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3:57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1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概念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它是由中央监控的计算机,现场控制器,住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执行装置等设备组成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可以实行对各个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及控制,还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条件,负载的情况等对电气设备进行适当的调节,让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能对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对建筑的故障能自动发展,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在进行故障检查时很容易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这样能大大提高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性。信息化有个特点那就是能够资源数据共享,那对于建筑的物业管理来说就相当的方便,比如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的收费来说,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就能实行自动化管理。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实行管理,创造了人们健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对于建筑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度都能够自动调节,对于控制色彩,背景噪声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办公的安全,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智能建筑的空调以及照明系统消耗的能量很大,占了整个大厦的百分之七十,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利用自然光用最大的限度来节省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给人们带来空前的利息,适应现在商品经济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时代要求。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建筑有了自己的新领域,它的存在为人们生活以及生产,办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的发展势头也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了,它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但熟话说寸有所长必有所短,它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有着它自身发展不完善的地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1986年的“七五”计划初期就有提出要涉及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领域,并且国家纪委会同国家科委也同意批准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规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开始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阶段。1997年10月,我国建设290号文件《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它的发表对于我国的智能建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向规范化发展又进了一步。但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标准大部门内容都是比较笼统的,缺乏相应的细化计算以及选型方法,我国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虽然已经实施十多年了但是和我国的it技术相比,它还是比较陈旧的阻碍了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发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是一个正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它现在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各种规范的发展跟不上智能建筑的发展也是正常现象。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传输信息设计困难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传输信道主要是由保护套管,线槽,电缆以及电线等等组成,实际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实际工程中对于弱电的线管都是十分密集的,对于它的设计经济合理,维护都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设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赶工期,就会去压缩正常的设计时间。对于弱点方面新增的系统都是比较多的,设计人员对于弱点方面都是不可能全面掌握的,对于弱电方面很难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智能建筑的各个设施的去向都难以做到。

三、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设计早点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中央控制室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它的主体部分就是中央控制,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变配电来实现的,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自动化设计一般是从中央控制室发出向各个子系统来进行控制的,所以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央控制室。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子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监控系统中它的作用是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的。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电子监控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相关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对智能建筑进行维修,避免了故障范围的扩大,维护了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促进了人们的发展,维护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三)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节能系统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节能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节能和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智能控制和定时控制。在我国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是采用的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它有三个单元:系统,输入以及输出,它们与计算机都相互连接着。智能建筑通过对智能电器来实现对多路光源的控制。而空调系统节能是整个的智能建筑的关键所在,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有水热泵,地源热泵等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为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利发展条件,但这几项技术如果掌握不够精湛,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会影响其运行效率。

(四)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保护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电气保护,高层建筑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电气保护,保护用电安全,用电设备的安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楼层的不断增高,对于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对电气保护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没有安全保护的设备很容易使得电路发生损坏,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险。才去安全保护的措施,既能保护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又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在高层建筑中大多数都会涉及到电子设备以及布线系统受到雷电的影响,造成工作的影响甚至引发生命财产安全事故造成生命的危险。因此在高层建筑当中应该确保防雷装置的保护,这样既能保证减少电磁干扰加强工作效率,又能保护建筑设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2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由多个运行的子系统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对各子系统搜集的数据要进行及时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pU的使用效率相对较小,变化不大,能够充分保证服务器对信息做及时处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合理,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不会出现信息泄漏、网络拥堵等异常现象,是整体建筑系统运行的监管控制中心。

一、智能建筑系统

智能建筑系统的集成分为三点:1.对信息处理的子系统集成;2.子系统中的分布和异构;3.智能建筑系统属于极其复杂的分布信息处理系统,十分依赖互联网技术,将管理分布的对象、访问的数据源、分析处理的信息、统一视图等功能依靠互联网实现;4.智能建筑系统的基础是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维护。智能建筑系统技术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的总称,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的辅助工具。有了辅助工具才能将信息化、自动化系统的建筑称为智能建筑系统。辅助工具的技术支持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得到改进,第一代的DCS集散控制系统;第二代的openDCS开发集散系统;第三代的weB网络集成系统。

二、智能建筑系统设计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建筑领域,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智能建筑这一新型理念,并在1984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Cityplace大厦,这一风潮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建筑相关部门对智能建筑对了如下定义:智能建筑是集系统、结构、管理、服务等多种优化组合于一体,为人们营造一个高校、安全、便捷、环保、节能、健康的良好建筑环境。智能建筑主要由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构成。这几大子系统又包括多种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像B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的:视频监控子系统、空调控制子系统、防盗报警子系统等。智能建筑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设计安装是相互独立的,通过系统的集成可以有效的打破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状况,使系统之间的资源得以共享。通过系统的集成来协调不同组件、系统、厂家产品等相关技术和工程进度安排等内容,保证系统各环节协调合作、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功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出来:(1)智能建筑系统的管理层面。一个层面是自动化,主要体现在系统本身、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2)另一个层面是管理,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处理和表现。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1)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networkSystem),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等各子系统,是在建筑或建筑群内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且与外部网络相联结的系统。(2)信息网络系统(inS:informationnetworkSystem),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络安全,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其对空调系统的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过去常称楼宇自动化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FaS:FirealarmSys-tem),主要包括探测系统,报警系统以及联动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具有对火灾进行探测、报警以及启动相关消防设备进行初期灭火的功能。(5)安全防范系统(SaS:SafetyautomationSystem),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等,以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刑事犯罪和灾害事故为目的。(6)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DistributedSystem),是建筑或建筑群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传输网络。它使建筑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网络设备、信息网络交换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相联,也使建筑或建筑群内通信网络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联。

三、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一般情况下,系统集成技术基本分为设备集成和信息集成。设备集成就是指可以将所有设备系统集成在一个技术平台中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支出,还能大大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难度,维护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信息集成就是将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交换,从这些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控制系统使主要由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央操作站、数据交换的实现三部分组成的,从而确保系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的正常运行。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系统:

(一)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

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对现场所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及时采集到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可以向终端系统传输运行数据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其次,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且,能够记录准确的故障问题、故障时间和故障地点。因此,就地计算机系统是整体控制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中央操作站

