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格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6:37

经济发展格局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9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93年、1996年、1998年和2005年之后,发表的第5份描述世界各大洲科技发展现状的全球科学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客观的立场、广阔的视角,分章概述了世界各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政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清晰描绘出2006至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全景图画。

这份报告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鲜明地呈现出全球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其一,全球研发版图加速向多极化转变,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研发总支出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研发支出迅速增长的严峻挑战。这一趋势在企业研发开支中表现更为显著。其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更加重视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中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则纷纷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使是贫穷国家或地区也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三,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速度和广度呈几何增长态势,为逐步缩小世界各国民众科学素养差距提供了可能。总之,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日益形成更趋多极化、更具创造活力、更有竞争性的良好环境。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创新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对中国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报告所反映的5年,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的5年,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研发支出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球科研支出的比重大幅增加,成为推动亚洲研发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之首,科研产出的数量亦相当可观,科学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名列第三。报告确认了这一发展趋势,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当前,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稳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吸收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要为科技决策部门、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提供一个更宽阔的信息平台,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学决策化进程,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真诚地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辛格先生、贾古玛先生,感谢中国科协调宣部、国际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为促成本次合作所做的积极努力,感谢各位译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欢迎各位读者对本报告的翻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一书序言)

经济发展格局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格局驱动力区域差异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特点

(一)过去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总体上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大于中西部;经济发展同质县域单元从1982年的19.56%增加到2010年的27.68%;而异质县域单元的比重由1982年的3.06%减少到2010年的2.55%,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中极化作用增强。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区集中于东部和东南沿海、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冷点区位于中部、中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的形成可能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关。

(三)过去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组织性增强,而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降低。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分化变得更加明显;南―西北向经济发展的均质性相对较好,空间差较小。

二、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一)经济区位是影响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区位的优劣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导致改革开放次序及要素收益的差异。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由于交通便捷,对外交往频繁。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县域凭借其地理区位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再加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居民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观念比较保守等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

(二)历史基础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由于地理因素,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的发展就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我国各县市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基础,最先对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沿海沿江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三)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域具有发展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县域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会对其经济的短期增长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各种矿产资源产生较大的需求。在国内能源需求的拉动下,少数中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域因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得以迅速的崛起,从而使得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成分。

(四)区域发展政策是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助推器。国家和省级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导向的作用。1992年,国家通过开发上海浦东新区,促进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的热点开始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延伸。自2006年以来,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之下,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特殊区域政策,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等政策和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些区域规划增添了县域经济增长的随机性。

三、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就全国范围来说,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域经济收入为该地区经济收入的主体;但是,对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县域人口与县域经济规模水平都极低。其次,发达县域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明显,且有进一步拉大之势。这些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排头兵。再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中心城区发展水平。其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与中心城区相距依然甚远,人民生活水平依然落后于中心城区人民生活水平。最后,由于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各县域经济实体发展道路存在差异,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例各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区位因素,我国疆域广袤,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人民生活、生产习惯与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历史因素,由于我国长期重视东南、中南以及中原地区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利于县域经济迅速发展;政策因素,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梯度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中、西三个梯度,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地方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一)借助国家发展决策,激活中西部县域经济。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选择不同角度,把特色产业做强傲大。

(二)构建高效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建立法律保障体系。通过构建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建立组织支持体系。全面负责中小企业的政策、规划、咨询、协调等工作。建立金融支持体系。

(三)县域应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在县域这个基层的经济单元上,完全可以摆脱“高大全”的发展路线,而走“强、精、偏”路线,在某个领域发力,打造成周边地区的no.1,每个县都有自身特色,由县域组成的地区经济才会更有竞争力,更加科学。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扩大经济管理权限、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专项补助)。加快县域农业现代化步伐,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许吉黎,.韩玉刚,张化文.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及优化路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2).

[2]罗庆,李小建,杨慧敏.中国县域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研究:1990年~2010年[J].经济经纬,2014(1).

[3]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经济发展格局篇3

[关键词]次贷危机物流服务发展模式核心竞争力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全球化的经济步伐也取得了迅猛发展!伴随着这个契机,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目前有几十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活跃在在经济市场的舞台上。但是随着金融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球经济进入了严冬时代,我过的经济市场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创伤,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我国的经济格局也会随着发生新的变化,这也就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拓展新型物流服务,以此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由传统型物流企业向现代型物流企业发展

我国已有几十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从数量、业务量等方面来看,实力真的很强大,可这些企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几乎没有。据一份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几十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些企业采用的都是最基本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比较单一,增值服务环节十分薄弱,在开拓市场方面显得动力不足,缺乏令所有客户都十分满意的这种超一流物流企业所具有的能力。

