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1:27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

一、单元教学模式概述

单元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下语文教学策略系统性提升的重要表现,有利于高中生以语文教材单元为中心,形成完整的语文学习体系。同时,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其特定的教学重点与主题,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每一个主题与重点都被有效凸显出来。教师还可以将每一个教学单元连接起来,达到知识点的横向串联与纵向并联,不仅加大了语文教学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与形式经过了多次修改与编撰,其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繁杂琐碎,教学重点分散。教材内容单元化使零碎的高中语文知识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所有教学重点进行整合分类,方便教师在每一单元中进行深度教学,结合单元中既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模式的改革,实现讲课方式的变换。

单元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高中文化课程数目增多,学习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在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点讲授过程更加着重于对单元主体的深化以及单元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能够在单元式课堂上享有更宽广的教学资源。

同时,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片面的价值观念。而单元式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单元式学习过程中享受更完整的语文资源,在课程数目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完善学习体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单元教学的作用

1.提高模块性

单元式教学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模块化,每一个单元即是一个教学模块。就高中学科课时安排来看,语文学科所占的课时较少。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既定课时,通过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改进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单元化教学在提高课程模块性的同时还可以将各模块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单元学习中获得良好的知识迁移,达到整体性的进步。

2.提升系统性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知识点重点层次性越来越模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知识点遗忘速度快、理解层次浅等现象。单元化教学不仅能够将知识点模块化,还能够将其系统化,提升学生的系统学习思维,有效提升学习的整体性,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发展态势。

三、单元教学策略

如今,单元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上仍处于实验阶段,教师在进行单元化教学创新时往往没有教学模板来参考借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单元教学重点,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形式,进行自主创新。

1.创新内容编排方式

当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以单元化形式存在的,但是每一单元的内容设置与主题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其优越性。教师切不可生搬硬套教材模板,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来选择单元的设置方法,做到自主创新,自主编排,让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

比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向青春举杯”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它主要表达对青春的赞颂与热爱,单元内容的主题过于单一。因此我将其与单元二《获得教养的途径》适当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在享受青春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修养的完善。

2.合理分配资源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课堂资源数目与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在新时期语文课堂中面临如此多的学习资源,难以有效区分并高效实践。因此,为了强化单元化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合理分配资源,让学生懂得高效学习,融入到单元化的学习氛围中去。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式教学;教学环境;开放式问题;语文课堂

在新时期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引入“开放式教学”的概念和方法,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层次和质量。所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指的就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思维和手段的开放,借此激发高中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发育和综合语文技能。总体而言,面对高中语文教学形势的不断变化,采取多种“开放式教学”策略,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一、打造高中语文的“开放式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的教学主要都是在课堂内完成的,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想方设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机,应该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点把握的工作要点。既然说到课堂教学,就不能回避课堂气氛和氛围对于教学工作的关键性影响。简言之,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好地拓展课堂教学的范畴与层次,提升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基于此,打造和谐、科学的“开放式语文课堂”,可以为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应用提供前提和保障。通俗意义上的“开放式课堂”,指的就是课堂氛围的开放与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即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对语文学习的喜爱和认知。

例如,日常的语文课堂授课中,教师可以预留出“学生自学”时间,将这个时间段交给学生们。在此期间,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进行彼此的讨论与问答。同时,类似的时间段内学生们要勤加思考、多与老师互动,形成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良好课堂气氛中,师生都心情愉悦,教学的推进自然更加顺畅,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时,开放式课堂的打造还可以借助诸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完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开放式课堂”的带动下,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一定可以再上一层楼。

二、广泛开展“开放式问题”和“开放式探究”教学,提升教学活力

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大都以教学大纲和课程为基准,很少会充分考量教学层次深化的问题。其实,搭建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平台,必须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措施两个方面入手,有条不紊地推进。其中,“开放式问题”的创设与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好奇和探索欲,进而培养学生们语文思维的习惯,并提升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其次,“开放式探究”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方法,即学生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和“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努力探索遇到的各类语文问题和疑难知识点。也只有这样,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才不是一句空话,高中生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真正的爱上语文课。

