快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发挥好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老少边穷地区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实事求是地规定地方配套投资比例,逐步降低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涉农投资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并采用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投工投劳。更好地充分发挥政府支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策划篇8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事业;现状;问题;任务;政策措施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委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河南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民受教育环境显著改善

“十五”后三年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全面消除D级危房;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缓解了初中升高中的瓶颈制约;整合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提高了农村劳动者技能,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权全部上划到县,编制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政策,不断扩大“两免一补”范围,覆盖了部级贫困县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资助面、在校生享受比例和投入资金总数均居全国首位。

(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农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河南省政府筹措和争取资金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扶持贫困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业务用房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在全省大多数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9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对全省109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改造建设,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实施了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开发,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河南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加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南太行、豫西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连线连片开发,在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贫困山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启动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等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弘扬了革命传统,促进了老区经济发展。

(五)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安排资金建设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站和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加强了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了对农民群众的生殖保健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启动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使越来越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进一步向少生优生优育转变。

二、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主要是: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主要平均教育经费指标居全国后列,农村中小学运转困难,学生辍学率较高,农村初中三年保留率仅为93.8%;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仅占高中阶段的39.3%,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比城市高48.6%、42.5%和19.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比城市低9.8个百分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文化设施十分短缺,67%的乡镇文化站有站无舍,82%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还有34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农民生育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作为人口第一大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村社会保障程度很低,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体得不到有效救助。

这些情况说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许多配套政策还没有到位,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得不到充分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居民公平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切实保证。这种状况也抑制了农民消费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机制,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影响深远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2007年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到“十一五”末,使50%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一次专业培训。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点推进100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实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农村医疗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力争到2008年在全省基本普及。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四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面向农村的适用卫生技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稳定卫生技术人员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二是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四是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为重点,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五是支持有条件的山区农村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使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

一是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农村计生工作新机制,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二是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实施以“奖励、优惠、减员、扶持、保障、救助”为主题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三是进一步完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等,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五)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项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四、加快发展河南新农村社会事业的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与农村公共服务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事权,按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的资金逐年增长,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在加大省级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投入的责任,保证与国家和省投资相配套的资金足额到位。

(二)创新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效率,重点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开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兴办农村社会事业,拓宽筹资渠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管理和运行模式。

(三)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

将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区域确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统筹资金安排、建设项目、配套政策,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实施。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规范用房面积、设备配置和服务功能。适应农村人口机构变化和行政区划调整,按照配置标准,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社会事业机构,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2006.

农业发展策划篇9

备受瞩目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七次聚焦“三农”,再续强农惠农大手笔,在“一号文件”中,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成为其中的最亮点。

着力向农村配置资源要素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体系列在“一号文件”几大任务之首,共有五个方面具体内容,而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则是贯穿这五项工作的主线。这五个方面内容包括:一是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二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三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四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五是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针对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谈到“一号文件”中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有关政策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元红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结合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政策,中央政策的着力点将是引导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加强城乡统筹,加快电信、交通、物流等大城市传统投资项目投放到县及以下地区,切实加强对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建设投入。

张元红说,“一号文件”提到的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带来的重要变化是大幅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多以政府投资为主,但像农业产业化等投资,则可吸引社会投资进入,如农产品加工、物流,垃圾处理、环保等产业发展。农村科技过去也以国家投资为主。像良种培育等方面,新的政策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些都是新的投资机遇。

政策保障是关键

张元红强调,在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时,政府要做的一是做好规划,二是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到位。

在投资领域,张元红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城乡统筹发展等需进行一体化设计。他说,现在全国多数地区都在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需要强调的是,制定农村地区和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涉及农民利益时,要尊重和参考农民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原则,体现村民自治的权利与义务。

他说,开拓农村市场,对农村地区进行需求管理,首先要做好规划。以往对农村民居的功能与布局统一规划少,造成资源浪费。做好规划,把农村地区作为农村社区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有利于各种资源要素在农村地区整合与发挥合力。“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村庄规划和整合,做好土地整理,做好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工作及安全饮水,农村生活废水处理等。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自然与人文融合,需求与规划结合统筹发展,重视规划引导和需求管理,是这次“一号文件”在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投入中不同于既往的鲜明之处。

谈到农村社区规划、农村住宅改造和农村水、电、路、信配套建设,张元红认为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也将是各路资金集聚的投资方向之一。农村社区改造和建设过程中,要出台相应的诱导性政策,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采取倾斜性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社区改造与发展。

“一号文件”在提及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时,强调要加强在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张元红说,针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特点,有必要放宽金融贷款限制,加大贷款额度。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对农业贷款减免营业税;也可以通过贷款贴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还可以利用保险补贴和贷款保险等手段,以及建设担保体系等,提高涉农贷款的安全性,引导更多的贷款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地区发展。

说到北京,他认为北京城乡一体化超前发展。每个区都有相对明确、科学的功能定位。可能唯一需要做的是在征求民意方面,可更多倾听当地居民意见。北京大城市周边地产都在增值。处理好农民的未来生活、就业与规划发展的融合重要而迫切。郊区无地后,需寻找其他替代产业。就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而言,他认为,北京郊区发展的主要选择将会是规模化、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以及标准化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产业。因此,北京金融机构在支农贷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城市郊区的特殊性,不一定和其他地区那样,以小额农贷为主。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纪韶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有独特看法,她认为农村地区所需要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几方面: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一号文件”提出的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一脉相承。资源要素投入好的地区,中小城市发展更易连线成片。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中小城镇资源要素投入明显不足。她认为虽然目前城镇化速度快,但不是内生型的。在全国性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要由点连线成片开发,就要在“十二五”期间,把资源要素投入问题踏实解决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生产性要素投入和生活要素投入两轮驱动,才能更好促进目标实现。

