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十篇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十篇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0:39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新媒介 儿童文学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对当代儿童文学来说,杨红樱无疑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有数据显示: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所有作品的销售量已达2600万到3000万册之间。在2008年前六个月,少儿畅销图书前180个席位中,杨红樱一个人独据71席。

事实上,儿童读者对作品的热捧,往往与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儿童教育、儿童伦理等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新媒介环境人手,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儿童文学内部的一些基本变化,探究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呈现的基本特征。

一、媒介变革与儿童文学转型

随着传媒社会的到来,媒介力量正以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推动社会发展,裹挟着人类生活前进。新媒介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幻觉世界,它们还是新的语言,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力量”。媒介的意义不再只是在于它的工具性,媒介正在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在媒介的冲击下,文学形态、文学格局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随着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摄影、网络等新电子媒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些新媒介很快成为文学的重要载体。新媒介在改变文学传播方式的同时,也逐步改变文学的形态和基本格局。新媒介不仅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内容,同时也给整个文学活动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全德尔(marciaKinder)在提及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时,说道:“自从电视开始在美国家庭普及,这项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儿童步于叙事便扮演起重要的角色。”wCBS的教育关系部主任杰克布莱辛顿(JackBlessington)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以电子为中心的社会。印刷品会使一切事情的速度减慢下来。”。事实上,新媒介对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它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就文学创作主体而言,新媒介时代打破了已有的文学体制,消解了传统的文学等级制度,降低了以往文学资质认证的门槛,破除了文学发表、传播的所有壁垒,使“人人都能当作家”成为可能。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作家数量成倍地增加,各种校园写作、网络写作层出不穷;原本存在于电影、广告、电子游戏中的技巧、方法、内容等,也都进入了儿童文学的视野,并在逐步地改变儿童文学的基本面貌。

二、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特征

传统的儿童文学是一门正宗的语言艺术,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表情达意的。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今天的儿童文学,借助的媒介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新媒介载体已经成为包含图像、声音、音乐、文字等在内的综合载体。因此,在媒介的冲击下,儿童文学的存在本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文学意象、文学结构、文学语言都呈现以往文学形态的基本特征。

1、多样化的文学意象

儿童文学意象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形态之一,也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寄寓情思的心灵创造。在儿童文学存在方式、传播方式、创作主体的艺术感觉和思维方式等面临新媒介带来的冲击时,儿童文学意象也在转型中呈现出与传统儿童文学差异巨大的表征。

首先,儿童文学意象的跳跃性。在新媒介时代,由于节奏的加快,出版周期的缩短,作家的创作过程,更加随性。创作者往往抓住一个偶然闪现的意象快速地写下去,什么时候卡住了再换新的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承接更加富有跳跃性。无论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笑猫日记系列》,还是伍美珍的《同桌冤家》、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等,这些作品中文学意象几乎没有心灵的推敲和打磨,也没有经过刻意地布局谋篇,在意象和故事的选择上,极富有跳跃性。有些作品在意象与意象链接之间还缺乏最基本的情感逻辑。例如,在《淘气包马小跳》小说中,作者为了突出马小跳的调皮、勇敢、聪明的形象,讲述了发生在马小跳身上的许多事件,但是,有些事件却相互矛盾。对儿童文学意象的随性和跳跃性,引发了人们对其文学价值的重新思考,人们担心这种随性和跳跃会影响到儿童文学的文学价值。这也是今后儿童文学将继续探索、讨论的新课题。

其次,儿童文学意象的反复性。在电影电视技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文学作品的出版周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读者的消费倾向与心理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操纵着文学艺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对儿童读者而言,他们一旦熟悉文学作品的某一角色之后,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那些角色有关的新书。所以,儿童的这一特殊需求使得儿童文学作者对文学意象、文学主题处理上,都具有反复性。作为新媒介时代的特殊现象之一,就是儿童文学系列书的出版。无论是全球最畅销、印刷就超过了一亿册《哈利波特》,还是印刷超过3000万册的杨红樱儿童小说,这些持续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采取系列书的形式,对其塑造的经典意象、文学主题进行反复地描写、叙述。儿童文学作家桑达克在评论他自己的作品时说:“重点不是我是否有原创的想法,而是我善于拿着相同的想法反复变化……那是一种艺术的需要,一种为力量驱使的幻想着迷,而且要聪明到会作变化,就像莫扎特的变奏曲,曲子好像你浑然忘了那些变奏曲其实都是同一个主题。”

2、交互式的文学结构

在文学结构上,新的儿童文学结构正在形成并影响着今天的儿童读者。如果说印刷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线性的文学结构,按照一字一句、一句一段排列的顺序,按照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逻辑序列,平铺直叙地构建文学作品本身的话,那么,今天的儿童文学则是一种多元、交互式的文学结构。对电影而言,“将故事发生的顺序打乱,摒弃线性时间,根据需要对情节进行拼贴和重组,使得整个叙事,过程类似于拼图,从而使整个故事更加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这种打破了传统印刷书籍的固化、线性的顺序,采用非线性的、块状结构,组成一个多元、重叠的多重时空的电影叙事手法,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已经被作家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并且深受儿童读者的喜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知识结构,对故事情节随时进行非线性的重新组合。因此,当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结构呈现这种交互式结构时,看过电影、动画的儿童读者,在阅读文

学作品时会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作品也因此与儿童读者迅速建立起一种阅读的亲近感。例如,在杨红樱的小说中,作品很多都采取这种交互式叙事结构。在《淘气包马小跳之名叫牛皮的插班生》一书中,在讲到“取一个中国名字叫牛皮”这一章节时,作者叙述给外国插班生取名的时候,又同时穿插了丁文涛想免费陪练英语、安琪儿出水痘等故事,这些故事既是穿插其中,又可以独立成章,作者随时进入其中的章节,都不会受到前面故事情节太大的影响。这种叙事效果类似于拼贴画的组合,随时撕去一张,不影响整体画的效果。

受到网络文学影响,新的儿童文学结构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姿态。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它借鉴了网络文学“在多个维面的交叉点上,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具有无限大的结构空白和读者参与创造的浩瀚空间。”。开放的写作姿态,消解了传统儿童文学的边界,打破传统儿童文学的封闭结构,呈现一种流动性的开放性结构。在文学结构中,它有着众多的交互式开放节点,可以伸向其他任何地方的相关文本。这种结构特征,使得儿童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读者阅读时,可以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予理睬。这种个性化阅读贴近了成长于新媒介时代的儿童读者需求。

