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4:26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近些年来国内的许多学者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徐义平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差距。方芳等运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孔群喜等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莫连光和刘晓凤应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计算得出全国三大地区的各影响因素(比较数列)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参考数列)的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农民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分别高于文化、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础设施等,但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存在着地区差别,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可见,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农业基础设施作为解释变量和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来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总产值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分析较少。毛燕玲运用协整理论对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对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是在运用消费价格指数对相关数据的影响因素进行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分析结果。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是在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随即误差项在不同样本之间、随即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序列相关,随机误差项服从零均值和同方差的分布等等。但是在实际经济中,大部分的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很难准确的用回归关系来判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1978年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为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寻找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变量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协整理论主要步骤为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4,5]基于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本文拟采用1980-2009的样本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更为合理的处理,来进一步分析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GDp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总产值的协整关系分析

1.数据说明与处理。如前所述,我国历史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投资范围与农业基础设施的范围基本上一致,此时的农业基础设施一般也指的是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在选取变量的是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aCi)来表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额,农业总产值以农业GDp(GDp1)指标为准。分析所用的样本数据分别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并采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对相关指标进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并以1978年为基期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2.变量的单整性分析。图1是aCi和GDp1经过处理后的LaCi和LGDp1的图形。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及一阶差分均不是稳定的,二阶差分则是平稳的,各个变量表现为二阶单整系列。3.协整性分析。由于在此只选取了两个变量,因此选择eG两步法来进行检验,残差序列e的取值(图略)对序列e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检验统计量值-2.319599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时的临界值-1.952910,因此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p1和p3分别表示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的非Granger因果关系的概率,从p值可以看出,从短期来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两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理论上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均属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其投资周期较长,回收比较慢,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后效益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与此相反,农业GDp在短期内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影响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GDp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主体收入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农业生产主体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从上述分析结论可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GDp之间长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存在,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础产业农业的产值的持续稳定的增加。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2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农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19-02

一、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Bond(1999)从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业的增加;间接效应包括人们自由支配时问和资源的增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公众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过进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前后对比,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Lall,Somik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对印度进行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发展、缓解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对农村收入提高的因果关系的论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的方法,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希腊和菲律宾农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认为小型基础设施从许多方面是大型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e.c.mamatzakis(2003)通过对希腊1960—1995年间的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资金不匹配等冲突。JohanF.m.Swinnen,HarrydeGoiter,GordonC.Rausser,andanuragn.Banerjee(2000)认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是分配政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这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2.国内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06年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建良(2004)、杨豪(2006)从新农村建设视域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1996)、。樊胜根等(2002)、李锐(2003)、周法兴(2006)则从建设内容范畴具体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投资需求、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管理四大难题,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3.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2002)、方芳、钱勇(2004)、刘伦武(2006)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协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刘晓昀(2003)、鞠晴江(2006)、余国新、张建宏(2008)、朱国忱(2006)、郎永建(2006)、李锐(2007)采用截面数据、实证调查、C-D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贡献。另外,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文献专门讨论了农村交通、教育投资、灌溉、能源等单项目基础设施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谭清香(2003)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道路和农业发展的讨论,并采用大量数据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李文(2007)对农村道路投资和减缓贫困之间进行了因果分析,其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孔庆雨、郑垂勇和陈红转(2007)则系统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产出问题。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陈俊星、田树红(2004)、林万龙(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从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间的相关关系中阐明和揭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长期低效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村基础设施供给地区性和结构性失衡、项目建成后维护机制不完善、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贾康(2006)、林万龙(2007)从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背离农户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农户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符。沈坤荣(2007)、杨永忠(2008)和彭代彦等(2008)以农村公共产品视角来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出、民间投资、农民满意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晓波等(2003)、罗仁福、张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国、江苏的实地调研数据,着重研究了村民自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林万龙(2001)、对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诱致性变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方面

赵维清(2002)、黄勇民,李军(2005)、沈明其(2006)、陈秀芝(2006)、张亦工(2008)从农村基础设施创新机制构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基础上,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双敏(2006)、费振国(2006)在制度构建层面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包括一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四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广起等(2006)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唐建新(2003)、刘家伟(2006)、胡静林(2006)提出可以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常见的投融资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刘峰涛(2008)基于外部性与产权市场的视角,构建了针对农村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外部性产权证券。刘小宁、董晓钟(2002)创立了以股份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方面

魏新亚(2002)、刘平青(2004)提出农业企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的来源最有可能是民间资本,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于新朝(2003)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陆迁,何学松(2006)从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

4.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研究

吕玉辉(2010)等指出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管护机制,责、权、利结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李伟(2012)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王勇等(2013)认为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邹彦(2010)在对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的垃圾处理服务体系调查中,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要求,揭示影响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仅靠农户的参与还不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整体综合性、实操性研究,或从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综合联结角度的研究,故我们研究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的整体全过程链条管理的角度,综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统筹城乡两个视域背景,就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设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与运营一体化联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整体调整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改革、完善和优化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改进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潭洪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困境与出路[J].岭南学刊,2004,(4):89-92.

