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十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十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1:00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1

关键词:给水排水系统;关键环节;问题;意见

目前,城市的给水建设已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城市给水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及给水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供业内认识共同探讨。

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1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全面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非工程措施,投资小、上马易、见效快,与社会进步的趋势相吻合。在城市给水规划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缺水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倡实行节水工程与企业新、扩、改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全面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二是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三是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不能老像过去那样把“节水”停留在口号上,应把软指标变为硬指标。

1.2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

单纯从天然径流提取水源,取水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过境水量未被有效利用。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城市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水源,不仅符合水资源开发的趋势和规律,而且往往还与水利部门的开发计划不谋而合。由于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及其影响面的广泛性,因此在考虑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或者是农业水库改变性,增加向城市供水的功能时,除对其城市供水效能予以论证外,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严格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首先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其次城市在规划中要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流域性的水污染问题,应通过城市规划提请上级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城镇予以综合管治。

2水量规模预算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2.1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2.2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

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关于城市污水量预测方法提出“: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组成”“,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其中对污水排放系数提出0.7~0.8的数值。

2.3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

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的深化、补充和完善,一般是分区、分块进行规划。专业规划则是将给水、排水工程,按专业内容和需要单独进行规划。两种规划对水量预测不仅要进一步核实不同规划期的总水量,而且要提出各地块的用水量和污水量。

2.4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

详细规划阶段已明确开发建设的强度及要求,居住区应有容积率、层高等指标,公共建筑应有建筑量、客房数等规划条件,给水、污水量应根据单位水量指标测算。

3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给水排水体系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其原因一是人口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人日正在以每年0.2%的速度增长,使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其次单位人口用水量增加。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过去相比,我国城市单位人日用水量增加了近2倍;再次是工业用水量增加。b.供水水质相对下降与高标准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直饮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加上净水工艺设施较陈旧,造成现在自来水水质相对下降,因此供水水质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c.水污染处理的迫切性与排水设施不健全的矛盾。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水质污染的问题,致使城市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质型缺水的区域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失衡。这一问题已对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健康及城市现代化进程构成了危害。

4对策及措施

4.1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

水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加大对城市给水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加大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并将成果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为给水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2广开投资渠道,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

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改“封闭运作”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保证政府投资力度和财政资金来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多渠道的筹集各方资金,打破行业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确定投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融资体制能够长效发展,推动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全面发展。

4.3完善各项法规,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水

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立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5结论

我们要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水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加大对城市给水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加大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并将成果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为给水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灌溉;给水排水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具有综合性的设计思路,根据城市规划综合标准,对城市公园的综合环境标准进行规划,尽可能的完善水量的综合性利用标准,满足城市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需求标准。需要设置合理的水资源灌溉结构建筑,从水源开始,按照不同的比例对用户进行不同处理方法的分类,按照实际送水点进行水系的规划,形成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给水排水标准。

一、水资源的需求简介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如果受到严重污染,就会形成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排放,就会对土壤、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污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有用物质,经过科学的处理,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雨水虽然较为干净,但为了保证水资源的纯净性,避免水污染问题,往往需要按照实际的水土流失标准,对城市生活、生产、工作标准进行规划,确定给水排水实际水资源的处理标准和处理方向,尽可能的提高城市园林给水排水工程的优质化管理。

二、园林给水排水工程的优势

1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是有效实现

城市园林灌溉的基础方法,在很多城市往往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给水排水优势特点。园林给水排水工程实际的设施构造较为简单,需要与城市地下给水排水的管道网络相互连接。如果连接的城市较远或无法相互连接,就需要采用单独园林给水排水系统进行管理。除生活基本用水外,城市消防、景观灌溉、路面养护等多个方面都只需要改用无污染问题的水即可。园林灌溉后的污水属于生活污水,成分较为简单,有害物质较少。给水排水实际的设计和修建需要具有良好的和谐步伐,利用降水、排水实现建筑园林材料设施的有效建设。园林给水排水通畅需要采用合理的排水标准,而管道排水是辅助的方法。

三、园林灌溉给水工程组成标准

完善的园林给水排水工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取水、净化、配水是其三个部分。取水工程是对城市附近范围内的江、河、湖等自然资源进行取水工程。通畅会采用搭建取水结构的方式进行,将管道、机械设备、取水建筑结构组合起来,实现园林用水灌溉的标准合理性。净化水工程通畅无法直接使用,需要根据用水类别进行不同情况的分类,确定水质的不同需求。例如,对植物的给水过程需要注意含氟氯浓度标准,需要将水放置2天至3天后,进行除氯,提高灌溉植物的养护效果。对于氯化物敏感的植物,就更需要注意。采用有效的原水净化方法进行净化,消毒,取出水中含有的杂质,逐步提高水质效果,确保水质净化工程的有效发展。配水过程是对园林绿化中的管道网水进行就近接入,解决较远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利用周围的地下水资源、周围江、河、湖等水资源的截取选用。

四、园林水源分析

1地表水。园林的水源中地表水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来源于大气降水。其中包含江河湖海,受地表水的影响,水资源往往浑浊,这是因为地表水大部分都暴漏在地面,容易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实际的水质较差,但是地表水水量较为充沛,汲取方便,可以用于植物园林的灌溉。

2地下水。地下水是受渗透作用,形成渗透入地下面的水。地下水的水质较为良好,无色无味,水存储量高、稳定性高、分布较为广泛,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影响。地下水正常是可以世界使用的,如果特俗需求需要进行有必要的消毒处理。

3自来水。自来水是城市园林灌溉主要的水资源,通过城市水管处的消毒处理,保证水资源可以满足的基本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来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氯化合物,需要接出后,静待两天或三天,保证氯的挥发,确保有效挥发作用。

