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6:53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1

【关键词】生产安全评价风险预警风险

煤炭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极其重要的资源,而它在国家经济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大部分的生产都有安全隐患,而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危险随时都可能爆发,因此,煤矿业是一个有极大安全风险的行业。然而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所以判定煤矿是否能安全生产及如何保障煤矿能够安全生产、减少、预防煤矿业发生安全事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评价煤矿业的安全生产,不仅能方便消除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减少煤矿业的事故发生,更有利于提高煤矿业安管水平,让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安全的状况的措施,最大地减少煤矿的生产风险,保障企业及人民的安全。而使用工程的方法对煤矿生产系统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出风险的危害级别,从而设计风险预警机制,也能有效的减少煤矿业危险事件的发生[1]。

1风险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

影响安全生产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设备因素。例如没有按国家规定购买必须的正规设备,没有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设备运转不正常,设备空间不能够满足正常作业的条件等都属于设备风险因素。

(2)环境因素。矿井周边的因素,或是自身处于危险的地质条件下造成,例如粉尘、岩石层、地热等的因素造成。

(3)人员因素。人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比如说人员操作时行为不规范甚至违章操作,或是危险发生后存在的错误指挥等和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说酒后工作,心理异常时工作。或是带病工作。更甚者出现无证上岗,专业技术不合格却依然上岗等。

(4)管理因素。例如岗位设置不健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依据风险的识别、管理、煤矿的营运的状况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三类方法。常用的评估安全风险发生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安全检查表法、LeC法、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Bp神经网络、主观评分法。下面简单列举其中的几个方法: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局部评价法(每次安检都将整个矿井作为对象是不现实的)。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出发,要对整个系统或区域作出综合评价,至于作业地点或作业区域的风险也要作出的科学评价[2]。

事故树分析法是当今为止理论最为完备的风险分析方法之一,但在应用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事件的概率很难确定。

模糊评价就是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判断某一事物所处的状态,而这一事物有可能会受到多因素影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状态进行评估,来确定煤矿哪些工作需要改善,煤企业整体处于什么状态。把模糊评价方法用在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把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综合起来作为反映煤矿整体状况的指标,根据各个因素的不同重要程度和对评价来确定煤矿整体的状况[3]。

另外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LeC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相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样,它不仅满足了对区域评价的需要,也满足了对煤矿安全风险动态评价,构成了点面结合的安全风险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系统工程的定性分析方法。为将不安全因素和潜在危险及时找出,对检查对象提前进行剖析,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查明子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对比有关方面的分析结果,仔细考虑,将需要检查的项目和要点按顺序编制成表,以避免漏检和实行检查,这便是所说的安全检查表。但作为一种单纯的定性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有例如主次不分、等同罗列的缺点。

神经网络基本上大部分采用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由输入、隐含、输出层组成。数据由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在到达输出层以后和希望值相比较,如果不在误差范围那么就进行反向传播,也就是误差反向传播。反向传播过程中,通过不断修正其权值和阈值,最终得到符合输出精度要求的数据。良好的持久性和适时预报性让Bp神经网络在进行非线性数据处理、函数逼近和模式分类方面拥有着显著的优势。

层次分析法(aHp)是将无法数据化的风险按照排出来顺序来区分的一种分析方法。所有煤矿生产系统的风险管理是矿业生产风险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

3煤矿井下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影响煤矿井下安全的风险因素很多,因而,系统发生不安全事件很可能是多个风险指标共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某个指标未达标或者超过限制而引起的。所以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覆盖到井下安全风险的各方面,而且彼此之间能够及时的联系并准确的反映出系统的安全状况。

科学性原则:科学的体系能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定性与定量结合会使对安全风险水平的衡量更加科学和完善,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可操作性原则:一是设计的指标要定义清晰。二是要指标体系的使用性要长久,还要考虑现行技术水平与未来的扩充。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此评价体系分为六大指标体系:技术设备风险体系、环境风险体系、人员风险体系、管理风险体系、煤矿固有风险体系、事故及职业危害风险体系。该体系是根据存在风险及原则建立的。

4煤矿预警机制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指煤矿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预警对象进行日常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预见事故可能出现的趋势,将确切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提前了解事情的状态,运用已知的安防知识与经验来研究对策,从而使用特定的方法控制不安全状态,排除存在的隐患让其恢复正常状态。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从宏观和微观来协助煤矿业的管理工作,微观层面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潜在危险,宏观层面让工作人员分析并控制危险行为。

4.1预警的定义与所在的意义

以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作为依据,结合现代化各种工具,收集各类数据的状况,同时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评估、分析、监测,制造出不同阶段的安全预警信号。

建立一套煤矿风险预警的可操作体系,包括技术层面的也包括管理层面,建立一系列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流程、方法等。根据所统一的识别指标揭示出煤矿生产中的事故和发生风险前的不良征兆,对可能或将要发生的事故风险预警和防备,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进行分析、纠错。

