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8:46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1

【关键词】临汾城市形象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追求粗放型的城市化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今天的城市竞争再也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而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位和城市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也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

在经过了“把马路让出来、把路灯亮起来、把绿化搞起来、把交通管起来、把高楼大厦建起来”的城市复制阶段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为目标,通过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产品、城市形象传播等途径凸现城市的优势,塑造出有文化、有品位、有魅力的城市形象。

一、临汾市形象概况

称为华夏第一都的尧都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中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是山西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临汾市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临汾市最早出名缘于五千年前古帝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尧王让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后来,临汾出名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了一座“花果城”,每到春、夏、秋三季,市内百花齐放,鲜果飘香;更是因为每年十个亿的经济增长速度,山西排名第二的GDp产值。再后来,临汾因为修建“天安门”、“天坛”等出名。如今,临汾出名是因为它是全国污染之首。

自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始进行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排名以来,临汾市已经连续三年(2003-2005)居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首,从此戴上了全国空气质量污染最重的“黑帽”。2006年10月18日,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环境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institute,又译做铁匠研究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临汾作为中国唯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进入榜单。美国有关机构将临汾说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香港媒体把临汾称为“中国污染之都”。这些机构和媒体将临汾市作为环境污染典型,污染已经成为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问题,成为制约临汾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敏感问题。不解决污染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二、影响临汾形象的障碍因素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临汾的地形是整个条状的海拔200多米的盆地,处于太行、吕梁等山的环绕之中,环保工作先天不足。盆地的静风率达48%,盆地不利于空气流通,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出去。特别是每年进入11月份以后,临汾盆地极易形成逆温层,即城市上空温度比地面的温度还高,临汾市区就像罩在一个热锅下,大气污染物产多少就聚集多少,5级天气主要就产生于这几个月。因此有了“临汾的蓝天靠风刮”的说法。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临汾市从以前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多万的小临汾,到今天面积33万平方公里、固定人口37万多的大临汾,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汽车流量的增多,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

3、产业结构不合理

说到临汾污染的“主力军”,还是临汾市区内的、周边县城的大大小小、鳞次栉比的工业企业。临汾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占到该市工业总量70%的三大支柱产业是煤、焦、铁,三大产业如此兴盛又缘于这个地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和年代久远的挖煤、炼焦、炼铁传统。

4、工业布局不合理

由于布局失当,审批把关不严等因素,部分企业分布在河流、干道、城镇甚至水源地附近。例如焦化企业最集中的河西工业园,居然位于临汾市区冬季风上风位置,一刮风,焦化厂排出的废气就往市区灌。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有9家重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对城镇区域大气和汾河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5、垃圾处理技术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剧了环境恶化。市区集中供热率仅有40%,近200台手烧锅炉和茶炉大多没有任何消烟除尘设施。汾河沿岸的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汾河,加剧了汾河水质恶化。由于污水处理一度仅每吨0.2元,市区唯一的一家污水处理厂收不抵支,建成后数年处于“半瘫”状态,直到2006年物价部门调整污水处理价格后才开始正常运转。至今,临汾全市也没有一家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也未作过垃圾分类处理,就地露天焚烧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环保部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拉运、倾倒、填埋处理。

6、环境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

监管力量薄弱也是环保治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环保现场执法主要是监察大队,目前临汾市环保监察大队实际工作人数只有30多人,分为5个组,每组分片负责3-4个县市。由于人手有限,只能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进行检查。在临汾,60%的县市级环保监察大队没有车辆,有的监察队甚至被迫向企业借车用。由于监察力量薄弱,一些违法、违规生产极易死灰复燃。在一些偏远的山里,只要市场一好,不法分子修修炉子,运两车矿石来,就又可以开始生产。

执法手段单一也抑制了环保执法的力度。目前环保执法只有行政处罚一种手段,而且罚款限额极其有限。对于严重违规企业,最硬的手段只是建议政府关停,而对于投资过大的项目,政府关停难度也大。

7、企业守法成本太高

工业企业是临汾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而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却不高。环保部门监测资料显示,不少企业仅有生产设施而无任何环保设施或有环保设施不运转,大部分焦化企业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和能源综合利用设施,大部分火电企业未配套脱硫设施,部分地方违法建设项目屡禁不止。分析企业环保设施不到位的原因,临汾市环保局的几位负责人都提到“守法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的问题,这在项目建设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对于不做环评就建设生产的违规企业,环保部门只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最高处罚限额20万。对于一个投资六七千万的项目来说,20万的处罚毫无震慑力。

另外,安装环保设施花费很大。一个年产60万吨的焦化企业,水、气全套环保设施配置齐全需要近4000万元。有的企业为了应付检查,装一个一两百万元的环保设施,实际上根本起不了作用;有的企业安装了配套设施,但为了节省运行成本,白天用晚上不用,环保效果大打折扣。

