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发展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8:03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1

当前,正值我县春耕大忙季节,xx长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狠抓传统支柱产业的提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小区域经济,使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下面就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

20*年,全县春耕生产动手较早,农田地备耕充分,农业及农资部门及早就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目前,全县大春生产栽种进展十分顺利,截止4月10日,全县完成大春栽种面积万亩,同比万亩,完成计划的%。其中:水稻栽插万亩,同比万亩,完成计划的%;旱谷播种万亩,同比慢万亩,占计划的%;玉米播种万亩,同比快万亩,占计划的%;薯类栽种万亩,同比万亩;杂粮下种万亩,同比快万亩;豆类下种万亩,同比快万亩。

二、各项农业生产措施落实情况

1、蔗、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生产情况

(1)高优蔗园建设情况

20*/20*植期,共完成高优蔗园建设面积万亩,占计划万亩的%,其中,秋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万亩的%;冬春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万亩的%。

20*/20*榨季,实际砍蔗面积*万亩,较上一榨季减0*万亩,实现农业产量*万吨,较上一榨季增*万吨,农业产值达*万元,较上一榨季增*万元。工业入榨量为*万吨,较上一榨季增*万吨;入榨蔗平均含糖份和产糖率分别为*和*,较上一榨季明显提高;生产白砂糖*万吨,生产酒精0*万吨,工业产值*万元,实现蔗糖业总产值*万元,较上一榨季增*万元。

(2)茶叶生产情况

20*年,全县茶叶面积累计达*万亩,新建高优生态茶园0*万亩,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万亩,茶叶可采摘面积达*万亩,毛茶产量*1吨。农民实现茶叶收入*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00*万亩(含农场),其中,2000—20*年建成高优生态茶园*万亩(含0*万亩的无公害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老茶园*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今年计划完成万亩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任务,现已完成开挖种植沟万亩,完成计划的%。

2、生物能源完成情况

目前,全县共完成木薯种植亩

3、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调供情况

去年11月至今年4月10日止,共调入两杂种子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万公斤,玉米群改种万公斤,截止4月10日,共销售杂交水稻种子万公斤,杂交玉米万公斤,群改种万公斤。4月10日止,县供销社、勐省糖业公司、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调进化肥吨,其中,尿素吨、复合肥吨、钙镁磷肥吨、其它肥料吨;农药吨,其中,杀虫剂吨、除草剂吨、杀菌剂吨;农膜吨。农用物资就位早,数量充足,为今年的大春粮食生产提供了物资保障。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利用农闲时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今春全县共建成高稳产农田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完成坡改梯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万亩,开挖新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完成水利排灌沟渠建设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万个,完成土石方开挖工程万立方米。

4、三大粮食作物各项增产措施落实情况

(1)良种种推广情况

截止4月10日,全县共完成良种推广万亩,占计划的%,其中,杂交水稻万亩,占计划的%,水稻中矮杆良种万亩,占计划的%,优质稻完成万亩,占计划的%;玉米良种完成万亩,占计划的%,陆稻良种完成万亩,占计划的%。

(2)各项配套措施完成情况

①实施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项目*万亩,占计划的*;②培育壮秧万亩,完成计划的%;③推广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④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⑤完成测土配方施肥万亩,占计划的%;⑥推广山区旱粮多元化立体栽培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⑦切实加强对大小春粮经作物病虫草鼠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共发出病虫简报期份,指导大田防治万亩次,占计划的%。⑧为使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期,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份。

(3)中心样板落实情况

典型引路样板推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惯用做法,也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以在生产上应用的重要手段。我们选择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群众文化素质高,经济基础好,集中联片的田地块举办样板。据统计,截止4月10日,完成各项中心样板万亩,其中,优质稻示范样板*万亩,杂交玉米示范样板*万亩;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样板*万亩;杂交陆稻示范样板*0*万亩;高寒山区粳型杂交水稻(鄂粳杂)示范样板*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万亩;旱地立体栽培示范样板*万亩;水稻旱育稀植示范样板*万亩。

5、小区域经济作物的种植完成情况

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开发具有佤山品牌的地方名、特、优、稀农产品,目前为止,全县共推广无公害蔬菜0*0*万亩,小区域经济*万亩,其中:香红辣*万亩,香红蒜*万亩,黑葵花*万亩,土烟*万亩,草果*万亩,香芋*万亩,芝麻、苏子等*0*万亩;开发花椒、核桃、木瓜等经济林果*万亩,使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值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新品种、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

今年根据我县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在去年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高产性等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共计亩。其中,杂交稻品种个,杂交玉米品种个,以期通过良种试验种植。带动全县良种种植面积。

7、农资市场清查整治情况

为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保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我局共组织开展赶科普街*次,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次,食品安全宣传*次,整顿农资市场*个,检查农资门市*个。对农资经营大户进行农药标签抽查*个,农业系统内部自检自查*次,均未查到不合格的化肥、农药流入我县。查处假种子案件*起,使我县的农资市场质量得到保证,避免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我县*的土地面积是山区,交通不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的救灾、防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弱,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仍属于自然农业的现状。

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大春生产形式严峻。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群众的生产费用增加。加之财政困难,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措施不够力,群众的购买力弱,三大作物生产缺肥现象突出,特别是山区玉米更为严重。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上也因缺钱,不能及时施药预防。

三是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由于缺乏农技推广经费,各项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均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农业技术全面普及的难度越来越大,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新机具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

四是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由于农业系统内部执法部门多,局上又无专门的执法协调机构和人员,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落实不够到位,广大农民不知法不懂法,出现了法盲的误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要取得我县20*年农业工作新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调动,农产品市场价格拉动,各项工作推动的有利时机,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抓好“十一五”期间我县“*”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及工作基础,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及农业技术普及率,确保粮食丰产。

结合实际,加强水稻新品种引试推广,促进坝区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山区粳稻良种的利用率;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我县玉米良种实行补贴的时机,合理布局不同海拔高度的玉米品种结构,特别要做好适宜东部高海拔地区,和西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杂交玉米良种的引种推广工作,在水稻、玉米良种利用上取得更大突破。以项目为载体,抓示范样板建设,带动面上技术推广,认真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配套落实优质高产良种、培育壮秧、规范化栽培、水稻多样性抗病混栽、陆稻立体栽培、玉米立体栽培、平衡施肥、蓄留再生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配套措施。要正确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农业结构调整理解为“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玉米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资补贴工作,加大宣传落实力度,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应用良种的积极性。

(二)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立县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县农业发展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竟争力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橡胶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培植木薯、核桃新兴产业。

