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流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5:53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1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2

一、预习课文,自主探究。

1、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明确预习的相关内容,如: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了解;对相关重点字、词、句的掌握;对精彩段落的朗读及背诵;对相关链接知识的熟悉等。

2、教师强调预习的要求:如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及时地完成自学

二、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课前预习导学”题,并思考自主探究题、师生互动题。

2、学生找出阅读中疑难问题,并写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处。

三、分组合作,讨论释疑。

1、课前准备:把教学目标规范地书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工整、醒目,不能擦去,要贯穿于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展开。在黑板的左部边缘列出各组序号及评价标准,以备教师课堂对学生做具体评价用。

2、教师导入新课学习。教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做简要解读,强调突出某些关键字词。

3、、教师明确将要讨论的问题(导学案上),并分派各组任务(哪组负责讨论哪一题,哪组负责点评),并明确讨论和点评的要求。

4、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讨论释疑,并归纳答案,明确汇报人,教师也应该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并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讨论进度,并对学生的参与情状(积极或懈怠)作出适时评价。

四、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各小组依据要求展示本组内讨论成果。展示内容可以分为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和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选派代表一般为b层或c层学生)

2、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并明确规律方法。

3、教师适时对各小组评价。(如:参与积极性,展示、评价效果等)。

五、总结反刍,当堂检测。(5分钟)

1要求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强化记忆。

1、布置学生当堂完成针对性习题。(一至二题)

4、教师根据前面评价评出最佳答题手和优胜组。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3

[关系词]语文阅读;加强学生交流;互动课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还要充分的利用互助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成为我们小学教育的难题,有效的缓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视的状况。下面本文就针对互助合作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以及分析。

一、进行小组学习,提高互助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集体学习的方式,是互助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形式,就是在进行组内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加强互助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第一次抱母亲》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首先上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把《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阅读一遍,然后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这篇课文的读后感,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好,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得出一个最佳的结论。“作者通过这篇课文向我们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们深深感受到母子情深,深切的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由此可见,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合理的探讨以及研究,这样的小组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生交流,提高互助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交流是进行沟通的最好方式,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主要目标也是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要重视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要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这对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互助合作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欢乐的泼水节》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和对一些傣族的民族习俗的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为接下来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学习打下基础。然后,通篇的阅读这篇文章,找出一些学生认为最美的、最生动的一些句子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在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交流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让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作用。

三、创建互动课堂,提高互助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互助合作的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合作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把合作学习的目的以及过程进行完全的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创建互动的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的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对《狐狸和乌鸦》进行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互助课堂的方式,完成对学生互助合作训练,我们可以分角色的朗读课文的方式,让他们通过集体的力量快速的对这篇课文进行学习,小雨扮演旁白“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小李扮演狐狸:“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小欣扮演乌鸦:“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惟独只有你狐狸……”。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要有很好的合理的分工,共同完成学习的过程,既是对互助合作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互助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可有效提高教学的合作性、情境性,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当下,社会发展迅速,急需适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更应该将互助合作模式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教学效率,为祖国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爱君.浅论提高互助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期刊.2011年15期.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4

关键词:先学先问;研讨;表达;思考;倾听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合作小组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共同探讨语文能力提高的方法,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在合作中先学先问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先学先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评价解疑等方式让学生先学先问。教师首先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选择具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担任合作小组的组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加强指导,并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堂上加强合作小组的研讨

教师要吃透课标和教材,动脑筋设计需要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探讨的合理的导学目标,让学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使学生在自学与合作中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梅花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说的话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的爱国之心,思乡之情。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要精选合作交流问题,让合作交流真正扎实有效。

三、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在合作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相差较大,有些学生语文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对学生进行组内角色分工,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互补,互相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组内成员编号,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倾听,让每一个组内成员都能通过分层任务获得实质上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能够积极倾听其他学生的谈话,并在同学发言结束后学会自我表达。而当组内成员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之后,要学会合作讨论进行交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合作小组抓好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研讨开放性,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以便最终提升语文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5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实现我国教育的改革,解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要分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交流方式问题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相对单一,师生之间交流的问题更主要停留在表面,通常情况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般出现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语文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能否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忽视了小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是否有自己特别的观点,在该篇阅读上是否存在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等,交流方式和内容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学校及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各学科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存在教学方法不当的问题,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管理过于严格,不能使学生进行更好的自由发挥,同时也影响了阅读教学课堂的琥珀阅读,使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不能使该方法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二、小学语文教师过于放任学生,只管提出相应阅读问题,不对小学生做出任何引导,这一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分析阅读能力。

