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2:34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制方原理、中药配伍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1]。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至关重要。由于方剂学涉及到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临床各科及各家学说等多学科知识,并以“证-法-方-药”为核心构成较为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教学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在本科学生尚未接触到临床课程和当前中医课时紧缩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方剂学系统知识和临证立法组方的技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近些年,随着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并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实践、科研及教学,为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机遇,也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两个新兴学科的特点及与传统中医药学、方剂学的联系,引发笔者对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基本概念及与中医学、方剂学的联系

1.1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提倡将最佳的临床证据和临床医师的个人技能相结合,并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进行临床医疗实践,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提高医疗质量[2]。循证医学目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被很多医学院校纳入教学计划。在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证据的检索、评价和利用,以及在无证可循时如何创造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和基于问题的研究、处理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点和教改的方向。

1.2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或称为转化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通常是指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把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技术、方法和药物,即“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tobedsideandbedsidetobench,简称B2B)的一种连续过程[3],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双向的。转化医学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架起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

1.3循证医学、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方剂学的联系

传统中医学、方剂学与现代循证医学、转化医学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相关性[4-6]。传统中医学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最大特色,从注重临床证据的收集到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到强调医患互信、个体化治疗;从注重中医、中药融合,突出医药一家到强调以临床为中心,重视临床实践;从“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到“临床—理论—临床”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运行模式都与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具有相同的理念和运行轨迹。可以说,传统中医学就是朴素的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蕴含着其原始思维和实践过程。作为中医基础课程之一,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与临床各科的桥梁。真正的方剂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成,更要使学生知道遣药组方的道理,以便临床中灵活运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一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循证医学、转化医学蕴含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对传统方剂学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

2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课程安排不尽合理

目前各中医院校方剂学课程教学大多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三、四学期集中进行,加之方剂学等主干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这个阶段,学生尚未完全接触临床,缺乏必要的临床感性认识,对方剂制方理论的理解较为肤浅,掌握的方剂大多限于死记硬背的方药组成,加之考试结束后疏于经常温习,经过几个学期的遗忘,每到临床应用时掌握的方剂所剩已寥寥无几,学生常常反映脑中空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7]。这样的课程安排不太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2.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据调查,目前方剂学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凸显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本该很灵活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了固化的模式,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处于机械的、被动的、应付式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4]。

2.3授课内容亟待完善

现阶段,全国各中医院校使用的教材不统一,教学水平高低不同,有些地方授课内容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由于课时所限等因素,本该重点讲解的总论和各章概述部分被压缩甚至忽略,这样很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清晰的方剂学知识框架体系;另外,方剂学授课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方剂药物组成及配伍关系的分析,忽视了对方剂主治病证、病因病机的解析。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充分理解医圣先贤遣药组方的思路,不能真正掌握方剂的精要之处。

2.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的内涵实质,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聚点,宏观与微观、预防与治疗、功能与结构、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其教学理念要打破基础与临床、医学与药学、临床各学科之间固有的屏障,加强沟通和联系。这就要求一线专业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又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目前,各中医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医学专业出身,知识面相对较窄,信息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及相关人文科学的素养相对缺乏,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3.1优化课程设计

按照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的思想,在医学生基础课阶段,应鼓励他们早期接触临床,例如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开展相应的短期见习、利用课余时间进入附属或教学医院进行短期的见习活动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使学生通过对临床诊疗活动的了解,将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入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努力解决,从而增进对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增强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完成了从实验台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台的双向教育过程,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式的,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近些年,以此为思路进行课程调整安排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北京中医药大学实施的方剂学“二段式教学”引人关注[7]。所谓二段式教学,一般前期第三学期开设第一阶段(72学时)的基础知识讲授课,经第四学期的临床见习后,于后期第七学期开设第二阶段(27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课。第一阶段方剂学教学重在理论基础,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运用方剂的能力,为学习中医临床各科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方剂学教学目标定位在为学生提供方剂学基础与临床经验技能间的衔接。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剂运用和临证遣药组方的一些规律或技巧,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开阔思路,加深对辨证论治精髓的理解,深入理解方剂的学术内涵,培养和提高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这种渐进式、深化式的教学模式既符合中医药学知识结构的特点,也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种教学法值得借鉴推广。#p#分页标题#e#

3.2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灌输,适应现代临床需要的eBm临床教育则重在能力培养,即教会学生学习、发展。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堂讨论、临床实践、辩论会及模拟病案分析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变死学为巧学。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解决临床问题为中心,掌握那些最有用、最迫切的知识,以实现学习的最优化。课堂讲授尽量以“启发式”的pBL教学法代替“注入式”、“填鸭式”的强制灌输,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3完善授课内容

在方剂教学中,要重视总论及各章概述部分的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有效学习可使学生了解中医方剂发展历史和规律,熟悉学科特征和内涵,掌握方剂组成与变化的基本结构和形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具体方剂提供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另外,在中医辨证论治中,证、法、方、药是紧密联系和高度统一的,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是方剂所主治的病证病机与确立的治法以及体现治法的方药配伍三者间的密切关联性、统一性[1]。方剂教学应以方证相关为主线,“据证论方释理”,使学生在充分知晓方证病机、成方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药物配伍关系,掌握方剂的制方原理。有经验的老师会发现,这样的方剂学教学过程—从引导学生开始临床症状的解析,病证的判定;到治法的确立,方药的选择;再到剂量、剂型的调整,一直到方剂配伍原理分析,临床应用扩展。这一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循证医学思想具体的实现过程。

3.4提高教学能力

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循证思维训练的特点,教师除了拥有传统教学所必须的能力,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即在诊疗及教学过程中对患者和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此外,还需要具有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8]。同时,循证医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寻求证据、系统评价”的全过程。教师应掌握并灵活运用pBL等启发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9]。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2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96-02

方剂学是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是必修课之一。随着中医药院校的成立,方剂学课程也相应建立,至今已有六十年历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长期形成的固有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中医思维、批判思维和横向思维,而新形势对方剂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方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方剂学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连贯性,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涉及中基、中诊、中药诸方面的知识,它是理、法、方、药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因此内容零散。有些学生认为方剂学难记、难学、难用,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由此而易产生畏难情绪。作为方剂学任课教师,想要针对该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做到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剂学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许多教师为此努力探讨方剂学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吴氏认为,作为教师要熟悉教材,研究古方组方结构,对药的配伍规律,尤其对经方的常用药对,在教学中讲深讲透,触类旁通,教授给学生名医名方的配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在临床中选药组方。谭氏在教学中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提问质疑、图表分析、类方鉴别、“前后联贯法”、“医案印证法”等形式进行启发式授课,使课堂气氛生动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袁氏将方证对应的四原则穿插在方剂教学方法中,方药作用的部位与疾病的病位相一致原则,如四君子汤作用在脾胃,完带汤在肝脾,龙胆泻肝汤在肝胆等;方剂的缓急与病证轻重相一致原则,如人参汤、理中丸,同样组成,剂型不一样,所治病证轻重缓急不同;方药剂量的增减应与病证的兼症相一致原则,如桂枝汤证兼喘咳加杏、朴,为桂枝杏朴汤;方药的寒热温凉应与疾病的寒热虚实相反原则,如芍药汤配肉桂等。如此教学目标明确,便于学生掌握方剂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想要设置与安排方剂学教学内容,就要有很好的教学方案设计。王氏认为,教案设计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应理清每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找出配伍上存在的异同,如掌握同一章节方剂配伍的共性,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搞清楚每首方剂的用药个性。如解表剂方剂配伍用药规律有哪些?与此同时找出每个方用药的不同。如何将方剂单调枯燥、零碎片断的内容疏理出脉络来,以利于学生趣味学习。崔氏提出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既要对同章节、同类型方剂横向分析,更要对不同章节方剂进行纵向个性化提炼归纳,如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均治咳喘,临床如何区别应用?这样既有同类方剂横向联系,又有对不同类型的方剂纵向关联,从而绘制出清晰的脉络线条来。章氏则提出应加强药对学习,每首方剂都有其药对配伍意义,且不可分隔,临床也常用。如调正气血的有黄芪、当归;调和少阳有柴胡、黄芩;调和营卫桂枝、白芍;调和脾胃的生姜、大枣等,将常用药对提炼出来,在教学内容中强化药对的学习,对于学生开好方大有裨益。