而现代物流的核心本质是服务,目前这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这种模式,本质和最原始的运输、仓储是一样的。物流企业的目标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物流企业在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要为货主提供物流网络设计,使货主对自己货物的运输管理流程了然于心;提供订货管理业务,使整个物流过程有条不紊;提供流通加工业务,使互助的业务在运输途中更安全可靠;提供信息服务,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管理。这一系列的服务就是现代物流所提出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现代化企业建设,掌握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从传统型物流企业积极向现代型物流企业转变就可以把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利因素去除,是企业的竞争力更加强大,市场的空间也会更加的充裕,而同时获得到的利润也会在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现代型的物流企业是传统型物流企业的最终发展模式,在金融风暴所带来的严冬中,只有不断的是企业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创新型的企业,才能使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坚持走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基础设施,货运通道等,依托于自己的实力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在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种经营模式非常流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和经营效益。伴随着经济进入寒冬,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再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逐渐减少,公司的实力就会减弱,更难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积极拓展服务范围,组建综合物流公司和集团

物流活动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活动,所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无论是经营迷失还是经营范围都比较单一,面对的市场压力很大时,很难有应对的实力,所以在我国市场上出现了来的快,倒的早的尴尬局面!

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以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综合物流公司在组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传统的物流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必须立足自身的现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够迎逆境而上,在市场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完成属于自己的转型,发展一条适和自己长远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格局篇4

金秋十月,铁道部先后与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举行加快铁路建设会谈,并签署了一系列会议纪要;同时,贵广铁路等重要铁路线开工建设,一个个贯南接北、承东启西、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将在不久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湖北:加快铁路建设重塑“九省通衢”新格局

重塑“九省通衢”新格局。加快实施京九、武九电化工程,力争2010年建成投产;加快荆州―岳阳、十堰―宜昌铁路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长荆铁路电化工程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安康―恩施―张家界、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等在建工程建设,争取尽快投入使用。

河北―河南―湖北: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开工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公里,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输送能力为单向8000万人/年。10月15日上午10时,开工动员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贵州―广西―广东:贵广铁路,大西南连接珠三角的黄金通道

贵广铁路动工建设是黔桂粤三省(区)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这条穿越我国大西南腹地、连接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大动脉,将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路网,优化路网结构,西部大能力新通道呼之欲出。10月13日,开工动员大会在桂林举行。

乌鲁木齐-准东,库尔勒-阿克苏,库车-俄霍布拉克:三条铁路不久开工

乌鲁木齐到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库尔勒到阿克苏、库车到俄霍布拉克三条铁路的科研报告顺利通过审查,这三条铁路都将于不久后开工建设。乌准铁路由乌北至小黄山、小黄山至五彩湾、五彩湾至将军庙三段组成,是准东矿区煤电基地及阜康重化工园区配套工程。

福建:福厦、厦深铁路铺轨工程正式启动

10月8日,福厦、厦深线铺轨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其中福厦线(仙游至厦门段)铺轨工程包括正线铺轨135.8公里、站线铺轨33.7公里,计划于2009年6月底完成;厦深线(福建段)铺轨工程包括正线铺轨165.5公里、站线铺轨64.9公里,计划于2011年7月完成。

[路局动态]

北京局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铁路局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铁路局“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迄今为止,这是北京局获得的最高荣誉奖项。

南昌局多项运输指标创单日新纪录

10月11日17时58分,南昌铁路局调度所将最后一趟货车41020次从株洲口接入。当日南昌局共接入货车159列,分界口接入列数为近两个月次高;当日该局装车4625辆,创两个月新高;周转时间完成1.99天,比月计划减少0.36天,比年计划减少0.40天,创该局建局以来新纪录。

[数字]

11.2亿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实现大幅增长,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1月至9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1.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2亿人次、增长11.8%。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5.2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7亿吨、增长7.4%,煤炭、粮食等运量增幅均超过10%。

5384万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铁路总共发送旅客5384万人,同比增加441万人,增长8.9%,再创历史新高,铁路客流主要是旅游和探亲流。长假期间,全国铁路运输秩序良好,各大车站没有出现旅客大量滞留。

[铁路趣闻]

欧洲早期的火车速度竞赛

1829年,为了给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线选一种动力性能良好的机车,在英国恩雷希尔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火车比赛。从那以后,提高速度已经成为铁路工程师们的一个重要目标。速度要是能达到16公里/小时的火车将被认为是火车中的精英。在恩雷希尔比赛中,斯蒂芬孙的参赛火车―――“火箭号”一举夺魁,当时它的速度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其实,“火箭号”的速度仅为46.4公里/小时,不过那在当时已经被人们认为是“非常高的速度”了。从此,斯蒂芬孙获得了“蒸汽机车之父”的美誉。

