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7:18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就业;施教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6-0038-03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在职责上存在大范围交叉。而对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就业相关的思政理念教育是其核心组成之一,工作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并使其事业观具有敬业、乐业的特征。哈耶克指出:“没有基于道德感基础之上的责任感,任何职业都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1]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而言,需要通过思政教育来解决的问题核心,不在于让学生理解“就业理想”与“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存在于中外所有社会、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几乎所有人面前;也不是劝说他们忍受性地去接受某种工作岗位,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从内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如此才能让学生不把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片面地理解为“升官发财”,也不片面地追求“少劳多得”;才能把学生变成有信心把每份工作做得精彩的乐观上进的劳动者。曾说过:“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2]在就业问题上,通过思政教育解决的是劳动态度问题和劳动动力问题,其效能依赖于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施教体系建设。

1施教体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

1)课堂教育。对于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课堂教育依然是首要实施途径;使用课堂这个载体,由思政教育课程宣讲教育、专业课程默化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专题教育三种途径共同实施。问题是那些实施默化教育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功能和责任。

2)课外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不可轻视的载体。大学生课外活动依然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明确目的的教育方式,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春游参观等。活动设计者常常并没注意到就业相关思政教育层面设计,从而放任这一默化教育行为在非设计状态下发生。

3)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首席教师,尤其是在思政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是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必须利用的一个扩展性载体。如果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在事业观和敬业观等方面相冲突,将事倍功半,甚至效果全无。高校延伸利用家庭教育在途径上是相对困难的,但家长学校、家长期刊、个别沟通等途径都是高校有效的利用家庭教育的途径。

4)网络教育。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还是思政知识学习,普及化的网络已经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依赖的载体,日益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而且网络是各种就业观平权施教的平台。利用网络宣传正确的事业观和敬业观,批驳不良就业观,已经成为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者必须适应的一种教育途径。

5)社会实习。尽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见习方式多样、主要目的不同,但它承载的绝不仅是专业技能教育,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以默化的形式必含其中。这一功能不依赖于社会实习设计者是否意识到而存在,所以这方面功能设计也应该成为设计者的责任。

6)文艺活动。大学生是文艺作品的最为主动的享用者,文艺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政教育最为喜闻乐见的隐性载体。这种寓教于乐的途径也是最高效的施教选择。一首歌曲的传唱、一部电影的热映,甚至远胜于课堂上千言万语的教导。

7)心理辅导。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遇到“成长的烦恼”是普遍现象。尽管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时期,还是现今的“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及其衍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以很大的比例存在。这注定心理辅导是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

8)就业讲座。请就业指导专家来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必备方式。这些讲座者因其权威身份和社会声望往往产生较为特殊的思政教育效能,如果不能注重思政教育理念方面的统一性,常常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混乱。这也注定应将这些专门讲座列入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施教载体。

9)就业中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或企业就此涌现。它们必然以各种方式介入高校就业工作,或者说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也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与这些就业中介产生结合。所以对这些就业中介的选择不仅限于效率、效益、规范等方面,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理念方面也要求必须同步延伸而至。

10)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就业方面的思政教育必佐以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承载着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所有内容,它可以以正反两种施教方式成为教育的验证性途径。如何选择榜样,如何宣传榜样,如何解释榜样,是高校就业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慎重设计的教育内容。

2施教体系建设的共性原则

强化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是高校职责。各高校的特色不同,在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施教体系建设理念上也各有所长,但应遵守如下共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是由高校的多方面要素共同形成的体系来承担完成的。虽然各要素在体系结构中所具功能有别,但不能片面强调某些要素的作用,“短板效应”会导致高校整体施教能力低下。

2)多样性原则。尽管不同的施教载体与途径效能有别,但每种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的载体与途径都有其特定的施教效能。不应对某种载体与途径产生过分的依赖,“久施之计”其效果必弱。这一原则还要求,不断地努力实施载体扩展与途径延深,如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的深度纳入。

3)合理性原则。首先,思政教育内容要具备合理性,“假、大、空”式的说教之所以不能真正收到教育成效,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审视;再者,不能使用非理性教育手段(如口号宣传、利益恐吓等),理性教育手段才能产生真实的教育效果。

4)现实性原则。现今社会发展变化快,教育内容上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那些已不具备现实性的教育内容必须及时清除,否则会让施教的可信性丧失。

5)政治性原则。就业水平是社会政治的评价参数,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政府所付出的积极努力,看到相关就业促进措施的深层善意;必须让大学生理解就业压力是中外社会共存难题,是人人均须面对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知识失业’的现象。”[3]

6)具体性原则。不同高校有其具体的特色,也有其具体的就业教育难题。这一原则是要求在施教载体与途径选择上体现出本校特色。校际间的经验借鉴是必需的,但必须进行校情化后使用,那种照搬照抄的做法是错误的。

