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十篇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十篇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1:54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1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34-03

1教育信息化概述

何为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大量研究中,就其概念而言,南国农先生指出,教育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其中主要涉及资源开发及过程优化,目的是达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促进教育现代化[1];黎加厚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新的教育体系,这种新教育体系的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涉及与教育相关的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的变革,是一项关系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全局的系统工程[2];李克东也用了系统工程的概念来理解教育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加速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并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3];何克抗先生则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4]可见,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

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型社会最有利的推动武器,其应用范围和程度已经扩展到全世界,各国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迎难而上,紧跟时展,制定出诸多相关政策措施。国外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澳大利亚“数字教育革命”;东盟iCt国家计划;等等[5]。

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201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13年6月,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我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拉开序幕,七期培训班共计1100多人参加培训。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战略选择。在论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时,陈宝江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问题了,已经到了非干不可的地步了,抢占教育先机占领教育制高点的人,就是那些走在教育信息化道路最前面的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见,未来的学习将是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人可创造、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在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宽带网络将全面覆盖所有学校,各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将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相应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人员及部门分工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被少数人所垄断,技术上的要求加大了全民参与、人人贡献的难度;教育相关机构彼此孤立,缺乏互通性。在资源开发效果上,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相关教学软件缺乏交互性及智能性;各种教学资源零星琐碎,未得到系统整合。此外,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误区普遍存在。正如杜占元强调,高级计算机、智能移动设备的教学应用,仅仅是信息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算不上是教育信息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技术为促进教育生产力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造。而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就是将教育信息化等同于信息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致多媒体教室呆板乏味,缺乏趣味性,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良好发挥,还使得教师对多媒体设备产生反感情绪,等等。

2社交媒体概述

社交媒体及其特点基于互联网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交媒体孕育而生,2008年以来,社交媒体更是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就其概念界定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外学者安东尼?梅菲尔德的论述,以及国内学者王宏涛、王宏武两位研究者的论述。安东尼?梅菲尔德认为,社交媒体是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社区性和连通性的在线媒体,能够给用户提供广阔的分享平台和空间[6]。

研究者王宏涛、王宏武认为,社交媒体的技术基础是web2.0,新的功能特点是在线互动和对话,用户变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为主动的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其类型包括博客、微博、图片分享、视频分享、论坛、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7]。

就社交媒体的特点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曹博林的论述,他将社交媒体的优点总结为:用户平民化、交流方式具有社交性和对话性、网络平台的匿名性以及信息内容的海量性[6]。

学术界对于社交媒体的研究除了其概念、优点外,也有有关其缺点与不足方面的研究,但总体而言,对社交媒体的赞扬和肯定多于批判。就社交媒体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致使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革新者将社交媒体看成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高估了社交媒体的效用。社交媒体信息海量性的特点,加大了用户在信息海洋里迷失的可能性;社交媒体虚拟性和言论自由性的特点,同样有可能会形成对公众舆论的误导[8]。在正视社交媒体不足的同时,要承认社交媒体的缺点并不能抹杀其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发展运用。

社交媒体与教育信息化截至2014年4月,我国学者针对社交媒体进行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概念、特征,以及社交媒体与政务、社会事件、外交等的关系五个大的方面,其次是诸如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社交媒体的负面效应等方面的研究[9]。有关社交媒体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运用研究还比较少,比较典型的是就社交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的研究。研究者在对社交媒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优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媒体平台为例,分析社交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见,在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社交媒体的运用优势已经受到一定关注,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研究也还比较少。

教育信息化范畴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数字化教材、教学视频、电子档案、实验演示等海量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集中存贮与管理,借助多媒体教室投影、手机、电脑等接入终端,虚拟教学实验演示工具等现代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与移动学习,将会是未来教育信息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开发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媒体工具,已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中永恒的主题,在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媒体工具开发中,社交媒体的开发应用将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支持教育信息化的社交媒体开发要点

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三易为目标开发能在任何教与学情境下轻松使用的社交媒体,追求数字化教学资源易得、易用、易识别的三易目标。在教室、实验室、家中甚至在公交车上、在咖啡厅里,在将有限的物理学习空间扩大为无限逻辑空间的同时,消耗更低的资源来营造更安静的学习环境,使教师能轻松教学,学生能高效学习,并最大限度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最终的追求是达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三易,即易得、易用、易识别。

覆盖任何领域,适当侧重职业教育开发全面覆盖教与学领域的社交媒体,宏观上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各个层次,微观上覆盖任何学科、任何章节、任何知识点。在均衡促进各领域发展的同时,适当侧重职业教育。2014年以来,我国两位领导人少有地就职业教育问题发表言论。2014年6月,主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传承以及促进就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李克强总理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正如媒体报道,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忧虑并不是无据可依的,因为处在较低层次的职业学校的质量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平台要先进智能系统化,政策要跟进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的开发要抓牢各大要素,包括教与学所涉及的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政府方面等。

1)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平台要具有系统性。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平台要能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形成系统,要能实现诸如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的便利连接,要能充分利用人员、场地、设备等资源,扭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空上割裂开来的局面。

2)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平台要具有智能性。在传统教学互动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化的社交媒体学习平台,推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使教学行为更加人性化,学习行为更加具有自主性。平台除了提供传统的互动管理,更要注重实现提供轻松便捷的影像录制和播放功能。

3)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平台要具有先进性。社交媒体上的教学内容开发要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

4)教育信息化社交媒体平台要具有政策性。政府方面,推进多媒体技术发展,制定引导性鼓励政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教育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强有力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实施的基础,政策又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引导和促进作用的关键一环。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2

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是互联网背景下人际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的一次富有创意的结合。社交网站所拥有的人际网络资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其多元化传播主体所造就的针对性传播的可能性和独特的信任资源更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所稀缺。

近期,新华社、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晚报等30余家媒体机构进驻开心网,4000万开心网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这一新平台获取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与好友分享、交流。以社交为特点的开心网成为传统媒体争夺人气的新战场,再次反映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成为人际传播路径下的一种新型大众传播模式。

socialnetwork与socialnetworking

社交网站,英文称为SocialnetworkingSite,简称SnS。目前风靡一时的Facebook、twitter以及开心网等都可归入这类网站。

所谓socialnetwork,是一种由个体或组织(也称为“节点”)组成的社会结构,它由一种或更多特定形式的相互依赖关系联结而成,如朋友、血缘、金融交流等方面的关系。而socialnetworking则是指个体借助这些关系联结成特定的群组,如社区、邻居等。这种群组的结成可能是面对面的(如在工作场所、学校),但在今天的网络上却最为流行。与传统的面对面方式相比,互联网上充斥着成千上万的个体,他们希望碰上其他互联网用户,以搜集和分享与各式各样主题相关的第一手信息和体验,最终发展出一种友谊或专业关系。这种陌生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社交的方式有一个经典的理论解释:六度分割理论。

六度分割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Social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种方式。现在一般所谓的SnS,其含义已经远不止“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比如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根据爱好进行凝聚、根据学习经历进行凝聚(如Facebook)、根据周末出游的相同地点进行凝聚等,都被纳入“SnS”的范畴。