3、图像化的文学语言

在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化趋向成为儿童文学的艺术特征之一,这种图像化趋势使的影响下,今天的儿童文学语言具有很强的图像性。这种网像性不再单指视觉化的图片,是一种视觉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儿童文学作品里,儿童文学语言文字中呈现的是直观、形象、轻松等特征。杨红樱、饶雪漫、伍美珍等创作的儿童文学,因为作品轻松、直观、愉悦、快速的“图像”性描述,适应了新媒介时代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畅销作者。“读杨红樱的畅销作品。眼前有“图像”不停地转换,不会让读者停下来品味、思考,这与经典儿童文学的文字阅读状态迥然相异。图像的设定也相当随意。这里,作者所说的“图像”就是指的是文学语言的视听性。在写作上,儿童文学作家作者们也更加倾向选择充满声音和旋律的词组,甚至这些词语不一定与作品的内容有多大的相关性,重要的是,可以增加作品的可看性。例如,在杨红樱小说中,或者有刻画喜欢玩成语接龙的人物、或者有玩成语接龙的场景,这些人物和场景对小说的作用并不大,有的甚至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杨红樱小说却十分青睐这种成语接龙的语言方式,因为正是这些大小不一、字体变换、带有节奏欢快、旋律动人的图像性文字,能大大激发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2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影像诗性

美在于情。感情的抒发直接关系到文学创作主题的表现。求真向善将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美的实质,是儿童文学电影改编创作的力量源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主题倾向于对真善美的呈现与演绎。这一主题构成了电影影像艺术的主要思想内容。从当代儿童生活和生命体验出发,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世界进行影像阐释,重新发现被遮蔽的儿童世界。建构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诗性传统,对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电影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来说,要想建构儿童电影改编的诗性传统,就必须要认识到改编的美学价值,从两种不同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找到诗性的本源。儿童电影贮存诗意,张扬诗性,用优美的电影叙事语言和唯美的画面艺术地表现电影深刻的主题和丰厚的意蕴美,寻找文学艺术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唤醒生命的方式。诗意在电影文本上流淌。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户。[1]电影的情感触角延伸了观众的情感世界。当然,未来仍然很艰难。当代儿童电影的主题呈现模式化类型化的创作倾向,诗性文本题材枯竭。以朴真唯美、灵动自然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改编的艺术价值追求和回归自然的诗性创作理念,追求一种宁静自然的艺术境界,以文学的诗性浸润电影叙事空间,以此来构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诗性改编传统。

(一)电影画面的唯美清新

电影画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丰盈的艺术想象空间,清新美丽的画面可以带给人诗情画意的美丽愿景。要追求梦幻的叙事效果就要以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和具有强烈冲击力量的影像来完成梦幻工厂的制作。新颖独特的画面构图,鲜明的颜色对比,个性的造型设计是征服小读者的利器。要想能诗意地诠释生命与儿童精神,就要找到属于符合儿童审美情趣和精神向度的表现手段。电影《草房子》的画面精致唯美,素朴的格调,展示了独具油麻地乡村风情的自然人生画卷。该片运用诗意的视觉影像和草房子的独特造型,有着古典的美感,画面富有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朴实中见精致。《花季·雨季》通过各种鲜艳的颜色构成电影画面的颜色配比,表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们青春靓丽的人生风景线。灵动的画面构图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儿童电影对儿童性灵和精神世界进行了诗意化的抒写,让符号和图像在画面语言展现中成功结合。随着四维电影环境特效模拟仿真时代的到来,当代儿童电影不断以开放性的视野和全新的叙事理念来突出影视文本中影像画面的艺术美,建构立体逼真的画面。

(二)声音的情感交流

声音是情感表达的主要视听手段,与影像造型发生相互作用,并能有力地配合画面,开拓了电影叙事新的艺术世界——由声音所建构的“有声世界”。声音能抵达人类心灵深处,是营造情感氛围的重要叙事手段。电影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声音都能对电影叙事产生重要作用。渲染故事发生的情感氛围,刻画人物心理都依靠这一手段。在儿童动画电影《马兰花》中镜头就是以舒缓的背景音乐来展现叙事空间的。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就好像在清丽和谐、自然清新的山水画中游历人生。幽美动人的意境可以说是诗意叙述的典范。改编者突出了影片的古典情调和浪漫情怀,以动人的镜头语言和抒情性的音乐背景融合起来,展现了儿童影片自然清新的电影美学特征。

(三)意象的含蓄蕴藉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儿童电影的叙事中适当运用意象,可以适度扩展想象空间。儿童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就是通过宝葫芦的意象对电影神秘虚幻的情感氛围的营造和主题的象征寓意上起到重要作用。《扬起你的笑脸》表现了“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留在身后”的意境。其中对笑脸和影子的意象的运用,表现了孩子面对挫折和不幸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任何镜头中的意象显现,都是潜在的叙事符号,表现了电影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形成电影独特的审美基调。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文学改编的叙事诗性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改编也有叙事上的诗性特征,呈现出优美清雅的叙事美学特征,叙事技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诗意化,多元化,生活化,审美化,成为当代儿童电影中的重要审美特征。改编者能根据接受者的审美意图利用大摄影师的魔棒在电影院的屏幕展示生活中的种种诗意和人间万象。电影叙事的语言革命和美学原则革命已经成为当代电影革命中的重点。如何增加儿童电影的思想深度,不断拓展儿童电影反映的生活纵深面,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用想象赋予儿童生命体验与童心诗心一种灵动和飘逸,以个人化的故事叙事风格而独树一帜。正如罗伯特·麦基在他的著作《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所说的那样:“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一个生活诗人,一个艺术家,将日常生活、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诗,一首以事件而不是以语言为旋律的诗——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像是这样!”[2]他认为“电影美学是表达活生生的故事内容的手段”[3]。为了更好地讲述儿童电影诗性的故事,我们要轻装上阵,放下身上所背负的教化责任,构建儿童文学自己的故事形态,创作出表现当代儿童生活和儿童生命意识的电影作品。