7)激励性原则。就业相关思政教育核心目的是激励受教者“乐业敬业”以实现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激励性。要使受教者看到美好未来实现的可能性,看到从业经验的价值,倡导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给个体安装“奋进”的不竭动力源。

8)立场性原则。施教者从受教者人生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简单高唱“奉献”、“应该”、“历史责任”的说教难有成效。否则,只能说明施教者方法简单或能力有限。因为两者内容上相同,转变仅是表述方式层面上的。

3施教体系建设措施的共性特征

因校情有别,各高校具体施教体系的建设措施因校情参透而个性化;但按上述建设原则要求,在建设措施的选择与集成上,应使措施效能具有如下共性特征。

1)职责全员化。出台就业相关思政教育职责全员化措施,而不是认为那只是个别部门(如就业办)或个别教师(如专职思政教师、辅导员等)的职责。否则,专业课堂默化教育与专职(及专题)课堂教育在理念一致性上难以保障,而且这种教育的载体多元性、途径的多样性,甚至常让教育效果打折在“短板”之处。

2)载体多元化。建立施教载体多元化保障措施,从而形成结构化的载体利用体系,使每种可能的载体都尽可能得到良性利用;同时,对新载体的开发利用的尝试能够激励和宽容。比如家庭教育、网络载体、就业中介等载体的利用方式创新尝试。

3)途径娱乐化。传统观念中认为思政教育是严肃的,通常认为不可以采用娱乐化的途径进行教育,忘了寓教于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成为传统的严肃教育模式让教育成效在枯燥中打折。所以要采取措施鼓励教育途径的娱乐化。如快板书、改词歌曲、网络动画更能让受教者印象深刻。

4)设计隐性化。用措施保证教育内容是被目的性设计的,而且这种设计要具有隐蔽性。过于显性的设计,易给人以虚假之感,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形成。而无设计的教育,也不能达成目的性。如采用定期组织教育设计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落实。

5)环节延伸化。在这个体系建设上,不能局限在“校门之内环节”,要通过措施将家长教育、就业中介等载体作为校外环节,进行施教体系的环节延伸性建设,因为大学生同时也深受来自这些环节的观念影响。

6)立场反身化。通过措施引导施教者不要总以“你怎样”、“你应该怎样”去设计教育内容的讲解方式,而要以“怎样做是有利而可行的”、“这样会让人生利益最大化”的建议方式讲解思政教育内容。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去施教效果必佳。

7)评价实效化。邓小平说:“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4]它就是评价实效化的通俗表述。在施教载体与途径的使用方式的评价上,不要注重华丽和正统,而应注重实效和创新。

8)内容现时化。把思政理念的传输形态进行时尚化改造,能够使用年轻人关注的热点案例,能够使用年轻人的时尚语境。施教内容的现时化就是消除“代沟”以实现同平台的心灵对话。否则,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话语平台异位,教育活动成为自说自话的虚假表演,难有实效。

9)榜样真实化。通过措施保障选用可比性榜样(即同种性质的案例)、选用对比性榜样(即正反两种角度),同时杜绝把榜样完美化。只有那些有血有肉的(甚至是不完美的)榜样,才能使受教者认为可以效仿而产生真实的榜样力量;否则,受教者会将之视为“美丽的传说”而起不到榜样示范作用。要善于使用在受教者生活圈内的榜样。

10)施教平权化。施教者从不具有“灌输”能力,其言说的观念均是在同各种观念竞争中取胜才能发挥实效。现代社会崇尚平权,施教者的非平权优越感对施教效果必有损伤。现代施教者必须适应平权施教的变革,尤其在触及灵魂的思政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胡解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中的就业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60-61.

[2].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65.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技术

在中共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被提出。在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我国教育部长曾说过,发展职业教育是转变我国生产方式,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力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各地政府应积极响应号召,着重发展服务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变传统农业方式,使之形成产业链,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改变农村面貌,从而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般的实施方法和途径有新农村基础文化知识培训,新农村干部培养,新农村农民创业培训等等。或者联合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或毕业输送到新农村工作等形式多样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将人才直接输送到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要各领域的人才,比如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职业教育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侧重培养急需型人才。新农村建设需招收有意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学生,在招生模式上可采用“定向招生、社区推荐、单独录取”等。国家出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好与新农村职业教育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将政府相关政策相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在培养上定要结合地方实际需要,因需施教,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地区发展的情况和产业侧重点因需设置,培养专业型人才。

二、对留守农民进行培训教育

我国的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普遍都很低,受教育的年限平均在7年左右,更不用说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我国近90%的文盲和文盲都在农村。在农村的接受高中或中专文化教育的占农村总人口的11.5%,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总人口的10%。根据农村的受教育现况,职业教育应在农村广泛开展。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是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因此对留守农民的培训也很重要。职业教育对农民培训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施,一是国家实施的培训项目“雨露计划”、“农村远程技能培训”等项目来培训农民。二是地方政府与农村合作开展当地农民切实需要的技能培训活动。

