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2:44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1

>>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沿革浅析公共装置的光影艺术表现浅析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浅析公共艺术概念艺术设计浅析超越艺术的概念浅析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和谐性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浅析公共设施形象的色彩艺术浅析色彩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浅析公共艺术创作中的数字技术表现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浅析公共艺术与当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浅析当代公共雕塑与环境艺术的关系公共艺术的观念公共艺术的印迹浅析艺术墙在南昌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浅析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优势“大众艺术”概念的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浅析公共艺术的概念浅析公共艺术的概念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于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 要:从字面来理解,“公共艺术”,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公”、“共”、“公共”、“艺术”这四个词你。本文探讨了公共艺术特征分别为艺术的思想性、艺术的社会性、艺术的公共性、艺术的互动性与参与性、艺术多元性。公共艺术可以简单归纳为:在市民社会中,处在公共空间里,以诉诸公众为艺术创作目的的艺术品。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思想性;艺术社会性;艺术多元性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29-02公共艺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城市空间和媒体中,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公共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狭义的理解为城市雕塑的代名词。其实,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词,英文是publicart,从直译上看它应是一个全称词,即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广义的看来,它包含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壁画、书法、摄影、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还包括听觉艺术,如戏剧、电影、舞蹈、演唱等,甚至还包括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一些前卫艺术。然而公共艺术的边界至今天仍是一个还具有争议的话题,到底给公共艺术什么样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它的内涵和外延。一、“公共艺术”名词解释我们从字面来理解,“公共艺术”,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公”、“共”、“公共”、“艺术”这四个词。“公”就是:1、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跟私相对);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3、属于国际间的;4、使公开;5、公平、公正;6、公事,公务。“共”就是:1、相同的,共同具有的;2、共同具有或承受;3、在一起,一齐;4、一共,总计;5、共产党的简称。而“公共”的意思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它是以一个没有差异、等级、民主的社会为基础。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才存在“公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公共”理解为:1、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人民大众,全体公民;2、作为行为客体的物,为全体公民所共同拥有的物质。3、作为承载行为的空间,为全体公民所共同拥有和可以自由出入和参与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室外的场所,如广场、街头等地方。也可以是室内的场所,如火车车站的候车大厅与飞机场的候机大厅,地铁站等空间。“艺术”。关于艺术这个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从精神层面来看,艺术是一种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2、从人的活动层面来看,艺术是人的主观活动并通过客观存在表现出来;3、从活动的过程来看,艺术是艺术家自我表现、创造,具有创新性,并通过呈现出来的作品与观众交流的一个活动过程。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情感(包括自己和公众的)和审美观,受众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来获得美的感受和愉悦感。康德认为艺术带来的愉快,是一种无功利的愉快。这与满足需求或者实现目标所得到的愉快不同,是一种发作性睡眠症似的愉快,是处于没有痛苦状态中的愉快。而桑塔耶纳把艺术视为美,而美是客观化的愉快,也就是说通过对艺术品的观赏、理解、交流和互动得到的愉快。二、公共艺术特征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当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从美国至欧洲相继掀起了文化革命的浪潮,如: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而处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所提出和探讨的观点为这场文化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艺术开始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后现代艺术的艺术重要特征,正如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的艺术观点“人人都是艺术家”即反对精英艺术,使艺术走向生活,面向公共。而属于后现代范畴的公共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艺术的思想性。归属于后现代的公共艺术,不同于现代艺术追求纯粹的形式语言,它不再局限于特定的传统表现形式,而是注重传达艺术思想,公共艺术所传达出的艺术思想,一定是针对社会现象、向社会提出问题并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公共艺术通过把艺术作品置放于公共空间来与公众的交流,唤醒公众的觉悟。例如朱成的作品,顺兴老茶馆和皇城老妈《千门万户》。虽然看起来只是对四川传统民居和风土人情的表现,但是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会勾起人们儿时的美好回忆和对传统民居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2、艺术的社会性。引用阿瑟・丹托所说的一段话“是披头士乐队造成了60年代的政治骚乱吗?还是它只是预兆?――或许,政治仅仅变成了那个时期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是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的影响。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大多是表现艺术家自我,“为艺术而艺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人”和“私有”。而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自由平等的公共社会。受这一社会政治思想影响出现的公共艺术则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应该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生活,艺术作品不是迎合少数人,而是关心和参与公众的社会问题,以及艺术的社会作用。公共艺术家则应该从画室、展览馆、博物馆里走出来,进入公共空间和领域展示艺术作品。3、艺术的公共性。公共性的前提是公民享有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利。“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伯克)。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公共性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历史性,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西方市民社会的主流,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颇有影响的“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主张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使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参与到社会之中,培养共同体精神以及对公共事物的参与。

(2)空间领域,它是公共领域范畴的,民主的、开放的,是与私密性、封闭性相对立的空间领域。

(3)艺术主题,它是公众广泛认可的、或者普遍关注的。

(4)是以公众参与、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作为基本特征的。4、互动性与参与性。这是在公共艺术领域才具有的概念。互动与参与的主客体是公众之间、公众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5、艺术的多元性。多元文化、多元学科相互借鉴,相互交叉这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观念。由于多元艺术越来越具有包容性,性别、种族、传统元素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例如,可以从传统中吸取一些元素,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传达出新的艺术思想。其代表作品徐冰的“天书”,蔡国强的“草船借箭”。三、公共艺术概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公共艺术归纳为:在市民社会条件下,在公共空间里以诉诸公众价值观为艺术创作目的的艺术品。

公共艺术的核心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其“过程”,即处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与公众对话的一个过程。它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无论大众接受与否,他都在对大众实施影响,与其交流、互动。

公共艺术的基础是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才存在公共性,具有展示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领域,具有公共艺术作品互动的对象――平等的公民社会。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2

论文内容摘要: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维系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文章主要探讨了运用自然生态保护与公共艺术这两种手段进行的园林化城市建设,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所要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在一起,将成为缓和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它可以让人很容易说出与这一环境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和想象。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群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52092)

参考文献

[1]李佂.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3

在20世纪80年代前,城市雕塑这个词在我国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当时主要使用纪念性雕刻、装饰雕刻和室外雕塑的概念。城市雕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1年2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上海城市雕塑设计展览”上;而城市雕塑概念在公开的文献中首次出现,是在1981年7月上海城市雕塑设计展览筹备组唐世储、朱国荣撰写发表在《美术》杂志上的《让雕塑艺术为美化城市服务》一文中。而城市雕塑概念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82年2月刘开渠、王克庆等以中国美协名义提交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和准予实施。对于城市雕塑概念的提法,刘开渠、王克庆等在递交中央的《建议》中在措词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克庆提到“:当时我们回忆雕塑界数次上书中央关于发展雕塑事业建议书的情况后,……为了有利于开展室外雕塑事业,当时采用发展城市雕塑的提法”。城市雕塑的概念在中国是由官方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全国广泛传播的名词概念。然而,对于城市雕塑概念的界定,从概念的产生至今,一直没有一种达成共识、规范而又权威的定义。就是在我国国家法规中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也异议颇多,原文:“本办法所称城市雕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我国现行已出台的大部分城市雕塑的地方法规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基本上都使用了这种指定具体场地和区域的方式。而这种定义的方式是否科学?而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当前城市雕塑管理法规对城市雕塑概念定义的局限性

