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十篇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十篇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8:13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1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1正值劳动节到来,为了给幼儿一个好的节日教育,我们幼儿园组织了几部分的活动,让幼儿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以及热爱劳动对于我们的意义。活动完成的很不错,很多幼儿都在这次的活动有很优秀的表现,活动过后将此次活动反思整理如下:

一、劳动主题实践活动

劳动节最重要的就是劳动,但是又要照顾到幼儿的状况,因此我们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活动,最后组成一个大型的劳动节实践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帮助家长做一些事情,以及在幼儿园做一些劳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分别评比出不同的劳动小模范,劳动者等等称号,让幼儿积极参加进来,明白劳动的意义。还有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让全体幼儿园的师生进入种植园,认识蔬菜瓜果,在种植园内根据自己的能力拔草浇水等等小事情,明白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二、劳动节比赛

分班举行比赛活动,通过对幼儿园内的桌椅进行擦拭,观察谁做的既快又好,还有将不同的幼儿进行分组,对班级教室进行大扫除,也是一项比赛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评选不同的奖项,通过颁发小红花对幼儿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也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卫生清洁工作的难处,在平时不要乱涂乱写乱画,也不要乱丢垃圾,保护环境的整洁。

三、了解父母的辛苦

让幼儿完成询问爸爸妈妈的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的辛苦程度,并为之画上一幅画,在班级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绘画,讲述自己的画作代表着什么。这次活动让幼儿明白工作的意义,以及了解父母在工作中的辛苦,更加体会到劳动节的意义所在。也通过这次的活动加深和家人之间的联系,在平时也要多多体谅父母,帮助他们做一些小小的事情,消除父母的劳累。

这些围绕着劳动节开展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真正含义,也简单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明白劳动节的意义所在。但是这样的活动还带来了其它的改变,尤其通过亲身体验到种菜过程的复杂,以及照料的过程的麻烦让我们真真正正明白餐桌上的食物不是简单就能得到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食物。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2劳动节是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为了营造浓烈的节日气氛,丰富幼儿关于劳动节的知识,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幼儿园于本周开展了“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培育幼儿的愿景,亦是目标。本周各班开展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丰富多样,旨在成德于心,育德于行,让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爱劳动成为一种品质。

一、大胆介绍,感恩他人

集体活动中以谈话的形式介绍父母的职业,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参与劳动,体验快乐

各班级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手执小抹布擦洗心爱的玩具、给小树小花浇水、帮助同伴摆放桌椅等等,通过参与劳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懂得了劳动的辛苦,还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形式多样,分享互动

你种树,我栽花,美化环境最重要”童声稚语,朗朗上口,儿歌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劳动的幸福;《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最喜欢的人》等主题的展示劳动者的画面的作品栩栩如生,表达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意。

本周“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爱劳动的意识,培养了爱劳”的意志品质,更进一步了解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爱之情、感恩之意!希望小朋友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长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更多的美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3五一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资源,是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体验劳动快乐的良好开端,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爱劳动的情感,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劳动节”的意义。值“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2020年--月--日我园开展了“劳动光荣”五一劳动节主题教育。

活动共分为4个部分,包括:学习篇、实践篇、展示篇、家园互动篇。活动中,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等资料向孩子们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让幼儿体验他们的辛苦,了解劳动是-光荣的事情,感受辛勤劳动者的光荣。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活动。干起了力所能及的小事:小班帮着捡垃圾和校园的树叶、摆椅子、收拾玩具;中班为班级整理图书玩具,抹桌椅,浇花、擦桌子等……大班的孩子为班级拖地、扫地、擦洗走廊玻璃、楼梯扶手、门、窗台等……小朋友们在劳动中切身体验劳动的快乐,提升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很积极、快乐。

此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各行各业的资源,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强烈意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了解到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感受到了辛勤劳动者的光荣,激发了孩子们对这些可爱人的爱戴之情!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4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在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杨爱军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杨爱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做让学生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教学节盛况空前,由个人素质、提升理念和实践研究三大板块10个项目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启迪老师们的才智,发展老师们的特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激情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诗意的飞扬……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才华,展示了学校教学文化特色,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和谐团队建设。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

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4、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积极劳动、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展示新世纪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2

2017我们的节日·庆五一活动总结【1】

为了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到“五一劳动节”的真正含义,感受到辛勤劳动者的光荣,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武安市第二幼儿园的老师们抓住了劳动节中的宝贵教育资源,本周以“我劳动我快乐”为主题,各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各年级组的小朋友都在老师的领引下尝试着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小班的小朋友进行了穿衣服、穿鞋子、整理玩具等各项比赛;中大班开展了“红花献给最辛苦的人”、“我帮玩具来洗澡”、“我是妈妈好帮手”、“我给菜园来除草”等等一系列劳动活动……