五、园林水管网分布

按照城市园林规划标准对城市用水进行特点性分析,确定园林用水的分散标准,对水分布起伏范围地形进行分析,确定水质不同用途的标准,确定用水高峰和低谷时期。根据给水管网实际的布局标准形式,采用树状、环状两种方式实现给水管网的有效布置。树状管网是有多树枝化分布实现的,从树干到树梢,实现管道网络的分布建立。其具有良好的管道分布优势,投资低。但供水的可靠性较差,如果管网布局发生事故,需要检修,整个树状管道网络中的水都容易中断。管网的末端可用水量较少,水质较差。这种树形管网适用于管网分布不密集的地域。环状管网有主要干管和支管组成,具有良好的供水优势和安全可靠性。管网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死角问题,可以沿着管道网络实现流动,水质不会出现变化。挂电脑线路总长大于树状管道网络,造价较高,但却具有相比树状管网更大的优势特点。供水可靠性较差,如果管网出现事故或需要检修,需要对环状管网中的各个分支管网中断,管网末端的水量较少,水质量不足,适用于用水分散的地区。给水管网需要按照实际的区域水资源需求进行划分,确定主干管网的供水点,确保水量和水压标准范围。干管尽可能的铺设于绿化地下内,避免与路面施工的连接影响。干管需随着实际铺设地势起伏设定,避免地形、地段受施工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土方石工程量,按照合理的管道标准进行距离规划,减少管网造价范围和经费使用标准。

六、城市园林灌溉废水的排放管理

园林经过灌溉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植物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城市园林灌溉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的施工用量进行规划,对园林城市施工灌溉人员进行管理,尽量选择平正的地区,避免选用水流或地势复杂的地区。可以采用灌溉车进行施水量的调整,采用有效的灌溉标准,尽可能的满足灌溉效果,及时对废水进行排放处理,减少废水的推挤,影响城市园林的有效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天,陈希.试论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思想内涵[J].中国园林.2004(03)

[2]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中国园林.2004(03)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3

关键词:城市排水;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urbanconstructionhasbeenpeoplefocusontopic,moderncitymunicipaldrainageplanningisanimportantpartofurbaninfrastructure,intheconstructionofthecitieshavingtheeffectthatcannotreplace.modernurbandrainageplanninginakindofpresentsituation,itinplanningappearintheprocessofthequestionofwhattheseproblemsweshouldadoptwhatkindofmeasure,allisworthusdeeply.

Keywords:urbandrainage;problem;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要想把城市给排水规划现代化,就要以现代给排水规划的设计思想来代替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城市给排水领域内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的仪器设备,不断改进现代的水处理技术,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对城市水体进行维护和管理,在严格控制水污染的前提下,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并维持其稳定性,防止其继续恶化,保证城市给排水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城市市政排水规划的现状

我国有着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但城市的用水量并未因为这个问题而有所节制,反而因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供水设施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的用水量也越来越大,并且高峰期的供水量也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

目前,我国许多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基本沿用过去的设施和体制,虽然在城市建设、改造中,部分道路实施了雨污分流制改造。但老城区内排水体系仍以雨污合流制为主,雨水和污水都收纳在同一条管道中,管道排水标准和能力很低,部分地区的雨水排放标准仅为抵御半年一遇(每小时约27毫米)的降水。以舟山市为例,在2003年,遭遇到“麦莎”台风以后,定海对城市排水体系进行了反思,并专门委托省水利水电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舟山市定海城区防洪排水专项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定海城区河道的防洪排水标准要达到50年一遇,为减轻城区河道应急排水压力,现城区河道行洪时需要向甬东开发区河道引流;在定海城区增产、利民排海口各增设河水应急强排设备,要求泵站总排涝流量达到每小时18万立方米;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城区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制改造,并加大对城区低洼地段雨水管道的建设力度。

在多年的排水管理工作中,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急排水实际管理经验,在突发暴雨及台风可能影响下,我们采取迅速启动防台工作预案,提前布置防台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各项措施,所有抢险分队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全部到位待命,同时加强巡查,提前排除各种隐患;建立了城建、水利、水务、气象等多部门协商、联动机制;通过气象预报和降雨量预测,提前调控城区河道水位和水库库容,进行预泄放水,腾出尽可能大的河道、水库库容调蓄雨量;落实人员检查低洼地段管道状况,并进行紧急管道疏通,确保排水畅通。检查通海闸门、高压排海翻水泵站、污水提升泵站,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行,适时开启雨污合流排涝闸阀、启动高压排海翻水泵站等各项有力措施,极大地缓解暴雨、台风对城市排水带来的影响。但城区防洪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总体不高,排水管道设计标准整体偏低的状况依然存在。新城建设中防洪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较高,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但也仅为“3~5年一遇”的标准。

二现代城市市政排水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不合理的污水提升泵站设置,造成了污水管理面太大。城市污水的处理是每一个城市都必定会面临的问题。在城市排水规划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到其污水处理能力外,还要考虑其抗冲击负荷,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遵循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原则。此外,还要用深度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强化处理,提高其处理效果。污水管道的设计要根据等高线资料和道路设计结果及时分析,然后传输给城市污水设计系统,以给定的道路中心线为基准线,按照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进行桩号偏距和布置污水井。因此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管材、基础和施工方法是很重要的,合理布置排水管网、对管网进行优化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还可以增加污水的排放效率。