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甘蔗、茶叶、橡胶经济水平。要加强蔗区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实现原料蔗生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目标,提高蔗糖业竞争力;要持续大干高优茶园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整合茶叶品牌,加强宣传和市场开拓,尽快产生品牌和规模效应,极积开发茶叶新品种,做到名优茶和大众茶同时抓;要抓住天然橡胶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条件,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做好橡胶种苗培育,中小苗管理,割胶技术培训,胶林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木薯、核桃新兴产业的培育。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品种对路既要适合自然条件,又要适应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高标准种植,加强管理,良种良法配套,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三)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县仅有勐省糖厂可以称得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十分低下,农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在结构调整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要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对现有企业通过重组和联合,加强资源整合,为其争取配套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落实有关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它们引进资金、技术、人材,建设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要引导、扶持、壮大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等农村中介组织,使它们成为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有效纽带,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自我服务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要积极培育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把培育好、利用好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有力武器,不断总结并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技术培训、项目扶持上给予倾斜,增加其发展后劲,使他们在先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四)抓好示范亮点,推动整体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围绕全县*个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抓工作典型,所选择的典型不求多,只求精,要在新、奇、特上下功夫,要有新内容,新特色,新看点,示范作用要强,推广价值要高。在办样板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实施方案、有工作措施、有责任人,要自始至终加强管理,达到种植规范,管理科学,记载详细,数据完整,说服力强,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农村国债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沼气建设,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持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落脚点,要把建好沼气池作为一场硬战来打,在布局上要做到集中布局,科学规划,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精心组织实施,杜绝或减少病、废池,提高建池质量,同时要加大农村能源技术培训力度,造就一支沼气池建设、管理专业队伍。

(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省、市两级的充分肯定,为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档次水平不高,劳务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甚至由于输出的男女比例不平衡,还导致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输出和转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要在输出的档次上下功夫,着力打响劳务经济“佤族歌舞”这一品牌,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20*年我县农业项目的争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上级支持的立项资金达*万元,其中拨付到位的项目资金达*万元,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随着国家新

农村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农业项目争取的一个有利时机,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广泛收集信息,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在我县立项实施。一是在建的农村国债沼气项目,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力配合,确保力量,确保任务完成,确保项目顺利验收;二是项目的争取,要多看、多听,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充实完善项目库,各股、室、中心、站、校要及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尽快确定自己的申报项目,并加紧编写项目材料。

(八)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坚决遏制涉及农民负担的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的发生,防止农民负担出现新的反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认真解决和调处各种土地纠纷和矛盾,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三要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集体财务审计监督,要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制度,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村应重点加强监管,尽量减少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矛盾;

三要严把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关,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2

当前,正值我县春耕大忙季节,*长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狠抓传统支柱产业的提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小区域经济,使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下面就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

20*年,全县春耕生产动手较早,农田地备耕充分,农业及农资部门及早就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目前,全县大春生产栽种进展十分顺利,截止4月10日,全县完成大春栽种面积万亩,同比万亩,完成计划的%。其中:水稻栽插万亩,同比万亩,完成计划的%;旱谷播种万亩,同比慢万亩,占计划的%;玉米播种万亩,同比快万亩,占计划的%;薯类栽种万亩,同比万亩;杂粮下种万亩,同比快万亩;豆类下种万亩,同比快万亩。二、各项农业生产措施落实情况

1、蔗、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生产情况(1)高优蔗园建设情况20*/20*植期,共完成高优蔗园建设面积万亩,占计划万亩的%,其中,秋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万亩的%;冬春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万亩的%。20*/20*榨季,实际砍蔗面积6.776万亩,较上一榨季减0.324万亩,实现农业产量23.97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87万吨,农业产值达4551.7万元,较上一榨季增1519万元。工业入榨量为20.54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36万吨;入榨蔗平均含糖份和产糖率分别为14.72%和13.2%,较上一榨季明显提高;生产白砂糖2.7万吨,生产酒精0.155万吨,工业产值12*3.5万元,实现蔗糖业总产值16625.2万元,较上一榨季增6492.3万元。(2)茶叶生产情况20*年,全县茶叶面积累计达9.6万亩,新建高优生态茶园0.535万亩,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978万亩,茶叶可采摘面积达6.3191万亩,毛茶产量2016.1吨。农民实现茶叶收入2115.1万元,比上年增720.6万元,增51.6%。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9.0*万亩(含农场),其中,2000—20*年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4369万亩(含0.7886万亩的无公害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8.2%;老茶园5.5682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61.8%。今年计划完成万亩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任务,现已完成开挖种植沟万亩,完成计划的%。

2、生物能源完成情况

目前,全县共完成木薯种植亩

3、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调供情况去年11月至今年4月10日止,共调入两杂种子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万公斤,玉米群改种万公斤,截止4月10日,共销售杂交水稻种子万公斤,杂交玉米万公斤,群改种万公斤。4月10日止,县供销社、勐省糖业公司、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调进化肥吨,其中,尿素吨、复合肥吨、钙镁磷肥吨、其它肥料吨;农药吨,其中,杀虫剂吨、除草剂吨、杀菌剂吨;农膜吨。农用物资就位早,数量充足,为今年的大春粮食生产提供了物资保障。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利用农闲时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今春全县共建成高稳产农田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完成坡改梯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万亩,开挖新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完成水利排灌沟渠建设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万个,完成土石方开挖工程万立方米。

4、三大粮食作物各项增产措施落实情况(1)良种种推广情况截止4月10日,全县共完成良种推广万亩,占计划的%,其中,杂交水稻万亩,占计划的%,水稻中矮杆良种万亩,占计划的%,优质稻完成万亩,占计划的%;玉米良种完成万亩,占计划的%,陆稻良种完成万亩,占计划的%。(2)各项配套措施完成情况①实施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项目3.71万亩,占计划的55.37%;②培育壮秧万亩,完成计划的%;③推广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④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⑤完成测土配方施肥万亩,占计划的%;⑥推广山区旱粮多元化立体栽培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⑦切实加强对大小春粮经作物病虫草鼠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共发出病虫简报期份,指导大田防治万亩次,占计划的%。⑧为使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期,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份。

