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时代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9:51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1

关键词:茶茶文化发展态势

在我国,茶的应用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唐代陆羽的《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然而茶的发现和应用不能等同于茶文化的产生。“茶文化”的历史始于被人们饮用之后超出其自然效应的范围,逐渐演变出一种社会功用,并升华成一种精神文化享受之后,正式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

1、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的萌芽

茶开始发挥其社会功用并以一种文化的面貌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然而,论其缘起,可追溯至汉代。

秦汉以前处于发现和利用茶的阶段。秦汉时期,茶作为风靡大江南北的重要商品而被广泛传播和饮用。汉代茶叶贸易的兴盛将茶饮推向千家万户,而将茶提升为一种社会功用并以文化的角色出现,主要是汉代文人的功劳。

饮茶自古为文人所好,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国力强盛,各民族文化大融合使得儒学、经学等各流派思想文化展现空前繁荣,各阶层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赋家与词人不断涌现。然而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制度之下,茶开始与儒家思想有了关联,并成为文人追求“平等、仁爱”的精神知音。随着文人饮茶之风的兴起,饮茶亦因文人的气质而逐渐变得更富有文化韵味,这也便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的萌芽做好了铺垫。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腐败,社会风气奢糜。儒家提倡“俭”、“廉”以正身养性,而茶本身的清苦、质朴、自然的特质刚好与“俭”、“廉”的品德相一致,因此,有思想的政治家提出了“以茶养廉”以对抗奢糜之风。此时,饮茶已逐渐向一种提升人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文化演变。以茶倡廉的做法开始受廉洁之士的喜爱。东晋陆纳以茶待客、桓温以茶代酒,是朝廷官员以茶养廉的典型代表;南朝齐武帝遗诏以茶祭祀并要求“天下贵贱,咸等此制”的故事,正是帝王以茶表示简朴的例子。自此,“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一直是我们发扬廉洁、简朴精神的优良作风。

此外,南北朝时期,文化兴盛,茶业兴起,儒家、佛家、道家、清谈家与玄学家之间的思想交融碰撞频繁,然而各家皆少不了茶。随着玄学和道教的兴起,茶甚至已作为一种社会功用被广泛引入宗教领域。南朝刘敬叔的《异苑》中曾提到剡县陈务妻子以茶祭鬼魂的故事;陶弘景的《杂录》中的“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写的便是关于神仙饮茶以修养的故事。随着茶与文化思想领域的关系日渐密切,茶文化亦随之初现端倪。

2、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呈现空前盛世,经济文化无比繁荣,国泰民安。我国茶业大兴,饮茶习俗传遍大江南北,举国皆饮。这为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唐代大兴佛教,禅宗主张静心、苦修和顿悟,茶之清苦于佛家坐禅悟道时产生的“止睡和静气凝神”等积极作用使得僧人饮茶成风。茶与禅宗精神联系日趋紧密,禅茶文化兴起。唐代李咸用的《谢僧寄茶》中以“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眼”描述了“以茶止睡”的功效;唐代封演的《封氏见闻记》卷六有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向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见,唐玄宗时茶已被佛家用于传教,且茶与禅之间关系密切。

唐代“茶圣”陆羽亦出生佛门,他将饮茶视为一种艺术行为与过程,创造了茶艺,并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和茶文化专注《茶经》。《茶经》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将“儒、释、道”三教思想渗透于茶事的制作过程之中,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以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手法诠释着茶文化的真谛。陆羽好友、著名茶人、诗僧皎然不仅以“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传递了自己对茶的情感,并道出了茶人超脱的精神品格以及茶与禅境之间的相通。此诗也是对陆羽《茶经》思想的诠释。

陆羽在《茶经》将茶事提升至精神层面,对茶人的品格和情操进行了定位,并提出将饮茶作为提升人精神品德和个人修养的手段,这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如图1)。

图1《陆羽煮茗图》

此外,每一阶段茶文化的发展皆离不开文人的推动作用,唐代亦不例外。

唐代科举制度严格,诗风鼎盛,一来饮茶可以止睡凝神,二来以茶代酒可提神助兴、醒文思、促灵感。文人雅士的好茶,自然而然加深了茶与自然山水、文学艺术之间的联系,也便促进了茶的艺术和文化性质。唐《凤翔退耕传》中关于会试奉茶以提神的记载:“元和时,馆客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据史料记载,诗中“麒麟草”为道家对“茶”的称谓);唐代著名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以“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来形容饮茶助兴的神奇功效。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文中将茶文化总结为“茶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亦是对茶的文化功用的总结。

随着不断被挖掘着更深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已被正式烙上民族文化的印记,被提升为一门文化学。

3、宋代――茶文化的成熟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它于传承唐代经济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足以与唐代文化并肩屹立的宋文化。继唐之后,不论是政治、科学、思想还是文学艺术领域,都闪耀出了夺目的光彩,宋代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这也是后世常将唐宋文化并称的缘由。清代蒋士铨曾对宋文化评价道:“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亦于《邓广铭序》中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唐朝茶文化是由文人和僧侣引领发展的时代,在宋代则不然。在经济文化大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成熟,制茶技艺亦更加精湛。

