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十篇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十篇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7:56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

科学合理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和审计机关承受能力,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好各项统筹。一是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以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不足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处理好项目数量与质量关系,监督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足,化解离任审计相对集中给审计部门带来的压力。二是加强审计对象安排。根据被审计单位资金运行状况及资产规模情况,制定分类别分级别管理办法,突出三个重点,即资金掌控大的单位且领导任职时间较长的,群众反映较大或有举报等线索的,工作成绩突出、拟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三是加强审计信息管理。积极研发具有信息存取、数据查询、统计浅析浅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系统,将以往审计发现不足、倡议采纳情况及其他审计成果纳入其中,便于审前调查开展及审计成果浅析浅析运用。

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思路和方式策略。一是在审计思路上,应逐步完成从就账论账、查错纠弊到审查决策、规范管理、检查政策执行等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被审计单位行业特色和对象特点。二是在审计方式上,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积极推行审计公示,在审计进点会议上公开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公开审计组成员和联络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接受舆论的监督。三是在审计策略上,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相结合,审计查账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核查与个别谈话相结合,本级审计与延伸审计、后续审计相结合,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困难、评价难度大、随意性较大的不足,应探索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和策略,划清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因素影响的界限,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客观公正、规范统一、稳妥谨慎、全面衡量的原则,可以尝试从以下指标入手:任期内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能力,任期内完成经济指标的效果,财政财务收支中违规违纪不足应承担的责任,重大经济决策及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其保值增值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

注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一是审计成果应服务于内部规范管理,力求做到查出一个不足,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二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反腐倡廉工作,对审计发现的违法乱纪典型不足和线索,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三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干部培训和选拔。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纳入干部档案,作为考察评价的依据,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党校培训内容,提高领导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的水平。

编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本。

一是规范审计工作依据,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成册,便于查找和学习。二是规范审计操作程序,对审前调查、实施方案、审前公告、入户审计、汇总取证、底稿编制、撰写报告、征求意见、出具报告、整改落实等流程作出明细规定。三是规范审计范围和内容,按乡镇、街道、委办局、事业、企业,分类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四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策略,对领导干部任期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实施程序做出“规范、较规范、不规范”的评价;对财务报表真实性按真实程度做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的评价,对财务合法性按“合法、基本合法、有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的评价等。五是规范责任界定,对存在的不足、引用的法律法规和界定的经济责任进行汇总归类,编印成参考对照表,使经济责任的界定得到了基本统一。六是规范相关文书格式,按乡镇、街道、委办局、事业、企业分类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文书写作格式,对不足分类和定性明确衡量标准,使审计报告、结果报告、审计专报等文书格式达到规范和统一。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2

【关键词】经济资本配置责任审计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产权结构下,对由委托关系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所进行的专项审计,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项审计制度创新,它是对被审计人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法规法纪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评判和界定的审计过程。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成为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高度重视。

农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1998年正式开展以来,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各级行高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2011年底,农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明确责任审计的职能定位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促进高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核心任务是为行党委、董事会决策服务,在“加强领导干部监督、促进廉政建设、深化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以及保护农行资产安全完整等方面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监管规定的颁布和实施,各商业银行在越来越紧的资本约束下都面临新的课题:外生性的资本来源有限,内生性的资本积累需要长期过程,只有在已有的资本结构下,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增值,才能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实现既定经营目标并实现价值最大化。而经过国内外银行业的长期实践,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和体系逐步成熟,能够满足资本约束条件下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要求,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公认的最先进、最核心和最有效的经营管理工具。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符合监管要求,具备一定管理深度的实践体系。经济资本管理在资源计划分配、风险资产定价、绩效评估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深入的应用,正成为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主线。而从权责的角度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资本管理在降低委托风险、抑制内部人控制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利用经济资本配置这一管理工具评价被审计人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将经济资本配置分析维度融入经济责任审计过程的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与以经济资本配置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现代审计理论认为,受托经济责任乃现代会计、现代审计之魂。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依据即是特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此种受托经济责任更明确地指向行为人本人),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和保证被审计对象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履行,最终目标是保证全行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一种评价工具,管理层可以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将全行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并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来保证全行经营管理的导向,使全行发展方向不致偏离银行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两者都是保证全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

(二)建立在经济资本管理上的评价体系与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评价,立体画像”的要求相吻合

以经济增加值、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等建立在经济资本管理基础上的评价指标,从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充分揭示了各级经营机构创造价值必须承担风险,从而占有资本即占有资源的原理,形成了风险、资本、市场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当前,农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总要求是“以被审计高管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基础,对被审计高管人员进行综合评价,重点突出与被审计高管人员直接相关的重大经营决策事项的审计,并对其真实性、合法合规性、风险性与效益性进行审计认定。”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经营战略和管理决策情况;(2)业务经营发展状况;(3)业务风险控制与内控管理;(4)重大决策事项;(5)其他事项,即各级行党委要求审计的其他内容。”如能更加深入地使经济资本管理理念融入审计过程,强调以风险调整之后的经营绩效在审计评价中的作用,将更能在上述五个方面之间形成有机纽带,促进审计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经营责任人正确看待风险和收益,自觉控制风险的无限度扩张,从根本上纠正短期逐利思想和各种非理,全面落实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

(三)经济资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审计在内部控制职责上具有逻辑上的承接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种特有形式,在具有受托性、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的综合性、较强的政策性等特点的同时,也蕴含着内部审计的一般特征及属性。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者,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其根本职责在于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现战略目标。经济责任审计自然承担着对被审计机构内部控制过程及效果评价的职能。而上下级行能够通过持续沟通,以经济资本的分配作为管理工具,促进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信息充分流动,形成“监控——反馈——修正”机制,实现对既定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来看,需要对各级机构是否充分有效地建立起这种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评价。

