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5:46

城市建设背景篇1

关键词:重大节事;景观建设:环境整治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ShanghaiorientalSportsCenterand14thworldaquaticsChampionshipswillpromote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thesurroundingareas.BasedonthelandscaperenovationforsurroundingareasofShanghaiorientalSportsCenter(eS4),thispaperintroducestheoveralldesignofsurroundingareas,urbanconstructionandGreeninglandscape.thelandscapeconstructionformega-event.iscoveredaswell.

Keywords:mega-event;urbanlandscapeconstruction;landscapere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54-04

1研究背景

重大节事的概念源于西方,其本质是指重要的城市大型公共活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大节事对于城市建设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泳联第14届世界锦标赛是由国际泳联总会主办的最高级别国际性游泳赛事,首次落户中国,也是1973年以来第二次在亚洲举办,将有近200个代表团,20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赛,100多国媒体报道,吸引全球数十亿观众目光。国际泳联第14届世界锦标赛落户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作为继2010年世博会后上海又一重大节事,利用场馆建设带动地区发展,包括建设、完善周边整体市政、道路、环境绿化景观等等,给东方体育中心周边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基础分析

2.1地块现状分析

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位于黄浦江以东、川杨河以南、济阳路以西、华夏西路以北,地块总面积2.83km2,其中东方体育中心地块约35hm2(见图1)。除了建成的东方体育中心以外,周边地块环境更接近于一块荒地(见图2-3)。

地块环境整治的范围包括四路(林浦路、泳耀路、东育路、耀体路)、四口(林浦路与耀龙路桥交口、林浦路与中环线交口、耀体路与济阳路交口、轨道交通枢纽口)、两环(济阳路、中环线)、两支(沿江路、老林浦路)、两河(川杨河、小黄浦)、一带(黄浦江沿江带)。

2.2地块上位规划及交通流线分析

依据黄浦江南延伸段eS4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只明确了地块以体育设施用地、体育发展备用地为主,黄浦江沿江带为大片的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地块被城市快速路中环线与城市主干路济阳路包围,东方体育中心场馆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及轨道交通枢纽,形成了耀龙路桥与林浦路、林浦路与中环线、济阳路与耀体路三个主要的车行入口及轨道交通枢纽为主的人行入口。

2.3分析结论

地块环境整治从地块中心圈层、过渡区域辐射至圈层,点、线、面相结合,从景观绿化、市政、建筑等方面对地块核心区域、视觉景观廊道、地块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整治(见图4-5)。

2.3.1核心区域整治——东方体育中心场馆周边道路沿线

(1)区域范围:泳耀路、东育路、耀体路、林浦路

(2)整治关键点:道路两侧绿化景观、道路中隔带绿化景观、各道路交叉口、场馆区域围墙、人行跨线桥、沿线景观资源的处置、临时性设施与未来地块开发的关系

(3)主要手段:道路绿带建设、临时性花卉提升、景观节点主题化设计、景观雕塑及小品等

2.3.2视觉景观廊道整治——黄浦江廊道、世博廊道等为主

(1)区域范围:跳水馆西望黄浦江、地块北望世博会、新闻中心俯瞰效果及室外跳水池(月亮湾)11m标高平台视线辐射区域

图1-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区位分析图

图2-地块现状俯瞰1

图3-地块现状俯瞰2

(2)整治关键点:恢复绿色肌理的破坏

(3)主要手段:苗木整理、草坪补种、设施拆除后的景观化处理

2.3.3区域整治——通向地块的城市道路及两侧区域

(1)区域范围:中环线、济阳路、杨思路、林浦路()

(2)整治关键点:世博期间原有景点及道路绿化的保留与再利用,场地周边整体氛围的营造

(3)主要手段:临时性花卉提升、景观节点主题化设计、景观雕塑及小品、街道家具设计等

3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整治设计

3.1整治目标

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环境整治围绕“美化城市环境、迎接世界大赛”的总体要求,以举办世界重大赛事为契机,依托规划,远近结合,为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举办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确保盛会期间重点区域和路段美观靓丽、整洁有序,充分体现上海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一流水平,展示上海城市的综合实力。

3.2整治原则

3.2.1统一规划——统一与多样结合的原则。

整治地块景观整体统一考虑。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的需要进行色彩、虚实、动静的变化。

3.2.2重点突出——重点与一般结合的原则。

整治地块分清主次,重点区域要重点整治。节点处可重点设计,使其成为点睛的亮点。

3.2.3体现文化——功能与形态结合的原则。

整治设计中首先满足基本功能,其次再考虑休闲观赏功能,突出地块特有的体育文化内涵。

3.2.4远近结合——临时与再开发结合的原则

注重临时景观的设计,在满足世界大赛短时期内的景观需求的同时,保质保量,部分绿化景观在赛后可以予以保留,减少废弃工程的产生。

图4-地块环境整治方式空间划分

图5-地块环境整治方式类型划分

图6-景观绿化整治内容

图7-主题景点“水”

图8-主题景点“游”

图9-主题景点“舞”

3.3整治具体内容

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环境整治主要体现在绿化景观、市政、建筑三个方面。

3.3.1绿化景观(点、线、面)(见图6)

绿化景观整治主要体现在东方体育中心场馆周边新建道路的附属绿化设计、道路沿线的花卉景观布置及各个重要节点的主题景点摆花。赛事期间本身就是“短期效应”,对公众的吸引力和创造的社会价值肯定是在赛事发生期间最为显著。随着东方体育中心周边市政配套道路的建设,道路附属绿化作为永久性绿化与赛事期间临时性的主题景点摆花及花卉景观提升,体现出绿化景观永久性与临时性的双重特征。

(1)点——主题景点摆花设计:

以“水”、“游”、“舞”、“动”为主题,通过色彩鲜艳、株型美丽的草花布置立体花坛,营造热烈、喜庆的游泳世锦赛氛围。

“水”——位于林浦路与耀体路交叉口,主题景点在平面造型上以中国传统篆体“水”字来表现,结合每个笔画的纵向变化,加强人们的视觉效果。景点最高点的世界游泳竞标赛标志及草坪上象征水的模纹草花带,切合了世锦赛的大环境,大气氛,突出主题氛围(见图7)。

“游”——位于济阳路与耀体路交叉口,主题景点通过立体绿化的表现形式,选用了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英文缩写“Fina”与会标雕塑,两者通过一道弧形的灯光拱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传达了“全球、友谊、超越”的理念(见图8)。

“舞”——泳耀路与林浦路交叉口,主题景点意在通过浪花的汹涌舞动表达健儿们在水中竞赛时的激烈拼搏精神。以动感的游泳姿态,呈现出水中舞蹈的独特魅力。结合地上的模纹草花带,流畅的线条,彰显水的动感,烘托“舞”的主题(见图9)。

“动”——东育路与耀体路交叉口,主题景点表达了一起来运动的主题思想,通过立体花坛方式将运动主题与植物造景相融合,项目主体为英文“SpoRt"字样,给人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见图10)。

(2)线——道路绿化设计:

根据黄浦江南延伸段eS4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耀体路为规划城市次干道控制10米绿带,泳耀路(耀体路—林浦路)西侧整体规划确定为规划绿地控制10m绿带,结合本次环境整治,按照规划绿线宽度一次实施到位。泳耀路与东育路为城市支路,尚未明确绿线范围,在与浦东新区规土局规划处、市政处前期协调、沟通后,本着尽可能减少废弃工程的原则,结合道路实施单位提出希望保护路基的要求,提出本次实施道路绿化的工程范围:东育路、泳耀路(林浦路—东育路)按照5m宽度实施临时绿带。

前期新区绿化部门与规划部门协调,远期在编制该单元修规时,将5m绿线纳入单元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控制。5m临时绿带工程在现环境整治阶段虽然是作为临时绿地建设,但实际不会出现废弃工程。

