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8:14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1

市场需求巨大

在今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美国强生(医疗器材)公司在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等六个城市举行了以“健康随手测,强生健体行”为主题的“2005年百万家庭健康行”活动,向当地群众猛推他们最新上市、1000元一支的“随手测”血糖仪。

强生瞄准的是一座极待开采的“中国金矿”――中国2004年已有41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并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但仅有1.5%左右的患者拥有自己的血糖仪,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比率高达90%以上。假设未来几年中国有5帆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购买血糖仪,平均每台以1000元的价格计算,2000多万患者的消费总量就超过了200亿元!

血糖仪仅仅是一种家庭医疗产品。如今家庭医疗产品已在中国开发出了很多品种,带来了一个难以估算的十分庞大的“钱景”市场――在欧盟发达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在医药总产值中各占一半,或者分;在中国,这个数据为9:1,市场空间非常乐观。

不少投资者已注意到:家庭医疗器械正在全国各地极速“走红”!在大小城市的街头,都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兴味盎然地试用各种新奇的家庭医疗器械。而那些抢先进入家庭医疗器械生产或销售领域的老板,已将大把钞票塞进了他们的口袋。

市场专家指出:中国的家庭医疗器械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新兴市场领域,家庭医疗与保健工程是今后家庭的投资方向,今后完全可以像卖电视、冰箱等家电那样,把家庭医疗器械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其主要原因有:1、中国国民医疗保险水平低,城市居民医药医疗自费比重较大,而农村几乎完全自费。这种情况导致国人寻求自我治疗的意识增强,因此家庭医疗器械的发展具有文阔的市场空间;2、近年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也越来越注重自我保健,一些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的小型医疗器械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3、现代生活节奏加速,使得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和患有轻病的工作人群没有充分时间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时,家庭式的医疗器械就成了“家庭医院”的主要设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

而从西方的情况看,近年在西方各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家庭医疗器械行业却一枝独秀。美国《财富将家庭医疗器械行业列为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之首。

家庭医疗保健器械行业,金矿等你挖,但你准备好了吗?

三大产品亟待开发

家庭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家用治仪、家用检测器械、家庭保健器械、用护理康复器具等四大类。

而以下三种产品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光明的市场前景:

一、数字化、电子化的家庭医疗日器,前景好。

医疗器械已开始呈现从医院用医疗器械到家用医疗器械、再到家用医疗电器的发展趋势,这与电脑的发展很相似――开始是机构用大型电脑,后来家用的个人电脑逐渐增多,现在电脑已成为了一种普通的新型家电。

医疗器械将完全重复电脑的发展过程,而在深人家庭变成家电的市场化过程中,它将造就难以数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部分亿万富翁。

美国著名的巴特尔研究中心对今后10年市场热门进行预测,排名第一位的是能消费得起的家居医疗保健,今后10年对简易家用医疗设备的需求会很大。美国《财富》杂志预测21世纪前10年发展的产品,家庭医疗器械也被排在第一位。在西方,家庭医疗器械已占到整个医疗器械产值的40%,而专家断定不出10年,家庭医疗器械这一比例至少要倒过来。

在中国,由于公费医疗(社会统筹)覆盖小、水平低,家庭自费比重高,如何自我治疗、自我保持健康更今人关心,家庭医疗器械更是市场巨大,因此医疗器械将更快地变成与家用电脑一样的新型大众家电。

二、治疗性、保健性的家庭医疗器械,前景好。

与西方家庭医疗器械的发展方向不同,西方进入家庭的主要是检测类仪器,而中国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方向主要是治疗性质的。

因此,我们应主要投资选择家用治疗类机器,并且要着重考虑疗效和价格这两个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一、这类产品不是时尚产品,疗效是第一位的;二、在价格上,经营者必须确定这是给大众的产品,不是给富有阶层的产品,因为富有阶层更愿意到高收费的医院去治疗。

另外,不管是在国内或国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比例的快速增长,高科技家庭医疗保健器械,尤其是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器械、吸氧仪器及妇女保健和美容设备等,一直需求旺盛,家庭保健医疗器械的市场潜力凸现。

因此我们应大力投资或经销此类新颖产品,特别是保健类中医医疗器械,这样不但能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能打开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三、按摩器具,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利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和治疗,是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内许多新型按摩器材的推出,比如按摩椅、按摩枕头、按摩床具、按摩车等,备受国内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牛产阶级欢迎,国内各大商场都有专柜销售这类产品。

按摩疗法在国外也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我国按摩器具的国际市场也非常诱人。比如在2003年,由我国一些眼光超前的中小企业生产的按摩器具,出口总量一下跳到了7500万套,出口创汇金额达到3.15亿美元,我国一下成了按摩器具出口创汇大与此同时,国外生产的部分高档按摩床具等,在国内也有与众不同的营销路径

家庭医疗器械主要的经销渠道有零售、、网购、连锁经营等,目前直接零售(指从厂商或大批发市场拿货)的利润高达50%~60%,直接批发(从厂商拿货快速出货)的利润也高达10%~15%。

家庭医疗器械的货源地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特别是珠三角的浙江和深圳已发展成为我国各种医疗器械的重要制造基地,而深圳的高档医疗器械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目前深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近300家,医疗器械贸易企业400多家,占全国医疗器械单位总数的30%。

对于资金不是很雄厚、选择做零售商的投资者,除传统的批发进货渠道外,还可以采取当前比较先进的信息化网络采购,以从厂商或商处获得更低成本和更快速的货源。也可联合同行集体进货,这样更能节省货晶及运输成本。

对于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做区域商或进行连锁经营,特别是连锁经营,很可能成为未来家庭医疗器械零售业的主要业态。

另外,在目前家庭医疗器械市场刚兴起、中间利润还十分丰厚的情况下,开一间网上家庭医疗及保健器械商店也是一种既时尚又可行的营销方式。不过要清楚,目前这种营销方式所面对的顾客比较有限,主要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乐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因此货品应以日本松下自动血压计、欧姆龙电子血压计等大晶牌为主,同时在价格方面应主动让利,网邮价格可以比市场价格低两到三成。

对于资金特别雄厚的投资者,可投资开发成本更低、产品更新颖的家庭医疗器械产品,其中的市场容量相当大。比如几年前,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几十家生产小型家庭医疗器械的小企业,它们当初虽然没有任何的市场概念,只是在全国各地广招推销员做社区推广,但如今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已上千万元。其中的10家企业,还发展壮大为开发区的百强企业。

