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类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6:36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1

社会化媒体营销是指运用社会化媒体,如博客、微博、社交工具、社会化书签、共享论坛,来提升企业、品牌、产品、个人或组织的知名度、认可度,以达到直接或间接营销的目的。这一概念与其他定义最大的不同,是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它允许用户进行内容创造和交换。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划分

根据营销目标的分解以及早期对社会化媒体类型的研究,efthymios提出了一个分类模型,确定五个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类型:网络日志、内容社区、社交网络、论坛和内容集成商。]Yu-QianZhu把社交媒体按照服务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类型:关系、自媒体、协作、创新。彭兰提出不同类型的人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存在的几种类型的媒介,归纳来看可以分为一般网民(口碑传播的媒介)、信任(信任感传播的媒介)、粉丝(产品文化传播的媒介)、企业人员(企业文化的传播媒介)。ShivSingh认为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活动类型,根据活动类型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博主推广、UGC竞赛活动、品牌效用、音频软件、发起会话等类型。

还有其他相关分类例如根据内容来源可以分为用户原创内容(UGC)和消费者自主的媒体(CGm)。根据使用者的主体类型划分,社会化媒体营销可以分为自媒体平台和组织媒体平台。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与相关领域的联系与区别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

传统的营销手段是依赖企业的前期投资,然后对品牌进行宣传建立品牌忠诚度,这是一个单向传输信息的过程,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与传统营销相比,社会化媒体营销增加了消费者之间互动的环节,这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营销策略的方向。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与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不仅包含社会化媒体上的营销活动,还包含非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营销推广,如电子邮件营销与搜索引擎营销,所以从波及范围上来说,网络营销大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影响领域。所不同的是,相对于网络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在范围上来说,社交网络营销相对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说更小,只包含社会化媒体营销过程中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的部分。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与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更加强调企业对内容的创作和,而社会化媒体营销更加强调在社会化媒体这种渠道平台上做出的营销努力,其营销手段不仅包括内容,而且包括各种促销活动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营销所涉及内容的形式和渠道要比社会化媒体营销广泛。社会化媒体只是企业自有媒体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企业的自有媒体还包括网站、podcast、博客等非社会化在线媒体以及白皮书、杂志等纸质媒体。从这一点来看,社会化媒?w涵盖了内容营销活动渠道的大部分。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2

由于科学门类的区别以及科学爱好者所处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不同,科普传播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明显的人群圈层特点。通常来讲,不同圈层有各自的传播习惯,圈层之间的交流活跃度较低,圈层内部的交流活跃度非常高。SnS社交化网络媒体在圈层的建立与运行当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利用SnS社交化网络圈进行科学传播与普及,是传媒型科普基地在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层面开展新媒体科普传播的主要方式。“SnS网络社区群体圈”是新媒体群体传播的一种关系圈,它的特点在于成员自发、自由组织,成员的加入、退出和互动行为都比较随意。比如,微信朋友圈、腾讯校友网、兴趣类QQ群、百度贴吧等都属于SnS网络社区群体圈。传媒型科普基地组建SnS网络社区群体圈,能够广泛吸收某一圈层科学爱好者,集中传播科普信息,引发积极热烈的互动。《课堂内外》目前正在开发的青少年移动客户端“灵狐圈”就是将众多传统期刊读者引流到网络社区成为用户,并在“灵狐圈”内多种门类的科学圈中,引导青少年科普的社交化互动。“SnS网络社区组织圈”是新媒体组织传播的一种关系圈,与群体圈不同,这种网络圈子一般由社会组织来建立,圈子成员多为原组织成员,因此,圈内社交行为相对比较正式。《课堂内外》利用互联网为学校、班级建立的师生互动交流科普圈子就是这一类型。

二、人际传播层面

当前网络时代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知道若干年前的传统科普大多是信息的单向传播——由科普工作者、媒体向社会公众信息。而自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更多是参与者的联动与互动。科普爱好者可以通过个人移动终端登录QQ群、贴吧、微博、微信等,科技信息和个人看法,与他人交流、讨论、互动。在SnS网络社区中,个人账号用户的传播行为就是典型的人际传播。传媒型科普基地不仅需要建立SnS网络平台,还要为平台上的用户建立个人身份账号,开发“人—人”传播功能,主要包括邮件系统、加(关注)好友功能、即时聊天工具、个人微博等。在运营以“人—人”传播为特色的SnS网络社区中,传媒型科普基地还应注重对科普榜样人物和科普意见领袖的塑造。榜样原是德育领域的重要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示范在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改变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的模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传媒型科普基地在SnS网络社区中包装“科学少年”等榜样,施加同伴影响,能够激发青少年向科学人物学习的热情。

三、融合传播层面

由于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和人们接触媒介习惯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人与媒介、人与群体(组织)、人与人的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某些环境中,我们很难单纯地界定其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传播层面,它表现出多种传播类型融合的特征,笔者在此定义为“融合传播层面”。在互联网上利用科普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开展科普工作,这一传播形态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传媒型科普基地如果将知名科学家、科普作家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搬上互联网,利用新媒体将他们与大众紧密联系起来,这些人物的影响力会产生巨大的科普传播效果。另外,这种做法对降低和消除青少年长期以来对科学家的消极刻板印象,提升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的亲近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打造的“重庆Q博士”专家科普微博就是此类科普传播的典型。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3

关键词广告场广告传播模式广告传播技术广告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advertisingField”theory――themiddlescopictrendofadvertisingCommunicationStudy

YangHaijun

(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

abstracttheadvertisingfieldreferstothesumtotalofrelationshipscausedbytheadvertisingmessageexchange.accordingtotheextentofthemessagetaking,itcanbedividedintosingleadvertisingfieldandgroupadvertisingfield.theadvertisingfieldinvolvesintimeeffectivenessofthefield,thescopeofthefieldandthestrengthofthefield.itrelatestothetechnology,spiriteandbenefitoftheadvertisingcommunicationprocess.thecenteroftheadvertisingfieldtheoryisthemulti-siderelationship’sbeneficialconflictandshare,containeachotherandharmoniousdevelopmentandotherrelatedproblems.

Keywordstheadvertisingfieldthemodelofadvertisingcommunicationadvertisingtechnologyadvertisingharmoniousdevelopment

随着广告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广告对社会的扩散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广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系统中重要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告社会”已经来临。在“广告社会”缔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审视广告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广告传播与其他社会存在之间的显性或潜性关系,已成为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公共议题”。

一、缘起――从“媒介场”到“广告场”

传统的广告传播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传播主体孤立研究和传播模式建构两个时期。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最初的广告传播学研究人为地分成广告主研究、广告受众研究、广告媒介研究、广告内容研究和广告效果研究五大部分,但是这种孤立式的研究忽略了广告传播场景构成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广告传播模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孤立研究的片面性和分散性,认识到广告传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建构了各种理论模型试图来说明广告传播系统内的发生、发展机制。但广告传播模式研究只是粗略地勾勒了广告传播的整体框架和广告信息的运行机制,并没有解决广告传播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和范围,也没有有效地说明广告传播与其他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广告场理论试图把前两个时期的研究特点相互结合,构建出广告场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交叉关系。

“场”和“场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界,“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①随后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等把“场论”引入社会心理学,认为“场”就是社会空间,是个人与环境的合体。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在提出“电视场”、“新闻场”后,接着提出了“媒介场”的概念和“场域”理论,“首先,聚焦于中观层面的‘场域’为传统上割裂的宏观的新闻媒介‘社会’模式(诸如政治经济、霸权、文化和技术理论)和微观的‘组织’研究路径架设了理论与实证合而为一的桥梁。其次,相对于不是集中于新闻机构就是集中于受众(但很少同时集中于这两者)的那些研究,他们的场域理论侧重于两者间的联系。此外,它挑战‘被动’――‘主动’受众这种二分法,坚持生产和接受周期的预设的和谐。再次,场域理论突显变化的过程,包括媒介场域自身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一个重组的媒介场域是如何影响其他主要的社会部门的。”②广告作为媒介的重要内容构成和社会功能,尤其是在广告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提出广告场与广告社会的概念对于指导广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广告场”的立体建模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广告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和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群体广告场和社会广告场。单体广告场是指由一次广告传播行为所形成的广告场;群体广告场是指相关单体广告场的有机融合体;社会广告场是指所有广告场的总和。

