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经验分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10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1

童亭矿  单桂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童亭矿的单桂玲,现任矿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安全培训中心主任。自2007年从事培训工作以来,我便与培训结了下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培训的路上,受过委屈,遭过白眼,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不忘自己的培训初心,坚持原则,以心换心,一点一滴的做,一步一步的走,从一开始培训不被员工理解,到现在人人喜培乐训;从一开始被员工称为“灭绝师太”,到现在被誉为“铿锵玫瑰”;从一开始“临危受命” 到现在矢志不移致力于培训事业,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和培训故事。我汇报的题目是《用情暖人心,用心做培训》。

第一部分:关于我和培训的故事,不得不从“临危受命”,立下培训初心说起。

2007年,随着国家对培训工作逐渐规范,当时我矿全员培训工作基础薄弱,职教工作被动,还被上级部门点名批评。由于我曾经参与过四级培训机构建设筹备工作,一纸调令将我调到职教办,从此正式踏上培训之路。刚接手培训工作之初,一些干部职工对参加培训抵触情绪比较大,员工们私下议论说:“工人下井干活够辛苦的了,还要学习、考试,这不是给井下生产添乱吗?”“考试考好了,效益就上去?”员工抵触学习考试、基层单位不配合、找不到老师上课、矿领导质疑培训效果等等诸多问题接踵而来,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当时真是感觉“心累”。看着一些职教同仁们纷纷转岗,我也萌生了找组织换岗位的想法。就在才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有一件事又让我彻底放弃了这个刚刚萌生的念头。那是2007年底的一天,我在食堂吃午饭时,听到邻桌两位刚刚上井的工人师傅在聊天:“9队耙矸机送不上电,你是咋处理好的。”“唉,找不到故障原因,我直接把漏电保护甩掉,它就oK了”。听到这话,我心中一惊“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还有多少员工有这样的不安全行为,埋下安全隐患的种子,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太需要加强了,做培训意义重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生性不服输的我暗下决心,要啃下这个“硬骨头”,我要帮助他们,我要把培训工作干下去,我不能打退堂鼓,我不能任由这种“无知者无畏”的现象蔓延下去!

要想帮助他们,就得下足功夫,摸清实情,让员工主动参训。于是,我主动找培训抵触情绪比较大的员工谈心,并且在基层科区长、技术员和一般员工中进行广泛调研,最终,经过总结分析得出,员工抵触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时间、精力不够;二是学习理解、记忆困难;三是懒惰思想作祟。针对这些问题,我抓住员工喜欢玩手机的习惯,依托微信平台,组织开发设计出了“童亭微学堂”公众号,开设视频案例、视频教学、考试模拟训练系统等栏目,定期推送典型案例、课程教学、故障处理等视频,每日一题、每周一则等内容,就这样为员工们搭建起了网络学习平台,让员工们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同时,为了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我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线上答题,积分抢红包等寓教于乐的培训活动,一时间,员工们一见面就问,你的培训积分是多少?你抢了多少红包?每当听到这种对话,我心里都美滋滋的。另外,在教学上我还要求专兼职教师们备课一定要备问题,课堂上要多提问题,增加互动,学员答对问题还有小奖品,学员踊跃答题,课堂气氛活跃了,学员们对课堂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增强了。同时基于考试是考会员工而不是考倒员工的目的,采取提前公布考试试题、考试范围逐渐扩大、难度系数逐渐增强等方式,让员工循序渐进地积累并掌握安全知识。我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满分收购制、优秀学员收购制、课件收购制、技术技能收购制等一系列培训收购机制,慢慢的员工也从一开始的谈考色变,到后来的主动要求考试,矿井喜培乐训的氛围越来越浓。还有些员工找到我,要求参加考试,“单主任,你能不能给我们单位说说,每次抽考都把我的名字加上,考试既能学到知识,还有奖励,我想参加考试。”每当听到有员工这样说,就更加坚定了我做培训的决心。

然而,培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培训教学,短期很难见效,这也是培训无用论的源头,再加上有些兼职教师不会教学,就像茶壶的饺子倒不出——会干不会教。我就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想办法,翻阅学习大量教学理论书籍,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开发出了“班组五步教学法”、《如何成为合格内训师》、《内训师实用教学设计》等教学课程,自己走上讲台为兼职教师授课,指导教师备好课、讲好课,并制定《内训师成长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教学质量整体显著提高。我也被聘为集团公司培训专兼职教师的一名讲师。

在培训工作中,我还引入国学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穿插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员工中开设国学讲堂,运用国学的智慧,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一次,课堂上给学员讲《弟子规》中的一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结合日常生活中,小孩子自己碰到桌子摔倒了,大哭,老人惯用打桌子来哄孩子,这样不正确教育的方法,影响孩子一遇到问题都是去埋怨他人,没有担当精神,从而埋下不负责任的祸根。课后学员与我交流,在工作中也有些人喜欢推卸责任,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之余,我自学蒙氏教育、心理学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安全意识培养课堂中。这些知识看似与员工岗位安全生产工作不太相关,但是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员工修身养心、感恩企业,还有益于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第二部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培训工作做好,严格的制度约束必不可少。)在培训路上,我始终坚持执行制度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动摇。

在培训考核上,我坚持做到基层和机关一个样。安全培训要素考核我公平、公正、公开,对基层、机关实行统一标准,同步考核。一时间,不讲情面成了我的代名词。朋友劝我说“不要太认真,考核太严,别人当面不说,心里肯定讨厌你,干啥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我笑笑回答,这不是损人,是帮助单位提升工作水平,只有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工作中不干糊涂活,安全生产才能有保障,培训实质上是维护了单位的利益,维护了员工的利益,是造福单位、造福员工的好事。

在学习考试上,我坚持做到干部职工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坚持以考促学、诚信考试。我的一位同学是区长,一次防突考试时作弊,考试上收了他的试卷。为此他非常地恼火,说我一点面子都不给,没人情味。我找到他说:咱们是同学更应该互相支持工作,你是干部应该给员工做榜样,没考好可以补考,作弊看起来是小事,会在员工面前输了威望,我纵容你的作弊行为,就是对其他员工不公平。听到我的一番话,他理解了我的用心。

在任务考核上,我坚持做到矿领导和一般干部一个样。兼职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没有教师何谈培训。但是,备课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煤矿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都肩负重任,除掉跟值带班,业余时间不多。为了确保兼职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规定副总及以上矿领导每年8课时教学任务、管技人员每年12课时教学任务,分季度完成。为此,我坚持季度考核,在全矿写实通报。矿党委书记陈龙寿也积极备课,并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他说:“定的规矩就得遵守,单主任执行制度,对事不对人,她照样会处罚我,我是管培训的应该率先垂范,完成教学任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坚持下来,领导也会认可。

第三部分:在培训上,光有制度是不够的,我还注重以心换心,赢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以此助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待落后的员工,我用耐心唤醒员工的培训信心。“不让一个员工掉队!”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面对学习“困难户”,一个一个地帮、一个一个地教,自主开发了一套“专题库、限题量、录视频;结对子、勤帮教、常监督;脱产学、灵活考、保合格”的“三联培训法”,为“困难户”请“私人教师”,“一对一”辅导。就是这样,每当遇到考试时,还是有些学习困难户不配合,甚至有的人找到领导要求免考。一位姓李的老师傅找矿长要求免考,当时我们的矿长就告诉他,“矿领导也要听单校长的安排参加考试,我不能给你做主不参加考试。”老李见免考无门,只好要求说:“那必须单校长亲自教我,我才参加考试。”当时我一听,立马就表示:“只要你愿意学,我就非常愿意教”。于是,老李只要下班有时间我就把他约到办公室,一开始他总是说自己学不会,我说没事我们一天会一题也行呀。他从一开始的抵触学,到后来发现自己能学会,就主动的配合学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一次性通过全员考试。成绩合格的那天,他激动的跑到我办公室,说:“单校长,我真的可以自己考合格,太谢谢你了。另外,我得向你道歉,当时我点名让你教我,其实就是想为难为难你,没想到你真为了教会我,花那么多时间,真是对不起,!我向你保证,以后不用你亲自教我也能学会。”面对老李的转变,我非常的高兴,并告诉他:“没事,以后只要碰到学不会的,找我我还会教你,保证不让你掉队。”