[2]吕玉辉.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王勇等.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J].技术经济,2013(4).

[5]邹彦.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6]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索[J].农村经济,2006,(8):66-68.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高职学校课程体系农业信息技术能力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44-02

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广度将有更高要求。农业信息化人才将转向专业化,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需求热点,其中职业能力较强、与工作岗位对口的职业教育人才,由于实际针对性更强,也将成为农业信息人才的需求重点。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相比,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短缺。一般来说,搞农业的专家和学者对计算机技术掌握较好的不多,而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农业科学又比较陌生,这样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结合点上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因此,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研究和探索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尽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已成为农林院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概述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按专业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定向模块,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的课程体系结构。首先制定通识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然后面向相关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知识与技能,设立专业平台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最后根据动态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并进行与就业岗位相对应的顶岗实习。

二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为了构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结合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构建思路如下:

1.开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核心能力需求调研

依托上海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走访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等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研究论证、确定面向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职业岗位。

2.分析基于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

面向农业信息技术职业岗位引入职业标准,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研究剖析各职业岗位对应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整合形成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所需的工作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

3.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构建“校企共建,理实一体”模块化课程体系,体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制定各课程模块教学要求标准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通过职业能力分解优化教学内容。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开发标准化课程。

三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职业分析

通过企业走访、专家座谈、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网络资料收集等手段,就相关行业企业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相关企业对应用型农业信息技

术人才的需求量还相当大,且涉及农业的各个领域,面向应用型层面的主要有如下四类人才需求:(1)农业信息管理人才。主要从事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包括农业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农业数据库管理等工作。(2)农业应用系统开发人才。主要从事涉农软件项目的开发规划、设计、测试、维护等工作。(3)现代农业设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才。主要从事农业物联网工程项目实施、农业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农业生产自动化设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4)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推广(销售)人才。主要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开展农业信息技术或产品的开发、推广,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特别是围绕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从事一些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农业信息技术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序号工作

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能力支撑课程

1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

采集与处理田间试验统计与分析;田间数据采集与档案建立;条码数据采集与处理;农作物数字图像信息采集与处理农业信息技术;田间试验统计;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农业数据库应用

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与检索;农业信息数据库建立与管理;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应用

2农业应用系统

开发软件项目开发规划与客户沟通,进行需求分析;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确定设计方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农业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农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软件项目开发设计需求分析;项目的概要设计;确定功能模块和界面;和用户再次确定需求;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软件项目开发实施分配工作任务;数据库的实现;编写和调试项目程序代码;编写技术文档

软件项目开发测试制定测试计划;配置测试环境;设计测试案例;编写测试代码;实施测试;编写测试文档

软件项目应用维护软件的安装;软件的性能分析;软件常见故障的症状分析;软件的故障排除;数据库的维护

3现代农业设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农业物联网工程项目实施物联网设备安装;物联网现场应用;物联网施工工程督导/监理农业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嵌入式技术及应用;农业自动化控制;电气控制与pLC;农业机械与设施

农业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物联网系统设备调试;物联网系统设备维护;物联网技术支持;物联网系统管理

农业生产

自动化设

施设备的

操作与维护自动化设施设备的操作;自动化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自动化设施设备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4农业信息技术

(产品)推广

(销售)农业信息技术(产品);

推广(销售)与客户沟通,进行营销推广;进行产品的部署调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售后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农产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技术;农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农产品

营销及

电子商务营销方案的设计与撰写;运用营销技巧开展营销活动;电子商务基本操作;农产品网络营销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根据工作过程设置结构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都需要的若干种专业能力,从而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核心课程。我们对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职业分析中提到的四类工作领域,分析工作过程得出典型工作

任务,并对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了详细描述,结果见上表。

3.课程体系设计

经过进一步的归纳与选择,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职业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的原则,由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一起研讨,重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最终构建“校企共建,理实一体”模块化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下图)。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纵向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能力实践培养(顶岗实习)四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实践操作部分以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综合能力实践培养则以校内综合项目或企业项目为载体,将所学过的单项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横向由农业信息管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农业自动化管理三个方向构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需要。

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四总结

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面向职业岗位群,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该体系的实施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该体系的实施要求专业课教师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具备模块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教师参与行业联系、技能提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国浚、刘德强.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4)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分析;有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60

在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在农业相关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整体的工作造成影响。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在日常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加注意风险的管理。如果能够做好水利工程的分析工作,便能够为日常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途径,本出分析。

