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4:58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1

 

一、民间借贷的定义

 

关于民间借贷我国立法到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法律文件对民间借贷也都存在着不同的阐述,其中《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一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显而易见,上述两部法律都未对民间借贷的概念做出明确具体的界定,也未曾规定何种民间借贷模式应予禁止。

 

二、民间借贷的法津基本类型

 

(一)一般性私人无营利目的民间借贷

 

一般性私人无营利目的民间借贷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事性借贷。这种借贷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朋友或者同乡等较为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的连接点往往是时空上的联系点,并具有很强的信任意味。一般来说,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在生活遇见短暂的困难,基于一种道德感相互帮助。由于这种短暂的困难具有短时性、紧迫性和偶然性,借贷双方基于相互的帮助的群体感意识,借贷方即使规定利息,但是往往一般较低,更多的是无息的借贷。这种借贷关系的形成,贷方往往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往往处于私人借贷的关系当中。随着经济的房展,部分行业内出现互助等行为,也是基于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具有营利目的特殊性民间借贷

 

具有营利目的的特殊性民间借贷,主要是指商业性民间借贷。这种商业性借贷是经济逐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商业性民间借贷容易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如: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市场经济的孕育度。借贷双方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将国家承认的金融机构排除在外。出借方往往会像银行一样,以营利为目的进行重复放贷,会对金融机构造成不小的冲击。

 

三、加强《民间借贷法》立法的完善建议

 

(一)坚持民、商分离

 

在我国的现今传统的中,坚持民、商分立的思路,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并制定一部单行的法律,对专门性从事放贷业务的行为进行规范,并与其他法律进行有效地进行衔接,发挥其他部门法律的调整作用,规范个人的小额借贷活动。对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修订,废除部分不符合现今要求的制度,建立担保、健全征信体系、建立个人破产等商事制度。

 

(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民间借贷法》

 

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民间借贷法》。出台本部法律方面需征求多方意见,并发挥相关部门专家与学者的智囊团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避免了层级上的混乱,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检察、法院部门的各自主张,也有效地避免了行业监管、银监会、商务部等规范性文件冲突的弊端。建立一部统一的《民间借贷法》,废除相关的部门条例、规范性文件和冲突的司法解释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规范民间借贷的首要选择。

 

对于收贷的行为,禁止采用恐吓、威胁或其他暴力方式讨债,禁止采用软暴力等非法拘禁手段讨债。资金来源上,禁止非法吸收非法融资、吸收公众存款,但是可以允许商业银行贷款和私募资金。借贷合同采用规范的书面格式合同,对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设定,强化对借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监督管理上,可以采用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金融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管,部分职权可以成立协会进行管理。在法律责任的承担上,对于高利贷款行为、非法讨债等违法行为与刑法进行有效的衔接。

 

(三)建立与《民间借贷法》相配套制度

 

首先,由银监会成立民间借贷监测制度,并确定相应的监测范围,以防止民间借贷对宏观的金融市场进行冲击,并损害正常的金融秩序。可以利用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民间定点监测的平台,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协调的监测信息共享,并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通过对民间借贷的预判,来调整我国经济的宏观政策,以保护金融的安全。

 

其次,完善征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出台《民间借贷征信条例》,将民间借贷的个人或者企业作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归为征信系统,并可以由其进行开放性登记,并将出借人、借款人的信息进行采集。允许同城的民间借贷行业管理者也可以自行建立相应的征信的子系统,并通过行业自律来淘汰部分不合格的放贷企业或者放贷人。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防范了民间借贷的风险,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最后,民间借贷问题的有效解决,还需要配套的相关市场退出制度。这样的配套措施完全可以使民间借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权可维,既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打击、遏制“高利贷”和非法集资行为的发生,又能合理引导社会资金的有序流动,有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健运符。在立法完善的过程中,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可行做法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条件成熟时也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移植和借鉴。

 

四、结论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会减少社会上许多民事纠纷,有助于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二是通过对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研究能够准确地对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予以承认,发挥民间借贷的机动、快速、便捷等优势,进一步打破金融的国家垄断,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培育,并带动经济增长,促使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民间借贷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涉及到提高司法实务中审判工作效率,能够更能保护好借贷方与出借方的合法利益与期待利益。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2

关键词:民间高利贷;犯罪化:社会危害性

关于民间高利贷,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有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民间高利贷,它不同于民间普通借款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高利率,即高于银行同期指导利率的四倍。这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合意,十倍,百倍利率的高利贷都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笔者认为,从实然层面上,剖析民间高利贷行为,其在刑法的理论上完全符合间犯罪的本质特征。高利贷不仅侵害借贷方利益,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还易引发后续犯罪。从应然层面上看,民间高利贷应当入罪,如果刑法不对其进行规制,将后患无穷。同时,将其定为非法经营罪也是非常合理的。

一、民间高利贷具备犯罪的本质特征

民间高利贷是封建社会的残渣。在封建社会里,高利贷便是剥削者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这一点可以从《白毛女》中反映出来。借贷方杨白劳便是深受其苦。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达,资金流通周期短,在个人和企业融资困难的背景下,诚然,民间借贷诚如雪中送炭,暂解企业、个人资金困难。这本也是符合国家鼓励消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的根本精神的。但是,民间高利贷的本质已经远非民法中的自然人借款行为可涵盖,早已偏离、扭曲这一本质,成为资本睢利是图、对外肆意扩张的渠道。

(一)民间高利贷合同并非法定必然有效的合同

契约自由不能是绝对的自由,这从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可以印证,如果没有鲍西亚的机智,绝对的契约自由精神将会害安东尼割肉偿还高利贷。民间高利贷合同表面上为双方合意的结果,实际上是出借方乘人之危的行为,是借贷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两害相衡取其轻时做出的无奈选择,实际上并非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我国,也并非所有双方合意的合同就受法律承认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又如(合同法)第54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从这两个条文的精神推知,法律并不认同民问高利贷合同的合法性。

(二)民间高利贷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一种行为构成犯罪,应同时具备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应受处罚性三个条件。其中,犯罪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民间高利贷不仅严重侵害借贷方利益,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还易引发后续犯罪。

高利贷侵害借款人权利。首先,出借方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自主定利率,多数利率远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有的甚至将利率定得高得非常离谱而借贷方被迫接受,只能沦入高利率的债务之中,本身是对财产权益的极大侵害。这可以说是半借半抢了。其次,许多借贷者多是黑社会成员或者与黑社会有“业务联系”。高利贷债务本不受法律保护,出借方只能借助非法私人救济来索取债务,往往采用威胁,恫吓,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方式。这对债务人的人身自由和身体健康权利也是一种侵害。虽然有的行为,如非法拘禁,故意伤害,侵权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对一些侵害债务人权利却又未达到法律管辖范围的侵害行为,可能债务人就是被白白侵害。这样,债务人权利就得不到法律切实的保护。

高利贷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高利贷虽为民间私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但也应受“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以上的约束。“四倍”这个基准,一是考虑到了借贷人利益,二也是出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初衷。正常民间借款,你情我愿,合法合理。但是,利率主要由借款人意志决定,有的利率甚至相当离谱,民间借贷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市场人为操控,市场规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良性竞争难以立足,容易造成恶性竞争。而市场主体之间联系甚为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本的扩张性,其蔓延之势是十分迅速的,更易给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带来消极影响。此外,高利贷的确给国家金融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刺激金融机构改善自身服务,推动国家金融事业向前发展。但这种刺激,是一种恶性的刺激,是不健康的刺激,不能将民间高利贷犯罪化的行为归咎于国家资本保护主义的需要。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外国资本恶意流人民间充当出借方幕后黑手的可能。因此,将高利贷犯罪化,也是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二、民间高利贷的刑法规制