(一)故事情节流丽曲折的浪漫化叙述

诗性改编传统需要儿童电影通过清新流丽的故事叙述和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诗性魅力。这是电影文本对文学的敞开性支撑,使文学中的故事诗意地栖居在各种题材的电影文本中,最终实现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让故事变得更有浪漫诗意,将是儿童电影制胜的不二法门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文学的蕴藉传统和电影的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让由文学改编成的电影艺术作品在叙事手法上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电影中“意”和“韵”有更浪漫的表现。从《霹雳贝贝》充满幻想神奇和幽默曲折的科幻故事,到《渔岛怒潮》中惊险刺激的儿童团长与渔霸土匪顽强斗争的“剿匪故事”,到《一个都不能少》中由代课小教师孤身寻找失学儿童的朴实感人的真实故事,中国当代儿童电影正走向一个情景共生的新美学时代,诗性改编传统正在形成。儿童电影中情节的浪漫化是电影叙事美学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体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之意,展现电影故事的心中之场,体现了电影语言美学的艺术效果,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二)结构的反叛传统

叙事结构的诗性改编策略要更新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结构理念,在故事事件的设计上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敢于反叛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形成新奇的故事序列。儿童电影学会如何在惊奇自然中满足观众的情感。《飞来的青衣》采用的是“戏中戏”结构和《我的九月》的梦幻式心理结构相得益彰。《孙文少年行》则运用了双线复式结构,以老年孙中山的视角,来表现他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以浪漫的回忆体现其诗意化的叙事特征。

(三)人物形象的率真朴实

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是电影叙述的重要话语之一。儿童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诗性传统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是电影叙事美学的重要体现。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寻求诗性气质,通过诗意化的人物形象来观照整个艺术世界,表现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状态和人生遭遇。《走向十八岁》中主角姚小禾是一个有着天真梦想和浪漫情怀、美丽质朴的乡村女孩。《红衣少女》展现了少女安然懵懂的青春意识和初涉人世的复杂心态,表现了主人公的深层隐秘心理。

(四)叙事风格的清新唯美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文学改编风格在总体上呈现出自然清新、唯美梦幻的审美风格,影片充满诗意的自然气息,可以说是贴近童心回归自然的本真创作。无论是唯美清新的《草房子》,愁雾迷离的《城南旧事》,还是神奇梦幻的《马兰花》都是当代儿童电影中一首首自然清新的散文诗,体现出当代儿童电影文本回归自然和古典韵味的情趣与诗意。在清新自然的抒写中,通过清新唯美的整体风格表达对生命的体悟。在对儿童简单而纯净的生活观照中,用一方银幕缓缓展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一颗真挚的童心去表现和抒写人性。当代儿童电影在给儿童带来幸福体验和诗情画意的同时,也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儿童把优美的外在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时,把它比作人加以欣赏和揣摩,甚至把它作为人的生活美的一种隐喻和象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征对比自身加以观照时,艺术的自然美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这种自然美的实质还是人的美在起作用,是儿童用他自己的心灵加以“美”化,诗化了。在儿童的眼中,如刘勰所说“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把自己的感情寄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和外在环境,以新兴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学艺术对人性人情探照的深度引领进入一个更为宏观的艺术层次,具有历史感和哲理性,使得“情与物游而又不能相舍”。(黄孚:《诗序》)当然,与传统艺术诗画、文学艺术相比,电影能借助一些影像造型,凭借光阶、色阶的变化以及镜头的运动变化,可以更直观更准确细致地传达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要建构一种诗意化的电影叙事语言,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流丽鲜明的构图和细腻真挚的情感表现为主的诗性改编传统。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走过了一段不一般的诗意历程,却表现了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诗性表现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影响

儿童早期绘画有着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教师,只有从儿童的角度去看世界,充分观察儿童的作画规律,才能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地调整教育策略,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的创造和想象予以正确的点拨和鼓励,从而使儿童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儿童早期绘画的基本特征

儿童绘画通常由线条的描画开始,这一阶段称之为涂鸦,涂鸦更倾向于是儿童的绘画游戏,在经历了涂鸦阶段之后,儿童的绘画开始进入前样式化阶段。儿童会在这一阶段进一步了解绘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开始运用除线条以外的圆形和椭圆形,但他们不以基线作参照。儿童在早期绘画中出现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以简化的原则运用圆形单元,他们会接二连三地使用同样的图画单元。在儿童的前样式化绘画阶段,圆圈是他们普遍所偏爱的形状,这符合心理学对视觉研究得出的结论,即视觉总是对圆形形状有优先的把握,当刺激物比较模糊时,视觉总是自动地把它看成是一个圆形,此外,圆形的完美性也容易引人注意。

二、儿童早期绘画对教育措施的影响

儿童早期绘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对儿童的早期绘画教育必须要遵循儿童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因此,为了保护儿童的艺术天性,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首先遵循儿童艺术潜能的发展规律。对于儿童绘画天赋的保护要求教师不能损害儿童对于事物的直接性的情感反应,不能过早地将成人世界中的评判标准灌输给儿童,要尽量多为儿童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与空间,让儿童能够顺应天性去广泛地感受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儿童早期绘画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儿童的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对儿童观察生活的引导开始,应当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积累美的体验,加深对美的事物的主观理解。儿童的艺术创造教育则应当打破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方法、以临摹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旧思想,积极地提倡让儿童自由创造的新观念。

绘画是一个人对于客观事物以及自身思维的美好想象,对于儿童来说,早期绘画则能够挖掘儿童的潜力,拓宽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更能够有效地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研究绘画艺术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儿童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儿童消费者社会化发展阶段

在中国的各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入各种百货商场、超市等购物中心,全家人在购物天地里快乐地徜徉,尽情地购买。据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约4亿,全年儿童用品消费约6000亿元[1]。日渐增多的消费机会不但使儿童成为自己消费的主人,而且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消费决策当中,研究表明儿童所能影响的消费额可能占到全部家庭购买额的50%―70%[2]。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为此,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及其心理和行为特点,从而描绘出从儿童到成熟消费者的成长历程。

一、社会化与消费者社会化

社会化是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尽管不同学科对它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普遍认为它是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从出生到长大成熟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个体都是通过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渐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一个“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学会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至于改造社会,而且各自形成了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风格。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在此,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3]。

ward第一个将社会化的概念引入消费领域,于1974年提出了消费者社会化(Consumersocialization)的概念,即儿童获得作为市场消费者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个体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不仅着眼于现状,也为其适应将来社会角色的行为标准打下基础[4]。因此,儿童与青少年成为消费者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认知发展模式和社会性发展模式为我们研究儿童消费行为提供了两种理论依据[5],它们各有理论意旨与侧重。基于认知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考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发展如何影响其消费者社会化过程,而基于社会性发展模式的研究则试图通过分析儿童作为一个消费社会化个体阐释环境的功能影响。

