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十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十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0:5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此形成区域经济结构中重化产业的较高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水平还跟不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承载力与支撑力的经济政治综合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前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外,其内涵还包括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应当综合分析如何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转变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应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运用各种规划计划、金融、财税政策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调控,更大程度地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区域的消费需求。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促进区域消费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和构建区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各项投资规模,同时注重规模的合理化,不断优化各项投资结构。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公共事业等民生事业倾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政府体制改革,逐渐使得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政府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当前,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仅唯GDp是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除了看GDp之外,还要考察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社会失业率、人均收人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医疗卫生状况以及诚信程度。总之,要在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我国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三农”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和巩固“三农”的基础。

要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差别性区域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

[1]陈启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2]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08

[3]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视点,2007.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2

一、新中国喜迎60华诞,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华诞庆典之年。60年来,伴随新中国发展改革的进程,我国区域发展相应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为改变旧中国畸轻畸重的工业布局,国家将全国划分为几大经济协作区,并着力开展三线建设,将工业项目主要布局在内地,努力缩小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在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工业布局的调整取得重大成就,旧中国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格局得到明显改观。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的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央在东部沿海地区先后确立了一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赋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沿海开放战略的强有力带动下,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提高,1978―1995年,全国GDp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9.96%。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有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中央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日益完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地区比较优势不断发挥,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开始形成。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扎实推进,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的细化措施

200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务实推进。2009年9月,国务院以国发〔2009〕33号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在认真总结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深化省区协作、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等九个方面提出了继续推进振兴战略的重大措施。同月,国务院办公厅以〔2009〕55号文印发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该文件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也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地震灾后重建、加大投入力度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具体措施。2009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重点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具体部署,是未来5―15年全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纲。上述重大文件的出台,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细化和延伸,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体系框架,特别有利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三、全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区应对金融危机企稳回升基础进一步巩固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判断、从容应对,及时调整宏观政策,有效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在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据统计,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总体上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样,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各地区经济形势普遍好于预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2008年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同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部、东部和东北分别回落了0.5、0.4和0.8个百分点,但与前三季度相比,各区域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中部增幅最大,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东、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了1.0、1.0和0.8个百分点。2009年,各区域经济增长逐季加快,经济回升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良好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2009年,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比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0.7%、11.6%、13.4%和12.6%,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十位省份中,西部地区占5个、中部地区占3个、东北地区占2个、东部地区仅有1个(因排在第十位的有两个省份,故合计11个省份)。200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0%、36.5%、35.0%和3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7.4%、19.2%、19.7%和18.9%,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上述指标增速明显超过东部地区。除此之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近年来,随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区之间相对差距不断趋于缩小,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增速一直快于其它地区的传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009年,上述格局继续保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五、一系列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得到国务院批复实施,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明显加大

初步统计,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有8个,分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区域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其中,江苏沿海地区区域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5个规划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方式通过。除上述区域规划外,2009年,国务院围绕重点地区发展,还印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福建省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若干区域性政策文件。在一年的时间里,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批复数量之多、审批层次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其产生的积极效应、引起的广泛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重视程度之高,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寄予期望之切。除已批复的上述规划外,按照中央的指示,有关部门还在积极推进包括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一批重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编制上报工作。在一系列区域规划的直接拉动下,我国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明显加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迅速成长为引领各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六、区域政策的作用不断加强,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宏观调控体系十分复杂,区域政策历来都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2009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其中不仅包括财政、金融政策,以及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标志的产业政策,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是,以若干区域规划为代表的区域政策参与其中并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相比,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空间指向性更为明确,能够清晰反映某一特定时期,国家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意志选择,对引导生产要素在某一区域的集聚具有重大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综合开发效率的最大化和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实践证明,2009年,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的出台,推动了重点地区的加快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而上述实绩,也使区域政策真正成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

七、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地纷纷推出了本地区因应危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一项重大举措,与以往相比,区域间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产业区际分工趋于合理,区域之间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2009年,跨省区的党政领导互访日趋频繁,一揽子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相继签订,一些新的区域合作组织和形式不断涌现,区域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产业转移力度明显加大。“抱团取暖”、合作交流成为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区际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有关省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机制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国家利益进一步体现。