三、构建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资本配置分析维度的可能途径

经济资本其实质是一种风险和绩效管理工具,对不同的管理层级有其相应的评价范围和标准。从现有制度来看,农行对分支机构经济资本管理的评价包括六个方面:经济资本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经济资本应用的范围、力度和效果;经济资本限额的执行情况;各类风险经济资本占比结构变动情况;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变动情况。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五项审计内容,这里从战略决策、业务经营、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讨论构建这一分析维度的可能途径。

(一)在战略决策方面,强调被审计人利用经济资本配置进行战略管理的能力

农行现有的经济资本配置采取的是以限额形式将经济资本分解到各分支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并进行动态监控和适时调整的模式,基本原则是要在各级行建立商业性配置与战略性配置相结合的经济资本配置机制,将经济资本优先配置到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经济增加值增长快、贷款经济资本系数低的分支机构、部门、产品上,并通过战略性配置满足三农县域、重点县支行和重点城市行的专项经济资本需求。在责任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覆盖分支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的经济资本分配矩阵的分析,从纵向的变化、横向的对比等维度出发,站在资源配置的角度反映被审计人的战略意识和全局眼光,评价被审计人在战略决策时是否能够同全行的战略着力点相契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经济资本配置的战略导向作用,把握机构的经营方向。

(二)在业务经营方面,突出被审计人利用经济资本配置增强分支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评价

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资本配置使得收益与风险在不同客户、不同业务品种、不同分支机构等层面达到有效均衡,还需要利用这一工具使业务的短期和长期发展之间获得平衡,保证机构长久地具备生存能力和价值创造力。因此,责任审计过程中,需要从经济资本配置的角度对被审计人制定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评价,考察绩效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及时地反馈收益和风险信息,避免短期化和非理性的行为。

(三)从风险控制角度上,注重被审计人是否有效地建立起保证经济资本计量准确性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农行经济资本计量的范围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分支行层面,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而进行经济资本计量的数据基础是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和风险分析报告系统,责任审计应在制度建设、实际操作等方面,对各类风险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录入系统的准确性进行再评价,监督数据从“档案袋”到“数据库”这一流程中内部控制的充分性,保证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和真实。

四、后记

本文对将经济资本配置分析维度融入商业银行责任审计这一命题做了简要的分析,探索了使用经济资本配置维度对被审计人进行评价的可能途径,但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限,在问题的阐述中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对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措施还思考得不足,与实践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认真总结,并作为下一阶段思考的重点,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颖裴,余玉苗.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模型中的风险溢价及其内在化研究[J].会计研究,2005(03).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3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F23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1-0023-02

0引言

本文首先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然后根据构建的模式流程阐述整个模式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四个过程。

1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

首先要对审计的环境及企业内部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流程风险及战术决策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参照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并引入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剩余风险及检查风险;在风险评估后依照风险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制定审计策略及方案并实施风险应对;最后把审计结果交于管理层决策,并完成企业经济责任评价和审计报告。

2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阐述

2.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动态分析法、财务报表法及环境分析法等多种。本文风险识别采用环境分析法,可分为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了解所审计企业所处的行业的发展情况、生产经营是否存在周期性和季节性,行业的盈利水平及发展趋势。审计人员通过国家统计部门的网站及行业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来收集所需的行业状况的数据。法律和监管环境主要是了解相关部门在本行业的一些特殊规定。其他外部因素主要有银行利率的变动、通货膨胀及全球经济形势等。

内部环境分析:审计单位的性质对于企业的税收及财务报告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审计人员首先要分析企业的性质。审计单位使用何种会计政策对于审计单位所做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等一系列内部经济活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审计人员应该了解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法律及会计准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是企业是否遵守法律规定及衡量经营效果的尺子。

2.2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首先对被审计企业的总体风险及流程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引入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及剩余风险。

总体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风险,使用的方法是Swot矩阵法。流程风险评估主要使用流程图法。风险警示系数是直接利用审计人员被处罚的概率来计量的,是对审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控制参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此风险评估法能事先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账户和披露,能节约审计资源。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层次,并在这两个层次中引入风险警示系数,使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更为合理。检查风险主要受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影响,首先要确定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然后审计人员要明确审计证据、重要性水平及检查风险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前两条以及风险警示系数来评估检查风险。剩余风险来源于战略分析和经营环节分析,是审计人员较为关注的方面,审计人员在评估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后得出剩余风险。

2.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及风险再评估。内部控制测试首先要初步评估控制风险,然后根据风险水平不同分为高水平内部控制、低水平内部控制及低于最大值的控制风险。对于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不必继续了解;对于低水平的内部控制要测试全面的控制活动;对于低于最大值的控制风险要测试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来应对控制风险水平。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其流程是依据被审计企业的资料,对财务指标复核,寻找审计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项目组成员分头实施有关会计账户的审查工作,根据审计中的特点确定重点,并正确划分经济责任界限,最后做好底稿。风险再评估企业经济审计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审计过程中法律法规可能有重大变化或企业内部有重大改变都需要审计人员再次评估,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4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把审计结果交于管理层决策并最终完成审计报告。管理层在处理审计结果时要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及考虑报告带来的审计风险。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财务效益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客观性、谨慎性和统一性。报告带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了解不全面所造成的,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真实情况对企业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及披露被审计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报告带来的风险。

3结语

本文首先构建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然后对整个模式的全过程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对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四个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唐可蔚,宋夏云,郭强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流程[J].审计与理财,2015(5):40-42.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和审计评价不客观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需要合理地进行审计管理,明确各自的责任,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1.是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的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需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也能客观评价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责,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法纪等。这能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2.是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国有企业经常发生的弄虚作假、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严重及贪污受贿等问题,与企业的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和正确行使权力有关,这也说明国有企业对领导干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没能制定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通过实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那些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二)经济责任界定在确定经济责任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明确责任的界定。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就是自身的义务内容,在审计阶段发现问题之后,结合权责对等的原则实施,按照领导人的自身权利和内容等明确其承担的具体的经济责任。一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等主要领导人员的责任界定,结合权责统一的原则,需要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主要是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区分好经济责任的主体,明确各类责任需要谁承担,还需明确是属于个人责任还是集体责任等,掌握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内容,结合岗位职责,具体量化某一领导人的经济责任。

