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6:27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我国学界通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通过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友快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的提出仅仅是20年左右的事。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还是古已有之?由于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亦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体有五种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有久远的历史,这一过程至少象所谓的世界宗教两千多年前兴起一样悠久。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全球化,乃是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全球性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以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为标志。第四种观点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当代的全球化乃是二战后,更确切些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应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开始起算,即1492年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新大陆。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从早先欧洲市场拓展到亚洲、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贸易商品的种类由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到文明中来了。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末,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

“三阶段论”大概有两种分法,一种认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二战结束,世界市场网络真正形成;第二阶段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的80年代末,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引人注目;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另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第二阶段从1880年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

“四阶段论”也有两种分法。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末;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阶段始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的90年代;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直到现在。另一种观点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的观点,他把全球化分为前现代、现代早期(1500~1850)、现代(1850~1945)以及当代(1945年以来)四个阶段。

“五阶段论”的代表是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他认为第一阶段从巧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这是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7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开始阶段;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争霸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后期;第五阶段是不确定性阶段,从6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

三、结论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不是分得过细,就是过于简单,或者把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确定过早,或者各个阶段的特征区分欠妥当。因此,结合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度、广度,笔者认为划分为下列四个阶段比较合适。第一阶段从1492年全球化起源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并继续延续。与此同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第二次以电化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输出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黄金变成单一的世界货币,国际支付体系形成,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阶段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化进程遭受挫折,但总体上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能比较清楚深刻地反映经济全球化各个阶段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全球化理论与反全球化思潮]J].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

[2]蒲启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J].中国政治,2002年第3期

[3]蒋立山.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J].法学,2003年第2期

[4]李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J].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5]李锡海.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J].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6]苏晓宏.法制转型与司法主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路径选择[J].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7]、贺小勇.中国加入wto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1999年第12期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2

   一、世界历史视角及其认识功能

   (一)世界历史视角的本质内涵

   世界历史视角与民族视角是相对而言的。民族视角,是指从一个民族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世界历史视角,是指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相互关联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近代以前,世界各民族基本上是处于孤立发展的阶段,即民族历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运用民族视角看问题大体就可以了。但近代以来,随着蒸汽技术生产力到电力技术生产力再到信息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以及全球化的推进,仅有民族视角已经不够了,还必须有世界历史视角。这里所说的“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指世界趋于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世界一体化是指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愈来愈广泛的交往中,逐渐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相对于民族历史而言的。

   世界历史,从经济角度来说,它包含了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三个发展阶段。它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命题来表征这一历史趋势[1]89。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历史首先在几个古老的民族那里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高山大海的阻隔、交通工具的落后,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甚少,人类各大文明圈在相当长的时期是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由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域性市场经济到民族性市场经济,再到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国家间联系的发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

   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既不是狭隘的民族历史的阶段,也不是世界一体化已经实现的历史阶段上,而是处于向世界一体化实现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真正实现世界一体化呢?那就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时代;在阶级、国家、地区集团还存在,甚至还存在对立的情况下,世界一体化总是相对的。因此,我们要在相对意义上来研究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作用。如果说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一个民族的发展还是一种自我展开的线性关系(即单线因果联系),那么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后,一个民族也就处于全球联系的网络之中。因此,必须从全球系统的观点,或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那么世界历史视角的认识功能如何呢?

   (二)世界历史视角的认识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从全球联系中看待局部事变的倍增效应。一个局部事变不仅影响局部,而且可以放大,甚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所反映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首先从泰国发生,不久刮到东盟各国,接着刮到日本到俄罗斯,再到埃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殃及效应。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也是从美国扩大到了全球。2010年,突尼斯一个小贩的自焚引发冲突,作为一个燃爆点,竟然导致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垮台。

   2.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充分拓展主体的能动空间。这表现在,过去在一国范围内不能做的事,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就可能做成。如日本、韩国基本上没有石油和铁矿石资源。显然,在民族历史的时空中,它们不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国。而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日本不仅成为了工业强国,而且从1968年至2010年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也成了世界经济的第十六强。它们发展起了在国际上领先的钢铁和汽车工业。它们所消耗的石油和铁矿石资源绝大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解决的,它们的产品也是销往世界各地。据说,日本在它的经济起飞阶段,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进出日本的海轮经过台湾海峡。