例如,在每堂语文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预先准备3~5个问题,大致涵盖本篇课文或本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学习,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们一种探究的准备。比如,“本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如何?”“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本文给你的启发?”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开放式问题提给学生们,让他们可以更具针对性地投入学习。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针对课前的问题进行解答、解析,然后教师给予评点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所以,类似这样的“问题探究模式”正是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活力和效果。

三、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完整的“开放式语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优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十分重大,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决定教学工作的走向。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物质环境即实体环境,包含教室、校园、教学器具等多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能够为开放式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其次,精神环境也可以理解为心理环境,即开放式教学中营造出的一种教学氛围和“气质”,对于教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综合来看,高中语文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和开放性的教学气氛。在高中语文课堂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模式。同时,仅仅在课内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还不够,高中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内,还要将学习带出课堂,将活动引向课外。比如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考察、实地采访、社会调查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事物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阅读与鉴赏,2011(1).

[2]张静.建构知识体系,深化探究能力——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

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1(5).

[3]杨文.以学生为主体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J].文理导

航,2011(5).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并且把握时机向学生提问,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夯实语文基础,促进学生与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需坚持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提问中,教师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②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语文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低,如果提问的难度过大,将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较大,以扩展这类学生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上更大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具体的提问策略包括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时机策略以及问题的总结策略等。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的设计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提高提问效果的重要保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主要应结合本堂课实际的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问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提问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多个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2.提问的时机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将无法将提问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把握提问时机方面,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教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然后提出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采取这种提问时机的依据就是在学生理解完知识点之后再思考相应的问题,其思考的效率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②在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之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就是将本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以实现最佳的解决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问题的总结策略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而问题总结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学生了解自己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对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学生回答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正确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着哪些不足,日后需要怎样的改正等等。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总结,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和科学指导下,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以“大锅饭”的形式而采取的群众性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忽略每一个学生们的学习差异,只知道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授课,从而出来了“胃口好、消化快”的学生“吃得比较饱”,而“吃得慢且消化不良”的学生只能呆望着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没有过多的参与他们的“成长”,所以使得学生们学习自信心不高、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升,教师也找不到解决根本的教学原因,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在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分化学生能力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

随着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不断深入,其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这些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上。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具体分层对象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例如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个性发展、生活环境等都是有所差别的。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状况,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考察,从学生的个性差异、自主探究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其次,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还要紧紧围绕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进行。学生的划分基本可以分为a层和B层。a层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学生自主性较低,而B层的学生认识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例如,在进行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时,教师对教学要求的设计就要有所不同,对a层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他们先对教学的语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去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后的习题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对B层的学生,教师则要提高教学要求,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后,就要尽可能地去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并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层次划分,同时也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语文教学,才能够真正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提升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法的第二步骤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需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a层学生,教师可高标准严要求,在学生有效的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适量的为学生添加"辅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B层学生教师可完全按照教科书制定教学目标,使B层学生吃透教科书内容;而C层学生,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制定的简单一些,逐渐消除差等生对于高中语文的恐惧心理,就像一则小故事里说的:有一只小毛驴非常懒惰,主人只好动脑筋想办法,在小毛驴头上绑一根杆子,上面拴着萝卜。小毛驴为了能吃到萝卜不停的向着萝卜前进,离萝卜永远只差一步的距离,这根萝卜是小驴前进的动力。学生也是同样的,只有将教学目标制定的触手可及,才能使学生有不断前行的动力。

三、对考试测验进行分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测验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测验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亦可使学生了解有哪些知识点尚未"吃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需对学生的测验内容进行分层,优等生与差等生做相同的题目会导致优等生自满、差等生自卑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前行,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考题。例如:教师在设计测验试题时,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而定,a层学生出难题;B层学生正常出题;C层学生出易题,该出题方式可使学生的卷面成绩达到理想,增加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奋进。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对其教学评价具有差异性要求。与传统教学评价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同,分层教学评价考察的是各层次学生层次目标实现的情况及发展状况,对各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要及时对学生作出评价,对实现层次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高中语文课堂实行层次教学,不仅能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而且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科学性。这意味着分层教学是一项难度大、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还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

