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篇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篇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0:57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关系;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

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政治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

为了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就要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纵观我国改革的路程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才会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就会引起新一轮行政体制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也要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例如:在1993年以后,政治体制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就是政治,政治以其特有的职能和功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占据首要位置。政治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和管理。政府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对市场经济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三)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两者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相互促进,不能分割。两者要紧密结合,相互影响,要协同发展,任何一方都不能明显滞后于另一方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如何协调好两者改革的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因为,只有两者的改革关系相适应,并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如何协调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为什么协调两者的关系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解决两者的矛盾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发展,这是根本矛盾,只有改变生产关系,并变革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矛盾。第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文化教育改革等,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必须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混乱的经济秩序、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等,这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所致,因此,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两者发展相适应,才能使市场经济活而不乱,充满生机。第三,两者的关系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协调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两者关系密切,不能分割。

(二)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1.坚持目标模式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目标,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相适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去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为政治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借鉴先进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研究。

2.确保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现状的协调

现阶段,要对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掌握,分析两者的运行机制、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在哪些方面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商讨改革的方案,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要协调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而经济体制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两者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确保改革步骤的协调,任何一方都能严重滞后于另一方,保持动态中的协调发展,但并不是绝对的平衡推进,要正确把握保持协调、平衡的度。政治体制在改革的某方面,变动更大,时间更长,因此,要合理把握两者改革的协调性,做好各项改革的方案,并进行排列组合,以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4.加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的措施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的怨气,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确保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缩小贫富差距。同时还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要想实现这一切,必须加强两者改革的协调性。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因此,需要相应的体制改革。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改革中涉及的各项内容,形成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动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促进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本文对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是不能分割的有机整体,接着探讨了协调好两者关系的原因,最后简单阐述了协调好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的建议,以促进两者改革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连文,刘成霞.舒适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0(06).

[2]杨苏磊.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05).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2

“未来,应将地区经济形势研判更紧密地纳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框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刘苏社表示,要推动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地区经济工作思路正从注重协调发展转向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的新思维。而这也成为地区经济司“推进机关定位转型”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一方面,大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继续发展壮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依托城市群发展培育长江中游、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批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构建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和陆路交通干线的一批重要经济增长带。统筹推动部级新区、临空(空港)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3

(一)深入开展学习

运用党委中心组、局办公会议、务虚会、党员集中学习等多种有效载体和平台,广泛组织动员全局干部重点围绕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关于深化兴工强市战略推进工业提升发展的决定、发达地区通过解放思想推进发展的成功经验、现代工业经济知识等开展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正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深化兴工强市主战略、为发展工业经济创造优良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二)广泛开展讨论

紧紧围绕“深化主战略、服务主战场——合力推进工业经济提升发展”主题,以“学先进、找差距、定措施、强服务”为要求,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全局层面要组织召开一次务虚会,围绕*城市发展定位进行讨论,提出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城市发展定位。

各科室还要结合职能,突出主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讨论:

办公室:

1.如何进一步转变办事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做好局机关各项服务工作;

2.如何立足本科室实际,加强督查协调,抓好局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综合科:

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培育我市特色主导产业;

2.如何更好地实施高新产业发展计划,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3.如何立足本科室实际,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推进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投资科:

1.如何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

2.如何进一步加强投资运行分析,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3.如何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提升发展,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如何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加快出台中心镇培育政策,推进中心镇建设。

发展规划科:

l.如何加强对全市规划工作的管理,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引领工业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2.如何进一步加快对“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重点办:

1.如何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如何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进一步激发各级谋划项目的积极性,完善全市重大前期项目库。

价管科:

1.如何加强重要商品、重要物资等市场价格的监测和预警工作,落实市场价格干预措施,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2.如何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3.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定价商品和收费的管理,规范定调价行为。

检查分局:

如何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加大对涉企收费的检查力度,依法打击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三)积极做好宣传

充分利用局网站、宣传橱窗等载体组织开展“深化主战略,服务主战场——合力推进工业经济提升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及时局领导对活动的相关部署以及我局开展大讨论活动的动态信息。通过讨论、宣传,进一步营造服务工业经济的良好氛围:

一是进一步树立“兴工强市”理念,形成“致力工业发展、维护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

二是进一步推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工业发展”思路,大力破解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工业经济的新突破建功立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大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力度,形成“服务工业化、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推进各项工作

深化工业立市主战略,服务工业经济主战场,推进工业经济提升发展,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要把务虚和务实有机地统一起来,“服务企业动真情,影响环境动真格,推进发展出真招”,以实际行动推进工业经济提升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在8月份开展“项目推进月”活动,加大对74个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以及42个列入前期工作计划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尤其是对未动工、已动工但进度缓慢、前期工作进展不快的项目,要逐一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积极推进服务业提升发展。积极做好服务业提升动员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意见,推进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市上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进一步创优投资发展环境。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充分授权,做到窗口受理、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扎实开展涉企收费的清理工作,按照省内和周边地区没有的一律取消、高于省内和周边地区的一律下调的原则,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切实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四是进一步推进调查研究。各科室要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为“工业提升发展”建言献策。要超前开展明年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等的申报征集工作,并在汇总分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明年各项计划的项目本以及全市经济工作思路。要积极探索三省边际县域经济协作机制,务实做好三省边际县域协作区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打造边际县域发展高地。

