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7:51

科技创新特点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产业化

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由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及科研工作人员组成的,通过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内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作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1.2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

1.2.1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方向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努力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研究目标也比较清晰和明确。

1.2.2成员的知识结构有相关性和互补性。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引领下,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相关性的科研人员集聚在一起开展创新活动。并在实际创新过程中能够做到团队成员知识、能力、年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工作风格、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

1.2.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扁平式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团队内部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科技创新。

1.2.4良好的运作机制。科技创新团队一般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有效的激励机制。团队领导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而且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

1.2.5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目标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科技研发工作。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发挥其在特定研究领域的集成优势,能够在该领域内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特别是能够产生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2.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2.1政府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加拿大联邦政府在20世纪末就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团队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使加拿大经济和社会生活仍然保持在世界前列。2002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创新战略”,作为加拿大创新的政策基础。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扶持,调动了许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使它们成为加拿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新的项目和机构,专门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多方面扶持。美国政府更注重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来源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并且,对于一些从事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的科技创新团队,美国联邦政府会给予重点的财政支持。

2.2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团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理论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投资力度,大力扶持基础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渐成共识,日本政府也对基础科学研究从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2001年日本启动了第二期科技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近年来,日本政府以此为目标,在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点倾斜政策。这些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研究基地,来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并能够在短时期内发明、创造一些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日本政府提出并建立了一批具有各方面优越条件的研究基地,以此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进行研究。其次,扩大竞争性科研经费预算,建立有利于创造优秀成果的竞争性研究开发环境。用于基础研究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用于支持学者自由构想和独创研究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主要由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pS)具体运作,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战略性创新研究推行事业基金”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负责具体运作。再次,制定、出台了一些待遇优厚的人才政策,解决基础研究人才相对不足问题。

2.3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对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看作是推进创新活动的重点环节予以扶持。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了多个扶持项目。主要包括:(1)科学研究及试验开发税收优惠计划(SR&eD)。该计划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联邦项目,主要内容是向加拿大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投资进行税收减免。(2)工业研究辅助计划(iRap)。该计划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设立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计划,其使命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的创新思想尽快变成营利的商品。它的任务是当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或服务中遇到技术挑战时,向它们提供帮助。(3)加拿大技术伙伴计划(tpC)。该计划是主要对加拿大私有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联邦基金计划。它的资助对象为在一定领域内准备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并且具有能力实现其目标的加拿大境内的企业或组织。

2.4注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开发的一些高、新、尖科技项目不仅投资大而且风险大,需要先进的设备与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都要求在有关的体制上、制度上进行创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创新团队模式。此外,日本政府也十分强调“产学官”联合攻关的力度,强化“产学官”合作体制,建立联合创新团队。所谓“产学官”合作体制,是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通过共同研究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并使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合作体制。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技术立国”战略方针后,正式提出“产学官”合作体制。其后,“产学官”合作在政府许多有关科技政策的文件中被视为推进日本科技发展的一个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后,将“产学官”合作体制更视为推进日本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产业的一个重要政策。2002年10月,日本政府推出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创业环境,使“产学官”合作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产业生机,并具体规定:促进“产学官”合作研发及成果转化,特别是对生物技术、信息通信、环境科学、纳米技术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5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化

以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动存在着重产品开发轻工艺改造、重新产品开发轻现有产品改良的现象。事实上与产品开发一样,生产工艺的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牵涉到怎么样把产品变成消费品以及怎么样降低成本的问题。如果只重视产品开发不重视工艺研究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虽然,开发新产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迅速地对产品进行改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提高后来者的进入壁垒,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及时跟进和模仿。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组成的一条“创新链”。就企业而言,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营销上的竞争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不可顾此失彼,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

3.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显现。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经验,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团队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首先,我国政府应拨出专项财政资金,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第三,应通过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抵扣,信贷支持,政府采购等手段调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2注意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均衡性

首先,应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宏观布局。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我国支柱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产业关键技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从战略角度确定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合理布局,并根据轻重缓急和已有基础,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制定全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宏观规划。其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功能,提升经济竞争力,不仅要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也要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由产业牵头,产学研多部门紧密合作的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和效率。第三,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来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都应有相配套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化。

3.3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我们应效仿美国、日本的做法,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的纵向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很难应对目前复杂的、尖端的科技创新活动,而且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面又会导致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发挥聚集效应。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做到根据具体任务或工作流程来组织团队,并根据需要来配置人员,柔化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开通沟通渠道,使各种思想能够充分的交流和传递,增强学科的聚集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0年软科学项目(2010B070300074)。

参考文献:

[1]宋成华.日本的研发投资效率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文芳.研发投资国外研究状况及我国借鉴[J].《会计之友》,2007(05).

[4]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5]黄军英.欧洲企业研发投资趋势[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2).

科技创新特点篇2

1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内涵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从狭义的角度看,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于石油装备产业,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①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建立导向,同时,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②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规划空间布局,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③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修正方向,并适时控制。另外,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建设基础

2.1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以部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重点以部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2014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服务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在中关村,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而部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部级检测中心和4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部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建设思路和原则

3.1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②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统筹部署,规划先行,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坚持“总体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向全行业扩展,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一般来说,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率先突破,大胆探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实施国际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扩展工程,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所以,需要实施扩展工程,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建设思路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①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结合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实现产业升级。②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③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建设任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①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②建设以部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③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④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部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⑤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⑥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⑦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扩大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⑧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建设目标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力争实现6个目标:①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10家。②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部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③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④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⑤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m2,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建设2×105~3×105m2的加速器,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⑥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引进国家“”人才10人,泰山学者20人。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总结

科技创新特点篇3

一、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历史教训

地方特色产业是地方经济竞争力之所在,是一个地方较之其他地方发展较快、资源秉赋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但如果不重视科技创新,特色产业照样会退色甚至消亡。总结江山市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充分说明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科技支撑。主要有二个例子。一是地弹簧产业的兴衰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江山市的地弹簧产业一度十分辉煌,大小企业达到百余家,生产的地弹簧占到了全国市场的70%以上。但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便如芸花一现般迅速衰落,仅仅十年左右时间,地弹簧产业便销声匿迹。二是“一桃二白”产业的发展历史。“一桃二白”指猕猴桃、白鹅、白毛乌骨鸡。九十年代中后期,扶持“一桃二白”产业发展曾经是江山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多种原因,“一桃二白”产业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种养规模还逐年缩减。如猕猴桃种植面积从高峰时的5万亩左右到目前已不足2万亩(**年统计年鉴数为1297公顷,折合19455亩);白鹅饲养量从**年的502万只减少到**年的290万只;白毛乌骨鸡饲养量从**年的158万只减少到**年的90万只。