三、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必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入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这部分劳动力产生经济价值。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能力低下,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标准,便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教育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安排技能培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职业教育可根据国家相关农村教育政策与政府共同合作,落实农村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也可与农村合作,根据农民需要设置技能培训课程。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中,培训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职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向外来务工人员普及法律知识,懂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环境适应力,使农民工能够留在城市安居乐业。职业教育学校应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通过技能培训后的农民工可推荐到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直接留在企业工作。这项措施可直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校企合作模式也减少了职业教育的经费,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必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

四、开展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支持

职业教育具备先进的技术,职业教育应及时下到农村推广新技术,为使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比如教师定点服务,学校推荐优秀教师到农村担任技术顾问或技术员等职位,或者定时、定点的安排教师到农村去解答农民的种植问题,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其次是电话免费咨询。开通免费电话来传播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问题免费咨询服务。再次是有偿的农技支持。在送新技术、新品种下乡推广时,可向农民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可等农民收益后收取费用,这样校方利益得到了保障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村的技术服务支持,最终达到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学校可与农村合作,建立农业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基地的运作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方便学校实地解答农民的种植问题,推广传播新技术。学校以技术入股合作项目,政府可帮助农民找产品销路,促进农民增收,职业学校便可从中分红,获取利益。这种模式同样可达到农民和职业学校双赢的目的。

五、村校共建,职业学校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职业教育要摆正观念,将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坚决落实服务新农村建设,采用村校合作的方式,将新农村建设和职业教育学校建立一起施行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条件允许且确实有需要的村子,实施开展村校共建的项目。村校共建项目的实施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而职业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农村提供各种帮助。帮助新农村建设规划版图,制定目标计划和设计方案等,发展农村文体业,设置文体活动室、小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途径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直接在农村实习,为毕业生提供实训机会,实习后可选择留在农村工作。学校还可扩展成学校、企业、农户三者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校还可探索各种办学模式以达到学校和新农村建设共同盈利,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文政.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4):39-41.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3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培训;途径

作者简介:杨凤翔(1964-),男,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9-0031-03

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职业教育,也更加依赖于职业教育。探索农村力转移培训的基本途径,对于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地域转移的劳动力教育培训

(一)立足农村,实施就地转移的教育培训

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地转移教育培训,使其适应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发性农业的发展,提高集约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利用和改造水平,可以解决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内部就业。针对农村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如商贸镇、工业镇等),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所需要的教育培训,在农村金融业、商贸业、饮食服务业等农村生产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行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为农业提供各种技术培训与服务,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合理分流,实施跨地区转移的教育培训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吸纳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各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同,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实用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可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地区的转移。

(三)对外输出,实施跨国转移的教育培训

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国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国际劳务合作培训是实现劳动力对外输出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培训部门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向国外进行劳务输出为目标,而进行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打开了向境外输送劳动力的渠道。

二、劳动力转移的订单培训

劳动力转移订单培训,按照订单部门划分,可分为政府订单培训、企业订单培训和劳务派遣培训三大类。

(一)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开展政府订单培训

1.“阳光工程”培训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六部委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从2004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在输出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短期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在“阳光工程”培训中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支撑作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相应的职业岗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实行必要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黑龙江省2005年共培训农民工51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30万人,技能性培训21万人。

2.订单委托培训

黑龙江省实施了“村村大学生计划”,它是一种“订单、定点、定向”劳动力培训模式。由东北农业大学牵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等十所省内高等农业院校组成服务联合体统一实施。大学生生源来自农村高中阶段毕业生,经村级公开推荐、县(区)人民政府同意,由省招考办单独组织考试,再由指定的10所高等农业院校根据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免收学生学费,学费由省级政府和学校共同负担。为我省农村培养有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带动群众致富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人才。

(二)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开展企业订单培训

1.“三单制”的农民培训模式

农业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实训基地和师资优势,通过调查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结合农民实际,联合用工企业确定并下发培训菜单,让企业主持招生工作,针对性地培训技能。培训的费用由政府埋单,取得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上岗证书,企业包安置就业,这种学校出菜单、企业订菜单、政府来埋单的“三单制”培训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又保证了培训质量,企业欢迎,农民工满意。

2.“3+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3+1”培训模式,就是“乡政府、就业服务部门、培训学校+用工单位”模式。即由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就业服务部门与培训学校携手合作,利用职业技能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场所和生源优势,以用工单位需要的用工条件为教学内容,以农村青年劳动力中的初高中新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为培训对象,从而实现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机制。

3.“培训订单式、教学菜单式、就业递进式”培训模式

培训订单式是指先有用人单位,然后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进行培训的模式,为企业培养大量“拿来就用”的人才。教学菜单式,即培训学校教学与农民要学的技能相结合,培训学校提供各种培训项目的“培训菜单”,由农民根据爱好和特长自己选择所学技能。就业递进式,就是经过培训已经进入企业上岗的农民,由企业对其骨干进行“提升式”培训,经过再次培训成为骨干或进入企业管理层或离岗自主创业。