五是进一步推进产业大项目招商。充分发挥发改局职能优势,重点加强与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发改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当地企业技改和产业转移的意向,主动出击,加强衔接,努力引进一批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带动力强、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性、龙头性大企业、大项目。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工业提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讨论活动,切实履行发改部门“综合、参谋、协调、服务”职能,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干部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工作作风有新改进,服务水平有新提升,执行力有新提高,全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提升发展。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领导,决定成立局“深化主战略、服务主战场,合力推进工业经济提升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郑顺才同志任组长,周继仓、周亚军同志任副组长,王昌杰、徐元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亚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全局大讨论活动的协调、安排、组织实施和督查等具体工作。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根据当前城乡运输发展的需要,为能够更好地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运输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城乡公交分割的现状,减少城乡公交运输之间的障碍,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运输发展。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行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保障,目前相关的条件并不十分健全,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不完善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加强农村和城市的联系,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刚刚实行,相关的规划并不十分完善,导致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规划并不十分严密,公交线路的衔接方面未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配。大部分公交车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但是由于乡镇的村落分布并不十分集中,如何进行公交线路的选择才能更好地节省成本,提高公交运行的效率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缺少相关的资金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农村的经济逐渐发展,但是公交一体化进程的资金仍然存在短缺的现象,这对于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实现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城乡实现一体化建设是城市和农村公交管理的一体化管理,这部分资金由谁支付,这也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城乡公交运行中存在距离上的差异,如何对公交运行中的票价进行合理的规划,公交车运行的成本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问题。这些因素都成为当前公交运行中资金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保障城乡公交运行的资金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公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不完善

当前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些线路班车在运行,但是线路班车在票价、运行方式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与公交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很好的体现公交的公益性属性,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但是当前政府对于这一建设缺少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比如如何对原有的线路班车进行改造,如何有效地落实改造等等,由于政策的缺失,导致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合理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成为当前城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对城乡公交线路以及公交运行车辆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出详细的运行规划,这对于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公交运行的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村庄分布比较分散,对城乡公交运行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公交运行中的线路分布不合理现象,在节省资金的同时提高运行的效率。

(二)增加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资金支持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今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一些社会人员对公交一体化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丰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专门的部门监督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保障资金的落实,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

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交车的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对公交车的运行进行合理的监管。对于公交车的运行线路,公交车的票价,公交车的车辆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这对于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城乡公交车的网络化管理可以对公交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公交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加强公交车城乡网络化管理可以保障公交车运行的有序进行,对于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公交车的管理体系并不十分健全,加强网络化管理可以减少公交车的不公平竞争,对于城乡客运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公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支持

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相关的政策并不十分完善。政府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制定相关的规划目标,在原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公交班车,可以依据就近原则改变原有的线路,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阻力。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力量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进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积极吸收和鼓励人们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建设。

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城乡之间的客运量也随着增加,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城乡公交车一体化建设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交车一体化网络,合理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伟平.加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J].运输经理世界.2011(7).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性任务也将在这一年深入推进。刚刚结束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紧贴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政策,确立了“五个更加”的指导思想,这为山东工商系统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推进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立足实际,目前山东工商系统面临以下背景任务:

(一)经济转型考验山东工商服务发展水平

“十二五”规划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工商工作的中心内容。市场主体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动力源,经济转型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上。因此,服务经济转型首要的就是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010年,山东省工商局牵头完成了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受到广泛好评,被媒体誉为“条条含金量十足”。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达成了“在山东试点推广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的有效运用”的合作意向,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支持。但是,多年来各级工商机关坚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简政放权的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如何更好地培育市场主体,促其增长数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如何以品牌引领转型,为市场主体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更有力的竞争优势,这要求工商部门必须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区域战略考验山东工商谋划大局意识

当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不仅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而且已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十二五”重点推进的区域性战略之一。2010年,山东省工商局制定了《关于立足工商职能切实做好服务“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受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成立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消费维权联盟,建立了“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但是,服务“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是工商部门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新的区域规划、新的产业发展目标都对工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找准定位、融入大局,更好地推动“一蓝一黄”经济区域跨越发展,如何发挥作用、紧贴中心,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同向思考、同步决策、同台唱戏”,如何以扎实有效的作为,赢得更高的服务地位,这要求工商部门必须提高意识,大胆谋划。

(三)市场风险考验山东工商监管执法能力

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催生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结构性调整,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主体利益格局变得更为复杂,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明显增加。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各种可控或不可控的风险时刻考验工商部门的监管执法能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问责机制逐渐完善和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大,工商部门履职风险防范问题也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焦点话题。2010年,为防范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风险,山东省工商局加大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力度,在全省系统组织开展了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活动。为防范履职风险,积极探索科技防腐新方法,开展了电子监察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可以说,工商机关能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关系着群众根基的牢固和工商队伍的健康。如何更加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权威,这要求工商部门必须尽快拿出破解方案。

