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十篇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十篇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2:22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保险发展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市场定位;发展战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15-01

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营业网点遍布所辖乡镇,极大方便了广大客户就近办理各种业务,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加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投身“三农”市场,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态势。本文就此进行相关探讨。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三农”根基深厚和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薄弱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农信社,因农而生,为农而改,靠农发展,因而与“三农”根基深厚。而且农村商业银行为县级法人单位,决策链短,机制相对灵活,在信贷流程、信贷审批、贷款品种创新上都更为简洁高效,在提供金融服务决策方面反应更快、效率更高,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但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从内部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层次较低,经营管理水平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受到了一定制约。从外部看,因属于地方性小金融机构,辖区外没有分支机构或机构。基础设施是银行经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薄弱,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拓展。

(二)产品优势和竞争同化现象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等产品一直对客户免收年费、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费、atm机跨行取现、刷卡等相关费用(基本实现零收费),电子银行等产品也实现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且到账及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贷款利率定价及贷款品种创新上都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农民及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对农村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随着竞争性的金融制度推行,更多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甚至是城市商业银行也争相在农村设点。原有农村市场被“瓜分”,而且有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质上是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所抽资金不用于支农,而是投向房地产、矿山等高利润非农行业或热衷于追捧财大气粗的高端客户。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兴起,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错综复杂,组织资金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点众多优势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因此往往在机构网点、员工人数、服务对象、存贷款总规模、纳税总额上都占绝对优势,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有限,经营领域受区域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基本局限于当地。资本规模小,在信用条件、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劣势。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业务创新能力。

(四)从业人员的地缘优势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并存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基本来自当地招聘,多为本乡本土居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了然于心,多年积累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非常明显,农民对其怀有浓厚情感,是一种典型的“草根金融”,不是其他金融机构一朝一夕就能替代的。但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营销意识不及其他商业银行,主动营销产品的少,被动等待上门办业务的多,服务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普通服务人员多,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少。有的服务方式理念落后,对市场的把握欠缺,导致难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真正贴近“三农”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发展

(一)立足农村市场,挖掘潜在群体,努力成为区域内最优

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很多地区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除小规模经营农户外,农村中小企业等各类业主,其金融需求已突破传统农业的融资需求。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农村地区的特有优势,深度挖掘农村市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小金融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坚决把市场定位在农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等目标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随着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兴起,培植优质的农户投资者和中小私营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要改进服务,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机构网点优势,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特色。

(二)迎合农村需求,加强金融创新,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一是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出贴近农村、贴近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快服务方式和业务工具的创新,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利率优势、银行卡产品优势等方面,着重从农村年青客户入手,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通过“便、利、亲”优质服务来吸引农村青年等潜在客户。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融资服务,农村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金融创新产品也有需求。因此探索将其产品、存货、经营权作抵押担保,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对个体户,开发各种个人金融套餐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项目融资,简化贷款手续,加快结算速度。三是在金融环境上,要积极研究金融市场和竞争对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都相当有限,因而要积极向外扩展,与社会上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凭借金融创新拓展经营领域,创新业务经营模式,扩大营销渠道,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现有产品,大力推进产品、业务的创新。

(三)加强内外部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在逐步成长为地方性优秀商业银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由点及面发展,追求全面突破,打造全方位的精品银行,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

一是强化内、外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培育人才新机制,加大员工教育学习培训力度。不仅要经常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和激励机制,建立自主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培训层次,制订灵活、流动的用人机制,把好人才“进入关、考核关、提拔关”,坚持优胜劣汰的用人标准,培养出一批忠诚农信事业、专业知识全面、营销理念意识超前、业务娴熟的人才队伍。在外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其结算渠道问题,加强科技投入,主动融入、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积极与电商、互联网的企业展开合作,偿试网络银行。二是积极引进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发生重大改变,以及周围农村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要,因而应大力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成熟管理经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思路。

农村商业银行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立足农村市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创新金融服务,建立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作用,发展为特色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进一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参考文献: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3

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内容非常少,相关的文献资料也是非常有限。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舞台上没有任何的地位而言,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的占比越来越少,农业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少。但是,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福利做的相对比较健全,人民享受的福利越来越好,这样一来,即使农民每年的农业收成不好,政府可以给予相关补助,以此来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不管政府的福利做的再好再完善,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农业是当前经济产业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世界上很多的发展国家一样,我国应该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的国家并不够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把大部分的金融资源用来帮助发展其它的产业,让其它的产业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认为只要其它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好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反而可以弥补农业经济发展这一块的不足,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过程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其次,通过引用以前的研究资料,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做出详细的研究,在研究之中力求新成果,不同的领域多多少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作出过研究,并且有相关的数据资料,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些研究的资料,借鉴这些资料,并把他们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之中去。从当今的情况来看,由于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工作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站立的角度大不相同,所以,得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结论也不相同。