而家庭医疗器械最有力的市场推广手法是:1、社区推广;2、会议营销;3、电视直销。

家庭医疗器械目前最大的消费人群是老年人,所以应采用广播、报纸、杂志等比较常见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但与同样选择这些媒体的医药保健品广告作用不一样的是,医药保健品的广告主要是传播产品概念,传达促销销售信息。而家庭医疗器械广告的销售作用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要吸引目标消费者关注,并通过及时打进的咨询电话,有效地搜集消费者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直销、会议营销等,利用产品良好的体验感为诱饵,通过营销人员一对一的方式达成销售,再利用完善的售后回访服务,树立产品良好的口碑,进而影响相关消费者的购买。

除哈慈、像果等少数企业的产品外,家庭医疗器械较少大规模使用电视广告,因为电视广告大投入虽然有可能获得大收益,但是其中的风险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运作方式应比较细腻,主要是采用销售人员与顾客一对一的攻心手段,所以投资人或经销商要严格管理和培训销售人员。

另外,很多产品如华盛治疗仪、华汉神针等墓本上都是以,二、三级市场为主的,都是通过农村中小城镇包围城市的战略来达到全国市场走红。选择二、三级市场为主要市场,不管是推广手法、广告承诺、社区推广等,在二、三级市场都能游刃有余,所以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也是在广阔的二、三级市场。

做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不能有医药保健品的浮躁之风。医疗器械讲究的是实效,讲求的是市场效益,应扎扎实实地做市场,稳稳当当地赚钱。所以你要清楚,即使你的家用医疗器械已做到了市场反应良好,但也不可能像脑白金、纽崔莱等保健品那样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你只能“闷声发大财”。

如果你把家庭医疗器械的市场,做实在了,即使在,其他行业的品牌培育期,你也能保持良好的产品运作态势和稳定健康的现金流。待以时旧,你的产品肯定能成为品牌,你肯定能“从赚小钱到赚大钱”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高额利润必将吸引大量投资,所以你不管是选择做家庭医疗器械的生产商还是商、零售商,都要清醒意识到:在市场需求如此巨大的前提下,将来当然也会有较大的竞争风险。

生产企业的风险在于短期内难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这在将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将处于不利的位置。为避免此种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投资规模较小的企业,然后合并整合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整体竞争力。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2

吴实和:我认为,这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人口老龄化催生了一个持续五十年高速增长的行业,这使得需求迅速扩大,而且很多商品是刚性需求。其次,连续多年的人均收入高速增长解决了大家的购买力问题,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一万美金,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达到这个数字的地区家用医疗器械的购买会持续快速增长。最后,国民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强化,解决了买不买的意愿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努力凝聚了这个领域的大批人才,所以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记者:近些年来,医疗器械市场空前繁荣,大道有打造医疗器械店中的“国美”的计划,目前,企业经营重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吴实和: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大道可以说是伴随着这个行业一起成长的公司。目前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去年也开始和各地强势药店进行店中店合作,未来将形成以直营店和合作店为主的模式,用更快的速度来迎合行业的发展。

记者:市场在不断变化,作为零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势必将面临人才、人工、房租等高成本的考验,大道将如何应对?

吴实和:这个问题是整个零售行业都面临的问题,既是普遍性的问题,肯定也有一些通用的解决方案。人工成本方面,我们一直鼓励“家人”(大道员工的称呼)通过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强调靠本事挣钱、凭业绩吃饭的理念。因此,店里经常出现收银员收入超过财务总监、店员收入超过大区经理的现象,这方面我们不会吝惜。房租方面,当前没有特别好的办法,除了尽可能租期长一点以外,只能通过扩大销售来提升坪效。

记者:您认为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发展前景如何呢?

吴实和:中国整个医疗器械市场本身就有很大的潜力,中国医疗市场目前药品大概占80%、医疗服务占5%左右、医疗器械只占市场的15%,而一个成熟的医疗市场,应该是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各占30%左右,应该是1:1:1。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

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大道也清楚地看到,中国面临医疗体制的改革会牵涉价格,而价格的压力是企业需要去考虑的,大道对这些挑战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口的产品往往是在高端市场,我们应该更注重大众的医疗需求,这跟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国的医疗需求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最大的部分在中低端部分,所以我认为医疗器械公司更应该考虑这个区间病人的需求。大道公司会推出高质量的、价格更合理的骨科产品,来满足更多中国病人的需求。

记者:大道曾预计五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十年成为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连锁企业。目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吴实和:现在我们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要强化市场领导地位,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近三年,我们在保证公司各项指标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发展速度,争取让大道品牌深入人心,店铺在全国铺开,在大部分已进入城市争取实现区域冠军的目标。

记者:医疗器械科技规划政策的出台,指出将重点发展基层卫生体系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作为专业的家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大道是否将受益?大道未来之路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吴实和:这个政策对于销售医用医疗器械的企业是重大利好,对我们家用医疗器械零售企业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家用医疗器械是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医生证明,就可以去政府指定的医疗器械店刷卡购买,由国家埋单。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逐年增强,未来也可以像欧美国家一样,我们的老百姓可以到大道等行业内专业门店享受专业服务,同时享受国家医保政策的补贴。也许到那时,家用医疗器械的春天就真正地来了。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医用电子仪器市场医疗器械

一、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概况

1.市场现状与特征

(1)市场现状。2007年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3.3%。全年市场份额达到920.6亿美元。随着对电子医疗产品应用的普及,电子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整体市场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达到47%。

(2)市场特征。美国占全球市场主导地位,美国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最早最成熟,在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所占比重也最大,在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中所占比重2007年达到45.5%。欧洲和日本市场紧随其后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5.4%和12.9%。美国、欧洲、日本这三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占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83.9%,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虽然美国、欧洲、日本占据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是亚太(除日本)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2007年亚太(除日本)地区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同比增长18.7%,超过全球市场13.3%的增长速度。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是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2007年美国市场规模达到419.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5.5%。2007年美国市场同比增长11.7%,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两位数,近年来,美国企业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使得美国在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美国市场的稳定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欧洲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个发达国家组成,2007年欧洲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2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9%。由于欧洲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老年病人医疗设备市场将不断扩大,包括主要是电子医疗设备的各种治疗设备及病情监控设备。2007年日本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1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2.9%,日本的经济发达,人口基数较大,使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第二大国家,近几年来日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也都保持在两位数。

二、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概述

1.市场现状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快,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继续加速增长。2007年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243.2亿元人民币,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比增速为16.3%,超过了全球市场13.3%的同比增长率。