从单体广告场的物理构成上来说,广告场由场域、场时和场强三个部分构成。场域是指广告场的地理覆盖范围,场时是指广告场影响力的时效性,场强是指广告场的影响力的强度。三者域值的范围,从宏观上来讲,主要受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从中观角度来讲,主要受单体广告场的数量和差异度的影响;而从微观上来讲,主要受广告媒介的技术属性和广告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程度的影响。

从单体广告场内容构成来说,广告场涵盖了技术范畴、精神范畴和利益范畴三个方面。技术范畴主要是指广告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组合,这是广告场形成的天然物质基础;精神范畴主要是指在广告场中各个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是广告场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利益范畴主要是指在广告场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争夺与共赢,这是广告场产生的内在基础。这三对范畴交互融合,共同构成广告场的完整体系。

三、特征――“广告场”的多元属性

第一、多元性。广告场的多元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单体广告场构成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指单体广告场之间的差异性。在自然经济时期,广告场的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二元对立主体构成,在这样的场域环境中,广告的者、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三位一体的,而消费者也相对单一和确定,广告场中的多元关系主要是二元对立主体。[3]步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广告媒介技术的发展,广告媒介作为独立的主体开始在广告场中发挥作用,广告的科学运作又促使广告和广告监管部门的产生,这样广告市场中的多元主体协调关系最终形成。单体广告场也并非以等量的形式存在,随着文化、技术和政治等背景因素的差异,广告场之间也千差万别。

第二、均衡性。广告场的均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广告场的动态性均衡,二是指广告场的静态性均衡。广告传播中的和谐与冲突两个矛盾统一体的交错影响,推动广告场不断地在动态中从一个静态均衡走向另一个静态均衡,因此,静态均衡中孕育着动态均衡,动态均衡的不断发展又产生着新的静态均衡。两个均衡的交互作用使广告场又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

第三、系统性。广告场的系统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广告场内部广告主、广告媒介、广告、广告对象和广告监管之间的相互制衡性与整体协调性;二是指广告场中广告媒介、广告意识与广告利益的相互支撑性;三是指单体广告场与群体广告场之间的协调和共生性。

四、媒介――广告场的物质表征

随着对广告媒介概念认知的不断发展,广告媒介所涵盖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一般认为,一切能够承载广告信息的载体都可以称为广告媒介,因此广告的承载内容,也从单纯的商业信息的宣传扩展到社会信息的传播,政治广告、文化广告与商业广告共同成为社会广告传播的完整体系。广告媒介概念的扩展和社会广告的提出,这是广告场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的形成和强度范围不仅受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文化习俗等宏观方面的影响,还要受到广告场的构成要素和发生机制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以广告媒介的物理特性不同所形成的广告传播类型成为影响广告场三个构成要素作用力大小的主要力量。在不同的传播类型下,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各自具有不同的影响力,三者所构成的广告场也因此千差万别。

广告传播类型与广告场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要是社会广告产生和发展的原在基础,而广告媒介的技术革新则是广告传播的现实基础,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也随着广告媒介的物理属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广告传播类型比较

第一种类型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广告主体与广告客体处于相同的时空,呈现面对面的“直线型”传播场景。传播媒介技术水平最低,主要以语言、肢体语言、气味、简单的声响器等一些原态媒介为主。在广告的人际传播过程中,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共同构筑的有限广告场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相互交流的符号及信息较为简单,广告场强较弱,这种广告场随着交换关系的结束,广告场也就会随着新的广告场的出现而减弱,以至于最终消失。

第二种类型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主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因此产生的大规模广告信息传播需求,促使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产生,广告传播呈现出聚焦性的“辐射型”传播场景,广告媒介作为新生力量使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发生时空区隔。随着广告媒介内部功能的细化和外部化,广告作为新的社会力量使得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离,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互动效果最差,传播内容效果也最差。由于大众传播的离散性和无核心化,单个广告场的涵盖范围最为广泛,同时由于广告信息的泛滥性和无序性,广告场的场强相对较弱,也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广告效应。

第三种类型是“一对一”的分众传播。随着广告信息的瞬间“爆炸”,目标受众湮没在巨量的信息流中,广告大众传播的风险性越来越大,广告主迫切需要通过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抓住其核心消费群,VoD、互联网、手机、直投媒介等分众媒介的产生为这种需求有可能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从传播的有效性意义上讲,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实现了虚拟的“一对一”的“射线型”传播场景。相对于大众传播,广告场的场域开始缩小,由于广告受众个性化理念的兴起,互动效果和传播效果较好,广告场的时效性也大为增强。

第四种类型是“多对一”的聚众传播。由于大量新型环境媒介的大量涌现和楼宇电视等广告专属媒介的出现,以人为本的广告传播“FoCUS”理念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再加上广告监管的不断成熟,广告传播也实现了“贴身性”和“宜人性”,广告传播呈现出“环绕型”场景;虽然广告场的场域相对缩小,但广告场的场强得到了增强,广告场的时效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广告传播的效果也得到了优化。

第五种类型是“多对多”的合众传播。随着广告传播理念的精深和广告媒介的人性化,广告对象对广告信息的主动寻求和充分利用使得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广告主与广告对象的交流呈现出“封闭型”的传播场景,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合作和“共赢”成为主要的广告行为,广告传播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和离散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时期,广告场的场域进一步缩小,而广告场的场时和场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也达到了最为理想的传播境界。

五、规律――“广告场”的社会寓意

广告场自人类有目的的开始进行信息传播就诞生了,但随着广告媒介的技术进步和由此所引起的市场多角关系的形成,广告场在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来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广告时空角度来讲,广告场的发生机制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从集中到离散的过程。在人类信息传播之初,由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广告行为只是一种在有限区域发生的偶然,广告场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范围也极为有限;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独立广告媒介和广告的出现,使得广告传播走向专业化,广告行为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必然性社会行为,广告场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第二、从广告的交互性的角度来讲,广告场内部的信息流动经历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再到系统传播的过程。广告传播在诞生之初,广告主是广告传播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广告对象只是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随着社会的民主化和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广告对象交互成本的降低,广告对象开始有针对地与广告主进行广告信息交流。在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时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只是根据特定的广告信息在特定的传播区域进行交流,广告主和广告对象都是以自身的广告利益进行交往;而到了系统传播时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在共同的社会系统和传播体系下,他们具有共同的外部约束力量,二者之间的广告交往呈现出交融性和共赢性。

第三、从广告心理的层次来讲,广告场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机的过程。广告的心理发生机制分为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四个过程,广告场由于最初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广告场的影响力只是发生在某个局部环节,呈现出很大的无序性;随着消费者研究的兴起,广告传播走向有序化和有机化,广告场的社会影响力呈现出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四、从广告传播内容上来讲,广告场的信息内容经历了从局部信息到整体信息的过程。广告场的信息覆盖最初只是单向度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信息,广告场较为零散化和破碎化;随着广告对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媒介之间的整合,广告信息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广告场的影响力也大幅增强。