在其后的20年内,英国西部铁路上火车的日常运行速度达到96公里/小时,这使得当时的一个预言不攻自破。当时的流行说法是,要是哪个人坐上了比奔驰的骏马的速度还要快的火车的话,这个人的健康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19世纪30年代,火车竞赛再次展开。1938年,为了角逐火车时速最快的世界纪录,有两家参赛者使用了流线型的火车头和车厢。伦敦东北铁路公司最终获得了胜利,他们的“野鸭号”火车在林肯郡和诺山郭郡之间运行时,创下了201.6公里/小时的纪录。在那个公开竞赛的时代,铁路线两旁围满了观众,观看计时定程比赛中新的参赛火车。

经济发展格局篇5

一、国际石油资源格局分析

(一)国际石油资源分布现状。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不平衡:据统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4.27%。

(二)国际石油贸易现状。国际石油贸易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贸易。根据石油经济要素分离理论:国际石油贸易存在着“资源与消费”、“资本与需求”,以及“科技与开发”三种矛盾。理论一方面阐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石油资源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世界各国由于地域、分工等的不同对国际石油贸易的影响,这正是当今独特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二、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经历的变化

(一)国际石油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速度放缓。受经济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较为缓慢,人口老龄化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饱和。因此,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将呈逐步放缓下降趋势。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年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等原因,其未来石油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主要力量。

(二)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向多样化、体系化方向转变。受石油市场影响,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的国际石油贸易方式有长期供应合同、现货合同、准现货合同和期货交易等方式。另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等准现货贸易方式。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还有诸如延长付款期、减免运费、保险费等折扣方式。

(三)亚太交易中心地位的竞争日益激烈。预计今后,亚太地区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中亚管道和远东管道(eSpo)的建成投产,俄罗斯和中亚对亚太地区的出口会迅速增长;非洲将原先输往北美的原油改道为亚太;拉美也会继续增加对亚太的原油出口。亚太地区是未来油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全球贸易重心将逐步东移。

三、国际石油贸易影响因素

(一)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等。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

(二)地区发展不一致。主要贸易地区的产销差日益扩大导致石油贸易不断发展。2012年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地区依次是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但其石油产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两者差日益扩大;而消费量较小的中东、俄罗斯和非洲却是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这种地区间的严重供需不平衡以及主要的消费区产量与消费量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正是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该因素同样促使世界石油贸易活动日益活跃。

四、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2012年我国进口石油2.39亿吨,同比增长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近十年来,我国由于油气勘探投入不足,新增石油储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对外贸易已是在所难免。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公司竞争力差。目前,我国炼油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成本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新技术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我国企业差距更大,目前我国有近80%的无铅柴油依赖进口。由于石油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且质量性能欠缺、营销体制和市场开拓能力差等原因,国产石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降。另外,企业规模及盈利能力与国际石油巨头差距较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资产总额之和与合计销售收入分别只有埃克森美孚的63%和33%。

(二)在国际石油定价中处于被动地位。石油进口只能被动接受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导的石油供需形成的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客观、合理地反映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虽然我国石油贸易量增长迅速并逐渐成为国际石油贸易中的重要部分,但这一因素在基准原油价格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需求因素常常被错误的预期所夸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国际石油价格,而我国却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三)能源合作不强。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中,石油是核心。我国重点参加了一些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但碍于时间、制度、政治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未完全建立起稳定、有效的能源合作框架,从而影响了石油贸易战略的实施。

虽然我国目前正积极加强能源合作,但仍是困难重重,例如中国与苏丹合作石油进口项目中,由于苏丹出现政局混乱进而导致石油资源分配矛盾,使得合作计划悬而未决。这都说明我国目前能源合作不够充分,仍处于发展和改进阶段。

(四)对外依存度过大,石油安全问题严峻。供应安全一方面来自于产油国的政治动荡。中东、非洲、拉美这些资源集中区的政治经济不稳定,宗教、民族冲突、叛乱、以及与西方的抵抗关系使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和出口存在变数;另一方面则来自运输,未来进口油气运输仍以海运为主,陆上管道运输仅能作为补充。未来10年我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仍接近一半,中东航线运输安全最重要,其主要线路有三条,当中任何一条线路出问题都将影响我国近一半的进口量。

五、中国经济发展应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的策略

(一)提升贸易企业竞争力。我国应逐渐打破国有贸易一统的局面,在竞争中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也应积极获取权益油,当然,在国外取得权益油并不是直接的国际石油交易,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取得的权益油运回国内,但这提供了一种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提升了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讨价还价的能力。

(二)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石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从世界石油市场的高度出发来看待国内市场建设对保障国内供给的作用。我国应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允许国际大石油公司、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等参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提高国内石油市场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争取成为全球性石油定价中心之一。