(四)消费质量考验山东工商消费维权责任

近年来,随着营销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多元发展。消费者对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消费是拉动生产、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改变消费心理、提高消费预期、破解“节约悖论”具有积极作用。2010年,省局深入推行了小中大额消费纠纷调解、投诉及群体投诉案件联办、疑难投诉案件支持诉讼、典型投诉案件披露、投诉信息反馈等制度,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消费环境。但是,在当前市场信息不对称、监控技术手段不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作为承担消费维权使命的执法部门,如何更好地引导科学消费降低消费风险,如何做好消费维权工作保障消费安全,这要求工商部门必须强化责任,加强探索。

(五)职能转型考验山东工商队伍整体素质

新“三定”规定明确了工商部门服务发展的职责,强化了食品监管、电子商务监管、反垄断等职能,增加了职责,拓宽了职能空间,也对工商队伍职能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费”停征以来,省局连续两年开展了“基层建设年”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创建规范化工商所、争当岗位标兵”活动,围绕“工商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监管手段现代化建设”,在推进工商队伍提高素质、加快职能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很难通过一朝一夕转型到位,如何用开阔的思维和高瞻的视角审视并突破职能转型瓶颈,如何用创新的实践和协作的力量提升队伍素质,这要求工商部门必须不断开拓,自我突破。

二、发挥工商职能作用,自觉服务经济发展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工商部门履行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是,新“三定”规定的确定和“两费”停征两年来职能转型的探索也为工商事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气象。按照全国工商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结合山东实际,2011年全省工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和“五个更加”的要求,积极开展“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方式创新,进一步提高工商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积极有效的工作成果,彰显工商职能作用,增强服务发展贡献。

(一)继续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稳固经济发展基础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数量的多少、经营规模的大小、科技含量的高低、产业结构的优劣,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工商部门是进行市场主体准人、交易、竞争、退出全程监管的综合性执法部门,在培育发展市场主体上具有独特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工商系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议、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扎实做好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积

极开展对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考核等,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业和投资环境,促进全省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认真落实国务院利用外资“20条”和国家工商总局服务外资发展“26条”等政策措施,支持外资企业扩大规模,支持外国投资者依法并购境内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或兼并重组落后企业,鼓励外资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境内外上市融资。积极促进文化、钢铁、煤炭、物流和商业等公有制企业改革和产业调整,提升发展质量。要大力支持农村市场主体发展,引导从事加工、流通、储运等各类企业在农村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连锁超市、农家店、农家乐经营者发展。完善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相结合的企业融资服务思路,大力支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帮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稳妥开展好公司股权出资、债权转股权登记工作,促进企业资产合理流动。

(二)全力推进“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是引领山东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是推动山东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一蓝一黄”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观念更新、工作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定位,开拓创新,主动融入服务“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大局,工商部门责无旁贷。要认真抓好促进“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区域监管服务网络体系和协作机制,统一规范地做好服务“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要健全完善“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区域合作的新形势新特色,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区域合作,从行动上扎实推进协作,努力探索和完善消费维权、市场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等方面的组织领导、信息通报、责任落实和成效反馈机制。要发挥好市场主体准人的职能作用,着力实施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支持、培育高端高质高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引导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由小到大、由大变强。要着眼于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继续支持邮政物流、供销合作社等大企业进农村发展,扶持农村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支持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农户和企业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开展合作与服务,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带和生态农业示范区。要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订单农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效能。要指导帮助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和运用商标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培育认定,支持企业运用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扩大企业影响、增强企业实力;引导、帮助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推进商标海外维权工作,为企业扩大出口、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有力保障: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指导、保护力度,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营造安全健康消费环境

山东是食品流通和消费大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既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山东工商部门服务民生的重点领域,要坚持把食品安全监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和规范,组织各地完善创建标准和规范制度。要进一步提升工商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掌控能力,扎实开展好工商所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考评活动,推动全省系统食品安全监管逐步走上科学化、迅捷化和可溯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大力强化商品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更加积极地做好消费维权工作。要着眼于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引导科学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开展比较试验,依法做好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测,严格监测、检测结果利用,依法消费警示和消费提示。

(四)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回应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市场秩序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交易的公平性、信息的对称性、要素的流动性和竞争的充分性是构成良好市场秩序的基本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新的交易方式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也更趋激烈。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经济行为和竞争手段也随之而至。工商部门作为“经济警察”,必须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要继续强化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力度,重点做好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创建“无传销街道(乡镇)”试点及推广工作。积极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公用企业等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深化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加强拍卖市场监管,加大知识产权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继续抓好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查处“两虚一逃”、违法企业登记、无照经营、虚假违法广告、假冒伪劣农资、合同欺诈和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的重点案件要加大查办力度,必要时向社会通报治理成果、公布典型案例,切实解决市场秩序中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人手,积极开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工作,加快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不断拓宽。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6