三、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

1、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临汾科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临汾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客观地分析,其还是倚重于煤焦铁等能源原材料传统产业。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在给城市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污染,成为制约临汾科学发展的最大难题。在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市领导及全体市民深切地体会到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有意在临汾投资的外商、外地企业,在考察临汾大气状况后悄然离去,把资金和项目投向其他地方。国内外许多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和服务业等产业,不愿意来临汾安家落户,特别是2006年举行的上海、香港、长沙三次经贸项目洽谈会,临汾签约的项目居全省之首,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落实的项目却不及其他一些地市。许多全国性的经贸活动、文体活动原本定在临汾举行,而由于主办方考虑到临汾的环境而改弦易辙,先进的生产要素难以在临汾聚集。同时,临汾不少企业家把资金投向环境好的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北京、太原等地。可以说,临汾相当多的经济社会活动都因环境污染问题而搁浅,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临汾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

2、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临汾对外开放形象的突出问题

临汾的环境污染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大的关注度。在临汾举办了四次行业发展论坛,外地专家学者议论最多的也是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临汾的软肋就是环境。因为环境问题,许多优秀人才远走他乡;临汾市无法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管理;临汾市的名优产品走不出去;临汾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没人来旅游观光,即使有人前来观光,回去之后也是“反宣传”。环境污染已经与临汾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临汾对外开放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悬在全市各级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及临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严重问题

近年来,临汾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享受优美环境成为强烈愿望。但是,临汾的天是灰的、水是黑的、街是脏的、空气是污浊的,群众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享受不到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终日有压抑感。生态的严重破坏使少数丧失环境道德的暴发户成为“生态移民”,而广大老百姓却成为“生态难民”,这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共进。在临汾市几个工业发展较快的大县,县城环境污染要比市区严重的多,洪洞县城2006年二级以上天数只有17天,霍州只有25天,襄汾的环境综合指数达到8左右。局部区域空气中苯并芘最高值超标4.7倍。全市每平方公里平均承受约5吨二氧化硫排放,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全市92.7%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61.5%的河流失去使用功能,5个县的饮用水质量不达标准。由于地表水污染,全市河水灌溉农田区域约100多万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减产,5000多亩农田绝收。固体废弃物对土壤和水体的危害也在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1320万吨,煤矸石每年新增堆积500万吨,占地900公顷。1998至2002年间全市肺癌患者人数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总和,每年鼻炎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增加了4.2倍。环境污染对群众的危害触目惊心.

中国文化界有一种共识: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而山西的历史文化又在临汾集中沉淀。从“天下第一都”到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曾经的“绿色明珠”、“花果城”,如今的污染之首;曾经的“聚宝盆”,如今的“聚污盆”,临汾的蜕变令人惊愕。

四、治理措施

1、科学规划

《临汾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对临汾市目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在充分考虑临汾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及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清晰定位了临汾市发展成为“既适宜发展创新又适宜生活旅游的生态工业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准确提出了规划总体目标和“两个五年计划”、“三个三年阶段”的分阶段目标。

(1)规划大纲的目的。第一,通过了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加快以煤、焦、铁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第二,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转移目前建城区高密度的人口和工业,完成城市空间拓展和重点污染规划,致力于改变布局散乱的现状,促进城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第三,以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确定合理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彻底改变资源和环境“超载”的现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临汾市的生态环境。第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系统的生态和环境功能调空措施,改变功能失调的现状,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第五,整合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系统规划,从系统角度研究目前临汾市三大系统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针对资源型、产业单一型、污染严重型城市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法,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示范。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力促工业布局合理,加快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创新,努力推进临汾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

2、具体推进“蓝天碧水工程”

为了还临汾市民一片蓝天,市政府出台了推进“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临汾市投资了十几亿元,将整治重点放在了加快集中供热工期进度、拔烟囱工程、推进燃料清洁化、加大汽车尾气治理及市区污染企业搬迁或取缔等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更要“青山绿水”保护环境,在环境问题上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环境污染治理的翻身战。

【参考文献】

[1]李天太在全市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Z].2007-1-17.

[2]临汾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规划[Z].2007.

[3]临汾市政府门户网站.

[4]李天太在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Z].2007-5-18.

[5]李新海:如何提升城市建筑品位――以湘潭市城市形象塑造为例[J].中外建筑,2006(2).

[6]梁海明:浅析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环境,2005(21).