结语: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引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展开有效的语文学习,而且还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避免班级中出现教严重的两家分化现象,以此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晓寒.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4年17期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策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内容与写作主题大多数都是教师做安排和制定的。而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大多都是根据教材或者教学要求布置的,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和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较为模糊不清。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常会出现主题不明确,重复写作、写作规划不足等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质量,对学生写作水平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项考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作思维能力的教学版块,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尚不成熟,文化基础也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初中生会在学习写作和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并且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普遍具有易自卑、心理敏感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等青春期综合心理特征,以至于学生会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兴趣,写作态度较为敷衍,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和成长。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命题作文是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写作形式,正是在这种单一命题形式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时,就会过分的关注与注重学生的写作成绩。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会采用写作模板等形式开展写作教学,导致学生由于过于重视教师所教授的写作模板,而出现套路化、单一化的写作问题,写作内容也会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

制定明确写作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落实教学目标,满足教学要求的基本前提条件,同样也是教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依据。对于作文这一自由度较高、创新创造力较强的教学版块来说,制定一个明确教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改善作文教学问题,确保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进度,就要认识到明确教学技术,制定完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思想,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一个满足学生实时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进而在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同时,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若想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写作兴趣对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为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让学生敢于创作、乐于创作,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而学生写作兴趣的形成是受到学生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外部因素两方面作用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灵活多变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作文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和转变,从而以外因激发内因,创造良性循环,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布置“观察日记”的形式来取代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的记录和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还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学生在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写作素材也会得到积累,从而有效的摆脱以往套路式的写作弊端。

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写作是一项着重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文化基础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语文知识教学一样,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学习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和教学,针对初中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以阅读为基础,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更加丰富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以往教学形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和处理,积极的响应与贯彻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卫.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科教文汇,2020,(8):109-110.Doi:10.16871/j.cnki.kjwhb.2020.03.048.

[2]王春玲,马海山.浅论新课改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20,8(8):23-2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8.011.

[3]包润熙.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5):36-37.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在我们不断发展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中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关键,因而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出了很高的标准,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中英语课文的难度和高考的对接性,课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进行,新的高中英语教材已经经历了多方面的完善,教师们也已经从对教材的摸索阶段发展到积累改善的阶段,这也要求教师在高中英语课文阅读实际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问题,做以下几点的探讨和研究。

一、实施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教师在整个英语课文实际教学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若综合使用各种策略则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时,使用不同的技巧,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处于关键地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各种阅读策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进行,构建新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构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个工程需要高中英语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实施新的课文阅读教学策略,它不仅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指明方向,更需要实践层面的研究和创新,尤其呼唤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行动。

二、实施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大的问题,第一,学生词汇量少,第二,材料难度大,第三,心译,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教师在对教材英语课文内容的把握也容易出现下面的问题。

(1)熟悉教材后,容易把教学过程模式化,不顾每篇课文的特点,始终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2)在教学进度的压力和升学压力之下,在课堂里花大量的时间讲授语言点,“满堂灌”,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容易忽略课文的整体教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见树不见林,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要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高中英语的课文教学中使用新颖的,多样化的策略,达到帮助学生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的总体性提高。

三、对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的几点策略介绍

作为在英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英语教师,必须在阅读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通过课文及相关阅读材料的学习逐步培养起英语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只有充分利用、扎实学习课文,学生才有能力吸收更多的课外英语素材,全方位提高英语语言素质。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递进式的深度解读,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思路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可从导入――理解文本信息――归纳提炼作者观点――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阅读前活动:激活思维,导入主题。阅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为阅读中阶段做准备。主要是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背景知识,提高阅读兴趣。

2)阅读中活动:开展阅读活动,理解文本。阅读中活动是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获取详细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结构、大意,学习生词、短语等语言现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设计一些判断正误题练习,让学生边听录音边阅读课文,进而理解文中一些细节的内容。然后运用细读策略,加深理解本篇文章。

3)阅读后活动:巩固教学,提高能力。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教师可设计一些合理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常采取的方法有:a.复述课文。b.讨论。c.角色扮演。d.对话。e.填空。

3.运用语篇分析,树立语篇意识语篇分析的阅读方法自问世以来,已受到教育界和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语篇分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涵义。而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语篇教学是以语篇分析为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效性

