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3:00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1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新思路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无疑成为了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开放整体的催化剂,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世界各国各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的时代是通过信息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高度传输等方式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实现资源信息的高度融通。我们不难看到,在互联网上,大家相互利用手中的资源,将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分享,同时也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信息和事件予以批评。这就使得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上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的人和其他的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是和茶叶文化相互联系着的旅游方式,茶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人的文化精髓。茶叶文化旅游则更是与茶叶的内涵和精髓相联系的旅游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以茶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经济文化方式是符合茶叶文化的推广需要的方式。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茶文化与茶叶旅游双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更多的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一种共享来带动整个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潮流和旅游生活方式。

1互联网与茶叶文化旅游结合的优势

1.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开放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不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只要有互联网的存在,各种信息都会传递到各个地方中去。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文化走出去成为可能。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具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茶叶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这就是茶叶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基础。同时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有对中国茶叶文化旅游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来中国参观,也使得中国的茶叶旅游和茶叶文化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传播的世界各个地方。

1.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共享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朋友圈可以将自己手中的资源与大家进行分享。这就使得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灵活的,是高度交流存在的。在这种高度灵活的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的资源模式下,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中去[1]。在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里,人们对于一种好的资源都愿意进行分享,这种以一传百的方式可以使得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从而带动整个茶叶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不仅可以在线享受到茶叶旅游的视觉效应,也为实体的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1.3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便利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资源是十分便捷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和资源,这也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流动的速度。信息资源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便利性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得以迅速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相应的可能,网上查阅路线、网上预订酒店以及网上的旅游景点咨询,这些都是互联网给我们茶叶文化旅游带来的巨大的优势。

2茶叶文化旅游的特点

2.1茶叶文化旅游的地域性

茶叶文化旅游必然是与茶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的活动,我国的茶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相应的茶叶文化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特色。一些茶叶旅游的集中地区无疑主要集中在一些茶叶的产地[2]。茶叶旅游的形式也大多是茶叶景区的观赏,茶叶的品尝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伴随着茶叶文化的地域性相至而来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突破茶叶文化旅游传播的地域性的局限性,不仅可以实现实体的旅游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的茶叶旅游方式的推广。而茶叶旅游的在线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茶叶旅游的迅速的发展。

2.2茶叶文化旅游的季节性

茶叶的生长是具有明显的季节的特点的,因此,茶叶旅游也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大多是在产茶或者是茶叶的生长的季节。这种季节性的特点往往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互联网的视域下,我们可以突破这种茶叶旅游的季节上的限制,通过线上的视觉的享受,发展相应的茶叶文化经济。

2.3茶叶文化旅游的人文性

茶叶文化旅游无疑是茶叶热爱者的舞台,茶叶文化旅游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色彩气息的旅游方式。这种人文气息十分浓烈的环境下,会使得旅游文化的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又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传播有了更好的平台,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面进行茶叶文化的交流,茶叶文化的探讨,同时也可以带动身边那些对茶叶文化有潜在爱好的人投身到茶叶旅游和文化的宣传和追随的队伍中来。

3利用互联网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策略

3.1利用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线上推广作用

3.1.1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茶叶旅游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可以通过构建网站,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方式将茶叶文化旅游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从而实现一种资源的共享和互动[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建立特有的网站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公众号进行推介,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文化的迅速的传播。

3.1.2利用互联网形成茶叶文化旅游群体

旅游通常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性的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茶叶的文化的旅游具有更强的团体性。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茶叶爱好者和茶叶文化的爱好者的向往,大家往往更加热衷于茶叶文化旅游的集体性,从而促使了一些集体性的网上团购方式的旅游的出现。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带动潜在茶叶文化旅游爱好者的加入,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参与到茶叶文化旅游中来。

3.1.3利用互联网带动跨境茶叶文化旅游

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作用不仅可以渗透到国内的每个角落里,同时茶叶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各个地方和国家,利用好茶叶文化的互联网的推广作用,可以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热爱中国茶叶文化的人参与到中国茶叶文化旅游的活动中来,这样使得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走出国门,吸引了更多的人,为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2利用好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

3.2.1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线路查询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也使得信息变得更加的流畅,以前的旅游大多是旅行社进行的团体性的活动,而如今的互联网下的旅游方式,则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方便和可能。茶叶爱好者可以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茶叶旅游的地区,然后选择相应的路线,选择住宿的方式,使得茶叶文化旅游完全成为一种自助文化旅游。

3.2.2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订购服务

茶叶文化旅游由于存在着地域性,一些茶叶的产地往往是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旅游的承载量不高,旅游文化的基础设施不够全。利用互联网充分实现信息的交互,将茶叶文化旅游的地点、酒店、旅游的行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订购服务,提前预约、提前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也可以节约旅游者的大量时间,提高茶叶文化旅游的满意度[4]。

4互联网下茶叶旅游文化更当注意的问题

4.1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利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文化的旅游,一定要注意和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利用更多的互联网媒介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使得茶叶文化的推广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因此,日常的平台的维护,以及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的手段和方式都要跟上,这样才能吸纳更方面的信息,实现平台资源的共享,推动茶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4.2注重诚信和大众口碑的宣传作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大众传媒和大众传播的视域下,大众的口碑已经变得日益重要[5]。这就使得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茶叶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重诚信的建立。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正面的推介作用,从而形成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效应。

4.3注重互联网宣传的创新性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种信息的共享的氛围,也更加突出了时代对于创新价值的追求。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作用的同时,我们要在互联网原有的平台和理念的基础上,创新茶叶旅游文化的新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得茶叶旅游文化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2

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普洱是一座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的城市。茶文化是普洱的记忆和符号,是普洱人民共同坚守的精神家园,也是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一张响亮名片。

茶源道始

普洱地处中海拔、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山峦起伏、溪川纵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78年,科学家们在普洱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了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如今,在普洱茫茫的原始森林中,仍然生长着118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1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在镇沅千家寨,生长着距今2700余年世界野生古茶树王,2001年被载入吉尼斯纪录;在澜沧景迈山,生长着距今1300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过渡型古茶树。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建了从野生茶树过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

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定型于明、繁荣于清。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云南普洱带的濮族人就开始种茶。唐朝时期,普洱已是全国重要的茶叶原产地和集散地。清代雍正年间设有思茅总茶店,光绪年间思茅设立海关。早在18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祖帕哎冷带领部族,在澜沧景迈山带开始种茶。目前,古茶园与茶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景迈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300多年前,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至今留存于北京故宫的“万寿龙团”普洱茶,在经历了岁月的尘埃和命运的沧桑后,依然保持着至尊无上的王者风范。至明清时期,从普洱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一条是经昆明到北京;一条是经到尼泊尔等国;一条是经越南转至欧洲;一条是过孟连到缅甸;一条是过勐腊至老挝。这五条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一样声名远扬。

朝圣景迈

如果说普洱市是普洱茶的故l,那么澜沧县景迈古茶园就是普洱茶的根系之一。

进入云雾弥漫的景迈山,茶园片片闪现在眼前,与亚热带丛林融为体,间或一个个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民房为清一色的传统干栏式建筑,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古朴典雅,与这里美丽的山水和茶园交相呼应。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3

茶道最早兴于中国。清代《幽梦续影》中朱锡绶先生首篇便评:“真嗜酒者气雄,真嗜茶者神清,真嗜笋者骨瞿,真嗜菜根者志远。”道出古代文人对中国茶道之体会。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各国的茶树种子、茶叶名称和有关茶的文化,均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学者、茶叶专家共同签署并发表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宣言》,取得共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仓泽行洋先生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序中写道:“茶道一词初见于唐代。在唐代,茶道已脱离日常饮啜范围而成为一种优雅的精神文化。陆羽的《茶经》就是其光辉的足迹。日本茶道是出生于中国的,它的母亲就是中国茶道。”中国的古老文明,其中便包含了这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茶道。

茶叶起源于五千年前,神农氏发现茶可以解毒疗疾,百姓便把茶当“灵药”用于治疗疾病。中国茶道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西周算起,迄今已有三千多年。西周初年重要的历史文献《礼记・地官》记载,西周宫廷里已设置了“掌茶官”,同掌宫廷茶事与以茶祭祀宗庙等礼仪活动。《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66年),巴蜀部落首领将“丹漆茶蜜”作为贡品晋献西周王室。在周王心目中“茶是圣洁的灵物”。《礼记・地官》中有“聚茶”的记载。“聚茶”指帝后们或宫廷官员以一定的礼仪方式品茶或举行隆重的茶宴。西汉时,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到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如今,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的天然饮料。

观茶道之问题

目前,作为我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中国茶道,概念存在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对什么是茶道,什么是茶艺,茶道和茶艺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理论上讲,茶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关茶树的栽培、茶叶制造、加工、保存、其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