1使用指定区域、场地和泛指其它活动场地有待改进

我国当前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中普遍使用指定具体场地和区域的方式对城市雕塑进行定义,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具体、方便理解和操作。而事实上,同时也为概念本身制造了诸多漏洞。在定义中拟定的地点和区域外,还有很多城市雕塑并没有包括在内,如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开放空间和场地的雕塑等。尤其在城市雕塑快速发展的时代,很难把全部区域和地点都拟定在概念中。即使全部列出,其文字数量之多和更新之频繁,也会为理解和操作带来不便。同时,在该概念定义中使用的“其它活动场地”又很模糊。到底是指其它公共活动场地还是其它私人活动场地?还是两者都是?如果两者都是的话,那不向城市公共视觉开放的空间绿地、建构物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是不属于城市雕塑的。需要具体区别对待。这样,概念造成的漏洞就为执法和管理带来争议,同时也影响了概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室外雕塑不能涵盖城市雕塑的全部类型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四川省、福建省、深圳市、天津市、郑州市、杭州市等地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都使用了室外雕塑的概念。室外雕塑强调雕塑与人、环境和空间文化的融合,注重塑造空间环境的形式与内容。而传统意义上的室内雕塑更多指的是架上雕塑,强调雕塑家自身情感与观念的表达。也有一部分室内雕塑属于城市雕塑,如城市车站、机场、码头等城市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室内公共空间环境中的雕塑,其空间的文化、环境和功能、服务的对象等等都不能脱离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而独立于公众共识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之外。这些室内雕塑本身占有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并参与了城市公共环境和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刘开渠在辛章平、左锋的采访中就强调了城市雕塑:“就是置放于公园、广场、绿地、街头等公共场合的雕塑作品。”并没提“室外”两个字。鲁迅美院陈绳正教授也认为:“城市雕塑主要是设置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艺术品。”也没说城市雕塑就是室外雕塑,只是大部分城市雕塑建设在室外。事实上,室外雕塑是不能涵盖城市雕塑的所有类型,室内外也不是城市雕塑界定的根本依据。

3部分地方法规片面地把城市雕塑定义为雕刻作品

在我国部分地方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中片面地把城市雕塑定义为雕刻作品。如2010年修订的《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二条对城市雕塑的定义:“本办法所称的城市雕塑,是指在本市道路、广场、车站、码头、机场、体育场(馆)、公共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居住区、开发区内塑造的独立形象雕刻作品”。所谓雕刻作品,主要指使用雕和刻等减法在可雕可刻的材料上创作的作品。雕刻作品只是雕塑作品中的一部分,城市雕塑的形式没用局限在雕刻作品的范畴。使用雕刻作品来定义城市雕塑的概念是不完整的。不仅是上海,2002年施行的《长春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二条也同样把城市雕塑定义为“雕刻作品”。

4部分地方法规概念缺少对城市区划空间的界定

城市雕塑的概念需要对城市区划空间进行界定,2012年最新版的《长春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雕塑,是指在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类似的还有2012年5月修订的《天津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第二条对城市雕塑的定义,都缺少对城市区划空间的界定。那么,很多不符合城市雕塑概念的雕塑都将包括在内。如,城市规划区外农村道路、绿地、居住区等地的景观雕塑、环境雕塑、室外标志雕塑等,这些不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乡村雕塑是有别于城市雕塑的。乡村雕塑与城市雕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雕塑。它们的空间属性和权利属性具有典型的区别。城市雕塑的城市属性是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城市雕塑的概念缺少不了对城市区划空间的界定,任何缺少城市区划空间环境界定的城市雕塑定义都是不严谨的。

5个别地方法规缺少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

作为中国最早的地方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之一,1994年修订的《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一直缺少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而1998年修订的《青岛市城市雕塑设置规划管理办法》第二条应该定义城市雕塑的,却转而定义了雕塑的概念,“本办法所称雕塑是指,利用各种硬质或软质材料,采用雕、刻、塑手法制作的圆雕、浮雕、叠石等各种具有实在体积形象的造型”。同样缺少对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这些现象是我国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建设初期所遇到的基本问题。那么,怎样来定义城市雕塑呢?

三、城市雕塑界定的基本依据

城城市雕塑界定的依据是城市雕塑概念定义的前提,也是城市雕塑管理和执法的基础。城市雕塑界定的基本依据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城市规划区域内

城市雕塑中所含的“城市”概念,如果按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或“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来解释的话,是很难解释透彻城市雕塑概念的。城市雕塑在我国产生和设置的主要空间是城市的主体空间,是属于城市的雕塑。城市雕塑离不开城市空间和环境。作为区别于农村概念的城市,不仅在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城市集聚着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与社会复合系统,它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在这种环境下设置的城市雕塑具有维护和支持城市空间政治、思想和文化等权利特征。由于城市与农村空间环境类型和权利属性的不同,最终导致雕塑类型的分类。从空间环境和空间权利的角度出发,城市雕塑在这里的城市空间主要指城市规划区。《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把城市雕塑的设置空间界定为城市规划区是科学的和合理的,更接近城市雕塑自身真实的所指空间。

2在城市公共视觉空间中

城市规划区中包含众多空间类型和场所,既有公共空间、私有空间,还有特定的群体空间等。并不是所有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雕塑都属于城市雕塑。《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以及《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对城市雕塑或城雕一词的定义中其设置空间均指向城市公共场所和空间,这是达成共识的城市雕塑设置的典型空间。事实上,城市雕塑不仅可以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也可以出现在城市的集体空间和私有空间。著名雕塑家陈云岗教授认为“广建于各类市民生活空间中之雕塑”大部分属于城市雕塑。而那些设置在城市规划区外或者封闭空间私人场所中建设的部分雕塑是不属于城市雕塑的,因为它们没有参与城市公共视觉空间环境的交流与对话,没有与城市公共领域信息进行交换。这里的城市公共视觉空间主要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向城市公共视觉开放的所有空间,它包括公共场所、场地和公共区域的空间,也包含向公众视觉开放的所有私有场地空间,以及不向公众视觉开放的私有场地上空面向公众开放的那部分空间。因此,城市雕塑的界定既不以建设在公共空间还是群体空间或者私人空间为依据,也不以出资方是政府还是集体或者个人为依据,也不以是否建设在室外来界定。只要雕塑设置在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公共视觉空间中,就满足了城市雕塑空间设置的基本条件。

