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十篇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十篇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9:37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1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

论国术推广期间的形意拳发展

大同市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研究

参加室内武术练习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武术中的运用

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传统武术的发展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近现代学校武术嬗变及当下发展之路

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文化内涵研究

武术礼仪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

文化传承:一种武术的身体哲学探源

规训视角下传统武术拜师礼价值认同审视

中西文化交融下竞技武术套路解读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中国武术融入全民健身战略的文化建设

新疆昌吉市武术馆(社)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广东省武术文化挖掘路径与发展策略

不同太极拳练习者足底压力分布的比较研究

山东回族昆仑派武术基本技术体系研究

武术段位制在辽宁省学校推广的战略研究

助推与发展:传统武术对散打技术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施行武术标准化的对策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新主导者

武术格斗在武术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文化学视角下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研究

传统武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网络传媒在武术传播中的价值作用研究

武术传播中人际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传统武术现有国内推广模式的问题与分析

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广州市中小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吕梁市传统武术文化特征及其传承价值研究

河南省濒危武术文化的界定与传承价值研究

对散打女子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践与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析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的研究

高校女子防身术实战技能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文化新内涵探究

“三位一体”推动高校武术文化教学改革研究

民国时期武术回归学校对当代校园武术发展的启示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途径

优秀竞技太极拳运动员临赛技术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

禅宗视域下少林武术“禅武合一”思想的义理探析

中泰武术文化比较研究——以武术泰拳国际市场化为例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2

关健词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806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当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发展、生存的严峻挑战。深入调查分析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保护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丰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地区旅游经济,以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活动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所以本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对该课题的数据和收集的资料与访谈结果整理统计之后,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从而提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调查分析

鄂伦春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木球、秋千、武术、龙舟、民族式摔跤(搏克、格、且里西、北嘎、绊跤)、马上项目(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射弩、打陀螺、押加等等。为庆祝鄂伦春族定居50周年,举行了大型的庆典活动,同时举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运动会。但大部分都处于无组织无领导的状态,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2.2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现状

要想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更从分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发展必须重视起来,学校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学校体育教育也是传统体育的一个主要传播源。现在我国学校中的体育教育项目单一,在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中也只局限于一些普及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跳绳等几个项目上,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学生升学的压力及学校对学生升学率的重视越来越高,传统体育项目不在国家比赛项目中,从而使学校对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无法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

3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对策研究

3.1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消失殆尽的严峻现实,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将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失传。所以一定要加大财力投入、整理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营造保护氛围等举措,进一步做好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

3.2政府支持,政策扶持

鄂伦春民族是中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相应政策的扶持才能得以实现。

3.3将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鄂伦春民族不断的发明和创造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并与生活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并成为日常生活与交往不可缺少的内容及方式。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学校体育教育特点、丰富的健身养生机理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开展既弥补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流于形式的现实,又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3.4加强研究建立研究部门

对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几个典型猎民村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着国家转产政策与民族实际生存状态脱节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民展的现实更令人担忧,我们只有建产直接的研究和监管部门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使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发展。

3.5开展节庆活动的特色赛事

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孕育在本民族的社会实践及社会活动中,它在鄂伦春民族节庆及宗教活动里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在这些特定的节庆文化为载体才得以世代传承,所以必须加大对民族节庆活动赛事的开展力度,才能促进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鄂伦春民族聚居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的形式多样,对发展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很高,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情结,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前景广阔。(2)目前鄂伦春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处于无管理的状态,其发展是自由发展没有关注度的,这样势必会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体可持续发展。(3)鄂伦春族民族传统的发展面临体育项目场地缺乏,并且有些项目的场地对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不便于随时随地开展、推广。(4)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缺乏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学校。没有有效的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等问题。(5)鄂伦春族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受到现代普及体育项目的冲击,对其项目的改革迫在眉睫。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相应政策的扶持才能得以实现。

4.2建议

(1)在民族地区鼓励和支持开展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培养鄂伦春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鄂伦春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写正式体育课程教材。(2)发展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走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地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可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生态资源,从多角度审视产业化发展的潜力。组织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比赛和体育旅游,举办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培训班,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心,创办民族、技术培训产业、体育用品育服饰。(3)发挥鄂伦春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凝聚力,利用鄂伦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身具有的政治、文化、经济、竞技功能,对体育项目进行广泛充分宣传。

参考文献

[1]龚宇.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J].满语研究,2012(1).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3

   中国的“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英文原文non-gover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非营利组织”(英文原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简称npo)相对应,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公民社会组织”(CovilSocietyorganization,简称CSo)、“公益团体”(Commonwealorganization)、“志愿组织”(Voluntaryorgani-tion,缩写为Vo)等,不同的词汇强调了组织性质的不同侧面。尽管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不一,相关属性的理解也不尽一样,但有一个具有相当程度的共识,即认同该类组织所具有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本文文中“民间”一词即立足人们意识形态的“民间”内涵,又结合社会学视角“民间”的界定。其次对“武术”内容分析。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特点,当今社会是开放性社会,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并很快融为一体。

   显然用传统定义的“武术”来界定本文研究的“武术”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例如李小龙创立的风靡世界的“截拳道”就是以咏春拳为母体,并充分吸收世界其它拳种的格斗技巧糅合而成的综合格斗技术。从李小龙的国籍和“截拳道”的创办地上来看,“截拳道”已经不是中国的传统武术。社会的进步更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很多武术人士即可走出去学习,又可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各种自己喜欢的传统和外来武术,如“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宾武术、综合格斗技等,从网络里很简单就能搜索数以万计的相关视频。由此看来本文要研究的“武术”其内容必须包括传统武术和各种外来“武术”。综上所述,现代民间武术要注重起内容的涵盖,着眼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武术,不光是自己国家的武术还要把外来武术项目涵盖在内。

   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国内有关于民间武术的研究论述比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当代民间武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解决对策。从所获得研究资料来看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涉及民间武术文化的理论研究,如刘存忠在其论文《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从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经济利益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的三个核心层面,系统地阐述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必须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提倡配置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用商业体育的发展思路推动武术文化更大范围的转播;并重视民间武术的普及与传播。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武术发展理论的研究,诸多研究者着眼全局,主要阐述了中国武术发展和现实环境制约之间的关系,如福建师范大学的苏肖晴针对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对武术价值功能的认识、武术经营管理理论、武术走向世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三个方面主要是研究者就地域性民间武术现状、发展对策的论述,如姜玉泽的《山东省武术馆校的现状与思考》、张绰庵,韩红雨,马振水等《河北民间武术发展的Swot分析》、杨太礼的《重庆市社区武术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王福满,施建明的《山西民间武术社团现状分析》……诸如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见。

   在对诸多研究论着充分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者和研究人员们大多着眼中国传统武术,并没有把外来“武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在诸多有关民间武术的研究中以大众武术需求为出发点的研究较少,更没发现把中国传统武术和外来“武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因为当今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不一已经决定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发展上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全面的研究民间各种武术的现状,争取更全面的描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促进民间武术前进的脚步。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使得社会各种体育需求更为强烈。民间武术以其广泛的适应性,被人们首选为满足体育需求的手段。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身锻炼需求更为强烈,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保健功能更为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民间武术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文化;对策

2006年1月,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当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各地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由此可见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非常重视的。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对策分析、西方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笔者通过综述以上几方面研究文章,发现存在研究方法不合理,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侧重点不清晰等问题,以期望为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引方向。

