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发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1:55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1

2014年中国农药行业利润出现了5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尽管出口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农药减量使用等行业政策的出台、电子商务大步踏入、环保压力剧增、作物整体解决方案的不断扩展以及跨界整合力度的加大,都让2014年农药行业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变。为了更好地把握2015年农药工业经济形势和行业运行态势,正确应对新形势下农药行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预测农药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农药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农药行业健康发展,《中国农药》杂志社定于2015年5月7日-5月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第二届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暨农药行业优秀企业榜单会。

本届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将对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015中国农药销售百强企业、制剂销售排行榜和大单品销售排行等行业榜单、表彰2014年度全国农药行业优秀统计工作者和全国农药行业优秀通讯员。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表彰2014年度全国农药行业优秀统计工作者和全国农药行业优秀通讯员;

2015中国农药销售百强企业、制剂销售排行榜和大单品销售排行等行业榜单

模块一: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石油和化学工业现状和发展态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新产品和次新产品的登记和进出口分析(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3、中国农药行业大数据深度分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4、我国土地流转进展、农业合作社和大农户现状介绍

5、2014年国内植保市场走势分析

模块二:合同定制行业分析

1、工业4.0时代背景下,中国定制生产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2、农药合同定制企业有望迎来第二波产能转移高峰

模块三:移动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

1、提升管理效率,移动eRp介绍

2、农资电子商务头脑风暴

二、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农药》杂志

支持: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山东省农药研究院、《安徽农药信息》、《世界农药》、《农药市场信息》、《山东农药信息》、《中国化工报》、《农资导报》、《中国农资》、《农药快讯》、《南方农药》、《精细化工中间体》、《农化市场十日讯》、《农药》、世界农化网

三、参会人员

行业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通讯员、统计工作者、金融投资人员、行业研究人员及相关代表等。

四、会议时间地点及行程安排

时间:2015年5月6日报到。会期:5月7日-8日

地点:山东丽天大酒店(山东济南市经一路66号)

酒店总机:0531-82688888

交通路线:济南遥墙机场距离酒店36.6公里;乘坐机场班车,在济南火车站广场汽车站下车,步行约460米。

济南汽车站距离酒店1.1公里;乘坐4路5路35路天桥南下车,步行约50米。

济南西站距离酒店13.2公里;乘坐公交车K156,到济南火车总站下车,步行至酒店。

济南火车站距离酒店0.3公里;步行5分钟到酒店。

济南火车东站距离酒店4.5公里;乘出租车约10分钟。

五、会议事项

(一)参会报名办法:

凡即日起至4月25日报名并交纳会议费(含会务、资料、餐饮、经验交流等)2000元/人,4月25日以后及现场报名会议费为2500元/人,同一单位5人以上一人免费。会议住宿费用自理。

(二)参会费汇款单位:

户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六铺炕支行

帐户:0200022309014426780

(三)参会代表请填写回执表(登陆“中国农药工业网”(.cn)下载),并请于4月25日之前发传真或电子邮件至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六、会议联系方式

王灿:010-8488519113488811349

罗艳:010-8488514513141231916

吕聪:010-8488503515810208021

杨晓玲010-8488523313911618976

段又生:010-8488503513691545916

邮箱:

传真:010-84885255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2

论坛由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杨理健所长致开幕词,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昭先生致欢迎词,行业的其他领导、专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邀请国内农药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

政策解析方面

除草剂论坛首先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正先副秘书长就草甘膦环保核查对行业的影响做了政策解读。草甘膦环保核查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是除草剂行业标志性事件,对整个农药行业的发展具有参考、借鉴和示范意义。李正先副秘书长就草甘膦环保核查的背景,草甘膦行业现状分析,草甘膦环保核查的重点、难点,草甘膦环保核查达到的目的及意义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而详实的解析,并帮助企业正确地认识环保核查的目的,减少对于环保核查的各种争议,为企业指明前进的道路。草甘膦环保的创新出路在于回收盐和回收磷,总体原则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季颖总农艺师做了关于除草剂新品种、新制剂登记情况分析及除草剂登记管理政策的解读报告。季总对除草剂新品种、新制剂登记进行了一一介绍,并指出了当前情况下除草剂登记方面存在的问题,用详实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已登记除草剂有效成分、除草剂登记产品数量及除草剂新品种、新制剂登记情况,引导和推动企业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季总明确指出正在修改中的农药管理条例已经非常关注除草剂的安全性、老产品的药害问题、抗性问题,对于创制产品、企业差异化管理、蔬菜及特色作物上的登记政策也简要进行了解析。