三、教学形式的改革实践

方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苏氏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方剂学实行“二段式”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分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打破了“十年一贯制”的一学期完成授课形式,第一阶段在第三学期开设,以讲授方剂学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在第四学期临床见习结束后,第二阶段在第七学期开设,以学习理论与实践提高课的课程为主,改革了“满堂灌”单调的方剂学教学形式。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临床实践、再提升学习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

方剂学既注重“三基”内容传授,又强调方剂配伍及其临床运用介绍,对中医临床各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叶氏体会到教学中分利用好ppt条理清析、层次分明优势,教学中着重围绕“为什么这样组方”授课,纠正孤立分割式的学习方法,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使学生掌握方剂配伍的精髓所在。鼓励学生闲暇之余,到医院跟随名医坐诊抄方,让学生增加感知认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培养学生临证用方能力。“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作为教师要常备课、备好课,应充满激情,抑扬顿挫地脱稿授课,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留下深深印象。目前,我校在方剂学学科中开展pBL教学,给学生介绍pBL实施流程,提出学习要求,教师给出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案例,列出参考资料清单,学生找问题,由学生组长主持,将所列问题挨个讨论,当所有问题解决后,每个人进行评价,然后教师总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五、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方剂学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课,在方剂学教学模式的建立研究探索中袁氏等认为教学中应强化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与中基、中诊、中药知识融会贯通,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采取如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进行启发式教学。方剂教学应开设方剂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方药在动物体内的作用。也要进行方剂临床见习,形成课堂、实验、实习三联式教学模式。罗氏也提出教学中当运用ppt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开设案例分析及实验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王氏等提出独具匠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精讲广联教学,如着重讲清四君子汤为什么是补气代表方,从而联系到一系列补气类方有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举行视频病例讨论;让学生开展创新性自主实验设计;进行英汉双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改革考试模式,重视形成性评价。

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实践

注重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方剂学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传授系统的方剂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方剂基本原理和方法组方用药,从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秦氏做法是对中医专业学生突出辨证用方能力培养,紧扣基础方剂,率一统十,启发引导,同时善于取象比类、触类旁通,如以补阴的六味地黄丸为例,在此基础上的类方有杞菊地黄丸、都气丸、知柏地黄丸等。教学中可以模拟门诊处方,锻炼中医思维,培养用方能力。张氏认为,方剂学教学中存在与临床脱节的现象,提出教学目的应该掌握临证方药组方变化规律,“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教学中既不能忽略总论中方剂组成与变化,又应阐明各章方剂配伍规律,如解表剂方剂除以解表药组成外,常配伍宣肺止咳药、温化水饮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等,让学生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为临床辨证论治,选药组方奠定扎实基础。

七、教材的改革与思路

教材建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方剂学教材内容略显陈旧、零乱,缺乏实用性、科学性,并且重方剂个性化阐述,轻方剂整体配伍阐明。方氏等认为针对如此现状应强调每类方剂组方结构、配伍规律的论述,强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内容,增加病案教学,将教材中重点、难点、疑点疏理出来。王氏认为,教材中关于中成药的知识内容偏少,指出应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教材中要体现中成药相关知识。随着数字信息化的普及,数字化教材越来越引起重视,十三五方剂学规划教材已将此纳入其中,相信教材建设改革将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八、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方剂学的教学如何开展是每位从事方剂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其任重而道远。倪氏指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方剂学教材与相关学科衔接不上,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如师资梯队构成、专业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影响方剂学学科建设。教学与临床、科研脱节,存在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第二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不足;注重应试教育为主,形成性评价不够;现有方剂教材单一,缺少专科方剂教材,从而影响骨伤、妇科、儿科方剂的教学。其对策是加强教材建设,与相关学科接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在教学、科研、临床方面都具优势的团队。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临床组方用药能力的培养,注重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吴依娜.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要[J].中医药学,2001,19(6):639.

[2]谭兴贵.方剂教学课堂讲授方法的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1):57.

[3]袁冬生.方剂教学中的方证对应关系[J].江西中医药,2000,31(3):46.

[4]王付.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改革[J].中医教育,2000,(1):39.

[5]崔连有.“方剂学”教学中加强方剂间联系的技巧[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1):47.

[6]章巧萍.药对与方剂教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65.

[7]秦竹.方剂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1):63.

[8]张鸣,金晓东,方剂学.教学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5,11(6):89.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3

[关键词]中药;组分;缓释制剂;体内外评价

对于一些药物而言,其本身就有一定长效性,仅需每日给药1次就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类药物通常制成传统速释制剂(及常规制剂)。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并不具有长效性的药物,要求多剂量给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多剂量给药不但给患者带来不便,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缓释药物制剂的持续释放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目前国内更多的是以中药提取分离的单体成分作为中药缓释制剂的中间体,由于其纯度高、结晶性好、物化比较清楚,易于筛选出适宜的缓释辅料和设计出合理的制剂处方制成理想的缓释制剂,其制备时成型工艺也比较容易。然而,大多数中药或中药复方很难以1个或几个单体成分作为几个中间体原料,而是一个多组分的整体。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时,应紧密联系中医组方原则,最终提出中药多组分释放的“程序性”,即中药多组分的释放应该讲究“有序性”,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转运,有序地释放到靶部位,同时保证其吸收,从而使各释药单元在靶部位发挥最优的整合效应。因此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的“程序释放”,既符合了中医药理论,又兼顾到了各组分释药单元的释放量、释放速度以及吸收量。

1中药缓释制剂的起源及发展

中医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多年传承下来的瑰宝。而中药制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的以中药饮片直接粉碎、或简单地以部分药材经提取为特征的制剂,如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为第一代中药剂型;第二代中药剂型基本包括了现代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剂、软胶囊、注射剂等,其药材的前处理特征是药材或饮片基本经提取、或经初步的除杂浓缩使服用量减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中药及复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体系,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限制了中药制剂的发展,随着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现代化的深入,中药制剂的发展进入第三代剂型发展阶段,其特征是以中医方药经过精制纯化得到的组分为研制剂型的前提,剂型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医复方(多组分)用药特点,并体现中医药整体观,因此设计基于组分层次的多单元释药系统是一重要的、科学的选择,而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与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口服缓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向体内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较少服药次数和不良反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实际上中药缓释思想在古医书中早有记载,追溯到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药性有宜丸者”;汉晋以来提出,“丸药以舒缓为治”、“丸者缓也”,宋代《苏沈良方》也记载“大毒者须用丸”等。这些都是早期中药缓释制剂的雏形,但其缓释行为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缓释制剂。国外对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了70年代被医学界认可上市的缓释制剂品种逐年增多。而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才开始研制缓释制剂,但现代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展的,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较为薄弱,与西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相比已滞后很多[1-2]。