4.2预警方法的选择

总的来说,有三种分析法,一是综合分析法,二是聚类分析法,三是判别分析法。

4.3预警体系的建立

预警技术能有效的预防事故、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对风险预警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经分析得出得到如下四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人力的预警体系。影响人力的因素有人力资源、工资、人力投入效率等。而人力资源是构成的基础因素,招收的员工的素质高低也决定着风险的大小。另外,薪资与人力投入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薪资太低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或是离职、人力投入太大而出产率太低都是导致人力资源风险的重要因素。

(2)人力投入度和工作效率的预警。煤矿运转由机器操作的程度级越高的话,那么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变得越小。现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机器的作用很是重要,发生危险的机率也很小。在机器运行稳定的状态下,有效的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3)管理效率的预警。注重日常的预警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一块,它能判断出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所以,安管效率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是制度的完善程度,二是发生违反制度的机率,三是组织协调能力

(4)环境预警。矿井工作的环境也是风险预警中的很重要部分,矿井内的平均风速、温度的监测,巷道最小行人宽高度、粉尘浓度都需要及时的监测。

4.4安全预警建立

(1)建立预警系统。为了防止出现可能的安全风险,故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这个机构需要收集、处理与风险预警数据。同时也要向相关的上级提供风险的防范信息。

(2)建立风险触发的系统。对未来风险因素的识别,对其可能带来的后果辨识是风险触发系统所需要做的工作。该系统不仅能对风险有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检验,也能对它可能导致的其他风险进行检验。该风险触发系统能同时将各种风险预警指标融入其中,最终得出一个总体的结果,作为风险防范的依据。若将其做成软件会更方便实际操作。

4.5预警层次划分

为了防患于未然并准确的达到预警目的,故需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警体系。可从单一预警到局部预警再到系统预警展开,三个层次互相联系,从不同层次描述系统处于的安全状态,能有利识别各类隐患和事故诱发因素,通过分析最终确定应发出的警报,并提出有效对策。

4.6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为预警提供基础保障,煤矿企业若能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那么便能更为有效的实施预警分析和提出预控对策。为了保证预警机制的顺利运转,通过运用定性到定量方法,综合各个防治部门成立一个煤矿安全风险的预警部门,预警部门是该企业的风险防治的最高部门,并找出一个最终负责人。把生产里的风险置于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下,使生产活动在有序均衡的远离临界态,保证煤矿业的安全生产。

4.7安全风险应对系统

应急处理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是预控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当日常的态预警的防控措施怒能阻止系统向超临界态转化,灾害可能会变得无法避免,那么此时相关人员需立刻采用应急模式以防止事故造成更大损失。如果系统恢复到可控状态,应急模式立即结束,切换至常态预警模式继续执行日常预警活动。

在风险预警系统确定了预警程度的基础上,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不同的预警程度提供出不同的应对措施。根据法律、案例推理等一系列的方法,结合领导层的决策、专家的理论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分析,把处理相应预警程度的对策集中存入预警对策库中。那么一旦预警系统发出了预警警报,预警对策库就可以立马给出相应的预警防控措施,并把这些信息上交给相关的预警管理部门以供参考。

结语

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我国的煤矿存在大小并存、所有制形式不同懂得并存,造成管理难度大,加上从业人员素质略低,煤矿开采难度大,而目前的开采技术还不能安全的满足深度开采的需求,煤矿形势依旧严峻,煤炭业仍属高危行业,加强对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尽力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矿井安全风险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其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所以要完美的完成这个研究并能将它运用于实际,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的运用应综合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运用,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的一般程序与机制。本文提供了煤矿风险预警的一般程序,具体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建立了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在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程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包括了风险监测系统、风险信息识别系统、风险预警指标系统、风险的应对系统。[4]

参考文献

[1]张志镇,高峰,许爱斌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3):379-384.

[2]李凡修,梅平.多元联系数模型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1):163-166.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2

【关键词】风险预控;煤矿;安全管理

1引言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煤炭行业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过多地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命令、处罚等行政手段,短期内对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期看很难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相对而言,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依靠严格监管的经验管理阶段,如何构建安全管理的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成为煤矿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风险预控原理,构建了煤矿风险预控的基本流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同时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

2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形成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监测;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3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及评价

3.1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煤矿安全风险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关键,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煤矿日常系统来辨识,也可以按照煤矿事故发生机理来辨识,但辨识必须全面,这样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标准和措施制定。

当煤矿安全管理所有危险源辨识出来以后,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合成提炼,形成管理要素,将来通过管住管理要素就可以管住危险源。如何管住管理要素,把要素管到什么程度就能杜绝事故发生是通过制定管理要素标准和管理措施来完成的。管理标准是指管理要素管到何种程度事故就不发生,管理措施是管理要素达到标准的手段。

(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4)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

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绩效评估法,该方法针对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体现组织调查、全员参与、发展回馈、多元评估系统等多个组织绩效原则,而且能够体现风险预控的思想,找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指导,充分保障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强化安全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得考核结果与职工收益挂钩。在奖惩激励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员工的监督,反对奖励平均主义和重罚轻奖的现象。激励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建设,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煤矿环境管理和煤矿准入等方面。

3.2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主要是考核评估煤矿安全管理建设是否到位,是否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预警是否及时,预控是否得当。