行为文化。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日“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即茶道。人们在用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在品饮茶汤时所获得的心理愉悦,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在中国茶道。如今在中国各地如春笋出土般的茶艺馆正说明了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正在为世人重新认识。

品茶道之精神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他在名垂史册的《茶经》里讲述了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二是思想内涵。他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茶经》不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纵观我国茶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自古以来形成三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

在成都,各色茶馆林立,茶香浓浓,品茶之人也各有心得。

茶道专家刘女士:由贡茶而演化为的贵族茶道,是古代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在茶、水、火、器上炫耀自己的权力和富有。贵族茶道最早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巴蜀所产的茶叶成为朝廷贡品。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贵族茶道的茶艺要在“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古代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

川大教授王先生:宋徽宗赵估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竹制“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茶”。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的茶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清朝乾隆皇帝还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后来,贵族茶道的代表是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今日已渐大众化。

成都作家杨先生:雅士茶道中的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还包括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闺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刘伶“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人世”之想,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

退休老干部李先生:文人卢仝和陆羽是唐代茶坛的两颗耀眼的明星。陆羽被尊称茶圣。卢仝被人们尊称茶仙,其《七碗茶歌》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首诗对唐代饮茶的普及和茶文化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人们吟诵茶的经典。唐

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陆羽等;宋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轼、陆游等。如苏轼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等。对于饮茶,古时文人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助文思,从中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它们相辅相成,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进而形成雅士茶道。

茶道专家蒋先生:中国茶道的精髓在于历史悠久的禅宗茶道,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茶之所以自唐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佛教有极大的关联。佛教认为茶可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朽的功劳。其一,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如唐代的皎然、齐己,宋代的省念、法演,明代的慧秀、怀让,清代的石涛、弘一等大师均有茶诗传世。其二,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其三,佛门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并为发展茶道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日本茶道的一部分就归属并吸收了中国禅宗茶道的精华。

成都市大慈寺禅茶历史悠久,曾有成都最古老的茶堂。“大慈禅茶”由唐代大慈寺无相禅师(新罗国王子)发明,取蒙顶山茶芽精制而成。无相禅茶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一是经过1200多年,从唐代的成都大慈寺直接传承到现代的“大慈禅茶”。二是通过无相禅师在古新罗国的崇高地位和影响,由其信徒和茶人传播到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三是由其再传弟子直接或间接传播到日本的“无相茶道”。而“茶禅一味”这句名言是由宋代成都昭觉寺的圆悟克勤禅师正式提出的。据《新选昭觉寺志》记载:有日本僧珠光,参礼佛果克勤禅师,师受以《正法眼藏》,并书赠“茶禅一味”的墨宝。珠光回国时,所乘海船遭台风袭击而沉没,而此墨宝被他珍藏于用生漆密封的竹筒里,飘流至日本本州岸边,为一休和尚所得,珍藏于京都大德寺。日本僧人见此墨宝而省悟,发挥祖师奥旨,而后阐扬日本茶道,盛传至今不绝。

“茶禅一味”就是把佛法禅理、清净心、平常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饮茶只是个契机。禅者:心也、佛心、觉心、佛性也。要用清净心饮茶,将茶之性与禅之心相融一体,以茶悟禅,以禅悟心,以至“明心见性”。通过饮茶应明白:人活在当下,过去、将来都不离当下,行住坐卧不离当下,只有把握当下、珍惜人生才是真理。正如大慈寺唐代祖师无相禅师所提茶偈曰: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

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

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禅的精神在于悟,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饮茶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如今的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人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

解茶道之窘境

如何更好地把我国自古以来的茶道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呢?茶道专家李教授认为,首先,要在我国建立专门研究茶道的机构,带动与国际茶道的交流,走向世界。如2005年春,中国成都大慈禅茶研究会成立,并在蒙顶山设大慈禅茶基地。如今,它的禅茶堂已成为中外名人、四川的文人墨客、社团组织的聚会之所,同时又是中外茶文化研讨、交流的重要场所,曾多次与韩国、日本、东南亚茶道界进行文,化交流。

近年,杭州建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年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杭州还建立了两个部级茶叶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其次,要培养专门精通茶道的人才。中国的茶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刚刚起步三五年的中国现代茶艺业要发展到理想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对茶艺师的要求要不断提高,不仅是外貌、形态的要求,还要对茶的知识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达到孔子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要求,更要从精神层次上悟到茶道的内涵,如此,才能带动和影响大众。

要开展好对茶文化的宣传工作,多举办茶文化的活动,让民众提高这方面的意识。杭州是我国首次倡导“全民饮茶日”的城市,现在它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杭州还准备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有关国际机构发出“世界饮茶日”倡仪,打造“世界茶都”。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4

关键词: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Swot分析

一、引言

中国是茶树栽培及茶叶加工的发源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而且是生产、消费及进出口贸易的大国。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结合测算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mpR)、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三个指数,进一步分析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遇到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近20年来,中国茶园种植面积保持稳定状态,从1978年的1048千公顷上升到2006年的1450千公顷,增长了38.4%;茶叶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26.8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102万吨;茶叶出口从1997年的20.54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28.88万吨,增长了40.6%,涨幅比世界水平还要高出13.5个百分点。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显性指标用于评价特定产业所产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如国际市场占有率(mpR)、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贸易竞争指数(tc)等;隐性指标主要用于评价生产率差异,如单产率、价值增值率等。印度、印尼、肯尼亚、斯里兰卡以及中国是世界上五大产茶国,近几年这5国的茶叶出口总量都占据世界茶叶出口额总量的半数以上。本文采用显性指标评价法,对比其余四大产茶国,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pR)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出口总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之比。在五大产茶国中,出口竞争力最强的是斯里兰卡,mpR在23%左右,在近几年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说明斯里兰卡茶叶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总的趋势有所下降。印度尼西亚的mpR值在五国中最小,说明茶叶出口竞争力很弱。肯尼亚mpR值排在第2位,总体来看上升趋势不明显。中国茶叶mpR指数处于10-20%之间,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上升趋势,在2002年mpR值已超过了印度,仅次于肯尼亚,上升到世界第3位。

(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产品占其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中国的RCa值处于1.25-2.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其他四国都在2.5以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肯尼亚的RCa值排在最前列,斯里兰卡排在第2位,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列3、4位,而中国则排在了最后。总体趋势看来,最近几年中国、印度以及肯尼亚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印度的下降趋势最明显,降幅达到了48.8%,肯尼亚也达到了12%,中国下降趋势较小。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斯里兰卡上升趋势很明显,从2000年的274.21上升到2005年的369.94,涨幅达35%。

(三)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该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该指数一般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五大产茶国的tc值数都在0.8以上,说明五大产茶国的茶叶竞争力都很强。但是各国的指数值又呈下降的趋势,受到其他产茶国出口增加的影响。中国的tc值数在五大产茶国中是最低的,且下降的趋势也是最大的,从2000年到2005年下降了接近0.1,其余各国下降幅度较小,相对较为稳定。

三、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中国地域辽阔,茶区分布广,特别是在东南部地区。东南部多为丘陵地带,利于造梯田,排水体统良好;土质呈酸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冬天温度较高,茶树可以安全过冬;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与雨量充足,适宜茶树的生长。

2、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茶不但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也很广泛,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茶在精神领域的延伸。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3、品牌优势。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资源相当丰富,茶类之齐全、名优茶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中国近年来名优茶生产发展迅猛,中国名优茶有1200多种,其中包括中国的十大名茶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庐山云雾、冻顶乌龙、祁门红茶、苏州茉莉花茶等。

(二)劣势(weaknesses)

1、出口茶类品种单一。中国茶叶在生产、出口量上都排在世界前列,但其出口主要是以绿茶为主,而红茶和特种茶的出口量远远低于绿茶出口量。近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量都在上升,但主要的增长是来源于绿茶出口量的增加。2004~2007年,绿茶出口量上升了2.75万吨,在总出口量中所占比例也由2004年的70.02%上升到2007年的77.24%,而红茶与特种茶出现下降。红茶从3.94万吨下降到了3.03万吨,特种茶也从4.46万吨下降到了3.55万吨。这一变化趋势显示出中国的红茶与特红茶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非良好的状态,而绿茶则保持出口量上升的良好趋势,使得中国茶叶出口品种单一,不能完全符合全球消费者需求的发展。