中央操作站通过专门的工业通讯网络与就地计算机一起构成完整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一方面,它接收来自DDC发送的实时数据,利用自身的计算处理能力,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形成完善的历史曲线、报警记录等统计数据,并提供诸如报表打印等一系列管理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上位机可以完成所有下位机系统的远程参数整定(RemoteSetting)、控制功能选择、设备远程操作(Remoteoperate)等工作,起到一个总管理者的作用。中央操作站用完全图形化的界面直观地显示各下位机全部运行参数,在此基础上加以处理、记录。本系统软件建立在可靠的windows2000pro中文平台上,且内核完全中文化,非常易于学习使用。

(三)通信方式

任何信息数据的传输都需要制定准确的传输方向,根据不同时间所传输的信息数据制定不同的通信线路,而智能设备集成系统技术一般都是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按照一定时间内所传输的信息数据量来确定最终的传输效率,也是整个智能设备系统传输的标准。其次,在对信号进行调制过程时,要注意这一阶段内信号的变化波动次数,这也是最终信号调制的次数。此外,当信号调制速率与信号传输速率同时进行传输时,要将这两者的速率保持一致,不然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四、建筑智能系统的设计

(一)iBmS集成平台总体设计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要保证不同系统与产品之间的接口相互吻合,实行标准化协议,这样集成系统才具有充分的操作性能。在系统集成中要保证网络结构的标准化,以实现不同产品在一个系统运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系统可在完工后进行扩充升级,使其更具有通用性。

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在传输上实现信息结构综合互联性,并且能够将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保证机电设备、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系统集成中主要采用的是tCp/ip等标准化协议进行工作。系统集成能够保证前后工作的连贯性,这是系统集成先进性的具体表现。3.系统集成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因素,因此应以从系统集成建立的目标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考虑使系统集成使用更加经济合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运行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性能上,当建筑出现问题时,智能建筑系统能够及时进行反应,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控制力;在信息传输、数据库模拟以及执行任务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出先进性。

(二)智能小区安全自动化平台

该平台对小区内的各种安全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及监控,按照其完成的功能分为视频监控、门禁、防盗、紧急救助、保安巡视和公共信息报警等6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在小区的各个出入口、住宅单元入口、主要路段、围墙以及停车场等地,装设监控摄像头,工作主机采用双机热备、自动切换,摄像机24h工作,录像画面循环存储72h,以便随时调用。(2)门禁系统。在小区门、住宅单元门以及停车场出入口等位置安装门磁,当有人非法打开时,启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跟踪功能,同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3)防盗系统。在小区围墙、无人值守的出入口及护栏、住户的门窗等位置装设红外线对射装置,当有人非法进入时,自动触发报警装置,启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跟踪功能,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4)紧急救助系统。小区指定地点及业主家中

(三)net体系结构

经过一周的试运行,iBmS集成平台基本运行稳定,各模块工作正常。现从实时性、安全性和网络负荷3个方面对iBmS平台性能进行总结。1.实时性。实时性主要体现在:实时数据刷新速率、联动响应速率和报警响应速率。(1)实时数据刷新不同的数据可以配置不同的数据刷新速率,最快的刷新速度可达到0.6s,也可以设置为2s、5s或更长时间。现场部署时,各子系统数据刷新速率设置在1s之内,以保证服务器端数据或发生的事件在1s左右在界面上显示出来。(2)联动响应速率联动是当特定事件发生时,iBmS集成平台发出跨平台的实时控制指令,比如当系统收到火警信号时,立即驱动楼宇内的送排风系统停止送风,同时视频监控系统把摄像机转向报警点,使得监控室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状况。在现场部署时,系统间的联动均在1s内完成;但是实际动作的完成还要依赖于各个子系统的执行情况。2.安全性。(1)加密保护iBmS集成平台可以检查机房设备的工作状况,控制设备运行,为了防止非法人员的侵入,加密显得特别重要,为此,系统采用优秀的加密算法,通过密文传输,以防密码被窃取。(2)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分为两层,分别是用户管理和组管理。每个用户组可以设置该组成员的权限,包括允许查看的内容、允许控制的设备等;每个用户属于一个用户组,用户享有所在用户组的所有权限。通过这种方式,非常明确地规定每个管理人员的操作范围,系统安全性得到可靠保障。

结束语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功能多样性要求,它将实现软硬件无缝连接,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的投资利益。但是,这种趋势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完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具有现实意义。在市场需求不断被满足的前提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要不断完善发展才能成为稳定而实用性高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唐牧.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4,13:172.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给排水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配合及程序

与传统的民用建筑工程相比,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早程序的设计上和阶段上都与民用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具体的程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施工深化设计、系统设计、用户需求分析分步进行。

第一步是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第一步是整个系统工程的基石,相同的智能化系统根据不同的性质、功能、资金以及业主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最终体现在资金消耗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诸如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中,便要考虑诸多的承租户的要求,特别是对招商本身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齐全的功能。然而,那些较为单一的建筑,例如出版社、邮局、银行以及政府机关则需要有所侧重点。因此,这个阶段需要好好把握实际需要与功能需要这两个不同的重点。在给排水的专业人员便要熟悉业主的想法,其次在一同对给排水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这也是该项工作的难点之一。

第二步是对系统进行设计。第二步是比较关键的一步,这需要专业设计人员才能完成,对于给排水人员便需要依照日常的工序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的交叉过程、反馈、提资等专业配合。假如上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话,那么智能化系统设计就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任务。现今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比主体功能要滞后得多,最终产生了某些工程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虽然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还是越少发生越好。

第三步是对施工进行深化设计。施工深化设计工作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有很大区别,它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着广电、通讯、环保、计算机、公安等多种领域。在这里,拥有着优质的人才、最前沿的信息以及最新技术,这些优势与传统模式下的建筑设计院或专业设计院相比,与市场科技联系得更加紧密。所以,由系统集成商来对施上深化设计而编制的,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是附属于其主体工程的,需要与主体工程的性能协调以及形象相一致,因此,系统集成商需要在原设计的单位进行这份工作,最后这个设计单位对这项工程全面负责。

以上三步阶段中,重点环节在于给排水设计人员第一步与第二步的工作重点。给排水设计人员要对其给排水工程目标、联动控制点、信息采集点的设置及其硬件的安装与选用负责。结构化布线是智能化系统的另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化布线承担着视频传输、数据以及语音的重大任务,然而,结构化布线没有受到排水工程的约束,给排水的设计人员也不用太多顾虑。

二、建筑智能化对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影响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综合来看,与给排水工程有关的地方较少,然而对于给排水设计工作来说,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吗?譬如说,我们都知道,一个健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那是否可以基于这一点拓展工程发展的目标呢?

