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3:34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美丽中国;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美丽中国之一概念,是在党的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国家关于城乡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在城乡建设上和城镇化进程中,都要以此为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努力。从目前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化、合理化建设成为了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预期目标,我们就要在建设之前,对城乡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保证规划方案具有长效型,使得城乡建设布局趋于合理,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城乡规划的有效性。

一、建设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

从党的十报告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我党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即:建设美丽中国。从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概念来看,其核心在于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宏观的要求和目标,为国家建设描绘了远景蓝图,使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发展的依据,便于城镇化发展做出具体的规划。十报告原文中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涵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的继承和发展。基于这一现状,我们要对美丽中国的概念有正确认识,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保证建设美丽中国取得预期效果。

二、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

通过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中可以发现,城乡规划成为了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实践发现,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

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出发,这一概念主要是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宏观规划目标。这一目标清晰的表明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科学的、合理的,同时具有超前意识的。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城乡规划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城乡规划这一有效手段。

2、城乡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美丽中国涵盖了我国城乡建设的所有过程,而从实际的建设过程来看,城乡规划是保证建设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来说,我们要正确利用城乡规划这一有效手段,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果,提高整个建设过程的实效性,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3、城乡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措施

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中,城乡规划作为建设前期的重要手段,成为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必要措施。之所以强调城乡规划的重要,主要为了避免在城乡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和建设浪费。利用城乡规划的理念,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城乡建设成果。从目前城镇化建设来看,城乡规划已经成为了建设过程的必要措施。

4、城乡规划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化依据

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主要是保证我国的城乡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果,保证城乡建设满足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将城乡规划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化依据,利用科学化的城乡规划方案,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础的材料和依据。所以,我们要重视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三、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

由于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城乡规划的理解,我们不但要认识到其所处的地位,还要对其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实践发现,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规划提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效性

在城镇化建设中,城乡规划为整个建设提供了基础的规划方案,保证了整个建设过程准确有效,使整个城镇化建设更具实效性。所以,城乡规划成为了提高城镇化建设实效性的必要手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乡规划能够直接提高建设美丽中国的实效性。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要认识到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

2、城乡规划提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性

从城乡规划来看,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由于建设美丽中国涉及的基本建设很多,为了保证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城乡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成为了主要控制目标。正是因为城乡规划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城乡规划为建设美丽中国并提高建设过程的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城乡规划保证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合理性

除了科学性之外,城乡规划还必须满足合理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形势复杂,在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并充分满足城镇化功能需要,我们就要做好城乡规划工作,保证城乡规划趋于合理。基于城乡规划的这一特点,城乡规划保证了建设美丽中国更具有合理性的特征,提高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效果。

4、城乡规划保证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长效性

对于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并不是政府的短期行为,而是国家的中长期规划,旨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所以,城乡规划的这一特点满足了建设美丽中国长效性的目的,使建设美丽中国的长效性得以保证。

四、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如何正确利用城乡规划这一手段

考虑到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对城乡规划这一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在城镇化建设中利用城乡规划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考虑到城乡规划的突出优点,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积极利用城乡规划手段,提高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指导城镇化建设实际,保证城镇化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实效性。

2、发挥城乡规划的优点,提高城镇建设土地使用效率

目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成为了稀缺资源,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成为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要发挥城乡规划的优点,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科学规划,达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目的。

3、利用城乡规划的契机,制定城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在目前的城乡规划中,都是根据城镇化建设的情况,制定符合城镇发展实际的规划。为了提高城乡规划的实效性和积极作用,我们应积极利用城乡规划的契机,制定城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提高城镇化建设的长效性。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目标下,我们应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应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质量,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城乡规划的作用,积极利用城乡规划这一有效手段,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质量,满足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早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2]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

[3]胡序威,陈汉欣,李文彦,杨树珍;积极开展我国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的研究[J];经济地理;1981.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规划策略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3]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7):512-523.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3

以新型城镇化联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促进工业强省

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打造“天下粮仓”和“国人厨房”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河南代表团提出,中原经济区发展起来,不光造福中原人民,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中部崛起,中原要率先崛起”。河南应坚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来了,农业才有条件更好发展,农业现代化才能够更好实现。这真可谓是用“中原方程”谋河南的事,解中国的题。