4.“农民培训资助卡订单培训”模式

该种培训模式也是一种扶贫培训模式,是以贫困农民为招生对象,通过发放农民培训资助卡的形式,采取企业定岗、社会出资、学校培训的一种劳动力转移订单培训模式。这种订单式培训模式就是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为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学校要建立毕业生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和网络。同时,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办出优势。

(三)劳务派遣培训

劳务派遣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劳务派遣培训是一种就业目标十分明确的劳务输出培训,它以职业院校为依托,根据用工单位需要,以实用性为原则,实行订单式培训。培训形式上,可以实行“政府引导、扶贫补贴、贷款参训、就业还贷”的模式;就业形式上,实行劳务派遣制。这是一种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就业制度,使就业、维权和劳保更有保障。

三、不同内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即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对农民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社会公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农民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掌握并熟悉求职渠道,提高求职就业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组织实施。

(二)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即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开展定向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基本途径。职业院校做好定向职业资格培训工作,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设置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培训工种;二是制定培训大纲,确定实施方案,编写配套的培训教材;三是配备一支思想过硬、技术高超、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师资队伍;四是加强职业技能站的建设,完善培训条件,强化实践技能。

(三)产业转移培训

1.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培养、帮助人们创办实业。职业院校具有雄厚的智力和人力教育资源优势,应承担起对农民创业培训的责任,加强对农民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使更多的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帮助农民结合所掌握的技能选择适合社会需要和个人条件并易于创业的领域、目标和方式等,让职业院校成为培养青年农民创业者的摇篮。

2.在乡镇中培植农民创业,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在乡镇中培植农民创业,走发展乡镇经济的道路,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另一基本途径。在乡镇中培植农民创业,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吸纳农村劳动力。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文件政策,加快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培植农民到小城镇创业;改革土地制度,促使农民创业;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加快转移步伐。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与帮助,促进农民转移到乡镇创业。

3.结合农户兼业化的普及需要,进行兼业技术培训与服务

促进农户兼业化的就地普及是农民创业培植的另一措施。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有就地兼业、并且与农副业相关的就地兼业能力,能用各种技术和技能从多种渠道增加收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满足农户对现代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技术培训与服务需求,立足于当地经济特色,结合产、供、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改革培训方法和内容。一是要做好市场调查,开设农民急需的培训项目。二是开展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兼业教育。三是开展农民创业试点,帮助农民创业。四是积极开办创业培训班,进行创业技术培训。五是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

4.积极开展农村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且大部分为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采取多种模式,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创业能力,促进其就业和创业。

四、不同覆盖范围的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传统教育培训模式

传统教育培训模式是指依靠固定的基地和专门培训人员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的一种形式,该种培训模式覆盖范围小,受到资源、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为了形成更大的培训规模,实际中采用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招收劳动力,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

(二)网络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网络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是采用iCt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教室实现网络教学方式为主,辅以光盘、教材等多种方式结合,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对农村劳动力实施“面对面”的远程培训。可通过集中授课、网上学习、业余自修、实习相结合方式,保证培训质量。该种培训模式能够大幅度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迅速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用工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动力转移远程培训,一是要解决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问题。二是要解决实践技能的学习问题。三是要解决学员的就业问题。

(三)劳务经纪人培训模式

劳务经纪人培训模式就是通过对农村劳务经纪人进行劳务输出宣传、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劳务经纪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使之能够组织和带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劳动力转移的一种培训模式。近年来,我国劳务输出质量不断提高,创造了一大批劳务输出品牌,例如,重庆市的石龙技工,黑龙江的“龙哥龙妹”等,有的还注册了劳务品牌商标,有效提高了劳动力转移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慧翮.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

[2]李文娟.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01.

[3]申家龙.分工协作是完善农村职教体系的基本途径[J].职教论坛,2005/01.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4

关键词:社区教育三农问题农业科技进步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44-01

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教育。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统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共享,人们的认知程度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当前,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1我国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1.1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等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产供销体制不顺畅是阻碍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对解决农业问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结构调整等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3农民问题

现阶段农民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民问题,需要政府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建设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农民增收减负。

1.4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和举措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使他们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合理配置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存在数量多、素质低、分布不平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等特点。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分析,由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向城市滚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过这种模型当中显然忽略了城市也存在着失业这一不可避免的问题。

实际表明,农业内部发展是可以消化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也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已经制订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培训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等,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要求较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因此,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将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3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近年来,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日益兴起。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基层农技推广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数量足、留得住、用得上而且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由政府出面统筹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各方面,实现社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区内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的作用,联合社区内基础教育和相应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部门发展社区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城市教育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联合办学。广泛利用社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力量办学,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坚持区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及时总结新经验,切实加强理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社区教育的体系,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生永明.江苏省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杨立杰.如何发展农村社区教育[oL].中国吉林网,2010.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5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人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

2.马克思主义人为,培养全面的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

4.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最早实用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6.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7.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

8.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二、辨析题

1.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三、简答题

1.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由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

2.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它目的。教育结果只能用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第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又哪些?