1农业水利工程的风险因素

1.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农业水利工程风险的大条件,有社会风险以及环境风险2个重要的部分组成。社会风险因素主要是由社会的各种政策以及形势带来的风险,而环境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各种自然灾害。

1.2进度因素

进度因素是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进度过慢的情况,导致工程不能按时完工。进度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组成,分别为施工的技术问题,以及施工的计划问题。对于技术因素来说是整个工程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够,涉及到工程的实际施工都达不到标准,最终会影响最后的进度。而计划问题便是在施工的最开始对于整个工程没有合理的认识,从而导致没有可靠可行的计划,使工程部能够按照最初的计划进行,给进度带来了风险。

1.3管理因素

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管理的机制问题以及管理的合同问题。如果在管理机制方面,企业对于各个方面的设置不够合理,就会导致公司的各个部分失去了协调统一特点,给公司的管理层面带来风险。如果是合同管理不够完善,就会在很多条款的说明上出现问题,导致很多细节问题不能够正确处理,造成管理风险。

2现阶段农业水利建设存在的风险

2.1自我调控能力差

自古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就比较慢,很多的设施都比较久远,很多聋哑人用的水利工程都年久失修,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于农村的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农民没有正确的使用意识,而导致水利设施不断的被损害,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2.2粗放管理使风险增大

对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水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的水利管理比较粗放,使水利工程早已失去了应有的使用价值。在我国很多贫困的地区,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够持续地对水利工程建设设施进行有效的维护工作。还有很多农业水利工程建成完工开始,都没有建立很好的管理体制,使风险增大。

2.3资金的管理风险大

在我国的农业新环境下,已经开展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政策,很多部门对发展生态农业十分重视,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提高了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管理力度。就目前情况来说,生态农业的发展结果还不能够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要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资金短缺,很多工程都已出现了停工的现象。

3应对同样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措施

3.1提高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意识

对于用来建设水利工程的基金,一定要做到合理应用。应该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有效地提高;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宣传,对于自然灾害要有合理的防范措施;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确保工作人员具有处理问题以及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3.2注意稳定发展

对于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应该进行变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独特作用。对于先进的水利工程设施要积极引进,增强农业生产的对于突发风险的防范能力;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贯彻节约用水的思想,不断深化生态农业体制的改革。

3.3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

对于有助于民生发展的工程,政府一定要做好头作用,无论是从政策还是资金都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政府的财政分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业水利工程的设施建设工作,以全力的支持来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减少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的风险。

4结束语

农业水利工程质量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关系着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前文所述,知道针对现阶段的情况,所做的应该是提高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意识,注意稳定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发挥政府的主体功能以及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是要解决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农业现代化。在当代农业系统中,反季节养殖、反季节生产、大棚式生产等手段都已经帮助农业从传统模式走向了高效经济的新模式。但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靠天吃饭”,突如其来的台风或者干旱、暴雨等气象因素仍然是导致设施农业产量巨减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指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农业,包括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工厂化禽畜养殖业、工厂化水产养殖业三大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设施农业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行业中,使用设施农业模式的占比80%以上。这体现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农产品行业的先进性。

二、设施农业气象业务

(一)设施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农业气象业务泛指为农产品提供气象预警、产品预收报告、天气情报等相关数据的业务。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气象就已成立,分国家、省份、市、县4个等级的农业气象预报。主要预报农产品的收入、农业气象专题分析和土壤墒情报告等。主要的技术方法是通过农产品的种植情况与本年度的气象预报情况进行数据模拟计算。另外,通过近50a的气象数据与大气探测数据预报本年度的气象状况。其预报误差均小于5%,在每年收获前两三个月前。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同时也肩负气象灾害的预警与防范工作。我国地域辽阔,但气象灾害频发。在我国的各级气象部门中,技术人员通过使用先进的摇杆技术、农作物生长模拟程序等手段模拟农作物在低温、干旱、水涝等情况下的产量,并提前做好预措施。由于设施农业的生长环境往往具有反季节特性,因此近年来农业气象业务中也逐渐加入了设施农业的气象报告数据业务,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初步设立的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成熟度不足

由于当下设施农业的气象业务数据编制工作才成立不久,并没有真正提供反季节农作物产品的详细数据。其数据在反季节的匹配性上略有不足。

2.气象灾害的预期时间较短

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而言具有毁灭性打击,这是由于当下设施农业多数是以大棚的形式建立人造的温室以提高农产品的产值。此类大棚成本高,稳固性差,一旦遭遇台风、暴雨之类的气象灾害,大棚结构会瞬间荡然无存。不仅农民的农作物产品受到危害,大棚损失的成本也没法回收。基于这种状况,设施农业对气象灾害预期时间的要求要比其他行业的要求要更高,预期时间在72h时以上为最佳,这也是为了向农民提供为农产品施行保护措施的必要时间。但在现有的技术中,往往难以达到72h的预警时间。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起源已久,但在自改革开放以后就没有特别大的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当下气象探测装备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急需更新。另外,基于优化气象预测结果的要求,原有的站点布局也应得到更新。

