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信息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9:22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国勋、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城市化进程面临单一化与多样化、一体化与分裂化、集中化与分散化等多重内在矛盾。如何选择道路、减少失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地域与外部环境的交换能力,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信息能力。信息作为主导城镇演化的先导性媒介,将直接影响各行为主体的判断和选择,将诱发城市化建设的活力和特色。并特别指出,在当前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发展的主线是把握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的脉络。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空间载体,不断展现城镇社会结构演化的“形”和“貌”;信息化作为协调城镇化各类资源的“粘合剂”,激发城镇化内生和外部需求动力的“催化剂”,以及引领城镇化特色道路的“指示剂”,不断发挥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器”作用。我们可以将信息化看作是城镇化的“软件工程”。推动二者相互依赖、形神合一、两位一体、同步运行、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依据所在。

卢时彻还就“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四项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由于城镇化几乎映射了全社会的所有问题,城镇化规划的编制要“想的大”。要综合考虑城镇的历史条件和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基础及文化特色,产业及区位比较优势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形成纵观全局的战略思路,使规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前瞻性、指导性;规划的建设要“起步小”。要区分轻重缓急,坚持重点先行、分步推进,避免盲目跟风;规划的组织实施要“节奏快”。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制定适合城镇化发展的新的制度安排,快速推进城镇的健康成长。

二是明确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从发展方向看,要大力推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市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而对建设重点的要求,建议针对制约自身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2

1信意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并不断发展完善多尺度、多品种、多分辨率与多属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信息库管理平台;开发建设城市综合空问信息基础服务平台;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面向社会及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等。近年来,GlS的社会应用广泛开展,专业化高水平的GiS开发商大量涌现,GiS的平台功能与表现形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制约GiS充分应用的瓶颈为基础数据标准与质量,尤其突出表现在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标准与数据质量。提高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数据标准与质量。是测绘具备行业的优势与特点。因此,城市测绘行业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以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核心。通过基础敷据库建设。有效提高基础数据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在数据库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城市综合空问信息基础服务平台。作为单位发展信息服务的基本GiS平台,大力发展GiS产业。基础平台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各种专业服务平台研发奠定基础,同时也满足自身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发展的支持需求。基础平台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单位在GiS产业中的服务能力、经营能力及生产效率。与数据库建设同等重要。在GiS应用中应注重地图制图专业应用,更好的实现涌绘产品的有效表现与多样化服务。

2信息化测绘管理体系的建设

管控体系是总的体系发展的保证性要素,是一项关联面非常广的活动。各个领域和企业自身的状态不一样,所以呈现出的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具体的阐述体系创建时期的一些重要内容。对于该项创建活动来讲,单位自身的定位以及发展意义和各阶段具体工作目标的确定是决定各项管理工作的方向与基本依据。基本定位依据自身的自身实力、基本业务、政府支持与社会需求;发展目标依据行业动态与社会潜在的需求;各阶段的具体目标依据基本定位、发展目标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依据对社会的服务承诺与具体业务确定。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方向,研究发展定位与方向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如今,该体系的创建要明确为测绘行业的关键前进方向。在后续的时间之中,领域的各个机构要以有序的体系和方式来带动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因为体系创建活动很是繁琐,在建设的时候要切实的明确测试的目的,并且要论述清楚各个时期的具体活动,对于建设活动开展有序的调节,经由对组织模式以及管控体系等等的调节,切实的实现对资源和装置以及技术等要素的使用。为了实现管控的力度,要设置有许多管控步骤和它对应,要设置有序的组织体系,而且要给与其适当的权限。建立起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等工作,从而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目标顺利实现。依据iSiD900l要求结合行业各单位实际业务及管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它是被具体情况论证的有序的管控体系,是获取资格的基础规定。该项体系的创建,必然会带来运作和生产等体系的变化。切实的探索和完善目前的品质管控系统,以此来合乎当前的测绘活动的规定。认真地分析技术管控的措施,强化管控的力度,是确保信息管控活动能够顺畅开展的关键内容。该项管控活动关键涵盖策划完善院科技进步与技术发展各阶段规划: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并引进推广新技术:及时获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保持使用的技术标准有效及适用:制定院技术管理各项规定并负责监督执行;制定完善院日常生产工作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检查验收标准,较大或者复杂项目的技术设计;人员技术培训及技术应用总结评价等工作。