但从经济法在我国近二十年的表现来看,虽较明显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经济现实的原因,经济法在我国多以政策法为表现形式,因而出现了对经济法的作用机制在理论上不甚清晰,对经济法作用的价值取向偏离或抛开经济法应有的价值,并造成经济法作用范围随意确定,作用方式随意改变,以致出现经济法的作用结果与经济法的应然目的相悖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了经济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经济法作用的价值取向等几个理论问题,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经济法的作用机制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1、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自由与干预的矛盾。市场调节实质上意味着市场主体要求自由发展,而国家干预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介入。在资本主义早期,主张谋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认为在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引导下,既能够实现其自身利益,也可促进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如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理论家,就强烈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工商业的一般事务进行干预,认为国家干预会造成减低利益的结果(注:〔英〕埃克里·罗尔《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4~152页。)。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发生于本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市场自发调节功能不可克服的缺陷显露,国家干预经济的存在就成为必然选择,并且这种国家干预也确实给西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际效果。但进入60年代以后,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出现,“国家干预”理论又受到了排斥。于是一些学者(包括法学学者)又认为,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必须同时作用于经济领域,实行“双轨制”。依此理论似乎既解决了经济问题,又解决了经济法问题,但是到了70年代以后,国家干预同市场机制之间的冲突又开始显现出来,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市场机制失效时,国家干预的作用明显,而市场机制功能恢复时,二者的调节方向又有可能发生冲突,致使国家干预调节效用递减或市场机制功能受到阻碍。不仅如此,由于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存在序列差,即前者是横向的、瞬息变化的,后者是纵向的、相对稳定的,加之“市场对自由、平等和权利总是积极要求的,正象人对权利的态度是积极的一样。相反,市场对权力的介入和干预却总是本能的表现出消极态度,甚至是排斥,这又恰如人对义务的态度”(注:孙笑侠《宽容的干预与中立的法律》,《法学》1993年第7期。)等等原因,致使现实生活中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矛盾的出现。如在我国,经济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就是这种冲突的具体表现。如何界定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范围及调节、干预的程度,具体到经济法领域就表现为如何进行经济立法及经济立法的内容。

2、效益与公平的矛盾。传统法理认为公平与正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法律的价值目标,一些用经济方法分析法律的论著,又将效益视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并将其视作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解决效益与公平之间的矛盾等,但公平、正义与效益二者在经济法中如何体现及在现实中如何操作,也是经济法难以解决同时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法律效益一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法律投资与法律实际作用于社会所取得的社会效能之间的比例;二是指法律实际作用于社会所取得的社会效能与立法所确定的预期目标的差别。具体到经济法中又体现为两种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公平指的是最大化缩小个体之间的差距,在经济法中主要表现为竞争环境、经济收益和社会分配的公平,因而属社会效益的范畴。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社会,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只能是市场主体自己,他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便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排斥外力的干涉,正如亚当·斯密所认为的,国家干预“或多或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与增加”(注:转引自顾培东《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只是由于市场主体的自身条件不同,其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的结果也必有差异,要达到或体现公平,又需外力(主要是国家权力)干涉,从这一意义上即国家权力对竞争环境及竞争结果的干预,同时,公共管理职能又要求国家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顾及其他社会效益,因而又出现了对市场主体的自由经济活动也进行干预等,即出现了干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等问题。这似乎又追索到自由与干预的矛盾,具体到经济法领域又表现为经济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效益与公平的矛盾。

虽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互补性,效益与公平也具有统一性,但在经济法的具体规范中却难以体现,如针对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或某一特定的市场主体,如何解决其效益及与其它地区、部门或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即经济法“如何将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分配给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注: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页。),即既实现公平又促进效益,却是很难确定的。

3、管理与服务的矛盾,这里是指国家对市场管理和对市场服务的矛盾。管理意味着国家权力对市场调节功能的介入及在某种程度上对市场调节功能的改变,服务指的是国家权力为市场调节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这一矛盾体现在经济法中就是如何确定国家权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因为,管理要求国家权力处于主导地位,而服务又要求国家权力处于辅助地位。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调节的任何偏差,所带来的结果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的巨大衰退。如果经济法把国家权力定位于次要、辅助地位,即国家仅仅充当“勤劳的守夜人”角色,此举虽有利于为市场调节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但同时,市场机制愈完善,又愈容易使市场的自身缺陷显露出来,愈难以保证供求总量和结构总量的均衡,此时,国家权力反将成为市场失灵的“帮凶”。“企图回到纯粹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国家缩减到仅执行收税员、警察和披戴甲胄的护卫之类的老的最小限度的职能,实际上是拒绝整个现代文明的趋势”(注:〔英〕艾伦《法律与秩序》,转引自孙笑侠《法理学》。)。反之,如果一味强调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又会导致市场调节功能的弱化,甚至使市场调节功能受阻,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实施结果,已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示例。因而,经济法如何解决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即在确立国家权力的地位的同时,又能使其最大化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4、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孰轻孰重的矛盾。现代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一般皆以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作为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经济法尤为突出。但同时,在经济法作用于现实经济的过程中,却又经常出现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冲突。

所谓经济手段是指国家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从物质利益的原则出发,运用经济杠杆组织调节和影响社会经济的活动,其核心是通过经济利益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而行政手段则是依靠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经济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一种带强制性的、命令性的方法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经济手段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改变经济状况、实现经济目标;行政手段虽能弥补经济手段的不足,但不适当地扩大行政方法,强化行政手段又易导致脱离经济规律。虽然经济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双管齐下平等适用,还是有轻有重,区别对待?以及如何区别对待等等,也是经济法所面临的又一难题。