一、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特点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以民族或一定地域为单位,长期开展并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1]。它产生于其所依附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以及精神信仰,同时也努力超越并构建自己的自然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精神信仰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新疆、内蒙、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各省市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以及风土人情。在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对策、项目起源、项目特点等方面。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问题上,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认识趋于相似,例如,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古代的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民俗节令、风俗习惯[2]。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古代的军事战争、信仰祭祀、繁衍种族、民俗节令[3]。由于传统体育属于体育的范畴,那么传统体育的起源也和体育的起源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宗教祭祀等。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有的项目却依然开展的很好。在研究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时如果能把本地方传统体育项目按起源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整理,比较,也许能够发现不同起源方式的项目它的发展生命力差异性根源,这样也许能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帮助,进一步指导实践,获得更高的实践高度。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方面,学者的观点也是大同小异,早在1994年闭锦源在文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美的特征》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的特点[4]。其后关于传统体育的特点研究没有新的观点出现,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虽然有不同之处其实也只是在总体特点方面作进一步的扩展,比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文化性、娱乐性的特点[5]。新疆地区传统体育的特点:与畜牧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鲜明的乡土特点、与哲学、宗教文化紧密相连、与尚武的民族传统相伴、与热爱自然的精神风貌融为一体[6]。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宗教祭祀等,其本质特点主要为: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

二、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大部分文章的内容框架为:起源、特点、对策分析,只有少部分文章涉及到参与活动人数、次数、项目,那也只是笼统的介绍,邓陈亮,余乔艳在《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中简单介绍了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频度、体育人口年龄层次、活动组织部门比例情况[7]。在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时,要从体育活动人口、项目开展、场地器材的现状来论述,还要体现出段时间动态发展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中出现的观点很多,比如,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建发展模式:启动龙头,建立健全体育健身网络、市场激励,拓宽体育投入渠道、基础支撑,铸造体育硬件环境[8]。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体系构建为:构建“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的结构模式(教学体系、高校基地建设体系、中小学课间操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适当代替的改良体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县、先进乡示范体系、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理论创新、发展”体系、竞赛体制、评价标尺改革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体系[9]。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打造品牌、重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0]。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政府重视,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发旅游、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重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保护[11]。王俊奇等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中认为我们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也要注意少数民族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应当继续发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地理学上的优势,并对它的可持续发展加以研究,切不可脱离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的实际搞统一发展模式,这种做法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如同南辕北辙,是会恰得其反的[12]。王光等在《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探索》认为: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以宏观系统为框架,教育体系为支撑,“大教学链”为手段,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13]。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分析研究中,发现大部分作者给出的发展建议具有普遍性、笼统性特点,因为这些建议缺少对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缺乏理论支撑与实证研究,因此只能算作一个美好的设想。

通过对搜集的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大部分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为主,只有极少部分采用现场调查、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田野调查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容忽视的研究方法。体育是一种身体运动的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如果对某种体育项目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而进行定性分析,形成闭门造车式结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里所讲的直接体验是指对体育项目的亲身实践,间接体验是指对体育项目的观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创性特点,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晶,去少数民族地区切身感受地理、人文环境对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14]。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时进行的纵向比较注重在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部进行,横向的比较注重在西部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从民族学研究的跨文化研究视角进行[15],也应该以时间跨度为基准展开纵向的发展比较,也可以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情况展开横向的比较。

三、西方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社会在由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碰撞,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主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消失,传统体育文化边缘化。许多专家、学者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

在关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面,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在创新中求发展,保持其民族性、独特性、兼容性。白晋湘教授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民族的道德、审美观与价值观念。体育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我们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上顺应历史潮流,以平衡的心态来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要始终相信民族传统体育的过滤作用,尽管西方体育文化在阶段性上表现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甚至震撼,但经过长时间民族文化积淀的筛选,外来体育文化终究是为我所用,而非我为他灭。王岗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充满信心,去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但从体育运动的层面思考它的发展,而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思考它发展的意义、目标等。惟其如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才会走进一个复兴的时代。这些观点都只是从西方体育文化影响的角度去探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法则,把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扩大化了,好像我们如果解决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能健康发展,但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应是多方面的因素,譬如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等等,所以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探究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原因。事实上,既然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么其必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外在环境和受众群体。而要保存或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所需的地域特征和人文风俗也是极其艰难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的选择,某些传统体育项目必将像自然中的生物物种一样消失,因为将有新物种出现进而代替它。经淘汰之后生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生命力会更强,适应性和独立性也将日益显现。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各省市、自治区为了筹备和参加两会,一般都侧重于设点集训国家规定的几项传统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和能够反映本地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项目,这本身就进一步强化了优秀或典型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立性。这种观点抹杀了人的主体创造性,人们能够在文化发展层面上做出积极的贡献,能够引导文化向积极的健康的方面去发展。

所有这些理论、观点引起了国家和人们对自身传统体育文化的反思、重视,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指引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四、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全球化是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提出来的,所谓“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经济、政治与文化在全球的扩张[16]。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正在日益冲破传统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17]。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界提出全球化概念以来,该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全球化环境对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由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可能面临着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即: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初级现代化形态、存在于大众健身娱乐中的中级文化形态、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并走向国际化的高级文化形态,未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可能在长时间内是以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生存与延续[18]。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有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大冲击原因,最核心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体育价值的追求。惟有创新才能使之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决不能以排斥的态度抵制西方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失宠。

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环境被改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落后于时代的车轮,跟不上人们的价值追求。其实我们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有自己的优势,它是一种传统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些传统体育活动历经世代的考验依然朝气蓬勃,当然有些传统体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变异、甚至消逝。在研究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历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因为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先决条件。当意识形态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的精神追求极易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优秀的品质可能会被侵蚀、会变质,这就需要去修正、去引导。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流动,必然会加剧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众多的外来文化尤其是强势文化和先进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基因的流动,很容易导致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缺乏较好的衔接,出现所谓的文化断层,进而造成当地文化传承的断裂。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地域相对较为偏远,而且文化相对保守,所以全球化更容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造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代际断裂和文化鸿沟[19]。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引导。

五、结语

在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应以文献资料、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基础,侧重于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的应用。

研究应注重对本地区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外来文化、经济形式等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调查人们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参加活动的方式、频率、时间、活动强度以及活动的场所、场地设施等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可以以改革开放前后的时间段为基础,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地区发展情况展开纵向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影响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韦晓康,赵志忠.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6,3(5):63.

[2]赵忠伟,郑鸿.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92-93.

[3]黄宗峰,韦雅青.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社会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56.

[4]闭锦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美的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91.

[5]王国洪.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0(l):42-43.

[6]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研究,2009,2(13):23.

[7]邓陈亮,余乔艳.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8]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及特点[J].体育科学研究,2009,

2(13):24.

[9]车婷,王景明等.从云南省第8届民运会看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体系之构建群体[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6(17):81.

[10]钟卫刚.构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模式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44-45.

[11]黄宗峰,韦雅青,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57.

[12]王俊奇,徐国民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2(17):108.

[13]王光,张秀萍等.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探索[J].体育文化,2008(2).

[14]乔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14.

[15]孙德朝,张兴富等.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未来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26):46.

[16]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233.

[17]龚茂富.近代中国武术文化变迁的文化人类学审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35-39.

[18]吴雅彬,宋加华等.从不同社会形态的体育存在形式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1(22):73.