(2)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中组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包括相关机构设置是否完善,激励奖惩制度是否全面,管理运行体系是否闭环,岗位职责是否明确,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健全,煤矿文化是否体现本质安全思想,煤矿文化管理是否到位,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监督是否到位。

(3)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否准确到位,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分析是否合理,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手段是否合理有效。

(4)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要素是否管理到位,要素是否全面。

(5)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辅助环节是否跟上,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是否完善,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煤矿环境是否达到本质安全要求等。

3.3煤矿安全管风险管理的参考指标

参考指标如下:

(1)煤矿有完善的财政风险管理体系;(2)企业编制计划和任务时考虑存在风险;(3)各工作场所有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

(4)所有工作程序都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5)各类危险源识别全面;(6)各类危险源监测方法得当;(7)各类危险源预防、预控方法得当;(8)各类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程序全面;(9)各类危险源都有相应消除措施;(10)有紧急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1)有意外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2)有危险任务风险评估;(13)危险源处理有分类报告,分类科学;(14)危险源有事后分析报告;(15)危险源处理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及时;(16)员工了解危险源预控管理,全员参与危险源预控管理;(17)其它风险防范全面。

4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安全管理评价是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参考文献:

[1]查振高,李新春.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魏晓平,巩岩,李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2).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3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风险评估;粗糙集;灰色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tD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93-02

在我国,煤矿的主要的开采形式为井工开采,由于采煤工作面空间狭窄多变,设备、噪声等不安全因素而造成了众多事故。为确保煤炭工业健康、高速发展,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安全评价,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针对煤矿生产中存在隐患的安全评价,目前管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事件树、事故树、指标评分法、预先危险性分析和作业区域危险评价等等[1-2]。为了在实践中更具客观性与实用性,本文采用了粗糙集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能避免常规采煤工作面风险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弊端,即主观性太强,同时也提高了采煤工作面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精度,可以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1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及其环境特征,通过对大量现场检测数据、环境变量模拟值等信息的系统分析,辨识其中的风险因素,建立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一级风险属性指标层可表示为;其下属的二级风险属性指标可表示为Rj={Rj1,Rj2,...,Rjm},j∈n。其中j为一级指标数,m为第j个一级指标Rj包含的二级指标个数。依据煤矿统计资料的调研结果,采用专家打分法,向现场资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安全评价原理,得出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危险源评价体系

2评价模型

2.1基于RS的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以上建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对于安全评价结果(决策属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描述不同指标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影响程度时,应赋予的权重不同,影响较大者赋予较大的权重,应用粗糙集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2.1.1构建信息系统

依据以上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作为RS信息系统的属性集,以指标的风险评分值构成的集合作为决策信息表的论域,形成出信息系统:S={U,R,V,f};;;V={1,2,…,m}。其中为第i个样本,为第i个风险属性,V为评语集,m为评估等级。

2.1.2并确定权重

计算各风险属性的信息量与重要度,对于属性,通过公式计算风险属性重要性,通过公式可以得到各风险属性的权重。这样,风险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w1,w2,…,wn)。同样地,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分别确定各二级风险属性指标和一级风险属性指标的权重。

2.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来设定评估灰类,即确定评估灰类的等级数、各灰类的灰数、白化权函数。其中,评估灰L,即l=1,2,…L,l表示评估灰类数。用gl()表示hij属于第L类评估灰类的权函数hij为评分信息表中第i个专家对第j个评价指标的打分值,用eij表示评价指标j对L灰类的灰色统计数,ej为评估矩阵对第j个指标的灰色统计数,则有:

其中,m为评价专家的人数。

以此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如下:

其中,n表示风险指标数。结合指标权重和白化权函数评价矩阵,综合评价矩阵为:

即可得出评价结果为:

3实例分析

以陕西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危险源为例,其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指标结构见图1。运用专家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评定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共邀请了1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对表1各指标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10分,利用专家评分表构成决策信息表(见表1,限于篇幅,仅以组织管理因素为例)。

具体评估过程如下。

用粗糙集理论确定风险指标权重。本案例中U={U1,U2,…,U10}为论域,R={R1,R2,R3,R4}为一级指标属性集Ri={Ri1,…,Rim}为二级指标属性集。以需求风险R3为例计算其各指标的权重。

为便于处理,将表中信息进行简化处理:maX表示一列中的最大值,min表示一列中的最小值。令Step=(maX-min)/3,对于这一列中的属性值,在(min+2Step,maX)范围内的用2表示;(min+Step,min+2Step)范围内的用1表示;(min,min+Step)范围内的用0表示。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决策信息见表2。

然后分别计算属性集R3中各个分量的信息量,重要度及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U/ind(R3)={(U1),(U2),(U3),(U4),(U5),(U6),(U7),(U8),(U9),(U10)};

U/ind(R3-R31)={(U1,U2),(U6,U9),(U3),(U4),(U5),(U7),(U8),(U10)};

U/ind(R3-R32)={(U1,U3),(U2),(U4),(U5),(U6),(U7),(U8),(U9)(U10)};

U/ind(R3-R33)={(U1,U3),(U2,U7),(U4),(U5,U8),(U6),(U9),(U10)};