民间高利贷在我国刑法法律规范体系中没有相应的地位,关于该方面的法律规范建设不尽完善。根据我国《刑法》,有关高利贷的罪名中仅对高利转贷罪及骗取贷款罪做出了规定。民间高利贷现象,民间高利贷案件在各地并不鲜见,而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给各地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扰,某些地方以非法经营罪对其进行打击。对这些地方的做法,笔者赞同之余,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立法,司法解释,让民间高利贷犯罪化理更直,气更壮。

不必另设“高利贷罪”,而是通过司法解释,将民间高利贷行为纳入非法经营罪进行打击。《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前三项规定了三种非法经营行为之外,第四项将“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并了进来,成为“兜底条款”。立法者正是考虑到了现实生活中的难以一一列举的非法经营行为,才有此举。主张不必另设“高利贷罪”的理由在于民间高利贷行为完全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而立法本是一个浩大繁杂的工程,既然有现成的罪名可用,就不必再浪费成本,而制定司法解释的成本,显然低于另立新法或者修改法典。到目前为止,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司法解释中,明确指出按《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行为有六种,民间高利贷行为并没有被规定在其中。应当修改司法解释,将高利贷行为作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第七种行为,因为高利贷行为,已经到了足够让人们引起对于先前六种非法经营行为同等重视的程度了。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3

关键词:民间借贷制度缺陷法律规制

一、民间借贷概述

民间借贷是种复杂的金融现象,它具有地区性差异特征:在发达地区,民间借贷多属于一种商业性质的金融交易;在经济落后地区,具有更明显的互助合作性质。此外,民间借贷的发展程度并不相同,不同地区对资金的需求也有所差别。民间借贷的复杂性质决定了国家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也应当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二、对民间借贷进行法律规制的缘由

(一)民间借贷的存在价值

民间借贷在我国存在已久,至今仍然没有随着经济现代化和金融自由化而自动消亡。这说明了我国正规金融部门依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家庭的融资需求,社会对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仍然存在着强烈的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存在的民间借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结构的宏观层面看,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要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风险,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金融契约形式,建立满足市场不同层次需要的金融机构,即"多元融资"的路径。在微观层面上,民间借贷与其他金融交易一样,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的特点,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但其特有的私人治理机制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可以在信息筛选、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有效降低交易风险。因此,不能因为民间借贷存在风险就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必要性

首先,民间借贷合法化可以解决在目前的"金融抑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次,民间借贷合法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件之一。民间借贷的合法化能够有效遏制"虹吸"效应,使农村多余资金在农村范围内流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再次,将民间借贷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不仅能引导民间借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能打击非法集资、高利放贷、洗钱等各种扰乱金融秩序的金融犯罪。将大量的民间游资纳入国家的金融体系,可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三、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行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特征

我国现行法对民间借贷进行规制的显著的特征在于按照主体的不同属性分别设定规则。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主体组合:

其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根据我国现行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被认定为无效,主要的理由在于金融活动的专营性。早在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制定的《关于国营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确立了"不准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收取利息",后来又为1990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96年《贷款通则》等规则所强调和重申。

其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在最高法院1999年做出的《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企业与个人的借款只要是意思表示真实,即认定为有效。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3年第5期中的案例"郭忠连诉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东部医院借款合同纠纷案"中③,对于个人与企业间的借款认定为"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应为有效"。

其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合同法》第210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该条的自然前提就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属于有效。

从上述的列举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于民间借贷的三种主体组合所持态度并不一致,企业之间的借贷被否定,而个人之间的借贷被法律所肯定,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一般认为是有效的。然而,这一规定的实效性并不强,因为对于企业之间借贷的否认往往能通过个人与企业的模式进行规避。

(二)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现存问题

1、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缺位

反观我国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主要针对正规金融,目前尚没有针对民间借贷监管的制度设置。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的批复》等从民法角度对民间借贷做了简单的规定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三部最重要的金融法均没针对民间借贷活动做出规定,对民间金融活动采取模糊处理的态度,致使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缺位。

2、民间借贷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

法律制度的缺失与冲突导致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的界限,民间借贷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

同时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长期坚持着国家本位主义,存在着两个基本价值上的偏差:一是坚持压制等于稳定和安全的理念,过分强调严格的压制;二是过分强调通过压制民间金融维护正式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的目标。政府金融管制强度过高,忽视了市场自身对公平竞争和效益的需求。

四、完善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制度构想

(一)加强立法,给予民间借贷以合法地位

鉴于目前民间借贷普遍存在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国家或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规》或《民间借贷管理办法》,对民间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利率管制、税款征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严格界定什么是非法的民间融资行为,什么是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用法律手段规范、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借贷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

其次修改现行的法律。明确非法集资的规定;继续细化刑法修正案八中金融犯罪的相关规定;修改企业间借贷规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修改有关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的规定;合理界定民间贷款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社会投融资过多依赖银行贷款。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向企业提供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而相当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被作为企业铺底资金长期占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承担着向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大量中长期资本性投入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风险极易转化为金融风险。融资结构单一将导致整个经济运行的不平衡。因此只有以法律规制途径规范民间融资,开拓银行以外的各种融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本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应当利用市场经济成熟的做法,用疏导的办法解决民间融资问题,制定灵活的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设立小额信贷部和批准一些小额信贷组织专门做小额信贷业务,推动小额信贷市场的发展。

(三)强化法律监管体系,将民间借贷纳入到金融监测和监管体系中

目前民间借贷纠纷普遍存在且有逐渐扩大趋势,国家或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规或民间借贷管理办法,让民间借贷按规矩办事、按规定操作,对一些乘人之危而攫取高额暴利的高利贷者则坚决予以打击、取缔,规范、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借贷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维护社会安定和金融秩序。同时职能部门应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既给以地位,也受法律约束。

参考文献:

[1]蒋寒迪,张孝锋.中国地下金融市场中的利益群体及其博弈分析[m].华龄出版社.2007.

[2]刘丹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9.8

[3]张健华中英非银行放贷人立法框架研讨会[n].会议纪要2011.2

[4]牛娟娟规范引导民间借贷助力国民经济发展[J].金融时报2011.1.26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4

农村民间金融信用法律制度

一、理论概述

(一)农村金融理论

农村民间金融作为社会主义金融的重要内容,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对货币及资金的融通。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信用贷款资金本身的流通,例如存款的吸收和提取、放贷及资金回笼;二是各级部门、农村各经济单位之间资金的互通,如财政部门的支持发展的资金等,这些都是农村金融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农业贷款外,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业、工业等也加入其中,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金融的范围,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金融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业务与国家信贷计划、现金计划,与国民经济其它有关部门的业务,如何协调一致,仍然是我们必须注意研究的课题。

(二)金融信用理论

信用的产生很早,在人类交换还局限于物物交换时,信用就已经存在。早期信用主要是以货物和劳务为主的商业信用。在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共同媒介后,货币不仅成为信用的量的衡量标准,而且成为信用发生的直接对象。概括地说,金融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市场的经济范畴,是一种借贷行为,即以偿还为条件、以收取利息为要求的借贷行为,其特征是还本付息。从经济关系来看,信用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充分信任,是债务人对债权人延期支付的承诺。金融信用的发生有三个基本条件:其一,在主体上,有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应存在。其二,在时间上,具有不同步性,即“借”与“还”或资金的运转有时间的间隔。其三,在活动媒介上,一般要借助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主要是指债权债务的书面证明,按时间的长短它可以分为: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长期票据等,其交易市场因属长期信用性质,普遍称为资本市场;短期信用工具――支票、本票、汇票等,其交易市场,称为货币市场、金融市场或短期信用市场。