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6.体育的意义有哪些?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系国家、民族的强若盛衰。

7.体育的任务有哪些?

增强学生体质;这时根本任务。具体任务包括: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技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传授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

8.体育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9.美育的任务有哪些?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具有感受美、欣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0.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1.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四、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条件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6

关键词:技工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学生从进入技校学习起,就带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和就业的愿望,学生毕业时能否被顺利推荐就业,找到比较满意的单位并安心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将直接影响学校声誉和招生任务的完成,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许多国家在劳动用工部门和教育部门及相关领域都引入这项工作。不难看出,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就业、学业与择业、立业、创业的桥梁。

国内外就业指导研究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目前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分析,大体可归为四类:一是研究个人择业倾向问题;二是研究职业发展和职业成熟问题;三是研究职业决策过程;四是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强调学校就业指导应视为系统长期的教育过程,强调应结合日常教育工作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这些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和教益。

因此,立足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迎接新时代的呼唤与挑战,充分考虑职校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来研究和探索技工学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内涵

1.职业指导的内涵。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指导是指技工学校根据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据行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针对专业实际和学生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择业、从业、立业、创业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其核心是做好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辅导工作,社会服务工作,以缓解就业形势,实施职业指导问题。

2.创业教育的内涵。我们这里所说的创业教育是指依据社会需要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技校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能力、创业思路、策略等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适应各种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为技校生的择业、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国家和地方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使他们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则就谈不上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3.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创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且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社会压力提供了条件。由于创业教育最终须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长得以实施,因此,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我们必须进行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提供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人才规格及人才素质要求的依据。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既包括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及习惯;还包括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教育思想、指导效用、指导原则、指导方法、途径等;也包括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模式、途径、价值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是本课题的重要特征。

二、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建议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

1.刚入学的学生对自己、社会、职业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是极其欠缺的,对其应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学生入学起,就向他们灌输竞争择业的意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专业及社会需要,确定就业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实现就业目标铺平道路。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系统地、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与就业目标相关的其它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

2.对二年级的学生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此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主,并完成所有项目的技能考核。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专业技能的需要,自学辅修旁系专业,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一身多证的技能型人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

3.对毕业班的学生着重进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就业定位、择业技巧和面试心态的调试。毕业前,就业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毕业时,就业目标就表现为就业定位,如果当初确定的就业目标与毕业时的就业形势不一致,就业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技校生能否获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他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就业定位,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不要盲目等待。并且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帮助学生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趋势,鼓励学生了解到劳动力市场用工状况,为成功就业谋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要建立自信心,学会推销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应有的礼貌和言行举止,以最佳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必然会取得成功。

三、探索就业指导、创业教育途径

就业指导的途径多种多样,经过近几年实践得出的效果良好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置就业、创业课

⑴课程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就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比如:①如何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②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就业的愿望和要求;③怎样作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④怎样增强自己在择业中的自信心;⑤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己,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⑥掌握面试的技巧与艺术。这些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通俗化、具体化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认清目前就业的现状和了解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⑵教育形式活跃,内容要丰富。就业指导不能只靠毕业前来开设,从入学教育起就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了解认识理解正确把握这样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来产生作用。从形式上可以采取如下方式:①聘请就业指导方面的老师就该方面问题做系列讲座;②请本校近年成功就业的学生回校作现身说法;③聘请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代表来介绍用人情况和面试技巧问题,消除学生对就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为多渠道就业打下基础。

2.重视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的内容,在备课中处理好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及时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实施,在内容上寓就业指导于学科教学之中。具体的措施是:①召开全校教师会议,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与内容、重要性与必要性。②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灵活取舍教材内容;在备课中精心设计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渗透内容,处理好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内容的完成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渗透内容的关系;适当增加渗透内容,彼此兼顾,各有侧重。③将学科知识考核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的考核有机结合,比例由各任课教师自己掌握。

我们要求教师平时多多收集和积累资料,主要是国内外,校内外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有益的方法、途径、技巧、失误等。将这些经验和失误以案例的形式写进教案,用小故事、小专题的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所喜爱和乐于接受。

重视课堂教学操作管理。积极探索“在教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创”的方法:①在教师的带领下,尤其是在实习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造”,如数控车工、模具钳工、双电维修、计算机网络、会计等专业性项目;②在相互质疑中明确择业、创业的方法、技巧。讨论、质疑有利激活思维、活跃思维,开发创新思维;③在生产实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方法、技巧,更要为学生铺设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创新的新途径,逐步形成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大胆细致、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⑴通过班会、团委、学生会、文学社组织的各种活动,开展就业指导、模拟创业情景训练。