其次,基础性工作匮乏。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指标、标准和分析工作,而在城市建设中“重地上建筑,轻地下设施”的观念比较严重,基础性的工作严重匮乏。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一味追求光鲜亮丽的地面建设,却慢慢忽视了支撑城市命脉、保障城市安全的地下排水系统。城市建设中对建设用地利用的简单化、短期化倾向,致使城市河道的面积和局部断面被人为地缩小,城区重要节点处的预留空间消失,导致城市的排水标准严重降低,排水设施建设困难重重,我国在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上,严格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CB50282―98)的规定,对人均的用水指标和历史综合用水数据中推测得到,但是由于这种预测方法存在水量预测过高、可靠性较差等缺点,所以数据很不精确,预测的方法也十分的落后,充分显示出我国基础性工作的匮乏,这种问题的存在对排水的处理和规划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这种方法做出改进,提高基础性工作建设。

第三,由于城市径流面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利用的不足,传统的排水设计很不合理。污水管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的问题,而这种设计不合理也给城市排水规划造成严重的困扰。随着城市水体水质的逐渐恶化,水体生态系统已经抵挡不住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性排放事件的冲击负荷,已然成为了现代城市排水的主要问题。由于一些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设计的不同期,造成了工程设计重复和水资源浪费等严重问题。若排水规划设计通过排水面积确定,那么污水管网的计算不仅为排水系统提供最佳图形手段,还可以对管径和坡度有更精准的把握,为设计人员做出正确的选择提供帮助。

第四,由于城市发展速度的增快,排水系统分区、分片的建设,规划和建设上不同步,导致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由于不同部门的管理,缺乏沟通情况下,出现了责任不清的问题,显现出我国对排水规划的缺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各部门对排水设施上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够,对城市的排水规划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现代城市市政排水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继承原有事物的优点,摒弃其弊端。城市的排水规划的建设,也必须改变原有的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重视、加大涉及城市安全的市政设施如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与地面建筑及道路、广场建设同步推进。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在确定城市总体建设范围后,应优先考虑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的建设项目及建设规模和区位,精心规划合理储备预留城市用地,用于我们现在可能无法预测但今后对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预留部分的土地以原生态的环境或下沉式绿地的形式进行简单建设,避免城市建设陷入“建设-拆迁-建设”的怪圈,并应高度重视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其次,注重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是排水规划的核心手段。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给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应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排水工程的起点和标准提高的基础上,对科研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并把研发出的成果引入现代排水规划的实际应用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对环境保护、水质测量、水资源统一的规划,对城市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在发展方向上,秉着掌握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开拓新思路、解决旧难题的思想,对城市排水规划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积极尝试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例如,在新建大型居住区、高校等区域,鼓励实施小型集雨工程,加强雨水源头控制,拦截蓄存雨水;提高城市地面的透水性,在城市的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中尽可能采用透水材料,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增加雨水渗透,减少地面径流,既可以降低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投资,又可以用于道路浇洒、景观绿化及再造滨水景观,保持本地区从蒸发、降雨、地面径流到雨水下渗整个过程的水量平衡;在城市的河道两侧应建设下沉式的沿河休闲设施或景观绿化带,作为城市遭遇洪水袭击时的应急滞洪区、积水区。

第三,多开投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快捷的资金来源渠道。国家在政策方面,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资金的投入,打破水资源控制的行业垄断。同时,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为排水规划的建设提供资金保证,推动排水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完善各项法规。法律手段是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认真实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排水工程建设的管理职责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限,为排水建设的发展提供法律的保障。

四结语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改进排水工程规划的有关工作,确保更科学,合理的排水规划的执行,给规划提供更好的条件,努力的完善现行的设计的规范体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科学的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现代化的排水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对水资源利用、实行具体的措施,进行合理、科学的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排水设施的规划,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努力的完善现行的设计的规范体制。

参考文献:

[1]吴轶.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76.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4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保障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给排水系统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也是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将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且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交通以及防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适时加强对于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扩数量的增多,加快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的基本给水和排水需求,而且对于防治城市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利资源循环系统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工程管理理念、模式、制度、方法,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市政给排水施工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管理与控制措施的缺失或不完善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工质量管控意识淡薄

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建设单位的特殊性质,而且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也多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直接调拨。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给排水施工中,质量管控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多是将管理的重点集中于进度方面。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而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劣质的管道材料,擅自更改管道的路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另外,在国内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建设单位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管控问题,管控主体的不明确,部门设置重叠、强制性标准缺乏具体性等现象极为常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这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麻痹、责任性不强、工作态度消极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导致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

1.2施工单位质量管控能力不足

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施工单位作为组织具体施工作业的主体,对于施工质量管控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国内建筑市场中,大量规模较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单位涌入,导致国内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存在质量管控能力不足的弊端。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独立承包整体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资质和能力,而不得不采取转包或分包的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向项目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管控的难度,极易导致施工质量低劣的现象出现。

1.3工程监理不到位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中,监理单位在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时,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较多,导致工程监理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另外,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利用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拒绝或不主动配合监理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管控造成恶劣的影响。

1.4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近年来,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管控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管理规范和制度,但是由于政府监督与管理力度的不足,导致其形成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现状。部分城市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行政管理或市政部门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招投标中,缺乏对于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的规范化管理,最终造成施工质量管控问题的不断暴露。

2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针对国内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现状,政府行政管理和市政部门一定要从未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监督和立体化管理。而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则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全面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2.1注重设计图纸的审核与技术交底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尤其是要对于其中存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另外,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施工单位要对于给排水管道的构造、位置、类型、管材直径、走向、长度、坡度、尺寸、埋深及井位数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保障。

2.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其质量也有着严格的检验标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质检人员要在深入理解和熟悉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偷工减料现象,质检人员要及时制止,并上报工程管理部门,监督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