[7]周泽宾:对郑州市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几点看法[J].山西建筑,2004(16).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2

经过调查,云南省临翔区存在着很多环境卫生问题,而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落后,大多停留在卡片、图纸及表格等原始资料的人工管理阶段,普遍存在分类、检索困难,定量、定位分析薄弱,正确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webGiS的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市民能在线实时地举报环境卫生问题,使环境卫生举报信息根据问题类型用不同的图标在地图上实时显示、直观明了,环境卫生问题处理的责任部门能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并让处理结果地图实时反馈显示、高效互动。

【关键词】森林临沧webGiS技术智慧城市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大大刺激了环卫设施的需求量,随着城市功能向外扩展,“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垃圾的收支处理模式已被广泛推行。全国8成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庞大的人口决定了环卫设施的需求量,但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呈现较为落后的局面,临翔区也不例外。经调查,云南省临翔区存在着三大环境问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差、破损严重,建筑施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针对目前我国边疆城镇对环境卫生设施信息的管理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卡片、图纸及表格等原始资料的人工管理阶段,存在着数据信息在存储、管理上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分类、检索困难,定量、定位分析薄弱,正确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以临翔区为例,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这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打造一个“森林临沧”。

1临翔区环境卫生现状

为进一步推进临翔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特别是街道城乡的环境卫生,对临翔区进行了环境卫生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其主要存在如下环境问题:

1.1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差、破损严重

首先,表现为商业区、汽车站、菜市场等人口密度大、流动多的地方,果皮、烟头、口痰、宣传单等随处可见;夜晚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同时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术大的影响;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共厕所脏乱不堪。其次,各类公共设施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路灯、垃圾桶等破损,各类花草树木层次不齐,次外,清扫保洁不到位,居民区、绿化带都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垃圾,公厕管理也不到位。

1.2建筑施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经调查,临翔区因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环境卫生污染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居民区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车辆乱停现象突出,建筑材料、沙石堆放突出,且散乱不整洁。

1.3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外来务工大量涌入,本地居民出租房屋不严格把关导致辖区收购废旧物品、医疗废物、冷加工、家畜家禽导致环境污染。很多租住在城乡结合部,致使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长期滞留,成为苍蝇、蚊虫、老鼠等滋生繁衍的温床。

针对调研结果中环境卫生地下脏、地上差、地面乱和市民环保意识差的实际,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制定措施,科学整改。本文提出基于webGiS的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市民能在线实时地举报环境卫生问题,使环境卫生举报信息根据问题类型用不同的图标在地图上实时显示、直观明了,并让处理结果地图实时反馈显示、高效互动。

2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背景意义

2.1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增加,基于internet地理信息数据,供全球用户查询、检索并提供GiS服务的webGiS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基于webGiS技术也已如火如荼地进入到城市规划应用中,例如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公交导航服务系统、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城市信息一体化平台等的开发研究已有很多,但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针对边疆小城镇的应用为数不多。在国内,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平台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多数是基于传统GiS的,而且投入实际使用的也不多。本文拟通过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利用社会公众通过地图举报卫生环境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实时处理和在地图上实施反馈处理结果信息,达到全市民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并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成为处理城市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的新的技术手段。

2.2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发展趋势

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人们又提出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这必然是未来城市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充分利用internet和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以人为本,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并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不可否认地,webGiS技术将长久地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城,进而成为发达国家,但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3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边疆小城镇所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诸如城市化质量差,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差,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环境差,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和“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管理差,管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离城市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差较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webGiS技术,首先打造一个“数字临沧”,然后开发出能在web上分析临翔区的环境卫生信息数据,为市民公众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服务的临沧市区环境卫生曝光台,并能实现市民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可拍照上传,相关处理部门可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及时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上传,使市容环境卫生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整顿城市环境卫生,配备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理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建“美丽临沧”。

2.4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理论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边疆城镇对环境卫生设施信息的管理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卡片、图纸及表格等原始资料的人工管理阶段,存在着数据信息在存储、管理上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分类、检索困难,定量、定位分析薄弱,正确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以临翔区为例,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这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希望这一研究可以为边疆小城镇的环境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GiS开发应用领域的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为同行提供决策指导。

3环境卫生GiS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基于城市环境卫生信息化管理和保护对科学技术手段的急切需求和对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监控的需要,“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通过调用百度地图,利用web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全民实时监控临翔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及时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从“传统被动响应”变为“科学主动处理”,让城市环境问题变为“实时感知、及时处理,动态预测”,保障临翔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健康运行。

3.1公众用户权限

公众使用公众举报模块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标注出实际的违章地址,填写举报信息,上传违章照片。公众用户可进行基本的地图操作,卫生环境举报点的地图定位、地图全图、地图漫游、距离量测、面积量测、地图打印、矢量和影像图切换等。

3.2环境卫生问题处理责任部门权限

支持以多种彩色图标区分违章类别实时生成违章点分布图,使用地图框选、属性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快速定位违章位置。支持管理部门,在线实时查看和审核举报信息,根据电子地图的实际违章地点,确定责任单位,违章信息。让处理结果地图实时反馈显示、高效互动。

