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3:59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1

[关键词]质量检测公共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01-01

一、前言

尽管公共管理的模式变得越来越完善了,可是在公共管理当中依然有一些与当下我国情况不大符合的问题存在,这也会对公共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公共管理当中的质量检测,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让公共管理变得更加质量保证。

二、公共管理与质量检测

1.公共管理

对于公共管理而言,它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实际上就是宏观管理以及政策研究的依据与基础,对于公共管理的成熟程度以及研究的规范水平也是代表着它的研究进展与进度的重要标志与证明。我国当下公共管理的特点与国家的具体发展、人民生活、经济以及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共管理的具体过程里面,它是有我国的一些特殊性体现的,同时它也意味着在国家与党的领导之下,政府的宏观规划得到坚持,只是,因为我国的国情特殊之处,在公共管理当中也有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存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实际上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存在,而人口数量的庞大,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等,都会影响到中央宏观调控。不过,这些都要求政府能够对地区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且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将社会集中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也让过去的体制当中的行政管理理念和当下的经济发展已经没有办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了。除此之外,过去的体制有权利过于集中的缺点,导致了不少的社会问题也导致了的出现,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是以,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后,有关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也需要有所改变与改革,这就需要在公共管理展开的时候能够将权力下放,也就是说将中央的权利下放到地方,同时强调有关于权利的自主性问题,让基层能够在公共管理当中更加具有积极性。

事实上,国际公共管理其内容就是我国公共管理内容的建立基础与依据,我国的公共管理需要对国际上的一些经验进行借鉴,再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将符合与适合我国当下国情以及经济体制的管理内容制定出来。有关于公共管理的内容,既包含了政府管理标准是把生产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为目标,也包括公务员在行为上的规范化以及行政问责做到统一,还包括了国有资产管理和保护产权、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公民自由自和社会公正之间的结合,以及对于公共行政的过程里面人民性和公共性的强调等。

2.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对于被检测的对象或者内容来说,实际上就是质量保证的重要存在。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对于质量特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与了解,也更好和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合格还是不合格。想要进行质量检测,通过需要利用相关的部门或者是结构,让专业工作人员来完成。通过质量检测,也能够掌握更多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基础也是管理控制的重要基础与依据。质量检测也能够让很多问题被第一时间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解决与改善。质量检测在质量形成里面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将质量关把好,并且能够对双重性质进行鉴别。

质量检测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从而让管理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它是以检测机构合法作为基础的,也就等于是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与限制。如果不具有相应的资质,没有得到相关机构或部门的监督授权,是没有办法进行质量检测的。质量检测的市场现在来说还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检测行业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很强政策导向性的行业,这就很容易导致不同地区的检测市场相互独立的情况出现,也就存在市场化的程度差异。通常情况下,质量检测的结果其准确性与科学性是受到检测单位本身的能力与水平、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的。检测人员是否具有应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能力也对质量检测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国家应该注重检测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问题。检测单位也应该采用综合素质高的检测人员,从而让质量检测更加具有权威性,除此之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遵守也是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三、质量检测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1.质量检测可以让公共管理的质量更有保证

在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一般只能够靠自检以及负责监督管理的单位进行抽检,来让管理质量更有保证。借助于质量检测,则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所在,并且针对公共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对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些问题。这也能够让公共管理更加顺利,让公共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把关,从而提升公共管理的质量。质量检测是可以在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贯穿始终的,这也让公共管理多了一层保证。对于公共管理而言,质量检测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监督管理的方式。借助于拥有足够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公共管理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将公平公正且科学权威的质量检测报告给出,也能够让公共管理有足够的质量评定依据。质量检测还能够为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能够对公共管理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反应的。假若公共管理当中出现了事故或者问题,也可以借助于质量检测追查原因,从而确定责任问题。质量检测其实也是对于公共管理完整性以及规范完善性的检测,借助于质量检测,能够让公共管理的规范变得更加完善,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改善与调整。质量检测让公共管理的质量得到了控制,这样在公共管理的过程当中,就等于有了更好的监督,也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

2.质量检测能够让公共管理的成本得到控制

在公共管理当中进行质量检测,它在对公共管理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也让公共管理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是因为,借助于质量检测,能够让公共管理当中一些不必要的或者是质量不达标的内容或者部分被剔除,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也能够让公共管理的效益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在此之外,通过质量检测,还能够让公共管理当中一些新的应用有了检定与检测,并且借助于质量检测的结果来对它们是否能够满足或者符合公共管理的要求进行确认。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于公共管理当中新的应用的使用与推广。