由于已建道路红线内绿地行道树为香樟,考虑到游泳世锦赛在炎热的7月进行,所以在绿地外侧也种植一排行道树,与人行道行道树形成双排行道树,以保证绿地充足的绿化覆盖率。绿地内下层地被采用几何式的模纹图案,后侧采用珊瑚形成绿篱,前沿则采用茶梅、红叶石楠、栀子花、金森女贞、宿根美女樱、红花酢浆草等形成色彩各异的花灌木带,赛事期间最前沿全线种植可更换的四季草花,赛事结束后更换为草坪。

线——围墙设置

根据道路绿带建设和地块中原有围墙的布置情况,结合景观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在绿带后侧布置简易围墙。这些围墙将来也可作为地块开发时的施工围墙,避免废弃工程的产生。

线——花卉提升建议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明确了临时设施的概念,这是一个从举办、承办观念的全新转变。[1]临时设施概念给绿化景观提供了参考依据,从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后,临时摆花成为烘托城市重大节事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此次游泳世锦赛时7月份上海正处于高温炎热的天气条件下,临时摆花需要考虑花卉布置选材、摆放场地选择、花卉色系搭配及视觉效果等各方面因素。景观花卉提升在美化地块区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园艺设计与施工养护水平,提升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为促进地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图10-主题景点“动”

图11-灯杆挂花

图12-花钵、花箱摆花

临时摆花的形式主要是灯杆挂花、花钵花箱摆花、路口花塔、隔离带花球四种形式(见图11-14)。根据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相关专题会议要求,临时摆花安排3月、5-6月、7月三季换花。在吸取世博花卉布置的经验前提下,结合赛事正值7月的炎热气候以及摆放场所的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等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临时摆花主要采用的花卉品种如下:3月份为毛地黄、天竺葵、常春藤、西洋杜鹃(粉红色)、垂吊矮牵牛(混色)、角堇(紫翅、珠宝棕红黄色)、三色堇(黄带斑)等;5月份为粉毯美女樱、金雀儿、天竺葵、常春藤、垂吊矮牵牛(粉红色)等;7月份为繁星花(深粉、粉色)、皇帝菊、香彩雀、金叶甘薯、垂吊矮牵牛(粉红色)补种、彩叶草、金叶甘薯等。

(3)面——视觉景观控制面景观绿化设计:

根据核心、过渡、导则及特殊性对沿江重点整治面、建筑施工工棚及临设景观整治面、苗圃及备用地控制面制定相关整治措施。沿江重点整治面由于紧邻室外跳水池,并位于10米跳台及观众席的正对面,此地块的景观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今后此处地块另有具体规划,此处绿地为临时绿地性质。同时,对周边储备地块绿地进行简单的整治,对渣土及空地进行简单的覆土并播撒草籽。

3.3.2市政

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环境整治市政方面主要是老林浦路、沿江路的道路改造以及小黄浦的河道整治。

老林浦路及沿江路,水泥路面路宽6~7m,全长2.1km,是地块内未拆迁企业的唯一出入通道,是东方体育中心条件较好的应急通道。沿江路(济阳路—耀龙路桥)段路况较好,维持现状;沿江路(耀龙璐桥—泳耀路)段由于泳耀路已建成,该道路无通行需求,不作改造,仅在道路两侧新建排水明沟解决该段积水问题;沿江路(耀体路—中环线)水泥路面路翻建,新建7m宽度白色路面,两侧新建排水明沟。老林浦路道路翻建,新建7m宽度白黑色路面,两侧新建排水明沟。

小黄浦全长1.45km,现状河道宽度9~12m.,是地块区域内连贯性较好的唯一一条河道。小黄浦整治全线疏通河道,改善水质,保障临时排水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地块区域形象。

3.3.3建筑

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环境整治建筑方面主要是对地块内的建筑进行拆除,对于在游泳锦标赛举办之前不能在预期内拆除以及需要保留并提升的建筑,提供整治措施及改造效果。

4结语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场馆的建设完成直至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落幕,eS4周边地块都没有明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这对此次环境景观整治工作的展开增加了较大的难度。近日,这块被命名为“前滩”的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于2012年6月份正式公布。

“场馆—区域”的连动发展模式,是以综合体育中心的场馆建设为契机,充分考虑赛后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总体考虑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途径的模式,综合协调体育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使体育中心的建设真正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动力。[2]

未来3至5年时间内,前滩这片2.83km2的风水宝地将充分发挥滨江生态空间的优势和东方体育中心的特色,建设生态型、综合性城市社区,重点发展总部商务、文化传媒、运动休闲三大核心功能。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的周边环境景观整治希望可以对“前滩”区域将来的开发和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图13-路口花塔

图14-隔离带花球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背景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智能交通;公交系统

1、引言

城市公交作为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其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如何将影响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党的十后,新型城镇化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承载城市力量的公共交通,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每次城镇化都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空气、水质、土壤的严重污染等。而在我国,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大城市希望解决的问题,更是正在兴起中的城镇化建设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随着中小城市城镇化工作的积极推进,我国形成全面的汽车社会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相应的社会体系配套建设并不完善,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保压力、能源紧张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如何规划建设符合新型城镇化特征、以人为本、绿色的路网规划、交通管理至关重要。对此,落实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绿色出行已是势在必行。

2、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外,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依然是城市客运量承载的主力,占比达到80%以上。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轨道交通建设,一些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的建设速度在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发展相对缓慢。而国内外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只有形成交通网络才能发挥其作用,而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除资金投入的问题,在时间上没有15-20年也是无法完成的。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总体上还是以地面常规公共交通为主要运输方式。近十年来,我国常规公共交通一直处在稳步发展前进阶段,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设施规模不断地扩充,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对城市的交通建设、尤其是公共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公共交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但由于财政支出、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在大型城市出现的公共交通问题,如公交线网结构不合理、发展定位不明确、通达深度不够等,在一些中小型城市也在不断重复出现,突显出我国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规划上的不足。

3、我国公共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公共交通规划机制不健全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由于没有立法支撑,部分城市虽然编制了专项规划,但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导致规划编制和修订的随意性,规划难以有效落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在制定公交规划和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时,规划部门、交通部门、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导致城市大部分规划的公交用地难以落实。

3.2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网主要是以公交站点为枢纽,实现地区间点对点的连接。我国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在城区的建设前没有将公交设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中,使得新城区的修建缺乏基本的公交设施。没有配套的公交枢纽站或停车场,公交线路重复率高,营运线路过长,而城市边缘、新建小区的居民小区、街道却公交线路过少,既大大降低了公交对长距离出行乘客的吸引力,又直接导致居民出行难。

3.3缺乏规范的交通网络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正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快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汽车时代正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种标志形态。与这相应的,我们的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做好进入汽车时代的准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规范的交通网络规划。许多城市在规划时没有考虑过车流拥堵的状况,将城市街道修建得过于狭窄,常常会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滞留拥堵等交通情况。行车难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城市的交通矛盾就会继续恶化下去,最终会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公交建设实施策略

4.1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落实公交优先策略

“公交优先”是上世纪60年代法国最先提出来的,其后很快在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高效利用通道资源的交通方式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公交优先”是指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把公共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得公交系统能够以畅通的道路、良好的车况、完善周密的线网站点,为公众出行提供舒适、快捷、安全的服务。

“公交优先”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现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城市目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在可操作性、经济性方面都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将公交优先的战略落实到位,充分理解公交优先战略的意义,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充分的扶持,是确保城市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4.2建立一体化的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就土地利用而言,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土地使用强度与已有城市结构相匹配的原则,调整小区划分和土地使用,以使交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同时,为了使每个小区都具有相当的可达性,城市的道路网络系统也是分层次建立的,这就意味着网络中每条道路的功能、特征和容量都根据其位置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确定了。

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也将产生不同的公共交通需求。在那些鼓励土地高强度使用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附近,公交专用道路及双铰接公共汽车的使用将使得公交系统能够达到与小区公交需求相一致的较高的运送能力。而对于人口密度仅为中等或低密度的居住区,为了提高运营效益和公交服务的便捷性,使公交乘客能够方便的到达其他居住区或者交通节点,需要规划运送能力相对较低而灵活性更高的线路。

4.3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城市建设背景篇3

ConstructionundertheBackground

oftwo-orientedSociety

摘要:从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全国规划界整体设计理念发生较大的转变,“两型社会”与生态型城市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主流思想。本文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重点介绍了“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型城市的相关规划内容。从“两型社会”与生态型城市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后以生态型城市规划为主要分析内容,对其规划要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论述,明确生态型城市规划的规划原则及主要内容,希望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城市;规划内容;适用性

abstract

Fromtheendof2007,ratifiedinwuhanCityCircleandChangZhutanCityGroupasthenationalresource-savingand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tobuildacomprehensivereformpilotarea.itcausedagratechangeindesignconceptofcityplanningalloverthecountry.two-orientedsocietyandeco-citiesbecomethemainstreamthinkinginurbanplanningandconstruction.Basedon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thetwo,thispassageintroducesrelatedplanningcontentofeco-cities,two-orientedsocietyasthebackground.Fromtherelevanceoftwo-orientedsocietyand

eco-cities,describ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then,thepassageanalysestheplanningofeco-cityasthemainelements,discusesplanningpointsandapplicability,clearsprinciplesandmainpointsofeco-citiesplan.Hoppingitcanbehelpfultothecity'sfuturedevelopment.