3.3数据操作

数据查询:可根据查询条件查询相关举报信息,并以列表形式进行显示,点击某个结果则在地图上定位。

报表输出:利用条件查询,可把符合查询条件的结果信息导出excel等文件。

数据审核:相关负责部门登录系统后可对负责片区内的举报信息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可实时在前端进行显示并对公众进行公示。

3.4系统运维管理

主要有用户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权限管理等。用户管理主要有用户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及密码重置等功能;系统日志管理主要有用户操作日志查询、删除等功能;权限管理主要有用户权限添加、删除、编辑等功能。

用户角色分为责任单位用户、管理员,权限如下:

责任单位用户:查看可处理其负责片区内的举报信息。

管理员:用户管理、用户权限配置、数据库还原、备份、系统日志管理等。

4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1)系统中地图操作,如违建点定位、地图的矢量或影像图切换等功能利用arcGiSJSapi或百度地图api相关功能实现。

(2)举报点信息和系统运维信息利用SQLServer2008R2进行存储,违建图片等数据利用文件系统进行存储。

(3)地图底图利用arcGiSJSapi或百度地图api调用“百度地图”地图服务实现。

(4)前端开发采用html+css+javascript+jquery+easyui等,增加用户体验。

(5)整个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微软VS2012。

(6)系统逻辑设计和网络结构图。

总体采用B/S三层结构架构设计,每一层相对独立,能够有效的实现安全性、可移植性、扩展性。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服务器可采用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合在一起共用和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分开的方式。根据系统实际和规模,本文采用前者,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

5结语

伴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发展需求,城市环境卫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环境卫生信息化、智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3S技术的城市环境卫生的研究孕育而生。本文运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本着以民为本、服务边疆,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为落后家乡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柴洪文.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2]陈鹏翔.基于webGiS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9.

[3]张继承.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马晓霞.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现状与趋势[J].科技传播,2012(12):82-83.

作者简介

徐兰声(1985-),女,硕士学位。现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信息。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确保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践行教育标的根本,物理教学是科学过程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物理课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都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教学课堂中,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设计好认知措施

任课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前对学生关于新知识的适应情况作全面调研。在传统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那么究竟作哪些调研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同化进行认知要调研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差距或台阶是否具有表象基础、是否学过类似的方法数学知识是否具备等方面。二是哪些知识必须运用顺应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难点。一般地新旧知识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无法被同化时则要通过顺应让学生接受除了新知识的认知调查外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也应作好相应准备。

2设计好教学环境及素材

教学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环境设计内环境是指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人际环境中要特别设计学生和学生合作、交流和讨论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创建民主氛围的措施设计。比如一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哪些环节设计为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是否设计交流探究成果的环节等等。这些环节都是基于人际环境来开展的。对于民主氛围设计的措施可以从总体上安排如教师控制提问几个问题和多长时间教师引导探究为多长时间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多长时间在课前都应做好设计临场可以有所调整但不应超过上限时间。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心态的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如明确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于后续学习甚至个人理想实现的意义可以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

人文等也通过插播课堂录像片段或课件来实现。

3设计好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题的内容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二是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内容要求后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主体要求。就某一课题而言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达到的认知、技能与能力、态度等的最近发展水平都应该成为课题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根据物理知识特点和学习条件分辨出课题内容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目标的实现是该课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次目标可以考虑在完成主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延展任务来完成。例如在课题的探究教学中要探究的知识的结论获得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两个目标一般都是主目标而培养兴趣等目标可以在引入课题和结果的运用等环节通过激发好奇心和动机来达成通过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首创精神来实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目标等等。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完成主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次目标例如科学态度的养成与发展。

4设计好教学模块、环节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主目标指导下的若干环节组成

这些环节具有特定活动和完成特定功能。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须设计每一环节活动及其措施。有些环节是物理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作环节它们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变化不大具有较稳定的结构把这样的环节称为模块较合适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临时增加的可以称为临时环节。因此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模块设计和临时环节设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可能的难点及措施等临时环节着重考虑其功能。物理教学中模块通常有课题引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用等临时环节如知识铺垫性环节。在某一堂课中该组合哪些模块和环节各自占用时间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断定。一般地模块可以主要在课前设计临时环节可根据需要临时增加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如高中“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可设计为模块教师上课时发现“初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实验”学生忘了可以临时复习这个实验内容和结果这就是临时环节。

5设计好教学思维

总体上讲课堂教学思维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类。教学主线一般由教师来驾御以某一问题作为立足点启发学生思维发散同样以某一结论的得出作为归宿使学生思维辐合。思维散而不收则显得凌乱缺乏目的性思维收而不散则显呆板缺乏灵活性这些都影响物理知识的有效构建。思维发散与辐合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存在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应予以重视。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分析思维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的成分设计时也应该关注。在求异中思维发散在目标指引中思维辐合这是教学思维设计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思维设计应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内部思维与外部行为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识记、领会物理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数据分析把握物理客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触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历程。

