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十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十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7: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1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收入来源单一

调查分析山东省高密市一处拥有35个村、4个社区的乡镇实际情境得知,只有16个村集体有经营性收入,其他村集体难以自营经营收入,往往依靠乡镇办公费用和社会抚养费返还款项及相关工作奖励来维持日常运行。

(二)发展不平衡

有的农村区位优势较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再加上村集体组织的领导,积极创办物管公司、家政公司、洗车场修建、土地流转、停车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然而有的农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空壳村”大量存在。因此同一个地区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普遍。

(三)部门缺乏制度保障

当前,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组织带头人的依赖度较高,保障机制不稳定。有的农村只能够依靠项目开展或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获得“赞助费”或“协调费”,缺少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的途径,一旦发展项目完工或企业破产后,这些农村便又回到了“空壳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力不从心、后劲不够。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不仅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强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减少,政策性收入仅剩财政转移支付等,村级组织在短期内未能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拿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不宽

在一些经济薄弱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匮乏,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不懂得如何更为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发展对策,自我发展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

(三)上级扶持力度不够

上级机关部门在帮扶过程中往往注重农户个体,而忽视了村集体。不少帮扶部门只是在逢年过节慰问村上老党员、贫困群众;有的虽然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壮大村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认识不足,只重视“输血”而忽略了村集体“造血”功能的建立完善。

三、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一)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

对位置较好、资源丰厚、资产存量大、发展空间广等城区及其周边街镇、中心镇的村,特别是对经济薄弱村而言,要将支农惠农政策、留用地政策等利用好,鼓励并引导开发建设村级物业,开拓互联网服务百姓代购代销农产品、日用品等业务,增加集体收入。帮助偏远山区或半山区发展空间较小、交通不顺畅,将镇街作为单位,对多个经济薄弱村进行统筹,加大村级异地物业发展力度。对于产业集聚度高、位置良好的区域,如城镇、工业园区、开发区及中心镇规划区,应该异地联建或联购一批集体物业项目,包括三产经营用房、仓储物流设施、综合商务楼以及标准厂房等,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大力开发特色产业经济

加大对村经济合作社的支持,发挥出地方自然与农业资源的优势,与政府扶持的基础建设、农业设施及土地整理等项目相结合,以土地股份制或返祖的方式,对农户的耕地与山林进行集中连片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要求,并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如运动休闲、文化创意、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要合理开发旅游景点,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统计进行设计包装、游客接待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旅游服务收入不断提升。

(三)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充分集约资源空间。根据社区地域特点、群体需求,设立不同的工作室。例如将高密市姜庄镇王干坝社区定位为现代农业发展区,社区专门为此设立农资超市。旗台社区发挥周边企业多的优势,设立职工服务中心、社区工会、社区矫正中心等功能室;为职工就业、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再就业、维权的平台。

2.融合智慧产业发展。在社区设立相关管理中心,并聘请北京金和软件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社区便民服务系统软件,实现计生、社会保障、民政救助、规划建设、农业服务等所有一站式社区业务审批的网上办理。同时,利用便民服务电子大屏幕,对全镇10个社区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实现各社区服务效能监督、民意调查访问、群众投诉受理、信息收集、社区干部考核等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3.特色功能策划有效利用。突出社区“民艺民俗”文化元素,设立扑灰年画与泥塑工作室,同时设立廉政工作室和理疗室,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预防咨询。另外实施集中办公,文书轮流坐班,方便群众,体现集中办公特色;围绕社区孝老敬亲先进人物,成立爱心志愿演艺团,体现孝德元素。在特色社区实体化的推进中,达到了“文化与科技互享”、“物质与精神同升”的效果,更大宽度的集约了办公资源,更大深度的开拓了地域有效资源,更大高度的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四)加大激励扶持