中央领导提出的要求是有深刻的背景的。多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一直位居中部六省之首,但却一直未能像珠三角之广东、长三角之上海、西三角之重庆一样发挥其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其影响力则远逊于前3省。为了迎头赶上,河南曾提出过“中原城市群建设”、“郑汴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但皆因工业味道过浓,有妨“国家粮仓”之大计被中央一一否决。为此,2009年9月国务院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了“两纵两横”经济带概念。从地图上看,河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几乎与“两纵两横”四线都搭界,但唯独这一地区尚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上任不久便力推中原经济区战略。此前卢展工担任福建省委书记时,大力构建海西经济区,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扭转了福建被两个三角洲边缘化的不利局面,被当地人称为“卢海西”。现在在河南,卢展工被称为“卢中原”,他极力推进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是,如何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新路,为传统农区推进现代化创造先进经验,国内没有先例,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更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被经济界称为“中国式难题”。对此,卢展工2011年10月26日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为题作报告时,对其作出了总体部署和要求。卢展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定位是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路子,即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河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可以预见,从实践中概括和提炼出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河南,将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河南实际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期待河南的持续探索为全国提供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样本。

以新型城镇化联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

一头连着新型工业化,一头连着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担当起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重任。这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形象解读。在多个场合,卢展工对新型城镇化发表了独特的看法。他说,新型城镇化以前有很多表述,但是都没有跳出传统的概念,还是就城市论城市,就城镇论城镇。目前,全国各个地方对城镇化的表述,就河南的是最独特的,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是包含了农村的城镇化,所以说是新型城镇化。卢展工还说,新型城镇化概念是河南人创造的,它是从实践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河南正在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河南实际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卢展工说,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引领”这个概念,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创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这个概念联结起来,过去工业怎么联结农业?唯独城镇可以联结工业和农业。

对此,党代会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可以看出,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和谐发展,它应该包括5个层次,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郑州、洛阳)、地区中心城市(省辖市所在地)、中小城市(一般指县城和新型的小城市,乡级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部署上,党代会报告要求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强化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支持城市新区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要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城镇,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4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如何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中获得了飞快的发展。伴随着旅游的发展,其用地范围也在不断低扩大,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旅游用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新方式,现有土地分类标准已经难以满足旅游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土地寻租现象时有发生。城乡规划是由国家制定的标准体系,涉及到了一些旅游用地分类,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下,完善的旅游用地体系是保证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城乡规划对土地管理的要求

(一)严格规划调整程序,提高用地标准

现阶段实施的城乡规划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的法定地位。土地使用是城乡规划中比较重视的问题,因为用地性质在城乡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用地性质管理,必须提高用地弹性,规划实施中的调整频率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避免造成浪费。

(二)对城乡用地协调管理的进一步加强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城乡规划的立足点,打破我国传统的二元发展模式,建立全新的统一化的城乡规划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样,加强对城乡用地一体化管理,要把统一的城乡用地分类作为前提,城乡规划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

(三)注重生态环保,加强生态性用地管理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城乡规划的重点,对自然与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各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坏生态,盲目发展而需要土地的行为,城乡规划是不允许的。

二、旅游用地的内涵

与传统的其他用地方式不同,旅游用地是在旅游充分发展的基础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提法。一般来说,旅游用地是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确定的各类风景名胜区说占用的土地。

目前国内对旅游用地的划分还没有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主要是依据城乡规划来进行研究。旅游用地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范围不在仅仅局限在建设用地,而是延伸到各种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总之,只要是能够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的各种地形地貌,都可以看做是旅游用地。

三、旅游用地分类研究

旅游用地按照使用情况可以划分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旅游非建设用地两种,这种划分方式是是以是否建设为划分的依据,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旅游用地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和专门划分,以建设标准作为一个划分的依据是一个可以采用的方式。

(一)旅游建设用地

旅游建设用地就是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建筑物建设的土地,主要包括旅游专项用地、基础设施用地、服务设施用地、加工业用地和管理用地。

1、专项设施用地。主要是旅游过程中用于游人游览的用地,主要包括:人文景观设施用地,如历史遗迹、墓地、宫殿等;方便游客休息所占用的土地,例如游客集散中心、文艺广场用地等。

2、基础设施用地。主要有:旅游交通设施用地,例如对内交通、对外交通、停车场以及交通辅助设施用地等;其他旅游基础设施用地,例如给排水、电力通信用地等。

3、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各种旅游服务建设所占用的土地,例如酒店、购物商店以及各种娱乐设施等。