充分利用好课堂进行教学,是确保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要注意积极总结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4

【关键词】临汾城市形象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追求粗放型的城市化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今天的城市竞争再也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而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位和城市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也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

在经过了“把马路让出来、把路灯亮起来、把绿化搞起来、把交通管起来、把高楼大厦建起来”的城市复制阶段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为目标,通过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产品、城市形象传播等途径凸现城市的优势,塑造出有文化、有品位、有魅力的城市形象。

一、临汾市形象概况

称为华夏第一都的尧都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中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是山西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临汾市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临汾市最早出名缘于五千年前古帝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尧王让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后来,临汾出名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了一座“花果城”,每到春、夏、秋三季,市内百花齐放,鲜果飘香;更是因为每年十个亿的经济增长速度,山西排名第二的GDp产值。再后来,临汾因为修建“天安门”、“天坛”等出名。如今,临汾出名是因为它是全国污染之首。

自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始进行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排名以来,临汾市已经连续三年(2003-2005)居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首,从此戴上了全国空气质量污染最重的“黑帽”。2006年10月18日,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环境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institute,又译做铁匠研究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临汾作为中国唯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进入榜单。美国有关机构将临汾说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香港媒体把临汾称为“中国污染之都”。这些机构和媒体将临汾市作为环境污染典型,污染已经成为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问题,成为制约临汾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敏感问题。不解决污染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二、影响临汾形象的障碍因素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临汾的地形是整个条状的海拔200多米的盆地,处于太行、吕梁等山的环绕之中,环保工作先天不足。盆地的静风率达48%,盆地不利于空气流通,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出去。特别是每年进入11月份以后,临汾盆地极易形成逆温层,即城市上空温度比地面的温度还高,临汾市区就像罩在一个热锅下,大气污染物产多少就聚集多少,5级天气主要就产生于这几个月。因此有了“临汾的蓝天靠风刮”的说法。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临汾市从以前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多万的小临汾,到今天面积33万平方公里、固定人口37万多的大临汾,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汽车流量的增多,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

3、产业结构不合理

说到临汾污染的“主力军”,还是临汾市区内的、周边县城的大大小小、鳞次栉比的工业企业。临汾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占到该市工业总量70%的三大支柱产业是煤、焦、铁,三大产业如此兴盛又缘于这个地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和年代久远的挖煤、炼焦、炼铁传统。

4、工业布局不合理

由于布局失当,审批把关不严等因素,部分企业分布在河流、干道、城镇甚至水源地附近。例如焦化企业最集中的河西工业园,居然位于临汾市区冬季风上风位置,一刮风,焦化厂排出的废气就往市区灌。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有9家重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对城镇区域大气和汾河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5、垃圾处理技术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剧了环境恶化。市区集中供热率仅有40%,近200台手烧锅炉和茶炉大多没有任何消烟除尘设施。汾河沿岸的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汾河,加剧了汾河水质恶化。由于污水处理一度仅每吨0.2元,市区唯一的一家污水处理厂收不抵支,建成后数年处于“半瘫”状态,直到2006年物价部门调整污水处理价格后才开始正常运转。至今,临汾全市也没有一家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也未作过垃圾分类处理,就地露天焚烧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环保部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拉运、倾倒、填埋处理。

6、环境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单一

监管力量薄弱也是环保治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环保现场执法主要是监察大队,目前临汾市环保监察大队实际工作人数只有30多人,分为5个组,每组分片负责3-4个县市。由于人手有限,只能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进行检查。在临汾,60%的县市级环保监察大队没有车辆,有的监察队甚至被迫向企业借车用。由于监察力量薄弱,一些违法、违规生产极易死灰复燃。在一些偏远的山里,只要市场一好,不法分子修修炉子,运两车矿石来,就又可以开始生产。

执法手段单一也抑制了环保执法的力度。目前环保执法只有行政处罚一种手段,而且罚款限额极其有限。对于严重违规企业,最硬的手段只是建议政府关停,而对于投资过大的项目,政府关停难度也大。

7、企业守法成本太高

工业企业是临汾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而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却不高。环保部门监测资料显示,不少企业仅有生产设施而无任何环保设施或有环保设施不运转,大部分焦化企业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和能源综合利用设施,大部分火电企业未配套脱硫设施,部分地方违法建设项目屡禁不止。分析企业环保设施不到位的原因,临汾市环保局的几位负责人都提到“守法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的问题,这在项目建设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对于不做环评就建设生产的违规企业,环保部门只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最高处罚限额20万。对于一个投资六七千万的项目来说,20万的处罚毫无震慑力。