二、农村民间金融中出现的信用问题

(一)借贷活动不规范引发的信用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是自我执行的契约,既然“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那么在这个时滞过程中,即契约的履行前,契约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要彼此流通。但是在实践中,契约双方往往没有做到将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也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引发信用风险。从本质上来讲,影响农村金融信用问题的范围是有限的,其建立基础是围绕三点即血缘、地缘、业缘,基本是在乡里、亲戚朋友这个等小范围内,覆盖的领域极为有限,但容易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与认同。在信用凭证方面,更是存在大的缺陷,其中以借贷人之间的不规范“借条”为常见模式,更有甚者是以口头约定为主,借贷关系发生时根本没有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借款协议,这足以使得农村金融存在致命隐患。如果一方违约,那么另外一方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损失其信用度,特别是当经济下行时,很容易导致,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造成严重恶劣影响,近年来发生的案件有2012年江苏省如东县葛某某民间借贷导致集资诈骗案、盐城顾某等人通过非法金融行为吸收公众存款案等。

(二)高利率与信用风险相互滋生

农村民间金融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信用是来源于借贷双方的相互了解,也就是双方之间彼此掌握的信息,因此信息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民间借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程度开始出现不差异性,借贷者之间的关系逐步转弱,双方之间存在加大的信息不对等情况,称之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产生信息不对称,那么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也将大幅削弱,最终将导致信用风险。加之农村民间金融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这就使得贷款的回收率下降,大大削减了农村金融中贷款者的收益。正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因此农村民间金融的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方需要高利率来弥补高风险带来的损失以及操作成本,同时高利率也会加重逆向选择的困难度并加大道德风险,从而增加贷款者款项回收的风险。而相反,也就是这种高利率使得借款者无偿还能力,进而引起更多借款不还的信用问题。所以,信用风险就会有高利率,而高利率也同时会带来信用风险。

(三)欺诈引发的信用问题

欺诈即为了欺骗目标群体,以达到自身目的。对于民间金融而言,非法集资是信用欺诈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信用欺诈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民间流动性资本过剩但国内投资渠道还相对不足,信用欺诈正是抓住其中存在的漏洞,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巨额资金。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了较多的民间非法集资事件,比如:2008年的哈尔滨市焦某某20亿元非法集资案件,2011年内蒙古包头市金利斌12.37亿元非法集资案等,这些案件背后引发的信用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三、农村民间金融中信用缺失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

欺骗、欺诈行为的存在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前我国法律体系还不能适应民间金融的发展,因此要针对民间金融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制定出成熟的法律规范,让民间金融组织“光明化”,引导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体来说,规范民间金融,需要从其组织形式、内部制度和监管措施三个方向着手,并尝试民间金融行业进入存款保险体系或者法定准备金体系的可能性。目前农村民间金融的准入门槛、营业范围等都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因此国家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界定和规范,明确民间金融借贷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制裁措施,使民间金融活动规范化和合法化,被欺诈者有法可依而诉诸法院,法院有法可依而维持正义,执法机关有法可依而制裁民间金融欺诈者,民间金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得以提高其活动的信用程度,减少违法事件。

(二)引入社会中间层组织

建立农村民间金融信用补充系统作为社会中间层组织引入机构,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一是民间金融信用担保系统,组织机构是民间金融担保协会;另一个是民间金融信用保险系统,组织机构为民间金融信用保险公库。民间金融担保协会和民间金融信用保险公库都是社会中间层组织。社会中间层组织的作用是降低放款方的风险,当借贷方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时,民间金融机构不能放款,此时信用担保协会会对借款人的信用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决定是否为借贷者申请的贷款进行担保,如果评估通过,那么民间金融机构在得到信用担保协会的担保后向借贷者放款,而信用保险库的作用是为该笔贷款进行保险。

(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如今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更是信用经济地位的主要体现。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起的信用缺失是造成民间金融高利率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系统以从根本上来降低民间金融的高利率,重点是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在民间金融信用方面,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传导技术,建立个人信用账户并实行统一化的管理,主要目的是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二是建立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个人的各项信用指标进行评价,为放款方放款提供有效参考;三是加快个人信用登记、评估的合法化,制定法律法规对个人信用制度进行规范。

(四)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促进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营造重信用、讲信用的社会风气。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对于产业发展的监管和引导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的鼓励金融企业参与信用系统建设工程,大力推广征信产品,促进征信市场发展;然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不仅仅包含企业信用征集、记录、评价,还可以实现跨部门、查询信息以及信用交流;最后要为民间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的营造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多方位、多方式的开展诚信工程的建设,在个人方面加强诚信教育的开展力度,培育个人诚信理念;在示范性方面,广泛开展信用社区、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通过大范围、持续性诚信宣传,使诚实守信的伦理精神渗透到社会活动各方的意识中,包括金融活动,以达到增加全体社会信用意识的目的。

四、结语

农村民间金融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人情关系、血缘关系等非正式规则和制度发展起来的,正是有了信用这一特征,农村民间金融才得以发展和成长起来,在这种信用为主导的民间金融交易中,一旦舍弃这种已经存在的特殊信用关系,那么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将会受到抑制,甚至走入歧途而失去其本意,所以,我们应当通过法律的手段将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制定相关法律措施,保证其信用特征的稳固,同时在制度层面对引发信用问题的高利率以及不规范的借贷活动和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行规制,并找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微雨.简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方向[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2]韩喜平,金运.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3).

[3]周璐.贫困山区创建金融信用县的经验及建议―在贵州省凤冈县建设农村金融信用县基础上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16(2).

[4]卢占军.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5

关键词:放高利贷;基本理论;入罪合法性

一、引言

案例:2008年8月,新加坡一商人准备在江苏某市投资建造一商品市场,因为资金不足,经人介绍,认识一水工包工头,承诺如果水包工头借一笔资金给他,将给以高利息,同时在工程后期的水工程让他来做,水工包工头向亲朋好友筹措资金,加上自己多年积蓄共约4000万,交给新加坡商人,利率约定为3分,即月利息3%,借期一年,并订立了一份合同。在工程开工不久,新加坡商人资金就出现了断裂,到了2009年8月,借款合同到期,水工包工头数次向新加坡商人索要借款,都被新加坡商人推辞,2009年年底,水工包工头将新加坡商人骗至一宾馆,并将其拘禁起来,一方面让其好吃好喝,一方面向其索要债务,结果新加坡商人电话报警,水工包工头被拘留,后以放高利贷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被逮捕。

二、放高利贷的内涵界定

学界对放高利贷的内涵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放高利贷就是民间借贷超过银行利率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放高利贷就是民间借贷超过法定界限的行为,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观点认为不能简单以银行借款利率作为参数,应因地制宜制定出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的上限即为放高利贷。第三种观点认为放高利贷就是民间借贷超过正常利率的行为,而这里的正常利率是根据《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精神,本着有利发展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以及公平正义原则确定。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都有缺陷。第一种观点,下限太低,不符合国情和客观实际,不利于调动或者说抑制了非存款类放贷者的融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第二种观点考虑到了地区间差异性,但指导利率的制定主体和制定依据不好把握,同时不利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第三种观点言之无物,民事活动实践以及实务中缺乏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综上,笔者认为,准确界定放高利贷的内涵至少要考虑有效调动非存款类放贷者的融资积极性、既照顾各地实际情况又统领全局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么三个因素,笔者认为我国放高利贷可以界定为高于银行利率四倍的民间借贷行为。

实际上,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有规定曰:“民间借贷的利率由借款双方协商确定,但协商确定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资金、借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以上标准,应界定为高利贷行为。”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不属于立法机构,没有立法权,所以其无权对对放高利贷作出权威而又科学的界定,那么,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对放高利贷行为规定惩罚措施的权限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难推导出放高利贷行为的几个特征:一是主体方面,放高利贷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或者单位都是适格主体;二是主观方面,放高利贷行为并以牟取暴利为目的故意行为;三是客体方面,放高利贷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四是客观方面,放高利贷存在以高于银行同期利率四倍借款给他人的行为。