在公共管理当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与对象。借助于质量检测,可以对这些内容与对象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而检测结果也是对它们的一个判断依据与基础,这就能够将一些不好的应用避免。质量检测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控制与把握,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重复工作的可能性,这等于是让公共管理的成本得到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质量检测的存在,让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都更容易被暴露出来,这些缺陷与问题的及时发现,也等于是避免了更大和更多损失的出现。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当下的公共管理而言,它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借助于质量检测,能够让公共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暴露出来,也更利于对于公共管理的改善与完善,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提升经济效益,更能够保证公共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兴霖,尹文嘉.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

[2]顾建光.国际公共管理主流范式界定及其构成要素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2

一、服务质量管理

(一)服务质量理论的内涵以及如何衡量

提到服务质量,我们就不得不首先回顾服务这个概念。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主观经验过程,一般来说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服务是非实体性的;(2)服务是一种或一系列行为,而不是物品;(3)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与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4)顾客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生产。[1]由此可见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服务质量不受生产者的控制并通过一定的指标进行衡量,而是与顾客的感知紧密相关。1982年,芬兰学者格罗鲁斯(Grfinroos)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概念,他认为质量应该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顾客感知的质量是良好的,反之则是低下的。克里斯蒂.格鲁诺斯在他的著作《服务市场营销管理》中明确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观念(perceivedServiceQuality)。他认为服务质量属于人的主观范畴,取决于顾客对服务的预期(expectedQuality)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即体验质量(experiencedQuality)的比较和对照。从这个理论出发来认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服务质量的改善问题,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即只有能得到公共组织内外“顾客”的认同的服务,才是好的服务,我们应该从以顾客对公共服务的感知角度来加强我们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

既然服务质量的管理是以顾客的需求作为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指导和依据的,那么我们对服务质量体系的衡量和检测也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来设置标准,指导其健康的运行。这些标准和体系同时也可以作为公共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时,在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时可以参考借鉴遵循的一些原则和依据。在格罗鲁斯对感知服务质量概念做出界定的基础上,衡量服务特定属性的方法是将服务分解成服务质量维度,测定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探索哪些维度影响着消费者感知到的质量。不同的质量维度应该构成一个涵盖广泛的评价模型,通过一个或更多的维度解释各种质量感知的区别所在。目前,质量评价方法已经超过l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柏拉所罗门、泽丝曼尔和贝瑞(parasuraman,a.,Zeithaml,V.a.andBerry,L.L,1985)等人提出的由四种因素构成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gapsmodelofservicequality)。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服务质量评价方法――SeRVQUaL。[2]总的来说,理论界以及归纳总结出如下六条原则来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1)规范化和技能化;(2)态度和行为;(3)可亲近性和灵活性;(4)可靠性和忠诚感;(5)自我弥补;(6)名誉和可信性。

(二)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研究的意义及条件

虽然服务质量控制的最初研究源于私营部门,其主要运用、发展、视角也是着眼于私营部门,但是对于服务质量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将公共部门排除在外。

1.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属于广义上服务的范畴,其一般与社会责任政府形象等众多社会问题直接挂钩。从世界范围上看,公共服务都属于广义上服务业的范畴,公共服务都是一个国家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社会公共服务在一个国家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都十分巨大,而与私营部门在提供服务中追求利润的原则不同。政府服务不能通过不受限制地提高生产投入来高标准满足某些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其服务还涉及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在质量管理中要更重视非物质因素,讲究效率和责任;政府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必须着眼于最广大顾客(公众)的根本需求;政策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自我形象问题也对其服务质量有着极大的要求。[4]

2.从现实上来看,目前我们的公共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远不能达到可以令“顾客”满意的程度。如质量无法令人满意,非人性化行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官僚作分严重等。(1)公共服务的目的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例如公共服务强调公正性原则,然而公正性也必将带来服务的无差别性,这就与如今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公众的需求的多元性相冲突;(2)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属于一种垄断,由于没有竞争,这就会在服务过程中忽视“顾客感知”的这个原则,这就会导致其忽视“真实瞬间”的重要性,不关心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改革,需要把服务质量理论作为我们改革的指导。