作者:刘影单位:辽宁达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3

镇智慧化,最终目标是要建成智慧城镇。但是,建设智慧城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应该一哄而上,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实践经验,笔者以为,推进城镇智慧化,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五个重点问题。

增强网络设施夯实通信基础

智慧城镇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的。其一切发展的基础都源自现代通信网络设施。传统城镇的发展离开了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就会失去生命的“血脉”;智慧城镇的发展离开了现代通信网络设施,就不会有智慧的“神经”。推进智慧城镇建设,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狭义的基础设施观念,而将现代通信网络设施统一纳入,统筹考虑,同步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宽带泛在互联的信息高速公路。要广布密置传感器,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分门别类地将各类传感器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部件,使得城市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立的信息捕获触点。要畅通互联通信网,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不同,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工程,大力发展无线网络,加快“三网”融合步伐,加快构建信息传输的立体交通网络。要做大做强云中心,加快规划建设便于实行统一管理、具有强服务功能的区域云计算中心,逐步实现各类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集中存储、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终,通过广布密置传感器、畅通互联通信网、做大做强云中心,形成联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神经系统。

做好关键应用打造示范引擎

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是检验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唯一路径。成功的实践应用将成为信息系统发展的强大动力。智慧城镇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综合体,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可谓是千头万绪、没有穷尽,不可能片面开花、齐头并进。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立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抓住关键应用,打造示范引擎,优先建设一批与城市发展、市民需求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力求以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逐步实现以点带面、深入发展。在政务办公应用方面,应加快建设内网办公系统,推广协同办公应用;加快建设外网办公系统,完善政府网站群,发展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快建设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在社会管理应用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建设数字城市管理、公共应急指挥、数字社区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信息系统,加快实现对城镇重点领域难点问题的精准化、全天候在线管理。在公共服务应用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建设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市民卡综合应用工程、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等信息系统,努力为公众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综合信息服务。当这些具体应用得到一定发展后,也还需要及时组织建设一个公共的通道,即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打造标准规范确保整合共享

智慧城镇建设的软件基础还是数据的交换共享问题,而数据交换共享的关键又在于数据和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问题。实践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产生着海量数据,不断建设着自身的业务应用系统。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统筹协调,同一个单位不同系统之间不兼容、同一个部门上下系统之间不兼容、同一级政府部门系统之间不兼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形成大量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推进智慧城镇建设,一定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区域和行业实际,制定统一的数据传输、交换、操作标准,建立完善信息反馈、问题处理、人员管理等机制,促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整合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建设,保证数据的权威、准确、统一和充分利用,保障数据资源实现顺利、高效的共享、交换与整合。当前,尤其是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规范和标准的把关,切实避免不同的项目承建单位以不同技术标准开展具体的项目建设,最终为后续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留下重大技术壁垒,甚至因为项目改造升级而让项目法人单位成为项目承建单位的技术“绑架”对象。

注重人力资源强化人才支撑

智慧城镇是一项具有很强知识创新性的综合工程,其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要求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应用者具有相应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推进智慧城镇建设,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全面配强智慧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干部、建设管理人才和实践应用人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信息化专门人才和知识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岗位,一定要择优选拔和安排懂得信息化、智慧化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要成立智慧城镇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智慧城镇建设的咨询指导。依托高校院所、园区、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建立各类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提供教育、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等服务。建立完善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员的信息应用服务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实施信息应用和服务人才培训,更好地适应智慧城镇建设的实际需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信息化宣传、信息技术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智慧城镇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科技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智慧城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保障建设资金强化投入驱动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4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datacovering2011-2014inChinaindifferentregions,tookanempir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regionalinformatizationlevelontheurbanization.Resultsfoundtheregionalinternetpopularityrateand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hadcontinuousinfluenceonurbanizationlevelbeforeandafterthenewnormal.inthispaper,itproposedthatChinashouldvigorouslydevelopinternet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improvetheutilizationrate,andmeanwhilereducethegovernmentintervention,promotetheupgradingoftheindustrialstructure,andimprovethelevelofeducation.