U/ind(R3-R34)={(U7,U8),(U1),(U2),(U3),(U4),(U5),(U6),(U9),(U10)}。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具体结果如下。

σ31=0.4,σ32=0.2,σ33=0.6,σ34=0.2;

w31=0.2857,w32=0.1429,w33=0.4286,w34=0.1429

因此,指标R3的二级指标权重构成的向量

w3=(0.2857,0.1429,0.4286,0.1429)。

确定评估灰类并建立灰色评估矩阵。在此案例中,确定4个评价灰类,其相应的评价等级为K=(K1,K2,K3,K4)t=(3,5,7,9)t,分别表示“风险较小”、“风险适中”、“风险较大”、“风险很大”。

结合数据得出:

e11=7/2,e12=1,e13=7/2,e14=2;

e21=4,e22=6,e23=4,e24=3;

e31=2,e32=2,e33=2,e34=4;

e41=0,e42=1/2,e43=0,e44=1。

因此得出单因素模糊矩阵:

经计算得出指标R3对评语集的隶属

向量:

=(0.3081,0.4398,0.2402,0.0225)。

则评分等级为=5.0027。

由此可知需求风险水平中等偏大。同理,可计算出固有危险源因素R1的评分等级为p1=3.6384;开采技术R2的评分等级为p2=5.9217;诱发风险因素R4的评分等级为p4=5.4593;则总体风险R的评分等级为p=w()t=5.3539。

从评价结果可知,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适当加大顶板控制方面的安全投入是防范工作面顶板事故关键的安全措施。

4结论

本文将结合粗糙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应用粗糙集理论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主观定权法的弊端;以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量化值,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安全评价,处理对各评价指标量化尺度统一形成的不确定性问题,将主观和客观方法结合,同和二者的优点进行安全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刻画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风险等级,可以为煤矿对于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庆贵.煤矿安全评价与安全信息管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2]王玉怀,潘德祥,李祥仪.应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进行煤矿安全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2005(3):60-62.

[3]pawlakZ.Roughse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s,1982,11(5):341-356.

[4]王国胤.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王洪德,马云东.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仿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7).

[6]王玉振,周文安.煤矿安全评价的灰色统计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1995(3):60-62.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4

关键词:安全风险;成本管理;建议对策

1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种类

通常情况下,区分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种类是一个综合性的也是多维度的复杂的问题。一般而言,学者通过不同的侧面进而对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种类进行区分,比如风险指标系统、指标权重、预警指标、预警机制等。通过这些更为细致的类别划分,可以实现对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种类全面的分析。

1.1煤炭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煤矿安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为整个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的关键和基础,在整个煤炭企业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的框架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煤炭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权威的数据参考,也便于进行风险安全的监督与调控。不过,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安全风险指标还主要停留在表层的、定性的研究和刻画上。这种安全风险指标很容易让决策者忽略一些重要的事实,如百万吨死亡率,千人死亡率等。这类安全风险指标很难有效地反应全面的煤矿当前安全运行状态。比如,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事故总量发生数量在较少人次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大规模的煤矿事故中,这一数量并未减少,相反比重反而在增加。如果决策者只关注煤矿事故的总数,难免会掉以轻心,心存侥幸。

1.2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在有了较为科学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后,需要确定不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只有赋予合理科学的权重,才能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法和客观法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不同的分析的确定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层次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1.3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法

在有了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一定的权重值之后,如何根据这些安全风险指标及时地发现风险并做出合理快速的预警措施是另一个值得仔细分析讨论的问题。简单说来,必须要满足日常性、灵敏性、及时性、参照性,以及便于操作的原则。因此,煤炭企业在制定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的同时要兼顾自身的人力、物力,从人力资源、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判别与应对机制。

2煤矿安全管理成本现状

2.1煤炭企业保证性安全投资成本高

由于保证性的安全投资难以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作为长期投资往往不受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巨大的保证性安全投资成本使得这些企业望而却步,忽略安全管理,进而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2.2事故的外部性严重

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失效的一种情况就是存在的外部性,也即是成本没有完全内生化。这点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尤为明显。煤炭企业的安全有着巨大的正的外部性,可以使得周边的居民、企业等享受到这种外部性的好处,但是由于这种安全管理成本全部需要煤炭企业自己承担,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告诉人们,均衡数量会小于最优数量,也即是说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2.3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没有单独核算

我国目前运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对于安全成本一项并没有单独的科目。这导致企业对于自己的成本支出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进而主动强化自己的安全管理成本意识得不到加强,从而使得内生动力不足。

3煤炭企业安全风险成本管理

3.1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安全保证金制度

通过成立煤炭企业安全保证金制度,可以预先划拨出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以应对突发事件,同时这部分资金可以部分用来完善改进现有的安全保险机制,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对于明文规定的一些安全措施,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能存在风险的,要及时进行防范。

3.2优化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体系

通过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使得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会计科目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使得企业可以对于自己的成本花销一目了然,并且作为一个可以横向比较的资产单元成为企业自身管理的一种激励措施。由于目前关于安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只是局限于理论分析阶段,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运行现状,可以考虑进行一定的缓冲处理。建议建立安全成本率、产量安全成本率、利润安全成本率及保证成本率等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3.3完善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程序