4、加工业用地。主要有在旅游过程中对各种当地农牧副渔业进行加工所要占用的土地,例如脐橙加工场所、当地旅游纪念品加工用地等。

5、管理用地。主要是对旅游过程进行管理所要占用的一些土地,例如旅游行政办公大楼等。

(二)非建设用地。旅游非建设用地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没有进行工程建设所要占用的土地,既包括自然景观占用地,也包括人文景观占用地。

1、自然景观旅游用地。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例如山地、湖泊、树林等用地。

2、人文景观旅游用地。例如农田水利、水渠、农田等。

四、结语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5

关键词:生态社区;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社区的内涵

尽管生态社区的概念发展至今尚无明确的理论基础,却被许多环境关怀者、社区规划者、政府部门等大量使用,因而产生了“生态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学校”等。波特兰现在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经由社区动员而达到生态旅游成效的地方,充满了多元的文化与生态的样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析时,其发展最重要的关键就在生态承载量的维持。生态承载量最基本的概念即是资源与赖以生存生物数量的相对关系,运用在生态社区中,可以类推为影响社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区系统中自然资源的数量、人口的多寡、每一个人所消费的资源的数量。除了生产承载量所强调的“低负荷原则”,生态社区常见的考虑还包括能量得以流动、物质得以回收的“循环原则”,以及加强物种多样性“保育原则”。其中,也有人将其再细分为“配合”、“当地化”、“网络化”、“循环及代谢”、“多元性”、“适当的规模与密度”等。另外,也有人以“物物相关法则”、“物有所归法则”、“自然善知法则”、“没有白吃的午餐法则”等方式来阐述生态社区的理念。

根据上述,在经营一个生态社区时,最主要的考虑点就应该要落在该地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以及该地的人口密度,及消费资源的速度。生态社区的直接关照,便是人地关系的实践课题,当人类从供给和需求面同时考虑时,以该地环境资源所能供给的总量为其上限,则能维持生态社区的基本运作;但当一味地从人类的需求来主导时,则自然环境势必反扑,造成环境冲击。因此简单地说,生态社区是促使人与环境的互动,逐渐走向视人类为环境系统配合者角色的“天人合一”境界,而过去为主导者角色的“人定胜天”的谬误。

二、区域城乡新风貌下的生态社区发展

当生态社区的理想于空间落实时,除了需顾及自身社区内部可供发展的资源外,属于社区外部的连结也是生态社区发展时的重要考虑。由于每个生态社区都是整体“区域”中的一份子,区域中有密切互动的城乡关系,为了形塑区域城乡新风貌,每一个城乡内的生态社区都应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自然也突显了城乡间生态社区不同的“空间性”作法。面对如此紧密与失衡的城乡关系,生态社区通常不会出现城市为首位的现象。人为资源介入越深的城市地区,其环境破坏反而剧烈,生态残留有限;相对来说,保持大面积透水地貌的乡村地区才是自然生态的最后乐土。但过去的城乡规划建设在进行社区营造时,多是各自分工、各自想像、与各自描绘愿景,若从区域的观点出发,再紧扣城乡关系,便可发现城乡既然不同,就有合作的空间。这样操作的结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无法呈现。因此,基于在城乡关系之上,本文建议推动“社区联盟”的构想。除此之外,可更进一步提出区域内“伙伴社区”的作法,来达成实践生态社区的具体运作。所谓“伙伴社区”,最理想的搭档是生活与休闲空间会有重叠的“城”和“乡”社区,通过城区环境与乡区环境的差异,进行友好社区的互访,流通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为达共创区域城乡新风貌的愿景而努力。

“城”和“乡”社区互动的模式是立意在“互利分工”的基础上。“互利分工”的想法,最简单的操作即是在城和乡社区在进行社区营造或会议时,能邀请伙伴社区“列席”参与,如此一来可以激发与拓展更宽广的社区发展想像,弥补两社区在生态环境上的不足,也可以借助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获致最实用的信息交流。例如,城市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绿化是最常见的生态弥补措施,伙伴乡村社区此时便可提供属于乡村社区原生树种的建议名单,作为城市社区施行的参考。如此一来,不仅是减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另外,可能提高新植树种的存活与生长率,以及较有机会提供乡村社区生物相似的迁徙环境,以增加生物更大的栖息处所。而在乡村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伙伴城市社区可能提出相关休闲游戏的需求,引导其在空间规划时能提高这个项目的空间供应,以免形成日后的困扰。由于当前我国有许多社区发展案例多是以单一社区为基础而设计,导致企图欲引入“生态观光”等相关“生产”方式时,造成“空间承载量”的不足,反倒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上述方面的考虑十分必要。从整体的考虑来看,主要是因为生态社区虽是以“生态”为基本考虑,但仍要进展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社区,才是最终的目的。