另外,安装环保设施花费很大。一个年产60万吨的焦化企业,水、气全套环保设施配置齐全需要近4000万元。有的企业为了应付检查,装一个一两百万元的环保设施,实际上根本起不了作用;有的企业安装了配套设施,但为了节省运行成本,白天用晚上不用,环保效果大打折扣。

三、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5

【关键词】高考环境问题复习策略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赤潮、水土流失等。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历年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考试题常以热点环境问题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不留知识死角

对于人类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要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到应采取的合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复习,不能留下知识死角。下面以近年高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为例,谈一谈在复习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

1.1具体表现: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了明显波动上升的现象,且上升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1.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球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温暖期的开始阶段。

人为原因――人类生产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人类对热带雨林等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不断的减小。

1.3带来的影响:

1.3.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原因:①海水因气温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地冰川融化。

1.3.2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甚至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合温带作物生长。

1.4解决的措施:

1.4.1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推广使用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1.4.2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4.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4.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讲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数量较多。如果按照常规复习方式会花掉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就要讲究方法,合理的分配时间。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环境问题的比较,可以从成因、分布、危害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由于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不同,在复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相同。

3.精选习题,加强巩固训练

及时进行巩固训练,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果。如果训练选用的试题存在偏、难、旧等问题,训练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选择习题非常重要。一定要精选习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这样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又能了解高考试题命题的角度、方向。另外,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颖的图表。为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图表新颖的试题来做,以便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和考试的临场应变能力。

4.关注热点,实现学以致用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6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学习;带教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35―01

临床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护理的带教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目前国内在临床护理带教方面各医院模式不一,效果也不尽相同,合理高效的带教模式是促进护生全面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长期护理教学中,根据本科室特点,拟定出以下计划,与同行相磋。

1国内临床护理带教现状

1.1带教老师方面整体学历层次相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倾向[1]、老师通常由于时间,精力不足,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临床现象,或将所记的课本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不能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时对护生思想,心理重视不够,没能做到及时疏导,因材施教。

1.2实习护生方面学生刚刚走出学校,对医院环境不适应,缺乏沟通技巧、长期课堂教学使学生不太适应临床的带教模式,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2改进方法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1)带教老师必须是在本科室工作五年以上,本科毕业,经过护理部考核通过的人员。以确保带教老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表达能力,能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加强对带教老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老师能够主动的关心护生,及时发现不利于学习的心理因素并加以疏导,善于发现每个护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3)加强老师的责任意识。(4)从排班上,给带教老师安排一定的带教时间。

2.2建立完善的带教流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2.2.1明确带教目标入科首日由带教老师热情接待,向护生介绍病区环境及制度,尤其是无菌,查对等易出差错的地方,强化职业防护,评估护生基本情况,与护生共同制定出合理的个体化的带教目标。一般护生到我科实习时间为三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护生尽快熟悉环境及带教老师,了解学习目标及计划,以及本科室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基本技能,常见病及多发病,熟悉工作流程。第二阶段要求护生逐步进入工作状态,基本掌握本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护理常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技能操作。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三阶段要求护生能对分管患者实施连续的整体护理,并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养护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前两周的学习工作进行总结,完成出科考试。

2.2.2制定带教计划由所有带教老师共同讨论并制定出个体化的带教计划。

2.2.3落实带教计划依据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弹性,且目标可行。

(1)强化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生操作中的错误及不良习惯,逐步提高专科知识和能力。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的能力、培养预见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根据护生在不同阶段心理,及时变换带教策略。尽量安排专人带教,以消除护生对临床的陌生感。(3)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图片的应用,生动形象,客观性强,效果佳;尽量利用幻灯授课,图文并茂,加深记忆[2];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护理教学查房;开展新手术、重大手术前进行术前讨论会;经验教学法[3]随身携带口袋本,随时记录,随时总结,有问题及时提问。开展信息素质教育[4],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拓宽视野。实行一对一,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对一带教,尽量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在护士实习操作出现偏差时,及时给予纠正,防止差错事故发生[5]。(4)注重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强化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

2.2.4评价带教结果学生每周对带教计划作出评价,由老师进行调整,出科前对教学计划作出总评价,提出建议,以利于不断改进。

3本带教模式的特点

3.1加强首日接待,便于护生更快熟悉环境

在护生到科室的第一天,用半天的时间详细讲解环境,常见病,急重症的基本知识,使护生对新科室有了初步了解,帮助护生尽快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消除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心理焦虑。

强调无菌,三查七对等重点制度,同时加强了对职业防护的讲解,辅以以往发生差错事故的实例讲解,便于护生理解,防患于未然。

3.2路径式的具体安排,避免了盲目教学

3.3在实习安排方面,借鉴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彻底解决了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实习内容漏,缺,教师盲目教学,“想起什么教什么”,或者在学生出科前一次补足的现象。

这种安排更具体,细化,按照每周实习带教具体安排进行带教,更便于教师有效控制实习带教过程,落实实习目标。

3.4及时反馈,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时改进带教中的问题

将实习计划告知护生,每周收集护生的反馈意见及建议,充分调动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护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更有条理。

加强与护生的沟通,对护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与护生讨论后制定出改进方法,可以随时修正带教中的问题,提高带教水平。

4讨论

通过对带教人员的层层把关及有计划的带教内容设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让护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计划。及时收集护生的反馈意见,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改进,对教师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促进教师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后再告诉学生;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提高,对实习的内容和安排心中有数,提高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提前看书,在工作中学习,提问,掌握专科知识较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实习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潘荫才.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72-5773.