Keywords:two-orientedsociety;eco-city;planningcontent;applicability

一.序言

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就要求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要以节约资源,改善、打造良好环境为出发点。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高投入、低产出、能耗大、污染重的以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无疑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适值中国社会正经历第二次城市化,怎样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城市化转向生活更美好、对自然干扰更小、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更和谐的城市化,成为所有城市近期必须明确的问题,就此,“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和生态型城市建设模式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之路。

(一)“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土地集约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包含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1]。

(二)生态型城市理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6]。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

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八项标准[6]: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二.“两型社会”与生态型城市的相关性

(一)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脉相承,是对可持续发展更为直观易懂的解释[2]。从资源节约的定量角度出发,引导城乡规划建设走集约化道路,通过对环境友好的定性约束,引导城市规划建设在实现充分集约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良好度的打造,这两个方面联系又制约的关系共同构成“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型城市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居环境美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强调功能协调、产业结构合理、清洁生产、物质与能量实现循环利用、打造高质量自然与人文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途径的相似性

1.二者通过集约化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节约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是资源节约的具体内容,也是生态型城市理念的首要出发点。

2.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实现环境良好

宜工、宜农、宜居、宜游是环境友好的具体体现,凸显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的宗旨。在“两型社会”与生态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城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逐步打造生态型人居环境[3]。

(三)二者理念的互补性

针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如低效、高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失调等不和谐现象,我国提出“两型社会”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提出,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但其只具备是指导性,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而生态型城市理念明确了具体的城乡发展模式,使“两型社会”具有了可操作性,“两型社会”理念也完善了生态型城市的理念体系,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三.生态型城市的规划要点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确立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针对于城市规划、并服务于城市建设的,恩此其规划标准必须同时反映和体现城市规划内容和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并使两者达到很好的融合。

城市规划标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其他(城市环境卫生及防灾等)、附录说明等六大部分,生态型城市规划一般包括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4]:(1)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6)人口适宜容量规划;(7)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8)园林绿地系统规划;(9)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10)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对策研究。

通过对以上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型城市规划内容的对比,得出表1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结构[4]。

表1: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结构

表1中所表达的标准结构较为复杂,每一个标准将由一个指标系列构成,可以是绿地率等定量指标,也可以是空间格局生态化等定性标准。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原则

不仅是生态型城市规划要遵守的原则,也是传统城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结构布局合理的城市,居民生活可以避开较为严重的干扰,出行时也可以增强安全舒适性,各种城市功能有序,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机体的正常运行。

2.产业结构升级,安全、清洁生产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时要先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在未来长期内仍将是走加工制造业强国道路,各类城市的经济命脉仍将掌握在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中,但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发展目标,必须促使产业升级,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走长远发展之路。另外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调整产业布局,将对环境有影响的加工制造企业进行重新选址搬迁,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对废物进行集中处理,一步到位,实现安全、清洁生产。

3.土地利用集约化与友好环境并重原则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要求生态型城市在规划中,除注重生态效益、打造友好环境外,还要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将用地指标的定量化控制与生态因素结合,制定生态型用地控制指标。二者并重,既可避免一味强调集约化使土地开发超过其承载能力,又能保证过分强调环境友好而造成的空间与资源的利用不足。

4.自然要素的连续性原则

以山脉、水体、林带等自然要素构成的绿廊要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规划时应尽量满足通廊的连续性,增强城市空气流通性的同时,塑造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5.绿色交通系统优先原则

城市中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城市道路、交通通行环境、行人安全、大气质量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生态型城市在规划时要以绿色交通系统优先为原则,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公交导向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公交的使用。

(2)有机的人行设施,如人行道及适合残疾人士活动的无障碍设施。

(3)便利的城市慢行系统,鼓励步行及自行车出行。

(4)设置生物燃料能源充电站,供环境类车量能源补充。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内容[5]

生态型城市规划包括四方面内容: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人居环境、生态产业和环境教育。

1.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生态自然基质(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重点在于:

(1)水资源利用

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2)能源

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3)交通

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4)绿地系统

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2.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1)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2)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2个或2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环境教育

城市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强调人人参与,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典型做法是:

(1)为市场运作创造条件,通过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将环保事业推向市场;

(2)创造合作的机会,如学校、机关和社区等,扩大社会影响;

(3)深入宣传生态思想,转化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切实行动;

(4)通过政策、法令强制执行。

四.生态型城市规划的适用性

(一)新城建设

目前的新城规划已经开始注重新规划理念的应用,生态型城市规划理念在新城规划与建设中得到了完整的运用。由于新城是在原始基地上进行建设,搬迁量很小,自然基底良好,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态概念,可以使规划意图得到较好的实施,城市形象与景观具有级强的可塑造性,各项生态型城市规划内容也较易得到良好的贯彻。

(二)旧城改造

生态型城市理念并不局限于新城建设,在旧城改造中也可得到灵活运用。如在城市产业调整过程中,产业升级本身即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在“退二进三”与街区环境重塑过程中,也要引入生态概念。其中第二产业的外迁要合理选址,适宜集中布置,单向发展,避免工业围城现象的产生。对于旧街区的更新,可将传统建筑替换为生态型建筑,逐步改建,尽量增加自然要素与公共活动空间,同时要注重历史文化要素的保存,使最能体现城市底蕴的旧城区域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

(三)工业区建设

作为加工制造业的集中发展区域,以往的重生产轻环境的发展方式已被工业区发展所摒弃,新型的工业区发展模式从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清洁生产、环境和谐等角度开展规划与建设活动。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改变生产工艺和选择合理的生产模式,实现加工制造业区域的生态面貌。

结语:

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发展进步化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提出挑战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的确定生态型城市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及具体的规划内容与实施策略成为规划技术人员必须直视的问题,也在理论层面对规划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具体的规划行为,已从对城市空间格局的过分强调与打造向以混合功能理念为主转变,更为强调城市的使用性,更为注重人行为活动的便捷,更为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此外,对居于城市中的人的要求也将提高,如转变传统思想、提高环境意识、更新生态理念、深化公众参与力度等,通过各行各业的努力,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生态型城市将会出现。

参考文献:

1.段宁,黄握瑜.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思路[J].城市规划,2011(35):36-40;

2.刘奇志,何梅,汪云.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乡规划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9(2):31-37;

3.朱有志.论“两型社会”综改区城乡统筹中的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35-138;

4.沈清基,吴斐琼.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2008(32):60-70;

5.生态城市规划主要内容.无忧考网:省略;

城市建设背景篇4

[摘要]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旅游创新是城市整体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在创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显著价值,以及科技旅游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作用,提出发展科技旅游是创新旅游的核心,并就如何发展科技旅游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旅游

“旅游”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汇,人类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对它的认识。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该怎样认识旅游?如何创新旅游呢?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旅游”的价值

