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5:55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1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为确保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在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中取得好成绩,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19〕22号)》和《关于开展2020年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的通知(湘教通〔2020〕21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此方案。

一:电子商务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

组   长:曾鸣

副组长:袁鑫

成   员:章明,刘明浩,谢丽云,陈天宇,李柱,瞿启平,夏桂辉。

工作职责:

1.依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制定电子商务学院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组织毕业设计工作。

2.分专业制订毕业设计标准(必须对毕业设计环节的课题选择、实施流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具体的规定);

3.审核各专业教研室提交的毕业设计课题,落实指导教师。

4.组织本院师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动员等工作。

5.制订毕业设计学生须知(如选题须知)

6.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进度、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及质量。

7.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安排(答辩小组组成、答辩时间和地点、答辩方式与程序、答辩成绩评定)。

8.指导和监督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工作,并将成绩上报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9.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上交毕业设计、工作总结等支撑材料。

二、具体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见下表)

202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及要求

序号

时间

主要任务

具体工作要求

1

第五学期第9周至第10周

成立毕业设计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制订毕业设计工作方案及具体要求;分专业制订好毕业设计标准;分配选题数;

1、毕业设计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制订好202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方案及具体要求;分专业制订好毕业设计标准。

2、安排相关专业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选题。

2

第五学期第11周

收集选题

审核选题

收集选题、汇总,并进行审核。

3

第五学期第12周

学生选题

向学生公布选题,进行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学生与选题的对应关系。

4

第五学期第13周至14周

下达毕业设计任务

1、填写《毕业设计选题汇总表》(表1)和《分专业与上一年度选题对照表》(表2)。

2、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表3),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向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进度安排,并要求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工作,进入毕业设计的实施阶段。

3、指导教师按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需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表4)。4、学生按指定模板编写毕业设计方案。

5

第六学期第1周至第8周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初稿,提交给指导教师,并修改;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定稿;

1、各教研室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2、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

6

第六学期第9周至第10周

指导教师和专家评阅

指导教师认真评阅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答辩的准备工作。

7

第六学期第11周

毕业设计答辩

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1、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并做好答辩记录,评定答辩成绩和总成绩。

2、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成绩和答辩成绩,完成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综合评定,填写《毕业设计评阅表》(表5)和《毕业设计成绩汇总表》(表6)。

3、分专业填写《学生毕业设计成果链接汇总表》(表7)

4、编写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三、毕业设计工作相关要求

(一)建立毕业设计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并指定专人与教务处对接,落实好毕业生学籍情况,并对毕业设计进行过程检查和专项督查,掌握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协调有关问题,落实毕业设计资料上传等工作。各专业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执行小组,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并具体组织实施毕业设计。

(二)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要求,配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为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到位,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由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1年以上相关专业实践经验担任,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企业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指导。并明确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责任。

(三)做好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易程度适当。每年选题更新不少于30%,同一选题每年最多不能超过3名学生同时使用。

(四)规划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应明确设计任务及要求、进程安排、成果表现形式等。合理选择学生别业设计作品类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类、工艺设计类、方案设计类、教学设计类等形式。

(五)规范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应表现物化产品(作品)、软件、文化艺术作品、方案等,其中物化产品(作品)、软件、文化艺术作品等应有必要的设计说明(内容包括毕业设计思路、毕业设计成果形成的过程及特点等)。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不得以论文、实习总结、实习报告等形式替代。

(六)加强毕业设计空间建设和资料管理。指导教师熟悉平台功能,并督促学生登录与使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设计资料上传。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提交到平台的毕业设计资料逐一进行检查,确保每位学生上传的资料完整,有签字盖章的表格和资料要求上传扫描件或拍照上传。

(七)毕业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学生按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执行方案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经指导教师评阅签字后方可参加答辩。答辩在校内进行,同一专业答辩安排应相对集中,每个答辩小组由3-5名指导教师组成,同时负责本答辩室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的评定。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成果成绩占40%,答辩成绩占60%,采用五级制(优秀:90以上,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进行评定。原则上毕业设计优秀率不超过15%,所有答辩过程资料(含照片)需保存完好并存档。

(八)做好过程检查和专项督查。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检查以各教研室自查为主,在选题、设计指导、设计方案和说明书撰写、答辩等环节上加强检查、监督工作。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检查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抽查,并及时公布和反馈检查结果。

(九)及时总结与归档。各教研室应重视和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以便积累经验,查漏补缺,不断推进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十)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加快问责机制建设。健全毕业设计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标准,学校毕业设计抽查分别对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两项进行评价,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占总成绩权重的30%,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占总成绩权重的70%。教务处将分二级学院、分专业、分指导老师分别统计并分析毕业设计抽查整体情况,抽查结果作为二级学院及老师个人考核的依据之一,并与各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奖励系数挂钩。

四、注意事项

1、毕业设计不合格的往届毕业生,若想修满毕业设计课程学分,必须重修,也就是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完成毕业设计全过程。

2、将毕业设计成绩录入教务系统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1日。

4、各指导教师务必在2021年5月21日之前,完成学生(纳入毕业设计抽查范围的)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的上传工作。在2021年5月28日之前,完成资料的归档工作。