2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分析

2.1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运用明确指标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如何全方面的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作出分析,首先相关的研究人员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这是研究最基础的一步。种植业、水产类渔业、林木类、其它副业等组成了我国的农业,我国每年的农业生产产值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些产业的产值情况来体现。因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收支和生活水平状况。做好这些指标之后,我们再以金融指标为依据,这里的金融参考指标指的是农村的金融,通过这样参考的办法,方便我们清楚的明白农村资金的流动状况。明白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动情况如何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信用贷款业,另外就是农村企业贷款金融业。我们选择这两种数据的依据原因是,这两种数据都来源于农村,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农村发展状态。从这两种指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且它一般不会受到范围限制,在广大的范围之内都可以通用。由于它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很多的农民会普遍的选择用它们来维持经济生活,通过农民选择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的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借用数据知识和建立模型原理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数据相比较其它的数据来源来说更加可靠和真实,还具有说服力。如此一来,我们在分析最近几年数据资源的时候可以列举出种植业、水产类、其它副业的产值数据情况,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之间的数据关系,引用这些数据创建一个包含横纵两个方向的数据模型,通过纵向和横向上面的变化数据,相关研究人员观察横向和纵向的线路走势图,从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今后的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做出估测。

2.2以动态为出发点,分析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

以动态的角度为出发点,在探索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上面,时间轴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方便的分析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动态分析的过程之中,我们对时间轴加以利用,如此一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在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的过程之中,把相关的全部数据进行整合,再通过检验得到初步结论,比如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之内,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是怎样的关系,在其它的时间之内,两者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和变化。从这里面我们或许可以明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基本规律,从而探索今后的金融发展情况。另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运用函数的方法来探索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基于静态角度方面的探索分析,借用模型研究的原理,把模型研究和函数原理研究相互结合,通过这样的办法,研究人员可以清楚的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增长还处在发展阶段,同样,农村金融发展也是发展阶段,因此,研究人员在探索农业经济和农村的金融发展期间或多或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的种植业、水产类渔业、其它副业等还是发展阶段,但是这些产业的生产情况要远远比预期的生产情况高。相关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农业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金融发展的过程之中,研究者深刻的认识到了经济和金融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发展现代金融,即现代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动态分析之中可以了解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提高需要农村信贷的帮助,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需要高度重视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3结语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4

>>滨州市滨城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滨州市滨城区农民人均收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滨州市滨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滨州市滨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创新模式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曲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南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元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滨州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对策滨州市滨城区体育舞蹈推广现状调查研究对滨州市滨城区“家长园地”的调查滨州市滨城区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滨州市滨城区耕地资源利用与改良对策研究滨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滨州市滨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现况分析内蒙古农村劳动力构成、转移现状及对策探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成尚军.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427-13429.

[3]万玛项秀,李临颖.贵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现状及建议[J].青海统计,2007(9):23-25.

[4]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76-6377,6379.

[5]董金涛.关于北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08,310.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劳务经济;资源经济;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74-04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十分丰富的国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繁荣,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具有内在的、强烈的流动倾向和基本的流动能力,导致农业骨干、青壮年劳动力过多流走,使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家庭“空巢”、农业“空壳”、农村“空心”化,造成农地撂荒和农业粗放经营。农村人口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使留守老人的赡养缺位,留守孩子的亲情、教育缺失,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政策,既让过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又让农业部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确保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剩余劳动力规模(林毅夫,2003;侯风云,200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劳动力转移动因:(w.a.Lewis,1954[1];G.RanisandJ.H.Fei,1961;m.L.Lee,1966;D.J.Bogen,1972;J.R.Harrisandm.p.todaro,蔡,都阳,2001,2003;朱农,2005;蒲艳萍等,2005);劳动力转移的障碍(Solinger,1999;Roberts,2000;牛叔文、曲玮,2005,程名望等,2006,陈永正,韩银娥,2007);劳动力转移机制(陈吉元、胡必亮,1994;iLo,1998;张智勇、梅建明,2002[2];程世勇、张克听,2005[3];刘丽、任保平,2007;程宏伟、张永海,2007[4]);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策(周天勇,2001;王珏,2004;罗亚萍、姜红星,2005;徐平华,2006;张雅丽,2007);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李实,1997;Sala•i•martin&Subramanian,2003;高迎斌,贺一耕,2005;李文武,2006;龚晓莺、王朝科,2007);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问题(宋林飞,2002;韩俊,尹成杰,崔传义,曾家洪,2007)等。国内研究侧重考虑劳动力如何转移出去,忽视劳动力过度转移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没有强调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与农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因而在价值层面不同程度地背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战略。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取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采集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协整分析、误差向量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技术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工具,检验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劳动力有序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同步的政策建议。

