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劳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0:35

大专劳动教育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大专劳动教育篇2

1.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二、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三、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四、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4.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型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模式。随着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职业学校可根据所掌握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安置。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的协作,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使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大专劳动教育篇3

[关键词]劳模精神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李会娟(1978-),女,河南禹州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1415)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2-02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目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缺失,这只数量庞大的从业大军,其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都有待提升。劳模作为社会道德的先进典型,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之一,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这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同。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过于强调高职教育以岗位能力体系为主的培养定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比如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大纲,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

2.重理论,轻实践。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相脱节,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和去职业化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脱节。在课程安排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为主;在教学方法上简单移植一般的德育理论体系,强调“道德性”,缺少对“职业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主体上,以没有行业、职业背景的政治理论教师为主,难以把职业、行业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二、劳模精神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劳模精神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劳动模范的产生是人类劳动活动和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作为以党和国家为主体评选出来的劳模,其形象和思想形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层面的同构,其变迁的动力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由此相对应的是在每个劳模背后都承载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要的革命新伦理观念。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劳模精神,将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同时,劳模是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能手,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具有不同的品格,对之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将进一步为高职各个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更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劳模精神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对于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其职业道德素养,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保持足够的敏感性。而职业道德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或劳模集体所体现的不同精神品格,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和职业性,同时也可以警示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去职业化和过分学科化。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融合。

3.劳模精神能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信念(情感、意识)和职业德行为。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提升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但职业道德认知并不等于职业道德品性的养成。“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品性的培育仅靠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从社会、职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系与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能力和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情感、意识、信念相结合。劳模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强烈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实际中的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职业信念或情感。因此,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典型人格和动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目睹榜样的行为中获得道德启迪,将劳模所承载的价值内化为自身价值、外化为道德实践。

三、发挥劳模精神育人的途径

1.开展劳模访谈,提升学生对劳模的理性认知。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根据劳模精神的相关特征,自写脚本,以视频拍摄等方式采访记录劳模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天,领悟提炼行业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外化为实际的职业行动,克服知行分离,做到知行统一。

2.开通劳模育人微博,及时弘扬劳模精神。建立劳模育人微博,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劳模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劳模们积极试水“红微博”,以“质朴”“平民”“时尚”的风格传递劳模精神。利用微博的巨大传播效力,使学生树立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基本理念;并利用劳模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向劳模学习,争取进步。

3.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氛围。通过劳模导师讲座、劳模团支部和党支部活动,让每个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劳模,分享劳模的成功历程,感受劳模崇高的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和行为,并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正在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专题活动后,通过学习劳模征文、集体讨论、辩论赛等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劳模精神及价值。与专题活动相匹配的是建立劳模育人手册,记录每次专题活动的过程、内容,学生的感悟、劳模寄语等。通过手册内容再现和反映学生在劳模影响下的成长变化,这也是对劳模育人效果的检验,并有利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对后续工作加以改进。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宣传橱窗和劳模墙展示劳模的各种风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模语录等形式,积极营造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以劳模风采熏陶人、以劳模精神引领人、以劳模道德影响人、以劳模思想凝聚人,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4.建立劳模育人基地,促使职业道德教育现场化。建立劳模育人基地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同步思考、同步推进,进一步突出劳模在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此,各专业首先要深入分析,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相关特点,了解在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劳模及劳模集体情况,并分析劳模和劳模集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产业、行业、企业劳模和劳模集体的精神品格。其次,学校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就业岗位与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现实情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提炼出需要在劳模育人基地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再次,要研究学校、专业与劳模所在企业建立劳模育人基地的可行方案和操作路径,并且要在方案中突出社会、产业(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强化科学管理、倡导文化建设、注重团结协作等方面,实现劳模在上述各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学生体悟现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的成长经历,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深刻感悟现代产业工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深刻认识现阶段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在劳模育人基地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第一,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搭建平台。以专业劳模为基础,以劳模所在单位里其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拥有专技特艺或优秀技法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并通过让学生在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参观、模仿工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劳模精神的认知。第二,开展劳模讲坛,弥补学生行业现实生活体验的不足。根据教学的阶段需要和学生年级的不同,请劳模在劳模育人基地给学生讲授关于职业技能或者职业精神方面的知识。通过倾听劳模自身的实际经历和故事,了解劳模成功的因素;使学生明白浓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习惯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处理自身现实与工作、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作为职业人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三,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提升学生对劳模的感性认知。根据劳模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采访劳模,听劳模周围的人谈劳模的故事,在感受劳模的工作状态的同时,明确精湛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执著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明白企业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感;全面地了解劳模和劳模精神对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开展“我与劳模同工作”活动,使学生明确职业标准。让学生与劳模在工作岗位一起工作一天,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劳模与普通人的不同,了解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正确处理创新、竞争和团结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躬身自省,明确自我完善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跟随劳模,服务社会一天,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自我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工作艺术等。

[参考文献]

[1]陈少珍.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0).