3塑造空间的形式与内容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媒介或形象,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与所在空间发生关系,塑造空间的形式与内容。空间的形式主要指空间中所有有形物的构成形式,也包括空间行为的形式。对空间的塑造是城市雕塑的基本功能之一。城市雕塑在塑造空间的同时它可以是正面地与空间协调一致,也可以是反面与空间的矛盾中提出观点、置换观念、激化讨论、传播新观念等,以达到最终的目的———提高空间环境的品质和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雕塑也可以作为空间的主体来塑造自身,也可以作为空间的附体去塑造环境,还可以与空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创造一种新的空间环境。城市雕塑在设置上可以是长期、永恒的,也可以是临时、短暂的。总之,城市雕塑只有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相互的联系,围绕空间环境的需求和发挥自身的文化、精神媒介功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城市雕塑的根茎才能深入肥沃的土壤,获得持续不断的生命力。所以,澳大利亚墨尔本城市雕塑奖在2011年的报名表格及信息文档中认为“城市雕塑是指一系列广泛的雕塑形式、行为和环境,通常是指呈现于公共领域并且考虑到城市环境的艺术作品。城市雕塑可以与它的场所或环境相关联或一致;提升空间的意义,并促进参与、反馈、激发社会价值和引出讨论。城市雕塑可以是暂时的或永久的,并且拥有广泛形式上的特征。”有了空间的界定和环境的支持,那么,怎样来定义城市雕塑呢?

四、城市雕塑概念的定义及其结论

1定义

城市雕塑,正如西方国家公共艺术概念中的那些设置在城市规划区内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作品,也与西方公共雕塑概念中那些设置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雕塑类似。但是,这些又不能完全概括城市雕塑的整体概念。我国更形象而概括地把这些雕塑称之为城市雕塑。那么,城市雕塑具体怎么定义呢?本文作者认为: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规划区内,塑造公共视觉空间形式与内容的雕塑。

2结论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材料语言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引言

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尤其以公共雕塑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它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凝练地域文化、“补白”公共区域,常年不间断地与市民交流,不断地合成城市精神,无声地传播城市文化和特色地标。城市雕塑还通过刊载自己的图片、报纸、网络等媒介,形象地传播城市的现在和历史信息,不断地重复宣扬城市的理念。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在目前的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

二、视知觉的涵义

视知觉是更进一步的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包含视觉刺激撷取、组织视觉信息,最后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的基本要素,也包含了视觉认知两大部分。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好不好有关;但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

义、大脑怎么做解释,是属于较高层的视觉认知的部分。

三、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是以兼容性为基本内核.在现代人文精神支持下的艺术语言的集合体。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概念包含两个范畴。一是社会层面,公共艺术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受到来自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影响,社会的背景特征影响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概念的形成。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概念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计会、审美、艺术、环城生态多方向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具体的物化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涵盖了一切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带有公共特性的、以社会字体力服务对象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活动,传统认知的壁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水景、城市景观、建筑装饰物以及外放性的艺术活动、造型艺术、摄影艺术,乃至影视制作,都属于公共艺术的具体物化形态。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以被视作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概念,它主要是指20世纪50外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社会化现象。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是公共性,它可以把各方面的参与者都结合在一起。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公共”特质,是相对传统艺术的文化观点而言的。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是一种人文关怀。公共空间的内在本质是人,例如它必须以人的体量为基础,以促进人的交流为目的。现在有些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尺度巨大,空空荡荡,人站在那里感到自卑,渺小,那就是否定人性的。公共空间还有政制意味。天安门广场也好,厦门的会堂也好,中轴线,对称,高度的秩序感,体现了权威。还有另一种公共空间,例如码头,公园,停车站,自由杂乱,生机勃勃。显现,这些公共空间都有其内在的、精神上与视觉上的性格指向。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就是要在这种公共的区域中形成体现这种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约定因素的精神性产品。虽然公共艺术品是经由艺术家之手完成,但它首先必须得到这一公共区域的精神认同。人对地域的认知、社会文化的表达、实质空间中的造型结构、材质与环境的互动、人文活动及心理情感因素,均应视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涵义。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公众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看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从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

“运用适当的技巧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并获得纯真和美的效果”。这是丹麦现代设计运动先驱者克林的重要设计原则。当前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强调材料的质感和光影效果的运用新材料的发展赋予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丰富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就可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艺术效果。

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材料不仅影响艺术造型的强度,加工工艺和方法,同时还影响和制约着公共艺术设计构思,决定公共艺术的形态、色彩肌理。此外,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还决定了观赏者的心理效应。材料处理得当,才能顺利地把公共艺术品所表达的意境呈现出来,因此,掌握材料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现方法是营造优质公共艺术的重要环节。材料按照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

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通常要使用到的材料包括木材、石料、金属材料等。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使用比较广泛,不同的木料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红木,材质坚硬,不易加工,不易干燥,握钉力强,胶结、油漆性能好。水曲柳:材质略硬,花纹美丽,耐腐、耐水性能好,易加工,韧性大,胶结油漆,着色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椴木:材质较软,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制作木线、细木工板、木制工艺品等装饰材料。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运用木料能够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心理感受。石材具有耐腐蚀,美观大方、品味十足,能够给人沉重冰冷感,能够让人产生隔膜感,同时石材的选质选择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效果,石材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使用的也比较广泛。金属材料属于人工材料,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材料呈现的金属色彩,能够给人阳光、积极向上的材料语言,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新宠儿。

材料在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运用,要符合审美的要求。材料的选择搭配必须满足装饰美化的要求,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恰当地选择匹配、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在质感选择上要注意:以公共雕塑来说,雕塑是以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西方雕塑中的石质材料多选用石灰岩、花岗岩等硬度极高的石材,而在中国见到最多的是玉石雕刻,从这样两种不同材料上所具备的语言性上来分析,不难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上的差异性。玉石本身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就是说明的这样一种观念,在中国多用该种材料则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玉石是一种矿物质,在人的开采和加工之后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长期与某一人相配,则会渐渐融入该人的气质、品位,与该人合为一体,成为他的身体的一部分。

在中国比较常见的艺术品中还有一种为陶器,陶器也是在制作者长期的制作中形成的,在中国有一种说法“陶冶情操”就是说的这样一种道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陶器中多反映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素材,但是中国古代冶炼的青铜器则多反映一些神兽之类的题材,如夔龙纹,饕餮纹等。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不同材料在语言上的差异,如:青铜表现神兽这种人类似乎无法颠覆的力量,充分利用了青铜材料的语言性。同样,在表现生活的主题中,陶这种使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材料则充分发挥了陶的语言特质。

经过总结,对于材料语言的运用可以概括为:高材精用,中材广用,低材高用。高材即高档材料,不宜过多使用,用多了反而显不出高级的特点来,而且造价也高,不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精神。中材即中档材料,价格不是很贵,也具有现代材料的质感,可大面积使用,以体现时代感。低材是被人忽视的一些看起来比较落后的材料,如传统的园亭饰面材料玻璃瓦、竹藤及古老的红土砖块、铁、木、石等,但是低材料运用得当也可达到高雅的境界。

五、结语

材料是现代公共空间艺术实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激发设计思路。从视知觉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材料语言,这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利.公共艺术的材料语言表达.美与时代.2009(2).