(3)中心样板落实情况典型引路样板推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惯用做法,也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以在生产上应用的重要手段。我们选择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群众文化素质高,经济基础好,集中联片的田地块举办样板。据统计,截止4月10日,完成各项中心样板万亩,其中,优质稻示范样板0.4万亩,杂交玉米示范样板2.5万亩;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样板0.2万亩;杂交陆稻示范样板0.*万亩;高寒山区粳型杂交水稻(鄂粳杂)示范样板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0.15万亩;旱地立体栽培示范样板0.4万亩;水稻旱育稀植示范样板0.4万亩。5、小区域经济作物的种植完成情况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开发具有佤山品牌的地方名、特、优、稀农产品,目前为止,全县共推广无公害蔬菜0.32*万亩,小区域经济1.145万亩,其中:香红辣0.34万亩,香红蒜0.1万亩,黑葵花0.25万亩,土烟0.1万亩,草果0.15万亩,香芋0.12万亩,芝麻、苏子等0.*5万亩;开发花椒、核桃、木瓜等经济林果2.176万亩,使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值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新品种、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今年根据我县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在去年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高产性等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共计亩。其中,杂交稻品种个,杂交玉米品种个,以期通过良种试验种植。带动全县良种种植面积。

7、农资市场清查整治情况为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保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我局共组织开展赶科普街1次,放心农资下乡宣传2次,食品安全宣传2次,整顿农资市场10个,检查农资门市13个。对农资经营大户进行农药标签抽查15个,农业系统内部自检自查1次,均未查到不合格的化肥、农药流入我县。查处假种子案件1起,使我县的农资市场质量得到保证,避免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我县99.2%的土地面积是山区,交通不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的救灾、防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弱,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仍属于自然农业的现状。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大春生产形式严峻。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群众的生产费用增加。加之财政困难,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措施不够力,群众的购买力弱,三大作物生产缺肥现象突出,特别是山区玉米更为严重。

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上也因缺钱,不能及时施药预防。三是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由于缺乏农技推广经费,各项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均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农业技术全面普及的难度越来越大,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新机具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四是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由于农业系统内部执法部门多,局上又无专门的执法协调机构和人员,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落实不够到位,广大农民不知法不懂法,出现了法盲的误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要取得我县20*年农业工作新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调动,农产品市场价格拉动,各项工作推动的有利时机,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抓好“十一五”期间我县“5.8”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及工作基础,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及农业技术普及率,确保粮食丰产。结合实际,加强水稻新品种引试推广,促进坝区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山区粳稻良种的利用率;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我县玉米良种实行补贴的时机,合理布局不同海拔高度的玉米品种结构,特别要做好适宜东部高海拔地区,和西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杂交玉米良种的引种推广工作,在水稻、玉米良种利用上取得更大突破。以项目为载体,抓示范样板建设,带动面上技术推广,认真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配套落实优质高产良种、培育壮秧、规范化栽培、水稻多样性抗病混栽、陆稻立体栽培、玉米立体栽培、平衡施肥、蓄留再生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配套措施。要正确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农业结构调整理解为“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玉米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资补贴工作,加大宣传落实力度,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应用良种的积极性。

(二)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立县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农业发展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竟争力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橡胶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培植木薯、核桃新兴产业。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甘蔗、茶叶、橡胶经济水平。要加强蔗区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实现原料蔗生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目标,提高蔗糖业竞争力;要持续大干高优茶园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整合茶叶品牌,加强宣传和市场开拓,尽快产生品牌和规模效应,极积开发茶叶新品种,做到名优茶和大众茶同时抓;要抓住天然橡胶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条件,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做好橡胶种苗培育,中小苗管理,割胶技术培训,胶林管理和更新工作。二是稳步推进木薯、核桃新兴产业的培育。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品种对路既要适合自然条件,又要适应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高标准种植,加强管理,良种良法配套,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三)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县仅有勐省糖厂可以称得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十分低下,农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在结构调整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要围绕“5.8”产业基地建设,对现有企业通过重组和联合,加强资源整合,为其争取配套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落实有关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它们引进资金、技术、人材,建设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二要引导、扶持、壮大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等农村中介组织,使它们成为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有效纽带,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自我服务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三要积极培育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把培育好、利用好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有力武器,不断总结并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技术培训、项目扶持上给予倾斜,增加其发展后劲,使他们在先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四)抓好示范亮点,推动整体工作。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围绕全县35个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抓工作典型,所选择的典型不求多,只求精,要在新、奇、特上下功夫,要有新内容,新特色,新看点,示范作用要强,推广价值要高。在办样板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实施方案、有工作措施、有责任人,要自始至终加强管理,达到种植规范,管理科学,记载详细,数据完整,说服力强,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农村国债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沼气建设,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持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落脚点,要把建好沼气池作为一场硬战来打,在布局上要做到集中布局,科学规划,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精心组织实施,杜绝或减少病、废池,提高建池质量,同时要加大农村能源技术培训力度,造就一支沼气池建设、管理专业队伍。

(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省、市两级的充分肯定,为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档次水平不高,劳务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甚至由于输出的男女比例不平衡,还导致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输出和转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要在输出的档次上下功夫,着力打响劳务经济“佤族歌舞”这一品牌,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3

一、农业生产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1-3月份,预计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6亿元,可比价增幅4.7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27.34元,增长7。

1、粮食生产情况。主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挖掘边远田、缺水田复耕,全县共落实播种面积54.5万亩。其中,水稻37.3万亩,旱杂粮17.2万亩;计划全年粮豆总产实现22万吨,与上年持平。二是建立超级稻示范片。在9个乡镇建立千亩超级稻超高产示范片1万亩,中心示范片年亩产超“三纲”,带动片年亩产超“吨粮”,以此带动全县10万亩再生稻生产。在高山5个乡镇建立千亩早中稻超高产栽培示范片5000亩,计划平均亩产超700公斤,促成11万亩早中稻单产提高。三是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把粮食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责任制,把全年的粮食生产面积、总产量等进行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年终进行目标考核,把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与粮食生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抓粮食生产的合力。四是大力推广新肥、新药、新种、新技术、新机械,由政府承担推广“五新”的风险,真正让农民在“五新”推广过程中得实惠。争取今年良种覆盖率98.5,早稻优质率达82.6,中、连晚稻优质率90.2。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以上,其中按照“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应到点、指导到户”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5万亩以上。抓好超级稻、双季早稻、再生稻、中稻和烟后示范片17片。落实早稻、再生稻、芦柑等作物“3414”田间肥效试验、简比试验18组。开展园地果树土壤采集2000个,实施金柑测土配方施肥3.5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500亩。五是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保障措施。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耕地保护力度。清理整顿各类园区建设,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努力减少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挤占,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耕地下降速度。对任意占用耕地进行其它建设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计划实施商品粮基地县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6230亩,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3000亩,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2、春耕备耕工作情况。今年春来早,春播季节紧,播面大、任务重。为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民增收,我县把春耕春播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强化领导和技术服务入手,扎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目前正是春耕春插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农技干部树立时间意识,责任意识,广泛动员,全力以赴,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上足劳力,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努力扩大机械作业面积,认真做好春耕备耕。目前全县已落实早稻6.8万亩,再生稻10万亩,春季农机机耕作业面积2.6万亩将于清明节后开始插秧。