放高利贷与普通民间借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是民间借贷行为,与官方无涉,区别至少有三:一是对象不同,放高利贷多次较大规模向不特定的多数人放款,普通民间借贷较少次数较大规模对特定的少数人放贷;二是目的不同,放高利贷以牟取暴利为目的,普通民间借贷以互助互利为目的,虽然放贷者也从中牟取利益,但非暴利;三是在法律后果方面,超出四倍的部分则不受法律的保护,如果利率畸高,后果严重,还有可能受到刑律追究,遭致牢狱之灾,普通民间借贷完全合法,借贷双方均受法律保护。

三、放高利贷的域外考察和历史沿革

“有比较才有鉴别”,放眼全球,对放高利贷域外考察或许能给我国相关立法一些启示。早在公元前1800年,《巴比伦法典》就反对贷款收取过高的利息,高利贷禁令的概念发端于《圣经》。西方国家高利贷与我们今天对高利贷的理解完全不同,当时高利贷与普通的民间借贷无异,只要是要求得到报偿的借贷,就一概被归为高利贷,不管报酬是金钱还是实物。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反对高利贷,其中以伊斯兰教最为坚决,伊斯兰《可兰经》明文禁止产生利息交易的行为,甚至连目睹和记录这一行为也被绝对禁止。进入现代社会,高利贷仍然受到禁止,美国大概有一半的州有关于禁止高利贷的立法,这些高利贷法有的直接规定高利贷利率水平,有的以联邦基金利率等其他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为参照标准规定上浮幅度,有的则实行双重标准。从各州设定的高利贷利率水平看,差别非常之大,如亚拉巴马州限定的高利贷利率水平为8%,康涅狄格州为12%,佛罗里达州为18%等。其他许多国家例如南非、印度等国,也有大同小异的反高利贷的法律规范,如南非2006年颁布了《国家信贷法》对非吸收存款类贷款人法律规定作了详实的规定,如对最高贷款利率区别不同情况规定年利率上限分别不得超过28.1%、33.1%和43.1%,凡此种种,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尤其是《放贷人条例》的制定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我国对其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在我国,放高利贷行为发端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放高利贷在战国时期十分常见,《周礼》最早记载民间借贷取息活动的史籍,这个时期,“高利贷”这个名词尚未出现,一般用“贷”字来代替。到了秦汉时期,可以说大同小异,有史记载云“通都大邑子贷钱千贯”。汉朝,无盐氏和罗裒都是专营高利贷的商户,而高利贷一般以“贷”和“赊贷”的形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交关”、“贷”以及“质”“高利贷”属于同意。唐朝,私人借贷法律比较健全,借贷契约比较规范,法律禁止郡县官僚放贷取利和“寄附部人”内部放贷行为,禁止贷款利息超过本金两倍,并规定负债违契应处答、杖刑,放高利贷有质库、质举、举贷等多种形式。宋朝高利贷活动异常活跃,不仅形成了“库户”和“钱民”为核心的民间借贷网络,而且雇佣别人开设“质库”来经营高利贷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甚至官方也在全国范围内放贷,导致利率一降再降。元朝时期高利贷的名称也是丰富多彩,有“称贷取息”、“羊羔儿利”和“斡脱钱”等多种形式。明朝,高利贷分为“平民借贷”、“军士借贷”、“公役借贷”及“邀买禄粮”四种形式。清朝,“高利贷”的形式有“印子钱”、“重利借贷”、“重利称贷”、“重利盘算”等。“高利贷”一词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传入中国。

四、对放高利贷行为入罪合法性的研究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犯罪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具有应受惩罚性,笔者认为放高利贷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不谋而合。

放高利货具有社会危害性。因为高利贷利息畸高,借款人收入无法满足高昂的利息,导致郁郁而终或者逃走他乡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放贷人因为没有能够及时收款,采取非法拘禁或者故意伤害他人手段,从而触犯其他犯罪的情形比比皆是,笔者也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其中不乏对放高利贷行为充满溢美之词者,尤其是高利贷能解决燃眉之急,帮助中小企业或者农民暂渡难关,但是放高利贷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兼而有之,我们应当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率畸高的放高利贷行为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祸国殃民,没有合法资质的放贷人或者地下钱庄极大地冲击了正常的市场准入和交易竞争,严重破坏了金融监管秩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高利贷在生产资料分散的地方,把货币财产集中起来。高利贷不改变生产方式,而是像寄生虫那样紧紧地吸在它身上,使它虚弱不堪。高利贷吮吸着它的脂膏,使它精疲力竭,并迫使再生产在每况愈下的条件下进行”,“在亚洲的各种形式下,高利贷能够长期延续,这除了造成经济的衰弱和政治的腐败以外,没有造成别的结果”,这些言语可以作为放高利货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在理论上的最好佐证。

放高利货具有刑事违法性。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我国《刑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1981年颁布的《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借贷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那些一贯从事高利盘剥,并为主要经济来源,严重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和人民生活,破坏金融市场的高利贷者,要按情节轻重和国家法令、规定严肃处理”。综合以上规定,可以推断,严重的放高利贷行为构成犯罪,违反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所列举的第四项兜底条款即违反国家规定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6

【摘要】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lending)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网络服务模式。虽然依托互联网搭建平台,但本质上依然属于小额民间借贷。其借贷方式灵活、融资渠道便捷,是对既有银行金融服务的补充,能极大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需求发展。本文结合我国p2p网络贷款的现状,着重分析p2p网络借贷债权人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提出了相关制度设想和法律规制。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网络监管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资金运转需求压力和传统银行借贷的局限,导致我国民间借贷十分活跃,从2007年开始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的网络借贷日渐兴起。p2p借贷依靠互联网的便利性,能够突破传统银行融资的一些障碍,对个人客户和小额标的资金短缺问题起到重要作用。2012年后,p2p网络借贷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当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监管体制的缺失,p2p网络借贷的债权人利益存在巨大风险,如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将在文中详细探讨。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概况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和特征

官方规定,在我国p2p网络借贷称为人人贷。是指点对点的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运用互联网为工具,通过特定网络站点为平台,完成相关材料交接和借贷协商各项事宜,最终完成借贷行为的网络活动。就是将民间借贷行为搬到了互联网上,其本质仍然属于借款关系,属于民间借贷关系的一种。按照最高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只要网络借贷贷款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就是合法的,借贷双方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型借贷方式,有着以下特征:一是交易简单快捷,用时少。出借方和借款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信息,迅速达成合意直接签署借贷合同,省减大批繁琐手续缩减放贷期限。二是相对信息公开透明,沟通便利。在网站平台公布的双方身份信息、信用信息、资金用途信息和回报收益信息等相对信息公开透明便于查询。以网络为媒介也使得沟通更为便捷。三是借款对象分散,降低风险。出借人可以根据信用评级和风险好恶选择多个借款人,分散出借,有效减少自身风险。四是贷款门槛低,借贷成本小。网络借贷无贷款额度限制,较少限制借款人,这极大{动了出借人的融资兴趣和满足借款人的各种借款需求。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

根据借贷平台的功能,我国p2p网络借贷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信息中介型。网络平台只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对后续协议履行并不负责,收入来源是收取少量服务费或信息费。例如我国的拍拍贷。二是复合中介型。除提供信息中介外,还承担合同后续服务,如制定利率、提供担保、追偿欠款等等,收入来源是相关服务费和第三方相关费用。例如我国的人人贷和宜信。三是公益中介型。意在帮助弱势群体和初创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无息或者低息贷款。例如我国已经关闭的齐放网。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借贷法律关系中债权人面临的风险

虽然我国p2p网络借贷三种模式各不相同,而且其中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基于借贷而产生的债权关系是借贷双方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在p2p网络借贷环境中,借贷活动均是在互联网里完成,一旦借款人信息不准确或者系伪造,就会直接影响交易安全。而且,借款人多开户头,借新还久,债权人风险就会累积加剧。因此,借款人违约是债权人利益最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和信息风险。