社交网站(SnS)庞大的用户群及其特有的凝聚力使其作为信息传播介质的潜在作用日益突显。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Youtube就大出风头。当时的候选人奥巴马在Facebook拥有一个包含300万拥护者的群组,通过在网络上募集小额捐款。甚至有人称,2008年美国大选不仅仅是人奥巴马的胜利,同时也是美国社交网站的一场胜利。对于此次进驻开心网,新华社负责人也认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索与网络等新媒体合作所产生的新的报道方式及商业运作模式。

传统媒体眼中这种“新”的报道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其根本在于社交网站的人际传播模式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路径变革,而这种变革是否成功,不仅在于表层的信息传播路径变化,亦在于由此带来的深层的信息传播本体――内容的改变。

传统媒体+社交网站: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路径接轨

社交网站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传播路径的改变。

1.传播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沿袭着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即以媒体为信源,向广大受众发出信息。作为信源的媒体主导着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作为信息传播对象的受众则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这种单向传播的模式具有广覆盖的优点,同时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传播路径的脆弱和传播效果的不可控。在这种模式下,信息一旦发出,即使是作为信息制造者的媒体事实上也无法有效掌控其传播进程;由于缺少中间节点的中继和增益,信息极易发生衰减甚至丢失;而且,对传播者一方而言,所谓受众不过是一个只有总体轮廓的群体。(见图1)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网站的信息传播主要依托人际传播的点对点模式,点与点的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信息可以经由多重路径送达受众,而且由于点与点之间基于人际交往结成的凝聚关系使信息的传播过程变得稳定可控。(见图2)

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存在,这种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模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点对面人际传播模式的局限,兼具了人际传播的精确性和大众传播的广泛性。

2.传播主体

如前所述,在传统传播模式下,媒体是当然和唯一的传播主体。而在社交网站上,媒体依然具有信息原发者的身份,但随着信息投放到人际传播网络,网络的每一个节点(媒体、网络中的群组、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再传播的主体,而随着这些再传播主体的加入,他们的个体影响也被加入到信息的再传播过程中,从而使这一过程愈加多元化。

3.传播对象

在传统传播模式下,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基本以群体姿态存在,个体特征非常模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从而影响到传播效果的实现。而在社交网站的人际传播模式下,点对点的直接传受使信息的针对性大大增强,特别是网络中每一个节点作为传播主体的加入使信息针对性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因为,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自发成为信息的再加工者。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传播致效的可能性。

路径变革传播致效:路径优势的深层转化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的对接无疑是传播路径的一次变革。但是,这种表层的变革要真正转化为传播效果,还需要将路径优势向深层转化。

1.由针对到有效

使用与满足(UsesandGratifications)理论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播媒介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针对性。也就是说,针对性越强的信息因为满足了受众个体特定的需求,对受众就越有效。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信息的针对性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基于传播者对传播对象特征把握的不确定;另一方面,信息针对性的要求越高,所付出的传播成本就越大,在大众传播中,由于传播对象(受众)群体的庞大,点对点的精确定制式传播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成本,因而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针对性传播却在以人际传播为特征的社交网站平台上获得了一定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在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下,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作为传播主体参与进来,并义务地进行信息的针对性制作和再次传播。这就使得原本由媒体一家承担的针对性传播成本分解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使点对点的精确传播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能,因而也有可能大大提高传播的效果。不过,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到现实的可行性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解决这段距离的关键在于两点:

其一,媒体作为信息原发地是否提供了足够丰富和有效的信息。传统媒体要想借助社交网站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提供足够多和有质量的信息。否则,传播路径的优势就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如同高速公路修得再好,如果没有多少车跑,路也就失去了意义。媒介系统依赖(mediaSystemDependency)理论认为,由于受众希望媒介系统能帮助他们接触和消费信息以实现其目标,他们会发展“与那些感觉最有助于帮助其达成目标的媒介的关系”(Loges&Ball-Rokeach,1993,p.603)。任何媒介吸引受众的核心都在于其内容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也是如此,一开始可能由于传播路径新鲜这样的表层因素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但长远来看,如果没有有效的内容支持,这种吸引也将不过是昙花一现。

其二,社交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有多少能被激活为主动传播的主体。如前文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各节点理论上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信息义务的再传播者,从而大大增强信息的针对性。但事实上,这种义务行为不可能完全自觉发生,而是需要培养、引导和激发。通常对互联网使用者的研究都以在线时间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在线时间超过平均时长的被视为重度使用者,即heavyuser。按一般推断,heavyuser最有可能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力量。但事实上,在这些heavyuser中,有很多人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很少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行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真正主体其实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heavyuser的基本特征――使用网络的时间和频度较高;但同时,他们还有另外一些特质,比如参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性较强、在网络社交群体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简言之,他们是在网络上有话语权并主动使用这种话语权的heavyuser,我们将其称为poweruser。培养和争取更多的poweruser参与到媒体信息的传播行为中来,是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后值得一做的功课,也是利用社交网络扩大传统媒体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2.由信任到说服

信任是很多人际互动成为可能的关键,它是理解各种社会行为的基础。人际传播的一大优势就是,这种点对点的传播往往以人际间的信任作为基础,因而更容易产生传播效果。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的结合产生了3种信任资源:

(1)对传统媒体的媒介信任,这种信任会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转移到网络平台上,从而影响到受众对信息价值的判断。

(2)熟人间的人际信任,这是一种附加的信任资源,熟人的推荐往往会增加受众对信息接收的主动性和信任度。

(3)对poweruser的人际信任,它与受众可能不是熟人,但由于其作为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其对信息的选择和推荐往往也会强化相关信息的传播效果。

如何保有和充分发挥这三种信任资源的作用,是传统媒体信息在社交网站上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

结语

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是互联网背景下人际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的一次富有创意的结合。社交网站所拥有的人际网络资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其多元化传播主体所造就的针对性传播的可能性和独特的信任资源更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体所稀缺。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模式的创新到实际效果的产生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后,如何确保提供丰富和有效的信息,如何充分挖掘社交网站的路径优势和信任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①《开心网成传统媒体争夺人气新战场》:

②Hovland,C.i.,Janis,i.L.,&Kelly,H.H.(1953).Communicationandpersuasion.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

③Loges,w.e.,&Ball-Rokeach,S.J.(1993).Dependencyrelationsandnewspaperreadership.JournalismQuarterly,70(3),602-614.

④Stanleymilgram,1967,"theSmallworldproblem",psychologytoday,Vol.2,60-67.