(三)责任界定的原则1.客观公正性原则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按照客观规定的基本要求实施,实事求是地完成审计活动,在具体操作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等作为依据。各项内容需要真实可靠,及时记录下对应的金额和数据等,在审计评价的过程中,客观公正的反映出经济责任审计的注意事项。在操作中,通过对各类指标的合理应用后进行评价,主要是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等。在后期审计管理中,弱化由于主观因素导致的审计评价不合理现象。审计评价时,应贯彻落实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鼓励领导干部积极进行探索创新,支持领导干部担当作为。2.重要性原则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熟悉审计内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减少人员和时间闲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相关审计人员不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所有职责行为进行审计,所以需要由以往的详细审计逐渐转变为以抽样审计为主。在抽样检查的过程中,按照重要性的原则进行,不能随机进行抽样,在后期审计的过程中,突出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审计。3.及时性原则在审计管理中按照审计实施的时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等。在整个过程中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整体的审计管理中,实施的是离任审计形式,在整个工作中,要求上层领导、战略制定者及决策者等以长期发展战略作为基础,按照及时性原则实施。在具体工作中,了解经济责任的内容和要求,明确经济责任基本原则,依据战略决策和实际要求等,如果出现审计错误的现象,短期内不能及时发现,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采取责任同步审计和评价。

二、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的审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实施中必须注意的是明确审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在后期操作中对成因进行分析。

(一)客观因素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本身缺少明确的体系和标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等调整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后期审计中需要按照当前的经济环境对拟选择的审计方式进行调整,否则将很难获得理想的审计证据,进而无法编制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审计报告。另外在后期的审计管理中,因企业各部门对审计人员的支持配合度了解得比较少,因此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关键,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多,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在企业发展中,具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功能,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一阶段的审计重点又不同,因此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审计人员在各项工作中,由于不能及时获得相关证据,因此会做出不合理的审计评价。

(二)主观因素经济责任审计要求比较多,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及时掌握对应的问题,当前多数审计人员均为财会专业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而且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比较晚,在审计过程中,很难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从而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此外也有部分审计人员缺少职业道德、无视职业操守,甚至触碰到法律界限,从而直接导致审计风险。

三、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策

(一)完善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的审计形式有突出的作用,相关领导应积极应对审计评价工作,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现有的审计形式,保持评价体系审计的合理性,在实施审计评价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按照被审单位的要求,把握审计事项的各项指标,在具体工作中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等融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结合领导干部所履行的自身经济责任和权责情况等,开展后续审计工作。在审计阶段,保持审计评价的谨慎和完整。在后期审计管理中,坚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在持续工作中,保证措辞得当,给出的评价需要中肯客观。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的业绩情况,在操作中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指标考察的过程中,注重指标的数量,在评价体系构建中,保持高度警惕,选择的指标需要反映出经济发展情况,还应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诉求相适应,另外还应突出直接性经济责任指标。

(二)科学应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式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应科学有效地开展各项评价方式,具体上来说,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结合在一起,在实施中从企业获得科学数据上来看,审计人员需要从企业中获得科学和准确的数据信息,将所得的数据和企业经济发展等进行对比,通过各种信息反映出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结合定性评价的方式,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在后期审计管理中,将定量评价指标作为辅助的分析指标,融入定性分析方式,可以提升审计评价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确保得出的审计评价客观、公正。

(三)制定详细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在科学的管控阶段,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十分重要,审计评价的实施方案分为不同的环节,在各个环节需要了解具体的分类和内容,审计人员依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需求,将经济责任划分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等方面,此外在对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也要明确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以保证所得出的结果是客观和公正的。审计人员应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其局部所涉及到的审计问题予以披露,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减少审计风险。

(四)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信任和关注,在实施中,必须坚持客观和公正。审计人员需要保持独立性,不受单位、人员的干扰和影响。在平时工作中,应定期对审计成员进行职业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在审计管理中,审计人员掌握主线内容,突出审计的重点,在审计中结合资本运营的主线要求,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情况实施审计,提升审计准确性。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5

一、中国政府审计曾经面临过的三次“战略机遇期”

(一)什么是审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提出,是近年来笔者对我国未来十多年中国审计面临的内外环境所作的总体判断。“战略机遇期”涉及战略、机遇和机遇期。战略是从总体、广义与宏观的角度而言,意指一段时期内具有统领性的、全局性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机遇,其实质是一种有利于审计快速发展的境遇、趋势和机会。这种机遇来源于审计客观环境的变化,国家某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实施,都会给审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机遇期”是指审计发展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用的时期,如果条件和环境变化了,机遇期就会随之错过。

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审计发展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大的背景、环境和条件,大体是审计环境对于审计事业与发展比较有利的一段历史时期。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命题,涉及国内与国际、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概括地说,某个时期要成为审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环境的根本性。审计环境应有重大的变化,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更带有根本性和整体性。

2.时间的长期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时间要长,一般在十年左右,能给审计发展战略实施以更多的回旋时间。

3.空间的开阔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涉及范围广,能给审计发展战略实施以更多有利条件和回旋空间。

(二)回首前三次审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对照“战略机遇期”的三个条件,笔者认为:近代审计发展历史,出现了四次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出现,实质上是审计发展的“上升拐点”,而能否抓住机遇,则取决于发展主体自身的能动因素。历史的经验告知我们,错失机遇,审计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抓住机遇,我们就会主动赢得发展空间。回首中国审计曾经面临过的前三次战略机遇期,遗憾——我们错失了两次半!

