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篇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6:07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1

关键词:生产力;经济;邓小平理论;经济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76-02

生产力对经济起决定作用是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其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来源、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检验标准这四个方面。

一、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提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来源

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中对生产力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认为生产力是经济的前提,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时,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生产力的情况来制定经济建设的计划,而且科学技术的作用在生产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在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中对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阶段,也可以说现代国防、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实现都必须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样的劳动力在相同的时间内,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使劳动力的生产水平提高几十倍。邓小平曾经说过“劳动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就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而且邓小平认为时期的失误就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制定政策时并没有按照我国的基本国情,时期是一个前车之鉴,现在我们要引以为戒,立足我国的经济和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实际可行的政策,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1]。

另外,邓小平认为,生产力是经济的基本来源,也可以说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他对我国的生产力的评价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就应该优先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生产的效率。而且邓小平还明确指出,只有依靠科技和教育,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可以看出,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这也就说明生产力就是经济的基本来源,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就要高度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2]。

二、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提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任务

邓小平指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状态。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给予了高度肯定,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科技又能够给予生产力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也就是说只有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曾指出“发展生产力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国发展的目标,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给予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的支持,换句话说,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有了经济的大力支持我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因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和发展还不是很好,就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邓小平还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也就是说,只有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于我国来说,要想摆脱贫穷,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就必须借助我国的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创新现代科技技术,提高生产力的生产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稳固我国的经济地位。邓小平把生产力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任务,也是根据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确定的,只有完成了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任务,才有可能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间接地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综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指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中关于生产力对经济的作用有比较详细的分析,邓小平认为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类的劳动和需求是存在相互作用的,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要投入相应的劳动,劳动中的生产力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邓小平认为,提高人民生产力的主要动力就是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应该使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自,尽可能地发挥生产队和工厂的生产潜能和创造精神,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为满足精神需求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只有国家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其精神文明建设也会相应地得到发展,也可以说,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国主要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实际的生产中,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生产和活动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进而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力量,只有提高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生产力决定着生产效率,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利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力量,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可以看出,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生产力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地位。

四、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表明生产力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检验标准

作为经济的基本来源和动力,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就生产力的重要性的问题也有明确的态度:“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经济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了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其直接目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发展生产力是其基本原则,也可以说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高度发展生产力”,也可以说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持,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进而达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4]。

邓小平在确定了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后还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也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生产力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经济建设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邓小平认为要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贫穷,实现小康社会,也就是说,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以此为动力来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和综合国力[5]。另外,邓小平还强调生产力是经济建设的检验标准,也可以说经济建设的有效性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把生产力看作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检验标准,这就是对生产力地位的高度肯定,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真正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现我国的经济建设。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实现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6]。

五、结语

主要从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来论述生产力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使我国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龙平平.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J].党的文献,2013(1):54-61.

[2]龙平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J].党的文献,2011(4):66-72.

[3]孟祥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础与思维创新的多维分析[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4):27-29.

[4]石仲泉.邓小平理论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J].思想研究,2014(3):24-29.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推进经济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把对发展根本目的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强调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和动力源泉。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表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统筹兼顾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指导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科学发展观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3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迅猛发展,在经济和科技的迅速进步下各国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系列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全球的经济联系使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2、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逐渐提高,资本的大量集中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和控制逐渐加强。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的科学技术迅速进步,资产阶级的国家出现了许多变化,主要表现在跨国资本的出现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失业现象持续增加,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意识逐渐强烈。

4、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各方面的权益越发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由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巩固和扩张,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在两极分化严重的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深和激化,为此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各个经济组织或利益集团的矛盾扩大。因此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无限扩大,这就造成了消费市场的秩序混乱,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引发社会动荡。

二、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必要步骤,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深入地把握其科学发展的依据和规律,这对正确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迅猛发展,这从根本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繁荣稳定的面貌,在市场条件的催生下又出现了产业结构的明确分化。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垄断集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垄断资本制的矛盾不断加剧。

2、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资料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调整

当代资本主义根据当今的社会生产条件和技术进步的现实,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使得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社会化,这样就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就这些措施来看,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延伸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产关系日益趋向社会化,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上也更具深度,这就会推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对全球的资源配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对此我们要深入把握住这种变化的实质和趋势,这对认清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资本主义的本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施的股份制等各种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质性问题。他们只是从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2、工人阶级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西方的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施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实施的。但从客观上来讲,这些措施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一定时期内经济的繁荣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是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的种种做法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对于真正提高劳动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还是不可能的。