长远来说,“伙伴社区”的终极构想是拟从区域内两个社区的“线状”连结,延伸到多个社区的“网状”串联,扩展到整个区域的“面状”散开,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营造“城乡新风貌”的理想。

三、以生态社区为基础的城乡规划新风貌

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城市地区的生态社区多注重在能量流动的概念上,强调资源简约与减少污染;而乡村地区的生态社区也只以多样性作为其主轴,发展自然保育与生态旅游。对于城乡两者之间生态社区关系的探讨,极为缺乏。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其情况也极为类似,目前如环保部门、民政部门等都有类似社区总体营造或生态社区改造的补助计划,但对于“城乡新风貌”的想像,多仍只停留在营造个别的“城市新风貌”或是“乡村新风貌”,并非涉指“城乡合为一体的新风貌”,这个作法从地理学区域内部互动的观念来说,是极有问题的。在地理学中,思考区域为一有机体,承袭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和能量流通的论点,说明人类存活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环境系统中,因此城乡一体新风貌的共同思考与分工营造,应是十分需要受到关注的。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忽视,今日人们却回头向生态环境学习,学习如何顾及大自然的能量循环、平衡环境生态、维持万物的多样性等,并以此来重建我们属于生态社区的家园,因此我们多了许多基于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规划构想。然而,目前总体目标还未达成,因为目前勉强仅为点状分布的生态社区,对于维持生态功能的稳定,仍是稍嫌不足,只有通过以区域生态为基础的互利分工的社区互动,产生线状、甚至面状的连结,才能更加回馈这片已遭破坏的大地。鉴于城乡今日环境背景的不同,对于生态社区的营造,除了上述生态理念所指引的共通性作法外,属于城或乡特有的空间性作法,更是未来施力的重点。总体而言,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不应只是一个梦想,也不能沦为口号,其目标在政府、社区居民、专业人士等多方引导努力下,将一步步地往前迈进,为我们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人与环境共生模式的明天。

参考文献: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6

关键词:新市镇行政区划

中图分类号:K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alongwiththesocialeconomydevelopmentandthegrowthofpopulation,citiesand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intothefastdevelopmentperiod,thesuburbsofthecitycentercounty(city,area)townshipgrowingsize.andthecentercitypublicservicefacilitiesandinfrastructureimprovement,alsoattractmorepeoplegathered,thecentercitypopulationexpansion,environmentaldamage,thetrafficcongestionandothercitiesdiseasealsograduallyrevealed.atthesametime,in2010,infujianprovince,thestart"thefivebigbattle"urban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smalltownsinquanzhoucityformedacertainscale,thedevelopmentofthenewtownhasaprototype.How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thenewtown,effectivelysolvetheurbanills,urbanandruraldevelopment,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smalltownsofimportantresearchcontent.

Keywords:newtownadministrativedistricts

一、关于新市镇建设

(一)新市镇的概念

“新市镇”,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新城镇”,此概念的提出始于英国。在英国工业革命后,人口急剧地向大都市集中,导致了各种都市问题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于1902年在其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花园城市”和“城乡一体”的构想,即新市镇概念。在中文里“新城镇”具有多义性,它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城镇,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新”,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新”,即是一种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就空间上看,它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它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也可以把它叫“新概念城市”。

(二)国外新市镇的建设、发展状况

在国外提出新市镇概念之后的100多年来,新市镇的开发建设在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新市镇建设不同于埃比尼泽•霍华德所指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城镇,而是建立在汽车上的,纯居住的镇区,由“田园城市”概念变成居住“郊区化”概念,而产业、办公、商业、文化才陆续跟进,成为产业、休闲、居住的市镇整体。新加坡新村镇设模式是采取政府主导与调控,市场参与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三)我国新市镇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逐渐开始了新市镇建设探索发展之路,加快郊区农村城市化步伐。在我国大陆,新市镇建设没有经验可取,多是借鉴国外以及香港等地区的新市镇建设经验,并结合地域特色探索开发。香港从1973以来,在30年间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拥有完备的商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为数百万香港人生活、工作的乐园。台湾的新市镇开发建设因政策竞合、财务计划难落实、民众没有积极参与、重开发轻规划,以及空洞的产业优惠政策等原因,导致台湾的新市镇建设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上海的新市镇建设则充分考虑了土地、建筑、植物、水系、空气等各种生态因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起一般的居住社区,更强调城市化的序列空间体系及商业公建系统。北京的新市镇开发建设则更多属于房地产开发商的炒作题材,并未纳入北京城市化体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四)新市镇建设的特点