2.3加强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质量合格的管道材料,并且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对于管道使用年限的要求一般在20年以上,所以一定要对于管道材料的抗渗性、抗压性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或变形等质量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流程是否规范,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于各具体安装环节的质量管控,尤其是要重视柔性管的敷设问题,综合分析荷载、环刚度等影响因素,进而才能加强对于管道安装质量的管控。

2.4逐步建立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

国内现阶段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尚未形成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要在对不同项目的施工监理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并积极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大家共同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适用于国内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的统一行业标准,并积极推广到各家给排水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中,以实现引导全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5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据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对加强城市建设,服务城市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好坏对城市供水安全及城市防洪排涝等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状探讨了施工各个阶段质量的控制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措施

1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1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般来说,市政给排水工程分为给水和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的作业一般为城市输送用水,排除城市内降水和工厂企业居民用户所采生的污水。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现代给排水设施已经成为城市控制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和环境水污染的基本生活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基本条件的给排水工程,它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项城市市政工程重点工程项目的给排水工程,它的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和明确的建设目标;(2)质量控制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给排水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准备、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1.2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问题。伴随着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法规的颁布实施,加上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主体全面化,过程完整化,监督手段科学化,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体制逐步建立,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2.1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一般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建设主体会过度追求工期而忽视质量,加上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个与其他市政工程相互联系的工程,监理人员往往忽视某一方面,比如认为城市道路与给排水工程没有多大关系,过度重视城市道路而忽略给排水工程,造成城市排水不畅、内涝。还有些施工队伍没有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造成施工质量下降。

1.2.2给排水施工质量标准不完善,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随着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设施的不断扩充,有关的质量检测标准也应该随着设施而不断地完善,否则,会造成质量检测标准滞后,无法适应不断更新换代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权、责、利落实不到位,当出现质量问题时,找不到责任人,影响施工质量的保证。

1.2.3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有些施工单位对项目管理意识不强,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对施工质量不在意,对施工要求不关心,技术力量不强,施工过程混乱,导致项目管理问题重重。

1.2.4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监理体制不健全,标准达不到要求,程序不完善,监理处罚力度不够。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高,专业知识强,但是大多数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混乱。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监理单位多,大部分单位内部机构混乱,人员结构不合理,监理程序不完善,监理标准达不到要求。

2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工程项目的成功开发。从总体来说,要取得项目的成功,高质量的工程,首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开发项目进行正确科学的市场调研,并对项目进行相应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方案。其次,当确定一个项目时,首先要设计项目的方案,加上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个与其他市政工程,如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桥梁、污水处理、城市防洪、路灯、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项目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性项目,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所要开发的项目进行科学的方案设计。最后,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工程管理团队和责任感强、监理能力高的监理队伍,选择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项目能否成功,前提和基础就是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工程管理团队,这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好坏和能否成功。具有一支责任感强、监理能力高的监理队伍对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质量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综合考虑因素多,造成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必须从整体上对各个工作任务进行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协调进度。在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中,可以从准备、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分别论述质量控制措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2.1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第一步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调查研究设计好图纸,并且施工人员要对图纸进行熟悉;然后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和检验,杜绝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最后要认真根据施工要求的规范进行测量放线,防止出现差错导致管道铺设位置偏移。

2.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阶段,要做好管道沟槽的开挖、垫层和养护工作,防止沟槽两边坍塌或管道下陷。在管道下管时,要求管材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沟槽内的杂物、积水要清除。严格按照施工操作程序,做好管道的下放、铺设以及管道的接口工作。

2.3竣工验收质量控制措施。在竣工验收阶段,首先从外观上检查管道铺设质量,其次对排(污)水管道从管道上游到下游分阶段进行闭水试验,根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判断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最后要做好沟槽的填补和路面的填平恢复工作。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6

【关键词】小城镇;市政工程;标准规范;管线工程;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市政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政工程指的为城镇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线、环保环卫、防灾减灾三大块,广义的市政工程还需加上交通、绿化等内容,本文中以下所指的市政工程均指狭义的市政工程。

1.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块:管线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其中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包括:环境保护、环卫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则包括: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规划。

2.小城镇市政设施规划的现状

2.1现状资料严重缺失

在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中,往往会发现现状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地下管线资料,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随意、缺少统一规划管理,从而导致现状市政设施的基础资料混乱和缺失,尽管现在地探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很多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却不愿意投资采集现状资料,这也使得设计人员在后续的规划中不能依托现状的建设情况,而是当成一块空地来重新规划,因而导致规划与现状相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

2.2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因为小城镇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城镇很难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规范,而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这就给小城镇市政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国家出台的市政工程规划规范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能针对小城镇的标准规范很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而其它的,例如给水工程只有《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水工程只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供电工程只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

2.3科学性有待于提高

早期由于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章节的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一些规划专业的人员代做,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所以他们的规划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直接套用一两个范本来做,这样的规划成果必然存在很多规范和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其次由于甲方对于市政工程部分不重视,从基础资料的提供到市政规划成果的审核都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直接挫伤市政规划人员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认真调研和设计,多数时候会选择马虎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规划质量。

2.4缺乏对小城镇差异性的关注

小城镇与城市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那一套模式和技术策略来规划,而以往的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市政规划的模式,在其框架基础上做一些精减后来做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而对于小城镇自身人口少、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等特点缺乏缺乏相应的研究。

小城镇直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资源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规划的模式和技术策略,缺乏对差异性研究的规划必然针对性差、实施性差,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2.5防灾减灾规划流于形式

首先是内容结构不完善。目前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防洪、消防、抗震和人防四个方面,但如果统一都套用这样的结构就非常不合适,因为防灾减灾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上面的几个灾种,很多地方还应包括防风、地质灾害防护、防风沙等等灾种防护。