(三)营造有利的国内外合作环境。积极发挥国家在争取国际石油供应中的作用,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此外,在合作的产油国开展先进技术展示,进行产业交流,以市场换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也是稳定与产油国关系的重要方式。在稳固现有石油进口来源渠道的同时,要逐步拓宽石油进口来源地,以降低由于石油进口集中度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发展石油外交,中国对于世界石油市场如此敏感,直接原因是缺乏对世界石油的定价权,因此建立积极的石油外交,与中东地区、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政治、石油等战略性的合作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及安全。中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以现货贸易为主,为了走出“高买低卖”的尴尬局面,中国需要通过建立石油期货,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最终与世界达到共赢。

(四)提高国内石油开采和冶炼水平,增强安全性。在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原油格局面前,我国石油进口国以中东国家、俄罗斯为主,为使我国的原油供应更加稳定,必须使原油进口实现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中东原油的过分依赖,保障石油安全。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我国石油的开采和冶炼水平。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石油行业的开采技术,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减弱;同时,要提升石油的冶炼水平,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家枢.石油与国家安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

[2]刘卫国,郑垂勇,徐增标.浅析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报,2009.

[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4]程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10.

[5]赵媛.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田春荣.2010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

经济发展格局篇6

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收入过万”后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去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跃上万元新台阶,这是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充分体现,是长期以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的重大成果,也是这几年大力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结果。可以说,“收入过万”标志着我省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收入过万”基本同步于我省人均GDp超6000美元,也反映出我省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发展进入了平稳增长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加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工农差距有望逐步缩小,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增强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伴随着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就业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实体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这也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农民社会流动将从农业劳动力大量“就业外移”转向农村人口大量“居住外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定居城市的市民,平等共享城市的公共福利,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城乡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关系将呈现发展差距缩小、协调水平提高的新趋势。

从阶层结构来看,随着城乡创业者队伍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群体将逐步呈现出加快成长的态势。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农村家庭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创业主体快速成长,拥有投资创业性收入的农民群体将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农民来自土地、住房和集体资产分配的财产性收入将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转换身份,实现城乡社会流动的群体将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随着城乡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低收入群体将呈现总体缩小的趋势,但农业劳动者群体增收慢、城乡低收入家庭收入增收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收入过万”的条件下,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更加关注高平均数下掩盖着的不平衡性,更加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市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迅速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我省“城乡二元分割”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缓解,统筹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我省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牢牢把握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把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继续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持久动力,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更加突出基层基础,更加突出政府主导,在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推动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向农业农村配置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牢牢把握全面提升统筹

城乡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

我们要深入总结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新阶段,继续保持走在前列的良好发展势头。

把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作为根本要求。“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失衡,表现为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的扩大。“三农”工作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进程中,继续坚持把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着力点。一方面,要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生产要素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使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更多地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进农民转变成为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的城市市民。

把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途径。从一些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有利于降低城乡关系失衡程度,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不仅为农民创业就业、落户城市提供了有效平台,也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有效通道。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以县域农村为载体,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既让留在农村的农民安居乐业,又为推进城市化提供坚实支撑。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共进,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走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道路。一方面,要加快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在城市创业就业农民尽快转化为市民;另一方面,要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留在农村的农民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中心任务。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之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方法和途径又各有不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对更加复杂和繁重的“三农”工作,仍然要坚持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中心任务,并根据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后的新形势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经验,积极探索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业劳动者和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的有效途径。要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实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创业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快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要加大政府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力度和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业劳动者的保护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要加大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力度,推行合作扶贫、带动扶贫、搬迁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职能扶贫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还要通过建立健全职工最低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消费水平相挂钩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收入。

把建立健全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配置机制作为关键举措。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要素的配置容易倾向于高收益高回报的非农产业和城市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促进资源要素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我省在前一阶段的统筹城乡发展中,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共资源配置在种类上对农村“补缺”的任务,正在逐步改变公共服务“城多乡少”的局面。下一步,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的配置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作用,将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把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我省在前一阶段统筹城乡发展中,已对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等体制作了大量有效的改革探索。下一步,我们要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促进农民群众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地经营、土地使用、集体产权、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既要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特别要以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有序转变为市民为突破口,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放宽城市户籍准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续、置换流转农村宅地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更多的进城就业农民落户城市、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权益。这方面,省级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为全省深化改革创造有益经验。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

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以协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为主线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充满希望,也具有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破解。具体到2010年,这方面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一要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要按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要求,推进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三要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四要按照提升农村民生水平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五要按照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做好这些工作,既要坚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又要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子。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领导,推动我省“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健全规范化的工作体制。几年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已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我们要将这种工作格局转变为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体制和工作体系。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把“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工作部署、财政预算、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等各个环节上。第二,各级党政部门要强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牢记工作和服务向“三农”延伸是自身应尽的职责,尽快实现职能工作的城乡统筹兼顾和平等一体对待,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第三,各级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的职能,健全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各部门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合心、合力、合拍地开展工作,形成统筹城乡发展“大合唱”的工作格局。