2、出口市场单一。中国茶叶出口市场比较集中,波动较小。2004~200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排在前5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俄罗斯联邦以及香港。每年出口量前5位的国家出口总值基本保持不变,集中度也保持在47%左右,在小范围内波动,但不显著。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集中度高,说明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性大。这种单一的出口市场结构十分脆弱,很难以抵御该出口市场的风险,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危机或与中国经贸关系恶化,中国茶叶的出口将会大幅下滑,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3、缺乏国际品牌。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不仅名茶林立,而且中国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却是寥寥无几。虽然近些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在国际上享有名气的却是凤毛麟角。“品牌”茶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薄弱环节,中国茶叶进入了“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瓶颈时期。中国目前的茶行业,还处于前品牌时代,还是仅仅用口味来决定茶的价值,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品牌时代。没有品牌,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始终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首先,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相对自由化,中国可以获得永久性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非歧视性待遇,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其次,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扩大中国茶叶出口的非关税壁垒等不公平待遇,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最后,有利于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强化茶叶深加工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立顿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6年,为中国茶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立顿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提供了经费,同时还引导国内企业的研究方向,对中国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市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观念的改变提供示范;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技术水平,培养了大量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新进的管理理念。

2、茶保健作用的推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茶叶的消费需求也逐渐向保健方向发展。现代医学证明饮茶有助提神益智、保护牙齿、滋补营养、减肥健身、解毒利尿、降胆固醇等功效。中国茶叶种类之多为世界之冠,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饮用者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身健康的茶类饮用。

(四)威胁(threats)

1、国际市场冲击较大。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中,可乐品牌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咖啡品牌有雀巢、麦斯威尔,世界茶饮料第一品牌被公认为立顿。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立顿进入中国后,在为中国茶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目前,立顿茶叶已经抢占了近80%的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可谓是凤毛麟角。立顿公司通过在中国收购茶叶然后进行拼装包装后销售,极大地抢占了中国茶叶的自然资源,通过加工赚取行业最高的利润。同时,立顿加工技术先进,研发队伍强大,中国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生产管理理念不完善的家庭作坊式的中小茶企难以与之抗衡。

2、日本、欧盟等国的技术性壁垒。日本是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也是中国绿茶、乌龙茶的主销市场。2006年5月29日,日本施行“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有71项增加至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将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明确设限以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此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额。欧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从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进口的茶叶实行新的mRLs,共134种;2003年欧盟茶叶mRLs标准增加至193种;2005年8月1日,欧盟再度决定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把监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除少量有机茶外,中国的大部分出口欧盟的茶叶硫丹残留量都无法达到欧盟的新标准。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中国茶叶自然资源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名优茶的品牌多种多样。但出口茶类品种及出口市场也较为单一。名优茶品种多样、品质高,但缺少国际化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品牌竞争力很弱,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中国茶叶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生产管理理念不完善。

(二)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促进茶文化的推广。继续发挥绿茶出口优势,提高红茶及特种茶的生产及出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市场的范围。茶叶企业应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中国茶类多茶区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绿色茶叶,研制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者喜好的绿色茶叶食品。发展有机名优茶,是促进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树立品牌化,增强中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整合茶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培养国际化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茶叶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增强出口茶叶在国际社会的认同感。重点扶持有实力、有信誉的龙头企业,以保证品牌品质的可控,促进品牌的集约化发展。中国国内茶叶生产商应借鉴国际品牌的经验,树立大品牌的意识,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茶叶品牌。

第三,在茶叶生产企业中实现机械化生产,推广HaCCp体系,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加强茶叶的质量管理,提高安全性,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中国茶叶冲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茶叶出口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余艳锋,邓仁根.我国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7(12).

2、陈冀.中国茶品牌忧思录[n].经理日报,2008-03-01.

3、丁俊之.论提升中国茶品牌竞争力的紧迫性、可行性[J].茶叶经济信息,2006(4).

4、王庆.品牌建设――中国茶叶发展的必由之路[J].茶世界,2007(312).

5、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6(321).

6、许国权,陈春根.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1).

7、李道和,高岚.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7(7).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5

[关键词]茶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tS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331-1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趋频繁,关于传统文化应如何重新认识也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读应从传统文化具体范畴入手,以小的切入点去观照传统文化体系,从而获得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在系统梳理中国传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茶作为一种跨越地域、种族、文化、国家的文化形态,在世界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中西茶文化作为考察对象不仅能够洞悉出传统的价值所在,也能理解文化冲突的根源所在。

一、英国茶文化与民俗

英国人对茶的认识,以及英国社会独特的茶文化结构始终与英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存在这若即若即的关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西方的交流方式逐渐增多。自汉以来的丝绸之路逐渐不能满足中西方日益频繁的货物交换,而新大陆的发现更促使欧洲人去寻找属于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世界。当十六世纪的大英帝国在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获得海上霸权之后,英国人开始谋求通往神秘东方的道路。最早将茶叶引入英国的是具有浓厚官方色彩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将从中国获得的绿茶作为贵重的商品销售给英国上流社会。在历史的偶然和商业利益的共同作用之下,茶在英国社会的传播在早期仅仅限制在较为狭窄的贵族圈中,绿茶的昂贵使得普通民众与茶是绝缘的。发展到十七世纪,随着英国完全掌控印度次大陆,以及红茶在印度引种的成功,为英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货源,从而开启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的茶文化,伴随着饮茶之风在英国社会的流行,以及英国茶文化的最终凝定表现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文虎表现形式。我们在认识英国茶文化的特质时,必须将其置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语境之中。“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和认知是英国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中国、日本以农业文明作为经济的基础的文化形态,重视商业利益获得的英国人对红茶情有独钟。一方面,英国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的他们的社交活动往往限制在室内,贵族妇女往往借助文化沙龙和茶会结交各阶层的社会人士;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并非为追去共同的精神境界,而是细细的品茗中追求自我的精神享受,这也符合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商业文明。对比中西方各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笔者认识到茶对于饮用他们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而言,并非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文化的媒介。正是借助于茶的桥梁作用,中国人从茶中获得了文人雅士的风度和“茶禅一味”的境界,日本人则从茶中收获的“茶道”的精神依归,英国人更是从“英式下午茶”中找寻到了现实生活的伴侣。

ontea

Venushermyrtle,phoebushashisbays;

teabothexcels,whichshevouchsafestopraise.

thebestofQueens,andbestofherbs,weowe

tothatboldnation,whichthewaydidshow

tothefairregionwherethesundothrise,

whoserichproductions,wesojustlyprize.

themusefriend,teadoesourfancyaid,

Repressthosevapourswhichtheheadinvade.

andkeepthepalaceofthesesoulserene,

FitonherbirthdaytosaluteQueen.

英国人对于茶的理解也上升到文学的境界,不同于中国文人试图在茶中找寻到精神的慰藉,英国人往往是直接表露对茶的炽爱。这是一种超越了歌颂、赞美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倾诉诗人情感的表现。

二、结语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我们认真审视中西方茶文化和民俗时,不禁感慨作为一种精神表现方式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他们通过或“茶禅一味”、或茶道、或下午茶的形式,从各地的文化体系入手,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茶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5.

[2]棚桥篁峰.日本茶道的渊源与演变[J].农业考古,2012(2):271,276.

[3]弗・詹姆逊.:文化与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20.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6

“茶叶从外国传入,中国从汉代才开始喝茶,而外国人一般在茶里放糖,传到中国后国人不喜欢放糖……”2008年,著名学者易中天接受央视《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访谈时这样说。易中天“茶叶从外国传入”的观点很快遭到观众和网友的炮轰,他们纷纷质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证明,茶叶原产于中国。请问易老,茶叶到底是从哪个国家传入的?”

没错,稍懂中国茶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澜沧江是茶树的母亲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树都是“海外华侨”。那么,印度的茶树来自哪里?植物猎人是如何将中国茶树移植到海外去的?印度阿萨姆茶和云南大叶种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探究中国茶尤其是云南茶的传播路径。

福琼猎走了中国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直到19世纪中期,西方消费的绝大多数茶叶都来自中国。然而到了这个世纪末,印度已经取代中国跃居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中国茶叶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上只占一成。中国茶叶突然遭受重创,一蹶不振,直到今天印度仍然稳坐茶叶出口国第一把交椅。这是为什么?