2.市场结构分析

(1)产品类型结构分析。电子医疗器械按物理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超声仪器设备、医用激光仪器设备、医用生化分析仪器、医用射频与核磁仪器设备等。其中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2007年市场规模为126.8亿元人民币。

(2)市场层级结构分析。中国一二级市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主要省会城市)电子医疗器械普及度高,主要采购需求来自产品更新换代,市场增长平稳,而增长最为突出的是五六级市场(行政区划的县级与乡镇市场),2007年同比增速为24.6%。得益于2007年初启动的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加大了对基础公共卫生网络,尤其是县级、乡镇级医院和卫生院的投入,给医疗器械市场注入了活力,五六级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由2005年的10.7%达到2007年的12.0%,增长率居于各级市场之首。

三、2008年~2010年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预测

电子仪器市场是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年医用电子仪器占有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医用电子仪器应用广泛,市场广阔,2007年同比增长14.4%。预计在未来三年,医用电子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

产品结构上医用电子仪器主要可分为心电图及其他电图机、监护仪器、电子治疗急救装置、电子压力测定装置、血流量容量测定装置等几类,其中心电图及其它电图机所占比例最大,2007年占医用电子仪器市场份额的24.2%。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4

近年来,越南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去年的增长率在亚洲仅次于中国,而越南医院的装备远不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越南政府拟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将省市一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全部更新,由于其尚未建立本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若拿出数十亿美元进口医疗器械及大型医疗装备,将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这无疑给我国带来巨大商机。这是由于不少在我国被视为是“大路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越南属于紧缺商品,其中包括:手术器械、康复器械、高分辨率X光机等。而越南市场准入门槛不高。除40种其能自行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时必须得到许可外,绝大部分医疗器械,地方医院均能自由进口,且税率在5%以下。另外,越南医院所需90%的医疗装备我医疗器械企业均能生产,且两国地域相近,我产品价格远比西方公司同类产品低廉。

越南医院装备亟须更新换代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人口高达8600万人,在东南亚十国中居第一位。自上世纪80年代越南正式采取“革新开放”新政以来,其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目前,越南国民生活水平在东南亚地区居中上等。

20年前,越南尚未建立本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除纱布、消毒棉和注射器等少数低值医院易耗品外,其几乎所有医疗器械均需从海外进口。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越南最大的经济援助国,其明确规定部分援助资金只能用于进口日本公司生产的大型医疗器械(如Ct等高端诊断成像仪器等),故越南大医院的高级诊断成像仪器基本上是日本货“一统天下”。但是,越南很多地区财政仍十分困难,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的医院甚至还在使用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援助的陈旧装备。就总体装备而言,越南医院不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医院。这一情况令越南政府痛下决心――越南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在去年10月国会开会期间指出:“政府拟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将省市一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全部更新。”西方经济学家猜测,越南政府这一表态意味着在今后五年内,越南将会进口数十亿美元的医疗器械及大型医疗装备。

紧缺产品多

据报道,目前越南医疗系统最紧缺的医疗器械是“人工肾”(肾透析装置)。因为该国有不少病人正在排队等候做肾透析。由于越南国内企业至今尚不能自行生产肾透析机,故配备透析机的越南医院数量不多,大量的病人必须去大医院排队等候做肾透析。据悉,日本一医疗器械公司3年前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资486万美元建立了一家年产50万套人工肾/血液循环器的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销售额达1.075亿美元/年。

除急需肾透析机外,不少在我国被视为是“大路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越南也属于紧缺商品,其中包括:手术器械、各种内窥镜、医用试剂和造影剂、牙科设备、耳鼻眼科治疗设备、心电图仪和脑电图仪、产科器械、康复器械、电子重症监护仪、矫形器械(如各种人工关节等)、体外碎石设备(如超声波碎石机)、高分辨率X光机、彩色B超和黑白B超机、激光诊疗设备、激光美容仪、数字式助听器、人造血管、麻醉机、呼吸机等。

市场准入门槛不高

对于越南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关税问题,越南政府为鼓励地方卫生部门进口国外医疗器械产品,采取了低税率制。除对40种越南能自行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时必须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证外,对绝大部分医疗器械,地方医院均能自由进口,且税率在5%以下。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输液套和输液袋/输血袋等)的进口税率只有1%~2%。因此,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来说,越南政府制定的医疗器械关税税率是比较低的,其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相对来说并不高。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器械影响

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就已起步。当年中央投资10亿元用于试点,2005年又投资30亿元以扩大试点工作,但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2010年将有200多亿元用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有数亿元将用于改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条件。”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在未来5年中,近300亿元的农村卫生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支持重点。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有关中央重点支持的项目建设投资安排表明了这一点。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投资约占200多亿元总投资的65%;用于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的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30%,其中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的投资约占整个设备投资的60%。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医疗器械的影响分析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医疗器械带来具体商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必然会促进医疗器械的采购,9亿农村人口需求足以反映该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给我国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低端医疗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比如我国政府大规模采购的大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光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采购金额最大的是X光机和消毒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就成为了选择的主要对象,比如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新华医疗分别在中低端的X光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加快医疗企业的研发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企业就应该来加快研发,如何研制出成本比价低,使用灵活和方便的医疗企业,是医疗企业需要做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北京航天中兴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领域的创新研发,他们在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尤其注重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将目标锁定面向基层的普及型DR产品。该公司其承担的科技部、卫生部十五攻关项目——普及型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机一经上市,就因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青睐。

三、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国内医疗企业为重点扶植对象

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中央政府重点支持配置设备的方向大致为:其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如常规检查、急救、产科等。”在采购过程中应本着“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将按“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例如2008年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初步确定了34种产品目录作为农村卫生规划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装备品目,其中既有X射线机、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等常规设备,也有消毒锅、担架、一次性器具毁形器等价值不高的品种。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这些设备的研发、推广上做了很多工作,因此在在国内市场上我国国内企业应该成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同时在招标过程价格因素所占比重不宜过大,招标采购要透明、公正。”在招标时一定要强调服务。”在招标采购中,国家应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医疗企业应该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

就市场的本质而言,需求必将推动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农村市场非常重要,产品定位一定要满足五大特点: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既要现代化又要简单易学;成本要低,以保证价格低廉;售后服务应比城市更好。”