经济发展格局篇7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特征;空间格局;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38-02

引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的高度关联性[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对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多侧重全国或全省的宏观尺度,对市域的研究较少。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忽视了城市化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使得城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国际和河南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定量的比较方法,侧重从市域的空间尺度出发,分析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陈明星等提出的引入偏离程度的象限图分析方法[2~3],该方法以多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为客观判断标准,能够对各地区的指标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更直观的反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增加地区类型的区分度。

具体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选取2009年河南省多个地市的人均GDp(pCGDp)和城市化率(UBRan)作为处理数据。(2)将两个指标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生成经济发展水平指标(ZpCGDp)和城市化水平指标(ZUBRan)。标准化处理主要是由于数据单位不同,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

具体处理计算方法如下:z=(xi-x)/s

式中,i是样本观测值(1,2……n);x为xi的平均值,x=xi/n

S为样本标准差,s=

(3)数据分析,经过处理后的数据ZpCGDp和ZUBRan分别代表了其偏离pCGDp和ZUBRan样本中心的程度。把ZpCGDp和ZUBRan求差,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两者偏离其样本中心的程度完全相同,即完全协调。当ZpCGDp-ZUBRan>0时表示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反之,当ZpCGDp-ZUBRan

ZUBRan|>0.1为轻微偏离型,1>|ZpCGDp-ZUBRan|≥0.5为中度偏离型,当|ZpCGDp-ZUBRan|>1时,为严重偏离型。据此,把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划分为七个类型,即:城市化严重超前、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化轻微超前、基本协调、城市化轻微滞后、城市化中度滞后、城市化严重滞后。

2.数据来源。本文旨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市域间比较分析,主要数据指标为城市化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URBan)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的城市化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percapitaGDp以下简称pCGDp)来衡量,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均主要采用其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等信息,因为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关联关系[3]。另外,多国的数据比较方法在城市化水平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3]。因此,本文采用世界多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比较研究数据,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在线数据库,样本选取采用2009年216个国家和地区数据,去除数据缺失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90个样本点。河南省的各地市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共18个地市,最终样本数为208个。

二、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1.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GDp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排名中,排第十九位。河南省2009年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总体特征是:除郑州的GDp最高外,其他地市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走势,与该时期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其中,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人均GDp最高,达到44231.3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济源次之为42180.83元。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洛阳市、许昌市、鹤壁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开封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

2.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格局。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7.7%,其中郑州高达63.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郑州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许昌市、漯河市、安阳市、南阳市、濮阳市、信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三、2009年河南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格局

1.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类型划分。根据前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河南省地市的人均GDp和城市化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和划分方法,把河南省18个地市分为五种类型(见图1),即城市化中度超前(i)、城市化轻微超前(ii)、基本协调(iii)、城市化轻微滞后(iV)、城市化中度滞后(V)。

i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超前地区,属于该区的只有郑州市,其城市化水平为63.41%,人均GDp为44231.35元,是河南经济最发达、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

ii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超前类型,属于该区域的只有鹤壁市,其城市化水平为49.62%,人均GDp为25369.96元。鹤壁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但总人口数较少,因此其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发展态势良好。

iii类区属于基本协调类型,包括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其城市化率分别为49.01%、46.95%、45.4%、44.17%。其人均GDp分别为42180.83、31356.15、31586.92、31170.19。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潜力较大。

iV类区属于城市化轻微滞后类型,包括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率分别为40.96%、41.75%、39.58%、38.93%、39.25%、39.26%、36.63%、35.43%、34.09%、33.38%。人均GDp分别为17992.17、23080.59、16564.91、21578.38、23777、26226.61、16997.38、18855.28、13780.48、12779.49。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化水平落后。

V类区属于城市化中度滞后类型,包括周口、驻马店,其城市化率分别为29.49%、29.49%。人均GDp分别为10648.65、11708.35。还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较低。

2.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特征。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用aRCGiS软件绘制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分布图,其特征如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郑州和鹤壁相对分散。

结论

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城市化中度超前城市1个,郑州市;城市化轻微超前城市1个,鹤壁市;基本协调型4个,济源、焦作、三门峡、洛阳;城市化轻微滞后型10个,新乡、平顶山、开封、安阳、漯河、许昌、南阳、濮阳、信阳、商丘;城市化中度滞后型两个,周口市、驻马店市。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既存在城市化中度超前的城市,又存在中度滞后的城市,部分属于基本协调,多数属于轻微滞后型。

河南省在市域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区域分布特征上,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变化,从城市化中度滞后型到轻微滞后型,再到城市化基本协调,城市化超前的城市只有两个,并且相对分散。

上述研究,对河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空间格局特征,为各地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的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HandersonJV.theurbanizationprocessandeconomicgrowth:theso-whatquestion.JournalofeconomicGrowth,2003,(1):47-71.