第一,在农村经济工作总体规划中纳入集体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将具体的指标确定下来,要求相关职能落实好,在立项、技术、信息及人才上做好扶持;第二,各级财政部门每年都要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应加大对资金资源的整合力度,合理优化投入结构,将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发展、扶贫开发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资金逐步朝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倾斜。各金融机构要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贷款帮助,税收部门要给予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及经营项目一定的税收减免;第三,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干部给予适当奖励,提高村干部的报酬,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严格的激励机制;第四,以联合开发、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并壮大集体经济,加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集体经济收入。

(五)加强村级与社区组织建设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2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对策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也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一、综述

农村集体经济曾在农村发挥过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悄然离开历史舞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带着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这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党群、干群关系协调难,公益事业建设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集体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二、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感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具体有“七缺”:

1是缺信心。农村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尤其是过去不少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时没有实现有效发展,不仅加重了乡村债务、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加重了乡村干部工作的难度,而且挫伤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动摇了人们的发展信心。

2是缺资金。调查中,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起步发展的面临资金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3是缺政策。当前国家惠农政策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种植业领域,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启动性政策支持、缺乏推进发展的动力。

4是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村干部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自己想发展的多了,有能力的都自己干了,就是以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也通过改制自己另起炉灶了。

5是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模式陈旧,程序多,决策慢;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产权封闭,村委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这种状况,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庄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6是缺氛围。一方面,近年来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把集体企业改了、卖了,集体资产在有的村庄没有实现保值增值,村民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舆论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了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家喻户晓。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想集体的少了,想自己的多了,关心集体的少了,关心自己的多了,干集体的少了,干自己的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7是缺体制。现在的村级班子三年一选,有的村干部反映,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对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一个长远规划,有的甚至说第一年熟悉情况、打算打算,第二年干点事,第三年开始准备下一轮选举了。班子不稳定,集体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立足村情选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从农村实际情况看,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八种:

(1)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型。

(2)二是资源开发利用型。

(3)三是社会化有偿服务型。

(4)是盘活存量资产型。

(5)是骨干企业带动型。

(6)是物业租赁经营型。

(7)是产业聚集拉动型。

(8)是集体资本运营型。

(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二)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办法。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三)落实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几年,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要学透用足这些政策,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二是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三是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四是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五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六是鼓励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因村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庄都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心中无目标、发展无思路”和畏难发愁的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村庄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加,基本解决日常经费问题,逐步实现有钱办事,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既强村又富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3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4

一、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资金投入过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民们的生活状态也有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在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设施和设备以及其他方面的资金消耗就变得非常大,就目前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不足以负担这笔巨大的费用。另外再加上农民们的信息化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的限制,即使投入巨额的资金来购买信息技术设备,在对其使用以及维护方面也会处于理论知识不足以及技术能力有限的尴尬境地。

(二)信息的获取不全面。由于农村经济的逐渐发展和提升,大部分的农民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上,因此对于信息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现目前农民获得农业信息的主要途径还只是依赖家用电视机、广播以及书籍等,对于一些深入的、专业的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还比较缺乏,例如农村经济发展扩大的途径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转变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缺乏。

(三)信息技术人才不足。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使用与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因此相关的信息化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还非常不足,因此对于农民的专业技术指导也非常缺乏。农民在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之后,也不能将其有效的付诸实践中去,这就使得农业建设始终不能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途径分析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关注力度。农村经济管理本身是一项非常耗时且内容繁杂的工作,如果要做好这项工作,各级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同时还要各级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途径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保障。各级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二)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要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途径,还要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加以建设和完善,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极大提高。另外还要帮助农民们识别一些重要信息,从而确保获得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使得这些信息能够更好的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保证农民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三)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和使用技能。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和使用的技能。目前大部分农民其信息化都非常低,对农业知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非常浅薄,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没有科学地理论进行指导,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一旦出现问题就束手无策,使得农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质,以及对其信息化技能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农民对农业专业知识的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四)加强对农村信息的整合。由于农村人口在国内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要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中,为了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就需要加强对农村信息的整合和优化,从而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地依据。由于农村的分散程度比较广,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将各个地方的信息集中起来统一分析和处理,从而为农业经营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5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镇集体经济,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我镇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确立“会社一体、三资兴区”工作思路,实现“三五定量”工作目标,即:2014年,实现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达50万元,50%的村(社区)达100万元,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增幅比上年度不得低于50%。增加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村(社区)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优势牌、谋特色路、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多途径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二)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各村(社区)之间经济实力不同,要量力而行,发展目标措施要切合各村(社区)实际,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一般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