二、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作用机制

前述经济法所面临的诸种矛盾,究其原因,关键在经济法的作用机制由于理论上模糊不清,以致在经济立法、执法的过程中,多为应急措施或短期行为,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经济法作用的价值取向所致。我们知道,法律的出现系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经济法也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因国家自觉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缺陷和矫正市场失灵而产生。

在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经济领域推崇市场机制,崇尚契约自由、私法自治,反对国家干预,认为“政府唯一的合法职能是使由私人契约创设的义务得到履行”,因而,无论在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还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实践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都十分有限,只是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市场机制调控经济的运行过程主要是通过供求关系、价格信号和自由竞争等一系列环节来实现资源的配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运行机制却在不断变形,市场调节功能的缺陷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市场机制调控经济是通过自由竞争来实现的,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产生垄断,使市场机制失去了调控功能。垄断使市场主体无法实现自由竞争,价格指示器的显示功能在垄断条件下明显地减弱了,即通过价格的调节解决整个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第二,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也决定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平等、迅速、完全地获得市场信息)、价格信号的时滞性(价格信号的显示过程不是迅速的并具有波动性),导致了经济运行紊乱、社会资源浪费、宏观经济效益降低等;第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外部负效应,即市场主体生产所带来的社会负效益,如环境污染问题。并出现市场主体不愿从事一些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产业,造成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无人提供等问题;第四,市场机制的调节无力解决社会产品分配不公及社会保障问题。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垄断的出现,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市场仍然不是万能的。国家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弥补和矫正市场的这些缺陷,即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经济法也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但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自觉干预社会经济,完成了国家从自发、零散干预经济到自觉、系统干预的转变,并使现代经济法日趋成熟起来。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种局面,经济立法及其内容又逐渐出现了同时体现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成分,经济法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然目的也日益被公众认同,并将经济法中国家干预成分定位于有限、适当干预,以期与市场机制保持一致。所以,我们说是市场失灵决定了经济法的作用机制,即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作用范围、作用方式等均以市场机制为中心,主要在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消除市场失灵,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法的作用机制

市场调节功能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并促成了经济法的产生。正是经济法的这一产生条件,决定了经济法作用机制的价值取向、作用范围及作用方式。

1、经济法作用机制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协调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平衡,促进社会进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经济法作用机制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应是协调与发展。

第一,经济法追求法的一般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益。传统法理一直将公平正义视为法的基本价值,“无论在中文、西文中,用以表示法的词都有平、正、直的含义”,“平即平等与平衡”,“正即正当与公正”,“直即正直或公道”(注: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所以,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公平正义是任何一个社会及其成员所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这也是良法应有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同时,还应保证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效益作为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已为众多法学学者所接受的原因。法律制度正逐渐受制于公平正义与效益的二重评价,经济法更是如此。

第二,经济法服从于市场机制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干预调节并不是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恢复、纠正和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从经济法内容可以看出,国家规范市场主体、反对并限制垄断、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建立竞争秩序规则、进行宏观调控等,都是为了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并非完全抛开市场调节。国家干预市场调节的目标与任务,首先是为了恢复市场的功能,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如反对并限制垄断、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规则等;其次是纠正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经济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再次是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如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进行宏观调控等。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主要以维护和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作为自己的存在目的和作用限度。必要的有限的国家干预措施必须遵守“与市场一致”的原则,这也是经济法作用机制走出两难困境的途径。而市场机制的价值取向就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经济法作用机制的目标-协调与发展。“经济法不外是适用经济性即社会协调性要求的法律,换句话说,经济法也就是为了以‘国家之手’代替‘无形之手’来满足各种经济性即社会协调性要求而制定之法”(注:〔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经济法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协调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平衡。因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机制下,由于市场失灵所带来的供求总量及供求结构失衡、社会分配不公及社会公害、缺乏社会保障等,国家干预或说经济法就是通过规范市场主体、市场规则、保持总量及结构平衡、消除或减少社会公害、建立和健全社会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为自由市场竞争创造和保持所需的制度条件,使市场机制更具效力;二是通过积极的社会政策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协调社会平衡。由于社会经济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法的作用机制就是运用国家干预,在协调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经济法的作用范围

这里所说的经济法的作用范围主要是指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工具,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缺陷和不足的范围,即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它不仅体现了经济法作用机制的价值取向,更展示了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体现的协调与发展的价值要求。

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概括而言有以下四类:一是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对市场运行的环境和制度条件予以调节、完善。因为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不仅将导致垄断的形成,阻碍和削弱竞争、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脱离产品价值的垄断价格、产生垄断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还将因垄断技术而阻碍技术进步,从而损害垄断企业与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就是通过经济立法,通过市场竞争规则,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二是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即改变或创造经济运行条件,对市场主体的利益和优先地位进行重新分配。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计划、投资等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总量与结构平衡。三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市场主体都是在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经济规律的左右,任何产品或服务供求关系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资源配置的变化,大量的生产者和社会资源总是集中于利润较高的行业和部门,其结果往往又造成利润较低的基础行业衰退,尤其一些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更是如此。这也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原因。四是国家干预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实施社会保障。“‘看不见的手’可能惊人地有效率,但它同时也带来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注:〔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第十四版,第555页。),为在市场机制的分配基础上尽量做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安定,减少人们的生命、生活风险负担,国家必须干预市场调节的社会产品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