[2]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3]马仁听.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4).

[4]钱康.关于加强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思考――以铁路企业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2012(2).

[5]孙永成,王显义.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J].当代劳模,2012(9).

[6]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大专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大专劳动教育篇5

就业问题职业技术教育市场经济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常常见诸媒体、报端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对此观点,举国上下发出的是一片诺诺之声。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句中的“渔”如果放在当下而论,用职业技术教育替代它恐怕再合适不过了。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劳动者获得某种专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要妥善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大力发职业技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特征概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表现在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悉,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164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生为72万人。与1980年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增加了4倍多,而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的规模增加了11倍。近年来,职业技术学院生均占地面积与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甚至比普通高等学院还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既扩大了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也使我国教育结构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基本协调。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专业招生人数与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某些专业低层次毕业生就业率较底;三是职业学院校一些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低,也给毕业后的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反映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伴随而出现了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个性全面发展的协调,职业教技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教技术育后就业劳动力市场的适应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在体制、结构、内容、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要相互适应,互相促进。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因素,即人的素质。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劳动者。职业技术育更加侧重于科学理论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及其成因(一)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层面解析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1、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尤其是刚从高校走出的应届毕业生。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2005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并且这种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到10年年左右的时间。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这一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一个亿,预计今后几年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与前几年稍微不同的是,城镇下岗的人数有所减缓,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5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但综合来看,上述三个方面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加。2、从需求方面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3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2005年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减小。事实上,除上述几方面的客观原因之外,造成我国当前城镇失业率攀升、就业困难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有专家认为,不同层次矛盾的纷乱纠缠,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不得不经受较长时期的痛苦和磨练。由于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且,这一矛盾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我国将面临了一个长期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二)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教育和就业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毕竟是两个问题,不能简单的把他们混为一谈。就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对我国就业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有比较清楚地认识,才能对教育在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并不是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引起就业问题。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科学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的人口生育失控。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平均以每年一千五百万的数量增长。这必然加大社会就业的负担,在社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的情况下,必然有部分人将面临失业的威胁,产生就业问题。2、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引起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教育文化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工业部门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8%,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0.0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6%。另据的一份报告表明,全国青年工人约七千万人,达到高级技工的仅占3%,近70%的青年工人实际技能属于初级。如果把文化程度落后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也考虑进去,则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个矛盾今后还会存在很长时间,由此必然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员。3、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引起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根据低工资,多就业的方针,尽量把要就业的人员往企事业单位分配,造成大量的隐形失业的人员。今后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深化,各单位不仅不会想过去那样随便的接纳就业人员,而且还要通过优化劳动组合减裁各种冗员,这就会使大量隐形事业的人员失去工作。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由此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使一些新兴的部门逐渐发展起来,一些传统过时的产业部门则逐渐衰落,甚至被淘汰。从这些部门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如果不能即时更新技术,不能适应新兴产业部门的需要,就会失业,造成新的就业问题。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生作用也使就业问题成为必然。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需要国家和社会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它,毋庸置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当其冲。