广告场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构筑和谐的广告传播关系。笔者日前提出的“势能理论”强调的是广告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及广告主、广告媒体与广告的强势地位和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告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当广告主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广告媒体和广告会毫不犹豫地维护广告主的利益,广告主、广告媒体和广告就形成了天然的利益同盟,广告市场中的利益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这也是造成广告传播中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这里强调的是广告主、广告媒体与广告对广告受众的自主性责任。[5]而在广告场理论中,广告信息的传递是多方位的,是建立在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利益共享前提下,以文化缔构为最高目标的对等信息传递。广告场理论强调的是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和谐传播,广告主的理想、广告受众的素养、媒体的责任、人的专业水准、广告管理的适应性都是消除隔阂、平衡关系、缔构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元素。

注释

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杨海军:《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4

[关键词]新型社交媒体;大学生;行为习惯;影响;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7-001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07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新型社交媒体渗入到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是多方面的原因诱导了这一结果。那么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高校而言,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正面影响

1.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多层次需求

新型社交媒体强大的娱乐性、实用性、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随手可得的休闲娱乐,满足了正处于渴望理解、自由发泄时期的大学生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另一方面,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终端,及时、便捷、多元地向大学生提供信息和服务,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娱乐方式,新型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和学习工具。

2.拓展社交范围,提高沟通能力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指出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新型社交媒体朋友结交朋友的运作模式就建立在此模式之上。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大学生不需要考虑性别、年龄、地位的差别,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及QQ好友等途径与他人轻松交流,突破传统社交模式的时空局限,保护他们的隐私,消除大学生在日常沟通中的心理隔阂,在网络中更好地表达自我,开拓了大学生人际交流沟通的新空间和新机会。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

1.学习独立性下降,思维退化

新型社交媒体依赖性较重的大学生会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停留在无意义的信息上,他们的学习时间过于碎片化,学习缺乏系统整合,知识不稳固。他们常常会打开网页,直接搜索,抄袭现成的答案,而不进行独立的思考。新型社交媒体资源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惰性思维的温床。

2.沉迷新型社交媒体,影响人际交往

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生活需求提供了足够的平台,不论上课、吃饭还是走路总会看到他们玩手机的身影,他们时时刻刻关注微信里有没有人评论,朋友圈里有没有信息更新,甚至连联系他人,吃饭都要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沉迷其中,自我封闭,冷落现实人际交往,成了真人版的“容器人”。

3.身体健康安全存在隐患

极速发展的新型社交媒体滋生出大量的信息泛滥,加之网络管理不规范,造成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媒介使用和判别能力薄弱,极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进而上当受骗。有关调查显示,在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有95%的大学生会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完全填写或者部分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侵害大学生人身、财产的机会。新型社交媒体也给了大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如对人体造成辐射,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引发眼部疾病等问题。

三、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原因分析

(一)功能多样化,满足大学生各项需求

新型社交媒体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使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生活上,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满足自己的各项生活需求,比如网购、订外卖、订票、实时联系等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娱乐功能更是使大学生乐此不疲,比如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聊天等等。在学习上,新型社交媒体的网络功能已经成为了师生联系的主要方式,大学生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查找资料,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师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布置学习任务,传达工作通知等。在人际交往上,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减少了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人际交往相对较差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用新型社交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寻求网络安慰。

(二)学校教学模式和相关课堂制度不完善

其一,由于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基本上还是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新型社交媒体就成为了他们打发无聊上课时间的工具。其二,学校课堂管理松散,鲜有学校制定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默许了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无限制使用,还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地位

大学期间,大学生大多在异地就读,大部分家长对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新型社交媒体知之甚少,对孩子此阶段的教育鞭长莫及。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是成年人,就应该处理好各类事务。只要保证孩子资金方面的需要,就是对孩子尽职尽责。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毕业时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即可,忽视孩子在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是处于失语、失位的处境。

(四)个人自控力不

由于大学生自制自控能力较弱,兴趣爱好缺乏,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新型社交媒体便成为了他们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工具。当下很多大学生不论上课还是休息都会惦记着新型社交媒体,他们常常利用吃饭、坐车、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关注有没有人评论、朋友圈里有没有更新动态等,造成学业倦怠和睡眠问题。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使用新型社交媒体

(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高校应建立有关新型社交媒体的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使用规范,以制度约束不良行为,促进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提倡大学生进行实名认证,限制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新型社交媒体,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情况与教师的教风建设考核挂钩等。第二,教师要努力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设计,提升教学水平,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二)加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大学生因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伤害和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对常见的网络诈骗能够独立辨识,对不良信息能够仔细分辨,对流言谣言能够理性的认识。不登录非法网站,远离暴力、色情等内容不健康的信息,不随意自己或者他人的个人信息,不随便与网友单独会面,自觉抵制消极信息的传播,学会保护隐私,谨防上当受骗。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行为规范环境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努力搭建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大学校园文化。在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不会生根。首先,高校应积极打造形式新颖、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大学生放下新型社交媒体,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逐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和交往能力。其次,高校可以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前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前景和岗位需求,及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习动力,丰富大学时光,有效减少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依赖。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使用干预机制

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对有新型社交媒体依赖的大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或矫正,使其摆脱新型社交媒体困扰。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咨询和指导,做好日常的跟踪辅导。其次,搭建新型社交媒体深度沟通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起话题讨论,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理性使用新型社交媒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等。新型社交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因此,应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第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拓宽网络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能力,掌握媒介传播知识,辩证地看待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教育学生慎重转发与评论。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媒介实践,丰富媒介素养教育形式,促进大学生通过合理利用新型社交媒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与时俱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社交媒体在未来社会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功能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发挥新型社交媒体的正能量,正确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使其不再受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问题的困扰,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芳,曹资立.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5(11).

[2]刘娟,汤明华,丁志磊.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2).

[3]彭圣清.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1).

theinfluenceofnewSocialmediaonCollegeStudents'BehaviorandCausesResearch

wanGJie

(SuqianCollege,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llege,SuqianJiangsu223800,China)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5

关键词广告场广告传播模式广告传播技术广告和谐发展

abstracttheadvertisingfieldreferstothesumtotalofrelationshipscausedbytheadvertisingmessageexchange.accordingtotheextentofthemessagetaking,itcanbedividedintosingleadvertisingfieldandgroupadvertisingfield.theadvertisingfieldinvolvesintimeeffectivenessofthefield,thescopeofthefieldandthestrengthofthefield.itrelatestothetechnology,spiriteandbenefitoftheadvertisingcommunicationprocess.thecenteroftheadvertisingfieldtheoryisthemulti-siderelationship’sbeneficialconflictandshare,containeachotherandharmoniousdevelopmentandotherrelatedproblems.

keywordstheadvertisingfieldthemodelofadvertisingcommunicationadvertisingtechnologyadvertisingharmoniousdevelopment

随着广告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广告对社会的扩散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广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系统中重要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告社会”已经来临。在“广告社会”缔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审视广告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广告传播与其他社会存在之间的显性或潜性关系,已成为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公共议题”。

一、缘起——从“媒介场”到“广告场”

传统的广告传播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传播主体孤立研究和传播模式建构两个时期。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最初的广告传播学研究人为地分成广告主研究、广告受众研究、广告媒介研究、广告内容研究和广告效果研究五大部分,但是这种孤立式的研究忽略了广告传播场景构成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广告传播模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孤立研究的片面性和分散性,认识到广告传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建构了各种理论模型试图来说明广告传播系统内的发生、发展机制。但广告传播模式研究只是粗略地勾勒了广告传播的整体框架和广告信息的运行机制,并没有解决广告传播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和范围,也没有有效地说明广告传播与其他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广告场理论试图把前两个时期的研究特点相互结合,构建出广告场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交叉关系。