(三)基于设施农业气象业务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利用大数据原理,建立设施农业需求因素数据库

以种植业的温室大棚为例,温室大棚在设立初期需要当地长年的阳光状态、湿度状态及风力状态的数据。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阳光大棚设置的位置与需要设置的设备,是大棚设计的前置条件。在面对如此繁杂的数据类型,气象部门也应设置大数据数据库,对该类的数据进行长年的统计与记录,并根据设施农业的不同需求将此类数据进行分类编制。

2.扩大站点分布,提高气象预警技术

在当下的气象预警技术中,站点的气象探测数据往往具有准确可靠的参考性。因此,提高站点的分布范围,加快数据分析的速度,是解决当下预警时间较短的有效措施。此外,气象预警部门应当不断引入新型人才,创新自身的气象探测技术,为提高预警速度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探索气象业务服务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我国现代农业经历近些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农业气象业务可以借用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与现代农业的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居住用地与商业、工业用地不断减少的态势已经是预料之中的现象。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当下粮食产量的必经途径。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是当下气象部门的核心工作。该文仅从个人角度分析了当下设施农业气象业务的状况,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读者更多的相关思考。

参考文献: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创新;农业生产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在农业经濟管理中也逐渐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而促使农民不断增加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发挥信息化的价值,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农业经济更加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化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信息化融合到农业的教育、生产要素和市场中,从而升级农业转型,从而将农业经营推向产业化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根据不同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固定范围的信息服务体系,从而确保企业和农户之间拥有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从而避免难买难卖、多产少收等现象的出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水平,对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功能进行优化,同时解决农业生产中人力和耕畜不足的问题,同时信息化技术和系统能够对生产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能够及时进行生产计划的调整,从而推动农业发展更加规模化和精准化。当国家或者是地方出台相关的惠民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农民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了解并学习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如如何应急抗灾、先进的病虫害防治和栽培农作物技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等信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利用信息化系统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因此,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一)没有建设并健全网络基础设施

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应该要有基础的网络设施,但政府农业部门或相关的机构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地方没有建设并健全网络基础设施,现有的网络设施无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从而促使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开展信息化活动和工作无法快速展开。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专门人员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很多采集、分析和整合农业数据的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才能够操作,然而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还比较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很多大学生并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加上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并没有提供较多的资金或者是福利待遇进行支持,从而限制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三)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是在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相关设施,然而考虑到农民一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并了解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中无法理解信息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意义,从而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导致农业经济无法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四)农业经济没有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农业部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地结合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二者相互脱节,无法发挥信息化对农业增产增量的作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建设网络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确保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在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证农民能够在农业生产中满足对网络的需求,同时推动农业经济管理融合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网络社会上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要不断进行网络通信系统和技术的完善,不断提高网络通信设施的普及和推广,确保网络通信能够覆盖整个农村。并且,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要形成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数据库,这样可以及时进行农业生产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整合,确保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通过分析处理的数据协调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更加稳定发展。

(二)注重培养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渗透信息化技术,还应该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知识,所以培养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过程中,一是政府应该扶持农村进行人才培养,投入资金或者是出台政策支持这一举措,不断吸引优秀的、水平较高、专业素质强的人才,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二是地方应该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或者是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同时能够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最后还应该要对农民进行信息化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使农民了解并掌握网络技术,同时适应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技术。

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基层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服务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或者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要不断进行农业信息化教育推广,形成信息化技术和服务团队。如促使管理人员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基层的在职员工以及专门的服务人员进行电子档案的整合、分析和归档,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入计算机、软件等关键词去进行人员信息的筛选,促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相关的服务流程,并通过各自的工作经验实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然而不断筛选优秀的人才组建团队。

(三)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会存在发展不均衡、管理效果差的问题,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所以在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中应该要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确保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通过3S技术来全面获取土地资源信息,从而不断优化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整合传统农业资源,从而降低农业产业的资源消耗;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入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充分整合劳动资源,同时线上分析各种劳动资源,从而鼓励市场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業机会,根据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实地考察农村建设水利工程、合作社、社会保障、生产补贴、基层服务和培训等实际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业发展的财务账目,有效整合农业资金资源,从而合理使用资金。

(四)重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

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相关单位和领导应该要重视农业经济的信息化转变,从而促使农民也加强重视信息化建设,转变农民的传统发展农业的思想和观念,加强农民形成信息化意识。例如,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向农民进行信息化相关知识手册的发送,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知识讲座,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回答农民的问题;相关的宣传人员可以向农民展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可以在农田里设置信息化的检测病虫害系统,利用网络系统预测警报病虫害,同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病虫害的防治方式;此外,经常组织农民学习优秀的信息化管理案例,促使农民意识到在农业发展中,满足农民需求的最重要改变就是进行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