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每个孩子都从中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知道自己平时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大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自己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并对这次主题活动做出了肯定和认可,纷纷表示很有教育意义。

2017我们的节日·庆五一活动总结【2】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开展了"庆五一----我们爱劳动"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全园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理解了"五一劳动节"的含义,感受到辛勤劳动者的光荣。

一、幼儿园好声音—“劳动之歌大欢唱”

各班教师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4月28日下午在幼儿园多功能厅开展幼儿园好声音—“劳动之歌大欢唱”。瞧!宝贝们穿上了统一的园服,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纷纷登台,他们以饱满的情绪合唱了《劳动最光荣》、《我是一个粉刷匠》、《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蜜蜂做工》、《人人叫我好儿童》《我是值日生》等关于劳动的歌曲。伴着欢快的旋律,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劳动歌曲,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通过表演,幼儿表示要学习小喜鹊和小蜜蜂,懂得从小爱劳动,劳动最光荣。

二、"我是小小的光荣劳动者"之一大扫除活动

4月29日上午,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小的光荣劳动者"之大扫除活动活动。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卫生扫除,大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班级大扫除;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擦桌子、椅子;小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擦滑滑梯。在老师的领引下提着小桶、拿着抹布,干劲十足地擦拭着教室的桌子和椅子以及滑滑梯,尝试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爱劳动的强烈意识。

三、"我是小小光荣的劳动者"之二制作点心

4月29日下午开展了“我是小小光荣的劳动者”制作点心活动。小班做饭团;中班包饺子;大班做寿司。活动开始前,大家都洗干净了手,而老师们准备好了各种制作食材。活动一开始,在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的帮助下,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开始制作。大班的小朋友开始用寿司卷制作寿司,加点黄瓜、撒点肉松、加点香肠、涂点沙司,卷一卷,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亲手制作的寿司“出炉”了。中班的小朋友先在饺皮里面放一点陷,再在饺皮周围抹一点水,然后捏一捏,让饺子的肚子鼓起来,这样一个完整的饺子就完成啦!小班的宝贝们用稚嫩的小手揉捏着米饭,把各种馅料捏在饭团里面,一个饭团就完成了。大家互相品尝着各自制作的点心,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亲自动手劳动后的快乐,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

借助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增添了丰富的教育内涵,更培养了孩子们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同时也让孩子传承了“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每个小朋友们都在劳动中受益匪浅,知道自己平时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大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自己也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2017我们的节日·庆五一活动总结【3】

4月27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工会组织职工在南山开展“我们的节日:庆五一”主题活动,全所84名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3

【关键词】节日节日教育文化情感道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怎样通过游戏、艺术、体育、文学等各种活动,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资源,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已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幼儿园纲要》中也明确规定:“在幼儿园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由此看来进行中外重大节日的开展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那么如何让节日文化有机的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呢?如何从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节日中选择幼儿园孩子喜欢的、适合的呢?如何真正发挥节日的作用,让孩子在节日中感受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呢?结合我园长期以来以来节日教育的开展,现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小小经验:

一、节日教育内容要坚持“三个原则”

在我们日常社会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节日。包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纪念性节日、家庭节日以及一些热闹非凡的“洋节”。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幼儿,对孩子有价值取向的节日呢?我们在选择节日作为教育内容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适合性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节日活动则是民风习俗最集中体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寻觅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领略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可以体会到古代人民热爱祖国的爱国之情……但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节日文化也存在一些不科学性、不健康的东西。因此这就需有要我们教师精心筛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合幼儿园条件允许开展的节日。只有选择与幼儿有联系的节日内容,才能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自主的参与活动。才能让幼儿在节日教育的活动中,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文化及环境氛围,学会分享节日快乐。

(二)趣味性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节日教育时,还要注意节日的趣味性。如在进行“春节”节日教育期间,孩子们对于“年”的认识很少,不知道年的替换,不了解月份的替换……因此我选择了适合孩子的,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把年比作一位妈妈,讲述了年妈妈的故事,告诉孩子年妈妈总共有12个孩子,孩子有大有小,大的孩子有31天,而小的孩子只有30天……在富有童趣的故事中,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具体的知识和一些年历文化。