对待积极的员工,我用热心唤起员工的培训决心。为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主动发扬“店小二”的精神,把员工当顾客,热心周到给他们提供服务。目前,我矿主井提升系统使用的是西班牙生产的变频器,是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一家,设备出现疑难故障需要请外籍专家前来解决,费用高、耗时长,且影响生产。为此,我申请为保运区购买专业书籍和相关光盘,提供练习场所,给予资金支持。该区运转队队长孙超感慨道:“矿上在人财物等各方面都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要是我们还干不好,那就无颜面对广大工友”。最终他带领着团队勤学苦练,掌握了变频器维修技术,保障了主井提升系统安全运行。

对待“刺头儿”的员工,我用良心换取员工的培训真心。员工培训是良心工程。有员工私下议论说:“女人,就是事多,只要我们考试合格,她能交差不就行了嘛,至于那么严格吗?”因此,我因为抓安全培训铁面无私、执行制度不讲情面,私下里员工送我绰号“灭绝师太”。个别员工因考试作弊被清出考场、通报批评,还采取报复措施,偷偷的用刀片刻划我新买的私家车。当时看到新车每一个面上划着的大叉,心里十分的委屈。在一次培训课后,员工问我:“单主任,你抓的这么严,图个啥?”我说:“培训工作难以量化考核,‘办办班、讲讲课、考考试、拍拍照’的形式化培训很容易做,但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我之所以在培训工作上‘灭绝’弄虚作假,就是想让员工真正学点安全知识,如果哪位员工因为安全培训不到位,而发生工伤事故,那么我们做培训的良心就会不安”。简短的一席话在员工中逐渐传开,很多员工深受感动,也明白了我严抓培训的初心,慢慢开始转变观念,主动配合,一次性培训合格率逐年提升。现如今,“无知者无畏”的那种违章蛮干的少了,“三违”少了,安全事故也降低了;各种技能人才多了,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矿井已实现安全生产5099天。而我的绰号也由“灭绝师太”变成了“铿锵玫瑰”!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煤矿;大数据;安全生产;应用研究

大数据的概念于2008年在美国《自然》提出[1]。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是对大量数据处理的一个突破。它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分层次处理。基于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在对巨量有效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之后,对之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一些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大数据分析可掌握一些事件的规律,并对事件的走向进行预测。

1煤炭安全生产大数据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安监及煤监等部门通过监测平台的引入及应用,已经建立一定数量的数据库。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整理和利用,仍存在很对问题。(1)数据量偏小,数据质量低。由于在前期煤矿的生产中,并未提及大数据的理念,各个煤矿对自身矿区数据整理收集不够。尤其是涉及矿难及事故方面,更是较少涉及。因此,导致有效数据少,可用数据欠缺。(2)未能与大数据技术统一标准,缺乏依据。新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必然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大数据技术也是如此。传统的数据收集未能与大数据技术统一标准,数据收集依据不足。(3)基于煤矿生产行业的特色,井下生产中防爆防火用具要求较高。因此,限制了一些高效、实时数据收集智能设备在该行业的使用。在大量的数据实时收集及整理时,困难较多。(4)煤矿安全生产及事故隐患分析主要依靠安全生产管理者分析,难以形成有效数据。专业智能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不足或较少,难以完成大量数据收集任务。(5)专业人才欠缺。由于大数据理念较新,在实际应用中偏向于高新产业及国家优先发展产业。煤矿产业由于最近经济影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2煤炭行业安全现状

目前,通过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安全投入到位,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煤炭行业事故率明显降低,伤亡人数亦有较大回落。但是,该行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自动化水平低,近年来,煤炭行业先进机械及自动化监测设备引进率较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过于依靠工人经验,随着煤炭进入深部开采,地质情况复杂,经验越来越受限。(2)煤矿现在对事故的分析依然偏向于“事后分析型”,而真正有效的应该是“事前预测型”。专业有效的事故分析工具在煤矿中使用较少也是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之一,煤矿开采难度加大,以往经验不一定能够适用。(3)信息共享率低。目前,矿难尤其是重特大伤亡事故是各个部门避而不谈且不愿分享的数据,从而导致样本有效性差。

3大数据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地位

3.1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整合

人工数据和开源数据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获得大数据基础的重要方法。人工数据虽然准确率高,但其具有成本较高、自动化水平较低、易发生人为原因错误的天然缺点。与之形成对比,开源数据自动化水平较高,成本较低。尤其在信息化综合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煤炭行业,国家安监局、煤监局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综合信息化平台。这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整合及预测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3.2大数据存储平台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及时的舆情信息

当矿难发生后,在处理矿难的过程中,大数据平台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及民众告知详细信息。一方面,政府部门及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及新发展的信息通道(如wechat等),及时有效的将相关真实信息传递给大众,此举可有效防止谣言误传。更可避免政府部门的工作陷入被动应付状态,保证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每次事故也是一次珍贵的失败实验,对此次事故详细分析,录入大数据平台,增加数据平台丰富性的同时,对类似事故的预防、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大数据拓展了煤炭安全生产的综合分析能力

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尤其是在煤炭行业。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生产安全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安全预警能力较差。通过引入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可有效提高煤炭安全生产能力。有效改变煤炭行业事故率高、矿难频发的状况,如离层分析仪等数据平台的引入,可有效预警顶板事故,大大降低顶板事故伤亡率。

4大数据在煤炭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理念,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历史及现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提升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整合能力。

4.1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建设煤矿安全综合信息平台

提升在线监测能力,贵州省近年高薪招聘高素质驻矿安全员,实现煤矿安全数据的实时更新及有效登录,有利于建设煤矿综合信息监测平台。全国也在提升煤炭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建设全国综合监测平台。2010年美国某矿发生事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3]。网民通过数据监测及政府安全监督平台,深入挖掘出事故背后利益关系,有效推动了美国矿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及事故预防能力。

4.2逐步提高智能化监测设备在煤矿使用比例

由于煤矿行业对安全标准的高要求及煤矿行业富含瓦斯及地压等影响因素,大量有效监控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受限。随着大数据理念的发展及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化技术也会在煤矿得到应用。目前,煤矿六大系统都已建设完成,部分煤矿已采用了在线监测设备及内部通信设备,有效提高了智能化监测设备在煤矿使用比例。

4.3加强管理,保证数据安全

如果不能有效安全使用大数据,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大数据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煤炭行业的分析方法,有效整合资源。在发展历程中,也要防范数据滥用、恶意篡改等。大数据是珍贵的资源,要采取技术措施保证安全。个人不得随意查看或用于其他用处,尤其是利用大数据做违法行为。政府与人民要联动,确保大数据安全,真正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5结论

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领域与尝试。在此历程中,数据会越来越规范、有效,随着此技术的普及,也将对现有安全管理模式产生有利影响。大数据的应用必然引起传统行业安全管理的一场变革,也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能力。以技术促进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自动化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要联动,形成合力,深入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拘泥于表面,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数据的整合及预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在煤炭行业中的深入应用,为安全管理者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马小平,等.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4,(4):5-9.