利用智能化系统的某些设定程序对蓄水池进行有效管理。以往的惯有方式都是利用液位控制网把握蓄水池的进出水,一旦池内之水有溢出之势便启动自动关闭系统。但是这种方式存有很多毛病,如:操作频繁导致机器磨损程度超强,维修费用高,且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若某建筑大楼已装有Ba系统,那就为浮球阀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可能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电动阀门与程序控制管理蓄水池是极为可行的。

同样的原理,蓄水池的出水管理也完全可以倚赖程序化控制。生活用水、消防急救用水通常来说是设定在一起的,且为了保证日常生活中对消防用水的节约,需要采取抬高生活泵水位的措施,但这样一来,对某些区域的水质会造成不良影响,低水位区一旦进入空气,极有可能使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这种捆绑设定的方法对泵房的布置来说也颇有难度。假使引入程序控制,当蓄水池内水位低到一定标准时启用自动停止系统,那么就可有效解除上述忧患。

排水工程目标的革新

出于节水的技术考量,恒压变量变频调速供水装置是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节能产品,目前在国内已获得普遍认可。通过对这一技术工具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发现:这一供水装置所具有的节能效用较其理论效用要低得多。如何改进呢?一、研究出更为先进、更为科学有效的供水装置,使工况点更加贴合装置管道的运行特性;还有一种方法是,调整压力传感器的方位,将其安装位置放于给水系统的最弊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便利可行。它可以降低在非额定流量环境下可能流失的水量,对整个水泵装置而言也大大增强了其节能效用,使其与理论上的节能期望更为接近。由此看来,在智能大厦内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和技术更新实现节能目标也是科学且有效的。

关于收费的自动化操作。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办公自动化就是一个关键环节,众所周知,目前已开发出各种自动收费软件,而对于水费的管理运营也应跟上自动化的潮流。如宁波水表厂所研发出的LXwJ-16水流观察仪便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然而,微机在很多信息处理问题上还是存在缺陷,它不能完成识别数字量的任务,所以得经过a-D转换后才能完成信息交换任务。我们在此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基于所设定的特殊环境而言的,还必须配备信息插座等将数据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而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技术方面的及时跟进,给排水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需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三、结束语

现今,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系统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高校甚至还没有这个专业的设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智能建筑工程正方兴未艾,有许多耗资过亿的高档建筑正在修建,这些大厦也作为时尚品味的标志竖立在地面上,作为一个地标存在。共同努力、求实创新、有机配合,是给排水专业必须尽到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勇.对建筑给排水一些节水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2]叶晓东,赵艳秋.探讨多层住宅室内给排水设计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3]李林静,毛妍彦.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一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4

前言:作为体育场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定义尚无定论,其标准的缺位造成建设资金浪费、建筑功能不全、系统档次不均衡等问题本文作者借助系统论的观点,并结合行业实践及新技术发展的情况对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合性、层次性和关联性进行初步说明,并对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作了一些简要的介绍,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类体育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的同时,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不足、设施陈旧及功能单一等问题也日益凸现。面对这个现实矛盾,各级政府逐渐将体育场馆的改造和兴建提上议事日程,民间和国外资本对此也跃跃欲试。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无疑为正在成长的体育场馆建设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并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的高潮。

与迅速成长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育场馆建设的专业人才和队伍极其缺乏,体育场馆需求的研究不够系统,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使用脱节,凡此种种都与体育场馆的工艺研究落后和标准体系的缺乏密切相关。其中作为体育场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其标准缺位带来的矛盾尤其突出。

要制定一个好的标准,就必须了解清楚需求。让我们先来看看体育场馆的需求吧!

一般说来,体育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其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且各国相继争办各类国际体育赛事,在体育设施中争先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展示国民经济实力及科技水平。发展至今,现在的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们追求更高标准、更快、更复杂的激动人心的壮观节目。对高标准的追求并不局限于体育比赛本身。运动员、观众、贵宾、媒体和场馆的业主都对体育场馆有同样高的要求。

因此,体育场馆必须是满足相应的国际标准、多功能的专门建筑。不仅要安全、舒适,给观众带来愉快的享受,而且能让业主举办不同的活动,既有体育比赛,还有音乐会、展览、交易会等等。

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许多专业的专门技能的配合。影响场馆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l、容量足够大、视线不受阻挡的观众席;

2、互相间隔的运动员、传媒、贵宾和普通观众使用的观看区和设施

3、供残疾人使用的不间隔的观看区和休息处;

4、宽敞的大堂和无障碍的斜坡人流通道,保证观众的舒适和安全:

5、适应大量人流的方便的出入口;

6、足够的周边基础设施和应付开场与散场时的大量观众的交通设施

7、重型车辆的出入口:

8、场地内满足转播、比赛、训练等多种场合的灯光系统:

9、不会打扰参赛者或表演者,但能向观众席提供充分照明的灯光系统

10、布置合理、清晰悦耳的扩音系统:

1l、观众能方便地看到到比分、及时看到精彩镜头回放;

l2、能根据媒体需要进行扩展的中央设备;

13、热身场与主体育场之间的方便通道;

14、体育场内的小气候能让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从而使其获得运动员和观众的喜爱;

从以上需求中可以感受到智能化系统对于体育场馆功能的重要性,好的智能化设计将给运动员、观众、贵宾、媒体和场馆的管理方创造良好的环境、带来足够的便利。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定论,建筑智能化的定义至今也未能明确,在实际操作中由此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其子系统间的关系和指标到底如何确定,而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投资、功能和整体水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体育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目标、定义、范围、特性都不确定,这样的项目如何管理和实施?那么在实际过程中只好由业主或设计院或施工单位自行定义,自行发挥,由此造成资金浪费、功能不全、系统档次不均衡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建筑智能化定义的问题,必须借助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明确各子系统间的集合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结合多年的行业实践及新技术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4+1”结构的分类方式,以期对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范围的定义(即集合性)和层次性明确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建筑)环境监控系统(emS)

1.1.建筑设备自控系统

1.2.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

1.3.安全防范系统

1.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通讯广播系统(CBS);

2.1.综合布线系统

2.2.通信系统

2.3.网络系统

2.4.电视系统

2.5.广播系统

2.6.会议系统

3. 比赛专用系统(SFS)

3.1.大屏显示系统

3.2.场地扩声系统

3.3.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3.4.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3.5.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3.6.售验票系统

3.7.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3.8.比赛中央控制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nis);