宋代,历代皇帝、上流社会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嗜茶成风,宫廷饮茶成为新的风尚。每有宫廷会试或宴会,以茶宴客(如图2――宋徽宗的《文会图》所示);皇帝与群臣之间亦常以茶馈赠以示恩宠和友好。因此,宫廷饮茶成为宋代茶文化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图2《文会图》

宋徽宗赵佶甚嗜茶,并著有《大观茶论》,其以“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谷粟之于肌,丝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需而日用,不以岁时之遑遽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善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之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而好尚矣。”等段落分别论述了茶的知识以及茶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大观茶论》中所谈及的“清”、“和”、“淡”、“简”、“静”不仅体现了宋徽宗本人的茶道思想,也是中国茶道精神内涵的最早概括。

除此以外,民间“斗茶”活动的盛行也对茶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斗茶”,又为“茗战”,是我国古代以竞赛的形式集体品评茶品质优劣的一种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品茗大会”(如图3)。宋人唐庚在《斗茶记》中关于“斗茶”的记载:“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亦有相关记载:“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由此可见,斗茶多为文人志士以作消遣或是闲士斗富的手段。

图3《群仙集祝图》斗茶会

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享受,更能满足人的思想与精神需求。茶在宫廷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民间“斗茶”活动的开展,使得茶文化不仅演变为宫廷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了民间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门特色。自此,举国内外的产茶、制茶、烹茶技艺亦有了极大提升,茶文化得到了跨步发展。

由此可见,自宋代开始,茶文化的性质开始逐渐从清雅高尚向世俗转变。

4、元明清时期――茶文化曲折发展

宋代末年,受社会官僚的奢靡之风的影响,以团茶为主流。因团茶多追求外表的精致与奢华,茶风便日渐脱离了茶文化追求朴实、自然意境的初衷,茶文化的精髓呈现败落趋势。

至元代,豪放粗狂的蒙古族统一中原,北民南迁,南方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皆受到极大冲击。我国传统茶文化思想更是受到影响,几乎呈现中断的状态。直至忽必烈时期,因其喜好并热衷学习中原文化,饮茶文化才得以逐渐复苏。然而宋朝末年流传的“团茶”制作工艺精细而繁琐,被蒙古族人视为繁文缛节因而团茶地位亦逐渐被散茶替代。随着散茶的发展,饮茶文化逐渐走向民间。

明朝时期,制茶技艺空前发展。朱元璋出生草寇,重视民间疾苦,主张与民生息,而团茶生产过程过度精细会增加茶农的负担,于是下令废除了团茶进贡制度。朝廷都不好团茶了,民间自然就不会大量生产,这也就促进了散茶的大力发展,团茶的再度被弃使得团茶技艺开始陨落。明初的饱学之士多以茶雅志,如著名的“吴中四杰”,四人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的才子却都不得志,皆好茶。唐寅的《事茗图》、《烹茶画卷》、《琴士图卷》等都是其以茶雅志的传世茶画。

唐寅的《事茗图》

明末清初,茶文化发展鼎盛,逐渐由民间饮茶文化演变出茶俗与茶礼。随着封建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朝堂的腐败,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对现实失去信心和希望,喜欢饮茶以明志,市民泡茶馆的嗜好使得茶馆演变为各行各业好茶之人的聚集地,茶馆文化是清代社会形势的真实写照与浓缩,茶馆文化开始发展至高潮。然而,此时的茶文化仅限于闲玩且日渐市民化,原先茶人饮茶的高洁情操与理论精髓亦逐渐被抛弃。

清朝末年,国家饱受帝国主义摧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茶文化从文人引领的时代彻底地结束,饮茶主体由文人向平民转化。在此时期,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和制茶技艺不断衰退,茶文化精髓自此陨落。然而,正因如此,也便有了民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著名说法,我国茶文化开始正式走向千家万户。随着茶与人们生活的日趋紧密,茶文化的主要精神开始被茶俗文化替代。饮茶、赏戏、会友等“茶馆文化”大兴。

由此可见,元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总体呈现曲折发展态势,茶文化的性质由文人茶向百姓茶演变、特征由“雅”转变为“俗”。随着清末国家的衰败,传统茶文化精髓亦随之日渐纤弱。

参考文献:

[1]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2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3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4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同时也是茶具的故乡和发源地。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历代茶人所重视。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器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改进。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可分为陶瓷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器具以及玻璃茶具等几类,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陶瓷茶具。尤其是唐宋之后,由于陶瓷技术的发展和陶瓷的优越性能,陶瓷茶具成为主流。

就有文字可查的资料来看,通常认为我国最早的饮茶器具的是西汉王褒的《僮约》一文所提。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此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童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具的史料。这些器具不一定是茶具,很可能包含食具,即使是茶具,也不都是饮茶器具,至少还应包含烹茶器具。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和茶事有关的器具分为“具”和“器”两部分。他在《茶经・二之具》中把用来采、制茶的工具一“篡、灶、甄、柞臼、规、承、檐、花莉、桨朴、贯、棚、穿、育”等称为“具”;在《茶经・四之器》中把用来煮茶、饮茶、贮茶、贮盐的器具,包括煮饮茶前炙茶、碾茶等对茶再加工的辅器具,称为“器”。可见在陆羽的思想里,“茶具”与”茶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称不同的事物,不能混为一谈。陆羽的文化修养很高,他把这部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茶事的著作以“经”名之,而“经”是思想行为的准则,因此他将茶具与茶器分类并十分重视对“器”的阐述,从而提升了茶饮和茶器的文化品格。