很久以后,中国人才明白,原来东印度公司派出了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到中国猎取茶种,在喜马拉雅山麓试种成功,从而改写了历史。

18世纪和19世纪初,中国的一些植物如绣球、、牡丹落户英伦三岛,令英国人兴奋不已。英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在植物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宝藏。《南京条约》签订后,第一个意识到可以到中国采集植物的是约翰・里夫斯(1774―1856),这位退休的茶叶检验员不失时机地把自己在广东工作时搜集的植物和种子送给园艺委员会,而在园艺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威廉・克儿(williamKeel)也意识到这一点,他选中了30岁的苏格兰成功的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

1848年7月3日,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曾发给他一纸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然后由你负责将茶树和茶树种子从中国运送到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运到喜马拉雅山。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发展在喜马拉雅山的茶叶生产。”

1848月,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有经验的茶农和栽培工具,帮助英国政府在喜马拉雅山山脉建立茶园,福琼再度来到中国。这次他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旅程中少虽然发生了惊险的故事,不过搜集植物的工作很顺利。

英国人托比・马斯格雷夫等人的著作《植物猎人》说:“福琼从衢州和浙江的其他地区成功地采集到了茶树种子。他还从宁波地区、舟山和武夷山采集了标本,负责将23892棵幼株及大约17000棵幼苗运到喜马拉雅山山脚下,同时安排8位中国茶工携带工具一同前往。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茶园陆续涌现。到了19世纪下半纪,茶叶成了印度北部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福琼惊人的举动还有,他第四次来到中国,是代表美国政府的,此行成功地促成了32000株茶树在美国生长。要不是美国内战的炮火,美国政府种植茶园的计划可能会就此实施起来,世界茶叶的格局或许会被重新书写。

可以说,没有中国茶,就没有印度茶叶的辉煌,而如果没有植物猎人福琼,中国茶业将是另一番面貌。小小的茶籽,幼小的茶树苗,就这样改变了世界。

谁带走了大叶种?

另一种有关茶叶的争夺战旷日持久――在茶树原产地之争中,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的声音掷地有声。

张宏达先后深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在各个茶山区做调研。经过研究,张宏达指出,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生茶树,可能在17世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当地的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这种推断,也与日本学者松下智的论断相呼应。

他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能起源于印度。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张宏达进一步指出,普洱茶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张宏达教授几次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得到了国家茶学界的广泛认同。

如果说,福琼猎取中国茶还有迹可循,那么印度阿萨姆邦大叶种是如何从云南带过去的,则显得有点模糊。

2005年3月20日,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日茶起源研讨会”上,日本茶业界著名学者松下智先生认为茶树原产地在云南的南部,并断然否认印度阿萨姆的萨地亚(Sadiya)是茶树的原产地。

松下智的理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2002年,他先后5次去过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经考察,该地未发现有野生大茶树,而栽培茶树的性状与云南大叶茶相同,属于Camelliavar.assamica种。他进一步指出,阿萨姆的茶种是早年云南景颇族人从云南带去的。

他认为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江心坡地带(与今云南怒江州接壤),在中缅边境调整前属于中国。当时从云南到印度不需要经过第三国或绕道,且印度阿萨姆的萨地亚离云南西北部最近(北邻察隅),景颇族又主要分布在滇西一带,这样的迁徙完全有可能。

另外,现今阿萨姆地区从事茶树种植业的村民有不少为景颇族,他们仍保留着云南景颇族的民居和着装等生活习俗,尤其是竹筒茶的饮用方式与云南一样(松下智曾13次到过云南)。

第三,当地居民亦有嚼槟榔的习惯,而这是景颇族的一种嗜好。由此种种,他推断阿萨姆的景颇族和茶树都是与云南同宗同祖的。

按照松下智的逻辑,在写作本文时,笔者也想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阿萨姆邦的茶树也是云南傣族带过去的。

阿萨姆最早居住着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0世纪,蒙古人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蒙古人建立东辉国,在中世纪时期名为迦摩缕波王国,公元7世纪左右迦摩缕波王国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之后,王国便进入混乱不堪的岁月。公元1228年,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迦摩缕波国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

傣族饮茶历史悠久,在民族迁徙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将茶树种植业带到了阿萨姆。当然,这种推断有待得到进一步证明。

水也是植物猎人?

相对于茶树的人工传播与流动,自然方式的流动是非常缓慢的,但不是说没有可能。

水,也可能是猎走云南大叶种的“植物猎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认为,从被子植物的进化可以知道,原始被子植物是起源于亚热带区域的高山上,茶树也是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云南的茶树因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毁灭,得以生存和发展。由于茶果难以凭借风和昆虫四处传播,主要传播方式是从高处移到低处,或借助水的流动散播到遥远的地方。

云南境内有“三大山系”和“六大水系”,是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伊洛瓦底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茶树种子通过这些江河传入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以及邻近缅甸的印度北部,在这些地方发现了类似云南大叶茶的乔木型茶树也是很自然的。

虞富莲研究员等认为,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自然传播:一是沿着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从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着低纬高湿的方向演变,使茶树逐渐适应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栽培型的云南大叶茶是其中的代表。二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南北盘江及元江向东及东南方向,即向着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干湿季分明的方向演变,这类茶树的代表种有五室茶、五柱茶等。三是沿着云贵高原的金沙江、长江水系东北大斜坡,即向着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且干燥的方向演变,经人工选育栽培的云南东北部的苔茶是这类茶树的代表。

猎不走的茶树原产地

植物猎人猎走了茶籽茶树,民族迁徙带走了茶种,水传播了茶籽,但都带不走真正的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之争,自英国人勃鲁士1824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从那以后,许多科技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树原产地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有“阿萨姆”说、“伊洛瓦底江源”说、“东南亚”说等等;但世界大部分学者认为茶树原产我国。

不管是1892年美国瓦尔希的《茶的历史及奥秘》,1893年法国金奈的《植物自然分类》中,还是1960年前苏联杰莫哈节的《论野生茶树进化因素》,以及近年来日本“茶树原产地研究会”志村桥博士、桥本实博士的论文,都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

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则是这原产地的中心。茶树资源专家虞富莲、陈炳环、谭永济等在对云南全境茶树资源考察后,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点、云南的地质历史等,论证了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而在普洱市境内,广泛分布着距今27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在景谷县,发现了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始祖。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和保护了古茶树资源。云南除滇西北高寒地区外,几乎都发现有野生茶树生长,其中树高在数十米以上的有20余处,树干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有十余株。而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邦崴大茶树曾经分别代表了茶树的野生类型、栽培类型和过渡类型,被称为“云南三大古茶树王”。

同时,云南还是我国乃至世界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云南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据统计,目前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在60公顷以上的有14片,总面积超过1.8万公顷。这些大茶树和古茶园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链接:中国茶全球传播时间表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茶,别具风味。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

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

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历经坎坷,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速了茶的恢复与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1780年,印度于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至19世纪后叶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

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于从我国引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国、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所产红茶质量优异,为世界茶创汇大国。

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1833年,在帝俄时代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1848年又从我国输入茶籽种植于黑海岸。1893年聘请中国茶师刘峻周并带领一批技术工人赴格鲁吉亚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1888年,土耳其从日本传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

1903年,肯尼亚首次从印度传入茶种,1920年进入商业性开发种茶,规模经营则是1963年独立以后。

1924年南美的阿根延由我国传入茶籽种植于北部地区,并相继扩种。以后旅居的日本与苏联侨民也辟建茶园。50年代以后茶园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成为南美主要的茶生产、出口国。

20世纪20年代几内亚共和国开始茶的试种。196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几内亚考察与种茶,并帮助设计与建设规模为100公顷茶园的玛桑达茶场及相应的机械化制茶厂。

1958年巴基斯坦开始试种茶,但未形成生产规模。1982年,我国派遣专家赴巴基斯坦进行合作。

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共和国试种茶。1968年,应阿富汗政府邀请,我国派遣专家引入中国群体品种。

1962年我国派遣茶专家赴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马里共和国,通过艰辛的引种实验,取得成功。

20世纪60年代,玻利维亚共和国最初从秘鲁引进茶种试种。70年代台湾农业技术团赴玻考察设计与投资,开始规模种植茶园。1987年应玻政府请求,我国派遣茶专家赴玻,帮助建设200公顷的茶场及相应的机械化制茶厂。

1983年,我国向朝鲜民主共和国提供茶种试种,并在黄海南道临近的西海岸的登岩里成功种植。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7

一、茶是中国浓

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阶段。唐人开始注重茶叶的品质、茶具的选择、用水以及如何品饮,形成了品茗艺术。唐代皇室设茶宴;黎民百姓以茶待客、以茶解渴;寺院僧侣们种茶、制茶、煮茶、饮茶,赋予茶“三德”;唐代文人隐士品茗评水,吟茶诗、作茶画,以茶喻人、以茶明志、以茶抒情,使茶有了精神层面的文化高度。茶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饮茶法上的改变,茶的高度普及以及街市和茶肆文化的繁荣。宋代用点茶法来代替唐代的煎茶法,更加注重品鉴茶汤的色泽,追求茶的真香、真味。到宋代,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茶文化到了元代,进入了过渡阶段。虽然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方面没有十足的发展进度,但在饮茶法方面却进一步走向了成熟,采用了简单的“清饮”的方式。这种纯粹的饮茶方式,加上后来的沸水冲泡方式,到了明代,就发展成为了“泡茶”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二、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品质

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就是茶精神文化。中国的茶精神文化是儒、释、道三股精神力量集结而成的,这就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独到之处。