3、农业生产服务情况。气象部门及时、准确无误地提供春播时间的气象预报信息,指导春播;农业部门抓住各个关键物候时节,充分利用农村墟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和科技培训。开展“一师一项目、一站一示范”活动,建立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通过“农业155”服务网络向乡村两级的延伸,搞好信息服务,及时为农民提供来电咨询和市场供求信息。今年以来,尤溪县农业155服务中心,共接受农民群众来人、来电咨询2769人次,其中电话2466人次,为农民节省车费46080元,减少误工3295天,同时抓住春耕关键季节,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充分利用农村赶集,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现场指导,围绕主导产业,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农业技术各类培训班39期参加人数达217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3期3920份,为农民提供信息253条,网上资料84条,调剂茶果苗89万株,指导农民果茶园管理3.86万亩、蔬菜生产1.7万亩,指导畜禽防疫3.13万头(只),下乡技术指导472人次,帮助推销农副产品1730吨,水稻种子储备136万斤,接受法律法规咨询44人次,xx电视台宣传17次,为农民群众减少损失增加效益607万元。农业执法大队、工商、物价等部门,认真抓好农资市场秩序的整顿,今年以来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积极开展各项农资专项检查,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开展种子、剧毒杀鼠

剂、高毒农药、肥料、兽药等专项检查,检查农资经营网点200家,抽查水稻种子标签50个,没收散装水稻种子60斤,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称赞,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二是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早汕稻每百公斤保护价140元,良种补贴收购时每百斤补1元。2006年粮食直补107万元全部兑现到位。三是落实省级农村沼气池建设补助,每新建一口8立方米的国标沼气池,带动改橱、改圈、改厠,推广“猪—沼—果(粮、茶、菜等)生态模式,2006年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补助共达71.6万元。四是全面落实购买新农机具补贴,2007年补贴资金将达30万元。

5、防汛备汛情况。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预案制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并把重点放在了解每个村有多少人、有多少地质灾害点、受地质灾害威胁有多少人,以及落实遇到灾情时由谁负责组织转移、转移到哪里去、吃住问题怎么解决等问题上。二是突出物资储备。我县按照关于防汛物资定额储备的要求,做好一线、二线防汛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期拿得出、用得上;抓好队伍建设,组织抢险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作业技术水平,增强抗洪抢险能力,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做好设备维护,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录间系统、卫星云图系统、防汛应急通讯系统和应急备用电源等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加强值班,县指挥部领导和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和上报重要情况和突发事件。三是突出重点地区。我县把居住在小溪边、小河边、低洼地带和房屋结构不太牢靠的群众以及处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高发地带的学校和企业作为重点管理地带,高度重视其防汛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

6、畜牧水产工作情况。一是抓畜牧水产生产,各项指标按序时进度推进。据初步统计,1-3月份,全县肉蛋奶总产量完成7750吨,占年计划任务数的26,比增11;水产品产量2276吨,占年计划任务数的25.52,比增4。二是抓动物防疫工作,力争抓早抓实。年初,在做好春节前后补栏畜禽防疫补免工作基础上,从3月中旬开始重点抓春季动物疫病防治、禽流感防控工作,到目前已完成85春防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是抓大水面开发。重点推广深水大网箱养殖模式。目前,全县已落实100平方米以上大网箱45个,其中已动工23个,已完工17个。四是抓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重点抓上市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防范和杜绝病、死畜禽及其产品上市,让百姓吃上放心肉。五是抓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查处瘦肉精等违禁兽药及生物制品,整顿兽药市场秩序,规范兽药行业。查处电、毒、炸鱼等渔业违法违规活动,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7、森林病虫害及森林防火工作情况。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我县于2006年初以县政府行文成立了“尤溪县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及松材线虫病监测工作小组,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并下发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防范松材线虫病工作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宣传单等渠道和形式,向农户、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防治知识、疫情监测、检疫封锁、松褐天牛防治和森林防火等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防范意识和责任感。我县共投入3万多元印制9万张宣传年画和10万张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宣传单,分发到全县9万多户农户张贴,广为宣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全县各级部门共出动宣传车30辆/次,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增强了全民防范意识。三是明确奖惩制度。对辖区内发现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并向县林业局报告,经取样检验确认为松材线虫病危害致死的,对第一报告人予以奖励;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含森林植物检疫员)在辖区内查获违章调运带有松材线虫活体的松木及制品,或发现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调运松木及其制品的,给予奖励。兑现了2006年度防火责任奖惩,共兑现防火奖金60000元,罚金17600元。四是加强监测工作。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严格监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态势,及时病虫情信息。强化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的监测预警,搞好定期普查,及时清理松枯死木,对于不明原因枯死的松树,及时取样检测并送省、市森防检疫站检验,以便有疫情能及时发现。争取上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配备现代化的的仪器设备,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同时,严格执行县外调进松科木材及省外调进木材检疫审批制度,并做好检疫复检和检疫检查工作。五是抓好队伍建设。各乡镇各自建立了扑火队伍,并对扑火人员进行扑火知识的培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火情,做到有序组织、科学指导、安全扑救。同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还经常督查各乡镇政府、防火办值班到岗情况,县防火办人员坚持实行林业局副科领导分片包干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视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置火情。

8、农资储备及价格情况。我县农资服务机构十分重视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一是提供技术信息。农资服务人员积极开展信息下乡服务,累计100人次,共发放农资服务技术资料1000余份,提供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春耕备耕等各类服务50多次。二是搞好市场建设。加强对春耕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共执法20多人次;同时,为改造我县农资经营业态,提升农资服务水平,组织12个骨干网点参加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及时有效地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三是积极储备农资。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各类农资服务机构(不含烟草)已调入化肥15400标吨,占年需求量的70,其中尿素2000标吨,复混肥4000标吨,磷肥4000标吨,碳氨5000标吨,钾肥400标吨。四是农资价格相对平稳。尿素(含氮46)零售价格2000元/吨,过磷酸钙零售价格460—500元/吨,钙镁磷肥零售价格500元/吨,以杂优种子为重点零售价格为7—13元/斤,国内农药如敌敌畏(350ml/瓶)零售价格7.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有部分农资价格有所提升,碳酸氢铵(含氮17以上、水分≤3.5)零售价为610--620元/吨,去年零售价为560元/吨;进口农药零售价格有所上升,农达(100ml/瓶)今年零售价格8.0元/瓶,去年7.5元/瓶,比升7.1;甲基托布津(100克/袋)今年零售价格6.5元/袋,去年6.0元/袋,比升8.3,主要原因是进价及运输成本提高。

