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5:35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1

1广义货币存量与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不匹配

近几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速较快,以m2为例,截至2017年1月末,m2余额为15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自2006年起,连续十年间的平均同比增速高达166%。与之相比,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十年间平均同比增速为96%。如图1所示,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言,货币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货币的扩张与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应用并不匹配。我们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代表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当中获得的资金支持,截至2017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为15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对比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货币供给可以看得更为明显,如图2所示,十年间,m2与社会融资规模之间的差异很大,货币供给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对实体经济的增长和稳定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

从前述分析可知,m2反映了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总量,但这些资金采用何种渠道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如何,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的资金的数量和渠道,我们可以采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其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公司赔偿等。从上述概念可知,现阶段,金融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主要有两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利用银行作为中介的相关业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直接融资主要指不利用银行作为中介,借贷方直接进行的融?Y行为,包括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绝对优势,除了2014年和2015年之外,都稳定在80%以上,十年间平均占比达到83%,而间接融资平均只占14%,虽然最近几年债券和股票融资有所增加,但也只有2015年达到20%以上。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融资结构明显失衡,社会融资主要来自间接融资。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匮乏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加明显。大型企业,如央企、国企可以顺利地通过银行信贷获取资金,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却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力量。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2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四、结论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3

前段时间,我们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理思路、解难题、转作风、促发展”为目的,到祝家庄村进行蹲点调研。通过分类座谈、实地考察、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掌握了村情民意,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该村块状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一、祝家庄村块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祝家庄村是著名的英台故里,位于上虞丰惠镇西北部,由原蔡岙、后龚、前龚、兴隆4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7.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500亩,耕地面积1800亩;全村共有人口2584人,农户877户,党员103人,村民代表116人。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164元,是上虞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祝家庄村的块状经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产业优势明显。全村现有劳保企业110家,手套机2500台、袜机1200台,从业人员近5000人,2006年实现销售12亿元,出口6230万美元,是上虞的劳保用品生产基地,在区域内有较大知名度。经营格局合理。劳保块状现有产值3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5000万元左右的6家,带动了100多家中小企业和家庭加工户,形成了“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家庭作坊相配套”的发展格局。发展势头迅猛。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都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据调查,目前该村有15家劳保企业有扩大再生产的愿望,有8户农户希望发展新企业,发展后劲很足。

二、块状工业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祝家庄村劳保块状经济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祝家庄村的产业结构中二产占绝对地位,近3年对GDp的贡献均在98%以上;一产基本保持在0.3%左右;三产份额虽然很小,但产值和占比近3年呈倍数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祝家庄村劳保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更多的村民从一产中转移出来,而且极大地带动了老百姓致富。据调查,祝家庄村共有劳动力1600人,其中从事块状经济1438人,占劳动力人数的89.9%,纯务农只有75人。同时,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二产收入的比重连续3年达98%左右,说明村民增收主要得益于块状经济。

3.促进农村面貌改善,加快农村社区形成。祝家庄村共有从业人员5000人,其中外来人员3400人,占68%。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不仅推动了块状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加快了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农村新社区的形成。另据统计,2006年祝家庄村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70万元,其中村里经营业主捐助达80万元,占29.6%,体现了块状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反哺作用。