三、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分析前面我们提到了,造成我国当前城镇失业率攀升、就业困难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的低下。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在失业人口中真正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文化和技术水平的低下,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层次,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成为制约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一大严重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之一就是借助职业技术教育。(一)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劳动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技术和技能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无法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的职业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和就业领域,成为劳动者就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建国以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输送了大批的经过一定专门技术培训、具有一定技术功底的工作人员,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今天,许多用人单位己把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作为聘用的基本条件。学习文化技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领域,己在新增劳动力中,在下岗人员群体中以及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增强劳动适应能力的必要手段。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与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高的国家,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强,就业问题就容易解决。而这种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正面临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必将有较大的发展,新的行业将会不断地涌现,原有的某些行业将会衰落,甚至被淘汰。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就面临着转换工作岗位或另谋职业的问题。从我国目前情况分析,劳动者素质低、观念陈旧的桎梏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专业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培训的任务,通过培训使劳动者具有适应变换新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劳动者顺利地从一个部门转换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就要求建立起一贯性的“在岗职业培训”制度,帮助劳动者更新知识,使之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失业者则组织失业教育,使失业者重新获得知识和新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二)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全社会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竞争能力,质量、效益是其基本保障,而这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使得一些新兴的部门不断产生和发展壮大,又可以在较高的技术层次上扩大就业,形成就业与经济、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事实说明,一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越发达,社会成员所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劳动力就业问题就越容易解决。(三)职业技术教育是治疗结构性就业失衡的一贴良方结构性就业失衡主要是人才比例和结构的失衡。结构性就业失衡的表现,即目前出现的“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应增加。但同时,新兴部门技术含量高、技术起点高,对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其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而出现劳动力供求的缺口。另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前一些容纳劳动力数量较多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行业日趋萎缩,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迅速减少,出现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城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城镇为数众多的失业者却就业无门。一方面大量的农工涌人城市,填补了一些领域的空缺。另一方面,城镇失业人员徘徊观望,无法或不愿涉足这些领域。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会排挤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技术进步使社会在财富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口数量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获得了必要条件。但同时会出现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即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产业技术结构变化而被排斥于就业队伍之外,从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加剧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困难。职业技术教育是使他们获得再训练以便重新获得就业机会和结和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必要手段,因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在职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事业,既可以使劳动者搞好就业前的定向培训,又能使就业者更新知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还能使失业者很快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缓慢这些行业、部门劳动力供求的矛盾,进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外,也有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不仅要使劳动力掌握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新的文化技术,也要给予劳动者全新的劳动观念,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新型劳动者,满足各方面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总之,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是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直接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培养绝大多数不同职业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对个人而言,它能迅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对社会而言,它既有助于全体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又是解决结构性就业失衡的一把金钥匙。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四、职业技术教育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毫无疑问,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是如何收缩的问题,而是要扩充、调整、提高的问题。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表明,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教育环境选择适用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的做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必须从以下方面强化自己的发展思路,才能使教育对象以及自身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一)不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应各具千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还在一定时期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各地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职业教育层次需要高移。但是对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长学制、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转向以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西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并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缺乏,而且不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预先设置好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城市化职教“职业教育与岗位对应”的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不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是主动地创造“工作岗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服务。(二)瞄准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增强适应性,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正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所取代。高新技术、高新设备的大量运用需要操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传统意义上的这些高层次、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途径是对本科毕业生再经过一年培养或对中专毕业生再经过三年的培养,才能达到上岗要求,这不仅造成了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且量上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能否培养出岗位性、技艺性、针对性、适应性强的技能人才,并能适应实际工作,应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为突出技能培养这一职教特色,要深入社会调查,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编制出有特色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主要课程设置需强调综合性,并适应拓宽知识面、专业面,将有些相同和相近的课程加以综合。积极推行毕业文凭和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证书并重的制度,培养出“合格加特长应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加强能力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培养,使职校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从经验本位教育到知识本位教育到能力本位教育,表明了职业教育不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改进办学模式。现代社会的就业岗位日趋多样化,要求职业教育要有针对性,以便培养出具有适应多种就业岗位要求能力的人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能力可分为能力结构和能力层次两部分,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部分组成。能力层次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即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也称从业能力。第二层次为综合职业能力,即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超越职业领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职业活动顺利进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称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源于职业能力,而高于基本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正受到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四)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变终结性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结构体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一部分是从学校教育中取得,大部分要从就业过程中获得,职业教育体包括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企业)培训系统;另一方面,人们从事各种职业,就其职业技术与技能的获得,基本是通过职业教育或相关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来实现的,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或培训中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也是如此。在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实力薄弱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作为“专门人才”中的技术人员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来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替代性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的畸形状态。随着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水平的不断增长,人才结构水平的逐步上移,需要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向下应与“中职”相衔接,为中职毕业生开通升学渠道,还应向上发展,这样才能把我国的职教体系建成一个由初等、中等与高等乃至研究生教育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只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不可能作为一类教育的结束而存在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andDesigneducation

[J].Springernetherlands,Volume15,number3,2005.

[2]Roman,Harryt.theUndeniableLinkBetween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ucation

[J].techDirections,nov2006,Vol.66.

[3].大力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

[n].中国教育报,2005-11-13.

[4]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5]南海.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27.