1.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兴起和沉淀,是两者的品质相通、志同而道合所造就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就是“仁”,它追求的是“和”“大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茶,行品温厚,不浓不烈,茶香、茶味和茶境的调和,正是“和”的表现。儒家思想中,“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茶文化之中。茶有芳香,却香味寡淡,不浓不郁。儒家重“礼”,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也讲究茶制。茶艺中,每一道工序都讲究礼制,敬重宾客。儒家也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好客情怀,因此,自古客来敬茶,便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正所谓“半壁山房贷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以茶会友,成为了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思想和中国茶文化最契合之处就是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的培养。“克己复礼”便为“仁”。“克己”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慎独”。与这种表里如一的自觉思想相得益彰的便是“自省”思想。饮茶便是一个慎独和内省的过程。待客散尽,撇开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点一盏幽灯,泡一壶清茶,自审一日之行是否有不得当之处。茶香清幽,可让人宁神;茶味清淡又略带清苦,可让人静气。在独处之时,排除私心杂念,净化灵魂。在品茗之余,是内心的自省,“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愿”,饮茶不仅可以洁净肌肤、身骨,而且重要的是净化内心世界。

2.茶文化和道家思想

中国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茶道,既然离不开“道”。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同样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的核心思想便是:道法自然。道家的第一原则便是“自然”。茶文化中体现的道家“自然”之法则在于茶体自然和茶境自然。所谓的茶体自然,首先茶本身便是自然之物,到了茶文化后期,茶叶只是经过简单的润泡,依旧保留其自然的本貌。在润泡茶叶之时,皆可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沸水的场景,也体现了茶文化的自然观。最后,饮茶的同时,要观茶色,听茶声,这便成了感受自然的一个重要契机。茶境自然,古代茶人多喜选择一些山谷丛林的幽静之地,聆听溪水潺潺,感受清风拂面的自然之感,以达到让心灵回到最初的状态,返璞归真。道家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无为”,讲求的就是与世无争。古代爱茶、嗜茶之人,多为高士、山人、幽人,他们一方面想要使自己的才学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都不屑于功名利禄,只求回归自然,放纵悠然而自得。道家的第三个原则就是“虚其心”,去除心中的念想,不去想凡尘杂事,真正体验生命的乐趣。饮茶之人常将自己置身于幽静的环境中,使心归于平静,一人独自品茶。当茶净肌骨之时,同样也洗涤了心灵。因此,中国的茶道文化是用茶来创造一种境界,用茶来平衡自己的心境。

3.茶有佛缘

茶有佛缘,是因为茶的清净纯洁的内在品质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交相辉映。佛教历来推崇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和茶的结合点就在于禅定――这个禅门的最基本功夫。而茶有凝神静气的功效,因此,僧人们便把茶作为禅修的工序之一。禅宗所有的道理都集结于一个字,便是“悟”,即对本性真心的自悟。中国的佛教禅宗以顿悟的领悟方式来理解万事万物。当茶与顿悟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茶文化形式――禅茶文化。茶带给佛教徒的不仅是止渴解倦,而且茶能静心解闷,有乐趣又有节制。寺院僧人在泡茶和饮茶中,净化心灵,解除心中的烦闷和不解,体会的是佛禅的禅宗历来强调自身的领悟,主张所谓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教人心胸宽阔。所以僧侣们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思想与茶文化结合起来。

三、日本茶道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茶文化是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冲击和融合而形成的,但影响日本茶道文化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佛禅。

日本的茶道与佛禅结缘,是和茶在日本的传播方式是分不开的。最早将茶种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是僧人;让日本人爱上喝茶的,也是僧人。据姜天喜的介绍,日本著名的学问僧人永忠大师入唐求法,将中国的饮茶习俗介绍到了日本。南宋初年,日本僧人荣西两次来到中国学习禅茶文化。荣西将茶种带回日本后,还把中国宋代的饮茶方式和方法带到了日本,这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荣西后来也被奉为日本的茶祖。随着宋朝的结束,中日两国之间互通减少,中日两国的茶道也开始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休的弟子村田珠光从禅宗的世界里,发现并确信一味清净、法喜禅悦之境才是茶的理想所在,提出了“茶禅一味”的思想。从此开始,日本人的情趣开始融于茶事,以精神为主的素朴茶事开始流行。而日本茶道真正的集大成者便是千利休。经过他的改革,日本饮茶方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点茶饮茶,逐渐升华为具有宗教审美意境、静心清魂的茶道。千利休把源自中国的佛教禅学思想的“和敬清寂”看做是茶道的真谛:怀一颗温和之心,互相有礼有节、尊敬谦恭真诚交往,感受茶事中恬静的气氛。此外,“独坐观念”也是茶道思想的一个主要概念。客人走后,主人独自坐在茶室里“静思”、“熟思”,回味当日的茶事,又可涌起一股充实感。就这样日本的茶道形成了民族特色和风格的综合性文化体系。

四、独特的英国茶文化

英国并不产茶,但却是世界上人均饮茶量最大的国家。英国的饮茶史开始于17世纪。真正促进英国饮茶生活化的是英国皇室。1662年,人称“饮茶皇后”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当时的英王查理二世,带去了221磅的红茶和精美的茶具。从此,饮茶风尚在英国王室传播开来,英国的茶文化开始和皇室挂上钩了。而创造出下午茶的便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为了打发午饭和晚饭之间的空闲时间而发明出来的节目。自此,英国的下午茶开始广泛流行开来。

英式下午茶是真正意义上英国茶文化的载体,是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是英国饮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代表了一种格调,一种纯粹生活的浪漫。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传入英国后,已经撇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内隐、含蓄的品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由于茶在英国传播是从皇室贵族传播开来的,又因茶叶起初在英国的价格昂贵,同时从中国进口来的茶具也是身份的象征。因此,英国茶文化成为了一种物质消费,一种奢华的生活享受。如今,英国的茶让整个国家的时间在每天下午四点停止,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择一处颇有情调的咖啡屋,看着杯中茶和奶巧妙融合,品着精致的下午茶点,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享受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刻。

五、茶文化的跨文化互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互联网的开启,让中国人开始更容易地接触世界。最初从中国流传出去的茶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了独立个体的茶文化。这些独特的茶文化同时也随着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开始反哺其母体――中国茶。

当代中国,一些崇尚自然、修禅养性的雅士们,为了体会禅茶中更深层次的清寂,开始去日本学习日本茶道。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出现日本茶道馆,慕名前来学习日本茶道的中国人也络绎不绝。也许是城市喧嚣,也许是生活的压力,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日本茶道,来到这简约的茶室,通过严格而又自然的茶道工序来寻求内心的那一份恬静。同时,由于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原本不再流行的宋代点茶法又开始流行开了。虽然这种点茶法在泡茶、饮茶中不多见,但中国人开始学习日本,将茶研磨成茶粉,用它来制作甜品,或许可以这么说,“吃茶”又在中国流传开来。这就是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融合,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的体现。

中国的茶改变了英国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下午茶文化。今天,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追求时尚的人群开始了解和喜欢下午茶。茶,带着英伦风情回到了故乡――中国。一些外商餐饮品牌以及一些星级酒店开始推出英式下午茶;在北京、上海等地还相继出现了英国下午茶茶室,很受中国人欢迎。当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开始对这个节奏感到忧虑的时候,他们需要在这个烦闷的城市中,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中国人喜欢下午茶,并不是喜欢茶的味道,而是与下午茶文化相关的生活方式。一杯红茶,一缕午后的阳光,可以让忙碌的脚步慢下来。撇开繁杂的茶艺程序,中国不少年轻人选择了英式下午茶轻松的氛围。

六、结语

世界的茶,起源于中国,却发展在世界各地。茶的传播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达到高潮,从亚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适宜土地上都找到了家。而茶文化的包容性,更让茶在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茶,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互通有无。

参考文献:

[1]王松能.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思想[J],中国茶叶,2009(8).

[2]袁媛.茶文化负载词之跨文化重构[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

[3]刘俊力.漫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茶叶通讯,2004.

[4]王玲.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1992(2).

[5]包大明.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兰台世界,2013(10).

[6]罗国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63).