(一)认知发展模式

1.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并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6]。他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对于消费者社会化的研究来说,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是我们较为关注的。在这些阶段中,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可获得的信息来源存在着巨大差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比较关注某一刺激物的感知特性,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更多地使用思维手段来感知环境的刺激;前运算的儿童以“自我中心”为特征,趋向关注事物的单一维度,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事物进行多维度思考;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为类似成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对具体和假设的客体与刺激物进行更加复杂的思考。

2.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处理器,而人的消费行为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即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7]。儿童面对各种大量的消费信息时,需要完成对信息的获得、编码、组织和提取的加工程序。因此,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以儿童的信息加工能力为基础将其行为特征分为三个阶段:有限加工阶段、线索加工阶段和策略加工阶段[5]185。有限加工阶段(7岁以下):此阶段儿童的信息加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学习情境中也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加工能力。其特征是调节能力缺失,即使在有线索提示的情况下,其使用信息存储策略和提取策略仍然比较困难。线索加工阶段(7―11岁):此阶段的儿童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存储策略和信息提取策略,但仍然需要一些明确的提示或线索。其特征是策略生成能力缺失,即他们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加工策略,但是在其需要的时候不能立即生成。策略加工阶段(12岁―成人):此阶段的儿童可以使用多种信息存储和提取策略,例如:言语标记法、复述及使用提取线索来获得记忆。

(二)社会性发展模式

儿童社会性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自我意识、同伴关系、亲子关系、道德发展、亲社会、印象形成及社会观点采择等,从消费者社会化的视角来看,我们最关注的是社会观点采择和印象形成两个方面[5]185。

1.社会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能力指人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8]。该能力与儿童的购买影响力和协商能力密切相关。塞尔曼于1980年提出了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5个发展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儿童只能意识到自己的观点。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儿童可以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或动机,但他们认为这只是由于人们所获得的信息不同而产生,并非是对同一情境的不同观点所至,因此儿童仍然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此阶段的儿童可以理解即使人们获得同样的信息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或动机,但是在思考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及时考虑他人的感受则要到下一阶段才可以出现。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这是社会往最重要的链接点。以劝说或协商为例,儿童在该情境下需要同时考虑双方的观点。社会性观点采择阶段(12―15岁以后),此阶段的儿童能从某一社会性群体的角度来思考他人的观点。

2.印象形成

印象形成是做出社会性比较的能力,这与儿童理解商品和消费的社会性作用方面存在密切相关。巴伦博伊姆于1981年提出了6―12岁儿童的印象形成阶段:行为比较阶段(6―8岁),此阶段儿童以自己的印象、客体的具体特征或行为为基础进行比较。例如a比B跑得快。心理建构阶段(8―10岁),此阶段儿童的印象形成以心理的或抽象的特征为基础,但不包括与他人的比较。例如a是乖孩子。心理比较阶段(11、12岁―成人),此阶段儿童以心理的或抽象的特征为基础进行比较,其印象形成趋向成人化。例如,a比B更加外向。

三、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基于上述两种发展模式,我们把儿童消费者社会化看做是儿童为了获得相关的技能、必要的知识和态度而在市场上采取的有效行动,即成为真正消费者的过程。该过程同样需经历若干阶段,即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和反思阶段[5]186。在这些阶段中,儿童的消费知识、决策能力和影响策略等均会发生显著变化。

(一)感知阶段(3―7岁)

该阶段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即关注消费的感性特征。其消费认知以感知性为特点,以商品的单一维度为基础,并且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商品的某些特征。由于编码和组织信息的能力限制,他们很难把单一的商品或购物经验整合成一个多重维度、多重视角的消费知识结构;在决策能力和影响策略方面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即单一和“自我中心”。其决策通常以有限的商品信息为基础,而且只关注商品的某一感知维度。以商品的包装为例,此阶段的儿童往往会选择包装较大的商品而非小的;与此同时,儿童对他人进行购买影响时,只能以“自我中心”的角度去劝说,而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调节影响策略。

(二)分析阶段(7―11岁)

该阶段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用更加具体、详细和理性的方式看待消费。其消费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开始区分广告、品牌、产品种类和价格等概念,能够理解比较抽象的消费信息(如广告的动机),并学会在他人消费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与概括;儿童选择商品时会进行更多的思考,不仅考虑其外观等感性特征,而且加入了对商品基本功能和特性的理性考虑;此外,儿童对影响策略的使用也更加理性,能够采用他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或语言进行购买劝说。

(三)反思阶段(11―16岁)

该阶段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始关注消费的社会意义。其消费认知能力日渐成熟,能够多角度、较深刻地分析消费问题(如品牌定位)。他们往往通过思考和讨论进行反思,思维更具逻辑性。儿童选择商品时开始关注消费品牌的社会性含义。他们不断地定位并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希望融入相应的社会群体。此时,儿童对他人的购买影响也更具社会性含义。他们能够根据具体的购买情境灵活使用影响策略而非某一固定的劝说方式,以达到良好的影响效果。

四、结语

从儿童成长为成熟的消费者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经历感知、分析和反思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每个阶段儿童都呈现出不同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行为表现特征。为此,只要把握住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特征,就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消费教育,同时也能发掘出儿童消费市场的最大潜力。

参考文献:

[1]info.省略/201006/181718211002100100021068597.shtml.

[2]江林,黄远豪.培育儿童品牌忠诚的营销策略[J].品牌营销,2005,(5).

[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97.

[4]elizabeth,william,Richard.passingthetorch:intergenerationalinfluencesasaSourceofBrandequity[J].Journalofmarketing,2002,Vol.66,no.2:17-35.

[5]John.ConsumerSocializationofChildren:aRetrospectiveLookattwenty-FiveYearsofResearch[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9,Vol.26,no.3:183-213.