(五)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帮助农民增加农业收入,从而改善农民生活,所以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应该要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一是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服务模式,可以在基层成立专门的信息化服务部门,当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出现问题时能够在服务部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帮助农民成立线上电商服务平台,帮助农民进行线上农产品的销售,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

1.形成线上信息数据库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不断发展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农业,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中不断推进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和土壤进行调查和污染治理,相关工作会产生很多信息和数据,所以建立线上信息数据库,将每次工作的信息、过程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整理,统一整合到信息数据库,能够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信息数据库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及时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量、实际运输和销售情况、农田土壤污染情况等,然后使用大数据技术分门别类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同时也应该要检查数据的格式、检查信息的实效性、校对数值等,及时更新数据库。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的数据库应该具有共享功能,这样能够准确进行信息更新和纠正,确保信息更加准确、有效。

2.形成区域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经济管理中建立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按照区域划分信息服务体系,从而解决农民接收信息不及时的问题,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从而完善信息服务工作。具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主要包括:一是农村可以建立线上合作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体,形成区域的合作社、供销商、服务站和示范产业园,通过合作平台,为潜在的客户展示当地的农产品,打造区域品牌,同时在线上进行实用型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推广,定期邀请专家答疑解惑,促使农户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农业科技;二是确定网络通畅,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采购统一、网络直销的模式,减少农产品中间销售的环节,从而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三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治理污染的土地,结合防治病虫害技术、肥料配置技术以及循环废弃物技术等综合分析土壤污染数据和资料,从而加强治理土壤污染。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广西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十二五期间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十三五时期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更是能够使农业可以持续不断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仍然是现代化农业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石。本研究对将提高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以及发展效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分析方法和步骤

1.1指标选取

定量分析的前提是要选择合适的指标。根据可获得性、综合性、代表性的原则,从社会、自然和经济等方面,综合选取了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数量(X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X2)、农用机械总动力(X3)、化肥施用量(X4)、农村用电量(X5)、有效灌溉面积(X6)、农民人均纯收入(X7)作为影响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7个变量指标。

1.2数据收集

各指标均来自于2005-2015年的广西统计年鉴。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2004-2014年间农业生产总值与7个影响变量之间进行皮尔森相关性(pearsonCorrelation)分析(见表1)。为了进一步揭示各变量指标综合影响力的动态变化和增强定量分析的科学性,采用主成分法对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

1.3.1相关性分析。

根据相关性分析(见表1)结果,可以得出相关系数在1%水平下,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是0.994、0.986、0.981、0.957;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与农业总产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66。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数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其系数分别是0.256、0.007。

表1广西农业生产总值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指标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数量X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X2农用机械总动力

X3化肥施用量

X4农村用电量

X5有效灌溉面积

X6农民人均纯收入

X7

相关系数

显著性0.007

0.9840.256

0.4470.994**

0.0000.986**

0.0000.981**

0.0000.766**

0.0060.957**

0.000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双尾检验(2-tailed)概率p值0.05,表明变量间显著相关。

1.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在所选择的影响变量指标中除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共同度为0.370)外,其他的6个变量指标都很好地被两个因子所解释;前面两个因子的特征值总方差为86.767%,说明所选的两个因子已经能够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充分展示。

表2因子分析结果总表

变量载荷量公共性

因子1因子2

X1

X2

X3

X4

X5

X6

X7

方差

方差贡献率%0.070

0.228

0.992

0.988

0.979

0.773

0.958

4.817

68.817-0.899

0.564

0.079

-0.022

0.195

0.557

0.279

1.256

17.9500.814

0.370

0.990

0.977

0.996

0.931

0.995

6.073

86.767

在因子1中,农用机械总动力(X3)、化肥施用量(X4)、农村用电量(X5)、农民人均纯收入(X7)四个指标是最重要的,其载荷量分别为0.992、0.988、0.979、0.958;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X6),其载荷为0.773。由此可以看出,因子1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条件,且它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为68.817%,说明社会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因子2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数量(X1)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X2)两个指标是较重要,其载荷量分别为-0.899和0.564,因子2主要反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中的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耕种面积,特征值方差的贡献率为17.950%,小于因子1。

2.结果分析

从表1和表2以及相关分析中可发现,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说明所选取的分析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2.1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这四个指标。因为农用机械总动力(X3)、化肥施用量(X4)、农村用电量(X5)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7)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指数很大,其相关性很也很大,系数分别为0.994、0.986、0.981、0.957,在因子1中,载荷量也比较高,分别为0.992、0.988、0.979、0.958。