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受到重视,相关扶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也是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的地区。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继此前中央出台支持、新疆、宁夏、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之后,200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又重点开展了促进广西、和四省藏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调研,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初步统计,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同比增长16.9%,继续保持全国增速领先的位置。自治区有效抵御了拉萨“3・14”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GDp同比增长12.4%,增速居全国第13位,比上一年提升了9位。广西自治区GDp同比增长13.9%,增速跃居全国第5位,比上一年提升了4位。但2009年,部分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乌鲁木齐“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严重破坏了新疆长久以来安定团结的大局,极大干扰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2009年新疆GDp同比仅增长8.1%,增速列全国倒数第二位,位次比上一年下降了11位。这一事件进一步鲜明地说明,民族地区唯有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经济发展才有望健康繁荣。

九、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效果,农民收入继续快速提升

总理在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自2009年开始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新的扶贫标准将原来的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新的政策和标准,国家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2009年全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57亿元,比2008年增加30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6069万农民受益,新增510万沼气用户,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8万公里、农村电网线路26.6万公里,有80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9.2万户牧民实现定居。与此同时,国家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增加涉农补贴的资金规模,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农村扶贫标准,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返乡农民自主创业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7253亿元,同比增长21.8%。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提出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农村居民收入已连续6年超过6%,人民群众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按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0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了410万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3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49-02

一、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金融支持经验

美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历史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不平衡性。在开发欠发达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和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美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就金融方面而言,美国在整个金融制度的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的特点,从而使其实行的金融政策既能保证金融业宏观统一,又能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即联邦储备制度颇具特色,这一制度实现了对全国金融业的分层次管理。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一国的中央银行总行,负责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美国50个州共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既要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又要负责组织和管理各自辖区内的金融活动,并可以在各自辖区内的一些重要地区设立相应的分行。联邦储备银行独立性很强,可依据辖区内的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2.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

美国商业银行(包括储蓄机构、信用社等)的设立,既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州立银行一般不得跨州经营,主要立足本州,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银行注册双轨制造就了数量庞大的地方性银行,使各州经济发展都能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3.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在美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银行规模的大小不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在1935年,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高为26%,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国民银行最高为20%,而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德克萨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4%。此外,美国的再贴现政策也根据经济区域不同进行差别化管理。这种差别化的货币政策便于对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4.政策性金融扶持

为缩小地区差距,美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些政策性信贷机构,直接参与存放款业务活动,对落后地区进行政策性金融扶持。尤其是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加快当地农业的现代化,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介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协会、合作银行以及农场主之家管理局等多个农业金融机构,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美国政府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的私人银行提供高达90%的贷款保险,既保证了区域经济开发的资金需求,又保证了商业银行贷款对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促进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

二、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1.设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

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日本通过专门的金融立法,结合区域开发的总体规划,设立专门服务于某一特定开发区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日本政府金融体系的10个金融公库中,有两个专门服务于落后地区的开发公库,即根据1950年《北海道开发法》成立的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和根据1972年《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成立的冲绳振兴金融开发公库。在北海道的开发中,日本政府以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为平台,实施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借贷措施。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不但提供项目贷款,而且从事企业融资债务担保,其债务担保以资本金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公司为对象,担保额可达债务余额的80%。除此之外,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公库以及农林中央公库等政府金融机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为北海道开发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上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北海道地区的成功开发。

2.设置非盈利性的、投资于重点产业的开发银行

1951年,日本成立了开发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区域的重点产业培育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一般而言,主导产业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导产业往往是区域经济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开发中设立非盈利性、向重点产业倾斜的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对重点产业的积极扶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开发银行对北海道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创立“财政投融资”制度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金融手段筹集资金,并由专门的政府投融资机构以有偿方式加以运用。财政投融资制度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区域经济开发措施,它使区域金融政策能够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投资、贷款的发放对象只限于特定开发区域的法人实体,资金用于对基干产业的重点扶持、弱小产业的救助、夕阳产业的转移以及道路、港湾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巴西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鲜明。在独立前后几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巴西素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8世纪是东北区域橡胶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橡胶业衰退后的19世纪东南区域的挖掘业得以发展,20世纪南方区域的制造业又成为巴西经济的主导。由此导致巴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改变这一现状,巴西政府在金融方面主要通过组建区域开发银行以及通过财政刺激来增强区域金融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组建区域开发银行

巴西根据本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组建地区开发银行,以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巴西不仅建立了国家经济开发银行,而且还在各州政府的协助下组建了若干地方开发银行,以便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提供资金。其中最早的是1954年成立的东北部开发银行,以后又成立了南部开发银行和一些州开发银行,还设立了“亚马逊投资基金”。巴西的开发银行主要是为所在区域提供项目发展资金,并不直接提供区域发展所需物资。巴西的区域开发银行至今仍对巴西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以财税刺激手段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信贷资金