4.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加快乡风文明进程。由于劳保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进入的门槛不高,从业人员中甚至有不少老人,全村形成了全民创业的动人景象。多数农民“洗脚上岸”,从纯务农中转移出来,进行有组织的工业化生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祝家庄村劳保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现阶段发展块状经济遇到了土地、劳动力要素制约,对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不够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不够好,农村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研究农村块状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制约因素,从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和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发展块状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破解农村块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要素制约,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的路子,是统筹“生产和生活”的必然要求。从祝家庄村块状经济的情况看,企业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有着规模扩张的用地需求;而且大多数企业“厂居合一”,影响安全生产和生活质量,有着环境转移的用地需求。但在现阶段,土地供给显然难以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的新路。我们认为目前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腾笼挖潜”,把块状产业链中那些便于手工加工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扩散,充分利用欠发达山区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千家万户的家庭经济,达到既腾出生产空间,又促进脱贫致富的目标。二是“旧笼盘新”,充分盘活村内闲置场地、空关房屋,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废弃地整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为块状经济提供发展空间。三是“建笼引企”,由村级集体推动,以村级集聚点或工业小区的形式,搭建发展平台,进行集中生产;或引入社会资金建设标准厂房,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块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启示二:依托农村块状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物质基础,走项目反哺、优势转化的路子,是促进“民富和村强”的现实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像祝家庄村,这些年块状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具有了丰富的民间资本,但“个体富集体穷”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村年收入仅15万元,连正常运作都难以保障,建设新农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把经济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优势,建立合作双赢的造血机制,可构建这样三种模式:一是“反哺式”。就是要想方设法通过竞争机制、项目冠名、荣誉激励等形式,充分调动和唤起本村企业主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直接投资村级公共事业,参与村庄建设。二是“合作式”。就是要充分依托企业的资金、人才、科技,对村级集体握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资产进行经营性开发,以股份制等形式,联合建立项目实体,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三是“配套式”。块状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整个产业链方面的配套,同时还需要有人员、劳务等后勤服务方面的配套。在这方面,村级要充分发挥其在组织、人缘、地缘、信息上的优势,通过集体出面,开展劳务、业务等中介服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启示三:顺应农村块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走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路子,是满足“和谐和保障”的内在需要。从祝家庄村的情况看,中产阶层正在壮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构成了一批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群体;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已超过本村人口总数;村与外界的联系大量增加,有的甚至跨出国门。可以说,块状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形态,带来了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在加强村级就医、就学、治安、保洁、文体、流通等方面便民利民服务功能的同时,重点围绕“四个提升”,更好地发挥农村工业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以企业文化提升农村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村庄文化建设有相结合起来,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二是以企业管理提升农村管理。要积极把村级党建、工青妇、社会综合治理网络以及外来人口管理等各类组织向企业延伸,让企业更多地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能,从而提升整个农村社会的管理能力。三是以企业保障提升农村保障。积极引导企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社会福利等形式,加大对企业职工以及本村村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的保障力。四是以企业事业提升农村事业。企业作为一个“小社会”,通过其内部的各类公共服务事业,如医疗站、文体健身场地等的建设,努力与整个农村的公共服务相对接、相补充,全面优化农村社会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环境质量。

启示四:发挥农村块状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转移功能,走产业融合、辐射拉动的路子,是推动“集聚和扩散”的强大动力。块状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从一产的转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人口的集聚,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创造了条件。我们认为,今后要注重发挥好农村块状经济所形成的辐射功能,把一产、三产做优做强,努力形成三大产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具体来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要把握块状经济的转移效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运用返租倒包、土地入股等模式,把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出来,承包给经营能手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让不务农的人有收入,让务农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在发展农村商贸服务业上,要把握块状经济的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农贸市场、放心店、农家乐、物流(运输)、餐饮、住宿(民工公寓)、邮政、储蓄等相关产业,为产业农民、外来民工生活提供方便,为企业生产提供方便。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必须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宏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微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包含着许多单个的指标。根据系统的相干作用原理和多样性特点,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尽量做到十分全面且不重复。所以,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学原理和规律。

  1  建立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1  坚持六个原则

1.1.1  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  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  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  实现两个结合

1.2.1  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  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2  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四个子指体体系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  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1.1  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  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  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2.1  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附图

  图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图

  2.3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3.1  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  反映公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4.1  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1997(12):58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波士顿矩阵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协调安排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为满足这一总布局要求,顺利实现奋斗目标,在政策安排上必然要求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政策进行统筹协调,实现同步发展。

经济社会政策的不同视角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而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从性质上看,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增进经济福利,也就是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从个人角度看,经济福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的高低,个人收入高,个人福利的数量就多,个人收入低个人福利也就少;从公共角度看,经济福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政府投资的多少,政府投资多,由公众共同无偿消费的公共产品多,公共福利就多,投资少公共福利也就少。而社会政策的目的在于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障。

由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性质侧重点不同,其目标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通常认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效率,经济政策主要就是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为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和增加政府公共积累从而加大政府投资服务。而社会政策的目标在于平等,社会政策主要就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公民平等地享有一定生活水平服务。

因此,虽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但在侧重点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在政策安排上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必然也有其各自的侧重,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安排组合。