3.在如今的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中,公共服务的提供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急需变革和创新。在许多国家由于私营竞争的加剧,使得公共服务的垄断权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公共机构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取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其只能通过竞争才能使自己得到认可,才能在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使得政府的行政过程与以往相比得到了公众的极大监督,使其不得不重视其提供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感知。这就给公共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挑战,时代呼唤着变革的来临。

4.理论界对服务质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完善,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工具。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的研究在于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作为其对象的“顾客”的满意程度,但公共服务的具体提供还是有公共组织内部的“行为主体”: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公务员来提供和实施的。其改善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努力,与他们的认知水平,业务素质等直接挂钩。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理论体系,来规划、指导他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这个角度上看,公共部门追求服务质量提高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公共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重组和开发的过程。

5.管理实践为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西方国家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质量管理正式被引入美国政府,到90年代英国公民运动后受到广泛重视,质量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在一些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中推行质量管理的理念,诸如成都市公安局的“服务型政府”试点,深圳推行的“行政三分制”改革等,这些宝贵的实践为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6.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为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提供思想和技术条件。九届人大以来,我国政府改革中导入了许多先进理念:顾客导向、竞争导向、质量意识等,这就为我国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计算机技术在政府等公共部门中的广泛运用,电子政务的开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等都为公共部门实施质量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二、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公共部门服务是指政府等公共部门组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其内容涵盖了公共设施建设、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服务、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服务等领域,故对其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工程,在学界中流行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商业途径、专业途径、使用者介入机制和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5]笔者以为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主要应涵盖如下几个部分。

(一)战略管理

沿袭了公共部门借鉴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传统,把原先应用于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模式移植到公共领域中,以提高公共部门服务的质量。如关注到公共服务环境的非连续性,强调服务应该关注与处理各种突变及意外事件;关注服务的结果,通过使用者介入机制,强调顾客需求的首要性,完善与服务对象间的良性沟通渠道,使顾客的需求得到良好表达;强调服务过程中的分权,强调中层管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服务过程中的非理性思考;关注公共部门的内部环境,建立起良好的激励途径等。

(二)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指政府体系(公共部门)的产出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6]即通过至上而下,至下而上以及全面或渐进式的推进等评估途径,来实现提高组织绩效、明确部门及个人的责任、增收节支的目标。在绩效评估的标准上,理论界提出了4e标准来具体化评估准则,即经济(economic)、效益(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公平(equity),并关注与政策的回应性等。建立了一系列衡量指标,对以上的标准进行量化,如资源利用指标、生产力指标、成本收益比率指标,以及引入企业财务管理中许多考核性指标来对公共部门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与审核等。

(三)商业途径

把建立以下具体的质量认证指标或体系,来考量公共部门服务的质量。包括:(1)质量认证或质量保证体系;(2)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3)基准比较技术(benchmarking);(4)业务过程重塑(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5)六西格玛(6σ或SixSigma)理论等。

(四)职业化模式

职业人员根据他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行标准来评估其它人员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同行评价(peerReview)和专家巡视(inspection),从职业二字就可知,实践这个途径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知识背景作为其判断的依据,故一般来说适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些目标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领域,如分析公共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等。

(五)市场化路径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竞争等市场化手段,打破传统以来公共部门对提供服务的垄断所造成的非市场化不良后果,改善公共部门提供的质量。具体说来,可以通过(1)委托授权,即使用合同承包、特许、补贴、法令委托的形式来进行;(2)政府撤资,以加强竞争;(3)政府淡出,如采取民间补缺、政府撤退和放松规制等形式;(4)在基础领域实行民营化;(5)公共服务竞争机制的引入等来改善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质量,增强公民(顾客)的服务感知,提高其对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六)电子政务

一方面有利于公共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分析信息,也使得公民反馈渠道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大加强了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等提供了可利用的平台与载体。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从西方改革的实际来看,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公共人力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改革的各项措施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将各项公共服务质量标准的设置、服务质量改善的要求与放松对公共人力资源的规制等都纳入到改革进程中,换句话说就是落实到具体的公共服务实施者上去,落实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公务人员上来,服务质量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挂钩,服务质量管理中公共人力资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公共人力资源自身的层次角度来看,不同层次的公共人力资源对服务质量管理的作用有着一定的差异。譬如,从管理层角度上来看,其主要作用在于制定一定的标准和体系,确立组织的目标等,以便对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规划和控制机制;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人员上看,他们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和质量改进的执行人员,是服务质量管理的最直接“当事人”和具体指向,传统意义上他们都被看作是至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工具。然而,具体实施人员却不仅仅只能作为命令的服从工具,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对上层管理者产生制约和控制。近些年来,理论界都十分关注与这种反作用力,如美国著名组织理论学家,切斯特.i.巴纳德在其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指出上级的命令在被下属接受之前,存在着一个“无差别领域”,上级的命令必须先进入这一领域,否则下属不一定在乎上级的指令。这样而来,就要求基层公共服务提供人员应当参与到质量规划的过程中来,参与到对服务质量的调查、服务工作的总结以及质量改进的形式的讨论中来。