巴西政府规定,公民购买巴西东北银行和亚马逊银行发行的新股获利时,可以免交50%的个人所得税,以此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资金提供便利和支持。正是由于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激励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加速,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

四、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金融管理政策倾斜和区域“银行规划”措施来实现。

1.倾斜性的金融管理政策

印度储备银行通过在边远落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及时了解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并且通过信贷配额的利率差别化计划,引导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印度政府还要求银行向欠发达区域提供信贷的份额在1985年3月前达到其资金运用总额的40%,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应达到60%。此外,印度政府根据1976年地区农业银行法令,成立区域性的农业银行,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向这些地区注入资金,极大地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区域“银行规划”措施

所谓区域“银行规划”,是印度储备银行根据国民信贷委员会小组的建议,于196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根据这一规划,全印度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国有化银行以及部分私营银行对其所负责的区域提供金融支持。区域“银行规划”要求由各银行深入其责任地域开展经济和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重点、资金流向和资金供求缺口,形成金融支持规划。规划需要经过政府的批准,各银行按照规划负责协调责任地区内的信贷资金流向和份额。区域“银行规划”措施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有效地发挥了金融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成功经验启示

上述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一是区域金融支持要有明确的区域金融政策目标。国外区域金融政策大都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减贫富分化为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域金融政策是在邓小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以促进有条件的地区经济超常发展为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应成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目标。

二是要构建完善的区域金融支持体系。以美国的经验来看,在金融制度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和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美国的金融体系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得心应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或差别化的金融管理政策。从日本、印度和巴西的经验来看,通过设置为特定区域、特定产业服务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同样效果不错。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4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配送中心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挥的作用

区域物流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侧重于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类开发区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物品(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过程。区域经济,是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民族习俗和文化、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理论、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带和区域经济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加入世贸的新形式下,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区域物流,突破区域自然壁垒,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人才合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经济得到延伸。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

(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现代物流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二、区域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配送总体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在需求较大的商业领域,如大型连锁企业、大卖场等新型商业业态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也纷纷崛起。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少数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我国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业务仍停留在传统领域,在物流配送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有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条块分隔严重,整体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如大多数现有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只能满足低水平、低效率和小范围的物流配送服务。目前我国区域物流配送设施虽然数量多,但总体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物流配送结点的布局、规模和配送服务范围不合理,配送中心在物流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也相对较少,技术装备水平还很低。

此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尚处于发展初期。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一些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甚至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的中小型连锁企业也在筹建自己的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由于缺乏社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会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车辆等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等,导致社会化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企业配送中心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不能为经济辐射区域开展物流配送网络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许多配送中心作业缺少电子扫描装置,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的接口系统如eos、eol、eft等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一些配送中心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其计算机的应用也仅限于配送中心内部业务、事务管理,对半程序化的问题决策。

三、解决方法

要提升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必须完善中部地区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应主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

(一)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

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配送结点的建设和配送通道的建设两个方面,而每一个配送结点既是集货、保管、分拣、加工、送货的物理结点,同时也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信息结点,因此,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应是物理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的统一。

1.区域物流配送服务圈

物流配送服务圈的构筑应以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影响或辐射范围为重点,以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结点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于该范围内的各类制造企业、各类商贸企业、各类开发区、各类贸易批发市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构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

2.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

物流配送通道与通常所说的一般货运道路有所不同,它是指连接配送中心与其它主要物流节点(包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大型交通枢纽站场等)的货运道路。物流配送通道网络就是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物流配送通道网络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快速畅通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配送中心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各结点之间的各项物流功能顺利实施,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总配送中心与经济辐射区域各其它城市配送结点之间的中长途配送通道,主要立足于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它城市之间的综合运输网络干线;总配送中心与各城区配送中心以及各城区配送中心向终端客户配送的短途配送通道。

(二)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

合理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离不开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主要是组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企业,组建的方式主要是对现有的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实施整合改造,改造中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等潜在的资源和网络优势,以整合、改造为主线,发展壮大一批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采取的措施包括选择现有相对具有较强实力的传统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之间采取兼并、联合、联盟、入股、控股等资产重组方式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通过增添集装箱牵引车辆、冷藏货物配送车辆、散装货物配送车辆和专门运送液态、气态、颗粒状货物的特种专用车辆,提高配送车辆中特种和专用车辆的比例,加快实现配送车辆的厢式化进程;加强配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储存、分拣、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功能。在整合现有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再通过合资、独资等形式积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内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逐步发展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三)物流配送政策措施