2中药现代缓释制剂设计原理研究必要性及其科学意义

从中药制剂学本身发展的需要,现在迫切要求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来发展中药的缓释理论与技术。中药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从临床环节研究来提高疗效,而用于中医临床防治的中药制剂就显得很重要,而普通的中药缓释制剂无法兼顾到这一点。随着中药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提取物而是到达了组分的层面,因此基于组分层次来研究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的设计原理、设计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的、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解决,将提升中药制剂学理论研究水平,阐明中药现代缓释制剂研究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制剂技术的有机融合,为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现代缓释制剂的创新研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对中药制剂学科发展和中医临床疗效提升起关键、重要的作用。

3中药现代缓释剂研制的基础——方药物质基础的组分结构

中药及复方物质基础是多成分构成的,多种成分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单体成分是其最基本的单元,相似的单体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了组分,不同的组分又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了中药复方的整体。组分与组分之间,组分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的这种量的比例也是一种“结构”,这就是人们所提出的基于中医药整体观的方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假说[3]。因此,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应该基于物质基础的“组分”基础之上,研究组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药剂学性质,根据组分的性质特点,针对性的进行组分释药单元的设计[4-5]。

4中药现代缓释制剂指导思想的建立及研究思路

近些年来,我国在中药缓释制剂领域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均显滞后,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中药及复方的多组分特点,而一味的追求中药单体化合物,忽略了中医药的整体性;其次是考虑到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提取分离的对象不明确,因此难以获得中药缓释制剂设计所需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从理论上难以指导中药缓释制剂的设计,同时也难以建立中药缓释制剂质量监控的指标和方法。鉴于此,适应中药现代化的缓释制剂的发展应该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要确立中药现代缓释制剂的研究指导思想:基于中医药理论基础,从临床需要及中药药性出发,以方药物质基础组分为基本对象,充分考虑其多成分的作用特点,结合组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性质及aDme性质,采用多元化的缓释制剂技术,整合制备成具有程序释放特征的中药缓释制剂,最终改善组分的生物利用度,达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目的[6-7],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

5中药多组分现代缓释制剂的“程序释放”

在以往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中,学者更多的会提及各组分或成分的同步释放,同步释放旨在使中药多组分同时达到吸收部位,发挥其整体协同作用,虽然这种整体协调作用围绕中医药整体观,考虑到了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但是忽略了中药各组分同一时刻的吸收量。鉴于此,本课题组在建立中药多组分现代缓释制剂体系时,提出中药多组分现代缓释制剂的“程序释放”,即中药多组分的释放应该讲究“有序性”,

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代谢,有序平稳的释放到靶部位,从而使各组分在靶位得到很好地吸收。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程序释放的提出,既符合了中医药整体观,又兼顾了各组分的释放量、释放速率以及吸收量。本实验室黄洋等[8]制备的通脉微丸缓释释药系统,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和多种缓释技术重点解决难溶性组分葛根黄酮和丹参酮组分的释药问题,改善各个组分的性质,增加其吸收利用,以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同时根据中医治病法则,将主要用于疏通血管的葛根黄酮组分、丹参酚酸组分和川芎酚酸组分设计成速释单元,使能够快速释放并迅速疏通血管,达到指标的目的,将用于保护心肌细胞的丹参酮组分设计成缓释单元,使其能够缓慢释放持久保护心肌细胞,两者速效与长效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将不同的释药单元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最终形成含有速释部分的缓释制剂。同时郁丹红等[9]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和HpLC测定,表明该释药系统中葛根黄酮组分、丹酚酸组分、川芎酚酸组分和丹参酮组分释药单元的溶出度曲线具有相似性,并且各释药特性表明各单元无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初步构建的通脉微丸释药系统改善了难溶性组分的溶出,整体上表现出速释和缓释结合的特征,符合设计的要求。

6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技术

对于口服制剂,药物的长效作用主要是通过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实现的。用于改变药物释放速率的缓释技术主要包括以下2点:通过包衣控制消化液的渗透以及对药物的溶解,进而控制药物分子的扩散速率;通过药物本身或其“制剂屏障”与特定部位消化液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相互作用控制。口服缓控制剂主要有骨架型片剂、微丸包衣膜缓释片、胃内滞留片等。根据生物药剂学性质,本实验室尝试将中药组分分为4类:i类组分(高溶解性,高渗透性);ii类组分(高溶解性,低渗透性);iii类组分(低溶解性,高渗透性);iV类组分(低溶解度,低渗透性)。目前实验室主要通过脂质分散技术平台来研究i类组分,采用固体分散缓释技术平台进行研究ii类组分,采用磷脂复合物技术和纳米吸附缓释技术平台相结合来研究iii,iV类组分,且重点研究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吸附技术,在各组分经过技术设计后,再将各组分进行适当的整合并最终形成中药现代缓释制剂。常见的中药口服剂型的缓释技术见表1。

7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

化学缓释制剂包括化学复方制剂,其成分明确,制剂的评价相对已形成体系,通过对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可以评价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中药缓释制剂是多成分的复杂体系,物质基础不明确,其释药特性评价和生物利用度的评价刚刚起步,仍然缺少系统性的评价技术体系。

7.1体外释药特性评价中药缓释制剂的体外评价主要针对药物体外释药性的评价,是筛选制剂处方和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目前可参考的方法主要有指标性成分法和药理效应法,而结合中药整体性的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多组分的同步释放和程序释放[26]。杨冬丽等[27]以丹参酚酸类成分迷迭香酸和人参皂苷Rg1为指标对复方丹参pH依赖型延迟释药微丸的体外释放进行评价,再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药效动力学进行研究;宋洪涛等[28]以冰片和水溶性成分人参总皂苷为测定指标,过用γ-闪烁显像示踪技术考察康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的体外释放度;张伟等[29]采用指纹图谱评价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此外,最近有学者提出“总量释放动力学”和“多组分谱特征”等新的中药及复方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评价模式[30-32],但均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目前的缓释制剂多采用指标性成分方法来研究体外释放度,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

7.2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到目前为止,释放度试验只是缓释制剂处方筛选、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还不能完全替代体内试验对缓释制剂进行评价。因此,目前口服缓释制剂还必须进行体内评价即生物利用度评价。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体外评价主要是针对中药多组分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主要有血药浓度法、血清药理学方法、生理效应法等[33-34]。其中适宜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的主要有基于多成分整合药-时曲线下面积的药动学评价方法、基于统计矩总量的药动学评价方法和基于多组分多维向量归一的“总量”药动学评价方法等[35]。此外,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36]是评价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研究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与药效量化指标的动力学过程,能够有效的了解复方中各味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成分的化学群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目前,“中药血液指纹图谱药动学”、“中药谱效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等从整体的角度将指纹图谱与药动学、药效学相结合,预测中药及复方的整体疗效[37]。药动学及整体药效-毒理学评价是从药动学和药理学的角度辅助评价制剂设计的合理性,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并最终指导临床应用[38]。