四、当代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物质方面对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一度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合作形式,这种种经济发展形式,或者是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做出了贡献,使得人们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上的富裕或者是就业等各方面的暂时性的保障。但是就长远来看,这些经济形式根本上还是资本主义经济,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会同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相提并论。在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时期,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将资本主义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或者是经济机构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共有,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在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占有比较明显地优势,根据这些特点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从各种角度来讲,都必须发展经济和科技壮大社会主义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4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分析历史事物的根本原因,一般的方法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准确把握历史事物间的辩证关系,再判断出在历史事物中起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即找出所要找的根本原因。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分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抓住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许多历史现象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迎刃而解了。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入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因而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人们之间是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所以,形成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北京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的社会生活就是这种生产关系的反映)。到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逐渐产生了阶级,其历史根源也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据此,世界史上的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中外近代史上的一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者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诸如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奴隶制度、分裂割据、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等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的阻碍,是双方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原理分析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的地位和关系以及分配形式等方面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这一社会现存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或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直接规定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和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其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立,经济基础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任何经济基础都有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政治冲突、党派斗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由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对立。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在经济条件的变化中去寻找。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自然应当从与这一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入手。如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建立、发展都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经济基础包括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小农经济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或再生产。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的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还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历史、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分析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存在入手。

三、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此外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产、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社会观点和思想体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重要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社会不同阶级的划分和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由此产生。所以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只要能正确地透视当时的社会存在,就一定能找到各种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在判断文学、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时,就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存在上找答案。例如,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社会根源,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变革。当时,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对当时的这种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其中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就是当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和小生产者深受剥削压迫的社会现实的反映。韩非子“集权”、“法治”思想产生的根源也是由于当时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同理,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已成为束缚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这样西欧各国展开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产生了法国的启蒙思想;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产生了中国的维新思想。

四、根据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分析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如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领导这一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他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对于孙中山个人来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等都是外因,当然不是根本原因,其个人素质才是内因,才是根本原因。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频繁,每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政治上统治腐朽、专制、残暴,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沉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5

[关键词]发展主题;思想统领;发展主线;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兰菊萍,丽水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浙江丽水323000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56-03

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和拓展,强调了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主题反映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最高价值,是发展主线的思想统领

主题是事物的中心问题,是事物所有要素的辐射中心和所有创造活动的制约点。离开了主题,既不能很好地认识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双方居于统一体中,构成事物。在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中,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或阶段起决定作用。发展主题就是对我国现阶段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的综合概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认识发展的全面性、重点性、关键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价值尺度,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中一些不和谐、不科学问题的思想统领。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最高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这表明我们的发展是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众多领域中,生产力发展居基础地位,决定了生产关系和其他发展;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活动的重点,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主体。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初级阶段的实质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造福全国各族人民。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既反映了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也体现了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诸多不和谐、不科学问题的根本依据和思想统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些问题的聚焦点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因而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重大问题。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真正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一方面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书记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发展主线体现了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途径,是发展主题的必然要求

主线是事物中占主导地位或统领事物发展的主要线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必然有一个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内在逻辑。这就是主线。发展主线是发展活动所倡导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根据。所谓纲举目张,发展主线就是这个“纲”。发展主线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就会阻碍发展问题的解决。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以“纲”的突破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途径,是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必然要求。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物质的,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内因,即内在矛盾。作为矛盾的一般形态,事物之间或内部要素之间那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以特定的关系为中介形成的基本结构。矛盾双方关系的变化,也即内在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体制机制依然落后,这些都表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为此,必须把经济结构中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和代表落后生产力因素的两个方面力量加以调整,使之发生质的转变,使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经济成份在国家经济体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加、不断取得支配地位,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中,经济结构又是核心和根本。实现一个经济体的健康发展,其实现途径只能是内在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合理配置,所以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必然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居于首要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利益分配关系不尽合理,也引起了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事实证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不会必然带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看经济发展

的方式,看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是否具有先进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方式不科学,是粗放、狭隘、短视、落后的发展方式导致的。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这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科学把握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的辨证统一

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松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紧密结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深刻把握现代科技进步趋势,运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来说,把握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的辨证统一,就是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把握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统一的实质是坚持发展着力点和发展落脚点的统一。发展的着力点是改革创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中国的现在,也没有中国的未来。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发展的落脚点是和谐惠民。社会和谐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群众得到实惠,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没有社会和谐,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满足群众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基本方向。必须始终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真正做到和谐社会人人共建、社会和谐人人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改革创新举措推进和谐惠民目标,以和谐惠民状态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步伐,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二)把握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统一的关键是坚持发展艰巨性与发展能动性的统一。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当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刚刚发轫之时,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认识发展艰巨性,是制定一切政策的前提,要求我们要克服一切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对现有成绩自满的情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人不是生产资料的附属,而是自觉能动的生产力发展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调动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以人兴,发挥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动性,是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面对当前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人的解放与发展显得更为紧迫。我们必须摒弃和破除一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活力、潜力和创造力,并以此战胜和克服发展道路中一切困难和风险。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6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在当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认清社会主义的特征,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人类历史上以往一切社会形态都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长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优越,主要表现在它的特征上。这些特征有:

1.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因此,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此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劳动者世世代代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所以,《共产党宣言》概括说,共产党人的一切理论,归结成一句话,即“消灭私有制。”

2.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当然,社会主义同样也承认社会主义成员在某种程度范围内的收入差别,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其他正当手段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老是贫穷就站不住脚。

3.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这是由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中,由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状况不同,因此,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有步骤地用按劳分配代替一切体现剥削关系的分配制度。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因为它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按劳分配也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这不是阶级与剥削的差别。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要发挥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最主要的是要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要在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程中,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5.劳动者是生产资料和社会的主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过去的劳动支配现在的劳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工人过去的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就是指工人的劳动变成了异己的、反对工人自己的力量、受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所支配和奴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是现在的劳动支配过去的劳动,劳动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社会主义的积累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建设,以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能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6.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和精神风尚,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也不可能有。只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大多数人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必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实践证明,贯彻落实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保证。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最可靠的物质前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首先是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因而,社会主义制度客观上是建立在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不可能长期处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中,而必须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要做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就必须认识到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质的规定性,它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同样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方面。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等等。新中国成立6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是不能改变的;具体制度即体制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也应该在改革中进行调整。改革具体制度,并不是改变基本制度,而是调整体制和基本制度之间的矛盾,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建立更加适应基本制度需要的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基本制度。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经过60年的努力和奋斗,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初步而有力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和缺乏经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过某些严重失误,致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也未能取得更大的应有的成效。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理论指导和历史根源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认识和判断存在失误。二是多年来对我国基本国情缺乏科学的认识,以致对社会主义理解带有片面性。因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使社会主义制度深得人心。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项原则。他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还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改革有确定的、不容混淆的历史内容。我们的改革,从根本上说,必须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我们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任何否认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把改革与社会主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完全错误的。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能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顺利向前推进;否则,改革开放就会步人歧途,在执行改革开放方针时,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这一点。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就要求我们应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和共同富裕的原则。首先即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有个体和私有经济存在和适当发展的情况下,也必须确保公有制的主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年轻,公有制还不够发达,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我们把纯粹的公有制变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其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作用。我们既要允许和鼓励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积极引导它们发展,同时,又要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经济调控的物质基础。对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国家要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和主导作用。但是,绝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突破公有制为主体,如果突破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被挖掉了。其次,必须坚持在按劳分配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现在世界上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富裕,一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富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资产阶级的“两极分化”,即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贫困破产。另一种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要保证社会成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近几年,我国出现了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的现象,这是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期间,在流通领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暴发户,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党中央已经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反对腐败,惩治“官倒”,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第l4页)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离开了它,共同富裕就成了空想。

总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也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即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两个原则。绝不应有任何偏废。否则,不仅生产力不能持续、稳定发展,长此以往,还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7

三大经济转型构成新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或迟或早总是要发生相应变化的。面对来自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种种冲突,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而为中国现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指明了方向。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美国新经济的发展表明了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对中国经济来说,也需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发生在经济基础层面上的这些重大变化,必然要求意识形态作相应变化。这种必然性不仅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发现,而且也为中外历史所证实。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或迟或早总是要发生相应变化的,否则,社会就会因为经济基础与政治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而不能正常运作。  

从历史上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几乎都会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变更与转型;或者是先有意识形态的革命,然后推进社会经济基础的飞速发展。例如,发生在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欧洲宗教改革,从意识形态上为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但是均因为缺少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与支持,而未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自汉王朝独尊儒学以后,学术自由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的创新基本被封杀,这就使得意识形态的变化和转型变得极为困难。儒学的基本价值观是礼治,而礼治所强调的是等级制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在本质上是反对任何对现有秩序可能带来威胁的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因此,当中国的能人巧匠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后,居然没有获得社会的支持而转换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此外,中国古代社会的每次制度创新也因为有悖于礼治,而被旧秩序的维护者无情地扼杀了。这样的教训应该记取。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改革使得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而开放则使得中国的封闭经济变成了开放经济。毫无疑问,这两种变化都是根本性的,并且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这两种前所未有的、根本性的变化,造成了中国崭新的经济基础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的经济资源已经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但是,规范市场行为的伦理道德与社会契约则由于意识形态转型和变化滞后,没能及时建立起来,其结果只能是市场秩序的混乱与运行效率的低下,权力与金钱的交易和各种各样的非法交易活动,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当中国现有的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要求时,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崛起又对盛行于市场经济国家中的相对陈旧的意识形态构成了重大挑战。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需根据经济基础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而且还告诉我们,意识形态的变革必须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面对来自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种种冲突,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从而为中国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的实质在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现有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必须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作为意识形态之基本要素的文化,必须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构建的意识形态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用新的增长方式界定先进生产力  