新市镇无需过分依赖中心城区而生存,作为配套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宜居性方面,适宜步行的街道设计包括街道靠近建筑物、门前走廊、常年植被、露天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与房子后巷相连的车库,以及较窄的慢速车道。在香港,政府规划建设一系列公共房屋供低收入者居住,公共房屋的价格和房租都比较低廉,对居民的补贴性质很高,避免在新市镇出现“贫民窟”或贫穷者栖居的“棚户区”。新市镇是从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地区来建设“卫星城”,能实现“互补”功能,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化率逐渐升高后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而且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也必将受到来自强大城市中心区在金融、商贸、教育、科研的支持,由此获得较快发展。

二、泉州市新市镇建设的背景

(一)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城市建设发生巨大变化,泉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生活居住区密度过大,教育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周边乡镇因地制宜,大胆开拓,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基地或市场。但在村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规划建设滞后,无序重复建设,建设资金缺乏,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着泉州市城镇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泉州新市镇建设具备的优势

2010年3月中旬,《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的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根据总规修编,全市城市规划区为298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980平方公里,涵盖8个组团和石狮、晋江、惠安等沿海11个乡镇,涉及全市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建设环泉州湾大城市的目标确立后,环湾城区开发已具备新市镇建设的概念,其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同时,在晋江、石狮等经济活跃地区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为新市镇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平台。

四、加快泉州新市镇建设的思路

(一)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三种途径

一是试点镇扩大路径。将3个省级试点镇全部纳入新市镇建设范畴,根据中心镇与其周边城镇之间的管理,继续对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在环泉州湾范围内,扩大中心镇空间范围。二是产业园区壮大路径。依托普通城镇自身的发展动力,对城镇现有的产业园区建设予以整合、扶持,培育园区经济,扩大规模,整合相邻镇区居住、产业规划,引导企业进园区,淘汰能耗大、效益低的企业,引进高新、低碳等新兴产业。三是行政区划调整路径。行政区划调整路径涉及撤镇设区,镇镇合并、建设城镇联盟等方式,行政区划调整的路子,除了围绕省、市试点镇镇进行调整,也可包括非试点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的新市镇。

(二)加快新市镇建设的工作方向

1、密切交通联系。当前,泉州市环湾交通基本成型,但规格档次水平以及公共化程度还不够高。对于城市新区,除了要加快几大交通动脉建设,推进东海隧道、后渚至城东通道、泉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建设,还要畅通新区至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道路工程。注重“一环两纵三横六联”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并且需要大力发展toD公共交通系统,将城市居民安置于轨道交通站500米范围内。

2、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城镇居民在居住面积、消费结构,以及出行方式上,城乡差别都不是很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最大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等方面。新城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及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注重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向新市镇的延伸、覆盖。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着重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新市镇农民群众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4、提高教育卫生水平。加强科学引导,督促各学校合理地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整合教学资源,重点巩固一批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学校,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吸引名校开办分校,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扶持鼓励名医院在新市镇开办驻点卫生院,将城市医疗、教育服务向新市镇延伸。

5、促进产业带动发展。乡镇成为泉州产业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产业的发展,为新市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立足农副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走商贸流通的路子。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6、要提高人口集聚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农民、居民“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和完善“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城市居住社区标准,探索新市镇建成区和规划区内村改居,引导外来人口向新市镇规划点集中居住。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7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注册规划师、工程师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2001年毕业于***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现***工程学院),2005年获得***农林大学函授本科文凭,现年36岁,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注册规划师、工程师。