1.3忽视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除上述两项问题,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存在忽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这一问题,使学生不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影响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仅影响了学生今后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

2.解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2.1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学生更需要家长及教师的关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与语文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上语文阅读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教师讲授知识以及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天时》,语文教师就可以适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认为的最难忘的一天,通过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想,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该片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到一种阅读技巧,当学生在日后阅读过程中发现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讨论文章时,学生就会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2.2改变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教师除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外,还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由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吸收教师讲授的阅读技能及知识。

例如,在讲授一年级语文下册《月亮得心愿》一课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式教学方法,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讲授该篇文章前,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猜想月亮得心愿,使学生对该篇文章产生好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知识。

2.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并不相同,语文阅读更注重学生自身对阅读的理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主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其他学习阶段坚持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讲授六年级语文《鹿和狼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可以使学生发挥出自身主体地位,在讲授该篇阅读课文前,让学生查找与鹿、狼有关的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课外知识,同时也增加语文写作素材,除此以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定保障。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92-01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综观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不难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下,小学语文多以读、写为教学重点,将真正落实到字面上的语言文字作为衡量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唯一标杆。这也就造成一些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却显得十分笨拙,不知如何措辞,在公众场合中不敢开口说话等尴尬局面。而素质教育中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达到文笔流畅,更应在口语教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因为一切知识的积累沉淀都是为实践中的口语交流做准备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尽力培养能够掌握交际技巧,恰当表达意愿和想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任何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都是为日后真刀实枪地进行人际交流做准备,因此,教学中对口语交际的重视也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首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必要性体现在其适应了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如若这一时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定会对小学生日后的口语表达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对小学语文新课标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的培养,它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的硬性要求;最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促进语文能力全面发展以及日后的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的素质教育进程中,“说”已然成为衡量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衡量尺度之一,加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求得发展的必然要素。综合所有因素来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培养小学语文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得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综观目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不难发现,与口语交际的重要性相比,对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首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能直接影响学生卷面成绩的读写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从小学、初中到大学的“一纸定终身”的教育现状迫使教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于卷面成绩的提高上,而对于听和说不能直接反应在卷面上的能力则疏于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就导致一些卷面成绩很高的学生在面对口语交际时却显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即使一些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其选择的口语交际内容也大多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面对抽象的话题,学生一般表述起来都显得吞吐不连贯、缺乏完整性、不敢甚至不会说等诸多状况频繁出现。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其教授过程中并不是随意而为之的,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需要,需要方法得当才可以。本文中,我们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介绍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任何口语交际都需要围绕一定的话题来展开。因此,要完成一堂生动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即寻找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契合的相关话题,同时学生也要配合搜集与话题相关的资料以供交际参考。在个别话题的展开前可能还需要学生课前动手操作进行准备工作。例如可以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设置类似“我的家”等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课前根据对“家”的概念勾勒出一幅画面,并以各自家庭的画面为背景展开口语交际。

2、创设逼真的情景语境

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首先话题创设的情境要贴近生活并来源于生活,唯有亲身体察的事物才能有感而发、侃侃而谈。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过程中选择的话题不宜过于抽象,高高凌驾于生活之上,让学生觉得过于抽象,从而无话可说、无言可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加口语交际,也就是创设较为逼真的、生活化的情景语境,使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体会交往的乐趣。

3、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交际双方的互动式交流,口语交际才真正有存在的意义。而在素质教育中,将教师定位为知识的引导者,课堂真正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口语交际的互动双方是学生,要将交际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若要全班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全班同学都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动起来,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变成互动平台。

四、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口语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断在教学中积累经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加优秀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淑华.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浅谈[J].当代创新教育,2010.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而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桥梁。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合理的使用教学语言,能够使得教师有效的把握课堂走向,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学习识读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一个阶段,故而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注重语言艺术,从而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进步,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好语言的基础。

一、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教会学生普通话

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是对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对教师的普通话要求更为严格,必须能够使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来进行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语言规范呢?最起码要满足几个基本的要求:发音准确,能够正确的领读拼音字母;说话要字正腔圆,能够合理的使用语调;语句的使用要规范合理,不能颠三倒四。因为小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最得心应手的方法是模仿,而教师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接触最多的、最有威望的人,故而学生最容易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所以教师自身要使用规范的教学语言才能带领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比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学拼音》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区别好唇齿音、双唇音等发音位置的区别,再浅显易懂的讲给学生听。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拼音的发音,如前后鼻音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发音规则规定的方法来发音,然后使得每一字都能清晰可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掌握发音规则一边模仿教师的发音方法,就能很快的掌握发音技巧了。教师用规范的语言带领学生学会使用普通话,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由于一个人学习语言最好的阶段就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基础阶段没有学习好在以后会很难纠正,所以教师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教学是必要的。