4.1.信息和查询系统

4.2.赛事综合管理系统

4.3.场馆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5.机房工程(SeS);

5.1.智能化设备供电系统

5.2.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

5.3.智能化机房的空调系统

5.4.智能化机房的视觉照明环境

5.5.控制台和机柜

以上是对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级和二级系统的分类,至于三、四级的分类及各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即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为体育设施行业标准研究、拟定和实施单位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设施建设和标准办公室目前正在着手启动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标准的工作,希望此举能对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管理、规划、设计及施工起到相应的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下面就体育比赛的几个专用系统的设计要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计时记分与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计时记分与现场成绩处理系统作为采集、处理、显示比赛成绩及赛事中计时的系统,对赛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它主要分为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为各种检测设备,终点控制计时设备,现场裁判员计分计时器设备。数据处理系统设置在比赛专用计算机机房,通过专用软件,将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平均、排名、存储。显示系统、除大屏幕显示外,还包括设置在场、馆各处的其它专用显示屏,如篮球的倒计时屏等。

计时记分系统是场馆进行体育比赛最基本的技术支持系统,担负着所有比赛成绩的采集和基本处理。现场成绩处理系统则是紧随计时记分系统之后对相关比赛成绩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多种信息服务。

现场成绩处理系统是由各单项的现场成绩处理系统组成,主要完成对比赛现场成绩的采集、处理,并进行奖牌情况、破记录情况等的统计,同时将成绩传送至赛事综合管理系统的成绩管理子系统、现场成绩显示牌或现场电视转播系统。它需要在局域网或广域网环境下运行,同时需要与其他系统存在数据交换。因此,要求成绩处理系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

成绩管理子系统是赛事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为信息和查询系统提供动态成绩信息的直接信息源。

计时记分系统从比赛现场获得各种竞赛信息将同时传送到总裁判席、计时记分机房、现场成绩处理机房。计时记分机房是计时记分系统所使用房间的总称,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在场地不同的位置上。因此在设计中,所有技术功能用房位置的安排应以计时记分用房为基准。

由于计时记分与现场成绩处理系统设备和软件比较专业和贵重,许多设备均是在比赛时进行租用和临时架设,因此设计时在场馆内应预备好专用的路由,并在各主要计时记分采集点处安装了数据采集专用信息盒,方便不同的比赛对计时记分系统不同的接驳要求。

计时记分系统是现场成绩处理系统的前沿采集系统,除自身形成完整的数据评判体系外,还可将其采集的数据通过技术接口传送给现场大屏幕显示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和成绩管理子系统。该系统根据竞赛规则,对比赛全过程产生的成绩及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监视、测量、量化处理、显示公布,同时向相关部门提供所需的竞赛信息。在设计其它相关系统时要充分考虑与该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接口的问题,否则会对比赛的流程和现场的实际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2、现场录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在大型体育赛会期间,为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即点即播的体育比赛录像与相关的视频信息,已经成为技术仲裁、训练和比赛技术分析等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而现场录像采集及回放系统既可用于当比赛发生争议时,为仲裁提供声像资料;又将为大屏显示提供影像信号,为场馆比赛资料的保存提供素材。同时可以把现场图像通过场馆cat\’系统调制后,作为1路或多路电视节目进行播放。一般情况下,系统应具有4路以上电视回放能力。

摄录像系统采用多台高性能彩色摄像机,自动对焦、可设定预置位,且配有万向云台的跟踪用摄像机、进行全景拍摄的固定位置摄像机等。

视频采集控制器对多路现场传回的视屏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化压缩处理,把所采集的视屏数据保存在视频采集控制器中,视频采集控制器应具有不少于8路视屏信号的采集功能,并应有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用户可通过联网的电脑终端,对视频采集控制器中的信息进行读取,可在同一终端中同时取4路以上的视频信息。还应具有在进行录像信息采集过程中进行现场环境数据的同步处理能力。

3、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为适应举行高水平比赛时电视转播的需要,体育场馆必须具备现场电视转播的条件。本系统是将各摄像机位的摄像信号、现场评论员席的电视信号送至停于室外的电视转播车,进行编辑后,送到转播机房的光缆接口传输至电视台,然后向省台、中央台转发或直接在本地电视台中播出。

作为一个功能其全的设计,体育场馆内需敷设专用缆沟或电缆吊架,这里统称为缆沟。缆沟主要服务于电视转播系统,不能与供配电系统共用。缆沟通常设置在暗处,便于临时铺设线缆,避免观众或一般工作人员触碰,确保其安全。实际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缆沟和吊架相结合的方法。

缆沟的设计要考虑到防水问题,放缆、收揽方便,外观整洁,不影响他人工作。缆沟上面要求有覆盖物,不能露天放置。同时应考虑现场拾音的要求。

同时,为保证各比赛场馆电视转播的顺利进行,转播机房应向转播车提供可靠的电源。其供配电设施应安全、可靠、简明。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环保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22

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有着很多优点,例如:节能、环保和低碳,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代替人工管理的模式,大量的节约人工费用,自动控制系统管理还能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智能3a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投资规模也在增加,我国的楼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管理水品的不足,工程技术人员的缺乏,系统集成性能的差距。为了提升我国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水平,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

作为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散装置由现场控制器、主控制器、两级网和通信网络等四级控制装置组成,自动化控制由现场控制器来实现,交流则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智能建设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对于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趋势和历史数据可自动获取,对于设备运行的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二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对机电设备的开启进行自动控制,并监测和显示数据;三是结合外界条件对设备运行进行调节,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优状态,实现建筑内设备自动化管理控制和维护。

2控制设备各子系统

2.1明确各子系统功能作用

2.1.1供电系统

智能自动化系统需要电力的保证,对电力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用电稳定需要配置备用电源,避免发生断电的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损坏设备,使供电系统在特殊条件下仍可以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2.1.2照明动力系统

照明动力系统由路灯照明系统、楼道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和家用照明系统构成,为了使自动化系统发挥其作用,要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设备的节能,应急照明系统应区别于其他照明系统,供电系统应独立分开,并配备应急电源,保证在特殊情况下应急照明系统正常工作,楼道照明应选用声控等形式控制,更大的节约能源。