(三)过程性

幼儿园每年都要开展一定的节日教育,但幼儿从小班、中班到大班的成长中,如每年单一的庆祝教育活动,会让幼儿感到很枯燥,而且三年如出一辙的节日内容也会让幼儿不感兴趣。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同一节日在不同年龄班的庆祝方式要有一定过程性和目标取向性,如小班时在庆祝国庆节时,初步告知国庆节是我们中国的生日,并以观看录像和分享活动庆祝。中班时,可开展相应的制作活动,制作五星红旗,并以个人才艺表演来庆祝祖国生日;大班时,可在园内开展一些游园活动,内容可以跟祖国相关知识相结合,从而了解祖国的深渊文化。过程性的节日活动,更是开放的,有延续性的,一定会让幼儿产生不一般的情感,让幼儿获得的是对节日全方位、立体的认识。

二、节日教育形式可凸显“四个结合”

(一)将节日与主题教学相结合

将主题教学与节日相结合是我园长期以来的一个重大举措。在主题教学中充分挖掘节日教育资源,使孩子记忆更加深刻,学习更加主动。如在主题“快乐家庭”的开展中,我结合了“三八”妇女节的教育活动,组织孩子进行“夸妈妈、画妈妈、做朵红花送妈妈”的一连串活动,引导孩子在感知家庭带来快乐的同时,更要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对妈妈的爱。

(二)将节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节日活动的开展总伴随着相应的实践活动,所谓的“学习、实践”一体化。因此我们积极推崇“节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的宗旨,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在实践中巩固。如庆祝“十一国庆”节到来的同时,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天和人家社区、城中广场……等一系列的社区实践活动,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祖国的变化。

(三)将节日与环境创设相结合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第三位老师,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环境的隐性作用。在进行节日教育活动中,要利用环境创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参观感知周边的节日环境,从而和幼儿共同创设节日主题环境。如国庆节是我国重要的纪念性节日,我们先通过让幼儿观察周边环境的变化--好多超市、工厂门口都挂上了灯笼和彩旗,从而感知重大节日的到来,再和幼儿商量这么重大的节日我们该如何装扮我们的活动室,让幼儿参与到节日的环境创设中来,做节日的主人。

(四)将节日与家庭活动相结合

家庭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是教师的亲密朋友,在幼儿教育中,两者缺一不可。而《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家庭活动与节日结合的教育也是极有必要的。有关一些传统的、重大的节日的到来,都适逢一些节假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对节日已有一定认识,那么家长也应配合老师,利用节日的到来可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如“五一”节前夕,幼儿园已组织了相应的节日教育活动,那么家长在节日当天也可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感受打扫后带来的成功感,体验劳动的意义。也可带领孩子去小区观察清洁工的劳动,帮助清洁工,慰问清洁工,使之体验劳动的艰辛。

三、节日教育作用要彰显“两种资源”

(一)节日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每个节日都是世世代代相传的产物,不同的地区的节日形式和民俗特点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仙人智慧和经验成果。因此,积极开展节日教育活动,让幼儿从更多的节日教育中感受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感受所在城市在节日中的浓浓氛围。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和游戏,让节日--这些具有中华名族符号的烙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并由他们传承和发扬。

由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连接起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春节的文化更是多姿多彩,贴春联、挂年画、挂灯笼、贴福字,放烟花小,小年夜、大年夜,拜年,迎财神,吃年糕……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气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我们可根据本地的一些风俗习惯,为幼儿设计一系列认识“年”的活动,如“年妈妈的十二个孩子”、“剪窗花”“新年歌曲”……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感知春节,体验名俗文化。除夕过后的十五天为“元宵”,是亲人再次团员、庆祝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吃着元宵,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看花灯、赏夜景。而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进行“做元宵”,“赏花灯”“吃元宵”等活动,让他们在做一做、看一看、吃一吃的过程中,感知元宵文化,体验节日快乐。在清明节,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踏青、放风筝,更甚者还可以加入古诗的元素,学习古诗《清明》,让孩子从不同纬度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带给孩子的更是一系列的欣赏、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粽子”“端午的由来”“介绍屈原名人”“吃粽子”“认识菖蒲”“制作香囊”“观看龙舟”“吃粽子”……让孩子们不仅感受中国地区的多元文化,更加深了对节日的认识。中秋节也俗称“团圆节”,在“月圆人更圆”的节日里,为我们的孩子盛上丰富的精神大餐--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观察月饼”“品尝月饼”……众多节日的开展,孩子们在学习中,实践中……一个个具有中华符号的烙印会牢牢印刻其中,由他们去发扬,去弘扬,让我们名族不断壮大,不断发扬,从而走向世界。