[2]周璐.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6).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3

一、全区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一)煤炭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区煤炭预测远景储量12250亿吨,居全国第2位;累计探明储量8080亿吨,居全国首位。区内十二个盟市均有煤炭赋存,东部地区主要赋存于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霍林河,其中:呼伦贝尔市1400亿吨、锡林郭勒盟1250亿吨、通辽市霍林河121亿吨,均以褐煤为主;西部地区主要赋存于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其中:鄂尔多斯市5106亿吨,以长焰煤、不粘煤为主,乌海市34亿吨、以焦煤为主,阿拉善盟19亿吨、以无烟煤为主。

(二)煤炭产量增长较快。全区煤矿现有生产能力8.92亿吨,2012年生产原煤10.62亿吨,其中东部3.39亿吨、西部7.23亿吨,占全国产煤量29%,居全国第一位。比2005年净增加8.2亿吨,年均增长25%。煤炭外运量6.55亿吨,占全国跨省煤炭净调出量的40%以上。已经建成东胜、准格尔2个亿吨级矿区和胜利、白音华等5个5000万吨级矿区。

全区共有煤炭生产企业365户,生产煤矿563座,其中中央企业所属煤矿60座,产能3.48亿吨;外省企业所属煤矿60座,产能0.85亿吨;地方民营企业所属煤矿443座,产能4.59亿吨。

(三)煤矿项目储备充足。全区已规划煤炭矿区60个,资源储量4200亿吨,批复矿区35个,资源储量2710亿吨(不含勘查区),上报国家待批矿区14个(不含3个修编),资源储量1919亿吨(不含勘查区),二者合计建设规模16亿吨,另有11个矿区正在编制总体规划。

国家煤炭“十二五”给我区安排的新建煤矿规模2.68亿吨,总产能12亿吨。截至2012年底,全区在建煤矿项目68个,规模3.99亿吨。其中:核准煤矿项目32个、规模1.89亿吨,未核准煤矿项目36个、规模2.1亿吨。国家同意我区开展前期工作未开工建设的煤矿项目共17个,产能1.28亿吨。我区上报国家能源局申请开展前期工作的煤矿项目共17项,生产能力8500万吨。

(四)产业集中度较高。通过大力实施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建成千万吨级以上现代化煤矿17座,生产能力2.76亿吨,占总生产能力30%,120万吨以上煤矿产能占总产能的70%,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退出市场,煤矿平均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形成亿吨级企业1户,5000万吨级企业3户,千万吨级以上企业15户、总生产能力5.42亿吨,占煤炭企业户数和产能的4.1%和60%。

(五)煤矿生产面貌改观。2005年以来,自治区加大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煤炭资源整合、改进采煤方法、提高煤矿资源回收率、推行机械化采煤为手段,持续关闭整顿小煤矿,全区煤矿由1387座减少到563座。所有煤矿全部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生产能力、资源回收率和安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对新建煤矿提高准入门槛,全部为120万吨以上大型现代化煤矿。目前,全区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矿井资源回采率达到60%以上,露天矿资源回采率达到90%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31。采煤工艺、自动化控制、安全生产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产量严重供过于求,违规建设、生产较为严重。2012年国家下达我区煤炭生产计划9.2亿吨,2013年9.6亿吨,而我区2012年实际产量已达到10.6亿吨,其中全区违规建设产能规模近2亿吨,违规产量1亿多吨。受产量过剩和需求不足双重影响,煤炭价格自2012年5月份开始下跌,西部动力煤比上一年同期平均下降100元/吨左右,东部下降50元/吨左右。产量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不利于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煤炭资源配置政策、矿业权管理仍需完善。在资源配置上,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承诺的转化项目兑现率低。目前政府为78个转化项目配置煤炭资源约600亿吨,其中已建成投产的转化项目仅36个,正在建设的转化项目32个,还有10个尚未开工建设,转化项目兑现率不足50%。

目前设置矿权1017个,总储量约4500亿吨;其中采矿权592个,资源量680亿吨;探矿权425个,资源量3820亿吨。在探矿权中,政府(自治区、盟市、旗县)掌握293个,资源量2580亿吨,企业(央企、国企、民企)掌握132个,资源量1240亿吨。到“十二五”末期规划煤炭产能12亿吨,按煤矿设计规范和60年服务年限测算需要的储量约2000亿吨以内。企业掌握矿权总储量1850亿吨,加上采矿权680亿吨,企业掌握矿权总储量2530亿吨,远超过设计规范规定的产能需求量。

(三)煤炭就地转化率和清洁生产比例低。我区煤炭就地转化主要是电力和煤化工行业,2012年电力和煤化工消耗2.7亿吨,就地转化率仅为25%。全区建成投产的洗选煤厂178处,设计洗选能力5.26亿吨,原煤洗选量3.44亿吨,洗选率仅32%。

(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全区累计煤矸石堆存量5亿吨,每年新增煤矸石约7000万吨,煤矸石利用率只有15%,大量煤矸石堆弃自燃占用了土地,造成大气和土壤污染;全区焦炭产量2569万吨,产生煤焦油100万吨,焦油加工率为40%;焦炉煤气46亿立方米,利用率为30%以下,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准格尔矿区年产高铝煤炭1亿吨左右,周边就地发电用煤4000万吨,产生高铝粉煤灰800万吨,高铝粉煤灰中的氧化铝基本没有提取。

(五)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植被受损、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据中科院地理所关于煤炭开采对环境破坏的测算,每开采1吨煤炭要破坏2.54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008年底环境保护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采煤沉陷区面积达到8420平方千米,我区采煤沉陷区面积330平方千米,占全国的3.9%。

(六)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健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征地、拆迁、移民、生态补偿等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企业、当地群众共享资源开发成果的利益分享机制不配套。矿区当地农牧民与企业之间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呈上升趋势。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及举措

主要目标有:

(一)煤炭生产。生产能力达到12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12亿吨以内。新建成投产3.08亿吨,结转“十一五”产能1.43亿吨。其中1000万吨(含)以上煤矿28座、规模4.22亿吨,500-1000万吨煤矿40座、规模2.5亿吨,其产量占总产量的56%。增加洁净煤产量,原煤洗选率达到60%以上。

(二)完成企业兼并重组。由现在有365户煤炭企业减少到80-100户。形成2户亿吨级、5-6户5000万吨级、20户千万吨级企业。

(三)技术进步。全部煤矿实现机械化开采,其中:大型煤矿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中型煤矿达到90%以上。平均单井规模150万吨以上,井工矿回采率达到70%以上。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3以内。

(四)综合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能达到200万吨/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产量达到2.5亿立方米,利用量0.8亿立方米。煤矸石、洗中煤、煤泥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焦油、焦炉煤气利用率100%。

(五)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煤炭绿色开采与生态矿山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高标准建设5-6个绿色生态矿区;矿井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井工矿塌陷区和露天矿剥离区的土地复垦整治率、植被恢复率均达到100%。煤矿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煤田重点火区全部完成灭火任务。

主要举措有:

(一)严格控制产能产量过快增长,维护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落实国家下达的煤炭生产计划控制机制,严格按煤矿核定的产能能力生产,建立超能力生产、违规生产的约束机制。使核定产能能力与产量大体一致,遏制煤价下行。严格控制煤矿建设规模,严格建设程序,新建煤矿项目没有自治区政府为转化项目配置煤炭资源文件,一律不予申报开展前期工作;没有转化项目投产情况、自治区经信委对转化量的确认手续和剩余资源处置协议书,一律不予申报核准;继续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关停违法违规的建设项目、生产煤矿,禁止以煤田灭火、水土保持、灾害治理等名义变相采煤,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二)用好煤炭资源配置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特色产业。对已配置煤炭资源的78个转化项目进行专项清理核查,推动转化项目的实施,同时要维护政府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权益。转化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投产,但建设规模未达到配置量的剩余部分,项目未建且不继续建设的,所配置的煤炭资源由政府依照规定和协议委托国资公司代持政府权益或重新配置给新上的转化项目,撬动和扩大转化项目的投资,健全煤炭资源配置的约束机制。

通过煤炭拍卖所得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带动产业多元发展;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的配煤政策,制定产业转移准入标准和布局规划,对符合产业转移准入标准和布局要求的铝及有色深加工、陶瓷、汽车零部件等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及多晶硅、光伏制造、生物制药、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园区为单位打捆计算投资总额,配置煤炭资源,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壮大新型产业。

(三)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集中集约开发,全区煤炭企业数量减少到80-100户,重组后的煤炭企业生产规模要达到120万吨以上,确保2013年完成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矿业权整合,严格控制矿业权投放,对于尚未开发的煤田,科学编制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合理划分矿区和井田范围,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新建井工矿规模120万吨以上,新建露天矿规模300万吨以上。东部褐煤区除特殊赋存条件外,井工矿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年,露天矿规模不低于500万吨/年。对已设置矿业权的尚未开发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引导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中央与地方煤炭企业、国有与民营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形成10个左右煤电用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总量70%以上。

(四)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和洁净煤生产比重。积极争取国家对煤炭深加工规划和“煤电用”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围绕推进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三大煤电基地的矿区开发,形成7条“煤—电—用”产业链,构建多元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大型企业配套的煤矿建设,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以此带动能源基地发展方式的转变。