[7]姜天喜.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8]周卓鹏.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

[9]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

[10]胡长春.道教与中国茶文化,农业考古,2006(5).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8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由于其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因子,深受消费者喜欢,据统计,以茶叶为原材料生产的茶饮料、茶食品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湖北作为“茶祖”神农和“茶圣”陆羽的故乡,种茶环境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叶总产量仅次于浙江、福建和云南,但在茶叶的质量和效益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缺乏与之齐名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湖北茶产业的文化含量低。通过对湖北茶文化产业的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推动湖北茶产业的发展。

一、湖北省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茶文化产业的界定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如今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饮茶嗜好遍及全球,而从喝茶中衍生出来的高贵、典雅的茶文化精神,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超越了民族和国界。因此,近年来,关于茶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而茶文化产业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其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分支,研究时间比较短等多方面原因,关于茶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比较少。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茶文化产业的定义分析,茶文化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茶文化产业主要指的是经营与茶相关的服务与产品的文化行业;广义的茶文化产业既包括茶叶的生产、加工,也包括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服务及提供与茶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茶文化产业作为越来越独立的产业形态,突出了文化的投入,使其通过自身的文化特性产生积极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会促进互补性商品和服务类型的发展,延续和传承茶文化本身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二)湖北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作为我国的产茶大省,茶园面积、产量在全国20个产茶省中分别居第三、第四位,茶叶的农业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三位,已发展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和名优绿茶生产大省。同时,湖北作为“茶祖”---神农、“茶圣”-----陆羽的故乡,种茶、饮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的问世,探讨了饮茶艺术,首创了中国茶道精神,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宋人梅尧臣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可见当时茶文化对人们开展茶事活动的重大影响作用。

几千年来,湖北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茶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茶科技、茶产品、茶服务、茶消费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提升,逐步成为推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可以说,湖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我国都属于产茶大省。并且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和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名优品牌,如英山的云雾茶、五峰的采花毛尖、鹤峰的绿林翠峰、恩施的富硒茶、竹溪的龙峰茶、保康绿针、谷城的玉皇剑、大悟寿眉、邓村绿茶、赤壁松峰茶等,这些品牌曾在全国名优茶评比和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多次获奖。但可惜的是其影响力远落后于江浙名茶,离打造产茶强省还有一定距离,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因此,要将湖北建设成为茶叶强省和富省,应加强对湖北茶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跳出常规的茶产业经营,通过茶文化的优先发展,聚集、涵养茶产业的后发优势,创立茶文化品牌,确立湖北茶叶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湖北省茶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优势

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今天,饮茶风气弥散世界,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喝茶,茶作为“第五个重大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湖北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持。

首先,湖北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茶祖”神农和“茶圣”陆羽。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最早说明了茶的药用来源,被陆羽称之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从而也被誉为“中华茶祖”。而根据《史记》记载,神农氏的部族发源于今大神农架区域,说明湖北饮茶文化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茶圣”陆羽,可以说是湖北人的骄傲和荣耀,出生于湖北天门,一生喜茶、嗜茶、精于茶道,其所著的《茶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详细的介绍了茶叶种植的条件,并创造了一套完整茶学、茶艺、茶道思想,首次完整地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标志着茶文化的成熟与全面发展,构成了湖北独有的茶文化品牌优势。

其次,湖北省各地市区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浓郁茶文化。如恩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根据《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恩施种茶历史有三千年左右,明朝以后,所制茶叶作为贡茶供奉朝廷,曾受到明成祖朱棣、乾隆皇帝的盛赞;宜昌县县有茶树,处处有茶喝,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关于饮茶、品茶、咏茶的茶诗佳作,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仙人掌茶的特点,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同时,湖北作为中国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清朝时汉口成为世界茶叶港,咸宁羊楼洞的青砖茶也进入了茶事极盛时期,远销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

再次,湖北茶俗丰富,内容多样,在三国魏张揖《广雅》中记载了原始油茶汤的做法,现在恩施一带仍然盛行。同时,还有许多著名的传说、神话、丰富的人文景观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湖北黄梅和阳新一带还存留采茶戏的习俗,茶农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茶歌和民歌小调结合而成的的“采茶戏”。这些茶俗文化都可以融入到湖北茶文化产业建设中。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想象力内在韵律抽象性审美

0引言

茶道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从茶席设计到表演过程中的每一瞬间,自然优美的动作,相宜的音乐、器具、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无不体现创作者、设计者、表演者的综合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

茶道包含了许多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的内容,如果我们通过学习音乐,使自己的抽象性审美性得到锻炼,我们的视野将会更加开阔,身心感受将会更深刻,从而使我们对茶的色、香、味、形,以及风格的欣赏也会超越具体事物的束缚,对茶道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因此,掌握好泡茶技能,自然是我们追求茶道境界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手段,但如果没有艺术美学的修养,也是不能更深一步地传达茶道境界的。

1音乐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茶文化发源于周,诞生于两汉,兴盛于唐宋,历经元、明、清三代,余波荡漾,至今不衰。稍稍梳理一下历代有关饮茶的诗词,就会发现茶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如唐代鲍君徽《东亭茶宴》、白居易《宿杜曲花下》、郑巢《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宋代曾丰《侯月烹茶吹笛》,以及苏轼《行香子·茶词》、黄庭坚《鹧鸪天·汤词》、曹冠《朝中措·汤》、《望江南·茶》等,就分别提到了古琴、笙歌、清唱、弦管、琵琶、笛、瑟等多种器乐和声乐。后人在论及茶之所宜时也认为:“茶宜净室,宜古曲”。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就提出了“听歌拍板、鼓琴看画、茂林修竹、清幽寺观”等二十多个适宜于饮茶的优雅环境和事宜。

茶艺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门美学。它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茶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赏、沏茶、品茶来增进友谊,修身养性,学习礼法,借品茗倡导清和、精简、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情操,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美仪形式。这种情操,与唐朝茶圣陆羽(儒)、诗僧皎然(僧)、女道士李治(诗、琴)三人的儒僧道所开创的文士茶的精神境界也是一脉相连的。

说到音乐(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茶戏)与茶文化的融汇,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采茶歌、采茶舞以及采茶戏。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由茶事发展产生出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而说到现代生活中音乐与茶文化的高度结合时,我们更会如数家珍般列举出一些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传世名曲。古老的茶歌茶调自不待言,特别是《请茶歌》、《挑担茶叶上北京》、《采茶舞曲》、《请喝一杯酥油茶》、《前门情思大碗茶》等开

一代新风的现代茶歌的诞生,成为音乐与茶文化在新纪元上的又一次异文化的对撞和融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茶艺表演时,壶中茶水倾泄而出,直入怀中的动作,有人则借用了我们民族音乐瑰宝中流芳百世的古琴名曲“高山流水”的名曲。就是这样一首名曲的借用,使得一个单纯的茶艺表演动作充满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2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2.1信息传达方式的共性音乐语言是没有国界的,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音乐之所以可以为任何人群所接受,是由于它具备了下列条件:首先,作为表达音乐惟一载体的声音(是乐音而非噪音),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这种声音不带有任何被强制的烙印。其次,正如我们在上面内容中已经阐述过的,作为从事二度音乐创作的指挥家、演奏家们,可以享有足够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经历、情感以及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演绎。

而作为茶文化大千世界的唯一载体——沁人肺腑的茶香,不也同样具备这种无需任何语言的注释,即可以超越时空、地域、民族、信仰,而为任何人所理解与接受的世界语言的特征吗?

在当今世界上,千滋百味的茶香,丰富多彩的茶艺,风靡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欧美等世界各国。泡茶者们采用不同的茶具器皿,选取不同色香的茶叶,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群,传达着茶香真谛的信息。在赏茶、闻香、品茶、以及以茶会友、以茶交友的过程当中,茶艺师们无需,也实在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对茶香的定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品茶者们,同样也无需借助茶艺师任何语言上的翻译,都会自然而然地用心灵去品尝、回味、感悟,并接受蕴藏在茶香的那种别有洞天的精神内涵。

如上述,音乐和茶艺在信息传达和信息接受方式上的共同属性,使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两种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方法之间,存在着如此相似的关联之处。这种方法上的相互借鉴,将会使得学生们能够跨越表演技术层面上的障碍,在对现实世界和形象思维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变得更加容易一些,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目的。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意义所在。

2.2韵律内在的共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这种音乐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同样体现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音乐的流动是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的状态下完成的。但这种流动绝非一种声音或者音响的枯燥无味,无休无止的持续。它是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表达情感的一系列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由于它的运动形态客观地满足着人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潜在地始终遵循、对应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从而使得我们在倾听音乐时,并没有感觉到它有任何无秩序的痕迹,而是自然地伴随着音乐在时间中的流动,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本能心灵深处的共振。这种共振的唤起,则是在任何一种表演艺术中都潜意识地存在着的起承转合的作用。

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原则,主要是通过音乐主、副题的陈述、连接、展开和再现等一系列运动来体现的。而这一原则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之中。众所周知,音乐的时间流动,只有在一个起承转合的周期完成之后,我们才可以在想象或者叫做幻想的世界中,得到一个完整的被升华了的形象塑造。由于茶艺也同样是依靠时间的周期运动特征,也必然伴随着这一表演过程的始终。随着茶艺表演的时间推移,我们也同时漫步在超现实,自由翱翔的思维天地中,去回味茶道思想精髓,体验仙境琼阁,将茶艺表演中那些直接、间接地传达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完美的形象。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时间艺术的音乐,特别是对于蕴藏在音乐作品中的这种内在韵律的学习和理解,将会使得学习和理解同样是时间艺术的茶艺表演,变得更为形象化,更加有利于我们认知和解读茶艺表演,传达给我们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各种信息,从而也更加使我们易于超越有形的表演进而敲开无形的精神世界的大门。