市场形势研究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进出口服务处曹兵伟工程师针对除草剂进出口形势及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从2012年农药进出口的总体特点、2012年除草剂进出口形势分析研究两大方面全面分析了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进出口情况,并对于2013年除草剂的形势作了权威的的数据分析,使企业的生产有了强有力的数据依托,对于有进出口贸易的农药公司具有非常实用的数据借鉴意义。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原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李旭坤副院长针对百草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做了详实的报告。全方位的介绍了百草枯产品的优势、国内外产销和登记使用情况、百草枯的生产工艺不断的技术进步情况、百草枯存在的毒性和中毒问题、国际上对于百草枯的态度和相关决议情况、国内对于百草枯的登记和生产方面的政策、百草枯行业协作组在社会责任关怀方面做出的一些工作和成绩,同时对于百草枯的是非与功过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指出百草枯中毒不再是不治之症,介绍了百草枯解毒剂研究的一些新突破,对百草枯新剂型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剂型登记方面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百草枯的未来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上海农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一宾先生就全球除草剂市场及品种的分析和抗性发生的现状及治理做了细致解读及分析,包括:主要作物的除草剂市场分析、各类除草剂市场分析、主要除草剂品种市场分析、值得关注的除草剂品种分析、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及其对除草剂市场的影响;并对大家关心的抗性发生现状及治理等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首席分析师郭荆璞经理作了除《草剂大品种走向何方》的报告,以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学方法和其在2012年4月发表的深度报告《草甘膦―明天会更好》为基础,对草甘膦、麦草畏和、2,4-D和草铵膦几个大宗除草剂提出假说并建立模型,并对这几个除草剂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王现全董事长作了中国农药企业的未来走向探讨暨先达的技术创新之路的报告,探讨了中国农药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及先达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营销实现产品品牌战略的经验教训,对广大农药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主要大田作物杂草防除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王金信教授就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阐述了麦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分布、面临的主要问题、化学治理对策、抗性杂草的解决方案及麦田应关注的除草剂品种。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李美研究员就玉米田杂草发生及除草剂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玉米田杂草识别,黄淮海区各省玉米田优势杂草、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到常用玉米田除草剂的药剂特性都做了一一介绍。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杂草防控岗位专家陆永良副研究员对于稻田杂草与防控做了专题报告,就杂草的发生、防控及有效药剂推荐和发生药害的各种原因做了系统的报告,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田中各种杂草的防除。

滨州职业学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专家曲耀训研究员对大豆、棉花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做了专题报告,探讨了大豆田、棉花田及花生田杂草种类与危害、现应用的主要除草剂产品性能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提高提出了很多经验和独到的分析。

拜耳作物科学除草剂高级开发经理由振国博士就农田耐药、抗药性杂草的化学解除方案做了专题报告,分享了拜耳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新型助剂方面

福建诺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谢勇总经理作了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应用介绍的报告。顺应环保政策,诺德公司向我们提供了新型环保的松脂基植物油溶剂,分析了松脂基植物油溶剂的特点并举出了应用实例。

南京威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高正松总经理对环境友好型百草枯、草甘膦专用制剂做了专题介绍,介绍了其百草枯水剂和草甘膦水剂专用助剂系列。

本次会议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除草剂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都感到不虚此行。会议的举办为国内除草剂领域的信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这次会议的筹备受到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等各方领导的亲切关怀;也得到了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博克百胜化工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对会议的召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对他们的关怀、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3

关键词: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多元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149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帮助力度不同,也影响到了各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分析出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属于数理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多个分析指标的统计时,往往需要用到数理统计分析来进行多个统计指标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元统计分析有多种分析方法,比如说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在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往往需要结合多个统计指标来进行,将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到农业生产条件中,可以充分掌握气候、农药、化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寻找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再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制度,合理地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分配,最终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多元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实践

在探究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选择多元统计分析的方式,可以最大化运用农业生产条件,科学的分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分析时,可以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统计,比如说劳动力情况、机械化水平、气候条件、耕地面积等。因为每个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条件都不相同,比如说西南地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等远没有劳动力重要。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西南地区的地形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大面积的耕地,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应用,往往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耕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运用关联分析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时,绝大多数地区的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关联不是很紧密,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关联程度在逐年加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对传统的种植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进而耕地面积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对于农业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不断加大,再加上各个地区的实际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导致了农业生产条件重要性的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调整,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际的生产过程中,随着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在生产条件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但是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又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时,要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要增强农村劳动力对科技的运用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时,不仅要从传统生产方式上进行改善,还需要从本质上进行变革,比如说病虫害的防治、栽培技术、育种方式等。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更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1种农药,进而使得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失去防治作用。在进行化肥的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化肥的选择和化肥的搭配,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化肥,化肥的搭配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促进农作物的全面生长,化肥之间不要存在一些酸碱性的冲突,要牢牢把握好化肥的用量,过多造成浪费,过少达不到增长目的。育种方式以及栽培方式在农作物的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好的育种方式和栽培方式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产量。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结合多项统计指标清楚地掌握农业生产条件,了解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出符合农业发展的策略,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4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安全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是要想农产品安全首先要确保农药的安全生产,农药安全生产对农产品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应积极查找生产中存在的给安全造成威胁的隐患,并采取对策进行排除,为农药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1我国农药生产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企业属于重要的支农企业之一。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药是多学科集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农业、林业、化学、化工、生物工程、昆虫、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生化、卫生毒理、环境保护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农药的应用及普及程度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成为现代经济尤其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9.2万人。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其它农药品种繁多,农药出口已达61.3万吨之多。农药生产产品结构的不断改善,生物农药发展步伐加快,创制品种比例的不断提高,给农药生产安全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2目前农药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年我国农药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绿色环保产品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未淘汰。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废弃物缺乏有效处置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违反安全规定,主要是指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行为;物的危险状态,主要是指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或不安全状态;这里说的物是指作业场所中与生产有关的原料、产品、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及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劳动者、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平时我们说的“三违”即“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范畴;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指组织机构、制度、人员安排、工作或工序组织上的缺陷,如组织机构不健全、三大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程序缺失、不合理、不科学,或者说其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人员培训不够、安排不合理、不具备或欠缺从事某项工作的资质或能力、缺乏经验和指导,安全意识不强、对供应商风险管理缺失等是引发事故常见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是深层次的问题,而且是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药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解决农药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