[6]baike.省略/view/1170608.htm.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特征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autisticdisorder),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即自闭症)较为常见,其产生,与遗传、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自闭症作为典型的心理疾病,可能对人的性格养成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具有严重的影响。

一、自闭症对儿童语言能力的严重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是由不同属性特点的人组成的,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又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以人们需要在彼此的意见交流过程中达成共识。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意见交流,人类社会才慢慢地从原始生态迈向了高度文明,我们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交流叫做交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际逐渐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交际能力也已经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必备、重要的基本能力。然而,自闭症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交际能力的缺失,这就导致自闭症患者与社会严重脱节,而一旦自闭症患者与社会发生脱节,就会导致自闭症人群陷入一种严重的恶性循环,难以融入社会。

二、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交际能力的建立,需要一个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作为支撑。而儿童时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想切实提高自闭症患者的语言质量,就必须对儿童时期的语言训练加大力度。虽然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不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意愿,但是这一时期的孩子往往通过简单模仿和机械重复,从生活环境中吸取了大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并可以通过对语言习惯的判断,初步掌握这一语言的运用方式,这就为孩子未来交际能力的养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在儿童时期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特征分析

落实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帮助他们架构起未来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闭症患者的交际能力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要想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方案,我们先要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特征方向去探究。具体而言,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权威报告显示,自闭症儿童平时说话习惯很少,并且即使是语言表达,也仅仅是用几个字来完成。

2.多数自闭症儿童对主谓宾关系概念不清晰。

3.词汇量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水平。

4.自闭症儿童没有与人沟通的主动性,哭、闹、喊、叫是自闭症儿童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

四、如何更好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能力训练

在制定培训自闭儿童语言能力的培训方案时,最有效的途径是结合自闭症儿童语言特征的具体情况。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先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世界,然后适当地增加自闭儿童的词汇量,最后试图激发自闭症儿童的交际积极性,充分保证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培训的质量。

众所周知,儿童对陌生的事物天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奇,这是儿童的天性,即使是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要想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内心,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落实。当自闭症儿童的内心被真正打开时,我们再对故事里面的重点内容进行重复和强调,争取在自闭症儿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自闭症儿童对常用词汇的记忆,并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利用孩子爱玩的本性,在一些小游戏中,将词汇具体化、实物化,进而在自闭症儿童的心中建立起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联系,落实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训练。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与自闭症儿童的日常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向他们进一步强调主谓宾关系,加深自闭症儿童对说话习惯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心理疏导、游戏辅助等手段,激发自闭症儿童讲话的热情,鼓励自闭症儿童用语言表达情绪。

总之,正视个体差异,强化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培训,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沟通能力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其与社会脱节,陷入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冯兰云,郑艳君.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与康复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10(02).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7

摘要:儿童的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对于性格等类似与社会因素相关的特质,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大众传媒影响着儿童的性格发展,童话中的经典之作《格林童话》中男性和女性在性别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性格特点更多的偏向于意志或理智,而女性更多偏向于情绪或理智,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发展。

关键词:童话;人格;性格;心理健康

一、引言

童话是一种特别的儿童文学品类,是有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和想象特点的文学形式,是每个人心灵成长的起点。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以丰富的想象、多变的情节、传神的描写和奇幻的意境深深打动着每个少年儿童,而且对少年儿童性格的形成,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处于一种与自然、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之中,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发展机能与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具有相对理想的人格特征[1]。

性格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在影响性格的后天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早期经验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经历和社会转折因素,文化沉淀因素和学校教育的因素等等。家庭的因素包括家庭早期教育的方式,父母的态度等,家庭的结构和出生的顺序。孩子自出生落地,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环境,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个时期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影响,性格迅速形成的时期,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已有论文比较了北京远郊区297名来自不同家庭结构儿童的性格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三代人家庭的儿童。非独生子女在独立性、坚持性、任性、与人关系、自我中心、劳动态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女孩在独立性、坚持性、自尊心、与人关系、劳动态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这些结果都表明家庭的结构对儿童性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3];也研究表明在同一个家庭,所有的孩子都由同一对父母所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然而由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顺序不同,性格也不相同[4];在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下的双胞胎能够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有研究表明过量的甜食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怪癖[5]。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态度、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师的性格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6]。有人研究了从弗洛伊德、阿德勒和霍妮的理论,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不容忽视,一个人的良好早期经验将有益于其一生[7]。

在众多对儿童性格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中,大家比较多地研究了家庭因素,早期经验的因素,学校教育的因素,而大众传媒的作用很少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将研究大众传媒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童话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对儿童的性格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理论上帮助完善影响性格的因素,其目的在于帮助家长和教师选择有利于儿童性格发展的童话故事,传播童话中有利于儿童性格发展的思想,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童话起源于民间传说,反映了人类集体的记忆和人类生存的经验,但是和其他传统文学不一样,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了性别差异的烙印。

翻开世界童话史卷,有三位作家我们无法忽视:法国的夏尔・贝洛(Charlesperrault),德国的格林兄弟(Grimns)和丹麦的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en)。他们为童话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各自时期的卓越代表。本文以格林童话为例,分析童话中人物性格的差异,揭示传统童话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二、《格林童话》中人物的性格分析

人格是心理中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一个领域。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独特性

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的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以下是从童话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性格。

(一)童话中的人物性格统计。

《格林童话》共215篇,其中涉及人物性格的有172篇,占童话总数的80%,未涉及人物性格的童话43篇,占童话总数的20%。在172篇涉及人物性格的童话中,男性人物所涉及的重要性格特征包括勇敢、理智、善良和邪恶、勤劳和懒惰、忠诚、诚信和说谎、自私和贪婪等,女性人物所涉及的主要性格特征包括善良和恶毒、勤劳和懒惰、任性和傲慢、诚信和说谎、勇敢、坚韧、理智等,根据童话的描写,初步统计结果为:对勇敢性格的描写中,男性有48次,女性的次数为18次,对理智性格的描写中,男性有38次,女性有3次,对善良和邪恶的描写中,男性有83次,女性有71次,对勤劳和懒散的描述中,男性有34次,女性有27次,在对诚信和说谎的描写中,男性有16次,女性有12次,在自私和贪婪的描写中,男性有18次,女性有8次,在任性和傲慢的描写中,男性有4次,女性有11次。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性和女性在性别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χ2=33.577,df=6,p

1.勇敢2.理智3.善良和邪恶4.勤劳和懒惰5.诚信和说谎6.诚信和说谎7.傲慢和任性

(二)童话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童话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易把男性人物赋予勇敢、理智即聪明、善良的性格特点,女性人物倾向于赋予善良、柔弱、勤劳与懒惰等性格特点,在童话中王子解救公主的故事屡见不鲜,《白雪公主》中的王子,《莴苣姑娘》中的王子都能凭借着自己勇敢、理智等性格特点把公主救出。

这些童话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差异是儿童性格发展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物,它包含着各个侧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性格的特征就是指性格各个不同的方面的特征,一般按照下列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现实的态度系统的特点是性格特征的重要部分。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在《格林童话》的描写中,如善良、富有同情心、勤劳、骄傲的性格特点在女性人物身上出现的比例大于男性,但男性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忠诚,很少在女性人物身上表现。如《青蛙王子》和《画眉嘴国王》中的公主表现的很任性和骄傲,在《忠诚的约翰》中,约翰对国王很忠诚,甚至为其失去生命。