(二)居间法律关系中债权人面临的风险

在单纯中介型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网络平台和借款人、出借人之间形成居间法律关系。网络平台向借贷双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资格审核和催款等服务,从中收取一定服务费。但是,有些网络平台竟然控制平台内滞留资金,使资金管理风险加剧。另一些网络平台则非法吸收出借方资金,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三)抵押法律关系中债权人面临的风险

为了降低出借方的风险,网络平台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物品抵押。并且,假如借款人不能偿还借款时,网络平台会用专门备用的风险资金补偿出借人的本息。然而,这样并不能抵消借款人的偿还义务。只有抵押权的完全实现,才是对出借人切身利益的最有效保护。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及虚假征信信息造成的风险

与传统银行体系相比,p2p网络借贷欠缺一套系统完整的征信体系。网络平台所掌握的借贷双方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都相对较低,不够透明。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出借人的风险。参与p2p网络借贷的双方一般皆为陌生人,无法当面当场实地勘察,双方亦只能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个人资料和信用评价的调查。从而得出的证明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相反,还很容易造假。这就给出借人的债权带来难以估计的风险。

(二)缺乏有效外部监管导致的风险

p2p网络借贷主要是借贷双方通过借贷平台实现借贷目的。网络平台只是桥梁只是中转站,它不能吸储不能放贷不能挪用客户资金,在法律规范内,其只能赚取手续费和管理费。但是如果长期缺乏外部监管,网络平台就可能非法吸储转贷、挪用客户资金他用,成为非法的“地下钱庄”,导致非法集资等违法风险。

(三)电子证据的无形性和安全性引发的风险

传统借贷讲究“白纸黑字,立字为据。”,需要签订纸质合同。但是,p2p网络借贷却不要纸质合同,只需要确认电子合约即可。然后将电子数据储存于网络平台服务器中。虽然便利,但是电子数据的无形性和安全性却引发了巨大风险。如果网络技术疏漏,电子证据取证工作不完善,就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四、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机制

(一)制定保障平台债权人利益的法律法规

因此,第一应该尽快出台行业性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完善2016年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应该明确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法律属性。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法律法规必须明确其创新性金融平台的性质,并结合现在监管的格局,明确由中国银监会对其进行行业监管。唯有此,才能够在源头上为平台债权人利益保护提供行政权力的有效保障。第三应该坚持平台单纯中介的运营模式。坚持做到不吸储,不放贷,不担保。平台不能突破自己居间中介的身份参与到借贷法律关系中。第四应该确定p2p网络借贷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准入标准。第五应该制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退出机制。当平台出现破产、并购、重组等影响其正常运营的情况时,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在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继续承担对已达成借贷交易的管理责任,协助平台债权人实现其债权。

(二)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级系统

前面提到的信息不对称和虚假信息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级系统来防控。首先,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我国目前构建的是以中央银行为主的征信系统,如果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加强与央行的征信数据库的共享合作,那么就可以对贷款申请人在银行系统内的信用羁鼋行详细调查并得到初步了解。除此以外,也还需要加强同商业征信机构交流合作,并在p2p借贷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推动下,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自己的行业征信联盟。其次,构建完善的信用评级系统。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应加强在信用评级体系上的开发和维持。具体而言,平台在获得借款申请人信用信息后,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一套集客户信息整理、分析、预测于一体的信用评级系统,实现借款项目风险与利率的匹配,从而不仅有利于投资人筛选项目、把握风险,而且更有利于平台后续风险管理和违约催收等工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劣质借款项目对平台债权人的损害。

(三)明确监管机构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职能

首先,建立金融监管和网络监管相互配合,层次分明的p2p网络借贷监管体系。p2p网络借贷的新颖性在于将民间借贷和互联网相融合,因此在监管上,除了要有金融监管,也要有网络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借贷业务上的监管,由银监会和其他各部委牵头监管,地方管理部门协助监督。网络监管是互联网业务上的监管,重点加强网络平台网络运营的监管,防止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活动;重点加强网络平台网络安全监管,防止针对互联网的违法活动,例如对无形电子证据安全性的监管等。其次,增强行业协会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的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规范,鼓励协会成员遵守行业规范,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最后,加强网络平台内部监管。健全平台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风险隔离下的资金托管,建立风险储备金等债权人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3).

[2]刘然.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J].法学杂志,2015,(4).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097-02

目前我国调整企业间借贷法律关系的立法众多,渊源层次复杂且不协调。其中既有理论依据的差异,也有实质内容的不同,这既给企业融资带来不安和困惑,也让司法实践显得尴尬。因此,我国应当明确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

一、从法律规定本身看

(一)不能简单地以《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

1.不应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定无效

如何界定“社会公共利益”?目前,我国没有哪一部法律规范能够明确规定公共利益。如果仅从金融秩序管理的角度观察,企业间借贷可以被认定为损害公共利益,但是从更大的范围观察,企业借入资金从事经营,从而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和就业,增加了国家税收,而且对于资金出借方而言,其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收取的利息或资金占用费也按规定交纳了营业税,这样看来,似乎公共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

2.不应以“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判定无效

企业间借贷资金的目的无非是经营需要,无法认定为非法目的,如果说触犯了《刑法》,则另当别说,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3.不应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判定无效

借贷关系即为合同关系,借贷行为是一种合同行为。企业间借贷本质属于私法范畴,规避金融监管的“绕行”不能使其变为无效;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法律规范对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作出具体规定,仅有国务院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行政法规,但是但企业之间的借贷并不属于银行相关法律中所指的“贷款”业务,借款的对象根本不具有银行贷款业务中借款对象的广泛性和不特定性。

况且《合同法》中并未明确禁止企业作为贷款人。而且《合同法》的法律效力位阶高于《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至于对其他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等的适用,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规定有了明确的规定,即“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二)《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关于公司借贷资金规定的分析

对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的行为,该条第(三)项规定:“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也就是说,公司(指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公司章程,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向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人(含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借款的,属于禁止性规定,从另一个方面讲这种借贷行为只要不违反章程规定,经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则合法有效。如果该规定中的“他人”仅指“自然人”,以公司的名义将公司的资金借贷给他人的行为的有效性应不存在问题。但是,如果“他人”为单位(法人、其他组织),则可能与现有的司法解释存在冲突,因为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企业间的资金拆借行为应属无效。但从法律的效力位阶来说,新法优于旧法,法律优于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

(三)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垫资、投资合作开发房地产司法解释的分析

1.2004年10月25日,最高院了法释〔2004〕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的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此处视为是对企业间借贷的一种突破,建设工程施工当事人之间的垫资,如果有约定的,可获得支持。

2.2005年6月18日,最高院了法释〔2005〕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如下:“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约定提供资金的当事人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数额货币的,应当认定为借款合同。”此条规定,可谓破冰之举,就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之前的两个月,最高院出台了此解释,其中的第二十六条无疑是在企业间借贷这一禁锢问题上做出了一个创举,再结合该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本解释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受理的第一审案件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该解释第二十六条确定了房地产开发领域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并认可了借款可以不承担经营风险,并收取固定回报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第二十八条则排除了在2005年之前所有的与本解释不一致的司法解释的效力,自然也就排除了之前关于认定合作开发房地产企业间资金拆借不受保护的所有解释规定。

(四)关于营业税、外商举办投资性公司的国务院部委规范文件的分析

1.1995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该通知第十项如下:问:非金融机构将资金提供给对方,并收取资金占用费,如企业与企业之间借用周转金而收取资金占用费,行政机关或企业主管部门将资金提供给所属单位或企业而收取资金占用费,农村合作基金会将资金提供给农民而收取资金占用费等,应如何征收营业税?答:《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该项规定,直接肯定了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如果企业间借贷是不合法的,国家税务机关就不可能对非法行为征收营业税。