[2]陈希文.公共艺术应体现自然的、和谐的环境整体性.美术大观.2009(2).

[3]石.设计符号学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研究.艺术与设计.2009(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图像公共图像视觉沟通时尚策略

公共图像可以看作是人为制造的视觉产品,其共同点是公众共享性。因此,公共图像也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视觉语言,更是一种复制人在历时性经验中积淀的记忆,它是对生存环境实施反思的美容文化。现如今的很多图像作品不仅是宣传一种生活方式,更是诠释一种思想状况。

公共性与艺术性原本是有矛盾的,伴随科技的进步,传统艺术的基本功能已被科技发明所替代,美化功能加入到信息传播和调解社会心理的工程中来。公共图像不仅能够传播信息、调解社会心理,它还存在着对审美体验的需求和对艺术性的追求,它是艺术审美概念的体验对象和艺术概念的表现对象。60年代至80年代,英国的书装、杂志开展了刻意创新的设计面貌,不断向读者提供文化信息;英国报业的版面不断进行演变设计,同时也把美观作为首要任务。90年代,英国人已普遍地认为公共出版的图像都有必要进行设计,而书籍设计一定要经常性的作为一种美的事物被创造和消费。公共图像在很大程度上感召和愉悦消费群体,它为商品提供了可观的文化附加值,也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美学产品。

此外,公共图像与时尚结合的产物也屡见不鲜。时尚是人求新求变的精神活动,时尚的载体可以是一种物品、一种环境,时尚可以是一种设计观念或一种生活方式。设计师通过图像设计的造型组合,挖掘消费者的潜意识来预支消费者的想象力和敏感度。其中,公共图像的时尚设计关注更多的是公众的精神走向,以及公众心理反应和视觉认知的形式,从而将设计的风格、形式和法则囊括进以公众审美体验为主体的社会信息传播体系中,使公共图像与艺术沟通相契合。

在艺术的形式法则中,图像符号的象征性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而在设计的形式法则中,图像符号的差异性则是设计师最为重视的。设计从图像符号的视觉出发,形式的组合就如同意义的领地。图像对功能的阐明并不等于对价值的创造,特别是对于具有真正视觉感染力的公共图像设计作品而言,它永远不会像一件产品的样式那样简单地被人们理解。公共图像的视觉设计只有与公众的经验和感知达成共识,提供有关审美趣味和价值的判断,图像才有可能被公众接受。这种互相关联性,需要把设计作为一种视觉沟通的策略来认识和理解。

沟通意为交流。视觉沟通的过程,是将设计与公众的视觉习惯、认知心理及想象力,作为一种可视性语言的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的过程。设计的处理能使图像亲切、生动而诱人,最终达到使公众对现代化所产生的物质幸福感有所感受。想要产生视觉沟通,则必须具有能够识别的视觉语言,必须建立在对视觉形式概念的辨别和认知基础上,还需要以少胜多的简洁图像和一目了然的符号意义。以完成诉求、达成共识为目标。例如虎皮纹啤酒瓶的包装设计中,图像既没有标志,也没有任何信息。设计体现的是与虎皮纹有关的视觉概念,能自由地联想与视觉刺激相关的系列含义。没有文字,没有冗繁地推理,只有图形传递的思维。此外,还要注意沟通设计注重视觉形式概念的关注,沟通的认知来自视觉元素的对比逻辑,沟通的目的性是以旧换新,本末不可倒置,沟通的共识则是以情托物来把握艺术程度。

由此可见,图像的视觉沟通十分重要。影响图像视觉沟通的因素有消极性、认读性、共识性、和谐性和活力性,在思考和判断图像视觉沟通的设计取向时,大致可认为消极性是不具有沟通性的,只有认读性的视觉图像才能进行沟通,进而才可能达成可信任的共识;而且,只有和谐性才可能产生审美的体验,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应该是这个道理;也只有和谐才可能产生具有活力的艺术作品;同时,活力性也呈现多元化艺术的视觉传播形式,这是公共图像进行视觉沟通的艺术行为。

视觉沟通设计不仅要构建图像中视觉元素的次序,以此提高识别率。还需要使图像的形式意义能够诱发受众的审美体验,以此赢得公众的好感度。公共图像应是信息传达和艺术表达之间的结合体,信息传达要求很高的内容认知度,而艺术的写意表达给予公众更多是联想和感受的意义。沟通的视觉识别率主要来源于受众对视觉认知的写实性传达,好感度主要来源于艺术写意对受众心理的作用。写实直接影响内容识别率的提高,好感度水平则相对较低。写意能够导致好感度的提升,使得内容识别率提高。如果采取图文认读的方式,要提高图像构成的视觉结构和美感,寻求理性诉求与感味的平衡。只有认读性才能进行沟通,只有和谐性才可能产生审美,只有活力性才可能呈现多元化的视觉艺术的传播。

公共图像只有通过视觉设计,提供审美趣味和价值、意义的判断,才能完成与公众之间的视觉沟通。在设计过程中,要掌握影响图像视觉沟通的因素和沟通程序,才能更好地完成沟通目的,以更美、更艺术的形式有效地传递信息。

参考文献: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反思;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背景

王伟廉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历程分为经验主导阶段(1952―1966年)、理论探索阶段(1976年―20世纪80年代末)、理论初建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7年)和理论发展阶段(1997年以来至今)等四个阶段,并指出前三个阶段的研究在实践方面存在课程概念的混淆导致实践的混乱、重课程条件轻课程实质、重微观课程轻宏观课程等三个问题;在理论方面存在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编制技术涉及较少、其他学科资源吸收少、方法论基础薄弱等三个问题。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界定

如前所述,前三个阶段的研究中,存在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概念混淆的问题。进入理论发展阶段之后,研究者以对“课程”的理解为起点,进而将其置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情境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界说,主要集中于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命名的各种著作中。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目标与基础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高校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符合一定主体(即高校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要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通识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的有益途径。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存在着课程目标与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进入第四个阶段之后,我国课程研究者开始就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础进行研究,主要代表有王根顺,他就高校课程的文化学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方式。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研究,理论上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质没有严格界定的问题;实践上存在课程建设固定化、浅表化、模式化等问题。就具体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研究主体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主体不仅有专门的课程理论研究者,还有一些是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一线大学教师以及高校行政人员,甚至一些高等教育领域之外的人都开始参与到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之中,显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日益关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一些研究质量问题的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研究动力。