   3.着眼于世界的网络联系预见事物的复杂变化。在一国范围内的一些矛盾冲突可能激化,而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这种矛盾冲突可以向国外转嫁。当然,这种危机转嫁是有条件的。一般是强国向弱国转嫁,从而使其国内矛盾得到缓解。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时采用的一种手法。在一国范围内的一些矛盾冲突可能不会激化,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由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涨落的叠加,因而可能导致激化。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发生的不少政治事件,往往都少不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从中插手。因此,在当今世界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一些重大问题,除了应具有民族视角以外,还应具有世界历史视角。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世界历史的观照,也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是在一国或少数国家中存在的事物,而是世界历史性的事物。因此,必须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它的存在和发展、它的矛盾和走向。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及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从总体上说,是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之后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资本形式发生了部分质变。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一种“自有、自产、自销“的小本经营的资本。随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的发生,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工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三种独立发挥经济职能的资本。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的资本形式的第一次重大变化,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发达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分工与资本关系的重大发展。资本形式的第二次重大变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所经历的又一次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自由竞争转变为私人垄断。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期,又在一种新的情况下,即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私人垄断资本继续发展的同时,与国有资本进一步结合起来。由于这一结合,资本的主导形式便由私人垄断资本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便是资本形式发生的三次重大变化。有论者认为,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过渡到了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其论据有:一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已经跨越了国家的地域疆界,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围;二是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和生产分工在比重上已经超越了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分工;三是所有国家都受到跨国公司的强烈影响。应该说,上述观点及其论据并非一点道理没有。

   20世纪以来,全球跨国公司发展到6.3万多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跨国公司的生产总额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额的40%以上,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和90%以上的科技开发和转让都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但是上述这些论据从总体上说,还不足以支撑其观点。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是跨国的,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是有国籍公司。这里的有国籍并非纯粹形式,而是有内容的。一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的资产和雇员集中在母国。比如,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拥有20%以上的雇员和超过70%的资产;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拥有其63%的资产和雇员。二是跨国公司的大部分生产集中在母国,或者其研究和开发集中在母国,比如,飞利浦公司在母国荷兰占有15%的资产,但其研究和开发却有40%在荷兰进行。三是董事会的组成和高级管理层也都把持在母国人手中。所以,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运行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至今依然正确。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资本占有的主导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从资本家个别占有到一些资本家出资的股份公司的占有,再到总资本家,即以国家名义代表整个资产阶段占有的形式变化。

   另外,资本的运作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鼓吹者,市场万能的信奉者。他们主张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听任市场的自发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因此,有个说法,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是相适应的,那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相对独立的、分散的、狭小地域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特别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的弊端充分暴露。这场危机曾给资本主义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在寻求应变之策的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应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为此,第一个采取实际步骤走向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政治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鉴于古典市场经济陷入危机,又吸取了苏联30年代计划经济的优长,开始在美国搞“新政”改革。“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所推行的是宏观调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有两只手在发挥作用,一是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二是看得见的手,即宏观调控。因而又有一个说法,即管得最适当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中国模式;印度模式;世界格局;调适 

一、中印发展模式 

(一)中国模式[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初大体上走的是其他东亚成功国家所走的道路,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度更大,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改革与发展道路始终在强有力的共产党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2)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3)既积极借鉴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始终强调从具体国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4)改革是以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中国模式”区别于苏联东欧激进改革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5)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暴力、战争、掠夺殖民地等手段获得发展的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逐渐成为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1991年,这一阶段国外企业对华投资规模很小,而且主要集中于轻纺工业;第二阶段从1992—2002年,这一阶段国外对华投资的主体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规模也开始增大,并主要集中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有关统计表明,中国目前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被誉为“世界工厂”[2]。与此相关的情况是,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GDp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公布为9.1%。考虑到2009年是在克服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的情况,这一成绩实属不易。中国经济2009年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的比率,现中国已是公认的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引擎。随着“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的发展经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认可和借鉴。 

(二)印度模式[3] 

印度独立后实行“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即政治上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体制,经济上则实行所谓混合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且混合经济体制中公营企业比重占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拉吉夫·甘地执政时进行了提升电子技术等局部改革,给印度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世纪90年代拉奥任总理时,面临金融困境启用曼莫汉·辛格为财政部长(印度当前政府总理),对原来印度国家控制较严的经济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后虽经历了数次政府更迭,但发展大方向依然延续着,形成了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的要点与特点是: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软件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印度服务业突出的特点是一些新的经济部门,如计算机软件和金融及商业服务等发展很快。印度政府着力发展软件it产业,是印度发展服务业模式的核心特征。 