3、经济法的作用方式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其作用方式主要是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即国家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缺陷与不足的方式。从上述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经济法作用的范围)可知,国家除直接参与有限的经济过程外,主要在于对市场的管理、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所以经济法的作用方式也必须为其特定的作用范围服务。

从现代经济法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不同,经济法作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最早的现代意义的经济法-1890年美国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纯粹是禁止性规定,而一战后的经济法则出现许多授权性规定。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作用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于凯恩斯理论所导致的成熟的现代经济法过份强调国家干预,随着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功能的恢复,导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出现了矛盾,因而体现经济法作用方式的国家干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经济法由于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九十年代后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传统的制度模式和法律意识作用,致使我国的经济法作用方式并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出现通常所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实施障碍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24-02

“循环经济”一词,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K.e.Boulding)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中提出。他的观点是,地球像飞行中的宇宙飞船,这艘“飞船”以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若不合理开发资源,强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地球就会像飞船一样走向毁灭。因此,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新的“循环式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①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最先引入循环的理论,2009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尝试用法制的形式发展循环经济。7年的运行之后,环境资源与中国经济间的平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践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一、该法的应然功能与实然状态之对比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采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在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和发展下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功能。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要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法制,该法的构建可以引导循环经济规范化实施。②“循环经济促进法”被设计成一个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促进法,引导和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当代法律的调整范围和作用越来越大,法律不仅具有强制作用,也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作用。这种法律,并没有否定法律的强制性、可诉性的作用,只不过其包含的强制性和制裁性条款较少,并没有完全失去法律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而是根据法律调整的对象强调对有关行为的指导性、引导性。③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而不是依靠法律迅速建立一个在社会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以宏观调控为主的不断“激励”的过程,为发展循环经济,“供应切实可行的法令支撑与保障设施”的职责应落在各特别法之上,而不是由基本法来完成。从循环经济的内在层面看,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推广循环经济务必树立新的系统观,从整个生态的大体系来建立循环经济。它再也不局限于某个范畴或某个行业,奉行循环经济的立法目标也就不可只以某个特别法为限,特别法之上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以指导整体情况。于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应运而生,在全部循环经济法律整体中,该法位于《宪法》之下、在各单行循环经济法之上,对各单行法有统领作用,它指引着整个循环经济立法的方向。

目前,在区域或跨区域的水平,中国已确定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省、城市,将石化、冶金、化工、轻工确定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行业。在跨地区的废旧物Y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已出现了网络化、规模化的模式,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再生和回收废物和包装材料,在中国有几个问题:一是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的产生和积累,另一方面是能够转废为宝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凸显,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其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方面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造成资源的短缺;而获取资源的过程中,无论是购买,还是挖掘,都会导致不同层次的经济和环境的破坏。处理上述问题的首要环节,便是从资源利用的方法着手,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法能够保证资源的高效使用,降低资源的污染水平,达成经济和环境的共赢,这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目的。一般来说,当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仍主要是基于分段治理或者末端治理,对于废弃物的减少方法显然重视不够。《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虽说是个很大的进步,但它未体现其真正的强制约束力。

二、该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障碍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目前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尚处于探索阶段。《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下列问题:

第一,现有的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法律之间的协调和互补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发挥效能的关键,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现有立法由于欠缺清晰的立法思路作为指引,在内容上较为零散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循环经济的重要活动的一部分还没有被列入法律的角度,是一个空白状态,并没有形成一个法律制度体系。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内容看,有许多条款的循环经济制度的原则规定,一些规定缺乏相应的责任,特别立法拖延出台。例如,在我国“环境预防”④的概念已初步确定,但立法上的规定只是一个原则性规定,操作性不强,甚至缺乏法律责任条款。

第二,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具体。在我国的一些立法实践中,大部分的法律规定基本上都很完备,但法律责任的规定“偷工减料”。从环境资源的严峻状况和法治状况看,循环经济促进法不能只是纯粹的“政策法”,而应当是一部“硬法”。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专门设了法律责任这一章,对各种主体不实行法定义务的作为规制了对应的责任,以保证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效施行,这是使《循环经济促进法》有“硬约束”的根源所在,因此,该法关于法律责任的条款不仅要全面,更要清晰、具体。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唯有第49条规定了关于执法部门的责任,而这唯一的一条对于应该承担责任的情形也是仅有三款规定,内容并不全面。如发现违反本法或接到举报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追究的(应追究其责任),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受理后虽然调查,但查处错误或者查处不及时的是否应该追究责任?而且“有关主管部门”究竟是何部门也未道详尽,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特点本来就比较突出,如果我们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上太过简单,反而会增加这种不可诉性的危险。市场“违法管理”的责任,管理的过程应该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笔者还发现,第49~57条只涉及“企业”,难道“其他社会组织”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吗?比如第9条规定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量”。如果有,那它们违反法定义务是否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没有涉及此类重要主体的承责问题,实属重大缺漏。

