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9:13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1

人民论坛: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作为农业大市,上饶如何认识科技进步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晓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上饶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董仚生、市长潘东军反复强调,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农业科技。尤其上饶作为农业大市,要为上饶经济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现代农业。

我认为,作为市、县和乡镇抓农业科技创新,就是要做到“立地”,立足基本市情、县情和乡情,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向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围绕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以上总目标,加强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促进技术集成,从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出发,走产学研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

江西省上饶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上饶作为农业大市所承担的责任。

人民论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上饶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陈晓平: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城镇,它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饶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规律、统筹的方式、协调的办法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把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平台。

一是构建基地带动平台。把基地作为科技应用的重要平台,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带动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凝聚力较强的优势农业产业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构建企业带动平台。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鼓励农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加工转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0家,年销售收入177.3亿元,出口创汇达4.3亿美元。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投入技术改造、研发资金2.6亿元,设有专门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44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的龙头企业28家。

三是构建园区带动平台。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重要平台,出台了《上饶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启动了1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成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这些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建设,引导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园区和基地聚集,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研发示范转化、农村科技创业服务、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区域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多种功能,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孵化和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推进了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截止去年12月,全市基地和示范园共有企业67家,已建成120多个新品种的示范面积4384.43公顷。

人民论坛:在形成创新的共识之后,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创新,而是谁来创新。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上饶市有何举措?

陈晓平:一直以来,我们的三农工作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视农村、农业而忽视了“农民”。把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我们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上饶市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由财政出资,每年2次选送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学习参观、考察、培训。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乡土实用人才。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

从上饶“三农”工作看,“农业”抓住了农业产业化这个关键,“农村”抓住了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目前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看,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农村稳,则上饶稳;农民安,则上饶安。农村和谐安定,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大目标,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而如何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尤其是农民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探索创新。农村社区是一个最基层的单位,虽然不是一级组织机构,但它是组织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我们要积极探索农民和农村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模式,把我市农民工作做得更好,使上饶的农村社会管理更加有序、有力、有效。

人民论坛:上饶农业发展的未来着力点在哪?

陈晓平:上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要把建设上饶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一项突出的重点工作。今年整合建立市级“上饶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并力争上升为部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形态,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交通便利以及农业资源丰富、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品牌全省领先的优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突破口,制定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今年无论是产量、产值、创汇,还是有机大餐的品牌建设,都要有大的突破。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打造上饶的有机大餐品牌,让品尝上饶的有机大餐成为所有游客来上饶旅游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让大家感觉到来上饶没吃到有机大餐,就不算来过上饶,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要通过努力,使上饶的有机大餐品牌逐步走向南昌、上海、北京等地。

三是特色龙头培育。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重点打造万年贡米集团、德兴异VC钠公司等20个特色龙头企业。加快远泉集团、万年生猪集团、横峰葛业公司、源森红花茶油公司股改上市步伐;力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增长15%、突破200亿元;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36家,其中突破22亿元的至少有1家。

四是特色产业形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打造水稻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绿茶产业、生猪产业、节粮型畜禽产业、水产产业、油茶产业、苗木花卉产业、速丰林产业等10大特色产业,在全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凝聚力较强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努力做到一县一支柱、一乡一精品、各地有看点、各行有亮点,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是新农村建设。积极策应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洗热水澡、烧洁净灶、居优美村和规范建房、节约土地的“六让一规范”的阶段性目标,在湖区、景区、郊区和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和铁路沿线率先打造连片建设新农村亮点。突出村镇联动和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快“一村一品”产业规划与实施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种养、超市、来料加工等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村。同时,大力实施“百万果苗进新村”、“文化科普进新村”和“万户农家乐”工程,形成新农村建设“四线、三区、二进、一乐”新格局,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2

上世纪前期,一个在中华民族命运百转千回中产生的“开天辟地”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古老中国的新纪元。如今,这个新纪元在中华大地上,在华夏儿女的生活历程里,在世界发展的新格局中,刻下了第90圈的年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探索并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90年。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沿着这条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之路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经过艰辛探索和奋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都以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为“根据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过程不仅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大幕,走出了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

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三农问题其实是贯穿国家和民族复兴之路及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文明传承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主要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演变,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复兴,没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不促使农业、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从1840年到1921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的竞争加剧,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掠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经济失调,民不聊生。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路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自强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没能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而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民主革命的主体,积极参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使一个东方文明大国重焕生机,使全体中国人面对世界获得了民族尊严。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逐步完成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正是由于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活力和示范作用,使我国全面改革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并以持续的发展和繁荣重塑了民族自信。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同样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实践与创造,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同步发展。

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实现之时。

认识三农的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密切相关,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90年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党的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经过大革命的失败和一定时期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在战略空间上重视农村,在人力资源上依靠农民,在物力支持上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革命特色。

第二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是逐步建立和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阶段。农业是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始积累来源,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实行农村制度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反思以往三农政策的弊病,顺应农民的创造和革新要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农村改革的成功为起点,逐步推进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转折。

党的90年历史证明,对三农问题认识和处理上的正确与否,成为党的历史中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并制定正确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90年中,党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由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三农事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坚强“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战略空间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上依靠农民、物力支持上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革命特色之后,三农事业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坚强“根据地”。

从1927年到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前的22年间,在、农村政权建设、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动员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办法,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建党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找到了如何依靠农民、如何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办法,即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个阶段,三农是革命力量保存发展、推动全民族抗战和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据地”。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三农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据地”。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为保障工业化任务的顺利实现,党决定改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由此开始,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在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贡献的大背景下前行。农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直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来实现的。正是依靠三农提供的巨额原始积累,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阶段,三农是国家工业化超常发展的“根据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率先实行的改革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火山喷发。上世纪80年代,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步步深入。新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也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个阶段,三农是改革开放和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据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农村存在的大量潜在富余劳动力开始浮出水面并大批转移就业。从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到逐步大规模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两亿左右的农民工辛勤而艰苦地工作,推进了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农村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剪刀差”的形式为城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农业保障了粮食和各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这个阶段,三农是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根据地”。

新“重农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三农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改变了过去长期强调的农业为工业、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和农民就地发展、主要依靠农业致富的做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和发展路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在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以新“重农论”为核心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我们党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开始趋于协调。

从2004年到2011年,接连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这8个“一号文件”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民和农业的补贴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税、牧业税等一系列税负被取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逐步推进,反哺三农的力度持续加大,形成了强农惠农的基本政策框架,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三化同步”的重大任务。突出强调“三化同步”,着眼点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七连快”,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农问题仍然是

目前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9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仍然是目前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我国在传统上是个农业文明国家,农业具有的可以用市场价值衡量的显性价值,以及诸多对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隐性价值,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的基础。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启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农业文明的功能与作用,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投入,营造更加符合人的全面需要的现代化发展环境。