关键词:信息化;城镇化;影响因素

Keywords: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influencingfactors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032-03

0引言

党的“十”提出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同步发展,随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完全相同,因此探讨各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目前关注较多的是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影响,而关于信息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较少,而在当前“互联网+”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信息化水平应该会对城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文献综述

国内有一些文献研究了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蒋伟[1]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5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产业结构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城市化发展水平。苏素和贺娅萍[2]运用面板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各省区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异、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效应。卢丽文等[3]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影响最显著,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人均社会保障等影响程度要小一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具有负的影响。马孝先[4]则基于2002和2011年的地级城市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发现要素投入、人口素质、空间聚集等因素有利于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政府作用、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李长亮[5]认为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于燕[6]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及工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影响因素又有所差别,因此不同地区应采用差异化的措施来促进城镇化。也有一些文献研究了个别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尚娟[7]研究了陕西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显著,而制度因素、市场机制影响不明显。张丽琴和陈烈[8]对河北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城镇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安排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外,信息化水平也会对城镇化产生影响。在较早的文献中,姜爱林[9]提出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范式是城市信息化,提出要加快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以便实现农村城镇化;另外还要利用信息网络加强城市对外的交流与合作。王金台[10]认为信息化通过改变城市生产方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姜爱林[11]认为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城镇化分散与集聚两种形式并行发展,共同推动工业化时代的城镇化迈向更高级的城镇化阶段。何光福[12]在其硕士论文中,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认为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并从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城市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的对策思路。王海红[13]认为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结构模式,而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城乡间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因此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同时要发展网络经济。由此可见,信息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但现有实证文献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似乎忽略了这一因素。本文将考虑地区信息化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在我国当前各地区信息化的建设中,电视节目覆盖率即将达到100%的上限,电话普及率扩张速度放缓,而互联网普及率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因此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利用率将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第二、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的力量。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说明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未来要转变观念,减少政府对城镇化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三、提升投资的质量。我国近几年投资的速度与城镇化的速度大致相同,但投资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却为负向的,这说明我国近几年投资增长的数量虽然可观,但投资的质量可能不高。因此未来也要由市场机制决定投资,提高投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第四、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城镇化水平。虽然产业结构升级和教育水平在回归方程中不显著,但它们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的相关性,而且人们也在理论上证明了两者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伟.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4):613-617.

[2]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11):93-100.

[3]卢丽文,张毅,李永盛.中国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54-59.

[4]马孝先.中国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117-124.

[5]李长亮.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15(5):111-116.

[6]于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财经科学,2015(2):131-140.

[7]尚娟.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8):78-83.

[8]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85-91.

[9]姜爱林.城市信息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范式[J].南方经济,2003(1):42-45.

[10]王金台.信息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经纬,2005(3):35-37.

[11]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8):67-69.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5

关键词: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市民化;问题与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同年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将江苏省,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嘉兴市、义乌市(县),以及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分别列为不同级别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方案》中要求试点地区尝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及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总结经验和问题,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是吸引全国人口流入的主要板块,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共性的问题。为此,课题组在江苏展开调研,选择苏南、苏中和苏北部分市县区,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江苏为例剖析了近年来长三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思路,以期能给未来长三角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有所帮助。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一)民工子弟难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重要群体,而子女教育又是进城务工农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均指出要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但当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相当数量的外来民工子弟只能就读于民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新市民学校)

由于各地公办教育资源紧张,许多外来民工子弟进公办小学仍然要缴纳昂贵的借读费,且只能读到小学毕业。

2.民工子弟上学的经济负担远高于本地户籍学生

相对于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为财政拨付,民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交费标准一般为850元/学期。仅此这一项,6年小学教育民工子弟就需要多负担10200元。

3.经费投入的悬殊造成了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学质量的巨大差距

常州市武进区46所普通公办小学有40所“优质小学”,而16所新市民学校中没有1所“优质小学”。苏南某县级市公办学校教师的年均工资在8万元以上,而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年均收入仅为2万多,薪酬水平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素质远低于普通公办小学。

(二)流动人口卫生信息无法对接统一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2013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工作,江苏三市(南京、无锡、苏州),上海四区(闵行、杨浦、松江、宝山)和浙江四市(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都在试点之列。根据江苏调研情况来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健全困难重重,使得面向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妇和儿童保健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其中,流动人口信息的缺乏是核心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的缺陷。