其次,从公共人力资源在对公民(顾客)进行管理的角度来看,在这一进程中也必须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公民(顾客)是公共组织提供服务的直接指向,从感知服务质量的思考角度出发,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公民(顾客)对服务的质量有着最权威的发言权的这个结论。但这一感知却又是感性的,其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如何使其对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必须发挥公共人力资源的作用,进行公民(顾客)管理。“这一管理的关键在于对顾客期望和顾客参与的管理上。所谓顾客期望,就是顾客对公共服务所具有的关于服务质量、服务提供过程等的要求与愿望,它是顾客评价其所接受的服务质量的原初标准,这一标准的设立似乎顾客的主观认知过程。”[7]这就要求公共人力资源在服务过程中发挥其作用,通过各种手段对顾客的期望进行导向,使其尽可能客观公正,减少主观的盲目性。相对于顾客期望管理而言,顾客参与管理带有更多的客观性,是对顾客客观行为所进行的管理,对于公共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因为不仅要求与顾客进行沟通,还必须对顾客行为过程进行控制,使其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又不能偏离公共服务的原则性轨道。

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所遭遇的现实的困顿

1.一线服务实施者在遇到问题时,由于其没有相应的处理权利,使得问题变得愈加复杂,行政效率下降,这样就会影响顾客主观的感受,降低他们对服务质量的认同感。故管理者应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权利是否应当下放,如何进行权利的配置,关注一线服务人员的及时反应能力等,这就与传统意义上官僚体制的权利集中、等级森严等观念相冲突,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实现服务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将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障碍。

2.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公共人力资源(公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业务素质、道德水平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何为服务,服务就是一种奉献,服务就是替他人利益着想,对于公共服务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公务人员连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想通,那就更别提改善公共部门服务质量的问题了。其次有了良好的态度,却没有实现这一态度的职业技能,没有可以与之相匹配的业务素质,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也就是空谈,这就会涉及到公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等相关问题上来。

3.未能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公务人员进行激励,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服务的积极性,这对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从上文的激励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激励体制的重要性,设想如果激励不当,或激励机制的导向与公共组织的目标相背离,公共人力资源的服务质量管理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恶果。

4.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信息的传递也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发生种种障碍。信息的及时有效获取,是公共人力资源在服务质量管理中发挥其相关作用的前提。然而,在传统的官僚科层制的条件下,会造成信息传递的不畅和扭曲;下级对上级报告消息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对信息的报送有所选择,“报喜不报忧”,这也会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歪曲与变形,这样就无法反映出客观实际,影响管理与决策,不利于服务的提供。

四、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选择

1.通过市场化等手段,把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和技术运用于公共领域,以提高公共部门服务的质量。例如政府等公共部门应引进各种竞争机制,增强成本意识来提供优质的服务,改善管理;政府应注重绩效的考核,对各部门的业绩衡量应重在成果,且不应忽视投入,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政府应具备顾客意识,服务应该满足顾客的需要;在实践中应引入利润观念,变管理者为企业家等。

2.重视专业素质在政策的预测、执行、评估过程中运用,强调管理的专业化。上文中提到信息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的作用,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得到充分的利用,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情况是信息的不完全,成本、时间等众多因素都会对我们采取行动,提供服务产生制约,那么如何改进我们的服务质量呢?例如:在政策的预测过程中,如遇到理论或经验数据缺乏或不充分的场合时,我们很可能就必须采用灵通判断(informedjudgments)的方法,即以经验、见识、灵感等运用于预测的过程中等;在评估政策执行情况时,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也必须利用专家判断,同行评议等形式。