⑤Uslaner,e.m.(2002).themoralfoundationoftrust.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3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移动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产业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年在英国Vodafone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它能传播新闻信息,广告,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匡文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建伟王克茹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2008年3月中《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9月《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年3月12日第C04版《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陆地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新新媒体《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2期《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9]《新闻界》2008年第一期《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王雪莲王雷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4

[关键词]手机;手机媒体;“第五媒体”;创新与缺陷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它不同于有线电话的就是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语音通话的一种通讯工具。而手机媒体则是通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的一些技术革新成为可能,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媒体功能,依据手机用户的持续增加,手机媒体的特殊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市场潜力巨大,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们公认的四大媒体都有着不同的优长与缺陷,在彼此的交织中艰难的生存,那么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同样不可避免优劣性的比较,而正是在这种比较中才能找到发展的方向。

一、手机媒体的突破创新性使得“四大传统”媒体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既然被称为“第五媒体”就必然有着与其他“四大媒体”的诸多不同之处,也必然有着它的独特特性。在争夺广大受众的“战斗硝烟”中,能够生存下来,手机媒体的突破创新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突破创新”:就是手机比四大传统媒体更便于携带,在广泛的交流互动中以最为迅速的方式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广泛的受众群体,扩大传统媒体的优势,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

1.比四大传统媒体更便于携带

无论从体积、从携带方式和普及率上看,手机显而易见的要比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更便于受众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外在形态很好的切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变化速度之快,让人们应接不暇,在追求超轻、超小和形状独特方面,手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加大了手机媒体的巨大优势。“3G手机突破了多媒体功能的局限,拥有对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强大的支持能力以及在线影视、阅读图书等多种多样的流媒体业务,除传统的通信功能之外,3G手机所能提供的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等诸多增值功能也在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便于携带的一部具有3G功能的手机必将成为广大受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

2.受众可以通过交流互动以最迅速的方式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广泛的受众群体

由于手机的用户的数量是传统媒体所不感企及的,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接近4亿,占据世界手机用户总量的五分之一,所以最广泛的受众也就具有最广泛的认知度,而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以最迅速的方式传递了林林总总的不同信息在最广泛的人群中。

首先,手机的传播迅速及时,可以再瞬间传播到大量受众终端,可以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全世界的一体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与他人沟通与交流。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组织袭击世贸大楼之后,最早向外界该新闻的媒介不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而是以反应迅速见长的手机报。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4分,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宣战,打响了伊拉克战役的第一声炮火。事发后,仅1分钟时间,许多手机用户就受到了此消息。而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地震画面都是当事人用手机拍摄再传到互联网上的,而且中央电视台也引用了这段视频资料。

其次,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短信、彩信、手机报、视频等等,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使传播与接受。那些具有突发性且时效性强的事件的传播,都能体会到手机媒体的优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必上网,也不必看电视,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了解到最新的情况。而人们也不在单一的依靠文字来表达自我,图片、论坛、视频,直接与此类的视听效果使得受众随时随地的可以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一切,真正做到“我与世界同行”。

再次,互动效果突出。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于手受众的有效且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直线型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来多听听受众的心声,从而留住受众。例如:现在国内很多手机报纸就开通了评论功能,使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和想法。此外,用过反馈和交流,传播者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爱好,帮助用户随时随地的挑选和阅读最喜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节省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手机媒体”,时间可以与互联网媲美、视听觉果可以与电视比拼,而观点可以比报纸更迅速……诸多特点是的手机媒体的竞争力日趋强大,并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3.“新的纪录传播工具”

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诸多媒体相结合,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可以提供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项目。3G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手机也在逐渐的开发自己功能来替代传统媒体的一些记录传播方式。因为有声音的互动,广播总是不离不弃;因为有深刻的观点,报纸依旧立于不败;因为是视听的最佳集合体,电视成为主导力量;这些传统媒体的记录传播方式,都在被手机媒体的各项功能所突破,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和传播着我们生活的一切一切。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诸多媒体相结合,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可以提供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项目。

二、由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手机媒体仍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由于手机媒体是在数字化的进程下诞生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有着网络媒体的许多不足之处,如果不注意解决这些问题,手机媒体的方展情况堪忧。

1.科学技术发展的使得手机媒体的发展有着太多的未知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如何运用科学技术也是一项攻坚战。日本的i—mode系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i—mode系统是日本电视电话公司下属的DoComo电信公司于1999年2月22日投入运营的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它通过与日本手机厂商的密切合作,成功的占据了日本的手机市场,成为日本最大的iSp,并远远的超过了传统的通过固定线路提供上网服务的富士通公司。

DoComo还与微软、美国在线等国际知名电脑和通信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和联盟关系,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国际市场,还赢得了广发的同盟。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手机媒体已经走到了一条完全成熟的道路上,随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必然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而受众如何接受,厂商如何发展都为可预知,所以,手机媒体要想传统媒体那样稳固还需要多多努力。

2.手机承载平台的局限性

现有的手机承载平台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下载速度不过快,手机屏幕过小,流量费用相对过高,这些因素必将影响手机的增值业务的发展。如:对于手机电视来就受到了终端昂贵、待机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种类还相对较少,手机用户如果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就必须更换终端,而且现在的手机待机时间一般都在3天到一周的时间,但观看电视节目就会使手机电池的使用减少到不足8个小时,甚至更少,这就会降低手机用户购买视频手机的欲望。除了终端限制外,各类型播放软件的不统

一、手机生产商和业务开发商采用的技术不统一,使得诸多内容彼此不兼容,使得手机用户面对麻烦就望而却步了。新晨

3.不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是社会毒瘤,也必将危害大众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越来越多的承载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流言的可怕在手机媒体的传播中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制止就必然会危害社会。手机扩展功能的逐步研发,必将利弊共存、垃圾信息和黄色信息的泛滥、个人隐私屡屡被侵犯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逐步被认知,并认知到严重到不制不可的地步,但如何有效制止仍是值得和必须探讨的。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有社会赋予的角色,言语和行为都会受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们的角色意识强烈。而一旦处于隐蔽状态,约束力的缺失必将导致个性与欲望的无限升级,就会导致信息难以控制,加速不良庸俗信息的泛滥。中奖、推销、迷信、色情等五花八门的不良信息成为手机媒体的“毒瘤”,由于不良信息不易抗拒、部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入侵”令人防不胜防。由于手机可以随心所欲的拍照,所以由此引发的偷拍导致的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的事件层出不穷。更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体的文化作为一种年轻的文化,在年轻人中影响很大,对于年轻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长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急需要各级部门解决的。

总之,手机已经从之前简单的语音通讯工具,在与互联网结合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多元化的功能,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媒体的特征: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现在手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手机媒体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却不可能替代任何一种传统媒体,但当手机从简单的通训工具转变为一种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时,手机媒体的方展就不可避免,并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并相互交错居住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族关系必然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4]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如此大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使得西部理所当然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代名词,也成为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西部民族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民族关系大局。民族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层面,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关系进行了集中阐述,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民族关系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有限性。总体上来说,西部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的,在整体上是稳定和团结的,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局面。但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内外交错因素注定我国的民族关系构建依然存在着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其一,历史地理自然条件不佳。由于西部地区没有东南沿海地带的便利交通和温和气候,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气候恶劣,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受地理位置限制,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西部的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其二,矛盾的不可避免性。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阶段局限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间互助合作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关系的各种问题引发的冲突和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活跃期。各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逐渐增多,无论是从地理区域还是社会生活的领域,交往的范围和程度都较之过去广泛而频繁。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较之过去有增无减。在科学分析当前的形势后作出了重要判断,认为我国民族工作是成功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