“场”和“场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界,“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①随后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等把“场论”引入社会心理学,认为“场”就是社会空间,是个人与环境的合体。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在提出“电视场”、“新闻场”后,接着提出了“媒介场”的概念和“场域”理论,“首先,聚焦于中观层面的‘场域’为传统上割裂的宏观的新闻媒介‘社会’模式(诸如政治经济、霸权、文化和技术理论)和微观的‘组织’研究路径架设了理论与实证合而为一的桥梁。其次,相对于不是集中于新闻机构就是集中于受众(但很少同时集中于这两者)的那些研究,他们的场域理论侧重于两者间的联系。此外,它挑战‘被动’——‘主动’受众这种二分法,坚持生产和接受周期的预设的和谐。再次,场域理论突显变化的过程,包括媒介场域自身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一个重组的媒介场域是如何影响其他主要的社会部门的。”②广告作为媒介的重要内容构成和社会功能,尤其是在广告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提出广告场与广告社会的概念对于指导广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广告场”的立体建模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广告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和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群体广告场和社会广告场。单体广告场是指由一次广告传播行为所形成的广告场;群体广告场是指相关单体广告场的有机融合体;社会广告场是指所有广告场的总和。

从单体广告场的物理构成上来说,广告场由场域、场时和场强三个部分构成。场域是指广告场的地理覆盖范围,场时是指广告场影响力的时效性,场强是指广告场的影响力的强度。三者域值的范围,从宏观上来讲,主要受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从中观角度来讲,主要受单体广告场的数量和差异度的影响;而从微观上来讲,主要受广告媒介的技术属性和广告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程度的影响。

从单体广告场内容构成来说,广告场涵盖了技术范畴、精神范畴和利益范畴三个方面。技术范畴主要是指广告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组合,这是广告场形成的天然物质基础;精神范畴主要是指在广告场中各个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是广告场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利益范畴主要是指在广告场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争夺与共赢,这是广告场产生的内在基础。这三对范畴交互融合,共同构成广告场的完整体系。

三、特征——“广告场”的多元属性

第一、多元性。广告场的多元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单体广告场构成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指单体广告场之间的差异性。在自然经济时期,广告场的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二元对立主体构成,在这样的场域环境中,广告的者、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三位一体的,而消费者也相对单一和确定,广告场中的多元关系主要是二元对立主体。[3]步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广告媒介技术的发展,广告媒介作为独立的主体开始在广告场中发挥作用,广告的科学运作又促使广告和广告监管部门的产生,这样广告市场中的多元主体协调关系最终形成。单体广告场也并非以等量的形式存在,随着文化、技术和政治等背景因素的差异,广告场之间也千差万别。

第二、均衡性。广告场的均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广告场的动态性均衡,二是指广告场的静态性均衡。广告传播中的和谐与冲突两个矛盾统一体的交错影响,推动广告场不断地在动态中从一个静态均衡走向另一个静态均衡,因此,静态均衡中孕育着动态均衡,动态均衡的不断发展又产生着新的静态均衡。两个均衡的交互作用使广告场又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

第三、系统性。广告场的系统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广告场内部广告主、广告媒介、广告、广告对象和广告监管之间的相互制衡性与整体协调性;二是指广告场中广告媒介、广告意识与广告利益的相互支撑性;三是指单体广告场与群体广告场之间的协调和共生性。

四、媒介——广告场的物质表征

随着对广告媒介概念认知的不断发展,广告媒介所涵盖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一般认为,一切能够承载广告信息的载体都可以称为广告媒介,因此广告的承载内容,也从单纯的商业信息的宣传扩展到社会信息的传播,政治广告、文化广告与商业广告共同成为社会广告传播的完整体系。广告媒介概念的扩展和社会广告的提出,这是广告场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的形成和强度范围不仅受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文化习俗等宏观方面的影响,还要受到广告场的构成要素和发生机制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以广告媒介的物理特性不同所形成的广告传播类型成为影响广告场三个构成要素作用力大小的主要力量。在不同的传播类型下,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各自具有不同的影响力,三者所构成的广告场也因此千差万别。 

广告传播类型与广告场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要是社会广告产生和发展的原在基础,而广告媒介的技术革新则是广告传播的现实基础,广告场的场域、场时和场强也随着广告媒介的物理属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广告传播类型比较

第一种类型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广告主体与广告客体处于相同的时空,呈现面对面的“直线型”传播场景。传播媒介技术水平最低,主要以语言、肢体语言、气味、简单的声响器等一些原态媒介为主。在广告的人际传播过程中,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共同构筑的有限广告场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相互交流的符号及信息较为简单,广告场强较弱,这种广告场随着交换关系的结束,广告场也就会随着新的广告场的出现而减弱,以至于最终消失。

第二种类型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主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因此产生的大规模广告信息传播需求,促使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产生,广告传播呈现出聚焦性的“辐射型”传播场景,广告媒介作为新生力量使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发生时空区隔。随着广告媒介内部功能的细化和外部化,广告作为新的社会力量使得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离,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互动效果最差,传播内容效果也最差。由于大众传播的离散性和无核心化,单个广告场的涵盖范围最为广泛,同时由于广告信息的泛滥性和无序性,广告场的场强相对较弱,也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广告效应。

第三种类型是“一对一”的分众传播。随着广告信息的瞬间“爆炸”,目标受众湮没在巨量的信息流中,广告大众传播的风险性越来越大,广告主迫切需要通过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抓住其核心消费群,vod、互联网、手机、直投媒介等分众媒介的产生为这种需求有可能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从传播的有效性意义上讲,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实现了虚拟的“一对一”的“射线型”传播场景。相对于大众传播,广告场的场域开始缩小,由于广告受众个性化理念的兴起,互动效果和传播效果较好,广告场的时效性也大为增强。

第四种类型是“多对一”的聚众传播。由于大量新型环境媒介的大量涌现和楼宇电视等广告专属媒介的出现,以人为本的广告传播“focus”理念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再加上广告监管的不断成熟,广告传播也实现了“贴身性”和“宜人性”,广告传播呈现出“环绕型”场景;虽然广告场的场域相对缩小,但广告场的场强得到了增强,广告场的时效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广告传播的效果也得到了优化。

第五种类型是“多对多”的合众传播。随着广告传播理念的精深和广告媒介的人性化,广告对象对广告信息的主动寻求和充分利用使得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广告主与广告对象的交流呈现出“封闭型”的传播场景,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合作和“共赢”成为主要的广告行为,广告传播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和离散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时期,广告场的场域进一步缩小,而广告场的场时和场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也达到了最为理想的传播境界。

五、规律——“广告场”的社会寓意

广告场自人类有目的的开始进行信息传播就诞生了,但随着广告媒介的技术进步和由此所引起的市场多角关系的形成,广告场在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来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广告时空角度来讲,广告场的发生机制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从集中到离散的过程。在人类信息传播之初,由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广告行为只是一种在有限区域发生的偶然性行为,广告场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范围也极为有限;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独立广告媒介和广告的出现,使得广告传播走向专业化,广告行为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必然性社会行为,广告场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第二、从广告的交互性的角度来讲,广告场内部的信息流动经历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再到系统传播的过程。广告传播在诞生之初,广告主是广告传播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广告对象只是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随着社会的民主化和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广告对象交互成本的降低,广告对象开始有针对地与广告主进行广告信息交流。在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时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只是根据特定的广告信息在特定的传播区域进行交流,广告主和广告对象都是以自身的广告利益进行交往;而到了系统传播时期,广告主与广告对象在共同的社会系统和传播体系下,他们具有共同的外部约束力量,二者之间的广告交往呈现出交融性和共赢性。

第三、从广告心理的层次来讲,广告场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机的过程。广告的心理发生机制分为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四个过程,广告场由于最初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广告场的影响力只是发生在某个局部环节,呈现出很大的无序性;随着消费者研究的兴起,广告传播走向有序化和有机化,广告场的社会影响力呈现出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四、从广告传播内容上来讲,广告场的信息内容经历了从局部信息到整体信息的过程。广告场的信息覆盖最初只是单向度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信息,广告场较为零散化和破碎化;随着广告对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媒介之间的整合,广告信息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广告场的影响力也大幅增强。