但在一般文献和生活中,“茶具”与”茶器”通用,多指后者。如唐代《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常)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等;北宋蔡襄《茶录》中仍将饮茶过程中所用器具称为“茶器”。南宋审安老人写《茶具图赞》则将饮茶过程中所需器具称为“茶具”。宋以后多称“茶具”,如宋・林逋《复赓前韵且以陋居诧而诱之》诗云:“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柴扉”;元・王冕《吹箫出峡图诗》云:“酒壶茶具船上头,江山满眼随处游”;明・陶宗仪《南浦词》云:“孤啸拓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古代有关茶具的文献记载很多,文物实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茶具和陶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陶器从土陶到硬陶再到硬陶,表明人们对烧陶技术的掌握也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釉陶火度再高尚去就可烧成瓷器茶具。陶瓷茶具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细究中国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以陶瓷制茶具的确是“合则双美”的最佳组合,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必然选择。从陶瓷茶具的历史可以得知自古至今人们对待品茶,已不仅仅是日常的物质生活需要。饮茶不仅是满足嗅觉和味觉――嗅茶香、闻茶味,其次还要满足视觉和触觉――观茶汤,品茶具。甚至还有听觉上的享受――以茶会友,清淡阔论。最后陶瓷茶具不仅仅是为了其倒饮茶,而且能体现主人的修养风度,所有的这些都被上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层次,茶具的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设计和体现。

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繁多,做工更精细,质量也属上乘。现代茶具广义上指与饮茶有关的所有器具,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主泡器,即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辅泡器,即泡茶的辅助用具,如茶荷、茶巾、渣茶拂等。备水器,即提供泡茶用水的器具,如煮水器、热水瓶等。储存器,即存放茶叶的罐子。不过,现代人指的“茶具”,是狭义上的茶具,即主泡器,也就是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现代茶具种类虽然如此众多,但它仍然与茶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其中陶瓷茶具尤为人所钟情。

陶瓷茶具又分为陶器茶具,瓷器茶具和拓器茶具等。其中瓷器茶具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等。其中瓷质茶具传热慢,体温适用,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陶瓷茶具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实用功能是陶瓷茶具的基础,审美功能则是陶瓷茶具的灵魂。日用陶瓷审美是通过制品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悦目的花面装饰及陶瓷本身的质地美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来实现的。其中紫砂茶具又最受茶人的钟情,除了其质地适合泡茶外(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茶不易馊),其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紫砂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历代陶艺家挖掘我国陶瓷文化内涵,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通过泥土的捏制而展示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紫砂茶具已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精神艺术品。

陶瓷茶具是人们的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由于茶和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礼仪风俗等诸多方面,陶瓷茶具的发展还涉及到哲学史、美学史、美术史、科技发展史、政治经济乃至工商业发展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等众多领域。在这些陶瓷茶具上,不仅可以品味出茶之精华的凝聚,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积淀,哲学思想的内蕴,时代精神的映照,审美情趣的变化和文化交流的发展等等。

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因素是作为日用陶瓷的基本要求和决定因素。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是双重性的,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其精神功能是以它本身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陶瓷茶具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其功能化、高档化,而不顾其它因素,也就失去了这种精神功能,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市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更多地将人的情感注入作品,无论在造型形体处理上还是在图案纹样中,极有力的表现出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5

提到茶文化,很多人会说“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在世界茶蓬勃发展的今天,茶道学习不再是阳春白雪,爱茶饮茶成为了一种时尚。

中国茶道

作为产茶大国,中国已有几千年的产茶历史,从茶的栽培制造到丰富的茶类,都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中国茶最早作为药用产品出现,后来融入统治阶层得到权贵宠爱,经过千百年传承,最终走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的茶对国人来讲,无时无刻不出现在生活中,成为一种必需品和礼仪。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的风格。中国虽没有固定格式的“茶道”,但中国茶道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是任何国家的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茶的发展史大概分为启蒙期、萌芽期、初成期、兴盛期、普及期、腾飞期几个阶段。

启蒙期(上古时期一三国时期):茶最初作为药品出现,而后又作为珍贵的贡品被献与统治阶级,由于被统治阶级所接受,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味药材,更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新宠,被上升到精神层面。上古时代,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是茶最早的起源传说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茶解之”,这个荼就是茶。到了东周时期,茶又作为贡品出现。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茶,都写作“荼”。《诗经》写到茶的地方较多,可见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茶的记载。

萌芽期(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开始产生社会功用,成为待客,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的手段。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清谈之风蔓延,在许多玄学家、清谈家那里,饮茶已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中国茶文化在此时期初见端倪。

初成期(唐朝――五代十国)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不仅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茶的百科全书,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佛教、科举制度,贡茶的兴起、中唐以后禁酒有关。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可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等几种形式。晚唐因连年战争动乱,很多文人雅士南迁,使中原以及长江流域发源的茶艺得以向南推广。五代人和凝创办汤社,每日以茶较量,味差者受罚,自此汤社成为文人聚会的一种形式。这比陆羽等人不加名目的饮茶聚会更为社会所关注,应该说当时的汤社是现在茶友会或者雅集的雏形。那时的比较茶汤也成为了宋代斗茶的前身。此外在五代已经开始出现点茶法,这打破了一般人认为点茶法起源于宋代的说法。