电子商务学院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2

2009年之前,学校所有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为指导进行。整个毕业设计分为毕业设计动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前期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后期答辩等阶段。各阶段又有子任务需要完成。在学生选题阶段,教师设置的题目和内容要让学生知晓,并且学生和老师之间需要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进而选题。学生可能对某几个老师的题目感兴趣,但最终只能选择一个老师的一个题目。老师所带的学生数也是有限制的。在毕业设计前期检查阶段,各毕业设计小组组长需要查看本组教师的任务书和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并需要把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使其进行整改。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阶段,学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分组答辩。各毕业设计小组需要根据任务书的进度要求检查学生目前的工作进度,提出问题和建议。所有这些不仅需要在场参加答辩的学生知道,也需要他们的指导教师了解。在后期答辩阶段,学生提交论文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进行评阅打分,学生按照答辩要求演示ppt和程序,答辩组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学生的毕业设计总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按比例构成。以上这些过程均需要学院教务员向指导教师和学生下达通知完成。期间的各种成绩汇总、报表填写均需手动完成。在我校专业数量和师生人数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全手动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设计工作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管理手段的改革。

二、院级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为解决日益增长的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和“信息管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为依据,信息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8年自行开发并于2009年使用了“信息管理学院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毕业设计辅助管理工作。该系统具有毕业设计基本信息一次性输入并随时更新功能,保证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题目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具有汇总统计功能,各角色教师录入成绩后系统按照比例统计出学生的总评成绩,提高了毕业设计效率保证了学生成绩的准确性。教师间可以相互沟通学生毕业设计情况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规范和辅助的信息系统构成了我院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两条主线,该管理系统从2009年到2013年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功能模块建设,完成了1713名学生、250余人次教师参加的毕业设计工作。其各主要阶段流程图如下。在前期检查阶段,检查组组长在系统中输入题目、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检查情况,指导教师可登陆系统查看。指导教师根据检查意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在中期检查阶段,检查组长将学生中期检查情况录入系统,指导教师登陆查看,并根据检查意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整改和指导。在后期答辩阶段,由于涉及到三方成绩汇总计算以及二次答辩,该系统就尤为重要。首先,系统根据三方成绩统计出每名学生的总评成绩;其次,教学秘书根据总评成绩汇总出需要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名单;最后,进行二次答辩确定学生最终成绩。管理规范与管理系统之间交互众多,涉及到学生、题目、各项成绩评定,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和系统的技术支持很容易出错。经过5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实践,证明我院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手段是可靠、实用、高效的。但由于是针对我院情况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未考虑学校其它学院情况,故而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全校所有学院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来支撑毕业设计工作。

三、校级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整体功能框架经过2013年在经济管理学院的试运行,2014年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在全校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综合考虑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细节,将使用系统的角色分为管理员、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全局设置,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系统中交叉合作完成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1)专业负责人基本任务包括:教师信息更新、教师所带学生任务数的设置、毕业设计课题审核、为毕业设计论文指定评阅教师、学生选题宏观调控、论文答辩分组和论文推优等。(2)指导教师基本任务包括:课题申报、学生选题管理、过程管理和论文评优等。过程管理包括学生任务书下发、开题报告检查、过程指导记录、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阅及成绩录入、其他论文评阅及成绩录入和答辩成绩录入等。(3)学生基本任务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浏览、查看课题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填写过程指导记录、提交中期检查文档、提交论文和附录、查看答辩时间和地点、查看毕业设计成绩、查看警告历史以及下载文件等。

2.通过实践需要改进的功能通过2014年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该套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全校各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需要,能够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供辅助作用,能够提供师生沟通平台,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效率,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1)增加各学院二次开发平台的自由度。由于各学院专业特点以及毕业设计管理规律不同,需要增加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学院平台的自由度,让学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功能模块的设置。(2)增加前期、中期、后期答辩分组的通用性。由于我院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检查分组完成,为保证检查组教师对检查对象从开始选题到最后答辩了如指掌,我院各阶段检查分组均一致。系统应保持分组一致性,无需各阶段重新录入分组信息。(3)增加学院二次答辩功能模块。目前该系统中没有二次答辩模块,无法实现二次答辩的分组、成绩录入等各项功能。(4)改进中期检查结果由学生录入情况。中期检查结果应由检查组教师录入,这样可以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5)改进评语自动生成功能。目前系统中各类评语必须在页面输入但又无法自动生成word文档,需要实现页面录入评语即可自动生成word评语表的功能。

四、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通过院级以及校级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建设方向如下:首先,系统应该既有扎实的基础平台又要给予各学院和部门一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开发和设计。这样的系统才能满足不同学院要求,真正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服务。其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要与其他教学系统相联系。如与我校正方教务系统连接,这样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就可以直接导入正方教务系统而无须重新手工录入;与中国知网系统相联系,这样就无须学生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和中国知网系统中重复上传论文。

五、总结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3

由于诸多现实问题,使得当下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够,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

科研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知识串联和综合技能应用能力欠缺。多数软件功能不完善,论文写作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格式不规范。

2.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项目不能在充裕的时间内完成,加之学生外出找工作、考研、实习与毕业设计

时间部分重叠,毕业生关注重心转移,学生普遍忽视了毕业设计,真正用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大大缩水。项目进度偏慢,难以实现预期的毕业设计效果。

3.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思想上不重视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能合格就行,从而忽视毕业设计环节,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从网上下载代码和论文就可以过关或者直接把上一届同学的毕业成果拿来上交,加之毕业设计过程中监管不力,使得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4.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局限性,选题不合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目前,绝大多数设计(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定,并非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定,学生往往只是按教师的指导查阅部分资料,然后根据教师的设计或方法完成后续工作,因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缺乏学生本人的创新性思考。

5.指导老师倾向放宽要求,毕业答辩流于形式

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造成教师在毕业设计的投入上力不从心。另外教师不希望看到学生因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就业,所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检查就相对放松,没有严格要求,几乎没有学生因毕业设计质量不合格而推迟毕业,这无形中致使学生对此项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加之学校在制度上对答辩的监督不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答辩过程流于形式,未达到真正的检验目的。