(三)坚持规范管理的原则。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要按照“四议三评两公开”等制度要求,认真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规定,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四、实现途径

(一)资源开发型。即采用土地出租和合作开发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中介收益;通过荒地、荒岭、荒滩、房产等集体资源和存量资产公开发包,增加集体收入。

(二)商贸带动型。即通过兴建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加集体收入。对一些人口居住集中、交通运输便利、有一定商业基础的村(社区)通过兴建专业市场、门面房、超市、宾馆等项目设施壮大集体资产;采取使用权入股、租赁、自主经营等形式使村(社区)集体获得稳定的收入。

(三)合作服务型。即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惠民利民服务增加集体收入,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模式,鼓励村级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采取“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销服务,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四)创办实体型。即通过创办实体公司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可以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等方式建立运输公司、建筑公司、物业公司等实体,为辖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仓储物流、代建房屋、物业管理、休闲娱乐等服务,提高集体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关联度,拓展发展空间,促进集体经济的提升和转型。

(五)村企联建型。即通过发挥企业、村集体各自优势,促使双方在共同发展中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企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进行旧村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完善经营服务设施或让村集体参股,增加集体资产和经营收益。

(六)特色产业型。即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山水、人文、农业特色产品等资源,发展农家乐、餐饮、文化娱乐、农特产品等服务项目,使村集体在提供特色优质高效服务过程中增加收入。

(七)资产运作型。各村(社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加强资产、资本的流动、经营、投资等范围,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增加集体收入。尤其集体经济较强的社区要把注意力从资产管理转到资产运作的轨道上来,通过购置物业、委托理财、参股经营等途径促进资产资源合理流动、最大化凸显资产价值,从而实现保值增值。镇政府将成立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且成立资产运行公司,统一指导社区资产运作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镇三套班子领导包村包片,指导各村(社区)拿出切实可行发展思路;各村(社区)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6

过去的一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配合支持下,两委成员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2015年村经济收入约69万元(含上争资金、补助收入等),增幅50%。我村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计划,完成改厕57户,安装了13组14组40多张路灯,结合一事一议项目浇筑了4组、2组长1000多米的水泥路面,占补平衡工作完成了18亩任务数。年终综合考评获综合二等奖。

二、2016年工作打算

1、党的建设,充分利用好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学习,认真合理树立党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以此来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造就一支“工作高效、思想过硬、形象高尚”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2、集体经济增收,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及时化解排查矛盾纠纷,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引资发展局面。力争2016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达30万元,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3、为民办实事项目:1、庄西大桥翻建及桥坝头工程投资约20万元;2、8组10组两座危闸改造投资约15万元;3、3组1组2组9组等路灯安装投资约3万元;4、10组12组道路改造投资约5万元;5、10组排涝站翻建投资约需4万元;6、创建三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站。

4、安全维稳工作,及时畅通渠道,确保每天都有专人值班,不让群众走回头路,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全体村组干部电话号码,确保村民随时能联系的村干部,村两委会每周召开矛盾纠纷形势分析会,研究排查当前存在的各项矛盾隐患,及时上门做工作,将矛盾消灭的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具体措施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及时化解排查矛盾纠纷,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创办农业开发基地,以开发求增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适度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开展对那些合同到期的资产资源等及时进行发包,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一个为农服务综合体,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增收。