广告场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构筑和谐的广告传播关系。笔者日前提出的“势能理论”强调的是广告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及广告主、广告媒体与广告的强势地位和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告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当广告主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广告媒体和广告会毫不犹豫地维护广告主的利益,广告主、广告媒体和广告就形成了天然的利益同盟,广告市场中的利益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这也是造成广告传播中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这里强调的是广告主、广告媒体与广告对广告受众的自主性责任。[5]而在广告场理论中,广告信息的传递是多方位的,是建立在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利益共享前提下,以文化缔构为最高目标的对等信息传递。广告场理论强调的是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和谐传播,广告主的理想、广告受众的素养、媒体的责任、人的专业水准、广告管理的适应性都是消除隔阂、平衡关系、缔构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元素。

注释

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6

这是我和我视觉关键总裁安德鲁・里德(andrewReid)合作的新报告――《关于客户,社交媒体分析不能告诉你的那些事》中的核心观点。这篇报道提供了期待已久的情境,即你的社交媒体粉丝究竟是谁?我们最大的发现是,即使你的社交媒体受众中有大多数是你的顾客(这也很难查明),但是实际上从整体来看,你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顾客。

三种社交媒体用户的差别

事实上,你在社交媒体上收听的90%的内容来自于只有不到30%的社交媒体用户。这30%可以被叫做是社交媒体热衷者,他们每周会发帖5次以上。和他们极度不同的安静一些的社交媒体用户才是你的社交媒体粉丝的大多数,也是你的潜在客户。他们中有些是社交媒体轻度用户,每周发帖2到4次;还有些是安静的潜水者们,一周发帖次数可能连一次都没有。但是不要误以为这些稍微安静的粉丝无关紧要:虽然他们几乎不信息,但是绝大多数的轻度用户和潜水者也会每天至少阅读一次他们的社交媒体页面。

了解这三种社交媒体用户的差异,不仅对你的社交媒体策略,也对你接近、了解客户群的需求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否正在尝试去了解如何服务,销售或吸引住你的客户,你都需要了解你所有客户的期望和态度。

通过和三大全球品牌商合作,将客户群的详细反馈和他们的Facebook资料数据结合起来,我们发现了社交媒体分析的盲点。这一调查表明从社交媒体页面及分析上听来的粉丝和顾客信息与那些真正在使用Facebook的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更为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第一次通过数据对比清晰地看到热爱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声音的人和那些潜水者的区别。这对于你的生意也尤为重要。

社交媒体热衷者

社交媒体热衷者们是社交媒体分析工作最易捕捉的人群――因为他们(好吧,承认是我们)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网站。这些爱好者们往往是些购物的渴望者。他们很有可能正在寻找下一个要买的,以期在大卖场完成的购物。他们也是移动设备的忠实用户-当在实体店购物时,他们很有可能拿出手机来进行对比。他们也会有选择地定期观看一定类型的电视节目,更有可能在做出购物选择时向家人、朋友咨询,并且更有可能会反过来分享他们自己的意见。这类人是你最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捕捉到的社交媒体粉丝代表。

潜水者

但是缺失的是有关轻度用户、潜水者的顾客群信息――这些数据最不会出现在你的社交媒体用户分析中。潜水者们不太情愿购物,并且社交媒体也不大能刺激到他们的购买欲。不像社交媒体的热衷者,你不可能发现潜水者们在大卖场购物。比起移动装置他们对电视更感兴趣。他们看更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很少追随Facebook上的话题(然而,有趣的是,他们似乎更愿意玩在线游戏)。脱机状态时,他们不大愿意向朋友和家人求助购物建议;在线时,也不大感兴趣与网友分享自己的看法。

轻度用户

社交媒体的轻度用户正好介于这两种极端者之间。但是跟潜水者们一样,他们会常常会被社交媒体分析遗漏掉。因为比起热衷者们,他们发的帖子太少了。就算他们占据了你社交媒体粉丝的20%,你在社交媒体上听到的所有意见中,他们发出的可能只占10%。

别太依赖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7

关键词:媒体推进政府职能

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物质文明的结果,必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进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组织管理形式出现转型,走向“治理”,“治理”理念强调在社会自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希望通过倡导社会参与来改善政府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西方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不仅在政府管理内容、形态、手段上进行了调整,而且带来了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的重新调整。西方的经验表明,实现治理不仅要发挥公民和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而且要改造政府,通过自身组织结构和内部关系的改造,提升政府能力,增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学术界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逐步推介,我国政府的改革技能、理念和创新精神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从“全知全能型”向“有限政府”、“市民政府”和“法治政府”转变,“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共识。在政府的管理方式上要求政府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使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更加符合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

可以说,治理理论是媒体制度化参与推进政府职能的重要理论源泉。那么何谓“善政”和“善治”呢?自从有了国家及其政府以后,善政便成为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政治管理模式,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善政的最主要意义就是能给官员带来清明和威严的公道和廉洁,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很高的行政效率,良好的行政服务。毫无疑问,只要政府存在一天,这样的善政将始终是公民对于政府的期望和理想。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善政”却遭到了“善治”的强烈挑战。概括地讲,善政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实践也证明,媒体的制度化参与可以增进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和谐,使有关决策得到顺利实施,也可以促使政府依法行政,确保政府执政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综上所述,无论是“治理”还是“善治”,都更强调通过媒体和公众参与促使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媒体参与、公众参与成为“治理”和“善治”的显著特征,建立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媒体的发展,带动了活跃的受众市场,如今的受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为加强与受众的联系和沟通,许多传媒开始尝试参与式报道,开通参与热线,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活动,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与参与,延伸传媒的服务功能。

开门办报、开门办台,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传媒人的重视。于是,有了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经视开放日”,有了长沙晚报的“开放办报周”。然而,这个“开”字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开放,还要求媒体在实质上跳出以前被动报道新闻、单纯办媒体的框框,堂堂正正地做社会活动的策划人,大胆参与并主办各项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制造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活动这一平台与自己的受众建立双向交流的良好机制。发挥报纸的多种功能、多种用途,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受众。而基于公信力、活动效果等劳面考虑,媒体举办活动吏多地主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和活动影响力。比如在“3・15”国际消费者日期间,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举办各类鉴真识假活动;在房地产交易旺季,与房产局联合举办大型房交会等。这些类型的活动,从政府角度而言,能够更好地推进政府职能。政府只需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进行政策指导,将很多具体繁杂的事宜交由媒体社会化;而媒体能从中获取极大的社会效益,提升媒体公信力。有的活动还能为媒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房交会、汽车博览会等。

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机制建设的对策

我国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和制度的层面对构建社会媒体参与机制作粗略的思考。

曹先,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努力营造有利于媒体参与的政治文化。从政府方面讲,应切实从对媒体行政管制向媒体参与的理念转变。各级政府官员必须真正把吸收媒体参与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看成是优化政府行为的必由途径。另一方面,媒体必须确立强烈的参与型思想观念,积极、自觉、主动地参与并切实监督政府行为。笔者认为,现阶段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建设性”意味着媒体可’以为政府做除新闻报道之外的很多建设性工作。“合作”意味着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各类活动,制度化地参与推进政府各项职能。“伙伴”意味着政府和媒体应是平等的,彼此尊重,各司其责。有了这个关系定位,将使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历程中发挥更积极、更专业的作用。

其次,从制度的层面,进一步完善媒体参与的_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使媒体的参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媒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参与途径和参与方式。同时,为了保障媒体参与的有效性与公正性,应以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