1.经济价值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积累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旅游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非常突出。以上海为例,2003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4%,2004年上升到6.0%,到2005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604.26亿元,增加值548.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2%。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也相当明显。新疆的布尔津县,2005年接待游客共62万,旅游总收入4.8亿,占GDp的39.5%,拉动GDp增长11.7个百分点。

2.文化传播价值

“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不仅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出去,也将客源地文化传播进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旅游是形成创新文化和营造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创新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3.科普价值

传统观念一直将教师课堂教学视为传授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事实上这种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之下,旅游的科普价值突出表现在它能够呈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知识,同时旅游过程寓教于乐,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科技旅游是创新旅游的核心

科技旅游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旅游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旅游的各个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目的是使旅游者享受到现代化、高品位的旅游经历,满足他们“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狭义的科技旅游是指以现代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科普游。如:2001年5月18日正式启动的“广州科普之旅”,京北出现的科学文化旅游带以及上海绘就的六大科技工业旅游区。

1.依靠科技是创新旅游的根本

(1)依靠科技创造旅游新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普恩的可塑性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想不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保持可塑性,即永远的创新、不断的变化.旅游产品是可变的、可细分的、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塑造的,产品创新是市场策略的关键,这主要在于新产品的开发。科技的发展为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为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将现代高科技应用于原有的旅游产品之中,将进一步提升景点形象,极大丰富产品内涵,使旧的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依靠科技提高服务水平,带动消费者需求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这其中任一环节的服务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和优良的食宿环境。事实上,如果将科技应用于景点呈现和导游讲解服务之中,就更加能使游客拥有一段美好的游玩体验。

(3)依靠科技创新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管理既指政府的行政管理,也指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是旅游业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发展的保障,同时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旅游业永葆活力的必要条件。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极大的改善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时效;同时网络平台的构建加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主体和企业的发展性主体的作用。

此外,如何处理好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例如,上海市依靠高新技术的开发成功治理苏州河的污染问题,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科技旅游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

(1)科技旅游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之中的关键。

科技旅游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休闲为一体,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①旅游者是在旅游过程中接触科学知识,相比较于课堂教学、报告讲座等,学习效果更加显著。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影响知觉、记忆和思维。相对于其他传播方式,旅游所带来的愉悦的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信息的接受。②科技旅游具有直接性,它通过实物或者模型向旅游者传授科学知识,通过实地观赏或模拟来展示现代科技的魅力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促使主客体的双向交流,达到普及科技激励创新的目的。此外,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更具传播优势,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2)科技旅游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创新资金积累和创新资源聚集

科技旅游符合市场导向,具有强大吸引力,对于提高城市经济收入,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有重要作用。①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展示和罗列上,更加求新求异,追求高品位的知识性强的旅游体验。②现代科技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利用科技成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造更具特色和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这越来越成为现代旅游市场的竞争点。③环境恶化、能源短缺是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现代高科技应用于这一问题的伟大成果正在一个个闪现,这是人类的骄傲,必将成为新时代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三、关于发展科技旅游的建议

1.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开发旅游新产品

开发旅游新产品,首先要以主题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各项科技成果,开发以“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并加以包装,对原有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发掘,如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项目,景点解说服务专业化、科技化等。以创新带动需求,以高品位引导消费。

2.优化导游解说系统,充分发挥旅游的科技科普功能

在旅游过程中,先进、专业的导游解说系统能够增进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增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的科技科普功能。在导游解说系统中,导游词非常关键,它直接反映旅游产品的内涵。对于科技景点,要着重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技影响编入解说词,重点突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专业知识传达给游客。

3.拓展客源市场,发挥科技旅游后发效应

农民和工人是最基层的劳动生产者,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出游率不断增加,显示了他们的出游愿望。各城市应努力拓展客源市场,通过各种途径吸引西部地区客源,吸引农民和工人加入到科技旅游的行列当中,发挥科技旅游后发效应。另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应该成为科技旅游的主体。

4.将科技旅游与商务旅游相结合,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商务旅游是都市旅游中最重要的活动,在带动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宣传。发挥科技力量优化商务旅游环境(如设施、安全、经济等),使商务旅游从一开始就成为一次“科技游”。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背景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环境经济学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环境经济学主要讨论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强调利用环境经济规律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运用环境经济学,探讨市场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能够为西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解决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

1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1自然条件

西安的生态环境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秦岭山区植物种类丰富,拥有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西安境内河网密集,共有54条河流,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西安地处亚热带环境区域,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良好的自然气候背景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经济条件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西安高等院校众多,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其综合科技技术在我国位于前列,是我国重要科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3资源条件

西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居我国六大古都之首。西安的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西安自然生态优美,位于西安南面的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是中国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水岭。同时,与旅游资源向配套的一系列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吃住行娱乐行业不断发展,为西安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4政策条件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纳入我国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当中。这些决策为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道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

西安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划分为不同的产业区域,其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污染产业主要位于西安的西部和北部郊区,造成西部和北部环境污染严重。虽然近几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污染,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数据资料显示,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较差,其中11条河流水质为重度污染。而且,西部和北部的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冬季基本处于雾霾天气状态,虽然政府已经将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迁出西安市区,但是仍没有市区改善空气质量。

2.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以环保部门为主,仅仅靠环保部门的力量,无法承担城市建设的重要责任,还需要政府其他部门以及能源、资源、交通、建筑、环境、人口等各方面的协调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3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治理力度不强

交通污染是造成西安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安在机动车治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近几年西安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与西安城市发展容量不符。西安并没有采取限号、摇号等措施来管理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而且,在交通治理的执行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尽到职责,对大货车限制进入二环的管理存在漏洞,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混乱等。

3西安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3.1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存在很多矛盾,阻碍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环境经济学从市场激励机制出发,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手段和多种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1)根据环境经济学原则设计环境政策,包括机会成本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前瞻性原则和相互依存原则。这要求政府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制定环境政策时要考虑长期机会成本,重视污染损害后果的累积性、潜伏性和不确定性,制定的相应政策要具有连贯性、长期性和综合性。

(2)可以利用环境成本解决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制度问题。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要考虑环境成本,注意公共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建设中的环保项目会产生环境成本。其中大多数排放量消减项目致力于建设某种具体的环境介质降低污染如空气和水源中的污染物总量,但是有可能增加土壤中的污染物。例如,建造污水处理厂或铺设下水管道时,有可能发生污水泄漏。当企业或消费者针对环保项目进行调整时,将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污染状态,汽油生产商降低了汽油中的含铅量但会添加其他合成物,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再如,社会实施环保计划,要求居民缴纳固体垃圾处理费,但会导致“深夜倾倒”现象频发。重视环境成本,政府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缓解公共项目中的环境问题。

(3)要采取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包括收费、补贴、押金、排污权交易和强制刺激。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具体的收费手段有排污收费、环境资源使用者收费、环境管理收费以及对环保企业的税收优惠。在废弃物回收方面,可以采用押金的手段。对于违章建筑或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则可以对其进行违章罚款,这是强制刺激的体现。

(4)采取命令控制型手段治理污染。①对污染企业规定许可排放量。环保局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总体目标分配到具体的污染源,然后对每个污染源发放许可证,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治。②对工业技术企业规定最低技术要求。即对工业生产过程或主要设备规定特定要求,对潜在污染者规定最低技术要求。

3.2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对于第一产业,要树立市场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对于第二产业,要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实施清洁制造和生产,有效利用资源能源,广泛使用清洁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发展循环生态工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生态产业园,推广生物工程,制造业采用新型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加快绿色制造的发展。对于第三产业,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利用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4总结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要解决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一系列污染治理手段,从而加快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为西安人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晓娥.西安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新西部.2012,02(35-36):15~17.