我国201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跨越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多发的“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话题。“十二五”时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面临着加速外流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好,农业就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农村就面临凋敝的风险,城乡失调、工农失衡的矛盾就可能更加突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当前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尽快帮助农民群体超常规增收已经成为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对三农的反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综观中国共产党的90年,三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在国家获得发展中所产生的红利方面显然还分享得很少。全党全社会需要从实现历史公平的角度,更加关注三农、扶持三农,促进早日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的新格局。

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中国农民,长期以来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今年4月初,民政部了这样的数据: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很多先烈来自农村。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在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民又为各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党有责任让广大农民分享发展红利,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我们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为广大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神圣使命,为解决三农问题营造有利的政治氛围,保障“重中之重”战略的有力实施。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强调党除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促进已数十年成为发展短板的三农事业的发展,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帮扶困难群体力度,才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进一步切实纠正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城市倾向,防止在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在不少地方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可能继续扩大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形成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和谐发展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结构;要着重防止各种侵害农民利益和三农发展的行为,特别要警惕以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为名而不作为。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3

[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三农”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是指世界上生产力最先进的农业。目前现代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经济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的工具和设备;二是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了过去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农业生产已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是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其基本趋势是在农业企业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所有这一切,又使得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现代农业,从其结果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单产大幅度提高。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在农业已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耕种几百亩、上千亩耕地。农村经济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工具装备来武装农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以及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村经济,从而把传统的落后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中窥见一斑。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5%下降到10%,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日本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农业劳动力份额从50%左右降到10%左右,法国用了一个世纪,日本用了半个世纪。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

1.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

从2006年的情况看,我国城镇居民对植物油、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比农民高15.5%、47.7%、133.3%和200%。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

2.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淡水资源短缺;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3.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人品的利用效率。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际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主要是:

1.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在政策上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2.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收,对农民实行各项直接生产性补贴,中央财政建立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偿机制等。这些都标志着具有我国特点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一些地区就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它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2000年以后,国家逐步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4

1.1“三农”问题的基本状况

1.1.1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多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内部结构逐渐向效益转变。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

(2)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差,加工档次低,在国家取消补贴后,外销市场难以扩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人世后,南方主要农产品消费省将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样势必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面对挑战,吉林省农业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注意工农对接,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1.2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并且我省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显示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对其利用程度和工作情况的不同,各镇具有不同区位和资源特点。我省小城镇多数位于交通枢纽、经济相对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从历史变革看,有些镇是历史形成的老镇;从资源上看,我省小城镇自然资源潜力很大,具有丰富的土地、水、矿产、能源、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尽管近年来全省小城镇较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乡改镇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全省小城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1)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建资金短缺。

1.1.3吉林省农民收人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是吉林省农民收人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向。吉林省虽然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从农民收人看,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收人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全国的第4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从地方财政实力看,一直都没有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较为突出。

1.2农村经济发展总趋势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规划》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1)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整体优化升级,实现在较高层次的协调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收人增长滞缓问题。(4)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初步形成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着重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1.3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

我省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就给农村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出行方式与出行观念的转变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竟的改善以及农民收人的增加,农民的出行方式已由过去的步行、畜力车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农用机动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人们的出行观念也由被动转为主动,摆脱了封闭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开始寻求多种经营、联合经营、进城打工等增收渠道,出行愿望与频率大为增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在通达方面、路面质量方面和运输设施方面都要有较快的发展,从而活跃农村人口、物资和信息的流动。随着农民收人的增加,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1.3.2耕作方式和农用物资来源的转变

农作物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械化为主,这使得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同时要求农村公路提供必要保障,我省机耕、机播面积总体增长很快,但是东部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其农村公路网络不健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都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发展为择优选用,这使得农用物资的流动范围扩大,带来了农村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

1.3.3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村城镇节点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进一步加快强市、强县和强村的建设,要求这些节点附近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保证资源的均衡流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一强带弱的辐射功能。

1.3.4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省农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特产村的发展、粮食深加工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带的形成,都使得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扩展,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的性质不再主要是行政上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节点。这要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虽然都是经济范畴,但其经济学属性确是不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要以在农村的面域上发生产业经济为指向。

交通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所的交规划「2000]4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交规划发[2000]723号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规划要以“服务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指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设重点,即抓好“三路”。这些都说明农村公路规划不仅是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导向,同时,为适应农村面广、车少、经济活动频度低特点,农村公路的发展,不能主要以交通量来导向规划的制定。

综上为我们指出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原则,并以此制定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构配置以及建设序列的安排。2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墓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九十年代初期,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交通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吉林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四纵三横两环出口成网”的交通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先保畅通,后上标准、上等级”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其次建立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农村公路。再次按照先集中力量解决晴雨通车,再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然后再将建设重点逐步向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步骤,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把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指出的小康战略目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认为我省农村公路发展仍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1技术等级偏低,通达深度不够。2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3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

3.1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公路发展,一般是按供求均衡的原则,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确定发展思路与目标,这实质是把交通看作被动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认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只是为了保证不至于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缺乏运送条件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交通在经济系统中还有非常主动的作用,其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发育进化。二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后者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靠提高发育进化水平来实现,也可以从扩大规模方面来取得。所以仅仅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研究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应是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2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环境

按照上述基本出发点和方法,研究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应当对农村公路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

3.2.1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环境。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基础条件之一,应该并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3.2.2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向基础产业倾斜,是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历史机遇。

3.2.3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吉林省农村公路应有大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以及国家对农村公路资金的大力投入,必将给农村公路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

3.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农村公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公路不仅应通乡达村一有相应的规模和一定的覆盖面,而且应畅通安全一公路质量不断提高。

3.2.5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求农村公路大力改善和提高。无论是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导致的物资流通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还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城市化率提高,都要求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是今后我省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客观环境。吉林农村公路发展还面临自然条件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研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思路,同样应予以重视。

3.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今后的二十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新的姿态实现历史性跨越,这要求对农村公路发展进行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一致、战略布局吻合、战略重点协同、战略目标配套、战略基础适应的全面思考,提出明晰的战略思路。农村公路要紧紧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筹集能力,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对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根据全省路网总体发展目标,建议吉林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为:到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实现村村通公路,98%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5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解决广大农村公路设施短缺无路可走的问题,缓解重点地区线路设施落后有路难行的突出矛盾。使农村最基本的行政单元一行政村都有对外联络的公路,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开发具有基本的交通条件,改善乡村与城镇的交通联系,使资源流动,商品流通和人员交往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保障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到2010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省主要县级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技术标准,大部分乡级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实现乡乡通油路或水泥路,75%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村村晴雨通车,农村公路网络形成,结构比较合理,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公路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大范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得以消除,基本满足集约型农业,多元化产业和进一步扩大的农业劳动分工发展需要,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保持同步发展,保障农村实现生活宽裕型的目标。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一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好队伍,选准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项目,形成一条适合本村、本镇和本区域发展的好路子,为实现富民强县和宽裕型小康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的意义

1、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落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抓住了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就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核心内容。****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乡镇党委创“六好”,村党支部创“五好”的要求。其中,选准一条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好路子,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党员和干部必须共同奋斗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班子和队伍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加强班子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当一部分村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清,优势产业、产品不明显,村级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突出“好路子”建设是当前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整体提升创建水平最紧要、最艰巨的一项任务。