从研究对象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基本涵盖了课程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研究视角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宽,开始采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并已经开始尝试着整合其他学科的资源。

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不仅有纯粹的理论思辨,还开始进行一些范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从研究成果上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使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论不断趋于稳定、成熟,而且为我国高校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学理性研究;第二,对实践关注不够。从微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研究投入不足;第二,方法论基础仍未突破,仍未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独特范式;第三,公共艺术课程相关概念仍存在界定混乱问题,缺乏系统性。

参考文献: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7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崭新的理念从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理念中被剥离并渗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空间之中而成为城市精神与公众文化实践的理想载体,其价值取向体现出当代主流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在寻求艺术高度与社会学意义、个人艺术观与公众的审美与接受、艺术品质与环境适应度等价值的均衡。“艺术家不是进入一个反现实和超现实状态,而是栖身于他的自身存在的具体之中,使作品植根于社会环境的信念里。这需要艺术家从形式主义回到社会、政治和大众中”。

在1960-1970年代,像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塞拉、莱维特、罗伯特・莫里斯以及波普等众多艺术家开始了将架上雕塑或室内雕塑引向室外公共空间的思想实验,开始了与现代主义艺术家追求功能至上所完全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他们积极寻求雕塑与大自然、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积淀的结合与重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主义规划理念下由于功能分区而产生的提供观赏或休憩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完全不同的许多极少主义雕塑本身的纪念性尺度,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设立公共艺术的概念,艺术家试图摆脱旧的模式和局限来开启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想实验,推动公共艺术以破界的姿态转化并超越自身的边界――从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样式拓展到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设施以及艺术设计及其行为等不同的层面,当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创新姿态和面貌与社会的大文化场在公共空间领域取得了思想和价值理念的链接;而当代公共艺术的破界并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颠覆与打破,它不是简单意义上从架上走向空间、从室内移植到室外的角色转换,而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流变与实践所带来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倾斜之弧》是美国著名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于1979年受美国联邦公共事业部的委托为纽约联邦广场设计的公共雕塑,并于1981年落成,这是一件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外“散置雕塑”重约73吨、长120英尺、高约12英尺的巨大拱形结构的散置雕塑互相平衡地依靠在一起,占据了联邦广场的整个宽度,将广场截为两部分。雕塑的材料是耐候钢,是在钢中加入磷、铜、铬、镍等微量元素后,使钢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可以阻碍和减缓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而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并且材料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会出现一定的锈蚀,锈蚀后会形成极为统一和稳定的色泽,这件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落成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塞拉认为:“去看就是去思考,去思考就是去看。如果你能改变人们观看的方式,就能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因此,作品没有必要被所有的人接受和喜爱,最后,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有过一个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机会。”然而在1989年进行了多次听证和讨论后,这件反向于公众期待和接受的公共雕塑不得不接受被拆除的命运,使理查德・塞拉将室内环境里的雕塑过渡到公共雕塑来试图颠覆和质疑现代主义所固有的价值和偏见的探索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倾斜之弧》进入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和批评视野的主要原因。这起公共艺术事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城市中将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从架上、馆藏中移植于后现代语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晚期现代主义手法的终结,他颠覆性的创作符合公共艺术对空间的乌托邦式的探索原则,却忽视了公共空间中各种柔性价值的判断,比如,广场对于公众的生活、视觉、心理等不同价值尺度的综合考量,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城市的空间环境、视觉环境,也是城市的文化环境,而城市文化环境是塑造公正人格的心理环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知识体系的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而不是“一个无名的物理实体的集合”;是基于开放性并以价值均衡为基本取向的“审美共同体”。因此,公共艺术一方面继续担负和传递视觉艺术的功能和美学意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还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及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和工具,其社会学意义使得公共艺术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在体现当代文化的意义的基础上与“公共空间中的人”发生联系,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扩大了的艺术功能价值属性之外,最重要的莫如其文化价值――既以艺术的介入公众精神生活,并且可以被不同的人使用以及容纳不同的活动内容的“异质性”的特征;以艺术为媒介建构人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新型关系,诸如公共艺术的生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政策中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以及多元的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等,以均衡的价值为取向的公共艺术得到政府、社会与市民的关注和欢迎,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丰富并塑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公共艺术是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和设计,不如说是引发公共空间的精神、引出对于公共时空的分享,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或其它形式的公共界面之中的艺术,将公共空间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并将重点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态之上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说:“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从建筑中所获得的美感――这种美感大部分是从空间中产生的。”赛维所讲的美感并不是现代艺术的精英式的品味对公共空间所做的种种自上而下的诸如理查德・塞拉式的介入,而是强调公共艺术以均衡的价值取向对待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环境等公共艺术生态问题。其实质就是强调艺术精神、强调社会意义和物质适用性的交互存在,其典型特征就在于公共艺术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展现审美价值,而是与环境相融、以文化为支撑并同构出一个以艺术为依托的整体对话机制,依托作品在与公众的联系和互动中来呈现其精神创造,强调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多维的视角,容纳、引申公共艺术的精神创造和多元取向,发掘介入当代现实社会之内涵的可能性,凭借城市建筑环境中的不同公共界面来重视、回应、表达不同的主张和诉求。公共艺术由审美向文化多元性的转型中,伴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公共空间理论与当代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表现出公共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空间这一“现实”问题在他们观念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维度和关切度,反映在作品中就会有多元的阐释和风格表现,其形式、功能与语言折射出艺术家对人类自身以及与之息息相关问题的人文主义的文化思考和价值判断,这种努力与探索符合雅各布所讲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这在一定意义上实践并丰富了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提出的“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的思想。当代公共艺术追随现代艺术精神和实践的同时,更强调艺术背后文化与社会的关联和建构。其核心就是来引发、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社会意义,而这样的思想实验嵌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并随着公共艺术的地域和场所扩张至传统的既存权力结构之外,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量也随之扩张。作为公共艺术所栖息、立命的现代城市为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机遇和场所;反过来,“作为回报”,公共艺术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反哺”以世界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