当我们今天谈论国际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时候,其实中国已经站在第四次国际审计“战略机遇期”的门槛上了!如何从审计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审视我国审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抓住审计发展的重要机遇,实现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突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审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新特点

1.时间更长。中国审计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发展的,众所周知社会与经济是因为有了审计而公平,也是因为有了审计而稳定,更是因为有了审计而得以快速健康发展。就连西方评论家也认为:“中国的高增长率可再延续20年”。这就为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者思发展、谋发展、干事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之所以说这次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为时间长达十多年,时间如果过短,它就仅仅是一般机遇而不是战略机遇,或仅仅是一次战略机遇而不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基础更牢。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政府审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并向综合财政审计展开;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并改进了企业审计办法,实施真实性审计;适应反腐倡廉需要,初步建立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结合中心工作,不断摸索并深化各种专项审计,可见政府审计是在已取得历史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迈进的。第二,我国的政府审计无论是机构还是人员队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政府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规范国家审计行为的《审计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审计署制定了38项审计规范,应该说政府审计的法制化、规范性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审计执法力度也加大了。

3.环境更好。审计工作外部环境最好的时期已经到来,从现在到2020年有一个有利于审计快速发展的好环境:第一,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社会各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政府审计的重要性,再加上政府部门、经济组织、社会公众等各个方面对审计的了解会增加,这些为审计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二,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2020年左右基本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制度变迁给政府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期间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起飞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发育的“成熟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升期”,开放型经济的“扩展期”,将促进审计的发展,或对审计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就内部环境而言,中国审计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审计工作者人气旺、人心齐,动力足。

4.目标更高。这次审计“战略机遇期”的目标更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第一,从我国未来十多年的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必然趋势的大背景出发,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现代政府审计机制,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第二,解决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和分工深层次矛盾、加快制度创新。目前中国审计的改革攻坚已经进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我们既要解决尚未解决的体制和分工的矛盾,又要针对国内外新的环境对我国政府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第三,确立中国审计在世界审计中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在世界上影响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我们不仅要了解国际上通行的商业运作模式和审计规则,并掌握现代审计技术手段,还要参与国际审计活动,促使更多的人思考和关注不同审计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未来十年我国政府审计必须突破的几个战略难关

在新的巨大的机遇面前,我们必能以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来抓住审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战略的有效推动和实施必须把握住时机,选择好切入点,顺势而为,并能将规划与政策、阶段与目标、外因和内因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工作,从发展战略角度思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我国政府审计的战略突破:

(一)审计体制的战略突破

审计体制是审计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的总称。我国政府审计的组织现状是:审计机构设置于政府之内,为典型的行政型模式。这种模式与其他一些国家立法型(如美国、英国)、司法型(如法国)、独立型(如德国、日本)相比,具有较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但现行的审计体制反映出以下客观的现实情况:其一,国家审计机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必然不够。特别是在政府的某些行为悖于法律,或在政府的行政活动中存在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冲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冲突时,审计机关往往要服从政府的意志,其审计独立性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二,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是行政系列内部的监督机构,实际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各级政府部门已经离不开这个特殊的“政府内部审计”了。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必须以新思路来创新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创新政府审计体制的思路应该可以这样:第一,成立审计总署,将现行的国家审计署特派员办事处划归审计总署垂直领导,将国家审计机构置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下,直接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以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政府审计的职能与作用。第二,现行的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保留,回归政府内部审计,体制保持不变。近几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逐步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逐步加强,政府审计机关已经代表政府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交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现场回答人民代表的质询,这可以看作是政府审计的行政型向立法型转变的尝试与过渡。我们相信,这一进程不会停顿,只会继续和加快,因而创新政府审计新体制是有基础并可预见的。

(二)审计分工的战略突破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在分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审计机关与其他各经济监督部门分工不是很明确。在未来几年必须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分清政府社会管理者身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职能,安排审计职责和审计重点,明确各经济监督部门的职能,协调各经济监督部门的工作。首先,需明确各个监督部门(包括稽察特派员)的职能,从全局出发统筹作出明确分工(1998年国务院各部门机构改革方案中曾对此有过规定),这是理顺国家经济监督体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为需要的一步。其次,从制度上规定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审计监督逐步从直接查处的现状转向查清后交财政、税务、物价、计委、劳动主管部门处理的工作方法。审计机关强化后续审计和审计公报制度,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完善管理的制约措施,最终达到执行审计结论向审计机关报告的正常秩序。另外,各经济监督部门可以互相利用对同一单位的审查结果,对已有结论的不必再做重复性审查;每个部门的审查必须出具书面结论,不能只审查无结论,既可对被审单位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是对监督检查部门的一种约束。第二,政府审计机关与企业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分工不够明确。审计机关目前承担的制度化审计工作,今后逐步移交给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关保留一切监督权。如果本文所设想的创新性政府审计体制能实现,就基本上解决了审计分工问题,因为新成立的审计总署主要对各级政府进行审计监督。

(三)工作思路的战略突破

回顾我国政府审计的工作历程,我们在微观审计上投入了很多精力,集中在了微观经济活动中不合法、不规范的领域内,发挥的是审计的防护性作用,审计结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随着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点的转移,政府审计服务宏观、监控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将成为政府审计的首要任务。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努力提高服务宏观的意识,切实起到审计为宏观决策服务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此,今后的审计要坚持把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与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完善法规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工作不仅要有新举措,还要有新思路。

1.推行高层次、综合性经济再监督的审计思想。应该以年度审计综合报告形式,向政府报告上年度本地区经济状况、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违纪问题及其趋向,审计机关对改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意见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的建议。这种政策咨询式的“年度审计综合报告”,提供给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府,以作为制定政策、法规的参考。

2.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和重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在企业财务审计数量减少,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审计机关应更加关注有关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并有步骤地开始探索绩效审计;当企业都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政府审计机关要更重视从宏观层面发挥作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一个发挥宏观作用的重要方式。

3.扩展环境审计等新的审计业务。未来十多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将是资源消费高峰,资源瓶颈约束突出,环境污染加重。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增多,国际上对开展环境审计的要求也在增加。所以今后审计机关要加大环境审计的力度,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审计进一步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四)审计重点的战略突破