[2]曾琼娥,袁龙梅,李文娟.泌尿外科教学图片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10):71-72.

[3]罗晓红,陈红梅,李晓霞.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63-1964.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7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生态困境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码]a[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0-176-1

0前言

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完成中华民的复兴,但是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据,不然现代化目标将会因生态环境的恶化幻灭。

中国是个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会遇到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过快人口增长、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将面对原本在发达国家的社会中才出现的社会问题,其中生态困境就是个典型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更为复杂、广泛,也更为艰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学术界对环境保护的研究逐渐深入和拓展。随着对环境保护不断深入的研究,环境问题研究已步入反思和创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理论观点和学科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在不断增加环境保护思想储备时,环保实践也蓬勃发展。自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通过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以来,也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开始觉醒。

1中国生态困境现状及产生原因

(1)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中国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4月的报告显示,中国“十一五”期间虽然如期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环境形势虽在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依然有着很大的环境保护压力。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这30多年中集中出现在我国。大量的生态事故显现了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生环境问题的现实。

(2)工业化发展加快,但依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高耗能和高消费的方式来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为片面追求生产率与利润而忽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保护环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前进,我们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多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多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环节,因此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沉重的环境资源。在国内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也将伴随着环境污染转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始终面临着始终面临极大环境压力。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呈现出城市到农村、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总体上讲污染的程度表现出持续加重的趋势。

(3)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国内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多是反映传统的发展方式与环境保护的经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渐突出,现行的法律法规也很难以适应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要求,亟待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不健全综合决策机制。当今国内追求发展速度的欲望常常远大于保护环境的制约,与环保出现冲突时,常常会选择经济增长[8]。由于还在使用传统的环境污染程度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远低于污染损失的真实成本,往往小于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付出,这就使得企业不愿意在污染治理中过多投入,也致使污染无法抑制,继续扩散蔓延。

2针对我国目前环境问题所进行的思考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困境,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打破体制机制阻碍,进行全面的改革,发展集约型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国民改变消费习惯,节约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修复生态环境,走出环境困局。

对于目前中国而言,现代化进程的转型的突破口是改革开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思想是从民间到政府的形式不同,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过程应该是“外源式”的。从体制内看,对于环境问题是从拒绝承认到承认后又简单的以为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彻底消除污染的一个过程,显露出一条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发展路径。在体制外看,一些人从信赖科学技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功效,到重新审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一个过程,显露出一条从意识形态到乌托邦的演化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稳扎稳打地开展环境保护。避免陷入到无意义的意识形态争论中,而增加对环保的实践,加速环境保护的进程。

至今,中国环境与生态保护面临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因此我们还不能对环境保护问题过于乐观。对于中国,环境保护仍将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因此,中国今后必须改革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从只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集约型经济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增明,牛传允.求解生态困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4-46.

[2]赵业丽.裂缝与弥合:人类的生态困境与路径选择[D].导师:许素菊.广西大学,2012.

[3]牛庆燕.生态困境的伦理审视及其道德哲学回应[J].浙江社会科学,2009,(05):59-64+126-127.

[4]曾建平,彭立威.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的视点[J].哲学动态,2004,(6).

[5]于维民.干旱地区的生态困境与对策--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05):175-180.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8

关键词: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议 

一、公路发展中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公路交通一直处于不断蓬勃发展的状态中,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发展,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一)长期、大量占用土地资源

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沿线地区土地资源价值,可以吸引资金,形成沿线产业带,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但公路运输是占用土地较多的交通运输方式,除公路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土场、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大量土地。

(二)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呈带状、距离长,它改变了所经区域的环境特征。尽管它们在沿线环境系统中所占面积比例并不大,但影响却非常大。

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其中,临时用地及立交区、边坡、中央分隔带等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绿化或建成后自然恢复等方式恢复植被;而路面及构造物等地,植被将永久不能恢复,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降低。

(三)环境污染

公路运输还会带来噪声、水、空气、土壤污染等,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交通噪声已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机动车的尾气则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资源消耗量大

公路建设需要消耗大量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原材料。公路运输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消耗的能源已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数量激增,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将会持续增长。