该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工作中团结同事,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顾全大局,勇于承担急难重的任务,自觉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保持良好的思想觉悟和充沛的工作干劲,刻苦学习业务知识,自觉钻研专业技术,精心组织,圆满完成院里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市的城乡建设规划作出了贡献。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共完成规划项目近百项,特别是主要完成了***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卫防灾规划部分)、***-沙县市县一体化研究(协助编制)、***市北部新城概念性规划、永安北部工业用地拓展概念规划、永安市北部工业新城(尼葛)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沙县近期建设规划、将乐县旧城区及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西***(沙县)金桥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永安市曹远镇总体规划等大型规划。规划设计成果《***市荣王新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荣获2003年度省级优秀勘察设计(城市规划)三等奖;《永安市曹远镇总体规划》、《永安市青水乡总体规划》荣获2008-2009年度全省村镇规划编制成果验收评比三等奖;《永安市北部工业新城(尼葛)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荣获2013年度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表扬奖,《宁化县茶湖江村庄规划》荣获***市村庄规划优秀设计奖。

该同志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以对党和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奋发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理论水平,2010年九月被选为“***市小城镇发展建设技术服务团”成员,2013年2月入选为“***市乡镇规划成果评审专家库”规划专家。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8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和社会共识。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Chinesemodel)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40%-45%,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eco-city)”概念是“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和“生态城市(eco-city)”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的综合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脱胎于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切入点是能源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尽管地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还有争议,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式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提出要从能源角度和气候角度,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发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

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低碳”不仅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经济产业、消费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从能源资源角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化。“生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超越了原有单纯的学科意义,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用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城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是在对传统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城-乡复合共生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生态城市可理解为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策略与路径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和改变旧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续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总的来讲,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2、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3、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

4、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

5、通过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先锋”城市实践,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仇保兴,2009)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8月15日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近期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重点从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低碳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推动五省八市试点、健全体制机制等十个方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11年6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867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①推进绿色小城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同年6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规〔2011〕78号),启动新建低碳生态城镇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推行步骤

低碳生态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诊断、规划、实施、运营、评估五大步骤。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进行诊断,诊断城市现状的生态制约条件和价值点;建立一套综合实施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运营是一套体系措施,需要对城市运营状态实施信息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验证、校准和调整城市规划;评估是检验基础,评估城市建设及运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新一轮诊断依据。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践行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②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6%,如下图2所示。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开展的实践探索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从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类型分析

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有城区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化的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指在既有建成区以外,以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新城的建设。调研发现,低碳生态新城的选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质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是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相对来讲,低碳生态新城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李迅等,2011)

2、现有城区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的低碳生态化改造,其特点是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如浙江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竹乡”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从竹产业的原料供应、竹制品的初、深加工到竹产品的销售这样一条循环、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的延庆、密云地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扶持下,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设示范和应用。相对于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见效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但我们应当意识到,既有的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最应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李迅等,2011)

3、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也属于新城建设,有别于原址改造型的最大特点是与主城区距离不远,属于主城区扩张发展的范围。如厦门市结合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在集美、翔安、同安、海沧等四个新城的建设中,启动了低碳生态新城规划,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由岛内转向岛外,推动厦门进入“全域特区”时代。目前,集美新城(21平方公里)、同安环东海域(114平方公里)、东海科技创新园(4.9平方公里)、翔安低碳研究所和低碳配套产业园(10平方公里)已选定为低碳新城示范区,开始按照低碳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问题剖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李迅等,2011)

导向不明具体表现为:(1)尽管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普遍对低碳生态城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2)尽管全国90.2%的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以至于造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种错误认识;(3)尽管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投入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时选择了“新城运动”,而见效慢、推动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则处于被当权者冷落的境地。

目标缺失具体表现为:(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忽视与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均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2)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尽管各地出于实践建设的需要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缺乏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

理论缺失具体表现为:(1)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生态城市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其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各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均属于探索性阶段,对于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无法对规划编制后的建设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唯技术论具体表现为:(1)目前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摒弃一些传统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手段,热衷于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盲目地将高投入与高回报划上等号;(2)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建设选址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与展望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需要今后在以下六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理念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