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实施就业指导的辅助手段。每学期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下企业、公司、旅游点,赴劳务市场、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调查、实习锻炼、试聘应聘等活动,以便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职业特点、提高求职能力。

⑶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及校园文化如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广播、电视、校黑板报、宣传橱窗、校报、教科研文摘、自制小报等开展就业指导。另外,学校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优秀艺术作品展览、各种操作技能比武、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还可提高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达到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目的。

4.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开展咨询中介服务。从1998年开始就组建了企业与学校联合咨询委员会,学校通过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把用人企业按其性质、类型、规模、经营状况、用工种类、用工时间、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员工的待遇等进行归档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供求分析、问题咨询、信息、指导报名等多种活动,有效发挥了学校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机构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职业中介的联系,与各地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职介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架起与职业中介机构的桥梁,多渠道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总之,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创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开拓创新、不怕挫折、吃苦耐劳、敢于创业的精神;可以使学生能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并善于将目前的学习与远大理想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了学生明确所学专业与职业就业竞争形势,产生紧迫感,激起奋进与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了基础薄弱的学生重新点燃勤奋学习、奋力拼搏的火花;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了职业知识,求职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识业、择业、就业能力,为社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凤霞主编.学生心理保健手册.北京:华艺出版社,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7

关键词:农民;转化;市民

一、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而不是以打工为目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短期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政策的推行,阻碍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体制逐渐得以减少或消除,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到2005年,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人,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为1亿人。当前进城务工的1亿多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就业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只是以打工为目的的短期流动,据资料统计2002年城乡净迁移1814.92万人,2003年城乡净迁移1821.55万人。这里所指的城乡净迁移是农民通过资本积累(包括财富、经验和知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到城镇工作、定居,成为城市居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徘徊在城乡间的游离人,他们是在城乡间游动的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他们虽不完全是农民,但他们也不是市民。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出现严重的曲折,城乡、地区和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将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城市化首先是人口的城市化。同时农民向市民转变是农村小康的推进器,只有农民转变为市民,减少农业人口和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农民增收,才能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措施与途径

1、提高农民素质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前提。融入城市,是一种心理上的融入,农民要转变观念,有融入城市的意识。在行为上,在城市中逐步培养城市化行为习惯。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仅难以有效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即使就业了,也难以取得较高的收入和保持就业稳定。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必然要求。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继续抓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普及高中教育,使农村潜在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次,在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走向培训。引导农民学习,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

2、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有一定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但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并没有像托达罗理论模型预期的那样,随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相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重要阻碍力量。近二十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来,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2005年的城乡差距在2004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如此严重和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大部分农村人口很难筹集起长期迁移到城镇生活所需的启动资金。为了降低迁移成本,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采取短期流动的形式到城市打工。因此适当的城乡实际差距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长期迁移,而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过大将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因此各地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3、大中城市要转变观念、降低准入门槛,接纳农民成为长期居住的市民

目前,全社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还存在着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认识。认为农民进城是抢了城市人的饭碗,农民进城后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紧张,会带来社会混乱。有一些地方为此对进城农民采取清、赶、堵的办法,甚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收容遣返、市容整顿等方式,减少外来人口。因此,必须通过政府文件、党报党刊以及电视、电台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当前,城市中的失业增加并不是进城农民工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没有市场。过多的农民滞留农业,不仅农民没有其他就业机会,收入下降,形成了农村市场增长缓慢,相对萎缩,城市工业品销售困难。只有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才可能加强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为城市工业品开辟广阔市场。

城市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农民市民化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大力发展住宅产业,降低商品房价格,可以减少农民进城安居成本。

4、选择合适的转移途径

农民向市民转化,从转化主动性上看农民市民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农民通过长时间积累,拥有足够资本后主动进城而成为市民。一种是城镇迅速扩张,城镇吞并或非农产业占用农民的土地,迫使农民成为市民。第一种转移途径遵循市场规律,是一种较理想的路径选择。第二种途径使农民成为激进化市民,由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不足,无法进入高技能劳动力市场,但又不愿意从事低技能劳动从而造成失业率很高。因此应在城镇规划时尽量避免大量征地造成激进化市民失业,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岗位。

从转化地域跨度上看,农民市民化也是两种途径:一是就地转化,也就是通过农村城镇化,使农民“就地”因“城镇化”而成为市民;一是异地转化,农民迁移到异地城市,成为市民。第一种转化途径采取的还是城乡分开的做法。在城市,政府限制农民进城,同时对下岗、失业的城市居民支付津贴和保险;在农村,政府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倡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就地转移。事实证明,这种城乡分开的做法成效很差,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的空间狭小,农业中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甚至在经济很发达的地区也未能缩小二元经济反差。这种“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通常意义上的人口城市化是有距离的。农村城镇化吸引的对象,多是有钱到小城镇开业,或至少是购买商品房的富裕农民,对于只有劳动力的大多数农民来说,这种“投资移民”或“技术移民”都是不现实的。农村城镇化一时回避了“城市病”,但“农村小城镇病”却在不断的蔓延之中。“异地转化”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虽然他们不可能马上割断与传统农业农村的血缘关系,但他们毕竟进入了城市部门,开始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农业农村对他们的影响势必呈现弱化的趋势。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大部分城市规模也偏低,城市的积聚功能和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有必要也有能力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在“就地”、“异地”转化途径选择上,应采取以向大中城市“异地转化”为主,“异地转化”和“就地转化”相结合的政策路径。

