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十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十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3:37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当前,可持续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在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有效推进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多方面的因素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应当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号召农民以及社会群众一起行动,解决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者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污染

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一部分人错误的认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需要发展农业,而不需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为了发展农业而肆意的破坏生态环境,那就只能够获取短期的农业经济收益,而无法保证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样根本不符合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当前很多的社会群众都拥有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及农业技术发展的落后,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也相对较低,他们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面用农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也逐年加重。而在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下,农作物的种植、收益也会有所降低,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的发展农业经济,同时还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模式的单一

农业发展模式单一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收获都还是采取人为操作的方式,这样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很多的农作物种植地区,农民们将农产品收获之后并不会进行加工,发展模式就只是单一的种植、收获,很少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也不会对农产品的剩余物料进行合理的利用,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三)无科学技术的支撑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作为支撑,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科技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学习效率,为人民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同时,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也能够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农业经济发展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应用,很多地区的农业种植还是采取的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产量受到限制,农业经济水平则很难提升。

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不同的农业发展地区,应当结合其具体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能够为了短时间内的发展而不顾环境的保护。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培养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自觉的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另外,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的情况来看,很多r业发展地区的生态环境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环境治理措施,如污水的治理,建立垃圾中转站,鼓励当地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开投放,严禁随意乱投乱放;大小便严禁抛洒于湖泊中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采取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单一是阻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物料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节省资源,同时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农业收益;其二,农业生产的方式,除了简单的种植、收获,农民也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进行农副产品的进一步加工,保证农产品的多元化,由此获取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科学技术,借鉴学习别国的经验,开发利用适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并将其有效的利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做到科技生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2

作者简介:井焕茹(1979-),女,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及日本文化。

摘要:日本政府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新目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机能,发展环境负荷量小的可持续型农业。在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措施;在技术方面大力推进了土壤改良技术和化肥、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生物、诱虫灯等物理技术的研发,有效地推进了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投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扭转我国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我国农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全型农业;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日本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4-0093-05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土地少,自然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实现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并且实现了农业的高收益化。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等严重问题。为此,日本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提出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新目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经验及基本措施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领域发展的技术成果不断进入到农业领域。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水环境污染、土壤肥力退化等许多严重问题。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环境的措施,并相继出台了《环境基本法》、《土壤污染防止法》、《废弃物处理法》、《农药取缔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倡导发展循环型农业,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多种农业形式在日本全国逐步实施。“环境保全型农业”作为农业政策改革的新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农业自身所具有的物质循环机能,并与生产率相协调,通过精心耕作,合理使用化肥及农药等措施,发展环境负荷量小的可持续型农业[1]。至此,日本人对农业发展的价值观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单纯地追求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转变为重视农业自身的各种自然功能及物质循环功能。

二、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措施

(一)政府宏观调控措施

对于工业极其发达的日本来说,农业作为一项弱势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农业环境的保护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日本政府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及时制定并且实施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日本农业环境的保护,为日本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1.建立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在日本,与环境保全型农业有关的全国性组织主要有:日本有机农业联合会、保护大地会、日本消费者联盟、消费者科学联合会、主妇联合会、日本生活协同组合等等。此外,日本农林水产省在1992年4月还设置了“环境保全型农业对策室”,负责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的实施,并对与环境保全型农业相关的技术进行试验和论证。各都道府县也分别成立了“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协议会”,负责制定本地区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并负责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指导及销售等工作。在市町村设立了“推进方针制定委员会”和“技术研究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相关农业信息情报的收集,并对本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管理[2]。

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1999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新基本法”,具体包括“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同时又制定了“农业环境三法”,即“家畜排泄法”、“肥料管理法(修订)”和“持续农业法”。以此来促进环境保全型农业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农业环境的保护。

另外,日本政府在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还陆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如《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农地管理法》、《农药残留法》、《地力增进法》以及《沿海渔业整顿开发法》等。这些法律都是以农业基本法为基础的,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力地保障着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3.制定资金扶助和鼓励政策。为促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日本还制定了相关的资金扶助和鼓励政策。即与保护农业环境相关的所有的农业活动都有可能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农户享受优惠的途径主要有现金补贴、政府贴息、税收减免等方式。例如,对于从事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农户,政府提供专用资金无息贷款;对堆肥化措施或有机农产品贮运设施等进行税款返还或资金补贴;被认证为“农业生态者”的农户,还可以享受到资金和税收方面的优惠等等。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积极性,对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完善的环境保全型农业认证制度。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同样也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因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认证制度,通过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来巩固和提高农户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积极性。目前,有机农业被农户们视为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首选。日本政府在1999年制定了与有机产品的生产及其食品的加工相关的农林标准,即《农林物资规划和质量表示标准法》(即有机JaS标准),实行了对有机食品的认证。凡是经过注册认证机构的认证,并且符合有机JaS标准的农产品,都必须附有JaS标志,以此来区分有机农产品和非有机农产品。认证涉及的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饲料和有机畜产品。目前日本有日本绿色食品协会等70多家认证机构。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对所有的认证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的质量。

除此之外,政府还对特别栽培农产品给予认定。特别栽培农产品是指介于有机农产品和一般栽培农产品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到一定比例的农产品。农林水产省要求所有上市的特别栽培农产品都要在外包装上标明农药和化肥减量的具体信息和栽培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

另外,日本全国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会议于2000年专门设计了“生态农户”的标志,对从事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农户加以认定,获得“生态农户”标志的农户不仅可以优先享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和贷款,而且在对外宣传上也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5.严格的农药注册管理制度。日本的农药注册管理制度十分严格。对于农药的注册,按照《农药管理法》规定,农药生产者或进口商必须将药效试验、代谢试验、毒性试验、残留试验以及对环境影响试验等资料与注册申请书、药样同时提交农林水产省审查、注册。审查特别重视安全性指标,如作物、土壤农药残留标准、水质污染标准等[3]。日本政府通过实行严格的农药注册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因农药而导致的环境破坏和农药残留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二)技术措施

1.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是指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改善土壤性能的技术。主要包括:用杂草、秸秆、农作物残渣及家畜粪便等有机物质堆肥还田;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改善土壤地力下降、盐渍化等问题。这两种技术在改善土壤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替代化肥,为土壤提供养分。

2.化肥及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环境保全型农业中化肥的减量技术主要包括:局部施肥技术;施用肥效调节型肥料技术;用动物骨粉、植物油渣等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加强对土壤的技术诊断,根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等等,以此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化学农药的减量技术是通过采用机械、利用动植物及昆虫自身的功能等,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技术。具体包括:使用机械除草技术和动物除草技术替代农药;发展微生物技术,利用捕食害虫或寄生生物技术代替杀虫剂;防虫网、诱虫灯、太阳能消毒等物理技术等,以此来减少农药的使用[4]。另外,还有利用地标覆盖栽培等技术,使作物与害虫相隔离;激发土壤的潜在机能,发挥对土壤病原菌的抵抗和净化作用,减少作物病虫害产生的机会等多种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物理技术措施。多样化的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推进了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并且在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的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发展。但是在环境方面已表现出比较严重的不可持续性,整个农业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食品安全等严重的问题。