低碳生态城市强调尊重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确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应建立科学化评估生态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遵循平衡、共生、发展、循环的原则,顺乎自然规律的发展之道,将城市加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平衡当中,将生态学的最小干预自然、让自然做主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规划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与生态并重,确立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应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最终是要通过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建“微循环”。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城市在发展中已经到了转型的门槛前,其空间格局、基本框架,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各类大型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同时,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市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思路应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将传统集中式、机械式的处理方式向分散、有机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转变,由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向小型补充式设施建设转变,由集中处理排放向就地就近处理转变,由各公用设施功能分离向综合利用转变。同时,在规划建设理念方面,还应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规划透明、设计透明、上下结合、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积极性转变。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的规划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实现优化城市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全体市民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各层次的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化战略和政策,人口、产业、城镇的集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等;(2)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市的性质与功能、规模与容量、空间与形态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中远期发展预测与控制,尤其是通过生态运行模拟技术综合调配生态基础设施的配置;(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区土地利用、建设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空间形态与市政基础设施控制以及城市规划指标落实。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产业发展选择、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废弃物处理与管理、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能源生产与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等方面,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于技术体系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多数为单项技术的尝试,因此迫切需要对各项低碳生态技术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尝试与整合,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集成技术,进一步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可行模式。

(五)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低碳生态城市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当前对低碳生态城市起促进和保障作用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市场、技术三方联动的体制创新仍需不断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能源、资源、土地、水、环境保护、经济等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逐渐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形成明确的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同时,制定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配套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进行引导,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更为周到的低碳生态城市。

(六)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拓展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类长远发展的环境、生态、资源、健康等全球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聚集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碰撞,通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科学家之间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当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必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注释:

①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

②由于目前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解尚未在定义和内涵上达到统一,且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部门存在交叉,因此,城市在开展规划建设时存在“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等多种建设目标的提法,上述提法均列入低碳生态城市的统计范围。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7):1-11.

[2]仇保兴.重建微循环——生态城设计的基本原则[C].生态城市中国行——重庆站,2011.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9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和社会共识。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chinesemodel)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40%-45%,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eco-city)”概念是“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和“生态城市(eco-city)”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的综合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脱胎于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切入点是能源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尽管地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还有争议,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式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提出要从能源角度和气候角度,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发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

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低碳”不仅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经济产业、消费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从能源资源角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化。“生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超越了原有单纯的学科意义,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用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城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是在对传统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城-乡复合共生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生态城市可理解为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策略与路径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和改变旧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续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总的来讲,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2、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3、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

4、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

5、通过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先锋”城市实践,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仇保兴,2009)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8月15日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近期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重点从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低碳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推动五省八市试点、健全体制机制等十个方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11年6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867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①推进绿色小城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同年6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规〔2011〕78号),启动新建低碳生态城镇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转贴于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推行步骤

低碳生态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诊断、规划、实施、运营、评估五大步骤。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进行诊断,诊断城市现状的生态制约条件和价值点;建立一套综合实施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运营是一套体系措施,需要对城市运营状态实施信息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验证、校准和调整城市规划;评估是检验基础,评估城市建设及运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新一轮诊断依据。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践行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②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6%,如下图2所示。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开展的实践探索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从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类型分析

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有城区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化的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指在既有建成区以外,以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新城的建设。调研发现,低碳生态新城的选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质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是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相对来讲,低碳生态新城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李迅等,2011)

2、现有城区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的低碳生态化改造,其特点是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如浙江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竹乡”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从竹产业的原料供应、竹制品的初、深加工到竹产品的销售这样一条循环、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的延庆、密云地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扶持下,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设示范和应用。相对于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见效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但我们应当意识到,既有的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最应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李迅等,2011)

3、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也属于新城建设,有别于原址改造型的最大特点是与主城区距离不远,属于主城区扩张发展的范围。如厦门市结合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在集美、翔安、同安、海沧等四个新城的建设中,启动了低碳生态新城规划,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由岛内转向岛外,推动厦门进入“全域特区”时代。目前,集美新城(21平方公里)、同安环东海域(114平方公里)、东海科技创新园(4.9平方公里)、翔安低碳研究所和低碳配套产业园(10平方公里)已选定为低碳新城示范区,开始按照低碳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问题剖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李迅等,2011)

导向不明具体表现为:(1)尽管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普遍对低碳生态城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2)尽管全国90.2%的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以至于造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种错误认识;(3)尽管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投入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时选择了“新城运动”,而见效慢、推动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则处于被当权者冷落的境地。

目标缺失具体表现为:(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忽视与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均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2)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尽管各地出于实践建设的需要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缺乏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