(二)节日教育是一项道德资源

节日是一种社会文化,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利用一些重大的纪念性节日、传统节日、家庭节日的中所蕴含的道德资源、情感教育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孩子从小爱祖国、爱家庭、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崇高理想的种子。例如十一国庆节时,可在活动室和家里挂上国旗、地图,陈列祖国、家乡建设的图片;组织孩子参加庆祝活动,让他们在庄严、喜庆的气氛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八一建军节时,可以带领孩子去参观军营,也可以请部队的英雄战士来给我们孩子讲述不同年代的英雄故事,当孩子们被英雄事迹的光辉所吸引、确认时,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就会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对象。时代的造就让更多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内涵,不珍惜劳动的结果,对劳动的概念也丢弃了……这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也决定了个人的道德面貌。因此,我们在幼儿园中,可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各种以劳动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对于热爱劳动、劳动习惯好、劳动技能高的孩子给予表扬、奖励。还鼓励孩子利用假期为自己的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还组织孩子慰问班中的保育员阿姨、清洁工、食堂炊事员等等,让孩子从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光荣的,让孩子懂得劳动的意义,使孩子们通过节日教育活动,更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4

目的:了解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的现况,探索与疲劳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和tDL生命质量测定表对山东省和北京市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公立幼儿园女性教师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疲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躯体疲劳(5.16±2.05)分,脑力疲劳(2.38±1.74)分;②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幼儿园教师,且差异有显著性(p

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疲劳影响因素疲劳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原因使机体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一种衰竭状态。如果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抑郁、思维混乱、脾气暴躁等心理症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近期我国出现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显示,学前机构教师的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由于工作对象是无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幼儿教师普遍工作强度高,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疲劳现象。因此,幼儿教师的疲劳状况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学前机构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状态方面,而对他们的疲劳状况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幼儿教师疲劳的综合措施,为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按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了山东省和北京市的3所市级公立幼儿园、3所县级公立幼儿园、3所农村公立幼儿园,从中随机抽取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女性教师,其中市级公立幼儿园教师97名,占42.4%,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58名,占25.3%,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74名,占32.3%。在编教师135名,占59.0%,非在编教师94名,占41.0%。年龄≤25岁的50人,占21.8%,26~30岁的49人,占21.4%,31~35岁的45人,占19.7%,36~40岁的46人,占20.1%,≥41岁的39人,占17.0%。主班教师101人,占44.1%,配班教师83人,占36.2%,教学管理人员45人,占19.7%。

分组指标简介:主班教师是班级中的总责任人,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教师职责是根据班级计划配合主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管理幼儿生活。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所在学前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学习、考核。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91.6%。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自编学前机构教师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工龄、岗位、编制、文化程度、月薪、执教班级的幼儿数等工作和生活情况信息。(2)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FS-14。该量表用于测定疲劳症状的严重性,评估临床治疗的变化,以及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筛选疲劳病例。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2个维度,第1~8个条目反应躯体疲劳,第9~14个条目反应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分,脑力疲劳为6分,疲劳总分值为14分,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3)tDL生命质量测定表。该量表用于测定人身体、心理、社会性、尽职责的能力及自我健康意识几方面是否完好。量表包含16项内容,得分满分100分,

1.2.2.施测方法

研究对象以自评的方式集中填写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核查,剔除无效问卷,测评结果全部输入计算机。

1.2.3.统计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F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其中躯体疲劳(5.16±2.05),脑力疲劳(2.38±1.74)分。

2.2不同地区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p0.05,与县区比较bp0.05

2.3不同年龄、婚姻、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在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疲劳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

注:ap0.05,与≤25岁比较bp0.05

2.4不同工龄、编制、岗位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工龄≤2年的幼儿教师躯体疲劳得分低于其他工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ap0.05,与工龄≤2年比较bp0.05,与13~17年比较cp0.05,与配班教师比较dp0.05

2.5公立幼儿园教师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tDL生命质量得分为(84.33±11.42)分。得分在

2.6影响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些因素对学前机构教师疲劳得分影响较大,以疲劳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与家人同住、睡眠环境、每天吃早饭、三餐规律、每周休息天数、执教班级的幼儿数、月薪、外出进修、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出深造、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情况与教师的疲劳得分有关。(见表4)