3.坚定不移地坚持“顾客原则”与“感知服务质量”原则。由于顾客是作为服务接受者的身份出现在我们提供的服务过程中,服务又是由其所感知的无形之物,那么要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我们就必须坚定的支持这两个原则。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要对顾客进行导向与管理,使其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公共服务;规范其对公共服务所具有的期望,使其预期与其现实的体验达到一个“感知”的均衡点;采取各种措施,使顾客参与到我们的服务过程中,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感知等。而这一切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服务。

4.服务质量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建立起适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采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如建立扁平化组织、职能化组织与矩阵性组织等。

5.服务质量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公共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按照不同的岗位和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提高公务人员治理水准、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一个训练活动。以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的需要和要求。这也是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与服务质量管理进行结合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6.服务质量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良好的激励体制。激励是服务质量管理中维持公共人力资源的动力所在,所以必须在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质量管理的进行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贯彻激励体系,使其作为公共人力资源的服务质量改善行为的管理和促进手段。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善过程中能够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公共组织要对其工作进行着重点的调整,以服务质量和顾客需要为中心决定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无论在组织的人力资源方面,还是在组织的结构与体制层面上都应确保组织的服务质量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格鲁诺.服务市场营销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1998:27~28.

[2]李林,顾宝炎,施若.服务质量管理复杂性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讨,2008,(9):89.

[3]汪纯孝,蔡浩然.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1996:166~171.

[4]杨坤,王冰洁.服务交互过程质量维度及其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启示[J].上海质量,2008,(2):51.

[5]周志忍.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新世纪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43~44.

[6]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078.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区别与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属于管理学学科范围内,具有管理学的共同特征,能够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又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了解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有效防治二者管理主体与客体错位问题。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2]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内,二者在管理本质、管理领域、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问题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女士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13(11).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4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社会生活不可能是单个人的孤立的生活,人们必须成为“社会人”,依靠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社会关系的联结,组成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事业,从本质上说,它是为社会公众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它应该属于社会自身的事业,因此,社会自组织参与和承担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社会自组织得以发展的必然要求。应该由国家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相应的行政组织承担起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由社会自组织承担起来,这也是重构国家与社会合理关系模式的重要内容。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完整地揭示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明确内涵,即公共事业管理是指部分行政组织和社会性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控制活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界定

   从以上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分析中,我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政性组织,它们是掌握行政权力,承担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行政职能,如承担教育事业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文化事业管理的文化行政部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卫生行政部门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的组织,我们通常也把它们称为类行政组织,它们承担部分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但它们不是政府的构成部门,不掌握行政权力,如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城市(镇)公用事业部门(自来水、电力、煤气、公交)等等。

   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及秩序为主要职责。能不能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安全和秩序,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为社会公共生活提供直接支持和保障的管理部门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那些起间接作用的组织(如政府办公厅等行政辅助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组织生产和提供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其活动实质是对社会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能像私人机构那样要以盈利为目的。公共事业管理尽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这种管理活动也需要付出管理成本,那么这个成本费用由谁来支付?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拨付;二是有偿服务收入(按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取的费用);三是通过社会的赞助、资助、捐赠、收入等筹措的资金。

   4.工商组织、行政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与联系。工商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工商组织是绝对的社会性组织,它主要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以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既有行政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其存在的目的是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它不能,而且也不允许以赚钱为存在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工商组织也承担某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但它们属于公共事业的作业层,而不是管理层,它们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往往是业务委托关系,自然也就不能成为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行政组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它必须责无旁贷地贯彻和执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优先保证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的实现。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无论作为行政性组织,还是社会性组织,其主要职责不在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而在于为社会公众的社会生活提供必须的公需产品和服务,它的政治色彩已经大大降低了,比如行政性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尽管它在从事公共事业的管理过程中仍然要坚持统治阶级所确定的政治方向,贯彻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但它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大量的是管理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应该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职能性、法制性的特征,这里不一一解说。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属性和社会背景

   1.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公共事业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分支学科,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是由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决定的。那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呢?目前,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将公共管理列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在我国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则将公共管理归属为政治学,属于政治学其他学科。讨论其学科性质,是讨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理论基础。