7.3体内外相关性评价体内外相关性是建立数学模型用以描述药物体外释放特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关系,是缓释制剂要求评价的试验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药物体外释放特征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征,从而指导和优化处方设计,合理调整和选择制剂和工艺,加速产品的开发。《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缓控释制剂指导原则”规定,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时,才能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作用特征的情况。目前可参考的评价方法有“体外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参数回归法”、“模型依赖法”、“人工神经网络”和“统计矩分析法”等[39-41]。目前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较多,对于寻找适合绝大部分药物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等方面的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现代口服中药缓释制剂体内外及其相关性评价见图2。

8结语

中药及复方是一多组分,成分复杂、性质多样、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且具有多组分协同作用,多环节或多靶点发挥疗效的特点。中医药的用药特点决定了中药缓释制剂不能单纯延用化学药物的研究方法。由于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加之中药及复方的复杂性特点,缺少大量临床疗效或生物效应研究资料的支持。要加快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实现中药缓释制剂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就必须开展中药现代缓释作用机制及技术的研究。这是中药药剂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临床应用的需要,更是中药在现代条件下寻求发展的需要。因此,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制剂技术有机融合,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以组分缓释剂型作为基本单元,针对其物质基础的生物药剂学和aDme性质,在组分缓释单元中融合各种适合组分性质的现代制剂技术,并最终将各组分内整合为程序释放的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

目前,我国中药缓释制剂发展虽然滞后,但也欣喜地看到了它进入临床的希望。如抗癌中药复合5-Fu磁性靶向微球制剂、白芨微球等已用于临床;又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盐酸川芎嗪缓释胶囊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缓释片等药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研制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及薄膜蒸发、沸腾干燥等关键技术和提取工艺的出现,为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缓释制剂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阶段,寻求一种经济实用的现代中药缓释制剂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体内外评价体系,研究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及药效学和药动学,并揭露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是今后现代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重点,也是仍需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avachatam,Bornarepn,DashRR.Sustainedreleasemicrospheresofropinirolehydrochloride:effectofprocessparameters[J].actapharm,2011,61(4):363.

[2]田振,张晶,周欣,等.口服中药多组分同步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10):2130.

[3]贾晓斌,陈彦,李霞,等.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5):420.

[4]郁丹红,刘丹,张振海,等.基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中药组分剂型的设计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9):2993.

[5]刘丹,贾晓斌,郁丹红,等.基于中药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338.

[6]SongHt,ZhangQ,wangHJ,etal.prepar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poundrecipeShuxiongsustained-releasecapsulesbymultiparticulatetime-controlledexplosiontechnology[J].pharmazie,2007,62(5):372.

[7]SongH,Guot,ZhangR,etal.prepar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poundrecipeheart-protectingmuskpH-dependentgradient-releasepellets[J].DrugDevindpharm,2002,28(10):1261.

[8]廖正根,梁新丽,平其能.桂枝茯苓双层缓释片处方设计和优化研究[J].中草药,2009,40(4):553.

[9]聂诗明,张红.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812.

[10]洪燕龙,吴清,杜守颖.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初步工艺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75.

[11]LuC,LuY,ChenJ,etal.Synchronizedandsustainedreleaseofmultiplecomponentsinsilymarinfromerodibleglycerylmonostearatematrixsystem[J].eurJpharmBiopharm,2007,66(2):210.

[12]杨星刚.复方中药精制冠心渗透泵控释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6.

[13]游本刚,潘海敏,许琼明,等.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0,41(8):1266.

[14]李娅,张霞,郑传莉,等.挤出滚圆-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决明子微丸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1):1010.

[15]黄荣华.珍珠菜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的研究[D].镇江:苏州大学,2008.

[16]王超,张平,王刚.银杏叶缓释片总黄酮苷释放度方法考察[J].中国药师,2010,13(1):76.

[17]崔翰明,金良,白鸽,等.黄连总生物碱树脂复合物及其缓释制剂与它们的制备方法:中国,101982200a[p].2011-03-02.

[18]张琪,陈忻,张楠,等.外翻肠囊法比较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与黄芩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6):501.

[19]金良.黄连总生物碱药物树脂骨架型缓释制剂的研究[D].西安:陕西中医学院,2010.

[20]薛钰.定位-定时多元释药——结肠康胶囊的药学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21]宋洪涛,郭涛,康鲁平,等.多元定位释药技术制备舒胸缓释胶囊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7):993.

[22]SongHt,Guot,ZhangRH,etal.prepar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poundrecipeheart-protectingmuskpH-dependentgradient-releasepellets[J].DrugDevindpharm,2002,28(10):1261.

[23]宋洪涛,张倩,姜鹏,等.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13.

[24]李丹,宋洪涛,初样,等.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4):544.

[25]彭博,唐开冲,郭军,等.一贯煎定时释药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性质的考察[J].中国药剂学杂志,2008,6(6):357.

[26]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等.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方法[J].药学学报,2008,43(6):647.

[27]杨冬丽,于叶玲,唐星,等.复方丹参pH依赖型延迟释药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效动力学[J].药学学报,2005,40(12):1075.

[28]宋洪涛,郭涛,张汝华,等.pH依赖型梯度释药鹰香保心微丸在健康志愿者胃肠道的转运和崩解[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2):930.

[29]张伟,宋洪涛,张倩.指纹图谱评价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草药,2010,41(3):376.

[30]岳鹏飞,郑琴,朱根华,等.基于物质粗糙集理论的中药复方缓释制剂“总量”释放动力学评价模式[J].药学学报,2010,45(11):1354.

[31]ZhangJw,ChenLB,Yangm,etal.noveltheoryandmethodsforchemomicmulti-componentrelease/dissolutionkinetic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ChinJnatmed,2008(6):48.

[32]ChenLB,wangZH,FuDD,etal.applicationofchemomicreleasekineticstoevaluationofthereleasecharacteristicsofYinqiaojiedutablets[J].ChinJnatmed,2008(6):450.

[33]成旭东,贾晓斌,陈彦,等.HpLC法测定家犬口服葛根黄酮微丸后血浆中的葛根素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346.

[34]贾晓斌,蔡垠,陈彦,等.抗氧化效应法研究葛根黄酮微丸的药动学[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370.

[35]贺福元,邓凯文,罗杰英,等.中药复方动力学数学模型-总量统计矩法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6):13.

[36]杨昭毅,魏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8):918.

[37]沈岚,张梁,冯怡,等.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58.

[38]罗国安,梁琼麟,张荣利,等.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6.

[39]赵红,魏巍,张茂润,等.丹皮酚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2):42.

[40]王维,王博,连潇嫣,等.口服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5):380.