分析以上产业从辉煌到衰落的原因,从市场层面分析:如地弹簧产业,在市场尚未饱和时,江山市显然占了当时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地弹簧需求大增的先机,但当市场趋向饱和,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继进入地弹簧行业以后,竞争加剧,而江山市众多地弹簧生产企业,科技储备不足,缺人才、缺技术,基本没有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因此只能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大家相继以牺牲质量和企业利润为代价,进行压价竞争,实行“低成本扩张”,最终遭致整个产业的覆灭。从政府引导方面分析,很显然,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政府引导的经验不足、手段不多、重点未找准。如对“一桃二白”产业,就没有从产业的产供销全过程、企业与种养植户的关系等全方位去考虑,更缺乏对培育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把引导、扶持的重点放在种养植环节上,片面强调种养植的规模目标和使用行政手段,这是导致引导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科技层面分析:可以看到,当时经济主体和政府均忽视了科技的作用,对科技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有效的措施。对科技的投入从企业到政府均非常微小,上世纪九十年代,江山市科技三项经费每年不足20万元,具体投向上也没有明确的重点。因此,当产业发展遭遇科技瓶颈时,企业与政府均无能为力。地弹簧产业,几乎没有技术创新能力,10多年时间,产品、工艺、技术基本没有改进;猕猴桃产业,当时兴起了几家猕猴桃酒加工企业,但产品出来后,无一例外地存在猕猴桃酒酸涩度太高,口味不佳,市场难以接受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停产歇业,猕猴桃加工问题未解决,果农只能鲜销,市场受限,价格上不去,产业即难以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支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总结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江山市于2004年提出了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并将电光源、机电、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绿色食品、轻纺服装作为重点培育的六大特色产业,与以往不同,培育措施上有所创新,强调要组织实施“六六”产业工程,建立健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六大体系”。即:一是健全产业发展规划体系,通过制订产业规划,指导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二是健全产业发展领导体系,实行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头联系产业制度,进一步集中领导精力促发展。三是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根据每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制订差别化产业政策,进一步集中扶持助发展。四是健全产业发展平台体系,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引导集聚快发展。五是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争取部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来江与企业对接,建立研发中心。六是健全行业自律体系。引导成立行业协会,开展产业信息交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协作和有序竞争。由于在“六六”产业工程建设中,体现了系统思维,考虑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因此效果较为明显:实施2年多来,“六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年,“六大”产业实现总产值447689万元,比上年增长39.2%,比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增幅高出8.3个百分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幅高出4.3个百分点。

同时期,江山市还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实施以培育发展蜜蜂、精细化工等为主的省级星火示范县建设,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市)计划--江山蜜蜂产业提升工程,通过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建立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使江山蜂业、精细化工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快培育。从2002年以来,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建设共组织实施了18项重点项目,投入科技经费3784.92万元,通过实施,新增产值28689.46万元,税金2600万元,利润6527.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创建了浙西蜂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江山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使蜂业和精细化工业的科技支撑得到加强,并带动了机电、食用菌等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依靠科技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江山市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到,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不能就产业而产业,单纯追求数量增长或只注重生产阶段,而要有系统思维,有产业全程观念,并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培育发展才有实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技术需要积累、人才需要培养、制度需要逐步健全完善,各方面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如果不重视平时的培育积累,在市场竞争面前,仍会失去先机,败下阵来,以此审视目前依靠科技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据不完全统计,**年,江山市已有各类企业2600余家,个体工商户15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0家。但近年来,每年申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开发活动的企业不足100家,申报专利的企业仅有30家左右。近期,江山市科技局组织开展“科技项目储备月”活动,活动期间,尽管干部上门组织技术难题与科技项目,但作为重点培育的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由企业提出的难题与项目寥寥无几。这些情况表明江山市的很多企业还缺乏创新主体的意识,创新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由于地方特色产业往往是占了市场先机的产业,一方面,市场竞争还不充分,企业有销路、有利润,企业家尚未充分体验到竞争的残酷性;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小,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缺乏资金、人才、项目等的支撑,企业家还看不清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效益,容易忽视对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因此,企业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资金在科技上,满足于做一个生产型、销售形的企业,而不是致力于培育创新能力,向创新型企业迈进。表现在企业行为上,就是企业科技投入少,技术人才引进少,职工技术培训少,与科研院所联系少,新产品开发少,专利申报少;企业没有创新的团队,没有创新的机制,没有技术的积累。以上“六少三没有”的企业在江山市可以说随处可见,如目前江山市消防器材、竹木加工等一些特色产业从根本上说还是生产型的脆弱的产业,经不起市场竞争的风浪。

(二)政府引导与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市场是拉手的话,政府就是推手,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科技工作日益重视,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当前科技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对企业科技进步的推进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一是组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的大项目较少。江山市的科技项目囿于科技经费、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不足,只能搞一些小打小闹的项目,规模小、科技含量小,产生的效果小,对特色产业的推进作用小。如江山市近年来对六大地方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除蜂产业等极少数受到各级科技部门重点扶持外,其他产业的科技项目、资金扶持均很少,也没有突破性的成果。二是组织市内外科技资源合力攻关的能力还不强。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江山市政府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名义上已达财政支出的1.5%以上,但总数还仅有1000多万元,并分散到近百个项目上,形不成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资金带动能力。三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政府引导与推进作用的发挥。

(三)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科技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为对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全过程缺乏通盘考虑,如科技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一般包含项目支持与创新能力培育二个方面,在项目支持方面,一般的过程为:特色产业技术进步状况调研—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提出—项目编制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实施—成果评审—知识产权保护—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科研攻关重点比较模糊。主要是对特色产业还缺乏深入的调研,对产业现状、技术层次、发展前景、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因而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但不知道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在哪里,这些难题解决后市场前景如何,可预期的经济效益如何,当前是否有能力攻关研究解决,需要投入多少资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创新等等问题都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科技发展规划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由于调研不够,科技发展规划细化落实不到位,规划制定管制定,落实管落实,形成两张皮,实际工作中仍习惯于常规的报项目、立项目,缺乏在规划指导下的明确的工作路线图。三是科技计划管理仍存在重申报、重立项、轻过程、轻结果的“猴子掰苞米”现象。四是对成果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甚至搞不清自己立项的项目到底产生了多少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到底产生了什么效益,达到了什么水平,对特色产业的推进产生了多大作用。五是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引导措施。特别是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创新机制建立、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机构成立等方面工作还缺乏有效的方法与措施。