长期以来的政府审计是“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其现实情况可能是既没有达到应有的覆盖,也没有突出重点,而是紧跟政策所呈现的“运动式审计”。今后应该明确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政府审计机关得到授权对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进行监督,并将其审计结果对人民公开、向人民负责。只有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才能有利于审计机关在社会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安排好审计的重点,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1.财政收支审计是政府审计永恒的主体

财政收支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首要的任务,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审计也是这样做的。今后要探讨新的财政收支审计模式,作为政府审计就必须高度关注财政安全。监督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财政收支,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也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战略和长远的高度保证国家财政的可延续性,保证政府的持续运转。同时要加大对国家建设资金、重大专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日趋重要

权力过分集中并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和“总病根”。如果说以权力过分集中并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在过去主要是导致了决策出现一系列失误的话,那么,在以后十多年它就不仅仅是导致决策失误的问题,而且会出现越来越多以权谋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威胁党的执政地位,威胁党的生命。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全面强化和推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形势发展交给审计机关的一项审计任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反对腐败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需要,也是管理干部形式的有益探索。认真研讨经济责任审计,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该项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把该项审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审计机关要积极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3.社会保障审计要大力推进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保障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那么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必须到位和有为,抓好对社会保障系统,如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失业救济基金、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等的审计。通过这些方面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基本掌握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规模、参保人员规模和管理现状,基本掌握全国及各地社会保障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连续的审计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推动社保、财政、税务、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涵盖资金收入、管理、支出全过程的内控制度,最大限度地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减少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推动资金收支和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揭露在社会保障资金安排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等问题,逐步推动社会保障预算和监督体系框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4.政府绩效审计要积极探索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6

[关键词]it环境;内部审计模式;监督成本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将资产或资源投入上市公司,目的是想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获得预期的报酬。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多重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这些资产或资源的使用是由一系列的人进行的。这就使得委托人需要建立一种跟踪、监控人的机制,促使经营者履行契约责任,内部审计正是应这种需要产生的。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查错揭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经营者的不诚信甚至违规,加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尽职而导致国有资产、上市公司、投资者蒙受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lt环境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模式,通过完善制度,规避人(经营者)违背道德和违背法律的风险。

如果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来看,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决策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和监督控制子系统。只有在决策支持子系统下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同时,这一科学决策只有在不断的监控条件下,才能保证其良好履行。失去监控,执行决策者责任履行情况无法判定。内部审计作为监控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层次管理部门工作的好坏。责任履行如何,对其业绩如何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内部审计。从此意义上看,内部审计模式是否合理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内部审计是监督成本

目前对于公司内部审计的定位仍有不同的看法,焦点集中在内部审计是所有权监督还是经营者监督,争论的实质在内部审计是一种监督成本,还是一种守约成本。笔者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监督成本,即所有权监督,主要基于现实与理论上的考虑。

从现实来看,我国过去审计机构的设置都是基于守约成本而建立的,即经营者监督。在这种模式下,内审人员受聘、受雇于所在单位,当审计触及单位负责人的利益时,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只能服从于后者。

从理论上来看,内部审计机构按经营者监督设立,使得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之中,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关系上的复杂性也使得内部审计难以有效地实现其职能,容易产生因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或监控而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现有的几种内部审计模式

自从1875年德国克虏伯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大型股份公司普遍建立了内部审计系统,监督、评价、防护和反馈成为其四个重要职能,目的是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公司绩效。笔者在广西区内审协会的协助下,于2007年8月对广西区内南宁、柳州的多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了走访、考察。并通过分析与总结得出内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审计环境的不同整合下形成如表1所示的几种审计模式。

从组织结构视角分析,以上五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二种模式,内部审计层次较低,地位和独立性相对较差,但有利于资金和成本管理;第三种模式,内部审计层次、地位和独立性较高;第四、五种模式,内部审计层次高、独立性强,有利于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审计。

三、it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

为了改善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的不合理构建并有效地监督已进入到以软件、硬件、网络、通讯等为核心技术的it环境中的“者”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能正常地规避道德与法律风险,履行契约责任,应对基于l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进行四个层次的构建,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第一层次:企业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企业组织中的决策、经营和监督“三权”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作为企业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应该隶属企业总部的监事会,而不是企业的董事会。因为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是负责整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该机构存在的基础在于对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若将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董事会的领导之下,该机构产生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此,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企业监事会的领导之下比较合理。

第二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股东大会下设立监事会,对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同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股东大会和集团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提供报告。

第三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基层法人企业总经理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提交审计报告。内审委员会的成员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来自公司董事;另一部分来自公司以外的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在内审委员会中占大多数。内审委员会主席由公司以外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内审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内审委员会汇报工作,不受其他部门干涉。这一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有:

一是公司战略审计。企业战略是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大的方针政策。企业战略通常可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必须在现有的治理过程中建立一种正式机制,使董事会能积极行使其战略监督责任,以检查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战略结构是否与其战略计划相吻合,而审计委员会则能承担起这一责任。

二是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每一个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其宗旨、权力和职责以书面文件(章程)的形式加以确定。该章程确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授权在审计工作时可以检查的有关记录、人员和财产,并规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为取得管理当局和董事会的支持,章程除了应经高级管理层批准以外,审计委员会还应代表董事会对章程进行复核配合,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7

近年来,我市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突出对经济和社会中的热点、难点和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为六安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我市审计工作,我个人认为,主要可以概括如下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责、把握规律;关注重点、揭示问题;维护秩序、促进工作。具体工作体现在:

第一,预算执行审计影响进一步扩大。按照审计法规定和市政府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加大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力度,审计报告得到了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同时,积极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针对同级审反映的问题,去年市政府召开相关部门会议,专题部署整改,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政策、完善措施,审计整改成效明显。对于今年审计整改,我现在正在组织落实,市政府成立审计整改领导组,下设两个小组,财政局为整改组组长单位、市监察局为监督组组长单位,要求每个月汇报一次整改情况。