城市建设背景篇6

【关键词】国际化大都市软实力外语人才培养

2009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阐述该经济区“空间战略”时提出,要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西安市也属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十分重要的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来的。城市的国际化过程,也是一个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过程。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有学者从城市国际公关的角度认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社会和谐、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西安经济发展建设及陕西与世界的合作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多元化、开放型的外语人才。在全球化语境下,外语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之一,他们对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作用重大。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西安凭借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自身的地理、资源等比较优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据《西安统计年鉴》,201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6亿美元;2012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增幅有所下降,为130亿美元;2013年同比增长幅度最大,为179.9亿美元;2014年为197.6亿美元。西安外向型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为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对外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和挑战。

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束缚,高校外语教育局限于校园封闭性自我循环模式,以培养国家外交、外事及相关教学人员为主,强调政治性和纪律性,培养方式宽泛而刻板。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按照这种“经院式”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011年西安市第二季度人才指数分析表明,在用人单位中,民营、私营、个体企业占总数的55%,股份制企业占27%,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占12%,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占2%,其他类企业占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期盼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66%。”上述调查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化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最终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西安高等外语教育与西安的对外政策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适应多元市场的外语人才的培养对促进西安进出口贸易,拉动外资,促进地区旅游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高校外语教育创新,适应西安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西安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外语教育的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需求,进行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调整,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把语言基本功、通识知识、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能力素质型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飞跃,也是当前我国高等外语教育面对日益扩大的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对策。结合西安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外语教育界应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审视,对现有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深刻反思,努力探索外语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带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进展。通过专业的复合,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是适应西安外向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西安经济融入世界经济,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此外,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出现的一个新趋势,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正在全球大力推进的教育实践。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种趋势,并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国外多所高校和实践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出国进修和访学的国际交流平台。

西安高校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只有充分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实行本土化、差别化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提升西安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建,裴增雨.城市软实力与形象战略[J].国际公关,2009(5).

[2]西安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主编.西安统计年鉴201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城市建设背景篇7

陈宇,杨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从分析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

上,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四大对策措施: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国

际机能,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建设总部型高科技园区。

【关键词】世界城市;首都;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03-04

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国际门户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

一,①代表着国际都市形象。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

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

北京城市功能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这一进程中,临空经济区

将发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合作等关键作用。因此,推动

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汇聚国际

高端要素的新亮点,将成为首都北京未来重大发展问题。

本文从分析首都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

大都市临空经济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世

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战略

措施。

一、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依托机场资源发展的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高端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国外对临空经济问题关注始于1959年在爱尔兰

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利用外资发展出

口加工工业。1965年,美国学者mckinleyConway首次提出了临

空经济概念。[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

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使大型机场周边区域经济优势愈加显

现,对临空经济研究日益成为经济与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

题,testa(1992)和Connor(1995)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有全球通达性的机场周边区域会明显增强对企业总部和生

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使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新增长核心。[3-4]

世纪之交,伴随中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加入wto以

来国际经贸往来大幅增加,临空经济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

愈加重要的影响,引起国内学者对临空经济这种独特的区域经

济模式的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临空经济(区)内涵、形

成机理、发展模式及区域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

临空经济(区)内涵研究,国内较早系统研究临空经济的曹允春

(1999)提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

在航空港周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集聚而形成具备

多功能的经济区域;[5]刘雪妮(2008)指出临空经济是集聚效应

的深刻体现,是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和航空发

展水平下吸引航空指向型产业集聚,形成有自我增强机制的集

聚效应,并通过该集聚效应所产生的能量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

联并向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她还分别从空间角度、产业

角度、发展机理角度对临空经济内涵做出进一步探讨;王志清

(2006)认为临空经济包括临空产业经济、枢纽经济、口岸经济

和总部经济;[6]傅毓维(2010)认为临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借助航空运输的巨大空间辐射能力,以航空公司产业链和机场

产业链为纽带,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独特的临空产业集群。[7]

关于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研究,曹允春(2009)借助新经济地理学

的ee模型分析临空经济产生机理,认为临空经济发生和发展

起点在机场,以及由于正反馈的自我强化机制,临空经济活动

有围绕机场发展而逐步加强趋势;[8]孙波(2006)认为临空经济

形成缘于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在市场作用下的双向互动。[9]

关于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周少华(2009)从产业发展、空间

布局、扩展方式、主导形式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临空经济的主要

发展模式;[10]吕斌(2007)指出作为城市功能实体的空港都市区

是国际门户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高级发展模式,也是后工业化发

展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发展新模式。[11]关于临空经济区的

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曹允春(2006)通过对中国八个主要城市机

场所在地区的GDp和城市GDp增长情况以及机场所在地区

GDp占整个城市GDp比重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临空经

济区正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引擎的结论,并指出临空产业链将成

为全球产业链的主导环节;[12]李非(2012)在对国内前15家大型

枢纽机场特别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础上,指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产业集

聚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对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

用十分明显。[13]

综上所述,临空经济区是所在区域的发展引擎和核心区域

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为主导的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关键;临空经济区发展要以

聚焦临空特色为基础,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同时,要依托所在

区域的发展优势,形成临空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渗透、有

机融合,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区域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及经验借鉴

纵观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一

般遵循着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航空配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休闲产业的规律。伴随产业升级与

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总体呈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城市综合

体发展的态势。经过数十年发展,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普遍

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成为所在城市

(区域)竞争优势所在。

目前,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具有三方面发展特征:第一,

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城市(区域)发展形成耦合,在其整体功能实

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城市(区域)高端功能的集聚

地,不仅金融、商务、信息、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还集

中了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升了城市(区域)竞争优势,伦

敦拥有欧洲第一大机场———希思罗机场,该机场周边区域已发

展成为包括商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及特色工作室、

培训于一体的空港城,被认为是整个伦敦乃至英国的竞争优

势;日本成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筑波科学城拥有300家部级

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私人研究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日

本最大的研发中心和著名的知识密集型城市。[14]第二,临空经

济区凸显国际门户优势,汇聚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国际

权威机构,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核心,世界众

多通讯信息行业巨头均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自由贸易区设有基

地;从国际运输商务和零售集团,到保险公司、银行和律师事务

所,有超过500家企业将总部设立在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经济

区;[15]达拉斯福特沃斯机场临空经济区建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批

发市场,还吸引包括电信服务公司、惠普和微软在内的全球知

名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临空经济区高端商务休闲产业发展迅

速,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日益完善,经济活动价值得到进一步体

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是临空经济多元化综合

性发展典范,该地区在原有航运相关业务基础上拓展商业和房

地产领域业务,突出了商业和娱乐功能,形成了类似传统都市

区的空港都市区,由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根据国际地产公

司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2000年该地区的办公租金均价为每年

每平方米363欧元,而阿姆斯特丹城市中心地区和郊区租金仅

为250欧元和226欧元;[11]希思罗机场临空经济区Stockley

park商业园区20世纪80年代开发,目前集聚了苹果、夏普、佳

能等知名it企业,该园区高标准配套会议中心、高档酒店、健

身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服务设施,明显增强了对高端商务人

士的吸引力。

对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审

视首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差距,明确临空经济区在建设世界城

市背景下、在与首都互动、协调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方向。此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自由

贸易区等政策措施,对许多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吸引国际高端要

素、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展经验亦值得

首都临空经济区借鉴。

三、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①

(一)发展现状

临空经济区地处北京顺义,是唯一位于北京新城的高端产

业功能区,距离市中心不足30公里,由首都目前唯一的国际空

港和天竺经济开发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

产基地、国门商务区、临空国际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功能区构

成,其中,包括1个部级综合保税区。为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

市要求,顺义区提出了“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

发展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目前,临空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服务、空港物流、电子

信息等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显,使顺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

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左右提高至2012年的6.2%,人均

GDp仅排在西城区和东城区两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之后位列全

市16个区县第三位。②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8180万人次,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二,为临空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随着区域功能向临空服务功能为主的高端功能全面

拓展,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临空经济区将日益成为首都经济

发展的引擎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都临空经济区与成熟的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以及金