继续加强煤炭洗选能力建设,提高洗选企业准入标准。推进现有洗(选)煤厂升级改造,加强煤炭质量监管,提高动力煤洗选比例,原煤入洗能力达到6亿吨。

(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新上电源项目优先安排矸石、煤泥电厂,鼓励矸石、煤泥电厂与大用户重组、联合直供电,或建设异地自备电厂,力争新增矸石电厂1000万千瓦,总装机达1700万千瓦以上;扩大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保温材料的规模,增加煤矸石井下充填、复垦和筑路利用量,力争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保护性开发准格尔矿区富铝煤炭资源,控制新增产能,推行定点燃烧,加快大唐、神华、中铝、蒙西等企业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示范项目建设,在大路工业园区建设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基地,力争到“十二五”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能达到200万吨,为形成煤—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铝后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奠定基础。实施“十二五”煤焦化产业规划,坚持焦煤、无烟煤全部就地转化原则,严格控制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产能,重点建设“乌海—乌斯太—棋盘井”新型煤焦化基地,构建焦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焦油、焦炉煤气利用率达到100%。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查,推进煤层气地下抽采、瓦斯发电和液化及综合利用。

(六)加快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现代化煤炭物流体系。探索建立煤炭开发中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环境治理、综合利用等强制性标准和刚性保障措施。新建矿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坚持“边开采、边复垦”,确保新建矿井达到绿色矿山的标准;加大沉陷区、废弃矿区的治理,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

认真落实我区煤炭物流“十二五”规划,围绕矿区铁路建设,重点建设铁路现代化、环保型煤炭物流场站园区,逐步实现在矿区内配煤、集运,逐步取缔沿干线公路小型、露天洗选厂,构建煤炭现代物流体系。

(七)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神华、大唐、中科部级实验室等科研院所技术攻关作用,在开采领域重点研究和实验薄煤层、特厚煤层开采、废弃房柱回收技术和地下气化技术;在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领域重点推进“自治区煤炭深加工实验示范规划”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规划”中确立的重点领域和技术,加快产业化试验项目的投产,推广成熟的技术,利用煤炭开发、深加工的大项目带动技术创新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力争使我区在煤炭开发和利用中新技术研发运用保持领先水平,制造业形成一定规模。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4

关键词:安全文化;和谐稳定;安全发展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49-02

煤矿事故多发频发,已成为中国高危行业中的重点。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势在必行而任重道远。多年来的管理实践,让煤矿企业管理者逐步认识到: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不治本;文化管人,管住魂。我们认为,要有效遏制事故,应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技能,让安全文化引导员工自主保安。在构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过程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赵固二矿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角度与视角、不同的流程与节点等过程的综合实施与应用,凝练安全文化灵魂、塑造安全文化形象、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形成了较为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

一、理念引领,强化宣教,深植特色安全文化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秉承集团公司“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零理念,深入践行“012345”主动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精心践行特色安全文化,全面打造安康和谐矿山,持续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一)提高认识,端正理念。以“生命至高无上,安全发展第一”的大原则为最高工作信条,以“安全工作60分与其他工作40分”的业绩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集团公司“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和“再好的经济效益比不过人命,再大的功劳抵不了死人之过”的安全价值标准,切实将安全管理升华到敬畏生命的人本高度,摆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当作政治上、责任上和工作上的一号工程,坚决“不要一两带血带毒的煤”,用先进的安全理念指引矿井安全生产。

(二)强力宣教,内化于心。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网络,制定了安全文化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充分利用标语、展板、内刊《二矿人》、广播站、电视台、oa办公网络等宣传阵地,编印了《赵固二矿安全文化手册》,向全矿干部员工安全文化理念。制作了“安全管理红线”漫画展板和安全文化扑克,在矿自办电视台《安全聚焦》、《安全动态》、《群众安全》等栏目以及井上下广播《安全时空》栏目分别播出“安全管理红线大家谈”、“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等节目,自制了《白文艺手指口述及岗位描述示范片》,在矿电视台以及区队多媒体会议室进行循环播放。此外,创办《企业人文》栏目,制作“百位二矿人的中国梦・矿山情”宣传牌板,教育员工立足岗位,成就梦想。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组织全矿干部员工举行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签名活动;举办安全咨询日和安全生产知识应知应会有奖竞答;节假日开展安全猜谜语活动等。扎实开展以“弘扬企业安全文化,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群策群力除隐患,群防群治保安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宣传教育活动,让安全零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在全矿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落实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构建齐抓共管体系

以“抓系统、系统抓”为载体,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强化系统内部自控,构建齐抓共管体系,进一步做精做细安全管理工作。

(一)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健全矿井―区队(科室)―班组三级安全管理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构建了全方位覆盖、全时空掌握、全过程互动、全员性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奠定了矿井长效本质安全管理基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安全结构工资制度》、《领导干部跟值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大干部作风转变力度,提升安全执行力,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开展安全服务指导、安全包保和“三盲”干部走动式管理,深入一线抓“三违”、查隐患,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失误谁埋单”工作责任理念,考核问责抓安全不力的责任人。

(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落实“五员五网”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坚持抓党员,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抓岗员,发挥青岗员的带头作用;抓网员,发挥群监网员的监督作用;抓验收员,发挥验收员对现场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抓安监员,发挥安监员对防止重特大事故的预防作用。还充分利用以矿井广播站为中心的宣传教育网,井上井下生产现场安全标语警示网,员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监督网,党团员示范网,女工及家属安全协管网,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使矿区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加大投入,坚持创新,夯实本质安全根基

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作为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的不竭源泉,加大基础投入以及科技投入,开展全员创新,推进安全生产。

(一)夯实基础建设。以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为重点,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坚持安全费用提足用好。在机械化建设方面,主副井提升系统采用从瑞典aBB公司进口的交―直―交变频提升机,采掘系统先后引进11台岩(煤)巷综掘机,通风、排水、运输等系统的设备设施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机械化程度达100%,努力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多安”。尤其是成功投运河南省第一个6.5米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最高日产达万吨。在六大系统建设方面,采用KJ101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四位一体”综合性人员考勤定位系统、井下移动救生舱紧急避险系统等国内先进设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1000多万元上马了国内先进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远程调度。

(二)加大创新力度。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通过建立科技市场,完善运作体系,健全创新机制,规范科研经费提取程序,加强科技成果评审和验收管理,完善收购奖励运作制度,发挥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头作用,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针对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和关键环节,以水害防治、顶板支护、围岩控制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攻关,为矿井的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科技墙。积极推广本矿科研攻关成果“锚网(索)喷+U型钢+锚注”复合支护新工艺,解决了巷道压力大、顶板破碎带来的支护难题,为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保障。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赵固二矿二1煤层瓦斯抽采基础参数测定研究”、“赵固二矿卸压圈宽度测试研究”科研攻关,有效解决了瓦斯治理技术难题,杜绝了瓦斯事故。主井提升循环时间经技改从146秒降至120秒,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卧底,使用综掘机加自制的上煤系统,提高工效近五倍。投产以来,共产生了千余项创新与合理化建议成果,其中有561项被成功转化应用,有22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共计39项,有10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埋深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采场围岩控制技术与采煤工艺研究》和《大采高工作面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等项目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推移辅助器》、《矩复合式单渡线道岔》等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性专利。

四、拓宽形式,深化培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按照管理、技术、技能“w型”人才成长三通道的要求,以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激活基础细胞、激发基层潜能为重点,不断拓宽形式,丰富载体,以安全培训促安全行为养成。

(一)全面推广分享式培训。一是学习有计划。为提升班组员工综合素质,结合员工短板组织学习内容,确保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班组根据班组人员的能力状况,形成月月有主题的学习计划。二是人人都分享。通过区队班组自我组织,在班组之间形成“人人上讲台”的学习氛围。全员参与每日一题、每周一例以及“绝活交流”等团队分享活动。三是每天一小课。以“六小载体”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每天小课堂活动,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开展每日一题、每日一问等日常化、碎片化学习,由优秀员工带动普通员工从点滴知识、经验分享到每天学习风险预控、操作规程、岗位应知应会等基础常识、基本操作。通过日积月累,稳步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四是每周一案例。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经典案例分析活动,通过案例学习提高意识,增强技能,规避问题;案例编写、案例分享、案例分析全员参与,全员讨论。五是每月一比武。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专项“绝活交流、技术比武”等活动,采取个人自荐、班组推荐、单位举荐等形式,达到“以训促学、以赛促操”,培养技术能手的目的。六是跨工种轮岗。在有效规避安全风险的前提下,为培训多能工或增进岗位之间的了解,适时开展跨工种轮岗锻炼等人才培养活动。七是多措施激励。将荣誉机制、赛马机制、连锁机制与学习管理有机结合,每月评选“学习明星”,给予一定的培训工资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通过在全矿87个班组推广分享式学习模式,班组整体学习力和创新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员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日益娴熟。今年八月份,我矿代表河南煤化集团参加河南省煤炭行业综采(掘)维修电钳工技术比武荣获团体第二名。