2.2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有效灌溉面积。它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是0.766,在因子1的载荷量为0.773,说明农业灌溉设施的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2.3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可以算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数量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这两个指标。从表1中可知,其与农业生产总值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在因子2中载荷量为-0.899和0.564;这说明农业生产中基础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对广西农业综合生产力贡献较大,但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靠后。

3.对策与建议

3.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自2004年以来,广西农业机械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4年的181.43亿瓦特到2014年的352.92亿瓦特,增加了94.52%;但广西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和现代农机装备水平低的状况。这说明传统的生产模式仍然是广西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模式,所以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便为发展广西现代化农业做准备。

3.2努力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农业生产中优质、高效化肥投入对其有相当大的作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据2015年广西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化肥施用量为258.67万吨,它是2004年的1.32倍。但由于化肥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广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不深,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一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防止污染,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是广西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物质保证。

3.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本研究主要用农村用电量做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广西属于西部发展地区,不仅经济总量上偏小,而且综合的经济实力也比较弱,那么在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上就明显不足,而且广西地貌比较复杂,投资基础工程建设量又比较大,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相当的艰巨。建议政府在保证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新增财政投资稍倾向于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4提高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业生产者最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驱动力,只有保证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民才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积极的参加农业生产。2014年广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2004年的2305元提高到8683元,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通过各种方式以及政策手段让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广西农业综合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3.5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是基础。根据土地发展情况来看,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业耕地,比较合理地调整土地的利用布局,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如果通过增加土地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是不可能的。通过数据分析也可以看出,土地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是靠后的,其相互之间不具备相关关系。因此,改变土地经营模式的粗放性,提高土地的集约性,以此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将能够持续地有效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n].新华社,2016-01-27.

[2]吴肖.广西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5-6.

[3]尹希果,陈刚,付翔.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12):73-75.

[4]于彦.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会计,2015(5):42-43.

[5]刘宇鹏,李彤,赵慧峰.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66-4267.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人力资本;VaR模型;协整方程;

作者简介:刘晗(1989-),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

作者简介:曹祖文(1988-),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在1978-2010年这段时期内由1117.6亿元增长到6910.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4%,其中,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有9年,农业增长为负的年份有4年,农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的农业增长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会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追加土地、化肥等物质资本的投入量来提高农业产量。从长期来看,通过这些短期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寻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寻找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并减轻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分别对印度、希腊、菲律宾三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获得比人口增长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基础设施具有间接生产性,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更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鞠晴江和庞敏(2005)[4]采用双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史明霞和陆迁(2007)[5]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陈灿煌(2009)[6]研究了1980-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批判了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建立物质和人力资本两部门生产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Lucas(1988)[9]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源自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的结论。Romer(1900)[10]提出人力资本较为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mankiw等(1992)[11]、Caballe和Santos(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模型中,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外研究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否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利用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黄振华(2008)[16]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30%,由此提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杜江和刘渝(2010)[17]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了1997-2007年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确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确实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研究者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同时纳入模型进行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费用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任一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量,因而必须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配比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者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提供参考,以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但考虑到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时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不应该忽视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为了研究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作用,先将农业生产部门简化为一个超大型的企业,采用C-D生产函数形式,同时借鉴agenor(2008)[18]的做法,构建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的农业部门生产函数模型:

其中,Y表示农业部门的总产出,G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e表示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Kp表示农村私人资本的投入;α,β,γ∈(0,1)分别表示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λ∈(0,1)表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总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比例。

假定原始的劳动力(L)不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对于农业生产没有促进作用,属于“剩余劳动力”,原始劳动力必须经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才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此,需要构造一个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在agenor(2008)[19]所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的积累看作是教育质量、教师以及尚未经过人力资本开发的劳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e表示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量,Q表示农村的教育质量,L表示未经过人力资本开发的原始劳动力的数量,(1-λ)e是未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数量,且κ(0,1)。由于原始的劳动力不可能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原始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要大于人力资本的数量,为了方便分析,把原始劳动力数目设置为人力资本数目的一个倍数:

对于教育质量Q来说,一般认为对教育部门投入的资金越多,越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同时,教师的工资越高,也越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严格督促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此,参照张望(2011)[20]的方法,假定农村的教育质量是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与教师人数比例的一个增函数,那么农村的教育质量可以表示为:

其中,ie表示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量,同时ω(0,1)。

把(3)式和(4)式带入(2)式中可以得到:

经过化简整理,(5)式可以变为:

对(6)式两边同时除以e,经过计算和整理,可以得到一个e与ie的等式:

把(7)式带入(1)式中可以得到:

对(8)式进行化简,同时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

把设为常数项C,最终得到的理论模型方程式为:

其中,因变量为农业部门的总产出,自变量除了常数项以外,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以及农村私人资本的投入。上述理论模型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增长受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以及农村私人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方法选用

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就是考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属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但是,使用oLS法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否则采用oLS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极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降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为此,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总产出的影响。VaR模型不建立在任何经济理论基础之上,而是用模型的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的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VaR的优势在于在估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假设的约束和限制,相比传统的oLS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和实证模型设计。

根据前述的理论模型,为了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教育资金投入(ie)以及私人资本投入(Kp)对农业经济总产出(Y)的影响,需要设定相应的指标。农业经济总产出(Y)用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用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来衡量,采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主要是因为由于公共品有非排他的特性,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同样的道理,农村教育也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并且农村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因此选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来反映教育资金的投入(ie)。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以,采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私人资本投入(Kp)。因此,本文最终建立以下形式的实证模型: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0年,共计26年的年度数据。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因而2007-201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得到。由于没有直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的统计数据,所以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获得。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有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价格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根据模型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因而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要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序列变量,如果变量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使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就应该使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在1981年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的检验模型由aiC和SC准则共同确定,各变量的aDF单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LnY、LnG、Lnie、LnKp这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取变量的一阶差分值,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检验,都是平稳变量,表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VaR模型的确定

由于各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这些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要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前述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带有截距项而不带趋势项的VaR模型。另外,为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首先选择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再应用LR、aiC、SC、HQ、Fpe等统计量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来看,除aiC准则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3以外,其余四项评价准则均认为最优滞后阶数应为2,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协整检验

尽管各变量都属于非平稳的序列变量,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上述检验含有常数项,不带趋势项

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LnY、LnG、Lnie、LnKp等四个变量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的均衡向量:

β'=(1.000000,0.071578,-0.375777,-0.477432,-4.395207)

LnY、LnG、Lnie、LnKp这四个变量的协整方程为:

协整方程的似然比统计量为121.89,各变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12)式中可以看出,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各变量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衡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为负,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LnY)将下降0.071578%,这与鞠晴江和庞敏(2005)[4]、史明霞和陆迁(2007)[5]、陈灿煌(2009)[6]的研究结论相反。一般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也应该注意到,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将会对其他如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能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张海燕和邓刚(2012)[21]、李强和郑江淮(2012)[22]的研究结论中得到佐证。因此,本文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衡量的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有正向作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375777%,表明教育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这与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杜江和刘渝(2010)[16]、黄振华(2008)[1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衡量的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同样有正向作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477432%,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杨丽和陈莹(2009)[23]、曹跃群等(2011)[24]、魏勇等(2012)[25]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的范围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育资金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比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更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高,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仍然是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李宪印和陈万明(2008)[26]、闫俊强和李大胜(2009)[27]、左伟和张夏妍(2010)[28]的研究结果也都证实了物质资本投入确实要比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大。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证实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后,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刻画各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在VeCm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以及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的滞后1期和滞后2期系数也都未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短期内各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很小。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本的投入都属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因而短期内这些因素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可能性较小,只有在长期内这些影响因素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五)方差分解

协整检验只能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强度。所以,本文在前面确定的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全面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所有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农业总产值(LnY)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农业总产值的方差分解结果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总体上在滞后5期内,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都不是太大。从滞后6期开始,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各变量在滞后10期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共计达到了75.3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6期内先上升后下降,从滞后7期开始影响力逐渐增强,最高时达到8.71%。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5期内缓慢上升,从滞后6期开始影响力显著提高,最高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达到了40.14%。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最高时影响力为26.47%。方差分解的结果同时验证了前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与农业总产值间不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的结论,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都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短期内不会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其中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私人资本投入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可见,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水利灌溉;灌溉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tU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1-104

1我国目前水利灌溉质量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日趋成熟,逐渐走向标准化、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越来越科学,但是对农业灌溉知识技术运用不够全面,以至于农业水利灌溉质量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至于农业发展得不到快速提升。当下我国水利灌溉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1灌溉管理目的性不强

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管理目的性不强,缺乏规范化管理,农业管理中涵盖较多的信息知识,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就导致在对农业水利灌溉管理时出现工作随意性、盲目性,因此在建设水利设施时并没有兼顾各方面的信息知识,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发生混乱。对已建设使用的农业水利设施不及时维护、对需要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的地区而随意建设都导致该设施无法发挥功效,影响水利灌溉的质量,达不到对农田灌溉的目的。

1.2灌溉管理较为粗放

水利灌溉设施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标准可执行,因此造成对农业灌溉设施管理较为粗放,水利设施的建设没有细致的管理规范,导致工程设施不能发挥作用、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工程资金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及监管。对建设好的工程设施管理粗放,导致水利灌溉设施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使其在对该设施使用时很难发挥农业水利灌溉价值。