2.研究假设与数据采集说明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人均耕地面积(X1)。人均耕地面积越少,单位面积可容纳的农村劳动力越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负相关。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X2)。农业劳动生产率用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面积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因此,本文假设在耕地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正相关。

③城乡收入差别预期(X3)。城乡收入差别预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该预期与城乡收入实际差别、城镇新增岗位的数量和城镇失业率有关。城乡收入实际差别(a)=(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二、三产业收入)/农村第一产业收入,城乡收入实际差别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由于很难收集数据,本文用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B)来表示城镇新增岗位数量。因为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就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三产业中有很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农村劳动力形成巨大的“拉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空间。所以,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越大,新增岗位越多,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城镇失业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C)来表示,城镇失业人数越多,农村转移进入城镇的劳动力越难找到工作,其就业的概率越低。所以,城乡收入差别预期为:

X3=a*BC

因此,本文假设,城乡收入差别预期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正相关。

④农村人力资本状况(X4)。本文借鉴了李勋来、李国平(2005)[5]的计算方法。其中,1985~2002年的数据来源于李勋来、李国平(2005),2003~2005年的数据为作者根据李勋来、李国平(2005)的方法和相关统计年鉴整理补充。农村劳动力素质越高,越容易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正相关。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6》及《中国统计年鉴2006》。

3.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1回归分析

利用相关数据和eviews5.0统计软件,我们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Y)与各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

Y=3753.476-1421.134X1+3.026X2+38.806X3

+0.3709X4+ε

(0.7016)(-4.432)(14.76)(2.382)(5.972)

adjustedR2=0.986Durbin-watson=1.846

从统计学角度看,该模型的R2为0.989,说明多元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差的98.9%,拟合程度相当高,且各变量的t值均比较理想。从回归结果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农业劳动生产率(X2)、城乡收入差别预期(X3)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X4)正相关,与人均耕地面积(X1)负相关。即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城乡收入差别预期越大,农村人力资本素质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人均耕地面积越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越多。从经济学角度看,回归结果与我们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3.2协整分析

3.2.1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首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我们对人均耕地面积X1,农业劳动生产率X2,城乡收入差别预期X3,农村人力资本状况X4取对数,其一阶差分分别表示各变量的增长率,用lnX1,lnX2,lnX3,lnX4表示。(表1)是其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3.2.2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变量都是单整的,我们利用Johansen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由aiC和SC最小原则确定该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表2)为协整检验结果。

(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1985~2005年,Y,X1,X2,X3和X4这五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致协整的向量或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得到均衡向量如下:

β=(1.000000,997.1874,-2.992283,-117.4563,

-0.345567)

五个变量间的协整方程为:

Y=-997.1847X1+2.992283X2+117.4563X3

+0.345567X4

(228.124)(0.14582)(9.66666)(0.03685)

由协整方程可知,1985~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存在反向作用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存在正向作用关系。这说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从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乡收入差别预期的扩大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提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该协整方程还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越高,越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高素质人才向外转移,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新农村建设提倡的现代化农业也必须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留守农村的低素质劳动力,没有能力获取和使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也没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3.3格朗杰因果检验

(表3)是利用格朗杰因果检验考察的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表3)显示:①在最优滞后期时,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多的格朗杰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引致的。②在最优滞后期时,城乡收入差别预期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在10%的置信度下,互为格朗杰原因,即城乡收入差别预期的提高,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预期收入差别越大。③在最优滞后期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格朗杰原因,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并没有形成因果关系。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影响是名义的而非实际的,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劳动力持续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存量正在被吸纳殆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已经处于边际状态,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能力已经很弱。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不会对劳动力转移规模产生太大影响。④在最优滞后期时,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格朗杰原因。这与农民工合法的经济权益、分享政府公共服务的权利和一些基本社会权利仍然受到严重歧视与侵害,以及城市排斥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迁移定居,改变户口身份,变为享有平等权利和安居乐业的市民,使得他们向城市的根本性转移受到制度阻塞有关。

3.4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格朗杰因果检验证实了人均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呈单向因果关系;而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为双向因果关系。本文采用Sims(1980)提出的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技术的脉冲响应(impulse-Response)分析和方差分解(VarianceDecomposition)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图2)是变量对相关冲击的动态反应(表4)是变量滞后1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