在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可以被界定为:一种由知识要素驱动的、以信息技术为其技术基础的、以因特网为其工具体系的,只有通过与人力资本结合才能实际发挥作用的生产能力。当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取代劳动与货币资本而成为价值的主要源泉时,就不应再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不是看社会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而是要看该社会是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来生产各种产品。波特则从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动着手,区分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土地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本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知识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  

因此,我们要界定什么是社会先进的生产力,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我们所处的经济时代与所面对的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人类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每50-60年就会发生一次产业革命。伴随着每一次产业革命而来的不仅是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且也是新的社会生产力对旧的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革命性替代。因此,到了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把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说成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事实上,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再到内燃机和今日的计算机,工业化社会已经开始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马克思生活时代的机器大生产早已被智能化的生产过程所取代。如果说,英国产业革命后形成的社会先进生产力,是一种由资本要素驱动、以蒸汽机(后来是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技术基础、以流水线为工具体系的、通过雇佣劳动才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在今天经历了新经济革命后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则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概括地讲,在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可以被界定为这样一种生产力,即:它是一种由知识要素驱动的、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个人电脑)为其技术基础的、以因特网为其工具体系的、只有通过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才能实际发挥作用的生产能力。  

由信息技术取代机械技术(包括蒸汽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知识要素取代资本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因特网取代机器流水线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这种革命性变化,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回顾一下欧洲国家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转型时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将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作出准确而又科学的理解。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转型,社会生产力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由土地变成了资本,这一变化使得拥有土地资源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成为一个多余的阶级。因为土地已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而绝对地租的存在又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他的地租理论中作了非常详尽而又精辟的阐述。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五百多年之后,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知识作为财富和价值的主要源泉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而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显著地下降了。于是,资本家也会像过去的地主阶级一样,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多余的食利者。与此同时,随着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也在不断下降。这就是说,当知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时,不仅会发生知识要素对资本要素的替代,而且也会发生人力资本对劳动要素的替代。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发生在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这些革命性变化,那么以下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一是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就像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那样,真理都是相对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应当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这样的理解,即: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当劳动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时候,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是极其正确的;当社会生产力取得进步,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取代劳动与货币资本而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时,我们就不应当再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  

二是随着资本要素被知识要素所取代,我们应当预见到资本主义的非资本主义化发展。这一点,在当今美国新经济产业部门的表现最为明显。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被货币资本家所垄断的企业所有权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拥有知识和信息知识的“知本家”(即拥有技术专利的企业创业者和拥有信息的基金管理人)所分享。如果新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要求社会经济制度的非资本主义化,那么,我们就应当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这里,最重要的是所有权决不能被资本所独占,而是应当被其他要素的所有者分享。  

三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把教育部门和科技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部门来对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对现有的所有权制度加以改革,通过知识参股等方式,给予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知识创新的所有权激励。  

先进文化应具有三大特征  

先进文化应当能够促进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兼容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和综合前人优秀思想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还必须具有包括学术自由、科学精神和知识产权等要素在内的发展机制。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文化发展是通过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替代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算是先进文化呢?对此,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界定:  

第一,任何时代的先进文化都应当能够促进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在欧洲国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不开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崛起和市民社会的产生,于是便有了自由企业、自由劳动、自由交换。  

最初的资本主义是混乱的和贪婪的。这种局面的出现,显然是与社会缺乏理性有关。面对这种状况,欧洲的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呼吁社会理性,从而完成了最初的思想启蒙。  

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占据主导地位,就在于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就必须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革后,主动地调整文化意识形态,或者在预见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未来发展趋向后,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基础朝着这一方向演进。  

第二,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兼容性。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和综合前人优秀思想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扬弃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全面梳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借助于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建立起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具有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也是通过发挥其文化的兼容性而取得了对其他经济制度的竞争优势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兼容性使得它可以积极地利用市场经济,可以继承中世纪的等级制,甚至可以在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保留封建特权,直至保留皇室与贵族,前提是只要后者愿意妥协。特别是当共产主义思潮与第三条道路的意识形态产生以后,资本主义文化又开始积极地吸纳这两种制度中的可兼容部分,来增加自己在不同意识形态与制度竞争中的优势。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民主党人的福利国家主义思潮,事实上构成了资本主义理性发展的意识形态约束,而资本主义的竞争力又恰好在于它的文化具有兼容这些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能力。  

从中国自身来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有志青年集合在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演变成了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直至一个崭新的共和国诞生。中华民族就此获得了新生。但是,受他国教条主义思潮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也开始滋生与蔓延,结果,窒息了理论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被中断了。理论的僵化与文化发展的停滞造成了体制呆板,经济发展因此而受挫。1979年邓小平同志高举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内发动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通过对外开放再次创造了中国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交流的机会。在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中,中国找到了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就初步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来看,先进文化的形成不仅离不开国际交流,而且还需要通过兼容并蓄来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点。  