融街、商务中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北京市其他

高端产业功能区相比,在功能定位、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产业

层次等差距依然明显,临空经济区亟需转型升级。目前,临空经

济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尚未显现高端功能定位与临空特色。高端功能区是带动

首都北京核心职能升级的关键地区,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

区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集聚各

类国内外高端要素,体现首都科技、金融、商务等核心功能,已

经成为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成熟的总部经济区;反映首都

新时代科技与人文风貌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后奥运时代持续

发挥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会展和休闲娱乐功能优势。

临空经济区不仅单位收入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的高端功

能区,而且,临空经济区目前只是物流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国际

门户功能和临空服务功能两大功能优势尚未显现,难以对世界

城市高端经济功能塑造形成有效支撑。作为首都国际门户,虽

然近年来依托新国展等资源,举办过北京国际车展、中国国际

服装服饰展览会、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摩托车展览会等大

型国际活动,但明显缺乏持久国际化发展动力,由于城市配套

也未达到国际门户城市标准,难以形成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

吸引力,区域内也鲜有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国际权威机构和世

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航空相关产业以航

运服务、航空物流等实际运营服务为主,航空技术研发实力、产

品层次处于全市相对低端位置,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主要集中

在商务和商业氛围浓厚的东城区和朝阳区;区域支柱制造业企

业普遍处于价值链低端和中低端环节,在金马工业园等产业园

区还存在大量低端制造业,与机场关联度低,临空指向性弱,同

时,高端商务服务发展不足,国际会展、临空金融保险等新业态

尚处于起步阶段。

2.过于依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发展动力看,临

空经济区过于依靠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汽车工

业领域和空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投入对经济带动作用非常

明显,缺乏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2002年,现代汽车入驻;

2008年初,首都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同年,现代二厂投

产。在两大项目带动下,顺义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

132.8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542.4亿元,进而增长至2012年的

1103.2亿元,①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历史任何时期,分别是同期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1.95倍和1.69倍。②伴随2012年,现

代三厂投产,北京现代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同样,在另一支柱产

业———电子信息工业,索爱普天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使临空

经济区在某些程度甚至形成“一企一业”极不合理的产业发展

格局。而且,绝大多数大型外资企业处于组装加工、一般零部件

生产等价值链低端环节,如区内支柱企业———索爱普天基本以

手机总装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本地民营资

本规模小、不够活跃,对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巨大挑战。

3.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缺乏研发支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在全市所处地位

较低(见表1)。2012年,顺义区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仅

相当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区的2.6%和

3.1%。顺义区R&D投入水平也比较低,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无

科技活动,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

公报》显示,2010年,顺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

47606.7万元,居全市第七位,仅占全市的4.19%。

表1北京市与顺义区科技情况对比(201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顺义区统计局网站

造成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载体

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海淀区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大孵化器、清华科技园等众多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顺义除

了拥有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几乎是一片空白;顺义科技创新

平台也多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缺乏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平

台。同时,顺义区保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也不

健全。

4.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金融、会展等关联产业开始向

临空经济区集聚,但产业层次总体不高,由于缺乏高效率制造

业集群带动效应和高端消费群体集聚效应,临空经济区现代服

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发育缓慢,金融业发展水平是

衡量城市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顺义金融业与处于首都

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相距甚远,占全市比重也不足2%,在

全市金融发展格局中尚未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同地区特色产

业如航空、汽车等领域结合的金融业务发展水平欠佳;金融发

展环境有待改善,缺乏金融发展平台以及相应引导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奥

运时代在全市蓬勃发展,拥有区位、资源多重优势的临空经济

区应是发展该产业的重点区域,但2012年顺义规模以上文化

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7.33亿元,仅占全市的1%,[16]除会展业

外,其他业态影响力明显不足。

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如大型商业中心、经济酒店、高档会所、

主题公园等,在临空经济区也几乎存在布局空白。

四、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

伟目标,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北京城市功能将提高到新的高

度。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

用,是首都北京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迈向世

界城市的关键所在。临空经济区作为国际门户和全球结点,高

端引领是永恒主题,未来将以“创新、国际、临空、总部”四大元

素作为发展主线,打造突出国际门户形象和彰显临空经济特色

的高端功能区。

(一)构建创新发展平台

临空经济区通过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不断提升创新示范功能。首先,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平

台,2009年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正式出台,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将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年底,国务院

批复中关村“一区十六园”规划,顺义首次拥有中关村园区,成

为中关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发展带的重要结点,中关村顺

义园主要位于临空经济区内,今后可以分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金种子工程”等政策红

利,对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中关村

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主的其

他园区合作,依托临空优势,争取建立多个影响力广泛的中关

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次,积极搭建包括技术交易平台、信息

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在内的创新服

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水平,并带动金融、信息、咨询、

法律、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再次,建立与海内外著名高校

和科研院所合作平台,特别是加强与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

大等拥有航空航天相关优势学科的高校合作,吸引高校建立技

术研发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逐步抢占国内

外科技制高点。为配合上述三大创新发展平台运作,顺义区要

适时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

(二)增强城市国际机能

全球范围内基于时间概念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区位选择的

临空指向愈发显著,以此为契机,临空经济区通过不断增强城

市国际机能,逐步发展为国际高端要素的战略高地。一方面,依

托拥有部级综合保税区的竞争优势,引导国际知名企业总部

向临空经济区“流”,继而吸引国际权威机构,使临空经济区成

为汇聚国际高端要素的新亮点。中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

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和加工区、保税物流

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中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

惠的经济区,是世界级开放平台,目前,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将保税业务和国际研发项目在综合保

税区内开展;CBD的跨国贸易公司研究探讨在综合保税区内设

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也在探讨合作开展离

岸金融业务模式,临空经济区应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动综合保

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其他产业功能区优势互补,在其他产业功能

区经营、达到一定投资强度或税收水平的国际知名企业总部依

然享受综合保税区税收、外汇、国检、海关等全面优惠政策。另

一方面,营造临空经济区国际性文化氛围;推动高端商务和休

闲服务业发展,建立商务会所和主题公园;结合顺义新城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建设国际学校和一流的医疗卫

生机构,全面满足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权威机构的海内外高层

次人才生活、休闲、交往需求,使他们“留”在临空经济区。

(三)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临空经济区塑造经济新形象,彰显临

空特色的重要路径。考虑临空经济区既有产业基础,结合北京

市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将重点培育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

空航天、文化创意四大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

沿动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具有全球领先

水平的产品,通过自身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

展,吸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在临空经济区集聚。航

空航天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临空指向性强,是

大都市临空经济区重要产业选择,应为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

间,对于军用航空航天高科技项目,可通过搭建科技研发、技术

转化、市场交易、资本运作、人才培训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

亮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要力争对全球文化发挥重要影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16]临空经济区应依托优势

资源,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突破。会展业是首要发展产业,其作

为国民经济“助推器”,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17]不仅能给自

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刺激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通讯、

物流等多个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区拥有北京市最大会展中

心———新国展,占全市专业展览场馆展厅使用面积的30%,通

过举办国内外影响力突出的会展活动,将塑造国际都市新形

象,并带动区域服务业全面发展。此外,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

和休闲旅游也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业态,依托航空、汽

车等支柱产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以中国文化艺术全球影

响力日益增强为契机,设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造展现中

国文化特色、融合中国时代风貌的创意农园,赋予休闲旅游业

新内涵,满足国际商务人士的文化需求。

(四)建设总部经济型高科技园区

临空经济区将以总部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建成体现总

部特色的临空型高科技园区。总部经济对所在区域具有五大经

济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

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18]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临空经济区现

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竞争力提升、就业水平提高

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今后逐步引导既有企业低端价值链环节向

区外转移,仅保留部分区域影响力大的支柱型企业生产线;新

进驻企业基本表现为办公、研发、设计、商务展示、营销、资金管

理在内的总部特征,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少量中试环

节,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大项目可建立高、精、尖产品生

产线。总部型科技园区会带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

性服务企业集聚,临空经济区将发展成为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动

力,拥有强大社会资本,一流创新服务平台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总部经济是占据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型经济形态,为使总部型科

技园区顺利发展,需要构建交通与通讯、科技与人才、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六大支持系统(见图1)。

图1总部型科技园区的六大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

究,2011(3):72-78.

[2]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teStawa.Jobflightandtheairlineindustry:theeconomicofairports

onChicagoandothermetroareas[J].FederalReserveBankofChicago,

January1992.