3讨论

疲劳通常是由于在情绪较紧张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学习活动或者工作等过长时间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减退,使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疲劳状况。幼儿教师教育对象为学龄前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无行为能力、自立和自制力差,易发生幼儿园意外伤害,需要教师随时随地的监护,幼儿教师因此常置身于繁忙而紧张的职业环境,由此引发的工作压力使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感和心理不良反应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行动力差或是行为偏激。此次调查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高于其他教师群体。因此,她们的疲劳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城市公立幼儿园各类评估、业务考核、教研活动较多,教师加班现象普遍;而农村公立幼儿园则存在在园儿童数量多、师生比过高的问题,教师每日工作负荷过重。年龄≥26岁的公立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疲劳症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机能下降,长期处在较为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不能按时作息,不坚持体育锻炼,所以疲劳感增加。工龄≥13年的教师比其他工龄教师更易出现疲劳症状,是因为这一年龄段教师家务负担重,子女又大多都在求学期,她们与子女一起承受着升学压力,因此处于工作与家务的双重压力之下;由于缺乏外出进修深造机会,她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更新较慢。加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专业的重视,各地公立幼儿园中都充实了一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她们精力充沛,在校期间学习过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幼儿也更喜欢接近年轻、漂亮、专业技能好、有活力的教师,这些因素都对年龄较大的教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影响其工作成就感,使她们在工作中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工作缺乏热情等心理症状。waGeR等认为疲劳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心理紧张水平。在本次调查的公立幼儿园中,年龄较大的一线教师还面临着因年龄原因造成的岗位调整,如调离教学岗位、转岗为后勤人员等,由此产生的压力反应,引起她们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加重了疲劳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编教师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非在编教师,原因在于公立幼儿园在编教师享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权利,他们课余时间要投入更多精力为职称评定做准备。此外,本次调查的这9所公立幼儿园都规定,主班教师必须由在编教师担任,这无疑又增加了她们体力、脑力劳动量,长此以往易产生疲劳感,情绪不稳定、缺乏行动力。在幼儿园中,主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比配班教师更多的责任,本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配班教师。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持续的高负荷工作、缺乏外出深造机会,容易使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其生命质量,加之不注重日常体育锻炼、身体机能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幼儿教师身心的疲劳感。综上所述,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对非工作时间加班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避免出现同筹不同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她们的工作热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应当为幼儿教师安排定期外出进修深造,使幼儿教师在更新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职业倦怠感。再次,幼儿教师平时也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规律,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311.

[2]宋新莲,段东红.急诊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17(30):116.

[3]刘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CHaLDeRt,BeReLowitZG,pawLiKowSKat,etal.Developmentofafatiguescale[J].JpsychosomRes,1993,37(2):147-153.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99.

[6]杨燕,孟仙,王礼桂.武汉市部分中学生学习疲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70-572.

[7]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

[8]刘玎,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9]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1480.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5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会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进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二)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在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三)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较少人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农村幼儿园的工作,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四)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策略

(一)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其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农村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

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

(三)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配置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先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积极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廖淑华,余光英.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一个修正[J].市场论坛,2004,(8):64-66.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2014,(5):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6:2.

[5]周晓飞.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0):114-116.

[6]张金锋,方留.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分析[J].管理观察,2011,(2):188-189.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6

我园在实施物质环境创设时,首先考虑获的环境空间和摆设以环境优美、安全、卫生为主。下面就我园环境创设浅谈几点看法。

一、幼儿园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一)物质环境创设。我园绿化面积一百多平米,绿化率虽然不是太高,但环境美观、洁净简单安全、卫生。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在种植园里种种花、播中其它植物如大蒜、葱、花生等。植物具有观赏、建造和烘托景观的功能,绿化体现了环境的自然、美观和舒适。除了环境绿化以外,幼儿室外活动场地的设置也很重要。室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室内活动的延伸和强化。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我园在操场上设置了两个大型玩具,幼儿园一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除了早锻、早操、体育活动之外,幼儿还有一半时间是自由活动,因此大型玩具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如果缺失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当然每个幼儿园存在不同的情况,应一切从本园实际情况设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园教育资源,创设出自己风格的物质环境。

(二)室内环境创设。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它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粗细、大小、形状、色彩、等能给以刺激的一切物质。而室内环境是教师通过选择材料投放、利用区域空间形成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一种手段。但,实践发现室内环境创设特别是主题墙饰的创设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就好布置好环境,做好迎接幼儿回园,因此就造成教师教师动手操作的多,基本全是教师的手工作品,幼儿的作品少之又少。再者,由于开学初花了不少精力去布置环境,而且开学后,又忙于教育教学工作,常常存在忽略主题墙对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性。以下是结合新课改理念及我园的一些实践的看法。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可以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激发幼儿的思考,引导幼儿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重复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例如:小班的娃娃家室内环境布置,可以设置为“我的一家”、“我和爸爸妈妈”的及区域里布置跟幼儿家庭的摆设一样有家的安全感,让幼儿带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合照的相片,带她熟悉的玩具等等,让刚来园的幼儿减轻来园的焦虑症和不适应感。教师用心去体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幼儿的关怀借助环境创设去考虑,内容隐含隐性教育课程,不仅能开发幼儿智力,而且还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又如中班的妙妙鼻创设,教师把各种各样的鼻子的图片贴在活动室里,还布置了我知道鼻子的功用。瞧,大象的鼻子能喷水,我的鼻子能闻香等。在区域里又把幼儿做的各种各样的鼻子造型来进行鼻子选美会。如大班的“我爱祖国“的环境创设,教师利用家长的资源收集中国地图、国旗、各种河流山川、名胜古迹、长城、56个少数民族、神七、神八上太空及宇航员的照片等,贴在墙上给幼儿欣赏,让他们不仅知道自己的祖国有多少平方公里,有多少个民族等,还激发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愿望,立志当科学家、宇航员。在区域里粘贴幼儿”我爱祖国“的各种绘画、装饰画、手工作品等既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使幼儿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同时让幼儿了解多元文化。