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科中的基础科目之一,课堂教学实效性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是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指以新课标为向导,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这个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挖掘学生潜能,合理利用时间开展合作、自主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内涵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掌握学生学情,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教学,对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但是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同时贴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3)教师要理性展示教学亮点。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亮点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有效协调好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1]。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的具体表现

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效性偏低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目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比较散乱;(2)教师多注重讲授知识,学生练习较少;(3)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4)学生学习是被动的,缺乏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5)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信息量较少,学生思维训练实效性不高;(6)教师讲评试卷和练习时,只讲答案,分析得较少;(7)教师对课后作业的批改和检查不认真;(8)师生缺乏钻研精神,对关键细节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失误,从而影响学生考试成绩[2]。

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针对上文分析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现象,我们给出以下策略。下面我们对此进行探讨。

3.1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思维能力与学生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课堂上,高中语文教师要开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为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加强和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语文课堂上的知识性、生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较强,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放学生思想,让学生对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大胆质疑,对书本知识进行研究和感悟及创新,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

3.2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高中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业水平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优秀生和普通学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当做主要目标,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对中下层学生的学习情况引起重视,多关心下层学生学习情况。部分语文教师一直给优秀学生上课,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积累很多成功经验,讲课过程中速度快、内容深。当优秀生和普通生在一个教室上课时,专教优秀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合普通学生。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普通学生的要求。教师不能忽视普通学生,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科学综合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演示、讲授、归纳和练习等。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正确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由知识向学习能力转变。

3.3保证学生练习时间和自主思考时间

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高、内容多、难度大,给很多高中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时间不够,渴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对高中生来说,时间就是速度、机会和效率。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尽量少独占学生时间,将时间归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练习时间和自主思考时间。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3]。

结语

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是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出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学忠.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南方论刊,2014,78(12):901-902.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教育;策略

旧的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审美鉴赏与创造”列为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并对“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要求及相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应有的学科素养标准进行明确说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真正把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存在两张皮现象。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前提下,许多语文教师教学功利性强,只重视考点的解析、答题技巧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审美鉴赏和情感的熏陶升华,课堂没有品鉴、赏析,缺失审美体验,淡化语文的育人功能。高中学生正处“拔苗孕穗”、三观亟待巩固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端正学生的三观,特别是善恶美丑判断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不仅是教育的主导思想,更是立德树人职责所在。鉴于五育并举的育人评价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美育功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渗透审美教育。笔者曾对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做了探寻,从多次实践操作看,语文课堂教学落实审美教育是有道可循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回归语文的本质,深入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各种美学元素,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学习方式,可以收到以美激智、以美启德的功效,课堂效果更是事半功倍。要想达此境界,教师先要吃透新教材,厘清各学习群的任务清单,不仅对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各类文体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价值和美育元素的分布要有宏观意识,还要对单元、课文甚至课时应渗透的美育内容和审美路径都要有微观意识。下文将以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为例,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设境诱情,感知美

美感是一种直观的、动情的心理反应活动。审美教育情境创设,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提高“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或教学媒体。如,通过音像、影像、图表或学生的表演等方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相契合、相关联的情感氛围或情景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充满美感的情境中感知、想象,再在教师的顺势利导下思维升华,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美、形象美和语言美等。这种功效是教师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达不到的。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课起始,教师通过播放电视《三国演义》片头曲,并投影一书法家写的全词条幅,渲染壮阔、豪迈气氛。以声、影作导,诱人进入词的意境。学习上阕,放映“滚滚长江东逝水”图片,并让学生据图口头绘述;学习下阕,插播《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录像片段,学生通过读文观图,欣赏古战场的雄奇美、壮丽美,体会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情景,然后据图口述,进行美感的再造想象。

二、读文激思,想象美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形式,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新颖独特也只能凭借想象才能实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想象,随文发思,披文入境,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课文。不仅把生硬的印刷体文字变得声情并茂,还可以激起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情感都同频共振,产生共鸣,甚至是跟随着文章的感情跌宕起伏,对形象进行想象再塑造。如,先让学生欣赏名家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录音,再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遵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凭吊古迹──怀念英雄──联想自己”逐层朗读、重点词句品读、范读、齐读、背诵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器官,在反复吟诵中感觉想象文中描绘的三幅图景:赤壁江山图、赤壁人物图、赤壁之战图,即品味出语言美,也激发豪情壮志。其实,对精美词句、文辞的品读,不仅是涵咏情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讲究遣词造句、注重表达效果及美感的能力,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之情,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