[41]刘朝晖,李明亚,黄榕波.人工神经网络在药动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8):1600.

establishmentofmodernmulti-component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of

or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

XiaHai-jian1,2,ZHanGZhen-hai1,LiUDan1,YUDan-hong1,JiaXiao-bin1,2*

(1.KeyLaboratoryofnewDrugDeliverySystemofChinesemateriamedica,Jiangsuprovincialacademyof

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8,China;

2.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vealonghistory,withalargequantityofefficie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andprescriptions.However,thevastmajorityofpharmaceuticaldoseformsremaincommonpreparations,withveryfewefficient,long-lastingandlow-dosepreparations.thesustain-releasepreparationallowssustaineddrugreleaseinalongerperiodoftime,maintainsblooddrugconcentration,reducesthetoxiceffectandmedicationfrequency,andimprovesmedicationcompliance.Unlikemonomerdrugs,thematerialba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compoundsismulti-component,insteadofsingleorseveralactivemonomers.therefore,undertheguidanceoftheChinesemedicinetheories,modernmulti-component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sweredevelopedforor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withtheaimoffinallyimprovingtheclinicalefficac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4

【摘要】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existingquestionsofteach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utlineinwesternmedicineacademyandsearchestheinadaptationforcurrentpharmacydevelopment.thewrit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aboutcourseteachingreform.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utline;Course;teachingreform

按我国现行药学教育的划分,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药学教育有一门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医药学概论》,它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1~5]。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8.047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8-0099-01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医药。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有良好专业外语技能的对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教育部已将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医药院校开展专业外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笔者现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就方剂学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一阐述。1教材建设先行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前提之一。西医学专业教材可以直接借鉴国外的原版著作,而中医学则无所借鉴,导致相关外语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一般而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这对中医学专业教材而言很难做到。如对麻杏石甘汤中“肺热壅盛”的翻译,我们对其中医的理解可能是2种,即热壅于肺和肺热炽盛。前者可翻译为“heatjamminginthelung”,后者可翻译为“lungheatflaming”。治疗上,“jamming”当用石膏辛寒来清,而“flaming”则应用苦寒之黄芩来清。所以,由于个人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不同,易造成翻译上的差异。再如方名的翻译,笔者认为参照针灸穴位的命名方法,采用拼音标注方名最为可行和简便,如“小青龙汤”直接翻译为“XiaoQinglongtang”,如采用意译法,则为“SmallBlueDragonDecoction”,这种翻译其实让人难以理解,如坠云雾。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和方剂配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因此,阐述方剂药物配伍关系(方理)是方剂的核心和灵魂,但目前方剂学外语教材中普遍弱化了这一内容,只是简单地描述君、臣、佐、使药物的作用,而对其复杂的配伍关系阐述不够,使其学术内涵不足,也不能满足高水平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方剂学教材编写要着重从方理角度进行阐述,而不是对方中药物作用轻描淡写、平铺直叙的描述。

目前,方剂学专业的外语教材有几种版本,但还没有权威部门组织、由专业领域专家共同编写的统编教材。因此,笔者建议,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方剂学领域中既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又有较高方剂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编纂高水平的方剂学教材,为方剂学外语教学奠定教材基础。2师资培养并进

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和口语能力的教师是开展专业外语教学的关键。这无疑对中医专业外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材建设。他们不但要精通专业,而且要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的教法,并能“信、达、雅”地将专业知识翻译成英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将专业英语的书面语用口语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另外,由于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纽带与桥梁,这种属性要求方剂学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此,校方应创造条件为有志于从事专业外语教学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外语进修机会,鼓励他们从事临床工作,同时在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调动他们从事专业外语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专业层次要有选择

专业外语教学不宜一哄而上,应该是有条件和基础的学科先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其他学科再跟进。从我们的经验看,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教学时数的限制,接受方剂外语教学的学生虽然从外语水平上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但方剂专业水平上却不如接受全中文授课的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院校提出双语教学,即用外语和中文的授课各占一定的比重,但效果不佳。因为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完成其授课内容,学生也学不到足够的专业知识;况且,中医一些理论和术语即使用汉语讲解,也不易理解,更何况用英语。所以,笔者认为,中医方剂专业的外语教学课程应该设定为选修课,主要针对7年制学生、研究生或外语水平较好且又有志于对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设定。学生在完成方剂学的汉语学习后,才可能学习方剂学外语教材。从这个角度讲,既解决了专业问题,又解决了外语问题,应当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4学生选课实行准入制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6

根据医院药品采购、存放、使用等环节,现代医院药剂管理中应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以各环节制度的完善保障药品质量。首先,加强药品采购制度控制与管理。根据药品采购目录以及《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控制好药品采购质量。以国营主渠道为基础保障常规用药、抢救用药、麻醉用药等药品的采购质量,保障药品的及时供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医院药剂科验收控制。以用药计划为基础、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为准则,科学的制定采购计划与验收方案。

按照药品验收规程进行用药质量验收,保障医院临床用药质量。在做好上述工作后,现代医院药剂科还要加强药剂存放的控制与管理。根据药品存放需求,现代医院基本建立了相应的存放条件。根据药品存放的要求进行存放管理,以此避免存放条件不符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最后,医院药剂科还要根据临床用药管理规程强化药剂审核职能。根据患者诊断与医生处方对药剂品种、用量等进行审核。以药剂师的专业知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实现药剂管理的目的。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促进药剂管理质量的提高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药剂网络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药剂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药剂信息传递准确性。通过医生处方下达到药剂科准备相关药品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传统纸质处方传递中造成的信息误差,保障药剂使用安全。同时,药品管理中积极应用条码技术尽心管理。以条码技术提高对药品数量的掌握、提高对药品使用的掌握。以条码技术为基础提高对药品使用的监控,保障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

促进药剂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中,人员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药品管理意识等对医院药剂管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医院药剂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加强药剂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以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为基础,强化药剂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服务知识。同时针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对药剂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7

[关键词] 方剂学;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方剂学》是中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基础课

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它既与前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密切相关,同时又是中医临床各科治疗疾病常用而主要的工具,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今后中医临床至关重要。所以《方剂学》的教学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传统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笔者多年来在方剂学的理论教学改革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的方法的研究,使之既能提高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又能适应中医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需要。

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即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积极参与,互相感应,共同促进的双向沟通方式来进行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1 授课时多采用问答式教学,以启发学生思维,联系相关学科知识

基于《方剂学》学科的特殊性,授课时多采用问答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具体做法,在讲解主治病证时,由于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涉及已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维,重点由学生分析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临床上如果遇到这样的病证应如何治疗?采用什么样的治则治法?实施这样的治法应该选择哪类或哪些药物?这一部分主要涉及《方剂学》总论中“八法”、《中药学》知识,仍然可由学生重点发言。涉及到方剂的组方原则以及如何据此组方应用时,由于其是《方剂学》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应在前面讨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总论中的相关知识做重点讲述。最后讲到方剂的运用时,还应该将同学的思维进一步发散:临床病人如有本方证又有一些兼夹证,我们又该如何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变化以适应这些情况呢?这样一边引导学生思维,一边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阐发,使得学生思维逐层深入。学生始终是知识活动的主体,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均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的源头,能够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来,临床思维在不自觉中形成并逐步得到强化[1]。

2 授课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病案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方剂基本理论同时,选择合适病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自己来解决问题。

2.1紧扣教材,精选病案

笔者在教学中,每章中皆要选择一二例典型病案供学生分析、讨论。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拿出他们自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案进行陈述,并对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方剂给以充分的理由。