2.1.3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给水形式有以下几种:高位水箱给水、气压罐给水和水泵给水,室内排水系统通常是由重力流进行,如有泵房则应加设集水坑及排水潜污泵。气压罐给水系统的功能有设备运行报警和泵的启停控制。排水控制系统是利用集水坑、污水池和排水等设备对其监控。水泵给水控制系统中,应配置3个液位传感器,分别监测三种不同情况的液位,包括报警液位、溢流液位和泵启停液位,还有传感器用于水压检测,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2.1.4通风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是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如果浓度超过相应的标准,则开启风机,保证空气的质量达标;空调系统则是由制冷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控制。

2.2明确自动化系统布线方式

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包括:通讯线、信号线和电源线,不同线路的布线方式不同。电源线一般采用BV-(500V)2.5mm2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网络通讯线的选择需要考虑计算机局域网、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传输率,未来是否兼用和成本等,例如同轴电缆在远距离传输或强干扰下,需选择ari选用光缆。此外,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线路需用金属管保护,信号线与网络通讯线避免在同一电源统一管道埋设,如果必须需要平等敷设时,间距应大于0.3m,如果需要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需用金属隔离开,保证线路互不干扰。

3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1设计原则和标准

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的安全好、系统的设计应技术先进、功能稳定且集成性好,并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开放性。系统设计时首先应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并保证设计过程中满足国家对于智能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3.2系统设计流程

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步骤:一是先对用户进行分析,设计人员根据调查和设计任务书等方式,深入研究建筑内设备及自动化系统;二是功能子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前期对情况的交接,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明确各子系统数量及控制要求;三是Ba系统监控点数表编制,设计人员根据功能子系统控制方案确定设备类型、性质和监控点;四是绘制施工图纸和系统配置。

3.3设计要点分析

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有:中央控制室应与系统用电负荷较大的区域相临,还应远离噪音较大的区域并避免电磁干扰。现场控制器设置应首要考虑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便,布线时应选择最优线路,节省开支,遵循布线集中和靠近传感器、执行器的原则,接口需留15%的剩余量。传感器的输出形式包括: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输出应避免电磁干扰,如果存在应选择电流型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

4结语

总之,在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需要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实用性,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并考虑到产品的运行可靠和稳定,布线合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系统越来越复杂,投资也越来越大,运行维护成本在不断增长,因此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应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运行费用,并做好节能环保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石颖.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

[2]付丹.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

[3]侯辉.探讨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J].华章,2013(35).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行业。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到广大建设单位、行业从业人员,均认为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本人多年来专职从事这个行业的实践和体会,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五个不到位,即设计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监理不到位、检测不到位、验收不到位。五个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从目前已建成的工程项目看,能够达到功能要求的,建设单位满意的较少。这需要广大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及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

设计不到位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建筑设计院专业配套,人才济济,但主要集中于建筑、结构、水、电、暖五个专业,能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缺少。更何况智能化技术并非专一,要有这么广泛知识面的设计人员十分困难,而且这些人员要懂技术,还要熟悉设备产品。虽然有的设计院领导重视智能化系统设计,抽调设计人员组建专职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研究所,但要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也做不到,以致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及设备材料表达不到施工招标的要求,更谈不上能指导施工。

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大大多于建筑设计院,且大多对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技术比较了解,对设备产品也比较熟悉。问题在于这部分人员走出校门后未经设计培训,施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配合困难。从严格意义上说,系统集成商并非勘察设计单位。但他们取得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资质,成为专项设计单位,也有建设主管部门发的出图章。其实与建筑设计还有很大差距,这些企业甚至对校审也无规定。系统集成商企业领导对参与施工招投标投标文件比较重视,对于设计目的也想从建设单位中取得施工标,所以对设计并不重视。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依据主要是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的投资情况、功能需求。目前国内关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的规范很多,但不够具体。

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建筑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具有审图资格的审图公司审查,经审查合格才能取得施工许可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经审图公司审查的极少,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部分工程项目在土建施工开始后才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的工程项目施工图更不会送审;部分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如果送审也由于审图公司未配备相应智能化设计审图人员以致走过场。施工图设计质量未得到有效监督。

建筑设计一般有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前两个阶段一般要经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组织的评审。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未与建筑设计一道委托,以致滞后未参加评审。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但由于参加评审者为有关主管部门,以致智能化部分无人评审。

施工不到位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单位一般由招投标产生。由于招标公司大多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招投标的实践和经验,在招标文件的编制,特别是招标内容和技术要求章节编制中缺乏针对性,套用土建施工招投标只要求投标单位描述一些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械等内容,并按此技术标打分,根据不符合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没有投标单位对系统设计图纸的理解,设备配置的完整性、先进性,对各子系统的优化建议或合理化建议等。技术标无技术内容,评标专家对投标单位的技术水平及能力看不出。

2.设计单位在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时有一份主要设备材料表,但这个设备表作为施工招投标时的工程量清单则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目前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设备表只有名称、数量;有的甚至连设备表都没有。所以业主在施工招投标时委托招标公司或预概算编制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任务也很繁重,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因设计单位一般不能指定设备型号),管线的数量,要在设计图纸上细查。工程量清单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商务标的报价及评分。目前能正确编制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的单位也很少。

3.智能化系统工程商务报价的评分分值高达60,甚至70分,以致商务报价可决定中标与否,系统集成商在投标时也重视商务报价。虽然目前主流评标办法为综合评分法与最低价中标评分法,实际上综合评分法也趋向于次低价。由于总的形势是低价中标,投标单位也只能报低价。在工程中要能用上著名品牌高档设备是困难的。虽然招标文件中推荐品牌为三个,性能指标完全一样不可能,往往为三个品牌中最便宜的那个设备材料品牌中标。系统集成商为了商务标取得好分数,不惜以低于设备供货商报价的价格直接投标,但中标后为了公司利润,以变更产品型号规格或品牌施工影响工程质量。

4.目前有大量的工程施工并非中标单位在做,而是挂靠企业。这些挂靠企业低资质甚至无资质,人数少,管理成本低,可以低价中标,低价竞争能力高于管理规范的高资质企业。但由于低资质、无资质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能力较差,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5.项目经理到场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招标文件中往往规定要一级资质的项目经理,系统集成商投标时也承诺为一级项目经理,但实际上往往是一般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时无能力指导手下工作,也缺乏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能力,勉强应付完成工程,不能把工程做精做好。系统集成商企业领导也一般重视标中标,不重视施工。

6.系统集成商施工工艺与技术能力低于机电安装公司。本人有时也参加一些工程的竣工验收,发现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要整改的问题多于机电安装施工。例如很简单的一只弱电箱,从箱子安装,进出线缆管子固定,接地线的规格,线缆端子的标识等均存在问题,说明项目施工人员缺乏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技术。有的机柜背后线缆绑扎也存在问题,进出管线电缆井内十分无序,弱电管线敷设不规范影响到信号传输的质量。