3、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用发展的业绩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要把“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的一次机遇,加快发展的一种动力,考核干部的一套规范,真正使“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思想成为乡镇和村级班子、干部的主流思想,真正使“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加速推进富民强县、强镇、强村目标实现的步伐。

三、活动要求

“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双带”为抓手,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1、以培训为基础,提高市场意识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由于各乡镇和村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结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和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市场意识和发展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各乡镇和村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培训工作。首先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现代农业发展知识,还包括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方法、营销的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到熟悉市场、了解需求、掌握技术、提高效益。其次,要注意培训方法的灵活性。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多采用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现身说法等方法,以增强培训效果。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还要注意发挥本地、本村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组织和带出一批优势农户,形成本村和本地产业、产品优势,闯出一条发展路子。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6

关键词:城镇化;三农;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81-04

一、城镇化道路选择的必要性

(一)走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城镇化的概念,然而就算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对城镇化的了解也并不深刻,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里我们国家忙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一直努力大力发展经济,以至于这场改造投入的成本很大,但是回报却很小。于是我们开始变换线路,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开始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修道路,大建高楼,想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优越的、高质量的生存环境,但是没想到走这条路带来了很大的弊病,造成城乡二元结构日益严重,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农民和市民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社会问题突出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1]。

(二)走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走城镇化道路是根据中国国情具体选择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从法律意义上讲实质是在解决农村农民的“生存权”问题。城镇化改革的两大重心就是城镇的发展和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据统计,到2012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52.6%,在这本来并不高的城镇化水平上,我们日渐发现很多问题。我们的城镇化体系发展很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城镇化道路走入偏坡。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可是过度使用行政强制手段而不是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是否也极大地漠视了对农民权利的保障?三农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利益问题,但实质上是农民平等权的问题[2]。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如果只将城镇化流于形式,那么原本以土地为生存依托的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该何去何从?手无缚鸡之力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该怎样存活?所以走城镇化道路,势必解决好农村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好农业增长问题以及农民的生存问题,走城乡一体化道路,让“农村”富起来,让“穷人”富起来。

(三)走城镇化道路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

提到人民民主,我们会问:这和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我们必须明确,城镇化不是单一的城市改革,大刀阔斧地建新城毁旧城,也不是单一的农村改革,弃村进城,让农村荒芜。实质上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3]。近十几年甚至是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发展城镇化,沿着这条路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仍然有2亿多农民无法进入城镇享受和城市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大量的农民在城市里工作却无法在城市安家,他们的子女无法接受城里的教育,他们的父母也无法享受城市的养老保险。像这样的一系列问题还存在很多,更是举不胜举。这样我们能说他和城镇化无关么?如果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即“人的城镇化”问题解决了,那么解决基本问题就是轻而易举的。走城镇化道路让农民化身,享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消除城市人眼中的“歧视”,这不是实现人民民主是什么?

二、走城镇化道路所需要的条件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支架,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果人的城镇化不解决好那么即使建设再多的高楼,修再多的道路也不能顺利走完城镇化这条道路。走城镇化道路,要以改革为手段,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中国以往的城镇化道路过多的发展经济和追求建设,在大城市中建小城,小城市里建高楼,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即“人”的问题。大规模进行城镇化,使得城市人口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农村人口基本生存问题得不到保障,出现住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有钱的人不愿意花钱愿意存钱,低收入人群没有闲钱去消费,严重影响消费水平提高,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只有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真正城乡一体化格局,让农民化身,转变市民思想,让农民自愿进城,我们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实现了。

(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增加

走城镇化道路,必须要所有配套措施齐头并进,不能搞单一化模式,如果只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管理制度、生态建设制度等不改革,那么这场改革之路将行不通,城镇化将半途而废。城镇化道路首先要从基层走起。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进行改革走城镇化道路决不能抛弃祖宗的基业,而是要对农业进行改革。

1.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将以往粗放型种植粮食的模式向集约型转变,使用机械化设备,节省劳动力的使用,这样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城务工,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设备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率。

3.因地制宜种植多种类型的作物,多渠道创造农民收入。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把农业这个中国传统的根基大业发展好了,农村自然会富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然会去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并以此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三)城镇劳动岗位增加,需求大量劳动力,收益大于农村

走城镇化道路不是单一的进行建新城、毁旧城的造城运动,但这也不意味着在城市里就草木不动,而是要结合城镇化的核心实现“人的城镇化”。对于城市当然应该因地制宜,区分大中小城市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改革,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道路的行走应该以产业为支撑,对于第一产业农业来说,农民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要想吸引农民从农村自主自愿的走出来就要进行产业的革新,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创新,发展适合农民的产业,激发农民工作活力。只有相关产业在大中小城市中发展得有模有样,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才会被吸引,他们自然会选择对他们生产、生活更有利的一面,从而进城工作。产业结构调整到位,有全面的发展机遇,能够给他们带来比农村更大的经济收益,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

三、中国的城镇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变为市民后其在农村存留的土地应该如何处理

走城镇化道路必然要面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村人口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有一份可观的收益,他们会选择离开农村到城镇或者大中小不同程度的城市去安家定居,那么,原来的农村人口在农村留下的土地要怎么处理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就业人员增加,劳动力资源闲置,产业结构面临挑战

改革的步子越走越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进而农村的劳动力不用全部守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田上,这样就有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就业人员增加,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岗位可以提供给各式各样的人,造成劳动力资源闲置,此时,产业结构亟须调整。

(三)户籍问题频出,导致购房难、就业难、入学难

走城镇化道路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户籍对人的束缚,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病导致城乡居民之间出现不合理的身份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他们之间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户籍制度弊病太多,给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即使农村人口可以去城市工作却也无法在城市安家,他们的子女也无法接受城市的教育,导致购房难、就业难、入学难。

(四)公共服务体系得不到保障,不能和城镇人口共同分享服务成果

城镇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能搞模块式改革,觉得哪块薄弱就改哪,因为户籍制度存在弊病,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身份差距逐渐拉大,进而导致农村人口到城市里生活、工作也无法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服务,在他们身上存在看病难、养老难等一系列问题,侵害着农民的合法权益而应有的保障没有跟上。时间久了农村人口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身份低而城里人却理所当然的享受一切社会公共服务,阻碍城镇化进程。

四、国外发达国家城镇改革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城镇化道路发展

美国城镇化的历史起源很早,开始于1690年,相比之下我们还未能踏上新中国建设的道路,更别提开始城镇化建设,美国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开始的早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特点。美国的城镇化由内到外分为3个主要时期:(1)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的各项事业还没有形成快速发展的局面,依旧是以农业为主,采用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东南海岸城市的发展为城镇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初步完成时期,在这阶段美国重视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工业化决定城市化,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迅速上升[4]。(3)郊区化时期,由城市中心带动郊区发展,这种带动是自然的扩散,绝对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强制。外加联邦政府实施了优惠政策更为城镇化发展添加一剂猛药。这三个时期的互相作用形成了美国今天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二)德国城镇化道路的走向