[2]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2):464-474.

经济发展格局篇8

一、加强价格监测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当前工作主要目标,继续认真执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通报制度,及时提出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做好价格监测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省价格监测体系,按照《全国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和《价格监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切实做好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加强价格监测数据的对外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加强价格形势分析预测,要对粮食、化肥、煤炭、石油、钢材、水泥、运输、房地产等重要商品(服务)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预测;密切关注上游产品涨价对下游产品的影响。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落实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意见;重点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异常波动,一旦发生价格异常波动,确保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干预有效。

二、继续深化价格改革,缓解资源紧张矛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涉农价格政策。千方百计稳定粮食价格,做好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定和提前工作;合理制定烟叶、蚕茧收购价格政策;改进农资价格管理办法,防止农资价格进一步上涨。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清理涉农收费,取消农民跨地区就业、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推进电力价格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煤电价格联动方案,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研究试行丰枯电价和分时电价,切实提高用电效益;力争提高黔电送粤上网电价,促进“西电东送”工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加大水价改革力度,逐步提高城镇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合理核定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深化运输、电信价格改革。适当疏导运输价格矛盾;推进电信资费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改革药品价格管理。强化药品价格监管,整顿和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作价办法。推进食盐、中小学教材价格改革。完善小工业盐、食盐流通环节价格政策;推进中小学教材招投标价格改革。

三、整顿和规范价格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收费管理。落实中央清理整顿国家机关收费的政策,全面清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的收费,清理、规范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收费;完善收费项目和标准管理办法,研究建立专家认证制度和完善集体审议制度;加强收费标准成本审核工作。整顿医药价格秩序。继续完善全省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相关配套政策。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完善以基准地价为主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制度,加强土地一、二级市场价格管理,规范商品房交易价格、廉租住房租金管理。规范旅游价格。实行全省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网上公示;规范旅游市场价格秩序。

四、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努力创造良好价格环境。加大对重要商品、重要行业价格检查力度。按照“放得开、管得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抓好医药、电力、教育三个专项检查的处理工作。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价格、收费秩序。加强粮食、煤、电、油、运市场价格巡查,保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继续开展全省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

经济发展格局篇9

经济区域化逆势而上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两大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一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另一个则是区域双边经贸合作的突飞猛进。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以wto为中心,维持自由贸易体制,全球性自由贸易高速运转: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化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经济合作化,在维系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着多边,双边的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也就成为驱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

然而,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去全球化、全球贸易及资本流动的萎缩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希望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达到维持本国贸易平衡和经济利益的目的,这不仅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也使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而上,积极推进区域经济自由化、一体化进程。事实上,不仅是在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为摆脱外需持续低迷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更大的外需弹性,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决心。

世界将迎来第三大经济体

按照国际贸易规律而言,区域经济合作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如今,欧盟经济合作已经达到第五个阶段,为最高层次。中国-东盟自贸区正按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个步骤向前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何成为极富活力的贸易合作方式?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转移与溢出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将大大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集团内部区位更具竞争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国与东盟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的18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1~1996年建立全面对话框架、1997~2002年走向睦邻互信,2003~今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2000~2008年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东盟和中国双边贸易以26.7%的年增长率增长,其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东盟各自的总体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在GDp总量上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和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一道成为全球三大贸易支柱。

中国-东盟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在产业,投资还是货币金融合作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合作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投资合作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与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8.3亿美元: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今明两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按照自由贸易区规定的降税模式,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降到5.8%;今年1月1日,又进一步降到2.4%。到2010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将有93%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而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的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自贸区大规模的FDi和迅速增长的地区内贸易促使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系统性改变,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合作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货币金融合作具体而言,自贸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目前,中国在该地区只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而且规模也不大。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对于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富矿”,同时也可以改善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经济发展格局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空间自相关;半变异函数;中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31,41101128,41071177)

作者简介:罗庆(1981-),男,四川合江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户与农区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01-07收稿日期:2013-06-19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经济活动的不均衡分布是区域经济的一种常态。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探讨空间格局演化,对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保持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靳诚等,2009)。过去30多年里,国内外学者在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开展了一系列多元性、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一方面,随着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深入和数据精细程度的增加,研究尺度由三大地带、省域等宏观尺度转向县域、乡镇单元等微观尺度(陈芳等,2011;李小建等,2001;陆大道等,1997),所反映的区域间不均衡也越来越接近实际。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有关区域经济差异的定量测度指标主要有theil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然而,由于考察问题的角度、所用分析方法和时空研究尺度的不同,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徐建华等,2005)。尤其是基于传统测度方法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仅仅是孤立的测量某一区域的经济状况,忽略空间的影响,特别是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以致难以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其影响机制。