制定物流配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以便保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顺利实施。

1.支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

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和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其中,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确定建设主体和投融资体制、确定建设配送结点的有关优惠政策、确定建立物流配送标准化体系的有关措施等;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配送通道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以及交通管理组织和优化

2.支持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

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体制。在物流配送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原有市场管理体制已经存在与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制约着物流配送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管理体制的手段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包括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准入政策等,间接管理包括各种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由于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管理应以限制为主。如在美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配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方面大体经历了管制到放松管制,然后发展到企业自行选择三个阶段。借鉴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的经验,我国物流配送市场准入中应加强技术资格的要求,如注册资本要求限制、技术人员要求限制等,以改变物流配送市场在低水平服务的层次上恶性竞争的局面,给资质等级较高的配送企业创造发展的利润空间,促进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增值性的物流配送服务。

参考文献:

[1]陶经辉.区域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物流技术[j].2006,(3).

[2]刘春,朱俊林.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开发研究[j].2004,(6).

[3]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中国流通经济[j].2002,(1).

[4]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5]罗余才.现代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5

【关键词】3+5城市群政策措施区域经济

引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筹区域及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国家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信贷、项目审批等优惠政策向中部地区转移,共同构建合作政策体系,加速3+5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形成湖南省经济制高点,对发挥3+5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争取政策扶持

3+5城市群作为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协调沟通成本相对较低,制度障碍相对较少。通过打造统一的经济发展体,将长株潭合作机制扩大至3+5城市群,争取政策扶持,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行政成本、扩大共建收益。

(一)共同争取土地政策支持,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土地建设需求

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可以保障城乡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主要措施包括: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为突破口,建立城乡土地利用利益互享、城乡互动的新格局,以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城乡“保建”互动;①多方式多途径鼓励资本参与,适当给予地方政府土地法制法规探索权,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二)共同争取税收政策支持,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争取国家对经济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平衡与沿海地区的区位、政策差距,降低税负水平,提高经济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增强微观主体发展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与产业政策结合,实行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1]对重要产业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缩短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对符合产业、环保、土地、外贸政策及促进就业与技术进步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出口退税和补贴政策。

二、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3+5城市群体制机制创新,能有效降低区域内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经济交流,吸引先进生产要素流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打破行政壁垒

建立一个由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协调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实施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区域发展规则,并监督其执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投资主体投资自;启动电子政府的基础联网工作,促进政府间信息沟通。

(二)巩固完善政府统筹协调、规划衔接引导、部门对口推进的工作机制

建立市县区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合作重大事宜,提交协调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开展相临县域共建试点合作;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各市分别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发展规划、合作项目及需要共同争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建立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向年度市县区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建议;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在市县区发展改革委设立办公室,具体实施区域内合作的有关事项;建立区内各方发展与改革部门定期协商制度,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进一步加强成渝经济区统筹规划和产业协作,扩大产业优势

共同开展区域性重大课题和重要政策研究,加强区域内产业整合,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共同培育和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物流、金融、技术、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强产业技术升级合作;加强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建设,共同做好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前期论证;加快城市间客运专线铁路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网建设。

(四)共建区域一体化政策,强化区域合作政策措施的可执行性

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整体规划研究,明确城市间的经济功能定位和产业重点;建立对违规行为的惩戒机制,督促各方严格执行;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共建工商管理部门办案机制与信用监管体系;强化区内信息资源的互通互享,开拓信息服务领域。

(五)引导民间交流,提高区域内微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意识

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和民间跨地区组织②,通过民间力量自下而上推进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组建跨地区的股份制集团公司、相互参股的跨地区超级企业集团。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机构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机构,就城乡统筹问题展开研究,并针对区域内各城市具体情况制定可行性方案付诸实施。主要研究主题包括: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经营;鼓励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土地流转机制及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统筹城乡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破除城乡二元隔阂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制定,完善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与公共财政体系;夯实农村民主政治基础,健全城乡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等。

(二)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探索城乡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土地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村社保、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户籍、农民就业、土地流转领域展开合作;在城乡基础设施、空间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社会事业一体化规划与实施方案等领域展开交流;组织基层干部考察城乡统筹建设示范区等;共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机制。如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和跨区域流动的歧视性规定。