经济社会政策的平衡

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安排实践过程看,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由政府统一配置社会资源,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实施都由国家一手包办,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效率与公平的对立,即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分野还不是那么突出,或者说没有太多引起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政策的实施上,包括少数民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较多地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安排在相互对立的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平衡,造成社会政策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认识和现实。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之随着社会的转型,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日益显现,人们对体现公平的社会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政策安排上,社会政策的认识、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了进一步解释,提出了“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虽然仍然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但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已经提出,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没有出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7年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且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012年党的十,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报告中也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所以从政策实践看,改变社会政策次要、从属地位的思想,促进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二者的平衡和协调是现实的选择和发展的必然,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从实践结果看,不同的政策安排组合有不同的利弊,经济政策优先模式,即首先考虑效率,公平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或经济发展后再解决公平的模式有其局限性,结果就是经济取得了发展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给社会政策造成压力。而社会政策优先模式,即首先体现公平,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或解决公平后再发展经济的模式也有其不足,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公平的物质基础,这种公平也是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公平。所以,在政策安排组合上,需要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具体运作,最佳的组合安排应该就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同等的组合安排,协调作用,效率与公平同时兼顾,二者共同发展,没有偏废。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经济社会政策安排

(一)经济社会政策现状指标选择

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分析指标很多,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衡量指标,从综合角度看,比较可行的是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经济、社会政策的现状,因为:第一,指标涵盖面广。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共23个具体指标。就社会政策的范畴而言,广义的社会政策包括国民福利、就业、住房、健康、文化、教育、人口、婚姻与家庭生活、社区及社会公共环境以及宗教等。所以这些指标涵盖面非常广,基本上涵盖了经济与社会的主要方面,能较好地体现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现状。第二,指标依据与政策目标一致。国家统计局制定统计监测指标主要的依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也是经济社会政策协调安排、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最终目标。第三,指标选取协调性强。指标选取全面、客观,可操作性、逻辑性强,指标选取考虑了经济、社会各方面,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考虑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且整个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符合经济社会政策协调安排的要求。第四,数据来源权威。其统计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和政府依法公布的官方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地方监测数据也来源于各地方政府正式的官方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得到公认,符合经济社会政策安排的权威性要求。第五,指标数据容易获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各级统计机关每年都会对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统计监测,并正式统计监测结果,指标数据获取渠道正规、固定且比较容易。

(二)经济社会政策现状指标计算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考虑到六个方面23个指标权重因素,按照经济、社会政策平衡协调的要求,将指标体系重新划分为经济、社会两大类(见表1)。将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5个指标(权重29)、社会和谐5个指标(权重15)分别作为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现状指标不变。将生活质量方面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权重6)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权重5)、文化教育方面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权重6)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单位GDp能耗(权重4)等四个指标归入经济政策现状指标,其余指标归入社会政策现状指标。调整后的指标为反映经济政策现状类共9个,权重50,反映社会政策现状类共14个,权重50。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定的标准值和各地区实际值,按照监测指标指数(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别计算23个经济、社会政策具体指标的实现程度,并依此可计算出经济政策实现程度和社会政策实现程度,也就是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现状。

经济政策实现程度=,社会政策实现程度=,其中:Zi为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wi为指标xi的权重。

(三)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经济社会政策安排方法

波士顿矩阵(BCG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四象限分析法等,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是一种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波士顿矩阵一般以销售量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四种不同性质的产品组合类型,形成不同的产品发展前景并采用不同的战略对策,核心在于解决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及其结构即产品组合类型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企业的生产有意义。经济社会政策的安排可以借助这一分析原理,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当作波士顿矩阵的产品,以经济政策实现程度和社会政策实现程度两个因素作为衡量依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形成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不同的政策组合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经济、社会政策决策,来使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数量及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波士顿矩阵的修正。将某一地区经济政策实现程度和社会政策实现程度进行组合,在坐标图上,以横轴表示经济政策实现程度,纵轴表示社会政策实现程度,各以80%作为区分实现程度高、低的中点,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依次为“问题”、“明星”、“金牛”、“瘦狗”。在使用中,各地区按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归入不同象限,使各地经济、社会政策现状一目了然,同时可以通过政策现状所处不同象限的划分,使各地政府对处于不同象限的政策现状作出不同的政策决策,以保证其不断改善政策安排,保持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协调组合,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

在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高、低的中点确定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纳入监测的六大方面实现程度都在60%以上,最低的文化教育方面实现程度为68%,高的已经达到90%以上,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93.6%,而各地的实现程度也大多在60%以上,所以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在波士顿矩阵修正中可以将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高、低点确定为100%和60%,相应的实现程度中点确定在80%。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在以后的运用中,可以修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提高标准值的目标要求,同时也可以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相应的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高点、低点和中点的衡量标准也就随之调整。