2.2004年11月17日,商务部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即商务部令2004年第22号,该规定第十三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投资性公司可向其所投资设立的企业提供财务支持。”对于外商投资举办的投资性公司,商务部“为了促进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允许外国投资者根据中国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及该规定,在中国设立投资性公司。对此类公司网开一面,予以企业间借贷的合规性。

二、从法理角度看

在现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充分强调市场经济主体的意志,充分尊重企业间真实的意思表示,应允许企业之间进行借贷,以便调剂余缺,取长补短,使得企业间借贷的交易成本降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尊重意思自治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石之一,是指由平等的当事人通过协商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自治原则体现在合同法中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原则或者契约自由原则,即民事主体对于是否缔结合同、何时何地缔结合同、与谁缔结合同、缔结什么性质的合同、合同内容如何、以什么方式解决合同等问题,均享有自己决定的权利。企业作为合法的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法人,只要意思表示真实,其订立的借贷合同就应当得到法律的保障。而民间借贷于1991年即得到法律认可。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法(民)〔1991〕第21号),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4倍”意味着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可以高达2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法律规范保护民间借贷,而否认企业间借贷,这本身就不符合民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实质上企业间借贷与民间借贷在法理上并无不同,不应区别对待。

(二)保障法人所有权

根据一物一权原则,出资人对其投入企业的不动产和动产丧失了所有权,企业取得了法人所有权。企业法人所有权是企业法人在法律和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性支配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标的物――货币,属于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企业法人对其享有货币所有权,能对货币进行独占性支配,即占有、适用、收益、处分。在所有权的四项权能当中,处分权最能直接的反映所有人对物的支配,故一向被认为是拥有所有权的最根本标志。基于此,企业当然可以行使处分权能,将货币借贷给其他企业。

(三)尊重公司与股东自治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赋予公司的经营事务更多的自治权利,同时在确保公司人格存续和社会安全的重大事务上进行重点约束是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公司与股东自治,是公司的旺盛生命力的来源。公司系私法主体,天然需要弘扬公司、股东自治的精神。企业间为了满足资金短缺的需求,有权利向其他企业借贷资金,这是企业自治精神的体现,尊重公司与股东的自由、民主、权利和自治应当在法律中体现,从而进一步减少国家意志和国家行政权对公司生活的非必要干预。并且《公司法》在对公司的投资、担保问题上作了高度自治的处理,而从逻辑和有效性考量,也应当要对公司借贷、捐赠作出新的规范。

(四)反映商事权利能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条例》5a规定公司权力:“(1)任何公司均具有自然人的身份以及自然人的权利、权力及特权。(2)在不限制第(1)款的原则下,任何公司均可作出其章程大纲、任何成文法则或任何法律规则所准许作出或规定作出的任何事情。”这里的公司权力可以理解为公司的商事权利能力,即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作为商事主体应当具有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类似的商事权利能力,其中包括公司借贷权利能力。

三、企业间借贷的立法建议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8

随着民间借贷活动的飞速发展,但因为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基础尚未完备,引发了较多的法律纠纷,其中很多甚至触犯了刑法,涉及民间借贷的违法犯罪行为很多,本文对其中联系最密切的非法吸收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进行分析,对如何理解法律适用做出了一番阐述。

关键词:民间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还未健全的金融制度和法律规范无法满足高速发展中经济的需求,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具体涉及的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等,这类案件造成的损失巨大,且被害人众多。因此,对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准确认定和适用法律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相关材料及实践总结谈谈对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求抛砖引玉。

一、民间借贷的界定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

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自然人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关于如何界定民间借贷,理论界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民间借贷是指金融体系中没有受到国家信用控制和监管机关监管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非正规的金融中介和非正规的金融市场。

[1]

(二)民间借贷的特征

从司法解释的角度,民间借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法律特征: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

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不属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没有支配权的财产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5、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只有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

二、涉及民间借贷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吸收公众存款的管理秩序。本罪的行为对象,是社会上不特定的人群,如果存款人是特定的少数人,如仅限于本单位人员,则不构成本罪。本罪的行为方式,是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即不具有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定主体资格而吸收公众存款。本罪的行为形式多种多样,如利用非法成立的组织吸收公众存款,比较典型的形式有抬会、地下钱庄、民间互助会、地下投资公司等。

3、如何理解非法吸收存款罪中的“非法”

主体非法,即没有吸收公众存款权利的单位吸收公众存款。只要没有吸收公众存款权利的主体实施了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即符合本罪“非法”的定义,即可能要定罪处刑;

行为非法,即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违反国家关于吸收存款的规定吸收公众存款,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以非法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国家金融秩序。(2)以变相提高利率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5、如何理解非法吸收存款罪中的“公众”

公众反映了客观行为指向对象的广泛性,如果吸收的是少数几个存款人的存款,即使是以违反法律法规限定的利益来吸收资金,也不构成本罪;

公众又反映了客观行为指向对象的不特定性,如果是向特定的对象吸收存款,即使人数众多,也不能认定为本罪。如公司、企业动员内部职工募集资金,因为其吸收资金的对象限于本单位,对象具有特定性,即使存款人数众多,存款数额巨大,也不能以本罪处罚。

6、如何理解非法吸收存款罪中的“扰乱金融秩序”

根据《刑法》第176条明确规定,扰乱金融秩序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必要构成要件,但我国立法规定的“扰乱金融秩序”确实过于弹性,给理解适用带来困惑。有学者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吸存行为客观方面的诸要素,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地点、范围、数额以及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及对当地银行造成的影响等,来量定“扰乱金融秩序”的程度。如在银行营业范围不及的偏远之地,行为人非法吸收了一定数额的存款用于正当生产经营,并没有造成存款人的损失,就没有扰乱金融秩序,可不以本罪治罪。又如具有吸存资格的金融机构,为了完成存贷计划,以提高利率的方法吸收数额较大的存款,没有造成存款人的损失,也没有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就可不认为是本罪之“扰乱金融秩序”。[2]

(二)集资诈骗罪

1、集资诈骗罪的概念、特点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受害群体多、范围广。集资诈骗的对象既有个体户,也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也有少数党政干部,集资人员多数不是共同生活在一地,被广告宣传、亲友说教等方式扩散集资范围,经常是一个集资案件牵涉到数个县市、村镇。

(2)手段多样化,隐蔽性和欺骗性强。作案手段主要有:①隐匿真实身份、②虚构业务项目、③承诺低投入高回报、④虚假广告。

(3)受害者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犯罪分子主要针对有一定积蓄和经济能力的中老年群体来实施犯罪,受害人因信息来源不对称,对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了解不多,易被表面假象所迷惑,防范犯罪的意识十分淡薄,基本上没有考虑投资风险,给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

2、如何理解集资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由于非法占有目的是行为人的一种内在心理表现,要证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确实非常困难。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非法占有为目的”:

①携带集资款逃跑的;②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③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④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如何理解集资诈骗罪中“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

(1)如何理解非法集资

从目前案况看,非法集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②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③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④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⑤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⑥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⑦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⑧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⑨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⑩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2)非法集资应不以“使用诈骗方法”为前提

学者认为,本罪的本质特征是“以非法集资的方式诈骗”,只要行为人有采用非法集资手段募集资金,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实质,即使没有诈骗的表面行为,也属于集资诈骗的欺诈行为。此时集资诈骗罪仍可以成立的理由在于:根据现有经济学理论,现在世界资金的年利润一般都在15%以下,而且是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水平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而实施集资诈骗的犯罪分子,他们绝大部分没有正常经营的能力,也无正常经营和回报投资人的打算,只是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实施欺诈行为。因此,为避免此类犯罪危害后果扩大,一是加强政府的及早介入,强行清理,依照有关行政法规,加大对非法集资的处理力度;二是对构成犯罪的,但非法占有目的又不明显的非法集资,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论处,这样更利于定罪和防止损失蔓延。[3]

结语

当前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润的驱动之下很多民间借贷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非理性的方向发展,违法从事民间

借贷活动的主体很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罪、贷款诈骗罪和高利转贷罪等等,这对检察机关如何区分何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何种行为属于民商事的民间借贷行为,以及属于何种违法犯罪行为是个较大的考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集资诈骗罪在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理解这两个罪名,以及法律适用,对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民间借贷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但其对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使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谨慎对待它。

注释:

[1]张书清:《民间借贷法律体系的重构》,载《上海金融》2009年第2期.