[4]Ko'ConnoR.airportdevelopmentinsoutheastasia[J].Journalof

transportGeography,1995:3(4).

[5]曹允春.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

(3):60-63.

[6]王志清,欧阳杰,宁宣熙.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

工业经济,2006(3):53-59.

[7]傅毓维,李栋梁.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临空经济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3):170-171.

[8]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新经济地理视角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

济问题探索,2009(2):49-54.

[9]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

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6):93-95.

[10]周少华,韦辉联.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J].中国国情国力,2009

(11):57-59.

[11]吕斌,彭立维.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7(4):11-15.

[12]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

题探索,2006(12):4-8.

[13]李非,王晓勇,江峰.临空经济区形成机理与区域产业结构升

级———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学术研究,2012(1):74-80.

[14]马永斌,刘帆,王孙禺.科技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

分析———基于剑桥科学园与筑波科学城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

2010(6):32-34.

[15]王兆宇.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临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

究,2012(3):167-169.

[16]祝尔娟,叶堂林.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10:349.

[17]张河清.会展旅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城市建设背景篇8

近几年伴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北京交通出行环境不断复杂化,交通安全隐患在增多。北京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设施得到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则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历史上的城市分割布局导致的交通拥堵及早期修筑道路遗留的问题,是北京交通拥堵无法逃避的根源。在当时国内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和车辆都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问题并不突出。可是由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叠加,近些年拥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北京早期交通线路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到日后北京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因为多种原因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路线。如:西客站周边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很多,拥堵是家常便饭。北京不少立交桥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建国后北京的立交桥在短时间内建成很多,在当时条件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仓促的时间导致设计上的诸多纰漏,最后造成不少立交桥上不去、下不来、司机见了晕头转向等情况,使得拥堵更为频繁易发。

而当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引发新的道路需求,而交通需求总是超过道路供给。也就是说,不管政府投入多大的人力财力,结果必然导致交通拥堵,“当斯定律”描述的情形对于分析今天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有效[1]。城市建设应该规避交通设施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同时重新规划不合理线路设计。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减小,北京市中心的常住人口在一定时期之后会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交通承载力,可逐步对不合理的路线等进行重新改建。

二、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从人口规模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交通出行量逐年增加。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1538万人增加到2018.6万人。人口的绝对数量从两个点导致了或者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是公共交通工具和线路相对有限,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出行需求。二是私家车保有量极高。2011年,北京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498.3万辆,其中私人拥有量为389.7万辆,分别为2005年的1.9倍和2.5倍。人多车多,加之交通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堵车几乎成为北京的“风景线”。

(二)从公共交通发展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北京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压力日趋紧张。北京于2006年、200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通过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全面更新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网、实施低票价、设立专用道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2]。2011年北京市居民出行中公共交通的承担率突破40%,但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60%-80%的公交承担率相比仍显较低。2011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为15条,运营线路长372公里,比2005年增加258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1319公里,比2005年增加6623公里,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全市城市快速路达到263公里,干线公路里程达3462公里,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4.3%和15.6%,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从63.5%提高到88.6%;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为740条,比2005年增加118条,运营线路长19338公里,运营车辆达2.2万辆,比2005年增加0.3万辆。整体来看,北京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北京地铁为例,存在有的站点之间间距过大而又缺少其他公共交通补给等问题。

(三)从道路面积看北京交通现状

2011年底,北京市公路道路总里程达到了28446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达9164万平方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得到提升。道路供给总量逐年增加,供给结构也有小幅度调整。但从实际运行结果看,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仍客观存在,城市道路设施仍显脆弱。除道路、车辆及行人之外,北京交通还应考虑行政管理和优化配套公共设施。建议设置更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可遗憾的是,机动车经常占据自行车道,有的路段甚至没有自行车道,或者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没有任何隔离等,这都增加了绿色交通的危险系数。因此,与城市道路交通相配套的诸多公共设施和服务都需进一步完善。

(四)从机动车拥有量看北京交通状况

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增长明显,各类汽车的年增长率都很高。如2011年,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高达498.3万辆,为2010年的103.6%。

三、北京建设智慧交通的理论与实践

(一)智慧交通的形成机理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功能之一。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多信号非接触传输问题、通讯规约问题等。

北京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奥运交通指挥中心、出租汽车调度及浮动车信息采集系统等。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应用系统”为框架,涵盖171个子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包括指挥调度、交通控制、交通监测、交通信息服务等[4]。近年来建成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是全市交通综合运输协调、交通安全应急指挥、数据共享和信息中枢。建成了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实现了全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智能化运营调度。拓展道路交通违法监测系统应用范围,首次在公交车辆安装110套移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占用公交车道的违法行为[5]。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在toCC、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交通”的理念。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通过移动计算、智能识别、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技术,形成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指将电子、信息、通讯、控制、车辆以及机械等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并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交通状况,使交通发挥最大效能的系统。从智能交通系统到构建智慧交通体系,需要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出租车与公交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港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智慧交通应用系统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水平[6](图1)。智慧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数字化和控制管理的智能化基础上,“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处理能力”是智慧轨道交通的基本特征,它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全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为支撑,构建和展示“高效、便捷、安全、可视、可预测、环保和智慧”的、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综合性轨道交通系统[7]。同时发展智慧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8],符合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北京智慧交通的实践状况

智慧交通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些成功实践例子。如,新加坡采用的“智能交通预测系统”,由计算机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接合式电子眼以及道路计价系统组成,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预测交通流量,帮助交通控制人员预判、管理交通流,防止交通堵塞。瑞典斯德哥尔摩启用新智能收费系统,使交通量减少22%,排放物减少12%-40%。

北京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由交通流自动采集、分析、处理及信息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指挥调度综合集成系统、交通管理数字化执法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交通安全控制系统、对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交通管理宽带网络及通信系统八个子系统组成[9]。北京市已经开始试点“智能停车位引导”建设,在道路两侧建设引导停车的路牌。另外,为实现“公交优先”原则,北京出台了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专门政策措施。其中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解决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10]。据调查,北京市顺义区的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总投资386万元,由指挥平台、车载定位系统、车辆和场站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组成,目前已在顺义区内的48条线路469辆公交车、4处公交枢纽、16个公交车站安装了指挥监控终端。调度中心通过公交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GpS)、在重点站台安装监控系统等措施,实现对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车内图像采集。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能够根据监控各种数据采集结果,判断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发出指令,调度全区公交运行。通过卫星定位和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速度、所在位置、是否晚点等信息。此外,系统设置了报警功能,对车辆甩站、超速、严重堵车、首末班车不准时等进行提示。指挥中心人员根据各种情况,通过系统向安装在公交车上的GpS显示器发送短信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指挥中心的话筒向司机发出语音提示。每辆车的司机座位旁都安装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司机可通过按钮向指挥中心报警。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运行以来,顺义区境内公交正点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公交服务投诉类纠纷显著减少,市民乘公交出行的意愿明显增强,境内公交刷卡率由86.36%提升到89.47%。

参考文献

[1][3]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界,2011,(3):12-21.

[2]庞世辉.北京绿色出行与发展城市新型交通系统的构想[a].北京市交通委,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编《探寻北京交通—世界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C].2012,1.

[4]缪明月、高爱霞、戴帅.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智能交通管理理念诠释及发展展望[a].段霞主编.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

[5]刘小明、王兆荣、陈燕凌,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a].张耘主编.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1-2012)[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佚名.“十大应用体系”:让城市充满“智慧”[J].宁波经济,2010:30-31.

[7]曾华燊、朱怀芳.论智慧轨道交通及其系统架构[J].计算机应用,2012,32,(5):1191-1195.

[8]陈静、张景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5):70-72.