(三)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共建项目

在市县交界地带展开城乡统筹建设共建项目,促进交界地区市场体系建设、生产要素流动和基础设施贯通,促进两地相邻地区经济、社会、交通融合;设立农业科技基金,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推进农村公共投资,优化区域农业发展环境,如加强邻近区县间的乡村公路连接。

四、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战略

人才是现代竞争的核心体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速度与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3+5城市群人才政策既要着眼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又要利于吸引人才的流入。包括:整合区内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资源,加速科研型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内人才高地;建立技术人员向产业领域流动的激励机制,[3]优化投资、生活、工作环境,打造区域人才洼地;推进区域内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和技能资质相互认证机制,促进人才流动。

(二)资本核心竞争力战略

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聚集资金的能力相对较低是经济发展重要瓶颈。创新融资渠道、吸纳各方资金、建设湖南资本市场体系,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包括:

1.创新融资渠道,广泛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如以离岸资产证券化模式开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2.制定投资基金政策,吸纳各类投资主体。如争取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鼓励设立信托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组建国有企业重组基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3.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扩大资金来源。如争取各金融机构总部扩大区内金融分支机构授权;争取政策性银行向经济区提供更多信贷。

4.共推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汇聚民间资本。如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促进民营资本跨区域流动;共设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与科研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和贴息;设立共同担保基金,为跨区域投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5.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多层次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如推动区域性金融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区域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并购重组;鼓励区域内租赁融资业务发展;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入驻。

6.推进农村金融建设。如整合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完善小额信贷,探索担保合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组建和参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组建区域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投资公司;设立区域农业保险基金,发展区域性农业保险业和农业担保业。

注释

①城乡“保建”互动具体机制设计为:在保证耕地动态平衡的基本前提下,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保持平衡,通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户由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②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组织民间交流活动,建立各种研究学会(如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发展研究学会),促进区域内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联谊交流会的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史桂芬.地区税负“倒挂”与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2007,(6):32-35.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6

一、现阶段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加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万美元,比2000年的170041万美元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 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 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6.农产品绿色贸易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1/3,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7,人均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2-1/3,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的1/4,通过实现农业国际化,可利用国际资源解决中国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自身资源配置到能发挥最大效率的地方,从而促进农业提高比较效益。

7.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负保护,农业为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积累提供重要来源,农产品出口仍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农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不断作“贡献”的部门,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价格支持、收入补贴、市场收购等方式对农业部门进行较大程度特别保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才能有效保护农业本身发展,促进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

三、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

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呢?本文认为其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为基本指导,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国家(区域)技术标准战略、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项目工程带动战略以及打造绿色贸易区等为主要战略内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农产品绿色贸易区;重视加强贸易环境立法和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区域贸易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绿色壁垒,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面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一)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由行使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职能上来。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重视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把区域优势发展总体战略的选择、制定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设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设计和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时空布局及平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结合起来;三是把提倡发展绿色贸易、鼓励绿色产品生产和销售及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结合起来;四是把促进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国内农业的扶持和保护结合起来;五是把促进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加快环境法制建设的步伐、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起来;六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要正确处理好观念更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体系建设间的关系 观念更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依托。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方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所表现的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农产品质量(包括安全性)高的优势和农产品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的优势等这三个方面优势的发挥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物化过程的劳动消耗,可以减少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支出,可以以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益,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收益,从而达到单位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效用满足度的提高,并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科技进步又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质量差、品种花色少、缺乏加工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关键。制度创新是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合理整合、利用各种优势的资源,提高资源生产利用效率,发挥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调整生产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的产品分配过程,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和产品向有效资源利用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的部门和方向转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提高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法律意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创新和体系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环节。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创新是实现制度目标的根本和重要保证。

3.发挥政府战略指导作用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要成立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统一领导机构和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制定区域项目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确立重点项目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组织项目的落实,协调项目的管理,组织监督、检查、评定项目的进展与完成质量等。三要加强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从减免农业税费、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四要特别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农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花色品种;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要打好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牌子,增加非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出口;要增加农产品的文化含量,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把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作为区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关键内容。要特别重视制定农产品国家(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把它列入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农产品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是全面、合理、科学地规划、配置、利用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技术标准更新慢,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要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实现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立食物安全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为切入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依法加强质量监测管理为手段,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品质和污染物超标问题。当前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宗农产品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参照世界著名(权威)产品认证机构和主要产品认证制度,在广泛开展农产品贸易国际技术法规、标准的搜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通过规范技术,制定食物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施肥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措施。加强现有标准修订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高新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要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采标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国际标准转化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涉及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要保证实施效果。要加强采标示范,扩大标准化示范规模。