农药生产企业位于五大高危行业前列,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的特点,大多数工艺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等特性,而且一些新工艺、新产品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足,在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探索性,包括危险的未知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农药企业无论从原料、或是中间体、还是产品甚至“三废”,更体现出一个毒的特性,存在潜在的火灾、爆炸、中毒和职业健康风险。因此安全生产在农药生产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只有消除(整改)事故隐患这个源头,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成为当前安全生产的主要课题。要消除事故隐患,首先要发现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隐患历来是企业最经济、最有效的事故防范手段。农药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和排查,涉及到组织、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在组织和管理层面上,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一个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为首的隐患排查专业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形成一个全员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预防体系。这是做好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和排查先决条件,没有一支专家队伍作技术支撑、领导不重视、不参与都很难保证隐患识别和排查的延续性、及时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在技术层面上,要结合农药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识别风险、隐患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规定其行为准则以确保这些程序、方法、标准或准则是适宜和有效的。通常的做法是,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行业、企业特点,运用一些定性或半定量的识别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pHa等分析方法,进行定性的分析,目的是对危险和隐患进行普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初步确定危险或隐患的性质、部位及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范围,对火灾、爆炸、中毒等危害较大的危险或隐患,再运用一些比较成熟的评估方法如化学法、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进行重点评估,通过后果评估结果和评估方法级别判别标准做出综合的定量的判定,目的是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和再确认,确定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整改方案。要想排除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必须深入生产实际,开展全方位的调查,并根据农药生产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农药生产全过程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具体措施加以解决。积极调整农药产品结构,通过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发展生物农药,尽快淘汰和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提高我国农药生产管理水平,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形势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还要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农药生产管理工作要以保证安全为出发点,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向安全管理转移,今后应更加突出安全管理的重点,从登记管理、经营管理、使用管理和残留监控入手,杜绝、避免和减少农药可能对人、畜、农业生产、农产品和环境生态造成的安全隐患。要提高农药登记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科学性。要对已经登记的老农药品种和产品进行再评审,能保留的要提高水平,不能保留的要坚决淘汰。要提高门槛,严把新农药产品的市场准入关。要有目的地调整目前农药生产规模小、数量多、重复生产严重的状况,整合现有分散的农药生产和经营资源,培育具有开发能力的大型农药生产和经营集团,促进农药工业发展,提高我国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整体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5

摘要农药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对高等农业院校农药学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探讨与实践,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cai)和教案的优化完善、教学方法多元化、创新型设计性实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药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abstractpesticidesscienceisacorecurriculumofmajorofplantprotectionincolleges.coursesettings,teachingmeansandteachingcontentswerereformedandpracticedduringtheteachingprocessofpesticidesscienceinhigheragriculturalcollege.theresultshowedgoodeffectswereachievedbyreformedsettingsandinnovationofcourse,optimizationandimprovementofmultimediamean(cai)andteachingplan,diversificationofteachingmeans,designingexperimentsandrenewingteachingcontent.

keywordspesticidesscience;teachingreform;practice

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发生了重大变革[1]。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目标的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材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环节。农药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植物保护人才中占有中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是制药工程、环境科学、园艺、农学、林学等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涉及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自2006年以来,笔者在已取得的教学成绩基础上,积极进行农药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农药学课程的设置必须照顾到学科发展的全面性,其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再到管理法规都应纳入教学范畴,而对已有较快发展的分支学科,如农药环境毒理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剂型加工、农药管理与经营等,则另设课程进行教学[2]。由于以往开设的农药学课程主要以农药应用基础和毒理为重点,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农药残留分析、新农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农药登记等方面人才的强烈需求。在本课程的设置中就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开设农药残留分析专题、新农药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环境行为等方面课程内容。

目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入wto以后,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重要瓶颈,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围绕农药残留分析这个热门主题,充分利用当今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介绍农药残留概念、农药残留存在形式、农药残留来源、残留与残毒区别联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残留污染防止与控制措施。农药残留分析需要化学与农药学紧密结合,要求有具备农药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分析化学基础扎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指定某一具体教材,而是大量地介绍和推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消化。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中,农药学的课程设置是先上完理论课再上实践或实习课,实验课是稍后于理论课,这一点笔者从每2年的一次的“全国农药教学科研工作研讨会”上可以得知。笔者认为将课程实习穿插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能更加合理一些。因为学生在学习农药学课程之前,对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室内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都没有基本认识,学起来觉得枯燥、费力[3]。倘若在教授这些内容之前,先安排学生去实验室、农药厂和田间实地参观,初步了解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室内生物测定过程和田间药效试验过程,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参观内容来讲授,学生学习起来要生动直观得多。同时,通过实验室参观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将科研和教学联系起来。学完理论课以后,针对某种作物上某种有害生物,组织学生设计1个相关田间药效试验或生物测定实验并认真执行,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教学多媒体课件(cai)和教案的优化完善

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网络教育应用而生。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拓展和补充[1]。笔者深刻认识到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学习作用,而教师则更多地帮助、促进和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农药学课程的学习。