其次是规划深度不够。目前编制的的大多数防灾减灾规划中除了防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详实外,其它的防灾部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控制条文,而对于现状防灾空间存在问题的分析、防灾工程如何在空间中落实的内容却涉及甚少。

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3.1规划思路的地域差异性大

以我们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其各种规划标准以及规划的方式差别也很大。以用水指标为例,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苏北的小城镇人均居住生活用水指标一般取80~120升/人.日,而苏南人均用水指标则普遍取到120~150升/人.日;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苏南乡镇的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城镇污水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而苏北仍以生活污水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一定生态处理的方式。

即使同处同一个县市,由于不同的小城镇的地域分布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其设计时的采用的思路、标准以及设计时采取的参数也不同。例如:泗阳县地处两种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分区上,所以在进行抗震工程设计时,临河镇及以东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临河镇以西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2与上位规划联系紧密

相比较城市,小城镇的市政配套规划方式受其区域定位和地理位置影响更大。主城区邻近的城镇,倾向于与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县市总规划分的组团片区内的几个城镇宜统一考虑市政设施配套;而距离较远或者地势复杂的乡镇则往往难以与周围乡镇市政设施共享,需要独立配置市政设施。

3.3各类负荷波动较大

小城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小、产业单纯,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负荷高峰时与低峰时的差别更大。以用水为例,根据调研,小城镇日用水变化系数达到1.75~1.95,时变化系数达到2.0~2.4,用水高峰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振幅也随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大,这远远高于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的1.1~1.5和时变化系数取值的1.2~1.6。

3.4规范和标准相对独立

由于小城镇的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小城镇所用的标准规范应与城市的标准规范有所区分。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还很少,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国家也正在抓紧这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到,各部门、各省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城镇规划的规划文件,例如建设部1996年的《小城镇建设策略》、江苏1996年的《江苏省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等等。

4.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编制的要点

4.1研究区域关系,宏观把握规划原则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市政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市政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市政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4.2确定合理的规划指标

指标的取值直接决定了后面的设施规模和管网计算,可以说是市政工程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于小城镇的指标体系,必须在参照国家相应的标准的同时结合小城镇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动向来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等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贯彻,很多市政规划的指标也应作出一些调整。例如“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在雨水工程设计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也发生了改变;节水要求的提高需要我们采用节水设施和运用新技术,这也使得我们在计算管网漏损时的取值相应降低。

4.3近远期统筹考虑

小城镇经济发展弹性大,因此其用水量、用电量等各类市政负荷变数也大,所以市政设施的位置、数量、容量一定要近远期统筹考虑。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千万不能出现三五年就需要迁址重建的情况,同时它们的建设规模一定要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为将来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高压走廊、输水管、高中压燃气管等重要的市政设施走廊必须在规划时选择好合理的位置,尽量减少远期改线的可能性。

4.4因地制宜,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划体系

市政工程规划切忌模式化,由于每个小城镇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规划背景,因此其市政规划的思路和模式也各自不同。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小城镇,要特别注重节水规划,必要的话需要设置再生水系统规划;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城镇,则需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加以约束;沿海小城镇由于台风威胁较大,则需要在防灾规划体系中加入防风规划章节;山区的小城镇则需要加入地质灾害防护的重要章节等等。

4.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环境保护章节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6加强综合防灾规划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建设部,2006.

[2]吉芳英.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

[3]刘兴昌.市政工程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7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问题措施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给排水工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已成为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及给排水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意见。

1.当前我国城市给水排水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城市供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的供需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其原因一是人口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人日正在以每年0.2%的速度增长,使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其次单位人口用水量增加。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过去相比,我国城市单位人日用水量增加了近2倍;再次是工业用水量增加。

1.2供水水质相对下降与高标准水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直饮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加上净水工艺设施较陈旧,造成现在自来水水质相对下降,因此供水水质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3水污染处理的迫切性与排水设施不健全的矛盾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水质污染的问题,致使城市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质型缺水的区域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失衡。这一问题已对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健康及城市现代化进程构成了危害。

2.对策及措施

2.1注重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

加大对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加大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并将成果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2广开投资渠道,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

改“封闭运作”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保证政府投资力度和财政资金来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多渠道的筹集各方资金,打破行业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确定投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融资体制能够长效发展,推动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全面发展。

2.3完善各项法规,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确立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2.4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多数城市旱情严重,缺水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威胁。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2.4.1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全面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缺水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倡实行节水工程与企业新、扩、改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全面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二是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三是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不能老像过去那样把“节水”停留在口号上,应把软指标变为硬指标。

2.4.2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城市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水源,不仅符合水资源开发的趋势和规律,而且往往还与水利部门的开发计划不谋而合。由于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及其影响面的广泛性,因此在考虑水资源开发的同时,或者是农业水库改变性,增加向城市供水的功能时,除对其城市供水效能予以论证外,还应认真仔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4.3严格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首先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其次城市在规划中要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流域性的水污染问题,应通过城市规划提请上级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城镇予以综合管治。

2.5合理预算水量规模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8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作为城市市政工程的一个重要疏通工程,给排水工程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市政给排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还是城市中污水排出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所以,做好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环保要求

环保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直接要求。目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深化了环保理念,为市政给排水提供规范的环保标准,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既要达到城市建设的环保标准,又要规范自身在施工中的环保表现,平衡市政给排水的经济效益与环保要求,很大程度上树立了环保标准。

2、协调要求

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协调要求,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给排水系统需要结合城市建设的所有工程进行协调规划,设计成具有协调能力的建设方式。协调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城市化的建设效益,促使城市在生活、生产中充分利用给排水系统,保障城市市政给排水具备科学、完善的优势。