四、科技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科技进步离不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没有企业特别是产业骨干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培育,要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是一句空话。为此,要树立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的思想观念,从企业领导的创新意识培养、人才引进培养、职工技术培训、创新机构设立、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形成等基础工作做起,把引导、鼓励企业主体开展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及研究团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加强企业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制度建设工作,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更快培育,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调研,扎实开展产业科研开发工作。推进产业科技进步,重点是要抓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一是要找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要加强产业科技进步状况调查,进行国内外先进技术状况与市场前景等与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搞清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找准制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以增强科研开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二是要制定好产业科技攻关规划。在找准制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对照国内外先进技术,确立追赶或超越目标,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创新,制定明确的攻关研究规划。三是加强实施工作。规划确定之后,关键就是抓好实施,在实施中还要注意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完善,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科技创新特点篇4

【关键词】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增强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驱动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根本,对于推动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党和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争取将该地区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所以该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人才。因此,分析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现状,找出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促进创新创业的关键所在,提出促进京津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科技人才政策是指国家、政党、相关机构等在一定时期采取的涉及到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管理等活动的系列法规、措施、条例、办法的总称。同时,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蓝劲松、刘波、陈莎利、王磊等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学术界在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基础之上开始向科技政策对比分析方向研究。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了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试图将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分析与创新创业的规律相结合。这种结合将使人们意识到符合创新创业规律的政策工具是开展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流动的关键。

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经历了恢复、确立和完善三个阶段。当下科技人才政策正处于完善之后的提升期,基于政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拟合性,可将提升期进而分为布局期(2000年~2005年)、发展期(2006年~2010年)、攻坚期(2011年至今)。布局期主要鉴明政策工具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在关键节点上提供扶持;发展期在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之上开始向服务方面转变;攻坚期则是以全面服务创新创业为导向。

布局期的人才政策主要有:2001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2002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2005年“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同时教育系统也作出反应,“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开始执行,“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崭露头角。该时期国家直属部委的科技人才政策布局正式展开,为下一步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期的主要政策有:2008年国家“”强势推出,将海外人才的引进提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意见及实施细则和盘托出。发展期又一重要贡献是对布局期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升级。赤子计划2.0:2009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推出”;留学人才工程2.0:2009年“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计划”中创业的内容小试牛刀;教育人才2.0:2006年“春晖计划”施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推出;杰出青年计划2.0: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海智计划2.0:2009年“深入意见”、“评审办法”展露锋芒。各部委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展示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攻坚期是在构筑的完整科技人才体系下继续分析科技人才政策实施的盲点、赌点和痛点。2011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细则出台;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二五”规划制定;创新人才推进正式进入政策视野;春晖计划更加注重服务理念,推出学术休假回国方面的政策;教育界对于长江学者的激励政策升级换代。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符合创新创业规律是科技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政策的调节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各地政策的同构性,简单的政策扶持道路已难以为继,加强政策的服务意识,形成链条化的政策体系,是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

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比较

北京市。北京市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具有完备性、层次性和政策鲜明性的特点。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既有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也有具体的暂行办法,宏观指导性政策论述了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战略意义、实施对象与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服务、加强组织领导等内容;暂行办法规定了各类主体建设人才基地的条件、人才基地的管理机构等具体实施细节。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唇齿相依,形成政策合力;北京还出台了不同层次的“海外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的办法”政策,受益主体全面,覆盖范围广;中关村高聚工程、人才特区工程、海创基金、雏鹰人才工程以及职称“直通车”工程构筑了鲜明的人才特区政策体系。

天津市。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核,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向注重服务方面转变。与京冀相比,天津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具有地方特色鲜明、聚集海外高层、创新创业关注度高的特点。“天津市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津工作实施办法”、“天津市引进人才‘绿卡’管理暂行办法”政策普惠性强;国家出台“”之后,天津市2009年开始实施海外高层及领军人才政策,以及2013年“特支计划实施”,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的建设为契机大力聚集海内外高层人才;2011年“‘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实施,2012年“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2013年设立“创新人才推挤计划”,2014年“千企万人”,均聚焦于创新创业。

河北省。河北省作为京津冀腹地,在科技人才政策方面,同样是一手抓培养一手抓引进。2009年提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2011年“巨人计划”为高层人才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另外,河北省具有的较为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现在:院士引进工作、“三三三”人才工程、以及省管优秀专家工程。此类人才工程对于全省的科技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具有门槛高的特点,一般从业人员很难纳入其中,而创新创业的主体主要是调动一般从业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因此,河北省科技人才政策对于创新创业的关注度还不够。

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比较分析。通过对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地人才政策具有鲜明的特征:北京地区具有区位优势,同时政策体系较为完备,具体政策也更加明确和细化,兼顾到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对于津冀两地的人才政策具有引领作用;天津地区人才政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聚集海外高层人才、对创新创业关注度高;河北省总体思路是“培养+引进”,引进主要聚焦于高层人才和京津人才,在利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国际视角。但与京津相比,政策的跟进速度较慢,数目较少,对于创新创业关注不够。

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地的科技人才政策,在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下的引导下,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但是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总体来看,北京科技人才政策一支独大,政策体系完善,政策力度强劲,人才服务先进;天津紧跟其后,拥有地方科技人才政策特色,积极借鉴先进的人才特区政策机制;河北科技人才政策较为单薄,传统性较强,政策体系待完善空间大。

北京市。北京科技人才政策因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具有反应速度快、科技政策体系完善的特点。但人才特区政策是把双刃剑,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中关村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全国创新创业示范中心,但是中心城区的过度集中带来交通、空气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未来需要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人才特区政策,形成范围更为广泛的人才特区。

同时,作为京津冀区域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头羊,如何统领津冀协同,形成三地鼎足合力,实现整个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北京应该担当的责任。

天津市。天津科技人才工作颇具地方特色的本质源于城市发展规模的属性,社会福利、教育体系的吸引力,加之城市规模的容纳量使得天津市的普惠性人才政策成为亮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丰富,而且还具有大量创新创业配套政策。