1.化肥污染。我国农业的增产主要是依靠化肥投入。由于化肥使用不合理,导致其使用效率下降,每年数千万吨的化肥进入了土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农药污染。我国目前防治农业病虫害主要使用化学和农药。2000年,我国农药施用量超过了100万吨,而农药平均使用效率只有10%左右,绝大多数化学农药进入了水体、土壤和大气中,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杀伤田间有益动物,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土壤有益微生物群消亡,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破坏土壤的生物活性,妨碍农作物的生长,影进而响农产品的质量。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3.农用地膜污染。农用地膜可以对土壤进行保温、保湿、保墒,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但使用后的地膜回收困难,大部分残留在土壤里面,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降低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的吸收,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在草原地区还严重地威胁着牲畜的生命安全[5]。

(二)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产品的投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扭转我国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认真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将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对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导致的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治理措施。同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有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协调,促进我国农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由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有效生产方式。这些生产方式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对这些环保型农业的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实施,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

3.建立权威的认证制度。积极完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制度。通过严格执法,健全、监督和检查认证体系和制度,维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和市场秩序,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环保型农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宣传、推介环保型农产品,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消费者群体。

4.提高国民的农业环保意识。首先应加强国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引起人们对环保型农业的高度重视;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如环保型农业的科普知识的宣传、环保型农业发展典型地区的成果图片展示等,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环保型农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自觉参与到环保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周玉新,唐罗忠.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9(21):69.

[2]吴献萍.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参考,2010(6):82-84.

[3]陶箭.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保处理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12-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3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十报告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水利建设。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疆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央决定把新疆建成是我国21世纪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由此可见水资源在新疆以后的社会经济,农业等各个方面的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起着一个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对新疆总用水量来看,农业用水量占绝大多数,农业水资源将来对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利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着用水效率地,无偿使用,浪费严重等一些列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疆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农业水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水资源与农业信息基本相关,农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水资源。农业作为一个用水大户在新疆已引用水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突出,水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都与农业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水资源与农业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基本相似,我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受到季风以及地形影响比较大,虽然新疆降水量分布呈现北疆地区多,南疆地区较少,西部较多,而东部较少,多降水中心位于中、高山带,少降水中心在盆、谷地。

我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884×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量为252×108m3,新疆人均水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2倍多,居全国第四位,但相对新疆的土地面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水量只有4.8×104m3,居全国倒数第三位。再加上降水量少、生态脆弱等因素,使得新疆的农业水资源量又是非常紧缺的。

二、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新疆属于一个水资源短缺地区,虽然土地辽阔但由于水的制约性因素,使我去大量的土地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过度开发大量的生态用水,导致了一系列水资源配置中的严重失衡问题。同时农业与水土矛盾日益尖锐及突出,农业用水缺口仍然扩大,大部分天然植被由于缺水的原因而萎缩,如塔里木河流域一样好多胡泊,流域,湿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河流下游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低,浪费严重

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用水效益为2.7元人民币/m3,仅为全国水平的1/4,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水产比例比也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加上一些平原水库蒸发渗漏量较大,导致了新疆地区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浪费又十分严重。而且,如此大的灌溉定额和渠道水库的大量渗漏导致了灌区的地下水位不断地持续上升,并由此而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叶尔羌河、开都河流域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分别占到耕地面积的61%和38%。

三、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针对所面临的我区农业水资源危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建立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要更全面性的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以及防洪抗灾同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雨水污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努力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齐用,使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水利建设与脱贫致富、林草业建设同步,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配套,要进行流域生态治理,更加强调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维系良好的生态与环境。

2.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推广节水技术

我区已经有了一些根据当地情况,较为成功的蓄水、输水、灌溉节水技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优越的推广条件,要有选择性地发展,将传统水利精化、农民群众创造与现代节水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及推广合适当地条件的节水措施结构体系,如我区荒漠绿洲大规模的连片垦区,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供水条件较好的县、团场建立适当面积的中型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要从明渠输水、漫灌方式向防渗渠、管道输水和节水灌溉转变,推广使用现代节水技术如喷灌、管灌;在山前泉水溢出带的井灌区,发展单井覆盖面小、易于农户兴办的管道输水和管灌、滴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和山区修整小水库、小山塘和输水渠道,发展管灌、自压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要增加节水建设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投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对农业水资源实施科学调控以及改善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农业水资源科学调控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利用生物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等科学技术,科学调控地下水位埋深,提高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有效转化,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含水量,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更进一步的深化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按时解决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的粗放性,使用效益的超低性性、用水浪费严重的难题,是发展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又是一个关键因素。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加强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可推行承包经营,以充分利用我区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以及发展养殖,逐步走向自我经营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次,要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体系。将水利作为一种产业,要实行商品化经营,农业用水按成本收费,城市以及工业用水要按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收费,凡是来自水利工程的农业用水,都要有偿使用,实行水商品化经营管理。第三,适当的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建立节水激励机制。目前农用水价格偏低,因此,一些地区还是无偿的使用,农民缺少节水意识。因此,应建立限制供水、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农用水价,要兼顾农民收益和经济承受能力,有步骤地合理进行。发展节水农业,关系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农用水利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加大投入,促使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

四、结语

农业水资源是对于地区农业发展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决定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同研究新疆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十分宝贵的对策建议和措施,才能使新疆农业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栋.浅谈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J].水利经济,1997,2.

[2]许一飞.对节水农业的新认识[J].节水灌溉,2000,2.

[3]孙三民,安巧霞.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3,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4

【关键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我国农田水利的特征进行了介绍,对农田水利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我国农田水利的特征

由于我国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因此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特征后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设的效率。

1.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农业一直是第一大产业,而水利建设又是发展农业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我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我国的农业来说,需要具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例如农田的灌溉渠道系统等,这样才能够保证了农业的先进技术的实施,进而保障了我国农业的不断完善。但是我国地域广大,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建设,具有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等特征,因此人们很容易忽略了水利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加强管理工作。

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可以说农田水利与我国每个农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每年我国建设水利设施都需要依靠我国诸多的劳动力来进行施工,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是具有群众性的特征。

3.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由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所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例如对农田灌溉,提供居民的生活用水,还能够防洪防虫等,并且能够对农业附加值产业发挥自己的功能。另外,农田水利建设还要承担起农盟的田地作物的灌溉排水工作,因此我国的水利设施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特征,这也是我国政府需要支持的原因。4.具有较强的垄断性纵观我国的农母水利建设,例如水库等设施,都会受到地区的地形与水资源储备等多种条件的限制,而这些水利建设都具有较强的垄断性。然而由于水资源是人民的公共资源,所以我国的水利设施都具有突出的垄断性特征,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设施的宏观调控能力,防止对农民提供生存服务的公共资源与设施被垄断。