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引资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对策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主要条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为了对新农村建设中集体经济发展阶段、组织形式、微观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笔者主持的课题组选择山东省代表性地区的十个乡镇中的三十个村庄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制约因素,有成功模式,有经验借鉴。调研结果如下:

一、综述

调研中,我们认识到,农村集体经济曾在农村发挥过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悄然离开历史舞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带着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这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党群、干群关系协调难,公益事业建设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集体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二、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感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一个村庄,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另一方面,想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但总感到无处下手。具体有“七缺”:

一是缺信心。农村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尤其是过去不少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时没有实现有效发展,不仅加重了乡村债务、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加重了乡村干部工作的难度,而且挫伤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动摇了人们的发展信心。

二是缺资金。调查中,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起步发展的面临资金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三是缺政策。当前国家惠农政策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种植业领域,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启动性政策支持、缺乏推进发展的动力。

四是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村干部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自己想发展的多了,有能力的都自己干了,就是以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也通过改制自己另起炉灶了。

五是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模式陈旧,程序多,决策慢;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产权封闭,村委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这种状况,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庄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六是缺氛围。一方面,近年来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把集体企业改了、卖了,集体资产在有的村庄没有实现保值增值,村民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舆论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了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家喻户晓。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想集体的少了,想自己的多了,关心集体的少了,关心自己的多了,干集体的少了,干自己的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七是缺体制。现在的村级班子三年一选,有的村干部反映,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对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一个长远规划,有的甚至说第一年熟悉情况、打算打算,第二年干点事,第三年开始准备下一轮选举了。班子不稳定,集体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立足村情选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从农村实际情况看,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八种:

一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型。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土地,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是资源开发利用型。靠山峦、滩涂、矿产、林地和生态旅游等资源,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三是社会化有偿服务型。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种植、养殖协会等中介组织,向公司和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培植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是盘活存量资产型。对处于停产状态的村办企业,对小型水利设施、林木苗圃、荒沟荒滩等,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盘活了集体经营性资产。

五是骨干企业带动型。对村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加快推进村办企业二次创业,实现了靠企业强村。

六是物业租赁经营型。依托地处城镇区域或临近交通干线等区位优势,对外提供集体店面、厂房、市场、仓储等发展载体,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七是产业聚集拉动型。利用石材、塑料、养殖等产业聚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水电、清运垃圾等服务,从而增加了集体收入。

八是集体资本运营型。利用集体资本到村外发展其他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可以说,村居条件各不相同,增收招数不尽一致,但都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应该多研究前四种方法。只要肯下功夫,必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增收路子来。

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二)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办法。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三)落实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几年,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要学透用足这些政策,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二是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三是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四是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五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六是鼓励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因村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庄都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心中无目标、发展无思路”和畏难发愁的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村庄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加,基本解决日常经费问题,逐步实现有钱办事,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既强村又富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促进村级增收节支

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民不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就很难实现富裕;所有村庄都建成城市般的水平需要巨额投入,政府、村集体、农民谁也承担不起,而且也不经济,合并村庄已是大势所趋,合并村庄给村庄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减少了村庄数量,压减了工资、招待、报刊等行政开支,更重要的是利于人才、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村庄建设和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培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拥有最多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导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非常庞大。据相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加速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中。2000~2006年,每年新增的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超过890万人,每年平均增长率为9.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为6.7亿,占总人口的50.32%,截止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9亿左右。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一个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及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转移就业率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城市与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选题背景

1.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聚区是以区域的形式实现产业集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产业集聚区是联系的、融合的,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产业集聚区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产业的链接、产城的融合、城乡的统筹。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来实现生产力的集中布局,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真正体现“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理念,实现集约化发展。

1.1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影响

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的高度集聚一方面可以提高协作效率,对产业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先进技术和机械的运用,会造成更多的较低操作水平的工人失业;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区的就业承载能力增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分工精细会带来更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以河南省为例,5月7日省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内许多建设项目的投产,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了吸纳就业的内生能力。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280.7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