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程序通畅与否可以作为衡量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完整通畅的安全成本核算程序是煤炭企业能否科学进行安全成本管理的问题关键。同时制定统一的安全成本核算方法,避免目前存在于市场上的多体系造成的混乱。

3.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积极促进会计部门及税收部门等的沟通,有助于加强会计准则和税务制度对安全费用规定的沟通和协调。推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增强企业、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安全风险的意识的认识,是我国煤炭企业真正实现现代化、安全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4结语

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重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国已然存在着保证性投资成本高,事故外部性严重及管理成本没有进行单独的核算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才能让我国的煤炭行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文静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国流.浅析我国煤炭企业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0,49(11):28-29.

[2]张晓会.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32(9):95-96.

[3]丛剑钊.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炭技术,2008,27(8):165-166.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5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statehasintensifiedeffortsincoalsafetymanagement,andrequiressafetyassessmentandevaluationforcoalmine.Coalminesafetyassessmentisaninnovativemethodtomanagecoalmineproductionsafety,isareformofsafetymanagementandworkmethodundermarketeconomyconditionandisalsoanimportantsteptoachievesafetyproduction.thispapermainlyadoptsaccidenttreeanalysis(ata)methodtocomprehensivelyevaluatethegasdisasterinthemineandproposesrectificationmeasuresaccordingtotheriskfactors.

关键词:安全评价;瓦斯灾害;事故树分析法

Keywords:safetyassessment;gasdisaster;ata

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74-02

0引言

安全评价是一个生产过程中的静态概念,评价的深层次涵义在于指出该矿井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方向,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和可持续性的安全工作。

评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均为国家及贵州省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均为该煤矿现场调查时的安全现状。到现场分专业对井上、井下进行调查、座谈、访问和资料收集,并严格按《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提出安全措施与建议,从而得出安全评价结论。

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断江镇境内,距盘县30km,水城169km,贵阳365km,昆明336km。2009年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重新核定为180万吨/a,矿井分为北井和南井,生产能力分别为90万t/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划分为两个自然采区(南井和北井)。煤尘均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方式为炮掘和综掘。

2评价方法的选择

2.1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ata)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辨评价,既适应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它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事故树分析作为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采用。

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由评价人员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D=LeC,并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评价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3定量、定性评价过程

定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工作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与评价。

3.1事故树确定井下瓦斯爆炸主要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其中掘进工作面发生的频率更大,所以,将顶上事件确定为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树分析如图1所示。

3.2列出事故树函数、求出最小割集

t=a1*a2

其中:a1=B1+B2+X3+X4+X5+X6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a2=B3+B4+B5+X12+X19+X22

=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X21+X22+X23+X24+X25+X26+X27

结果:t=■Xi■Xj。根据上式解算,发生顶上事件共176个最小割集,说明发生瓦斯爆炸的致因因素较多,瓦斯爆炸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3求解结构重要度根据最小割集事件得出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顺序为: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i(21)=i(22)=i(23)=i(24)=i(25)=i(26)=i(27)

根据上式重要度分析,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危险因素依次为:①局部通风机没有制定严格的停送电制度,随意停风。②局部通风配风不足;出现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循环风、老空区通风;需风量计算不合理;未严格按配风计划配风;掘进作业规程中对局部通风机的选型不合理。③风筒末端至迎头的距离及出口风量未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要求执行,风筒多处漏风,风筒之间的接头也漏风,风筒吊挂也不平直等。④引燃引爆瓦斯的火源有:明火、电气火花、爆破火焰、摩擦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煤炭自燃等,其中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是电气火花、爆破火焰。

4应重视的安全整改措施

①加强通风安全管理,保证工作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流;加强瓦斯检查,特别是巷道遇地质构造处更应加强监测,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②加强防尘管理,完善防尘系统,防尘管路未到达工作地点,严禁作业;采掘工作面要坚持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进行煤层注水。③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防止瓦斯积聚;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后及时支护;巷道维修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且在现场认真组织实施。④严禁配风不足;工作面超能力生产;局部通风机供风不足;上隅角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不当;电器失爆;漏电保护、接地保护、过流保护失效;静电火花,机械摩擦火花,冲击产生火花;放炮未填炮泥或炮泥长度不够;未使用煤矿安全炸药或毫秒雷管。⑤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瓦检仪、便携式瓦斯报报警仪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不准;空班、漏检、假检;瓦斯监控系统或智能巡检系统不可靠,出现故障处理不及时,不能发挥其作用,都有可能出现瓦斯事故。针对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整改: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严格考试、考核标准,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班前会对安全工作的布置和要求,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条件,对特殊作业场所、地点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制定、执行安全补充措施。

参考文献:

[1]曾强.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及其应用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32(6):79.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6

[关键词]风险预控;安全管理;煤矿安全;危险源

中图分类号:tD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6-01

前言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近些年全国发生的几起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说明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尖锐。基于风险预控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种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很好的防止煤矿企业事故的发生,而且它可以不断修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的质量,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效安全。