在教学团队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药学》多媒体课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或效果不理想的地方,并根据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依次确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重点和教学模式,确立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非备课笔记的拷贝”的基本制作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教学团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脚本设计,将课件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每一屏的显示内容、屏幕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操控等。多媒体课件结构完整、连续,重点突出,演示效果良好。自2006年以来,笔者一直在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在2005~2007级植物保护专业、2005级学分制环境专业、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2007级生态专业、2006~2007动植物检疫1000多名本科生中应用以来,得到了学生、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领导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农药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大胆尝试改革和创新,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板书内容、本次课小结、思考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每一章节后都进行教学自我总结,找出成功经验和不足地方。此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获得了校教学督导组听课老师、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在2008年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2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4-5]。本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理论课堂中运用了课堂讨论教学法、启发法、讲座法、主体易位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课堂讨论教学法:结合《农药学》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讨论比较重大的、有生产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新剂型的开发、天然源农药的前景、农药抗药性的产生与治理、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归纳总结,大胆发言。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学习能动性大幅度提高。视学生论述的内容及情况给予指导及评分,成绩纳入平时成绩。

目前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主体易位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农药品种部分,针对农药品种繁多,学生难以记忆且枯燥这一现实情况,在课前选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重要品种,采取自荐形式,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品种,课下自行查阅文献资料,按照药剂名称、结构式、理化性质、特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注意事项做成幻灯片,由学生讲解,并随堂提问,调查学生掌握情况,并鼓励其他同学向讲解学生提问。对于重要品种,及时补充和强调,如讲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时,询问学生三氟氯氰菊酯为什么比氯氰菊酯的杀螨效果好,然后通过比较其结构式给出答案(三氟氯氰菊酯含有氟原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其杀螨活性提高且毒性降低)[3]。采取主体易位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综合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2.3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教学受到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仍未摆脱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束缚,即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6]。而且目前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知道怎么做,不知为什么做,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所学得的农药污染与防治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通过创造性设计1个或几个小型实验研究项目,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查阅资料、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全过程。设计了“fenton试剂光催化降解毒死蜱废水设计性实验”,应用效果良好,并于2009年得到学校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资助。

3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高等农林院校农药学教学一般参考《植物化学保护》这本教材开展的,而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和更新速度方面的原因,很难将本领域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编写到教材中去[2]。在理论讲授时,采用专题形式介绍生物农药新进展、农药剂型加工新进展,使学生所学知识不至于与生产及研究前沿脱节。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在加强基础和实践的同时,精选和更新部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内容多与少,知识急剧增长和课程中局部内容陈旧落后矛盾。如:在讲授农药剂型时,传统的剂型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虽然在农药剂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这部分内容略讲,增加了生产上使用新剂型的讲授,如水分散粒剂、泡腾片剂、微乳剂、水乳剂。此外,还对生物源农药开发的新进展和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

4结语

总之,农药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要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不断地摸索出符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与学双方的配合,教学相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农药学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5参考文献

[1]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56-59.

[2]曾鑫年,徐汉虹,胡美英.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73-74.

[3],周利娟,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1):237-239.

[4]曾东强,任立云,何龙飞,等.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08,27(s1):125-127.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6

关键词:农村药品供应;配送模式;适用性;对策

大力推进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提出的“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两网”建设背景下,对我国农村药品供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论证农村药品供应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农村药品供应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低于药品价格增长幅度,加之农村医疗各方面条件均相对落后等因素,使得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格外突出。当前我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存在以下问题:

1.1 药品质量令人堪忧

一直以来。中国农村药品供应主体多采取自采销售的方式,使得农村药品市场流通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进货渠道多、散、乱,多种假冒伪劣药、过期药充斥农村药品市场,对农村居民用药造成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1.2 药品供应点匮乏

我国农村药品市场潜力巨大,从总数上来看,现有的农村药品供应点数目也较为庞大,但由于地域原因,分布到各地则数目过少,且具有面广、点小、分散的特点,农村居民用药面临许多实际困难。www.133229.com

1.3 药品配送体系不完善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使得农村药品配送也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承担配送任务的基础设施较差,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农村药品价格虚高,农村药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突显。

1.4 现有农村医药供应主体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

当前农村医疗行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从业资格,他们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药学知识,难以保障安全合理地对患者用药,且自身素养和服务水平也达不到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要解决我国农村药品供应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本着使农村药品市场“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基本要求,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药品供应网。

2“两网”背景下我国农村药品的主要供应模式及适用性分析

在“两网”建设过程中,经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全国各地农村药品供应出现了多种模式,其中一些模式取得了成功。

2.1 直配模式

2.1.1 涵义

直配模式,即药品直接配送模式,指通过gsp认证的药品批发企业直接向县、乡、村三级涉药单位进行药品配送。

该模式又可分为批发企业直配模式和配送中心中转配送模式。其中批发企业直配模式即指拥有合格资质和便利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直接向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配送药品。而配送中心中转配送模式即指符合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在县或乡镇设立配送中心或配送站,再由该中心或站点向所辖的各级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配送药品。