[19]李丰荣.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境遇与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0,5(31):40.

作者简介:

龙正和(1973—),男,苗族,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训练学。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5

(集宁师范学院体育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蒙古族地区尚武精神是其核心的精神信仰,因此,在蒙古族地区的学校与社会中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调查与解读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蒙古族地区武术事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蒙古族;武术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46-02

1武术文化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承解读

随着国内现代体育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也日益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2006年正式印发16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群众体育发展形式相比,仍然滞后,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实也不难见到,民族文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若得不到及时的整理和传承,便可能遗失,甚至会“人死艺亡”.所以说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问题已不再是“不急之务”而是“当务之急”.北方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可谓最为典型,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更是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其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和沿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区域性蒙古族传统体育极为必要.本文选中乌兰察布地区作为研究范围,是由于该地区有着约100万的蒙古族人口,是全国和全区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底蕴.同时,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离开学校教育的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无壤之苗,无根之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游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广阔的草原地带.蒙古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其兵器、技艺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中国武术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技术体系.蒙古族武术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的武术文化.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保留有独具特色的武术内容,但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和无序.

2蒙古族传统武术学校传承研究现状

大多数学者从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特点、现状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认为,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围绕摔跤、赛马、射箭等三项竞技项目进行大量重复研究.而对布鲁、安代、贵由赤、传统武术等项目则很少涉及,尤其是缺少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尚武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钟志勇在“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较系统的阐述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校本化,个性化、区域化的多方面发展,给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蒙古族地区,研究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在学佼中的现状、自身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对策,为本土蒙古族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1从校方的视角对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开展进行调查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研究.问卷的编制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为保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访谈法.为保证信度,采用二次重测法.发放回收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文字整理,完成论文.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文的研究结果,课题从本土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现状、学生技能掌握、文化了解以及学生意愿性的调查四个方面着手.从当前学校体育的调查来看,场地情况,从调查中显示,摔跤场地最多.其他项目较差,武术场地则处于基本没有的状态.器材情况,也是难满足上课的需求,对于教材情况,可以用紧缺两个字来形容,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是竞技武术内容.师资情况,有85%的学校,没有武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只是业余学习.只有15%的学校有,可见师资严重缺乏.同时,请学生对教师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教师的技能水平是有限的.对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调查,72.7%的教师,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在蒙古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科研能力也是令人担忧的.调查专门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情况,有89.5%的学校没有开展,说明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与学习尚未引起学校的重视.

2.2在学生视角下进行传统武术学习情况调查

在学生技能方面进行调查,首先,大体上了解一下学生对各类武术项目的掌握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本土蒙古族传统武术项目.接下来,对技术细节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选取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对蒙古族“尚武”精神的了解,从数据中可见,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蒙古族的尚武精神.二是从学生对骑马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的调查,会骑马的人都知道,在马跑动的过程中,随马上下伏动,才能在马上坐稳.三是对摔跤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对摔跤知识的了解也是很少的.对学生获得本土项目的途径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获得技能途径来源于周围群众,长者,而本应承担主要传授途径的体育课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在蒙古族地区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之间的关系

蒙古族传统武术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如何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项目,尤其是对于蒙古族的尚武精神来说,这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蒙古族传统武术发展的“元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

王岗从全球化角度出发,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传承民族传统武术的主线,为蒙古族传统武术在蒙古族地区发展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他说“在世界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体育要振兴,实现其现代化,就必须解决继承与发展,民族化与国际化,区域化与国家化,精英化与大众化,个性化与规范化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他还提出:“世界文化的当展是以各种文化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艰难前行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力争夺更大文化版图的过程”.蒙古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继承与发展双向并重,最大化的缩小自身限制因素,有序的更新自己,推出自己.“现代体育运动中物质利益原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启蒙’、‘审美’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体育活动只有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广泛的关注和炒作,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的体育活动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命运.”

3.1开发传统武术竞赛与旅游相结合

传统武术项目的开展,从学校到社会都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性因素,要想被社会所认识离不开宣传,通过公开的宣传,将其相关的信息利用适当的媒体传递给社会,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等.举行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在吸引爱好者参与的同时,可以扩大宣传的范围.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势,积极集结社会各方面资金,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保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让人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体验体育的乐趣.政府应当以开辟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路线建设为前提,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使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贯穿其中,让游客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气息.

在各旗、镇、苏木嘎查、村设立体育活动点.选择有一定特长的业余体育骨干群众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特长成立各种体育协会,以促进蒙古族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培养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人,要着力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与推广.

3.2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传统武术文化的思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特质的外现,风俗习惯的彰显,以及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缩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对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全民健身乃至整个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明确规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1995年6月,国家体委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的第十二条指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场健身活动.

蒙古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娱乐性、健身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流失,各种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失衡问题严重.笔者拟从典型的蒙古族地区——科尔沁地区入手,研究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速度赛马、安代舞、布鲁的源流;然后通过对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传统体育各类项目的现状调查,总体上把握科尔沁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找出优劣势项目,寻求如何发展劣势项目,从而更好的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连凯.整合地域特色资源宏扬民族体育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2)赵格日乐图.安代舞与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4).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6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排球课教学为例

媒体对球场观众暴力影响的研究

高校单人摩登舞教学初探

梅州市城区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浅析跳远助跑技术训练

对加强高校课余体育管理的探讨

对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体育管理浅谈

对兰州市普通中学开展女子足球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第29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分析

大学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研究

西安翻译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理论框架探析

和谐理念下的残疾人体育的价值定位

影响高校大学生游泳课程学习的教学环境因素分析

试论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人文精神在警务技战术教学训练中的透析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课程教育途径的拓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弱竞技的原因分析

篮球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法探究

舞龙舞狮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走向研究

对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思考

大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研究

成功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在高校篮球课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浅谈瑜伽文化及其养生意义

高校通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再版修订的思考

浅淡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男女混合编班教学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及改革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浅谈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改革

基于人的需要前提下的学校体育价值的审视

后现代主义与体育教学价值的诠释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宁夏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步研究

中西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文化的探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省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对我国乒乓球运动人文价值的初探

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活动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情绪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活力

武术协会在社区武术发展中的现状调查研究

对我院瑜伽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在我国涉外型大学推广体育舞蹈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的研究

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设体育舞蹈课初探及建议

国外奥运奖励政策分析

奥运赞助营销的历史进程及影响因素探析

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比赛的分析和研究

《运动创伤学》教材内容与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女子七项全能个人案例分析

对体育经纪人培养问题的研究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7

黔东南州四大班子领导、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省文史馆有关领导以及清华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大、黔南民族师院、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州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学者、麻江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直有关人士、夏同状元后裔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选举产生了黔东南州夏同状元文化研究会机构。

中共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议认为,夏同是从黔东南麻江县高枧村狮山脚下走进紫禁城“金榜夺魁”的著名历史人物。他一生历经贵州士子、晚清状元、民国议员、大学校长、实业厅长而晚年又退出政坛、信仰佛教、甘于淡泊的传奇人生,是贵州不可多得的人文财富;他一生演绎的近代中国的法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灿烂人生,鼓舞人心、启迪人智。这次大会是一次规模大、规格高、学术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的会议。会议取得的思想共识与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成立夏同状元文化研究会、开展学术研讨意义重大。