兴盛期(宋朝――元朝):宋代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需要,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外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情操,磨砺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普及期(明代――清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了龙凤团茶,促进了散茶的生产,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由于茶类增多,泡茶技艺不断丰富,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茶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必备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

腾飞期(新中国成立至今):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的大量增加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随着茶文化普及与开展,喝茶已不仅仅是生理需要、健康需要,进一步发展成为艺术享受与情操熏陶,学习以茶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是从“实用”逐步上升至“精神文化”的,而日本茶文化却是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茶东渡日本是由高僧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色彩。当嵯峨天皇与回国的留唐僧人一起品茗时,更大的关注点在于由茶所引发的精神文化的氛围上,而不在茶的实用性上。15、16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是强调了艺术品位和精神内涵。茶作为实用品真正走进日本的寻常百姓家是18世纪以后的事情。

中国茶品种丰富。相比起来,日本茶品种较单一。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又因国土辽阔,地域气候多样,由此中国茶树的品种繁多,茶类丰富,在此基础上成就的中国茶文化便以品味、品饮为其主要内容。而日本没有原生茶,日本茶树是由来华的僧人带回并使之繁衍开来的,又因日本全土属海洋性气候,降雨量丰富,其茶树出芽快,芽叶薄脆,只适于制成绿茶。日本成品茶的花色较单调,在色、香、味、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成就的日本茶文化更重视由饮茶所引发的精神内涵、艺术品位。

中国茶文化的调茶法的目的在于如何调制出味美的茶汤,而日本茶文化的调茶法的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行茶表示出对客人的尊敬、对茶具的珍重。由于日本饮茶类较单一,其调制法也相对简单、集中。日本茶的调制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茶粉加热水搅拌的点茶法;一种是泡茶法。它们分别被用于抹茶道和煎茶道。由于日本茶文化在茶的调制法上的发展空间不大,更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日本的调茶法式异常发达。在抹茶道里调制一碗浓茶要用30至40分钟。并且,在喝茶的前后还必须进行赏具、观花、闻香、看字等艺术活动,一次完整的茶事需要4个小时。

中国茶文化所用茶具是根据不同调茶方式的需要而设定的。比如,唐代时是煮茶,茶具中就含有煮茶用的铁锅:宋代时是点茶,就采用了竹筅为茶具;应18世纪乌龙茶诞生的需要,中国茶具中就增加了胡桃小杯。但日本茶道所用的茶具不仅限于调茶的用具,也不是按调茶的需要而设定的。其大

部分茶具原型来自中国的珍贵艺术品、古董,是由艺术品、古董演化而来的。它主要供于人们进行鉴赏,而并非供于实用。所以,偏重于艺术鉴赏性格的日本茶具较之偏重于实用的中国茶具来说,具有考究、精美、价格昂贵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的参与者广布于茶的栽培,加工,销售、饮用的群体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喜爱茶的独特感受去论茶说道。凡是爱茶人或从事与茶相关事业的人都可被称作“茶人”。但于日本,在茶道形成初期时,只有那些拥有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将军、富商,高僧才有资格行茶。在今天的民主时代,也只有那些相对有钱,有闲并精通于茶道艺术的人才被推崇为“茶人”。所以,较之善于实践创新,开朗友善的中国茶人来说,日本茶人更多地具有高雅、矜持、谨慎、谦恭的品格。

由于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所以中国茶文化就多与讲求养生的道家文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的服食说相关联,并由此被升华至精神文化的领域。而日本茶道精神的形成在于禅学思想的融入。在完形后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其茶道的实践被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修禅方式,其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所以,较之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饮茶所带来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于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虽然中日茶文化各具特色,但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说,又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两者也有共同特点: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草中英、自然界最杰出的代表、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活动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日本茶人将自己看作万物中的一员,对身边所有的器物赋予了生命,不惜任何代价地去追求陶醉干物我两忘境界所带来的快乐:都力图将东方的哲理体现在行茶的实践活动中,早期的中国茶人将饮茶比拟为服食仙药,宋以后的中国茶人把饮茶转换为儒家实现人之道的实践园地,日本茶道则对禅做了最彻底的诠释,用茶室来代替禅寺,用茶具来代替寺院的什物,用点茶来代替坐禅、颂经,甚至将灰、炭、垃圾坑等都演绎成艺术,使茶道成为了实现禅理念的最佳道场:都综合了各自国家优秀文化之大成,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赋诗、看画、听曲。赏景,培育出了一组带有茶味的艺术群,如清爽飘逸的茶诗,扑拙疏淡的茶画,幽静委婉的茶曲,明窗几净的茶室,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魅力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

如将中日茶文化的最大共同点用一个字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和”。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极力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物之间的调和,物与物之间的配合,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力地弘扬了东方文化之最独特的综合性格,而与具有分析性格的西方文明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韩国茶礼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中韩两国自古就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中国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当时朝鲜半岛可能会接触中国的饮茶,但无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忽略。韩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时期,新罗统一,高丽、朝鲜、现当代。

新罗统一时期: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接受中国茶文化,是新罗茶文化萌芽时期,但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且用茶祭祀、礼佛。新罗统一后期,是新罗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并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荼方法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高丽王朝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代。高丽的茶道一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高丽时代百姓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6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茶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就是研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问题,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茶文化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关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能够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也可以使音乐教学更具感染力。音乐是人类共同语言,以音乐课堂为平台,继承中国茶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茶文化又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涵。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茶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教育,是发展和传承中国茶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