三、析要悟神,理解美

美有不同的层次,有浅表和深潜两种,只有引导审美主体深刻了解其本质内核,才能获得情感愉悦和审美体验,才能迁移拓展,在习得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创造出美来。教师要统筹文本美育元素,要善于在文本的关键处,因势利导,披文入境;在疑难处,要善于直透腠理,激疑启思。如,引导学生推敲琢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动词,深刻体会“句句入画”及气势磅礴的韵味;揣摩品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的形象描绘,让周瑜温文尔雅、胸有成竹的儒将风采在学生脑中浮现;反复吟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高歌低吟,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再现情感美。诗歌鉴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品词析句、议要释疑的阅读策略,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本的丰富内涵,理解作品的意境美、形象美、思想美。

四、启德训能,创造美

新课程标准对落实审美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并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是非观。新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很好的美育资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学以致用,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习文本,学习前人表现“美”、创造“美”的经验等,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适合、恰当的形式来再现美、创造美。在课中,组织学生议辩苏轼的“人生如梦”,并择一角度写赏析短评。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周瑜这一形象的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后,提出本组成员对周瑜这一形象的评价观点,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挖掘其隐藏的思想底蕴进行综合能力特别是“创”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课内外结合,学生学知识、得发展、明人生,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不仅是基于核心素养下育人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为了培养健全并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落实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张治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初探[J].现代语文,2017(03).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丰富内涵,引导作用,有效性,眉睫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忽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等等。这样那样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所带来的教育弊端日益凸显,它主要表现为:容易造成本来完整的知识的割裂,容易造成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不利于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因此就有必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以便能有力地改变这种境况。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综合化呢?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综合化策略进行粗略的探索。

一.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需要语文,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必须依靠语文。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电视上出现了新产品,可以让学生编广告词;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一泓不绝的活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二、课堂教学环境要民主和谐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

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2.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语文教学组织。

语文课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语文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语文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3.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彻底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愚以为,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最好不要做;凡是可讲可不讲的,教师千万不要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到“自觉”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将外部需求转变为不可遏制的内驱力。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意外”带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在《品质》这节课授课中,当绝大部分同学都如我事先预设的那样评价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很好品质”的人时,这堂课还显得非常平常,但突然间,有一位男生出其不意地说自己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个人很笨,以致最终饿死。我一愣,显然,这就是课堂上的“意外”。“怎么办,是让这个问题过还是给这位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不料,就在我尚没完全反映过来时,其余的学生已坐不住了,他们急于参与解决这个“意外”,于是,我灵机一动,示意学生踊跃发言,结果这个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亮点,获得了许多老师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有时我们越是期待课上得顺,课就越会平淡无奇;反之,不拒绝“意外”,让“意外”出现在课堂上,课反倒会非常出彩。所以,这样的“意外”我们不能不要。

四、课堂教学没有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就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另外,课堂教学忽视年级差异。很多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教学时,仍然像对待高一、高二学生那样,不敢放手,不愿放手。课堂上多讲少练,甚至只讲不练,即使设计了练习,也只是为巩固当堂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狭窄,题目设计可能顾及到了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情”,却忽略了高考的“考情”,结果,当碰到几个知识点融合的考题时,学生便感到束手无策,无以应对。课堂教学与高考实情脱钩,复习自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智慧,灵活调控,即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有效运用“生成资源”加以智慧型引领,使“动态生成性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更好地指导高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孝发.《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教学杂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一个课题,而语文课堂,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更显其重大的意义。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在教学第一线开展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应该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1、语文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向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呼唤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有效阅读策略概念的界定及内容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1.从宏观角度出发,归纳"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2.从阅读教学角度出发,形成文体教学序列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的发展梯度,我们可以按文体分类,划分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学段阅读教学不同的侧重点。高一侧重现代散文、高二侧重古诗文、高三侧重科学论文。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做到教学有选择,教学有重点,教学有突破。避免面面俱到,流于表面,不得要领,没有方法的低效、无效教学。

3.从阅读主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探索

有效阅读教学强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开发各类学生的阅读潜能,让阅读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