综览公共艺术的实践和属性,可以看出,作品融入社会和生活的意义远胜于进入传统画廊或美术场馆,如果说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而成为经典,那么公共艺术则是将经典融入公众日常生活的俯仰之间。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其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等级与精英制度对待环境所特有的一系列丰富的价值缺乏公正的对待,公共艺术的实验突破了博物馆和画廊类型中艺术的静态呈现和结果而具有互动的意义,这也成为公共艺术的愿望与价值取向并由衷地改变和矫正着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以精英等级制度为表征的博物馆艺术和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艺术原则对待公共空间和环境的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价值判断。美国当代艺术家吉斯・哈林在阐释他的公共艺术创作观念时说:“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公共艺术多元价值的核心是以艺术为媒介介入公共空间;一方面建构、反思、质疑、批判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并与公众发生思想与行为方式联系的一系列互动过程中得以彰显,并在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意义,既追求艺术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实现与均衡,另一方面,正视公共艺术的功能意义,公共艺术作为建成空间中的艺术,难以忽视建筑与空间属性和功能的限定,“尺度”的判断和把握是公共艺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点与结合点,规避以理查德-塞拉为代表的激进式的公共艺术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风险,使得公共艺术名至实归。

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来讲,公共空间则是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关乎人们生存等现实问题在暴露、讨论、批判、消解的博弈中具体化、形式化的“质”的外化与显现及自身价值的均衡,也就是公共艺术的本质所在。在公共艺术的视野中,公共空间恰恰是将当代艺术家寻求独特高度与内心寻求审美理想之间,以及与它相遇时对它独特性的领悟和把握所面临的双重属性而取得价值链接的理想场域与空间界面,其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是形成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正像袁运甫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以与环境的外在形态和风格指向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比较特殊的大型化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已进入社会的大舞台,成为结构现代文明,影响人类视觉素质的重要手段。”

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意义即是其价值均衡的凸显,也是其观念发展与实施的依据。政府的扶持和管理以及艺术家的操作和公众参与等被视为这种思想实践的一种技术行为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是早期公共艺术实践所依赖与艺术家之间的雇佣关系,而是发展为一种积极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城市文化制度,它不仅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作为一种简单意义上大众化的、或体现公众意志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城市艺术形态,而是作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策略来共同铺就、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与文化认同感。首先,进入21世纪,新旧艺术都在找寻文化价值,文化被视为整体社会繁荣的剂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识到他们可以在保证未来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确保公共艺术得以健康、智性的发展;其次,可以有效地对公共艺术项目的管理和引导,使其在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甚至由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等基础上,使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定格于其显性和隐形价值之上而获得广泛的影响,由此以“审美共同体”的姿态呈现出价值均衡的状态。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8

作为一种20世纪后期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以其本质上的公共与开放、主题上的深邃与多元、形式上的新颖与多样等特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进入很多城市规划者的视野,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由此产生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在探讨在高校本科阶段是否能开展以及如何推进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一批相关课程建设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种探讨的直接产物。

当前,相当一部分公共艺术设计教材大多包含两个部分:对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与社会属性进行学术探讨,以及对公共艺术涉及的材料、工艺、环境进行类型化介绍。这带来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次,由于缺少相应课程体系支撑,也就谈不上教材与课程紧密衔接,虽然设置了习题,但对具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缺少帮助;再次,这类教材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套用国外经验而忽略国内现实的情况;最后,这类教材普遍仍未脱离传统上以文字为主并配图注解的编写模式,不适合公共艺术这样前沿性的艺术形式。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公共艺术设计教材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全面创新,从而适应新时代学习者对公共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一、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跨专业的读者群

定位准确是艺术设计教材编写的首要前提。[1]目前国内虽有部分艺术类高校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但为数较少。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本身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社会上的公共艺术实践任务数量有限。因此,该教材针对的读者群主要是当前国内高校相关设计与造型专业的本科生,也能满足相关专业研究生和社会读者的需求。纵观公共艺术发展历程,虽然雕塑专业出身的公共艺术创作者居多,但也有相当多作者来自建筑、油画等专业。就当前中国国情来看,公共艺术设计在实践中又与环境艺术专业更为对口,在公园、步行街总体设计中容易找到用武之地。所以,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完全局限于单一专业,而是以打破专业壁垒,增进学科互动为宗旨,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求,能够对不同设计专业甚至是造型专业学生在该领域知识、技能的综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具体案例为纲

当前部分公共艺术类书籍及教材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于强调宏观的公共艺术概念,而忽略了公共艺术内部诸多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中诸多个案间的鲜明个性,这极不利于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科学开展。因此,该教材编写强调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为基本要素,在大量案例分析中梳理出特定类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创意、手法上的根本性规律,有助于读者用最短时间了解这一艺术设计形式的精髓,并直接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强化创意思维培养

公共艺术设计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创意是否新颖往往直接关乎设计的成败。这也是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强调创意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艺术设计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独特的视野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2]因此,该教材在有限篇幅内,选取了尽可能多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介绍和评论时秉持开放性与批判性的态度,尽量不出现定论式语言,同时注重融入艺术概论相关理论知识,力求使学生在吸收知识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意素养。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平台基础

作为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活页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的创新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平台之上。首先,该教材具有该系列教材标志性的活页模式,可供学生粘贴作业以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延续了该系列教材以图示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征,也沿用了知识链接环节的“延展阅读”、实训环节的“思考与行动”两个主要模块。最后,由作者自己排版,体现以图像和文字为加工素材的一个全新创作过程。

进一步说,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又使得该教材形式上必须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艺术是立体空间艺术形式,只有多图、特别是不同视角的多图才能准确表现特定作品的形态与特征,这就与平面设计教材有很大不同。由于设计过程和施工工艺的相对复杂性,教材中往往还要运用设计草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另外,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风动、水动、电动等能动特征,因此需要更多图示形象表现特定作品的不同状态,如喷水或不喷水、电力和风力作用下的不同形态以及在昼间和夜间的形态对比等,特别是对《水火环》(野口勇)、《水的神殿》(关根伸夫)等知名作品而言。总之,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使得该教材需要在同样篇幅中安排更多的图示。

同理,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结合雕塑、绘画、环境等多个专业的前沿交叉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前期介绍的资料较少,这也使得该教材需要较多的文字介绍作品动议、选址、作者背景、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要素。这都要求该教材必须在系列教材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内容选取与编排模式。

三、基于自主科研成果的编写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实践和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完整的公共艺术理论和成型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往往是前沿研究的直接成果。因此,该教材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基于自有学术与教学科研成果,这为其编写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一)有相应学术探索成果支撑

由于公共艺术实践领域的前沿性、独特性,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往往缺乏延续多年、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编写者首先必须对公共艺术进行合乎学理、合乎中国当前国情的学术定义。这一定义应指以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等艺术为主的狭义公共艺术,且兼具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笔者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依托环境雕塑建设相关法规及相应材料、工艺规范推进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建设。与纯粹的雕塑、景观相比,公共艺术作品“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3]这样相对完整且自成体系的学术定义,应用于教材编写,有助于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相应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领域的学术探索成果可直接运用于公共艺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这种教学方法正是该教材编写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方法论的设计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对大量经典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由八个模块构成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复制、绘画、构成三种不基于立体造型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运动、环境、实用功能三种必不可少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以及幽默和严肃这两方面的公共艺术主题元素。[4]经实践反馈,该方法适合设计专业本科生快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方面的艺术创意思维、审美经验、科学技术知识及表现技法。该教材正是在这一成型教学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而编写成的。