1茶文化与音乐教育

茶是中国的国饮,在中国传承了4700多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茶的起源能够追溯到神农时期,当时茶作为一种药材被发掘,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就是中国关于“茶”的最早记录,茶是具有解毒功效的,后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又发现茶的保健、减肥、美容等功效,首先,茶叶逐渐在中国皇室、文人墨客中普及,一时间被视为奢侈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直到唐代,茶文化才开始逐渐盛行,唐朝的陆羽,被誉为茶圣,他是第一个以茶事为主编写专著的人,陆羽的著作《茶经》至今仍是享誉世界的茶学典籍,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翻滚,茶文化也随着时展逐渐完善,宋代的茶文化已经普及到了一般民众中,自此中国茶文化系统已经初步奠定。在唐宋两代,茶文化对中国文人以及教育领域的影响非常大,中国有大量的古代诗词,是歌咏茶文化的,同样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与茶文化之间的渊源颇深。比如唐代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中,同时提到了茶柜与琵琶,可见,古代人民就已经习惯于一边饮茶,一边欣赏音乐。又如:的《望江南•茶》中,同时对茶与乐器笙进行了描写。从大量的茶事、茶词中能够发现,音乐和茶从来都是不分彼此的,以至于中国人一提到茶,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音乐,尤其是中国文人,而联想到的音乐大多是中国古典音乐。正所谓“茶宜净室,宜古曲”,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惯性思想,是渗透到人们思想意识中的。说到中国的音乐,起源则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中国有很多关于音乐的民间传说,从这些传说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先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乐器了,这些乐器都是劳动人民自己制作,供自己使用的,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造诣非常高,它不仅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而且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积淀。据说,中国的古琴,最早就是伏羲氏制作,炎帝精通编曲,黄帝精通弹琴,上古时期的领袖皆爱音乐,何况古代人民。茶叶被发现,与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源恰恰是在同一个时期,《茶经》记载了中国人开始引用茶叶,就是在神农氏时期。也就是说音乐与茶的融合具有良好的历史根源和基础。初期,音乐与茶相互结合的时候,主要作为背景使用,人们在饮茶的时候,习惯辅以音乐,调剂情绪,提升人们的精神体验,从而更好的品味茶文化的内涵。在茶文化不断普及与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与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代出现了茶歌、茶舞,以及采茶戏等等,这些歌曲、舞蹈、戏曲,借助中国古典名曲,将劳动人民平时采茶、种茶等典型的劳作场景,艺术的再现出来,成为了脍炙人口,极具群众基础的茶类歌曲。比如,《挑担茶叶上北京》是现代流传比较广泛的茶歌之一,它完美的将茶文化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了一起,碰撞出了更加精彩的火花,为当代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不但如此,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不同茶品、不同环境都会巧妙的选择不同的音乐与其配合,通过引入的音乐,丰富茶艺表演内容,烘托茶艺表演环境。

2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音乐与茶文化的结合,具有非常深厚稳定的历史基础,同时音乐与茶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以茶文化为基点,对当代音乐教育内容以及形式进行创新,是促进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了解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相通之处,是茶文化视域下,开展音乐教育的基础。

2.1在信息传达的方式上

音乐是记录声音的载体,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以及语言背景下的音乐元素融合起来,从而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音乐文化,音乐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听众从跳动的音符、旋律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意图,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比如,中国人在听贝多芬的《命运》的时候,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精通音律,可能也不懂得什么是高雅音乐,什么是通俗音乐,但是随着乐章的波澜起伏,我们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以及跌宕,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它是一种不必言说的语言。同样的,中国古代名曲《梁祝》也是如此,它所描绘的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段爱情悲剧,当它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发展的时候,世界人民同样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哀伤、无奈,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茶文化在信息传达中与音乐很相似,它们都是给人以景深的享受,饮茶是一门艺术,从水、器具到烹煮的过程,都有讲究。中国茶道讲究色香味俱全,能够从不同的感官刺激人们的精神体验。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输出,茶文化也被带到了西方国家中,并且经历千百年的演变,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属于自己的茶文化系统,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跳板,超越了语言、地域以及信仰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文化类型,这与音乐非常相似。受到地域以及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喜好也存在差异,不管是茶叶选择、还是茶具,都能够看出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己的风格,以英国为例,英国的茶文化最初受到中国的影响,英国商人通过从中国进口茶叶来满足国内茶叶的需求,并且最初英国进口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发现英国的水质并不适合冲泡绿茶,反而是红茶比较适合他们的口味,目前红茶已经是英国人不可缺少的饮品,他们每天都要喝茶,尤其是非常看重下午茶,这就是属于英国的茶文化。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和茶文化这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并且都可以突破地域、民族以及信仰的制约,使人们达到心灵的共鸣,给人以精神的慰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音乐和茶文化也会受到民族民俗、人民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