三、农田水利与各种因素相关

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农田水利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配套的灌区设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只有进行高效优质的生产才能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粮食需求,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然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目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农业生产区缺乏足够配套的灌区设施,很多设备都陈旧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例如农业部门所设立的节水灌溉标准很落后,灌溉所需的器材设备无论从规格品种方面还是相关的附属器材,都难以农业灌溉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管道连接不能进行良好的匹配,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耐久性较差,缺乏足够的稳定性,给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2.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众所周知,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所需要的资金大多都是由中央财政经过预算所进行的投入,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所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农田水利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缺乏资金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难以取得持续的发展。并且政府和相关的财政部门在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资金分配和投入时,往往过度重视开发和建设新的灌溉地区,而对已经开发的末级渠系以及相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却予以忽视,并不承担这笔费用,导致这些设施的更新所需的费用需要由农民自己来出,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田水利的建设成效。近年来,由于缺乏对农田水利的有效管理,农田水利的建设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提高。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缺乏统一而健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使用规模较小的水利设施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对水利设施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也不到位,甚至上溯到集体经济时期,水利设施的产权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在给现代的农田水利建设带来阻碍和负担。同时,由于个人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广泛实施,小型的水利设备的管理更加缺乏统一的措施,导致农民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合作,只顾自身的个人利益,难以在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上达成共识,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的发展状况,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让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关人员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管理。

1.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分级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质量管理体制落后以及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状,有关人员就应该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起分级管理机制,要求各部门在明确的分工之下,还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群体的力量,建立起健全的服务体系,促使农业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更好地位我国的农业做贡献。

2.落实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的责任主体

很多地区在兴建了农田水利工程之后,却忽视了后期的管理与维护,致使不少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都无人管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质量管理主体不明确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发挥其更大的功能。对此,有关人员就应该在完善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之后,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明确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的责任主体,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

3.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我国农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大力倡导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如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农田水利项目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很多基层水利质量管理部门却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他们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上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对此,基层水利建设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六、结束语

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偏远农村,水利工程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希望政府这对于农田水利建设加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张学.论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地位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2):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abstract:agricultureistheprimaryindustryofourcountry,the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forwaterconservancy.waterconservancyprojecti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agriculturehasaveryimportantroleinecologicalagriculture,thekeyistomakegooduseofwaterresources,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fertilizer,soilconservation,waterconservationfunction.Howunde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andrealiz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gricultureistheimportantcontentintheresearchof.

Keywords:hydraulicengineering;agri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measures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6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保持2005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今后长期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确保2005年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举措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虽然宏观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障碍还没有消除。从当前看,进一步加强“三农”等薄弱环节,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抑制物价大幅上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体制机制,都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一样都将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过程。在宏观调控的实施中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抑有扬的原则,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好价格、税收、利率、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规范化、制度化。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要合理调控总量,又要优化调整结构。严格把握物价走势,切实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要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要加强市场物价监管,搞好价格监测,正确引导社会消费者心理预期。

举措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农业基础还不牢固,虽然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继续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农业,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举措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健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缓解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扭转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实行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严格保护和节约用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积极稳妥实施城镇化战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举措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完整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合理转移。各地区要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当地经济优势为依托、互利互补的协调发展局面。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企业改组、改造。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研究制定出台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继续较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

举措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围绕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控手段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理顺经济关系,规范经济秩序,完善经济法律制度,要及时将比较成功的改革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化、制度化。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敢于攻坚,锐意推进,又要兼顾各方、积极稳妥,全面把握好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综合配套,统筹协调,使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真正落到实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7

所谓低碳经济体系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新型的能源、科技技术以及全新的发展观念,积极促进各行各业实现低能耗高产出,进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2.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将农业资源和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它将农业的活动看成是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过程,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以及浪费的问题。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效应。

2.2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低碳经济时代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说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生产绿色环保农业产品。坚决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积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发展良性的农业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的附加效益。

2.3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所谓有机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等,在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积极使用有机物质,实现自我循环,运用天然植物性的农药和杀虫剂以及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措施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且建立农作物的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人畜粪便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保持养分循环,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有机农业经济能够将农业生产发展归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中去,因此属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且能够降低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机农业通过使用人畜粪便以及生态系统自我循环的方式,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绿色环保型农业产品。积极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和贫瘠化的问题。有机农业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劳动收入,且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农产品的要求,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进而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4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应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科技技术。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时了解市场上关于农产品的信息,降低农民盲目跟种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2.5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

农业经济不仅仅具备了食品保障的功能,还应该具备原料供给、生态保护以及观光休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生活压力日趋增加,城市居民更加趋向于走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放松生活压力、增进朋友感情的的生活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还应该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能够拉近城乡居民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还能够积极培养城市儿童尊重农业生产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都市休闲农业还能够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8

农业水资源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会呈现上升的态势。在用水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用水量将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如何化解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矛盾,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体制和政策很难形成有效节水机制

当前正在执行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农业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不明晰的管理机构职责,体制不健全,治水多源化,以及组织机构不统一进行协调管理,这些使得水资源利用率低,受到严重的破坏。因为用水管理单位缺少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受到政策限制而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使得相关单位降低了节水积极性。当前对灌区进行管理的单位主要以水费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水费的多少取决于水的供应量以及水价的高低。但我国的水价一般没有大幅度的调整,某些灌溉区对水进行了节约但是其它部门却无偿的调用了,严重打消了大家的节水积极性,阻碍了节水机制的形成。

2.理论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在农业发展问题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偏差:

2.1忽视了技术使用强,效率较高的土技术,只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节水技术进行关注。

2.2忽视农艺节水,而重视工程节水,把节水农业和农业工程节水划了等号,节水农业的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工程技术,还包括管理和农艺技术,他集成了各种农业节水措施技术。

2.3旱作节水农业与节水灌溉农业相分离,当前因为管理方面的问题,农业关注旱区,而水利部门关注灌区,这些对节水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2.4农民认识不到节水的重要性。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1.树立可持续利用理念,发展节水农业

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去面对灌区农业水资源在用水短缺方面的问题,建立经济生态型的环境水利模式,全方面的对农业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以及这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研究,调节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农业用水方面相统一。

2.建立用户参与管理的民主管理机制

用户与节水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是紧密相关的,所有的技术以及措施都是通过用户进行落实的,作为节水的主体,用户行为和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水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在节水管理措施中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用户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并且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强化共鸣的水资源意识,让每一位公民都了解我国当前的水资源供需现状,并为此产生对水资源的危机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每年的世界水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对相关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使公民了解到水价的改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这些工作都将为提高公民节水积极性以及水价的改革奠定了牢固的舆论基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措施