此外农村和社区市场点多面广,配送成本势必比城市大中型医院高很多,企业需要一种新的配送思路。”根据预测,医疗器械行业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变化,“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有1万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操作更灵活,在农村和社区市场将前途无量。”另外,由于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工程,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速度很快,不久他们也会加入该领域竞争。

无论如何,目前是难得的机遇期。在这块新大陆没有被跨国公司占领之前,本土企业一定要抢先出手。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完善医疗器械法规建设,为医疗器械进军农村和社区市场铺平道路。

3.加快医疗器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目前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医疗器械企业在准备抢食“蛋糕”的同时还有问题需要考虑。因此本文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品种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购置投资的费用,还要考虑如何减少使用、维护及辅助设施的费用,符合资源节约型的要求,一方面保证基层卫生院能用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产品,另一方面给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府采购通常会对产业发展起导向性作用,合理的方案必将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良性发展,从而保证医疗的后续应用。例如就放射设备而言,在人口较多地区的基层中心医院应适当配置国产低价位DR。”而对于以投资需求较大产品为主导的企业来说,政府能否在产品的先进性和价格之间进行平衡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6

一、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历史背景和简介

(一)医疗器械产业历史背景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等预期目的。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11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1.5万家,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2002-2011年复合增长率达21.6%,医疗器械在整个医药行业整体规模占比从8.8%(2002年)上升到15.2%(2011年),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湾三大产业集聚区,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耗材产品、监护设备、数字化诊疗设备等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健康支出的不断增加,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需求扩大,可以预计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质和量的再次突破。

(二)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简介

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起源于70年代末,在上海医疗器械厂下放知青的协助下启动。到80年代逐步形成2家地方乡镇企业,主要生产一次性使用注(输)器具。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医用耗材开始大量引入医疗单位,市场需求旺盛,吸引了一大批销售人员从事医疗器械终端销售工作。进入90年代,部分销售人员积累一定的资金实力后转入生产行业,由于产品范围大同小异,企业较为集中,货品齐全,备货方便,加之本土销售人员数量庞大,逐渐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耗材类医疗器械产销集聚市场,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百姓的富民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企业136家,生产、经营场地121.2万平方米,产品近200种,仅为之配套的各种物流公司达18家,从业人数1.7万余人。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一类产品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二类产品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三类产品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目前扬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6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31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5家,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0家。国家和省重点监控产品生产企业26家。

扬州市企业主要生产、销售的医疗器械覆盖18个大类,拥有三类产品注册证92张,一、二类产品注册证1878张。2011年全市企业销售收入总额322347万元,出口销售55000万元。按照2008-2011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保持在20%左右。

由于企业发展路径、管理模式相似,因而各企业存在许多共性特点。

1、企业规模小。一是从用工人数看,平均每家企业用工仅30多人,超过100人的企业仅有3家,不足30人的企业有50家。二是从产量产值看,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仅16家,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达56家。三是从资本实力看,注册资本超过500万的不足15家,占地20亩以上的不足30家。

2、市场适应性强。以耗材为代表的产品的特点是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耗材类产品开发难度小,技术要求低,依靠集散地优势,市场信息灵,能满足市场细分、客户需求多变的特点,企业易于降低成本。

3、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及重点生产环节操作人员由家人、亲戚担任,在企业规模扩增后,家族式管理体制在管理有效性、团队建设、责任和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弊端逐步显现。虽然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创业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部分企业尚没有认识到家族式管理的不足,缺乏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动力和决心。

二、扬州市医疗器械市场结构分析

在SCp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场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经营策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从本质上说,它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主要内容就是分析某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在市场竞争或垄断中的表现及其特征。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有3个,即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退出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产业集中度一般是指产业内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占整个行业或者市场的份额。根据2008年至今的年度产值、产量、销售数量、销售收入、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统计,江苏科凌、江苏中惠、可瑞尔科技扬州公司、江苏亚光、江苏华星、扬州卓和等企业是扬州医疗器械产业的领跑者,根据行业集中率(ConcentrationRatio)有关计算方案,扬州CR6约65%。

(二)产品差异化分析

医疗器械覆盖范围较广,产品差异化较大,既有高科技的大型设备,如mRi、Ct、pet、DR等,还包括纱布、棉签、导管等耗材产品。产业有其集聚性,扬州主要是临床使用耗材集散地,对扬州产品差异化进行分析发现,品种关联性不强,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雷同产品多,一般用耗材如普通诊疗敷料、诊疗器械包、医用导管等产品差异化较小,同质化竞争普遍,如一次性使用输氧管,有42家企业生产,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有48家企业生产,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和输注泵等三类产品也有近20家企业生产。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如电动手术床、彩超、介入导管等有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生产组织方式、营销策略上。因此,扬州医疗器械产业存在垄断条件,但不至于形成高度的寡头垄断。

(三)进入退出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一是医疗器械是用于治病救人的特殊产品,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有效性。目前我国主要由各级药监部门依据医疗器械有关法律法规行使监督权,对其研制、许可、生产、质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认证标准,一般企业很难进入。二是医疗器械技术投入较大,由于要在上市前对其安全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价,包括必要的动物试验和临床验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审批周期长,对新开办企业形成了很大的进入障碍。三是人力成本高,要求其管理人员不但具备管理知识,还要同时具备医疗器械工程有关专业技能。四是销售体系建立周期长,目前医药行业管理机制及政府采购模式不利于新开办企业,使用单位因体制及各种其他原因,一方面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等不敏感,缺乏寻找和更换供方的动力,另一方面,使用机构延期付款等占用资金行为,需要企业投入高额流动资金,导致新开办企业生存难度大。五是目前的有关政策鼓励医药产业规模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也对潜在进入者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

由于该产业的特殊性,受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其他行业小,承受的市场风险较少。企业只要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切实按照规则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取得较好利润及增长的机率非常高,从扬州136家企业有关数据看,亏损企业不超过5家。从利润率看,该产业明显高于一般工业产业,企业不会轻易选择退出或转移。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扬州医疗器械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控制成本为唯一目标追求,恶意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具体表现有:违法降低成本生产;过程控制不力,工艺稳定性差;管理混乱,生产过程可追溯性差;质检把关不严,上市产品质量不稳定。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一部分不认真执行法规要求,不能保证上市产品质量的企业,政府部门的处置措施将从经济处罚向强制退出转变。

三、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具体措施。市场行为通常包括定价行为、创新行为、销售及并购等行为。