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指出:夏同状元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使夏同状元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宣传和开发、研究和提升等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夏同状元从黔东南苗疆腹地走出去,代表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深入,有其特殊而典型的区域代表意义。夏同所处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他在巨变中的人生经历与抉择,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对夏同状元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利用,可以充分展现黔东南多元文化的特点,彰显黔东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丰富黔东南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升黔东南历史文化品味,推动黔东南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贵州省政协姚钟伍主任认为,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夏同状元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黔东南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件大好事,体现了州委、州政府的远见卓识。

第二、对夏同状元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及思想品德给予了多维角度的揭示。

贵州省社科院王路平研究员分析道,夏同《状元策论答卷》通篇洋溢着爱国、务实、变革、维新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一、万事万物皆变化。二、效法后王,与时俱进。三、循名核实的识人之道。四、因时制宜的用兵之道。五、先之以威猛的绥远之道。当然,夏同的政治哲学思想,又基本上没有摆脱封建意识形态的沉重桎梏。

贵州省社科院敖以深副研究员认为夏同状元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的内容:1、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求学精神。2、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事业观。3、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人生观。

贵州省文物局杨正权处长和贵州省社科院赵玉娇助理研究员认为夏同的《四足歌》体现了他思想中的积极入世和淡然物外、知足常乐的精神境界。其字里行间折射出的高尚人生品德和对子女忠孝的要求、对生活的节俭,不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难能可贵,即便是在当今时代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贵州省社科院石朝江研究员强调,夏同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概括起来为三方面,一是奋力拼搏的执著精神,二是“知足者常乐”的生活品德,三是在法理论、理财论、教育论诸方面的博大学问。

第三、夏同为中国近代法政事业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梁光华教授认为夏同状元对我国早期法政理论及实践贡献重大。一、状元夏同东渡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并撰著《行政法》一书,与中国另一位举人留学生曹履贞的同名著作《行政法》,同时在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法学家在日本出版的最早的两部法学著作。二、1905年7月30日夏同接受日本《法律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使法律思想普及于国民则国家强”的早期法学观点极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三、夏同回国后为中国法学界培养了大批法学人才精英。因此,夏同作为近代中国法政的开拓者、践行者和教育家、法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第四、对夏同有关史料的考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夏同状元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宣传者赵青女士依据其数年来所筛选史料的分析、鉴别,在史料考证方面取得了以下的突破:

一、“夏同生于1874年,24岁中状元”(传统说法生于1868年)。二、关于夏同乡试的地点,不是在顺天府(北京),而应是在贵阳市,原《夏同的状元卷》一文所记“应顺天乡试”一说可能系抄写错误。三、光绪十九年(1893)夏同参加贵州乡试时的乡试主考官即乡试座师是光绪十八年(1889)壬辰科状元刘福姚(广西人)。先前依据夏同在顺天府乡试而确认的乡试座师是两代帝师、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状元翁同的说法有误。四、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没有主考官。过去认为孙家鼐是主考官的说法有误,他只是会试的主考官。殿试安排了八位朝廷大员担当读卷官,在这八个人中也没有孙家鼐的名字,因此那种认为“夏同的殿试卷博得了主考官孙家鼐等人的赞赏”的说法也有误,孙家鼐并没有机会看到夏同的殿试卷。五、皇帝排定前十名名次之笔叫做“御笔”,夏同是光绪皇帝“御笔钦点”的状元,“御”和“钦”字都是专属于皇帝。常有人将“御笔钦点”写作“亲笔御点”或是“御笔亲点”都是不恰当的。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黄万机通过对夏同高祖夏鸿时在影山草堂考《尚书》择婿莫友芝,挖掘出莫友芝与夏氏祖孙三代往还留下的多篇诗文。这些诗文抒写了莫、夏两家深厚的渊娅之情。

凯里学院王雨容、黔东南州社科联邱宗功对夏同潮州活动及夏同与丘逢甲的诗歌唱和给予挖掘,丰富了夏同有关诗文的史料。

第五、夏同状元文化学术研讨会洋溢着“百家争鸣”的风气。

贵州省社科院林建曾研究员希望要全面、客观地认识研究和评价夏同。他认为,夏同所论述的“经武”方略是书生之论,其主张多系师法古代兵书及用兵之道。至于他的“德绥威服”外交思想和理财观念,也多系书生之论,比较空洞不实用。将其与同时代的先进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比较,夏的认识、观念确实与他们存在很大差异。

而麻江县的本土学者文学湘则认为,关于“经武”,光绪皇帝的策问内容最多,涉及14本兵书、8个设问,最能考究考生的才识。夏同出自将门之后,自幼受到兵法熏陶,对答“经武”问策,成竹在胸、高人一筹。

在“理财”问题上,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馆员思纯以为夏同敢于指出当时国家财政匮乏的主要原因是“八旗生齿日繁,及直省防勇、绿林增饷所至”。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陈奇、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讲师陈瑜认为,夏同自幼攻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成为他人生之标的安身立命之根魂。

凯里学院傅安辉教授强调,夏同状元十分爱好写作楹联,给我们留下来为数可观的楹联作品,其中有些联目堪称传世之作。

第六、研究夏同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了充分的赏析和点评。

会议认为,夏同擅长书画,名噪一时。夏同书法在当时与赫赫有名的翁同、陆润庠等人齐名,代表了当时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至今他的书法作品仍是书家充分肯定并追逐的对象。

贵州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办公室副主任史永探究夏同书法的艺术是:起处无尖峰,收处无缺笔,运笔沉稳厚重,气雄力健,折处提笔圆转,方圆并用,布白得宜,结体独到,体阔势宽,平正端庄,稳重厚实。

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馆员思纯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夏同传世的墨迹不多,且散落各地,因此,更要搜集、抢救和保护。

第七、为打造夏同状元文化产业园提出真知灼见和切实举措。

会议认为,“夏同状元第”历经岁月,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打造夏同状元文化产业园势在必行。

中共麻江县委书记龙世勇表示,一要对夏同状元文化产业园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景点景区建设。二要加强对夏同状元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夏同状元文化史料,丰富状元第布展内容和馆藏文物。三要进一步加强水、电、路、通讯网络、数据电视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谢敏对夏同状元文化旅游建设提出以下应遵循的原则:1、历史文化还原原则,2、地域文化整合原则,3、政府统筹原则。其旅游构想是:1、遗迹寻访游,2、修学励志游,3、状元文化游,4、道德教育示范基地游。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在读博士廖永伦认为,要从差异化视角切入,推动“夏同状元第”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创建差异化强势文化旅游品牌,培育竞争优势,是黔东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他强调,一、挖掘“夏同状元第”文化内涵以激活其历史价值,二、构建“夏同状元第”状元文化核心价值,三、开发“夏同状元第”市场价值。

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表示,凯里市要与麻江县联手,整合、开发、利用夏同、孙应鳌、张毕来及中共地下党李长青等历史名人资源,打造成黔东南旅游大州中的经典名片,形成以凯里―炉山―麻江为弧形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区,以改变当前凯里周边旅游景点的单一性和填补其旅游景区的空白性,为黔东南经济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八、深入开展夏同状元文化研究的任务和方向。

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敖以深指出,夏同状元文化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领域有:一是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夏同状元文化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夏同参加科举考试的史料及1898年中国社会的特殊环境与其脱颖而出的关系;三是夏同从清末状元到民国议员再到实业厅长职位的转变,可以作为清末民初传统知识分子转型的个案研究;四是夏同的重要成就,包括对传统文化的高深造诣、对西方文化的吸纳以及书法成就、选才主张、实业理念、法治思想等等;五是夏同与其他状元或知识分子、官员的比较研究;六是夏同及其状元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历史启示等。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杨玉和强调,今天我们研究夏同,不但要研究他的思想、业绩,还要研究他成长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为培育更多更优秀的贵州才俊提供借鉴。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8