2.四象限政策组合安排决策。按照修正的波士顿矩阵,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的经济、社会政策组合安排矩阵图,图1中分为明星政策、金牛政策、问题政策和瘦狗政策四个象限。通过各地计算的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的数值,根据横坐标上经济政策实现程度数值和纵坐标上社会政策实现程度数值相互交叉的点就可以在矩阵图上确定相应的象限,并可以依据不同象限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安排对策。

明星政策:它是指经济、社会政策指标实现程度都高的象限内的政策安排。这一组合表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二者协调、平衡安排,符合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后续政策安排上需要采取保持策略,继续实行经济、社会政策协调安排的对策,不断加大和协调经济社会政策安排,让经济社会取得更大发展。

金牛政策:它是指处于社会政策指标实现程度高而经济政策指标实现程度低的象限内的政策安排。这一组合表明该地区实行社会政策优先的政策安排,虽然能够体现公平,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但经济发展程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无法在社会公平上发挥较大作用。在后续政策安排上需要采取经济政策优先策略,在保持社会政策发展的同时,优先加强经济政策的安排,让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公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问题政策:它是指处于经济政策指标实现程度高、社会政策指标实现程度低的象限内的政策安排。这一组合表明该地区实行经济政策优先的政策安排,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质积累较多,但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公平的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程度不够,社会公平得不到保障。在后续政策安排上需要采取社会政策优先策略,在保持经济政策发展的同时,优先加强社会政策的安排,建立健全体现社会公平的保障制度,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社会公众。

瘦狗政策:它是指经济、社会政策指标实现程度都不高的象限内的政策安排。这一组合表明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二者发展都存在不足,一是发展程度不高,在指标上都达不到80%的实现程度,二是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社会没有同步发展。在后续政策安排上需要采取刺激经济、社会政策快速协调安排的策略,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加大经济社会政策安排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安排,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单项政策的安排决策。虽然在政策决策中需要考虑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组合决策,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受具体指标的影响,因此,除了对经济、社会政策进行组合安排决策外,还需要通过对23个具体指标实现程度的计算,对各指标进行具体研判,按照各指标标准值的要求,找出实现程度与标准值之间的差距,进而采取相应的政策决策,实现程度低的指标需要在政策安排上加大力度,作出政策上的倾斜和照顾,加快指标所反映的经济或社会快速发展,直至达到标准值的要求,最终符合经济社会政策协调安排,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四)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经济社会政策安排的作用

借助修正的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分析,对科学研判各地经济政策安排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安排组合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明确经济社会政策现状衡量指标。利用新划分的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可以对各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现状进行定量评价和衡量,改善以往经济社会政策衡量指标定量性不足的问题,为各地对政策安排和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打下基础。可以提供经济社会政策安排评价方法。通过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分析,可以对各地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安排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判断,弄清楚各地在政策安排中属于明星政策、金牛政策、问题政策还是瘦狗政策安排,进而分析政策安排优点及不足,从而使各地对经济社会政策现状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为后续政策安排决策提供依据,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可以提供经济社会政策安排决策策略。在不同的政策安排现状分析基础上,可以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安排策略,明星政策需要采取保持策略,金牛政策需要采取经济政策优先策略,问题政策需要采取社会政策优先策略,而瘦狗政策需要采取刺激经济、社会政策快速协调安排的策略。

可以改善经济社会政策安排现状。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但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各地区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政策架构和具体政策安排实践中各地都以效率优先和经济发展为导向,普遍存在政策安排中经济政策多而社会政策少的问题。通过政策组合安排的科学分析,可以改善当前各地政策安排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促进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协调安排。

总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在政策安排上需要科学统筹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快速发展,这离不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然而我们国家的经济金融在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这就需要在对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控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从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经济金融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状况

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调整经济金融政策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加之在世界经济的持续影响下,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济金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种经济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第一,就国际上的金融环境而言,已经开始朝着好的方向进行转变,这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长,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通过相应政策手段的实施,目前国内需求增长,国内消费增加,这也拉动了我们国家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相比较以往比较低迷的状态,我们国家的济金融发展形势在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已经走出困境,目前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国的经济金融在迎来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为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开辟出一条更加广阔的光明道路。总的说来,由于我国经济金融的持续发展,其带来的发展机遇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充分考虑国家具体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政策,更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我国的经济金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国家通过实施有效的宏观政策,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第三,有效宏观政策的实施还使得我们国家的收入和就业状况得到改善,使得国家经济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第四,在进一步扩大了我们国家投资领域的基础上,相应的投资环境也不断得到了优化。