二、构建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毕业设计模式

为了解决毕业设计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缩小企业用人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目标,以CDio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环节进行计算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保证毕业设计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结合工程需求,明确设计任务,构思实施方案

改变目前的“导师命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模式,充分强调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一方面题目应反映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计算机专业的工程背景的特点,结合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在企业实习中发现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根据企业工程师或校内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进行研究。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源于生产实际现场,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毕业论文选题过程采取项目申报、立项的形式进行,学生打算参加哪个项目,小组成员要共同协作写出项目申请书。确定具有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胜任未来相关技术岗位工作。学生在明确设计任务后,构思实施方案,同时指导教师要对方案进行审核,让学生修改完善。方案确定后要进行任务分解,制订相应的工作进度。

2.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倡导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分析和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因此,该阶段的任务是集中完成具体的设计,即描述实现设计的计划、需求、流程以及算法。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不仅仅是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基本过程,还需要确定系统中功能模块的范围、定义和功能设计等细节。由于课题小组成员各自分工不同,需要团队成员经常沟通、讨论。遇到困难问题,团队成员应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遵从CDio工程理念,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知识。设计阶段应完成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的划分、接口的规范设计、开发工具的使用说明等任务,并提交相关设计说明书等资料。

3.加强过程监控,利用校企联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项目的实现、运作实现阶段

即把设计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软、硬件系统,包括编码、调试、测试等过程。在编码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开发习惯,保证代码的结构化、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及时进行模块测试,写出测试计划,提交测试分析报告。此外,这一阶段教师还要做好毕业设计评估工作中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中期报告。除了阐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外,教师还要参照任务书检查已完成的任务、尚需完成的任务、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同时对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给予评价。教师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按任务书中的要求和时间进度完成工作。中国的工科高校大多是关门办学,缺乏与产业和社会的沟通互动,这样的工程教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实践和生产。为了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校要考虑学生就业实际,促进校企合作,探索“走出去”(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和“请进来”(聘请岗位一线人员为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新路子。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学生在实习阶段可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撰写。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进行3年的理论学习加1年的实践学习。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到实习企业,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岗位需求,尽快胜任工作。另外,通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担任毕业设计的副导师,对学生进行工程实战的培训,从工程师的宝贵经验中得到启示。通过对企业的管理程序、生产流程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业务技术和社交能力。

4.制定科学的的评价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评价标准是实施CDio的关键,根据CDio工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对毕业设计教学的评价应从专业技术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个方面进行,通过制订多元化、多层次、可供组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评价不能像传统评价模式,只集中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应该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多个方面,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突出阶段性的特点。引人CDio模型后,评价的功能应由侧重成绩“优差”转向侧重包括品德、兴趣、特长、能力等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突出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和产业经验的评价。完善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和必要条件。首先,学校通过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在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学生中形成工作规范和约束机制。这些规章制度要包括毕业设计基本要求、过程管理和监控等具体内容,明确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论文的格式。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合理的开题、毕业设计质量评分标准、答辩程序及考核工作条例等,并依据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建立网络化管理、实时跟踪过程管理,使整个毕业环节的过程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工作委员会并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成立学院毕业设计督导组,通过抽查措施形成监督机制,对毕业过程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阶段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前期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合理,审查任务书填写是否规范,落实学生的开题工作情况,了解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中期主要检查学生执行情况、毕业设计的记录情况、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后期主要检查毕业设计任务完成的情况,审查各阶段提交的文档是否完整规范,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否合理。通过毕业设计督导组评价、学生对设计毕业工作的反馈等机制,将毕业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落到实处。通过各种教学奖励、学生综合测评等措施形成激励机制。按照不同阶段不同权重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对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分别进行表扬、奖励,这样可激励广大师生更为重视毕业设计。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4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

毕业设计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普通高校一般以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出发点,多采取论文形式来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则应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岗位特定能力为出发点,往往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会计专业专业的毕业设计明显不同于一般高校会计专业之处在于其职业性与实践性,其重要意义在于:

(一)毕业设计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要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应从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高职会计毕业设计选题一般来源于典型企业的实际业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能代表会计领域的行业基本要求,因此,通过会计核算基本流程的系统训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特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毕业设计是会计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

毕业设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既不是可有可无,也不能放任自流,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毕业设计是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毕业设计引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真实账务流程、实际项目以及兼职教师等,同时也引入行业新知识、新方法、新标准,不仅能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还可以有效地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会计岗位要求相融合,评价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相统一,将职业操守教育贯穿于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为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毕业设计》课程标准是为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而对学生接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后的结果所做的描述,是围绕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规定该门课程在规定的学习阶段内应达到的最低、共同、统一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实施教学、成绩考核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该课程的基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规定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这门课程,可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考核”等问题。制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时应考虑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培养会计基本岗位特定能力和会计职业素养为目的,以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本要求,以模拟项目、真实任务和情境等为载体,以教学做一体是主要教学方法。

三、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制定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是起点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利用模拟会计资料,按照会计基本工作流程,完成建账、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账务核对、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整理与归档、财务分析等典型工作任务,在模拟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学会独立思考、分析经济业务,并能对各类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和账务处理,从而充分体验会计实际工作,形成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特定岗位工作能力,能对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合理计划、安排,培养严谨、务实、认真、坚持原则的工作态度,形成法治诚信的会计基本职业素养,并在处理与其他岗位关系中学会沟通、协调,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安全意识,激发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增强职业自豪感,缩短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期,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课程内容标准是核心