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年之前,印度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硬件设备的自力更生,其软件产业的发展是服从于硬件产业的;第二阶段从1985—1991年,现场办公模式(on-Sitemodel)是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最流行的软件服务出口模式,1988年印度90%的软件业收入来自这种模式;第三阶段从1992—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的主要形式是基于网络的外包模式(offshoremodel)。第四阶段从2000年至今,2000年网络信息经济的疲软和美国经济的衰退,使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印度的软件出口公司开始出口基于软件的服务(iteS),从而形成了产品导向模式(product-Basedmodel),这是印度软件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表现。2005年,印度软件和服务产业的出口达到177亿美元,占其出口总值的22.3%。2004、2005财年,印度占世界信息产业中的比重已达2.8%,其中,占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为65%,占世界外包业的比重为46%,完全确立了印度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地位[1]。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印度的软件技术、出口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软件信息产品出口以及其世界第一位的海外汇款也使其外汇储备在2007—2008财年超过279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储备国,国民生产总值9280亿美元,列世界第十三位。①除软件产业之外,印度尚有众多强项与优势产业。还有印度有较强大的私营企业和完善的金融产业。不少一流的印度大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掀起了海外收购浪潮[1]。 

二、中印发展模式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调适 

(一)中印发展模式已经使两国获得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印度相继开始了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改革,禁锢已久的巨大生产力被释放出来,经济发展速度空前提高。而此时正值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技术正在推动中印两国生产力的第二次提速。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已经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按照高盛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的经济规模总和将会超过G7。 

基于中国和印度的飞速发展,现在人们热衷于谈论“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4],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崛起,涉及很多因素,本文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作为新兴发展大国的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与世界未来的走向有莫大关系,这也是占人类2/5的巨量人口和消费市场决定,不会因为某部分人或国家的喜好而发生根本的变化,是确定无疑的。 

中国和印度曾是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黄金国度”和文明中心,现在的信息化、全球化给中国和印度带来了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上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必将再次改写世界经济运行法则,赋予未来世界的国际关系以更丰富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4

未来,我们将迎来什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今后的全部努力,那就是“追赶”。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后来者,进入工业化的时间大为滞后。1952年,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8.15倍,美国是中国的19.8倍,苏联是中国的5.5倍,日本是中国的4.4倍。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经历了迅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78年以来,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距离。

从现代经济发展史看,世界先后出现过3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花了43年时间追上英国。

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了美国。日本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收入提高28倍的世界纪录。

第三次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

中国是第四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所不同的是,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它发生在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5.0%,1995年上升为10.9%,有专家预测,2015年将提高到17.4%,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3%,1995年,这一比值上升为52%,2000年上升为60.6%,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将与美国持平。这表明,中国在追赶过程中,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不足40年),由经济实力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进而超过美国。

专家进一步论证:一旦中国的追赶成功,将具有非同一般的世界意义。它将证明:其一,人口大国是可以追赶的。其二,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三,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当前世界新兴市场有10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韩国、土耳其、泰国、阿根廷、波兰),在这10个国家中,我国居第一,经济总量占41%。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中国市场的威力。中国一旦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然要在世界上起到更大的、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专家们的另外一些预测摘要如下: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位居世界第三。

2020年,中国人口达到峰值,此后则负增长。

中国将出现历史上最快的城市化运动。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5

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什么是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呢?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每个时期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国际关系、思想文化等领域呈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不懂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历史的阶段性与阶段特征,就不会懂得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因此掌握这些阶段特征,对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特征,作一概括说明。

世界近代史是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还存在着不同观点,尚未形成定论。1995年新编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仍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1996年秋季启用的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则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讲起,将这段历史作为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折,作为世界近代史正式到来前的序幕。