再次,建立健全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机制的具体参与办法。目前,在提高媒体参与国家和公共事务行为的制度化水平方面,一是要完善和落实已有的制度,二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媒体参与的切实有效的制度。针对目前我国媒体参与推进政府职能中参与渠道窄、参与形式少的现状,尤其应在拓展和优化参与渠道,创造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并使新的参与方式制度化。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式的实施有利于媒体制度化推进政府职能:

开设媒体权威专版、专栏。政府通过媒体权威专版、专栏,推进政务公开。真正实现阳光政务,增加透明度,扩大群众对政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媒体通过这类专版、专栏,扩大影响力,提升公信力。这类专版、专栏所的,不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而要是真正对公众有用、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信息。比如,2008年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同时详细刊登了各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这一专刊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报纸很快被一抢而空并数次加印,一时昆明纸贵,此举被称为“政府阳光政务的具体体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政府职能改革和媒体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开电话号码。应当成为媒体权威专版、专栏常规信息,表达政府接受全社会监督的决心,增加老百姓的知情权、监督权,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8

[关键词]国内移动社交媒体;定位;多维尺度分析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5.01.017

1前言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web2.0[Zw(]web2.0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Zw)]的到来,社交媒体也随之涌现,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层出不穷。从最早的猫扑,天涯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微视,社交媒体从电脑搬上了手机,而且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更是达到了5亿,手机超越电脑成为我国第一上网终端[1]。随着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将社交圈搬上手机,这导致了传统社交媒体的没落。然而现有的移动社交媒体,如QQ,微博,微信等,其功能大都集中于即时通信,内容分享,个人信息展示等,出现了产品雷同化的现象,导致目标人群定位不明,致使大量用户流失。对于移动社交媒体来说,最为迫切的问题是识别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以及与竞争者的区别。然而对于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这些在理论上目前都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国内外学术界对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导致移动社交媒体的定位都是靠直觉,或者将所有能想到的功能都集于一身,使得用户不知所措。

2文献回顾

“社交媒体”是一种以用户自行生成和共享内容为特点的新媒体,它是建立在web2.0的基础上。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一个本质问题却遭到忽略,即如何在互联网技术产品不断多样化的背景下定义“社交媒体”并对其进行定位[2]。

欧洲商学院教授卡普兰给社交媒体做出了如下定义:社交媒体是一类允许用户创建和交换生成内容的应用,该应用是建立在web2.0的思想和技术基础上[3]。基于此,本文将移动社交媒体定义为:移动社交媒体是一类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且允许用户创建和分享内容的应用。

有了如上定义就能对现有的移动社交媒体进行定位分类,欧洲商学院的学者们设定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存在”两个维度,通过测量不同移动社交媒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对其进行定位分类。而加拿大的学者詹・基茨曼(JanKietzmann)则更进一步,他提出了蜂窝理论(如图1),将移动社交媒体的属性分成7个模块:揭示身份、对话、共享、揭示个体“存在”信息、建立互动关系、建立名望/可信度和建立社区[4]。本文参考上述文献,确定了移动社交媒体的几个重要属性――交友、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新闻浏览,并根据这些属性对其进行定位。

图1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国内现有的移动社交媒体――QQ、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猫扑、豆瓣、微视、陌陌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这些移动社交媒体的用户对其在交友、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新闻浏览,这8个属性上的评价,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分析用户心目中对这些移动社交媒体的感知偏好,探讨用户感知结构差异,为移动社交媒体的定位策略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通过一组直观的空间图来表示研究对象的感知和偏好,即用多维空间中的点表示不同移动社交媒体之间的感知或心理测量关系[5]。空间图的各维度代表一个以上的属性,可以通过观察坐标轴和各个品牌的位置解读空间图,从而可以得知哪个品牌更加注重哪个属性,据此可以对其进行定位。

4数据收集

根据《中国社交媒体-统计数据和趋势》显示,我国社交媒体的用户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1~30,占比49%,因此,主要该人群发放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就问卷中的各个品牌属性进行打分,分值越高,代表该属性越受偏好。林震岩认为,进行mDS分析,只要一份问卷就行,但为了有更高的代表性,所以搜集更多用户的意见再进行分析[6]。因此本文通过网站问卷星(http:///)共发放20份电子问卷,回收20份,其中有效问卷15分,有效回收率为75%。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用8个属性来评价移动社交媒体的表现,这8个属性分别是交友、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新闻浏览。

9个品牌的移动社交媒体受访者的样本容量为15.其中女性占40%,男性占60%。93.99%的受访者年龄在21~25岁,6.67%的受访者年龄在26~30岁。其中微信的使用率为100%,新浪微博的使用率为53.33%,腾讯微博的使用率为13.33%,QQ的使用率为80%,人人网的使用率为33.33%,豆瓣的使用率为13.33%。受访者通过移动在线媒体进行写日志的占40%,发照片占53.33%,更新状态占66.67%,分析新鲜事占60%,留言、跟帖占73.33%,玩游戏占6.67%,与好友即时聊天占86.67%。

5实证分析

5.1移动社交媒体具体属性表现比较分析

表1分别列出了QQ、微信等9个移动社交媒体在交友、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新闻浏览8个属性上的平均得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这9个移动社交媒体中,表现最好的是微信,在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5个属性上都排名第一,在交友、建立社区、新闻浏览三个属性上排名第二。QQ表现得也比较好,在交友、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三个属性排名第一,在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娱乐/游戏、新闻浏览这几个属性上排名第二。新浪微博有自己的特点,虽然它的属性排名都不是很靠前,但是在新闻浏览这个属性上排名第一。其他几个移动社交媒体品牌在各个属性方面都表现一般,其中腾讯微博排名较靠前的属性是分享内容,排名第五,人人网排名较靠前的属性是交友,排名第三,猫扑排名较靠前的属性也是分享内容,但是只排第六,微视跟豆瓣都是在分享内容这个属性上比较突出,但还是没有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七跟第八名,陌陌最突出的是其交友属性,排名第四。

5.2移动社交媒体定位感知图的构建与分析

5.2.1移动社交媒体的定位感知图

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绘制用户对QQ、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猫扑、豆瓣、微视、陌陌这9个国内移动社交媒体的感知图。通过计算Young应力公式1的应力值(Stress)和模型决定系数(RSQ),对移动社交媒体,二维感知图的应力值为0.02565,模型决定系数为0.99698,接近1,根据Kruskal的解释,应力系数0.2以上(不好)、0.1(还好)、0.05(好)、0.025(非常好)、0.000(完美)[6]。因此本文的二维感知图拟合度非常好。

根据各个移动社交媒体品牌在感知图中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它们在各个属性方面的表现以及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和竞争关系也可以通过空间感知图表现出来。以各个移动社交媒体各属性的得分为应变量,以各个移动社交媒体在各维度的坐标值为自变量(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在感知图上得到各个属性向量。回归结果汇总如表2所示。

各移动社交媒体在不同属性上的表现可以通过感知图中的属性向量说明,将感知图中代表各个移动社交媒体的点向属性向量上引垂线,该垂线段越短,代表该移动社交媒体在这个属性上的表现越好。

如图1所示,QQ和微信在感知图中的位置比较靠近,说明这两种移动社交媒体在消费者心目中定位比较类似,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竞争关系。腾讯微博和人人网距离原点比较近,说明这两种移动社交媒体在各个属性上表现都比较良好,其都定位在属性齐全,功能强大上。其他几种离原点都比较远而且彼此之间间隔也较远,说明这些移动社交媒体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是异质化的。

5.2.2定位感知图中的维度

感知图中的维度是用户用来感知和评判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劣的标准。为了识别维度的含义,分别将各个移动社交媒体在两个维度上的坐标作为因变量,以各个移动社交媒体在交友、即时通信、分享内容、建立互动关系、建立社区、个体信息展示、娱乐/游戏、新闻浏览这8个属性方面的平均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大的自变量来解释感知图的维度[7]。