各种问题的存在必然会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的团结、和谐显得尤其重要。民族团结是社会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涂尔干在《论社会分工》一书中提到:“社会团结”是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正是靠着这种联系,社会才获得完整的存在和独立的生命。[6]民族团结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但民族团结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磨合走向成熟。在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正确可行的舆论引导将有助于缩短磨合的过程,早日实现和谐统一。然而,纵观西部地区媒介环境,西部地区整体媒介技术欠发达,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没有优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前,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媒体很少有关于西部的报道。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都比以往向中国西部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并掀起西部报道的一股热浪。但随后热情逐渐减退,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媒体应有的积极舆论导向和助力新型民族关系构建的作用。西部地区媒介对当地信息的传播,会直接影响当地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于西部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认识,必然在民族关系的建构上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而要实现多民族世界社会整体的和谐,平衡、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是其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二、我国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的构建

在这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传媒及其负载的信息已经深刻地侵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媒介生态环境对于民族关系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对于媒介的高度依赖使得绝大部分受众选择相信媒介所建构的传媒现实,人们习惯于将大众媒介再现的环境当成真实环境对待。绝大多数人对于西部民族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只能是通过媒介获知。媒介的结构必然影响信息的结构,而信息的结构直接塑造和影响人们的思维。媒介建构了怎样的民族关系,人们就认识到怎样的一种民族关系,“拟态环境”在传媒化生存的时代愈发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和建构民族关系,在国际和国内塑造了怎样的民族关系的镜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看民族问题的角度并对此作出反应,其结果必将影响现实的民族关系。媒介生态环境建构的民族关系是基于现实的民族关系而产生,而又反过来影响现实的民族关系。西部媒介生态环境隶属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当中,又呈现出西部地域性特质,对于民族关系的构建起着直接的作用。媒介生态是诸多因素的集合体,从宏观层面理解,它是媒介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微观层面理解,媒介生态环境则是将媒介自身作为环境来研究,这种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而且能改变其中内容的过程。媒介生态的维护不但要依赖媒介生态的平衡互动与整体联系,更要依赖诸种媒介生态资源其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稳定而有规则的资源流动与循环。

(一)西部媒介生态环境的宏观层面分析就媒介外部生态环境而言,主要是指能与媒介产生一定互动的非物质环境,主要为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在政治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本身的一些民族问题、宗教矛盾以及边疆安全等问题使得政治成为西部媒介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西部政治问题突出表现在:民族政策调整滞后导致社会发展的脱节、国际和国内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引起的民族矛盾、现代化进程对于传统宗教格局的挑战、以“人权”为借口挑起宗教事端、对边疆稳定的影响等。这些政治问题因极容易被国外反动势力利用,而成为国内外媒体十分关注的焦点。国外媒体往往会抓住一件事情而做大做足政治文章,西部地区媒体如若不积极营造正面舆论场,主动放弃媒体的“社会雷达”功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西部地区媒介宏观上以国家的方针政策、微观上以民族政策为指导来组织各种报道,就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积极给予关注并进行舆论引导。在经济生态环境上,我国民族地区总体上经济欠发达,经济环境有待大力优化,这使得西部地区的媒介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仅媒介技术水平无法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提并论,媒介运行中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也不及中东部地区,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没有优势。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一项基本方针。中央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这势必使民族经济大环境得到有力改善,从而更有利于民族地区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之间文化也会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相互交流、借鉴、促进并共同发展。西部民族文化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文化生态的环境。媒体较多地将关注和报道指向新文化与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互动与碰撞,以及在开发和利用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当流失导致的民族事件。西部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显著特质,为西部各类媒介生存、发展,提供着一些独特条件和氛围,有助于它们的传播运行。这恰是西部民族地区媒介生态中的优势因素,能为民族地区媒介提供独有的传播题材,生长传播优势,值得民族地区媒介机构充分挖掘。[7]

(二)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微观层面分析对西部媒介生态环境不只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含了视觉、听觉等各类媒介的混合环境。[2](p.149)因而,对于微观层面的分析,我们从西部各类媒介自身入手,了解西部的媒介生态发展状况。西部的各种媒介机构及其传播行为、传播规模和传播效果,形成了具有西部特点的媒介生态体系,在对民族关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等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底,我国有报业集团45个,其中西部5个;广播电视集团21个,其中西部2个;电影集团7个,其中西部1个;出版集团23个,其中西部5个,大部分媒介集团集中于中国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中国的媒介地理版图的形势正好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版图形势相反,前者是东高西低,后者是西高东低”。媒介这种东高西低的分布情况说明,西部媒介集团的数量与其广阔的地理空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严重失衡。[8]就西部地区本身的媒介环境而言,媒介构成成分较为单一,近几年新媒体的发展对西部媒介信息传播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受限于地域、市场、资金以及技术等原因,无法与传统媒体抗争,传统主流媒体舆论仍是西部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但传统媒体在西部的发展也存在阻力。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作为传统媒介之一的报纸发行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西部贫困地区多,人们无法订阅报纸,直接导致媒体消费市场的缺失,进一步影响了媒体舆论的规模效应。但从整体上看西部媒体以党报为骨干,传统的正统舆论是西部舆论的主要形式,舆论口径高度一致,它们表现出强大的舆论稳态与惯性,舆论声势平缓、舆论行为对立因素减弱,社会反应平静。[9]从这个层面上看,西部本地媒体利用当地的舆论阵地和地域接近性,在西部民族关系的建构上积极地发挥着作用。如,以四种文字出版的新疆党报《新疆日报》,深受新疆人民的喜爱,它指导着新疆人民进行有序生产生活,保存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传承多元文化,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西部新媒体方面近年来也有一定成效。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第四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的政府应对、处置能力做出了评估,结论是新疆兵团“最牛团长太太”事件政府应对满意度最高,新疆网络舆情能力在不断地加强。另外,2013年1月10日,新华社新疆分社与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在乌鲁木齐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推出适合新疆本地终端受众的新媒体产品,为新疆各行业、各族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并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打造符合新华社战略转型要求和电信通信技术发展要求的新媒体产业链,更好地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大局。

三、国内主流媒体信息传播对于西部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中国媒介出现多样化、多元化特征,中国的传媒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处于中国传媒生态圈中的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必然脱离不了大环境的影响,而大环境对于西部民族关系的建构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主流媒体由于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对于西部民族关系的建构更有说服力,因而本文重点讨论国内主流媒体对于西部的影响。他们对于西部的信息传播,不仅关涉国内民众对于民族关系的认识,更关涉到国际社会对于我国民族关系的了解,关乎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内主流新闻媒体一方面积极、客观、真实、负责地报道西部地区各类新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扶持西部地区媒体积极传播和建构和谐民族关系的责任。加强西部民族关系报道力度,积极引导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国内主流媒介一直致力于西部媒介生态环境的打造。早在1990年9月,新华社曾在乌鲁木齐召开民族报道座谈会。西部地区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等12个分社的负责人及有关记者共25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就民族报道的指导思想做了深入探讨,指出:民族报道要始终抓住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基本主题,从稳定和发展这个大局出发,大力宣传报道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的贡献,[11]在这个指导思想指引下,西部新闻媒体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以新闻报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强和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做出了很多具体、形象和深刻的宣传报道。西部大开发之初,国内主流媒体主要集中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围绕西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劣势着力于经济和市场的报道,并探讨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在此阶段,尽管媒体较少涉及民族关系类的报道,但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报道,帮助国内外更清晰地了解西部的历史、现状,激发人们开发西部的热情,积极配合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媒体舆论环境。从2000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国内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于西部地区的关注从未放松过,主流媒体对于西部地区的重要事件及时作出反应,以排头兵的形式积极引导区域媒介发展进行了报道。例如:《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作者曾以“”“新疆”这两个具有西部代表性的地区为关键词,对《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稿库进行检索,数据显示出:以2009年为转折点,对于“”的报道,2009年之前平均每年在600条左右,之后平均每年在800条左右;对“新疆”的报道,2009年之前平均每年在800条左右,而之后则上升到1200条上下。就《人民日报》一家主流媒体而言,对于西部这两个地区的报道量和近年来报道的上升趋势,足以显示出主流媒体对于西部地区的重视。国内媒介生态环境与西部媒介生态相对于竞争关系,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部区域媒介的发展指明方向。我国主流媒体与西部地区媒体在西部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上力图实现合力,在区域和全域形成“镜像”并反作用于现实的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巩固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新型民族关系。