3、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最终原则。例如: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是满足生活用水,而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则需体现目标要求,根据城市的生活需水的实际状况,提出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城市生活供水的优势,发挥目标要求的约束作用,达到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建设标准。

二、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与城市其它功能不协调

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其余功能是相辅相成,并非单独存在的。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对于给排水的设计要求非常高。但是,这一部分区域的给排水设计却没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无法将城市防洪防涝设计思路体现出来。所以,一旦遇到大雨等天气条件,就会严重影响城市排水系统,导致城市交通受阻。随着气候条件的恶化,沿海部分城市排水系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对于市政给排水,人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无法让排水设计达到具体的要求标准,无法做到与城市其余功能协调,就可能对城市带来严重的危害。

2、污水管的设计不合理

如果污水提升泵站没有合理设置,就可能对污水管的埋深带来影响。埋深设计不够合理,就无法确保整个规划区污水管网竖向的高程,这样很容易出现排不出城市污水的现象。所以,只有在城市绿化区附近设置城市原污水提升泵站,才可以避免城市污水管周边的居民受到工厂污水的影响。在我国城市设计给排水排放的时候,仅仅是考虑到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却忽视了经济、地质条件以及污水排放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3、设计编制延误,存在诸多未确定因素

在规划市政道路的时候,往往在道路建设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却依然在修改给排水设计方案,或者是还没有定案,这样很容易出现城市道路设计与市政给排水设计不相符合的情况,两个工程各顾各,道路建设先开工,市政给排水后设计再施工,这样就容易让市政给排水与城市道路设计不相符,导致给排水设计无法满足设计施工要求,而中途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设计修改,最终影响到市政给排水的设置,无法满足城市给排水的基本要求。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合理性设计的建议

1、管道材质的选择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给水管道材质,应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而这主要是因为管道材质对水质影响大。因此,在管道设计中,应尽量使用钢材料的管道,这样可解决渗漏与腐蚀等问题,同时确保管道不会有较大的噪声。同时,在铺设管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保排水管线与用户的休息区有一定距离,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2、强化市政给水设计

给水设计,其首要前提是考虑到城市在生活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正常供水,换句话说,在规划设计市政给水时,需要详细调查整个城市或者某个区域的用水需求及分布状况,然后拟定详细的给水规划设计方案,其内容涵盖规划地点、区域管道数量、区域管道类型等,尤其是给水管道类型的分类,建议分为生活给水管道、工业给水管道、农业给水管道和其他给水管道,调查每种类型管道所对应领域的给水需求量和给水分布状况,以控制给水的平衡,譬如在工业给水发达的区域,并且工业发展占整个城市发展较大的比例,可将市政给水规划重心,放置于工业区域,保证工业区域给水的足量和持续。再如重点发展农业的地区,除了尽量引灌没有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而且还要引用雨水收集技术,将雨水利用于种植物灌溉。总之,市政给水的规划设计,应该秉着“合理性”和“节约性”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保持供水的平衡,另外方面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借助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无形浪费。

3、强化市政排水设计

市政排水牵涉到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足以应对暴雨季节的城市道路排水的能力,二是排水过程中污水的处理能力。前者问题的严重性,在近两年国内诸多城市已有明显表现,解决的方法是在规划设计时,结合当地的气候状况、地质水文情况、江河湖泊潮汐规律等,计算出每个区域最大的排水需求量,然后进行排水管道大小的选择和位置的排布,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内的全部排水任务;后者牵涉到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通过城市环境资源的合理布局,并增设有利于人们生活、工作、生产的市政配套设施,以此创造适合人们生活和生存的城市环境,而市政排水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带有污染性的污水直接排除,极有可能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造成环境的污染,这将违背城市规划的“环保性”初衷,因此市政排水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所排除污水是否具有污染性特征、其污染程度多高,然后协同有关部门结合排水规划设计的计划,考虑如何采取排水截污技术和应用排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4、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可以作为城市市政给排水防洪规划的配合部分,但是因为雨水系统同样具备独立性,所以对其进行单独分析。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市政给排水的整体要求,充分发挥配合与辅助的作用,完善给排水的整体性。一般市政给排水对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工程自身的给排水需求,还要解决城市的突发排水情况。

5、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城市防洪排涝设计的合理性

城市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来自于居民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等等,由此来看,城市排水其主要涉及到的范围,也就是工业以及生活中的相关废水。在我国诸多城市中,还有好多城市是临江临河或者降雨量将多的区域,因此,对这些城市来说,防洪排涝的市政府给排水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这些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市政府在设计其防洪排涝时要格外谨慎。针对城市内洪和外洪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设计,找到根源并加以防范。

6、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密不可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没有发明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都是在施工之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人工计算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先绘制出城市道路设计图,再将设计道路时查阅的资料和设计图转交给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工作人员,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人员再根据道路设计人员送过来的相关资料和道路设计图设计与道路相得益彰的城市给排水设计。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往往影响道路紧急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以直接将道路设计人员的资料和设计图传送给给排水设计人员,完成了道路和给排水设计软件的一体化。这样,有利于道路设计和给排水设计人员的快捷交流,有利于确定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关系,使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相得益彰的道路设计和市政给排水设计。

结束语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市政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在进行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必须将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使其与城市的发展更加配合,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冬.论科学化的城市给排水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9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城市市政公共设施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很多的城市逐渐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出现却往往因为城市的管理不善而出现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市政公共设施的破坏,不仅给城市建筑抹黑,而且给公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近些年来,这种现象不断发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