二、今年农业工作重点

2007年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胡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1、在产业发展上突出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粮食、畜牧、水产、蔬菜、食用菌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两叶两柑两竹一稻一油”(茶叶、烟叶、金柑、芦柑、毛竹、绿竹、优质稻米、茶籽油)特色产业,按照“一个产业重点抓十个典型村、一百户示范户、10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片”要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营销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农产品等级和质量标准,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促使农业经济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通路、通水工程,改善生产环境。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农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农业155”和“林业96355”工程。

2、在运作模式上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加大对优势产业项目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涉农部门挂钩帮扶政策,重点扶持沈郎食用油、金门春生物制品、丰业农产、三恒竹木制品、三星竹木制品等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广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二次返利”典型做法,要求每个乡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创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1个以上。三是培育农业经纪人。抓好农业经纪人培训,提升农业经纪人营销水平,建设一支100人以上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规范运作“市场农村经纪人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民与市场搭起信息沟通、物质流通的桥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3、在农民培训上注重技能提升。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创业、绿色证书、星火实用技术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计划,积极发展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在各乡镇、村培育一批劳务经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通过劳务经理队伍促进劳动力与企业的对接,使尤溪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业投入的需求与可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我县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土地治理、农田改低、烟田配套基础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规划实施好西城、西滨3500亩土地整理项目和茶籽油、茶叶产业化经营项目。二是加快以“六千”为主的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山地水利等“六千水利”工程项目,并在其他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引入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兴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三是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抓好水稻收割机械化,实现水稻机械收割2.5万亩。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完善防汛防台风、灾害性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动植物病虫害疫病的防控,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危急处置机制。加强森林防火,确保林区安全。

(三)重视“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工作取得实效

1、切实加强领导。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把握“三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认真分析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机制。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都明确一位副书记分管“三农”工作。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各级各部门树立全局观念,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一体运作的工作格局。

2、增加“三农”投入。坚决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今年县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一倍。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种社会资源,建立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一点、村级集体投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的筹资机制,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县财政在预算内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和从城镇开发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提取3,并设立专户;整合包括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卫生、交通、能源、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各级各类农村专项资金,适当集中统筹投放支农重点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整治村。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4

*镇位于*坝子南端,全镇共有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20

年末总人口47243人,其中农业人口31278人、城镇居民1596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656元。近几年来,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群众增收,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镇加快了核桃产业的拓展力度。至2010年规划发

展核桃总面积为17400亩。现我镇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240亩(其中:产前期10740亩、初产期270亩、盛产期230亩),目前,我镇核桃年

产量为75吨,年产值为180万元。2009年计划种植4000亩,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核桃产业已逐步成为我镇一项重要的后续产业

二、*镇响水凹早时核桃基本情况

我镇文武社区响水凹水库早时核桃种植区域现有核桃面积964亩,于2007年1月种植,涉及农户510户,种植区域为玉湖公园(响水凹

水库)的木鱼山和营盘山,该项目实施后,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将对玉湖公园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种植过

程中考虑到当地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采用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的方式种植,种植规格为4*4或4*5,初植密度为每亩42株或每亩34株

,品种以79014、79026、85227、903*云新系列早时核桃为主。在核桃造林的管护上,以文武社区为主,县林业局给予全面的技术培训

指导,文武社区把核桃管护纳入乡规民约,明确了具体的管护措施和管护经费筹措方法。目前,核桃幼林长势良好,开始零星挂果,在

实现了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又开辟了一条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我镇核桃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群众观念陈旧,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二是投入不足。

三是科技创新支撑力弱。科技推广经费不足,科技推广不到位,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延长了核桃投产期,影响了核桃种植经济效益,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四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附加值低,核桃产业整体效益难以显现。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镇将全力把核桃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好抓实: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

领导,认真落实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理顺集体林权管理体制,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

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抓好科技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措施,提高核桃种植、管理水平。四

是通过市场导向和计划调控,引入多渠道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在提高核桃附加值上狠下功夫。

三、请求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镇财政困难,各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切实加强我镇生态建设和核桃产业发展,请求市、县帮

助协调解决以下问题:

(一)请求市、县多给予我镇核桃产业发展方面的项目扶持,培育和发展壮大我镇核桃产业,切实推进我镇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

民增收。

(二)鉴于农户投入核桃产业管护资金的能力不足,核桃见效期长,请求市、县提高对核桃种植的亩均补助标准,建议补助金额提高

到60元/亩左右。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5

林业事业是一项关系长远、意义重大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要务工程。加强林业建设,助推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广泛共识和关注热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县先后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竹产业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工程,圆满完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全县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在“林业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林业作用更加凸现,林业地位不断提升,林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21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8.5%,森林覆盖率为64.18%。(有林地覆盖率59.47%,灌木林地覆盖率4.71%),20*年林业产值达972万元(县林业局系统内部统计达5275万元)。