检测不到位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结束要经过检测,检测结论是评估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目前,第三方检测得不到落实,有的仅一、两个项目经过第三方检测,有的工程甚至什么也不检测。建设单位也没有认识到检测的重要性。

验收不到位

工程施工完成后是竣工验收。质检部门有这方面的验收技术人员,但他们也缺乏智能化系统工程质检验收人员。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专项验收,由质检部门、设计单位、行业专家等有关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审查,包括所有文件资料、竣工图纸及现场查看,对不符合规范的提出整改意见,以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负责。

结束语: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迁涉到方方面面,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招标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等,要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是大家的共同责任。特别是行业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行业专家,大家共同努力,为提高行业信誉,提高工程质量尽一份力。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7

关键字:智能化建筑、布线系统、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e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建筑智能化已基本覆盖我国城乡新建建筑,许多老旧建筑也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智能化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庞杂,涉及面广。而智能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整体智能化工程的基础,对工程的功能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设计时应认真审慎,做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物的一些图纸资料、装修的图纸资料以及其它工程的资料,还有布线方面的资料等等),并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条件、应用需求、施工进度要求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施工时,则应严格按照要求和相关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的完美。

智能化建筑布线概念

家庭自动化信息网络是当今的新兴技术,它需要在住宅智能化中安装新型的标准化的、及高带宽的布线系统。住宅智能化布线系统主要满足日益发展的家居自动化,以及现代及将来的智能服务的需要。主要应用支持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话音、家居自动化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等服务。特别对于高级的智能建筑物内,从发展的角度预留住宅智能布线系统,通过敷设各种综合传输线路,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到住宅室内各部位以满足将来的智能系统的传输特性的要求。

3、智能建筑布线线缆选型

智能建筑的布线系统较传统建筑来说更为复杂,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包括视频监控线路、广播对讲线路、报警线路、声音监听线路、网络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等。它们的功能作用不同,对应相关线缆的规格型号也不相同。以下分别作简要分析说明。

3.1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线缆

常用的视频传输线缆为75Ω系列的细同轴电缆,但是不同线径的同轴电缆对视频信号的衰减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线缆越粗、衰减越小。电缆的线径越粗则衰减越小,越适合长距离的传播。选择线缆如下: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300米时,可选用SYV-75-3;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500米时,可选用SYV-75-5;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800米时,可选用SYV-75-7或SYV-75-9;

当摄像机到子监控中心距离≤1000米时,可选用SYV-75-12;

3.2摄像机电源线

电视监控系统中的电源线采用单独布线,在监控室设置总开关,通过UpS电源,以对整个监控系统直接控制,一般情况下,电源线按交流220V布线,在摄像机端再经适配器转换成直流12V。但是,有的摄像机是用5V或12V、24V的直流电,供电方式就不一样了。

3.3使用带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机装置线缆

带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机装置,除了上述视频信号线、电缆线外,还要考虑现场解码器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传输线缆,一般采用2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3类双绞线,Utp线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

3.4报警及声音监听线缆

报警线缆一般选用4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双绞线Utp,每芯截面积为0.5mm2。

3.5广播与对讲线缆

设定广播时,线缆的基本原则是:距离越长、线缆越粗。RS-485通信规定的基本通信距离是1200米,实际中工程中选用RVV-2/1.5的护套线,可将通信距离延长到2000米,广播、对讲情况可视距离的长短选择不同的线缆、双绞线。

3.6计算机网络线缆

计算机网络线缆分为二类。一类垂直干线、楼宇之间根据距离远近可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另一类是水平干线选择4对8芯屏蔽超5类线。

3.7有线电视线缆

为保证传输信号质量,户外传输,若端到端超过250~300米,应采用光缆传输,低于250米,可用SwYV75-12线缆作为干线。户内干线根据远近可选用SwYV75-9或SwYV75-7传输电视信号,末端可用SwYV75-5线,但末端距离最远不能超过30米。

4、布点位置的选择

4.1监控摄像机的布放

室内摄像机:室内摄像机应当安装在监视目标周围,不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损害的位置,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宜距地面2.5m~5m。

室外摄像机:室外摄像机应距地面3.5m~10m,并不得低于3.5m。具置可因地制宜,根据现场装在路灯杆上或单设立柱等都可以。

电梯轿厢内: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

4.2广播音箱

根据应用的不同,室内一般可用吸顶式或挂壁式安装,室外可用音柱、园林音箱等。

4.3网络、语音、有线电视终端

网络、语音、有线电视终端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插座的面板下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特殊情况:会场、报告厅等一般不能在墙面上安装插座,这时需要安装地插。

5、智能建筑布线系统的施工要点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进度,应当严格地遵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根据现场的不同地段和和施工环境提出以下几种要求。

5.1根据现场需要布放明线槽

有的时候,因设计或土建预埋时缺漏以及在对老旧建筑做智能化改造时,需要做明线槽。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明线槽要求能够保证10~15年的使用期,因此对不同规格的线槽有着不同的安装要求:

(1)线槽规格小于25㎜×30㎜时,每间隔15㎝~25㎝距离,安装一个固定螺钉;

(2)线槽规格小于50㎜×50㎜时,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二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3)线槽规格小于30㎜×100㎜时,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三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4)金属明槽原则上使用托架安装(托架每间隔1米~1.5米距离),不能安装托架的地段,每间隔15㎝~30㎝距离,安装三个固定螺钉,且要求错位安装;

(5)当布管时出现“S”型“Z”拐弯时均安装过线盒,不易拐弯时使用软管。

5.2布暗管的施工

跟随土建进度,户内均做好预埋管,并随管打好钢丝或尼龙绳,若需破墙开槽设立预埋管。对承重墙体原则上一律不能开槽、打洞,但部分地方,因施工的特殊需要,根据建设方的意见,可开较浅的槽。不允许打洞,以免破坏墙体结构,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5.3垂直干线走线

垂直干线走线时,利用已有的弱电井、弱电管道。线缆在弱电井、弱电管道中。不允许扭结、不允许交叉,必须保持平直。每间隔1.5米左右捆扎一次,使用“U”型夹固定,消除线缆受重力作用产生的位移。