2.性格的意志特征。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反映出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特征是性格特征的又一重要部分。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在《格林童话》的描写中,勇敢这个性格特点更多的表现在男性人物的行动中,如《玫瑰公主》中的王子勇敢的冲破荆棘,救出了沉睡的公主;《无畏的王子》勇敢的忍受着魔鬼们的折磨,最终破除了公主身上的咒语。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一个人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就是他的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童话中较少涉及这方面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牲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点,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被称为是性格的理智特征。在通话故事中的人物描写很少涉及性格的理智特征。

在《格林童话》中,对女性人物强调的更多是善良的性格特点,女性人物善良的性格特点出现比例大于男性人物这种性格特点出现的比例,具不完全统计,对男性人物强调的正直等特点在女性人物身上也经常出现。在《格林童话》中,勤劳或懒惰这种性格特点赋予女性人物的次数比例大于男性人物,骄傲和任性等性格特点多半出现在女性人物身上,很少在男性人物身上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在《格林童话》中,男性的性格特点更多的偏向于意志或理智,而女性更多偏向于情绪或理智。

三、童话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

童话是人生中的第一部书籍,童话中的人物形象难免具有道德色彩,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于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而且童话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朗读传递给儿童,这时期的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对于老师的传授的思想和知识深信不疑,这时老师在儿童心目中极具有权威。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作用非常的明显,儿童会将家长和教师所肯定的任何事物视为权威知识,并依照这些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二)童话故事自身的强化作用。

强化是一个客观中性的概念,指的是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一切刺激和事件。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时,这种刺激的增加就是正强化,但环境中某种刺激的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时,此种刺激的减少就是负强化[9]。童话故事的结果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如勤劳善良的灰姑娘最终和王子结婚,恶毒的王后最终悲惨地死去,这些结果都在强化着儿童,儿童通过模仿学习那些被人们认可,能够带来好处的行为,尽量避免那些不被人们所认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的行为。

(三)现实生活中的强化作用。

除了故事结果本身具有强化作用,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强化和消退。家长和教师是儿童的监护人,会对儿童的行为举止做出一定的评价,而且有可能将儿童的行为与童话中某个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这些评价对儿童起着强化和消退的作用,如果儿童得到了表扬,儿童的行为就受到了强化,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会增加,如果儿童得到了批评或者是纠正,儿童的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就会降低,最后逐渐消退。

童话是我们识字前第一次接触到的语文,是长大离家前接触的第一个社会雏形。儿童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听故事和阅读是他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在接触那些故事的过程中,儿童还没有学会将自己和书中的世界保持距离,他们会下意识地将同一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与自己的不同侧面联系在一起。他们像小学徒一样,通过反复接触不同故事中相同的寓意,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原来的想法和书中的人物形象作比较,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从而逐渐理解和消化社会文化通过书籍传递给他们不同性别的优秀的性格特点。久而久之,就接受了因性别不同而引起的性格特点的差异,对于男孩子,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勇敢和理智是他们优秀的性格特点,他们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这样的性格;对于女孩,她们会逐渐认同女性是善良的,勤劳的并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等到他们能够完全独立阅读与思考时,性格已经大致形成,并开始自觉按照自己的性格特点行为处事,担当着他们的角色。

四、启示

诚然,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方传统童话的文学价值无法抹杀,童话这朵美丽的鲜花永远在现实与幻想间摇曳,引领人们走入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幻境地,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童话故事对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有些童话故事中含有暴力血腥的成分,如《杜松子树》中的继母把儿子杀掉,之后做成肉汤给爸爸吃,《没有手的女孩》中爸爸把女儿的手砍掉,在读这些血腥暴力的场景时,尽量注意语气和声调,对故事中恶毒的人给与批评,对强调这些恶人都没有好结果,避免给儿童心理留下阴影;有些童话中含有性暗示的成分,如《希尔德布朗老哥》中妇女与教父的关系,在读这类的童话故事时,要给与正确的解释,并在适当的时期告诉儿童基本的伦理常识;有些童话中惩罚恶人的手段过于残忍,对这些故事的解说要注意与现代和平的思想相一致,强调对恶人的教育,给恶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在童话故事中,很多人物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这无疑会给儿童留下刻板印象,如继母总是阴险恶毒,对非亲生的孩子很残忍,那些邪恶的巫婆也总是女性,而且有很狰狞的嘴脸,女生都是温柔漂亮的,男生都是勇敢帅气的等等,这些刻板印象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儿童就机械地认为继母总是凶狠的,长相狰狞的人的内心也是恶毒的,女生温柔漂亮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男生勇敢帅气才是最棒的。这些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的发展都是不利得,进而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由于儿童在儿童阅读或听别人讲这些童话故事时,还没有形成相对正确的评价标准,作为家长或教师应该以适当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选择地吸收故事所传达的思想,取其精华,适当增加现代社会的正确思想,从而培养儿童相对理想的人格特征,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闵永胜.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探讨[J].中共卫生事业管理,2008,(11):779-791.

[2]杜召荣.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培养[J].教育长廊,2009,(2):101.

[3]范存仁,林国彬,万传文.家庭结构对农村学前儿童性格特点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24-26.

[4]李慧静.出生顺序与性格关系的进化心理学观点[J].改革与开放,2009,(8):113.

[5]刘跃梅.儿童性格异常与多吃甜食有关吗[J].家庭医学,2004,(19):13.

[6]苏勇.学校教育中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J].克山师专学报,2004,(3):105-106.