天津市在科技人才政策方面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本地及联合运用北京的高层人才,充分发挥出京津的双核作用;如何把滨海新区人才特区做大做强,复制中关村人才特区成功经验的同时注意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实现科技人才政策协同,突破利益藩篱走向共赢;如何规避在科技人才引进方面与河北省的竞争,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河北省。京津冀科技人才政策的问题主要是河北省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粗”、“弱”、“散”、“缺”、“少”的问题。“粗”:指导性政策偏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少。例如,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河北的人才政策均明显少于北京、天津;在配套政策方面,河北规划、意见类的政策多,办法、细则类的政策少;在具体内容方面,河北省同样存在政策较粗的问题。“弱”:政策优惠力度不够大,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受制于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目标、人才引进模式、资金资助、医疗、住房等方面,河北省都存在一定的政策落差。“散”:政策系统性、综合性不够。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靠的是政策先行,政策要想发挥出良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必须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河北的八项人才工程也从不同角度规划了其人才工程,但是相比而言,人才规划还是缺乏与创新创业规律的拟合性,多为确认类政策,即设定条件确认选拔资助对象,内容也略显松散。“缺”:政策的引导性,产业性及氛围性不强。河北省政策培育引导性政策少,认定性政策多,比如《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选拔原则、条件及程序制定得很详尽,但是评选之后的支持政策少,不能真正的激发青年拔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缺”还表现为缺乏针对优先发展产业方面的专项人才政策,以及创新文化缺失,创业氛围不足。“少”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人才投入少,服务平台少。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科技人才投入不足。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1185.05亿、428.09亿、281.86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的第3、9、16位,与河北省的经济规模不相称;创新创业离不开各类服务平台,以2013年孵化器数量为例,天津市有121家,河北省只有37家。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485家,河北省只有20家,而且都是知识产权低端机构。

结论及建议

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拥有较强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基础,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但京津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的问题在于:进一步推广人才特区政策,提高战略目标,统筹区域发展;天津的问题在于:完善人才特区政策,找准战略定位,继续发挥地方特色;河北的问题在于:建立人才特区政策,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突出产业特点,加强政策机制与创新创业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拟合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的建议主要有: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加强政策机制顶层设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符合创新创业的本质要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不畅,是京津冀地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大难点、堵点,也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建议三地以“1236”为基本思路,即一个总体目标:创新驱动目标;两大战略:协同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三个重点: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重点;六项改革:人才引进政策机制柔性化改革、评价机制自主化改革、使用机制平台化改革、激励机制持续化改革、京津冀人才合作机制统筹化改革、人才扶持政策机制可执行化改革;在“1236”为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由中央层面作出统一规划,打破“自扫门前雪”的思维定式,有利于解决之前科技成果转化导向各自为政的局面。

以协同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推广人才特区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人才政策协同势在必行,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已经卓有成效。在北京扩大人才特区的范围,争取推广到全市范围执行;在天津加强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人才特区建设,推广复制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并融入当地的地方特色;在河北建立人才特区政策,以部级高新区、科技成果示范区为依托,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加强政策先行先试。

以简政放权为关键,加快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充分的自,加快去行政化进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职称评定、人员聘任、分配制度、薪酬体系等方面进行制度突破和创新。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型人才,弱化中短期考核目标,逐步突出学术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评价,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方面;对于应用开发型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方面的贡献评价,并注重创新成果、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等。

以用好科技人才为标准,建立京津冀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引才还是为了用才,只要有利于科技发展,只要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都应是政府和社会所支持的。北京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优势,扩大人才虹吸效应,以多种方式引进、培养、使用人才。同时,北京应继续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鼓励区域内人才合作、流动,帮扶津冀发展。河北、天津应摒弃本位思想,通过政策吸引人才,利用好区位优势,争取把北京的中关村变成京津冀的中关村。

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活动最具活力的载体,科技人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加强政策对其人才的支持尤为重要,更能体现科技人才政策的普惠性。河北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缺,众创空间的建设步伐,创业导师的培养都落后于京津地区,实现三地协同发展,可以施行京津对口帮扶政策,津冀产业错位发展模式。

以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大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倡导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科技创新特点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69-04

高校科研基地(主要是指高等院校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类科研实验室与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和“人才小高地”等科研单位)是科学知识创新积累与传播扩散的主体,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成果转移的平台,是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源头和最集中的载体,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培育、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重任。大力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对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全区经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率先腾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主要现状

近年来,在“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的指导下,广西认真制定实施《广西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加强全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科研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初具规模、科研设施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科研基地发展体系,为构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打造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科研基地建设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部委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金源”单位等组成的科研基地网络体系,为有效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依托和基础平台。截至2009年底,广西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7个。二是延揽集聚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80%以上的科研人员中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60%左右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0多人,广西“百千万人才工程”71人,博士生导师130多人,科研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科研团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自2005年以来,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总额、R&D经费投入都以年均两位数增长,为促进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财力投入14.64亿元,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3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中排在第12位;广西大学2006年科研总经费7000多万元,2007年突破1亿元大关,达11347.36万元,比2006年增长59%。四是引领支撑经济科学快速增长。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每年都研发和转化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广西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如,广西大学2001―2005年共转化3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15项是重大创新成果,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2.69亿元;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及其系列组合”科研项目杂交组合成博优253、金优253、中优253、特优253、汕优253等一系列新品种在国内和越南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53.284万公顷,增产稻谷18.65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

二、积极意义

l.服务“三农”,积极促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能够紧密联系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研发和扩散农业种植、果树栽培、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水利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到企业和农村,使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迅速送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优势,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型农民,传授广大农民朋友各种各样的科技致富本领,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和辛勤劳动发家致富,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促进广西农村富裕文明团结稳定和谐发展。如,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茵的研制与应用”技术,其产品已在全国3000多万亩大豆作物上施用,增产幅度达25%,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服务企业,为“工业兴桂”提供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撑。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能够紧紧瞄准地方企业特别是被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忽视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研发适合当地企业技术需求的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强项,为广西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不竭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泉。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广西大学联合创建的“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桂林某企业研制的“尿液试纸制片机”,完全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3.服务高校,塑造广西高校特色形象。不断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等区域优势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一批地方优势和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带动广西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的优势学科、精品学科、王牌学科,塑造广西高校的特色形象。同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辐射作用、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培养造就和吸引延揽一批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带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明显提升,不断扩大广西高校国际国内影响。如,广西大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展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扩大了广西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

4.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整合科教资源,努力培养大量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开放开发所需的优秀人才,缓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的瓶颈。如,广西大学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为北部湾经济区培养急需的石化产业、林浆纸产业、能源产业、钢铁和铝加工业、粮油食品等现代农业加工业、海洋产业、物流产业等九大重点产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优秀人才。二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特别是集广西大部分科技资源的首府南宁和北海、钦州和防城港3个城市之间的科技合作,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腾飞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如,广西大学开展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在北海创建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中心,鼓励科研基地科技人员到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地方城市创业,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飞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

1.高级别科研基地比较少。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广西高校十分缺乏级别较高、实力雄厚的国家和中央部委重点实验室。目前,广西高校只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省部共建部委重点实验室和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和西部12省区中排名都比较靠后。而广东中山大学拥

2.大师级科技领军人才比较少。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缺乏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科

3.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广西经济发展历来比较落后,属老少边穷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政府财力比较薄弱,对高校科研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更是杯水车薪。同时,广西大中型品牌企业比较少,工业化水平不高,高校科研基地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普遍不够,未能有效争取到企业大量的科研资金支持,融资管道狭窄,造成广西高等院校特别是省会城市以外的地方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发展非常缓慢。据《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广西2005、2006年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4.64、14.65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6.27位;而江西省同期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9.25、19.99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1、19位。