(三)整合科技力量,创新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

整合科技力量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把整合科技力量同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推广的科技支撑系统结合起来,同建立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结合起来。整合科技力量要重视机制创新,鼓励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鼓励产、学、研结合,降低技术创新与技术流通应用成本。

当前要特别重视把整合科技力量与确立技术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结合起来。要重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速新型无公害农产品替代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高技术成果。重点包括优质品种选育、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安全生产、加工与卫生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残留(化学生物)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叶面肥技术;城郊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生物有机肥料、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农产品信息、安全、预警、预报的网络体系建设技术等。要加快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研究中心,从无公害新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入手,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积极促进技术扩散、技术推广,重视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按照“五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要求,重点创建一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产地源头控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销顺畅。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创办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示范、企业带动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四)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优势的必要。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有效措施。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建立绿色贸易经济区、绿色贸易特区、闽台农业绿色贸易区等绿色贸易经济区。要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提高质量;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重点治理,以点带面,梯度推进;要把打造“绿色特区”同实施梯度推进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重视实施绿色项目工程带动发展战略。要积极促进绿色基地建设、绿色园区、绿色示范区建设;要积极组织实施包括项目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综合化、推广措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促进区域综合生产开发能力的提高。

第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南北、东西的差距,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烤烟等)的调整,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国际高档农产品市场,积极改善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条件。加快建立大统一、大流通的市场体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培植和扶持一批农产品营销公司,树立名优农产品形象,建立生产、经营连锁店。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调整,应在保证安全供给的条件下适当减少生产,调整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布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制度,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供给,又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加强落后产区的技术培训,通过规范技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区域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

(五)加强体系创新与制度建设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加强生产监管、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第一,加强生产监管。一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强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二要净化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三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四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五要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扶持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第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一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二要推广速测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推广速测技术,公布检测结果。三要创建专销网点。在国家和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推进安全优质认证农产品的专销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四要实施标识管理。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求标明产地和生产者(经营者)。五要实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2.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要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第二,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疫、检测体系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快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验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人员,强化检测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纠正。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第三,要加快认证体系建设。整顿绿色产品市场,规范绿色产品的认证、发证工作;加强认证机构建设,重视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第四,要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监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农产品食品污染监控和预警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加强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条款、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南北对话,建立环境与贸易协调的良性机制,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要加强管理机构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标准化研究及管理机构的整合,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标准研究和信息服务格局,提高标准化工作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7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8

(长沙海关,湖南长沙410001)

【摘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在介绍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拓展物流业务范围、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引领和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长沙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经济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总署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营造“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促进各类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加快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

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随着成本要素的持续升高,制造业的内迁使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形成的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对实现经济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7月21日,总书记视察武汉新港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4月25日,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4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座谈会,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提上了日程;6月11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属建设综合立体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9月9日,海关总署“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决定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启动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省2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根据意见部署,长江经济带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发展现状

长江经济带横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辐射滇中地区和黔中地区,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包含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共12个海关。2014年9月22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率先启动了通关一体化改革;2014年12月1日起,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正式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长江经济带的12个海关将统一执法规范、作业流程、参数设置、验放标准,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形成涵盖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企业将被视为一个关区的企业,均能享受一体化通关待遇,真正实现“12关如1关”。

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底海关通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平台共接受报关单近1800万票,占同期全国报关单总量的八成以上。2014年第四季度一体化作业的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传统的口岸清关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节省9.18小时和0.31小时,企业通关成本降低的同时,通关效率也有了很大幅度提升。

3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3.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拓展物流业务范围

长三角地区城市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域通关一体化实现之前,各进出口企业需要选择“口岸清关;转关运输;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验放”四种模式之一。通关一体化改革后,区域内申报企业无论是否满足海关企业分类管理的评级要求、是否具备“属地申报”资格等条件,都可采用一体化通关模式在属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节省了清关时间和国际物流成本。进出口企业对于物流合作伙伴、物流转运方式的自主选择权将明显扩大,除海关布控查验的货物需使用监管车辆运输外,企业完全可以自行安排运输车辆而不必使用海关监管车,物流企业也可以承接一体化所有关区的业务,为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带来了巨大市场机会。与此同时,随着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改革举措的推出,对报关企业报关地点的限制也被打破,各地报关企业不但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报关业务,也可以到另外地区发展业务,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促进报关行业的竞争发展。