从(图2)及(表4)可见:①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正向自冲击总体上有利于自身的改善,这种冲击效应在滞后两期时达到最低点,之后平稳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方差自冲击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②在城乡收入差距预期的冲击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在第一至第三期呈现负向响应,第三期后有幅度相当的正向响应,第六期后逐渐回落。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影响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误差的比例,由第一期的2.71%上升到第十期的33.77%。③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对城乡收入差别预期的冲击则表现为波浪式正反向显著反应,波峰和波谷出现在第二期和第四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正向冲击,在短期内将扩大城乡收入差别预期,稍长一点就会缩小这种预期,在滞后陆期时又重新扩大预期。但这种影响在第八期达到顶点后,呈现向零效应收敛的迹象。④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对人均耕地面积的冲击,在第一至第五期呈现正向响应,但波动比较剧烈。滞后五期后呈现负向响应,且这种影响逐渐变小,在第十期时基本消失。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对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逐渐降低,其占人均耕地面积预测误差的比例由滞后两期的7.03%逐步下降到滞后10期的3.27%。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预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在较长时间里会导致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但这种影响不显著。

4.结论与启示

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人均耕地面积负相关,并且由于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耕地流失的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具备长期的正向的协整关系;城乡收入差别预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因素,差别预期越大,转移数量越多;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正相关,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缺失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效果,使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显著。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预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特别强调劳务经济的重要性,认为通过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别,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但相对于资本获得,劳务收入要低得多,而且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单纯的劳动力转移解决不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并且,由于要素性资源单向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要素多路径单向流出,使农村经济发展“漏出”大于“注入”,由此导致农业的系统发展能力日益低下,内在动力不断弱化,进而影响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资源经济对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资本稀缺型”的发展模式,使农村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比较滞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脱节发展使劳务收入资本化进程缓慢,资源禀赋较好却依然陷入资源诅咒困境。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同步,其实现途径是充分整合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建立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相结合的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同步的出路是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劳动力转移为基础的劳务经济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基础,资源经济为劳务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载体,如果将劳务经济所带来的收入转化为资本,投入到资源经济中,通过自然资源、知识和资本的充分整合,农民可以通过劳务收入与资本收入提高收入水平。劳务经济的资本化过程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经济的发展将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反过来促进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的互动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得以实现:政府、市场与农村金融。①政府应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务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有能力在高端劳务市场获取更高的劳务收入;同时,通过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劳务收入流向资源类产业,实现劳务收入的资本化。②将当地农民看作平等的市场主体,给予本地资金和外来资金同等的政策待遇,在充分利用本地资金的基础上引入外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资源收益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③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打通劳务收入资本化的渠道。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还应发展资源产业投资基金。依托其强大的网点分布和专业的投资能力,解决劳务收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实现劳务收入的保值增值,同时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大量资金需求问题。

参考文献:

[1]Lewis,warthur.amodelofDualisticeconomic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4,(36):46-51.

[2]张智勇,梅建明.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2,(11).

[3]程世勇,张克听.经济转型中城乡劳动力转移机制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6).

[4]陈宏伟,张永海.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问题研究,2007,(3).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改革

约在1973年,有关学者便提出了金融深化有关理论,其中诸多问题的涉及和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有关性之间的内容研究,研究成果显著。有关学者通过近30年的数据来分析世界80几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情况和该国家资本形成的状况,综合分析了国家内部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还有部分学者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研究了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相关理论分析

(1)金融压抑理论。国际著名学者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压抑理论,并指出金融压抑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压抑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德尔快速发展造成强大的阻碍,限制了国家经济资本的快速形成,加之国家信贷配给制度的影响,严重降低了当前农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主要特点表现出: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诸多中小型企业遭到排斥,导致资源配置呈现扭曲发展。②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国家的实际利率显著降低,最终降为负值。因此诸多居民的投资积极性较低,十分不利于资本的形成、拖慢了经济的增长。③政府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银行发放贷款的有关企业或者组织进行限制,由于该部分贷款利用率过于低下,导致资本的浪费现象。④一旦借款人贷款的利率较低,该部分客户将会将资金用于建设资金过于密集的企业类型,由此呈现出一个弊端,便是无法为劳动力富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金融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如果就金融深化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理论方面内容分析看来,文章可以这么假设,假如人们的储蓄可以自动转移到相应的投资项目上,其中将Q作为农村经济的总产出,将y作为农村经济的实际收入,将K作为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真实资本量,当前农业的生产总数则可以用y=QK来表示。