1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全过程分为危险源识别、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五个部分,相互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具体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削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同时它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长效安全管理。它具有闭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四大原则,能够降低煤矿生产系统的风险,根除重大事故的发生,能够做到实时正确地预警,能够根据生产系统里不同的子系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正确的预警方式,能够在日常监测中随时向预控中心传递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事故的因果链。

2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必要性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和起点,它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实施、运行和保持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煤矿企业对其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体的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当前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企业能够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持续改进。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企业主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更好的履行其基本生产安全法律义务的重要保证。

4)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实施、细化和补充,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3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全过程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方法和步骤。通常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步骤如图1所示。

3.1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危险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是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前提和基础,危险源辨识的全面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工作是否有效。因此危险源的辨识应该全员参与,在整个煤矿企业中进行,覆盖该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和设施的各个方面,使危害能够全面的辨识与控制。煤矿企业可以首先通过编制全员危险源辨识调查表,要求企业的员工全员参与,认真填写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危害。然后再综合使用危险源辨识的各种方法,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作进一步的辨识,以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3.2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煤矿企业通过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监测,主要的任务是检查日常生产活动中是否出现了辨识出的危险源以及是否产生了新的危险源,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预控中心。如果检查人员发现了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存在,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和经验采取初步措施,比如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等,然后将发现的危险源和采取的措施立即汇报给预控中心。

3.3预控中心信息处理

预控中心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管理部门,是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预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的技术骨干,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日常管理;企业各生产单位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

日常监测的信息反馈到预控中心后,预控中心要组织人员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出现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发现危险源,则继续进行日常监测。如果发现危险源则对危险源进行评价。

3.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预控中心判定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应该系统的进行原因分析,本着避免人员伤亡、消除危害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草案计划,论证其可行性后予以确定。

因煤矿企业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对生产系统中的风险采取分级风险控制,将不可容忍的风险分为部级不可容忍风险、公司级不可容忍风险和科室级不可容忍风险等,分别制定“不可容忍风险控制改进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煤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修订企业的管理程序和作业规程、标准,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或建立互相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或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等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

3.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和实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包括对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新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由预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经过讨论确定后,批准并实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在实施措施前应经培训学习,确认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实施,预控中心应对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时,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时,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计划的控制措施能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忍程度;②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③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结束语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它的核心是对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日常监测、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制定出风险控制的措施。这是一套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煤矿企业控制生产经营风险,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建芳.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

[2]唐功利.试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J].科技风,2014(05).

[3]顾八信.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9).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7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隐患主要有:职工来自四面八方,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水平不高,很多人缺乏煤矿的从业经验,综合素质偏低,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有部分管理人员对待安全工作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给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造成重大损失,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单一,制度不完善,系统和装备水平,抵御风险和防灾抗灾能力仍很脆弱。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安全生产目标单一,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因此,为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以丰富的资源所赢得的良好投资环境,实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煤炭企业应根据实际,明确员工自主保安,区队自主管理,科室业务保安,安监重点监察的安全管理。在新形势下,要建立企业创新管理理念,确定年度和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杜绝二级以上非伤亡列级事故。结合工作实际,优化安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安全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度规定总经理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煤炭企业每年要制定一次安全投入需求计划,要求安全投入资金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增、改善和更新的设备、设施,分类编制需求计划,工程计划根据各基层单位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制度,对各种安全、技能、竞赛、操作规程等培训均可视为安全教育。利用好现有劳动力资源,保证培训办证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掘进作业规程以及穿透老巷、巷道贯通、过特殊地带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作业规程、安全技术管理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的作用,做好例会、会审、贯彻考核、执行等各项记录。在贯彻规程时,其相关内容要同时贯彻。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必要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要符合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规律,以预先对生产工作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围绕数据输入与输出、权重模拟、安全模糊评价以及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等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要依照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实用性、完善性的原则,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实现采煤、掘进等主要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评价。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分析,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识别子系统要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定状态以及管理事务;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识别系统首先需要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登记和分类汇总;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评价子系统进行煤矿风险分级排序,确定其重要程度,发现煤矿风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明确煤矿生产的当前状态。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消除各采掘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矿安全生产状况综合评价。制定瓦斯煤尘事故处理方法、透水事故处理办法、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以及矿井预报事故处理方法。

3、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议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8

关键词安全评价;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t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4-0059-0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非煤矿矿山的安全评价体系是安全评价体系中的一个体系。

1矿山安全评价体系现状

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就是对当前矿山的生产系统的所有危险状态的主观把握。评价的过程中,因为不科学的定性指标、层次不同的评价人员、各式各样的评价方法,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和原始数据误差都将会直接导致整个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目前我国非煤矿矿山安全的评价方法当中,在理论上进行研究的相对比较多,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的评价方法还是缺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中是很难进行安全评价的。当前,我国的非煤矿山企业都是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如果出现了重大安全隐患或已经发生了伤亡事故,就必须要重新进行一次安全现状的评价。所以说矿山安全现状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相比,是具有非常大的动态性。可是当前安全现状的评价分析和数据都已经在报告书中有所体现,想要长期对某一个区域的矿山进行安全现状的分析,就会显得有些困难了。