为大力培育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推进农业稳县战略,早在20*年,县委、县政府就鲜明提出了积极发展5万亩竹子、3万亩蚕桑、2万亩花椒、1万亩优质水果的“5321”经济发展思路,明确了做大做强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主导思想。这些年以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竹子基地建设,我县的竹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全县竹林面积已达12.1778万亩,其中20*年以前已有竹林面积3万亩,20*年至2009年共新发展竹林9.1778万亩(慈竹1.4692万亩,黄竹1.*73万亩,水竹8378亩,杂交竹3.1631万亩,麻竹1.7116万亩,苦竹2173亩,毛竹6315亩,绵竹1100亩)。分年度来讲,20*年发展3247亩,20*年1793亩,20*年8429亩,20*年474亩,20*年2835亩,20*年0.5万亩,20*年1万亩,20*年3万亩、2009年3万亩。按80%的保存率计算,我县现有竹林保存面积10.3万亩,现已发放各类竹苗493.5万株,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我县在林业产业发展上,经过了多次尝试,先后规模发展过蚕桑、五倍子、花椒等,但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均未收到较好的效益。就如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在经过大量调查、反复研究的基础上,于20*年确定了“5321”农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五年的实践,只有竹产业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县委、政府看到了这点,并引起了高度重视,于20*年县委、政府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做大做强竹文章,把竹产业培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竹产业领导组,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竹产业的意见》,并出资12万元聘请了西南林学院董文渊博士为我县竹产业发展顾问。特别是20*、2009年加大发展力度,每年都发展3万亩(20*年省厅只给3500亩、40万元,县上配套200万元发展到3万亩,2009年省厅下达23000亩、184万元,县上配套7000亩、56万元)。为了全面完成20*年3万亩竹产业发展任务,年初召开了全县竹产业发展动员会,安县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了乡(镇),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领导经常抓的工作机制,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都亲自到村、到社、到地块指导农户栽竹;春节收假后,县林业局以水林发〔20*〕2号文件组建了以三个副局长为组长的三个工作组共27人,立即分赴三个乡(镇)督促指导此项工作,县派干部驻镇到村督促指导,栽竹期间县乡村干部1000多人次坚守在栽竹现场,严把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规划设计、苗木检疫验收、造林施工、检查验收关。同时还实行风险责任金制度(如向家坝镇各村总支书记、村主任交400元,林业站工作人员交200元,任务完不成不予退还),有的村还成立造竹专业队进行造林,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和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全县竹产业发展任务得以较好完成。经20*年8月县级检查验收,全县共完成竹产业3*79亩(成片造林151*亩,零星造林15*7亩),占任务30000亩的100.6%,平均成活率83%。2009年的措施和做法与20*年基本一致,并于今年2月20日前全面完成栽竹3万亩的任务,2009年的还没有组织检查验收。总之,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了“四个决心下够”:一是县委、县政府决心下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一届接一届,持之以恒地抓;二是林业主管部门抓竹产业发展的决心下够,确保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种苗准备等服务到位;三是乡(镇)和村干部的决心下够,广泛发动群众完成造竹任务,加强管理,提高成活率;四是发展竹产业地区群众的决心下够,该退耕还林的坚决退耕还林,适合种植的地块确保用于种竹。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20*年4月,我县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编制了《云南省昭通市*县竹产业发展规划》,拟到“十一五”末,在全县现有竹林8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21万亩,新发展13万亩,分年度是20*年3万亩、20*年4万亩、2009年3万亩、2*0年3万亩。具体布局:一是以盐水公路、水麻高速路、绥水公路为主,在路上起眼能望到的地方全部规划为栽竹,现在有的加强管护,没有的变更栽竹,不成片的能补一窝都得补一窝;最终要形成封闭的竹绿色长廊。二是在各乡(镇)内以沟边、路边、房边为主的“三边”全部栽竹,竹种主要以杂交竹、黄竹、麻竹、毛竹、慈竹为主,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主要以栽黄竹、杂交竹、麻竹为主,海拔在800米以上的主要以栽毛竹、苦竹、甜竹为主。规划于20*年底完成,并通过了省厅的评审,目前正按照规划设计逐年实施。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因为为了能列入全省竹基地县(全省竹基地县规模必须达到20万亩以上),所以在做规划时加大了面积,原有的8万亩,实际只有5万亩左右,新发展13万亩也没有这么多地块来落实,最后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是发展到15万亩。

(三)创新机制,扶持鼓励。发展竹产业要有配套的鼓励政策,整合各项资金,才能发展壮大产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我们借鉴四川长宁县的做法,一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明确规定在农民承包的土地、荒山及自留地和自留山造的竹材归该农户所有,本着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继承和转让;二是退耕还林造竹的土地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鼓励农村能人大户、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个私企业租赁、承包“四荒”地造竹,享受县政府关于天保和退耕还林方面的优惠政策;四是在竹材和竹笋经营上实行竞标经营,并制定了最低保护价(竹材每吨不低于250元,竹笋每吨不低于3000元),切实维护了林农的合法收益;四是在种苗培育上,投资80万元建立了占地80亩的县天保中心苗圃,贷款100万元在两碗乡建立了100亩的杂交竹苗圃,支持、鼓励全县林业系统职工参与育苗,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现全县有4名林业职工参与竹苗培育,育苗800亩,年出竹苗200万株以上。同时严格按照“乡内自给为主、县内调剂为辅、县外购进为补充”和“距离就近、质量就高、价格就低、货比三家”的原则公开购苗,确保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五是继续推行了大户承包造林和个体承包造林新机制,鼓励群众在规划区内开展规模造竹和零星造竹,经申请验收合格后,按照有关工程性造竹给予补助;六是集中资金,培育产业。统筹安排林业工程、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科技项目和资金,重点投入竹基地建设,20*年来,共造竹9.1778万亩,投入资金734万元。

(四)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我们在竹产业建设中,凡外地引进的竹种,如:杂交竹、麻竹等,均先示范,待成功后再大面推广。相继于20*年投资27.5万元在太平乡封顶山建立了500亩麻竹示范基地,20*年至20*年在花坛村的白龙滩、新滩村白果村民小组、成凤村的关田小组共建立*亩杂交竹示范基地,示范效果良好,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和启发群众,调动了群众的种竹积极性。今年,我县将进一步强化竹示范基地建设,县、乡、村均建竹基地样板,县级样板规模不低于300亩、乡镇样板规模不低于200亩。

(五)集中力量,迅速赶超。在前些年实行县级领导挂钩,各乡(镇)相应实行包片责任制,已将全县竹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围绕全县竹产业基地县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十一五”期间全县竹产业总盘达到15万亩的总体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空前重视下,全县上下全体动员起来,大力发展竹产业,去今两年,全县再次掀起了新一轮造竹热潮。县委常委会议对大力发展竹产业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在决策层面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县政府紧接着又召开部署会议,就发展任务、实施步骤作出具体安排,召开了全县竹产业发展会议,县政府主要领导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分管领导直接指挥、全程监管、统筹调度,做到了领导精力的充分到位。各乡(镇)和村组也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意义,进而在发动群众、落实地块、加强组织等具体环节上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作为技术指导服务的林业系统,从局领导到一般干部职工都将精力集中起来,从春节收假开始就实行局领导分片联系乡(镇),技术人员驻扎村组深入地块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不完成,领导不出乡,目标不实现,队员不撤村。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去今两年共赶超发展竹子6万亩,既迅速攀升了面积总量,又严格把关了产业质量。

三、存在问题

我县竹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效益显著,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山区集体经济,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与发展较快的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山区群众没有真正树立起“种竹如耕田”的思想意识,竹产业经营粗放,投入少,产竹率低,重采轻予现象普遍存在,竹林总体质量不高。在我县现有的10.3万亩的竹林保存面积中,50%以上是低产林和效益不高的竹林,尤其是部分竹林长期失管,产量和效益都很低下。

(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县没有竹产品加工企业,与竹基地不能较好地形成一体化,缺少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幅射,竹产品皆属于初级产品,产品档次不高,没有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我县无竹加工企业,资源消耗量大,综合利用率低。

(三)技术指导跟不上,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机制不活,政策措施不配套,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仍不到位。现有竹子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些成熟的先进实用技术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竹产业加工开发研究不够,投入不足。每亩补助80元,只够种苗钱,没有管护钱(肥料、浇水等)。