(二)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抓住并致力于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使我们国家的经济金融顺利持续地朝着更好方向发展。通常说来,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我们国家的经济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近些年来表现得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国家积极应对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虽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稳定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但是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价格回弹的状况。因此,房地产市场问题将是制约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第二,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虽然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存在。关于物价方面的问题,国家虽然也一直致力于采取相关政策保证整体水平上的物价平稳,但是就长期呈现出的情况来讲,物价水平还是或多或少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通货膨胀仍然是作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存在。

第三,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资源不足的这个严重问题,经济金融的持续发展受到了较大的约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条件极大地影响了经济金融是否能得到持续性发展。

第四,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信贷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这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信贷增长导致贷款变得更加困难,这使得一些中、小型企业容易遭遇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贷款困难问题也是国家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并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一大障碍[1]。

二、应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策略探究

第一,应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就需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控。目前国家政府为了稳定房地产的价格,采取了积极政策并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控制,但是总体说来取得的效果并不太理想,距离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首先,对当前的经济金融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加大对这一领域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力度;其次,注重对市场住房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将差异化管理落实到对房地产问题的控制上;再者,要依据群众具体的收入水平来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机制。

第二,有效应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还应对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保证经济金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增长态势。这就需要在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的同时,也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应的投资项目并加强管理,从而使我们国家建设经济金融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对公共服务这一领域予以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下,加强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的任务。通货膨胀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使我国经济金融得到更好发展。应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合理控制信贷问题并将存款利息提高,对市场化的改革效果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扶持农业并有效监管农产品市场进而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条例中,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而言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经济金融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是将机遇与挑战转化为优势和动力还是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国家的决策和调控,因此政府部门还需积极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策略,以便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大数据时代

一、前言

在宏观经济关于统计分析不断得到广泛应用的状况下,市场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这样的状况严重的影响了其发展。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合适解决方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学者重点的研究对象。基于这样的状况,为了有效的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对策的制定具有时效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够给予行之有效的、与时俱进的、对国家和大众都有益处的对策。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简介

(一)内涵分析

在本课题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相应概念进行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整体经济关于同一方面的总称,在其发展的不断阶段,经济学和统计学两种知识的融合,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主要分为两个发展系统:一是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的发展系统;二是和经济学知识为中心的发展系y。两种不同知识所形成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价值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主要注重关于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多一些,主要表现在计量经济学上面[1]。鉴于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形式的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形式的计量学,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能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和管理,进而达到探索经济当中潜在规律的目标。宏观经济的统计部分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宏观经济实际运行过程相应结果,在此过程中主要把宏观经济的相应理论作为依据,而将统计分析方法和方法作为工具,充分的利用统计的资料,来实现对宏观经济实际当中运行的规律予以深度的认识与分析。

(二)常用的方法

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静态分析。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是把经济变动的整个过程和时间的因素进行排除,进而使经济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2)边际分析。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是边际概念当中的数量分析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进行详细,进而凸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3)均衡分析。该种分析法是对经济实际均衡状态下变动条件和形成条件进行详细分析;(4)比较动态分析。该种分析法主要是对两个不同的经济予以比较对比,进而获得变量的关系[2]。

三、推动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策略

(一)“与时俱进”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能实现对信息予以合理分析,对现今市场经济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宏观经济方面统计分析的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呈现出迥异的特征,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将多样化的分析方法应用到该项分析当中,能使数据终端使用人员提供的重要的信息保障。大数据时代为我国超越追赶经济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当中,注重从政府采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数据着手,进而为经济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为了能贯彻和落实新经济时期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在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变化后,对不适应经济长远的项目进行改进,在关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经济研究的前瞻性,并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提供科学依据与良好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下,我国可以对当地各个社会基础单位作为的数据作为依据,对顺应现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发展的平台进行建立。强化物流网络自身统计与各个行业之间相关联的机构进行建设建设,进而为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地政府同时也要对资源环境和电网供求提供的信息数据作为重要的依据,实现对我国各项能源的全面发展。此外,大数据相关平台网站要进行科学的建设,这样才能为我国能源基础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上文的论述得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地方的政府要注重自身发展的创新性,能实现对数据的合理分析,通过采用多元化的经济统计方式,才能对统计和分析方法提出个更好的方法,进而实现合理科学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目的。