城市建设背景篇9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社区在河南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河南省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焦作解放区在社区建设中以其突出的特点,为全省城市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及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焦作解放区

中图分类号:D4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18-02

作者简介:陈蕾(1983-),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0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首要就是要“把基层的关系理顺,要把基层的要素激活,要把城市基层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管理好,这是进行城市社区建设是必然选择”。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社区在我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省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但是目前,许多城市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社区体制管理不顺、社区服务目标错位、社区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放区作为中国社区服务信息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城区等,可以通过实践调查解放区社区建设的存在的问题的典型问题、提出一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对河南城市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选择焦作市解放区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解放区社区建设的实地调查,对解放区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建设进行路径探讨。

1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社区工作推进很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就解放区而言,其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1政府权力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社区自治程度低

一是体制性障碍。我国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现实是多数的社区居委会都依附于街道办事处,在具体的操作中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无法真正地发挥自身的民主自治职能。由于部分新兴的社会组织与街道、居委会之间的关系缺乏法律上的规范,难以形成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此外,政府部门职责功能模糊不清,有些方面缺位,没有对社区组织等团体进行良好的指导;而有些方面又越位,一些理应由社区组织负责的事项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二是社区自治意识欠缺。尽管社区自治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距离真正实现社区自治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各项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1.2社区资源的动员和整合不足,社区服务发展水平低

近年来,尽管解放区社区服务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居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居民对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社区文体活动方面的服务满意率相对较高,而对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等方面满意率较低。目前,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社区针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范围比较窄,二是政府提供的社区救助基金规模比较小,三是社区救助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四是政府提供的社区救助范围和程度有限,对于因病致贫的社区群体的救助很有限。孤寡老人、失业下岗工人、低保户等贫困群体的基本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1.3居委会组织动员能力弱,居民参与率低

社会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从解放区的社区建设来看,应该说在社会参与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居民和辖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从更高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要求来看,其社会参与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居民对社区参与意识薄弱,参与主体单一,总体参与率低,对社区缺乏认同感;社区居民参与多,驻社区单位参与少;居民以个人形式参与的多,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参与少;政治性的社区参与少,非政治性的社区活动参与多。这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状况,对社区自治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因此,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是加强社区自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2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1以增强社区自治为重点,提升社区居委会动员和整合基层社会的能力

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社区建设,必须要求具有政府指导规范,但并非意味政府包揽社区建设的一切工作,也并非意味社区建设是政府职能在社区的延伸,因此,城市社区要去除“社区政府化”的错误倾向,确立自主、自治的管理观念,从本社区的实际出发,开发社区各种资源,发挥居委会的主观能动性,创立多元的管理新模式,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完善民主议事、居务公开制度。社区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居民委员会对全体社区成员负责,定期向社区成员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在全体居民的监督下,完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如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并将日常性的居民监督和周期性的论坛监督结合起来,对社区事务进行民主监督。

2.2增强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能力,形成社区建设合力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社区意识。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宣传教育,行成“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二是要使广大群众都能接受得到宣传教育,三是注重宣传教育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居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同时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协会把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联系起来,增强社区民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创新社区自治参与制度。城市社区居委会可以依据本社区的自治情况,规定社区参与的规模和程序,对于社区组织的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情况,在时间、形式、规模方面多加考虑,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也应宣传到位,激发每位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提高服务水平,把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

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它不仅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救济金、廉租房、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等民生需求,还应包括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需求,政府方面,需加大公共住房、基础设施(免费公园、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大众设施等)社会性支出比重,让低收入群体也能够获得均等化的底线服务。多方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应建立以社区服务等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为基础,成本低廉的,能够弥补现有社会保障机制不足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充分发挥社区服务,非盈利部门和志愿者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中的作用,并使社区服务、非营利部门和志愿者的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4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体系,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①加强社区文化行为层面的建设。组织各种社区公益性文化,诸如社区政府和社区慈善机构或社区企业等为社区居民举办的文化活动,如心理咨询讲座、生活常识讲座、老年人书法展览、退休工人合唱会等。②加强社区节庆活动,如社区政府或文艺团体、文艺公司举办的地区性或社会性的民俗、文艺类活动,不仅增加了社区成员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机会,也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加强城市文化制度层面的建设。政府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健全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完善社区建设的工作制度,创立一套维护社区稳定的道德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法,经社区外在的制度规则与规范与社区居民内在的良好道德体系结合起来,社区就能形成井然有序的社区秩序。④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观念层次的建设。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向全体居民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3社区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创建了“服务型”社区。为辖区群众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建立“爱心超市”,缓解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对养老机构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困难、空巢老人发放“代币券”。辖区3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和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康复站(室),配备了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和康复知识读物。创建了“文明型”社区。解放区在每个街道、社区均开辟了文化广场,这些阵地做到了场地设施规范,标志统一,专人管理,并全部向居民免费开放。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区、街、社区不同层次地组织多场文艺演出及体育竞赛活动,丰富群众假日生活。创建了“学习型”社区。解放区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在每个社区都成立市民教育培训中心,为居民传授社会公德、心里咨询、家庭教育等知识。创建了“安全型”社区,目前,焦作市已建立平安服务网,构成“整合治安防范力量、化解群众治安矛盾的枢纽”;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和流动人口管理站;开展“aaa”级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连续三年被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城区。

4结论

本文以焦作市解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解决了社区建设社区体制管理不顺、社区服务目标错位、社区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焦作市创建了“服务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建立了平安服务网,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单普普.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城市建设背景篇10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之伴随的则是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的从农业向非农业用途急剧转移。在城市用地需求日益增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在广大农村地区却有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被有些学者称为是继“土地革命”、“”、“土地家庭承包”之后的中国农村“第四次土地革命”。然而,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定了很多不合理的限制,因此,面对现实,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和制度设计,已是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现状

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法律生长的土壤,经济的发展呼唤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当土地供给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快速的城市化需求时,当原有的土地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而立法者又没能及时修正时,突破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行为不可避免。虽然国家法律原则上禁止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但自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以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下交易、变相流转从未停止,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隐形市场一直处与半公开状态。这在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的东部沿海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尤为典型。该地区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大多是以土地经营为主,即以土地出租或在土地上建厂房或商铺出租等形式获得土地非农收益,既是农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农民最直接稳定、最为长久的收益保障。据统计,珠三角地区近些年通过自发流转方式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际超过集体建设用地存量的50%,即使在粤东、粤西等地,这一比例也超过20%。目前在我国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都存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情况,法律规定跟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现行土地管理立法重新审视。

二、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路径选择

1.修改土地管理立法,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合法化。实践证明,立法上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严格限制性规定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量的私下交易行为。立法上还应当继续坚持这种已被证明了并不成功的“堵”的制度吗?显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3月决定以安徽芜湖市为全国首家惟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为期3年。随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步效仿,出台了一系列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地方性规章。事实上,广东省政府早在2003年的《关于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上市流转。2005年6月23日广东省又《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正式允许省内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同时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这说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化具有了政策上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急切需求和各地政府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积累了大量经验为立法修改打下了基础的趋势下,加快修改完善土地相关管理立法,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合法化毋庸置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改变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统一地权,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价、同权”。我国法律上将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分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这两种所有权在所有制基础上是相同的――均为公有制,只不过公有制的层次有所区别。但长期以来的全民所有制优于集体所有制的细想在法律和事实上导致了全民所有权(在我国表现为国家所有权)地位高于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要服从国家所有权的认识,进而在土地所有权领域,集体所有权的只能被弱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土地收益来源总是被限制在农用上,国家和集体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二元分割管理体制就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产物。但是从法理上分析,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不同,并不能表明国家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地位不平等,相反,法律应该体现平等保护两种不同的所有权,赋予不同主体之间相同的法律地位,并受平等的法律保护。

3.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实现权利主体土地利益的平衡。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即使我们制定了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定,而不对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对土地的征收规模不加以控制,那么集体土地征收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之间的冲突仍难以避免。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去考虑,土地权利人自然愿意选择能给自己带来较高土地收益的流转方式,并且希望自己对于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不仅会助长农村土地私下流转的冲动,而且政府的征地行为也会遇到更多的阻力。要想改变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混乱局面,其治本之策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诉求。中国长期的土地利用实践也表明,任何形式的对农民土地的利用都必须处理好对农民的补偿问题,保障农民得到合理、公平的土地收益,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王菊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障碍与空间[J].政治与法律,2008,(03)

[2]王权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