(四)产业效益不够明显。大量低产林的存在,加上连年采伐,致使成材竹林不多,总体储量不大,效益不高,再加上采伐竹材的运输成本较高,销售价格又上不去,直接影响了林农造竹、护林的积极性。

四、工作建议

竹产业是我县重要的农村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们应该正视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到竹产业发展的潜力,坚定做强做大竹产业的信心,充分发挥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大做强竹产业,促进山区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要大力发展竹产业,把竹产业打造成我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使竹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首先必须理清思路,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竹产业基地县”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竹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加工利用为龙头,建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和竹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竹产业体系;其次必须加强发展竹产业的组织领导,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全县上下应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摆上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强有力的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常设机构(竹业开发管理办公室)、定编、定人、定职、定经费,由该常设机构履行对竹产业生产、规划、管理、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宏观指导,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要依据竹产业发展规模化、竹工贸产业化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全县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对竹产区进行合理布局,确立竹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资源培育,提高竹产业综合效益。目前我县竹林资源总量已达一定规模,但单位面积的产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资源培育的重点是加大科技投入,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坚持科技兴竹,大力加强竹产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技术员。切实建好各级各类丰产示范片,树典型,立样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开展分类经营,在集约经营的商品竹林中,根据加工业布局、市场需求情况区分材用、笋用、笋材两用等不同培育目标,采取不同经营措施,实施定向培育。提高竹林集约经营水平,在强化护笋养竹、竹林抚育施肥、合理采伐挖笋的基础上,推广竹林滴灌、覆盖、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实施竹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我县竹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总体推进竹产业的发展,使竹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要加快竹产业开发步伐。在竹资源培育上,要坚持新造与改造并举的原则,丛生竹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河流两岸、滩涂和缓坡山地大力种植。同时,要全力抓好低产竹林的改造,推广竹林丰产技术,做好低产竹林的除杂垦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合理采伐,提高现有竹林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现有竹林步入良性循环,永续利用的轨道,力争我县竹林面积从现在的12.1778万亩发展到“十一五”期末的15万亩;二要积极开发中小径竹,拓宽竹产业发展空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小径竹资源利用领域不断拓展,发展中小径竹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群众开发热情很高。要在继续鼓励培育杂交竹为主的竹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中小径竹,优化竹种结构,满足市场对笋竹产品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三要利用我县竹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土竹种资源,适当引进适宜生长、经济价值高的外来竹种,规模发展,提高效益。在发展方向上,可结合森林生态建设,在沿江沿溪重点地段发展生态竹林,发挥竹林防护效益。在旅游开发区,可种植观赏竹林,丰富旅游内涵,促进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四旁”、“四荒”适宜地段发展经济竹种,起到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收入的作用。同时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基础的竹种园建成若干个竹子种苗供应基地。四要以市场为导向,延长竹业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由单一利用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逐步提高产品档次。

(三)拓宽筹资渠道,加大产业投入。对我县竹产业实行扶持政策,加大竹产业发展的投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竹产业投资新机制。一是按规定比例收取的竹材育林资金,必须80%返还用于竹林的发展;二是在安排造林资金时,要拿出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营造和改造竹林,特别要抓住国家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的机遇,在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将竹子作为造林树种,鼓励大力发展,促进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竹产业的投入。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6

一、明确业务准入申报要求

开展外汇业务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争取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业务开办资格。——严格按准入流程进行申报。第一是向银监局提交外汇业务开办的申请。第二是向人行外管局申请金融机构识别码和标识码开办结售汇业务申请加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第三是加入外汇金宏系统、加入其他相关外汇业务系统。第四是核定结售汇头寸限额、申请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额度。第五是缴存外汇存款准备等流程进行申报办理。——明确业务申报内容。外汇业务开展所涉及的申报包括有国际收支申报、账户内结售汇信息、外汇账户信息申报、银行自身外债数据、个人外币现钞存取数据、银行自身资本项目信息、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信息。——按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申请开办外汇业务品种,根据市场需要不断丰富产品。首先是结算类产品。推出信用证、保函、全额到账汇款、速汇金等基础产品。其次是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尽快推出出口发票融资、进口汇出款融资、贸易项下进口代付等贸易融资产品。再次是结合本地客户需求,推出有特色的品牌产品。

二、建立本外币营销策略

以本币业务优势为吸引,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满足客户对本外币多元化的“一条龙”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将外汇结算业务与本币结算业务相融合,将国际贸易融资与本币贷款业务融合,将本外币业务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进行营运。二是加强流程的监督与管理。客户经理营销客户时,应判断客户是否为外向型客户,有无外汇业务需求当作必需步骤,授信时应联合外汇业务对外向型客户拟定涵盖外汇业务贸易融资的综合性授信方案。三是综合制定与客户贡献度相关的续贷、增贷及利率费率优惠制度,避免客户出现只做本币业务不做外汇业务,只做基础贷款业务不做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四是确立营销重点。结合泸州本地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以泸州酒业园区、机械园区、轻工业园区等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功能区为主要外汇产品推广市场。

三、依托“大平台”强化内控

遵照“小银行+大平台”战略思路,有效借助省联社“大平台”的整合作用,一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外汇业务风险。由省联社组织各家行社业务精英,邀请外汇业务的专家,讨论制定外汇业务操作手册和内控制度,确保各相悖环节相互制约,兼顾效率。二是建议由省联社进行国外账户行和行联系建设,统一进行外币清算和外币资金交易,加快结算渠道速度,减少客户结算中转费用,整体提升四川农信在国际上的整体声誉。三是进行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的研发(建议统一由省联社向监管部门申报衍生品交易资格,加快资格申报成功的进程)。四是进行综合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跨境人民币业务项目等系统上线建设,为外汇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加强同业间合作交流

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国际知名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需加强与中外商业银行的合作,一是争取同业授信额度。在办理进口开证、外汇资金清算等业务时支持争取更多同业的授信额度,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完善操作流程,防范风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借鉴他行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规章制度,为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模式强化同业合作内容,选派人员到同业跟班学习,同时邀请同业外汇业务专家到行进行业务基础知识、单证操作等培训。四是与其他农商银行组成外汇业务联盟,集中资源克服资本规模较小的问题,提高技术手段和认可度,降低成本。

五、组建外汇业务团队

外汇业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业务,需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对该项业务进行办理,除可引进专业人才外,更多依靠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一是组织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外部认证考试,争取建成“专家级”的经营团队。例如参加国际商会、SwiFt协会、路透、彭博、外汇交易中心等外部培训。二是组织各层面的营销人员培训,帮助基层一线营销人员掌握好外汇业务基础知识。对所有基层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分批开展业务培训,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外汇业务产品和营销技巧。三是开展“以工代训”。由基层网点推荐业务骨干到总行国际业务部和外汇业务开办较好的网点工作一段时间,提高业务骨干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务素质。