“会说话的环境“反映了教师的智慧和勤奋。又反映环境记录对幼儿很重要,它让幼儿知道成人重视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使幼儿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和游戏中去,学中玩、玩中学,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教学作用。

二、环境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策略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影响

职业倦怠亦称之为“职业枯竭”,用来阐释个体面对繁重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生理和心理枯竭现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即幼儿教师长期处于高负荷、持续性、程序性工作环境中,工作中持续疲劳及同他人人际关系紧张而引发的自卑感、挫折感,并最终导致个体在行为、情绪、情感、认知方面表现出身心疲惫、漠不关心的精神状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非正常精神状态,其症状主要体现为对人冷漠,缺乏工作动力与目标,丧失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爱伦・凯曾提到:“教育一个儿童,即意味着将一个灵魂的生死权利掌握在你的手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则承担保育与教育双重责任,教师举止言谈都会深刻影响到儿童,在儿童心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象,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热情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进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为此,积极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态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沉重工作负担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

第一,“角色超载”。“角色超载”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肩负多重角色使命,晨间接待是医生,集体教学时是教育者,接待家长时是服务人员等。幼儿教师职业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综合,既要制作教具、创设环境、密切联系家长,又要备课、承担教学任务和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班额超载”。“班额超载”现象在幼儿园普遍存在,教育部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师生比为1∶6至1∶7,但相当部分幼儿园班级人数已达到40人以上。此外,众多幼儿园仍未达到“两教一保”的教师配置,部分幼儿园一个教师独立带班,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繁重。

2.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深入推动着教育变革,这也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望:首先,教育方式方面,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计算机理论与操作技能,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其次,教师资格认定方面,幼儿教师职业资格由师范院校培养转向社会认定,教师职业竞争日益激烈;最后,学历要求方面,幼儿教师职业学历要求逐年提高,部分教师忙于各种形式进修,教师压力重重。

3.工作待遇低、合法权益不能保障

经济待遇也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幼儿教师背负沉重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然后其实际劳动付出与所得劳动报酬相差悬殊。高物价水平与低收入反差使得幼儿教师在生活上捉襟见肘,仅仅勉强维持正常生活开支。此外,幼儿教师合法权益也难以保障,部分私立幼儿园并未严格执行国家《合同法》,没有依法同被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教师的各项福利自然未纳入工资体系。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自然会产生职业挫败感,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4.幼儿教师职业缺乏社会应有尊重和认可

社会对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当前社会已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对幼儿教育投资也大幅提升,但对幼儿教师职业仍存在片面认识:第一,过度强调教师奉献精神,社会家长不切实际的需求常使幼儿教师背负沉重工作负担,“神圣化”教师职业忽略了教师个体感受,使幼儿教师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第二,将幼儿教师工作简单等同于保姆工作,片面认为教师工作缺乏专业性和科技含量。幼儿教师工作失误时遭受家长谩骂和指责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从侧面反映出幼儿教师职业缺乏社会应有的尊重与认可。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调适策略

1.提高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

国家应尽快制订出台《学前教育法》,完善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各级各地政府、教育不闷对幼儿园办园者资格与教师资格认定做出详尽规定。此外,在普及义务教育形势背景下,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同样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学前事业财政支持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教师解决工资待遇、工资晋升、工作环境等问题。通过立法和提高教师待遇措施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减少幼儿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维护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性。

2.加强对幼儿教师人文关怀,创建和谐园所文化

幼儿园女性教师占据绝对优势,为此,应充分考虑女性群体身心特点,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创设和谐的文化氛围。诸如,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施行年度免费体检,组织慰问生病、产育教师,传递组织对个体的关爱;教师生日当天为其献上鲜花或蛋糕,使其感受组织温暖;为每位员工贴身定制合适的园服。通过对教师真诚的帮助和关怀,激发教师集体荣誉人,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

除国家立法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外,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奠基性的重要地位,当成神圣事业对待,并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自身力量。此外,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和学习,以严格道德标准要求自我;树立教书育人、勇于奉献、尽职尽责、德高为师、热爱教育的职业道德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克服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孟丽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6):20-21.