4.科研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而人才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创新。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现象相对严重,管理机制有待创新。一是科研设施未能较好地优化整合,开放共享,设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24个,是广西高校的近3,5倍。广西大学与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目见表1。研精英人才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及广阔学科视野与深厚学术底蕴的科研骨干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科技将帅人才和具有交叉学科领域背景的复合型学科领军人才。

备使用效率不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技创新合作和科技创新信息交流相对较少。二是科研人员管理还比较封闭保守,学校之间特别是与国外重点大学的科研人员交流与协作不多,科研人才缺乏良性流动,人员管理机制比较僵化落后,缺乏合理流动与良性竞争和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

5.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近年来,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尽管每年都研发出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转化率较低,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没能迅速及时转移扩散到地方企业,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扎实后劲,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如2001―2005年,广西大学共取得科技创新成果82项,但是实现扩散转化的只有30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为36.5%,而同期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都在50%以上,国外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80%。

四、对策建议

1.科学定位,培育特色。广西高校全部属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很难和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一争高下,并驾齐驱。但是,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对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优势资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比较了解,在承接地方科研项目,引进、吸收、开发、推广技术创新实用成果方面具有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所不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入到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科研基地,打造特色精品科研基地,形成地方特色科研强项。如,重点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等。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科研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科技人员要克服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的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还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创立新理论新学说”,研发出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积极投身到广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流动开放,共享双赢。一是建立科研人员管理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推动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和良性竞争,促进科研人员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优化配置,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建立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共享”作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制度框架的核心,形成“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改变过去大型设备重复购置的弊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现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4.加强合作,服务地方。一是积极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适合双方发展的合作模式,开展全面广泛深人的官、产、学、研合作。如,广西大学开展的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北海市企业积极主动走进广西大学校园寻求科技合作的“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都是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二是科研人员要克服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沟通和广泛开展各种科研合作,走出学校,走出实验室,主动深入企业,和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帮助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促进企业飞速发展和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科研基地加强与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园区的合作联系,确保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渠道畅通,迅速扩散到企业并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转变导向,科学评价。广西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重视数量、轻视技术创新成果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并重的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研成果”的热烈氛围和舆论导向。广西高等院校在评聘职称和晋级升资时,不仅要看科技人员的论文数量,更要看论文质量;不仅要看科研成果数量,更要看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科学效益。要建立利益分配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重视和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那些研制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果的高、精、尖科研项目,政府和学校在评价时要不拘一格,另眼看待。

科技创新特点篇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我省是农业大省,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由传统农业科技大省向高技术农业强省转变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建设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是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等六大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大省向高技术农业强省的战略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品牌带动原则。坚持突出发展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涉农工业,建设特色科技示范县与特色科技产业;坚持突出发展高技术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

2.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科技龙头企业),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设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培育大宗农产品用户,拉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坚持标准化带动,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注重人才和自主创新的原则。坚持培养高技术人才与培育新型农民并重,既要培育和引进能够领军的农业科学家,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又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并重,既要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又要狠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并重,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支撑问题。

(三)发展目标。以构筑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实施六大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支撑和引领传统农村经济向城乡统筹、工农联动、城乡联动转变;获得一批重要创新性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培育一批知名农业科技品牌和知名的科技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三、突出重点,实施六大科技支撑工程

(一)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06年,从省级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中一次性安排1000万元,扶持寿光蔬菜种子、金乡大蒜、平邑金银花、沾化冬枣、滕州马铃薯、夏津金秋棉花、郯城银杏、肥城桃、莱芜姜和文登西洋参等10个农业特色创新工程,建立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县一业一特色”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突出的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继续建设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形成技术、品牌的辐射带动。根据《*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06—**年)》制定的目标,省重点支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科技龙头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承担部级、省级科研任务,提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由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优先扶持省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骨干企业的具体办法,“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一批涉农企业建设省级研发中心。

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加快农业科技品牌化建设,支持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支持农产品及涉农产品创立中国驰名商标。以科技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农产品科技品牌产业化经营,建立品牌产品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促进品牌农产品安全流通和建立国际化绿色通道。积极研发有利于建立健全品牌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技术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加强农产品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

(二)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及各级农业信息平台,推广农业新技术。搭建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把用户终端拓展到农民家庭。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全省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共享和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联盟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信息的标准化收集、数字化表达及整合加工、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基于aSp(应用服务提供)模式的农村商业系统支撑技术研究,设计支撑农村便利店的技术方案,开发相关技术平台和软件产品,解决农村商业系统规模小、品种多、进货渠道复杂等问题。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批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的达标示范村庄。

(三)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由省科技厅、农业厅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研究制订创新体系规划,构建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农机等若干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省农科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部级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涉农高等院校要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突出科研重点、特色和品牌,与科研单位和大企业联合,培育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及新农村建设中急需的重点学科,建设5-8个重点实验室。支持综合性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增强学科交叉能力。加强全省共享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在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继续扶持和完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改良中心。

(四)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继续加大对农业良种工程的财政投入,并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课题组的绩效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培育青年育种学术带头人。组建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农业良种工程课题的考核及研究发展战略的制订等。制定农业良种发展“十一五”规划,以提升农业良种、良法产业化源头创新能力为中心,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为手段,以大宗优势农业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加快由传统育种为主向传统育种与高技术育种并重,并逐步实现以高技术育种为主的转变,由引进和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育种转变,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

(五)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工程。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扩大科技特派员下派规模,抓好对接与选聘,提升服务质量,搞好示范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品牌建设,实现农民科技素质、科技成果推广、区域特色产业、农业组织化程度四个突破,形成一批结合基础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县、乡,通过“专家+农户”、“专家+企业、协会或中介+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努力打造技术推广平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以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以市和县为重点,依托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龙头科技企业或农业科研院所,支持发展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导支持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康发展。

(六)实施科技培训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省科技主管部门要搭建省级科技培训平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近期要以提高县科技部门的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农村企业技术进步为重点,开展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农民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造就一批乡土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搭建完善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以各级农民(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以中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四、落实保障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环境

(一)制定有利于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

(二)建立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策和资金引导全省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服务于三农的高水平的公益科研基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公益性科技工作。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新农村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典型引路和示范推广结合的新农村科技项目实施新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流转方式,引导土地集中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三)抓好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工作。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单位建立一批省重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样板,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新农村建设急需技术创新工程、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新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为突破口,优先在省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组织建设样板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