《毕业设计》课程内容标准是对课程内容的微观设计,应依据会计职业培养目标,围绕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以实践性知识和经过选择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主,体现系统化知识的重组,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学习载体。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为:1、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对应的课程内容是原始凭证的编制和审核,合格标准为能规范填制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原始凭证;能根据原始凭证甄别经济业务;能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2、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对应的课程内容是从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到利润的实现和分配整个工业企业的过程进行核算,合格标准为能根据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能熟练使用借贷记账法;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会计算借款利息;会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会计算常用税费;会计算中小企业利润;能根据原始凭证规范填制记账凭证;能审核记账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3、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对应的课程内容是科目汇总表的内涵、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编制方法,合格标准为会使用t型帐汇总各科目发生额、会编制科目汇总表、会进行试算平衡。4、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对应的课程内容是账簿启用表的登记、账簿目录的填写、账簿名称编号以及期初余额的填写;总账账簿、日记账簿和各种格式的明细账簿的登记;账证核对、账账核对以及账实核对的具体方法和有关原始凭证的填制;对于错误的账簿记录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月末、季末、年末各种不同账簿结账;试算平衡表的原理与编制。合格标准为会启用账簿;会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会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会正确使用错账更正的方法;会进行帐证核对;会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账账核对;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账实核对方法;会办理结账。5、会计报表编制:对应的课程内容是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与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依据、格式与编制方法;合格标准为会编制资产负债表、会编制利润表。

(三)确定课程实施要求是保障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5

一、2015年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总体情况

(一)毕业设计成果抽查情况。本次抽查从96830名2015

届三年制高职毕业生中抽取了2722名,对其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价。2722名学生分属64所高职院校,共涉及18个专业大类,255个专业。其中,达到合格标准(60分)的有2522人,总体合格率为90.9%。学校毕业设计成果合格率100%的有7所,占10.9%;合格率90%-99.9%的有32所,占50%;80%-89.9%的有20所,占31.3%;70%-79.9%的有3所占4.7%;60%-69.9%的有1所,占1.6%;60%以下的有1所,占1.6%。

(二)毕业设计工作评价情况。本次抽查对64所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评价。其中90分及以上的有3所,占4.7%;80-89.9分的有19所,占29.7%;70-79.9分的有31所,占48.4%;60-69.9分的有11所,占17.2%。

(三)从微观看。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毕业设计的整体教学质量仍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一是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缺陷,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工作训练的综合性不足。二是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沿用了五六年),缺乏前沿性,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也无实用价值,只能泛泛而谈。三是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关不严,流于形式虽然各系(院)都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程,规定了检查和评价标准,但执行起来往往职责不明,检查不力,要求也不规范、不具体、不完整,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各院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指导教师负担过重,多数院校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学生,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又要兼顾教学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较差和责任心的缺乏。目前或因指导论文任务过重、或因述选导师不严格,致使一部分水平不高的教师也指导毕业设计。这些教师本身不会做设计,不会查资料,不会写论文,怎么可能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另外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不认真则是毕业设计质量差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能力、投入与责任心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一些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

(三)学生因素:学生的认识、目的、态度、自觉性、主动性对毕业设计的影响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主要实施者,要使毕业设计高质量地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最大,最后一个学期几乎所有学生都忙于找工作,或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考虑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如何,学生也认为毕业设计对其就业影响不大。

(四)毕业设计考核不严。从某校2015年毕业生设计成绩册看,毕业生人数为1401人,其中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占31.4%,良好占65.3%,中等占1.6%,及格占1.9%,没有不及格成绩。有8个院(系)学生的毕业设计没有及格以下成绩,6个教学单位没有中等以下成绩。学校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控缺失虽然各学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检查制度与质量评价标准,但在实施时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较普遍。

(五)学校对学生做毕业设计经费投入不足。指导老师没有时间与经费到学生实细单位去现场指导,只能从文字到文字。同时给予指导老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课时少,好多学校指导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只给老师记2个课时的工作量。

三、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的“产品”是人而不是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产品”走向市场的一次质量检验,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强化真题真做的意识。对高职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就是上岗前的模拟培训。鉴于目前毕业设计开始时已有不少学生去求职、应聘甚至就业的情况,应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目的是使学生切实明确毕业设计对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教学环节彼此配台,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三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准备。

(二)加强指导,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要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指导学生确定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汇总、分类、分析等;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大纲、实验及设计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验,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学生立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按学校规定格式进行论文写作。

(三)提前选题时间,放开选题内容。为避免教师指导工作过于集中和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可将毕业生论文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准备和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为答辩阶段。准备阶段适当提前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第二、第三阶段统一安排在第5、6学期进行。由于第一阶段在时间上正是高校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所以二者在时间上的重叠不仅可以增强它们之问的有机联系,使目前毕业设计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而且学生还可带题参加实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结合实践立题,增强立题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选题,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通过毕业设计得到真正的检验和锻炼,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四)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对毕业设计工作高校应有明确的工作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和指导机构,保证这些制度、标准的具体落实和严格执行。应对指导教师的遴选有基本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格式、写作及全面质量要提出具体、规范的要求,并切实把这些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毕业答辩要严肃正规,评分要严格。可采取一些措施如校、系二级答辩,第一次未通过可参加二次答辩等方法保证质量。

(五)增加教育投入。高职院校在加大学生毕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精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六)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针对性。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其突出特点就是技术型、应用型、实践型,而非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要符合这个宗旨,关键是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厂校结合,校企合作。通过真题真做,学生有成就感,而成就感又可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校企合作还可使学生参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培养其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其责任感、事业心。