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自愿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农业、农民是农村信用社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三农”提供有效、及时、方便、优惠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和服务方向。但是,由于经济转型时期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乡镇、村办企业的发展碰到了一些困难,加上社会信用较差,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给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留下了较大隐患。对此,笔者以为,各级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共促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领导,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各种困难和诸多不利因素正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所能解决得了的,因此迫切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信用社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支持和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心、理解、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要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各级领导的金融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扶持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二)壮大农村信用社的实力。各乡镇政府及所属职能部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主动将基本账户开设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县(市、区)政府预算外资金及市(地)本级财政预算外资金部分存入当地信用联社等措施,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增加低成本存款占比,减轻农村信用社利息负担。

(三)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其在法人结构、组织形式、经营原则、服务宗旨等方面均有别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法》不能很好地保障和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加快合作金融立法,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通过立法,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和权利义务,界定信用社民主管理、行业自律、人民银行监管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规范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寓监于引,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氛围

农村信用社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及县支行的重点监管对象,在当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低下、经营亏损、潜在经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人民银行要通过日常监管引导,督促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并在有关金融政策和服务上给予适当倾斜。

(一)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行社脱钩后,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集行业管理和监管于一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用社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人民银行承担着监管和行业管理的双重职能,对县级联社和信用社管理权威性不足,难以规划长期的管理目标措施,管理骨干难调配、难稳定,对外协调能力也十分有限,与人民银行所履行的监管职责存在一定冲突,不利于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因地制宜,抓紧出台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建立一套适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行业管理体制,人民银行单独行使监管职能,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二)金融政策上予以适当扶持。在机构管理上,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的调整步伐,在县以下集镇及农副产品集散地等要限制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以此改善目前农村信用社竞争能力弱的现状。在资金管理上,适当简化手续,用于支农的资金需求要尽量予以满足,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切实用好支农再贷款这一手段。在结算渠道上,指导农村信用社加大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力度,提升业务经营的科技含量和应用水平,畅通资金结算渠道。在业务拓展上,鼓励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好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个人在信用社长期工作的实践来看,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关键要强化“五种意识”,处理好“七大关系”。

(一)强化五种意识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意识。农村信用社高质量运营的过程,实际就是动态协调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的优化平衡过程,也是有效配置有限资源,保证长足、长远发展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意识。强化法人治理意识。树立经营战略意识。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战略部署的高度出发,制定具有可行性操作的总体战略、运营战略以及职能战略3个层级在内的企业战略。培育企业文化意识。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目前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尚存在以下问题:文化理念含糊不清、优秀的文化氛围难以营造、文化内涵不深不透。强化创新意识。这其中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市场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工具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队伍创新。

(二)处理好七种关系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要牢固树立“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化解风险”的理念,把改革和发展有效统一起来,以发展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质与量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讲究数量,也要讲究质量,要实现质与量的有效统一。处理好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信用社既要积极贯彻国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把服务“三农”放在首要地位,又要大力开展商业化经营,并以商业化经营的效益来改善对“三农”的服务。要处理好自身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信用社要充分尊重政府,利用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行政资源的优势,为自身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处理好同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信用社必须自觉服从和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主动搞好配合和协作,从而促进自身业务的开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创新的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的能力,促进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要处理好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也是和谐发展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芳.建立科学人才管理机制促进农信社可持续发[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8).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篇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征税等方式汲取农业剩余,长期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原始资本积累;进入新世纪以来,制定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实现由农业剥夺政策向农业支持制度政策的转型,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农业补贴的制度框架。

    (一)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农业负保护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中,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总体而言,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基本政策取向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

    新中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如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收购品种、收购价格和收购计划分配数量将粮食交售给国家,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计划供应等。通过统购统销向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低价供应粮食,支持工业化建设。第二,对农业征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及工业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1950年全国农业各税收入19.1亿元,占总税收的39%;此后每年维持在30亿元左右,至1978年累计提供税收达821亿元。第三,对农资实施低价销售和亏损补贴。期间,农资销售价格不断降低,如化肥出厂价格降价总额达26亿元,农药销售价格降价总额达5.5亿元,农机产品降价幅度超过40%,农用柴油、薄膜也多次降价;逐步实施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农资价格补贴,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宋洪远,2000)。尽管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1950年2.7亿元增加到1978年150.7亿元,但这20多年间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仅有1577亿元(朱满德、程国强,2011a)。

    1978年,我国实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农业补贴有了新的变化:一是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先后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幅度、调整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调减合同定购数量、逐年提高合同定购价格,并将合同定购与平价化肥、柴油和预购资金挂钩。与1985年相比,1989年的籼稻、小麦、玉米合同定购价格分别提高了43.3%、14.2%、21.8%(程漱兰,1998)。二是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逐步增加。国家通过规定农业投入的比重和增幅、建立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扩大农业信贷支持等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和支农支出分别从1985年37.7亿元、101亿元增加至1990年66.7亿元、221.8亿元。三是农业税收持续增长。农业各税从1978年28.4亿元增长到1990年87.9亿元,年均增长10%。

    综合而言,工业化起步阶段,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部门抽取资源,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据有关专家测算,1952-1990年间,我国农业部门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净资金贡献达9530亿元。

    (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农业取予平衡政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政策逐步由歧视剥夺向支持补贴转型过渡,对农业的取予渐趋平衡。主要包括:第一,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粮食保护价制度。如1990年建立“收购余粮、稳定生产、丰歉调剂、稳定市场”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1993年采取保量放价政策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1997年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由于粮食连续丰收、市场粮价持续下降,国有粮食企业购销价格倒挂,加上企业经营不善,亏损挂账严重。为此,粮棉油价格补贴从1990年267.6亿元迅速增加至2000年758.7亿元,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第二,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出台一系列向农业倾斜的支农惠农政策,当年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中,35%用于农林水利和生态工程建设。1998-2004年,农业部门累计利用国债项目资金达2596亿元,占国债长期建设资金的30%。第三,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农业各税从1991年90.7亿元增加至2003年871.8亿元,年均增长20.8%。根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农民缴纳的税费总额为1259.6亿元,人均承担141.4元,相当于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

    尽管这一阶段国家仍然通过征收农业税费等方式汲取农业资源,但财政用于农业的转移支付也快速增加,农业取予趋于平衡。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政策全面转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做出了“两个趋向”①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补贴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由此意味着我国农业政策的全面转型,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价格支持成为补贴支持农业的基础性措施。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对稻谷和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至今已多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小麦更是连续5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收购。特别是,自2008年起连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②,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分别从2007年的每斤0.72元、0.69元、0.69元提高至2011年的0.95元、0.93元、0.93元,增长31.9%、34.8%、34.8%;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分别从每斤0.70元、0.72元、0.75元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增长45.7%、48.6%、70.7%。2008年,针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卖难”问题,在主产区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实施临时收储措施。近年对大豆和油菜籽的临时收储措施已建立常态化机制。

    第二,对农民直接补贴逐步成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方式。2002年,国家启动大豆良种补贴政策试点,目前补贴品种已扩大到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马铃薯、花生、青稞、生猪、奶牛等,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的良种补贴实现全面覆盖。2004年,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建立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给予补贴,并不断增加品种目录,加大补贴力度。同年,中央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减轻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2006年中央出台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这四项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农业补贴总额大幅提高。上述四项直接补贴,从2002年1亿元、2004年145.2亿元,快速增长到2009年1274.5亿元,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补贴资金达1344.9亿元。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从21.5亿元增加到59.7亿元,2010年预算安排补贴资金103.2亿元(朱满德、程国强,2011a)。