(三)有相关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高度交叉性和横断性,因而基于单一学科的教材难以适应教学需求。因此,除直接的教学研究成果外,该教材也注重与相关理论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及专业设计课程的衔接,其中包含的知识及技法多来自编者的相关教学研究成果,如天津“十五”规划重点教材《现代设计史》与《中国雕塑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展示艺术教育》、《雕塑艺术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多部相关教材、专著。除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在大部分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与教学紧密联系的“触类旁通”、“按图索骥”、“温故知新”等环节,综合运用了建筑设计基础、平面与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学生作业,实现了不同专业间的融会贯通。

四、基于混合单元概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代之以“组团”和“项目”的框架。为了避免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编写方法,采用了美国教育界的“混合单元概念”编排具体内容,“使用这种混合课程模式,各组成部分结合方式多,强调重点也多,而自始至终各部分都保持原有的特点”。[5]

(一)全书层面的编成

首先,从全书看,该教材由“现成品公共艺术――基于发现与复制的设计”、“二维型公共艺术――基于图像表达的设计”、“构成型公共艺术――基于几何美感的设计”、“能动型公共艺术――基于运动的设计”、“景观型公共艺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实用型公共艺术――基于人体工学的设计”、“幽默型公共艺术――基于情感表达的设计”、“主题型公共艺术――基于人文思考的设计”八个一级组团组成。这种分类方式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具有完整性和次序性。八个一级组团主题不同,各有侧重,共同组成完整的体系。而每个一级组团又都具有自身独立性,可以单独培养学习者某一方面的能力。

(二)组团层面的编成

同时,这一排序方式也是一个能动的有机整体。就公共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而言,设计者必须首先掌握初步造型规律与创意思维,然后在不断深化完善方案过程中接触环境、功能和能动因素问题。只有在部分较深介入社会运转的个案中,才会选择较深刻的主题,同时复杂主题的表现往往要借助于具象雕塑手段,因此在针对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并不作为重点。事实上,这种一级组团的编排次序不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且和一个设计课题的进度基本一致,能够实现寓技能锻炼于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评论层面的编成

混合单元概念也运用在全书几乎每一个延展阅读或设计评论中,特别是后者,几乎都包含艺术史知识、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的相关知识。比如在介绍美国艺术家劳埃德?汉姆罗尔(LloydHamrol)位于洛杉矶的著名作品《市区摇椅》时,不但分析了作品的主题,而且特别指出作者运用剪影式创作手法之所以获得成功,也与特殊环境(道路和与建筑间的狭长地形)造成的有限视角有关。

五、基于现代传媒理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教材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因此必须在内容采集与形式编排上更多考虑他们的心理特征。当前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即社会俗称的“90后”。他们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从出生就习惯了网络与新媒体,敏锐,知识面广,对直观形象敏感,但注意力不容易保持长久。传统的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片的教材形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新型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注重节奏紧凑与大信息量,兼具可读性与观赏性。

(一)内容编排递进性

由于没有了传统教材每节开篇介绍本节内容的文字,所以该教材中每个二级组团的名称就承担了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单元内容的功能。考虑到主要读者群的认知特征,这些小标题以成语为主,能够准确概括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和教学要点。各二级组团通常体现由简到繁的次序性,如“组团no.1”在分析现成品复制型公共艺术时就分为“单打选手”、“伸展运动”、“组队参赛”等二级组团,对应运用单体现成品、变动单体现成品形态及运用组合现成品等设计方法。同时,二级组团之间还体现由浅及深的特征,如“组团no.7”对公共艺术幽默主题的介绍就分为出其不意、憨态可掬、煞有介事、似是而非、物理玩笑、童心未泯、时空倒错、感同身受、鞭辟入里九个二级组团,综合运用文学、电影等学科对幽默运用的理论成果,从最简单的幽默运用方法介绍到内涵最深刻的黑色幽默,既紧密连接又有较强延续性。

(二)题目运用趣味性

对谐音的运用也是近年来文艺创作和传媒领域的特征之一,虽然存在诸多质疑,但其依然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现象而存在。该教材也适当在小标题中运用谐音形式为阐明单元内容服务,如“架”轻就熟(基于现成品复制的框架式设计)、水到“趣”成(结合水体的能动式设计)、“电”到为止(基于电能的能动式设计)、曲“镜”通幽(利用高度抛光的不锈钢球体反射周边环境的设计)等,应该属于新形势下对“寓教于乐”这一传统教育手段的运用。

(三)科学知识延展性

还应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拥有大量接触科学知识的渠道,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养成了点击链接以获取深度阅读的习惯。因此,该教材注重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学术性,比如大量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的论断来解释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问题。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社会环境局限拓展社会功能时效性

一、中国近现代公共艺术的演变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是中国公共艺术逐渐恢复和发展时期。但是这一时期受前苏联及当时国内政治形态的影响,中国公共艺术基本是以纪念碑式的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体现国家政治观念的纪念性雕塑与政治伟人雕塑作品为主线,特别是在时期,公共艺术已完全成为个人崇拜和政治思想斗争的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公共艺术开始觉醒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随着国际化交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日益频繁,在除美国及欧洲等一些国家继续相对繁盛的公共艺术活动之外,在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波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在客观上形成了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下的公共艺术新语境。同时随着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上的改变和提高,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大规模公共场所的不断扩建,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在国际交流更加广泛同时受欧美国家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公共艺术开始真正觉醒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形势,其中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设计是拉开这一新时期序幕的代表。在发展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在我国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相继开展了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作品的面貌已逐步走向与市民大众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想贴近的轨道,也由80年代之前的反映出政治话语的大量纪念性雕塑、政治伟人的塑像等逐渐向经济建设时代的艺术审美的(非厉害性的、非冲突性的)雕塑形态演变。

二、中国公共艺术的局限

当代公共艺术在中国缘起的社会环境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的快速演变,“城市形象塑造”及“城市营销”概念的兴起,以及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城市改造及景观设计的普遍需求。回望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国内的城市管理者和雕塑界热衷于“城市雕塑”的称谓,即采用纪念性(宣传性)或以视觉审美(及环境装饰)为主要目的雕塑去填充和点缀城市空间,意在“美化”城市形象,并显现视觉空间中的权力与财富的语义。显而易见,“城市雕塑”的概念和属性往往局限于在城市空间中采用雕塑形式以某种符合及审美意象的表达,一般表现为纪念性、叙事性及地标性的视觉显现。