(七)加强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跟踪,有效控制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为此,应制定完整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明确校、系、教研室及指导教师各自的职责与管理目标。高职院校应加强目标管理,各系应加强过程管理,坚持毕业设计检查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评估,将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院、系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检查包括各系的自查和学院的抽查,一般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和学生任务落实情况,适当的时候可组织往届优秀毕业设计成果展览;中期着重检查教师指导工作是否到位及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要对全体学生的毕业设计进程情况做详细了解,对设计进度缓慢的学生应协助指导教师加强监督;后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对全部毕业设计进行预审,对于最终没完成任务或不能完全达到要求的,应督促学生修改补充,对于没有完成任务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参加答辩的资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深入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鉴于目前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求职就业时间相互矛盾的状况,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可以聘请和委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辅导为主,学院指导教师可以定期下厂或运用网络与学生加强联系,最后学生回校参加答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与科学监控,成为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从选题方式、师资保障、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在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一、以人为本的选题方式

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第一步。

1.选题原则。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选题应属于本专业的知识范围,尽可能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训练;选题应有一定的工作量,深度、难度要适中,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设计性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型选题应有实际的科研背景,软件类选题应有工程实用价值;鼓励指导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为学生创造“真刀实枪”锻炼的机会;选题应坚持“一人一题”,如数名学生同做一个课题,则每个学生应有不同的专题。所有选题须经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批准。

2.选题方式。对于宽口径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学生就业的渠道也非常广泛。为此应在宽口径专业平台之上,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专业方向的选择权。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打算,在学院提供的50余个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自由选择。

学生选定题目后,即选定了指导教师,确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方向。第七学期,即可按照导师的要求选修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外文翻译等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工作。许多导师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或研究室,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或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

通过这种双向选择的选题方式,使得学生很自然地把专业学习与就业,素质培养与技能的提高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既有利于专业课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促进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投入,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为学生择业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键。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应该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群体。

1.指导教师的资格。指导教师应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人员,并应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培养年轻教师。为保证质量,应严格控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毕业设计一般不超过5~7人,毕业论文一般不超过3~5人。

2.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宽,而且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所以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为此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水平的重要措施。

3.指导教师职责培训。在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指导教师能否严格按照学校的规范,尽心尽责地进行指导,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的关键。学院注重加强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每一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教学院长、学院督导以及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经验较丰富的教师都要做毕业设计(论文)的专题讲座,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的写作、规范性等各方面做细致、针对性的讲解。另外,还采取了由学院到系(所)的培训方式,即学院召开系(所)教学主任会,教学院长、学院督导对教学主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培训,系(所)再召开全体教师会,教学主任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培训。学院通过这种自上至下的集体备课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指导教师明确职责、增强责任心。

三、严格的监控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题到答辩结束,历时数月。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导师、督导、系(所)、学院层层负责,齐抓共管,加强过程化管理,才能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一个环节。

导师是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加强面对面指导,随时解答疑难问题,定期检查进度与质量,督导学生按期完成各阶段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对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或无故缺勤、严重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有权不推荐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敢于严格管理的老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督导员,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式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与学院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我院近几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效果,督导老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会、定期进行检查和期末进行总结。检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前期检查:学院要进行学生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审查,系(所)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个学生等。中期检查:是检查环节中的重点,采取系(所)全面检查与学院、学校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度、开题报告、周记、外文翻译、教

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对于工作态度差、未完成进度要求、论文内容有重大问题的学生给予“黄牌”警告,责令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并作为毕业答辩的重点考察对象。后期检查:学校、学院、系(所)根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任务书的要求,着重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规范认真审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作为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整改重点。四、科学的评价体系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公开的答辩过程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公正性,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1.答辩组织。学院实行教师与学生“背靠背”的回避制答辩方式。答辩小组由4~5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组长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院还特别设立优秀论文答辩小组,由学生申请,指导教师推荐,即可参加优秀论文答辩小组的答辩。优秀答辩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论文水平和答辩情况给出真实、客观的答辩成绩。优秀答辩小组的学生成绩普遍较高,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优秀成绩。

上述做法保证了答辩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答辩小组在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整个答辩过程严格、有序、公正、透明,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免受各种干扰,专心投入答辩工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的顺利进行。

2.科学客观评定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表现,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工作量,设计的结构、内容与完成质量,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的整体水平与实际意义,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评定。评定时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分五个档次,优秀论文,一般控制在20%以下。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其相应比例为40%、20%和40%。这种成绩评定方法更真实、公正地反映了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整体工作情况、论文水平和在答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许多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真正因为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而不能毕业的学生很少,淘汰率近乎为零。这样的结果如同部分不合格产品贴上了合格的标签流向了社会。因此要严格评分,对未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基本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坚持按不及格处理,而且从导师到各级答辩小组要层层把关。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指导教师评定不及格,则该学生失去答辩资格,其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系(所)答辩小组或学院答辩小组、校级答辩小组评定不及格时,其成绩由最后一级答辩小组给定。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7

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各项管理制度是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计算机系成立以系主任为首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教务处强化宏观管理,贯彻落实学院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关规范化文件。计算机系专门制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计算机专业严抓毕业设计过程。毕业设计分解为选题审题、任务书下达、毕业设计指导、论文评审、答辩五个过程和开题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设计成果验收三个监控节点。