    第四,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中央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自2004年起,逐步降低直至取消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烟叶除外)和牧业税。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正式废除,标志着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1999年相比,取消农业税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达125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减负140元。

    第五,对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持续增加。为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鼓励粮油产业发展,中央对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奶牛养殖大县实行奖励措施;中央财政加大水利骨干工程、田间工程、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体系、农技服务与农业病虫害防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建设的支持。

    二、农业补贴制度设计的目标与重点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目前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从长期趋势看,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提升,农业补贴的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力度,是今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政策选择(程国强,2011)。

    (一)目标取向

    但是,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仅大致相当于20世纪60年、70年代初的日本以及80年代末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农业现代化水平也与同时期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支持仍然较低。如2007-2009年,oeCD国家的平均农业补贴率③为22%,其中韩国达52%、日本47%、加拿大17%、欧盟23%,而我国只有9.1%。韩国、日本的农业支持总量④相当于本国农业总产值的64%,美国为36%,欧盟、加拿大分别为32%和26%,我国却只有13%(表1)(朱满德、程国强,2011b)。显然,现阶段我国尚不能像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给农业以巨额补贴,更不具备全面、大规模补贴支持农业的能力。

    因此,现阶段农业补贴制度设计,一方面,政策目标不宜过宽过泛,必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与指向性,明确界定政策的核心目标与综合目标,集中力量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功能互补的政策框架,避免不同目标彼此冲突、互不兼容,尽可能降低政策操作成本,最大限度提高政策效能(程国强,2011)。

    

    

    图1 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定位

    基于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优先保障实施;综合目标则是确保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业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多功能等,须在实现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见图1)。

    之所以界定如上所述的核心目标,一方面,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历史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战略需要。今后,耕地、淡水等农业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增强,种粮比较效益持续降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农产品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越来越困难。对于我国当前所处发展阶段而言,粮食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安全问题。必须始终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书编写组,200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到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因此,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即“保供给”),依然是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

    另一方面,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书编写组,2008)。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等。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最大潜力在农村消费市场,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因此,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即“促增收”),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任务。

    保供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才可能有效解决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才有可能增强国家的补贴能力,提高农业补贴水平、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农产品价格逐步上涨的情况下,保供给也可促进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促增收,是保供给的重要前提。只有农业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才可能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确保实现“保供给”目标。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尤其是非农就业收入增长使得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将促进农业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形成集中规模化种植、商业化生产,进一步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综合而言,“保供给、促增收”目标二位一体,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是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目标。

    (二)基本原则

    按照“保供给、促增收”的政策目标,构建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框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我国是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将长期存在;农户数量大、经营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建立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建立稳步增长的农业补贴投入机制,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明确指向、突出重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把握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任务,注重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有限的农业补贴政策资源集中使用到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

    第三,市场导向、遵循规则。选择补贴政策措施,要以市场化导向,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一般产品主要靠市场调节,重点产品应尽量减少市场干预和扭曲。要根据wto规则和我国的承诺⑤,确保补贴总量、支持结构和政策措施符合wto规则要求。目前我国的“黄箱”补贴还有一定空间⑥,应用好用足“黄箱”补贴措施。

    第四,协调配套、提高效能。要注重整合支农政策,发挥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相互配套的政策合力与综合效能;统筹利用信贷、保险等机制,通过分工组合、功能互补,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益;要注重协调国内补贴支持与进口保护措施,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三、现阶段农业补贴的重点领域

    根据现阶段基本国情,设计农业补贴制度,要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指向性和有效性为导向,以补贴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突出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关键问题,全面提高政策的综合效能。因此,应重点补贴以下领域。

    (一)重点补贴产品

    纳入农业补贴支持范围的重点农产品,主要有如下三类。

    一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主要包括作为口粮直接消费的小麦、水稻等粮食品种。对这些粮食品种的补贴支持,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保供给目标的关键措施。特别是,要根据水稻供需关系趋紧的新形势,在现有支持措施基础上,研究建立专门针对水稻的补贴支持新机制。

    二是对市场供给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如玉米、猪肉产品,这是实现保供给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对食品价格仍然十分敏感,人们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直接关系到稳定市场预期、确保宏观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建立玉米、肉类等农产品的补贴机制,确保市场供应和稳定,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三是部分进口敏感性农产品。如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国内产量的3倍,油菜籽、棉花的进口量分别占到国内产量近1/4,对国内生产影响明显,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因此,建议近期优先重点补贴支持水稻、小麦等粮食品种;中长期逐步拓展到玉米、生猪、肉牛、奶牛、油菜、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图2)。

    

    图2 中国农业补贴重点产品的选择

    注:→表示补贴支持的主要原因;→表示补贴支持的其他原因。

    

    (二)重点补贴地区

    补贴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地域指向,重点支持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主产区。一方面,增强政策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鼓励资源条件好的农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因范围大引起执行、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效能。

    重点补贴区域,如表2所示分别为:13个粮食主产省(稻谷、小麦、玉米3种粮食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2.2%、83.1%和77%);大豆优势产区东北地区(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5.4%,其中仅黑龙江省占全国产量的39.5%);棉花主产区(产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占全国产量的79.2%,其中新疆占39.6%);油菜籽主产区(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5个省,占全国产量的63.7%);猪肉主产区(猪肉产量保持在200万吨以上的13个省,占全国产量的76.1%,其中300万吨以上的4个省,占32.7%)。

    (三)补贴关键环节

    要针对提高农产品单产、品质和产能,调动农民和地方积极性,稳定市场、提高竞争力,促进增收等关键环节,采取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的价格支持、挂钩补贴等措施,减少中间环节的漏损,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如进一步完善良种推广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

    四、农业补贴的政策选择与制度框架

    (一)应采取怎样的农业补贴方式

    综合发达国家多年的政策实践,用于农业补贴的政策工具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一是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的支持措施,包括:(1)价格支持措施,即通过价格政策、市场干预措施等向农民和农产品提供补贴支持,补贴成本由政府财政和农产品消费者共同负担;(2)直接补贴措施,即按照一定标准和条件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补贴支出由政府财政负担。其中,直接补贴可分为与当期农产品产量、价格、种植面积、动物数量、投入品使用、农户经营收入等挂钩的直接补贴,以及与上述不挂钩的直接补贴。二是政府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措施⑦,即通过政府公共财政对整个农业部门的补贴支持,包括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支持计划。

    其中,价格支持措施,对促进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积极性作用最直接,影响最显著。而挂钩的直接补贴措施,有的对促进农业生产作用明显,有的则对农业生产基本没有激励作用,但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若以“保供给”为补贴目标,按政策影响效果排序,可选择的政策工具依次为:价格支持,挂钩的直接补贴。若以“促增收”为重点目标,则应选择脱钩的直接补贴,挂钩的直接补贴与价格支持措施(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政策目标的农业补贴方式选择