县域是国家度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单元,在政府决策、宏观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以县级作为研究单元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尤其将全国县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更少。李小建、乔家君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李小建等,2001),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开发政策,其作用效果在县域层面上也有所体现。可见,基于县域单元对全国经济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eSDa(exploratorySpatialData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沈体雁等,2010)。它根据空间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并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和可视化,发现空间集聚和空间异常,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克服了传统测度方法的局限性(徐建华等,2005)。近期已有学者利用eSDa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蒲英霞等,2005;王静等,2011;宋萍等,2009;梁洁鸣,2010),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省域、市域的空间差异以及某一省域内(如福建、江苏)县域的空间差异研究,对全国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研究有所欠缺。鉴于此,本文以中国2359个县(包括县、县级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为基础,使用eSDa分析方法,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作为时间断面,展示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增长差异在空间上的演变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空间格局演变机理,以期为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1990年中国县域属性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及部分省级统计部门的调查,2000年和2010年中国县域属性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行政区划代码按1999年进行归并统一。其中研究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研究指标为各研究单元的人均GDp数据,为了克服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对数据做不变价格处理,即以各省的GDp平减指数,对本省所属县域单元进行不变价处理,换算为2000年不变价,以保证其可比性。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名称及其行政区划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鉴于此,本文根据1999年中国县级统计数据所采用的区域代码,在arcGiS10.0中对一些空间对象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使其县域名称具有唯一性,最终得到2359个空间对象。

(二)研究方法

1.空间关联描述方法

空间自相关是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或某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的相关程度,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本文引入moran’si指数和GetisordGeneralG来测度全局自相关,GetisordGi*指数用于描述局域空间自相关联征。

2.半变异函数

3.经济平均增长指数

三、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一)总体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1.县域经济总体空间格局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县域人均GDp数据,计算出Globalmoransi和GeneralG的估计值及其相关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①3个年份的全局moran’si估计值全部为正值,检验结果显著,并且随时间推移总体上增加。这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好的县域和经济发展差的县域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总体上在加强。②3个年份的全局G统计指标的观测值和期望值十分的接近,且都大于0,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和低值的集聚现象比较显著。但相比之下,1990年和2010年G(d)和e(d)的相差幅度较小,说明1990~2000年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聚不断加强,而2000年~2010年则有所下降。上述3个年份G(d)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经济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演化和迁移的现象。同时,G(d)值的变化幅度不大,说明经济格局并没有十分剧烈的变动,只是在原有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微调,也就是说自199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发达,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总体格局依然存在。

2.经济热点区域的演化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仅从整体上表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并不代表每个县域都如此。为了考虑是否存在局部空间集聚和揭示哪些县域单元对全局空间自相关贡献更大,有必要考察其集聚热点区域的变化,进而更有效地揭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1)热点区域的总体格局保持相对稳定。从热点分布的空间结构来看,1990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及东北和新疆的个别地区,2000年经济热点则进一步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集聚,而2010年经济热点则又扩散到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份的少数地区,并且伴随着中西部少数县域经济的增长,中西部冷点区域也有所减少。总体来看,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为核心的圈层空间结构。这种结构说明在中国县域经济中,这三个地区始终是最具活力的地方,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热点区域的数量最少,冷点区域的数量最多。总体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区域也在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一定的变化。热点区域的比重由1990年的1.82%(43个)减少到2000年的0.93%(22个),再增加到2010年的2.29%(54个),而冷点区域县域数量由1990年的50.15%(1183个)增加到2000年61.13%(1442个),再减少为2010年的55.87%(1318个)。

(3)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内陆地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经济热点区域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县市,而经济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这是由于在沿海开放的背景下,并没有给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相对程度上的发展机遇。内陆地区断续出现的少数发达县域也主要是基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暂时兴起。

(二)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

1.人均增长指数的空间格局

上述研究是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均GDp为指标,以县域为空间单元,探讨中国县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然而这种格局的分析只是建立在静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而忽略了演化过程的探究。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变动过程,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动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以各县域单元的平均经济增长指数来进行动态的分析。将3个截面划分为1990年~2000年、2000年~2010年2个时段,根据经济平均增长指数分析总体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段内,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自相关。1990年~2000年,moran’si指数为0.2752,表明相邻地区存在着较弱的空间正相关,呈现出弱集聚格局;2000年~2010年,moran’si指数为0.2609,略微降低,表明相邻地区的空间相关性有所减弱。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均GDp的moran’si指数明显大于该时段增长指数的moran’si值。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县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在整体人均GDp绝对量上呈现不断集聚的演变态势,而从经济增长的相对量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

2.经济增长热点区域的演化

通过计算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10年2个时间段经济增长指数的局域Gi*统计量,并按照最佳自然断裂法(Jenks断裂法)分为4类,生成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热点区域演化图(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