2.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1新型城镇化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利用自身的优势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是扩大内需的主力,从产业层面看,城镇化本身的产业转型需要聚集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状况下,会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同时,现在的物流、互联网等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影响着就业结构的改变。

因此,在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上,一方面需要挖掘劳动力的潜力,通过技能培训,市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配置;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就业观念,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观,就业层次的增多必然不同层次的剩余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概念理解

农民:农村人口中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的全部劳动者,泛指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村劳动力:指农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全部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到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本文研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他们所在职业上的发生变化为标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半生的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目前全国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2010年我国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总量的扩张,增加了农民收入。第二,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存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减缓劳动力剩余对社会的压力,减少不安定因素,促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学到了技术、管理知识、开阔了事业,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增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自我创业、就业能力,造就了新的产业劳动者,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推动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在政府层面上,存在政府相关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到位、权益保障缺失、转移的政策体制不够宽松等;在企业层面上,企业用工不规范、缺乏用工制度等;面对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年年不断增加的数字,作为农村劳动力层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产业集聚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需要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文盲、半文盲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占65%,高中占12%,中专及以上占5%,虽然近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全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但7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对新技术成果缺乏接纳、消化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调查资料表明,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大多集中在餐饮、纺织、建筑等比较辛苦且报酬较低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又相对饱和。目前,产业集聚区内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些新的行业,如果汁加工、机械电子、物流配送、铝业深加工等产业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增加了他们求职和可持续就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2.2农村劳动力技能单一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因素

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集聚、产业链细化,从体力劳动到技术到技能,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而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较为单一、就业竞争能力不足;同时,城镇化本身的产业转型也需要聚集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状况下,高层次的产业会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需要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产业集聚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餐饮业等体力劳动上,致使区内许多企业职位出现空缺,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招录人才,而产业集聚区内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2.3就业观念陈旧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想根源

就业能力就是个体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由于受传统封建文化和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双重影响,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因循守旧、缺乏进取精神,在接受新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寻找就业机会获得较高收益。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不习惯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二是安于现状,存在陈旧落后思想,满足于“有吃有穿、有房子住、吃菜不用买”的现状;三是就业竞争意识薄弱,缺乏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更有部分劳动力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一定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安于生活现状的小农意识,只顾眼前利益,满足于农闲时打打短工,缺乏长远眼光,习惯与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差距。

四、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就业层次、就业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随着产业集聚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对人力资源素质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的再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

1.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实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突出瓶颈就是劳动力素质较低,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要大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其具备充分就业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现阶段,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无疑是改变现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意义更为深远,一是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者跨地区转移;二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三是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四是有助于优化我国就业结构;五是有助于农民工实现现代化,这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2.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通过培训要求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直接、迅速、有效地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

2.1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受训对象掌握一门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获得一次就业机会,并懂得相关法律法规、文明道德规范及城市生活常识,尽快实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脱贫致富进程。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受训对象掌握一门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获得一次就业机会,并懂得相关法律法规、文明道德规范及城市生活常识,尽快实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脱贫致富进程。

现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建筑工培训,包括常用建筑材料的砌筑、防水与排水、抹灰施工等;

二是公共区域保洁培训,包括保洁员的礼貌礼节、清洁设备知识、清洁工作的程序与标准、地毯的清洁保养等;

三是保安员培训,包括保安员的基本素质、保安防卫技术、消防安全知识、保安防范知识、犯罪现场保护常识等;

四是家政培训,包括家政服务员的日常交际礼仪、家务技艺、家庭护理、家庭安全与防范等;

五是美容美发培训,包括美容美发师的职业修养和服务心理、生理知识、美学知识、美容美发用品和用具知识、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等。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发现,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与劳动力转移水平、转移人数、转移距离呈正相关。