对移动社交媒体感知图的第一个维度进行回归时,最后得到的回归模型中保留了交友、建立互动关系、分享内容这三项为自变量,排除了其他5个自变量,回归模型的R2为0.992,调整后R2为0.987.在对第二个维度进行回归时,最后得到的回归模型中保留了新闻浏览和交友这两个自变量,排除了其他6个自变量,回归模型的R2为0.990,调整后R2为0.987。回归方程如下:

X1=-8.329+0.7×建立互动关系+0.435×分享内容+0.203×交友

X2=-0.980+0.402×新闻浏览-0.209×交友

回归模型结果说明用户在感知和评判移动社交媒体时,采用的最重要的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建立互动关系、分析内容和交友,第二个维度是新闻浏览和交友。对于维度一来说,三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坐标轴的左边建立互动关系、分析内容和交友这三个属性得分低,而右边得分高。对于维度二来说,新闻浏览的回归系数为正,而交友的回顾系数为负,说明坐标轴的上方,新闻浏览属性得分高,交友属性得分低,而坐标轴的下方,新闻浏览属性得分低,交友属性得分高。

图2国内移动社交媒体感知图

6讨论

就国内移动社交媒体的空间感知图来说,右下方区域代表在交友、建立互动关系、即时通信、娱乐/游戏这几个属性表现非常良好,而且距离属性向量越近,代表该属性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QQ和微信在交友、建立互动关系、即时通信、娱乐/游戏、个体信息展示、建立社区以及分享内容这几个属性上都表现非常好,属于全面优势定位。因此这两种移动社交媒体今后应该继续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定位。而新浪微博跟腾讯微博在新闻浏览方面表现得比其他社交媒体要好,属于特色定位,而人人网在图中的位置比较靠近原点,而且处于各个属性向量的正向位置,其定位比较中庸。陌陌虽然只有在交友属性上是正向,说明其定位在差异化上,但是其交友属性还是不及QQ和微信,因此陌陌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则必须进一步强化其交友属性,并且还须想法进一步提高其在个体信息展示、建立互动关系、即时通信上的属性水平。猫扑、豆瓣、微视则处于弱势定位区域,比较现实的定位调整是提高在新闻浏览、交友、建立互动关系、分享内容这几个属性的水平。或者只提高其在新闻浏览、分享内容以及建立社区这几个属性水平,达到差异化的目的。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感知图的右上方区域还是比较空的,属于“蓝海”领域,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7结论

本文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描述了用户对国内9大移动社交媒体的空间感知图,说明了消费者对这些移动社交媒体的感知,以及它们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并根据它们在感知图中的位置做出了分析,且对各种移动社交媒体未来的定位调整方向提供了改进建议。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用户在识别国内移动社交媒体的定位时,主要考虑交友,建立互动关系,分享内容以及新闻浏览这两个维度。因此,移动社交媒体要想改进产品定位也因从这两个维度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1-16].http:///link?url=5q5BgCmpR5yaS_vpxmn-Cjk2plye-kj6ciZ9mvhix84DiLgn4a5uhq4qfUiKVun-hpZFe6rddis8tRaUrrcRpG5vGF-L5ptn1mfeHcpp6m.

[2]徐天博,曹雨齐.社交媒体:不同偏好的多样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30(B006版).

[3]andreasKaplan,Usersoftheworld,unite!the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ofsocialmedia[J].BusinessHorizons,2010,53(1):59-68.

[4]JanKietzmann,Socialmedia?Getserious!Understandingthefunctionalbuildingblocksofsocialmedia[J].BusinessHorizons,2011:241-251.

[5]纳雷希・K.马尔霍特拉.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19-422.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9

web2.0时代新媒体的挑战

web2.0时代的新媒体,逐渐具有更多交互性、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个性化等属性,其模式更加以用户为中心,从而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过去门户网站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一样,目前更新的“新”媒体也给门户网站的业务经营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压力。

内容生产面临挑战。以UGC(用户生产内容)类新媒体为例,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分享,而用户在地域分布、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诸多差异,促使这类媒体在内容生产的即时性、全面性、个性化、本地化方面取得了巨大优势。

内容传播面临挑战。以SnS类媒体为例,不仅用户在内容过程中实现了与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促使这类媒体在内容传播的交互性、社会化、分众化程度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伴随着“智能便携终端+app”的互联网使用模式日益流行,逐渐实现了各类媒体形式的融合,创造了用户阅读信息内容的新体验,迎合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趋势,促使这类媒体在内容传播的移动化体验方面更受欢迎。

用户经营面临挑战。以SoLomo类媒体为例,逐渐整合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和信息,逐渐聚拢了具有高度黏性的海量忠诚用户,促使这类媒体在用户数据资源利用方面逐渐拥有了掌控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相关业务经营,逐渐与门户网站在人气方面拉开了差距。

亟待提升业务运营的水平

web2.0时代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冲击,给内容导向型门户网站的业务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竞争态势下,内容导向型门户网站需要紧跟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新的信息传播技术趋势,满足和贴近用户不断涌现的在交互化、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个性化等方面的需求,提升业务运营水平,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

内容生产新要求:内容全面性与内容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需要平衡。2012年,网易联合艾瑞进行了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有88.9%的网民依然会通过门户网站来获取新闻资讯,但是网民使用网络服务和获取资讯的需求、目的已更趋于多元化。伴随着海量资讯时代成为过去,门户网站必须要在提供全面资讯和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中找到平衡点。门户网站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多本地化、生活化的内容。门户网站的发展,还需要考虑UGC类媒体碎片化内容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微博、好友社交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知识分享网络、社区/论坛网络等为代表的UGC类媒体,创造了极为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内容,如何在信息庞杂的互联网空间发挥门户网站信息整合能力和大数据技术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内容导向型网站的核心价值,成为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内容传播新要求:门户网站的内容呈现需要更加注重交互性。根据用户浏览历史记录生成相应的浏览模式,及时提供用户喜欢的内容,精准满足其信息需求。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并为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浏览体验,需要更多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跟随用户浏览页面的滚动操作,并实现用户与门户网站之间的智能交流互动。门户网站的内容传播需要更多关注用户体验效果的改善和浏览设计水平的提升,更多注重移动终端的呈现效果,特别是多种终端的内容同步及时更新。

用户经营新要求:门户网站现有服务质量的反馈情况、门户网站的版面设计是否符合用户要求、门户网站首页和频道该如何改进等,都需要基于用户数据的深度分析。未来,门户网站的大数据技术平台、专业分析人员、各类接近用户的互联网应用产品所搜集到的用户数据资源等将会成为决定门户网站市场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实现自我转型的思考

内容生产层面,从“编辑策划与更新”转向“数据驱动策划与更新”。全面提升内容生产的水平,必须进一步贴近用户的访问习惯,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为用户提供个人菜单,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率、最具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其操作模式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之后,形成一个清晰的“模型”(也可以叫“路线图”)。然后,系统根据这个模型,自动抓取个体关注的信息,在整合之后,向每个用户主动推送。例如,《赫芬顿邮报》和Gawker网站上传播的新闻通常取决于数据,而不再取决于编辑的新闻敏感度,数据比有经验的记者更能揭示出哪些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

内容传播层面,从“大众传播”转向“定制化、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门户网站的架构设计和服务设计,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借鉴web2.0的各类展示方式,有效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提供具有更多社交属性、互动属性、移动属性的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并促进分享以扩大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如重要新闻资讯的及时推送、个性化信息内容的交互式呈现、分众读者的差异化阅读体验、自我掌控的信息聚合项目、网站电脑界面与移动界面的内容同步更新等。例如,2013年4月1日,新浪改版之后,推出了“猜你喜欢”这一栏目,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还可以与微博账号个人信息形成匹配推送,甚至可以考虑提升其成为具有实时交互功能的网站首页和频道网页。