2.1.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实现了药品流通环节的简化和通畅,统一配送可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同时规范农村药品流通市场的秩序,大大提高了农民用药的安全和廉价要求。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此模式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现实问题。通过上文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现状的分析可知,当前农村药品供应具有范围广、规模小的特点,使得进行药品直接配送的企业承担了较高的配送成本,若再在配送过程中遇到个别医疗单位或药店赊账、换药、退药等问题,会直接挫伤直配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当药品批发企业采取配送中心中转配送的模式时,尽管减少了一定的配送成本,但设立及管理中转站所需耗费的成本同样会使配送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因此,该模式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且承担配送工作的药品批发企业最好是当地医药企业。

2.2 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延伸模式

2.2.1 涵义

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销企业延伸模式,即由有配送能力的药品批发企业及药品零售连销企业在农村设立药品供应点,作为药品经营活动在农村的延伸,或吸纳农村已有的药店成为本企业的加盟连锁药店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2.2.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同样能够保证广大农村居民便利地使用到放心药、廉价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流通秩序,杜绝游医药贩的盛行。但现实情况表明。该模式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现有的农村医疗供应主体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当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在农村地区自营药品供应点或加盟已有的供应点时,面临专业人员短缺的实际困难,符合要求的药学人员不愿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工作,而农村当地卫生员的素质又难以保证,不利于供应点的经营和监管。

2.3 乡镇卫生院(所)代购模式 2.3.1 涵义

乡镇卫生院(所)代购模式。即指由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的乡镇卫生院(所)设立药品代购点,向药品批发企业统一采购药品,再分发给当地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的模式。

2.3.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是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有效延伸,填补了农村地区未被药品配送企业覆盖的空白地域,同样也保证了农村居民用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但依照国家药监部门相关文件,在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代购”这一模式的同时,规定了“代购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该模式比较适合于在乡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展开,否则会打击代购点的代购积极性,而这些代购点一旦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必将随之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对药品配送的监管带来难度。

2.4 增设供应点模式

2.4.1 涵义

增设供应点模式,即指不同于gsp认证和药监部门认定的药品供应点。其设立标准较低,且接受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旨在促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自行开办非处方药专柜,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用药需求。

2.4.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方便农村居民购买到安全、廉价的药品,且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使供应点设立的门槛较低,有利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扩展。

但对从业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管需要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2.5 药房托管模式

2.5.1 涵义

药房托管模式,即指在医疗机构药房产权和职工人事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药房委托给药品批发企业或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被委托的企业参照gsp标准进行管理,独立核算。

2.5.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依托于现有的医疗网点,是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有效延伸,对于实现农村药品供应“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此种模式时,需要结合当地医疗机构的建设情况,且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托管办法作支持。

2.6 混合模式

2.6.1 涵义

混合模式,即指根据农村各地区实际情况,将以上几种主要模式有机配合起来使用,实现优势互补。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用药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2.6.2 适用性分析

混合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在对各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所共同采纳的模式越多,效果越好,而要本着实事求是、优势互补的原则具体实施。

3 关于几种供应模式应用的对策思考

3.1 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从中发挥主导力量,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相关办法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确保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

3.2 引入市场竞争和运作机制

在选拔合格的药品批发和配送企业时,要制定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规范企业的进入和淘汰机制,以利润和社会责任为导向,对企业进行公平、公正、严格的筛选、培训和监督,保证农村药品流通环节的规范、稳定、高效、便利,从源头上保障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正常、有效地运行。

3.3 全方位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吸引多方参与

在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过程中,要对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利用,如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配送企业,农村医疗机构、个体药店等等。在对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扩充上,可将大学生村官纳入考虑范围,既实现了人才的充分利用,又是对农村医药供应资源的有益补充。另外,在药品物流方面,也可将其他物品的配送渠道充分纳入到药品流通体系当中,如邮政网络、快销品渠道,甚至是“村村通”班车。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7

知识产权是21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对建

>>2014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高峰论坛会议综述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第五届中美知识产权高峰论坛聚焦“知识产权与经济转型”关于举办“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交流会”的通知2013年乌克兰、缅甸海外农化展会邀请函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日程3D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在松江隆重举行第十一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2002年绿色项目投资会暨中国知青论坛邀请函中国化妆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假会议召开两会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特别邀请函第六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会议通知邀请函生活邀请函盛夏邀请函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探讨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2012中美城乡发展论坛邀请函陕甘宁振兴论坛邀请函2013天府花城邀请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科技>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函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各有关单位:

知识产权是21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对建设创新型企业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农药行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出现的陷阱和纠纷越来越多,使不少单位陷入困境并损失惨重。与此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的农药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材料、农药人才及相关生产设施,可以生产的农药品种已达500种以上,加工剂型几十种,制剂产品已近万个,已经成为全球非专利农药的最大生产基地。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对自己进行保护,如何分析世界农药专利并确定正确的专利战略,同时发挥我国农药生产的优势,充分开发专利即将过期农药的巨大市场,是国内农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继2012年举办“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交流会”和“第二届专利过期农药的有效利用专题研讨会”之后,定于2013年4月18-20日在上海举办“2013年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与保护高峰论坛”,届时将邀请商务部、农业部相关领导,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专家、复审委专家,知识产权律师,国内外农药专家,农药行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巨头,信息检索专家与到会的农药企业领导、研发人员,农药研发单位的科研人员,生产经营者针对专利战略、创新农药的有效保护、如何获得有用专利信息、充分开发专利即将过期农药的技术与市场,以及遵守法规、防止侵权和如何严厉整治侵权行为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我们还将在会议期间开辟专利技术交流、转让洽谈会,欢迎国内外农药相关生产、管理、经营单位,以及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会。