从14、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在经济和生产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正在解体。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者,开辟新航路,侵占掠夺殖民地,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天主教会和封建传统观念的桎梏,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在阶级关系上,一方面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更加高涨,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取得政权,16世纪后期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独立后的荷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近代史的第一阶段是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早期的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英国、法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通过民族独立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这一阶段欧洲和亚非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欧洲的一些封建国家如俄、普、奥等国的君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发生在19世纪早期的反法同盟和拿破仑的战争即是突出事例。亚洲的封建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日趋腐朽没落,成为西方各国的侵略对象。在生产领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资本主义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没有明显分开,由金融资产阶级控制着工业生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各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巨烈的变革时代,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资本主义制度设计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国际关系方面,英、法、荷等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最后英国取得了霸权地位。

英、法、美、拉丁美洲各国进行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未走向成熟,所以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金融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美洲则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种植园奴隶主,或封建的大地产者。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和反扑,各国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手段,革命经历了反复和曲折的过程,资产阶级充分发动和依靠工农群众,人民群众起了革命的主力军作用。这些就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6

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充满无限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现时代的深刻体现和典型展示。它对处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前进,具有久远性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以它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为指导,探索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的伟大科学成果,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当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体现,它的跨世纪的时代价值首先就在于此。  

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由此形成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道路,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新发展,生动活泼地创造着和延续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  

由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僵化观念和体制的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性遭受了严重的制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所以会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长达20年“左”的错误这样的曲折,原因固然有众多方面,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关乎全局的原因,就是脱离已经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和各国的具体实际,抽象地谈论、搬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理论原则或具体结论,严重地扭曲、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从而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企图超越现实条件加快社会主义过渡进程,导致一系列急于求成的建设路线和政策,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上,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严重的教训启示我们:要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作用,必须面向新的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呈现出的新特点。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的伟大科学成果,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当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体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世界格局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以至向传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理论提出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二是世界性战争失去了全面爆发的客观条件,和平与发展逐步代替战争与革命而成为时代的主潮流,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三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内在危机的反省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某种程度的借鉴,实施了若干改革与调整措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了与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阶段许多不同的特点;四是50年代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解体,传统的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种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新变化,如果固守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具体结论和基本原则,则很难作出清晰的梳理和正确的判断,以致不得不陷入迷惘和困惑。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敢于直面新时代,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以寻求社会主义新的生路。邓小平正是这样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方面,邓小平非常重视对冷战之后世界新格局的梳理和时代新主题的揭示,透过纷纭芜杂的国际事务现象,抓住世界格局新变化的本质,寻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契机和基点。由此精辟地指出:当代世界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格局,给中国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不仅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宝贵时间,而且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空间。考虑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问题,必须始终立足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另一方面,邓小平非常重视从时代变化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从中透析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问题,梳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断总结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化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上述两个方面——提炼时代主题,总结根本经验,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自然,它所产生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就在既适应时代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起点和层面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对处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具有长久性的指导作用和时代价值。  

21世纪的时代主题所以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取决于这样几个内在因素:其一,随着世界民主独立力量的发展,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将愈益凸现,并且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是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最重要因素。人类在多极化格局中将赢得更多的和平环境和发展机遇。其二,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追求发展特别是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人类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课题。其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无可回避地必须调整现存的生产关系乃至政治上层建筑,否则难以生存。改革和调整将继续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中的主潮流。人类在改革与调整潮流中将创造更多的相互开放、共同发展的机遇。总之,21世纪的世界,将是沿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断前进的世界。处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的一切重大战略问题,只能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最根本保证。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是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系统揭示。这些基本规律理论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由此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最重大贡献,是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最重要成果。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精辟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论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既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最重要观点,又是形成邓小平理论整个科学体系的基石。按照邓小平和党的十五大的科学预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起码到21世纪中叶,我们都必须致力于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因此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价值定位,又是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结束,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的。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邓小平理论不仅指导着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于解决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必将继续发挥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五大正是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来设计21世纪初叶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社会主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第一,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点出发”。这一论断,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地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根本方向。第二,十五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从9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由此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一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更加充分的思想准备。第三,十五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了进一步科学、准确的揭示,明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论断,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根本依据。第四,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系统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及其各方面之间的有机统一。这一论断,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了,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本思路。第五,十五大报告依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由此提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突破,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论断,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乃至顺利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以上五个主要方面的理论成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坚持和发展,这种发展和升华,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理论系统揭示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由此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不仅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现实问题的根本依据,而且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战略性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归根到底依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神圣使命的实现,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前提,这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廓清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不仅是我们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问题上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思想理论武器,而且是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坚持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思想理论指南。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而要科学地回答这个根本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所以需要改革,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还存在着种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正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出发,邓小平精辟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五大坚持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实际问题出发,对我国跨世纪改革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最突出之处是把深化所有制领域的改革作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作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的“突破口”。作这样的认识和部署,根本依据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因而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大而又公、纯而又纯,它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两个主要方面——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重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新的突破的同时,还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此种种重要观点,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是继续推进21世纪各项改革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逐步形成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归根到底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由于是初级阶段,因而不可能一下子走上计划经济道路,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由于是社会主义,因而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同时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运作机制有机地结合起业,在社会主义主干上嫁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这是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不仅仅是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关键。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容构成和实现途径,从而把全面发展由一种长远的价值目标转变为现实的建设实践。首先,邓小平理论指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民主政治的有机统一,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决定的。这就要求在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素质建设和自由发展,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要有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作为载体和保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次,邓小平理论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实行富民政策、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等等,这样就把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核心内容的人的发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学说获得了现实的实现和科学的拓展。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是更加走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必须更加坚持和实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有效途径。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时代内涵,凝聚着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面伟大旗帜,在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必将继续发挥指引方向的作用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邓小平理论所以具有超越世纪的时代价值,归根到底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方向和前途的伟大旗帜。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本质上指明了和保证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  