    现阶段农业补贴“保供给、促增收”二位一体的政策目标,要求选择政策工具时,既要注重产出效应,也要统筹考虑收入转移效率。因此,必须综合选择和实施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

    (二)农业补贴政策工具及其选择

    1.价格支持措施的适用性

    从理论上看,价格支持措施主要适用于供求缺乏价格弹性的农产品,是现阶段农业补贴的首选政策工具。如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弹性较低,具备实施价格支持的基础条件。特别是目前稻谷供求矛盾凸显,若要进一步调动稻农生产积极性、保持水稻生产稳定发展,价格措施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国外经验看,尽管各国农业资源条件差异较大、政策目标也不尽一致,但价格支持多年来始终是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基础性措施。其中,最低保护价是各国使用比较普遍的价格支持措施。据oeCD估计,oeCD国家1986-1988年价格支持占农业补贴的比重达77.1%,尽管近年来各国减少了价格支持,但2007-2009年仍然达47%(oeCD,2009)。国际经验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指向明确,操作简单,作用直接、见效较快,对那些补贴能力不强、保障农产品供给压力较大的国家,是首选措施。其缺点是扭曲市场信号,若长期实施,将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使政府财政负担沉重(程国强,2009)。

    第一,美国。1933年建立农产品销售贷款支持制度⑧,将信贷支持与价格支持有机结合,虽然70多年来对操作方式进行多次调整,目前仍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石。对中国而言,由于拥有数以亿计的农户,政策的执行、管理与监督成本与美国差异巨大,因此须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价格支持方式。

    第二,欧盟。采用目标价格、门槛价格与干预价格“三位一体”的价格支持机制⑨。该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有效的进口保护机制和巨大的财政补贴能力。中国不具备采取类似政策的基本条件。一是,包括粮食等在内的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开放性市场,难以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隔离,无法实行进口保护;二是,中国农产品具有供需紧平衡特征,大豆、棉花等农产品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农产品市场具有内在开放性特征;三是,目前中国的财政补贴能力还十分有限,无力承担巨额补贴资金需求。显然,欧盟的价格支持体系也不适应中国的具体实际。

    第三,日本的最低保证价格、韩国的政府收购价格,与中国目前的最低收购价作用机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方式的差别。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的稳定价格带制度,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在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价格的合理波动,抑制企业囤积居奇、投机炒作行为,适用于生产周期短、价格波动频繁的农产品。

    2.可供选择的直接补贴措施

    发达国家近年实行的直接补贴,大多以农产品价格、产量、种植面积(动物数量)、投入品、农户收入水平等为依据。如美国的“贷款差额补贴”、日本的“水稻生产收入稳定计划”、韩国“稻米差价补贴”等与产量和价格挂钩;美国的“反周期补贴”、日本的“稻米差价补贴”与现行市场价格挂钩,欧盟的“补偿性补贴”以作物种植面积、牲畜数量为依据。这些挂钩直接补贴能有效稳定农民收入,市场扭曲相对较小,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主要方式。相反,wto倡导的与产量、面积或价格不挂钩的直接补贴措施却并不普遍,如只有美国采取“固定直接补贴”。

    中国近几年农业补贴的政策实践也表明,若不能将农业补贴与种植面积、产量等有效挂钩,其生产效应的边际递减特征突出,最终将失去刺激生产的作用,转变为单纯的收入支持政策。这是目前中国农业补贴工具选择困难的根本原因。

    综合而言,目前可供选择的直接补贴工具主要有:

    第一,差价补贴。差价补贴⑩既有价格支持的特征,又有直接补贴的性质,是发达国家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中普遍使用的政策措施。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这与“保供给、促增收”的补贴政策目标高度一致,理应成为补贴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商品产量挂钩的差价补贴,要求准确掌握每个农户的农产品销售信息,要有健全的农业信息系统,或者由具有控制力的大型农业企业主导农产品流通。而中国农户众多、居住分散,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遍布各地,成千上万的粮食经纪人和购销企业活跃在田间地头,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因此难以获得准确的粮食销售信息。在无法掌握农产品销售信息的情况下,该政策的可操作性明显不足。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差价补贴,则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如山东省采用卫星遥感测量技术核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以县(市)为单位,对农户自报、村委会核定、汇总上报的小麦种植面积核查修正,用于作为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依据。

    值得重视的是,其一,由于差价补贴与目标价格、市场价格相联系,如果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过大,政府用于差价补贴的预算支出将大幅增长。若对差价补贴总量不加限制,一方面财政有可能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黄箱”补贴突破8.5%的微量允许水平,导致wto成员的挑战。其二,对于季节性、年际间价格波动剧烈的农产品(如猪肉等),原则上不适宜实施差价补贴。其三,对国内产需缺口大、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大豆、油菜籽、棉花等资源型农产品,如果国内支持价格与进口价格“倒挂”,将导致进口产品大量涌入,抵消价格支持的作用。因此,此类农产品应选择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差价补贴方式。

    第二,投入品补贴。投入品补贴是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挂钩补贴(oeCD,2002)。其中对农业信贷利息、农用能源、种子、化肥、灌溉及农业保险等补贴最为常见,但补贴方式差异较大。如欧盟对种子补贴、美国对商品贷款利息补贴等均与商品产量挂钩,而中国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却与种植面积挂钩。现阶段,中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要素配置和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利用投入品补贴引导和优化要素投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既十分必要,也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面积补贴。即与种植面积挂钩的直接补贴。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是,如果以自耕农为主,面积补贴由农业经营者获得,能够产生增产增收的政策效应;如果以佃农为主,面积补贴将以土地租金的形式转移给土地所有者,对产出的激励效应亦随之减弱(oeCD,2002)。目前中国仍以自耕农为主,但佃农的数量及经营规模快速扩张。今后若农产品价格较低,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面积补贴有可能演变为纯粹的收入支持措施。因此,若将面积补贴和价格支持措施组合使用,则既能促进增产,又能使农户直接受益,有效实现保供给、促增收的政策目标。

    (三)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基本框架的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现阶段农业补贴制度的设计,应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和重点区域为重点,以价格支持为基础,以直接补贴为主体,形成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操作简便、受益直接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体系(如表3所示)。主要包括:

    

    1.价格支持措施

    第一,对稻谷、小麦等品种,继续在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居民消费习惯、农业生产成本、供需结构、国内国际比价等新形势,应进一步提高小麦和稻谷,特别是优质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当最低收购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一定水平后,应考虑锁定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综合实行挂钩直接补贴等措施。

    第二,探索建立玉米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价格带制度。所谓价格稳定带制度,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稳定市场交易,由政府委托指定政策执行主体,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收购或销售农产品,调节农产品市场流通量,将价格稳定在某一合理的价格区间内,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可考虑用稳定价格带制度替代现有的临时收储措施,在东北主产区,针对玉米开展试点工作。待时机成熟后,推广至猪肉等重点农产品。