[2]丁九人、韩武:《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实践及法律适用问题》.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9

(一)规模总量不断增长

据对湖南省益阳市50家企业、120户城镇居民和120户农村居民问卷抽样调查测算,至2008年末,全市民间借贷总量约为54亿元,比2004年增加9.52亿元,增幅为21.4%,分别占全市人民币存、贷款总额的8.6%、9.7%。样本企业民间借入资金余额户均规模122.4万元,比2004年增加38万元,年均增长11.25%;样本城镇居民2008年末通过民间借入资金余额户均3.94万元,比2004年增加1.33万元,年均增长9.8%;样本农村居民2008年末通过民间借入资金余额户均3.42万元,比2004年增加1.06万元,年均增长7.4%。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全市中小企业民间借贷34.29亿元,约占民间借贷总额的63.5%,城乡居民约占36.5%;二是城市居民参与民间借贷的比例略高于农村居民;三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参与民间借贷的比例远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二)融资范围不断扩大

抽样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约77%是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约23%用于固定资产投产;农户得到民间借贷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分配比例是58∶42;城镇居民民间借贷资金约74%用于投资经商。从益阳市民间借贷投向看,主要集中体现在三大领域。一是农业产业化领域的需求。据调查的100家龙头企业资金需求达83亿元,较上年增加24亿元,增长13%,银行贷款满足率仅为50%,有三成的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资金缺口约38亿元。二是房地产开发领域的需求。据调查,在自筹资金中房地产开发商向民间借贷的资金所占比重下降了约12%。2008年农民住房支出较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长了20%、18%和22%,使民间借贷由过去的生活急用转为居住借贷。三是新型工业领域的需求。

(三)交易活动由暗转向公开或半公开化

民间借贷虽不具有合法地位,但民间借贷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逐步演变成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缓解资金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逐渐由“地下交易”变为半公开或公开化。

(四)借贷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随着民间资本规模扩大,专业放债人和中介人应运而生。有的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从中收取中介费;有的担保公司为民间借贷者提供担保,从中收取担保费;有的企业或个人一方面借入资金,另一方面从事放款活动,从中赚取利差,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或专业放债人。此外,随着人们市场意识的不断增强,相继出现了白条转借贷的形式。与此同时,在社会上涌现了一批食利群体。其中:包括在职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

二、当前民间融资动向及发展趋势

近几年,随着民营经济体不同形式的蓬勃兴起,人们市场意识的不断提高,民间借贷出现了新的动向。

(一)民间融资替代化

据样本点监测显示: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互为替代的特征较明显。据监测的10户企业(主要是当地重点企业)数据显示,在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今年1-6月获得银行贷款7345万元,同比增加1350万元,企业民间融资总额2532万元,同比减少了560万元。

(二)融资性质股权化

据样本监测点显示,近几年,股权性融资在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被广泛的运用,在民间融资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06-2008年分别上升了7.3%、10.2%、13.6%。如南县鑫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入股会员2358人,企业融资规模达680万元,比2006年增长26%,入股者不仅能保利分红,还得到了企业饲养技术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来的实惠。

(三)农村融资趋于产业化

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载体,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益阳市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56个,拥有资产39亿元,民间融资规模5.8亿元,入社会员26.5万人,带动农户39万户,占到了全市农户总数的39%。问卷调查显示,农信社基本上满足了农户小额信贷需求,资金供需矛盾主要集中于企业和专业大户的大额资金需求,有80%的企业和专业大户都有民间借贷,一些龙头企业或协会通过合股、入股和民间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地连在一起,缓解了企业大额的相对稳定的长期性资金需求。

(四)借贷行为趋于理性化

随着民间融资市场逐渐趋于成熟,辖区民间融资行为更具市场性和公开性,理性化特征也愈加明显。首先是融资价格随行就市,并依据信用、风险、期限等进行定价。二是融资方式更趋规范。据监测数据显示,以书面协议方式发生的融资额占86%,以担保或抵押方式发生的融资额占14%,同比分别增加了7%和4%。三是付息基本上参照银行的结息方式来执行。

三、区域比较民间借贷风险分析

(一)部分资金流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益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较薄弱,原计划经济下的许多小水泥、小钢铁、小纸厂以及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改制转为民营企业后,因长期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支持,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以桃江县为例:全县16家立窖水泥生产企业,年产量普遍为8.8-16万吨,因不符合国家信贷政策而长期依赖于民间借贷维持经营;同样的情况还有桃江县金沙钢铁厂,长期在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狭缝中求生存,企业发展由小做大完全依赖于民间借贷,2008年末民间借贷余额达到5000多万元。

(二)进入成熟期后的民营企业仍达不到正规金融所需的信贷条件

据了解,为了适应民营企业贷款小、频、急的特点,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近几年工总行、农总行都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基层行具体执行起来却十分困难。以益阳市为例:全市工业企业198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64家,规模以下小企业2566家,个体经营户16811家。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满足率度不到40%,通过民间融资方式筹资的企业高达77.3%,占到了企业融资规模的50%左右。

(三)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定义模糊

目前,在我国《刑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合法的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模糊。《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有期徒刑或罚金。1998年7月国务院第247号令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取缔办法》中有关规定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该办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199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上述法律对合法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存款行为的定义并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四)民间借贷趋利性极易导致经济结构性风险

民间借贷具有隐匿性,使得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本市场供求状况和资金投向难以把握,使民间借贷往往集中于热点行业。微观经济实体投资的非理性极易导致热点行业内部企业林立,难以形成适度竞争和合理联合,导致行业生产规模过剩,造成社会整体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当社会投资边际效益为负时,民间借贷的风险就会加大。

四、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相关法律,在法律上明确区别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和非法性

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等几条司法解释虽在某种程序上承认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但都是从民法的角度出发为官司纠纷而做的解释,仅有几条“判案解释”已难以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国情的《民间借贷法》和《民间融资中介机构和中介业务管理办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民间借贷的形式、运行方式,在制度设计上为民间借贷双方构建法律保障。

(二)加强政策舆论导向,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各级政府应尽快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改变目前民间借贷放任自流的状况。一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风险教育,提高广大群众风险防范意识;二是根据民间借贷的性质,区别对待,加强管理。对于数额小、参与人员少、不跨地区、用于互助解困等合法用途的,应允许其存在,并加以引导和规范。三是严厉打击民间高利贷行为。对于脱离实体经济的各类非法集资和民间高利贷行为要严厉打击;对于擅自设立非法金融机构和违法从事银行存贷款业务的要坚决取缔。

(三)建立科学监测体系,跟踪民间借贷变化

一是建立民间借贷业务登记备案制度。民间借贷主管部门要以民间借贷借款方为监管对象,建立民间借贷交易行为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特别是对融资规模较大企业要实行强制性登记备案,未经登记的可视同为非法行为。二是建立科学的民间借贷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内容应包括民间借贷规模、融资方式、用途、期限、利率和借款偿还情况等。对融资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个体经营户,主管部门应时实定期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其动态变化,并实施有效地风险控制和管理。三是依托各级民间借贷监测登记部门建立全国性民间借贷监测体系。区(县、市)一级负责收集辖内民间借贷信息,定期汇总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全国、省(市)监测部门通过整理分析,为相关部门加强民间借贷管理和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四)加强产业引导,优化民间投资结构