2.2韵律内在的共性

音乐与茶文化都是讲究韵律的。音乐演奏者通过各种技巧将声音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展现给人们,音乐表演中,声音的抑扬顿挫、轻柔缓急,都会牵动人们的思绪和感悟,人们通过流动的音符,享受精神的愉悦,获得内心的洗涤。茶文化也是如此,以茶艺为例,茶艺表演的内在韵律感非常重要,在整个表演中不管是表演者,还是品茗者都会感受到艺术的熏陶。音乐与茶艺在韵律上存在很多相似点,因此可以相互契合,茶艺表演者往往会通过对音乐韵律的学习,使自己的茶艺表演更加完美。2.3精神层面的共性茶文化与音乐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通过听音乐,观看茶艺表演,身心得到放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能够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更高的精神体验。不同的人,在欣赏音乐和茶艺的时候,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它们都能够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表演者,也会改变人们的精神体验。音乐与茶文化一样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

3茶文化视域下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3.1音乐欣赏

在茶文化视域下开展音乐教学,教师首先要掌握以上音乐与茶文化的相通点,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茶歌欣赏能力。教师以中国古典名曲为主,注意曲子与茶联系,学习音乐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配合播放相对应的茶艺表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中国采茶戏曲的普及和学习,可以适当弱化一些专业知识教学,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通过音乐欣赏,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到茶文化与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

3.2学唱民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歌是每个民族文化中一课璀璨的明珠,民歌不仅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同时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民歌便于理解,易于传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农们将茶事融入了民歌中,从而创造出了茶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歌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古丈茶歌》,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茶歌,描绘的是茶农采茶的过程,茶农们通过唱茶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歌曲,对中国茶文化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中的深刻内涵理解会更加深刻。

3.3音乐实践

音乐教学同样需要实践,音乐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在茶文化与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音乐实践教学,建立学生与音乐创作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实现音乐的二次创作。学生在实践中,审美能力、体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4结束语

在茶文化视域下,音乐教学要关注两者的契合点,首先要普及茶文化的内涵思想,奠定了学生的茶文化基础之后,再开展音乐教学,这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会更近一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强化民族文化,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然之举。

作者:付传利单位: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1]徐菁菁.文化视域中的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李志平.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人格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吴春薇.和谐教育视域中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7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升华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对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而言,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却不见“茶道”一词,直至明代张源的《茶录》才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但这里的“茶道”仅是一些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张源之后数百年间的明清茶书中,又不见“茶道”一词。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恐怕与茶圣陆羽的影响有关。陆羽在《茶经》中虽流露了一点茶道精神的内容,但却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也没有正面叙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词句。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

那么,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中国的茶文化是在民间土壤上发育起来,逐步成熟。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茶叶已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整日里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劳苦大众,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沿着茶艺轨道而与时俱进的。对茶叶的色、香、味及艺术意境的追求一直是中国茶艺的重点。从唐代以来泡茶方式是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茶叶的制造方法也从蒸青、压汁、制饼发展为烘青、炒青以至摇青等方法,制造出能显示茶叶自然形态、色泽、香味的绿茶、黄茶、白茶和青茶等产品,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人们品茶口味的变化而向前演进。这种变化的终极目标是越来越追求茶叶本身天然的色香味形,赋于品茶以丰富审美情趣的艺术性,无疑,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追求,它符合中国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性。应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反观日本,他们将中国宋代的点茶法引进本国后,却发展为宗教色彩极浓的日本抹茶道。直到今天,他们饮用的是从宋代以来一成不变的蒸青绿茶粉,使用的也是宋代点茶法那一套点茶器具和方式,居然可以历千年而不变。这是因为引进中国饮茶方法的都是日本高僧,他们是在中国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并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中被严格地传承下来。在日本,学茶也就是在学佛,学佛必须学茶,在今天的日本寺院中,个个和尚都是茶道高手。由此可见,日本所传去的茶道实际上就是佛教茶道。不仅如此,就是连赫赫有名的日本茶道精神――茶道四规“和、静、清、寂”也从是中国佛门典籍中学去的。

但是,刘元甫的《茶堂清规》连同他的“和、敬、清、寂”四谛在中国宋代以后却失去踪影,既没有在佛门寺庙中得到传承,更没有被广大茶人们所接受,以致中国茶文化界至今极少有人知道刘元甫的名字和他的茶道四谛。由此亦可反证,茶道观念在中国确实是缺乏丰厚的土壤。

因此,尽管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艺术文化体系,在国际上也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与中国茶艺相比,它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对茶道形式和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这是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但是了解了这一区别,却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方向。日本人可以继续为他们的茶道而骄傲,我们却应该为中国的茶艺而自豪。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各大高校要坚持文化传播与基础课程建设两手抓,弘扬中华文化,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精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文化、讲道德、知礼仪的优秀人才。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茶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本文以大学生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研究茶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助力。

关键词:

茶文化;大学生;品德

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引入茶文化,通过对茶文化起源、发展以及传播等方面的了解,掌握到茶思想的精髓,提升自我修养。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茶文化思想的普及和发展,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有效推动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了民族精神。