2.2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关基本权益维护、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基本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的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通过培训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就业的途径和条件,学习寻找就业岗位的方式、方法;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和劳动保护意识,自觉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了解必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基本知识,学习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了解城市生活基本常识,掌握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方法,适应城市生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应紧扣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立足国家政策,结合产业集聚区发展实际情况,帮助受培训者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培训中应多结合现实问题或培训对象的自身经历,以提高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以例说理等方式,答疑解惑、示范指导加深其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以便较快地适应企业生产生活的快速步骤。

3.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途径

目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途径存在多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县级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班。由培训机构专门负责农村劳动力的知识、专门技能、法律法规、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合同签订等的培训,同时负责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工作宣传和介绍,为农村劳动力推荐合适的工作,以减少农民外出打工对非正规渠道的依赖。这些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和就业去向一般具有针对性,有些是和招工单位联合进行的,培训结束后就可走上工作岗位。这种培训机构作为官方机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及时,所提供信息权威性大,可靠性强,求职者信赖度高,在劳动力求职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职业高中、技校等专门的职业培训学校。诸如烹饪学校、驾驶学校、计算机培训学校、加点修理培训班等。这些学校专门从事各类专业的技能培训活动,具有较完善的办学设施、较强的师资力量,既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知识,也可以再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是目前转移就业务工农民获得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三是电视学校或网络学校的培训。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电视、广播和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是现代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国家通过这种远程教育开设了上百个可供选择的专业,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村青年获得转移就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蔡荣生,赵亚平,金驰华.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与对策[G].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6.

[2]路常亮.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的变化与农村社会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1期.

[3]高吉俊,姜会明.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曾小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胡小凤,梁瑞升.农民工培训在劳务经济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6]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孙丽红.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彭移风.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贾勤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和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07年27期.

[10]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1]刘家富.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12]张磊.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3]姜彦坤.“回流”背景下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4]王必好,宋元梁.六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业情况调查报告[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15]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16]柳晓森.联系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觅新路[n];人民日报;2011年.

[17]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8]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9]唐洪.返乡农民工培训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0]聂高民.初次分配制度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21]金国军,杨文龙.让新生代农民工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n];中国工业报;2011年.

[22]杨宏伟.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及破解策略[J];云南农业;2011年06期.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9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以及管理、政治与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协调指导下,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直接组织通过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按照现代中国规划性社区的基本要素将广大农民的生活区域再造为物质基础设施完备、基层民主政治发达、公共管理体制健全、文化体育活动丰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治安有序、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宜居之地,将农村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轨道之中。

(二)管理、政治及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农民发展状况的基本的路径,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农村资源整合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素养低下、社区社员参与意识薄弱等等。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使其任何单一的视角或途径都不能获得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全面、科学、系统的理解,公共行政学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提供了研究公共行政问题的全新视角,利用三种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得到的观点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各个途径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一旦各种途径达成交叉一致的地方,对政策的分析和执行有很大的作用。

二、多元途径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管理途径

根据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率、效能和经济的最大化,强调其结果。效率、效能及经济是管理途径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从这一途径考量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关注其效率和效果。

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经济效应和积极效果。(1)从社区的本身意义方面来说,社区的的内涵实质是社区自治、公民自主参与等治理理念,社区在解决社区事务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积极的效果。一般来讲,社区的范围相对较小,有利于个体信息的传播和收集,这就能大大减少政府部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的准确程度,同时有效缩短问题的时间间隔,使政府部门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解决社区和社会中的问题。(2)从农村社区建设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作用来看,可以更合理的实现土里流转,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型发展,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很多农村地区,村宅基地超标准批地、一户多宅、建新留旧、长期圈而不建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社区建设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集中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