5、改革户籍、用工、社保、土地等制度

大中城市中都有一批进城多年的准市民,在新的人口统计中已经将他们算成城市人口,但现存的户籍制度对他们来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旧有的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农民工真正融入所在城市的根本所在,正因为户籍的划分,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世界银行(2004)的一项模拟表明,在今后能够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1%、5%和10%的假设下,全部GDp将分别提高0.7个、3.3个和6.4个百分点,whalley&Zhang(2004)在假设户籍制度是劳动力迁移的惟一障碍的条件下,通过一项模拟表明,一旦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对于劳动力迁移的障碍,现存的收入不平等则会全部消失(蔡,2006)。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能够突破户籍制度障碍,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户籍制度改革,要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要在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开方便之门。相应改革就业体制,城市的就业政策上也应消除对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取消各种限制性就业准入制度,拆除对本地劳动力就业采取保护的“壁垒”,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大土地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的矛盾,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受影响,为城镇扩容创造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创造空间。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民真正能从土地流转中获益,与此同时,要促进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机会。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军,陈兰.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和特点[J].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8:6.

[2]高文书.进城农民工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5-18.

[3]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26-30.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21-01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对于素质的理解,基本趋于两种解释:素质既指人的先天生理心理禀赋,又指后天习得文化的内化而成的素养,所以素质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指先天生理心理禀赋与后天获得的文化素养的“合成”结构;第二层含义是指这种“合成”结构达到某种质量水平,具有某种价值指标意义。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等方面,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往往侧重于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忽视素质教育,造成个人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使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应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而具有独特功能的音乐欣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是充满活力的艺术,可以激发与深化受教育者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教育中审美活动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记忆,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它通过以情感人、以声动人的方法,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可以用音乐情感培养出具有音乐情商的人。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音乐教育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艺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三、高雅艺术进校园

普通高校都很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过程中,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就中央民族乐团赴河北大学专场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普及民族音乐艺术的音乐会进行介绍高校中如何普及音乐艺术教育。

2011年6月3日下午,高雅艺术进校园之“庆建党,迎校庆”中央民族乐团赴河北大学专场演出在我校多功能馆举行,前来我校的中央民族乐团是由庞大的民族管弦乐队和民族合唱队组成,拥有一批卓越的艺术家盛装出席。乐团团员娴熟的乐器演奏技巧,悠扬动听的曲目,令到场观众如痴如醉。整场演出包括管弦乐、二胡演奏、笛子独奏、琵琶独奏等11个国内外经典曲目,让全场师生观众尽情享受了一场民族音乐的盛宴。演出在民族管弦乐曲《庆典序曲》中拉开帷幕,艺术家们用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演奏技术诠释着乐曲的内涵。由国家一级演员唐峰领衔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国家一级演员张斌的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曲调悠扬,委婉动听,令观众如痴如醉;以西洋乐器大提琴与民族乐器二胡合奏的流行歌曲《台》,新颖又独具风情,引来不少在场大学生的低声合唱;“2009年星光大道无冕之王”陈建强带来的原生态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抑扬顿挫,浓郁的陕北风情使现场气氛一度陷入高潮,高雅艺术以美的形象、美的韵味、美的形式感染了每一位现场观众。一个半小时后,11首歌曲演出完毕,但精彩的演出使到场人员意犹未尽,自发站起热烈鼓掌。曲毕,在观众的邀请下,乐团又加演了《花好月圆》及《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髓和积淀,蕴涵着深刻的审美内涵和教育内容,这此民族音乐的盛宴正是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及与当代大学生,并给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的起到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同学们在走进民族音乐殿堂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为进一步丰富审美体验、提升自身修养,从而培养和塑造高尚的人格、纯洁的心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在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对普通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实施以及教育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介绍,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9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就业

[论文内容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新型工业化强国迅速崛起的“金钥匙”,是全面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我国通过科学发展,加快步伐建成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和谐国家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必须借鉴西方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

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世界若干国家逐渐进入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以及劳动组织的优化,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解决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其中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的,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当今的中国,技能型劳动力逐渐成为我国就业的主体。看重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我国自身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职业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职业的发展进程中,各行各业还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在所有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中,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是化解就业难题的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其一,通过构建各种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行业、服务业或劳动者自己创业,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二,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和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是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素质和技能。其三,能着力加快解决好优化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现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三、发展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对承担技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职业院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应以市场或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要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精通,实践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当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在制定教学方案和实训方案时要有前瞻性,要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要聘请企业行业中出类拔萃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示范指导,充任实训兼职教师。