(二)创新“三化一赛”实操法。针对部分员工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造成操作失误率高、岗位实操及考核标准不一致、工作与实操培训的时间相冲突引起工学矛盾、实操结果的跟踪落实不到位等常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实践构建了“三化一赛”实操法,即:“三化”即实操常态化培训、规范化操作、闭环化考核;“一赛”即实操“一月一赛”事。通过“三化一赛”四位一体实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从中涌现出全国煤炭行业首批技能大师、高级技师申麦成,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工人技师张金富等127名高技能人才,全矿技能鉴定(省级)晋级率达126%,特种作业岗位操作失误率、违章率均为零,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五、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精心防治职业危害

坚持人企合一,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员工体面劳动,体面生活,最大限度地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一)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完善井上下工作场所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努力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在辅运斜巷安装乘人猴车,采掘工作面配备防爆电热水器。强化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完善矿区“两堂一舍”、文化、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努力打造高质量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矿山。建起多功能礼堂、运动场、职工书屋,开通中行自助取款机,宿舍配备空调、电视、暖气、网线,开设了探亲房。先后购置10辆宇通班车,方便员工上下班。

(二)精心防治职业危害。成立了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赵固二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按时、按标准对接害岗位的员工进行职业病体检。从加强宣传教育、改善通风条件、设置警示标识、控制噪声源、实施技术革新、推广综合防尘新设备、实施湿式作业、搞好个体防护、做好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做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通过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不断深化完善,赵固二矿更加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终追求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但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持续性的浩大工程。我们将持续深入地践行集团公司特色安全文化,常抓不懈,常建常新,以文化“软实力”激活发展“正能量”,努力实现安全文化引领人、教育人、激发人的管理最高境界,推动矿井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峰、杨成梧,煤矿安全文化的aHp-Fuzzy综合评价

[2]张万奎,从三个层次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J].煤炭企业管理,2005,(2):62.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5

关键词:大数据;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1前言

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预计今后30~50年,这一比例仍高达50%以上。但煤炭行业点多面广、从业人员多、危险源集中、事故灾害严重。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需要不断引入适合的管理方法、体系,本文分析研究,将大数据概念引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2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一个it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会产生新一波的生长率的增长,也预示着新的规律发现和新生事物发展趋势能够提前预测。“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质上也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管理。其实大数据也早已存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在一次次血的教训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安全生产经验、危险源、职工违章行为、违章类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等等,只是现阶段认识中它还只是“小数据”,也没有发挥大数据的效用。

3大数据的特点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博士看来,大数据有3个主要的特点:全体、混杂和相关关系。①全体,即去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这个数据都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数据,这个数据点绝对的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数据点是和研究的现象相关。如果想要研究的现象只有1000个数据点,抓住1000个数据点就是大数据,因为这就抓住了所有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到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在之前随机抽样得不到的。②混杂,即接受混杂。在小数据时代人们总试图收集一些非常干净的数据、高质量的数据,花费很多金钱和精力来确定这些数据是否是好数据,是高质量的数据。可是在大数据时代,就不用去追求那种特别的精确性。当宏观上失去了精确性,微观上却能获得准确性。③相关关系。因为更加混杂,因果关系转向相关关系。人们不要认为可以真正地、容易地找到因果关系,其实那只是发现相关关系。在大量的混杂的数据之间找到相互关系,从中发现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而不是关注为什么,这也就是从小数据时间的随机样本和大数据时代的全部样本、从去糟存精到保留繁杂的数据、从究其原因到发现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得出,小数据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区别,这样也更容易诊断大数据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

4大数据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4.1全体数据样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

从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以来,不断建立起了各种煤矿开采规范、安全规程及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诸多文件无一不是通过大量现场实践经验积累而来,部分规定还在随着开采技术及环境发生变化不断进行着修改。过去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各种台账,包括设备点检记录、人员不安全行为记录、地质条件变化记录等等简单数据台账,经过长期积累形成小数据库。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化监测监控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产生了时时数据,逐步扩充着小数据库,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了“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安全生产红线”等等。所以,全体数据样本,已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

4.2原始积累数据多而繁杂,但是都是有价值的数据

煤矿生产包括着方方面面繁杂的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各种台账及记录也是五花八门,虽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不一,但是在繁杂的大量数据中,能够得出一定的规律,每一次记录都是有效的数据。“海因里希法则”就是一个典型的示例,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虽然不同行业不尽相同,但他说明了一种倾向,说明了数量巨大而且繁杂的原始数据是有价值的。

4.3数据相互关系的应用

在有大量数据基础的前提下,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是在多因素相互影响下事态发展趋势,在趋势形式下制定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从而促进安全生产。以下以某煤矿某一段时间内的“不安全行为”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具体见下表。以上数据为某一时段数据。看似简单的数据,但是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庞大的。从数据信息中分析,20~30岁的员工违章数量小于30~40岁员工违章数量,30~40岁员工违章数量大于40~50岁员工违章数量;水泵工为单岗作业,夜班发生睡岗几率较大;瓦斯检查工也为单岗作业,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而不按规定路线检查;10年及10年以下工龄员工违章数量较大;从事本岗位时间越长违章现象越少;近90%违章现象发生在夜班。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样本,但是却还是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可发现一定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可以预见,随着信息量的继续增大,规律会越来越明显,所反映趋势会越来越准确,其相互关系会自动显现。从而不用从数据样本着手去减小分析误差。综上所述,大数据的特点,都在煤矿安全生产数据应用中有所体现,但目前应用水平非常局限,仅仅是简单数据应用。①数据量不够,随着企业综合自动化水平提高,数据积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数据还不够完善、全面。②数据仍然是零散的数据,没有对庞大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处理仍然停留在样本处理上。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些有关安全设施设置、事故隐患查处、重点危险源分布等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主要依靠手工输入和单机处理,造成安全信息反馈相对滞后,分析统计不准确,无法进行资源共享,不利于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表现出数据应用,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5大数据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采取对策

5.1信息数据的采集

5.1.1自动化数据采集

加快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建设,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降低部分由于人为误操作造成的事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井下工作人员数量;另一方面,由于软件平台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数据接入,生产管理人员可同时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实时、历史生产数据,从而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进行生产指挥调度,各平台之间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5.1.2人工数据采集

目前除了人员定位、安全环境监测、顶板压力及部分设备运行实现了实时监控,其余包括人员不安全行为在内均无法实现自动化监测,仍然需要人员数据采集。目前虽然也在进行采集,但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已经降低了其自身价值。例如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记录,要以现场安全监察员作为信息采集员,现场及时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记录,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即将要发生但被制止的行为,记录中要包括员工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年内参加培训类型和次数等等信息。不漏掉一个有效信息是真实数据积累的基础。杜绝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就人为筛选数据,忽略大量数据存在的意义。

5.2数据处理

安全生产工作应该加快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数据库,积极探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科学、系统的反映出安全管理的项目、要素和标准,具备信息传递查询、数据统计分析、危险源检测控制、隐患检查整改等基本功能。同时可实现行业内数据库信息的共享。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的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分析出各个数据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预测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5.3数据联网共享

大数据时代就是基于互联网而提出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数据在海量数据中本来就是个体样本,从数据采集到积累都不易,应该建立统一共享平台、建立数据库,积累包括信息录入、信息调阅、信息搜索等等记录,从而从大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信息。例如,在进行液压支架回撤过程中,因侧护板固定不牢靠而发生掉落伤人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是人为主观责任事故,但终归是作业前没有危险源辨识,忽略检查。如果建立起作业内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共享平台,只要发生一起事故,就会在全范围内通告,其他单位要进行同样的作业内容,只要在数据库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所有危险源及事故案例全部一一列出,便于在作业前对其风险评估及培训,避免同样事故的多次发生。