把生产力的基础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起点上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鲜明特色,也是邓小平理论成为亿万人民共同旗帜的深刻社会原因。一方面,邓小平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和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邓小平一贯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表现在改革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实际地转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给予了非同寻常的重视。他非常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并将之上升到理论上来指导实践,根据人民群众的主体愿望和实践指向,敏锐地捕捉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邓小平这种坚定而科学的群众路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胜利前进,无疑具有方向性指导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7

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半叶: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

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半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等人开辟了从欧洲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宣告了东西半球互相隔绝的时代结束,同时也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从那时起,资本的全球扩张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这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经济全球化

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陆续发生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纺织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这些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国工业不断创造出远远超出本国市场所能消费的大量商品,于是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突破国家边界,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一过程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新发现疆域的扩张、侵略和殖民掠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中英鸦片战争,世界市场也由此从欧洲拓展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许多地区。

正是在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有数据显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纺织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人认为,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半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突出的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时代进入到以钢铁、石化、电器、机械、汽车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电车、汽车、火车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信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命所创造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瓜分世界的殖民扩张。至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三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国际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其触角已经伸向世界各地。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掠夺殖民地资源,不仅向其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开始进行投资。当时的英国和法国是主要资本输出国,到“一战”前,它们的国外投资已分布在亚、非、拉、大洋洲等地。资本输出的增加,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商品交流的外在联系发展到了生产分工的内在融合。

“一战”至“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的大约40年间,曾出现过多个阻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事件,如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鸬取U庑┦录以不同方式阻遏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为稳定和调节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运而生。

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出现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即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止,长达20余年。这个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黄金时代”的时期,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亚、非、拉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同时也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贸易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将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期。

“冷战”结束:离经济全球化终极目标更进一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更进一步。其突出标志包括以微电子、生物工程的大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规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其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企业跨国并购的形式、数量和规模均有了重大发展,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移向海外,世界经济融合的程度空前提高;市场经济成为涵盖整个世界的经济体制;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运行日益规范化和规则化,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全球畅通。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8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世界统治和国际剥削,金融资本已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金元帝国——美国建立和维护国际垄断资本所需要的国际经济乃至政治秩序的最积极的推动力量。”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金融资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资本形式,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各个层次,各种规模的工,农,商业资本都依附于金融资本,作为虚拟资本的金融衍生品从实体资本中分离出来而凌驾于实体资本之上,成为控制实体资本的物质力量,当前国民经济逐渐虚拟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金融资本横行,金融衍生资本泛滥,使得银行资本越来语与实物经济脱离,