    2.直接补贴措施

    第一,对大豆、油菜籽等探索实施差价补贴政策。政策设计的关键是,要合理确定差价补贴总量,按实际种植面积核算补贴标准,直接补贴到农户。可考虑先对主产区油菜籽开展试点工作,若取得预期效果,再推广至大豆、棉花、食糖等农产品。

    第二,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畜牧养殖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支持力度。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作为综合性补贴,应着力发挥对种粮农民生产激励和收入转移的双重效应;畜牧业养殖补贴,应有效发挥稳定畜产品生产者收益、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效用;农机具购置补贴,应起到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作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了引导和支持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恢复灾后生产能力。

    第三,建立专业农户(11)直接补贴制度,重点培育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专业农户及种粮大户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予以支持,给予投资补助和利息补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给予补贴支持,提高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一般服务支持

    建立完善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农业一般服务支持体系,如科研推广、培训、粮食安全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支持计划(参见表3),本文不作具体讨论。

    五、加强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我国构建以价格支持为基础、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体系,必须进一步创新农业补贴支持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强农惠农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径。为此,我们建议:

    (一)积极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

    在全球农产品日益能源化、金融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与价格的基本稳定,对管理通胀预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建议对重要农产品实行稳定价格带措施,其基本作用机制为,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最低保证价格时,为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政策执行机构按照最低保证价格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最高干预价格时,为保证市场平稳运行,政策执行机构将农产品储备投放市场,增加供给、平抑价格;当市场价格处在稳定价格带以内,政府对价格不采取干预措施,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价格(图4)。如政府掌握的储备不足,可以通过紧急进口等措施增加市场供给,使价格稳定在可控范围内。

    目前玉米作为饲料以及粮食深加工原料,国内购销市场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由于美国40%以上的玉米生产量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玉米价格已经与石油价格紧密相关,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显著,使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频繁,对其他粮食产品以及养殖、食品等下游产品市场影响巨大,保持市场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建议以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作为试点,研究设计玉米稳定价格带制度。设计要点为:

    

    图4 农产品稳定价格带制度

    第一,合理确定玉米调控价格水平。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费者以及下游养殖业承受能力和玉米成本收益等因素,合理确定玉米的最低保证价格和最高干预价格。要注重与市场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持政策的基本稳定。

    第二,抓紧建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预警系统。建议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系统、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中储粮总公司原粮收购价格等信息为基础,建立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预警监测信息系统(12)。及时价格预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第三,明确政策执行主体。最低保证价格收购与价格平抑调控互为一体,建议由同一政策执行主体承担。

    第四,建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调控储备。借鉴目前粮食专项储备、政策性临时储备的经验,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调控储备,专门用于稳定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调控储备量不宜掌握过多,避免形成市场不稳定预期,加剧市场波动。

    建议采取市场化方式收购重要农产品的调控储备。即在市场价格处于稳定价格带以内时,政府指定的政策执行主体在一定期限内,根据国家质量标准要求,按市场价格挂牌收购,完成储备收购计划即退出。收购执行、进度监控、执行监管、审核验收等程序可参照“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相关规定;收购费用包干使用,保管费用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负担。如果市场价格处于稳定价格带以内,但处在相对高位运行,可以设定收购最高限价。当市场价格高于收购最高限价时,暂停调控储备收购,待农产品价格回调至最高限价以下再行收购,防止收购进一步推动价格高位上扬。

    第五,政策执行的监督。执行稳定价格带制度,难点在于按市场价格挂牌收购的监管。建议在启动调控储备收购时,按启动前若干天(如7~10天)市场平均价挂牌收购,保持该价格水平不变;此后,则按照市场平均价格挂牌收购,收购进度在一个周期执行后即上报。

    (二)稳妥推进差价补贴措施试点

    由于大豆、油菜籽国内供需缺口较大,进口依赖严重,对外开放度高,现行临时收储措施的托市保价效果较为有限,难以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对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产品的托市调控应把握好如下几点,一是必须充分考虑其国内产需缺口大、对外开放度高的特点,注意防止出现进口抵消调控效果的“漏损效应”;二要尽可能减少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三是补贴应合理适度,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财政能够承受;四要利用冬闲田资源,既鼓励扩大油菜生产,又避免与粮争地;五要符合加入wto的承诺。

    因此,建议对东北主产区的大豆、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的油菜籽试点实施差价补贴措施。即,政府预先确定大豆、油菜籽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销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两者之间的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该政策。政策试点设计的要点为(程国强,2009):

    第一,制定目标价格。其基本原则是,补偿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生产成本,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第二,统一核定差价。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由国家根据当年大豆、油菜籽收获季节平均市场价格统一核定,一年一定。

    第三,确定补贴资金的总量。原则上,大豆、油菜籽差价补贴资金总额,等于生产量乘以差价。但该补贴属于不可免除的“黄箱”政策,需遵守wto农业补贴规则,因此对差价补贴资金应实行总量控制。若测算的差价补贴资金需求总额超过wto微量允许补贴空间,则应以微量允许空间为上限。

    第四,包干分配、直补到户。按照补贴资金总量控制、分省县包干、直补到户原则,国家按有关省份近3年平均产量比例关系实行包干分配,各省份再包干分配到县(市)。农户通过已有的直接补贴或良种补贴发放渠道,按照补贴资金与大豆、油菜籽种植面积挂钩方式,据实领取补贴资金,并张榜公示,接受监督。

    如果试点取得成功,建议逐步推广到水稻以及具有类似特点的棉花、食糖等农产品,探索建立目标更加清晰、作用更加直接、操作更加简便、效果更加显著的新型农业价格支持与补贴政策体系。

    (三)研究设计针对重要产品、关键环节的专项补贴措施

    第一,水稻专项补贴。建议以水稻作为试点,抓紧研究与农民种稻面积或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水稻专项直接补贴。可考虑采取如上所述的差价补贴,或价外加价(13)等办法,与已有的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相配套,建立鼓励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新机制,缓解水稻供需紧张矛盾。

    第二,专业农户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经营耕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如30~150亩),且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按粮食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种植规模较大的商业化农户(如150亩以上),由于能够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不纳入补贴范围。

    第三,农业信贷利息补助。建议采取项目申请的方式,对专业农户用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自主投资,给予定额的直接投资补助;对商业化种粮大户,给予信贷利息补贴或者提供低息贷款。

    第四,农业环保补贴。以粮食主产区的专业农户为补贴对象,对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方式(14)导致的损失给予一定补贴。

    (四)进一步完善现行补贴政策措施

    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以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措施,要在系统评估政策综合效果、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与操作办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抓紧完善。

    第一,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必须统筹考虑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利润水平、市场供求、不同品种之间比价及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合理制定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应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保证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高于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幅度。