六、强化业务风险管理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7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和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及时消除隐患,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全面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二、工作任务

1、开展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档案记录。

2、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环节检查活动,规范生产行为。组织农业行政执法力量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对各种植、养殖等生产基地进行专项检查,摸清生产过程中未经许可使用的投入品类别、名称、来源、用途和用法等,严厉打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违禁药物和使用国家禁用农药的行为,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各地要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监测工作。以蔬菜、水果、肉类、蛋类、菇类等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种植业产品的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禽肉类产品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磺胺类、苏丹红药物检测,菇类产品荧光增白剂检测,依法查处和销毁不合格农产品,确保消费安全。

4、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使用。各地要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对农产品使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标志的监管,坚决查处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行为。

三、工作要求

1、各县、市、区要在*年1月底前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使用的专项执法检查,抽检的乡镇要达到全县的三分之一以上。

2、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环节检查活动,规范生产行为。种植业重点检查蔬菜、茶叶、水果中使用禁限用农药,双孢菇和白灵菇中使用荧光增白剂等行为;畜牧业重点查处饲料、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和苏丹红等化合物的行为;渔业重点查处水产养殖中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乙烯雌酚等禁用药物和环丙沙星、磺胺类、红霉素等限用药物使用中的违法行为。

3、市、县(区)检测机构要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监测工作。以蔬菜、水果、肉类、蛋类、菇类等应节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种植业产品的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肉类产品的瘦肉精、菇类产品荧光增白剂检测,依法查处和销毁不合格农产品,确保消费安全。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8

会上,云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唐兵首先汇报了《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中国科协八届二次全委会议上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并从六个方面汇报了云南省科协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云南省科协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战略,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科普富民兴边计划和藏区阳光科普乡乡通行动。围绕城镇化战略和社会管理创新,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了“村转居”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围绕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科技专家服务站。组织专家深入一线企业、社区和农村,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把脉献策,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咨询等,对各类技术人才开展深度培训,切实帮助基层破解发展难题。围绕“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围绕“两强一堡”战略,推进学术交流促创新发展。围绕提高各民族科学素质,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唐兵还就着力实施产业发展智力支撑行动、产业发展人才素质提升行动、高原特色农业献智献策行动、学会能力提升行动等“四大行动”的相关事宜作了具体汇报。

会议认为,2011年云南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新、工作到位,特别是围绕抗大旱、保民生、抓生产、促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突出亮点,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要求,云南省科协要坚持特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结合云南实际和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要注重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素质,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好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9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统计工作的意见》(川办发[*]31号)、《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达市委办发[2006]37号)和《*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渠府发[*]140号)的要求,为进一步确保统计工作在扩权强县新形势下,更加充分发挥服务、监督和调控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计工作应由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统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统计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明确职责,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明确自身的统计职责,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1、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设专(兼)职统计员,其主要职责是承担乡镇综合统计,完成县统计局布置的乡镇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农业、农村经济统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住户调查、乡镇信息年报、规模以下工商企业、社会事业等统计报表,组织开展本辖区内大型普查、专项调查、抽样调查等工作。

2、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及专(兼)职统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向县统计局报送相关统计报表。其具体分工为:

⑴人口年报由县公安局收集、汇总后于元月20日前分乡(镇)报送。

⑵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自然灾害情况由县农业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并按时报送。

⑶畜牧业生产情况由县畜牧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2日前报送。

⑷林业生产情况由县林业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4日前报送。

⑸渔业生产情况由县水利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4日前报送。

⑹工业技改投入月报、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月报、效益月报、能源报表、乡镇企业经营情况报表及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由县经委收集、审核、汇总,分别于每月28日前、月后1日前、10日前、5日前、6日前、8日前报送。

⑺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月报由县商务局收集、审核、汇总于每月30日前报送。

⑻旅游业监测统计由县旅游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2日前报送。

⑼公路、水运等运输统计报表由县交通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5日前报送。

⑽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由县发改委收集、审核,于每月28日前分项目报送。

⑾建筑企业统计季报和房地产投资月报由县规划和建设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季报于季后2日前、月报于每月28日前报送。

⑿金融部门存贷款余额由县人民银行收集、审核、汇总,于月后6日前报送。

⒀私营个体工商户情况由县工商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6日前报送。

⒁民营经济纳税情况统计报表由县地税局、县国税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6日前报送。

⒂中央及省、市驻渠各单位(包括保险、电信、邮政、移动、铁通、网通等非独立核算单位)必须切实履行其职责,向县统计局报送季报、年报数据。

⒃各行政事业单位按季报送单位劳动情况统计报表。

3、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外来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履行统计义务,严格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和提供统计资料。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解决统计工作所需经费

1、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必须确定一名政治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富有高度责任感的专(兼)职统计员,并于12月20日前将基本情况表上报县统计局。

2、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统计员上报名单经县统计局审核后予以确定。专(兼)职统计员确定后,未经县统计局同意,各单位不能随意变动。

3、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兼)职统计员经县统计局考核合格,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关于乡镇专(兼)职统计员补助费的通知》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乡镇专(兼)职统计员每月60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兼)职统计员每月80元。补助经费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由县统计局统一发放。县级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统计员补助标准可参照乡镇统计员补助标准执行,经费由所在单位解决。

4、各乡镇、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妥善解决好统计工作所需经费,购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切实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质量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统计法》和统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做到统计数据来源有根有据。要制定和完善统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审核、报送、归档等方面的制度,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运行。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计新方法、新途径,加强统计调查工作,掌握可靠的一手资料,确保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要加大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城乡统筹、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监测力度,在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延伸统计服务领域,增强统计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台帐、有资格、有网络)建设。要增加投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党政网和统计专网等信息平台,尽快实现乡镇、部门和规模以上工商企业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要通过大力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建设全县高质量的综合统计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

农业产业发展汇报篇10

为了使部门工作和事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XX年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管理、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

二、广泛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和形势分析,认真做好规划、计划制定等项工作

在完成农情信息统计和农业生产有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组织进行了XX年农业局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XX年泰兴市农业局重点工作》,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开展了上半年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形成了专门的调研报告《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泰州农委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进行了交流。按照泰州市农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我市观光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设想,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泰兴市观光农业情况调查》进行了报送。根据省发改委编制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完成了泰兴市“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汇总形成《“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为了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根据局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进一步明确,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及时将系统上半年农业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市招商引资办公室,按照市政府招商引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做好了“古银杏森林公园建设”和“马甸养殖场出让、出租项目”对外推介工作。

此外,我们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XX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XX]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政策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