德国的城镇化和在这个过程中的乡村建设仍然是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的核心部分,德国重视城市群的发展,不只是单一发展某个城市而是形成多个功能互补的城市集群以此发挥集聚效应。德国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保护。德国城镇化水平从69%到达89%这样惊人的城镇化速度,得益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和乡村的变更,实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5]。此外,德国城镇化还伴随着明显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自愿涌入城镇,城镇人口相对集中,从而职业结构进行自动调整,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连外来人口的就业环境和条件也很稳定,所以城镇化进程形势一片大好。

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治中国城镇化道路中的顽疾

国外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抉择,绝不能生搬硬套,对于城镇化道路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要因地制宜。

(一)解决农民离开农村后的土地存留问题

城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农民是进城了可是他们的土地怎么办?所以,对土地进行确权,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不再归国家或集体,即使农民进城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财产也应该给予保留,让农民在心灵上有归属感[6]。

农民从农村进到城市工作后在农村留下的土地应该允许其自由买卖、自由流转,农民从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其农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看做是他的财产,以财产对待,农民可以转让、投资入股,可以委托经营,可以抵押、担保、转包、出租,这样既可以使土地得到利用,又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益,两全其美。他们即使自己不亲自种植,也可以享受由土地获得的收益,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放心大胆地进城[7]。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多种类型的就业岗位,充分优化资源配置

“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改革的纽带,城镇化改革依附于各类产业的不断创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从农村走出来为的就是寻找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然而他们的加入使本来并不宽敞的城市变得更加拥挤。因为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大多文化程度、技能水平都不高,所以他们在城市里找工作、谋生存面临的压力非常大,这就迫使城市不得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空间,一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同的产业类型适应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发展相关产业,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针对岗位要求对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逐渐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劳动力资源更全面、更合理的进行优化配置。

(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落户“门槛高”的格局

城乡二元化结构是城镇化步伐缓慢的严重阻力,而户籍制度落后,进入的门槛过高,导致“人的城镇化”问题解决不了,又是造成城乡二元对立的根本原因。要想加快城镇化道路的步伐,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就要先解决根本问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才能解决农村人口、外来人口在城市中所面临住房难、就业难、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农民才可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可以真正自信起来,真正在城市中立足扎根,他们的基本人权才可以得到保障[7]。然而,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一概而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逐步放宽农村人口、外来人口在城市落户的限制,大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降低落户标准,大城市的落户标准要求可以严格一些。比如,对于符合居住年限要求、有稳定工作、文化程度较高、劳动技能水平高等条件的人口可以在大城市落户,符合稳定工作、劳动技能水平条件的人口能在中小城市落户。总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对于不同城市必须区别对待,否则将适得其反。

六、国家在城镇化道路中的保障作用

(一)保障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在农村的财产利益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即使他们转移到城镇他们耕种了多年的固有土地也不应该被剥夺。因此,国家在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当保护伞的角色,不应该像以往一样任意剥夺农民的土地,征收征用。为此必须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的土地进行确权,把宅基地、承包经营用地等土地的所用权划归到农民手里,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财产,他们当然有权处理。国家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并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保障迁徙自由,允许夫妻、子女、父母随迁到城镇

城镇化改革既是经济改革,同样又是一场政治改革,国家在此的作用要明显突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要面临购房、落户、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限制转移人口本人同样限制他的家人,因此,从国家政策和立法层面来讲,国家及其立法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外来人口生存的自主选择权。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解决农村人口转移成为城镇人口的随迁问题:第一,在城镇自谋职业和有工作的人员、农民工等,在城镇可以凭工作和自主经营获得收益的人可以自然地落户成为城镇人口;第二,新生儿全部就近落户变成城镇人口;第三,失地农民,国家政府给予补贴,让其在城镇落户生存;第四,允许城镇职工的父母的子女迁入城镇。

(三)继续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补贴

城镇化改革中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那么,无论是原来在农村存有大量土地的农民还是没有土地的农民都会离开自己生存了几十年的家园,转为市民,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意义重大,可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失去的是家园,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充分建立健全各项社会制度,尤其是财政补贴制度,为了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转为市民后的转业工作,一方面,国家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制度,给予转业后的农民一定的生活、工作补贴;另一方面,为建立低息贷款制度,鼓励转业后的农民发挥自身的优势,自主创业。

(四)采用严格的基础教育辍学惩罚措施,千方百计保障基础教育的入学率

城镇化改革的进程中当国家、政府用看不见的手不能把握大局时就应该用宏观调控这只看的见的大手来稳定局势,城镇化改革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化程度太低、职业技能水平缺失,这种现象的产生毋庸置疑是和农民们受教育水平的程度息息相关的,虽然他们转移到了城镇,但和城镇人口相比他们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来气。教育事业必须着眼未来,服务终身[8]。为了更好地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采用严格的基础教育辍学惩罚措施,千方百计保障基础教育的入学率,为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作保障。

走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以上解决城镇化道路问题的各种途径,希望能够让阻碍城镇化道路进程的僵局破冰。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契机中,党会带领全国人民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朝着这个明智的方向继续前进,尽快把中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民创造一个幸福、绿色、和谐、美好的家园,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11):47-50.

[2]季建业.论农民权利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5.

[3]金碚.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3-01-13(10).

[4]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50-54.

[5]叶齐茂.借鉴德国经验思考城镇化进程[n].经济参考报,2009-10-19(06).

[6]蔡继明.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D].杭州:浙江大学,2009,(4).

[7]李铁.城镇化户籍应减少限制条件[n].新京报,2013-07-16(12).

[8]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45.

Lossofidentitynolossofproperty:thechoiceoftheurbanizationwayinChina

GUoHong-shu

(DaqingnormalCollege,Daqing163712,China)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7