1.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信息相互不共享

涉及到流动信息人口搜集和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包括公安、卫生和计生三个部门。江苏三市的试点工作方案均由卫生和计生两部门名义联合制定下发,却难以和公安部门达成流动人口的信息共享。这部分人口本身流动性大,追踪困难,信息搜集工作本身就难度很大。光靠卫生和计生部门独立进行信息的登记和搜集,极容易造成遗漏和缺失,对后续的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推动也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信息的重复搜集,也造成了对财政拨款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2.流入地和流出地有关流动人口的信息并未能达成对接和统一

按照目前的制度和政策,流动人口的信息搜集工作主要由流入地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和流出地无关,并且人口一旦再次流出,就不再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人口流出地的相关职能部门所搜集到的人口信息并不能有效传递到流入地,这样人口的每次流入都需要在不同的流入地重新进行信息登记,造成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均指出要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但目前,江苏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一方面,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城镇,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全。特别是在苏北地区,大部分小城镇工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无特色、商贸服务业滞后,产业集聚效应不足,就业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止步不前。这样的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高,布局难,利用率低。尤其是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污水收集,供水、供电等的项目建设,靠乡镇财力很难完成。

另一方面,一些近年来人口不断增加的重点乡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健全。苏州木渎镇28万人口中,20万为外来人口,而乡镇管理机构人员仅按本地户籍人口8万人配备,实际管理人口数倍于户籍人口,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此外,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照搬大城市的发展格局和模式,产业发展无特色,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对比发达国家风光和人文气息浓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江苏小城镇风格也较为单一和雷同。

(四)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问题

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向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建设中。但目前,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面临三大问题。

1.长期债务短期化

从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看,现有投融资模式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资金使用的期限较长,而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是中短期资金,因此,期限错配使得城镇化融资成本高、前期偿还压力大和流动性风险高。

2.融资形式较为单一,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较少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偏少,在没有其他城镇化融资制度安排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与土地财政成为现有城镇化融资模式的无奈选择。

3.投资资产不具流动性,难以进行商业融资

从资金运用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项目大多为准公共品,具有公益性、超前性、社会性,而且投入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盈利能力弱,与商业性金融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相矛盾,因而难以得到一般商业性金融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亟待改变。

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层次,保障民工子弟的平等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但按目前“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靠县级地方政府。在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大批农村适龄儿童和少年伴随着劳动力转移而转学,导致了像苏北这样人口净流出地的农村中小学校的快速撤并和布局收缩,而像苏南这样人口净流入地的教育需求则不断增长,有些规模较大的开发区每年建一所新学校,都还难以容纳大量流入的学龄青少年。可见,仅靠流入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公办学校办学规模,很难实现随迁青少年与本地户籍生源的教育均等化。根据党的十以来中央关于财政转移支付“财随人走”的精神,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层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县级政府改为以中央政府为主。作为过渡,也不妨先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例如,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按4U4U2的比例由中央、省和县级政府分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各承担40%,县级政府承担20%。这样,使义务教育真正成为“全国一盘棋”,生源流向哪里,经费就投向哪里,能使广大农民工子弟真正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完善流动人口卫生信息管理制度,要加快和完善全国、地区或省级层面流动人口信息共享的平台建立建设。人口流动地域范围广泛,只有建立更高级别覆盖范围更广的平台才能有效地覆盖流入和流出地。此外,因为涉及多职能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因此需要明确信息收集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并设置各智能部门信息共享的权限。目前,江苏基本完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前期建设和互联互通,但更多细化和深入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成。此外,当前的人口流动早已超出省域范围,因此,以长三角地区已经展开平台建设的地市为试点,首先建立长三角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再以长三角带动全国,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明确新型小城镇发展定位,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分工和布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小城镇发展的定位。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已进入了新阶段,上世纪末“村村点火”、小城镇依托工业发展遍地开花的客观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三类小城镇的发展定位

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分为:疏散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卫星城,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镇,以及服务三农、带动周边发展的综合性小城镇等三类,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科学推进小城镇建设。

2.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现片区的统筹发展

在人口净流出地一些撤并率低的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撤乡并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广的规模效应。通过推进片区的统筹发展,避免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互攀比式的建设。

3.提升设施与服务水平

进一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管理和服务机构,按常住人口合理配备相关管理和服务人员。