(二)完善相关体系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结构很难为经济的实际发展提供满意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无法适应新时展的趋势。基于这样的状况,在实际的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改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机制,应注重要宏观经济方面统计分析工作能在现阶段得到健康的发展。政府机关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研究出适应现今经济发展的体系,进而能科学的指导现今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身的经营和长远的发展。同时还要对参与工作的相应人员,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升,让其拥有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保障新建指标体系能顺利有效的实施,发挥其调节指导作用[3]。

(三)加强宏观控制力

由于经济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产生很多种类型风险。因此,要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稳健发展,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与政治外交结合,与国际宏观调控接轨,并且在宏观调控基础上,贯穿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使宏观调控能力与市场机制调节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宏观调控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逐一的进行宏观调控,使宏观调控成果巩固,以实现经济宏观调控最终目标。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虽然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存在着较多样化的问题。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时俱进符合时展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相关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与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能够实现对所有经济数据统筹管理与精确分析,使国家经济发展加快,促进整体经济效益优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能够得到一个长期有效发展的契机,为人们谋取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张永生.浅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2016,(16):146.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8

一、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无论是在民族自治地区还是非自治地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以农民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正式工或公务员、待业者等身份出现,少数民族居民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国家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待遇,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加强民族团结与实现民族融合。国内外对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研究文献比较分散,基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视角不同,各研究领域及观点的差异较大。这里仅从经济学的角度简要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a.伯格森(1938)、p.萨缪尔森(1947)、K.阿罗(1951)等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引入社会福利函数,用社会福利曲线来解释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个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后续的西方学者运用这些概念来描述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并建议政府实施相应政策来提高印第安人的福利水平。比如,有学者提倡在美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就业促进政策,实施印第安人雇佣补贴等(李敦详,2009)。但也有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提倡文化保护与少数民族利益保护,而非追求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在经济上直接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居民(JonathanB.taylor,Josep.p.Kalt,2010)。欧洲发达国家长期实施高福利政策,以此来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各种居民(包括本地居民及少数民族居民、外来居民)的福利待遇,但此举是造成严重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斯(1960)、威廉姆逊(1963)、阿尔钦(1972)、德姆塞茨(1972)、张五常(1991)等系统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组织与产权理论等来解释各种居民的经济交易关系,引入公共选择理论解释各种居民选举权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后续学者扩展和运用这些理论逻辑来分析少数民族的产权关系、法律关系、政治选择权等,许多论述涉及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分析与评价。(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积极关注。施正一(1997)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各种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开发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提高少数民族收入水平的策略。张培刚、谭崇台(1997)提出,通过推进城镇化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陈达云、郑长德(2005)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特别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程国栋(2005)、董文华(2010)等描述GnH(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生态为原则、以追求人们的幸福为目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李忠斌(2004)、郭京福(2006)、李文庆(2009)、张斯琴(2011)等认为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通过特色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借助“农村农户+城市企业+外部市场”的模式来深度开发优势资源,提升少数民族产业层次,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改善生存状态。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将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并有利于提升海南特色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商业、旅游生态产业、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层次,进而通过一系列带动与辐射效应加快海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大发展,能从经济层面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素质、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基于此,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推广各种成功的实践经验。

二、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经济学分析逻辑

海南黎族居民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黎族中84.7%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6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通什、东方3市,少数散居于万宁、儋州、琼海3市和屯昌县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研究:一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二是考察与研究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从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科学抽象等方法来对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如图1所示;各种综合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三、运用统计指标测定与衡量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

拟定并统计如下指标(见表1)来综合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这些指标偏向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反映及其分析:(一)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率、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少数民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储蓄水平、贫困人口比重。(二)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城镇人口比例、非农化水平。(三)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指标。比如,万人电话普及率、万人电脑普及率。(四)反映科技水平的指标。比如,万人工程师人数、R&D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五)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比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成人识字率。(六)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比如,恩格尔系数、人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深林覆盖率。从表1各项统计指标来看,海南黎族地区平均水平总体上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偏离发展目标值,差距明显。可见,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提高、改善的空间比较大。