四、西部媒介生态环境在民族关系构建上的建议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6

关键词:安防系统;网络;传输技术

网络传输技术,是安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几年,安防系统朝向集成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增加了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压力,同时体现了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作用。网络传输技术在安防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满足安防系统的基本需求,表明了网络传输技术的实践优势。

1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技术的结构

1.1总线型

安防系统中的网络传输结构,采用总线型拓扑时,先要构建专用的信道,用于传输安防系统的媒体,再把安防系统的工作站点,利用硬件接口,接入到安防的公共传输媒体内。总线型的网络结构,拓扑方式简单,方便后期扩充建设。总线型受到距离的影响,限制了安防系统的传输范围,故障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安防系统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总线型的缺陷。

1.2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是在总线型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树型拓扑具有明确的主干和分支。此类网络传输拓扑结构,扩充性强,也容易隔离网络传输故障,其在安防系统应用中,节点之间的依赖性很强,很难实现节点之间的分离,一个节点有问题,就会在整体上影响安防系统的网络传输。

1.3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结构,为安防系统提供了网络传输的闭合环。环型拓扑的结构,采取了节点与节点连接的方式,链路之间构成闭合环,环型结构的传输,其物理消耗很少,方便扩充,只是环型拓扑结构中,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系密切,一个节点故障,很容易引起全网故障,降低了网络传输信道的利用效率。

1.4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选择中心节点,其与端节点之间,连接了通信链路[1]。星型结构的网络传输,在安防系统内提高了故障隔离的效率,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故障瘫痪,其在运行中,中心节点的工作压力很大,增加了安装、调试的工作负担。

2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的技术内容

分析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的技术内容,如:(1)网络传输结构设计,根据安防系的需求,规划设计网络结构,利用光纤、铜缆,构建出可用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拓扑结构,在安防系统中安装交换机,其是网络传输的核心,负责连接结构中的安防监控点;(2)网络宽带设计时,要确保安防系统的每路视频,都要在宽带标准之上,通过网络宽度,提高安防视频的清晰度和流畅性,构建虚拟网,保障安防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加密虚拟网络中的数据,实现安全互联;(3)安防中心设计集成和监控平台,监督安防系统的运行。

3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

网络传输技术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结合安防系统的实际运行,探讨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如下:

3.1快速以太网

安防系统内,采用网络传输技术中的快速以太网,满足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的基本需求。快速以太网,其在安防系统中,表现出了很大的运行优势,保障安防系统设备的投资,提供了双绞线、光纤连接的条件[2]。快速以太网,其可直接兼容ieee802.3标准,以安防系统的网络传输技术为基础,给与完善的处理。快速以太网技术,以安防系统的广播为主,连接所有的工作站点,快速把信号,传递到系统中的安防设施上,而且工作站点,具有信号识别的功能,准确识别并判断信号,接收工作站的信号帧,再把信号帧,传输到更高拥耐络协议内。快速以太网应用到安防系统内,围绕CSma/CD媒介,展开传输设计,确保安防系统的所有工作站点,能够在任意时间,访问快速以太网,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服务。

3.2视频监控联网

网络传输技术中的视频监控联网,拓宽了安防系统的工作范围,辅助提高安防的运行效率,在安防系统中,更为快速的找到目标。视频监控联网可以控制安防系统中的各类拓扑结构,整合了安防系统的资源,在根本上提高了安防系统的监控水平,完善了社会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3]。安防系统设计时,核心的工作内容是,整合安防系统中的所有资源,以传统的报警监控网络为支持,通过视频监控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配合,实行安防系统的联网监控。视频监控联网技术,其扩展了安防工作的范围,体现视频监控联网的深化作用。例如:某高层住宅小区中的安防系统,在总监控中心,安装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着视频监控的终端,在视频监控联网的作用下,安保人员在总控制中心,就可以操作安防系统,监督小区中的车辆、人员出入,该小区安防系统,具有报警的作用,严格监督小区中的不法行为,营造优质的小区环境。

3.3流媒体监控联网

流媒体监控联网,适用于安防系统的监控部分,此项技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应用范围非常广。流媒体监控联网,信号传输的方式是数据流,属于一类先进的技术,采用音频、视频的数据流,借助流媒体的方式,在安防系统中传输。安防系统内,流媒体监控联网,比较注重网络接口的应用,因为网络接口的存在,当安防用户收到信号后,其可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所以网络接口为用户提供两项选择。如果用户接受了信号,信息中包含的数据流,就会缓存到安防系统内,通过以外网接口,传输到客户层[4]。流媒体监控联网,其在安防系统中,不断的调整、优化,例如:流媒体监控联网,在安防系统中,建立了专门的传输网络,为信号传输,提供安全的路径,降低了服务器信号转发的频率,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在安防系统中,比较提倡流媒体的组播方式,采用此种方式,拓宽安防的领域。

流媒体监控联网技术,根据安防系统的需求,引入了网络交换机设备,为安防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举网络交换机在安防系统中的功能,如:(1)支持组播,网络交换机的此项功能,缓解了安防系统的通信压力,避免流媒体监控上发生差错,预防网络延时,提高安防监控的水平;(2)链路汇聚,增加骨干网络的带宽,网络交换机必须具备此项功能,优化安防系统;(3)四层交换和QoS(网络的安全机制),促使流媒体监控联网在安防系统中,具有实时性的特点,促使网络交换机,可以转发系统的控制命令,而且是优先转发流媒体监控联网中的信息,保障安防监控的质量。

4结束语

安防系统对网络传输技术有很大的需求,在网络传输技术的作用下,安防系统的软件与硬件配置,得到了有效利用。网络传输技术成为安防系统中的重点,规划好安防系统的结构,保障网络传输技术内容的成熟性和完善性,才能全面落实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确保安防系统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莹.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探析[J].硅谷,2014(13):99+82.