2.1五个过程控制

(1)选题审题过程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够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指导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准备毕业设计课题,由专业教研室和系部进行两级审核,对其性质、难度、分量及综合训练等情况进行把关。以保证所选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同时,计算机专业的课题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课题是工程技术类或软件开发类课题,且多数面向企业,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任务书下达过程确定选题后,由指导教师依据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严格把关和审核后下达给学生。指导教师向学生明确课题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生在此阶段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开发平台,需要提交的技术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等。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该阶段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任务书的计划进行课题的研发。期间要求每位教导教师每周与毕业生至少辅导二次,学生可采用电话、email以及见面等多种形式与指导教师沟通,向指导教师咨询相关技术问题。所有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并辅导学生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运行。

(4)论文评审过程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在毕业答辩前15天提交研究成果和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进行预审,对设计成果和论文初稿提出整改和完善意见。指导教师从论文格式到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对相关的软件系统做最后的验收、测试,并根据学生论文完成质量给出成绩。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论文,由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指定教师互评,并根据完成质量给出互评成绩。

(5)答辩过程审核通过的毕业生可参加答辩,答辩按时间顺序分为:公开组观摩答辩、正式答辩、补答辩。其中观摩答辩是对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公开答辩。通过观摩答辩,使学生熟悉规范的毕业答辩过程。答辩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终由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

2.2三个监控节点

(1)开题报告与开题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组织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该监控节点不仅要求学生给出书面开题报告,而且要求学生在教研室组织的开题报告会上介绍和展示,教师着重就其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把关,然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对不符合要求者要求限期修改,重新开题。设置该监控节点的目的在于监控学生课题调研、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完成情况。

(2)中期检查在学院规定的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对毕业生前半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如何,评估学生能否正常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否需要调整,对一些差生要制订帮扶措施。

(3)设计成果验收在学生毕业答辩前,由答辩小组组织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最后的验收,主要从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运行界面和功能模块进行验收。

三、毕业设计质量管理

严格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纪律组织体系,在毕业设计工作期间,督导组专家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指导教师和有关部门反馈,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和有效进行。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专业实现系主任-指导教师-互评教师三级审查制度。还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对于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质量要求和任务完成的时限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督导。特别是对毕业生提交的计算机专业的设计文档和程序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由各审核人签字确认。

四、网络平台管理

为了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跟踪和电子文档的规范化管理,本专业基于B/S架构、平台开发了一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题信息管理、选题管理、过程跟踪、文档管理、角色管理等功能。系统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得到应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毕业设计交流和管理的平台。系统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学生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学生选题、上传文档、提交进度、讨论区留言等功能;教师模块包括教师基本信息维护、上报课题、查看学生进度、管理成绩等;管理员模块包括公共、审核课题、上报成绩、设置权限、文档归档等。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8

(合肥工业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现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本文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入手,通过分析工作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将实际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兴趣、改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就业岗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48-02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开设于2002年,最早叫城市园林专业,现每年招生人数在15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形式较好.学院每年均对往届毕业生做就业情况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的反馈,我们了解学生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体是什么,为我们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据此,结合我十年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经验,对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定位

1.1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事业需要,具备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能力和相关工种基本操作能力等生产第一线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技术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定位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园林设计,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为今后参加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2.1园林工程专业主要就业岗位

通过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可以将其培养目标概括为三个就业岗位方向群:工程施工管理及相关工作、设计及相关工作、植物栽培养护及相关工作.设计及相关工作作为专业方向,其课程构成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等,专业基础课: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2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情况分析

通过对2008~2014届近800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初始就业各岗位方向群占比如图1.

可见,在毕业生初次就业中,从事设计及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0.3%,也就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之初并未从事此项工作.这是和当前就业的大环境紧密相关的,由于设计工作相对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岗位,因此企业在选人用人上优先选择学历更高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而高职学生大多在一些较小的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或者在一些工程公司从事小型的景观设计工作,这类岗位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也就造成了设计及相关工作的初始就业占比较少的情况.

2.3毕业生工作3年后的岗位情况分析

在对毕业生初始就业情况分析同时,我们也对往届毕业生在工作3年以后的工作方向进行了统计,如下图:

通过对2008~2010届279名毕业生3年后工作岗位分布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从事施工、养护、设计这三个方向的人员占比均有所减少,但施工工作相对较为稳定,设计工作减少最为明显.原因包括:一、大多是小公司,业务少,待遇低;二、很多时候没有真正的设计工作,经常忙于画施工图、效果图等操作性工作,工作强度大且很难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三、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旦没有从事设计工作,很多知识和技能要重新掌握非常困难;四、设计工作竞争压力大.这四点是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3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

我们通过分析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发现,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均对园林规划设计能力有所需求,即使不从事设计工作也需要一定的设计知识与能力,只是在设计能力的需求程度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通过归纳总结,我将设计能力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读图识图、按图施工的能力.这是设计的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园林景观设计图与施工图,在从事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将图纸上的设计内容准确的在现场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

第二层次:现场设计的能力.园林工程场地复杂,情况多变,设计图纸不可能将现场的所有情况都表现出来,难免出现一些设计偏差甚至遗漏,因此,作为一个具有专业素养、懂知识、有技能的园林工程技术人员,仅仅掌握按图施工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需要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沟通、分析,能够对图纸上的问题提出修改、变更的意见.我们把这方面的能力称作现场设计的能力,这是我们要求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之时索要掌握的基本设计能力,也是课程教学中对要求学生普遍掌握的设计能力.