6结论

从大数据特点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也同样具有相应特点,而且在传统数据积累和现代矿业全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数据也将出现爆棚现象,数据越多,数据所隐含的内在关系也越清晰、越容易发掘,特别是对煤矿井下环境、灾害、人员活动高度耦合的大系统而言,数据越多,灾害预警模型维数也就可以更高,预警预报也就越准确。但大量数据处理将是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海量数据中必须要用到云计算技术提供计算支撑,也是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作者:薛志明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槽村煤矿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6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煤矿企业;混合模式;建设研究

近两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煤炭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事故频发,严重的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逐渐取代了以往煤矿企业的安全凭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主观意志来进行判断和管理的方式,如早期国内自主研发的KJ1系统,到后来从法国和德国引进的CCt63/40系统、tF200系统等[1]。到上世纪末,国内某些专门机构自主研发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水平在某些单项指标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也表现出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趋势。部分企业通过购置这类系统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但这些系统收集的信息可能被层层过滤且各系统的信息易被独立使用,使高层管理者仍难以及时获得企业的所有信息,不利于决策,甚至可能会贻误补救时机。

本文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一个覆盖矿区和远程办公区的煤矿信息管理系统。它在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同时配合必要的应用工作流可以把煤矿部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不仅能消除业务信息孤岛,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还能保证煤矿企业中各部门信息的通畅,并将井下监控设备所采集的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以实现各层管理人员对井下安全参数的实时掌握,而且整个系统还提供数据接口以满足后期煤矿企业功能扩展的需要。

一需求分析

我国的煤矿企业很多采用传统人工进行安全信息管理或采用部分现代化业务管理系统加人工的方式,然而随着企业的扩大发展,企业的日常数据量和安全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已往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了。其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当前,大部分采矿工作人员总体文化层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虽然很多煤矿企业不停的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但是很多流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如企业管理层为采矿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或仪器使用培训时,可能就存在部分矿区为了赶进度并没有施行或者出现部分人员没有参加的情况。

2、煤矿点分散,企业与所属煤矿联系不够。部分领导不了解实际情况,比如出现领导不知道各矿区人员是否与矿区所报人员是否相符的情况。

3、煤矿监测设备多而复杂,可能出现由于管理人员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

4、传统系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对信息的处理速度缓慢,还可能出现井上管理人员对井下情况不熟悉或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如规定当天下井员工向矿区领导请假未下井,而检查人员没按时上报,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5、监测信息点多而且分散,使各系统管理员陷入了信息的收集和汇总,他们又缺乏有效的信息分析手段。而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甚至现有的信息被层层过滤,不利于他们的决策。

二系统总体规划

煤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需要两类数据:一是现场业务处理数据,主要用于对各控制系统的控制和反馈信息(如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等系统);二是信息、人事信息等数据。在设计管理系统时,调查发现部分部门早已购买了一些安全设备,而这些设备还能满足当前部分需求,就需要对现在部分业务系统的整合,保留该业务系统(该系统有自己独有的管理系统且能升级或改变),给这类系统也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接口,并把需要的数据提取出来放入共享数据库中。

本系统采用基于web混合模式的解决方案,这样利于管理。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硬件结构

从现有系统需求来看,该系统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稳定的和基于组件的企业级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不同系统平台的要求。

由于J2ee技术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能够简化企业应用的开发、管理和部署。各个平台开发商按照J2ee规范分别开发了不同的J2ee应用服务器,使用J2ee技术开发的企业级应用可以部署在各种J2ee应用服务器上。所以,J2ee技术正好符合它的要求,那么本系统的开发的就采用基于J2ee规范的技术,其中包括eJB、JSp、Servlet、JnDi、JDBC等技术。

2.1系统结构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煤矿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是煤矿企业实施网上办公和网上业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它构建起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各部门数据库分别存储并与中心数据库具有互联互通能力的系统。在各部门的数据与中心数据库互联互通时,实时更新各类信息,共享各类信息。共享数据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图中,各独立系统基本功能(如该系统开发移动客户端用于领导和外出人员用于办公和电子签章、实现人才的网上招聘、实现无纸办公等)在很多文章和系统里面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在赘述。而本方案中,为了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管理,需要采取如下设置和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管理,在矿井的进口处为工人出入设置了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在矿工进入矿井前,需对矿工进行身份识别(可利用定位系统或射频识别技术),同时需把进矿人员的视频监控保留,如矿工没带身份识别设备,系统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矿领导,避免矿井中人员信息的不对称。为了加强管理,前期可以在该处设置专人检查,以加强规范,对使用别人身份识别设备的人员,加重教育和处罚。

2、在矿井中建立人员定位系统[2],了解人员所在的位置;

3、实现严格的现场业务系统领导负责制,对每个设备的管理精确到人并规定各设备维修时间范围,在系统中记录每个设备(矿井下各安全设备,如定位天线、监控探头等)损坏和维修时间,把该时间作为人员考核标准。

4、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和业务熟练度。把培训作为考核的标准。在培训过程中,同样利用身份识别设备检测培训人员并保留人员参加视频。

图2系统功能模块

2.2系统功能设计

本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设计的集网上办公、人事管理、信息和现场业务系统于一体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使煤炭企业实施网上办公和网上业务系统管理,还能实现事故预测和辅助决策,该系统主要功能有:

1、该系统采用跨平台的J2ee架构,融合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能对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基于web的混合模式,提供移动平台的支持。而且能够提供对现场业务系统的整合,对井下空气、通风等进行检测,对异常区域或探讨提供预警,并建立日志。

2、可以实现各系统的协同工作。在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可加大安全奖罚力度,可以实现文明生产,达到安全生产目的。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做如下工作流,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进矿人员必须在矿进矿前经过身份识别和安全学习后才可以进矿工作,在工作的时还能够通过定位系统了解他所在矿区的位置;井下设备自检有问题和监测数据有问题(安全人员检查后确定是小问题)经过决策后可以忽略该项检查,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当然,还可以在本流程中加入一些检查流程,比如,加入上班指纹拍照考勤系统,进矿人员信息必须在上班考勤人员中才能进入,这样还和工资系统协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份卡乱用的问题。

通过系统间的协同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流程、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支撑平台。

3、该系统能够支持internet的连接。安全设定方面,其安全措施主要有:

(1)在企业局域网和矿区局域网在连接上internet前,需要有防火墙。在数据传输上采用加密方式,通过SSL(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安全协议和国际数据加密算法,如iDea(internationalDataencryptionalgorithm)、RSa等,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2)加强业务系统管理。在业务系统的管理岗位,配置数字证书和加密狗的方式以保证其他人员不能对设备参数的进行调整和修改;在领导签署文件是使用手写签字或者电子签章等方式[3]。

(3)系统帐号的权限设定通过制定细粒度的控制规则[4]。应用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灵活的范围控制,给系统的分散、分层权限控制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提供访问日志管理。登录用户、登录时间、ip地址、访问的系统等都需要记录在日志中以便后期对管理跟踪。

(5)安全审计:对用户的登录、参数的调整、人员的变动、变更等行为进行规则校验和统一审计,记录完备的日志,实现安全监控与行为回溯。

4、加强了企业的监管力度。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由于部分监测系统或设备故障、人工巡查流于表面、工人不熟悉操纵等造成的。而本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它不仅能了解安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让更多管理人员包括非专业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在故障时给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告警),而且能够使用它检查员工的学习情况,了解安全检查情况及干部下井情况。加强了企业对所有矿区的监管力度。

5、提供扩展接口和标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扩展系统功能,提供接口标准,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可随意根据实际需要订制相应模块,贴近现实管理,增强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如,可与LeD显示屏、触控屏查询系统、手机群发短信平台等软件相连接。

6、提供图形化的监控和分析工具,能够对各业务处理数据(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等)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监控和分析,例如:当前风机运行情况、瓦斯浓度的实时监视、各探头的数据波形分析图等。

7、本系统整合了所有现场业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把矿下情况传递出来,方便领导及时做出决定,更利于隐患、三违等情况的发现、跟踪、预警、排查、统计、分析。

五总结

煤矿事故的发生除了人为因素外,很多是由于监管不力,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对没有遵守或不了解生产安全的规定、安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违章操作等)。本论文设计了一个集信息采集、业务处理、运行控制、事故预测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基于web的煤矿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消除信息管理孤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将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落实到采掘现场管理中去,实现文明生产,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春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整合方案分析与设计.电子世界.2012,05:127-128.