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农民增收,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有着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文件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指导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尽快地把思想统一到“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用新的思路来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我县是农业大县,80万农民居住在农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始终是全县工作的重点,更是我们农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目标,作为统揽“三农”问题的“牛鼻子”,统筹各大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相继出台了加快“五大产业工程”发展、做好劳务输出等工作意见,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48元,比2002年人均增加135元,增长4.9%,是值得可喜的一年。审视总结过去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越加感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符合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一、加快农民增收,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根本指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22条政策措施,触及农民增收诸多深层次问题,“含金量”很高,是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的根本指针。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用“一号文件”指导农民增收,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前些年,由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行政指令、分解种植指标、催耕催种催养等方式,干预过多,引起了群众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不但调整难以顺利推进,而且对社会稳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之所以大幅增长,关键在于尊重了群众意愿和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找准了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发挥资源优势和农民积极性的产业路子。事实证明,我县把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工程”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是十分正确的。二是必须坚持“五大产业工程”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虽然一直保持着4%以上的增长,但城乡二元结构(粮、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背后,实质是农民增收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单靠农业拉动农民增收,已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农民增收,必须着眼于做大文章,要统筹整合农业和农农民办的企业最适合农民素质,更能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拓展就业容量。乡镇企业作为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后仍将对扩大农民就业发挥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围绕我县五金铸造、汽摩配件、建筑建材、旅游产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发展水平;要支持一批“明星企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快发展,逐步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小城镇集中,推进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为农村私营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乡村集体企业,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第三,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大战略、大产业来抓。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这必将推动掀起民工进城务工新高潮。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我县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大邮路为重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及观光农业,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及农家乐档次,促使吃、住、行、游、购、娱结合,使更多农民能从事农产品加工、运销和旅游服务。今年,实现新增劳务输出1.2万人,务工人员达到18.7万人。三、加快农民增收,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作为根本出路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农业,而没有“农民”和“农村”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少农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从我县近年来的实践看,实现“三化”结合,就是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近年来,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一批国内企业来进行战略投资,以实现“三化”并进。在建设工业化时,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突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走园区化、集约化和生态型发展路子,建设做大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走廊(如枇杷经济走廊)和经济园区,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拓展增收渠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四、加快农民增收,要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有力支撑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现实需要,也是各类服务组织和技术人员走向市场,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实践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们围绕解决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狠抓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在我们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整合现有资源,延伸基层网络,健全粮油、畜牧、果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以及信贷、信息、农资、检疫等各个方面的全程服务体系,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一家难以构建社会化的“大服务”体系,必须面向市场,加

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我们要进一步改变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单纯看作公益事业、靠政府来包办的思想,要积极建立“政府牵头、民营为主、有偿服务、社会支撑”的多元化投资的服务体系。对一些“官办”的服务机构,要将公益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把经营全部推向市场;对公益性的服务,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时也要放手让中介组织、涉农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该管的切实管好,该放的一律放活。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支撑。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8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农民增收,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有着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文件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指导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尽快地把思想统一到“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用新的思路来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

我县是农业大县,80万农民居住在农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始终是全县工作的重点,更是我们农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目标,作为统揽“三农”问题的“牛鼻子”,统筹各大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相继出台了加快“五大产业工程”发展、做好劳务输出等工作意见,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48元,比2002年人均增加135元,增长4.9%,是值得可喜的一年。审视总结过去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越加感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符合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

一、加快农民增收,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根本指针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22条政策措施,触及农民增收诸多深层次问题,“含金量”很高,是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的根本指针。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用“一号文件”指导农民增收,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前些年,由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行政指令、分解种植指标、催耕催种催养等方式,干预过多,引起了群众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不但调整难以顺利推进,而且对社会稳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之所以大幅增长,关键在于尊重了群众意愿和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找准了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发挥资源优势和农民积极性的产业路子。事实证明,我县把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工程”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是十分正确的。

二是必须坚持“五大产业工程”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虽然一直保持着4%以上的增长,但城乡二元结构(粮、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背后,实质是农民增收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单靠农业拉动农民增收,已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农民增收,必须着眼于做大文章,要统筹整合农业和农村内外、“五大产业”及城乡各种资源,跳出农业看农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三是必须切实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中央和市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实。特别要创造条件,运用好支持乡镇企业改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综合性配套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体制、机制上放活,繁荣农村经济,为农民多渠道增收创造社会大环境。今年,市里直补我县再生稻资金75万元(市下达再生稻面积15万亩,每亩直补5元);全县复耕撂荒地6.5万亩,其中种植水稻2.2万亩、种植旱粮及经济作物4.3万亩,市直补撂荒地复耕每亩15元,可获资金97.5万元。以上资金将全部通过信用社直接兑现到农民手中。

二、加快农民增收,要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增收新格局

中央“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放宽视野,拓宽思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新格局。从我县农民收入的构成变化来看,目前已呈现出“一加速”、“两回落”、“两增长”的态势。“一加速”指农民务工收入加速增长,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3%,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长21%;“两回落”指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速回落,同比下降1.5%,农业收入下降4%;“两增长”指多经收入增长8.9%,畜牧业收入增长9.8%。已突破了过去依赖土地增收的单一模式,农民增收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要以发展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要确保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转”。

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新格局,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依托,没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牵引,农业工业化就是一句空话。近些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够,大多带动能力较弱,这与我们提出的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食品工业率先突破的要求差距很大。回良玉副总理在陕西省视察时指出:“农民找到龙头企业,就找到了市场;企业找到农民,就找到了生产基地。”我们要按照这一思路,围绕“五大产业工程”支柱产业,走扶持现有龙头企业与引资嫁接并举的路子,使每个产业都至少有一批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来带动。要针对我县龙头企业普遍小、散、弱的突出问题,坚持加快发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嫁接联合一批、积极引进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相互推动,提升产业化发展程度。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方面在开发加工项目、做大做强企业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切实完善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共同发展的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联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粘。

第二,大力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在民营企业发达的地区,几乎不存在农民问题,也不存在失业问题。因为这些企业就是农民办的,农民办的企业最适合农民素质,更能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拓展就业容量。乡镇企业作为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后仍将对扩大农民就业发挥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围绕我县五金铸造、汽摩配件、建筑建材、旅游产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发展水平;要支持一批“明星企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快发展,逐步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小城镇集中,推进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为农村私营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乡村集体企业,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第三,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大战略、大产业来抓。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这必将推动掀起民工进城务工新高潮。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我县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大邮路为重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及观光农业,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及农家乐档次,促使吃、住、行、游、购、娱结合,使更多农民能从事农产品加工、运销和旅游服务。今年,实现新增劳务输出1.2万人,务工人员达到18.7万人。

三、加快农民增收,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作为根本出路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农业,而没有“农民”和“农村”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少农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从我县近年来的实践看,实现“三化”结合,就是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近年来,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一批国内企业来进行战略投资,以实现“三化”并进。在建设工业化时,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突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走园区化、集约化和生态型发展路子,建设做大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走廊(如枇杷经济走廊)和经济园区,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拓展增收渠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快农民增收,要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有力支撑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日星期四

调查地点:虞城县乔集乡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和高中的文化程度

调查方式:是以走访的形式调查的

调查的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本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被我们县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上,也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社区,又在农村,如果简单一点儿,可以理解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在农村建的社区,但它又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加上新型两个字,其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新型是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的一个提高,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指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是较低层次的农村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通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就商丘而言,近年来,市区和各县(市、区)城区变化很大,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虽有改善但变化不大,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相同步。就是说,广大农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年,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但这些都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于改善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城市,这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现状有关。政府财政有限,如果投向农村,点多面广、居住分散、蜻蜓点水,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集中用于城市发展。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这就造成了政府对农村的历史欠账太多。比如,政府投资修建城市道路很正常,不可能让居民垫资,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要群众集资一部分,还要争取列入省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那就更难了,专家曾经测算过,市区居民所占有的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在6万元以上,而在农村不到1万元。这就造成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差,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政府财力的增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迫在眉睫,而且也到了能够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程度。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们商丘市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也作了调整,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个层面,明确要求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改革。过去的城镇化是单纯的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被城镇化路子,现在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农民自主进城的新机制。目前,四个层面的新型城镇化在全国逐步达成共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逐步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我们商丘市已经实现了八连增。在目前的基础上,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专家论证,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土地流转,把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支撑二、三产业发展。通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利用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使他们从生活理念上脱离传统的农村、农业观念,便于土地流转。我省农村土地利用呈现一高一低的态势,耕地利用率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小,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商丘市更是如此。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可以集中集约利用原村庄占地,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从而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根据初步测算,如果全市全部建设成新型农村社区,可节约土地70万亩左右。这些土地其建设用地指标可以飘移到城区或工业集聚区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复耕留下的土地,可用于粮食高产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上走在全省前面。如何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对商丘来讲,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撤村并点,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制定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目前,我省的城镇化率才刚过40%,如果按2个点的较高增长速度,到2020年还达不到60%。也就是说,我省还有4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谋生,这不能叫全面实现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就地城镇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使生活质量、生活理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小康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同样迫切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得问题,可是这些配套设施谁来完善。