5.4桥架的选择

在水平楼层应该布置水平桥架,桥架的宽度应该有足够空间来容下水平走线,如果在桥架内需要放置多种类型的线,桥架应该选择有分隔的桥架。在水平桥架里放线时,应防止各类线的互相纠缠,应该轻放轻拉,防止拉线时因用力过猛,导致线的外表皮因互相磨擦而破损,从而产生导致不易发现的系统不稳问题。

5.5布线施工的其他要求

强电与弱电应当分开布线,各自的管路应当分开;强电与弱电的管路在水平方向同向走线时必须保持10㎝~30㎝的距离;强电与弱电管路垂直交叉时,各自套管,以避免强电对弱电的干扰;各种线的两端均作标记;网络线、信号线、视频线中间不允许有端接点;电源线原则上中间不允许有接续点,万一出现时必须加过线盒;网络线、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线等在各自的槽管中要平直,不能出现扭曲、打结的现象;软管与硬管连接时,软管、硬管进槽时要牢固、可靠。各种线缆布敷后,均按布线标准的要求,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

结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智能建筑已经基本覆盖到我国的城乡建筑,智能化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建筑业和电子信息业共同谋求发展的方向,只有做好综合布线系统这一基础工程,业务管理部门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标准规范设备,才能使得建筑物智能化的程度逐步提高,才能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以达到最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新房.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8-1

[2]梁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1

[3]章云,许锦标.建筑智能化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1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的管理,做好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对工程管理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思路综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大型的现代化建筑和居民建筑物不断地拔地而起,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因此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环保以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智能化建筑电气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要做好电气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电气设备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安全以及环保水平的高低,对电气建筑装饰工程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电气设备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建筑电气产品中的智能水平和安全水平都要不断地提高,调整其产业结构。就目前而言,建筑电气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销售模式没有得到改善,其经营方式还是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相关标准也要不断地提高。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建筑安全性、建筑舒适性以及建筑便利性和节能型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电气技术要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一般都是委托专业的设计院进行。但是,目前许多设计院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理解不深,重视不足,往往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弱电系统层面上,没有对智能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整体设计理念不强,片面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只是对自动化、电子、通信技术产品的简单堆砌,多数智能化工程设计滞后于建筑设计,使得建筑设计图纸中难以兼顾智能系统,造成设计中存在相应的质量隐患,难以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以笔者施工的下项目为例,某设计院在设计数字系统的监控系统时还是以传统的模拟摄像机思维,未注意到超五类网线100米距离的限制,实际设计方案和清单中缺少接入点的设计,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方案不一致。

2、施工方面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单位是系统集成商,一般是由投标产生的,设计单位在设计完图纸以后还要参与材料和设备表的制定,以供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审核,但是由于报表的内容和评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良现象,给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多问题。

建筑施工设备报价表中,很多设备项目不齐全,导致智能系统工程项目的清单出现很多问题,智能化系统工程商务报价的评分非常高,使得系统集成商在投标的过程中虚报项目和价格,从而引起很多机器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严重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另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给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现场中存在很多不良现象,例如,真正现场施工的不是中标的建筑单位;现场的负责人只是一般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建筑项目经理;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有的系统技术含量高,系统集成商没有要求设备供应厂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等。

3、设备安装问题

设备安装环节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关键一环,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多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出现,然而在很多施工现场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一直以来,我国在工程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很多工程管理人员都是凭借关系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盲目指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选拔、任免和奖惩等,一般都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的,在管理方面相对比较随意。

5、监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程的质量需要专业的监理公司进行审核、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但是监理公司中缺乏专业的智能化系统监理人员,不能在智能化系统施工的技术上给以正确、有效的指导,只能在安装方面给出监理意见,从而无法对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进行监理,导致整个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实施要点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做好物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对物资材料进行确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供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样检验和试验等方式,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然后,在对材料进行验收后,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2、与系统整体的配合

综合配线首先要了解建筑的整体布局、功能和智能系统其他分部设计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计算机网络机房、电话交换机房及配线间等的合理布置,综合满足各类设备的需求。其次综合布线还应当满足传输距离的要求,考量进出线是否方便、上下是否对应,配线间以建筑物的中心为最佳位置选择,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独立的电源及接地系统。

3、安全保护接地的思路构建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器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和接地体之间进行良好的金属相接,用中性线把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以及电器设备周围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在连接的过程中,严禁把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相连。在现代的智能建筑物中,要求保护用电设备的设备有很多,对于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都要做好保护措施,如果没有做好保护措施的话,当设备的绝缘体损坏时,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是呈反比关系的,当接地的电阻越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会越小,人去触碰设备的时候,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4、强化智能建筑设计

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以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切实满足建筑的要求。设计工作必须坚持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以及不同规模的建筑,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应该加强与建筑工程师的交流和配合,将土建工程的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建筑作品的合理性。

5、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性

6、改善人员管理方式

管理人员对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重视细节管理,对决策方式进行改善,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于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减少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9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对策

一、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加快,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设计中已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基于建筑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复杂综合性系统,技术含量高。完整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发展迅速,涉及专业广泛,但在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规范不全面,行业监管缺失

目前,国家智能化系统技术设计规范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等,但是并没有涵盖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如信息多媒体、一卡通、大屏显示系统、系统集成子系统均缺乏相应的设计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缺少统一的标准,有时只能采用厂商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给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等留下隐患。

目前基本没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图纸审图环节。众所周知,建筑图纸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审图机构图审合格后才能使用,否则不能作为施工依据,建设方无法办理施工许可证,而建筑智能化图纸是否图审并不影响施工许可证的办理,一般情况下建筑智能化的图纸不经过专业机构进行审图,因此,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发现。

2、设计单位责任缺失,图纸质量不高

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设计院会进行初步设计。但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会包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涉及到除强电专业外的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等弱电专业,且相关系统产品众多,很多设计院缺乏既懂专业又熟悉产品的专业设计人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由系统集成公司进行深化设计,设计院出图纸。

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系统集成公司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系统配置,不会像设计院那样设计出通用型系统。另外,系统集成公司只会关心智能化系统设计,不会注意与其他专业相协调、配合,设计的图纸常常会和其他专业冲突。系统集成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像建筑设计院那样的专业制图训练,绘制的图纸质量较差。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系统集成公司设计,设计院只是负责出图,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图纸不会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核,经常出现图纸设计质量不高的现象。