2、金融资本泛滥,实物经济却相对乃至绝对萎缩。

3、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更多赚取利润,总是竭力鼓吹社会高消费”。

金融资本的迅速壮大,而实体资本相对缩小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更新固定资本的成本越来越高,生产力越发展,资本有机构成就越来越高,当新的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不能带来很大的利润,甚至有可能导致亏损,并且周转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时,许多闲散资本就不再投入实体经济,转而投入资本利润率高,赚钱快的金融资本市场,催生了资本泡沫的膨胀。由此,资本逐渐脱离了生产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和信贷领域,通过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投机圈钱获取高额利润成为当前资本运行的主要形式。金融资本的膨胀使得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严重脱节。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日益演化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符号经济系统。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及其导致的金融扩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金融资本就完全只是个符号,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恰恰相反,金融资本与国际上主要工商业巨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金融资本本身就是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持股而实现的融合,以虚拟化为表现形式的金融资本恰恰是以超级垄断的实体资本为基础的,金融资本是工商业巨头为了更快更多的获取超额的垄断利润而制造出来的附属品,只是这个曾经的附属品现在成为国际总资本的主要形式。是工商业巨头最重要的利润来源,金融资本不但没有危害工商业垄断资本的地位,反而使得这种地位更加稳固,因为中小工商业者本身就无力衍生出具有统治力的金融资本。因此金融资本的统治,实质也是工商业垄断资本的统治。国际垄断资本不断壮大,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并突破国家的界限向外扩张,国际垄断资本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在全世界确立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国际垄断资本在世界经济中已处主导地位,控制世界经济的运行,一种覆盖全球的垄断资本网络已经形成。金融资本从生产领域脱离并向全球的扩张,使得各国的国内市场被国际垄断资本联系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而国际垄断资本成为这个世界市场的主宰,掌握着市场的话语权,不仅加强了全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且使整个资产阶级内部出现分化,并将这种分化逐渐巩固下来,整个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根据各种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拥有不同的实力,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以金融贵族和工商业巨头为主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控制着世界资本和世界市场的绝大多数。第二等级,中等工商业资产阶级,他们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但无法与国际垄断资本家对抗,部分国家的工商业者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有利益上的冲突,不愿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盘剥和压榨,想通过建立独立的摆脱国际资产阶级的奴役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在国内市场的统治地位。但一般事与愿违。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已不是当今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它阻碍了世界资本的流动和统一市场的形成,是历史的倒退,迟早被国际垄断资本所吞并,而大多数此等级的资本家无力对抗国际资本的强大实力,为了自身能得到生存,为了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能分得部分利润,都逐渐成为国际资本家的人,成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买办。第三等级,数量众多的小资产阶级,这部分资产阶级随着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和市场掠夺,逐步丧失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并大量破产,被抛向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但作为一个等级,特别是服从于垄断资产阶级资本流通的需要而被迫成为一个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群体而存在,通过过度的消费支出进一步被国际资本剥夺和压榨。第四等级,处于这个体系最底层的被剥削,被奴役的广大无产阶级,并且随着青春岁月227大量小资产阶级的破产,其数量将越来越多,成为一股巨大力量。第一等级的垄断资产阶级不仅奴役着全球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也不同程度地打压全球资产阶级的其他阶层,加速全球向两级分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格局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再通过国家垄断的形式来征服和统治世界,而是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实现资本的统治,”跨国公司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表现,这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无法满足资本继续积累和集中的需要,必然要突破国家对其资本规模的限制,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在封建贵族统治的政治环境下,为了打破封建的,地方割据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资产阶级必然要建立一个统一市场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为目标,以便能迅速的占领国内市场,不论是建立君主制的国家还是共和制的国家,都是为了资产阶级控制国内市场的利益,并通过国家资本的形式促进资本向外输出,占领地区和全球市场。但是,当资本主义要将其生产方式推向全球每个角落时,国家资本主义就体现出局限性了,资产阶级又必然要再次突破国家的界限,建立统一全球市场的超级经济组织,这时跨国公司和跨国经济组织就出现了。“垄断资本超越国家界限、摆脱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全球范围内榨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倾向明显增强。”垄断资本由私人资本变成了国家资本,而又再次变成了一种私人资本,不过新时期的私人资本不是简单地回归而是对国家垄断资本的超越,是控制全球的国际垄断私人资本,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全球化,国际化后的必然表现形式。但是,不等于说国家资本就不存在了,任何跨国公司都以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为实力后盾,通过兼并重组消灭其他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实现国际资本对几个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控制,跨国公司一方面以母国政府作为自己的保护伞,但又同时要摧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政府,因为这些国家的存在阻碍了跨国公司的发展,新自由主义的绝对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的观点,人权高于,有限的论调就是为了服务于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成为干涉和消灭他国政府的一种思想宣传武器,消灭作为其民族资本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而对于发达国家的国家政府来说,国家也逐渐丧失了社会治理和管理机构的作用,国家政治逐渐内容空心化,成为跨国公司用于侵略他国,保持国际垄断资本全球统治的手段,国家日益显著的,裸的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压迫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政治工具,越来越明显地将国家这种暴力机器的本质毫无遮掩的表露出来。过去是企业依靠国家发展自己,国家作为企业的保护盾牌,而现在则相反,跨国企业和机构成为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存在的基础。国家仅仅作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手中的一个武器而存在的。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全球化和阶级关系的等级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也逐渐等级化。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不断地削弱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意义,通过消灭各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国家,资本主义未来的政治统治形式是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逐渐融合成一个由金融资本统治的帝国,而这个全球大帝国也抛弃了一切所谓形式上的民主,自由,变成资产阶级独裁,专制的君主政体。但是在目前各个国家还存在的形势下,通过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作为由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向全球统一的资本大帝国转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各国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地位分别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同的政治地位,跨国公司基本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就成了作为第一等级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而其中美国所拥有的跨国公司最多,是国际金融贵族和工商业寡头的主要积聚地。而其他发达国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实力的削弱也无力单独领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由此美国就充当整个资本主义王国的“国王”,而其他发达国家也就组成为协助美国统治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的贵族阶层,第三世界国家中比较发展的国家代表了世界主要中小资产阶级,他们处于被国际资本剥削和压迫的地位,虽然国家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些国家是要被跨国公司所消灭的对象,这些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全球统治的阻碍,许多国家在金融资本的打击下逐步变得贫穷,有些国家由于发达国家的军事侵略而被颠覆,只保留了完全没有国家,被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的傀儡政府,由此这些国家就下降为第四等级的国家。第三等级国家的地位相当于世界资本王国中平民。而最不发达的国家则在政治形式上代表了世界的无产阶级,这些国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是实际上完全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国家毫无尊严,只是一个国家形式的外观,除了维持这个国家机器存在的服务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傀儡机构而外,整个国家的国民只是被国际垄断资本榨取血汗的对象,这些所谓的国家相当于世界资本王国中的奴隶。