4.强化文化传承和生态建设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底蕴等因素,将风貌保护、强化个性特色放在重要地位,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精致和谐、个性鲜明的小城镇。

(四)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大形势下,针对建设资金需求特点,需要改革创新思维,发展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城镇化建设模式,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降低政府的投资成本,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

1.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和准公共品建设融资需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需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介于政府财政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性作用。应出台有针对性的特殊金融制度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让政策性金融进入城镇化建设相关领域。如促进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贷款;也可以成立新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专门满足城镇化中公共品供给的融资需求。

2.探索设立市、县(区)两级股权式城镇化建设基金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6

不仅要有国家统一规划,而且还要有地方城镇规划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合理布局,而且还要再全国范围内加强城镇化建设,确保我国东、中、西,以及大、中、小等,全面协调发展。在每一个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结合本地的环境条件、人文地理以及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对其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做精、做细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方案,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以此来避免千城一貌、格式化发展局面。在此过程中,城镇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连续性以及权威性和衔接性,一旦形成了规划方案,除按必要调整或修改的部分,一律不能随便改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做了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2、强化非农用地供应控制,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对于13亿的中国而言,只是单纯地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可能无法有效地确保粮食作物的及时供应和生产安全性。因此,实践中为了能够确保我国十八亿亩耕红线不便,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耕地总量,尤其是在非农用地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土地规划的动态平衡性。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地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城市建成区内部用地结构的合理化和集约利用度的提高,节约土地资源。

3、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生态建设。在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以及低碳绿色经济。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和力求节能减排,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能耗、防治污染,淘汰落后企业产能,从而促进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还要有效利用节能技术、新工艺产品和新材料。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当优先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而且还要适当的采用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主要是指收费、排污权交易以及补贴。实践中,补贴和收费制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实处,但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宁愿少交罚款,也不愿投资污染治理。在未来的环境监管中应积极研究和尝试排污权交易制度,以达到污染物总量的控制。

4、要通过信息技术发展,系统推进和引导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为我们展现的绝不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跃进计划,而是强调人的城镇化和绿色智慧城市的伟大蓝图。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和新阶段,解决“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创新放在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尤其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因此,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李江颖领航动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2信息化被寄予了厚望。如何将信息化、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进行融合发展,似乎也成为诉求相关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一个过程,在城市化率快速提升的背后,掩盖的是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巨大经济与社会问题。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城市病”层出不穷。这警示我们:在解决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问题之后,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宜居环境,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城乡保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智慧城市(镇)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有效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满足现代化新型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帮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其中包括污水处理、交通设施、空气质量监测、水电气供应、轨道运输、公共安全、社会保障、金融以及城管等系统,而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从实践来看,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供需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转变,促进经济成功转型,以此来确保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可持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应用的普及,将改变政府、企业和居民传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较为复杂、系统的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要积极筹划,千方百计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又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稳中求进,不可急功近利,不搞城镇化的“”。

5、结语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7

1.1城镇环境逐步改善,但环境保护力度需要加强

1.1.1节能工作不断推进,能源利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1)能源消费高增长减缓,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需优化。2007—2011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增长势头减缓。2011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为8591.36万吨标准煤,比2007年的5997.38万吨标准煤提高了43.25%;能源消费增速由2007年的11.26%下降到2011年的8.4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2007年的0.75下降到2011年的0.69。广西能源生产以水电为主,但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1年,广西能源生产水电所占比重74.8%,煤炭所占比重25.1%;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15.5%,煤炭所占比重高达53.9%。(2)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耗水平地区差异大。2007—2011年,广西能源利用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广西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费能源为0.73吨标准煤,比2007年的1.03吨标准煤下降了29.12%;虽然广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不断降低,但内部差距较大。广西14个城市中,南宁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最低为0.11吨标准煤,梧州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最高为2.01吨标准煤。