[2]刘延岭.基于JaV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煤矿开采.2011,02:87-89.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7

一、主要目标任务

按照分类指导、完善措施,循序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年起至*底,用三年时间使我省的工伤保险基本覆盖煤矿、非煤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及其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

(一)*年,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及其农民工要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已启动小煤矿、非煤矿山和建筑企业参保工作的统筹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作,未启动小煤矿、非煤矿山和建筑企业参保的统筹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明确小煤矿、非煤矿山和建筑等企业具体参保办法,为推进农民工参保提供政策支持。

(二)*年底,半数以上煤矿、非煤矿山和建筑企业及其农民工要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展较快的统筹地区,要率先实现全部煤矿、非煤矿山和大部分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三)至*年底,全省煤矿、非煤矿山和大部分建筑企业及其农民工基本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二、相关政策措施

(一)完善相关政策。年内出台《*省关于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督促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要先参加工伤保险。继续把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作为颁发企业安全许可证的必备条件。结合小煤矿、非煤矿山和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鼓励以灵活的方式推动企业主动缴费和实名制参保责任的落实,对未参保企业的农民工发生的工伤,坚持明确赔偿主体是企业,强化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责任。

(二)提供便捷服务。用好工伤认定简易工作程序,符合条件的及时限期办理,并及时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科学和公正,维护职工应享有的权益。对签订协议的工伤医疗机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方便企业工伤职工的及时救治。提高服务意识,形成待遇支付的“绿色通道”,方便农民工待遇的及时领取。

(三)组织经验交流。省和统筹地区要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经验,特别是推进煤矿、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保的经验,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经验交流、典型引路,增强信心,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进度。

三、建立相应机制。

(一)建立调度督办机制。按照三年基本解决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保问题的进度要求,省劳动保障厅将按年制定农民工参保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统筹地区,按月调度督办。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省制订下达的农民工年度参保计划和工作重点,建立调度督办机制,加强农民工参保,特别是高风险行业企业农民工参保的调度督办工作。

(二)建立参保协查机制。安全、煤矿和建筑等相关部门,要通过要求用人单位出具参保证明等办法,强化企业为农民工参保的具体措施。要将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之一,督促企业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按月在本单位内公示,设立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举报热线电话,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作。

(三)组织联合大检查。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矿山、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大检查,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重视对职业病高发行业参加工伤保险情况检查,进一步督促高风险企业认真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四、开展工伤预防。

(一)要积极配合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检查督促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在开展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安全生产、工伤预防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

(二)要积极配合有卫生部门,检查督促存在职业危险的企业,切实做好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农民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病检查和防治工作。

(三)要有效运用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机制,促进企业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工作,并将高危行业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五、宣传咨询。

(一)发挥媒体作用,要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集中和分阶段开展以“平安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做到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8

关键词:地质档案;档案管理;资料共享;账户管理

引言

唐口煤业作为年产5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多年的开采,积累了大量的地测资料,且地质档案资料指导着矿井的生产、规划,高效的利用地测资料,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生产。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以“及时性、真实性、统一性、保密性”为总体思路,积极构建了标准化档案室、电子资料共享平台为主的资料管理体系。通过组建规范化档案室,安排专职档案管理员、建立借还制度和电子目录的录制,提高纸质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通过建立电子资料管理平台,实现电子版地质资料系统共享,并通过设置账户管理等方法,确保地质资料的安全性,实现地质基础资料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有效的提供给各生产单位。

1标准化档案室的建立

标准化档案室主要是系统的将地质资料进行分类,并统一进行编号,按照统一顺序进行摆放,同时建立电子目录档案,方便资料的核查。

(1)建立地测资料档案室,并安排专职档案管理员,对资料室进行全面的整理,收集建矿以来的电子档案,进行汇总。

(2)系统的整理档案室内资料,对档案柜分类并标示注记牌,将档案资料存入相对应的档案柜内。

(3)统一制作档案柜内资料盒标签,将资料盒按照顺序依次排列。

(4)建立档案资料的电子目录,包括档案柜号、档案盒号和档案盒内目录,便于查找纸质档案。

(5)建立了档案借还制度,借出时登记借阅科部室、借阅人和借阅时间,完善了借阅档案的标准化管理。

2地测资料电子化共享平台的建立

地测资料共享平台的建立主要依托于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文档管理中,建立一个独立的文档,作为地测基础资料的存储平台,从整个测区的地质基础资料开始入手,将建井以来的地质资料根据资料的种类,建立不同的文档、目录,将资料分门别类的全部录入到电子共享平台中,实现了地测资料的集中管理、自动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地测资料的作用,改变了人工管理落后、被动的局面。

共享平台建立基于网络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实现资源共享的保密、安全,地测部门内部人员凭借账户和口令可以对平台内的资料进行随时浏览、查阅和使用,与传统查阅纸质地测资料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能有效的完成矿山地测专业的数字化工作。

3结束语

电子共享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资料存储方式,健全和完善了矿井地测保障系统,同时完善了标准化档案室,使矿井地测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该平台的投入使用,不仅为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提高地测工作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且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化保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辉.实验基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研制[D].信息工程大学,2000.

[2]刘少春.地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应用[a].

2004年全国“数字矿山”与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C].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综合素质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38-02

由教育部、安监总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增加学生到煤炭企业实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走出去”等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加快和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煤炭行业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煤炭人才是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采矿工程专业肩负着培养煤炭人才的艰巨任务。该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属于艰苦专业。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1.多个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1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高校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时应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获得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高校对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各自的培养模式。

2.各高校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近年来各高校采矿工程专业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比如重庆大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组建了虚拟矿井实验室,模拟了开拓过程和巷道布置方式,使学生通过模拟现实,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感官认识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加科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动脑的习惯。实施实物组件式教学模型,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物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河北工程大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同步进行建设,其中采矿实训基地由校企共同建设。在实训基地装备了一个长30米左右的采煤工作面,并安设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制作了各种模型,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参观学习,这些模型还可以为机电、安全等专业进行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该校还利用校友关系联系实习地点、请矿工程技术人员作报告、带学生毕业设计、有科研的教师在搞科研过程中带学生下井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西安科技大学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山西阳泉煤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大学生实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川煤集团和陕煤化工集团等的合作,深入推进已获批的教育部“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弥补校内基础实验和科研实验平台资源不足,提升专业实践训练条件。

3.采矿工程专业实践作品大赛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造了平台。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目前,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已成为各高校展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目前,煤炭类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大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公共课、基础课课时比例较大,实践教学课时减少,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足。

2.实习经费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无奈之下,只能靠削减实习时间来保障实习,在短时间内学生对实践技能掌握较少,致使实习效果下滑。

3.学生实习下井次数难以保障。教师大多是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实习地点,企业领导考虑校友的关系接待了实习,但是考虑到学生入井的安全问题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多不愿意安排学生到井下参观学习,因此学生的下井次数难以保障,一般每次实习能下井一到两次。

4.学生顶岗实习较难实现。一是煤炭企业没有假期,每天都有生产任务,将学生安排到煤炭企业的科室以后,企业领导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实习,但同时又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做,因此不能完全把时间投入到带领学生实习上。二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尚未完全掌握,实际操作设备能力及其有限,不能跟随工作人员到井下跟班作业,导致不能完全实现顶岗实习。三是学生如要顶岗参与煤矿工作,必须与煤矿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学生在实习期一旦出现安全状况,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因此,顶岗实习难以实现。

5.井下实习效果不理想。由于煤矿井下空间有限,噪声大,学生人数多时会有部分学生听不清,自己对实际的内容又看不懂,所以下井实习多是走马观花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环节了解少。根据对煤炭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6.青年教师缺乏煤矿现场实际工作经验。青年教师大多都是连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在读研究生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但是在煤矿现场工作的经历很少,缺乏煤矿实践经验,在指导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