第三,先进文化必须具有内生发展机制。  

除了外部交流与兼容其他文化的精华,先进文化还必须具有内生的发展机制,这种内生的发展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要素:学术自由、科学精神、知识产权。  

没有一种可以自由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术环境,思想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如没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精神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同样,假如没有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全面和深刻。可以说,没有学术自由这个先进文化发展所必需的内生机制,本来是先进的文化也会变得落后与愚昧。  

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或意识形态化,因此,学术自由必须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学术自由是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科学精神就是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充分条件。  

最后,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在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至少起着以下作用:第一,知识产权可以起到鼓励人们进行思想与理论创新的作用,例如,文献引用制度与版权制度的推出,可以避免思想的简单重复与抄袭,促使人们进行创新思维;第二,知识产权要求文责自负,而这将会对一切背离科学精神、提供错误思想与理论的人构成有效约束。从知识产权在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这两方面的作用来看,它实际上构成了先进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制度保障。  

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国强民富。经济增长是合法执政的必要条件,合法执政的充分条件是为全体国民创造公平参与经济增长、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加快政府体制改革步伐、放松政府管制、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伐等。  

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必须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加以审视。  

从国际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在于国家的强大。回顾1997年东南亚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不难发现,一个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是很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而外部世界的经济冲击会给本国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比如资产缩水、就业机会减少、国民经济出现增长危机等。由此而造成的国内政治动乱与社会动荡,还会使国民的根本利益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在资本与其他要素均可以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从国内角度来看,根据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和“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显然在于发展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就经济是基础而言,一切利益最终都将表现为经济利益,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那么,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应当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8

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转变要求

要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题,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应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而扩升,它仍然把经济增长包括在内,同时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科技创新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优化配置,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丰富,要求也更高。由于经济发展是以人为行为主体、行为过程、行为目的,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集体作用于自然、旨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社会实践行为,所以,经济发展及其方式就不能仅仅限于经济增长,而必须同时涉及发展经济学理论如上所列各个方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以及包括决定或影响方法和形式的途径、手段和目标等相关发展要素在内的整体转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强调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重视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有效增长,而且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方法和形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辩证结合起来,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子;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机制激励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技术水平,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和意义,是对症下药地解决片面追求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畸形增长,不惜破坏环境、断源枯流,刺激过度消费以及导致两极分化等不科学、不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问题。这已经成为具有根本性意义和普遍性迫切需要的当务之急。

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难题及其根本原因

在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其转变要求的基础上,必须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题,弄清其难处及其根本原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难题之一及其原因剖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根本决定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完善和规范运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动力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整个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在由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而不是由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主宰与推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及如何抓发展理解不够全面正确,把“第一要务”理解为是“唯一要务”,把履行第一要务、抓发展,理解为由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亲力亲为跑项目、办企业、上产品、找市场,甚至越俎代庖、包揽一切,取代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而在抓发展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靠使用行政手段、订计划、下指标、排名次、发奖牌抓发展。其动力驱动主要紧系于与个人升迁密切相关的政绩追求,加之以往的政绩导向只重GDp增长,由此自上而下地驱动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担当经济发展的主角,并主要由他们打造了和操作运行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难题之二及其原因剖析――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根本决定意义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在我国以高于历史和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提高,但仍然处于较低阶段而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客观而论,饱受批评的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者,一方面是由于所处的社会生产力阶段较低,所能用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受自上而下层层加码下达的超常发展指标所迫,在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本不可能与超常发展指标同步超常提高的情况下,而不得不继续使用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继续靠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扩张完成上级下达或自己加码的超常发展指标。并非是他们搁置高水准的经济技术而不用,无视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耗能少、污染小的项目和产品而不上,实在是欲有之、渴求之而不得,欲找远水救近火而不能。在目前所处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实在难以做到经济技术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与超常发展指标同步提高,实在无法在“两难”选择中做到两全其美,而上级在下达发展高指标的同时直以官位升降相赏或相罚。在此别无他途和退路的情况下,承受重压的党政领导和经济主管部门不得不“舍‘绿’保‘乌’”(舍绿色发展,保“乌纱帽”),确保完成上级最看重、对己最重要的任务指标和政绩目标。就是基于这一深层缘由,充满弊端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长期盛行,迄今仍难以根本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难题之三及其原因剖析――对于经济发展方式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根本决定意义的人特别是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较大提高,但与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世界先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下的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何要围绕人找原因、破难题?因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人,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不能见物不见人,寻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原因及其破解之策,同样也必须从根本上着眼和立足于人。以往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长期难以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压抑或束缚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创造性,使人的科学素质、自主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应用提高和充分发挥,并由此导致经济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却在许