[7]刘芳.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6,(4):115-116.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8

1、共时性

影视广告语言的传播更多的依赖于传播环境的好坏,并对时空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大部分传播行为的发生时不可逆的,因此是一种共时性接受。和所有的艺术文本一样,因影视艺术固有的开放性特征,使其传播接受过程体现反复性和集聚性。这也是现代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影视广告的传播如同影视是一样的,具有反复性,指文本的可多次阅读。一部电影第一次你没有看懂时,你可以反复进电影院观看,甚至在线下载反复观看。广告传播的积聚性是指受众对文本意义的阐释是积累式的,一点一点的,最后达到贯通和理解。尽管影视广告的传播和影视艺术一样,作为活动影像,都是时间的艺术,但影视广告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对其传播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影视广告传播的共时性首先体现在其文本结构的逻辑性及社会性生成而带来的受众的共时性接受,换言之,影视广告文本的共时性结构决定着其传播接受的共时性。影视广告不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文本,而是逻辑性结构,受众在接受影视广告文本时,随时随地的都能对其作出阐释和反映,随时随地的都能快速地感应品牌或产品信息,而无须等到结尾才揭开谜底。例如麦当劳一部戛纳广告节的广告影片。画面的情节是一个坐在摇椅中的可爱儿童,瞪着大眼央视前方,随着摇椅的摆动,他的脸部表情也随之变化多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是什么让孩子如此?随着镜头的上移,窗外出现了醒目的麦当劳标志,原来吸引他的就是“麦当劳”。因为摇椅的摆动,婴儿时而看见麦当劳标志,时而又看不见,看见时便笑,看不见就哭。麦当劳标志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则简洁而幽默的广告,给受众以深刻的印象。产品信息重复出现,受众对产品符合的联想贯穿始终。广告受众对影视广告信息的反映不是建立在一个点上,而是一个画面上。产品或品牌信息反映在这个画面的任意点上,你从任意点切入进去,都会感受品牌内涵的光芒。

2、瞬时性

影视广告传播的共时性还与影视广告媒介的规则以及广告的瞬时性相关。所谓影视广告媒介的规则指的是影视广告时间的当下性和不可逆转特征。影视广告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一般来说特点的广告一经过错过它合适的传播时间和区域的话,这则广告便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一则好的广告创意制作,针对特定的目标消费者,消费时间和消费地域,因此组成广告的创意符号元素必须是特定的时间、区域的目标消费者所熟悉和认知的。例如,中外很多广告就属于在时间上具有极强的当下性广告,借体育赛事、传统节假日等的影视广告。

二、应用

1、儿童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在今天的广告视觉文化世界中,儿童符号时常出现。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广告商如此“追捧”孩子?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的习性,比起孩子的父母,广告商还要了解的广泛而深刻。在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元明时期的货郎图,孩子们围绕着货郎担子的雀跃形象,以及妇女抱着小儿跟在货郎担后的生动情形跃然纸上。在国外,美国著名的宝洁公司的洗涤产品、可口可乐饮料都是较早使用儿童做广告的大品牌。可见儿童广告首先是因儿童产品的出现而产生的,也就是为儿童产品所做的儿童形象广告,这也是儿童广告定义的基本概念之一。后来,随着儿童产品的日益专门化,市场的细分化,儿童产品市场为儿童广告在整个广告体系中的分类奠定了物质基础。

广告商越来越意识到,儿童广告的接受在于成人,要容易的多,这普遍基于儿童和成人在广告接受心理的巨大差异。和成人相比,尤其在理性和判断力上,儿童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如美国的麦当劳,半个多世纪以来,麦当劳制作了大量的以儿童为主角的广告,广告上表现出长期性、大投入、反复性,使美国的孩子觉得,他们是伴着麦当劳长大的。儿童广告另一个特点在于是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符号的广告。像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儿童为主要角色的“南方黑芝麻糊”,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小男孩舔碗的动作深入人心。这则广告的出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不仅仅在于该影片制作精良、电影视觉风格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在于影片童年式、怀旧式抒情风格深深打动人心。严格说,“南方黑芝麻糊”产品的销售定位并不限于儿童食品,而是一种适应不同层次人群需要。广告的诉求点针对的不是儿童,而是成人。因此,这是一个成人视角的影片,是一个满足令成人怀旧、追忆纯真的广告。

2、动物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动物符号也市场作为广告中的主角出现。我最早对动物的认识是从我国引进美国纪实类节目---发现(discover)频道。这个节目则真正将人类带进广阔的真实的动物世界,我们了解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规律,我们感同身受人类之外的那个世界。与动物节目引起我们的好奇一样,广告中对动物符号的运用同样基于人类世界对另外一个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一种独特的动物审美心理。直接借用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做广告的不胜枚举。像德国奥迪汽车有一则广告用骆驼和猎豹为符号,生活中骆驼象征耐力,猎豹象征速度,广告中两个动物甜蜜的在一起,意指奥迪是耐力与速度的完美融合。有时候动物的出现不单单指本身的形象,更有深层含义。例如一则美国广告,在圣诞节,一只孤独的小狗蹲在汽车旁,望着窗内。没有人理会小狗,更不用说是有礼物。生气的小狗用嘴拔掉了身旁汽车轮胎气塞。画外音是没有人会忘记送圣诞礼物。这则广告小狗被赋予了人的正常心理,它像一个生气的小孩,当发现自己被冷落,便做点小恶作剧,以表抗议。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9

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差异必然带来儿童社会性的不同特征。民间儿童游戏在人类产生之初便伴随着人类在默默地传达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希冀和敬畏,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存在于人与自然交往、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并且没有特定的功利性目的,传承着代际之间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从贫困地区儿童玩耍的民间儿童游戏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农耕文明、交通便利程度、地方文化的丰富程度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缘起

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变量,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生活在十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其大脑结构与现代人已无形态学上的根本区别,但二者在高级心理机能上却差异巨大,其原因只能诉诸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表明,西方学者并不重视给“社会性发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重视发展并收集一切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实证资料。[1]本文以参与观察和访谈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主,以儿童玩耍的民间儿童游戏为切入点,试图解析贫困地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社会性基本特征,从而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二、贫困地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社会化是一个儿童学习怎样生存、怎样工作、怎样生活的过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水平低、科技落后、文化卫生事业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体现出人口超载且素质不高,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仍以自给自足和第一产业为主。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体现出来的是顺应环境而为的自然状态,从笔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这些地区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儿童社会性带有深刻的农耕文明特征

贫困地区大多数属于依靠种植业或者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业是主要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非农产业普遍不发达。人们一定的文化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间游戏的形成也是与特定的区域地理生态条件和人文历史分不开的。许多模拟性游戏和竞技类活动,均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大多数游戏都包含着某种程度上对生活环境的模仿,而一些竞技类活动,大多与他们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或是由生产方式逐渐演变而来。孩子们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人类社会的生活原则、规范和知识。

1.玩具来源于农耕生活

贫困地区的儿童游戏从材料来看以自制为主,只能满足简单玩耍需要,比较容易损坏。

比如打弹弓游戏,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弹弓由男童自己制成,用简单的铁丝做手柄,废弃的自行车内胎剪下来做皮筋,地上的石子做“子弹”,弹弓是他们打鸟和招呼牛、羊不要离队的工具。他需要有较大的臂力、能够瞄准并击中目标,而在他们中间,谁更有“准头”,谁就更容易成为“孩子王”。男孩子更加注重力量。