    第二,坚持实行单一政策执行主体。必须保证托市收购和价格平抑等国家粮食调控政策执行主体的同一性和唯一性,坚持实行单一政策执行主体,明确执行主体的权责利,防止多元主体带来的利益争夺与责任推诿。建议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具有政令畅通、步调一致、雷厉风行的体制优势以及管得好、调得动、调得快、用得上的保障能力与执行能力,将国家调控粮源集中纳入垂直管理体系的直接控制之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第三,实现政策的启动与退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快建立制度化的政策启动与退出机制。如果新粮上市期间,市场平均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即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当市场价格回升至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之上,则要求政策执行主体必须自动停止或及时退出收购。必须加快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惩处机制,对未能及时退出的政策执行单位追究责任并予以严厉的经济处罚。

    第四,适度控制收购数量。如果最低收购价收购量达到市场流通商品量的30%~40%,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结合市场价格走势等情况,放缓或退出最低收购价收购,尽可能地给其他市场主体预留足够的商品粮,消除部分企业抢购或囤积的动机。

    政策操作要求,一是确定委托收储库点,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销售的原则,由政策执行主体自主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条件的委托收储库点及延伸收购点。二是加强对委托收储库点资金和粮食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对政策执行中违规违纪处罚力度。三是提高为农民售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简化程序、降低农户售粮成本,使小农户从最低收购价政策中获益。

    (2)改进临时收储措施。2009年,采取多元主体参与临时收储措施,通过一次性运输费用补贴,鼓励和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到东北产区收购玉米、大豆,在南方油菜籽产区收购油菜籽。政策执行结果表明,部分参与临时收储的经营性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价格低于临时收储价格时,并不进行托市收购,多是徘徊观望;而当市场价格回升到临时收储价格之上时,为获取国家的费用补贴纷纷抬价抢购,进一步推动价格快速上涨,形成逆向调控效应。由于流向多元主体的临时收储粮食,粮权不属于国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特别是玉米,在2010年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个别托市企业减缓销售进度、囤积待涨,加剧粮价的异常波动(程国强,2010)。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临时收储措施,首先,必须坚持“单一”政策执行主体政策,避免多元主体分化政策效果;其次,建立制度化的政策启动与退出机制,防止政策操作的随意性;第三,探索建立临时收储与调控储备一体化操作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具体操作可以参考最低收购价政策。

    (3)加强和完善直接补贴措施。对今后新增的直接补贴,要建立与农民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政策机制。其关键是,抓紧建立“农业补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系统包含全国各个农户土地承包与种植面积的地理信息基础性数据,能够准确甄别和确定各农户的产量、种植面积等情况。有关部门应充分应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农户承包地登记、确权及农业普查等工作,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以农户为单位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种植面积基础数据库和土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今后开展各类政策性补贴、农业保险、粮食估产等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要着力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操作不规范、权力寻租等所导致的政策漏损和溢出效应。要进一步完善补贴操作办法、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主体。

    第一,粮食直补。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从实际效果出发,建议将其转变为脱钩补贴,纳入“绿箱”直接收入支付,为“黄箱”补贴实施保留政策空间。同时,要进一步增加粮食直补资金总量。

    第二,农资综合补贴。按照“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原则,实施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补贴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着力提高主产区种粮农民的补贴强度。对生产的激励作用,关键要尽快实现补贴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

    第三,良种补贴。现阶段暂不宜增加补贴品种,建议着力提高重点品种的补贴强度,逐步取消差价供种的补贴方式,全部采用直接现金补贴农户的办法,尽快与实际种植面积有效挂钩。

    第四,农机具购置补贴。充分考虑农机具存量结构与分布,补贴资金向农机动力不足的粮食主产区倾斜。完善补贴操作办法,探索申请补贴、选机购机、补贴报销相互分离的操作方式,切实加强补贴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畜产品(生猪、奶牛)养殖补贴。改革目标为“反周期补贴”,特别是在价格较低时,切实稳定生产者收益,要防止补贴政策导致供给和价格波动。

    第六,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一是,采取差异化补贴方式,适度提高对粮食主产区、中西部财力困难地区以及重点粮食品种的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将原来由农户承担农业保险保费部分调整为中央财政新增农业补贴资金(如农资综合直补)代为缴纳。二是,保费补贴范围局限于主要农作物保险(或加上少数重点养殖业保险),重点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作物品种,如粮油作物。三是,将种粮大户转入土地纳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四是,承担保费补贴的保险业务机构由地市级政府(或省级政府)统一确定,并要求基层政府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宣传资料及保险合同发放至每个农户手中。五是,加强对保险机构灾后理赔的监督与管理。六是,加快建立国家再保险机构,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再保险费用给予补贴或优惠。

    注释:

    ①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②最低收购价格的产品等级标准为国标三等,每个等级之间的差价为0.02元/斤。

    ③即农业生产者补贴占农业总收入的比率。其中,农业补贴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生产者支持估计(pSe)方法测算,农业总收入为农业产值与财政预算支持之和。

    ④即支持总量估计(tSe),用oeCD方法衡量实施农业支持政策措施后,从纳税人和消费者转移到农业部门的所有补贴。

    ⑤即非特定产品补贴不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特定产品补贴不超过该产品产值的8.5%。

    ⑥相关研究表明,中国非特定产品的“黄箱”支持空间较大,但部分特定产品的“黄箱”支持,如棉花、大豆、小麦等产品今后面临较大压力,可能会突破微量允许水平。

    ⑦即不针对农民和特定农产品的补贴措施。

    ⑧其基本机制是,政府预先规定相关农产品的“贷款价格”(相当于政府为农民设置的“最低保护价”),农民可用农产品作为抵押品,按政府规定的“贷款价格”申请贷款。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价格”时,农民可按市场价格销售农产品,偿还按“贷款价格”借的贷款,赚取所得利润;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价格”时,农民则将抵押的农产品交给美国农业部所属的商品信贷公司,即相当于政府按“贷款价格”作为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

    ⑨门槛价格,是欧盟对进口农产品的控制价格,其加上进口农产品在共同体内部的运费和装卸费后,大致等于欧盟农产品的目标价格。若进口农产品的到岸价格低于门槛价格,欧盟将按照进口价格和门槛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差价税。干预价格,即农产品最低价格。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欧盟按照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向农户支付差价补贴。干预价格是共同体市场粮食等农产品的最低价格,农民可直接在市场上出售粮食,领取政府的差价补贴,也可将粮食按政府干预价格卖给政府指定的收购部门。目标价格,指欧盟制定的农业生产者指导价格,根据共同体市场农产品的最高价格确定。

    ⑩差价补贴,指农民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销售粮食等农产品,政府预先确定一个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两者之间的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该政策。

    (11)即以农业经营为主业、规模适度的农户,不包括大规模的商业化农户。

    (12)这可以作为整个价格支持措施的基础技术支撑。将该系统的市场价格信息,作为启动或退出国家政策性收购的依据,改进和完善当前仍带有随意性的政策启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