大专劳动教育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劳动;创新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了学生教育是一个“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并举的过程。劳动和创新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是学生通过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亲自体验与验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社会活动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是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渠道,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意。[1-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从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中心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实行多角度、多方位考核: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等进行量化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考核: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各阶段,根据具体实践教学特点设置考核节点,如实验、实习包括预习成果、过程记录和总结报告等,毕业论文、CDio项目包括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报告)评阅、答辩等,各阶段成果考核均将创新性作为重点。在考核组织上,实行指导教师自评、互评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评价综合加权,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对学生劳动热情和劳动纪律养成形成了有效激励。

大专劳动教育篇7

关键词:转型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一、《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现状

劳动教养专业创立以后,随着劳教工作的发展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需要,学科建设也逐步向纵深发展。由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劳动教养行业整体面对转型形势严峻、维稳任务繁重、执法难度加大等新情况,劳教工作已从单一的劳动教养职能,转变为承担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戒毒康复职能,管理三类人员,是劳教工作转型期的明显标志。这些都对《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给劳教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就《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材来讲,还在沿用03版《劳动教养学》一书,确已过时,但也可作为劳动教养史学部分的理论丛书,主导《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势必毋尽其用,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改革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价值

目前在我国,劳教专业从学人群有限,但学科建设已开展了十多年的研究。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并以劳教工作实践为基础,以强化理论学习与行业经验的介入为手段来付诸实践。“介入式”教学是在此背景和条件下提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教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落到每一知识点都采用“介入式”的研究,并在培育学生职业设计理念,帮助开展行业认知、职业规划和专业知识体系的调整,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体系,实现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规划目标都有新的突破。

因此,对劳动教养转型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研究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科学的“介入式”教学方法的引入,为解决当前教材内容落后、大学生专业教育与现实脱轨等教学问题找到一条正确出路,为推进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鉴途径。

三、劳教工作转型时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

有鉴于此,本课程介入行业内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开展研究,结合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劳教工作转型期的实际情况,进行《劳动教养基础理论》“介入式”教学与课改实践的研究,同时,为从学人员专业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安全有效的实现途径,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介入式”教学方法内容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介入式”内容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行业调研,目的是带领学生认清当前劳教转型时期的新形势,介绍劳教工作新职能;2、开展学生调查问卷,在开始正式课堂教学前,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代表学生介入行业交流与实践,教师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突发的提问带到行业实践中寻找答案;4、将行业内新的动态和信息介入到教学中来,教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指导实践应用;5、最后,形成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落的介入式教学点研究内容,将学生从一个“门外汉”领进《劳动教养学》课本中来,让学生自然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学习,开展“介入式”教学。

(二)“介入式”教学方法目标实现与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

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能使劳教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理论知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能对《劳动教养学》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并能掌握其中精髓;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得到提高,成为业务实践的有力工具。

在保证完成基本课时的基础上,抓住行业的突发点、热点、难点等重点问题,带领学生制作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确实劳动教养制度在执行当中,变动是很大的,所以掌握两个原则:越粗越好,一些东西有歧义的尽量不要放进去,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提一下;第二个内容竞合的问题,尽量予以合并、精简、提炼。如:执法依据需伴随新法出台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特别要注意02年以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定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的调整。再如:现有制度的缺失,如现有的考核制度,三种管理模式,民警执法监督等,都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等等。

再有就是关于棘手问题的处理:“比如正常死亡,有制度的可以提两句”;“比如对同时强戒和劳教的如何处理?都是有依据的。还有就是劳教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对民警的要求近几年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疑问,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政策的出台,往往都是需要我们老师及时掌握,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和教育做出正确引导。

(三)“介入式”教学方法课改实践与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路径

根据本课程学习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的特点,针对组织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教育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介入式教学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介入式”教学方法是劳动教养工作转型期,在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和政治形势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体系的充分必要手段,不仅实现知识内容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学生对现实意见的理解和把握,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直接与行业接轨,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的合理搭配与实践应用。通过该体系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为实现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减轻社会和学校的压力,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宏伟目标。

四、以“介入式”教改模式为载体,进一步拓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空间

面对劳动教养理论课程在大学生基础教学中的缺失,我们应该着眼于时代,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大学生职业化培养,以“介入式”教学模式为载体,探索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新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专业化向职业化培养的过度。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性和有效性

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是人们对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观念创新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观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创新,有了观念的创新才可能引起方法的变革。