综观全部发言,其所涉猎的专题,以区域中的音乐文化问题、乐种个案研究问题为主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占据着较大比重,贴合了本次会议的预设主题,不乏新的突破。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的综合使用。概而述之,这些研究内容以西安鼓乐研究专题、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为重。

一、西安鼓乐研究专题

本届年会之召开地,无疑是西安鼓乐得以列为专题开展研讨的便利条件。事实上,学界围绕西安鼓乐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乐乐史、乐谱、乐器、音乐形态、曲词学等方面的考证上。在本届年会上,以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体发表的论文显示出了东道主对本地传统乐种的一致关注与细致研究。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学术成果表述,还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现。

冯亚兰《关于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指出近年来西安鼓乐谱记译中,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要与艺师们韵曲或演奏的音响效果相符,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既要与传统乐学、律学理论相符,更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如民间乐社在演奏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将译谱工作做得更准确、合理。焦杰《长安古乐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调的由来》认为西安鼓乐所用十簧笙虽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为简单易学便于在民间鼓乐社推广,所以在历史的选择中成为了鼓乐社的主要乐器。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分析了鼓乐社、铜器社念词的音乐形态和受众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围绕鼓乐的表演形式、乐社民俗与宗教活动、鼓乐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尝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西安鼓乐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或兼顾审美与实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晓平合撰《生命为鼓乐燃烧》,从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乐全书》价值意义出发,肯定了这位毕生致力于西安鼓乐研究的学者奠定的“西安鼓乐学”基础及倡导创立长安乐派等贡献和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

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是本届年会的重要预设主题。近年来,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境地堪忧,对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现象生存状况做田野调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是颇受关注的论题。在本届年会上有十余位学者围绕这一专题,无论是音乐文化现象本身或研究视野,还是对文化现象背后音乐本体、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问题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学齐易等通过对端村音乐会样本从不同观察点上展开,讨论传统音乐克服阻力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针对至今仍然活动的10家端村音乐会样本,看到由村中年轻人积极推动、老艺人全力配合而恢复起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包头师院李红梅《“族群语境”中的仪式音声展演与文化认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节”祭祀仪式音声为例》,记录其对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动现象学考察结果,系统展示“守陵人”达尔霍特族群图特的祭祀传统,探究音声在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文慧《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的个案调查》则通过记录一名萨满帮助其弟子举行“供奉希图根”仪式的过程,看音乐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包头师院姜晓芳《内蒙古包头市梅力更召庙嘛尼会仪式音声调查》,以唯一的蒙语藏传佛教寺庙梅力更召庙举行的诵经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对仪式活动中的音声进行分析。

吴燕村《蓝田晋化现存水会乐社音乐形态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陕西蓝田民间的水会音乐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商业化时代舞台表演对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及不利影响。兰州大学燕仲飞《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现状调查》从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的流传形式、艺术特征、仇池山歌与洮岷花儿的异同性、仇池山歌的传承与保护角度,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马春莲《口头传统艺术中的“规则”: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对洛阳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乐、描述的范式进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华的《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的调查与研究》,记述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正月社火祭祀,对祭祀的仪式流程和所用音乐进行研究。樊家城《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生存与传承》对黄土高原民歌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王雪《20世纪传统音乐资源进入高校的启示与反思――以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传承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丁喜才从民间舞台到高校讲台的过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吸收民间艺人进入学院的教学。

三、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

在乐律研究方面,扬州大学刘永福《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同均三宫”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由黄翔鹏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有的历史原理。河南大学王亚丽《以音阶问题为核心的豫剧宫调探究》在对豫东调、豫西调中fa的音位进行考证后,基于两种调的音级性质的分析,得出豫剧音阶是自然七声,属于清乐音阶的结论。

从乐种综合研究来看,河南大学杨善武《从陕北民歌同源变体关系看苦音宫调的构成》,通过列举几首民歌,指出陕北民歌许多曲目都是同一种曲调通过调性的变换而来的,即同源变体关系。中国音乐学院徐天祥《“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一文,摄取传统音乐中广泛存在的“风搅雪”音乐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县鼓书《王祥卧冰》为例分析当下“风搅雪”的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关意宁通过其所记录的1000对平调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观的视角考察陕北说书。成文《调――陕北说书音乐基本形态研究》研究了陕北说书的板式、典型调、变化等。

四、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其实质融合了诸如戎、氐、羌、匈奴、夷、鲜卑、党项、突厥、乌孙、回纥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复杂多元的文化结构。对这一文化结构的厘清抑或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素来是学界趋之若鹜的焦点和热点。本届年会中有多位学者从民族源流、地理动因、基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论上对区域音乐分布进行整体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体音乐文化事象的微观观察。

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调结构是在特定的音阶调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音调结构原则,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其民族文化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的象征,即无论历史发展与变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会尽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乐学院陈慧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陕西戏曲》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陕北、关中、陕南的戏曲文化进行考证,认为陕西戏曲的同源演化使陕西地方戏曲声腔形态具有共性。中国石油大学刘清《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形成的地理动因初探》从黄河地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山东滨州、东营两地民间音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武汉音乐学院毛璐《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史前乐器考》从声学原理着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笛、响器等九种乐器按照类别对出土地点、出土数量、乐器结构进行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李敬民《区域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文化区划为例》以淮河地区戏曲、曲艺的分布为例,讲述了区域音乐传播特点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以秧歌社火为切入点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环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发生风格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曾金寿《“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的文化现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传播因阿拉伯地缘文化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丝绸之路带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最终成为遍布北非、中亚、西亚、新疆等地的文化现象。山西长治学院董郑峰《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以上党梆子为例》以音乐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上党梆子,并对其传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头师范学院贺宇《跑圈子秧歌与当地二人台之比较》对二人台艺术舞蹈的来源及曲调、唱腔、器乐伴奏等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期三天的论文每天皆精彩纷呈。笔端难以叙尽,只能略记如上。回望本届年会,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发表的讨论,是近年来学界的思索方向的缩影,从内容上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从方法上深挖文化现象,彰显了跨学科、重深度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年会期间组织举行的秦腔《杨门女将》演出,以及由西安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联袂献演的“鼓乐专场音乐会”,既让代表们领略了来自民间的淳朴乐韵,又感受了学院派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文化上的独特理解。

诚如中国音乐年会会长乔建中在闭幕词中指出的,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代表们提供的个案研究中,以大量扎实、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保持了传统音乐研究重视田野调研的重要传统,不仅是我们要持续坚持的经验,同时还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多年来,团结在传统音乐学会的数百位学人用了三十年时间建立起的这一精神,必将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翻开传统音乐年会历史的新篇章。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9

关键词: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现状;热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015-04文献标志码:a

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严格来讲,应该始于清末民初,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等都对武术的国际传播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特别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武术表演震惊四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武术运动的发展,中美关系解冻后,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的精彩亮相,让美国乃至世界人民认识了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本文拟对中国改革开放后33年间的有关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奠定基础。