第二、专项资金审计成效进一步凸显。全市审计机关对市本级存量土地和重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了市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审计、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校安工程等民生工程资金审计。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的,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改进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一步深化。全市审计机关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以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主线,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讲究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去年以来,对全市98个经济责任人进行审计,查出违规资金4807万元,其中应负直接责任257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8716万元。市审计局对县委书记、县长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各县区审计局组织开展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干部的法制意识,推动了依法行政,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第四、审计技术水平有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切实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金审”工程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审计系统联网和信息共享条件基本具备;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税收征管、社保基金等项目审计,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在总体审计项目中的比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五、审计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市审计机关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投资绩效审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375项,核减投资1.67亿元,为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规范建设领域管理制度,促进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其他类型审计项目中也注重增加效益审计的内容,既注重揭露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等问题,又突出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督促帮助有关单位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各级审计机关工作主动、作风扎实、富有成效。审计战线的同志们非常辛苦,是一支值得信赖、能打硬仗的队伍。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工作是满意的,人大、政协对审计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是普遍认可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审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广大审计干部职工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市审计事业的更大发展。

二、审计工作要在全市“十二五”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二届十六次全会和年初的市“两会”提出了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向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跨越。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五个翻番、两个接近翻番”,即: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番。通过五年发展,达到在全省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收入趋平的目标。

实现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审计机关肩负重要职责。审计监督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把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摆到突出位置,把揭露矛盾、查处问题与健全体制机制、促进规范管理融合在一起,继续坚持依法审计,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高度关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市委、市政府对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审计监督一定要适应这些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关注经济运行结构和质量,不仅要揭示违法违规问题,还要更多地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如新兴产业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等;要关注资金使用情况,更多地关注资金的分配过程,促进预算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要关注经济安全,尤其是财政安全,为我市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保驾护航。

第二,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推进财政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转。

各级审计机关要始终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第一位的任务,通过加强审计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围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坚持以财政收支真实性为基础,以强化预算约束分配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等情况的监督力度,促进有关部门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动预算分配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第三,要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围绕政府支出的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好专项审计工作。一要认真开展重点项目审计。在加速崛起的进程中,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出台了六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三年(2011-2013年)计划,三年共安排城市改造工程、畅通工程等类135项,总投资469亿元,对政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及时揭露和纠正项目建设中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和改变项目计划等违规问题,确保资金真正发挥投资效益。二要加强对扶贫等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新农村建设资金量大、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是否依法合规使用?使用效益如何?农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对这些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跟踪审计。三要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审计监督,重点审计土地利用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四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今年失业保险将进行市级统筹,审计机关要开展好统筹前审计,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

第四,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审计,保障惠民利民政策得到真正落实。

随着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管理链条将越来越长,管理复杂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今年计划,重点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等民生工程项目审计,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起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全过程的监督问效;对审计中发现的截留挪用、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等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从严处理。民生工程资金中有不少都要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上,发放对象要准确,发放手续要规范,发放资金要足额,要按时到位,审计机关要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此外,民生工程中的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都要加强监管。为民办事,就要把好事办好,把钱用好,能否办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其中审计部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监督职责。

第五,要以贯彻中央两办规定为抓手,着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是今后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规定》为契机,推动经济责任任审计进一步深化。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区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尚未建立组织机构或机构尚不完善的地方,要建立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要按照《规定》要求,加强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办公室机构建设,选好配强办公室主任,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权威性。二要进一步创新审计思维方式。要着力推动审计方法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核实领导干部履责情况、揭示权力运行中的问题、评价权力运用效果等方面转变;推进党务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区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党委书记经济决策、管理、绩效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各县区审计机关要按照省审计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推动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三要逐步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要不断提高审计效能,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等审计相结合,把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积极推进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四要严格依法规范审计内容和审计评价。严禁超越职责和权限进行审计和评价,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可用。五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贯彻两办规定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队伍和制度等基础建设,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加强领导是推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承担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分管和过问审计工作,经常听取审计工作汇报,高度重视审计部门反映的情况,既要给审计部门交任务、压担子,又要支持审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市审计局要协助县区党委、政府加强对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考核与奖惩。要进一步改善审计工作条件,在经费、设施、人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切实帮助审计机关解决困难和问题。各个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理解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和配合审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审计干部的成长,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机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各级审计机关要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要求,忠诚党的事业,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对审计忠诚、为政府把关;树审计权威、让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养成刚直、廉洁、效率、严谨的优秀品质,努力建设一支公正执法、勤政为民、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的干部队伍。要继续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审计工作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一是思想观念要有新境界。针对审计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思想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审计署强调耍加强“四手”能力建设,即“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折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市、县区审计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分析研究能力明显不足,要更加注重对审计人员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将分析研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是审计内容要有新拓展。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逐步消灭审计监督空白点,同时在坚持普遍审计基础上,加大对重点行业、部门、专项资金的审计,做到点面结合。要结合当前我市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财政资金投入较大的方面进行审计,围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保障等加强审计监督,把有限的审计力量投入到重点监督领域,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审计,整合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8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模型

2004年9月美国CoSo正式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该框架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亦日益增多,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风险管理技术,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收益。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也必须积极做出相应创新,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风险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更为主动地参与整体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地位低下,多头管理,导致审计缺乏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隶属关系,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越好。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没有隶属于企业的最高层,而是与其他部门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从某F集团审计部门7年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内部审计在面对企业内部环境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性,该集团的审计部门是于2003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公司外聘职业经理人担任财务总监负责管理督察法务部,作为一级部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相对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但由于无法适应企业文化及公司高层变动,财务总监辞职、部门撤消,审计职能划归总裁办公室,成为二级部门,之后又成立法规审计部再次成为一级部门,而现在审计作为二级部门隶属于法规审计部(一级部门),与其他业务、职能部门平行甚至更低。审计部门复杂的演变经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内部审计价值未得到实现与认可。另一方面,按该公司《组织规程》规定:审计由公司总裁直接管理,但由于各种因素,总裁委托总会计师对审计业务进行管理,行政则归分管法律事务兼任法规审计部部长的副总经理,如此复杂的管理模式,使审计更缺乏独立性。