二、对于公路环境保护的若干想法和建议

要实现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使公路运输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我们在公路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完善公路环保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环保管理

为了加强交通环保管理,促进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交通部先后出台了《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并一系列通知,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

但是,公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规范还十分缺乏,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等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还无章可循。相关部门应尽快填补这一立法空缺。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继续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交通部门积极开展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率已达到95%以上,对于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继续做好项目环评工作,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突出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及交通噪声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环保对策。

2.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因为政策上的失误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比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要严重得多。我国50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毁林毁草开垦、围海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大面积灾难性的生态后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环评法未能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列入。为此,建议交通部今后在出台新政策前,试行政策环评,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

3.编制地方公路环境保护规划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公路交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差别较大,而且不同地区路网密度和公路规划也不一样,因此各省(区、市)有必要分别编制和实施公路环境保护规划。

4.借鉴成功经验,因地制宜

今后,应借鉴之前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公路技术等级标准;通过灵活运用设计指标,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避免大填大挖,努力做到挖填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生活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

在做好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应培养专业设计队伍,做好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以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9

关键词: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篇10

一、交通运输对经济的作用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进步非常重要。交通运输将消费、分配、生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物品流通产生了依赖和需求,使交通运输占据了重要位置。对于生产条件的完善,交通运输作为服务和生产的关键枢纽,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进步。社会经济区的运输需求,只有通过交通运输业来满足,为人民提供贴心完善的服务。交通运输通过提高运输质量,改善各个区域的经济连接,有效的组织乘客,安全进行货物运输等,并且极大地满足人民对交通运输的各种需求。交通运输对经济起到了推进作用,因为它可以组织各个地区的经济,通过相互联系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新形势环境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

(一)生产质量面临的困境

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公路、铁路等运输环节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频繁出现的货物运营事故,使人民对交通运输经济信任降低,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导致交通运输经济下滑。所以,首要解决交通运输的生产质量问题。提高运输质量,保证货物的准确到达,降低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全民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区域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经济发展角度看,交通运输方式采用以功能区为单元的发展形式为主要趋势。在这种模式中,交通运输承担着物资流通的责任,所以在功能区要提供更多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但是受到国民经济形式的影响,导致交通运输业面临成本、范围和规模经营的形成等问题,造成发展区域的困境。如果不能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途径,将会抑制我国经济的发展,让交通运输业面临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

(三)服务形式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优质生活,关注生活品质。交通运输业要针对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直接看出居民的生活态度。但是实行这种服务形式,仍然受到各方面资源的制约,尤其是对成本控制更是面临着困境。在新形势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大问题。出现服务形式的困境,让交通运输业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模式还会受到与同行业的竞争影响,大范围缩减了交通运输业的效益。

(四)地区环境面临的困境

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地区地势环境问题。我国很多地区是山地和丘陵地势,在这些地区中进行整修,不仅要求技术含量,而且对成本的要求也非常高,工程量巨大和资金投多都是在地区环境中面临的困境。而且在新形势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资金也存在很大问题,成为遏制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重要原因。

三、新形势环境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困境的改善措施

(一)生产质量的改善措施

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在交通运输中,提高运输的生产质量,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质量的建设。降低交通运输事故发生率,提高消费者信任度,从而使经济稳步提升。通过对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促进交通运输建设,要完善和保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生产质量,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益,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交通运输的准确和及时性。经济健康发展要建立在“安全第一”的观念上,这样才能保证交通运输业与社会共同发挥效应。所以在新形势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提高。

(二)发展区域的改善措施

交通运输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就是控制成本。发展区域由于受到资金的局限无法扩展,所以首先要解决强化资金的成本控制。在目前形势下,由于物流营运的高成本导致交通运输业平均利润偏低,所以交通运输业要及时建立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有效控制成本投入。提出减少行政性质收费,建立诉求通道,为交通运输业出现的困境提供渠道。财务管理是整个交通运输的“资金中心”,通过效益和预算进行资金监管,通过发展区域的方案和必要性,给予资金进行区域扩展,让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前景壮大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三)服务形式的改善措施

新形势环境下,消费者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位置。在消费者角度,希望交通运输业能够提供人性化、专业化、完善的服务体制。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效益发展,交通运输业可以适当设计人性化的服务,实现自身经济价值,获得消费者信赖。重点是服务模式要符合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因为各种条件制约,不可能大范围、大规模实行个性化服务。

(四)地区环境的改善措施

因为我国地区环境的特殊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势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建设交通运输道路网进行改善,合理建设高速公路,促进信息高速和道路高速的协调。通过加强交通运输网,调整交通运输形式。发展沿线城市交通运输情况,建设基础设施帮助交通运输顺利进行。增强货物的流动性,最大程度克服地区环境问题,大范围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