教育工作不同于为完成某一任务、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做的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学生,它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社会人。因此,它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限定在旧有的思维模式,它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就是说,在新的时期,大学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工作理念应该突出全局性与阶段性结合的特点,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的最终追求目标。因此,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善于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要求,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职业认知,外化为一系列职业标准的行为。

(二)构筑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平台

当代大学生开展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学习,十分需要充分拓展其学习的载体,构筑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劳动教养基础理论学习平台,加强多方位的职业培育。

1、在开展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有关高校内大学生法律常识的宣传、普及。(1)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案说法,把理论和案例结合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期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聘请司法机关的行业专家来学校讲座,组织学生旁听,让学生受到生动、深刻的职业教育;(2)开展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探讨增强职业意识措施和开展职业教育的模式;在课余时间专业课教师应经常举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一些劳动教养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培养具有法制精神的劳动教养专业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对原有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劳动教养法律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法制理念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充实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师队伍,消除只有劳动教养专业的教师才最适合做劳动教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的观念,让更多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到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来,形成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新格局,从而更好地为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教学服务。

(三)以“介入式”教学为载体,提高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大专劳动教育篇8

一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是联系自然状态中人与现代职业社会的纽带与桥梁,在促进人的职业化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现实社会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又是农民脱贫致富愿望的体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种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前提就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职业教育恰恰就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次,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与智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即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因此,不论是提供劳动力的地区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地区,都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培训转移者所缺乏的基本劳动技能。

再次,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终身职业教育理念的确立,一改以往狭隘的“职业教育即终结教育”“职业教育即职前学历教育”观念,而成为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全新教育,在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

二 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1.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村教育观念

第一,必须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等感性的手段,法律、制度等理性的手段,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激活他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保证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真正落实,夯实教育基础。

第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引导农民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创由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过渡的新局面。要强调教育对象的无歧视性及受教育的全员性和全过程性,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多种的、多次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使他们得以终身学习。

2.把握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第一,必须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在国家的积极教育政策鼓励下,我国的职业学历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学校教育周期长,初始投资和后期投入都较大,光靠学校的学历教育已无法完成我国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转移任务,因此必须通过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突出短期培训、技能培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要坚持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并重,实施终身教育。

第二,培训专业和项目要灵活多样。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的选择必须跟上这种变化趋势,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出得去的专门人才。一方面,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等专业领域为重点,办好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另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力转移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面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培训专业及项目,如家政、餐饮、美容保健、建筑、旅游、汽修、家电维修、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技能培训应立足于短、平、快,以初级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2~3个月为宜,以定点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为主。

第三,扎实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实行调控,否则会造成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我们要以各级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为农村培养大批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广泛开展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中心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注重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形象。职业教育要积极重视品牌效应,打造区别于他人的适合市场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品牌,增强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积极开发设置特色专业和特色培训项目,创新办学机制,灵活学制,形成个性突出、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办学风格。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

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平稳地过渡,必须得到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大专劳动教育篇9