用户经营层面,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创用户价值经营新模式。构建用户个人服务中心,积累用户数据资源。以个人信息页面、邮箱账号、网络通行证等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以此提高用户对于网站的忠诚度。例如,虽然谷歌产品众多,但在用户个人账户中心可以看到各类清晰简明的服务列表,这是用户使用谷歌产品的大本营,也是个人形象展示、信息资源整合的根据地,不仅可以放置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照片,还可以添加链接地址列表。

社交媒体的类型篇10

关键词:六维沟通;新媒体营销传播;消费者形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57-02

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开放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作为新媒体的特征,已在学业界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之上,学业界探索出大量网络新媒体营销传播的理念和理论,如体验营销、互动营销、内容营销、社群营销、数字营销、跨界营销、交互广告、原生广告、病毒营销、口碑传播、混沌营销、社会化营销、吐槽营销等,但这些理念或理论琳琅满目,让人莫衷一是。

一、新媒体营销传播理论研究现状与问题

梳理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对新媒体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有三大流派:媒体派、营销派和学院派。媒体派以网络新媒体平台为代表,以自有媒体销售为指向,搭建各类理论工具,如新浪impaCt营销理念、搜狐m.a.t.R.i.X矩阵营销理念、腾讯泛关系链营销解决方案和智慧全景式营销理论、百度monments营销解决方案、w易态度营销体系、凤凰网原生营销等。营销派以营销传播公司为代表,站在智力服务的角度构建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传播方法论,以示专业,营销派的理论或强调创意驱动,如DDB的六度社群创意理论;或强调品牌运营,如博圣云峰的社会化运营理论,六纬沟通的互联网+时代品牌营运太极阴阳论;或强调场景创新营销,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提出场景营销方法论;或强调技术驱动传播,如点点客的营销平台理论等。学院派以学界为代表,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展开理论研究,如北京大学陈刚教授的创意传播管理等。

上述三大流派的创导者,很多是建立在国外学业界专家观点的基础之上,但国外专家的一些观点有失偏颇,如米尔格伦教授(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你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最多不超过6个人”,但他忽略了关系的强弱之分,也就是说,通过六个关键人搭建的关系是停留在找到、知道层面的弱关系,而非真正意义上能驱动对方产生态度和行为变化的强关系。建立在这一理论假说基础上的社会化营销传播理论自然有待推敲。

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关系模型,帮助企业认识到新媒体生态下消费者的行为变化,知晓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层次、场景、方法等内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的重点即研究上述问题。

二、新媒体生态下消费者生活形态

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由单一的现实生活空间进入到数字和现实相交互的两大空间中,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有三大沟通层面和六类沟通场景,但沟通的核心始终指向消费者人性本身。

1.两大并行的空间维度。新媒体构建了虚拟且真实的数字生活空间。随着数字化媒体生态的演进,消费者生活在现实和数字这两大“空间并行、间同步”的场景维度中。消费者利用各种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工具连接这两大空间维度,并在这两大空间维度中自有的切换身份、工作、学习、娱乐等场景。

2.三大沟通层面。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即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系统+悟觉这一心觉系统)感知由介质(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成的媒体内容(如新闻、游戏、电视剧、音乐、图书等)。

在两大空间维度中,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与品牌进行虚拟与现实的沟通。这些沟通分三大层面:(1)感官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获取信息的接触体验;(2)情感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解读内容的情感利益;(3)灵魂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心灵感官感悟符号的灵魂禅意。

3.六类多元化沟通场景。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有六类沟通场景:聚众沟通场景(即以一对多、单向传播为模式的大众传播、会议营销等情景)、户外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户外所接触的、由交通工具、户外大牌等所构成的媒体情景)、消费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知到的体验情景)、移动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碎片化时间中接触到的移动智能终端媒体情景)、终端媒介场景(消费者在终端被影响的购物场合)、口碑沟通场景(其他信息接触对消费者形成的口碑影响情景)。这6大沟通场景是品牌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营销传播入口。

4.一个回归消费者人性。在多维虚拟实境的新媒体生态背景中,消费者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内容创造者、话题参与者、活动体验者。尽管消费者的生活角色、社会关系、生活形态越来越复杂,但消费者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性始终未变,尤其是消费者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必须回归人性。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已演变为一种“在两大空间维度中进行身份切换、在六类沟通场景、三大沟通层面上接受信息影响”的社会化行为。

三、六维沟通模型的内涵及核心内容

众所周知,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可以用公式“信任+互动=关系”表示。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它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新型的社会化互动和建立新型的社会化信任。这种新型的社会化互动信任关系,我们可用六维沟通理论模型来表述。

1.六维沟通的内涵

所谓六维沟通,即在新媒体背景下,品牌在消费者生活的两大空间维度中,利用六类沟通场景从三大沟通层面上,对消费者进行感官的广度刺激、对情感的宽度交流和对灵魂的深度沟通。

作为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新型关系的六维沟通模型,其核心内容是:企业要结合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对品牌营销传播活动进行顶层规划(即沟通元的规划),并将其延展为包含品牌(或产品)信息和消费者乐意接受内容的病原体,为消费者构建核心符号意义价值,以触及消费者灵魂深处的终极目标,注重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进一步将沟通元和病原体以多种介质的创意组合,将其延展为各类消费者容易接受的内容,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方式增进与消费者沟通的宽度;整合各类营销传播工具和媒体平台,以强曝光刺激消费者感官的方式,增强与消费者沟通的广度。

2.六维沟通的理论方法体系

作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关系的模型,六维沟通实施有四个阶段:沟通元规划阶段、病原体设计阶段,营销传播策划阶段和营销传播策略执行阶段。

(1)沟通元规划阶段。沟通元即品牌核心Dna和沟通的核心价值。沟通元的规划是立足于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人格化构想,必须基于人性洞察和消费者画像,强化品牌对消费者灵魂深处的触动。

(2)病原体设计阶段。病原体即消费者容易接受、且便于形成口碑扩散的信息内容。病原体的设计是对品牌沟通元的解码。它必须坚持4i原则(即有趣、利益、个性和互动)和可延展性原则和消费者可参与性原则。

(3)营销传播策划阶段。①工具整合: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宽度与广度,将广告、公关、事件、促销等营销传播工具整合,搭建品牌的营销传播模式。常见的模式有:a.悬疑广告+事件传播+微博扩散+搜索引擎优化;b.微电影+话题口碑+搜索引擎优化+线上线下促销;c.热点话题+病毒创意广告+网络促销;d.网络直播+病毒话题+介质延展+扩散传播……在整合工具构建营销传播策略模式时,模式无定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②内容延展: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沟通的宽度,将沟通元延展为各种创意病原体,与消费者协同创意各类病原体,驱动社群的创意传播,增进消费者与品牌沟通的广度。③平台扩散: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接触的广度,实现创意内容的协同扩散,让品牌信息利用“强关系媒体”无缝隙、全方位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利用“弱关系媒体”建立品牌信息的广泛传播,利用内容的协同创意进行品牌的口碑扩散。平台的扩散是指创意内容在微博、微信、搜索引擎、视频、电商等数字新媒体平台上的扩散。

(4)营销传播策略执行阶段。即对营销传播既定方案的具体实施。执行过程中,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策略实施的节奏和对整体过程的控制,以便随时调整和优化策略。

四、小结

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是在两大空间维度、六类场景中进行三大层面的沟通关系。品牌必须进行沟通元的顶层规划和病原体的创意设计,运用各类营销工具组合环环相扣,并借助各类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扩散,方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全景式的品牌印象,实现传播效果向销售效果的转化。

考文献:

[1]陈刚,沈虹,马澈,孙美玲著.创意传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美)肯特・沃泰姆,伊恩・芬威克.台湾奥美互动营销公司译.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新媒体与数字营销指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黎万强.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