诺给人们享受远远超过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成果,刺激人们远远超过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欲望和消费需求,并将此确立为共同目标和组织行动,极力加以推行,同时使之成为个人的“政绩”和“资本”。当然,如果同一时期人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同一阶段的人构成的社会所达到的生产力和经济技术水平,经过积极努力,能够实现主抓发展者所确定的发展高指标,能够满足他们许诺民众分享更多更好发展成果的新需求,并相应实现主抓发展者个人的“政治进步”,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皆大欢喜的大好事。但问题在于,主抓发展者,并未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用在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经济技术水平上,而是在人与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技术水平的现有基础上,确立超常的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目标和民生改善承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技术水平,都需要作长期努力,短期内难以达到目标、收到成效。而在主观上,主抓发展者在任时间有限、“进步”期盼迫切;在客观上,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行政开支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急需通过经济增长增加财源解救燃眉之急,这些“近火”确实难靠“远水”相救。而能指靠迅速解决问题、最快收效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利用现有条件和基础搞外延扩张型发展。所以,平心而论,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既有主抓发展者的主观原因,也确实有“远水”难救“近火”的客观原因。实行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的治本之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出多年,至今依然进展有限、困难重重,除了这一转变确实任重道远、具有长期性之外,可能还由于未能从深层次抓住根本性问题,针对病根,开出良方,狠下猛药。时至今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亟需采取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的治本之策。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治本之策。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与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制度、体制、机制及其种种弊端。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的发展方式,是原有体制下的产物,它由于种种原因而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退出,它仍将继续相当程度地在新建立、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遗存。从根本上看,这是旧体制革除不彻底、相关根源性问题仍存在,新体制建立不巩固、实行不到位所致。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从根本上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之真正运行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中处于主宰地位、起到主导作用并也由其造成严重弊端的行政体制,首先必须坚决进行改革。现在,各界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何难有进展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中高度一致的共识是,必须对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这几乎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众口一词”,确实非从根本上对其彻底加以改革不可。核心是要根治高度集权、行政指令性的体制痼疾,科学确立政府和企业及其他各种主体的地位、职责、权益及其相互关系,并在其成熟完善时以法律法规加以规定,政府和企业及其他各主体按此正确履行职责,既不允许缺位失职性违法,亦不允许错位越权性违法。针对以往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政府部门越俎代庖,对经济、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太死,有的甚至与企业争权益、与民众争利益,严重影响企业及各种市场主体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将政府和企业及其他各市场主体都一一正确定位,并坚决使之一一准确归位、各司其职,确保企业及企业家等主体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作用;使越权错位的党政领导决策层及政府部门按职归位,在法定职能和权限内,做好其本该做的宏观规划与调控、政策制定与实行、社会建管与服务等工作,不再让其统揽一切搞集权,不再容其越俎代庖抓发展,而是依法用权、依法行政,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恪尽职守,倾力创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条件、服务发展主体。

二、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劳动者素质能力、特别是培养人才为重点,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高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亲临深圳视察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是根本,培养人才是关键。”当前,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制定实施具体实在的战略规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着重致力于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激励,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集聚科技创新优势,创造扶持促进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从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大力推动多出快出自主创新成果,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扶持现有科技创新人才的力度,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锐意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高度重视系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大胆使用创新人才,重奖、重用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努力创造创新人才持续涌现并大有作为的崭新局面;进一步提高从国外引进人才和技术的水平,加大组织人才出国学习深造的力度,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学习和利用世界先进科技中推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培养新生代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志趣、创新能力,同时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全民性接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从正面加大各项工作力度的同时,还必须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针对只顾任期内出政绩而搞短期行为、不重视投入大见效慢的科技创新的问题,把科技创新列为政绩内容并加以考核,并同时采取各种刚性政策措施,从根本上切实解决科技投入少、科技体制不活、科研力量分散、产学研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少而慢等严重制约科技创新的共性问题。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制定又好又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科学发展战略。着重致力于以下诸方面: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开拓科学发展新路子,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将科技创新、科技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注重发挥科技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以低碳产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以优化升级为主线和刚性要求,加快推进以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按照科学发展新要求、经济发展新方式,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准入门槛等,压减低水平重复建设,