1文献检索结果与分析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方正”全文数据库以及百度文库,以“篇名”为检索项和以“跨文化、武术、传播”“武术、国际化、传播”为关键词,时间设定为1978—2011年的论文进行模糊检索,共检索出论文523篇;通过对1978—2011年这33年间与“跨文化武术传播”“武术国际化传播”相关的论文进行手动检索和筛选,其中与本选题相关的文献228篇,占总数的43.6%。为了使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以近33年作为研究的范围,在期刊网上进行多次检索,远程检索与传统检索存在数量的差距,通过进行人工筛选和操作,避免了论文的遗漏,使研究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随着经济与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增多,从2000年开始,关于跨文化武术传播、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特别是2004年首次出现了研究的井喷,引起越来越多的武术专家、学者和武术爱好者的重视(如图1所示)。

2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热点

从数量上可以看出,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学者们关注的研究角度来看,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研究论域(如图2所示),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些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国际传播的意义与价值、传播历程、动力因素、阻碍因素和传播趋势展望等方面。

2.1武术国际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研究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下,武术的国际传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意义深远。陈建民[1]认为“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阶级社会中,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是单纯的活性物态,还是跨越生命两极的文化呈现。今天,在全球化设定的语境下,中国武术有必要参与跨文化传播”。刘树军等[2]在其论文中谈到“由于种种原因,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社会远远少于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如何把民族文化有目的、有步骤地介绍到国外,使世界人民通过了解中国民族文化而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从而才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民族碰撞和冲突中达成最终的相互谅解”。姬瑞敏等[3]则认为“武术虽是一种技击术,但在武术运动中处处体现着文化哲理,表现出一种处事方式……,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是我们理智的选择,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崔秉珍[4]在其博士论文中说到“在中国积极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骆红斌[5]认为“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一个能够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展示中国形象的标识,是一个西方人体验中国、观察中国的视域,也是一个打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利器与品牌”。对于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学者们在其论述中从文化交流、缓解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世界等不同角度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毋庸置疑,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构建良好国家形象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2.2武术国际传播历程的相关研究

对于武术国际化传播历程的研究,有助于理清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脉络。邱丕相等[6]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历程,从古代、近代和现代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张桂铭[7]则从历史的角度对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论述,着重叙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武术传播事件。朱向中[8]根据武术向世界传播的手段、形式、内容、范围、途径、特征和效果的不同,把武术的国际传播历程划分成解放前、解放后—1982年、1982—2000年3个阶段,并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特征。郑光路[9]根据郑怀贤先生生前叙述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详细讲述了中国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第一次在世界性集会上宣传武术的历史。王开文[10]、雷春斌[11]、郭增麟[12]等研究了武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认为“中国武术第一次有影响地被带入美国口岸是在1847年,由那些被加利福尼亚淘金热驱使的中国矿工带去的”。“清末至民国,大批中国人涌入东南亚地区,形成移民高峰。这一时期,许多华人华侨会馆和武术组织建立,中华武术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传播”。“《少林寺》的放映,很快就使波兰出现了中国‘武术热’,波兰的武术团体正式出现于1983年,当时的名称叫:‘中国功夫指导委员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了武术国际传播历程的阶段,叙述了各时期武术传播的历史事件,并对个别国家的武术发展进行了个别论述。

2.3武术国际传播的动力因素研究

文化的多元化、合作化是推进文化传播的动力因素,当然对“他者”文化的需求和理解,更是文化传播的深层次的内在动力。目前武术国际传播的动力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讨论,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的需要。例如:张发钦[13]提出“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国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交流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乐黛云[14]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之间对话和沟通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必将在21世纪文化研究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文化软实力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张国祚[15]认为“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软实力要素”。邵长生[16]认为“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推动跨文化交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消除中国崛起过程中种种疑虑的需要。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被视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特有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播、推广优秀民族文化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宣扬,也是为世界各国人民享有优秀文化带来的种种益处所作的贡献。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发展离不开传播,郭玉成博士[17]说“武术承继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国际传播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学者们对于武术国际传播的动力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进行了论述,而对于武术文化所要传播的对象的“需求和理解”动力因素的研究则略显薄弱。

2.4武术国际传播的障碍因素研究

尽管武术国际传播意义重大而深远,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惑,专家学者也从不同侧面研究探讨了阻碍武术国际传播的各种因素。例如:秦子来等[18]提到“随着武术与‘他者’交流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武术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武术发展的自卑情结、武术内容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武术对‘道’的追求,以及对武术的‘误读’5方面跨文化传播的障碍”。赵岷等[19]分析了影响武术国际化的5大历史原因:1)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决定了武术发展的封闭性;2)儒道互补的感性认知体系决定了武术发展的非科学性;3)封建君主集权体制决定了武术传承形态上的宗派性;4)以伦理学为中心的认知观决定了武术意识形态上的模糊性;5)重视技巧缺乏科学指导决定了武术在修炼中的体悟性。刘同为[20]研究了影响武术在非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武术在非洲传播的环境较差;2)非洲人喜欢武术,但缺少传播者;3)非洲武联的发展工作困难重重;4)难舍的阿拉伯情节;5)非洲一些国家仍未与中国建交;6)未能很好地利用驻外使馆与当地武术组织建立联系。朱东等[21]对国际武联官员和部分武术教练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武术国际化进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几个主要原因:1)缺少媒体关注,许多国家不知道什么是武术,缺乏对武术的直观感觉;2)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经费,也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来自官方的支持;3)缺少武术传统,主要体现在没有练习武术的习惯;4)在本国开展武术时,缺乏相互的合作;5)缺乏有资质的武术教学认证。袁春杰等[22]认为:在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的体育价值观,这种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就是影响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核心因素。在武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语言的障碍也是制约武术发展的因素之一,无论是技击精髓的讲解,还是武术文化的传播都要遇到语言的沟通与理解问题。杨海庆[23]认为“武术术语英译的混乱与不规范已经阻碍了武术国际跨文化传播”。佘丹[24]分析了我国从2000—2010年武术翻译研究情况,认为武术翻译存在着2个问题:1)武术翻译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对武术翻译没有形成实际的指导作用;2)武术翻译研究的力量不足,致力于武术翻译研究的专业人员太少。上述障碍因素,已经严重阻碍了武术进一步向世界推广的步伐,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则是今后的研究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方面。