1.1.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部分环境问题治理要加大力度(1)水环境逐步改善与优化。2007—2011年,广西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广西39条主要河流70个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水质达标率为95.9%,比2007年的91.9%提高了4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一类、二类标准比重为81.8%,比2007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88.6%,比2007年提高了3.18个百分点。(2)空气质量不断得到改善。2007—2011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良好态势。2011年,广西14个设区市中,达到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要求(二级)的城市为13个,比2007年提高了2个。(3)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提高。2007—2011年,广西继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染防治不断加强。2011年,广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256.5万吨/日,比2007年的104.5万吨/日提高了近1.5倍;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2.99%,比2007年的14.96%提高了38.0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为8241吨/日,比2007年的3880吨/日提高了1倍多;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49%,比2007年的68.38%提高了27.11个百分点。(4)园林绿化水平持续上升。2007—2011年,广西绿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绿化覆盖不断扩大。2011年,广西绿化覆盖面积为69697公顷,比2007年的60623公顷提高了14.9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40%,比2007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为64461公顷,比2007年提高了2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02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了28.74%。(5)多项生态建设指标欠佳。2011年,广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40%,比全国水平39.20%低了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02平方米,比全国水平低了6.61%;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55.58%,比全国水平76.42%低了20.84%。(6)石漠化问题依旧较突出。广西石漠化面积、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处于全国前列。2011年,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92.6万公顷,占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6.04%,位居全国第三(见图6);潜在石漠化面积为229.4万公顷,占全国潜在石漠化面积的17.2%,位居全国第三。

1.2智能化建设不断推进,“智慧”潜力有待挖掘

1.2.1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信息化发展步伐要加速2007—2011年,广西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广西行政村基础电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9.4%,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和互联网;移动电话用户数为2532.7万户,比2007年的1370.94万户增长了84.747%;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590.2万个,比2007年增长了近2倍;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042.3万户,比2007年增长了近12倍。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南宁、柳州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获“2011年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卓越成就奖”;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90%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目前,广西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均衡,需要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在政策服务及资金支持方面的力量较为薄弱,电话以及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广西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大多用在比较成熟和重点支持的产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投入较少。2011年广西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4.94部/百人,较全国同期水平的94.81部/百人低72.57%,互联网普及率为29.4%,较全国同期水平的38.3%低8.9个百分点。

1.2.2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相关产业亟待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在广西工业、商贸、银行等经济社会各领域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控制、营销物流等环节,中小企业信息化取得显著进展,信息技术在重点工业行业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节能减排和污染源监控。二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应用取得良发展,电子支付和结算加快推广,网络信用环境有所改善,网上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广西糖网的电子化交易量突破1亿吨,广西移动公司“甜蜜通”项目提升了糖料蔗生产、食糖生产、销售及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在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示范意义。三是物流平台。电子口岸实现无纸化大通关,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一批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投入应用。四是金融领域。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著,银行卡消费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以上。与全国其他发达省(区)市相比,广西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总量占广西生产总值比较小。2011年,广西14个地级市中,百色市信息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均为最高,分别为2.59%、5.61%;柳州市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2.25%,排在广西第四位,但信息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仅为0.69%,排在广西倒数第二位。

1.3城镇发展关注以人为本,人文关怀需落到实处

1.3.1教育卫生事业不断推进,资源配置水平需继续提高(1)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2007—2011年,广西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呈上升趋势。2011年,医疗机构床位数为152039张,比2007年的105223张增加了44.49%;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为73776人,比2007年增加了26.85%;注册护士数为76505人,比2007年增加了47.97%;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病床数为2.72张,比2007年增加了32.04%;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92人,比2007年增加了28.52%。(2)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进。2011年,广西学前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每十万人口学前教育在校生数位于全国前列,幼儿在园人数为3129人,比2007年的2169人增加了44.26%;广西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明显增加,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建成51所,总数达到11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大专程度以上人口为275.12万,大专程度以上人口比例为6.6%,比2007年提高1.96个百分点;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实现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零”突破。(3)卫生资源配置仍需优化。2011年,广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80人,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八;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38人,全国排名倒数第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1.43人,全国排名第21位;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2.83张,全国排名倒数第二。(4)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广西教育发展基础弱,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重要指标与全国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低。2011年,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1688人,比全国水平的2253人低了25.07%;大专以上程度人口比例为6.6%,比全国水平10.06%低了3.46个百分点。广西14个地级市中,南宁市大专以上程度人口比例最高,为12.65%;贵港市大专以上程度人口比例最低,为3.24%。