(3)实证结合结果。就理论分析的结果看来,当前金融深化对经济的主要作用机制包含:利率影响人们储蓄,储蓄情况影响投资,投资情况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果将g作为当前农村整体经济的增长率,将Y看成农业的总产值,s表示为农户和农业的整体储蓄,i作为农业的总投资,将H作为农户及农业储蓄之间进行投资转化的特定比率,将s看做农户和农业的整体储蓄率。由此显现出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包含s、H和农村资本―产出比三部分。计量模型由此建立,即g=f(R、m、i、Q、S、F),详情见表1。其中的g代表当前农村经济的实际增长情况,即农村经济增长率;R代表农业经发展中的实际利率,m代表当前农村金融的主要发展指标,i表示当前农村投资的整体数量,Q可看作是当前农村投资的整体效益,S表示当前农户经营农业形成的农业经营储蓄,F则是当前资本主义市场整体的发展状况。

就当前回归分析的结果看来,各个变量在不同时期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一样,综合分析得出,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受到不同特点影响,除此之外,分段回归的形式较于整体回归强度更大,主要内容体现在R2和F数值的不断增加。

(4)结果分析。根据前文分析的理论模型,采用以往的有关数据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进行农村改革的过程中约在90年代初呈现出一个重要转折,由此衍生出市场类型经济,自此短缺经济转换成过剩经济,自此之后经济体制也发生变化,计划经济体制顺利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类型。除此之外,农村经济开始在资本市场的整体环境中进行融资,文章对整个区间进行分析,将诸多影响农村经济的变量划分,细致分析了各个变量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

二、结论

(1)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关。当前金融深化理论特别注重实际利率,基于实际利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其作用最显著的阶段出现在1978年和1989年之间。但自1990年之后,该种措施的关系不断弱化,因此政府意识到可能合适的控制利率更能够帮助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和利率政策需要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适应,保障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2)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微弱。当前我国处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改革过程中应当将重点集中在提升经济的整体运作效率中,避免过度注重数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农村资本主义市场的崛起,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我国需着重发展当前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提升融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提升直接融资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储蓄转农业投资存在障碍。储蓄转向农业投资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其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可见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等问题放在第一位,由此来不断拓宽储蓄转向农业投资,在此基础上,加强控制金融投资的整体效率。

三、结语

文章指出,我国当前在改革金融深化理论和相应的利率政策过程中,需要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应。我国在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提高农村金融的运作效率内容上,尽量避免数量上的不断扩大。且改革过程中需不断完善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使其愈加完善,真正提升改革效果,完成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剑英,黄春旭.民间资本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J].管理世界,2013.

[2]陈雷生.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视角[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与尝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多发,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性困扰因素。我国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开始由精英式教育转为大众式教育。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效的准入门槛放宽,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统包统分时期的天之骄子,而转为普通劳动者。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个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工农“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各种政策制度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穷困落后,缺乏人才。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再加上农民子弟考学和农民迁移城镇的增多,导致农村中的精英外流,出现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居多的现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了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我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在中央1号文件中注视“三农”,并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也频频出台,支农资金连年升高,农村建设呈现一派大好景象。

在此双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计划”,鼓励大学生向基层发展,到基层创业、就业。反观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人才求贤若渴,急需引进人才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而新时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也为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深厚的地方文化,如果开发成功,其潜力巨大。鉴于此,大学生应转变固有的职业取向,致力于向农村进军,顺着国家促进就业的东风在农村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许多种途径,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大学生村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一有财政支持,二有制度保障,三有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文化素质高,参加农村的管理、规划,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李庆波(2008)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村官”模式也面临着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且出路窄,待遇差,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成为增强这一政策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严肃选任,健全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帮扶,开展校市及校县合作。李江波,李禄(2010)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村官”现状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差。大学生就读的并非村官专业,隔行如隔山,让他们当村官,未必就能当好,而且学非所用,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认为“大学生村官”只能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邓艳葵(2010)指出要解决“大学生村官”是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首先要营造成长的舆论环境,注重宣传,加强与村民的相互了解;其次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通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结对子“传帮带”帮助大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岗位锻炼、项目培训、创业引导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能的环境;再次,优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待遇、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完善。

三、大学生村官的探索

怎样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双赢,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施爱民,潘献奎(2009)提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迫在眉睫。一是要通过观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到广大农村地区就业的职业理想,要及时传递政策信息,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三农”和促进大学生基础层就业的政策及投入。大学生要重新自我角度定位,抛弃固有的优越感,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应改变职业评判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二是通过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以目睹农村发展成果、服务“三农”、调查农村现状的形式深入了解“三农”状况,培养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王俊刚(2007)根据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就目前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资源却相对过剩,大学生农村就业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缺失,制约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有: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的制约,考试录用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政策存在疑虑,政府财政经费保障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政策建议有:主张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要载体开放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让“大学生村官”通过新农村建设实践脱颖而出,改革农村干部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生活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我国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和在高校扩招及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学者们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与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通过综述,发现学者们大多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少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李江波、李禄胜.村官学校的设立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农村经济,2010