[2]蔡军.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J].陕西教育,2010,(6):91.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8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给我们带来许多童年的欢乐。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编自创的一种传统游戏,由口头创作流传,深受孩子们喜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不但符合孩子们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更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一、民间游戏及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幼儿的民间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一)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幼儿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二)幼儿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取材。

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三)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这一特点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它往往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的局限,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做游戏,愿意玩,幼儿就可以在走廊或活动室的一角、花园及家里,利用任何工具进行游戏。

(五)幼儿民间游戏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

例如踢毽子,不论大小都可以玩,年龄小的幼儿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用手拎着踢;年龄大的幼儿则可以直接踢,还能踢出许多花样来。跳“房子”更简单,只要用树枝或瓦片在地上画上格子,就能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乐趣无穷。

二、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

(二)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员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炒黄豆》、《跳皮筋》等,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其次,民间游戏独具的特点促使幼儿掌握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成功与失败。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抗挫能力,增强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四)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间游戏推动极大。

三、运用和组织民间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民间游戏的独有特点,它的运用和组织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在搜集、改编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流行于口头,存在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在对多个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时,对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应加以改进,或者重新编写,赋予新的含义,并使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运用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度性。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应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针对一日活动中的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和幼儿的需要,以及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三)在组织幼儿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安全性。

对于幼儿民间游戏的动作设计、场地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安全性检查。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展的新文化。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材料是旧的,教育是新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总之,幼儿民间游戏蕴含着无穷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值得我们重视和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志方.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12(第1版).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9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工艺;教育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提炼出来的、自发制作的具有朴素审美意义的艺术,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创新,大部分成为了非物质文化,国家与社会也给予了非物质文化高度的重视。

一、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民间工艺体现着民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民间工艺的过程其实也是享受喜悦和欢乐的过程。比如像中国结,它是由一根绳子通过穿梭、缠绕方式最终完成精美图案,象征着吉祥、幸福、平和,传递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态度,幼儿通过对民间工艺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活精神和态度,从而培养起乐观开朗的性格。

2.有助于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民间工艺凝聚了广大劳动民众的智慧,体现了民众的慧心巧工,民众用的自己的慧心和巧手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制作成了各种奇思妙趣的艺术品,将无穷的想象力用工艺的形式表现出来,突破思维限制,既大胆又不乏创新,这种工艺制造思维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刚好与幼儿不受束缚、爱好想象与幻想的天性相符合,给了幼儿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心灵手巧”这个成语体现了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心灵巧才能给制作带来奇思妙想,手巧才能将妙想付诸实践,而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刺激大脑神经,进一步增强大脑的灵活性,这就是幼儿学习民间工艺制作所能起到的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意义。

3.有助于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民间工艺的装饰体现着节奏、对称、秩序与空间美,比如陶艺品的回纹和如意纹、民间剪纸图案的对称美等等,而且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使用、搭配组合更是体现着视觉美感。在造型上,民间艺术处处体现着概括、简练、古拙的特点,充满自然生动的情趣。审美,就是生命主体对本体之美的把握,幼儿在欣赏和创作这些艺术品的同时,能够茶才能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之感

二、幼儿教育融入民间工艺课程的策略

1.发掘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工艺。我国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非所有的民间工艺都适合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来,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进行甄选。在选择民间工艺时,幼儿园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选择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趣味性的,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选择文化底蕴丰富、文化价值深厚的,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符合当地风俗习惯,能够就地取材,方便工艺课程所需资料和材料的搜集整理;操作起来安全可靠,不会对幼儿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现有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泥塑、剪纸、草藤编织等民间工艺是比较适合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增强可操作性,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创新,或是代替一些工艺素材,比如草藤可能会扎到手,则可改用彩带,剪纸时剪刀容易割破手,则需要老师在一旁辅助完成,此外,民间工艺的选择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复杂,以能有效协调幼儿参与兴趣、起到教育效果为准。