1茶文化精神内涵概述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三家的思想精华,对我国人民的思想、性格以及价格观念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茶文化以儒家思维为核心,讲究“理、敬、清、融”的思想,它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而来的,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能够让人们获得味觉与视觉的盛宴。居于优雅的环境中品一杯浓茶,又何尝不是人生感悟的机会与身体放松的绝佳办法。茶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清净与和谐,这与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内涵丰富的茶文化经历千百年的发展,依旧保持着浓郁的东方之美,它崇尚自然、随和,是形式与内涵、精神与物质的完美融合,也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在唐代兴盛,在宋朝普及。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习惯,茶文化在我国有着4700多年的历史,可见茶文化的底蕴深厚。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思想内涵与教育之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茶文化最开始的兴起,得益于文人雅士的推崇。所以说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从茶文化角度来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从教育角度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是奠定学生未来学习以及工作良好心态的手段,也能够把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更加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等院校学生的道德塑造方面有意识地引入茶文化,通过各种茶艺表演或者茶会活动,普及中国茶文化中的礼仪之美、待客之道,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祥和、宁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必然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也会具备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也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利用和普及,在提升了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同时,也弘扬和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外部竞争日渐激烈,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繁重的学业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个时候适当的开展茶文化相关活动,将茶文化中的平和、宁静、坚持、奋斗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放松心态,正确的应对人生。而从当今社会的总体形势来看,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愿望,而茶文化中的“和、静、清、俭”精神恰恰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相契合,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通过具备茶会、欣赏茶艺、研究茶文化背景活动的开展以及茶学、茶诗的学习,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使学生的品德、情操都提升。

2现代视域下茶文化对大学生品德的影响

茶文化历经了470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普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习惯,茶文化中的“德”,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文化内涵,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巨大意义。

2.1茶性对学生品德的导向功能

万物皆有灵性,它们依据自己的生存方式以及生活习性繁衍生息,因此,茶也具有茶性。首先,茶有不迁不移的生长习性,这种习性恰恰与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民族情节相契合。茶的自然性本身就有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加之茶叶集合了天地精华,天然性质纯洁、朴质,我国茶圣陆羽的明著《茶经》中有“茶之性俭”的记载,这个“俭”的内涵为简朴、清廉,是中国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优良品德。以茶崇俭、俭以养德,这就是中国茶道的思想精髓,也是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品德的重要指导思想。茶文化与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以茶闻名的文人不胜枚举。唐代诗人元植写过这样的句子:“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挑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短短几句话,就概括了茶的自然属性,将茶的烹煮过程以及饮茶的情趣展现了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茶对于我国古代文人的影响很深,茶文化中的养廉、励志也深受历代茶人的崇尚,《茶经》作为第一部系统记录茶事的著作,其中对茶的相关名人轶事有很多记载,其中以茶崇俭的案例非常多,并且广泛流传于后世,比如齐国宰相晏婴以茶威廉的故事,他平日里吃的是糙米饭,很少吃荤菜,最大的爱好就是饮茶;而晋代的陆纳则是主张以茶待客,对于铺张浪费的行为非常反感,不会被周围的利益所诱惑,也不愿意让他人玷污他清廉的名声;桓温则是以茶表示自己的简朴,他宴请宾客一般都会用茶盘和水果来招待客人;齐武帝则在自己的遗招中这样提到,在他去世后,不用铺张浪费,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供奉茶与饼果就可以了,他还倡导世人也要这样去做。茶文化中以茶崇俭、俭以养德的思想成为了广大人民精神的寄托,也成为了我国人民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人的价值观认识具有明显的导向性。这些精神和思想对于高校学生品德同样具有导向功能。茶文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也有一些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价值思想,它们都是构成我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人民对茶文化认识的集中体现,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社会科学内容,也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以及佛家三家的核心思想成功的传承了下来,高校在文化建设以及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融入茶文化,必然能够增强学生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2.2茶道对德育的内化功能

在《茶经》中,饮茶被描述成一种艺术行为,并且初次将烤茶、选水、煮茶以及品茶连贯起来,形成了一整套茶艺,也是从这里开始,茶艺开始被系统化的传承和发展下来,很多文人雅士喜欢茶道,平日里自己或者和朋友小聚,都会操作完整的茶艺流程,还有一些茶馆会进行茶艺表演,人们在闲暇时光里约上几个朋友去茶馆品茶,欣赏茶艺,体会着美学的意境和优雅的氛围,不仅能够消除身体的疲劳,而且也能够平复心灵的伤痛和不安,让人心情愉悦,心境平和,也是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佛家的核心思想被融合到了饮茶的过程中,形成了流传万世的中华茶道精神。茶道是十分讲究,并且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说每个茶道都可以称之为是一部艺术作品,虽然多年来,各个领域对于茶道的精神内涵理解略有相同,但是其精神内涵是不可改变的,通过欣赏茶艺,亲手煮茶、饮茶、品茶,经过这一整个过程,人们精神能够得到洗礼,品德情操都会受到陶冶,这正是茶道之于德育的内化功能,通过茶道本身的作用,去净化和洗涤人的心灵。我国历代文人或者学者都热衷于饮茶,陆羽被尊为茶圣,自幼被父母遗弃,一生不为仕途,执着于研究茶事,他总是穿着草鞋,在田野山间采茶、鉴水,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实现对理想的追求,最终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茶学专著《茶经》。随着茶文化在我国的复兴,目前各大高校也都相继设置了独立的茶文化科系,学校有机会,也有条件组织学生观赏茶艺,亲自参与茶艺,也能够组织学生参与当地所具备的茶会,或者组织茶诗、茶文化的评比活动,通过在高校中营造茶文化氛围,普及茶文化精神,将茶文化流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者、诗人所具备的良好品德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学生的内在品质。另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以茶待客,敬茶为礼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它所包含的知识内涵非常丰富,通过茶这个媒介,个人的行为修养、道德品质等等都会得到体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的敬茶礼节都不同,但是客来敬茶却是从古至今一致保留下来的共同传统,不管形式有多么千差万别,其中心内涵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高尚的行为和美德,是需要被继承和发扬下去的。这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德育培养的需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被继承,被发展的需要。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思想内涵以及其在高校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罗丽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何哲群.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03):92-94.