[3]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

一、引言

重庆市农村小学占全部小学的绝对多数,农村小学英语的教育水平对于全市的英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在承担我市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素。因此,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和教师自身建设即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成了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指教师的持续性材质、经验和心态的提高过程。①

重庆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更是薄弱,所以比起发达的主城区来说更迫切需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拟从调庆市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具体了解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并通过数据分析就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有关问卷调查情况

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笔者于2006年暑假利用所在学院举办的“贫义工程第三轮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机会,利用我院老师寒、暑假到重庆部分区县上函授课的机会,以及通过往届毕业生向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师对来自重庆市周边25个区县,包括秀山、巫山、云阳、丰都、开县等边远地区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90份,总共统计数据10308个。调查问卷共设三个部分:教师基本情况统计,教师培训情况调查以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调庆市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了解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主观评价,以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现有条件下是如何进行专业化发展的,哪种方式最为普遍等。在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描述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希望能够为其他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概况(该统计是2006年利用暑假在重庆教育学院开展贫困地区小英教师培训收集到的一组信息。)被调查人情况表

表1统计数据表明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四个方面。第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断层现象严重,教师年轻教师所占比例高达76%。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中年教师被城市和发达地区挖走了,这既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又不利于通过传帮带来培养青年教师。

第二,在农村小学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很少,初级职称占绝大多数。这种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利于调动农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而,缺乏必要的教学激励机制。第三,转岗教师居多,英语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37名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只有17人是科班出身,占46%,其余20人为非英语专业转岗教师,占54%。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紧张,缺口大。二是新增教师大都向往城市,不愿到农村学校。三是农村学校在岗教师待遇低,教师离心倾向严重,有的弃教打工,有的想方设法调城市,流失严重。农村学校师资短缺,教学负担沉重,无时间、无精力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差,造成教学质量受影响,大大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②

02

说明:①:“好:7”表明37人中有7人认为自己的基本的专业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好”

②:比例的算法:7÷37=18.92%(四舍五入)

表2中统计数据表明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它们是:(1)大多数教师的本专业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待提高。语音语调有明显的错误,口语表达能力很弱。主要是因为相当部分教师是转岗、兼职教师。有的教师口语能力不强,课堂上不敢也不能多讲英语,养成学生通过汉语学英语的不良习惯,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儿童启蒙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将影响其中学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③(2)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大班活动化教学的能力。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老师课堂上基本上不可能开展差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齐步走、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全班教学,这种教学未必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收获和乐趣。(3)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差。课堂上教师较少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一定挑战性、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征、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活动形式,也很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主题或话题教学,相当部分教师忽略为学生创造有信息差、为交际(而不是为操练)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如上所述,农村学校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量上质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村教师专业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欠缺,教师专业化程度极低,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三、关于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结合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情况和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笔者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围绕以下四点展开:

1.系统而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流利的口语,纯正的语音语调对小学生学习英语很重要,另外英语国家文化,尤其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西方节日、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对它们深入透彻的了解和掌握,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完备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素养:小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较好地掌握小学教育学、比较小学教育、儿童心理学和外语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尤其是具备将小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特征与小学英语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

3.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开展现代化教学。教师的文体技能、绘画、唱歌、编导等艺术能力怎样在课堂中具体实施。

4.较强的英语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由于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二)促进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

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然而,传统的教师培训中被培训者在客观上常常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存在,缺乏参与、互动和反思的行动空间,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一宝贵的资源未得到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利用。而且现有的培训体系没有政策法律保障,大多数教师因为经济和工作原因无法正常参与培训。结合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教师培训体系现状,笔者就促进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1.市县整体联动的培训体系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进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发展教师教育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当作自身的重要职责,把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村教师培训保障体系。采取市、县统筹与分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培训经费,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培训经费列入预算,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2.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充分了解农村教师的需求,研究和重视农村教师的需求,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充分调动农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培训中要努力消除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文化隔离,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以问题为中心,按照问题即课题,研究即培训,成果即效果的培训思路,创设情境,采取参与式、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农村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使农村教师在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特点及教师素质实际,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者队伍等方面,遵从以下做法:

(1)培训内容具体化

培训中,针对农村掌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不同程度,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专门开设课程改革方面的讲座或示范课。围绕农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来调整培训计划,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为农村教师提供新知识、新方法。④