二一三年三月十一日一、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三、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四、媒体支持

《农药》、《农药市场信息》、《农药快讯》、《现代农药》、《今日农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中国化肥信息》周刊、中国化工信息网、山西化工网、中国化肥信息网五、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4月18日-20日(18日报到)会议地点: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君谋楼会议厅(上海市

零陵路345号)会议报到地点:上海徐汇国际行政公寓(上海市徐汇

区东安路255号)

六、大会议题1、强化知识产权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促发展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2、农药登记与专利保护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副处长吴志凤3、近年国内外热点农药品种专利与市场分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总监胡笑形4、中国农药专利发展战略探讨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吕龙5、中国农药专利现状分析及如何获得最佳的专利保护范围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审查部处长赵霞6、企业加速转变成农药研发主体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景梅7、新农药创制与知识产权

沈阳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长令8、农药专利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忠9、如何提高有效的农药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蔡志勇10、近10年世界农药专利概况与趋势剖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总监胡笑形罗亚敏11、近10年GmC专利概况与趋势剖析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何军光12、如何利用专利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资深合伙人耿小强13、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总经理兼植保(中国)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主席

mr.RobHulme(贺远波)14、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更多报告正在落实中。七、会议日程

4月18日星期四15:00-21:00报到(地点:上海徐汇国际行政公寓,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55号,电话:021-33988888)4月19日星期五9:00-17:00大会报告、专题研讨4月20日星期六9:00-12:00大会报告、专题研讨4月20日星期六13:00-17:00交流、参观(参观上海紫竹园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农药研发基地)

八、会议注册

会议资料及注册费:3000元/人。2013年4月1日前交费优惠为2500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九、会议赞助

主办方热忱欢迎企业和个人对会议提供赞助,对赞助者将给予相应的回报和宣传,详情请与组委会联系。

十、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64444070

传真:010-64437115

email:

联系人:王丽娟(手机:13910727276)

十一、汇款方式

请将会务费汇到以下帐户,并请注明“农药会议费”字样。同时将汇款回执单和参会回执单一并传真或邮件到组委会。

户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8

山东省农药学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2011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2011瀚生农药论坛)共吸引了18个省市的430余位代表参会,为农药工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论坛结束后,又为参会代表免费举办了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介绍农药加工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新的加工技术、新的功能性助剂、普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为高品质制剂的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2年是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月3日公布,指明了未来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为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规划凸显了企业责任关怀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即将公布实施;配合新条例出台,农药管理机构将起草农药生产、加工、流通、使用诸领域的一系列配套管理规章;借助条例修改契机,农业部药检所确定2012年为农药法制建设年;新规章必将给农药发展带来新课题与新机遇,农药企业如何重新审时度势、量身定做自己的策略与发展规划,实现新的发展与跨越?

最近几年,跨国公司产品在我国市场上攻城掠地,快速占有了我国农药市场的很大份额,是产品好还是推广模式先进?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为更好的诠释当前局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提高农药加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山东省农药学会特定于2012年8月举办2012瀚生农药论坛(第十二届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暨丰县百农思达(第五届)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

现将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山东省农药学会山东省农药研究所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县百农思达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协办:常州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范群干燥设备厂有限公司

赞助:金坛市金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扬子鸿利源化学品有限公司山东禾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主题——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关怀高端制剂加工中国企业发展策略

三.报告及培训课程

1.农药工业十二五规划、新《农药管理条例》等政策解读(国家工信部张文明处长)

2.中国农药行业形势分析及企业策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

3.我国农药产品登记方向分析(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政处季颖处长)

4.江苏省农药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体会(江苏省经信委原材料处杨东方处长)

5.农药社会责任关怀先进经验分享(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冯健主任)

6.跨国公司产品推广、营销模式分析及启示(兆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丁兆龙总经理)

7.杀菌剂使用发展趋势及有效药剂推荐(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

8.我国杀虫剂使用、抗性发生情况及热点品种评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永平处长)

9.我国除草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王金信教授)

10.农药剂型与助剂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张宗俭教授级高工)

11.蓝丰公司发展战略及转型升级体会(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梁华中总经理)

12.从百草枯现象看社会责任关怀(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李德军所长)

13.国内公司如何应对跨国公司产品对自己产品的冲击(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宪锋副总经理)

14.符合国际标准的农药生产与供应商需要具备的条件(待定)

介绍跨国公司及国外大公司考核供货商的项目与标准,为国内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依据及建议。

15.助剂、剂型、药效的关系与合理处置(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庄占兴博士)

16.农药油悬浮剂助剂选择和安全稳定性研究(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秦敦忠博士)

17.农药水悬乳剂悬油增效方案(亨斯迈功能化学品中国区技术发展经理王志东)

18.水分散粒剂助剂及填料的选择(丰县百农思达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刘斌总经理)

19.水溶性液剂与水悬浮剂两者复配的制剂开发(禾大中国上海分公司包礼经理)

20.粉剂包装和粉尘处理的办法(常州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汤建华总经理)

21.乳油制剂转化为环保型剂型的思路探讨(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

22.新型种子包衣助剂及有机硅消泡剂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应用(迈图高新材料集团何风琦经理)

23.水乳剂配方的研制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南京扬子鸿利源化学品有限公司王先彬副总)

24.制剂加工工艺流程优化与清洁生产(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汪茂勤总经理)

(部分报告及培训课程预约中,最终以现场安排为准)

四.会议安排

时间:8月6日—9日,6日报到,7日—8日上午论坛,8日下午—9日培训,8日晚农药制剂加工存在问题互动解答会。

地点:青岛海滨花园大酒店(青岛市市南区彰化路4号)

五.协办、会刊广告征集中!