2.营造良好的民间工艺教学氛围。不少幼儿老师认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低、动手能力差,在开展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时觉得幼儿难以独立完成,因此,有时免不了出现总是老师在操作,幼儿只有在一旁观看的份,长期这样,只会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动手或是不会操作,使得民间工艺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针对这种现象,作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良好活动范围,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动手去操作。具体而言,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老师要以平等、友好的身份去跟幼儿做朋友,而不能以师威来要求和控制幼儿;要控制好授课时间,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和操作时间;在制作民间工艺时,老师要在一旁留心观察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幼儿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能直接取代幼儿帮幼儿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以游戏方式组织民间工艺教学活动。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以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民间工艺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从而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民间工艺。比如,在教学剪纸这项民间工艺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过新年,贴剪纸”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让小朋友自行讨论春节要贴什么样的剪纸,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习剪纸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的专心、专注;在学习制作陶艺时,由于不可能带孩子到真实的窑洞烧制陶艺品,因此可以用游戏模拟方法,搭建一个虚拟的窑洞模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陶艺制作的全过程。幼儿在完成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之后,老师要用艺术化的评价形式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评价,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并鼓励幼儿向其他小朋友表达介绍自己作品的构想、制作方法,这样既能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还能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和集体互助意识。民间工艺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作息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融入民间工艺课程,可以让幼儿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生活化体验中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作者:王婷单位:昆山市开发区蓬欣幼儿园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含义篇10

幼儿园活动课程,主要以幼儿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幼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幼儿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开设这样的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热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幼儿活动课程教学应重视生活化(或园本化)教学,应联系生活和园本资源开展教学。我园开发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探索出农村幼儿园开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经验,促使我们农村的孩子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一、构筑幼儿活动网络体系

1、实地参观,积累经验

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我们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的启蒙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为幼儿的能力建构积累必不可少的经验。我们借每周的社区体验活动,带领幼儿实地体验。我市是“竹编之乡”,在我市的多数山上都有竹子、竹林,不少村庄都有有制作品的能工巧匠,打造的竹制品的能工巧匠,打造的竹制品类型众多,花样各式,并很大实用价值。于是我们组织孩子去参观竹林,了解竹子生长的过程,亲眼去看一看竹子的各个品种。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参与性强,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生态课堂,收获文明

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我们通过“节日生活”,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年头到年尾,在每一个可利用的节日里,引导孩子观察、讨论,来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的人,萌发对劳动者的热爱,也使他们懂得生活的含义:生活之所以美好,是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奉献的结果,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3、家园连袂,共育幼儿平安乐园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与其一起开展幼儿活动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关爱周围的人”的主题活动时,我们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幼儿讲述他们的工作经历与趣闻。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长辈们为自己成长付出赖艮辛。在“安全小卫士”活动中,为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安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如遇到火灾应该怎样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平时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用电、用火。带幼儿到村、镇消防队看消防队员的演习,并组织家长聆听关于消防安全的讲座。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而且初步培养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家长们说,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提高幼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具体做法是:

(l)结合日常生活,渗透安全教育。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与同伴度过的,他们好动,并且容易兴奋,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各个活动的有效环节进行教育。如:我们通过晨间谈话、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来评价行为的对与错,学会分析应该怎样做,潜移默化地让小班幼儿知道迷路了该怎样尽快找到亲人?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2)结合教学活动,渗透安全教育。

一个教学效果的评价就是教育目标能。否真正落实在幼儿的身上,因此,我们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教学活动、《地震的时候》,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发生地震的时候该怎么办?又如教学活动《煤气开关不乱动》中让孩子们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开。再如《红灯停绿灯行》中让孩子们知道过马路的正确方法,不乱穿马路,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训练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幼儿受到伤害,如在吃饭时要求细嚼慢咽,不与同伴嬉笑打闹,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吃带骨头的食物要把它挑干净,以防卡住喉咙;活动时要求幼儿先把鞋带系紧,围巾拿下,这样就不至鞋带松了、围巾掉了而摔跤;午睡时要求幼儿不蒙头睡觉,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少一份危险,多一份安全。

4、融合资源,全面渗透

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全面渗透,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体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例如在幼儿园与家里开辟“快乐种植责任地”,进行“快乐小农夫”主题活动。四、五月是我市农村生产茶叶的好时节,炒茶也是幼儿最熟悉,且比较感兴趣的事,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主题活动。

二、初步成效与反思

1、成效

通过幼儿活动课程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劳动服务意识,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幼儿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幼儿全面的发展和主动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园活动指导能力,促进了农村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2、反思

第一,农村幼儿园开展幼儿活动课程教学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幼儿活动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不是单靠几十分钟就能开展的,有时往往一个半天,孩子们就在园外开展活动,因此在课程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还有待优化,从特定的幼儿园实际出发,从特定的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从特定的可能的教育资源出发,致力于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建设一支能开展幼儿活动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机制和应变能力是幼儿活动课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推动幼儿活动课程教学的良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