2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产、安全信息经过了收集、传输、存储、维护和更新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数据库、多层架构体系、weB网络等技术,结合矿山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矿山安全的数据体系,初步实现信息的综合查询、报表输出、录入、统计分析、修改、安全评价等。通常情况下,对非煤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五个最见的模块,即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恢复、安全评价和安全分析。其中安全信息管理模块其实就是对其信息的提前录入、修改和删除,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输出报表;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指的是管理企业的用户以及基本信息的管理;系统恢复模块指的是如果系统一旦出现了问题时,对数据所进行的恢复工作;安全评价模块指的是对矿井通风、井巷掘进、井下爆破等所有的生产状况所进行的及时事故统计和安全评价;安全分析统计模块指的是对掘进支护、运输、填充和提升等生产过程所进行的分析。

3安全评价方法及模块的设计

3.1矿山安全评价方法

目前最为常见的矿山安全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专家评议法、经验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法、影响分析法以及故障类型法等。这里安全检查表是最能普及应用的一种方法。此评价法就是把所有的项目进行列表分析,以准确定位系统的实际状态,能够定性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对比较综合的评价。制定检查表的意义就是为了实际检查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系统和操作人员能不能准确执行安全技术的操作规程,设施、设备、装置等能不能符合其安全要求,查找系统中潜在的有害因素,然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3.2模块体系的结构

非煤矿山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中最为关键和主要的模块就是安全评价模块,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矿山安全检查表对矿井通风、井巷掘进、井下爆破、井下供电以及矿井提升等系统进行的安全评价。

3.3制定矿山检查表

制定非煤矿山的安全检查表通常都是依照四个标准,即合法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简捷适用是关键,可操作性是基础,无论是在矿山的全面安全大型检查过程中,还是生产系统的检查中都可以用。对于一些矿山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隐患,可以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进行整改和检查,确保矿山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之中。例如,针对某地下矿山安全预评价,应综合考虑总图布置及运输、厂址选择、爆破、凿岩等采矿工艺过程及生产工艺,矿山开采中的开拓与采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风、充填、供电、消防等,以及废石场、爆破器材库、电力、通讯及建筑等公用辅助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和外部周边情况等进行单元划分,从而全面地、系统地作出评价。

在非煤矿山生产企业中,采矿工艺系统众多,工艺过程复杂,要想全面地找出其系统危险源并对其危险性作出分析评价,采矿及系统安全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在目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评价人员并不具备安全工程或采矿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因此,系统地学习采矿及安全知识是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必要条件。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可邀请当前国内权威的采矿及安全专家到机构内部进行培训,亦可将评价人员派送到政府、高校等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点或直接到高校进行采矿、安全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深造。

3.4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以矿井的通风系统为例,在制定安全检查表、采集安全信息数据方面,对所有的原始数据都经过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把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与业务数据报表、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设计了一个可以存储所有原始安全数据的数据结构体系,为后面可视化的实现以及数据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数据基础。

4结论

对所有的非煤矿山来说,所有的安全评价都是防止事故频发,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矿山安全评价报告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安全评价过程的进一步地控制,做好档案的管理,重视整个安全评价队伍的人才建设,逐步完善和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为高质量安全评价报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9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越发的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运用科技的力量,将各类技术系统的优势与当前的煤矿生产相融合,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效率。在实践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风险实现了良好的规避,也大大的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升煤矿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文章针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了切实的分析。

1对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分析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予以规避,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这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重点管理是风险管理,要点是员工在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基础内容是生产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的体系支撑则是保障管理,对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切实的管理,则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并将pDCa闭环管理手段作为运行重点,对其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而后为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安全保障[1]。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情况分析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引入是必要的,也是煤矿生产企业顺利运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煤矿的生产特征,对风险预控管理手段予以实时的更新。文章针对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1风险评估环节的安全管理

在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后,则要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而后再针对性的对风险等级予以判断。根据最终的判断结果,再落实具体的风险预控以及管理措施,最终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预控方案,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规避能力[2]。这一环节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风险予以上报,而后风险小组再将这些汇报的数据予以整合和协调,再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复审,要求各个部门将这些汇报的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和健全,而后再交由风险预控小组,经过切实的修改,实现多向的反馈,最终对风险实现完善的预控和判别,提升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定要及时的改进,而后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将pDCa的管理优势体现到实践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2危险源监控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监控环节涵盖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控,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可以对企业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监控,通过危险监控的方式,对危险予以切实的规避,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并间接的促进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矿产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3]。

2.3危险源的辨识环节

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就应当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矛盾和生产阻碍性问题,比如,矿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不具备稳定性等,将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再予以切实的规避,这些危险源的提前避免方式成为矿产危险预控过程中的必然手段。危险源可以在煤矿生产已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无论是煤矿企业的生产、改造,还是企业的建设和完善等环节都会涉及,煤矿生产之前的危险源辨识已经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煤矿生产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的诱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危险源进行归类和分析,对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危险源予以把控。比如,企业所涉及的环境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应用危险归为一类,在确定了危险源之后,再对危险源进行检测,检查这些环节是否存在切实的危险,最后将这些数据予以记录,为日后的生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4]。