2.2结合实际,随选病案

在教学中,也可以现实生活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班上某同学头痛,可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辨别病证开处方,教师给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在大家共同讨论下开出处方,由于方剂学讲求君、臣、佐、使配伍,只要大方向正确,不可拘泥于一方来限制学生的思考讨论中。

讨论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各不相让,积极主动的从给予的病例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用药依据,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处方,使其身临其境,体验当医生的自豪与责任的重大。通过讨论病案,教给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了学生辨证思维,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较大的提高;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今后走上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渗入到中医教学的各个领域。近几年来,笔者以文字、示意图、表格等形式来自制powerpoint课件并应用于方剂教学,采取录像,网上下载,扫描等多种方法,搜集方证相关资料,使症状直观化,把教学中繁杂、枯燥的内容,更形象、更立体、更鲜明地显现出来,学生在课上听觉和视觉器官同时接受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习内容的掌握。

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大力利用网络资源,在校园创建一个基于博客(Blog)平台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方剂教学博客,丰富教学内容,并及时回复相对集中问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博客,提高学生利用博客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方剂教学博客的建立,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

互动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方剂的兴趣,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坚持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授课内容丰富了,学生能从教师传授的理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自然也会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高,而这又可以反过来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2]

以上是我们在近年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勉。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8

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

一、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划分中医药和西医药,在十八世纪以前,是难于区分的,都可称作民间医药或民族医药。十八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学工业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相继形成了现代的西医药学。西医药学,它是由于传入我国以后,相对于原来的中医药学而言的。西药,就是相对于我国的传统药物—中药而言的。这种按起源或地域来源划分中药和西药,在西药刚刚传人我国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随着我国药物科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我国不仅能制造和生产外国人最先制造和生产的药物,同时也研制和生产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这些药物再按地域来源划分,称之为西药,显然是不合适了从中药本身来看,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也在起着一定的变化和发展。那么,到底何为中药,何为西药呢?有的将人工合成的药物称作西药,而树皮草根等天然药物称作中药(或中草药),这种划分,并不确切,因为也有些中药是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雄黄(硫化砷asS)氧化后所得的三氧化二砷(as2o3),冰片即是人工合成的龙脑;有的将现代剂型如片剂、针剂等称作西药,传统的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种区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也有散剂和类似汤剂的合剂等,同时现在有些中药也制成了针剂、片剂等现代剂型;有的将成分结构清楚的药物称作西药,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的某些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大黄扮等,其成分结构也不完全清楚,而中药也有好多是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龙脑),?砂(氯化铵)等。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据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并按西药来使用,则亦应称之为西药。同理,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功效及使用规律,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那么,就成了中药。

二、西药中药化的内容总的来讲,就是使西药学具备中药学的内容,即具备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所表示的药物特性、功效和使用规律,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具体内容有:1.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中药本身有其特有的药性。尽管对中药药性的范畴,各家看法不一,但比较公认的应包括性味(即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按脏腑归经及经络归经)和升降沉浮。这些内容是中医药学体系对中药本身性能的特殊表示方法,是中药本身所含化合物的功效规律表示,从而成为中医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整体辩证论治观点选用药物的基本依据。而上述特性,到目前为止,是西药所不具备的内容。那么西药,尤其是单体化合物的西药,是否同样具备如上特性,应当作为西药中药化研究、总结、归纳的内容。2.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表示:中药的功用是针对机体的证而言的,如解表药(单味药)和解表剂(复方),是针对机体的表邪证而起治疗作用,即具解除表邪的功用。机体在大证下又分小证,如同是热证,则有胃热证、肺热证等,而针对小证又有相应功用的中药。至于主治,则是指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中药治疗效能,如知母可治肺咳骨蒸,黄柏可治阴虚亢热。中药的主治是在功用统帅下而表示的治疗作用的具体化,例如黄连,功用为清心火、燥脾湿、凉血、止泻、厚肠等,主治热病泻痢、心烦、胸痞呕吐、消渴、痈肿疗毒、目疾目赤等。这些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药物功用和主治,目前西药尚不具备,应当研究。3.西药配伍使用规律的中药化研究:药物的配伍使用规律,不论在中药学还是在西药学,都是比较重视的。但在不同体系,各自规律又是不同的。中药在配伍使用时,最突出的是中药学精华之一的复方使用。中医在使用药物时,按中医药学理论,根据机体状况,进行辩证论治,依辩理、立法、组方、选药(即理、法、方、药)的程序,层层深入,步步具体化。在组方选药时,又按君、臣、佐、使的要求来处理,主次分明,方中药物由其内在的规律性构成一个整体,使处方的整体性与机体的整体性相对应,从而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西药以复方使用时,其方的整体性往往不如中药复方的整体性那么突出和严谨,通常是按每个西药的独立功效,针对机体的不同病症而应用相应药物,那么,西药在配合使用时,是否也有一定的类似中药的复方组成规律是?这也西药中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配伍使用规律,还有另一种内容,即某些药物配合使用时使疗效或毒性有所变化,如中药的七情合和(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十八反、十九畏,同时还有配伍禁忌。西药虽无七情合和、十八反十九畏之说,但在配伍使用中的关系已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从生物活性考虑,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或减低毒副作用,称作具有协同作用,有的药物配合使用能减低药效或增强毒付作用,称作具有拮抗作用。有时从物理和化学变化来考虑,如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增加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有的则产生沉淀,不利吸收;有的配合使用,使稳定性增强,有的则使化合物破坏等。西药在这方面的配合使用规律,比中药研究的深入,亦较准确,因此,在西药中药化时,可保留这方面的内容。4.西药制剂的中药化问题:西药制剂,更确切他讲,应称之为现代制剂。现代制剂的中药化,并不是要把现代制剂再改成中药的传统制剂,而是说,涉及到制剂的有关问题,再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中药剂型选择,是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而定的。如“元(丸)者,缓也”,“汤者,荡也”,就是说,急性病或者是为使药物尽快发挥作用而选用汤剂,慢性病或者为使药物作用缓合、持久而选用丸剂。这只能说大体如此,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并非“荡也”;三物备急丸等,也并非“缓也”。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中药传统剂型相对于西药剂型或者说现代剂型为少,适用范围也相对较窄,而近展起来的很多药物剂型,更能适合不同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如注射剂,它往往起效更诀,又便于昏迷状态病人使用。这些现代的药物剂型,已逐渐应用于中药制剂。这些称之为西药制剂的现代制剂在中药中的应用,也带来了好多新问题的出现。例如中药的苦寒药,中医认为苦寒伤脾胃,能引起纳差(食欲减退)、完谷不化(消化不良)或便溏。这在古代仅能制成口服制剂,似可理解,但如果将苦寒药制成注射剂,采取非胃肠道给药,是否还伤脾胃,就是值得研究的了。5.其它:(1)西药的颜色、质地、性状等表观特性是否也具中药的特性和功效?按中医药学理论,中药的颜色也表现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如白入肺、属辛、能燥。也有质地坚硬为重镇之剂的说法等。这些很可能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亦可能为中药学的糟粕部分,但有的表观特性还是应给予一定的考察,如物理性状的挥发性等;(2)毒性。西药往往因有坚实的实验生物学基础,其毒住可以半数致死量、中毒剂量和具体毒副作用等表示,这比中药的大毒、小毒等表示,是具体而精确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保留;(3)剂量。中药使用时,所用剂量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机体状况一证、配伍药的不同等,从而剂量变化较大,如附子一般用3~9克,但也有用几十克的,甘草剂量有用0.3~45克的,相差150倍。西药剂量往往从考虑浓度,即有效浓度出发,而对机体状况及药物配伍制约考虑不够(近年已开始重视),所以,也应从中医药理论对西药剂量进行研究。