四、客观对待海南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需要客观审视黎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由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及历史过程的综合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人口、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就海南而言,黎族地区远离经济、政治和文化核心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事实上,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海南黎族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经济体系的整体造血功能较弱,资本形成不足,城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低。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黎族地区科技、教育等落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二)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向东倾斜”的优惠政策。虽然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比如,给予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不同层次的优惠待遇,扩大项目审批、外汇留成、信贷等权限,批准多家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这对于沿海地区增加资本积累、吸引外资、产业发展、活跃市场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与此相应,海南虽然属于沿海地区,但起步较晚,实际上是沿海的“边缘地带”,而黎族地区得到的优惠发展政策,除了“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开发以外,其他优惠政策也较少或者较慢。(三)现实政策因素的负面影响需要消除。黎族地区长期以来为发达地区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原材料、初级产品与黎族地区所需工业品的比价并不十分合理;科技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方面存在局限性,致使黎族地区人才和资金严重外流;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黎族地区体制创新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较慢,没有将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真正的产业优势,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产业发展不足,长期处于竞争劣势,但又没有及时实施合理的政策来扭转这些劣势,相反实际上是在放任这些劣势。

五、改善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9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经济转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

在这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而目前也正处于一个较为关键的经济转型时期。如果我们回顾以往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不难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依靠社会劳动力,并以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大程度损耗作为代价,而面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过去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当前时代。所以,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努力转型,以求建设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经济模式。

一、经济转型

(一)概念

经济转型主要是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通俗来说,就是将现有的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变的关键因素为:转型目标模式、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方式以及转型重要条件。而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的模式、发展的要素、发展的路径等等。纵观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新型工业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转型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而我国在九五计划的时候也已经提出了经济转型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转型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情况,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都需要经济转型。即便是拥有完善的市场体制、经济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也并不是十分完美,仍然需要通过经济转型来让自己的经济制度趋于更合理、更完善的状态。

(二)内涵

经济转型需要依附于每个国家,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内涵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内涵进行一定的探讨:

首先,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逐渐放缓,其目的在于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来对我国经济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更能够保证优化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充分的调整。同时,因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幅还不能够到达转型之前的经济增长幅度,所以还需要依据当前的经济机制以及发展状况来寻找一个新的增幅平衡点。

其次,我国所谓的步入新的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发展状态还仅仅是一个表象,仍然有一些旧的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发展状态需要彻底摒弃。因此,当前中国面临经济发展较为动荡的局面。不仅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定位,还需要将经济转型的时限缩减。

二、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

首先,我国的商业经济曾在较长的时间段里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运行。在计划经济中,我国希望通过政府补贴来扩大销售,但是这只能够实现空间上的购买转移,却没有从本质上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也表示,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应用经济转型思维来面对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以,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我国商业经济在进行创新发展时一定要拥有适合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和思维观念,商业经营活动以及政府的商业制度安排也要符合市场的规律。

其次,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正朝着时尚、高质量、高服务的方向前进。而随着服务质量与商品品质的提高,消费质量也将进一步升级,我国的经济也就能够得到良好的转变。

三、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向

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向首先就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商品的流通产业发展以及宏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具体来说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重视政府的职能以及市场的调节对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因此,可以下面几部分的概括内容中来考虑如何科学处理政府调节职能同市场配置之间的关系: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通过调整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够保证商业经济的质量;通过提高建设诚信体系、优化商业环境、调整政府职能、提高商业经济法制等方面科学、规范协调政府职能同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在市场规划以及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合理的措施来改变流通经济,进而打破市场的分割状态,最终推动市场经济的统一发展;协调好新出现的电子商务同实体商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明确适应未来消费者需求的零售商业销售的模式。这些都是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发展我国的商业经济需要考虑与面对的问题。

需要重视诚信体系的建立以及商业模式在未来商业经济发展创新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合理考虑:怎样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进而确保商业经济模式调整,并最终实现商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怎样落实家与卖家之间的诚信体系的建立;怎样提高适应商业发展趋势的改革发展,进而保证市场处于成熟的状态;面对新型电子商务的崛起,中国应当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怎样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确保电子商业能够同实体商业相互平衡;怎样确保自营模式能够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本质不会改变;怎样优化当前商业经济环境;怎样改变思维模式,将“病态”模式转为常态。这些都是未来商业经济发展创新中需要考虑与面对的问题,而这也给未来经济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四、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要做到合理创新形成新的动里,保证未来的商业可以适应时代要求。而我国商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在经济转型这一条件下在面临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因此,中国只有勇敢的面对挑战并牢牢的把握住机遇,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明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交易机制与市场治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