作者:张涛

职业教育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5]观念对人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育人是教育的主要功能所在,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更是承担着此项重任。职业教育在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工作所需的技能之外,也培养了学习者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自给自足和故土难离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竞争意识。而面向农民大众的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转变农民的这些传统观念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农民的自我经营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剩余劳动力切实有效的转移。2.有利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训练中工人所获得的技能能力,使其工作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根据此理论可知,经过教育提高个人的生产率主要是因为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写道:“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6]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过4年初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比未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粮食产量高8.7%-9.3%”。[7]据闵维方对我国汽车工厂的实证研究表明,“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的生产率要比仅受过一般教育的工人高6%-11%。”[7]可见,教育和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直接正相关关系。农民加大自身的职业教育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起到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有利于促进科技积累和传承,使科技促进劳动生产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因此,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时,所获得的生产能力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升,即加大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提高生产率———提升农村科技水平。3.有利于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提升职业稳定性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和就业最为密切,普通教育侧重于增加受教育者的知识存量,而职业教育的直接结果则是能够增加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8]在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提高职业技能,最终有利于农民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适应性。根据2009年3月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在返乡农民工人群中,文化程度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分别占2.4%、14.8%、65.8%、11.1%、4%和2%,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就占到82.9%。[9]这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转移后的农民工越容易回流,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较少,由此可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有利于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转移的实训基地和设备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缺失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或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配备辅助教学的实训基地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实训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立法保障性有待加强。[10]职业教育难以针对劳动力转移配备相应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缺失,导致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适应。针对农村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手段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仍固守单向的程式化讲授与训练。据有关职业学校的调查,有55.4%的学生表示“没有去过实训基地”,有33.73%的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实习过”,有10.82%的学生回答“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实习过”。[11]与此同时,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短期实习,或者附属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缺乏,必将无法满足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要求,更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他们要求的职业教育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种种因素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2.“双师型”教师配备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职业院校教师总量上不足,在质量上,学历达标率低,而理想的专任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合格学历,而且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据教育部职成司统计,职业高中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占46.71%和2.7%,兼职教师比例只占3.4%,远远低于国家15%的标准。[1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组2006年的一项调查,在回答“您在企业或单位从事过与现专业有关的工作多少年”时,有62.9%的教师回答“没有”,有19.3%的教师回答“5年以下”,只有17.8%的教师回答“5年以上”[13]。可见,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岗位需要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对学生相应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难以完成,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致使职校学生社会认可度低,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就业。3.经费投入不足,受教育机会减少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缓慢,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2001—2008年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平均年增长32.58%,增长最为缓慢的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年平均增长15.65%,[4]767远远低于其他教育类别的年增长率。从图1也可以看出,2004-2008年这5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支出总量在所有教育门类中最少。据调查统计,县一级政府平均对全社会的教育开支中城市使用了77%,农村仅使用23%。[14]许多地方政府把城市教育当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事”,对农村教育重视度不够,更不用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15]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大的财政经费投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了外来投资的利益选择,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度很低,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减少,最终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动。

大专劳动教育篇10

我市劳教所作为一所专门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戒毒劳教所,如何结合吸毒类劳教人员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矫治规律,探索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等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劳教戒毒工作创办特色,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如何探索戒毒矫治新模式,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和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毒瘾戒断率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劳教工作干警应该努力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劳教场所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体现劳教场所的教育挽救功能,把劳教工作办出特色,显示其教育矫治的本来面目,就要探索适合劳教工作的特色教育,即开放式教育模式,以达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之目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以社会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注重提高劳教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着眼于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教育模式,必将成为劳动教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开放式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提高教育挽救质量的内在要求。教育挽救是一种再教育活动,劳教人员在劳教所这一特殊学校里,接受学校对他们所进行的再教育活动,从而改变他们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这种再教育活动的特点是强制性、开放性、适应性。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是在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此,劳教所为了保证教育挽救目标的实现,就要制定教育的各项制度,规范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监督指导劳教人员接受教育。而强制性必须是与劳教人员自觉接受教育相结合,二者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没有教育的强制性,就不能促进劳教人员自觉接受改造,而强制性教育只有在劳教人员自觉接受改造的前提下,才有实际意义和取得应有的效果。但是教育挽救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针对劳教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仅强制性不行,封闭保守的教育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选择开放式的教育,才是打开劳教人员心灵的钥匙,在更大程度上凸现了劳动教养的人性化,也才具有特色。劳教工作以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而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挽救质量的高低,最终是要劳教人员解教后回归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和社会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给劳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增加了障碍。实践证明,劳教人员在矫治过程中所表现的形形的问题,往往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是劳教所内其他劳教人员不良思想、行为引起的,有的是社会形势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于家庭变故引起的。对于这些问题,仅靠原有的封闭式教育是很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的有效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放式教育模式即是以社会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劳教人员更多的接触社会,为劳教人员适应社会提供机会,更符合劳教工作“提高教育挽救质量”这一要求。

(二)是创办劳教工作特色的客观需要。劳教工作办特色,提出了教育工作要实现科学化的目标。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严重滞后于社会教育发展的水平,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开放式教育模式与社会教育接轨,在相互借鉴和融合中,有利于提升教育工作的档次和教育水平。同时,开放式教育模式着重于培养劳教人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和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更符合教育挽救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的趋势,更能体现劳教工作特色,与教育工作科学化的目标相一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劳教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有效途经。一方面,开放式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民警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民警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开放式教育模式的需要;另方面,劳教场所由于受体制束缚,无法按照社会办学标准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推行必须依托和吸取社会教育资源,民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构筑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探索与设想