再比如在青海偏远山区的撒拉族小女孩喜欢玩“嘎拉哈”(也就是“羊拐”,过去北方小女孩的玩具),只要在课间休息或者回家有空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玩。基本每人一副嘎拉哈,孩子们需要手、眼协调,动作灵活、敏捷。这些嘎拉哈来源于他们养羊、食羊的生活,世代相传至今,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开始玩耍。由于这种游戏是牧业文明的典型,因此南方地区基本未见这种玩具,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2.玩耍的场地来源于农耕生活

南方以种植业为主,每当收获的时候都需要借助太阳将谷物等粮食作物晒干,以便储存,因此,在南方以农耕为主的乡村,家家户户或者一个生产队一定有一片平整的土地,叫“晒场”,用于晾晒粮食。在农闲的时候,这片平整之地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土”,男孩子可以在上面玩弹弹珠的游戏,女孩子可以划上格子“跳房子”。不仅如此,每家每户有喜事、丧事或者过年吃团圆饭,就可以在晒场上摆开酒席,在这里,祖辈的经验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从玩具到玩耍的场所可以看到贫困地区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农耕文明中男性以力量见长、女性以技巧见长的特点。

(二)儿童更倚重自然而乐

贫困地区孩子们玩耍的乐趣更多的时候是来源于自然。他们会在自然中发现玩具,比如一片树叶可以吹出声音,他们会根据季节变化到山里去采不同的水果和林下的山菌,他们会用竹子做成水枪。再比如抓小鱼,与城市里面的孩子随处可见观赏鱼、有专门的工具和场地捞小鱼不同,贫困地区的孩子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几个小伙伴相约到小溪流里撮泥鳅、抓小鱼,通过模仿年长的人的样子,自己努力抓小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直接的快乐。

(三)儿童更珍视传统节日

在贫困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市场规模小,日常购物主要通过隔三差五的“赶场”或者村里的小卖部硎迪郑而到过年的时候就会异常热闹,家家买年货、过新年,物资较平时更加丰富,小孩子手里也会有比平时更宽裕的钱。对于男孩子来说最特别的就是可以肆意地放鞭炮,他们用压岁钱买到“擦炮”等各种各样的鞭炮,边走边放,尝试扔到水里看水花四溅,孩子们乐开了花。因此,孩子们会盼着过年,过年家人团聚、穿新衣、得压岁钱,仍然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希冀。

节日文化以文化活动、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传达着特定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以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为空间布局;以特定的主题为活动内容。比如,在中元节的时候,一些贫困地区的老人们相信,这一天家里去世的亲人会回到家里来,要给去世的亲人们烧去纸钱,让他们在阴间能够富足、开心、快乐,因此,老人们会告诉小孩子“不可以到处乱跑,会被鬼魂抓走”。小孩子从小看到家里为迎接去世亲人开展的祭祀活动,也相信老人们的忠告,乖乖呆在家里不到处跑。

(四)儿童的社会行为注重群体性与合作

在贫困地区田野调查中发现,无论是男孩子玩的游戏还是女孩子玩的游戏,基本都以2人以上的形式出现,而跳绳、枪战等游戏更是多人参与,参与者越多越好玩。在以团队出现的游戏中,成员之间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跳房子”中玩失败了就等于“丢命”,同组的成员要完成自己的游戏部分再来“救”同组失败了的同伴的“命”,才能共同延长小组成员的游戏时间。这些游戏及规则的制定让孩子们自觉地维护集体利益。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聚居特点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邻里之间才是相互帮助的主力。在耳濡目染中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形成。

(五)儿童更早地承担家庭责任

由于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越是贫困的地区,家里越重视男孩子,所以,大多贫困地区生育孩子的数量高于城市地区,而且同一个家庭内两个相近出生的孩子之间年龄差距并不大,而大一点的孩子较早地就会承担起家庭责任。父母忙于生计,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就落到了大一点的哥哥姐姐身上。而他们带着弟弟妹妹参加游戏也会有某种“特权”,比如跳绳的时候先跳,请其他小朋友先帮自己看着弟弟妹妹,或者自己就只扮演给大家“撑绳”的角色。同时,他们很少玩家庭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被赋予了“临时爸爸”“临时妈妈”的角色。

综上所述,人要成长,“个体必须首先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处于其中的文化高度”。[2]民间儿童游戏所传承的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道德,是前人生活的智慧。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文化的观念意识。贫困地区的儿童由于处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的社会性便烙上了深深的地域和时代烙印,而面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其次是更深层次地思考教育之于他们的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从田野调查的资料可以看到,贫困地区的儿童在与外界、外人接触的大多时候是羞涩、不知所措的,他们在群里内部的交往是简单的,知识是单一的、经验性的,表现出较高的生存性;他们体现出更强的群体依赖性、协作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不是适应复杂的文明社会及提高社会性生存技能的全部,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学习,萌发的生活技能和技巧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如何为贫困地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架设学校生活与区域生活相结合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力度

与城市相比,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速度、模式远远落后,造成其文化、文明程度的巨大差异,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若不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也将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亟须对贫困地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灵活选择设置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其次,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教师、儿童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教育资源,为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取提供更多的获取渠道。最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结合乡村教师行动计划,让教师进得来、留得住,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二)教师为儿童生活经验与知识学习架设桥梁

贫困地区的教师要重视并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这种差异,儿童接触的是他们所在地区的有限的地方性生活经验,生活在其中的儿童从小就感受着这些文化。因此,培养他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看中自身文化,并能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是掌握教材知识的专业人员,又是具有丰富成人经验的人,在传递知识、传播文化方面是重要的载体,应看到这些地区儿童社会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地方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和规律施教。比如,可结合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男生开展力量型的探索活动;女生发展技巧型的探索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架设桥梁。

(三)开发适应和保存当地文化的教学资源

儿童成长生活深受他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本土文化要素是他们的“根”,学校教育要善于利用这些“根”,从当地的语言、文化、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儿童的经验性知R和阶段性认知水平,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知识结合起来,让儿童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地区生活中应用,同时所处环境中的文化基因也能够在学校教育中相互呼应。引导儿童关注自己身边的社区文化,让儿童走到历史、文化、自然层面的社会场景中,鼓励儿童自主自信地表达,把有关经验和故事带到学校中来,提高关爱自然、关爱家乡、宣传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1-17.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