投资商只是为了赚钱,建起了一排排的楼房。等待着农民购买和入住,可是新型社区内没有建设医院和学校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农民们看病和上学和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致使农民的购房思想意识不高。

我认为在建房的同时,应该把医院、学校以及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同时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提高农民的购房意识。

(二)加大依法治理双违建设

目前,我县虽然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虽有明显的成效,但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综合整治工作的力度,要全面开展违法违规建设的综合整治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目前的宣传,仅限于宣传车和过街条幅以及宣传标语进行宣传。我认为这些宣传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否通过电视台,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宣传。通过学习和培训,首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群众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转变。

(四)群众购房能力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在各乡镇都已不成程度的有所规模,但群众的购买能力已经成了严重的问题。目前,并不是每一户农民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楼。针对这些农户,政府能不能制定优惠政策。我们公务员,教师等工人阶层可以用公积金实施贷款按揭购房。我们农民群众是否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政府制定出方针政策让群众也能按揭购房。同时开发商的利益应该最小化、政府的政策合理化、群众得利益最大化。这样既解决了群众购不起房的问题,也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

(五)村庄合并,补偿资金哪里来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将面对着一场村庄合并和拆迁的攻坚战。有的群众认为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地方不愿意搬迁,这就面对着一场新的思想革命。村庄合并,对于农户的一些房屋是不要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能否整合资金,对于村庄合并的拆迁户给于一定的补偿和鼓励。

(六)安置自建问题

面对一层层的别墅和洋楼,不少群众发了愁。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岁数大了上楼不方便怎么办?像这样的大龄弱势群体,住在楼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认为,各个社区在建设的同时。应该规划出一定的自建区域,让群众按照规划自己去建。这样既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拆迁难的问题。

(七)安置就业问题

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农民工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村庄的合并,民对着社区人口增多。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但一部分农闲时候的群众怎么就业。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加强组织和招商引资力度,在社区周围和附近招商办厂。组织群众多学栽培技术和手工业技术,种植果业的同时发展蔬菜种植和手工业作坊。这样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学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心得体会

10月30日随我县县委党校的领导和学员到城郊乡、王集乡、利民镇考察学习,他们在项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气魄和成果,令人震撼,很受鼓舞。特别是听了各乡镇领导的点评,对他们的基本做法、主要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

现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这两项工作,汇报这次考察学习的几点感受。

1、主要感受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些经验大家都知道,但他们能联系本地实际,通过具体的途径解决难题,推进工作顺利开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点高。新型农村社区要实行城市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设计标准高、建设起点高。城郊乡的和谐,北大花园社区三十几栋楼同时开工,王集乡、利民镇的社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社区规模大,设施档次高,施工要求严,质量标准高,很受鼓舞。

三个人体会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不仅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认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群众有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切实体会到党的优惠政策和惠农政策。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深感解放思想对社区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思想解放应成为工作创新的永恒动力,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思想解放永不停滞。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做到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但最根本的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新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发展快,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区工作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高为居民服务的形式与质量。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篇10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对农村工作又进行了年度安排。中省市相继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对《决定》和《意见》,分别进行了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去年,市委、县委全委会,比中央早一步对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综合这些重大部署和重大决策,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有些意见,在以往的会议上已多次讲过,今天再集中整理,作以强调。

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三农问题的严峻性

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的三农工作同全国一样,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这是事实,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尽管如此,为什么说三农问题仍然还十分严峻呢?到底严峻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严峻。

严峻之首,就是农民收入问题严峻。收入低,收入少,且不稳定、不持续。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4元,洛南2402元,相差2362元,占50.4%。全省3136元,低734元,占76.6%。1978年,洛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5元(全国134元)。30年来,咱们每年平均净增76.23元,将2362之差,除以76.23,得数为30.98。也就是说,截至到去年,我们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差30.98年。我们忙了30年,反而相差近31年。假设我县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净增400元,到202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静态相差12年,动态相差20年以上。与全省还差至10年。同志们,问题严峻不严峻?

严峻之二,就是三农自身问题严峻。集中体现在: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弱,即脆弱。全世界的农业本质特征都是一样的,都是弱质产业。弱就弱在,其天生就脆弱。病不得旺不得,旱不得涝不得,热不得冷不得。农产品多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少了自己还要吃又不能换钱。加之,我们的农业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的靠天吃饭阶段,产业化还未形成,水利、农机、防病等外部条件,还远远不够。农村穷,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虽有很大改善,但与生产、生活、生态之需差距很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管理和服务虽有较大改善,但与农村之所需差距很大。“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随处是厕所,常年不洗澡”,“农村象非洲”,就是穷的生动写照。农民苦,苦就苦在,油、盐、酱、醋、肉、蛋、奶等基本生活条件,在“凑合”的档次上摇摆。衣、食、住、行、教、医、保等基本生存条件,在“将就”的标准上徘徊。今天能够温饱,明天不一定能够小康,甚至还返贫。从早到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日子仍然难过。三农自身的这些问题,不仅严峻,而且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严峻之三,就是城乡差距问题严峻。二元结构的鸿沟,无论是单项鸿沟、各项鸿沟,还是综合鸿沟,比改革开放之前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拉大了。仅以城和乡居民收入为例。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5元,收入绝对差为228元,相对差为2.98∶1。而年全国为15781元,我县为2402元,绝对差13379元,相对差6.57∶1。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帐面”上的差距,如果要把城里人明的、暗的各种福利、保险、津帖等再算上,实际差距,专家估计在10左右。而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警界线为4∶1。可见,城乡差距形势,应当说异常严峻。

严峻之四,就是制约和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农村是大头,农民是大头,农村不小康,农民不小康,何谈洛南小康。小康社会是“比较殷实”和“安然度日”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小康的国家主要标准是:“人均GDp2.5万元”,我们还差18336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60%以上”,咱们还差11.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比重)“城镇应在30%以下,农村应在40%以下”,而去年,洛南城镇居民为40.6%,农村高居46.9%。“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我们还差5598元。“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达到100%”,而咱们刚刚起步,标准还低,并且还有很多就没保险,是空白。“人均受教育年限应达10年”,而咱们才6年多,等等。可见,细帐不敢算,差距不敢量,小康社会建设路漫长。