(一)教育模式应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教育体制,关键在于教育模式的设置。对劳教人员的教育,实行封闭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模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根据劳动教养的法律法规,对劳教人员的教育,现行采取的是相对封闭式的教育方法,其特点是:劳教场所利用全封闭的特定环境,依法实施强制性教育手段,有助于劳教人员认罪认错、服管服教、矫治恶习,有效地对劳教人员进行行为养成,使他们能严格约束自己,遵纪守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劳教立法已迫在眉睫,对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将进一步加强。创办劳教特色,使之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窗口,要求劳教场所对劳教人员的改造目标应由过去的“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调整为“收得下,不想跑,矫治好”。为此,为提高教育矫治效果,就必须实现劳教场所教育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二)挖掘所内资源,夯实开放式教育的基础。劳教所是劳教人员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劳教所在教育中的作用,注意所内教育的开放化:一是内容的开放化。要紧密联系社会形势、围绕社会生活,组织劳教人员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每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组织开展“抵制,参与禁毒,珍爱生命”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观看专题教育片、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进行禁毒集中宣传教育;二是形式的开放化。努力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形式,克服教育工作中强制灌输的倾向,引入互动性教育机制,采用在民警的咨询、协调下,劳教人员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评价开展活动的方式。例如,可以组织劳教人员进行文艺汇演,无论是节目的挑选,还是舞台主持,抑或服装的设计,都由劳教人员自己完成;三是主体的开放化。就是在活动中注意加强劳教人员之间、民警与劳教人员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培养劳教人员之间、民警与劳教人员之间的良好情感。譬如,在组织劳教人员文艺汇演过程中,民警就可与劳教人员共同创作、编排节目,同台演出;四是手段的开放化。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开展教育工作,可建立电教中心,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片、禁吸、戒毒专题片和时势新闻等节目,以及全面反映劳教场所变化和劳教人员生活、学习场景的资料片、录像等,有效地发挥电化教育直观、形象、快捷的功能。

(三)联合社会办学,搭建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弥补所内教育存在的缺陷。一是与地方教育局、中小学合作开设劳教人员脱盲班,在劳教人员中扫除文盲及进行小学、初中文化补习。对劳教人员的基础教育可纳入国民教育计划的范围,采取劳教学校与地方区域内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进行;二是与当地的劳动就业部门联系,聘请专业教师来所上课,对劳教人员进行电脑操作、家电修理、机动车驾驶、水电工操作等技术培训,并由地方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考核,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可使劳教人员自食其力,提高解教后的就业能力,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能促进劳教生产的发展。

(四)抓好社会帮教,拓展开放式教育的空间。注重发挥“劳教所—劳教家属—帮教部门”三位一体帮教网络的效应,多渠道、多层次地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帮教工作,建立双向互动的帮教格局。一是加强与地方社会帮教工作机构和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提供帮教素材和人员,邀请来所帮教。在帮教过程中,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劳教人员的重大改造表现,和劳教人员因发生重大家庭变故而出现情绪波动等情况要及时沟通,请求帮教部门协助做好教育矫治工作;及时就安置帮教政策、就业途径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衔接好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安置接茬帮教工作。二是要积极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法律工作者等来所开展形势教育报告会、法制讲座和法律援助,丰富劳教人员多方面的知识;三是要通过劳教亲属座谈会、联欢会、亲情电话、通信会见等多种形式,积极动员劳教亲属来所帮教,用亲情温暖、巩固教育成果;四是要充分利用教育转化典型和现有的法制教育资源,到地方学校进行现身说法,积极回报与服务社会。积极利用社会帮教工作的互动性,来提高帮教效果,拓宽帮教领域,让劳教人员对自身价值有重新认识,以推动开放式教育的发展。

(五)开展心理矫治,创新开放式教育的载体。劳教人员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开放式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劳教人员特别是吸毒型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可聘请心理专家在劳教人员中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也要积极培养场所自己的专业人才,邀请专业院校老师对基层民警培训。在所内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建立心理档案,制定心理矫治方案,开展跟踪矫治,尝试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管教工作实践中,以配合开放式教育的开展。

三、进一步推进开放式教育模式的主要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思想观念,从传统模式、习惯做法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构筑开放式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教育矫治的实际需要和劳教所的实际条件,确立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和短期方案,推动开放式教育模式构筑。

(二)通过制度建设,既要明确劳教机关对构筑开放式教育模式的责任义务,又要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单位把支持和关心劳教工作纳入各自的职责范围。要会同教育、劳动、民政、公安、妇联、共青团等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把支持和关心劳教工作纳入各自的职责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工作方式、工作制度,把对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有关内容进行明确,加强对构筑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