[2]李建龙.安防系统中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12):77.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7

一、三类节目测评标准的功能及其交易成本

为方便比较,笔者把目前业界与学界关注的三类测评标准的数据获取方法及其功能与特征列表所示(见表一):

由于三类测评标准获取及其功能的不同,其交易关系与交易成本存在明显差异。

1.收视率的交易关系与交易成本

如图1可知,收视率存在两个交易三角,并由此说明收视率为何产生、如何产生及其功能关系。

在第一交易三角中,交易首先发生在广告商与媒体间,交易标的是时段广告,其背后是媒体的渠道资源与内容产品及收视观众的消费价值的叠加。由于交易需要市场认可的统一定价标尺,而受公信力与成本的约束,这对交易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提供定价标尺,必须由第三方服务中介提供,这一定价标尺就是收视率。于是就有了发生在第三方收视数据测评机构和媒体之间的第二层交易关系。其交易标的为时段广告的定价标尺——市场中受众注意力测量的加总分析结果——收视率数据。这两层交易关系构成了媒体—广告商—第三方数据测评机构之间的第一交易三角,并由此揭示了收视率的基本属性——受众注意力测量加总分析结果。

第二交易三角也存在二层交易关系:其一,发生在第三方数据测评机构与样本受众之间。交易标的为采集样本;其二,发生在第三方数据测评机构与媒体之间,交易标的为收视率数据。显然这层交易关系与第一交易三角的第二层交易关系发生交集,由此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现收视率交易可持续存在的经济可行性与市场合理性。

公式1:第三方交易收益≥数据产品生产成本(外部采集+内部加工分析)。此时数据生产得以维系。

公式2:媒体广告交易收益=广告收入-数据交易成本-内容生产总成本≥0。

公式2可变为公式2':

广告商广告支出=媒体内容生产总成本+测评数据外购成本+媒体生产盈余。

公式2表明,当媒体在其他收入为零或很小时,具有减少测评数据外购成本的本能。进一步,公式2'表明,在满足对收视率作为广告定价依据的基本功能前提下,广告商与媒体均只愿为受众注意力测量结果买单,而不会为节目导向与美誉度等难以作为广告定价测度的指标支付额外的交易成本。

2.央视栏目综合评价体系的交易关系与交易成本

图2表明,央视综合评价体系存在两组链式交易关系:

其一发生在央视与栏目之间,交易标的是栏目节目,定价依据是“栏目综合评价体系”(见表一)。

其二发生在央视与多个第三方之间,交易标的是收视率数据及专家与观众调查数据,并由此整合成栏目综合评价体系。其中50%的评价指标来自于第三方的受众注意力测评结果,另50%部分的评价指标属组织对栏目节目生产的要求。这部分个性化的节目测评指标的构建与应用之所以通过内部交易完成,其原因在于,(1)外部交易成本过高;(2)对这部分交易支付成本无法获得边际收益,即广告商不会为这部分非受众注意力测评结果加价。

采用内部综合评价体系的交易均衡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综合评价管理收益(组织期望值)≥管理投入成本(多元导向数据成本+管理成本)

3.博雅榜评选形态与成本

博雅榜评选是单向交易形态,组办方设置评选标准 (见表一),根据网络数据分析和专家评选,确定入榜媒体名单。

博雅榜评选的交易均衡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社会价值(电视满意度示范效应)≥组办方成本

但要提醒的是,博雅榜只有维系其完全公益性而不向参评媒体转嫁任何成本,其公信力与影响力才得以逐年提升。

笔者认为,引入交易成本的意义,在于可使媒体关注节目测评的市场标准(收视率)与内部标准(内部综合评价体系)的互补,以及经济合理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均衡,其关系如图4示所示。

图5是百研近年为行业中诸多媒体提供服务及行业研究心得示意。当一家省级广电媒体90%左右收入来自广告经营,G点区域可视为其自收自支的均衡区域。向下则进入边缘化区域;向上,在满足社会合理底线情况下(媒体供应线S),收视排位越朝上,广告收入越高,但同时也会有来自“限俗”的要求与诟病。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内部综合评价体系提升节目品质,使媒体供应曲线右移成S',进入品牌溢价区。

图1 收视率交易关系与交易成本示意

图2 央视栏目综合评价体系交易关系示意

图3 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评选形态示意

图4 节目测评的互补与均衡关系

图5 媒体供应——需求均衡示意图

二、三类节目测评的激励效用

同样的节目测评标准对不同经济属性的媒体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因此讨论测评的激励效用有必要先厘清媒体的经济属性(见表二)。

{G3w909.jpg}

根据表二的媒体经济属性比较,可以列出节目测评指标的激励效用与媒体属性之间的适配关系(见表三)。

研究表明,人的一般管理幅度不超过1∶6;受众收视选择(遥控器转台)幅度(每晚一般超过6次);每次选择都会留下记忆,并且由此形成选台次第的习惯。这一习惯是决定受众注意力测评结果的重要因素;卫视电视排位前5~6位在2~3年里相对稳定;进入受众收视选择幅度内的卫视或广电媒体具有广告定价话语权,频道资源价值远大于频道投入。

三、节目测评标准建设与应用的制度创新

收视率作为受众注意力测评标尺,其本质是市场需求传导,即什么样的媒体供应受市场欢迎且能卖好价?但这附着经济趋利性、单一的市场测评指标评价具有多元导向的媒体内容产品,存在明显局限。由此,完善节目测评标尺的建设与应用,发挥其激励媒体积极,需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1.外部制度创新

外部制度创新可以从两个优化方向进行。

第一,优化社会约束。在图5中,当外部约束(法规与主流导向)向社会类美誉度方向前移,媒体供应曲线S变为S',其上部进入品牌价值区。目前看,外部约束具体分为两类:其一为行业主管部门(如、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对媒体产品的管理要求。诸如制止“三俗”、限制广告插播时间、提倡综合评价与主流导向等。其二为学界与业界对文化产品美誉度的倡导,如博雅榜等活动。

第二,优化收视测评。随着电视传媒双向互动在技术上的日趋成熟,收视率测评数据存在精细化、分类化与精准化的提升空间。如扩大样本量,提供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收入人群的节目收视测评数据等。受众注意力测评数据的精细化与分类化有助于广告商提升其产品诉求的传播价值,并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交易成本。由此可引导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扬长避短、差异化、专长化发展,避免在泛娱乐化节目上同质化恶性竞争。问题是,当第三方数据测评市场处于独家垄断时,垄断方缺乏变革与优化的竞争压力,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看得见手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外部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2.内部制度创新

根据表二的媒体经济属性,节目评价的内部制度创新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以事业化属性为主的媒体的内部节目评价制度创新,其典型为央视。

制度创新特点:无收入压力,以选优激励为主;在保持垄断性传播影响力基础上提升节目的美誉度。制度创新内容:构建反映组织预期(节目美誉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综合评价体系落地,包括建立选优激励机制;开展评估考核的月、季、年度过程管理,评选优秀栏目等。制度创新效用:形成生产出影响力与美誉度俱佳的节目的能力,包括队伍、机制、管理。

以央视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按这套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考评管理,应该生产出影响力美誉度俱佳的内容产品。但央视运行这套评价体系实行的是选优不淘汰的机制。对于一个足够大的部级媒体的内部节目生产交易市场,在这种不完整的竞争机制中能否形成生产出影响力美誉度俱佳的节目的能力,笔者以为有待实践检验。