国际垄断资本对全球的统治就这样在世界范围了建立了符合他们利益需要的资本王国,而这也仅仅是过渡形式,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性的新美利坚帝国”,这是美国政府的根本战略(实际上是共济会所代表的金融寡头的利益诉求)。资产阶级的民主只是为了对付封建帝国和消灭弱小国家的口号,而根本目标不是什么民主,而是君主,是资本帝国的全世界的专制统治。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统治世界的必然要求。为了垄断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统一全球市场,必然要逐步消灭清除发展中国家对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阻碍。他们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玩弄双重标准,发达国家一方面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一方面又加大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就是以国际资本主义为中心、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的不平等经济结构。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了经济全球化的代价,发达国家根据资本周转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手段用于满足国际垄断资本获取全球利润的需要,在资本对外输出时实行贸易自由主义,促进资本全球流通和扩张,国际资本到处投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大量外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制造了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稀释了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而当大量的消费品输入到发达国家后,发达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满足国内居民的消费,而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也完成了产品生产的阶段,获取了大量的利润,资本必须从世界各国回流到发达国家,同时要防止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避免本国通货膨胀,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不论在经济周期的哪个时段,都没有自己经济的独立性,不过都在服从于国际垄断资本赚取利润的需要。在外国资本投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本国劳动人民大量创造的财富通过加工出口成为发达国家的贡品,而留下了纸面上的经济数据和被金融贵族所控制的能任意贬值的美元。而在国际资本回流,本国经济萧条的时候,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再加上外资输入时期所造成的流动过剩,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过低的收入根本买不起本国生产的商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像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只能将大量积累的过剩商品予以销毁,作为发达国家的代工厂,由于外资的回流及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本国资本家无法进行再投资,促进生产,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状态。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变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甚至发达国家通过有意制造金融危机而将消除自身的债务,将负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身上。经济运行的周期性也必然周期性地产生经济危机,只不过由于国际垄断资本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表现为全球经济危机,发达国家通过金融资本的运作,掠夺了大量的全球财富,转移了国内的社会矛盾,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受害者,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经济地位更加恶化,生活更为贫困。资本全球化的扩张正不断削弱着各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性,并最终使各个民族国家在国际资产阶级所同化过程中趋于消失,并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向着全球化,更加尖锐化发展,世界更加不平等。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立,就是使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成为代表财富的一级,世界各国人民成为贫困的一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各种政治,经济措施不仅没有设法消除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和全球化,为了压制各种矛盾,维护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各发达国家都大力发展军工企业,军工产业甚至成为除了金融资本外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既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统治的必然结果,也是这种统治的必要保障,一方面用先进的武器装备起来的强大军事力量压迫人民并镇压世界人民反抗,另一方面,军工产品也为金融资本找到一个投资市场,大力发展军事武装,也有利于金融资本的周转。发达国家通过舆论宣传,制造世界各地的民族,宗教冲突,培植当地武装,既能促进自身军火的交易,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反政府武装,削弱各民族国家对本国的统治,乃至为国际资本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为国际垄断资本对当地的控制扫除政治障碍。金融和军事就是国际垄断资本统治世界的两大武器,因此,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不会维护世界的和平,因为和平不利于他们的根本利益,和平就意味着资本扩张的停滞,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军事武器,鼓励军备竞赛,不断加大军事投入,武器不断更新,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对其他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为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全球统治提供坚强的实力后盾。战争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生命,发达国家利用各种借口不断制造动乱,不断发动战争,侵略弱小国家,通过各式战争和政治手段逐步将一切国家消灭,同时用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消灭世界各国以中小资本家为主的中间阶级,使世界的阶级对立变为最简单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将世界所有的人民都变成被他们奴役的奴隶,在世界上建立其所追求的终极大帝国。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9