2、内部审计模式缺乏总体思维和构想,审计目标不明确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目标在不断的变化,审计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内部审计模式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思维与基本构想,是组织和部署审计工作的整体框架,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方向和基本方式的根本因素,对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企业的审计思维仍一直局限于“监督和复核”甚至更低的“查错纠弊”阶段,未实现决定性审计角色向“确认和建议”的转变。尤其是在公司整体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后,未及时调整审计思路,明确审计目标,仍沿袭过去审计思维及工作方式,无法适应企业决策层的管理需要。

3、内部审计技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均有待提高

现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还是以手工查账为主,没有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统计抽样技术也没有充分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抽样主要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内部审计部门选择的审计项目也主要是管理层的授意,没有真正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其审计效果大大折扣。

另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普遍不高,有些审计人员虽然从事审计工作多年,但往往仅凭借其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另外,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在审计过程中常常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4、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模式

目前企业的审计部门无论在部门绩效还是员工绩效,均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审计部门参与公司平级考核,被审单位成为考核单位,无法客观反映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成绩。员工考核也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无论审计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均使用同一标准,缺乏晋升机制。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无法使员工将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

5、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企业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公司管理者掌握了大量的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但实务中缺乏统一的术语,缺乏一个概念性的、适当的风险管理框架的计划,使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能更好地理解企业风险管理,并达到在风险管理问题方面有效交流的目的。缺乏科学的管理风险的手段和能力,在此前提下,进行风险管理审计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检查方法,内部审计仍然处于检查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管理缺陷的管理审计层面。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并根据风险度选择项目,以降低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陆测试、实质性测试,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由此得出的审计报告以作为揭示风险、防范风险以及信息交流的预警信号,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并作为企业进行风险判断的重要依据。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其具体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体现监督职能

公司治理框架完善是公司治理的前提,如何充分发挥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并在企业中发挥协同作用,是需要关注和完善的重点。中国证监会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在企业经营中的影响力,相当程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独立性;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受到公司董事、监事、委员会成员及公司高管的重视程度。

2、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是:监控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衡量企业面临风险的重要程度、判断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采用何种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和评价体系是做好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重要前提和手段。这不仅需要管理层重视风险管理,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并加强对风险管理技能的培训,使其内部审计人员成为风险管理的专家,能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其思维模式。

3、实施内部审计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能够以全局视角及时发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有效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异常变动并提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改进措施。内部审计系统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实施内部审计战略环境分析,建立并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环境监测体系,确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战略思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发展战略和所处内外部环境特征,明确内部审计战略环境要素,建立内部审计环境监测长效机制,及时监测、评估和反馈系统所处环境的不确定事项,及时调整审计策略,提高内部审计的主观能动性。

4、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评价机制

在明确审计策略之后,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有效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重要手段。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审计人员素质、审计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与激励机制三部分。

(1)审计人员素质。主要指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包括技术水平和道德要求。

(2)审计质量标准体系。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具体质量标准、责任制度、质量检查和考评等制度体系。

(3)监控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机制,拓宽审计人员晋升通道,引导审计人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效结合。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模型

随着企业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内部审计模型,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已得到内部审计业界的普遍认可。企业应通过对其自身内外部环境分析,并通过审计预警管理,构建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以下是针对F集团构建的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模型:

目标――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

核心观念――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由于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企业里的每个人对全面风险管理都有责任,领导人负最终的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促使企业在风险偏好内经营,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负责把风险降低到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内。因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是企业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路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采取的路线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并非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而是风险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和控制。这样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将事后评价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风险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直接联系起来,其服务对公司治理层及管理层而言非常有价值,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必要环节。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组织网络构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企业组织中的决策、经营和监督“三权”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作为企业集团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应隶属于企业集团总部的监事会。在集团内部单独设立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总经理,同时接受监事会的管理和委托,作为特殊的职能管理部门独立于其他一级部门和分子公司。这种隶属于总经理的审计部门设置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不仅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利益服务,还有利于实现审计目的,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较高层次的地位。缺点是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难以进行独立的监督与评价。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基础和前提――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实施系统、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过程,这是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和前提。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识别和预警管理,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结构设计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构。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高级、中级和初级审计人员的配套和合理的比例。二是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集团总部的审计总协调机构要尽可能做到“四师”配套,即由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人员组成。企业向其他钻采行业拓展,尤其需要拥有技术背景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控制技术风险。也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律师兼职人员或临时聘请他们参加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学习经营管理、技术和法律知识。三是人员的年龄结构。要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员和富有革新精神的青年审计人员合理结合,取长补短,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的范围: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会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内部审计形式: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经济合同审计、建设投资审计、经营决策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七种形式。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应对风险评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预警信号做出及时反应,对风险管理部门收集、分析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具体如下:一级预警:若预警指标表示无风险或风险较小,继续实施静态监控即可。二级预警:若为预警指标表示企业已经面临一定的风险,进入内部审计程序,调查风险来源,分析风险原因,并提出防范风险措施,防止向更高等级风险演变;企业同时提高监控力度,采取动态监控,及时反馈信息。三级预警:若预警指标表示风险已经很大,建议内审部门应立即上报集团公司管理层,启动应急预案,并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调查风险来源,分析风险原因,并提出防范风险措施,力争转移或规避风险,严防企业进入危机状态。四级预警:若预警指标表示企业面临严重危机,企业应立即启动危机管理响应机制,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当预警指标处于第二、三、四级预警阶段即显示企业已经面临一定风险时,建议进入内部审计程序,进行事前控制或事中控制,防范风险升级。针对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审计响应措施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盖建飞: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10(17).