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加强民间借贷的引导和服务,选择具有市场前景、成长性好的项目为依托,优化民间投资结构。严禁民间资本投向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鼓励中小企业以入股方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有关部门要创造政策条件,帮助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逐步减少民间借贷比重。

(五)培育征信市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一般具有先民间资本、再银行贷款的顺序。进入成熟期后的企业要得到银行信贷支持,首先,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培育征信市场,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行为,引导中小企业转变信用观念,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提升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为银行信用评级创造条件。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篇10

关键词民间借贷非法集资金融管控诚信体系

作者简介:饶敦,贵州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2012级研究生。

一、民间借贷概述

(一)民间借贷的定义

关于民间借贷的定义较多,泛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

(二)民间借贷的形式

随着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其形式开始不断丰富起来。目前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有:小额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典当行、企业集资股份、地下钱庄、网络借贷(如哈哈贷、拍拍贷等)、民间私募基金等。

(三)民间借贷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的财富逐年积累。一方面百姓手中有大量闲置资金,由于缺乏投资意识,投资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人首选银行储蓄,而银行存款利率较低,所以这部分闲置资金正好满足了民间借贷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过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融资,导致市场的货币供需失衡,中小企业需要资金发展生存,于是又进一步推动了民间借贷的发展浪潮。

(四)民间借贷的特征

1.总量大。随着借贷市场的迅速扩张,市场覆盖面继续扩大,参与融资的金额也有扩大趋势,活跃程度有所提高。

2.范围广。随着民间借贷的兴盛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活跃地区开始出现少量以贷款为职业或收入来源的专职人员或组织。不仅波及像温州、东莞之类的经济发达地区,连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受到民间借贷风潮的影响。

3.利率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税费的加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等情况,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减少;加之许多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难度加大,这样就刺激了民间借贷的需求增加,带动了借款利率的攀升。

4.手续便。民间借贷不需要繁冗的手续,一般不需要抵押和担保,或者不需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只要双方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就可以提供借款,适应了民间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手续简单便捷。

5.纠纷多。民间借贷的手续简便,法律规定零散模糊,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具有不规范性、不稳定性。当纠纷出现时,法官无法准确定夺。同时,民间借贷的资金多流向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受到金融危机和金融政策的打击,导致资金链断裂,随之就会出现借贷纠纷。

二、民间借贷当前现状

(一)民间贷款变为“高利贷”。

(二)银根收紧,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近期,央行收紧银根,银行放贷收紧后,企业平常在银行贷款到期需进行债务偿还时,通常可以通过民间拆借或通过“银子银行”所做的短期“搭桥贷款”等短期高息资金周转,现无法通过续贷偿还高息借款。在经济形式较好时,企业能通过快速回流现今流解决,而在经济形式大逆转时,这钟大规模、高利率的民间拆借风险非常之大,由于资金成本太高,最终将会拖垮实体,造成企业资金断裂。

(三)无资质机构变相揽存放贷

2013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民间融资36条)第18条规定: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民间融资36条一年多来的执行情况较为混乱。集中表现为两种现象:其一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持有信贷资产、债权等,似乎人人都能放贷;其二是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几乎都在放高利贷。特别是部分担保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玩起以理财之名变相“揽存放贷赚息差”的危险游戏,有的则直接垫款放贷,月息最高竟达4%~5%,远远超出了“民间借贷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4倍”的红线。

(四)纠纷激增,风险集中爆发隐患增大

在民间借贷生意越来越火,利率水涨船高的同时,民间借贷的风险也在迅速积聚。现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的防范及监管要求力度增强,对原本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的放贷需求大大减弱,企业出于正常生存需要,必定通过多渠道进行融资。在民间借贷市场,由于资金需求增大,资金总量的稀缺,“供求失衡”,导致民间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2013年上半年,在温州、内蒙古、深圳、武汉等民间借贷较为活跃地区,当地法院接到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激增三成左右,涉及案件的金额从几万到几亿元不等。但是,在当前房地产销售遇阻,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形势下,再次出现了中小企业集体倒闭,企业主“跑路”的恶性事件,民间借贷市场可能会出现风险集中爆发。三、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合同法》、《民法通则》以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都对民间借贷有所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零散、模糊,没有很好的引导公民如何在民间借贷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欠缺统一的民间借贷法律规范

纵观我国现有的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具有效力层次较低、颁布主体多元化、内容分散、规定零散模糊等特点。我们认为,法律具有引导、规范、预测的功能,因此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才能提供一个规范稳定的制度预期。在现今缺乏民间借贷法律体系的现状下,对于民间借贷的监管缺乏,不利于公众引导自己行为走向合法范畴;另外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也缺少判案依据,致使案件很难定性和审结,这些都将不利于保护民间借贷关系。

(二)民间借贷与违法、犯罪行为的边界不清

民间借贷的形式丰富,机构多如牛毛,有的是以地下钱庄的形式存在的。由于其交易行为过于隐蔽,国家无法一一监管,犯罪分子利用法律漏洞牟取个人利益,导致许多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活动充斥其间。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以明确区分,致使实际审判时很难操作辨别,结案率也在下降。如吴英案中吴英借钱的行为是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一直备受争议。尽管吴英案已经过去,但我们对民间借贷这一法律问题的研究并没有结束。

(三)借贷契约不规范

通常一个完整的契约,需要满足主体适格;标的合法、确定;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在书面形式上,还需要双方协商约定借款用途、还款期限、偿还方式、利率、抵押物品或者保证人、见证人等,而在实践中,民间借贷大多依靠个人信用来维持,不做深入的资格审查,有的借贷协议还停留在口头上,即便是书面协议也不规范。那么,如果借贷人投资失败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容易造成纠纷,也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四)民间借贷存在监管缺位的现象

民间借贷的交易行为具有隐蔽性,处于监管的盲区,我们无法对民间借贷的交易行为全面掌控,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处于一个无人监管的区域。因此亟待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成立对应的监管部门,规范借贷行为,加强金融监管。

四、规范我国民间借贷的建议及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需从两个维度正确认识民间借贷法律问题,它既具有合法性的特征,但是也要把握清楚边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以上认识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科学完善的对策,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经济,促进金融改革。

(一)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法律

国家应尽快制定一部适用于全国的《民间借贷法》,在专门的法律法规中对民间借贷合同的范围、主体以及利率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将民间借贷、借款合同、与民间投资进行严格的区分;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动专门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二)从法律角度界定民间借贷的内涵和外延

当下而言,民间借贷只是一个生活中的中性概念,民间借贷一词具有“合法”与“非法”两层属性,如果借贷利息在银行利息4倍以内的借贷行为就是合法的,反之就是非法的民间借贷行为。随着经济发展、金融改革,民间借贷开始走向复杂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间借贷一词的词性进行法律上的统一,将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区别开来。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资金的一方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去寻求那些手头上有着多余闲散资金的提供者,出于利益的考虑,提供者肯定会把闲散资金借贷给需求者,以牟取高利息。那么这样的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和非法集资区别开呢?此时就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对民间借贷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界定,划出民间借贷和违法行为的准确界线,将民间借贷指引向合法、合规的范畴,推动民间借贷良性运转。

(三)加强对民间借贷的金融管控

首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民银行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将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民间借贷进行监管。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监测民间借贷行为的力度,密切关注涉及多人之间的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成立合法批准登记的民间借贷中心、民间借贷协会等机构切实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管理。

最后,在监管过程中政府也不能将监管之手“伸得太长”,要给民间借贷留一点空隙,调动民间借贷的积极性,否则民间借贷将会失去其自身存在的优势,这将不利于发展有序、规范的民间借贷市场,也不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