2.3精神内层的共性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它是作曲家丰富感情的一个载体,然而我们却无法从音乐本身这个载体上,去真正知道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在欣赏茶艺表演时一样,我们也无法从那些程序化的表演过程中,完全理解茶艺师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也正是这种理解上的主观性和多义性的存在,才赋予了人类的思维和想象力以无限发挥的精神文化空间。

因此茶艺程序的原创作,茶艺师表演的二度创作以及品茶者的三度创作,也如同音乐的欣赏过程一样,由于茶具、茶艺师、茶艺表演的过程以及品茶者的不同,特别是因时因地而异所造成的心情、领悟力、当时的环境、外部因素的刺激等,又会使得人们在品茗、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丰富内涵理解的主观性和多义性受到诸多影响。

基于音乐和茶艺的欣赏都是对于精神世界之求索的这一共同属性,所以,尽管每次的欣赏过程都是那样千姿百态,变幻神奇,但是,每当音乐的潺潺流动,茶艺师的举手投足,与我们的感受产生联想和共鸣时,我们都无疑会受到一次又一次灵魂的洗、净化与升华。

对于茶艺表演内涵的深层面的理解,需要借助人类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音乐欣赏则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有利于借助人们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帮助我们透过茶艺表演的层层薄纱,去真正领悟茶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之庐山真面目。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音乐赋予茶艺以灵魂,茶艺赋予音乐以形象。将音乐教育引进茶文化的教学之中,正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上的实施

茶道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从茶席设计到表演过程中的每一瞬间,自然优美的动作,相宜的音乐、器具、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无不体现创作者、设计者、表演者的综合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

为此,为了完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与实施,我们按照听、学、用三步曲的学习原则,设计了下述包括中外音乐简介;中国民族乐器、外国乐器知识介绍;中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欣赏;中外著名音乐家介绍,以及基本乐理知识、音乐载体介绍等课程安排,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与艺术魅力。

3.1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是音乐欣赏或鉴赏,即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度创作。作为三度创作主体的音乐欣赏者们,正是这个过程,完成了一个由对声音的感知、认知到进入精神世界的领悟、升华的质的飞跃。

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乐器和声乐)当中,我们将选择各个时代,各个流派最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一些作品,来作为音乐欣赏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外国音乐中对巴洛克时代,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以及中国音乐中对民歌、民族乐器、戏曲以及曲艺的介绍和欣赏。特别是中国音乐作品将作为音乐欣赏课程中之重点内容,来进行欣赏和介绍,这将更易于引导学生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易于产生在纯精神世界中音乐感召力与学生情感投射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助于提高、加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即从茶艺表演的物质世界,进入到真正感悟中国茶文化真谛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教师不在学生欣赏作品之前,进行过多的理性知识的介入,以便可以使学生穿透音乐,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游音乐的神秘殿堂,领略音乐的巨大魅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培养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具备一定的作品衡量标准之外,还将努力使学生能够逐步把自己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人生阅历、感觉联想等融进音乐,从各个层面去感悟自然,感受音乐和生命律动的共振,从而最终进入体验音乐的境界。

3.2民歌学唱民歌学唱是使音乐欣赏课程最大程度地获得效果的手段之一。

对音乐的理解也如同对其他事物的理解一样,是一个永无止境,呈螺旋状攀升状态的追求过程。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数量和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民歌学唱则是进入这个过程起步阶段的捷径之一。

民歌如同茶文化一样,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最接近生活,最易为人们所理解、接收。作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须翻译,无须解释,一切尽在不言中。

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的学习,会在我们的学生眼前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特别是大量丰富的茶歌,更是我们打开茶文化宝库的门扉,理解茶文化的真谛不可多得的钥匙。借助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和这些歌词语言的提示,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将会更易产生音乐感召和心灵呼应的对撞与共鸣,更易激活人们那原本充满丰富内涵的内心世界。

3.3音乐实践音乐教育三步曲的最后一步是“用”,即音乐实践。

在前两步的听和唱的学习过程中,音乐给我们的感官以神奇莫测、千姿百态的刺激,当音乐与人们的情感发生共鸣,就会使人引发心理的愉悦。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扮演三度创作的音乐鉴赏者的角色之后,再次攀登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音乐实践的阶梯。使学生突破原本局限在个人形象思维的狭小空间,将音乐与人融为一体,更全面完整地理解、诠释音乐整体,从而使自己的表演带给新的音乐鉴赏者以新的感动。

音乐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的再学习的过程,是对音乐作品有创造意义的传达和再现,是使谱面上的音乐变成为有灵魂的鲜活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一个需要学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方可完成的精神升华的过程。它使学生在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理解、诠释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真谛,为茶文化的建构,在深度、广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做出新的贡献。

4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了解了音乐和茶文化融会贯通的历史渊源,音乐成为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音乐的结合可以使人的感官知觉得到全方位的体验,使眼能观其色,鼻能闻其香,口能品其味,耳能听其声,心能得其韵。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使音乐在茶文化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使音乐和茶文化教学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蔡荣章.茶道入门三篇——制茶篇、识茶篇、泡茶篇[m].中华书局,2010(7).

[2]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

[3]蔡荣章.说茶——陆羽茶道[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10).

[4]小西宗和.茶汤入门[m].高桥书店,2006(10).

[5]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5).

[6]蔡荣章.无我茶会180条[m].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2010(9).

[7]刘勤晋.茶馆与茶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

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篇10

随着当前我国名山名水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红色区域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旳蓬勃发展,如何开发整合皖江茶文化资源,加快其旅游的步伐,促进茶业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是承接东西产业转移的重要问题。经调查研究,文章特提出:挖掘徽茶文化与佛禅文化资源,打造茶旅新品牌;整合二山一湖茶文化旅游路线,拓宽旅游渠道;筑建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等三大发展战略,以期推动皖江茶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皖江地区;茶文化旅游;挖掘整合

皖江是指安徽省沿长江两岸的约八百里区域,该地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中游,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示范区。自“神农尝百草,遇茶而解之”的记载以来,我国已有五千多年茶文化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皖江一带的寿州、舒州就是我国名茶主茶产区。当时的名茶就有黄芽、嫩蕊、蒸青团等[1]。尤其是诗人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不但写下了千古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且还留下“携茶腊月游金碧”的诗篇。八百里皖江自古至今,茶史悠久,名茶荟萃,茶文化内涵丰厚,潜藏着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期待着开发利用。

1皖江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剖析

1.1当前旅游现状分析因受当前国内外旅游大环境影响,近年来皖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名山名水风光游,主要是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巢湖等地湖光山色生态游。第二板块为古民居及民俗游,主要是由皖南古民居、牯牛降古村落、绩溪胡氏宗祠以及当地各式各样的独特徽派古建筑及民俗游。第三板块为佛教、道教文化游,主要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齐山、迎江寺、赭山、太白楼等地的佛教寺庙及道教道观等佛、道文化游。第四板块为红色旅游,主要由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沿江枞阳县中线渡江指挥部,皖西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皖中抗日和解放战场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游。第五板块为农耕文化与茶文化旅游,主要由乡村文化游、田园风光游、现代农业游、茶文化旅游等。目前,这五大旅游板块,已经支撑着整个皖江地区的旅游业。2011年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新兴经济区,旅游业总收入为1129亿元,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60%,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业是皖江地区经济支柱产业[2]。

1.2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曾强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近些年来,随着规划的贯彻落实,安徽省乡村文化旅游得到了深度发展,形成了以立足人文、兼具自然、传统为先、不忘现代、特色为本、稳步推进、教育为重、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态势以及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互利共赢的良好势头[3]。然而,安徽省茶文化旅游,尤其是皖江地区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各地大多受短期利益驱动,只注重打造自家旅游景点,忽略了区域整体开发和形象塑造[4],故而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悠久茶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力度不大,尤其是一些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未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第二,茶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与开发,其亮点没有很好展现。第三,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滞后,主要景点尚未开发、开放,形成旅游效应。第四,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以及软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事实表明,这些问题已严重困扰着皖江茶文化旅游发展,必须尽快解决。