三、西药中药化的基础和基本研究方法西药中药化应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从而解决西药能不能中药化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西药能够中药化。不论西药还是中药,它们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决定着药物的性能和功效。而从这些组成分子的情况来看,不论西药和中药,都有单体化合物和混合物:都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都有成分结构清楚和不清楚的,这就是西药和中药的物质同一性。既然中药具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示的特性和功效,那么,西药也应具备。西药和中药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用来防治人的疾病,这是西药中药化的生物活性基础,亦可称疗效一致性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经过现代科学水平的研究,能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术语来表示其性能和功效,可治疗西医药学术语表达的疾病。同样能用来防治人类疾病的西药,亦应可以用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其中药特性和功效,从而按中医药理论使用。由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西药在临床使用中,在有些情况下,按照中医辩证论治中一定的辩证分型疾病才有较好的疗效,或者说表现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例如考的松,人们已从临床注意到,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对肾阴虚患者效果不理想,这说明它具有补肾阳的功效。再如阿托品,患者服后表现颜面红赤、热感、口干等,这正是中医药学热性方面的中药特性。这说明,有的西药在广泛临床基础上,已开始暴露某些中药的特性和功效。西医学习中医,是西药中药化研究的人才基础。这些年来,很多西医学习掌握了中医药和西医药两套理论体系,并有临床经验,尤其对西医药更熟习,因此,这部分医药工作者若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那是较方便的。从中医讲,在现代的西药中药化研究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方法,要围绕其临床疗效来进行。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不论中药和西药都积累了大量资料,因此可选用多种研究方法。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从根本上讲,是由其临床作用归纳出来的作为西药,一般都已经过较充分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积累了关于功能、主治、适应症;毒副作用、禁忌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因此,将这些结果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归纳,赋与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是可能的。这在很多中医药文献中均可见到。就拿中药的重要特性——“性味”来看,就是不断在前人临床效用基础上而总结归纳,最后确定的。如(本草衍义)云:“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汞》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西药按中药理论体系,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临床研究,认真观察和总结,从而确证并归纳相应西药的中药特性、功效和使用规律。此种研究,可根据具体药物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①对目前已被注意到暴露了某些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先进行临床确证研究,同时有计划地研究、归纳其它方面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使其全面中药化;②对从文献研究可归纳出相应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通过临床确证归纳结果的可靠性,并进一步使其完整:③对如上所指以外的西药要有计划地开始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为进一步总结归纳提供资料;④在具备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较多的基础上,再研究配伍使用规律等其它中药化内容,以达西药的充分中药化。为了使这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好先重点选择性地进行研究。如可先对已开始暴露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和作为西药使用的中药有效化合物等进行研究;创立符合中医药理论、能反映中药特性和功效的实验生物学模型和指标,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总之,西药中药化,是一件新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亦有助于中西药学的丰富和发展。西药中药化是有光明前途的。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9

以药品编码体系为基础,建立药品目录,将药品分类统计,记录药品从入库到出库再到药房及科室的整个流通环节信息,如品名、规格、价格、医保类别等,方便随时存储和查询药库的库存、消耗和药品流向等信息,根据库存需要制订采购计划;应完善药品配伍禁忌、常规用法用量、过敏试验等功能,对需注意的药品设置标识,在配发药品时自动检查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及需检测内容,提醒药剂师注意并记录处理结果,以方便日后查验、总结。其次,在药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药房药事管理系统。可设立电子药历,加注药品注意事项,在医生下医嘱时即时显示此药的禁忌、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药剂科采用信息化管理,并与医院其他系统相衔接,减少人工造成的失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另外,药剂科的信息系统还需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相融合,加强药剂科与医院其他部门的联系,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可将发药窗口和后方物流库存建立联系,划价、收费一次完成,简化患者付费领药的手续,缩短等候时间;与住院系统联网,医生、护士只需在护士工作站录入医嘱,住院药房自动生成领药单,由药房人员打印投药单,当发生医嘱更改或退药时,程序会自动生成退药单,费用清楚,既减轻了人工负担,也避免了人工审核易产生的错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将系统与医院财务接口,自动统计库存金额、消耗金额、购入成本、调价盈亏等信息,核对各库房、药房账目及库存数据,保障全院账物相符[4]。

药剂科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目前,药剂科信息化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资源的匮乏,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据卫生部信息中心的调查,信息化系统在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华东地区80%被调查医院已应用医院信息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医院信息化年均投入不足,绝大部分医院的投入占医院总收入比重的2%以下。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管理层对药剂科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药剂科投入不多,令原本就“营养不良”的药剂科捉襟见肘。此外,药学人员队伍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低,中专以下学历者居多,甚至还有未受过系统药学专业教育者,再加上系统建设尚不完善,缺乏对使用者的培训,致使系统使用效率偏低。浙江省19个数字卫生综合性示范区《县级医务人员医院信息化需求、利用及满意率分析》显示,2/3的医务人员对医院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认为需增强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使用熟练程度与使用者的计算机能力呈正相关,对使用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能够显著地提高其工作效率[5]。

中医方剂学基础篇10

【关键词】方剂文献;证候要素;数据挖掘

有研究者认为,“证候要素”是指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体系的核心[1]。这一认识不仅仅出于对大量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古代文献学术继承的结果。对历史文献的整理是研究中医辨证体系的基础。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对古方剂文献数据进行了挖掘实验。

纵观中医古代文献,“方剂”中的证候要素内容是比较难于整理的,因为其内容包含在方剂的主治、组成、方论等内容之中,但是方剂文献所反映的证候要素内容往往直接源于临床实践,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要整理历史方剂文献所涉及的证候要素内容,仅仅是把相关内容提取出来就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更不要说寻找规律了,因此使用现代的挖掘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关系型“方剂数据库”,为提取其中的证候要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从历史数据挖掘的角度了解证候要素的发展状况和基本内容。现将挖掘方案和结果介绍如下。

1方剂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特点

我们建立的方剂数据库(下简称“方剂库”)已收录73种古代中医著作中所有方剂文献的全文,共计方剂记录92102条。方剂库采用全文解析、主题标引的数据处理方案,即在对方剂文献全文收录的基础上,对其主治、组成、来源等33项内容进行了解析,又在解析的基础上对方剂文献中提到或反映出的病名、病因、病位、病机、发病、立法、证候、症状等内容,依据“中医学主题词表”(下简称“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历史方剂文献的复杂程度不一,一条复杂的方剂文献需要解析、标引的内容有上百条子记录,最简单的方剂文献解析、标引的内容有10条子记录左右。经过这样的数据预处理后,历史方剂文献中的信息在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的同时,方剂库中的数据已高度结构化,为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这样建立的方剂库具有以下特点:①除了具有一般的查询功能外,还可以利用主题词对数据进行病名、病因、病位、病机、证候、症状体征等内容的检索;②用主题词进行检索,是依据主题词表的树状结构向下覆盖式进行的,以保证检索的准确和全面;对于查询所得的结果,除了一般的结果显示,还可以对方剂功效、用药范围、病名、病因、病位、病机、症状、证候等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及关联分析;③对统计后的结果,能够依据主题词表的结构进行向上集合,实现将统计结果按照中医知识的结构进行归纳。