二、适当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规范的教学语言之外,也要有求新求变的意识,适当的插入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教学过程生动丰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死板,没有语调语气的变化,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贫乏无味,从而学习态度消极。小学生是比较活泼灵动的一个学习团体,一板一眼的毫无语调起伏的讲课过程是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师要注重使用语言艺术,在规范自己讲课用语的过程中,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合理的转变自己的语气,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长春版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册中都会设置一个《幽默》单元,教师在进行这单元的课程教学时,要注重使用幽默的语气,从而营造一个幽默的氛围。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幽默》单元中,关于《鱼儿捎来的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读这幅漫画,用幽默的口吻来给学生做描述,营造出小朋友和爷爷一起钓鱼的情景。教师可以变换嗓音,来分别模仿漫画中出现的人物组织一个短对话来帮助学生理解漫画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对这单元内容的学习就产生了兴趣,边笑边学会了知识。幽默风趣本来就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将这种语言艺术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来,能够改变以往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三、课堂教学用语要和蔼亲切,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语文教师要掌握的语言艺术,不仅是要规范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一点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师用语要和蔼亲切,营造一个可以对话的课堂氛围。事实上,语言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上过于严厉,就会打击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从而使得学生们变为“只听话不张嘴”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在使用教学语言时达到亲切和蔼,对学生既严厉又友好才算是真正的语言教学的成功。一个师生能够良好交流的课堂是真正的轻松而有有效率的课堂,但是教师语言如何做到和蔼亲切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道学会把握语速、语调和话说声音的大小控制。教师讲课时要慢声细语,要把音量控制在学生可以听到同时又不至于太高的区间。因为讲课音量的忽然抬高,会造成学生心中的紧张。教师要和学生形成对话式的讲课方式。比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表达《写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谈话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谁是你最感兴趣的人?”有的学生回答“宇航员”。教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会对宇航员感兴趣?”以一个朋友聊天的态度引导学生完成这节表达课思路的整理。除此之外,教师在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的表达,不能因为一时生气就表达过于粗暴,因为这容易使得学生惧怕老师,从而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不妨循循善诱的进行引导教育,以一个朋友劝谏的角度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教师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亲切的语言,能够使得教师融入学生中去,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情况。

四、结语

总之,语文教师要合理把握语言艺术,将语言表达的不同方式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来,不仅要使得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表达,还要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和他人进行礼貌的交流,也为以后学生的人际交往等各方面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王彦辉.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2]倪其海.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J].成才之路,2015(19).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引言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义务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起来较容易,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各种素质[1]。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开始思索对小学生该“怎么教”和“教什么”问题[2]。在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尝试转变的情况下,知识本位和考试本位的传统教学体系却没有获得相应变化。因此,即使教师有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却始终停留于思想中无法将其付诸行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小学教育对学生后期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义务阶段教育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之处。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其存在的普遍问题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现象。由于老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老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极大地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在课堂教育中结构层次混乱。其次,教学目标设置不当。小学语文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宽泛,却无教学重点。课堂的教学设计方面表现的十分粗糙。最后,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对该课程教育的认识存在错误。因此,语文老师在准备该课程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课前准备。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改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将在下文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二.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提高。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育改革中需要不断创新解决的问题。笔者先对影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2.1老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同时要求老师处理好学生人文素养与知识素养之间的关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训练有促进作用,该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而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对语文文学特色没有很好地把握,忽视了小学语文交流学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2.2语文老师对新课程实施教学方法不熟练

新课改的要求是老师应当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此要求,每位老师理解不相同,在教学开展过程时把握程度不相同。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个要求的操作也不尽相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该要求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于依赖性较强的老师,很难很好把握该教学方法。

2.3合作交流学习未进行实质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只注重量大、面广,而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交流学习中,仅停留于表面的交流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面交流的学习行为掩盖了语文教学真正含义,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感触不深,与老师无法产生共鸣。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小学接受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该阶段老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掌握该学科。

3.1小学语文教师创新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课前期,老师应对课程所教授内容提前备好。课堂要达到高效目的,老师备课时应勇于创新、打破常规。在备课时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但备课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对个别学生可进行特别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中,根据教学目的做到学生知道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小蝌蚪在找妈妈途中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变成青蛙。但也有少数学生不甚明白。对该类学生的教育应顺势而教。先进行个别教育,再多数教[3]。