第三,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尚待健全。《循环经济促进法》由于许多专业和技术问题的要求,所以在法律上有许多许可性要求,许可有关当局制定支持行政法规、规则、标准等,但上述许可立法并未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部分配套的制度和规定得到了制定,但这些法律法规之间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问题,法律规定缺乏合理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并且,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原则,立法质量不高,导致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规范不能有效保障经济的“循环”发展。⑤当前,中国的城市垃圾回收主要是靠农民工融入城市,基本处于无序的状态。农民工没有一个回收培训的特殊知识,它导致了二次污染和严重的浪费,回收效率低。关于这一点,《循环经济促进法》只在第37条划定:“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支持废物回收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废物的手机、储存、运输及信息交流。废物回收交易市场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规定。”不涉及废物回收利用过程的监管,以及对回收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组织。

第四,公众缺乏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有效机制。首先,公众直接参与的循环经济渠道的发展是不顺利的,在目前的循环经济法,如何参与循环经济法的决策,管理和治理方面的法律缺位。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重要法律,虽然有对公民的监督权的规定,但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方法、程序,致使在实践中因缺乏操作性而流于形式。其次,为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应承担一个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当前中国环境立法对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并未明确规定消费的产品所必须承担的环境责任,并且在消费环节上,现有的法律只为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或包装的回收清单,消费者需要收回,而对在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置或者支付费用等环境责任缺少规定。在世界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nGo的规模、数量、影响力和实力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对于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循环经济法律设计优化

首先,从系统论的角度说,立法同法制运行的其他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并会形成多种层次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促进其自身的不断改进,表现为循环经济立法要从执法、司法、手法等环节发现问题,并提出立法上的完善方略。循环经济不局限于一种经济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发展建设循环经济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而使发展循环经济变成公众的整体意志,确立社会公众绿色的消费观。《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公民应当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笔者认为法律条款对于公民循环经济意识的培养强调不够,应当在第10条第1款之后加上一句话,即“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这并非一句可有可无的话,循环经济必须走进生活,在理念层次上优化法律,我们应该回避那些我们不需要产品的生产与购买,并过一种“资源简单性”的生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提出的要求。国家一定要督促公民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这在法律条款中应当予以表达。《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关注生产和流通的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回收,但在生活中的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定是不够的。比如:“如何减少废弃物?如何再利用家庭中的废弃物(一次性杯子、洗漱用品、餐具、塑料袋等)?”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应该做出专门规定。

其次,明确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是确保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应实现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其主要责任在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而非具体的循环经济活动的干预者或实施者。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政府作为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主体,肩负着通过政策设计引导其他经济主w行为活动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绿色采购政策的客体,在促进循环型消费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非制度设计层面,政府可以利用电视传媒等多种途径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宣传,整体上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增强企业与公众主动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此外,立法中还应重视行业组织和环保nGo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指导行业发展历史资源和具备运筹能力的各种类型的行业组织,与政府和其他组织相比,在循环经济计划的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会计制度和循环经济典型设计的典型企业标准的建立上具有明显优势。环保nGo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群众性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对环保项目进行资助活动、专项环境保护活动、对环境受害者法律支援活动等。⑥应完善法律法规,鼓励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系统环境,有效地利用其职能。

注释;

①朱伯玉.循环经济法制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07.

②朱伯玉.循环经济法制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4.

③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01):6-7.

④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宠闭环反馈式集约型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强调在源头防止污染的产生,这种在源头防止污染物产生的思想,称为“环境预防”.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8

一、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刻不容缓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布局很不平衡。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以及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各种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合理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元拉动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很多企业会将高端人力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战略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将土地、机器设备和一般加工工人等资本投入多的环节,安排在常规资源密集的欠发达地区,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财力总量和多元化投入格局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当前,我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等重要问题。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经济的竞争,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资源和要素快速集聚,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加速转变。因此,要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面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逐渐改变优势在资源、制约在环境,差距在总量、瓶颈在交通等弊端,这都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使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我国75%以上的城市未能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代价高昂。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加快推进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协调。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和整体收入的问题,既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讲加快发展绝不是要认同盲目发展,而是要使国民经济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持续、协调、较快、健康发展。因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调结构、促和谐的工作。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定位,加强区域合作,使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2.实现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出发,着眼加快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所作出的一项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日益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实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跨越发展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如何抓住这历史性的契机在于战略协同,尤其是政府之间的跨区域战略合作有助推动经济战略的整体发展,促使中国有限的资源在战略作用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基础。因此,跨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3.要统筹兼顾,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难以实现长期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根据“短边”进行平衡,引导核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促转型与保增长的关系,形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的实现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整合,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结束语

总之,实现地区经济协调性发展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有机统一;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区域差距过大的局面,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民生进步,增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艳,胡苏娜,王莹.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1.06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会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促进企业经济效提升,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也是学术界及相关部门所应尽的责任。对此,笔者从会计层面展开分析,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为基础,在制度、人力管理、工具和核算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管理带来些许启示。