北京资源要素持续向农村配置

2010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发改委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城建设举行专场新闻会,加大对农村地区投入力度成为会议亮点。

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磊说,2009年,北京市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上突出政策和投资两大支撑,在发展成效上呈现四个亮点,即:城乡骨干基础设施初步实现区域成网干支相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趋于均衡,城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

突出政策支撑是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北京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郊区发展的政策引导。《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和《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为实现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南北协调发展奠定政策基础。特别是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重点新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大领域加快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按照“中心城一新城镇一村”的城镇体系,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充分发挥新城对郊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突出投资支撑是指政府投资保持对郊区倾斜,郊区对社会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2009年,市政府继续加大对郊区投资支持力度,安排到郊区和城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51:49,对郊区投资连续五年超过50%。市政府投资用于新城和重点镇建设的资金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直接用于镇村的投资超过34亿元;安排到城市南部地区的政府投资比上年增长41%。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增强对社会投资总量和空间布局的引导调控力度,郊区全社会投资比重大幅上升,增强郊区发展后劲。

2010年,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投资两大支撑,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城市南部地区、生态涵养区、新城及重点镇等重点地区、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继续加强重大基础性工程投资力度,强化骨干公共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继续以流域为纽带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启动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建设,加快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

赵磊说,2010年,北京在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将重点推进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新城路网、集中供热、滨河森林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新城城市功能,引导产业发展。到2010年底,基本建成30座新城集中供热中心,10个远郊新城中心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实现每座新城至少建成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11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力争在2010年底亦庄线、大兴线、15号线一期(顺义线)、昌平线及房山线等5条线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落实城南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南部地区建设和发展。2010年,优先解决城南地区交通主骨架,加快建设7条轨道交通,加快推进滨河森林公园、三海子郊野公园、永定河生态走廊、马草河治理等环境改善工程。继续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增强水资源调动保障能力。开工建设一批自来水厂和高品质再生水厂,保障生态环境水源。加快推进丽泽金融商务区等产业功能区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城市南部地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以城市化为目标,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创新机制,完善规划,加快推进50个重点村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实绿化隔离地区政策,扶持引导高端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体化进程。

农业发展策划篇10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面临各种风险,人类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风险管理经验,其中农业保险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手段。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美国、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使得西欧一些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建国后我国也出现了五种运作时间较长,且有一定影响的农业保险经营形式,分别是保险企业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形式、联合共保经营农业保险形式、农村互助合作经营农业保险形式、地方国有企业组织推动农业保险形式、政府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形式。

一、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各国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给与了法律上支持、财政上补贴和行政上保护。通过对世界一些农业保险发展成熟国家制度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的依赖性相当高。国外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和农业保险制度相对成熟的国家都比较重视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且具有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农业保险的立法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如农业保险发达的美国,1938年就颁发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1980年又修订了《农作物保险法》,1994年又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令》,2000年又出台了《农业风险保护法》等,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办主体等明确规定。

(二)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美国的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保险,但1994年美国《农业保险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农民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的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日本的农业保险也体现出了强制性特征,如日本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实行强制保险,对达不到经营规模的农户,实行自愿保险。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强制,如1994年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令》就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等得到政府其他的福利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实上的强制性。

(三)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国外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分析,农业保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适度参与。世界大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支持体现在二方面:一是提供财政支持。主要是提供保费补贴、费用补贴和相关行政费用。美国保费补贴按照险种不同而有差异,其中巨灾保险补贴全部费用,政府承担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以及农作物保险的推广和教育费用,向承办政府农作物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25%的业务费用补贴。日本保费补贴比例依据费率不同而有差异,费率高,补贴比例也高,政府还对农业保险经营者提供业务费用补贴,并承担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全部费用和农业共济组合的部分费用。二是提供再保险支持。农业风险的特点决定农业保险风险具有巨灾性,使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显得更为重要。国外农业保险相对成熟的国家都建立了各种再保险组织对农业保险进行分保。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就行使政府职能,专注为参与农业保险的各种私营保险公司、联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支持。

(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一般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实行分级负责制,即设立农业部和省两级农作物保险局;法国设立农业相互保险集团;日本设立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菲律宾设立农作物保险公司;美国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等,都是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他们或者指导农业保险经营,或者参与农业保险经营,或者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服务。

二、国内农业保险实践的启示

全国各地各个时期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或做法虽有不少共同点,但更有很大不同,这说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组织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因而构不成农业保险是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理论上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在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与政策支持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模式经营农业保险情况进行比较,充分证明了政府行政干预和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原因。如果缺少政府支持,即使经营管理水平再高的保险公司,出现经营困境也在所难免。

(二)地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划分应考虑到国家需要。农业保险实践中,各地结合自己的财政实力、农业特色、发展农业保险的目标,以及实施中的可操作性确定了不同的险种作为政策性业务。这些业务地方性特征明显、稳定性差,不利于该业务的长期运作。具有明显地方性特征的保险业务与国家政策性业务不可能完全吻合。目前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均由一个保险公司经营,即使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会削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力度。

(三)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各地农业保险实践和主体经营行为十分迫切。目前各地农业保险的实践活动,虽在宏观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具体细节上地方特色还是比较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性政策措施的指导和认可。但地方政策与措施无法替代国家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各地农业保险实践和主体经营行为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1]黄英君.德法示范农业保险西欧模式[n].国际金融报,2004-08-11.

[2]陈玲.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J].金融与保险,2005(7).

[3]谢家智,蒲林昌.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J].保险研究,2003(11).

[4]李军,Francistuan.农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的作用-中美农业保险交流与考察[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