2.5关于武术国际传播路径与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入奥是中国武术多年来的梦想,2008年武术与奥林匹克擦肩而过,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武术该往何处去的问题。由于文化全球化发展,体育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剧。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武术便开始了长期的“土洋之争”,武术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在不同范围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进行不同程度的交往与碰撞是必然的。要实现在文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促进武术文化的繁荣是每个武术人矢志不渝的目标。对于武术国际传播的未来,学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各种可能的传播路径,并展望了未来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邱丕相等[25]认为:“世界文化的东移及其在中国的集结,将会给武术未来的传播提供空前发展的机会。正如深厚、博大的中国文化一样,中国武术在未来社会将大放异彩,其崛起和振兴是必然的!”陈建民[26]提出了“主体策略与受众策略、‘本土化’与‘国际化’‘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等观点,立足于文化的差异性及文化的包容性,探讨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可行性。吴信顺[27]论述了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养生内涵,提出了以武术养生文化的国际传播为切入点的传播新视角。来自德国的罗玲娜博士[28]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下通过实地调研得出,西方人的武术价值观在于健身、教育和审美而非技击。郭玉成博士[29]也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技术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而文化传播的效果是无限的”“文化的传播是分层的,也是渐进的。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传播也要遵循文化传播的特点。追求快速传播,并非武术发展的坦途”。于翠兰等[30]认为应加大武术适应不同文化的诉求,创编一些具有武术与文化特色,动作技法相对简单,同时具备健身性、表演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新套路,以适应国外人群习练武术的需要。对于以孔子学院为依托进行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构想,众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述。例如:李守培等[31]从武术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上具有耦合性,武术入住孔子学院有助于多维度阐释“和”的理念等方面论述了武术入住孔子学院的可行性,并从文化的传播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角度提出了“由‘小武术’走向‘大武术’,形成‘大武术’发展观;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传统与竞技并举,以传统为主导;技击与健身互融,以修身为旨归;武术与汉语互显,提炼‘武术汉语’教学模式”的策略。戴小平[32]提出了“应以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为依据,突出人文教育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武术行为规范的礼仪和武德教育上;课程设置应包括套路类、健身养生类、徒手格斗类、短兵对抗类等内容;教材内容要注重简单、易学、见效快,采用不失武术风格特色的短小精悍的小套路或小组合的拳、械内容”等关于武术课程定位的问题。毛明春等[33]着眼于设立“关公武学院”并与孔子学院合作的思路,探讨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文武双全”模式的可行路径。朱佳斌等[34]则论述了以国学为依托,通过孔子学院为媒介进行武术传播的模式。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武术国际传播的未来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普遍认为在愈加开放的世界环境下,文化的交流应该随之更加紧密。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动作这种较为单一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是应该将其放在更大的文化环境下,以武术文化进行推广和交流,才是武术国际传播的正确路径。

3对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统计

做任何事情,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做科学研究尤其如此。作为体育科学的探索者,必须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特征,并根据所要研究的课题选择正确的方法,从而确保科学研究的可靠性。纵观武术国际传播研究,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多维度对所研究内容进行了论述(如图3所示)。

从研究方法使用的统计结果来看,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多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阅读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较少有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

由于国际传播方面的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具体的国家,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因此,实地调查作为科学研究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对正确地了解武术国际传播的现实状况,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唯有深入实地,才有可能切身地感受和体会武术在当地的现实状况,对其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以此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法。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在武术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做到“有的放矢”。

4结束语

通过对武术国际传播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武术国际化传播研究在数量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研究的视角也愈加开放和多元。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国际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历程、动力因素、障碍因素和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众多学者的研究为武术国际化发展起到了指导与借鉴的作用,同时也为后人的研究开阔了视野,奠定了基础;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对文献的分析,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意义、必要性和策略等方面,进行较为宏观的论述。涉及到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轨迹、特征和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因素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特别是深入到某一具体国家之中,掌握详细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第一手资料的实证研究,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建议对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应从探讨文化差异入手,比较不同文化对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了解武术在不同国家传播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传播模式,为武术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武术国际传播的战略方针提供有实践意义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建民.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的传播策略[J].体育学刊,2008,15(5):25.

[2]刘树军,王苑苑.全球化与武术文化世界化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87-91.

[3]姬瑞敏,张建新.试论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搏击:武术科学,2010,7(2):9-11.

[4]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5]骆红斌.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搏击:武术科学,2011,8(5):1-2.

[6]邱丕相,郭玉成.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学刊,2002,9(6):59-60.

[7]张桂铭.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8]朱向中.20世纪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寻绎[D].苏州:苏州大学,2006.

[9]郑光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序曲[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3-67.

[10]王开文.中华武术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2(6):69-70.

[11]雷春斌.中华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J].八桂侨刊,2002(1):62-64.

[12]郭增麟.中国武术在波兰[J].环球巡礼,1989(6):20-21.

[13]张发钦.“文化中国”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J].理论月刊,2009(11):55-57.

[14]乐黛云.中西跨文化交流50年[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4):153-162.

[15]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

[16]邵长生.从软实力角度看武术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11(4):273-274.

[17]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18]秦子来,王林.影响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J].体育学刊,2008,15(4):96-100.

[19]赵岷,李翠霞.影响武术国际化的5大历史原因[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9-31.

[20]刘同为.影响非洲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J].搏击:武术科学,2004,1(1):4-6.

[21]朱东,马克蒂姆,姜熙.中西方不同视角下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体育科学,2010,30(6):20-19.

[22]袁春杰,许永生.中西体育价值观差异对武术国际传播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29):189-190.

[23]杨海庆.跨文化交流与武术术语的英译[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0):10-12.

[24]佘丹.2000—2010年武术翻译研究综述及展望[C]//中国武术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52.

[25]邱丕相,郭玉成.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学刊,2002,9(6):61.

[26]陈建民.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的传播策略[J].体育学刊,2008,15(5):28.

[27]吴信顺.武术国际传播的新思路[R].中国武术研究.国际传播篇:2010.

[28]罗玲娜.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中西武技及中华武术的西方推广[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6.

[29]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0]于翠兰,吴晓红.武术国际传播状况的跨文化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84-85.

[31]李守培,郭玉成.武术入住孔子学院的可行性与策略研究[C]//中国武术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94.

[32]戴小平.孔子学院中武术课程定位的思考[C]//中国武术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传统体育养生;困境;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

传统体育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形体活动,呼吸锻炼,意念调整,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形、气、神的统一,以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激发生命智慧的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据统计,中国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已达70%以上〔1〕,也就是说,不仅是老年人,绝大多数中青年人也面临着如何科学养生的问题。虽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也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但从社会推广效益而言,并不十分乐观。本文从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矛盾视角切入,剖析传统体育养生发展面临的冲突,进而提出传统体育养生的未来发展策略。

1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困境

1.1快节奏与慢节奏的冲突

当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革新更是日新月异,人们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想方设法多掌握知识,多学习技能。如此必然导致生活节奏变快,生活紧凑感加剧,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快节奏生活。快节奏生活是一种社会现象,信息产业的升级中,大量技术知识的涌现,在有限的资源下,在单位时间内,个人间、团队间、公司间,甚至国家间必然会加强竞争,必然会以提高效率为己任,必然会营造一种快节奏生活的氛围〔2〕。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如此紧张的状态若只依赖短期、急速的运动恐怕难以奏效,而传统体育养生慢节奏的松、柔、慢,匀正好填补了快节奏生活的空白。快节奏生活的个体在适应了高频率工作状态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轻松柔和的慢运动,因此倾向于选择诸如健美操、街舞、击剑等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正是这种难以适应性,导致某些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少人问津,如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慢节奏运动很难吸引青年朋友的注意力。

1.2流动性与沉积性的矛盾

当代社会经济一体化、投资全球化、沟通数码化、距离扁平化的趋势缩短了人与人交流的时间,快、新、变成为当今经济的主题〔3〕。21世纪在许多方面俨然成为“快速世纪”,灵活性、预见性成为主流,强调快速与不间断。传统养生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内容与活动形式已经趋于稳定化、常态化,这种稳定和常态表现出的是一种中庸博爱精神,与现代商业的日新月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习惯了流动性的白领精英,求新、求全成为他们的嗜好,这种嗜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新事物总比旧事物拥有更强大的聚合力。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也通常将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排除在外。