2、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和负面效应。(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维护资金匮乏。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的日常办公设施、服务设施、保障设施、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存在着地方政府挪用、克扣财政资金等现象。同时,农村社区建设尚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农村社区设施未列入社会公共设施配套规划,使社区居民点布局散乱、道路不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比较普遍,既影响了交通和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大量土地,造成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制约了以后的发展空间。(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门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无法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二)政治途径。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其主要价值取向是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从这一视角进行分析,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农村社区建设所提倡的自治、公民参与、公民意识等理念,给农村的政治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它增强了农村、农民的民主意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社区住房、道路、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而且关注社区文化、道德及公民意识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培育。另一方面,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和自治管理体制为平台和渠道,社区农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建议等,更有效的传递到政府中去,使政府更加快捷的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增强政府的政治回应性。同时,社区自治的自理体制,强调政策、决策的多元参与,政府人员通过多元参与的决策过程,能更好的关注公共利益,代表群众作出决策,从而体现政府的政治代表性和责任。

(三)法律途径。公共行政学的法律途径视角强调宪法的诚实、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平等保护及公平等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法律法治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思考分析。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自治、公民参与等能更好体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和对公民个人的自由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律现状不容乐观,法律的缺失、农民自我权利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民的法律意识、公平、平等等权利不能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农民在社区自理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

1、农村社区建设法律法规缺失。从现行《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来看,关于基层自治组织规定都是围绕着“村民委员会”展开的,并没有就农村社区或者城市社区自治制定规定。在两部法律中,“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发展”这些新生事物和提法没有得以真正体现,农村社区自治出现法律缺位;同时,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鬼发行文件几乎空白,而且规定不明确。

2、农民的法律法治意识薄弱。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二是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农民权益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宗山.农村社区建设:内涵、任务与方法[J].中国民政,2008(3).

[4]刘云.农村社区建设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篇10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界定与调研实施

多数学者对“社会管理”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各种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用计划、沟通、协调、控制、指导等手段,使社会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的过程[1]。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通常对社会管理的理解,特别是在政府的政策实施中一般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指在一些项目中,诸如环境生态、工程、灾害、社会风险等,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控制,甚至包括公众参与活动和参与决策过程;第二,宏观的社会管理,指中央政府和地方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社会共同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整合作用;二是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三是作为国家对全球化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的协调[2]。有的学者把“社会管理”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社会管理,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管理,狭义上的社会管理,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了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以外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狭义上的社会管理是建立在政治、经济、社会三大领域或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这三大部门的划分基础上的[3]。也有的学者指出在我国政府文件对社会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4]。

上述关于社会管理的界定侧重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管理技术,有的侧重管理领域,有的侧重管理主体,有的侧重管理内容,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社会管理”的本质。社会管理包含管理主体、管理内容与具体领域、管理技术手段等,其内涵非常丰富。因此,针对农村社会管理,我们侧重调查与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与社会事务管理状况。

2009年7-8月对河北省10个地市所辖的76个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村民调查问卷198份、村干部调查问卷73份,共计271份。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农村比较多,分布比较广泛,涵盖了河北省所有农村类型,在村民与村干部样本选择方面兼顾不同境况,因此,调查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调查内容上划分,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两部分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从这两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反映农村社会管理的特征与问题,以及农村居民与村干部期望社会管理的改进途径。

二、农村社会管理的特征与问题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呈现出“社会组织相对匮乏、社会事务单边处理、障碍归因经济主导”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了当前河北省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组织相对匮乏

在农村社会组织方面,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存在社会基层管理组织,50%以上的农村存在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两种服务相关组织,与红白理事会、调解委员会、妇女组织等三种协调相关组织,而农业合作社、文化技能培训机构、文化娱乐组织等服务相关组织与宗教(庙会)组织、治安巡逻队、老年组织等协调相关组织都比较少。村民与村干部的应答状况之间也存在差异,村民应答比率低于村干部应答1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了村民对村社会组织状况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一些社会组织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上,只成立相关组织,而没有开展实际工作,因此,村民不知道某些社会组织的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们普遍认为教育技能培训、农业合作等组织存在意义重大,但是村民参与度不大,使得这些组织形同虚设。