二、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任务导向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例如:一是任务导向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将学生分成4-5个调研学习小组,每组学生分配专项调研任务,并有一组学生专门与煤矿的采区设计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来完成任务,形成专项调研报告,使学生能够撑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讨论法。各调研学习小组将调研的成果进行相互讨论和学习,实现调研成果的共享。每次升井后,组织学生对下井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时时跟踪指导,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构建“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考核方法,全方位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和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等,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与煤炭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在煤矿现场的实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煤矿的生产系统、采煤工艺;学生可以分配到各个科室轮流进行跟班学习和锻炼。例如:学生可以到采煤队、掘进队、通风科、矿压办、瓦斯抽放科、计划科等,学习各项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查找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科研项目带动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采矿工程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多的优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一般多针对煤矿中某一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项目组中有多名科技工作者,有学科间的交叉,可以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指导。学生根据具体参与项目内容,可以申请大学生科研立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项目带动实践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地点少的情况,同时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五)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是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可以去煤矿进行不定期的挂职锻炼。例如:教师可以每年安排不少于一个月时间的挂职锻炼,参加挂职单位全过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在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对挂职单位提供科技服务。二是青年教师可以进驻校内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自身实践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煤炭企业对采矿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3-0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4号.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关于推动煤炭人才工作“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cn/page/zt/130130/zdyj/13.doc,2013.1.29.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4]崔景昆,李新旺.建设采矿实训基地,缓解学生实习困难[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4)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煤炭产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2.23(4)

[6]刘祥鑫,孙光华,李占金.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模式优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7]谭思超,张志俭等.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专刊),2007

煤矿安全经验分享篇10

一、煤矿项目建设程序

资源勘探阶段:由项目拟建单位向国土部门申请取得探矿权。这个过程一般由国土部门审批,需要完成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同时每个人阶段的成果需报国土部门审批。根据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区建设总体规划,初步划定项目建设范围,初步确定拟建煤矿项目的规模、服务年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和采矿权价款评估报告的编制。取得采矿许可证(由国土部门批复)

项目立项阶段:由项目拟建单位完成项目建议书,完成可行性报告的请示文件、有资质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意见。这个过程需完成的支持性文件有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选址意见书、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驻军部队出具的无军事设施的材料、当地文物部门出具的有无文物证明、职业病防治与消防安全、有权单位出具的比较明确的资金保证承诺证明、项目法人组建方案、供电协议和开采地下水批复、地质环境评价及地质灾害评估。完成项目立项申请和初步设计审批。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建设用地许可证的批复、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

项目建设阶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施工阶段,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按招标程序进行合法建设,监理单位全过程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行政府监督职能,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按合同执行,整个建设过程严格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进行。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首先完成联合试运转批复;其次进行联合试运转;同时完成各专项验收(主要有安全专项验收、消防专项验收、环保专项验收、节能专项验收、职业卫生专项验收、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档案专项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认证);最后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生产阶段:完成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正式投入生产,进行项目建设审计工作。

项目后评估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对项目投资情况和生产盈利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并出具后评估报告。

二、近年来煤矿项目建设中的先进建矿理念;

1、系统环节简单化:首先实现矿井的“一井一面”,也就是一座矿井只布置一个生产工作面,这样,相应的掘进工作面,通风巷道,排水设施,供电设施等就大大减少,自然而然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运输系统、通讯系统等也就简单了;其次实现主运输系统的无煤仓连续运输(立井开拓除外),就是运煤系统采用胶带运输,同时取消一往设置的井下煤仓,直接由顺槽皮带通过转载机到大巷皮带,再直接通过主运输皮带提升到地面储煤仓。

2、装备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首先实现采煤、掘进设备的现代化,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其次实现绞车房、井上下变电所、通风机房、井下水泵房、压风机房等无人值守自动化;再次实现各系环节的集中控制和数据实时上传,信息联网共享。

3、采煤工艺现代化:首次实现7m以下煤层的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工艺;其次根据煤层煤质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减少煤柱尺寸和截面;再次是加大综采工作面长度,减小掘进巷道数量。这三方面均达到了提高回采率,有效利用有限煤炭资源的目的。

4、防治瓦斯层次化:就是对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瓦斯矿井分层次管理和要求。突出矿井必须进行预抽、预放,实现瓦斯卸压、降压和利用,满足抽采达标。高瓦斯矿井必须搞好瓦斯抽放和利用,实现抽采达标和安全生产。对于瓦斯矿井采用高瓦斯矿井管理,提高了防治成本,但减少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安全生产。在瓦斯防治上,提出了“理念引领、先抽后采、工程为主、以风定产,装备提升、技术创新、抽采达标、管理到位”的瓦斯防治工作理念,坚持“地面钻井抽采、开采保护层使用千米打深孔区域性预抽、岩石底抽巷穿层钻孔抽采、顶板岩石高抽巷、本煤层顺层钻孔等方式的综合立体抽采,提升瓦斯抽采系统能力、优化通风系统等瓦斯治理技术措施。

5、防治水阶段化:第一阶段对采区范围进行三维地震物探,基本探明采空区和地质构造情况;第二阶段在地面用瞬变电磁法或直流电法初步探测地层中水源体情况;第三阶段在井下巷道中用瞬变电磁法或直流电法探测巷道顶底板及前进方向的水源体情况;第四阶段实施井下巷道钻探验证。

6、煤矿生产行政化,工人上班人性化。简单地说就是改变原来一直沿用的“三八“或“四六”工作制度,改为行政上班制度,即是一线工人每天上班时间均为早上8:00至下午4:00共8小时;其他时间段在井下实行检修、巡查、值班制度,煤矿的通风、排水、提升及正常检修在此阶段进行;而行政工作人员作息时间为早上8:00—12:00,下午2:00—6:00;完全改变煤矿工人的上班习性,使煤矿工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层次发生根本的转变,也实现一线工人上白班的正常生活,使煤矿工人的“煤黑子、老地下”帽子彻底摘除。

7、安全生产本质化,使矿井实现本质安全。系统简单了利于安全管理,装备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有助于安全管理,采煤工艺现代化更符合安全规律,瓦斯和水两大专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了就排除了主要的安全隐患,工人上班更加人性化,工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信心更促进了安全和规范操作,从而就达到了本质安全。

三、先进建矿理念的合法化需要的阶段和过程

以上这些建矿理念部分已经得到了合法运用,但部分仍处于比较争论的状态,这就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周期来实现。

采煤工作面数量的控制是达到井下系统简单化的根本,山西省已全面推行。随着采煤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大采高、长工作面采煤工艺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先进的采掘设备、自动化控制、数据共享技术也逐渐推行开来。

防治瓦斯和水的理念,还存在部分无法接受的情况,主要是成本费用的大大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但确保了安全生产。

最大争议的就是煤矿生产行政化,因为初步设计建设规模、设备选型是按每天“三班制”或“四班制”进行计算,才达到投计能力的。现在一线工人上班时间短了,生产的时间也就短了。如何能达到设计能力?就要加大设备选型、加长工作面、实现连续运输,这就必然导致与初步设计的设备选型、工作面长度、采煤工艺等出现不一致,更深一层是不能完成煤矿竣工验收,这就是焦点问题,在此只能提出。

四、先进建矿理念与煤矿项目建设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

先进的建矿理念与煤矿项目初步设计中的观点和做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先进的建矿理念与煤矿设计规范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初步设计的观点和做法是符合煤矿设计规范的,可煤矿设计规范的更新一般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少则十年,多则十五至二十年才能更新一次,而近年来煤矿设备、技术、开采工艺、掘进方法、自动化水平可以说有了一场革命,已经超过了设计规范的更替速度,这也就给煤矿先进建矿理念的合法、合规化带来了困难,出现了障碍。

五、如何突破这种关系来实现先进的建矿理念

以上七条新理念中,第1、2、3、5、7条人们都乐于接受,且非常赞成。第4条的瓦斯防治理念,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矿井的建设成本,需要根据矿井自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方案对比,论证利弊大小,但总体来说矿井的安全性更强了,容易实现安全建设了。最为难以接受的是第6条。这个理念是全新的,且与目前的煤矿设计规范有点不吻合的,就是煤矿生产的不连续工作制度。

1、加快设计规范和有关政策的更新速度。

2、开展先进建矿理念的大力宣传工作,通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先期接受,再向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