[2]张凌云,梁慧玲,陈文品.茶文化教学内容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12(,09):29-32.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9

5、可以有利于学生强健身心

茶文化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健康身心,在现代高职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中,上网、抽烟、喝酒、零食、购物的学生中占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校园中提倡饮茶之风,可引导学生摒弃不良的生活风气,推行“不吸烟、少饮酒、多饮茶、饮好茶”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生活准则,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明代顾元庆《茶谱》中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因为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所以茶叶还被誉为原子时代的饮料,有人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因此,饮茶利于高职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6、可以提升学生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它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必须以就业、以岗位群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茶人精神”,所谓茶人精神,是由具有茶树风格和茶叶品性的人引申出来的,像茶树一样,周而复始的无私奉献,像茶叶一样带给人健康,就是“默默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古代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不畏艰难、勇于吃苦、潜心求索、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现代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是现代茶人无私奉献和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这些都符合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高职大学生成为一线应用型人才,具有实干和吃苦耐劳精神。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感恩教育,建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乐于奉献,勇于奉献,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于生产一线基层工作的精神。“茶人精神”可以教学加强高职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具备积极的服务情操,促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为学生成才提供可靠的保障,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二、高职院校开展《茶艺》课教学的措施

1、《茶艺》课要求学生掌握的茶、茶具、水的选择、品茶环境的知识,熟练掌握不同茶类的茶叶用量、冲泡水温、时间及次数,泡茶的基本技法,四大类茶的泡茶程序,茶艺表演的欣赏及创作[1]。这些内容都需要在茶艺工作室中进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各部分动作的分解示范和个别辅导,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所以加强茶艺实训室设施设备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2、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术讲座、展览、杂志、黑板报、茶艺协会、茶艺表演等扩大茶文化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学院内可建设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以茶艺、茶歌、茶舞和茶诗的表演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像全院学生推行茶文化。

[4]何哲群.高职的茶道教学与学生的道德修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2):73~75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篇10

【关键字】茶文化公关传播意义

一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较而言,茶在“开门七件事”中,排在末位。但在文化领域而言,茶又贵为兄长,能入俗家之门,可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产生了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而茶元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应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用。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学。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也跨越了国界,广传天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公共关系传播

1.公共关系传播的内涵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完整的、系统的活动,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传播的手段也是多样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所面对的公众是复杂、多元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达到多层次的传播目标,公共关系传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公众,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采用多种的传播形式,尽可能地实现信息的全方位传播。扩大传播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公众接收到或向组织反馈信息。

2.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

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双向传播活动对于主体的公共关系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准确地把握自身与现实环境及其关系的真实状况。其次,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增加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从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最后,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的预定目标易于实现。传播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必要中介。

三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

茶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生活中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接见元首,接待贵宾,一般都以茶招待,在今天这个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话,而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茶作为公关媒介,让公关者把茶文化通过茶艺、茶道、茶礼的形式传播出去,其在当代公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渗透,国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忘记自己文化的精髓。现在一提到茶、茶道,多数人会首先想到日本、韩国,而不是中国,茶具和茶礼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已经简化甚至是抛弃了这些东西,实质是抛弃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这说明我国茶文化的宣传做得还不到位,国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非常有必要将其弘扬广大,使海内外更多的人来了解茶文化。所以说,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需要通过公关传播使之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它,吸取其精华。四我国茶文化公关传播的意义

1.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为世界六大健康饮品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茶既是饮料,也是食物,同时又是药。唐代著名药物学家陈藏器说:“茶是万病之药”。在当代人们称之为天然的健康饮料,日本人称之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是“绿色”饮料和“绿色”食品,而茶就是纯天然、安全、保健的饮料。宣传茶文化,进一步提高茶的“国饮”地位,通过公关宣传,积极倡导以茶养生,让更多的人爱饮茶、会饮茶,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质。

2.弘扬中国茶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各名茶、名山、名水、名人之地,均可通过举办公关活动,如茶文化节等,将其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引进外资投入,兴建茶文化景点,使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跨越省界、国界,广交天下朋友,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传统,赋予了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自己对茶的喜爱之情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弘扬中国茶文化,有益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4.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之一,风情各异的茶俗、茶礼及制茶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重视茶具、茶礼的应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从而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5.进入现代社会,茶是一种生活的润滑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

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的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

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通过饮茶来放松心情,找到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6.帮助下一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城市里啤酒屋、咖啡馆、酒吧等舶来品充斥着饮食、娱乐市场,被一部分青年、白领青睐,已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久而久之,则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我国的茶人、茶文化爱好者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咱们的下一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品文化之一——茶文化。因为茶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健康的饮料,而且在茶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

想要恢复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是长时间的努力。我国茶文化已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它的精髓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光大中华民族的形象,就需要公共关系传播的推动,同时,公关传播也会更有力地体现其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农业考古,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