3对于风险预控体系的作用分析

3.1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指数,也对危险源实现了良好的规避。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系统以及生产作业等等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危险源予以辨识和分析,而后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对这些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和解决,尤其是对于煤矿生产企业的重点环节,对其危险源进行确定,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源,予以切实的评估,再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内容,最终制定出适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当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对生产实践中易出现的风险源予以判断,而后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将传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避免,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各个环节的内容予以把控,比如,对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对煤矿风险的辨别和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一旦在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则要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而提升煤矿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5]。

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

(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类的危险因素,要想实现煤矿企业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对这些企业运营中的危险因素予以避免,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予以解除,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营效益,大大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辉.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6-197.

[2]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23(6):199-200+203.

[3]侯跃峰,马春,李小龙,等.浅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20):31.

[4]李贤功,宋学锋,孟现飞.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与隐患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7):89-95.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篇10

一、当前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法不够健全。煤矿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救治主要有卫生部负责督查、鉴定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依照相关规定,煤矿企业需要将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品发放给企业职工,然而实际上安监部门却缺少相应的检查实施细则以及处罚违规的细则,对职业安全健康的相关管理法不够健全[1]。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作为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职业安全监管主要对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然而该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并且各级政府投入职业安全监管的人力财力不够,导致安检工作很难达到目标要求。

3、工会制度不够完善。与国外专职工会人员由税收支付资金来开展工会工作不同,在国内,由企业直接向工会提供资金,因而,这种不够完善的投资制度,使得工会在充分发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同样影响其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建立煤矿企业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及具体措施

1、建立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首先,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应当与煤矿企业管理的总体方针及目标一致,并且需要遵循相关的管理法规,将煤矿企业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有效达到保护企业职工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健康的效果[2]。

其次,作为煤矿企业,应当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范围加以合理确定,例如,可以选择煤矿企业这一整体或者几个相对独立的矿井系统作为对象,将煤层中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以及具有突水危险的煤层等可能引起重大事故产生的环境,作为安检的重点。

再次,在建立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文件化范围时,应当将其系统的复杂程度与企业生产特点保持一致,特别是需要将可能导致重大事故产生的工况考虑在内,从而有效规避重大危害,切实保护企业职工的安全健康[3]。

最后,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建立,还应充分考虑生产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碰、砸等以及容易发生的重大事故如通风系统、瓦斯爆炸等。此外,还应将生产系统的完善以及事故救援等问题考虑在内。

2、在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煤矿企业要想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当对其建立依据、目的、职责分工、评审等加以明确规定[4]。第一,为了让所有企业员工对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均持认可的态度,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令员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在企业以及个人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为了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以及建立持续改进绩效基准,应当利用初始评审初步评价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5]。

第三,利用初始评审的结果,对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进行确立,并根据该体系的标准合理分配管理者的职能,同时对该体系的文件结构、准备资源以及文件清单等加以有效确定,完成体系的整体策划。

第四,依照该煤矿企业的特点,将建立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策划、目标、具体实施以及相关评审等以文件的形式加以存储,根据管理体系标准,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对各种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有效预防和规避,使得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管理变得更加规范[6]。

第五,煤矿企业各个生产部分及职工的生产活动,均需依据该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进行,同时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煤矿企业中试行,对该体系的规划以及相关文件的合理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审[7]。

第六,利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审核,实现对该体系有效运行的评审,检查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以便能对不符合管理体系的事故事件及时进行预防和纠正,从而进一步完善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三、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

1、进一步明确企业各领导阶层的职责。依照先关法律法规要求,由煤矿企业供应相应的资源,在煤矿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时以最高管理层几名人员做代表,结合现行管理实际,专门负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实践以及定期的绩效审核,以组织机构图及职能分配表作为基础,对各单位要遵循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要求进行全面落实。

2、定期对职工人员做安全管理培训。煤矿企业应当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在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及伤害,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煤矿生产特点、工作环境潜在的危害、事故发生后的自救方式等安全管理内容的培训,认真评估各岗位人员的技能并进行相应的选拔,提高其安全意识。通过安全管理培训,让员工掌握煤矿企业中瓦斯爆炸、突水危险、机械振动以及电器等常识性的伤害[8]。

3、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文件。结合煤矿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健康关系体系文件,如重大职业安全健康危险清单、相应的防控措施、关键岗位职责、体系框架的指导文书等。煤矿企业还应有效策划对危害的辨识以及风险的控制与评价等,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实现对瓦斯通风、粉尘、火灾以及水害等的有效控制。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瓦斯爆炸以及火灾等事故,该管理体系还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相应措施,有效规避煤矿企业潜在的危险。

4、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评审。依据法律规定,对瓦斯报警设备、粉尘浓度以及通风设备等检验频次需要依照监测计划进行,监管人员通过有效的程序,对风险危害进行调查和评价,找出发生此类危险的根本原因。同时为了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能否切实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的效果,煤矿企业还应挑选相关人员,建立一个内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审核方案,定期对该管理体系绩效进行评审。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