(一)定价行为

扬州企业主要生产临床普通耗材产品,由于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多,价格较透明且相对合理,仅有少部分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自主定价较高。从目前市场定价情况看,医疗器械产品价格呈两级分化趋势,低端产品因竞争激烈,直接导致了恶性价格竞争的形成,价格持续走低;高端产品因品牌、市场维护、销售服务等建设较好,企业能够取得较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并购行为

企业兼并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整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商业规则。扬州医疗器械产业一直存在规模较小的问题,同类企业的兼并或重组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已有3家企业试行重组取得成功,1家企业被广东阳普集团收购。

(三)技术创新行为

“微笑曲线”理论表明,研发和营销环节附加值高、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低,要想提高产业附加值,不能囿于制造加工环节,必须向研发和营销环节延伸,必须发展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经调查,扬州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未受过高等教育,不具备经济、管理、医药等专业知识。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总数10.3%,仅仅符合法规底线要求,仅有约11%的管理者代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固定的技术投入规划。具有年产值超百万产品的企业数不足15家,年产值超百万的品种仅13个。品牌维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方面,发明和适用新型专利仅35个。大部分企业商标意识不强,拥有省著名商标企业仅5家。可喜的是,许多企业已认识到推进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开始加大技术投入,江苏海明公司研发成功自主品牌的双光子直线加速器,江苏华星公司成立了心血管支架研发中心,江苏亚华公司在记忆合金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还有部分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技术合作不断推进。

(四)销售行为

产品销售基本依托销售员队伍以传统方式推销。仅少部分三类企业初步建立了区域模式。落后的销售模式不利于企业及时获取、分析用户的质量反馈信息,也不利于企业质量信誉、品牌和品种规模的培植。

四、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由一定的组织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利润率常作为衡量一个产业组织绩效的指标。扬州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利润水平约15%。

利润率在不同企业及不同品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上高风险品种及高科技品种利润率高,而大部分生产普通耗材的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及利润降低的风险。主要原因: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低价竞争;由于本土化的采购方式,规模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在质量、销售等方面不占优势;大部分产品为手工制作,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拓展市场的能力不足,出口销售量小,未能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分工协作不够,受企业资本构成单一、管理者素质等影响,各企业热衷于小而全,难以形成合作关系。尽管企业集中、产品相似,但不同企业的各自优势技术不能形成互补,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部分基本原料如纺织物、高分子粒料价格持续增高。

五、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产业规划

争取政府对该产业规划方面的帮助,在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企业并购和重组,节省资源、联合做强;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如广陵区头桥镇要加强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建立物流专业市场、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培植龙头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提升产业档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提升竞争力

小企业利用自身灵活性,立足开发临床适用新品,在提高单品利润上下功夫;规模企业要打造拳头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规模优势。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整合产、商、研、学等医械产业资源,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打响区域和产品品牌。

(三)完善销售模式

引进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提高企业自行销售能力,从传统的销售员上门采购向销售转变,加强自行销售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售后服务及市场维护能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iSo9000标准的贯彻执行,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取代家族式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引人、用人、留人机制,加强和地方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推动合作办学,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操作工。

(五)建立行业协会

建立能够有效行使职能的行业协会,健全协会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竞争、促进优势互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牙科椅;医改政策;口腔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8-0003-02

1牙科设备和口腔医疗的发展史

1.1牙科设备历史回顾

从17世纪中使用的弓型牙钻开始,到18世纪中的发条式“森马伊”牙钻机,19世纪中期脚踏式牙钻机问世,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无专门的牙科椅,而是用普通座椅,或将普通座椅稍加改造作为牙科椅使用。1790年出现了稍加改造的牙科椅,装备了固定的头托和右扶手。1875年出现了手摇牙科椅,已可以变换患者。20世纪初,出现了油泵牙科椅,很快普及并延续至今。

1.2我国口腔医疗的发展

由于“牙病不是病”的观念长期占据在我国民众的潜意识中,牙科医疗也就被排在医疗发展序列的最后一位。这是束缚我国口腔医疗以及装备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口腔医疗体系整体装备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有极大的差距。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口腔设备总量据估算不超过1.5万台,医院按行政级别配置牙科医生,一般县级医院为1名,地级为3~5名,省级为5~10名,专业牙医严重不足。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口腔医疗得以快速发展。1996年由卫生部在北京首次举办了口腔设备与技术展览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口腔设备材料暨技术交流会,除此之外,每年还在广州、上海、成都、西安等地举办有关医疗器械的大型交流会。参观人员、参展商已涉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与世界口腔产业的接轨构建了坚实的桥梁。

1.3政策的扶持

针对我国较落后,特别是县级以下医疗行业落后的现状,近年来,国家也推出了有力扶持政策,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推出了“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科技部于2011年11月公布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对医疗器械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明确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以重塑整个健康产业格局的方式,对传统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值为1398.6亿元;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推算,产值超过3000亿元。据保守估计,到2015年医疗器械产值将达到4500~5000亿元。这些都预示着医疗器械行业机遇的到来,行业成长潜力巨大。

2现代牙科椅

2.1现代牙科椅的结构

现代牙科椅一般是指液压或电动牙科椅,采用电脑板控制,用以承载牙科患者并可以变换乘坐者的医疗设备。牙科椅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底座、升降装置、俯仰装置、头枕、靠背、座垫软垫、扶手及电气控制等几部分,它的动力系统一般是电机或液压装置,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预设几个常用的椅位;按照它与牙科治疗台的连接关系可分为机椅连体式和分体式,机椅连体式又可分为机载椅式和椅装机式;另外还有三折式牙科椅。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将牙科综合治疗机和牙科椅整体统称为牙科椅。机椅连体式和分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各有优缺点,椅装机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在牙科椅升降时可以保持手术灯、器械盘、痰盂等与乘坐者同步运行,相对位置稳定,而分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在这一方面往往不同;但分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在运输、搬运、安装方面却占有优势,而且牙科患者在变换时,手术灯、器械盘等不会晃动。

2.2国内牙科椅的设计和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专业生产牙科椅的厂家已有几十家,较大的有西北医疗、佛山中创、苏州公理福、佛山西诺德、上海菲曼特、佛山盛田等。

牙科椅产品也从最初的功能型向美观化、人性化发展,大量注塑、压铸模具的投入,高档进口皮革面料、仿真皮的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都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各种新功能、新材料、新造型的产品不断推出,代表产品有种植型牙科椅、儿童型牙科椅等。

2.3国内牙科椅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医疗行业和国内外贸易日益扩大的发展,牙科椅产量逐年上升,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2013年仅西北医疗牙科椅产品销售量就达到7000台,创历史新高。但是,国产牙科椅依然只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在一些大医院,高端牙科椅设备仍然采用进口。