(二)农村社会事务单边处理

在农村社会事务处理方面,虽然多数村民与村干部反映农村家庭关系、婚姻和邻里关系都比较和谐,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后多数人通过非正式途径解决,甚至没有解决途径,使得这些事务难以得到恰当处理;随着“新农合”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将全面地实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私人非正式关系帮助解困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发展,但是,文体娱乐活动较少,而且往往是村民自行组织;虽然村民自身计生问题得到了较为恰当的解决,但是,治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影响着农村发展,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农村和村民自身,甚至没有任何途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事务处理方面呈现单边倾向,这种倾向往往是指向农村或村民自身,而政府相关部门却处于缺位状态。

(三)农村社会管理障碍归因经济主导

在农村社会管理整体状况方面,村民选择比重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是一般、比较好与比较差并列、非常好、非常差,村干部选择比例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是比较好、一般、非常好、比较差、非常差,相对而言,村民偏向于农村社会管理功过参半,好的一半差的也是一半,而村干部偏向于农村社会管理好的多于差的状况,因为村干部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他们更多的希望看到社会管理好的一面,主观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农村社会管理面临障碍方面,村民与村干部把农村社会管理的制约因素归因于资金投入有限、村民收入较低等经济性因素,对参与组织管理方面归因相对较少。在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措施方面,被访村民与村干部高度一致选择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加村民收入、激发村民参与、加强党政领导、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增多农村社会组织等。当然,经济因素确实重要,但是,这样的归因容易使人们仅仅着眼于经济,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就农村社会管理而言,组织因素也占据重要位置,但是,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没有对该因素的形成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治理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措施,积极治理,推进社会管理优化,实现农村善治。

(一)加强组织建设,促进管理优化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在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已有组织要规范其运行机制,对于需增加组织要进行科学设计,同时,针对基层管理组织、服务相关组织和协调相关组织等组织进行分类建设。目前,需要重点建设一些与农村居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组织,也是村民非常迫切需求的社会组织,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主要是服务相关类组织,其中包括医疗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经济中介组织和文艺娱乐组织,这些组织对于促进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协调相关类组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利益维护组织如:妇女组织、老年组织等相对匮乏,即使有也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巡逻队、调解委员会等,因此,针对该类组织不但需要建立相关组织,而且要强化相关组织职能,使其真正发挥功能,维护农村居民的利益。对于基层管理类组织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如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真正地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谋福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其作用,实现管理优化。

(二)提升管理能力,规范社会治理

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应该明确村民、村集体与政府部门等三方的角色定位,避免单边处理甚至是“无边”处理的状态。对于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相关事务,主要关涉村民个体,调查数据显示家庭婚姻幸福、人际关系和谐是当前农村社会主流,村民个体能够很好地扮演自身角色,但是,遭遇问题时,也需要村集体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解,特别是当前社会急剧的变迁,正式途径的诉求解决渠道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对于社会保障相关事务,政府的公共福利制度在农村地区开始逐渐实施,政府角色更加明确,为农村需要者提供经济保障的可能越来越大,但是,人们的需要也不是只有经济保障要求,还有社会情感需求,因此,村集体途径或亲友帮助作为一种情感诉求渠道也显得非常必要。对于文教娱乐相关事务,除教育外,多数相关活动是由村民集体完成,虽然在调查过程中显示,多数村民的文化娱乐集中于个体型活动,强调竞争性,但是文体活动意义在于合作性,给予人们一种社会性体验,因此,在该项事务中,应多筹办一些集体活动,让居民多参与其中。在环境治理方面,更多地让村民或村集体承担相关责任,甚至是没有责任主体,良好环境的治理需要村民的监督、村集体的合作,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依法实施监控执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得到快速地解决。可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事务特征,明确不同主体的角色,综合提升参与主体社会事务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