(2)培训模式多元

化农村教师培训要从成人培训和农村教师的特点出发,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相互补充,讲授式、互动式、研讨式、参与式等培训方式有机结合。如问题研究、论坛交流、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分组研讨、反思自学、操作体验、外出考察等。

(3)培训者队伍动态化

培训机构必须建立起一支人数多、水平高、学科全的专兼职结合的培训者队伍。培训者中既要有市级继续教育专家、高等学校的专家教授,又要有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优秀骨干教师。

(三)建立多向互动的培训平台

建立多向、互动的农村教师的培训平台。鼓励参训教师成立合作学习组织,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定期举办农村教师论坛,建立区域性教师培训协作组织,组建区域性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整合区域内各种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及各个农村学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课程资源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和互动参与平台。⑤

四、结语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针对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应重点围绕系统而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完备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英语教育科研能力展开。同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在职培训除了增加经费投入、开发培训资源外,还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培训体系、更加规范的培训市场、更加适切的培训方式。必须不断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领农村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为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重庆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注释:

①LangeDalee.aBlueprintforteacherdevelopment[a].SecondLanguageteahereducaiton[C].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245-268.

②夏素荣.农村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

③张小情.重庆市主城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004.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中国;农村住房;住房设施条件;区域差异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居住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农村住房在修建方式、产权归属、流通渠道上都呈现与城市住房不同的特征(赵之枫,2003)。长期以来,农民住房问题作为农户个体投资与消费行为,独立于公共政策体系之外,在管理上普遍存在政府缺位的现象,处于“自建自管自用自灭”的境地(林霖,2011)。本文主要从住房设施条件来研究农村住房状况,从宏观上揭示全国农村住房状况的区域特征。首先分析农村住房状况的区域现状,并观察2000―2010年农村住房状况的区域变化。再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分析农村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

2我国农村住房状况的区域特征

2.1农村住房设施得分整体偏低

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对住房设施统计了农村住房内主要炊事燃料、有无厨房、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洗澡设施、有无厕所五个指标,以衡量住房设施状况。两次普查数据中各地区“有无厕所”家庭比例出现不合理的异常变动,可能是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故舍弃该指标,基于其余4个指标构建农村住房设施得分,以衡量各省(市)农村住房条件。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较差,平均得分为8.09,远低于城市的12.61。全国农村家庭住房中,有20.9%的住房没有厨房;仅有16.5%的住房以天然气为炊事燃料,而使用柴草的比例高达58.6%;有自来水的住房不到一半,占41.7%;63.6%的住房没有洗澡设施;39.8%的住房没有厕所。除北京、浙江、上海等少数省份外,大部分地区住房设施城乡差距显著。详见图1。

2.2东优西劣的区域差异

我国农村住房条件东优西劣的区域差异明显。2010年全国农村住房条件较好的区域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见图3),农村住房设施得分前9位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天津、山东、福建和浙江均为东部沿海省份。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普遍较低,没有一个省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3区域差距拉大

从全国来看,农村住房设施得分从2000年的6.78提高到2010年的8.09(见图2),增长19.3%。农村住房条件整体有所改善,但与居住面积的提高相比,增幅并不显著。从各省份的增幅差异来看,增速较快的集中在以东部省份为主的少数地区,而多数省份增长较慢。其中,有11个省份农村住房设施增幅不到10%,19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2000年得分是否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年增幅是否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为“得分高―增幅高”“得分高―增幅低”“得分低―增幅高”“得分低―增幅低”四个类型(见表2)。可以看到,“高-高”类型有6个省份,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住房条件优势更加突出;“低―低”类型达16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东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住房条件落后更为严重。全国多数省份2000年以来的农村住房设施得分都在向偏离平均值的方向发展,全国农村住房条件的区域差距被拉大了。详见表4。

我国东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农村住房条件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仍在拉大。

3农村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形态较为单一的现代城市住房,农村住房在建筑材料、形态功能和内部设施上都更为复杂多样,并且深受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对农村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选取可能与之相关的自然、经济、社会指标,与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和农村住房设施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选取显著相关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对因子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重要性。定量分析都在SpSS19中进行。

3.1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农村住房的形态与结构,形成了各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农村住房。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与可获取性,选取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全年降水量(mm)、海拔高度(m)、全年日照时数(小时)、人均耕地面积(亩)共7个自然条件指标进行分析。当全省平均指标难以获得时,以省会城市指标代替。

农村住房是农村家庭最大的消费品之一,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直接决定对住房的投入。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科教文卫等服务设施的水平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住房条件。选取9个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人均GDp(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化率、城乡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农村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比例、每百户农村家庭电冰箱拥有量(台)、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人)。