会议协办隆重招募中!协办费3万元:

协办单位免2~5人会务费,赠会刊彩色广告1页,可免费摆放展板、条幅等宣传品。

会议支持单位隆重招募中:支持费1万,赠会刊彩色广告1页,可免费摆放展板、条幅等宣传品。

会议赞助隆重招募中:可赞助项目包括会议礼品、宴请酒水等。

会刊广告隆重招募中:封面、封底、封二、彩插一为冠名及协办单位,其他自选。插页广告2000元/页。

产品介绍:15分钟3000元。欢迎农药助剂、原药和加工/包装机械企业咨询、参与!

欢迎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及上游产品提供商会议期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

讲座及客户联谊会,会务组将大力支持!

六.收费标准及汇款方式

1.会务费:7月31日之前汇款、会员单位1800元/人,现场注册2000元/人(含会务、餐费、礼品)。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2.团体报名优惠:每企业6人以上参会可享受团体优惠,1600元/人(含会务、餐费、礼品),或者报名费8000元(含会议资料10本,餐费、礼品另计)。

3.培训班免费为参会代表举办,仅收餐费150元。非会议代表培训费500元。冠名、协办企业免8人餐费。

户名: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开户行:工行明湖支行北园路分理处帐号:1602151009008800197

七.联系方式:山东省农药学会秘书处山东省农药信息中心

电话:0531—886318118863181288631808传真:0531—88631808

联系人:刘志俊15589979683范金勇13606407052张梅凤13064052086吕秀亭18766193151

e—mail:QQ:4647115491050654998

详见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网站pesticide—或pesticide—.cn

附件1:交通

火车站:距离11公里,由火车站广场乘501路公交车在彰化路站下车。搭车20元左右。

飞机场:距离33公里,乘机场大巴至终点站海天大酒店下车换乘31路、501路至彰化路站下车即可到达。搭车约60元左右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9

关键词:食品农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F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对农残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急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对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

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活体检测法等。

1、酶抑制法

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依据的原理主要是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杀虫机理,这两类农药均属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物,能够抑制动物神经系统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积累,影响神经正常传导造成昆虫死亡。利用碘化硫代乙酰胆碱在pH7~8的溶液中被胆碱酯酶水解,生成硫代胆碱,硫代胆碱使蓝色的2,6-二氯靛酚褪色,褪色的程度与胆碱酯酶的活性成正相关,可在600nm比色测定,酶活性越高,吸光值越低。当样品提取液中有一定量的有机磷类农药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时,酶活性受到抑制,吸光值较高,据此,可判断样品中有机磷类农药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近年来不少地方推出残留农药测定仪,应用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辨析酶反应过程中显色深浅转换成相应的抑制率,在仪器上以读数形式表达。该方法检测时,蔬菜中的水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等物质不会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造成干扰,不必进行分离去杂,节省了大量预处理时间,该方法对常见农药的检出限为0.3mg/kg~3.5mg/kg,大都高于相应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因此只能作为定性的快速初筛检测法。

2、免疫分析法

主要有放射性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多组份分析物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器分析等。最为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immunoadsor-bentassay,简称eLiSa)是应用免疫细胞化学中抗原与抗体之间高度特异性的配合反应,使不同的农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物及其代谢产物(抗原)与不同的添加酶(抗体)进行特异反应,而且反应的结果可以通过显色直接反映出来。由于每种添加酶抗体皆高度专一和敏感于特定的农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物,因此这种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这种方法一般可检测ng/mL的浓度,样品准备量很少,检测时间也短,与常规气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结果的时效性,试剂盒可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可准确定性、定量。但由于受到农药种类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在不能肯定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赖国外进口等影响,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3、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法是目前农药残留速测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是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与转换器紧密配合的分析装置,这种生物敏感部件对特定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和可逆响应,通过测定pH、电导等物理化学信号的变化,即可测得农药残留量。利用农药对靶标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复合纳米颗粒及纳米结构增强酶电极的性能并以生物活性单元(如: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作为敏感基元,对被分析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现代化分析仪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是目前新兴的、在综合生物工程学、微电子学、材料科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新技术,它把纳米材料和生物活性物质巧妙地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是传统的烦琐的化学分析方法的一场革命。纳米农药残留量传感器在农药残留的检测中,除了具有上述灵敏度高,可接近常规仪器检测标准的优点外,还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检测迅速、选择性好等许多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国际上已有ngehngwainbi等研制成功了农药对硫磷的生物传感器。国内未见将纳米传感器技术与农药残留量检测相结合的农药传感器研制成功的报道。