职业院校还要突出自身“特色”,强化专业“品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整体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人们求学、就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将把拥有真才实学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用人单位重要的人才取舍标准。在就业市场中无情地遵循着自然发展规律“优胜劣汰—综合实力与特长的竞争”。特色意味着质量、意味着效率、意味着生命力。特色体现在职业教育及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整个办学过程中,都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追求个性的最大化。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办学模式。

四、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健全和完善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特别注意: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

一、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国际化就业已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促使国际化就业需求产生了多种形式、多重岗位的多面性要求,这也决定了国际化就业人群由原来的高精尖人才扩展到为全面性、多层次的复合人才。随之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深挖国际化就业渠道途径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二、高职高专国际化就业的方式和途径分析

就目前大学生国际化就业现状来看,国际就业市场上的就业对象仍以高学历、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但也明显出现了向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倾斜。高水平的科技要求使得原来简单粗放型的工作方式渐被淘汰,也就决定了原来不受知识能力所限的劳动要求势必转化为对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结合现有大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及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有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

1.境内外企单位就业。境内外企单位指在我国境内建立运行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企业,这种就业形式在国际化就业范围内最为常见,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和较受欢迎的就业形式之一。

2.境外中外企业实习、就业。多通过学校或相关中介介绍,以劳务输出形式于国外的企业内实习,通过考核后就业。相对而言境外就业出现较大困难和阻碍。主观上,受社会家长及学生传统思想束缚;学生身心素质有待提高。客观上,语言关、费用关、能力技术关等都成为束缚高职学生境外就业的层层关卡。

3.境外深造就业。境外深造就业是学生通过到国外继续深造学习,上学期间半工半读或通过做实习生、义工等形式毕业后自主择业,留在国外企业或被由国外企业外派回国内分支企业工作。这种模式是多数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形式,但对于前期费用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4.自主创业,从事国际化贸易。高职学生可通过前期学校安实习学习,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创业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主创性,进行国际化高薪创业。

三、深挖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对策分析

国际化大背景下高职高专毕业生走上国际化就业道路已成为未来趋势之一,国际化就业相比较有着较高的薪酬待遇和一定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构建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深挖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深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

高职院校发展除了依赖国内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之外,还应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大背景,结合自身情况,通过探索实践,摆脱传统理念束缚,通过内因外革的形式,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深化国际化办学。

1.1国际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在突显职业技能特色的基础上,以扎实务实的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加设多样化、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选修课程,如:外国语言、国际素养、国外文化等,此外还可多举办具有国际氛围的学生活动,如价值观差异辩论、中外对比学习演讲等,以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养和视野。

1.2引入国际化证书体系。各种各样的技能证书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硬性条件之一。学生获得国际性职业认证证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国际化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学校与国际化接轨的深化改革。

1.3加强国际办学合作,提供继续学习机会。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优质资源,通过国际化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符合国际就业要求,了解他国文化、风俗、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就高职学生而言,国际化办学是其继续学习深造,开阔眼界,广泛择业的又一选择。

2.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培养。

2.1结合专业特色联系境内外企,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是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学生对口就业的较为成熟的职教模式。高职院校应在已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大胆扩展,结合学校情况、专业特色、学生需求主动联系境内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外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争取海外人才培养订单。

2.2选择优质中介,提供海外实习、就业机会。相较于就业于境内外企单位,向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就业机会相对有一定困难。学院可以通过选择高效优质的中介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最大程度上为学生境外实习就业机会。

2.3建立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境外就业渠道除选择优质中介外,高职院校还可自己筹建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现象已使得欧美等先进国家劳动力资源出现明显紧缺,高职院校建立国际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可绕过中介公司这一中间环节,为学生就业提供最新最及时最安全可靠的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高收入、高技能学习就业平台。

3.加强国际化就业服务体系建立。

3.1构建国内外就业服务信息体系。高校就业服务信息体系应该充分利用传统信息和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广泛收集国内外实习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公布。同时加大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为毕业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

3.2提供国际化就业服务及指导。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提供常规实习就业信息外,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相关的知识和服务融合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针对国际化就业,学校可开设相关政策、国际法律法规、国际文化、国际礼仪、面试技巧等相关课程讲座,建立就业咨询室,结合院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类分阶段有选择性地指导,鼓励学生打破传统就业思维模式,开阔就业视野,勇于走入国际就业市场,锻造成为高层次国际化技术人才。

在经济人才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化大背景下,人才国际化流动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学生国际化就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高职院校更应抓住这教育发展改革契机,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构建国际化就业平台,深挖学生国际化就业途径,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术技能、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