第三层次:独立设计的能力.独立设计是指学生能够在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上,分析绿地的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独立完成小型绿地的设计,做到设计图纸规范,设计内容符合项目要求,或者在专业设计师指导下,完成某个大型园林绿地设计项目中一部分工作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提高性要求,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

第四层次:创新设计的能力.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成果性的设计活动.创新更多的来自设计者的知识储备、经验与阅历,不是课堂上短短几次课程能够培养的,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的能力,因此,这部分能力的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小组、组织设计竞赛等方式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培养.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职业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1].就业岗位中对于设计能力要求的四个层次是由浅入深的,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我们也应从大多数岗位都需要的设计能力抓起,让学生都能达到第二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具体设计任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独立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至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应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4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要求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相对于大多数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为目的,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置并提出体现技能要求的工作任务,建立“课程—模块—课题—任务”的课程体系结构,按照“任务设计—任务分析—知识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五步教学法实施教学.

4.1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按照就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为参照,以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实践性好、可操作性强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任务,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在教学中依次完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学习能掌握什么样的能力,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4.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通过目标分解、调查、观察等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构成岗位职责的各项任务逐一归纳与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统化与模块化的过程.[2]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共同找出任务的目标,完成任务所需的条件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4.3知识分析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之中,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任务需要哪些的知识基础,解决单纯的理论讲解枯燥乏味的问题,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4.4任务实施

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任务,理论的部分本着“先进、精练、实用”的原则,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深奥难懂的部分,更多的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实践操作的部分,教师做好领航者的角色,把握好方向,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的强调对错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应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完成任务,此处解决学生怎么做的问题.

4.5任务评价

在任务完成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是具体的成果与作品,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评价.在具体评价方法中,不能简单以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的优劣好坏,而应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明确其优点,找出其不足,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又该如何改进的问题.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学生具体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是项目内容的设计者,项目计划的制定者,是动态教学的调控者,[3]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对学生的学习以鼓励引导正向激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将岗位工作任务融入到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中,不仅能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同时能让学生提前熟悉以后的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教学目标融为一体,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将就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是我院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对其它院校相关课程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为其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9

自学考试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若干

问题的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能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任务是:能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翻译、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紧密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选择与生产、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题目类型可根据专业特点及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可以是科研课题、工程设计、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设备调试、专题论述等形式。

4、选题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题目,大课题也可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若干学生分担完成,但每个学生要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且要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并有一定的工作量,几个学生不得合搞完全相同且无法分工完成的题目。

5、学生徐老师按下列程序进行:学校公布选题目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题目。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助学单位协助学生聘请教学水平较高,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讲师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生自找的指导教师在征得本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后向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申请备案。

2、指导教师应认真、及时地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课题内容、基本要求、重点研究的问题,主要技术指标及其他要说明的问题(如进度要求,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方案、参考资料等)。

3、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工作,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要经常检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

学生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期间,指导教师要进行三次关键性的检查。

1、开题检查

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经过调研,在充分理解工作目的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检查;检查学生是否已充分理解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有课题所要求的试验条件等。

开题报告的要点如下:

1)文献综述: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搜集,查阅有关文献、参考书及资料,

进行文献综述,说明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特色。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学生阐明选择该课题做毕业设计的目的、结果、思路、必要的理论基础,包括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述,可行性论证。同时,要明确该课题的边界,拟达到目标及该课题的现实意义。

3)研究方案: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及文献综述中所说明的重点、难点,确定为实现设计的目的拟将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案。

4)进度计划:学生应将设计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将分阶段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霎时间分配,制订出较为现实的进度计划。确定出每个阶段的阶段成果,以便于指导教师的指导与检查。

2、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进行,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题目是否恰当,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做相应的指导,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论文最终评判的依据之一。

3、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在试验或设计工作完成后,论文正式书写完前,检查要点为:

1)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行为是否规范;

2)学生的设计图红是否合格,实验数据是否完备可靠;

3)学生的试验演示操作、试验结果或计算机程序的运行结果;

4)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工作。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书写论文,限期整改。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1、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由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现场专家组成,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首先交指导教师评阅,写出评阅意见,提出能否参加答辩的意见;然后由助学单位汇总,会同北京交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安排答辩时间,学生必须在答辩前30天将毕业论文全部材料和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交助学单位,然后由助学单位汇总交大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由答辩委员会把材料转给合适的教师审阅,该教师阅后要写出评阅教师意见并给出成绩。

3、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答辩学生自述时间为15分钟,回答提问时间15分钟。

答辩学生要自述该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和改进意见,在自述中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

自述后,答辩小组成员围绕毕业设计课题内容进行提问,答辩学生回答,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1、答辩委员会(或分委会)根据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答辩情况以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在答辩后评出成绩。

2、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3、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定依据:

1)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的情况,以及反映出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序。

2)毕业设计(论文)中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情况,所用的实验手段和步骤或调查研究的方法。

3)毕业设计(论文)中,阐明或论证问题时表时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思考、钻研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程度,实验或上机操作的动手能力及程度。

4)论文的意义及学术水平,论述的正确性、条理性和论文的规范性,以及语言、书写、图表的水平。

5)实验数据是否完整、确切、图纸是否规范。

6)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思维敏捷程度、知识面宽度及整个设计的创新程度。

7)设计及答辩中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严谨程度及遵守纪律的情况等。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必须重做,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须重新交纳毕业工本费,重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确定。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南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类型

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很多,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型。

1、设计性课题。根据设计指导书,理解设计主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检索有关资料、制订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还可通过制作与调试,分析结果可否满足设计要求,再对原设计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应用性课题。该类课题又可分为硬件类、软件类和软硬件结合类。任务布置需要明确具体,软件类课题须有流程图,源程序和文档;硬件类课题须有技术指标,设计方案和电路原理图等相应图纸;实验过程和调试报告也应包含在毕业设计(论文)之中。

3、工程性课题。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调研、方案比较、设备选型、施工计划、设备安装调试、开通、最终结论等。