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四、推进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正确调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大原则、总目标、总要求,建立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互相适应、相互促进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体制机制上、干部思想上、特别是干部考核评价及其使用上,牢固确立、坚决执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革除与旧的发展方式特别是其弊端共生互连的原干部考核标准及其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确立新的科学正确的干部考核标准、全面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正确的用人导向,以此确保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推进和彻底转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投身经济发展的广大劳动者,要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并为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教育、学习、培训、实践等各种条件和环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过程,始终必须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的作用,用市场经济激励机制、国家分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他们既有主动性、积极性,又有创造性、实际能力和本领,且有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水平、合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认识和理解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4-0090-05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的新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的新高度,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一个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义革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社会生产力,并为它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正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所指出的,如果中国真正赢得了独立,“我国几亿人民一旦真正得到解放,他们巨大的生产潜力一旦被解放出来,并被用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党适时领导我国人民进行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在这个意义上,十分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由于主观上想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不对头,“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3〕,结果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犯了性急的错误”。邓小平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症结所在,既从实践上力挽狂澜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还从理论上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还特别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4〕因此,一定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5〕。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最基本观点,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视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6〕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论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7〕。他强调:“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8〕

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强调科学发展观,要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并创造性地把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9〕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世情分析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国有13亿人口,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10〕“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1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2〕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3〕。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同志特别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强调科学的发展。也就是他经常阐述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14〕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的新高度,坚持和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过去发生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这实际上是第一次把无产阶级政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宗旨写进了党纲,进而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一个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历来重视坚持这一宗旨。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6〕“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7〕邓小平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18〕。他还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视为判断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一个主要标准。同志指出:“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19〕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总是强调“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并提出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并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主要涵义是:(一)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21〕“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提高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投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2〕(三)要把以民为本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同志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3〕(四)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24〕。具体地说,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5〕。

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的新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进行的,这是由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答案。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做法,只能学习苏联“老大哥”的经验。正如强调的,“我们对搞社会主义没有经验”〔26〕,要“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27〕。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上是在边学习边建设中起步的。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向苏联学习过程中,不断艰辛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积累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地认识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那么,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8〕邓小平还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它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一条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完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轨,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我们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在实现这历史性跨越的发展中,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等原因,带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运行中的旧矛盾和新矛盾,社会发展中的旧问题和新问题,有的在发展中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但发展决不能止步,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鲜活经验,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科学发展观,从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了改革开放,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正如同志所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9〕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30〕

其次,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破解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难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核心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正确答案。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一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要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回答“怎样发展”这一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1〕。(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3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3〕。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4〕。(三)协调发展。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协调。一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二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三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又好又快”的发展。即“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35〕。“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36〕同时,还要“在营造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力量、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工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7〕。(五)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为了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38〕。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39〕。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高度,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3.

〔2〕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3〕〔5〕〔18〕〔2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64,146,37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6〕人民日报,2001-07-02.

〔7〕〔8〕人民日报,2000-12-30.

〔9〕〔12〕〔14〕人民日报,2003-07-02.

〔10〕人民日报,2004-01-29.

〔11〕〔13〕〔21〕〔34〕人民日报,2005-06-27.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16〕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0.

〔17〕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1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76.

〔20〕人民日报,2002-12-05.

〔22〕人民日报,2005-04-22

〔23〕人民日报,2006-04-23.

〔24〕人民日报,2003-12-27.

〔25〕人民日报,2008-01-31.

〔26〕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71.

〔27〕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29〕人民日报,2005-06-14.

〔30〕〔31〕人民日报,2007-10-25.

〔32〕人民日报,2005-11-02.

〔33〕人民日报,2005-09-04.

〔35〕〔37〕人民日报,2007-01-01.

〔36〕人民日报,2007-06-26.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终极性价值;现世性价值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以理性化、自由竞争和利润最大化为标志的市场经济转变。先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而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全确立,各种利益关系因而变得错综复杂,人们对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关注空前地敏感和突出;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展开在诱发新的经济伦理观念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作出价值判断,市场经济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优劣成败成为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共同的话题。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这一课题作出回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坚持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终极性价值判断的统一,应该成为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

一、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现世性价值判断,是指以稀缺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的合理性作为标准的判断方法。市场经济与这种对资源配置和财富生产分配的关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它强调效率和效益,强调合理的市场规则对市场个体的制约,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在人们对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异常关注的现实条件下,离开现世性价值判断,不顾人们日益增长的提高收入、改善经济生活的愿望,对公众提出的任何“清高的”伦理要求,只会成为空中楼阁似的玄谈,对于解决形形的经济伦理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时,“利”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因素,而是义利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义利矛盾运动中动力源泉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可以用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指导原则。

功利主义的萌芽,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并在西方奠基于近代社会前期,最终形成于19世纪。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导精神是“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尚义精神,具有反功利的倾向,而这一切是与自然经济的运作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巨大威力,是通过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来发挥作用的。这三大法则与规律无不体现着市场经济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客观精神——效益精神。效益精神反映了市场经济求利性本质的根本要求,效益精神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