(1)在2个时间段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存在着较明显的变化。从数量上看,热点区域的县域数量由1990年~2000年的205个减少为2000年~2010年的31个;冷点区域的县域数量由1990年~2000年的746个增加到2000年~2010年的1272个;从空间分布上看,1990~2000年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的闽东南、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分布,在中西部的、内蒙古等省区也有零星分布;2000年~2010年的热点分布主要集中在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县域,且内陆地区的热点区域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只有少数几个县域在2个时段都保持在高值聚簇区。说明中国县域单元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切换较快,地理集中现象不明显。

(2)比较3个年份中国县域经济格局的热点演化图(图2)和2个时段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演化图(图3)可以发现,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并且呈现向北和向西迁移的趋势。1990年~2000年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而2000年~2010年则转移到内蒙古、宁夏、的部分县域,呈现出经济增长的团块状集聚现象,且两类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关联性,即:某时段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往往与县域经济格局的热点图上发生跃迁行为相一致。

四、经济格局空间演变机理探析

(一)空间格局演变机理

半变异函数能在描述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的同时描述其结构性,是空间变异规律和空间结构分析的有效工具。使用半变异函数来考察3个年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机理。仍然使用各个年份的人均GDp作为指标,并将其作为半变异函数的空间变量赋予每一个县域空间单元的几何中心点。对3个年份分别计算实验变差函数,对样点数据采用高斯模型、球体模型、指数模型等进行拟合,最终选择最优拟合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表2和图4所示。

(1)从基台值、块金值、块金系数等指标来看,中国自1990年以来由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空间差异在不断的增大。基台值在2010年相对1990年增大了45.57倍,同时块金值相对增大了61.82倍,以致块金系数却在下降,由1990年的0.500

(2)半变异函数分析图显示,3个年份的人均GDp在既定步长下变程在1990年~2000年间有着十分明显的下降,而在2000年~2010年略有上升,这说明2000年以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化空间梯度引起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明显减小,县域经济的增长在迅速向热点极核靠拢,而在2000年以后慢慢地远离热点极核,即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分散。这与中国县域冷热区分析的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

(二)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经济区位是影响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区位的优劣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导致改革开放次序及要素收益的差异。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由于交通便捷,对外交往频繁。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县域凭借其地理区位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着较高的开放程度,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又根据其地理区位和经济基础,最先对这些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再加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居民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观念比较保守等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

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域具有发展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县域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会对其经济的短期增长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各种矿产资源产生较大的需求。在国内能源需求的拉动下,少数中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域(如陕西神木县,府谷县,榆林县;甘肃华池县;内蒙鄂托克)因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得以迅速的崛起,从而使得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成分。

区域发展政策是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助推器。国家和省级政府的宏观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导向的作用。1992年,国家通过开发上海浦东新区,促进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的热点开始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延伸。自2006年以来,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之下,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特殊区域政策,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等政策和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些区域规划增添了县域经济增长的随机性。

五、结语

不同特质的空间格局往往是由于地理变量的空间关联所导致的邻域空间的趋同与分异、距离空间的增强和衰弱而形成。以中国县域的人均GDp作为研究指标,通过eSDa分析,利用Globalmoran’si,GetisordGi*以及半变异函数为指标,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作为时间断面,描述这两个时间段内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演变格局及驱动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在总体空间布局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表现出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有所加强。热点地区分布的空间结构,多是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为核心的圈层空间结构。(2)中国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多集中在沿海县市。但是经济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仍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3)从热点区域与冷点区域的变迁来看,在时空层面上,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自组织性不断增强,但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格局中随机成分不断增加,2010年的经济热点进一步集聚,范围进一步缩小,珠三角和环渤海的热点区域几乎消失,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冷点区域也有所减少。(4)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政策。其中,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而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的外在推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经济格局演变指标的选取过于单一,仅选择人均GDp作为分析指标;二是时间尺度的选择较短,仅使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作为时间断面进行分析;三是空间单元选择的局限,对县域尺度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省域、市域、县域这三种不同尺度上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对比。因此,这些都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陈芳,龙志和.2011.中国县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4(4):140-144.

陈学刚,杨兆萍.2008.基于eSDa-GiS的新疆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测绘科学33(3):62-65.

靳诚,陆玉麟.2009.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64(6):713-724.

李小建,乔家君.2001.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56(2):136-145.

梁洁鸣.2010.广东省区域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分析: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4):58-63.

陆大道,薛凤旋.1997.1997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2005.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4(6):965-974.

沈体雁,冯田,孙铁山,等.2010.空间计量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萍,洪伟,吴承祯,等.2009.基于eSDa的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4):406-411.

王静,张小雷,杜宏茹.2011.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30(4):470-478.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2005.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4(1):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