理论缺失具体表现为:(1)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生态城市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其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各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均属于探索性阶段,对于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无法对规划编制后的建设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唯技术论具体表现为:(1)目前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摒弃一些传统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手段,热衷于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盲目地将高投入与高回报划上等号;(2)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建设选址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转贴于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与展望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需要今后在以下六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理念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

低碳生态城市强调尊重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确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应建立科学化评估生态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遵循平衡、共生、发展、循环的原则,顺乎自然规律的发展之道,将城市加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平衡当中,将生态学的最小干预自然、让自然做主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规划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与生态并重,确立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应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最终是要通过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建“微循环”。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城市在发展中已经到了转型的门槛前,其空间格局、基本框架,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各类大型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同时,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市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思路应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将传统集中式、机械式的处理方式向分散、有机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转变,由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向小型补充式设施建设转变,由集中处理排放向就地就近处理转变,由各公用设施功能分离向综合利用转变。同时,在规划建设理念方面,还应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规划透明、设计透明、上下结合、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积极性转变。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的规划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实现优化城市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全体市民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各层次的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化战略和政策,人口、产业、城镇的集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等;(2)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市的性质与功能、规模与容量、空间与形态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中远期发展预测与控制,尤其是通过生态运行模拟技术综合调配生态基础设施的配置;(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区土地利用、建设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空间形态与市政基础设施控制以及城市规划指标落实。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产业发展选择、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废弃物处理与管理、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能源生产与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等方面,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于技术体系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多数为单项技术的尝试,因此迫切需要对各项低碳生态技术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尝试与整合,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集成技术,进一步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可行模式。

(五)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低碳生态城市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当前对低碳生态城市起促进和保障作用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市场、技术三方联动的体制创新仍需不断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能源、资源、土地、水、环境保护、经济等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逐渐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形成明确的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同时,制定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配套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进行引导,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更为周到的低碳生态城市。

(六)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拓展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类长远发展的环境、生态、资源、健康等全球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聚集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碰撞,通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科学家之间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当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必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注释:

①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

城乡建设的概念篇10

这一信息顺理成章地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户籍管理上城乡二元结构已经铸成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由于社会管理建立在户籍确认这一基本条件之上,大量进城农民无法在其工作与居住地获得平等待遇,其权益往往处于缺乏有效保护的状态。公安部官员关于户籍改革的设想,使得人们对户籍管理迈向人性化产生巨大的期待。

如果对公安部官员透露的户籍改革设想认真推敲,当可发现本次的信息,虽然首次明确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的设想,但仍然沿袭着近来一直所强调的“不会取消户籍制度”的态度,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不意味着立即实现居民自由迁徙,“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表明落户大中城市仍将受到一定限制。

正如公安部官员所说,现在,“流动人口不流动”、“暂住人口常住化”是人口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因为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从乡村流向城市,所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是建立在城市视角上的概念,而流动人口定居化、暂住人口常住化的现象表明“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已经不能描述城市人口状况的现实,而仅仅只是一个户籍意义的概念,用以区分了那些不具备本地城市户口的人。显然,户籍管理无视“流动人口定居化”的现实,而仅仅从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概念出发,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说,推动户籍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人们以不可阻挡的脚步从乡村迈向城市。这涌动的人潮以其数量的巨大,使得自身的就业、居住、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尽管针对公安部官员的信息,人们多集中于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真正说来,公安部官员本次的信息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户籍管理理念的转变。关于这一点,公安部官员说,“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由过去的防范控制型管理转变为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服务型管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在“防范控制”。从设计上讲,它是一种视“流动”与“迁徙”为异常情况的制度,其中隐含着历史上人们对“游民”、“流民”的恐惧,对人口流动的深度控制。既然如此,当所有社会事务的管理都建立在户籍之上时,必然要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给予不同于“常住人口”的差别对待,从而对“流动”、“暂住”状态中的人产生种种不利的结果。户籍管理的理念从防范控制转向服务型管理,应当视为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它的本质含义是理顺了社会管理中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意味着抛弃了历史悠久的“防民”思路,而代之以服务于民众。

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意见主要集中于城乡二元结构,然而客观地讲,这一制度所制造的不只是城乡之间的鸿沟,也包括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鸿沟。在这一制度中,任何“流动’’的人都可以说是农村人,一个北京人流动到了上海,或者一个上海人流动到了深圳,他的法定身份与一个流动的农村人一样。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而是普遍存在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它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吊销城市户口可以作为一种惩罚措施;它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从大城市迁往中小城市十分容易,而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