3.2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为抓住未来庞大的内需机遇,提前进行内向型经济布局的经济思维。长江经济带实现通关一体化后,12地海关均可以放行所在地区企业在一体化关区口岸进出境的货物,为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为长江经济带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海关监管服务条件。借助各地既有资源要素禀赋和便利的通关、贸易条件,能够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和城市落户,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根据资源配置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在长江经济带及其辐射区域选择产销地,从而产业要素的合理集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活跃度,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3.3引领和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是继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广东省内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后,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又一重大举措,承担着先行先试和机制创新的重大战略使命。根据海关总署公告,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于2015年5月向全国海关推广,跨关区通关将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顺畅。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将充分分享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往来的便利化,通过区域通关一体化引导,促进产业组织的变革,更好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化升级本地既有产业,为我国内河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为陆海双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条件,实现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4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的措施

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由海关总署自上而下推动,在通关流程与配套措施上均实现创新与联动。

4.1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软硬件互联互通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建设,海关再造区域通关管理流程,建立起区域海关的“一个中心、四大平台”。“一个中心”即区域通关中心,通过机制创新将原先各自独立的通关管理体系,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形成区域联动的通关中心。“四个平台”即统一申报平台、统一风险防控平台、统一专业审单平台、统一现场作业平台,实现了各关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针对企业分类管理、预归类、预审价、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流转以及保函等与通关密切相关的领域也同步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跨区自由流动,也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市的经济协调发展。

4.2责任共担促进深化协作与利益共享

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实行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间的保税货物流转,企业可以自行运输;在海关归类审价、许可证件、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等方面各关区互认,企业只需办理一次申请。这些举措将有效实现区域内海关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执法联动,使关区间物流运作更顺畅、资源配置更合理,力求通过同步加强实际监管能力,将区域内的海关打造成为一体化的协作区域,促进各关区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皮埃尔-菲得普·库姆斯,蒂里·迈耶,雅克-弗朗索瓦·蒂斯.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鲁晓东.国际直接投资: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3】倪鹏飞,李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4(41).

【4】陈立文,马永飞.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海关监管发展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市场,2014(23).

【5】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28).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9

关键词:地方;金融;管理;政府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77-01

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发展中存在以下现状。第一,制定和实施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并且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推进金融业的整体发展,保证金融规划的实施。第二,通过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处置了地方金融风险。在体系的发展中有如下改革措施。第一,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增强其风险管控能力,推动政策性改革。第二,优化社会资金配置总效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扩宽融资渠道。

一、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现状。

制定和实施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并且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推进金融业的整体发展,保证金融规划的实施。

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中存在相应发展现状,政府制定了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对地方型政府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性和优势性,针对各政府的金融发展现状做出不同的规划,使各区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更成熟和各完善的发展。政府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了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将地方政府的发展特色同宏观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管理确立了金融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形式将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不断的扩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同时对地区的发展特色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长期的规划,确保金融建设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如何投入资金,如何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使整体的发展有了指导性的文件。在规划确立好后开始对政策进行实施,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投资框架进行具体的落实,保证政策不出现倾斜,保证规划体系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区域,带动地方政府的金融高效发展。

政府运用了各种激励机制措施推进金融业的发展,通过对建设部门、管理部门、策划部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金融发展具备了主观因素,并且使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管理的科学性也使激励机制在运行中有了方向,促进了金融业的良性发展。在体系的发展中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并运用激励措施激发组织的内在优势,使金融规划更好的得到了实施,为政府高效管理和金融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处置了地方金融风险。

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体制发展中存在相应发展现状,通过指导地方型金融机构的改革,使地方的金融机构得到了最长足的发展,各机构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执行各地区的改革文件,使改革有了立足点,同时地方性政府也会对机构进行政策上的指导,发挥了政府的管理和调配能力。在金融管理体系的发展中正确处理了改革与发展的管理,使地方的金融发展取得了最大的成效。

在金融体系运用中推动了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发展,使环境发展得到了经济的反馈,使地方性的金融体系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政策,使金融的发展不脱离社会大环境,促进了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交融,提高了社会效益。在金融政策的发展中使社会的各领域得到了进步,共同防范处置了地方金融风险,通过对金融性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风险防范措施,通过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处置了金融发展中的不平衡点,为地方政府经融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措施。