将农村住房设施得分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13个因素与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显著相关。其中7个自然因素全部显著相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呈正相关,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人均耕地面积呈负相关。表明在我国较为温热、降雨量多、海拔较低、年日照时数较短、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区域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更大。其余6个显著相关的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除城乡收入比为负相关之外,其余均为正相关。详见表3。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10个因素与农村住房设施得分显著相关,其中只有3个为自然因素,7个为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七月平均气温为正相关,海拔高度、人均耕地面积为负相关。表明夏季越炎热、海拔高度越低、人均耕地面积越小的区域农村住房设施条件更好。7个社会经济因素中包括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等6个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检验,相关性极高,除城乡收入比呈负相关之外,其余均为正相关。

3.2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为提取影响农村住房状况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重要性强弱,分别对显著相关的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前n个主成分使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0%。确定每个主成分所主要承载的影响因素信息之后,以因子得分为自变量,以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或农村住房设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回归系数比较,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农村住房设施条件的影响因素。对与农村住房设施得分显著相关的10个因素做主成分分析,提取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94%(见表4)。通过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可以看出(见表5):第一主成分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平均每百户家庭电冰箱拥有量、农村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城乡收入比相关性高,主要承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信息;第二主成分与七月平均气温、海拔、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比例相关性高,主要承载相应自然条件与农村文化水平信息;第三主成分主要承载人均耕地面积的信息。

以农村住房设施得分为因变量,以3个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8.11+1.24X1+0.41X2+0.76X3。三个因子得分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检验,回归系数分别为1.24、0.41和0.76,三个因子每增加1分,平均能使农村住房设施得分增加1.24、0.41和0.76分。对农村住房设施条件影响最大的是第一因子所体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是第三因子体现的人均耕地面积,再次是第二因子体现的海拔高度、夏季气温等自然条件以及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4结论

农村住房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其余地区较为落后。东部省份农村住房设施条件提升较快,而其余多数省份提升较慢,农村住房设施条件的区域差距在不断拉大。

农村住房设施条件与夏季气温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人均耕地面积、城乡收入比呈显著负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住房设施条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再次是海拔高度、夏季气温等自然条件及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农村住房条件区域差距拉大会加速中西部农村人口的流失和村庄衰败。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影响农村住房设施条件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为提高农村住房设施条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宅基地退出新机制,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姜长云.中国农村住房消费需求研究[J].调研世界,1999(10):21-25.

[2]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6-27.

[3]李方一,高晓路,王英杰.中国农村地区住房结构的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55-1563.

[4]林霖.我国农村住房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3):15-17.

[5]毛维国.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制度研究[J].法学论坛,2012(4):102-108.

[6]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0):26-30.

[7]谢娜,张红.新时期中国农村住房消费状况[J].中国房地产,2009(3):13-17.

[8]苏勇.农村地制创新与住房保障制度的变革[J].求索,2010(7):61-63.

[9]王旭东.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10]易成栋.中国农村住房状况的省级差异分析[J].农村经济,2006(12):103-106.

[11]于静波.我国农村住房消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1996(5):37-46.

[12]曾武成.农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3]赵国玲,杨钢桥.农户住房面积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中国房地产研究,2009(2):123-128.

[14]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2):1121-1124.

[15]赵国玲,杨钢桥.农户住房层数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经济论坛,2010(12):99-102.

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篇10

川北丘区村社农村人才培养探索

成本视角下的家庭农场雇工研究

中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健康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

怎样认识和开展农村基层调研

湖北秦巴山区贫困现状及致贫机理研究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当坚持产城统筹

干部教育中的研究式培训设计与组织

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保护制度探析

国外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及其借鉴

乡镇公务员交流困境及消解对策分析

关于加强党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妇女权利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现阶段我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之重点

干部培训读书活动的模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社会保障价格法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探讨

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动力、障碍及对策

旅游景区周边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机制探索

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治理的路径选择

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民社会视域下村级党组织职能发挥研究

中国城乡分布式光伏发电合作社发展研究

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品牌塑造的方法与对策

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特征及反贫困对策研究

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分析

泰州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村级党组织作用研究

遏制村官腐败必须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农业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阻滞因素与突破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国外经验及启示研究

新常态下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

移动广电终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研究

新常态下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及对策分析

城市化背景下城郊农村改制转型发展路径探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山东省宅基地利用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水果种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专利战略与管理

从两个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看我国综合农协的成长路径

浅谈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在农业执法中的正确适用

契约治理视域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框架重构研究

目标管理法视角下的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施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