由于上述这些特点,方剂库实现了对历史方剂文献中所涉及的“证候要素”进行挖掘,为中医学证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2基于方剂数据库的证候要素挖掘方法

目前中医学者的一些研究认为,“证候要素”主要指辨证所需要确定的“病位”和“病性”[2],其中“病性”是由病因、病机总结而得来[3]。我们沿用这一思路,利用方剂库,从历史方剂文献的角度,对证候要素的相关主题进行数据挖掘,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2.1“病位”的提取

“病位”是证候要素之一,方剂库中已经有了对“病位”的主题标引,所以只要选定方剂,进行“病位”主题的统计,就可以得出历史方剂文献中有关“病位”的信息。例如,选定《备急千金要方》的方剂,查询结果得到4255条方剂记录,然后对这一结果进行“病位范围”的统计,结果显示有“病位”记载的数据共4166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位”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位”记录),去掉重复记录,获得95个不同的“病位”信息。

初步挖掘出的“病位”信息还不能直接作为证候要素来认识,因为研究中医诊断的学者认为,“证候要素”为具体的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4]。以此认识作参照标准,在初步的“病位”信息中,头、胸、腹、里(相对“表”)、阳(相对“阴”)等,不符合这一标准,如“头”为诸阳之会,头部的病变往往涉及多个脏腑,无法成为具体的诊断单元。因此,必须对初步的“病位”信息进行总结,才能得到反映“病位”的证候要素。

2.2“病机”的提取

“病机”是构成“病性”的证候要素之一。方剂库已有对“病机”的主题标引,从中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证候要素。从方剂库中,基于频次统计出的“病机”结果是分散的,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提供的“分类集合”功能作进一步的分析,这个功能是依据主题词表的树状结构对“病机”进行分类集合统计。

仍以《备急千金要方》为例,在检索出的4255条方剂记录中,有“病机”记载的数据有3346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机”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机”记录),去掉重复共有326条“病机”信息。对这些“病机”信息进行“分类集合”,如可归结为“气虚”类的病机包括:心气虚、肾气虚、脾胃气虚、肝气虚、脾肺气虚、气虚水停、气虚血滞、气虚不摄等。

2.3“病因”的提取

“病因”是构成“病性”的证候要素之一,审症求因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临床辨证所说的辨病因、辨病性,都是对病理本质的判断[3],因此“病因”是病性证候要素中的一部分。

方剂库中已有对历史方剂文献“病因”的主题标引,所以只要选定方剂,进行“病因”的统计,就可以得出初步的“病因”信息。例如,在《备急千金要方》方剂中以“病因”为查询条件,得到4255条方剂记录的结果,对这一结果进行“病因”种类的统计,获得有“病因”记载的记录共计2759条(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方剂可能无“病因”记录,有的方剂可能有多条“病因”记录),去掉重复共有79种不同的“病因”信息。

初步得到的“病因”信息并不能直接作为证候要素来认识,其中“六淫”、“久病正虚”、“情志伤”、“劳伤”等病因过于笼统,如“六淫”可再细分,因而不适合作为具体的诊断单元,必须对初步的“病因”信息进一步总结,才能得到直接反映“病因”的证候要素。

3限于部分历史方剂文献的证候要素提取结果

利用前述的方法,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赤水玄珠》四部医籍中方剂文献所涉及的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其初步结果如下。

3.1“病位”信息挖掘

四部医籍的“病位”信息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1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位示例表1提示:四部医籍中“病位”信息的分布情况并不一致,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得到其涉及的“病位”种类是完全一致的,为表、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胸膈、上焦、中焦、下焦、女子胞、髓、目(含黑睛、白睛)、耳、鼻、咽、喉、齿、口、舌、肌肉、皮肤、筋、骨、关节、经脉、脉,共34项。

3.2“病机”信息挖掘

四部医籍的“病机”信息如表2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2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机示例

表2提示:四部医籍中方剂文献涉及的“病机”各有侧重,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得到其涉及的“病机”的种类完全一致,为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血脱、痰、饮、水停、食积、燥屎、阳浮、阳虚、亡阳、津液亏、阴虚、精亏、髓亏,共23项。

3.3“病因”信息挖掘

四部医籍中的“病因”信息如表3所示(限于篇幅各取前5位数据)。表3四部医籍方剂文献提取的病因示例表3提示:在四部医籍的方剂中,对感受“外邪”的治疗均十分重视,对其结果进一步提取,四部书涉及的“病因”种类完全一致,为风、寒、暑、湿、燥、火、内风、内寒、内湿、内火、内燥、血瘀、痰、饮、水停、食积、邪、虫、毒,共19项。“病因”与“病机”有一定重叠,因为血瘀、痰、饮、水停、食积在疾病过程中既具有“病机”的属性,同时又具有“病因”的属性。

从上述数据挖掘的结果来看,四部医籍在“证候要素”的具体内容方面,其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在“证候要素”的范围上并无差别;且与库中全部方剂文献(92102条)涉及的证候要素提取的结果比较分析,病位、病因要素完全一致,四部医籍中的“病机”要素仅缺少“亡阴”一项,这并不能说明四部医籍对“亡阴”这一病理现象缺乏认识,因为挖掘的对象只是这四部医籍中的方剂文献,如医籍篇章中的“概述”部分没有收录,经查阅《赤水玄珠》中有“亡阴”的记载,只是没有出现在方剂文献中,另三部医籍虽然没有“亡阴”一词出现,但与亡阴类似的病理描述也是存在的,不过同样没有出现在方剂文献中。因此,“亡阴”的缺失,只能说明四部医籍中没有针对“亡阴”这一病理的方剂记载而已。

4讨论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赤水玄珠》四部医籍的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是不一致的,说明四部医籍所记载的方剂内容的侧重面不一样,这对进一步研究证候要素,为之提供相关文献的考证依据具有意义。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古代文献记载和保存均十分不易,加上自然语言记载的方法、标准均无法一致,信息缺失自然相对较为严重,很多方剂文献除了症状、组成外,没有任何其他记载,数据缺乏完整性,因此客观上说,以历史文献为对象对证候要素的挖掘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临床的实际情况。尽管这样,从上述的挖掘结果来看,对证候要素的深入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挖掘实验的结果显示,方剂库中所有方剂文献所涉及的“病位”要素共34项,“病性”(病因和病机)要素共38项。同时四部医籍的所有方剂所涉及的“病位”要素共34项,病性(病因和病机)要素共37项。这一结果说明,两者在证候要素的范围上几无差别,并且涵盖了今天普遍所认识的中医证候要素的所有内容。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学对人体病理本质的认识从古至今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海霞.朱文锋教授谈证候要素辨证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4-04-05(5).

[2]朱文锋.中医辨证体系及“证”的规范化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