4、活体检测法

活体检测法是使用活的生物直接测定。如农药与细菌作用后可影响细菌的发光程度,通过测定细菌发光情况,则可测出农药残留量。又如农药残留会导致家蝇中毒,使用敏感品系的家蝇为材料,用样本喂食敏感家蝇后,根据家蝇死亡率便可测出农药残留量,一般在4h~6h内可测出蔬菜是否含超量农药。但该法只对少数药剂有反应,无法分辨残留农药的种类,准确性较低。使用家蝇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过程简单、无须复杂仪器,农户便可自行检测,缺点是检测时间较长,仅适于田间未采收的蔬菜。

三、农药残留检测发展趋势和要求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关注,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有如下发展趋势:

1、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前处理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农药残留分析是分析化学中最复杂的领域,需分离和测定的残留农药量往往是在ng(10-9g)、pg(10-12g)甚至在fg(10-15g)级,而且由于分析样品用药历史的未知和样品种类的多样性,使得农药残留检测的净化技术变的尤为重要,既要去除干扰物,又不得造成分析物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凝胶色谱(GpC)、吸附柱色谱、在线HpLC萃取等样本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现在研究较多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毛细管电泳(Ce)、直接光谱分析技术等也将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中。

2、现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绝大多数为化学农药,其分子量一般在500以下,而未来的15~20年,有可能发生由化学品向生物工程生产出来的生物制品的转化,那时,分析对象的分子量将会大得多,要将分析对象与原动植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多肽、核酸、细菌或病毒等分离将会更加困难,新的分析技术将要求有细胞化学、发酵化学、免疫化学和多肽排列结构等多方面学科知识的支持,这将会是农药残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前处理工作正朝省时、省力、低成本、减少溶剂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系统化、规范化、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各种在线联用技术可避免样品转移损失,减少各种人为偶然误差。

(2)生物技术与现化分析手段相结合,不断开发新分析技术,对于极性强、难挥发、热不稳定、易分解的农药残留分析发展迅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药残留检测涉及到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同的用户都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需求,因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检测设备的开发,难以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可先采用快速方法和设备进行初筛,再采用经典方法进行确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学科的融合,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将更加成熟,成为色谱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杨慧王富华:《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年05期

[2]秦胜利于建生:《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河南化工》,2011年02期

农药行业发展分析篇10

1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药经销商的专业素质不强

在农药销售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了农药的经销商应该具备和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性人员,但是在实际的经销过程中,一些农资经营的大店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过去的个体经营户转变而成的,很多的农药经销商在经销过程中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正规的农药专业知识培训,也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经营者的业务素质通常情况下都比较低下,其在进购农药过程中对农药真伪和优劣的鉴别能力较低,还有一些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故意向农民群众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故意销售国家禁止的高毒和高残留的农药品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2农民群众使用农药的水平不高

首先,农民群众的药物品种的选择不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不能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正确的农药品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能做到科学防治和对症下药。选择药剂过程中主要依靠经验进行选择,而真正做到用药向农技人员询问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其次,农药在使用过程中混合使用不合理。农药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有机物,因此,在农药混合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用药原则。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群众将碱性农药和酸性农药混合使用,从而严重影响到药效正常的发挥;最后,正确使用药剂的时间和用药量把握不准确。农民群众在施药过程中,不是根据农田的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中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最佳的时期进行防治,而是存在盲目地跟从心理,看到别人用药,自己也跟着用药,还有的农民群众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看到虫子就用药,见到病就打药,并没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展病虫害防治,这样不但起不到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而且还会出现严重的农药浪费现象,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1.3农作物药害现象经常发生

在农药喷施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喷药的方向以及没有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导致了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药物飘落在其他的敏感作物上,造成了相邻作物的药害现象发生,这种药害现象经常会发生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例如在使用盖草能防治油菜田间杂草过程中,其药物很容易对毗邻的麦田造成危害,同时,作物的生长调节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使用量的进行合理的使用的话,将会对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其矮化过度,甚至是停止生长。

1.4用药的环保意识不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固定的配药场所,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河岸、地头、沟渠进行配药。使用后的农药瓶和包装袋随意丢弃,而使用后的农药机械设备随意在池塘、河流和沟渠进行清洗,清洗废水随意倾倒其中,并没有对药物进行集中处理,这种行为不仅会严重污染中土壤和水源,而且还极容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给农村的畜牧养殖产生严重的影响。

2农药合理使用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最近几年,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农业执法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切实改变农资经营秩序。但是在农药管理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有不少的经销者,至国家法律而不顾,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村地区农药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农资市场进行监管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水平,强化对农药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杜绝违禁药品的流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地方的农药市场稳定。

2.2强化宣传和培训,提高用药水平

充分利用好当前农民培训工程的机会,采取针对性的内容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进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将病虫害、草害的发生规律,最佳防治时间、发生动态和防治技术以及方法和安全用药的知识全面普及给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逐渐增加安全用药和科学用药的意识,从而显著提升用药的水平和用药的质量,积极宣传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充分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农药残留量。

2.3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的高低以及农药残留量的多少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法已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核现已颁布,于今年10月1日实施,这部法律是史上最为严厉的一部法律。因此,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全面重视农业体系建设,配备配齐基层农技服务岗位人员,强化农技服务指导,强化执法监督,要加强推进县、区级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和街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进度,全面推动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农业用药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巍,赵春江,何雄奎,陈立平,张录达,武广伟,muellerJ,翟长远.绿色植物靶标的光谱探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