科技创新特点篇7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科技工作的总方针,立足实际,围绕创新主题,按照“创新理念、引进培育、重点突破、助推发展”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载体建设,构建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企业,打造特色优势,推进区域科技进步,为促进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三宜”城区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区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一)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产业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区的比重年均递增1.5%,力争“十二五”末达到15%。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新增3-4个部级创新载体,5-6个省级创新载体。

(三)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软件企业30家,民营科技企业50家。

(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增专利授权量300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0项,获得市以上科技项目扶持资金年均递增10%。

三、工作举措

围绕“十二五”目标,着力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确立“四个务实”发展理念。

一是确立大区域、大科技的理念。区域内所有科研院所、所有大中专院校、所有的科技企业,都是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的依靠和服务的对象,都是我们努力整合和开展合作的资源。二是确立重点突破、创出特色的理念。根据我区目前的科技力量和工作水平,找准方向,重点突破,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形成具有特色的创新优势。三是确立自主培育、多方引进的理念。加强对现有科技资源的优势整合,结合创新载体的培育和楼宇经济的打造,加强科技招商,通过政策引领和配套服务,努力引进创新团队、成熟企业、龙头项目和领军人物到发展。四是确立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理念。注重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有序推进,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有重点、可操作,力求早出成效。

(二)坚持“四集发展”特色方向。

一是产业集聚成区。加强产业规划,注重科技产业的整合集聚,着力打造科技产业特色综合体和构建科技产业集聚区。二是企业集中进园。围绕做优做强做专做特各类科技创业园的方向,加强引导,多方引进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进科技园创新孵化。三是资源集成建链。充分利用我区科研院所较多的优势,开展对其上下游的产业延伸和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增大附加值。四是人才集合成势。坚持科技、人才工作并重、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思路,搞好科技人才的一条龙、全方位、全过程配套服务,在打造科技产业的进程中,发展壮大我区的人才优势。

(三)把握“四项关键”工作重点。

一是科技计划和项目申报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紧密衔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指南,面向全区域科技企事业单位,做好科技项目的组织培训和申报工作,力争科技项目在申报数量、申报成功率和扶持资金等方面有新的提升。二是创新载体建设要创特色、出成效。充分发挥创新载体的科技产业集聚区功能,按照创优创牌、提档升级、整合培育的思路,结合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培育,加强各类科技园建设,提升我区创新载体的建设水平,发挥其整体功能。三是科技基础设施构建要多层次、上水平。充分依托区域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建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等,提档升级现有的科技基础设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四是科技企业培育要有数量、求质量。巩固现有的科技企业,在发展数量中提高质量,重点发展适宜于中心城区、占用空间少、耗用资源省、有效产出多、附加值高的软件、it、电子商务等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对我区经济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小巨人”。

(四)构建“四条成型”产业体系。

一是构建以各大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重点攻关体系。重点是热工院的核电技术研发服务、中材建筑设计院的新型建筑材料研发、防水材料研究院的新型涂料研究及产业化等。二是构建以辖区创业园为主体的创新孵化体系。在区内科技创业园已初成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特色定位,实行错位发展,着力打造工投科技园软件基地、科技园it产业基地和金运、恒峰科技园特色孵化基地,形成我区科技产业的特色集聚区。三是构建以各类科技基础设施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依托我区现有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平台,为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构建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合作平台,联合开展企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增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建城区特色的产学研体系。四是构建以科技综合体为特征的产业化体系。整合现有存量土地、楼宇资源,结合引进总部型研发机构,打造科技研发、服务、中试和产业化的综合体。

四、扶持政策

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扶持,综合运用好上级和我区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注重实效,推动科技产业加快发展。

(一)支持科技载体建设。

1.鼓励创办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对获得部级、省级或市级认定的科技创业园、创意园、软件园等各类载体,除享受上级扶持政策外,在进行相关绩效考核后,分别给予载体主办者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

2.支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新建的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除享受上级扶持政策外,分别给予30万元和10万元的资助。

(二)扶持企业科技创新。

1.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对申报成功国家、省创新基金、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资金的科技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专项扶持。

2.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区国资按一定比例参股,作为鼓励性投资。

(三)培育引进科技企业。

1.培育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对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的专项扶持,并对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积极培育软件企业,对申报成功软件企业的,给予3万元的专项扶持。对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人员的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增值税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3.大力开展科技招商,新引进的科技总部企业按注册资金给予1%的一次性开办补助,补助资金分5年支付,每年支付20%。本部租用自用办公用房,按租金市场指导价的40%一次性给予12个月的租金补助。其本部新建或购置自用办公房产,自新建成或购置之月起3年内按该房产实际入库的房产税地方分成部分的40%给予补助。

4.对从市外新引进的科技总部企业按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收贡献额的本地留成部分,第1-3年给予100%奖励,第4-6年给予50%奖励。对从区外新引进的科技总部企业,按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收贡献额的区级留成部分,第1-3年给予100%奖励,第4-6年给予50%奖励。

(四)扶持鼓励发明创造。

1.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扶持和保护。对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实行申请费全额补贴,申报科技计划争取优先立项。

2.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并在区内实现成果转化的,根据成果转化情况给予5-20万元专项扶持。

(五)实施融资扶持政策。

1.对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和市技术专项的科技项目,在使用金融机构贷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给予科技贷款贴息补贴。

2.对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项目,给予信货风险补偿资金支持。

(六)奖励科技领军企业。

对科技行业中年营业收入(销售额)列前3位且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保持环比增长的领军企业,给予10-50万元奖励。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区科教兴区领导小组、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团,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全区各相关部门、街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对载体建设的扶持,对省市重点项目的配套,对区级项目的设立,对重点项目的国资参股等。完善政策措施,重点完善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及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

(三)强化目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对全区科技产业培育发展的目标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从工作主体、目标分解、时间进度、责任主体、服务措施等方面入手来狠抓工作落实,完善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定期督查,确保重点项目和年度目标的按时完成。

科技创新特点篇8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日趋开放、充满竞争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自主创新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过去数十年间,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日趋突出,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政府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随着信息和人才流动的加快,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更为显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强,面向未来,各省区都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学技术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

今后15年,是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科技先导,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我省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15年,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针是: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

合作创新就是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成力量进行攻关;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互动为主线,促进创新体系各要素在全省的有效整合。

加强转化就是强调科技工作的重点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心要放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重点突破就是在把握当今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从我省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全局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

引领跨越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意识,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业、社会科技进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遵照“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指导方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突出政府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历史性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统筹近、中、远期目标,确定科技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加强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确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重心地位,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围绕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加强集成,持续投入,重点攻关,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加强开放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开放意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合作创新;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和人才集聚的形成,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体现以人为本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推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三)发展目标