1、市政工作设施管理,主要是在生态环保方面入手,重点做好的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而实施生态环保工作,重点需要对城市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垃圾场进行处理和掩埋的过程,对于城市污染较重的情况,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工作,在保证公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做好各项工程的衔接和合理的优化。

2、要想富先修路是多少年来提出的口号,而在城市建筑中,改造道路也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发展经济和环境,做好协调和发展工作,同时实施道路的改造和创新工作,对路段进行合理的养护和维修,才能够保证道路的顺畅,保证交通的畅通,同时对于一些地铁等地下通道,需要做好管线的布置,特别是人工进行一些管线的铺设工作,对于道路上的盲线,需要做好清理工作,禁止乱摆乱放,给盲人的出现带来不便,同时对交通进行一定的监控录像,对于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做全新的改善,对于市政一些基本的设施进行合理的完善,才能够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才能够一定程度上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

3、在市政工作上,最应该做好的是改善民生,给居民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方便,对于城市的综合功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城市供水、供电、燃气和交通方面拥有一定的设施配备,这对于我国这样的中小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我国市政实施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小区的开发过程中,不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对于城市基本设施的管理缺乏一定的法规条文,政府的协调力度不足。一般来说,建设单位开发商是市政工程的主体,而一些管理部门特别是开发商本身的意见不一造成的问题和标准的不合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便,特别是在供水、供电问题上,由于协调的不善,会使第三方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直接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审查图纸的时候不严格。小区市政标准不一的公用工程涉及到很多的内容,标准在每个小区建设时都是不一样的,在采用标准时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也都有较大饿随意性。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图纸均没有经过第三方审图,特别是一些通讯管线没有正规设计,有的还是草图,也缺少政府部门监管,标准很难统一,难免存在设计标准低的现象,绿化工程由于设计上的原因造价相差甚大。

3、缺少施工监管。现在,针对于在小区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施工队伍,大部分都是房屋土建队伍,对于有关施工的培训,市政工程施工也是比较少的,很难在开挖沟槽和回填的过程中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监理就是小区市政工程主要的施工监管,但是因为我国的监理事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是很高,经验也不是很多,住宅小区的市政工程通常都是由负责房屋的土建监理工程师附带进行监理,思想上不够重视,专业工程师缺乏,质量就是靠施工队伍自觉。

4、竣工的验收只是表面工作。建设单位很多开发商选择的物业单位就是市政公用工程的接管单位,物业的地位本身就比较被动,对于开发商提供的产品也就不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只好被动的去接受。对于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参与的单位,他们只是一味的想以最快的时间结束工程,只要没有很大的问题,也就很愿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交接验收,就算是以后发生了问题,也不由自己来承担了,都会由物业用公共维修基金来进行解决。

三、对策及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监管

资金对于市政建设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在对政府投入依靠的基础上,通过很多渠道对公共设施建设的增加、对经费投入的维护,与此同时,对于资金也要加强其监管力度,以保证“有钱办事、多半是、办好事”,对设施的配备水平和质量进行提高,对“百姓路”、“百姓灯”等各项工程的建设力度要不断推进。

1.1要吸引民间的资金。对于城市建设民资的参与要积极的吸引。

1.2要对存量资产使其恢复运作,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城市建设中投入利益进行提高。要把可以投入市场流动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收费道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公交线路等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逐步推向市场。

1.3对城建税、城市建设管理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以及国债资金等资金的管理进行加强,以能够在资金专项用于城市维护以及道路、污水垃圾处理、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保证,要对非法挪用、占有或者用作他用的想象进行禁止。

2、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变城市管理由“城建独唱”为“城建领唱、大家合唱”。做到强化部门责任管理、强化协调联动管理、强化精细化管理。

3、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共建共管氛围

(1)对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要进行提高,对人民城市需要人民自己建设的理念进行培养,人民城市也需要人民自己来进行管理,要努力去营造这样的一种管理氛围。政府每个部门的目标管理,要将城市管理、公民道德、相关法规的宣传和落实纳入其中,要把宣传教育要深入到每一个层面。要把所有的宣传教育资料都调动起来,对一些不文明、对城市管理规章制度有所违反的行为要进行曝光,这样的行为是需要通过长时间、全面覆盖来扩大其影响,营造自觉爱护城市、主动参与管理的氛围.

(2)强化联合执法。对破坏、盗窃市政公共设施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要有所加大,公安、工商、交警等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配合,处罚要依法依规。

(3)技术上要有创新。对防范水平的提高,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市政设施建设、养护的发展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在市政设施建设、养护中的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量的投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发展不断变化的今天,随着城市工程的兴起,更多的行业开始发展起来,做好城市方面的规划工作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篇10

关键词:综合管廊;投资估算;定额;工程造价

1概述

因历史原因,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形成了“重地上建设,轻地下设施”的格局。在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空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建设的意义在于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省投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城市安全,改变城市形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因此也被称为“地下管线革命”。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方兴未艾,未来投资空间非常之大。

2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编制现状

为推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61号,明确指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做好试点工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综合管廊具有很多优点,但工程建设初期投入很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为管廊本体和入廊管线两部分,据测算,一条综合所有管线的综合管廊工程造价与地面道路的造价相差无几,每公里管廊本体投资大约0.8亿元,入廊管线大约0.4亿元,总造价每公里约1.2亿元,较之传统的管线敷设方式高出很多。然而,目前综合管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不成熟,还需要更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出台来保障综合管廊的健康发展,就工程造价专业而言,特别是缺少与综合管廊建设配套的定额和清单计价体系,现阶段各地管廊项目主要参照地方的市政、轨道交通、建筑、安装、电力、通信等计量计价规范,而缺少针对管廊工程的统一的计量计价规范,不利于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建设过程中工程经济纠纷的处理,也严重阻碍了管廊建设的健康发展。