1.3西洋运动观与中土运动观的较量

现代运动生理学指出:人体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作用,遵循了生物体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刺激―反应―适应的原理〔4〕。现代科学健身观促使健身获得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指导,从运动项目的选择到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有了比较明晰的指导,于是群众在选择健身项目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明晰化”的西洋项目,如瑜伽、击剑、壁球等时尚项目。而对本土的传统体育养生却提不起兴趣。传统体育养生来源于本民族,讲究“取类比象”和“思内揣外”,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使受众有时感到无所适从〔5〕。另外,传统体育养生深厚的沉积性使得大众对其熟知程度高,提起传统养生,下意识地认为是老套锻炼模式的代名词。而“求全求新”成为大众健身锻炼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未接触的项目常常被认为是好项目,“试一试”的心理使人们趋之若鹜。如印度的瑜伽、韩国的跆拳道,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国内市场占领“半壁江山”,相比之下,我们本国的传统文化却门庭冷落。如不找出差距迎头赶上,这种舶来品的文化侵略之风将会愈演愈烈。

1.4普及推广与深入研究的错位

当下,一方面强调传统养生要普及推广,到群众中去,努力使自身项目不断扩大化,尽可能扩充本土项目的军团数量,以求广、求全。实际上,盲目扩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低水平的重复,新生带老生,好者保持原样,次者不断变异,这其中的某些项目,更是被逝去的时间弄得面目全非。以健身气功八段锦为例,八段锦中的“攒拳怒目增气力”一势,标准动作是慢出拳,缓收回。但笔者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看到的习练群体却是快出拳,速收回。如此则没有起到该动作的锻炼效果。另一方面,在强调普及推广的同时,又提出加大传统体育养生的深入研究水平,如研究传统养生的功能作用及其形式等,而深入的研究需要的是小范围,强势团队的精密性合作,这与普及推广的大批量、多产出是很难同步的。

1.5科学程度与发展速度的失宜

参看我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发展史,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更为明显,基本是靠农民自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精耕细作,靠天收的情况持续了数个世纪之久,所以使人们对“天”充满敬畏之心,形成诸多“天”的概念〔6〕;中国人注重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不可能求助于科学的理性思维来实现,而只能求助于整体直观和心灵体悟〔7〕。中国人的思维习性自然讲求悟性、心领神会。梁启超曾说:“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她自己的价值标准,她毫不需要。”〔8〕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是经验描述法、理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及比较容易进行的调查研究,很少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近年来,人们对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内容主要偏重于历史、文化、项目、概念特性等方面,而对其健身成效的科学实验研究则较少涉及,对更符合人们需求、更有利于人们实际操作的技术方法、动作规格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科学化研究水平的欠佳,使得传统体育养生在科学界缺乏信服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

2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策略选择

2.1传统体育养生研究科学化

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和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在商业化和信息全球化时代脚步的催促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要提高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水平,必须运用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积极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效果的科学研究。通过对优秀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制定出可供锻炼者参考的具体量化指标,对锻炼者会有较大的指导作用。第二,做好科学研究成果向普通大众日常健身运用的转化。科研成果是实现其科学价值的第一步,传统的观念与评价体系造成不少研究者仅仅满足于将科研成果体现在论文上,然而,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只是实现其价值的第一步,科学研究只有通过服务社会来体现成果,一个科学研究的价值也要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实现。

2.2传统体育养生挖掘深度化

传统体育养生学隶属于传统养生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钻石〔9〕。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中国人民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养生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传统体育养生对延年益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传统体育养生学涉及现代科学中的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总括,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充分挖掘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价值,使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的舞台是传统体育养生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3传统体育养生传播模式别致化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养生,其传播方式必然与之相适应。中国公益性传播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是古代体育养生传播的主要方式,这使得我国传统养生在现代社会传播中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必须对传播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逐步向现代学校教育转移,传统养生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将成为传统养生推广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设立了许多网站宣传传统养生,但由于网站的点击率较低,传统养生传播的关键是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而这种系统性有赖于一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组合,现代养生社会化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市场化传播。体质问题的社会化,决定了为社会成员提供养生服务应该成为终身体育的重要部分,面向全社会的免费体育健身不利于优质体育服务资源向社会转移。所以,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瑜伽、合气道和剑道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所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2.4传统体育养生对象年轻化

年轻人往往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专业活儿。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经常面对电脑工作一整天;由于近年来手机网络的普及,回到家后,手机又成了主要的放松娱乐工具,眼睛和脊柱长时间呈现同一个姿势,导致身体机能每况愈下。主要表现在精神萎靡不振,自觉“心累”,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思维力逐渐僵化。与他人沟通较少,生活热情不高,对小事敏感,对他人多疑,创造力和事业心随着时间的增长以及身心的伤害逐渐降低,对什么都难以提起兴趣。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势导致经常以一些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愤世嫉俗,得过且过,丧失了年轻人应有的那份热情。这些“心理早衰”亮起的信号灯却被年轻群体所忽视,不仅不去保养,反而采取一些更激进的办法去试图解决,如深夜泡酒吧,看电影,玩网游,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只有当年轻人真正意识到自身对健身忽视的危害时,才想起养生。因此,在目前阶段,提倡传统体育养生年轻化的理念势在必行。

2.5传统养生研究学者大众化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曾指出:“学术界本来就有不同的分工,有书斋里的学者,也需要面对大众、做普及的学者〔10〕。”在传统体育养生领域,既需要有对此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同样也需要面对大众进行普及性教育的学者,从全民健身的角度上来看,向民众普及传统体育养生理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是多元的,第一是学术功能;第二是大众普及功能;第三,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让普通民众了解更多的传统体育养生知识,短期看,能提高文化涵养,增强自身体质健康。长远看,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弘扬不是一朝一夕和小群体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长远、持续、多团队的合作才能有所企及的。

2.6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简单化

现代民众对待健身的态度讲求“简单”“实效”“娱乐性”,传统功法虽然成效显著,但需要长时间、多投入地去练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在老年群体中的开展效果往往优于年轻群体,因为老年群体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繁杂的功法练习中,去试探,去寻找,直至寻找到自己最为满意的功法为止。但青年群体则不然,他们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对于一套功法练习一遍就需要20多分钟的状态,他们通常表示无法接受,“谈功色变”也就不足为奇了。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内容繁杂,博大精深确属事实,但在群体推广的道路上,如若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高效率模式,恐怕也很难在中青年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推广一些单势动作,有效解决青年群体长期被困扰的亚健康状态不失为一种良药。如近几个月,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推荐的一套养生操“太极十二拍”(通过双手拍打全身经络穴位达到健身效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究其原因,一为可及性强,双手为械;二为趣味性佳,每节动作重复36次,领练与习练者保持互动模式;三为音乐节奏感强。在笔者居住的社区里,几个月习练者就达上百人,傍晚时分,人头攒动,“太极十二拍”蔚然成风,不失为一道亮丽的健身风景线。

3结语

当代,重拾传统体育养生理念已刻不容缓,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去扛起这个担子。培育大众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认同,有利于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造福于世界人民。加快我们的实施行动,使之在文化发展中另辟蹊径,具备自主生存的能力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唯其如此,传统体育养生方能加速发展,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新网.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传统养生科学登堂亮相〔eB〕.http://,2012.11.

〔2〕邹广文.在时间中感受生活的意义〔n〕.光明日报,2014-03-21(2).

〔3〕田标,唐永干.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新解”〔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3):10.

〔4〕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2.

〔5〕陈青山.传统体育养生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7.

〔6〕陈来.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52-71.

〔7〕翁士勋.试论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以和养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11-15.

〔8〕李小灵.阎崇年:“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n〕.北京纪事,2006-04-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