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科技基础条件日益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2010年):初步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公众的科学素质有所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得到较快发展;科技投入明显增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军民两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位次有所提升。

主要指标:科技投入持续增长,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15元,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3.7;建成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40个企业技术中心;专利申请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专利授权量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00项左右,其中发明专利占30%左右,科技论文数量年均增长3%,引用率有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我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机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数量达到4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力争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

第二阶段(2011-2020年):构建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基础条件平台;建立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工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综合实力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指标: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万人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6.0;力争建成10-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5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左右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建成15个左右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平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十五”基础上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2020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三、战略部署

为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方针和实现科技发展目标,科学技术工作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集成攻关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是我省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要围绕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技术集聚和人才集聚及其良好的互动关系,奠定集成创新的基础。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民族药业、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攻关,实现产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强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的集成攻关,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快煤、磷、铝等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多学科攻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及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增值率。

针对人口健康、公共卫生及安全、环境等领域的科技需求,特别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特色优势农林产品生产及安全、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治技术等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约束问题进行攻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强软科学尤其是管理科学的研究,为科技、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决策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需求,面向广大农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强主要农作物和畜禽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和示范推广,注重农业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提高特色农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水平,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烟酒、能源矿产、原材料、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产业,加快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再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应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现有基础,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缩小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支持企业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技术领域、产业领域的交叉集成,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四)保持重点学科领域持续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科技积累是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围绕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持续投入,增强学科的持续发展,形成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的互动,推进学科优势向产业技术优势的转化,为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重点学科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增加技术储备,保持重点学科领域的持续发展。

优化学科布局,加快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平台和团队的建设,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推进“科研-开发-产业化”创新链的形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工作的载体,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科学布局,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打破现有体制障碍,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运用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共享机制的形成,把建立科技共享平台放到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改革,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及转移体系;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有效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管理,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凝聚和使用科技人才,加强科研人才团队建设;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落实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真正形成有利于合作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氛围。

四、重点领域及重大专项

(一)重点领域

立足省情和发展需求,未来15年,我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

1.农林水利业

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集成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主要畜禽水产品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有机、优质、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组装技术研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集成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围绕生态林、商品林和经济林的保护与开发,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工程性缺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2.能源

开展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加强煤炭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及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加快发变电与送变电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及集成,加强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材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加强铝、钛、镁、硅等的高纯材料和合金材料、无机超微细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磷、煤、植物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及应用技术开发,推动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4.烟酒及特色食品

加强对名烟、名酒重大工艺创新的科技攻关,解决名烟、名酒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其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特色生态农林产品和特色食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技术研发,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5.民族药业

有效利用药用资源,加强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民族药产品的重大工艺创新及新药研发,推动全省中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6.信息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积极发展高密度大容量信息存储、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新一代数字视频和通讯等技术,提高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7.先进制造业

加强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全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

8.现代服务业

加快高新技术在服务业的推广应用,针对服务业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9.资源与环境

开展优势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勘探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有效利用;加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重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环境监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0.交通、建筑与城镇化

加强交通工程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运输管理、交通安全保障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新型建筑结构、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应用、节能省地型建筑设计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强城镇化科学规划,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11.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

围绕人口健康、重大疾病及地方病防控、食品安全、气候及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煤矿重大突发灾害事故预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研发,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

(二)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逐项启动,并根据需求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

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若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等新品种,并加快其规模化制种技术的攻关;加强农、林、草、果等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中低产田良综合技术的研究应用;研发推广节水、节地、节肥等相结合的高效灌溉新技术、新产品;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主要畜禽水产品种繁育及配套养殖技术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繁育技术的改进,繁育具有优良性状和品质的猪、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和特色珍稀水产品种,加快相关配套养殖技术及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促进畜禽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3.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食品安全

开展马铃薯、辣椒、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深加工及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加强食品污染预防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及安全,提升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市场竞争力。

4.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

加强煤炭无地质、环境、生态破坏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开展煤层气赋存、涌出规律及强化抽放技术的引进、集成,提高矿井煤层气抽放率和抽放量;开发生物质能源,对小油桐、芭蕉芋、马铃薯等具有地方优势的生物质能源植物进行新品种选育,重点开展其提取、转化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围绕原材料生产、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的集成研发;开展高寿命、高比能新型电池制备技术及产品研发。

5.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铝、钛、镁、稀土等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冶炼及成型加工技术,解决镓、铝、钛等金属的提纯技术,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6.聚合物材料及制品

重点解决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超微细粉体改性聚合物技术及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发系列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

7.电子功能材料

以材料的复配协同技术、无铅化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导电绝缘浆料、特种电池材料、多晶硅等电子功能材料。

8.名烟名酒产品

开展酿酒有机原料和优质烟草的育种与栽培、名酒生物发酵和烟叶醇化发酵工艺创新、名优酒香气成分及功能性成分形成机理及作用机理、卷烟烟气和酒糟、烟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增强名酒、名烟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9.新药及民族药

重视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药用动植物功效成分的筛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和药效确证等方面的研发,制定规范的原材料、产品质量标准,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民族药产品。

10.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信息存储产品

加强芯片制造、多芯片多层组件设计制造、低温共烧陶瓷(LtCC)、焊粘接等技术和相关电子材料的研发,开发高频化、微型化、无铅化、低功耗、复合化和多功能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对高密度信息存储、信息存储控制及磁记录系统可靠稳定性等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形成新型存储系列产品。

11.关键零部件及成套装备

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重点开展智能控制与集成、数字化制造、模块化和网络化设计制造等技术的攻关,加强制造业中的关键材料及其精密制造与加工技术和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汽车零部件、油田测控开采装备等基础零部件和成套装备的研发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12.(略)

13.资源勘探及综合利用

重点开展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低品位矿采选冶和矿石伴生有用元素提取的关键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开展优势资源的地物化遥快速高效勘察及矿床定位预测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率。

14.精细磷化工新产品

以材料的电渗析法、结晶法等净化精制技术和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突破口,重点研发和制备电子级磷酸、磷系阻燃剂、高纯三氯氧磷等精细磷化工产品,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

15.煤化工新产品

加强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及其改性材料、煤气化羰基合成、煤液化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开发煤化工新产品。

16.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针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区的石漠化,加快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攻关和推广应用,开展生态林草等经营管理技术、商品林草等培育技术的研究,形成生态保护与应用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建立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区的试验示范。

17.地方性氟砷中毒的防治

加强地方性氟砷中毒流行因素研究,重点研究氟砷中毒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

18.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建设研发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信息与科技文献资料共享平台、公共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科技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药、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政策调控和资金引导,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对科技条件资源进行重组和系统优化,推动全省科研设施的共建;制定科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引导和调控政策措施,促进科技设施、科学数据文献、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加强考评,增强公益类科研院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集聚、知识传播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促进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快和完善农村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农业专家大院等的作用和功能,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三农”的新体制、新机制;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建立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大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条件