在每次的国际口腔设备展会上,都可以看到国外口腔设备厂商的身影,其中德国展团、美国展团、日韩展团规模都很大,比较知名的商家有Kavo、西诺德、a-dec、卡斯特里尼、普兰梅卡、日本森田、韩国新兴等,他们都是国内厂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起步晚,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重视度不够,研发企业少,管理不到位,还有品牌效应等。不过这些已慢慢得到了改善,国内企业通过各种合作,合资等方式,也获得很快的发展,行业整体正在向国际水平靠近。

3牙科椅的未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快提高,人们只会对口腔保健、美容越来越重视,由此引出市场对牙科椅的需求肯定也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诊疗环境的美化,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牙科椅产品也终将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过渡,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牙科椅按我国医院设备使用状况,折旧年限一般为6年,虽然目前超期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但这仍会是潜在的客户。

日益增多的个体口腔诊所,也会带来新的销售量。个体口腔诊所投资不大、易开业,适宜于小规模大数量发展。3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要放宽医疗领域市场准入。4月15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回应,将推动简化私人诊所的审批标准、流程,并有望通过部门联动、现场确认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可以预见,将来具有浓厚商品服务色彩的口腔诊所将占有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

牙科椅未来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制造出具有舒适、安全、快捷、周全特色的产品,还要注重卫生、环保方向的要求,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消除卫生隐患,防止口腔交叉感染,

4结语

可以说,口腔医疗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富裕程度的标准之一。结合我国国情,口腔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牙科椅的需求在相当长时间里将呈上升趋势,国内厂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物资协会.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R].2013.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2013.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8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海内外商务交流。2008年后,中国本土企业针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发生了持续、迅猛的增长。从2009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总额以年均17.5%的速度增长,并在2013年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比较集中,租赁和商务服务、采矿和金融业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交通、仓储、邮政、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等。

按地区分,亚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地区,占约70%的份额。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在北美的投资额有大幅提升。在非洲和拉美,随其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的投资额也在不断增长。

以上海本地企业近两年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海外并购项目为切入点观察,按交易数量算,制造业、计算机及软件和金融服务业为上海企业海外并购活跃的领域;按交易金额看,酒店及旅游业、金融服务和计算机软件占超过70%的比例。其中,酒店及旅游业的高占比主要由锦江集团对法国卢浮酒店集团在2014年与2015年的投资所致。从交易数量及金额看,健康医疗及服务都占了约5%~10%的份额,其中复星医药是最主要的投资机构之一。

通过分析上海本地企业近年的对外投资合作案例可知,经过多年的摸索,上海本地企业的海外投资合作逐步呈现出以下针对性与方向性:

1.企业利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与产业新陈代谢,有针对性地收购发达国家的价值资产,加强和完善自身能力。收购后企业通过业务整合,运用被收购对象的国际化经营平台及先进技术反哺国内市场,取得国内领导地位,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布局与市场布局,有效配置国外公司拥有的各种资源,实现整个公司利益最大化。例如,上工申贝收购KSL凯尔曼特种机械制造、KSe公司、KSa公司三家公司100%股权,能迅速补充公司在自动缝制应用技术方面的短缺,特别是KSL机器人控制的3D缝纫技术更能使申贝稳固在全球工业缝制机械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2.大型资源类企业对海外的资源性资产进行战略投资,打造领先的海外资源产业平台,进一步巩固拓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例如,宝钢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国际贸易、海外投资办矿、海外办钢厂三大阶段,其海外扩张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贸易以及在原材料供应环节加大控制力,更是一种新的经营战略。

3.企业利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契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产投资和财务投资,尤其在房地产和金融服务领域。例如,复星地产的海外投资分布于伦敦、纽约、东京和中国香港等地,这些城市均为全球金融中心,当地房地产市场较为透明,具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在人才储备、融资、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基础,而投资的资产类型则包括核心物业、资产管理公司、地产开发等。

4.本土医药企业利用资本优势,收购海外医疗资产,获得海外先进医药产业科技,扩大自己的技术领域和市场范围。例如,迈瑞医疗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ZonaRe是一家在高端放射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开发的领军企业。迈瑞通过此次收购,加强了公司在高端超声方面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并向全球高品质影像产品领导者的目标迈进。

上海已培育出不少具备丰富海外并购经验的企业,如光明集团、复星集团等,但仍有许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缺乏目标性、计划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障碍亟待解决。伴随本地企业的高速成长,未来,海外投资合作更多将转向高附加值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传媒和通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优秀企业将在其中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在此背景下,企业“走出去”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练好内功,决策层需具备长远的海外战略眼光和与世界接轨的商业意识,培养一支具备国际经营能力的团队,更需要得到来自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扶持,包括给予对外投资合作指导性意见,提供境外法律、产业信息和服务平台,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流程,促进对外投资合作的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为企业顺利出海保驾护航。

医疗健康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目前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正经历着规模空前的并购浪潮,中国本土企业也通过自身积累或资本市场获得了大笔资金,加快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步伐。以海外并购为例,根据近年已完成的交易,海外收购交易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的原药及制剂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过去10年间,并购是很多大型药企与医疗器械公司经常采用的增长策略之一。此项战略使得公司快速拓展其产品组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并能够在新市场快速建立份额。与传统的增长方式相比,并购让业绩增长的速度更快。

药企与医疗器械公司的并购活动近年来一直很活跃,伴随的趋势是交易规模的上升和交易数量的下降。根据evaluatemedtech的数据统计,医疗器械并购交易额从2013年上半年的约7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了2014年上半年的约30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63%。近期,美敦力收购了柯惠医疗,使美敦力成为全球销售收入最高的医疗器械公司。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名单,广州制药集团位列第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药集团通过并购整合迅速做大,其与白云山医药集团的资产重组是其中最大的一次。广药集团目前旗下有30多个子公司,产品包括现代中药、西药、生物药等,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强大的分销网络也是广药集团快速增长的另一个优势。

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政府政策以及报销制度的变化,让很多中国公司在努力维持国内增长的同时,开始探索国际市场。