[2]徐国忠: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9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

1、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基本的职能,是企业以各种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标准,对企业内部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确保其财务支出和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检查和监督各种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监督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监督各种奖惩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2、评价职能

评价职能是从经济监督职能中拓展而来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和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它通过审查被审计部门的预算、决算和政策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管理层已定的目标和决策进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整改建议,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管理职能

内部审计应对董事会负责,为在业务上向董事会定期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为管理层的各种管理决策和管理行为提供依据,决定权在管理层不在内部审计部门,所以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

二、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要做好充分的沟通协调工作,协调好董事会、管理层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战略决策制定开始,内部审计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工作,协助公司董事会或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在战略决策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需要对各部门执行战略决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各职能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向题,内部审计需要提供咨询服务。在战略决策实施完成后,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战略决策的结果进行分析,审计是否达到了公司的预期目标。

2、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及有效所进行的独立评价系统等。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确认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一贯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定体系,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确认、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3、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风险事项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内部审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风险管理自我评估的“协调人”和总体策划者。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经营风险越大,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持续经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不确定性越大,风险成为影响企业目标的主要因素,管理和控制风险成为各大公司的当务之急,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成为控制和管理风险的主要部门。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应针对风险管理部门确认风险项目识别的完整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恰当性、风险管理执行的有效性等,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内部审计后,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改善风险管理存在的漏洞,健全风险管理政策,规避企业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三、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没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途径与手段,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因此,引起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与罢免随意性,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引起企业内部部分职工不能正确地看待内部审计工作,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顺利的开展。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

3、内部审计的方法模式滞后

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因素考虑较少,审计范围较小,我国部分企业内审模式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未达到以运用最新的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部分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工作具有一定局限性,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篇10

实施县(区)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与县(区)长的经济责任审计要有区别,有所侧重。对于县(区)委书记、县长重点关注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审计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方针、政策情况。重点检查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以济政策、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确定了哪些思路,制定了哪些政策,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审查县域发展战略目标是否切合当地实际、有无党的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等问题。

(二)审计县(区)制定各项重大经济决策及其监督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调阅县(区)委常务会议纪要及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结合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关注县(区)委书记重大决策是否履行民主程序,审查县(区)长执行重在经济决策是否到位。一方面审查经济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是否将重大决策事项报上级备案;另玟面审查经济决策是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环境恶化及社会不稳定的情况,重点掌握县(区)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是否符合中央、省、市的有关规定,是否存在虚假招商,夸大政绩行为,招商引资项目是否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情况;审查建设项目是不履行了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益,有无“政绩工程”,审查是否存在随意减收、免收、先收后退土地出让金、造成国家收入减少;审查企业改制过程中有无授意低价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三)加强绩效审计,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审计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上级下达和本级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主要审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经过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反映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经济发展状况和取得的绩效,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其宏观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评价其经济社会工作决策及绩效。

(四)强化民生审计,高度关注民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关注县(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以确保各项资金充分发挥应有的资金效果。通过开展对部分社保资金受益对象的随机入户调查,核实环境保护资金征缴管理使用的相关资料等方式,切实加强各项社保资金和环保资金的使作管理监督情况的审计,审查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

(五)审计县(区)委书记,县(区)长遵守财经法纪情况及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情况。审查有无为了政绩或地方利益虚报统计数据,隐瞒财政收支行为;审查政府有关部门是否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行为;对县(区)党委重点审计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和党委办公室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县(区)政府重点审计财政局、地税局、交通局,城建局、水务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扶贫局及政府办公室的财务收支情况,尤其要审计财政收支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六)审计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个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审查有无利用手中权力替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所配备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是否超标,有无动用公款购置,装修私宅或购买高档消费品;抽查是否在下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报销个人费用;有无违规出国(境)旅游、考察;在日常工作和职务消费中有无铺张浪赞及其他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等问题。

二、当前开展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准确评价县城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存在困难。受审计时间,人力资源及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限制,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不易核实清楚,而且缺乏严格的对于上传下达任务的分解及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价依据,验以准确地对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县域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审计实践中主要参考有关部门考核考评结果进行评价。

(二)评价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程序和效果存在困难。多数审计项目的做法主要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事项决策规定、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等资料,看是否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对于作出的经济决策事项的效果如何,是否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或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缺乏更深入细致的审计核查,特别是刘于一些建设期跨度较大的建设项目,未来收益很难确定,加之缺乏专业、有效的审计方法而验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审计内容外延加大,审计风险随之增大。县(区)贯彻执行的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和社保政策,牵扯到千家万户,审计工作量不断加大,具体审计方法多数采用抽查办法,使得审计工作很容易出现盲区,审计风险加大。

(四)审计力量有待加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项目不断增多,经济责任审计力量却非常有限,审计任务和审计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审汁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还需不断提高,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宏观经济决策及其贯彻落实情况,以适应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进一步深化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的对策

(一)继续完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审计规章制度。应继续出善县(区)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性规定,将其和县(区)长经济责任审计一样规范化,制度化,并根据县(区)委书记职责特点制定用于指导审计实践的实施规范和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经济指标审计。准确评价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必须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审计力度,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审计。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挤水分”,核实社会发展指标,能够使真抓实干、政绩显著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同时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良现象。

(三)强化经济决策审计。科学的经济决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经济决策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则非常巨大。因此,在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审计中,一定要重点关注经济决策审计和决策执行情况,不仅要在决策程序上认真审查,关注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更要深入到决策项目实际中去,就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细致审查。另外,应特别关注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注重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审计中应关注涉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比如:财政总收入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失业保险参保率、农村低保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等社会保障指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下降比串、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下降率等社会和谐度指标;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幸福指数等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标;绿色GDp。工业二氧化硫削减率,化学需氧量(CoD)削减率,城镇集中饮用水和县域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率等环境保护指标:行政事项不作为率、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等行政责任履行指标。

(五)积极探索实施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在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审计中,积极探索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以促进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评价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评价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和经济责任为目标,突出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绩效,重点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关注党委.政府出台的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突出政府性资金的合法、效益性审计,加强政府负债情况的审计凋查,完善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和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