   2.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从公共管理的政治学属性看出,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必须依据特定的社会背景,因为不同社会背景中政治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是不同的。从上述讨论中已经看到,目前,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存在两种选择:一是中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状况,二是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主要是指“政事分开”)的预期前景。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都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前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现实意义上的应用性学科性质,也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意义上的科学性;后者是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未来预测性,体现了理论研究相对社会实践的超前性与指导性。同样,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包容性分析,上述两种选择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以中国现阶段公共管理的实际状况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前瞻性”的学术视角与方向;仅以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前景为研究背景,会使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既脱离中国国情现实、又由于预测不可避免的误差而无法完全符合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前景。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背景应该是上述两种选择的有机结合且以中国现阶段国情实际为主。

   四、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本土化分析

   从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性质与社会背景出发,可以得出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认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民众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构成的系统。

   1.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决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使用公共资源。为了避免个体理性所导致的集体非理性,必须建立与使用公共权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与运用公共权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不同等级的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同等级的公共权力,但就全社会而言,只有政府才具有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因此,政府必然要管理公共事业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主体,这不仅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与和谐的必然途径。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对于政党组织,按照学术界的一般划分,它不包含在公共管理主体之内,自然也就不包含在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之内,只有极少数学者提出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权力,这是由我国的政党制度决定的,按照我国的国情实际,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包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并向国家机关输送干部来实现对国家与社会的管理。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公共权力并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权力组织,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政府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治领导来实现的。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间接主体。同样理由,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具备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公共权力不能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范畴。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5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把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片面理解为以社会职能代替政治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必然要以弱化政治职能为前提。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国家职能的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强化社会职能只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国家政治职能,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门)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门)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当然也不会产生单独的公共管理学科。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和西

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和方法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接受党的领导并不是因为党拥有权力,而是因为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所以,党要依靠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来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切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都要把党的领导原则贯穿始终。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群众团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些基层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行为的规范,以及效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能否接受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指导。尤其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四、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另一方面,作为~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这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特殊性。管理方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依据管理与管理方法的两重性原理,我们可以把公共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概括为两个层次,即实质方法与技术方法。实质方法是由于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体现该社会的特定生产关系。它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技术方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相关性不大,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共同采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技术方法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既采用了资源与支出控制的技术,也使用了用于保证个人和团体绩效的技术。其中,收支预测。财政趋向监控。战略计划。零基预算。目标基础预算和方案预算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最有效的几种方法。另外,纯粹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普遍应用方面。我国同样处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些技术方法,应该积极借鉴。吸收,使之为我所用。

在实质方法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模式和方法。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2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木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指明了我们党治国方略转变的根本方向。法治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德治是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包括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意识,尤其以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官德”建设为核心。只有把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除了要应用法治和德治手段外,还要运用政策手段。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就要由政策来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方法细化、具体化的结果。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国内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决策就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就必须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化是对决策的共性要求,在中西方没有本质区别。民主化则必然反映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决策必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共决策在名义上反映的是全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上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五、立足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管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管理学不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积极发展。我们主张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乃至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成果,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决不能脱离政治学和行政学这个学科基础。由于目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开展起来的,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积累,所以极容易出现纯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倾向,即仅仅把公共管理看作是管理学,而切断它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内在联系。这种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公共管理学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管理”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做”和“为谁做”的“公共”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传统公共行政学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因此,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更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就我国而言,既要从西方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要容许国内多种意见和看法的争鸣,从而把整个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建立在全面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基础上,使其理论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服务。

明白了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按照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方法等三个基本范畴,建构起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概略地说,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一是主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党政关系理论;政社关系理论;政事关系理论;政企关系理论;社会中介组织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二是客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务的基础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维护;新兴公共胜社会问题;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外部关系协调等。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创新;经济增长;协同发展

一、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

1.公共管理创新

公共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主要内容,且其涉及的内容较多。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萌生了公共管理的概念,并在发展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的公共管理形成了一套适用广泛的管理机制,这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管理工作中,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的模式、市场运行的机制和资源配置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导致我国的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保持步调一致。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创新公共管理,将经济发展作为创新的终极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质量

当前,经济增长质量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指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同时其也是判断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经济增长通常采用增加经济产品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而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明确指出,完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是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故而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前行道路上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与环境、政策、教育、法律等内容得充分结合,进而形成完整且优质的经济发展体系是目前社会前行的核心目标。

二、以公共管理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创新政策环境

当前,我国已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环境的打造,出台与新兴产业保护和奖励有关的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期全面带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2.转变公共管理理念

在公共管理创新中,理念创新是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其以物为核心,经济发展的初期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物质需要为基础。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其社会公平性,另一方面还需重视对自由和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追求。另外,要向服务型公共管理转变,提高公共管理的主动性,以高品质的服务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不仅如此,还需做到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质量双向发展的转变,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其有效推动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贡献。