无锡药明康德是一个专注于医药和生物技术外包业务的中国公司,它主要通过并购和投资的方式来积极拓展和加强海外业务,是海外拓展公司的典型代表。与艾意凯咨询访谈的过程中,其首席运营官说过,“境外并购是药明康德的主要增长策略之一。”该公司一直试图通过并购国际公司来获取最前沿的技术。药明康德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后发起的第一个收购是针对apptecLaboratoryServices,这是一家为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提供服务的美国公司。2014年药明康德收购了nextCoDeHealth,这是一家领先的基因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公司,在美国和冰岛都有业务布局,这项并购使得药明康德具备了成为国际性基因药物领域领军企业的潜力。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的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pettiti)举了另一个海外拓展的例子:华大基因收购CompleteGenomics公司,从而获得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考虑到CompleteGenomics品牌在该领域的知名度,华大基因选择在收购后保留CompleteGenomics品牌,这将帮助其更好地拓展美国市场。华大基因现在也在积极进入拉丁美洲及其他市场。

从大药企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药企可以利用并购、合作等非研发创新的路径来快速进入新市场,并建立起新的能力拓展产品组合。而对中国公司来说,有效地调整增长策略和战略重点,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并拓展有关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效竞争是非常重要的战略。

(本文选自艾意凯咨询牵头编制的国内首部《生物医药领域对外投资合作指南》,两位作者均为艾意凯咨询董事总经理。)

复星医药收购以色列almaLasers

中国目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接近人民币3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而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医疗器械占中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比例仅为14%,这与全球医疗器械42%的占比相比,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深度城镇化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政府主导的医疗服务供给增加,再加上卫生部2012年8月承诺的医疗体系专项资金等多因素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将实现高速发展。

almaLasers所处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公司研发能力突出,市场份额在该细分领域首屈一指。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债务结构等多项指标可以看出,公司财务表现优秀,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结构稳定,公司所从事业务系复星医药重点打造的业务领域,而且alma的业务同复星现有业务不构成正面竞争。虽然alma相对于复星医药更加国际化,但中国都是双方的主要市场,且复星医药在中国市场的营销能力非常突出,双方能够在中国市场形成合力。

复星医药将alma纳入旗下,除了可以提升营业收入,还通过alma得到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渠道,其旗下其他医疗器械产品在踏入新市场时也能做到事半功倍。本次交易有利于强化复星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务,有助于建立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化能力和竞争优势。

迈瑞医疗收购美国ZonaRe

迈瑞医疗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领先的企业,但自2001年其首台全数字超声诊断系统问世以来,超声诊断系统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为了进军高端超声诊断市场,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以外地区,全面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2013年6月,迈瑞医疗宣布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在高端放射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开发的领军企业――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9

如果能有一种手术方法是无缝线、无需开胸就能置换人工心脏瓣膜的,那就会减少病人的痛苦,使复杂的高风险心脏外科手术变为操作简单、恢复快的微创手术,还可以大大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这项世界首创的人工心脏瓣膜植入置换技术,其发明人就是苏州杰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极。

“高科技医疗福音优先给吴江”

2009年9月,张极将无缝线经心尖主动脉瓣的技术从美国引入吴江,创办苏州杰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技术的研发、生产。目前产品已基本定型,成功完成动物试验,取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书,正在为人体临床试验做准备。

张极是一位加拿大籍的医学博士,从事心脏外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超过25年。从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创立心脏外科,到去加拿大专攻人工心脏的研究,再到研究重点转向实现可能性高且市场潜力大的心脏手术器械,20余年间,张极研究发明的新型手术器械和方法包括了血管缝合器、外科手术电切割器、人造心脏瓣膜、瓣膜修复手术方法等。这些手术器械和方法已经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应用,张极本人也拥有了9项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专利,还有11项专利待批。

张极说,杰成的特点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是简单地给别人代工和模仿其他的医疗产品,而是能把中国的医疗器械水平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这个领域的世界最高水平。他希望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基地建在吴江。

“政府办事效率惊人”

怎么会选择到吴江创业,张极表示,吴江政府的办事效率惊人。“我一共来了吴江两次,第二次谈了3个小时,就决定把这份事业放在吴江。”张极与合伙人共同创立的苏州杰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吴江科技创业园,致力于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国家严格控制的最高级别医疗器械)的生产。让张极骄傲的是,企业刚成立半年,就已经拿到了人工器官植入材料和介入手术器械两个生产许可证,这在全省也是唯一一家。“现在我有一半以上的精力都在吴江,我要把中国医疗器械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甚至超越世界最高水平。”张极自信地说。

“有前景的项目才能吸引到二次投资”

无缝线微创人造心脏瓣膜置换系统技术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健康领域中研究开发类项目,张极作为项目主持人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他说,人工心脏瓣膜的微创置换手术不仅仅在于它的技术领先性,也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张极分析,像他这类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代工和模仿,能够引领生物医药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这项手术技术也造福了全球心脏瓣膜疾病病人,使手术更安全、适用范围更广泛,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痛苦。

目前,张极研发生产的人工心脏瓣膜已经成功完成动物试验,已经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他主持的这一项目也因市场前景巨大吸引到了二次风投,为企业和科研项目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医疗器械的市场前景篇10

“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心烦,容易生病,需要去看医生;在经济景气时,人们希望活得更潇洒,体检刚成为常态,整容等又成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已被“医食住行”取代,整个社会对医疗的总需求也急剧增加。而近年来,在新医改方案实施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医疗健康行业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使行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清科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VC/pe角逐医疗健康市场热情不减――201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132起投资事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13.03亿美元,投资金额和案例数双双达到历史新高;而2011年前三季度累计投资金额,则更加体现出了颠覆性的增长,1~9月所披露的投资金额达到35.24亿美元,这一数值,达到2010年全年的2.7倍。

如此,医疗健康产业进入白热化争夺的关口。当潜在需求被释放,医疗产业的增长空间有多大,该如何把握?政策和监管体系的健全迫在眉睫,行业门槛日益提高,将面临怎样的行业洗牌,企业如何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医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建银国际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小林指出,“医疗健康产业更多的投资机会,实际上是在化学医药、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等方面。现在,可统计的行业数据,都是集中在医药领域。”他指出,“我们暂且不评价新医改本身的成败,但是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推动不容小觑。现在,在GDp构成中,医疗卫生产业占比不到5%,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十二五”给中国人究竟提供了什么样机会?北京傲锐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为无指出,“无论是医药企业还是医院,市场的需求是永远在的,只是政府怎么把市场释放出来。美国政府是通过法律机制,我相信中国政府会越来越把这个市场释放出来。”