3.2学生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保持极大好奇的阶段。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对随时“插嘴”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插嘴”说明该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行为,并且表明该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例如,在《少年闰土》课堂学习中,学生容易与文中闰土产生共鸣,老师在教学中应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3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易将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若是学生能够与老师处于平等地位进行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学习更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是老师与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多重因素,但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具有多种。小学语文教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老师应在实践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庆梅.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2013,3(36):27-28.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9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顺序的影响而很难被凸显出来,现阶段,通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将会得到更加科学与可行的调整。文章在这一背景下,实际的教学经验为参考,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为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有效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最终体现。作文先导式教学即根据作文表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来合理的安排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以文章的创作为导向,逐步的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有了更强的目的性,而学生最终知识应用的能力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提升。因此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积极的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探究,以有效的对策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开展,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实际教学效果的拓展。

1.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的表达,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自律性还有待提升,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无法自主的发掘自己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都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机械化的灌输,以力求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凸显传统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的惯性延续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拓展愈发困难,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储备范围的拓展都无法真正的实现。而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首先从口述交流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积累进行表达,进而发掘学生所急需学习的词汇以及相关的语法,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强化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例如在《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棉袄、田野、春天、遮遮掩掩等生词以及指导学生进行流利朗读外,还应当积极的让学生做好课程内容的探究与拓展工作,即在课文学习完成后主动的去寻找生活中的春天,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看到的春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课堂的交流就又会涉及到月季花、五颜六色、波光粼粼等生词,而被动句和把字句的语法句型也可以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先行进行讲授。通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指引,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挖掘,课程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合理的提升。

2.指导学生尝试进行书面表达,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文字的应用、段落的写作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记忆生词语法的最佳方法。因此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机械化记忆知识的模式,转而以作文段落训练的模式,强化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并发掘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而对语文教学进行适度的调整与补充,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最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保障教学效果的发挥。

仍然以文章之前的案例《找春天》课文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完成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在课堂上的讲述与交流,再借助教师的补充教学,以完成对春景的简单描述,则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练笔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春景词汇的记忆程度进行考察,同时对被动句、把字句等相关的语法使用情况进行检验,以核实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进而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的借鉴,提升语文课文教学与拓展教学的针对性,最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誊写、阅读与模仿写作共同进行,以作文训练的模式强化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需要学生长期的练习与应用,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需要规范自己的写字、强化自己的语法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并尝试提升自己知识应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一段时间后,教师就要布置适当的誊写工作,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写字。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指导学生开展书籍阅读活动,并尝试进行段落的模仿写作。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写字、语法的应用、知识的探究、综合知识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不断的强化语文学习的效果。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加的明显。

4.作文写作,以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并没有强调作文的实际写作,但是文章认为,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下,语文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语文课程知识巩固的方法,改以命题式作文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巩固。作文是整个语文内容的一半,在章节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章节的主题以及在先导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章节知识完成后,既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应用,同时再次提升作文写作的能力,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拓展以及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结语】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的机械化灌输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对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探究,从口语表述方面发掘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拓展教学的内容;从书面表达方面发掘教学的问题,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从知识训练方面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最终再以实际知识的应用来巩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通过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定能够再次的获得拓展与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也能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获得进一步的强化。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流程篇10

在平时的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中,你会发现这样的教学倾向,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教师会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听说教学。这种解释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听说教学的概念是从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学角度提出来的,注重的是对学生“听”和“写”的锻炼,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而我们所说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是从学生运用语言的语言交际角度提出的,与听说教学的概念完全不同,无法作为一种形式进行教学。

听说能力教学是心理语言教学的一种,注重对语言的心理表达方式,是根据语言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通过编码、解码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完成的;而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是语言行为表达的一种,注重对语言外部的结构特征的分析,通过人际交流、对话而到达训练的目的,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运动状态。所以,如果认为听说能力直接与语言表达能力是等同的,这是不正确的,教师的这种教学认识也是非常片面、肤浅、不科学的。

二、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却不是这样的,大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不能准确把握好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口语交际能力上的。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义务指导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在不同的情境模式下,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通过反复训练、指导之后,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语言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

三、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存在着盲目性

有关人士对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的调查显示,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构建存在着盲目性,课堂构建序列毫无逻辑性,根本找不到什么科学依据。导致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课堂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口语教学一直不受到人们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指导。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而口语交际能力的掌握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日积月累中学会的能力,所以,任课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从而构建高效的口语教学课堂。

四、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言口语交际课堂中对口语交际的评价缺乏全面性

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的评价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做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全面、公正、科学。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评价学生的形式,同时,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过程评价,对于教学过程评价少之又少。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往往仅限制于口头模式,很少利用多种评价媒介,使评价显得枯燥乏味。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