3、施工质量不高,过程监理不到位系统集成商是建筑智能化项目的实施者,在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大责任。当前,比较盛行的方式是系统集成公司接到项目后,安排本公司人员作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具体的施工则由劳务分包单位实施。由于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开展的较晚,而且,在资质认证中对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考核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系统集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及机电安装公司的项目经理。再者,建筑智能化涉及的多是弱电系统,即使安装出错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安装工艺往往不被重视,很多建筑智能化安装从业人员是从强电专业转行而来,不熟悉弱电安装规范,用强电的安装思路进行智能化系统安装,所以,建筑智能化工程常常会出现工程管理不善,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质量把控不够,工人施工随意,强弱电线缆随意混放等问题,系统虽然能运行,但是不能达到建设方预想的状态,质量不佳。

建筑智能化项目的监理能力不全面也是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智能化项目要么是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的强电监理人员负责智能化项目的监理工作,要么用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公司监理。但是,强电监理人员一般熟悉管道预埋、桥架安装、防雷接地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不熟悉综合布线、公共广播、安防监控等弱电系统,而信息系统监理一般会熟悉各个弱电系统,但是对安装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及建设工程监理程序不熟悉,因此,监理工作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掌控整个智能化系统从预埋到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

三、解决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重视项目前期调研,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国家标准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建筑智能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建筑智能化更侧重于各个系统的集成,不像建筑设计那样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因此,建设方在项目前期可以多做些调研工作,了解各个相关的弱电子系统,然后,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选择先进、适用的子系统形成自己需要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来进行设计,最好能选择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且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单独计费。由建筑设计院为主体负责牵头和协调,智能建筑的子系统应在建筑总体下统筹考虑,统一协调和综合布局。系统集成商负责深化设计,图纸需要经建筑设计院审核认可,图纸产生的问题需要由设计院承担责任。图纸设计结束后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图纸会审,确保图纸质量。

2、发挥专业监理的作用,重视项目的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单位最好能选择既具备建设工程监理资质又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企业。如果选择不具备此条件的监理单位,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由专业监理负责,此时要强调系统集成公司在常规项目的报验需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程序进行,专项系统报验按照信息系统监理规定进行。建设监理业务通常注重土建施工,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主要侧重于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的一段时期。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监理要严格按照现有国家标准对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采用旁站、巡视、随工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由于一般的检测单位不具备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条件,而且建筑智能化工程一般不涉及人员安全等问题,系统是否检测不影响建设工程的竣工备案,因此,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像建筑工程那样进行专项检测合格后才可以验收,而是只做定性检测,主观验收。例如: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网络信息点测试往往只是通过电脑连接进行通断测试,而不是按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中的标准进行测试验收,系统表面上满足了要求,网络能连通,但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经常会出现建成的智能化系统不智能,只成为一种摆设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建设方需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签署合格意见。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要点

1、前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舒适度、便利性及节能等各方面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并成为未来建筑物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集现代建筑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于一体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智能建筑设计的要点。

2、智能建筑的优势

2.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建筑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声与味道。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有利于节约能耗

智能大厦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按事先确定的日历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对室内环境不同标准实施自动控制,自动升降室内照度与温湿度,并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

2.3有利于灵活布线

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信与电力供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线,就可简捷、快速地改变插座功能。

2.4有利于业务互联

在智能建筑中,用户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最新信息和资料。通过国际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各种业务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决策和竞争。

3、智能建筑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设计质量不够高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应用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而且产业化的水平比较低,有的设计产品还不能适应市场和用户的各种需求,在软硬件的设计方面,还比较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而且很多建筑的需求者对建筑单位的智能化设计期望比较高,这与目前的人员水平形成矛盾,由于目前的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建筑竣工后也还是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建筑的集成性比较差,监控点的配置不够合理,建筑的控制精度比较低等,这些都会导致建筑设计日后的管理困难。

3.2验收规范不健全

近年来,智能建筑设计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设备和系统规范都还不够健全,这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都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法规,致使很多智能化设备在验收的时候没有工程测试、没有验收规范和标准,也就不能真正检验产品的合格性。

3.3智能系统不达标

智能建筑设计很大程度上考虑了业主的需求,待他们提出相应的需求之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案的提出等,而深化的设计和具体的功能实施则是由功能系统集成商来完成,这导致了不同单位之间的联系脱节和不协调。智能建筑设计的系统集成商具有怎样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都会对建筑业以及相应的智能建筑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目前,系统集成商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程度比较高,在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很多工程项目完工之后,智能系统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3.4后期管理不到位

注重建设过程而轻视管理是我国目前智能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的用户对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意识还很淡薄不够浓厚,因此,在选择建筑的物业时,所选择的物业也不能满足业主的各种智能化要求和目标。有的时候,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味地降低智能化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和知识层次,导致智能化系统不能正常有效的工作,很多开发商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和高利用率,业主也无法真正享受到智能建筑带给生活的便利和好处。

4、智能建筑设计的要点

4.1方案设计合理

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必须针对建筑物的具体要求作出符合该建筑物的方案。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设计初期业内以至建筑师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甚至在结构主体已经完工的条件下去考虑建筑物的智能系统要求。如此格局,当然只能引出一系列的不合理结果。在建筑物本体的方案设计中,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就应该开始紧密配合,除了在竖井、层高、垫层和吊顶等方面的局部调整进行微观配合以外,还必须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内容等方面的全面调整进行微观配合以外,还必须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内容等方面的全面调整进行宏观配合。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不同专业工程师和工程师之间都必须紧密地配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技术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

4.2系统设计全面

审评过程与建筑主体的方案审评大致相同。批准后的方案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系统设计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系统设计施工图已基本完成各种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解决方案、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完整的、全面的系统设计图作为日后的招标、投资工作、优化设计等的需要。

4.3优化设计到位

智能建筑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的时间差造成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因素大大增加。所以,系统的集成商在投标时和中标后,必须根据总体设计方提供的系统设计施工图和招标文件,在满足相应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技术的发展和自身产品的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得出符合标书要求的既先进又最经济的方案,在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的前提下按“低价者得”的原则评价。中标后的系统集成商应在总体设计方的指导下,根据系统设计施工图和具体的产品自行或委托设计方再进行优化设计,并经总体设计方统一后报业主批准实施。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既要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又要优化配置并尽可能的减少业主的投资成本。技术经济性应是优化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系统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智能建筑系统的建设发展将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为了使智能建筑系统体现出强大的优越性,我们应不断进行设计研发,使系统更优化,功能更完善,保护更可靠,节能效率更高。从而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