1.3.2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需不断提升(1)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广西城镇新增就业53.29万人,比2010年增加7.68万人,增长16.8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比2007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2)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变。2011年,广西人均GDp为25326元,比2007年的12277元提高了1倍多;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比2007年的41.7%下降了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2007年的35.3平方米提高了10.48%。(3)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11年,广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3.75万,比2007年增加了48.64%;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981.32万,比2007年增加了近2倍;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240.77万,比2007年增加了7.6%;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72.52万,比2007年增加了49.39%;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43.77万,比2007年增加了49.14%;全区10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2%。(4)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2011年,广西人均GDp为25326元,比全国水平的35181元低了28.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5%,比全国水平36.3%高了3.2个百分点。(5)各项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广西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仍较低(除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用水量、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外,多数指标未达全国平均水平),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居民的期望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广西城镇化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2.1城镇规划科学性不够,各类规划缺乏衔接由于城镇建设涉及很多内容,因此编制的规划很多,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及各部门的发展规划。鉴于各项规划的组织部门与编制部门不同,因此规划侧重点亦有差距,出现了各类规划相互交叉、相互矛盾、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另外,规划的合理性也存在很多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比如不论城镇大小都规划大广场、宽马路,道路网一律都是方格网,并不考虑城镇本身的特点,结果导致千城一面,城镇特色渐渐丧失。

2.2规划的权威性不够突出,规划修编较随意城镇规划普遍存在权威性不足的现象,尤其在广西这种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旦政府换届,规划就要重新修编一轮,对于规划修编的必要性,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领导一换,规划重来”,规划沦为政府凸显政绩的重要手段,有点偏离规划原本真正的意义。同时,因为重大项目,或者是利益集团的需要,公园用地可以改变为商品房开发用地,工业用地可以调整为房地产用地。在香港和西方国家,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制性很强,规划不能任意修改,规划的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规划不只是政府意图的体现,更是民众意愿的表达,民众充分参与规划建设。在这一点上,中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而广西与国内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2.3城镇规划相对滞后,与城镇建设步伐不符广西的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步伐加快,大、中、小城镇发展迅速,城镇规划跟不上城镇建设的步伐。城镇建设过程中,规划改了又改,马路挖了又挖,城镇建设呈现无序状态,持续不断地挖、拆、改、建。地下涉及天然气、供水、供电、电讯、污水、路灯、道路指示灯、天网等专用管线道密布,任何一个部门的“修缮”、“维护”、“改造”和“抢修”,均会将一个好好的城市挖得个“百孔千疮”,一场大雨洗刷,城市排泄设施功能瘫痪一览无遗。一来是城镇发展过快,导致各项配套设施跟不上,需要扩容更新;二来是城镇规划的滞后与不合理,缺乏前瞻性,对交通规划及管线综合规划的功能把控不到位。

2.4规划人员缺乏,管理效率与水平有待提高规划管理部门由于受编制、机关规定等的制约,大中专规划专业毕业生很难直接进入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难以应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规划管理业务成倍增加,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年龄及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新知识,科班出身的各类专业人才尤其缺乏,直接制约了城镇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对城镇规划的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在城镇规划编修过程中,资金经常不到位,给城镇规划和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效率。

2.5缺乏公众参与城镇规划,使社会监督缺位城市规划工作是一项政府职能,体现着城市发展趋向和公众利益,影响着千家万户,必须将规划工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当下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封闭运行的,对规划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并没有形成一个顺畅、有序的表达机制,公众不了解规划的内容,也没有途径进行监督。对规划工作的一些失误,公众没有纠正的渠道,只能通过复议、行政诉讼,而这些途径往往都只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不对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从而使公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3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对策

3.1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体制创新

3.1.1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理念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中,不仅关注城镇物质空间形态有序、集约、健康发展,也要对城市文化、地方特色、居民生活质量、人文关怀等方面增加关注度。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政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提供鼓励和引导政策,市场在相关指引下推动城镇发展建设。规划成为政府与市场衔接的平台,在政府制定的政策和市场运作机制中起协调作用。