功利主义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无疑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时,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现代伦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重视人们的行为后果,不仅使道德评价具有比较客观的标准,而且对于人们的务实精神具有促进意义;强调趋利避害,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本质,也符合现代人的基本心理趋向。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与资本主义功利主义既有着因共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而产生的共同要求,又有着因所有制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这种特殊的伦理精神主要是:其一,它把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它虽然侧重以行为后果作为评价道德现象的标准,但也兼顾行为动机的评价意义;其三,既反对重义轻利,也反对重利轻义,而主张义利统一,既求效率,更讲公平。

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现世性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伦理可以规范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运行的主体是有着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要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离不开完善的法制对企业和个人的规范。法制是建立市场经济的第一种规范,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客观上要求市场活动的主体以及市场经济的各种行为,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秩序中进行活动,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没有有序化的市场,就不可能有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仅有法律的维持是不够的,市场经济还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基础。经济伦理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

与传统的自然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通过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来实现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交易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交易打破了传统封闭的生活,也在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道德世界。与传统的非市场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道德世界,其核心在于“忠诚”。血缘纽带、宗法制度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严格的上下级层次结构都要求某种人身依附的“忠诚”。市场经济作为对传统自然经济的历史对立,在经济伦理上所要求的核心在于“信任”,以及由此衍生的平等和自由。所以,它最重要的道德基础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缘于每个人对自己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没有基于道德基础上的责任感,对于社会,它不能有效地实现职业职能、创造效益、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价值;对于个人,它不能进行个人技能的积累,为社会创造服务与作出贡献。离开了这种责任感,市场经济的活动基础——契约伦理和经济信用就难以为继,分工合作的价值前提也会丧失殆尽,交易成本费用将会大大上升。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量经济信用失常、权钱交易中的“寻租”等违反市场经济伦理的行为极大地危害着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使得分工合作和规模经营的效益难以实现。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伦理要求个人和企业坚持平等、自由等经济正义原则,这些经济正义原则构筑了人类分工合作的秩序。因此,强调经济伦理对个人和企业的规范行为对于建立和维系健全的经济秩序大有裨益。

第二,经济伦理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但同时又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及其“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既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更是非物质生产即“精神生产领域”。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动力即精神生产力可以作为第二种动力,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伦理是这种人文动力中一种现实的、强大的力量。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人文动力,其中“天职”观念形成的职业伦理,“蒙恩”观念构成的经济合理主义,“节欲”观念构成的积累精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的人文动力,它通过“资本主义精神”的中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变量。由此我们也可以判定,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伦理道德,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经济发展,首先来自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分工和专业化;二是个人和组织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分工和专业化已成为普遍的现实,人们的积极性或进行投资、创新、经营和创造的经济努力,对于经济增长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人们的经济努力,尤其是涉及长远利益的投资与创新,需要社会激励提供心理与舆论支持。由于人类行为具有寻求合理性依据的偏好,经济伦理的激励就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合乎市场经济需求的经济伦理可以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合理性辩护,使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各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它也可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人们的热情和信心,推动人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终极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认为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是必然的,它要求把对于现行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作为其他价值判断的基础,在整体上引导着制度的前进方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一些具有根本性价值意义的经济伦理问题的出现,比如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等有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价值判断问题等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使其拥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使其富有人文精神。在这种思考的指导之下,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同时,还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主张人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要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其他见物不见人的价值判断均不符合以人为本精神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精神有着双重的道德价值:

一方面,以人为本精神对于市场经济逐利性具有矫正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逐利性。这种逐利性,既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又是导致人的异化的重要根源。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将人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和对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但是又把人推向了对物的依赖中,从而造成了人本主义精神的沉沦。因而,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要求不谋而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为人民谋利益,它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因而在本质上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集中反映,又是抵制和抑制市场经济反人本主义精神负面效应的有力武器。这种新的经济伦理精神,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经济工作、经济行为的最根本和最高的价值标准。

同样,认识终极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关系,还必须考虑经济伦理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

第一,经济伦理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进步需要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将社会发展主要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其战略目标追求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将经济效率视为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并不令人满意:不仅造成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浪费,而且无法使人得到整体幸福。对这种模式弊端的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物”(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虽然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决不能顾此失彼。于是,社会发展模式发生向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这种模式以“人”为本,是一种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全新发展观,它要求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

第二,经济伦理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需要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的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本身,又构成需要的主要内容。因此,“需要”体现了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主体这两方面的规定,所以也就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推动着生产的扩大和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运动和前进。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了人类需要的这种全面性和多层次性。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来看,市场经济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经济形式,与未来的产品经济形式相比,它有一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必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市场经济以市场主体的利益差异为前提,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局限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具有必然性。然而,它又必然会被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形态——产品经济形态所克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产品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以人为本要求即终极性的价值要求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终极性价值判断的统一

现世性价值判断所要求的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和终极性价值判断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精神不是两种性质对立的道德要求,而是同一道德体系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