第二,以自收自支的经济属性为主的媒体的节目评价制度创新,如绝大多数地方广电媒体。

制度创新的特点:有收入压力,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保证收视率和社会满意度两个维度的均衡上提高内容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制度创新内容:构建反映组织预期(投入产出)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以百研近年来为省级广电媒体服务实践看,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级电视媒体均已先后建立起可供衡量栏目投入产出结果的内部节目综合评估体系,内容包括收视、收入(配合指标)、美誉度、成本、制作难度等定量定性考核项目,并且这类考评覆盖节目创意、样片试播与在播各阶段。推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落地的重点是推进两项工作,其一是建立优胜劣汰节目运营机制,主要是栏目与节目团队的上下线机制及对栏目与节目团队的投入产出管理,包括试行节目内部收购管理机制,建立下线及休整期节目团队的动态管理机制等。其二是频道对栏目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严格考评,严肃结果兑现。节目评价制度创新的效用是形成高投入产出比的节目生产经营能力。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8

[关键词]广播节目;创新;体系保障

一、广播节目创新的物质保障

资源是节目创新的保证,也是节目创新必须依赖的客观条件。媒介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形态。

一个新节目在筹创阶段要经过大量、长期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在电台正常播出工作之外。因此,它不但不能为电台取得经济效益,还要花费主创人员的精力,同时还要获得电台在经济上、物质上的支持。在这些节目播出之初,往往也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不会立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段时间里,电台要持续给予节目充分的物质支援,保证节目质量。资金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目创新的这种持续投入,不仅需要电台领导的魄力和勇气,更应从资金上预留一部分“创新基金”、对符合标准的新节目予以支持。

人才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企业的创新最终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媒介尤其如此。媒介是大规模生产精神产品的,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产品的好坏更多地依赖于员工的个人素质,媒介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它的每一期节目的优劣和媒介创新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媒介更应该重视人才资源。不同的媒介在节目制作上的表现手法、编排方式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这点上存在共性。对广播节目创新人才的重视更体现在对主创人员精神上的鼓励,也包括物质上的鼓励。

新技术在两个方面对广播节目创新产生影响。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新闻传播的两大障碍是时间和空间,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尽可能突破这两大障碍,新闻媒介的竞争往往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竞争。广播相对于报纸和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迅速、收听方便。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报纸的印刷和发行越来越快捷;电视直播技术的成熟也大大缩短了新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大大压缩了信息传播的这两大障碍,近几年很多突发新闻首先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的方式传递。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新技术也为广播节目创新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近几年出现的手机短信为个体参与信息传播以及听众同广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开拓了新的空间。目前国内的一些广播节目已经开始利用短信接收听众反馈信息。在相同时段内,短信的接收数量是电话的几十倍。这一方面有助于编辑、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随时了解更广泛的听众意见和要求,同步调整节目走向另一方面,也为听众之间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节目还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形式和新的报道方式。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法律保障

新创节目常被其他媒体模仿是媒体不积极创新的一个原因。因此,鼓励媒体创新还要防止新创的节目被抄袭。媒体乃至社会都要有意识地保护新创造出来的节目,避免这些节目被简单模仿。虽然,法律可以方便地对形式上的简单模仿进行惩罚,却很难对内容、风格、定位上的借鉴加以限制。这需要通过法律的改进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逐渐改进。

三、广播节目创新的途径保障

我国广播媒体主动地学习摸索以及借鉴其他媒体和境外同行的经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基本途径。因此,广电媒体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其他媒体(包括国外媒体)成功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借鉴。对于本媒体一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做法,也应及时总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参考这些经验。只有在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基础上,推出有自己特点的创新举措,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广播节目创新的机制保障

媒体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媒体对市场变化产生灵敏反应,媒体根据受众需求及时创新节目,这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各个媒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媒体的运行机制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尽管所签署的条款并未直接涉及媒体行业,但现实的发展仍然使得这个特殊的产业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外来竞争压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媒介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但最缺的可能还是真正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五、广播节目创新的反馈保障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台、电视台都在构建自己的节目评价体系。在这些节目评价体系中,其可观察变量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有受众信息反馈、专家评议、节目技术指标等等。如果再住下细分,比如受众信息反馈指标还可分为节目收视率、满意度和综合反馈体系(电子邮件、电话)等等。虽然具体做法各异,所占权重不同,但在现阶段,人们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可观察变量来进行客观评价。在目前阶段,中国特色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由收视率(收听率)、满意度、专家评价、节目成本四个主要方面构成。这些标准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到大众标准,在行业管理中起到平衡和矫正短视行为的作用。

节目评估是播后评估,是专家、听众等对节目反馈意见等的综台评价。媒体建立节目评估体系有助于广播媒介的节目创新。创新不等于创优,客观、合理的节目评估体系可以对新创的节目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排除缺乏市场、社会效益不佳的新创节目,鼓励有市场潜力且社会效益较好的节目。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估对新节目做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节目的优、缺点。因此,节目评估体系不仅是对新节目的合理评估手段,对节目的创新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节目粗制滥造和互相克隆是中国广电媒体的两大顽疾,它反映的问题是精品意识不够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效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对节目进行播后监控,在解决节目粗制滥造方面提出警示,可以帮助媒体的管理者和节目主创人员发现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节目创新的迫切性。

参考文献:

[1]于钦彦.节目创新是广播发展的核心竞

争力[J].山东视听,2004年06期.

[2]李向阳.创新规制:发展广播电视先进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也逐渐走入我们的课堂,其中多媒体教学是新时期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师,我有幸成为这一新兴教学手段的受益者,在近两年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对这一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科教学的优缺点有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总结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一些事项,现在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初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语文教师和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的推广有一定的帮助。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是多媒体教学优于其他教学手段的最突出特点。多媒体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手段只能用板书、教师讲解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现在的多媒体的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这些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形成了一种多媒体信息的结合体。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过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克服了其他教学方式手段单一以及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在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上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对于语文这一思维性很强的科目尤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到形式多样、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新式教法,我们语文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谓“费尽心机”。但是,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感能力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感到语文多媒体教学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作课件时要注意恰当,以免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纯粹只是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现在许多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再配上音乐、动画等元素。甚至图不对文,缺乏印证,牵强附会……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有了,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过去之后,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2、课件制作要注意容量应适中,切不可追求大容量、高密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

3、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在制作好课件的基础上,上课时注意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上好一节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的前提。

4、在教学过程中注要意体现新理念教学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连珠问之后继之以精彩解说和绚丽的演示,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阅读、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

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

5、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企及的;又如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总结篇10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戏剧;载体

一、“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机制

网络传播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参与者同时又作为信息内容的接收者与者,并且随时可以对接收的信息做出反馈,其开放性、互动性和社交化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边界。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海量内容、新媒体制作技术以及广泛的传播渠道等优势,和传播讯息。在信息内容的传播过程中,网络中的舆论领袖首先或较多接触到这些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大众。网络中互动的个体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这些文化信息,对给定的文化信息做出回应并自发地将优质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一对一的单一线性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时代的原子化受众在网络环境中成长为了“链接式”用户,信息在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中形成了巨大的长尾效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病毒式、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同时,由于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的媒体,者可以在用户的及时反馈了解传播效果并适时总结经验做出更改。目前,我国戏剧艺术的文化供给主要通过电视节目、传统剧场或展演进社区进校园的方式开展,形式老旧单一、推广力度不足,受众群体小众化,传播效果不明显。加之现代社会文化欣赏领域的多元化,传统戏剧因形式内容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受众回避态度明显。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改变了大众缺少机会和渠道接触甚至了解传统文化的现状,增加了受众选择性注意的机率,为戏剧艺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二、“互联网+”与传统戏剧的新型传播模式