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增强其风险管控能力,推动政策性改革。

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中应坚持必要的措施,要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的结构,使地方金融结构实现对所管辖的部门的治理作用,要组织好每一个区域所管理的结构,保证所管辖的地区不出现漏洞,能够取得整体性的管理成效。要对管理的机构设置框架,分步骤、分时机、分管理问题来发挥治理作用,使各职能机构发挥最大的金融效果。

要增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确保在存在风险隐患的时候就得到了管理部门的重视,要及时发现风险,并及早清除风险,确保风险可以不断的缩小,不会由于管理上的不到位使风险不断扩散。管理部门要对易出现金融风险的阶段进行定期监控和监察,对此区域的管控人员制定风险责任制度,防范风险问题的出现。

优化社会资金配置总效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扩宽融资渠道。

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中应坚持必要的措施,要优化社会资金配置的总效率,使社会的资金更合理更快速的投放到金融领域中,要使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得到提高,实现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的优化转型,使资金用到正确的领域内,并能促进资金的二次利用,优化各资金结构,完成资金的更合理配置和应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增加整体金融的运作资金。

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使金融体系可以取得不同的分配,还原出更好的金融效果,并发挥金融的层次化作用,使各结构准确的组建在一起,使区域的系的扩宽渠道越来越多,形成的体系也越来越具备发展性。要扩宽融资渠道,使更多的融资投入到金融领域,地方政府要发挥金融调节作用,不断的对各资金流向进行了解和分析。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放宽投资的渠道,使各领域的资金融入在一起,通过各渠道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篇10

陕西省农业厅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培育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和抓手。陕西省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菜”思路,着力打造四大板块的布局规划:陕北要形成粮食、羊子、红枣、设施蔬菜的产业带;渭北要扩增玉米扩种、生猪大县、苹果基地等,形成全国最大的鲜食苹果产业带;关中要扩大优质粮产业和生猪养殖规模,发展高产奶牛核心群及设施农业观光区;陕南要建设无公害稻米基地、扩大家庭养殖、开发新菜种基地。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农业综合开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两大开发”项目的实施要按照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部署,实施“万村行动计划”,根据全省低收入村分布特征和产业基础,在相对集中连片的10035个村建设十大区域特色产业带,实现98.9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动机,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围绕六大发展重点突破县域工业化:加大传统工业整合改造力度,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配套型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施行动计划:提升农产品加工,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催生小企业,规范工业园区建设,拓展信用担保,扩大招商引资,加强自主创新,推广信息服务。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城镇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动力,也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陕西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重点推进80个县城的建设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优先发展关中地区“一轴一环三走廊”,全面推进百镇建设,抓好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住房保证体系建设。

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统筹协调县域城镇建设用地,建立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推进工业园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城乡住房建设,深化户籍登记制度改革。

陕西省商务厅

推动县域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县域商贸流通业的重点工作包括:大力实施集贸市场改造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直采基地工程、县超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出口六大工程。

保障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和完善金融服务支持,加快建立更为完善、宽松、有利于扩大出口的政策环境,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

供销合作社

农村流通是县域经济的大动脉。陕西省计划到2013年,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一批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的大型农村消费品和农资流通企业,发展一批经营规范的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农家店,扶持一批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基本建成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和农村流通信息五大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陕西省交通厅

公路交通是县域交通的主体。公路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畅通高速公路,便捷出口通道,完善县域路网,以“扩容、连接、升级、网化”为重点,加快实现交通总量上规模,结构更优化,网络更完善。高速公路“主骨架”、干线公路“大动脉”、农村公路“微循环”三网并重协调发展;道路运输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布局,完善运输站场,优化运输网络,增加班次密度,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运力结构,创新农村客运组织方式,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格局。

实施措施: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加快交通建设的有效机制。突出规划指导,形成促进交通发展的约束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保障交通发展的投融资分担机制。提高省级补助标准,强化政府投资的导向机制。深化机制改革,建立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坚持科学发展,建立交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坚持路运并举,建立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的保障机制。

陕西省财政厅

县域经济是财政之源,财政保障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省级财政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县域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对策和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加大银行资金投入和支持直接融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新的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省管县试点范围、适当调整收入划分,建立县区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机制。

陕西省金融办和银监局

金融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保障。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以民间资金为补充,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期货市场为保证,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县域金融体系。力争三年内使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满足率达到60%以上,五年内达到80%以上。

对策与措施:建立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投放考核机制,加快金融服务流程再造步伐,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规模,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积极扩大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试点范围,创新金融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积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县域经济的途径,积极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继续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