1.3灌溉工程资金缺乏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机械设施、及工人工资等成本同样大大增加。原有的国家资金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灌溉工程建设的发展。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原有投入到农业发展的资金被挪用到地方工业发展中去,对农业发展资金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资金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农业水利资金更加短缺。在灌溉水费资金问题上,存在收缴困难、截留、拖欠等问题,导致灌溉经营受到严重影响,难以保证管理人员工资的发放,管理团队对农业管理热情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1.4灌溉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现有的灌溉工程体制下,因过大的灌溉区域、管理人员的不足、资金不到位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引导性的管理规范模糊,最终没有形成农业水利灌溉的科学体制。要想提高农业水利灌溉质量大幅度提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水利管理制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灌溉工作的顺利完成。

2提高农业水利灌溉质量措施

2.1增强水利灌溉设施管理

对现有的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出现问题的灌溉设施,设计出维护施工方案,使其恢复灌溉功能,对缺乏水利设施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水文资料修建适合该地区的水利灌溉设施,使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正常保障农户灌溉用水需求,达到农户用水目的,并增加农户效益。

2.2加强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投入

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提写报告,逐级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水利灌溉中来。也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水利灌溉建设中。对现有资金加强管理,保障资金能够切实使用在水利灌溉管理上。在收取灌溉水费时,对用水农户提出先交钱后用水策略,对用水量资金问题采用多退少补的方法,加以保障水费的收取。

2.3完善管理制度

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增加水利灌溉管理人员,并根据县、乡、村进行区域性责任划分,并制定巡查时间对水利灌溉设施实施监控,让每个出现问题的灌溉区域都能够落实到人,快速的解决农户灌溉用水问题,保障农户灌溉质量,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

2.4农业灌溉技术推广

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化的农业灌溉机具推广不全面使用率不高,在部分地区农户对农田灌溉依然采用,过去使用的漫灌、淹灌等灌溉模式,浇灌时间周期长的同时对水资源造成大量浪费,水利灌溉管理部门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浇灌模式,采用微喷、滴灌方式不仅对农田进行有质量的灌溉,还节省水资源、节约成本。

2.5农作物预报灌溉技术

通过农业灌溉管理人员对农田土地实地观测,检测土地含水量。利用传感设备及分析仪器,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农作物是否需水,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了解农作物是否需要浇灌。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制定相对应农作物生长阶段的灌溉计划,预防盲目浇灌,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浇灌质量。

3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在如何提高水利灌溉质量的分析中,我国还存在着水利灌溉管理不到位、体制不健全、资金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要想提高水利灌溉的质量,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地方单位对农业发展有足够重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水利灌溉质量。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户使用现代化浇灌方式多做宣传,提高农户节约用水意识。使我国在农业发展上走向正规,保障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武付德阳,范朝辉.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灌溉[J].东北水利水电.2004(12)

[2]郭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

[3]孙黎强.论农田水利灌溉技术[J].中华建设.2011(07)

[4]陈兆军.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重要问题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

[5]夏六五.浅谈农田水利灌溉[J].水利天地.2012(12)

[6]马永胜.意大利南部的农田水利灌溉[J].水利天地.1988(01)

设施农业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932052

1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1.1资金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会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部分资金。而改革开放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资金问题就突显出来。

1.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计划经济时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主体是农村主要劳动力,由于土地集体所有,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通过强制动员机制要求农村劳动力来完成,这种管理机制虽然存在人员浪费、劳动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可以支持农田水利设施最基本的低水平运转。

1.3农村群众未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些基层干部、农村群众缺乏发展农业水利的意识,缺乏大兴水利、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只是被动参与水利建设。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农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现象势必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锐减,且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这类人群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更加缺乏积极性,也不具备节约用水、发展水利的意识。

2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性的策略

不可否认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上述现实问题,实际工作中要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农业水利的良性发展。

2.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

资金是阻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政府政策性支持资金无法满足现有农业生产需求的现实条件下,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多方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全面发展民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妨碍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愿出资、投资建设水利工程,并将农田水利作为一项产业进行投资经营,由政府部门提供技术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增加水利专项资金的金额,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水利专项资金全额、合理的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2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农村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政府部门作为一些大中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实行集中权管理制度,水利设施的管理、应用、维护等责任均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针对一些市场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公共水利设施,可采用拍卖经营权的方法,遵循市场规律签订经营合同,确定管理及维护主体;针对一些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采用专户或专人承包的办法,将管理权承包出去,新建水利项目则可全面开放其经营权,鼓励农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水利设施建设。

2.3创新管理办法,增强水利建设意识

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破坏水利设施、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保证水利设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在日常工作中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完善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细化管理细责,并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作为乡镇基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作为乡镇发展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考核力度;加强水利建设的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宣传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氛围。

3结语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