3.延伸公共管理参与主体

组织和个人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主体,政治目标是传统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政府是管理的主体。现如今,经济型社会不断前行,社会公共管理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经济管理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了公共管理当中,也就是说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融入了非政府组织,从而搭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管理的机制。将非政府组织列入至管理主体,主要是由于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可有效降低供给和交易成本。公民和社会组织可在公益活动中获取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支持,进而极大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此外,要积极促进政府作用和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的职能,政府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就需结合实际创新运行方式和权利结构,适度减少经济干预。除此之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能够提供服务、物品,进而促进协同管理,完善治理的资源,高效应对气候变暖及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政府要与环境机构形成合作关系,积极学习先进的治理理念和公共管理方式,高度重视污染治理,增大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高质量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管理还可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使其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实现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政府治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是改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管理体制创新可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在市场发展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加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展现社会监督的作用,从而提高政府权力及公共事务处理的公开性及公正性,而政府多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进了管理效率,形成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的局面。

5.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公共管理创新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创新管理工作中,应仔细分析创新管理的规律、特征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且合理选择创新的立足点与切入点,确保公共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需积极建立法治思维,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切实按照法律法规做好行政工作,建立全新的性质机制,完善风险监控及预测,且在出台管理政策和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而制定更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的制度体系。

三、结语

创新管理机制是推动经济质量增长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关部门需实现制度的创新,以激发其生命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管理中,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创新措施,方可加强党执政能力,为我国经济的协调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7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把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片面理解为以社会职能代替政治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必然要以弱化政治职能为前提。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国家职能的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强化社会职能只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国家政治职能,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门)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门)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当然也不会产生单独的公共管理学科。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和方法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接受党的领导并不是因为党拥有权力,而是因为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所以,党要依靠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来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切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都要把党的领导原则贯穿始终。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群众团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些基层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行为的规范,以及效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能否接受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指导。尤其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四、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另一方面,作为~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这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特殊性。管理方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依据管理与管理方法的两重性原理,我们可以把公共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概括为两个层次,即实质方法与技术方法。实质方法是由于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体现该社会的特定生产关系。它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技术方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相关性不大,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共同采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技术方法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既采用了资源与支出控制的技术,也使用了用于保证个人和团体绩效的技术。其中,收支预测。财政趋向监控。战略计划。零基预算。目标基础预算和方案预算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最有效的几种方法。另外,纯粹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普遍应用方面。我国同样处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些技术方法,应该积极借鉴。吸收,使之为我所用。

在实质方法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模式和方法。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2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木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指明了我们党治国方略转变的根本方向。法治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德治是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包括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意识,尤其以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官德”建设为核心。只有把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除了要应用法治和德治手段外,还要运用政策手段。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就要由政策来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方法细化、具体化的结果。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国内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决策就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就必须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化是对决策的共性要求,在中西方没有本质区别。民主化则必然反映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决策必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共决策在名义上反映的是全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上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五、立足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管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管理学不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积极发展。我们主张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乃至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成果,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决不能脱离政治学和行政学这个学科基础。由于目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开展起来的,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积累,所以极容易出现纯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倾向,即仅仅把公共管理看作是管理学,而切断它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内在联系。这种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公共管理学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管理”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做”和“为谁做”的“公共”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传统公共行政学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因此,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更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就我国而言,既要从西方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要容许国内多种意见和看法的争鸣,从而把整个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建立在全面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基础上,使其理论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服务。

明白了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按照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方法等三个基本范畴,建构起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概略地说,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一是主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党政关系理论;政社关系理论;政事关系理论;政企关系理论;社会中介组织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二是客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务的基础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维护;新兴公共胜社会问题;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外部关系协调等。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8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要注意我国公共管理与西方公共管理的本质不同。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我国公共管理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要立足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仍然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048-01

最近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壮大过程中,信息化逐渐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极大的提升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新时期,读者阅读行为和习惯已悄然发生改变,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等功能,实现科学管理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网络化和共享化,最终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涵盖了图书馆管理系统改革、管理技术水平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等多方面内容,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要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从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办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馆信息共享。最近几年,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图书馆积极加强云馆系统建设,圆满完成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任务。云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区域内所有图书馆资源共享,使全区读者能够随时随地的登录系统,访问图书馆,查询、预借图书。通过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借阅读者时间,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更多的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促进图书馆更好发展。尽管最近几年,烟台市福山区图书馆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但是工作人员对系统认知能力不足,再加上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图书馆的良好发展。面对这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