2皖江茶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2.1茶文化资源特色及皖江茶文化我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茶文化资源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并显示出强盛势头。茶文化旅游是建立在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优美的生态环境及特色民风、民俗的旅游活动,涵盖了观光、体验、购物等多种旅游功能,是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从而使旅游业从观山看水的自然状态走向了精神世界中深化自我、陶冶自我的理想状态[5]。至此,当前以茶文化内容为背景的旅游项目开发不断涌现,我国许多茶叶产区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当地的茶资源优势建设起各种旅游项目。如云南省的千年原始古茶园旅游,浙江省西湖龙井茶区旅游,福建省武夷山生态茶园旅游等都悄然兴起,尤其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游受到国内外游客好评。作为源远流长、名茶荟萃、资源丰富的皖江茶文化其特色表现为:其一,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史料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古皖江地区就盛产茶叶,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唐代皖江各州、县都产茶,不但陆羽《茶经》中有许多记述,而且大诗人杜牧还留下了“携茶腊月游金碧”的美好诗句。到了宋、明、清朝代,宣州“瑞草魁”、池州“嫩蕊”、舒州“兰花”等茶都作为贡茶进献朝廷。尤其是池州东至县尧渡街,还是世界三大高山茶之一“祁门红茶”的发源地,这一切为皖江的悠久茶文化奠定了基础。其二,佛禅一味旳独特茶文化。皖南的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的佛禅文化和独特的佛禅茶艺是由我国鉴真和尚传入日本的,从而使今天日本的“茶道、茶艺”享誉全球,为此九华山佛禅茶艺是世界“茶道”发源地,佛禅文化也是世界茶文化源泉。其三,精湛茶技、茶艺。九华佛茶的制作工艺,在唐代就传到日本,是日本制茶技术的鼻祖。此外,黄山毛峰茶、祁门红茶、太平猴魁茶等制作技艺,均为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四,独特人文生态茶文化。皖南古茶园,池州九华山佛禅茶园,石台牯牛降原始茶园,安庆的天柱山生态茶园,宣城的宣郎广现代万亩茶园等旅游景点,具有生态游、乡村游、休闲度假游、森林绿色游综合特点,是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最佳场所。综上所述,晥江茶文化这四大特点不但在我国独树一格,而且在全球也极为少见,是一个巨大旅游宝藏,期待挖掘开发。

2.2皖江茶文化整合与开发对旅游影响研究当前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安全。茶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茶文化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始终蕴含着一种真、善、美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与向往的一种享受,她给旅游者带来了愉悦和幸福[6]。茶文化旅游,是为旅游者提供一种体现茶文化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崇高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整合茶文化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不但可以延长茶产业链,拓展茶叶经济,而且还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促进旅游业发展[7]。进入新世纪后,茶的价值得到了全新开发,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正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一种健康之道,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新世纪的健康生活主流方式。从生态、健康、科学方面对茶叶资源的深层开发是茶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需要,它满足了体验时代旅游者的需求。此外,这种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方式,能产生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给茶业和旅游业的同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表明,皖江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犮,会对其总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皖江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开发符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新潮流,与此同时,皖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也必将提升皖江城市带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同时对促进茶区新农村建设,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3皖江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及建设工程

3.1发展战略与思路

3.1.1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针对皖江地区当前茶文化旅游现状以及国内外的经验,现特提出以下发展战略技术路线:皖江茶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宗教与茶文化探究茶道与茶俗文化整合传播茶马古道探寻茶歌、茶舞、茶戏文化挖掘茶区生态观光体验名优茶技艺传承弘扬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皖江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茶文化经济与社会效益形成。

3.1.2旅游资源发展思路及产品推介皖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茶文化产品众多,为了优中选精,分析研究认为应按以下发展思路重点推介:茶禅文化、茶区生态风光、茶技茶艺、名优茶及特色产品等16种旅游产品(如图1)。

3.2发展皖江茶文化旅游及建设工程研究

3.2.1挖掘茶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徽茶文化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相传“神农尝百草,遇茶而解之”的故事,就发生在古江淮一带。自秦汉以来,徽茶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髄,不断发展弘扬。此外,佛禅文化又是徽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此挖掘开发皖江茶文化资源一定要将佛教文化与茶文化这两大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及亮点展示,积极打造茶旅文化品牌。如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九华佛茶、九华毛峰是我国著名历史名茶,在打造宣传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应打“九华牌”,将这两个品牌与产品同时推介,以便广大观光旅游者在朝圣九华山时,一并观光九华山原始古代茶园,体验传统制茶技艺,品尝九华佛茶和九华毛峰的独特品质风味,由此带动当地旅游业和茶业共同发展。此外,通过对皖江茶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及品牌打造,让游客深刻体验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与佛禅茶文化以及“礼让、友谊、亲和”的情感,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茶文化旅游价值[8]。

3.2.2整合重组二山一湖与皖西南茶文化旅游路线二山一湖旅游是安徽省旅游业拳头产品,在国内外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皖江茶文化旅游又是一项新兴旅游产业,所以在发展这二个旅游产品时,应进行整合重组,打破区域、辖区、行业界限,实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成果,统一产生效益,共同发展战略。此外,还应重视二山一湖旅游路线整合:将皖江茶文化旅游纳入二山一湖游主渠道,并且增设皖南茶马古道探寻游和皖西茶文化生态游这二条旅游新路线。将皖南茶马古道探寻游与九华山、牯牛降、仙寓山以及二山一湖等各地景点贯通连成一片,并增添沿途一些乡村游、民俗游、茶区生态游等新内容,这样不仅提升了皖江茶文化旅游质量,而且还推动安徽全省旅游业发展。关于皖西茶文化旅游,以天柱山为起点至大别山终点,沿途不但能观光几十个景点,品味20多个名优茶,而且还可参观一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整合皖西茶文化旅游,既展示了当地茶区美好风光和千年古茶道,又增添了皖西红色文化旅游,其作用是提升了旅游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档次,带动了茶旅发展。

3.2.3筑建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八百里皖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的一段中下游主流江道,其沿途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名优茶荟萃,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旅游经济宝库。2014年6月1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工作。会议指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该项工程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打造,为八百里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关于旅游长廊路线建设,应以八百里皖江为景点,以徽文化与茶文化为互补,建设一条茶文化旅游新干线。具体建设内容如下:第一,建设茶文化生态基地及养生休闲观光园。将长江两岸的皖南茶区、九华山茶区、天柱山茶区、宣郎广茶区等重点主产区建设成生态观光基地,以其优美的湖光山色茶园风光吸引旅游者。把分布在皖南、皖西的牯牛降茶园、仙寓山茶园、天柱山茶园,打造成千米高山养生休闲观光园。因为这些茶园,不但因山高空气新鲜是优佳的天然氧吧,而且生长在这些高山的茶树,树势高大,叶花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由此通过生态观光园的打造,把国内外消费者吸引到此地,休闲、养生、观光、旅游消费。第二,构建茶马古道与中西茶文化交流中心。疏通皖江南岸的茶马古道、贵池秋浦河,长江古代水运茶道、青阳古徽茶道,修复古代的关口、驿站、码头、渡口、石路古道,吸引中外茶文化爱好者来此考古、探险、考察、怀旧、游玩。此外,将沿江的秋浦茶艺馆、池州茶博院、九华佛茶艺馆、徽茶博物馆建成中外茶文化交流中心。通过馆藏的大量古今中外茶具与非物质文化技艺、产品展示、观摩以及精粹茶道和茶艺表演,加强中外茶文化交流,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第三,重塑八百里皖江茶文化旅游风光。首先搞好皖江名优茶产地游项目,建设好九华佛茶、天柱剑毫茶、汀溪兰香茶、金山时雨茶、敬亭绿雪茶、黄山毛峰茶、祁门红茶等名优茶精品旅游基地,使广大旅游者有一个良好的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体验场所,让其充分体会“东方树叶”的无穷魅力。其次,拓展禅茶一味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位于皖江境内的天柱山、迎江寺、齐山、九华山、赭山、太白楼等寺庙,每年都有几百万游客、香客涌入,尤其是韩国、日本、东南亚香客众多,为此通过禅茶一味文化旅游项目拓展,挖掘茶文化与佛文化资源,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皖江茶文化旅游。与此同时,筑建好八百里皖江风光与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将沿江的太湖、潜山、东至、贵池、石台、青阳、铜陵、泾县、旌德、绩溪、宣城、郎溪、广德等区县各地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与其茶文化共筑建成一条旅游长廊,并且完善软硬件与网络配套设施,使其形成一个活跃的旅游经济带,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综上所述,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不但可加快安徽旅游业与茶业发展,而且还可拉动沿江几十个区、县的运输业、物流业、饮食业、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通讯业等行业共同发展,必定会产生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48.

[2]甄丽君,陈秀楼.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9):94-95.

[3]吴大明.欧盟旅游一体化对皖江示范区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3(5):55-57.

[4]吴惠敏.安徽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文化促进[J].江淮论坛,2009(2):173-179.

[5]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6):660-663.

[6]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15-320.

[7]王联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J].海峡科学,2013(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