随着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艺术的演变,当今中国的公共艺术的基本内涵与方式已不再是个人崇拜和政治思想斗争的工具或经济建设时代的艺术审美的(非厉害性的、非冲突性的)雕塑形态,而是运用公共空间及公共资源进行具有公益价值的艺术表现,并不局限于任何形式语言及空间方式,而旨在从物质到精神层面提升城市社会的美学品质和生活品质。它重在艺术过程中的公共参与和社会精神的培育,同时强调艺术为公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积极的服务。公共艺术的形态和文化理念置身于当地艺术及后现代文化的语境,其作品形式和展现方式均超越了传统美术的某一门类、媒介和空间展示方式,而雕塑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其自身的概念和形态也在当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公共艺术从外在形态到文化内涵均非“城市雕塑”可以涵盖或代替的。

三、中国公共艺术的拓展

公共艺术从外在形态到文化内涵均非“城市雕塑”可以涵盖或代替的,那么自建国以来反映出政治话语的大量纪念性雕塑、政治伟人的塑像及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时代的艺术审美的(非厉害性的、非冲突性的)壁画或传统雕塑在当今社会如何存在?传统的雕塑由于静态实体材料的限制,作品一经完成,意味着这些物质材料媒介被最后定型,作品以单一固定的面貌出现。对于传统雕塑,是拆掉还是保留需要深入研究:保留?由于社会受众的变化,传统雕塑的审美,成教化、助人论,标识,展示社会风貌的社会功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周边社会环境的变化,某些传统雕塑与周边环境已格格不入,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已不具有保留的价值;拆掉?首先这在倡导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背景是不值得提倡的,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其次,由于某些传统雕塑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同时一些艺术家也提出在建设的同时要懂得珍惜与保存文化,因为拆掉一个东西往往比整理与保存来得简单,可是记忆与经验却再也回不去。这样的声音(如普遍只是想破环与加东西),在今天国内公共艺术所呈现的形式、理念和方法中不绝于耳,中国近现代公共艺术缺乏当代国际领域高度的创作理念的确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因此,一如我们易于察觉的国内那些趋于概念化、程式化的传统“城市雕塑”,它们大都缺乏构建城市良好公共空间或实现场所功能再造的作用,缺乏对当代艺术观念、形式、技术、媒介和方法的创造性拓展,极少运用地景艺术、建构物艺术、光艺术、行为(事件)艺术、影像艺术、网络虚拟艺术等丰富的公共艺术语言和方式进行多样性的公共空间特性与功能的拓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大力倡导和践行公共艺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经验,美国公共艺术的出发点是公共性,它的内涵会根据社会环境和公众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公共艺术的“时效性”非常明显。从2012年的美国公共艺术年度论坛评选出50件美国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来看,美国的公共艺术现在呈现出强调公众参与,强调公众的主体性,强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强调公共艺术项目对地方与社区公众大有裨益的趋势。其中获奖声光装置《光场》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当代公共艺术家及城市管理者学习的一件优秀作品,它是由一个名为莱特沃(luftwerk)的艺术合作体创作的,这件作品的出众之处在于它是以一个非常有名的雕塑为依托创作的音视频作品,这件雕塑正是美国芝加哥千禧年广场上最受关注的钢雕《云门》。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城市雕塑;地域;公共性;美学价;当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98-01

城市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其历史价值,审美倾向,人文素养都应体现当代城市的风貌,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城市的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雕塑。然而,城市雕塑作为烘托城市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地标正在逐渐丧失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

一、城市雕塑应该注重原创性,凸显其美学价值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开始由过去被动地附属于城市的建筑变为主动地在城市空间寻求自己的文化表达。”然而近些年来的城市雕塑设计中的挪用,组合拼凑的现象日益明显。不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忽略其美学价值成为了城市雕塑向着良性发展的一大障碍。从西方国家雕塑发展面貌来看,城市雕塑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艺术史发展背景,这样的背景为城市雕塑审美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内的城市雕塑发展理论准备尚且不足,而东西方审美差异以及传统雕塑风格差异巨大,使得当代的城市雕塑在一边效仿西方一边又要吸收本国优秀的营养同时丧失了自身的审美独立性。

二、城市雕塑建设不能与当代艺术发展脱节

城市雕塑的发展应该与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当今的城市雕塑,似乎已经与当代艺术的发展脱节。前卫性和批判性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当代城市雕塑建设并未遵循艺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许多城市雕塑设计师,甚至并不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把城市雕塑视作工厂化地生产,而丧失了艺术创作本身具备的创新和批判等精神。这势必会导致城市雕塑与当代艺术发展的脱节。

(一)西方国家城市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20世纪以来,雕塑更多的考虑到了与自然环境,以及公众之间的联系。莫尔的雕塑,巧妙地运用雕塑的副空间将雕塑与自然结合,雕塑中的漏洞,很好的成为了自然景观的载体。使得雕塑的观看方式较过去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出现的金属焊接雕塑,从雕塑的使用材质方面更加紧跟了时代的步伐,工业化的雕塑艺术作品也同时体现着这个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气息。自极少主义以来,艺术家门提出了雕塑的“场域”概念,这又一次将雕塑与公共环境联系起来,凸显雕塑在其三围空间中的公共性。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件城市雕塑,同时也具备了该时代应有的特征,与当代艺术的观念联系紧密。后现代主义中所涉及到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对雕塑以及其现场意义的阐释做了理论性的铺垫。

(二)城市雕塑中公众概念的缺乏

雕塑作为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其本身具备的物性之外,其特点还在于,他与公共空间建立的联系,这是区别于平面绘画的根本体现。公共艺术在中国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的借用,也不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同义词,公共艺术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定性。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它在当代中国的出现和使用不是偶然的,它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公共事物中所呈现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的进程在公共空间的反映。

(三)城市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应体现其当代性

城市雕塑,在体现城市历史精神、文化风貌、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应具备时代感。当代的城市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理应体现其当代性。而当今国内的城市雕塑,从形式上来看,不管是历史写实风格,还是抽象的装饰风格,其内在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一个看图说话的层面。没有深入的雕塑本体语言探讨,也无对雕塑观念的思考,城市雕塑等同于装饰,缺乏观念性和当代性。因此,如何构建中国城市雕塑当代特征?笔者认为,城市雕塑,也应当体现当今艺术发展的风貌,媒介的多样化,观念的深刻性,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这是当代艺术的特点同时也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风貌,具备着时代的气息。

三、结语

城市雕塑创作在兼具本土化和时代感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其背后身后的人文传承,审美功效和教育意义,凸显期美学价值。同时城市雕塑也应当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体现其当代性和观念性。不管重创作理念和观看方式上都应有所创新和突破。雕塑家们也应当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创作出有别于过去陈旧套路式城市雕塑的,更加符和时代特征的当代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