严峻之五,就是危害和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城乡差距越大,区别越大,社会仇富心态就会越浓,社会不公平因素就会越多。作为经济问题的三农问题,就完全可能漫延、升级,甚至恶化为政治问题,诱发重大不安、不稳、不祥事件,那将彻底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以上这五个严峻,足以充分说明当前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其中,农民收入低、收入少,是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是所有严峻性之根源,之命穴,之总钥匙。必须从着力解决农民收入入手,破解三农之困,破解三农之难,破解三农之急。对此,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严峻性、现实性和突出性,必须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工作定性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针对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深刻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和根本举措。否则,我们将对不起农民,对不起历史,对不起组织。

二、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们中国的三农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级难题。因为,除了农业都是弱质产业,农村都穷,农民都苦,与国外基本相同之外,咱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国情,即总体上“僧多粥少”,不少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样的特殊困难,给本来就难以解决的三农之难,难上加难。从历史的角度讲,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忙活了四五代人近百年,实际忙活的都是同一件事——农民问题。其区别是:1949年之前解决的是农民“政治翻身”问题,而1949年之后解决的又是农民“经济翻身”问题。难怪洋洋几万字的《决定》,提出了“三个之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缓慢,最需要加快。纵观世界各国,总结60年特别是3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概括起来无非就这三条:第一,农业,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第二,就三农抓三农不行,必须跳出“悟空圈”,跳出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有质的突破。第三,任何片面地、单打一地解决农业,或者单打一地解决农村,或者单打一地解决农民问题,也不行,还要组装搭配,必须打组合拳,打套路拳。形象地说,解决我们的三农问题,不能演“独角戏”,不能跳“独角舞”,要唱“大合唱”,要跳“集体舞”。

产业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因为,农业不仅天生就脆弱,而且利润很薄,甚至无利、亏本。道理很简单,不加工不升值,不包装不值钱,不销售变不了钱。即便是包装了、加工了,由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也难以形成竞争优势。“黑毛猪家家有”,“你有我有他也有”,都是大路货,难以形成独家优势。什么叫产业化,通俗地讲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没有卖出去的农产品都叫产品,不叫商品。只有卖出去的产品才叫商品。只有嫁出去的女儿,才叫媳妇。没有嫁出去,就不叫媳妇。之所以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改造与提升,其真谛、其窍门、其“祖传秘方”在于:只有进行产业化,才能把“产品”变成“商品”,把“贱的”变成“贵的”,把“小生产”变成“大产业”。对于我们,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只有产业化才能够把“绺绺田”的千千万万个“小农户”接到、联到、推到“大市场”。只有进行产业化,才能通过“链条”由“园子”延伸到“贩子”,延伸到“厂子”,延伸到“盘子”。另外,由于农产品还有“工业原料”、“生物质”、“生物基”的功能,同样的,也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由“园子”延伸到“厂子”、延伸到“罐子”(化工生产)、延伸到“盒子”(医药)、延伸到“车子”(燃料),等等。唯有“产业化”,唯有动“大手术”(推广良种、调整种养业结构、标准化种养等也有效,但仍然是小处方,是小利),才能从根本上将剪刀差之差尽量减小。才能将农业变成可以在市场中立得住、活得旺的,会游泳、经风浪的成熟产业。退一步讲,既就是农业产品实现了产业化,仍有不少还是薄利,并不是暴利。我们好几个农业龙头企业,一年一年又一年,迟迟不能投产,表面上看是没有钱投入,实质是有钱的大老板不愿投入,银行也不想凑这个热闹。如果说,农业龙头企业利大利厚,那为什么解放60年了,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业龙业企业仍很少、很小。而钼矿、金矿等,为什么还要托关系,走门子,挤破头地要开矿,要办厂。为什么一说就建,一建就起,投多少钱都能拿得来。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抓农业、抓农业产业化,真难。

城镇化,是农村的根本出路。城镇化,实质上是加速推进和完成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合理地向城镇转移。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城镇经济实力的增长,帮助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共同富裕。按照经济学家研究的规律,城镇化过程可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为初期阶段:处于前工业化社会阶段,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城镇数量少,农村散居占主导地位,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城镇化率高于30%为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地域大幅度拓展,进入工业化社会,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60-70%以后,进入城乡一体化和后工业化社会,第三产业逐步占主导地位。去年,咱们的城镇化率达到33%,三产结构为32.6∶38.3∶29.1。说明我们刚刚步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现阶段,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二三产业的产业拉动效应和就业拉动效应,力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随着板洛高速今年上马,洛南融入西安经济圈、融入华山旅游圈的外部条件即将成熟,加之洛南拥有“粮仓金山”、“背靠华山”和独特的避暑资源等优势资源,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把二三产业拉起来,促上去,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大拓展“农村人”的生存空间,大大提高“城里人”的比重,大大地反推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纽带,以重点村为支点的城镇化体系。

非农化,是农民的根本出路。种地只能解决温饱,守在农村最多只能解决宽裕。想要富裕,要想小康,甚至将来过上“大康”殷实富足的生活,农村实在是资源有限,“装不下”,承载不下。只有非农化才是彻底解决过剩、过多的农村人口的根本措施。我县有40万农民,如果囿于、闭于、锁于现在的地里、沟里、村里,无论你怎么折腾,断然不可能使我们的农民兄弟全面、彻底走上小康,走上富裕之路。因为,“生我养我”的资源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走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之路。非农化的具体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大力兴办工业。吸纳农民,变农业工人为工业工人。二是大力建设城镇。在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镇“外壳”、“瓜皮儿”的同时,还要研究解决“瓜瓤儿”的问题。出重拳,逐步拆除城与乡之间的篱笆,冲破“城里人”与“农村人”之间的“围墙”,实现城乡之间来去畅通,政策平等。积极吸纳农民进城入镇,从事第三产业,主要是经商作买卖,还有当各种各样的三产服务员、技术员、保洁员、修理员、信息员、咨询员、美发员、经纪人、广告人、文化人等等。三是走出去,打江山。包括考学在内,走出洛南,闯荡江湖,换脑子,挣票子。不想回来,定居在外,想回来,就不要受“故土难移”的束缚,定居县城,搞二产,搞三产。四是离土不离乡。就近从事非农产业,如办乡村游、跑运输等等,就近从事各种社会化服务。一句话,就近从事非农业的“360行”。通过这四条路子,一批又一批地转移,一年又一年地积累,对农村人口“消肿”,对高边远的甚至“腾空”。把有限的土地和山水林木等资源让渡出来,让少数人大规模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从根子上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只有“人少多种地”、“种好地”,靠种地才有可能实现小康,走向“大康”。这,就是非农化原因之原因。