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贵州省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管理条例》,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费)占同级财政年度预算经常性支出的比例为:省级财政2%以上,州(市、地)级财政1%以上,县(市、区)财政0.5%以上;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减少交叉重复,新增的科技投入集中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按渠道不变的原则,鼓励和要求在现有其它财政投入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团队建设;调整计划体系结构,改革计划管理方式,设立科技重大专项,围绕重点,集中投入、持续投入,增加财政对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集成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科学普及、基层科技工作等方面的投入。

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导力量;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科技成果贷款担保机制,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的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创新,有效整合和利用科技资源

在财政科技投入中划出相应资金,用于促进省内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种科研计划对产学研联合申报的跨学科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支持,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成果转化孵化器等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和发展载体的建设,搭建资源整合、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

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和科技人员参与贵州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承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加强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著名大学、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在我省设立科研分支机构或与有关单位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

(四)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励、竞争合作的有效机制。围绕我省经济、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计划,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团队。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引进、凝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面向基层需求,培养、集聚一大批从事科学普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人员到我省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凝聚和形成一支适应我省科技事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竞争和流动的机制及环境,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调整科技奖励导向和重点,制定鼓励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技术要素等参与收益和分配的相关政策,维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五)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强化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科技进步的领导职责,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领导干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测工作,加快科技发展和改革中相关政策的研究,注重科技政策和产业、金融等政策的协调,加快制定和落实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知识产权创造及保护、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解决政策缺项,推进科技发展及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调整计划体系结构,突出重点,减少重复交叉,积极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诚信、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培育、完善、规范科技中介市场,扩大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空间;加强科技评估,建立科学的科技投入评价及考核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

科技创新特点篇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意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阔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上来。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对我国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应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应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一直是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方式,也应成为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既要看到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同过去相比有很大增强,又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为需要的发展领域。实施重点跨越,就要紧紧把握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科技创新特点篇10

2011年,是我市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营造科技发展环境,全市科技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总的来说,呈现以下6个亮点:

一是科技工作得到新的加强。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调整了科技工作领导组,相继出台了《市居巢区乡镇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科技事业发展。扎实抓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顺利通过全国县区科技进步工作考核。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坚持培训与引进相结合,基本构建起一支满足不同需求的科技人才队伍。二是项目工作取得新的成效。高度重视科技项目工作,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7项,争取上级无偿资助资金400多万元。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全力帮助环巢光电等高科技企业发展。三是高新产业得到新的发展。积极组织规模以上企业申报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推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申请专利172件,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专利总量7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富煌集团被批准为部级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企业。四是科技特派员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科技特派员总数已发展到66名,科技特派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各方肯定,1人获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奖、1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先进个人。五是防震减灾工作得到新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抗震设防审核、工程安全性评价,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队伍,防震减灾预防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六是科技进步氛围得到新的改善。通过“4.26知识产权日”“科技三下乡”和“防震减灾日”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全市上下爱科学、用科学、关心支持科技工作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积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我市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科技贡献率还较低,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强,等等。对这些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加以解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崛起的源动力。国家之争、区域之争,说到底是实力的竞争,根本上是科技的竞争。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一)做好科技工作是顺应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才能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做好科技工作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现阶段,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失。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各国、各地都提出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全力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这新一轮发展机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和技术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

(三)做好科技工作是加速融入、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上行、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融入市后,我市科技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跃升期。科技工作要实现高等对接、跨越发展,就必须要认真研究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研究科技发展思路,用足用活政策,借势快速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集聚一批高科技企业,全力做响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牢牢掌握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着力实现后发先至、跨越发展。

二、工作任务很艰巨,必须要创新举措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融入市后,实现大变化的关键之年。科技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大发展快发展中,必须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扎实苦干,全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一,要着力在提升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项目是发展的重要载体。点石成金,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更好的项目,科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科技系统自身而言,国家和省、市对科技的投入快速膨胀,科技项目蛋糕很大,必须要创新举措,紧盯不放,分得更大的一杯羮。一是调研编制项目。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重点和我市的主导优势产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通过认真梳理和分析,了解企业需求,建立科技项目库,搞好项目储备,为项目申报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向上争取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科技政策,密切保持与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了解支持的重点和导向,从而使我们在谋划和申报项目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三是跟踪落实项目。继续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促进项目如期完成,早见成效。

第二,要着力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找准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着力解决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市高新技术企业序列。企业要不断引进和吸纳高新技术,通过高位嫁接,提高科技含量,主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三大创新平台。创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新型合作机制,共建一批“开放、流动、协作、共享”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调控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源头作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促进作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成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三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重视支持科技园区建设的机遇,以居巢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加强各类科技园区建设,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申报专利,提高资助标准,激发全社会参与专利申请。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要着力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以人为本,造福于民,是科技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安全等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三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加强科技普及科技宣传工作,以“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4.26知识产权日”和“防震减灾日”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活动,重点解决企业和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建立健全科普工作新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的科普工作格局。

第四,要着力在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上实现新突破。我市是省科技厅批准的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县,几年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培训与指导、创业与创新、扶持与成果转化、参与与参股相结合,切实做到科技特派员选派向农业示范项目、省市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等方面倾斜,不断扩展服务领域。二是加强基地建设。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拓展和深化。在建设过程中,要研究国家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创新体系健全、经济社会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创新型基地。三是激发创业激情。积极帮助科技特派员申报项目,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与示范基地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大力宣传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关心科技特派员成长,为科技特派员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科技特派员要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立足基层,乐于奉献,充分展现人生价值。

第五,要着力在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加大投入,关键是建立健全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要充分认识科技投入的重要意义,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要逐年增加并落实到位,各乡镇科技经费要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市直涉科部门都要安排一定的科技经费。市乡两级政府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中超收分配,都要体现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和金融机构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上级科技专项资金为支持的多元投入格局,打破科技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和监督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六,要着力在科技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科技人才队伍。要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等形式,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和专业技能劳动者。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大力引进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研究解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对拥有重大科研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拨尖人才要予以重奖。要诚心实意地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工作宣传力度,继续做好新建住宅抗震审核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工作责任很重大,必须要加强领导

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兴市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真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科技目标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建立定期研究科技工作机制,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制定规划凸显科技,工作部署突出科技,力量安排加强科技,真正把它融入到行业工作和当地的经济工作中去。

二要完善激励政策。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要认真研究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严格按照国家科技产业政策要求,结合我区科技工作实际,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切实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一个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价机制和价值取向,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