4、研究性课题。追踪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了解本领域中同行的研究情况,全面搜集各程相关资料,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反映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

1、毕业论文的组成

毕业论文由封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评阅教师意见、答辩小组评阅意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十三部分组成。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任务书:装订于指定位置,指导教师签字后生效;

开题报告:由学生认真书写,经指导教师签字后的开题报告有效;

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

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文字应在15000字以上;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附录:含外文复印件及外文译文、有关图纸、计算机源程序,如果安排有毕业实习,需提供毕业实习报告等。

2、毕业论文的书写

(1)论文要用统一的毕业论文用纸,用中文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

号字,版面上宽2.5m,下空2m,左右空2m(靠装订线一侧加0.5m空白用于装订)。

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每层

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每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标准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1)论文中所涉及的全部附图,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符合图颁标准,手工绘制要用绘图笔,图号标注无误。

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比例一般为优秀10%-15%,良好30%-35%,中等30%,及格、不及格以20%为上限。

2、各级评分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1)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情况;

(2)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中,考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

(3)毕业设计(论文)中,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所用的实验步骤或调查研究方法;

(4)毕业设计(论文)中,考生所具有独立思考,钻研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程度;

(5)实验或上机的题目,动手操作能力,对仪器设备材料各种工具的掌握情况;

(6)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流畅、传述简洁、条理清楚、字迹工整,绘图整洁、图表正确、数据完整。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写作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一定要结合学员自己工作实际选择自己较熟悉的专业方向,毕业论文所用数据,佐资料尽量是本单位的。能过论文的写作,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员业务水平的要求。

2、毕业论文选题要避免假、大、空,要具体并有针对性。

3、论文写作不能抄袭,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资料运用可以运用站细,但不能整篇不加整理地运用,要符合论文主题的要求,说明自己观点。

4、论文写作过程中要熟读相关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要通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5、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熟知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特别要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相关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例如:运输设备、铁道概论及专业方面的知识等。

毕业设计的工作任务篇10

1)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交后传输到系主任进行审核。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指导老师处修改,重新审定。审定完毕后,学生方可查看阅读。2)开题报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开题报告,填写完毕后,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审定,填写意见。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学生处修改,重新审定。3)外文翻译:学生在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内完成外文翻译,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审定。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学生处修改,重新审定。

2毕业设计检查

毕业设计开始后指导老师要定期对学生辅导和答疑,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所有检查进程均在系统中留有痕迹;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培养,对思想涣散、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对违反纪律的要及时上报学院。检查主要包括:1)每周指导老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学生填写上周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填写下周计划,最后自动生成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中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2)学院也要组织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检查,前期重点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撰写和下达情况等;中期重点检查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进度、教师指导等情况;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3)学校教务处层面的检查分为随机抽查和重点复查两方面:每年组织教学专家对当年毕业设计任务书和中期检查等通过系统随机产生被抽查学生名单,并直接调用显示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以及导师的指导情况。对于中期检查也可以采用委派专家组到各学院进行答辩检查的方式进行;重点复查主要是复查往年的毕业设计情况,找住存在的问题。

3毕业设计结题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相关的所有资料:论文、附录、源代码等所有资料,这些资料都以附件的形式提交到系统中。论文手册不需要提交,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指导教师评语》。由于系统的模板是统一的,所以可以保证毕业论文的统一格式、统一封面。

4毕业设计评阅与答辩

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组成认真评阅和答辩专家组,组织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确保论文评阅质量和答辩效果。按照有关评价指标,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答辩成绩,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答辩记录表》、《成绩汇总表》等。由系主任完成论文评阅教师、答辩的分组。论文的评阅工作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评阅教师可以调出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文档的留痕,即毕业设计全过程相关的所有文档资料。2.8优秀论文评选与总结学院提交优秀论文名单,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总结。对于优秀毕业论文可以采用:学生申请、导师推荐的方式,由专门的评优专家组对其进行答辩。

5过程化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实现

1)用户:系统用户分为教务处、各院长、各院教学办、各系主任、指导老师、学生6类用户,每类用户的功能和权限是不同的。2)时间设定:毕业设计各阶段起止时间的设定,可以分为两种时间:一个是教务处处设定的时间范围、一个是各院设定的时间范围。各院设定的时间范围不能超过教务处设定的时间范围。要求各类文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目前存在的"最后答辩前提交论文的时候再编写或修改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中期检查表等文档"。3)通知系统:教务处、院、系、指导教师可以分别通知,学生可以看到所有与自己相关的四个级别的通知。4)过程监控:教务处、院、系三级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本单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随时监控、随时查看相关文档。支持随机抽查学生名单。5)统计分析:教务处、院、系三级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毕业设计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时统计学生各种文档的提交情况,大大减轻领导和老师的工作量。6)雷同论文检查:通过内容匹配检索重复度较大的论文,避免论文抄袭现象。7)在线指导: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相互对话、相互传输文件,实现远程指导。8)同一入口:实现与《教务系统》同一个登录入口,扩充现有教务系统的功能。9)文档模版:教务处、学院可以分级对模板格式进行设定,设定后指导教师、学生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填写内容,其他区域将无法修改,从而保证格式的统一。10)成果共享:类似于万方数据库中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将所有本科上共享,提供多种查询方式。这样既做到了资源共享又可以给学生以震慑,避免抄袭论文。11)角色+权限+院系控制:教务处可以对各类文件模板、审批流程、文件提交日期限制进行设定,设定后将影响全校各院系;还可以通过"权限设置"模块将该权限授权给学院进行学院的个性化设置。院系对模板、审批流程、限定日期等进行设置,设置后,只影响本院系。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