3.1.2推进新型城镇化土地、户籍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严格征地用地审批手续,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出让或划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五个统一”办法,以有利于城镇发展及农民向城镇转移为原则,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不仅要加强土地管理,也要保证城镇建设的必需用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盘活现存量土地,制订并落实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在土地用途严格管制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基础上,划分小城镇的土地权属关系,采取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允许集中土地使用权进入小城镇土地市场。在户籍改革方面,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条件政策,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医疗保险、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吸引农村居民到城镇落户;使进城落户的农民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服兵役、抚恤优待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城入户门槛,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以北部湾经济区为试点,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放宽城镇入户条件,推动人口向北部湾聚集,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的重要集聚区。

3.1.3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公共设施建设以集约、绿色、智能、低碳和人文等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的状况。一是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放开市政公用市场,广泛吸引社会投资,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二是以人为本,围绕人文城镇建设要求,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集约、智能、高效、绿色的要求统筹规划和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大力推动城镇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建设。推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县域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推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3.2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多元模式

3.2.1城镇规模结构的多元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城市发展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其中,大中城市以内涵发展为主,即围绕新型城镇特征和目标,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小城市和小城镇则以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在扩张聚集人口的同时注重发展转型,提升城镇发展内涵。

3.2.2城镇空间布局的多元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镇体系升级,致力于形成功能各异、层次分明、运转高效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坚持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三化驱动”战略,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市组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优中小城镇,打造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示范地区。以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为沿海增长极,桂柳梧城市群为腹地增长极,玉林、贵港为两城市群的延绵区和节点城市,增强城市群之间、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广西形成产业互补互动、功能分工明确、层次梯度明显提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

3.3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试点工作

3.3.1探索符合广西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新模式广西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情丰富多彩,城镇建设也各具特色,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坚持“顺应自然、尊重历史、发展特色、整体设计、长期完善”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理念,体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促进城镇物质空间与城市文化的共同建设与发展,避免城镇发展建设走入“似”的误区,形成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8

我镇通过狠抓五大工程,推动信息化建设:一、狠抓网络建设工程,提高了网络覆盖率。二、狠抓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三、狠抓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四、狠抓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五、狠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通过一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河洛镇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5年8月,建成并开通了镇机关局域网,建成了1个企业信息应用局域网,另外还有1个村委会的局域网正在建设中;较为成熟的机关政务办公系统已经形成。目前17个行政村安装了网络DVD,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已全面建成。

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呈现在面前:

一、信息化建设优化了政务发展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二、提高了全民信息化意识综合素质。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新型城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020-01

一、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是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随着一系列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公共图书馆也开始了白上而下,尤其是在基层乡、县等地的资源、设备、场地以及设施等全方位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主要任务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确保图书馆设施逐渐由“全设置”朝“全覆盖”方向迈进。即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做到常住人口的全而覆盖。第二,实现图书馆服务朝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全而转变。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近十年来有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图书馆发展依旧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图书馆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是城镇居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空间

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居民对社会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公共图书馆作为广大居民学习和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起到了学习空间的作用。居民的学习和休闲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设施与服务作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存在能够从学习和休闲的功能上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此外,公共图书馆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进剂。

(二)公共图书馆是衡量城镇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因此信息化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项重要支撑,是衡量城镇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速度也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也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公共图书馆是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

新型城镇化的居民大多数是由乡村迁居到城市,然后在城市当中从事一些非农业的工作,其生活方式也由原来的乡村生活逐渐转变成为城镇生活,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新型城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将会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充分利用白身丰富的信息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三、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随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全方位实施,使得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也日益加强,新型城镇化公共图书馆作为数字文化工程的中心也开始逐步在各个站点构建基层服务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深度也逐渐加强。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公共图书馆主要是依托数字文化工程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依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来为广大居民提供数字文化服务,以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树立正确的理念,培养居民发展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公共图书馆包含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因此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地和集散地,必须要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尽量满足居民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引导居民进入图书馆学习。但是,在实际当中,居民图书馆意识淡薄的现状十分严重。

(三)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营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组织,政府的经费支出就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图书馆得以发展壮大的保障。所以,公共图书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有经费的投入,并保障在经费上支持公共图书馆各项科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购买书籍、培训馆员以及更新设备等,为居民读书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共同建设资源信息共享过程当中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重视对居民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

(四)分类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遵循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尊重基层首创的精神,鼓励创新,开展试点运行,选择重点突破。要积极总结推广经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实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等推进顺序,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城镇信息化建设篇10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农村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984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一文,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总结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医院?Y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a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后现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b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c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d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e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理论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中国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