医药产业“集中化”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晨健抗体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倪建的观察,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两三年前,很多大的医药公司,手上有几十亿现金,他们不敢投创新药,而是专门做仿制药,用自己的销售来竞争。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都是主动找到我们,它们都愿意投一些创新药,愿意跟我们投资。”他说。

然而,资本怎样帮助医药行业做大做强?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指出,资本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对并不太缺钱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而这要求医疗行业的投资人需要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据了解,创富的医疗基金团队在该领域平均有20年以上的经验,并且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而通过国际化的互动,不仅能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项目带回来,还能帮助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

百奥维达中国基金创始人、董事长杨志则认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做强需要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医药产业周期性很长,在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次的重组和整合,才能最终完成。现在,有很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iDna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慧君指出,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医疗健康旗舰企业,比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等发展空间很大,两者合并后,要冲击世界三大跨国医疗公司。而国药集团现在的市值和现在最大的市值辉瑞公司比一比,这就是增值的空间。”

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禹勃则指出,医药行业快速扩容,“十二五”规划和1.13亿元的资本投入,中国医疗市场快速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医疗的产业要做大、做强有制度方面的限制。比如宏观政策,有很多门槛障碍。而做强则取决于资本界对于创新新药体系的支持力度。“中国有5千多家制药企业,其中真正有战略、有研发、有远大抱负的并不多,它们能活着,但要做大还要有配套政策。”他说。

创富医疗基金合伙人徐天宏指出,国内医药企业有5千家,而美国只有几百家,中国药企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要通过不断并购,最后变成几百家大型医药企业。医药并购的好处一方面是共享营销渠道,另外一方面是减少研发生产线,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他认为,并购除了国内之间的医疗企业的并购,还有很大的机会是跨国并购。“我们最近发现,中国的企业在美国或者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多的并购机会,尤其美国的制药和医药行业一片哀鸿,有很多中小企业的估值也很高,也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对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说,这些企业都是非常好的并购对象。”

医疗服务盼春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整体医疗服务,还不能称为一个行业,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模式,面临几大障碍。截至去年的统计数字显示,90%的医疗服务市场还是属于国有医院,整个医疗服务还是国有医院主导。现在,民营医院在医疗行业有很多市场准入限制,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而这种高门槛状况,在短期内就算是领导层有意识要改变,阻力也会很大。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财富的主流还是集中在40~70岁之间的这群人,而这些人的思想和消费意识形态,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来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妇儿思想比较先进,对私家服务的理念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中国的一胎政策,导致这些人很重视儿童,家庭的重心很容易放在孩子身上,因此妇儿板块是投资者和创业者都感兴趣的一个专业。

其实,限制医疗私有化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人才不流通,所有医疗从业人员都圈死在一个医院,基本上不可以多点行医,或者异地行医。由于这个口子不松开,人才不流通,即使你硬件完成和投资完成了,也不一定可以办医院,不能导致人才从三甲医院向私有医院平台流动。谁能够找到突破点,把医疗人才的流动性解决了,谁就有可能在新的医疗改革中胜出。

远盟康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Ceo邓钜翰则认为医疗和健康服务应区别看待。远盟康健定位在第三方服务商。“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市场非常大,首先保险在整个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以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都是需要有保险支撑(不是社保)。社保在中国是一个最基本的服务,是广覆盖的低保障,只有商业保险发展才能提供更个性、更好的服务。

而麦迪斯顿(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则看好医疗信息领域,董事长兼总裁翁康指出,两年前,全国it两会上提出,医疗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最后一座金矿。随着新医改的推行,首次把医疗信息化列为支柱之一。去年,副总理还专门做出了批示,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将成为这一轮医改的亮点和突破口。如果说,前几年这个细分市场是光打雷不下雨,现在不仅有政策,有资金,卫生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制度和措施。

而在今年上半年某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与会者的一个共识就是,医疗it的春天已经到来。回顾医疗信息化发展过去近30年的历程,应该是走过了一个很漫长的市场导入的阶段,企业也是经历了大浪淘沙。归纳起来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医院管理信息为核心,目前90%的医院不同程度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第二个是以电子病例和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现在全国大概20%的医院开始进入到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十二五”规划,在大力倡导的以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化的建设。

翁康指出,前不久,卫生部公布了“十二五”医疗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提出“3521工程”,要建立全国级、省级、地级3个医疗数据中心,有5个包括公共卫生站在内的系统应用,2个数据库和1个专网。这预示着医疗信息化从市场的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由以往硬件为主过渡到以软件和服务业为主,市场也从一个半透明混沌的状态,步入到一个逐渐透明,完全竞争的状态。此时,包括飞利浦、西门子、思科在内的跨国巨头纷纷成立了医疗it部门;国内包括东软收购了望海康信,用友收购了广东安逸,金蝶收购了会通等等,行业的竞争开始加剧,但是市场的格局还没有最终形成,应该说是一个资本介入最好的时机。

医疗器械新时代

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虽然有一些上市公司,但是这些上市公司主要是以低成本作为竞争力,真正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很少。据此,富达亚洲风险投资董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林蕊指出,下一个十年,重点投资的领域是集中在创新医疗器械这个领域,而现在是播种阶段。

客观上,政策的支持是行业利好的先决条件。近日,科技部完成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此外,在新版Gmp颁布之后,医药包装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正在酝酿中,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手段提高行业集中度。

林蕊认为,既使目前有一些企业上市,但它们还是以单个产品,或者在某一个领域相对低端的产品为主,比如在骨科更多基于创伤的领域,还缺乏很好的拳头产品,虽然有了非常好的支架公司,但是在起搏器等心血管领域非常大的领域中,非常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医疗器械领域,很多细分领域都还是空白的,甚至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对投资者都是机会。

其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跟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在开始时,中国企业在制造成本上面的比较优势相当明显,所以才会出现像迈瑞这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而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大家再往更高一层走,在充分依托这样一个制造成本的优势下,去增加创新。

赛富亚洲合伙人徐航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行业,特别是整个行业起点比较低,还在高速发展,赚钱非常容易,但是大公司很少,行业非常碎。因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器械都是地方药监局可以批,甚至于对海外市场从监管来讲,实际上比医药还是要低不少,速度要快不少。”

他说,“在医疗器械终端市场又不是非常市场化。有很多小企业,吃下一两个医院就可以活得很好。虽然行业里的竞争公司很多,但是市场的流程并不透明,而且利润率还相当高。你看很多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毛利率很快会降下去,但是这个行业实际上利润率还是相当高的,小厂家很多吃住一两个医院就很舒服,但是让它做大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