一、会计管理之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更是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更多企业对于会计的认知,多停留在合理计算成本层面,缺乏以效益为基础的有效引导。所以,应对会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深刻探讨,以促进企业加强对会计的认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一直如影随形。然而,很多企业却将会计作为成本核算、报税等工作基础岗位,缺乏经济发展的意识。会计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会计是一种工具,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会计有着较强的成本管理能力,企业可借助会计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同时,良好的财务信息分析结果,也将成为企业对未来战略发展的指导;另一方面,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接受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从会计所处于的经济环境便能够发现,往往经济效益较高的企业,其会计体系的完善程度更高。所以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于会计本身的促进能力无需置疑。由此也可发现,两者存在着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缺分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另一方均无法独立进行工作,甚至无法在存活。进而能够证明,提升对会计工作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积极促进。

二、加强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基于上文所阐述内容,笔者将结合会计的客观作用,以及我国企业在会计管理中所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以会计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具体方式。建议共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人力、制度、工具性、核算及资本使用。以下具体来看:第一,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从现状来看,在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促进就业的需求下,促使我国存在着大量会计从业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从业者的基数,难以代表人才的数量。以会计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基于人才而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具体为如下方面:第一,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保证在校大学生知识基础,以应对企业各类财务管理需求;第二,改善高校与企业的交流方式,以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会计职业定向培养的达成;第三,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能力的塑造创造空间;第四,企业不能够一味抹杀应届毕业生求职机会,以建立岗前培训的方式,让新员工能够更有效适应企业发展体系;第五,以企业为中心,建立健全人才道德培养体系。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较为重视会计的道德意识,但是社会与高校教育的环境差异性,可能导致学生在进入岗位后的理念偏差。

对此,企业应重新为人才道德有所付出,使其更加符合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第二,强化会计制度。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一再强调制度对于员工管理的促进性。所以,在会计管理层面上,也应该对制度有所关注。而且,会计的制度管理必须基于道德管理规范而建立,如此意味着其制度不能够出现任何灵活性。所以,制度制定主要为下述内容:第一,严格遵守国法律法规,杜绝任何违法、违规的规则出现;第二,严格遵守会计从业标准,规范会计工作道德底线,报账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第三,结合企业工作需求制定规则,避免额外无用劳动行为出现,以减少会计对企业经营的消极情绪;第四,有效将财务管理规则植入各个环节,确保企业在会计督促下提升经济效益;第五,建立公开体系,提升会计共走的透明度,由此实现多方监督机制。第三,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实时管理。所谓先进科学技术,事实上便是指实现会计工作的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软件的完善性也不断提升。对比以往的会计模式,工作人员必须以手填信息的方式,不仅在计算中容易出现错漏,还有可能因保管不利而丢失企业的原始财务数据。

所以,现代会计工作必须基于信息技术实现,除以精准的计算结果优势外,还可以引入网络平台管理机制,使战略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取财务信息,进而实现深入的企业管理。与此同时,借助科学技术管理的会计工作,还有着高效率的优势,可以有效促进会计工作实现。第四,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使用。核算工作是财务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保障,也是企业进行战略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依据的会计工作,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所以核算和资金的使用,将是会计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在具体执行时,核算对于会计工作者属于“技术”工作,故此不再赘述。而资金的使用,应以企业发展为考量,合理控制经营和生产成本,有效促进资金流向,进而在资金运作中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本文借助企业经济效益视角所对会计管理研究,主旨是以会计工作的根本性目标,提出在管理层面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会计制度不仅将合理控制经营成本,也能够在经济发展中提供指导。所以,本文提出人才、制度、工具、核算及资金使用四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够借助本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蒋燕远.加强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10).

[2]柯志宾.浅析强化会计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财会研究,2013(09).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区域合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与措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区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往往会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通过采取区域合作的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促进区域合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我国区域合作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所谓区域合作,就是为了能够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某一区域内进行合作。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合作中的对弈关系。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并同其他的地区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就我国目前的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合作区等。近年来,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包含的业务更加广泛,其覆盖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其合作也不断深入,对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地都为了能够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就容易忽视区域合作整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使得区域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本质原因就是公共管理质量较差,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为了向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提供服务,从而在公共政策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的一些政策与措施。公共政策理论对公共管理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区域合作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合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中的管理。公共管理职能对于规范区域合作组织中开展的各项活动有直接的影响,这也就促使加强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为了能够对区域合作进行管理,并促进其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区域公共管理和区域合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与当地的特色,结合区域合作的公共政策,从而选择适合其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在区域合作经济发展中的阻力,也能使区域合作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区域合作经济迅速发展。

二、如何有效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的发展还缺乏实质性的推进作用,还尚未形成统一、公正、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其区域合作中公共管理职能还尚未发挥其作用。为了能够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制定以下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需要中央政府能够对区域合作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支持,这也是实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区域合作一方面是该区域内经济发展需要,区域内的各地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可以对一些区域合作实施政策的倾斜等,从而能够鼓励区域合作,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其次,在区域合作的过程要逐渐形成与构建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该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地方官员树立起正确的绩效观念,也能使其传统的绩效观念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得到有效抑制,能够实现合作区域内的经济资源等公平发展。最后,还需要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协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二者进行协调,并不是单方面的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效益的追求进行抑制与抹杀,而是要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整治协调的作用。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集体理性,从而使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职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合作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从而使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的官员与管理人员在区域合作中要认识到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落实到实处。

作者:刘琪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兴哺.浅谈如何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J].市场研究,20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