二、信息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分析

1.对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更加突出,能够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图书馆发展能力和服务质量。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都是采用人工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效率不高,读者服务质量较差,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而在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服务工作,节省更多时间为读者提供服务,再配合使用科学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化不断加深发展,公共图书馆信息化进程中还会建设数字化数据库系统,更好承担社会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2.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

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人工手段进行管理,严重影响到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公共图书馆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引入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从而帮助图书馆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最终提升服务的管理服务职能。此外,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逐渐向着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发展,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吸引更多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提升公共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地位,营造良好的形象。

3.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转变工作理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在信息技术引导之下,图书馆管理队伍的各项工作能够切实得到改善,工作形式和工作理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如果公共图书馆不能够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将会严重影响到未来图书馆的发展。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该紧跟时展进程,为不同读者群体提供完善的读者服务,确保读者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服务的满意率。

三、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1.构建网络化平台,提高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率

网络化平台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实现必须依靠网络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信息化,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建设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就要求公共图书馆摒弃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建设总馆管理为中心,分馆主要负责信息检索和读者认证,在科学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下,确保读者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安全,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读者服务。此外,在信息化模式下,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建设科学的文献检索保障机制,以数字化图书文献为依托,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服务,确保读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读者获得高质量的图书文献服务。

2.强化信息资源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献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文献服务。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适用性、合作共享和特色化的原则,针对不同读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展公共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共享,结合本馆特色和自身特色,积极建设符合本馆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在进行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现存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应用扫描技术、打印技术实现现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并进一步建设数字检索平台,最终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公共管理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力资源作用

在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提升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性

1、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分类。

就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来看,其主要有两个部分:广义和狭义。在本文中笔者以狭义角度系统的阐述了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从狭义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作用,指的是行政部门、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等单位,在法律相关范围内规划、获取等进行一系列活性的人力资源工作。

2、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普通企业中该工作的不同。

在公共管理部门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管理水平要高于普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公共管理部门中重要的一项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因此,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部门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仅要满足普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更要求政治素养过硬,思想基础扎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服务于社会公众。

3、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特点。

通过分析公共管理部门的性质以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能够凸显出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以及在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其表现有以下几点:其一,人事机关具有较多的结构层次,复杂性较高;其二,我们必须依托国家在管理部门人事管理法规,进行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其三,在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自身管理性质和特性中显现的更加显著。

二、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组织获得更好的工作,因此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和组织保持一致。我们可以人为的划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其主要有三:直接、具体和最终。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和政府等公共部门保持一致,依托相关法律和法规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所以,在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接受并培养优秀人才,在公共管理部门内部完善人员之间的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为基础,实现个人的发展。

2、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我们从上述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部门中工作的目标就可以看出并确定其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基本职责。对公共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加以革新并完善,便于有效的开发、科学的管理、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良好并有效组织文化的建立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公共管理部门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上寻找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责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在管理的过程中并需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在组织内必须形成的管理哲学是“管理就是教育”;保障组织文化凝聚力的发挥;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留住和本单位发展、工作、服务相匹配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用才、育才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本单位更好的服务于公众。

三、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如今,公共管理部门也在不断革新思想,这让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愈发重要,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1、依托各种人力资源规划,公共管理部门能够寻找到适合在本部门工作的专业性人才,让其获得应有的发展,展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

2、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让公共管理部门避免因开展工作盲目招揽人才而产生的人浮于事现象,也可有计划的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3、公共管理部门在进行长期规划时,可以对社会各类人才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管理社会上的人才,并对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控,合理分配本部门和社会人才分布,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四、提升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途径

1、不断健全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强化培训工作,树立学习型组织。新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公共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创新、突破自我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育培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以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着手,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2、把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要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指示下对部门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可以参考企业制度,在部门内部建立完善并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

3、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机制开展管理工作。国际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一般使用诸如数学经济方法、模拟方法、社会学方法、统计学发发等以提高管理部门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应该依托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保障管理方法的有效和科学。借助上述科学方法提升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结束语:我们知道与现代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不同,但是我们必须依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公共管理部门实际,建立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和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6(01)

[2]李丽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