三、必须进一步明确增加农民收入的“洛牌”骨干产业

要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项目在哪儿?财源在哪儿?要逐级、逐村算细帐、算清帐,订规划、下任务。不能打忽悠,不能嘴对嘴空喊。要丁是丁,卯是卯,往实里砸。农民挣钱点、收入点很多。有“芝麻”,也有“西瓜”。县、乡党委政府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党委、政府上手抓的增收项目,必须是覆盖面大、拉动力强、增收稳快的骨干财源。好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和积累,目前已经形成了切合我县实际的畜、桑、果、烟、药、劳务六大“洛牌”特色产业。条件是具备的,项目是成熟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捣腾,如何去落实。要把农民增收六大骨干项目抓好,要有分有合,分上下两头抓。县乡联手,以乡镇为主,抓产业基地的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抓龙头企业建设。

到2012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2402元,增加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500元,部分乡村要力争达到5000元,平均每年增加524.5元以上,为2020年赶上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创造条件。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形势所迫,全省、全国大局在此,咱们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要完成这一繁重的历史使命,要按照上下两头抓的思路狠狠地抓。

在乡镇这一头,主要是集中火力抓基地。抓基地,就是抓“第一车间”,就是抓农村的工业原料基地。一是生猪。由去年的两个65万头,发展到两个100万头。即饲养量抓到100万头,仔猪出栏抓到100万头。人均饲养生猪2.5头,人均出栏生猪1.5头,每头收入300元,小计450元。人均出栏仔猪2.5头,每头收入300元,小计750元,人均从生猪项目中收入1200元。二是蚕桑。由年的6.9万亩发展到12万亩,人均3分桑,每分桑收入200元,3分收入600元。三是核桃。2007年全县核桃420万株,人均10株,届时都能挂果,一株核桃平均产4斤,1斤卖10元,10株400元。同时,再发展180万株,达到600万株。四是烤烟。发展到10万亩,1亩收入1000元,人均250元。五是药材(或薯芋)。发展到10万亩,一亩收入1000元,人均250元。六是劳务。稳定输出10万人,每人年收入6000元,一家4口平均一人1500元。这六大产业总收入合计为4200元,占4500元目标任的93.3%。这还没有算粮食、大豆,鸡、牛、羊,瓜瓜菜菜,以及转移性收入,等等。简单的老婆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紧紧地、狠狠地抓住六大产业,抓住骨干财源,就完全可以实现4500元目标。如果不算细帐,靠想象、凭感觉,老是觉得可望而不可及,总是觉得不可能。正象“十一五”初,即2005年提出到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2亿元一样,当时大家都觉得难度太大,不敢想象,结果2007年提前三年就实现了。

从县上这一头抓,主要是集中火力抓龙头企业。为了给家家户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筑一道“防震墙”、“防火墙”,防止出现卖难、难卖问题,最大限度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县上要狠狠地抓“4+2”“六条龙”,即生猪屠宰财安公司一条龙,缫丝加工九州公司一条龙,核桃加工飞鹏公司一条龙,洋芋加工成华公司一条龙,以及烟草收购准龙头公司,秸秆造纸(分类是轻工业,但原料来自农业)准龙头公司。如果成华公司投产,可将药材退下来,将薯芋纳入六大产业,这样在六大特色产业中除劳务外,就有“五条龙”舞着撑着拉着猪、桑、果、烟、薯五大产业。再加上造纸公司这条龙,还能将麦秆、烟秆、玉米秆,杨树、柳树、杂木树,草草秆秆都挣钱,我就不信,基地建不起来,产业拉不起来,钱袋子鼓不起来,4500元拿不下来!

四、必须进一步明确增加农民收入基本方法和抓好农村工作基本要领

增加农民收入基本方法:就是“加减乘除法”,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都会的“四则混合运算法”。俗话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农业的出路是产业化,农村的出路是城镇化,农民的出路是非农化。“四则混合运算法”,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牛鼻子”,为“抓手”,为“拳路”,拉动产业化、城镇化、非农化“三化”并举。抓起“三化”缆绳,将其打包成捆,捆在一起。按照拳路打组合拳,打套路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就是依托六大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就是执行好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乘”,就是奋力舞起、舞好、舞活“六条龙”,千方百计向农业产业化要增加值、高附加值,要“乘积”效应、“乘方”效应。“除”,就是八方出击向城镇化、工业化、劳务产业、知识经济和一切非农产业,要就业岗位,要生存空间,要发展空间,把农民变成市民,把农民变成工人,把农民变成商人,甚至把农民变成大知识分子,变成“白领”,千方百计“除”去、减去、转移过剩、过多的农村人口,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向农民的“非农化”。

做好农村工作基本要领:就是“一二三四法”。大家都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直各部门,在身处下面直接抓农村工作时,在身处上面指导农村工作时,怎么抓好,怎么指导好,都不能哑巴吃饺子——心中无数。根据中央近四五年以来涉农重大决策精神和现阶段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要领,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茄子辣子统筹法”。即一个中心、两类生产、三项管理、四种服务,共十大项。

“一”个中心: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前些年,我们是以“扶贫开发总揽全局”。而现在,2002年以十六大为标志,我们已经踏上了奔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以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农村工作的“总纲”就是新农村建设。从起点、内容、标准、质量等诸方面衡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都高于、优于、全于、进于之前的“扶贫开发”之标准。简单地说,“扶贫开发”主要解决的是“温饱”,而“新农村建设”主要解决的是“小康”。复杂地说,新农村建设的标准适合于科学发展观的标准,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适合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农村工作,必须牢牢地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纲,这个中心。这个中心的内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这个中心的核心。

“两类生产”:即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产品生产。就我们的农村来讲,工业生产很少。大多数乡村现在还不具备办工业的实力、能力和条件。就拿县政府和县级部门来说,县上办一个厂子往往一办几年,困难重重,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何况乡镇乎?而农业生产,也不是瓜菜带什么都抓,乡镇重点抓畜、桑、果、烟、药五大基地,“一村一品”,以及三大战线造林。把这些抓好了,就是最大的“第一车间”,最好的工业原料。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乡镇办工业,既不提倡、也不反对,不予强求。而劳务,重点是抓组织、抓协调、抓培训、抓服务,实际上用不了多少精力。

精神产品生产,主要是对各类法律、法规、文化、技术、科技、信息等精神产品,引进好,消化好,吸收好,转化好,传播好,培训好。用法律、用文化、用科技,把“笨人”培训成“能人”,把“粗人”培训成“匠人”,把“懒汉”培训成“勤汉”,把“泥腿子”变换成“阔佬大亨”,最终把“农村人”变魔术、变戏法地变成“城里人”。一句话,把传统的农民,培养成“知识型”、“技能型”、“专业型”、“科学型”新型农民和新型市民。

“三项管理”: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四种服务”:即政策法律服务、生产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和社保社救服务。

以上这十个方面,构成了现阶段农村工作主体框架。茄子一行,辣子一行,很明朗。这十个方面,有主、有次,有主角、有配角,“十个指头不一样长”。其中“一个中心”、“两类生产”,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中之重,就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做饭时调味的“盐为主”,其他都是酱、油、醋,就是一丛鲜花的“红花”,其他都是陪衬的“绿叶”,都是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的,都是“敲边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