据数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文化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有95.5%的手机网民会关注网上文化资讯或知识,过半数网民通过文化类型app和社交平台浏览文化信息。此外,89.1%网民有每日关注的习惯,其中多数人每日花费不到1小时浏览文化资讯,占比68.7%。互联网文化信息已经成为网络用户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大众对于戏剧艺术的了解渠道的类型有:门户网站戏剧艺术专题栏目、戏剧文化常识app、戏剧艺术主题公众号和微博,以及部分地方的戏剧资源数据库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与传统戏剧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网络直播”+戏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达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网络直播平台不只是一个技术平台或展示平台,它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群体的新型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总和,让用户与真实的现场实时连接,产生直接体验,为网民搭建起了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目前直播平台内容庞杂、良莠不齐、模式单一,传统文化领域虽有涉及但仍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在国内一些直播平台上,直播戏剧演出、戏剧互动课堂等直播专场凭借优质的内容收获了关注量和口碑的双赢。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戏剧艺术,不但能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体系,更能带给观众直观的文化体验,拉近年轻用户和传统戏剧的距离,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进戏剧艺术的现代传播。

2.“短视频”+戏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客户端的普及为推广短视频提供了机遇,据统计,今日头条上每天有十亿次播放,其中93%都是十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在短视频的种类中,尤其以微电影的商业潜力巨大,截至2016年6月,中国微电影产业总产值达700亿元,作品年产量达2万部。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文化产业日渐活跃的背景下,这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微小投入”的影像,迎合了网络受众视觉化、碎片化的浏览趋势,成为一种广受喜爱的艺术传播形式,风靡互联网。借助短视频尤其是微电影产业来传播传统戏剧艺术,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旨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对戏剧艺术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探索一条戏剧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产业化开发之路。

3.“VR/aR技术”+戏剧

VR(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捕捉全方位视角,让观看者在观看视频时可以拥有视角调整和选择信息的主动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VR和aR技术凭借其优秀的沉浸感、交互性、立体性等特征,应用在传统文化行业的多个领域:如全景立体视听空间的VR电影、音乐会现场的VR直播、艺术场馆内的展品数据资料展示、虚拟世界的现实感体验等。VR和aR技术与传统戏剧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远程出席”的方式拓展戏剧空间,催生新的戏剧“场”,分享优秀的戏剧艺术资源,助推戏剧艺术行业的转型发展。

三、“互联网+”与传统戏剧传播的困境

1.地区文化差异:互联网让受众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在接受外来讯息时,受众容易被自己所熟识或者一贯感兴趣的信息领域所引导,在“互联网+”与传统戏剧的传播中,各地区戏剧文化的创作风格及艺术渊源各有不同,因此造成地区之间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进行跨地区传播时,由于熟识度和兴趣度的不同,容易形成“茧房效应”,从而形成信息壁垒。2.刻板印象效应:信息化时代带来变迁,受众的集体人格与审美趣味、习惯也随之逐渐发生变化。文化欣赏领域的多元化更使得传统戏剧在传播上缺乏一定优势,在艺术形式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相较于以往喜欢在街头巷尾或在戏园子看戏,现代人更倾向于观看电影、电视。同时,传统戏剧因在形式上曲高和寡、缺乏创新,作为非生活必备品,过于艺术化、远离生活而又束之高阁,使受众在心理上会觉得其太过“阳春白雪”,有点高不可攀。3.受众回避态度:互联网时代,全民娱乐化程度突出,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艺术传播过度迎合公众对于娱乐的偏好,忽略其本身应该传达的讯息,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味。同时,由于公众对于传统戏剧的兴趣和接受意识相对淡薄,难以在传播上进行有效的推广,一些新型传播方式只是停留在新鲜层面,难以深入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受众群体小众化、易流失。4.专业人才匮乏:互联网与传统戏剧艺术的融合,对艺术学与互联网两个领域的专业性都提出了高度的要求,由于艺术学与互联网在学科上的分岔,当前“互联网+”与戏剧艺术行业人才匮乏。从事戏剧行业的艺术家和学者对新媒体技术涉猎较少,使得很多戏剧艺术的产品仍然停留于传统的沉闷形式,难以进行有效推广,旧作品“隐身”、新作品内涵不足,经典力作匮乏,后继乏人。

四、“互联网+”与传统戏剧新型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建议

1.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经典戏剧艺术的保护和挖掘重塑传统戏剧的传播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传统戏剧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戏剧艺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搭建新型网络平台,将以剧本、人物、唱词、唱法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如文献、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短视频等),为平台用户提供戏剧艺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定期对数据资源进行汇总和动态分析,了解用户的多样性、差异化需求,高效分发、精准匹配,实现“按需定制”。2.在传播形式上要重视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的结合,增加传统戏剧的娱乐性和吸引力娱乐化是目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关键词,传统戏剧借助网络平台更要注重其娱乐性和吸引力。从编剧角度出发,传统戏剧要力求大胆创新,必须向世俗的人情和人性靠拢,拉近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注重艺术与生活的现实感、熟悉感和亲近感,注重人们生活中的“日常感受”和“当下体验”,注重大众情感的通俗表达方式。从真实生活体验出发,挖掘戏剧创作与生活的贴近性,让观众在观看时有“生活就像是这样”的感受,展现戏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从传播形式上,要注重与其他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结合,例如,与动漫产业联手制作经典戏剧漫画形象,开发周边产品;对传统戏剧的唱词进行改编,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运用时下流行的新媒体技术(H5、智能语音互动、小程序等),增强戏剧艺术的娱乐性和吸引力。3.充分利用视觉技术和交互技术,让传统戏剧展现更具吸引力的新面貌视觉技术和交互技术的互动性和现场感弥补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缺陷,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拓新业务,开发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戏剧文化。在公共文化场馆内开辟VR和aR基地,或通过实景造型与多媒体内容相互结合打造互动产品,将新兴技术与传统戏剧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远程出席”的方式拓展戏剧艺术空间,促进戏剧艺术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4.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接受程度和传承保护力度目前,我国戏剧艺术行业编剧人才流失,戏剧编导缺乏创新畏首畏尾,表演人员青黄不接,老龄化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戏剧行业的发展。曾在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人才的培养上,学校要主动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强化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接受程度和传承保护力度,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国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大多止步于思政理论课或课外的传统文化课程,虽然国内有一些高校开设了关于中国文化的通识性课程,也有部分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教材的活动,但总体上说,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普及程度仍然有限,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形式不够新颖,年轻受众群体少。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已然把互联网作为了日常生活和互动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原有少年班、文化课堂等形式的基础上,开发更加富有创意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分享给学生,拉近学生与传统戏剧的距离,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