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前期阶段投资估算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住建部出台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指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管廊工程建设的投资估算要求,但是管廊工程作为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涉及造价巨大,因此还需要更详细的估算指标、基础定额和计价规范作为支撑,以满足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因此亟需开展综合管廊计价规范和定额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3投资估算编制框架

3.1综合管廊工程范围分界

编制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首先应明确工作范围,综合管廊工程包括管廊本体和入廊管线两部分,区分的目的在与明确建设主体和划分投资界面,也便于入廊管线单位和综合管廊运营单位的权责划分。结合目前国家在综合管廊项目中推广的ppp模式,入廊管线单位应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入廊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建设成本,以及各入廊管线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成本确定。日常维护费则要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共同协商确定。具体划分范围如下:

3.1.1管廊本体包括管廊的建筑工程、供电照明、通风、排水、自动化仪表、通信、监控及报警、消防等辅助设施。其中建筑工程包括标准段、吊装口、通风口、管线分支口、人员出入口、交叉口和端部井等。

3.1.2入廊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给水、排水、中水等。

3.1.3需要注意以下结合部位的划分

(1)燃气、给水、供暖、电力等入廊管线通过支管廊或保护管引至路旁的阀门井、电缆井。排水管线从路旁、路上的检查井引至管廊,阀门井、检查井、电缆井属于管廊本体工程范围。

(2)入廊管线的预埋件属于管廊工程内容,电力、通信管线的支架通常由管廊工程施工,因此属于管廊本体工程内容。

(3)热力、给水、排水、燃气入廊管线支架由管线工程施工,因此不属于管廊本体工程内容。

(4)燃气管线填砂由管线工程施工,因此不属于管廊本体工程内容。

3.2费用组成及章节划分

目前并无相关规范给定综合管廊工程的投资估算章节划分格式,笔者结合《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和相关工作经验将综合管廊投资估算费用组成共分两个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并编制城市综合管廊总估算表样表供相关建设、设计、施工、运营单位参考,章节划分见“××城市综合管廊总估算表”表1。

3.3计价办法及采用定额

《指标》的对估算及控制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促进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标》包括综合指标、分项指标两个部分。目前,国家层面仅下发投资估算指标供综合管廊前期投资估算参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消耗量定额》(建筑和装饰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消耗量定额》(安装工程)正在征求意见中,为进一步细化综合管廊的工程造价,做到有理有据、统一标准结合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情况和吉林省试点情况,暂按以下办法执行:

3.3.1综合管廊主体工程绦惺姓工程计价定额、轨道交通工程计价定额,部分子目可参照建筑工程计价定额,涉铁项目可执行铁路定额。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消耗量定额》正式后,按规定执行。

3.3.2综合管廊的附属设施工程(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标识等系统)应执行安装工程计价定额。

3.3.3入廊管线应按照各专业的规定执行相应的计价定额。

(1)给水、排水、中水、燃气、热力管道执行市政工程计价定额。

(2)分变配电所、电力电缆、通信线缆执行电力、通信专业定额。

3.3.4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发承包和实施阶段的计价活动在国家出台相应规范前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始于1958年,虽然有50余年的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经验,但是真正大规模、高标准的建设综合管廊的时代才真正到来,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估算指标、计价定额和清单规范是规范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活动的重要举措,各参建单位和专业人士应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相关规范的编制工作。

3.4工程费用标准的选取和计算程序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设备费等按工程所在地估算编制期价格水平计列。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各项费用的费率标准可依据不同专业(如市政、轨道、铁路、建筑、安装、电力、通信等)按工程所在地相应费用定额标准计列,综合费用费率可参照《指标》选用相应费率。计算程序如下(表2)。

3.5其他费用的计取

除通信工程外,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实验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招标费、工程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市政公用设施费、工程保险费、生产准备及开办费、联合试运转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费率的计费基数为建筑安装工程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依据《指标》,投资估算阶段,其他费用费率除通信工程为10%外,一般取15%。

3.6基本预备费的计取

基本预备费系指在投资估算阶段不可预见的工程费用。基本预备费计算公式为: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

依据《指标》,投资估算阶段,基本预备费费率除通信工程为4%外,一般取10%。

3.7价差预备费的计取

价差预备费的内容包括: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的价差费,建安工程费及其他费用调整,汇率、利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为:

pF-价差预备费;

n-建设期年数;

it-建设期中第t年的投资计划额(静态投资),含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f-年价差增减率;

m-建设前期年限(单位:年,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

3.8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贷款利息依据资金筹措方式、拟定的建设工期、分年资金供应量,按内资、外资贷款利率分别计列。

qj-建设期第j年的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和;

aj-建设期第j年的贷款金额;

i-年利率。

3.9铺底流动资金

一般按照3个月经营成本的30%作为铺底流动资金。铺底流动资金应由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供排水、热力、工业等使用单位负责筹集,纳入总投资估算当中。

4结束语

五十多年来在综合管廊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率先试点的吉林省已经在2015年出台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这为我国以后规范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促进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投资估算编制步入正规,笔者建议:

(1)国家相关部门尽快组织综合管廊的勘察设计单位、建设管理单位及其他参建单位分工负责,编制适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相关计价依据。

(2)参照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等清单计价规范制定统一的综合管廊清单计量计价规范以规范综合管廊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

综合管廊工程不同于一般管沟,更不同于传统市政工程,它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周期较长,加之我国的综合管廊工程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规范化、标准化迫在眉睫。亟需为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提供依据,对促进综合管廊工程造价专业乃至整个综合管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Z].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Z].〔201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