一、引言

我国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跨入“十三五”初期随即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的现实情况下。看到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产物,而要解决好我国经济问题不能仅仅在西方经济学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呼之欲出,而首当其冲的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二、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不论社会前进,还是新旧社会交替都是通过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发展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共性,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其内在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2]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并点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然科学在机械生产发展过程中被自觉应用。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后江泽民又明确指出:“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

如今,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还尚未形成,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企业的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导致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论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都偏低,不能有效支撑经济发展。[3]

三、发展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特指狭义的发展初期的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指从建国时期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路径不完全等同于发展路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发展路径是在发展路径的大框架下所进行,经济发展基本路径仅仅是发展路径中某方面的具体。将经济发展路径分为三阶段,即第一阶段为从1949年到1978年,以达到全体人民温饱为核心的初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第二阶段为1979年到2021年,以全?w人民小康为核心的中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全面对外开发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22年到2049年,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以丰裕为核心的适度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通过创新引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阶段,新生的中国刚刚建立,生产力发展起点是一穷二白,几乎没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教育落后,又遭到严重的外部封锁,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自力更生积累生产资料,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集中资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现农业近代化,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实现城市化,初步缩小城乡生产差距;普及基础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建立科技基础,在少数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等等。

第二阶段,整体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必然是全面对外开放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施多元立体的、后发跳跃的产业演进战略;实施模仿、集成、自主创新并举的技术进步战略;实施统筹渐近的、互助一体的城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的、整体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平开放的、内外合作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整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达到高等教育普遍化等等。

第三阶段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全面对外开放,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缩小与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差距,国家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发展更高层次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同时,切实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建设,支撑高水平生产力全面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篇10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下降、创近年新低,经理人采购指数接近荣枯线。特别是,劳动适龄人口的下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而导致的外需萎缩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大了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风险。再加上长期快速增长所积累的一些风险,如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金融波动等经济风险交织。一时间,关于我国将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观点甚嚣尘上。然而,世间之事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唯有对照历史之镜,方能对当前经济情势作出科学的判断,拨开缭绕在我们面前的迷雾。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自从18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存在着40-60年左右的超长时间的周期(也称长波),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平均约为50年。时至今日,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了5次长波,而背后的推动力则是科技革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革新。每一次长波都对应着一次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组织的变迁、管理模式的变化甚至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根据长波理论推算,从1991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五次经济长波,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此次长波上升阶段的结束,现在正处于长波的下降阶段。下降阶段既意味着现有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轮长波上升期的孕育期。在此阶段,已有科学技术的潜能已基本得到了释放,因此,需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才能推动世界经济进入长时期的繁荣,同时还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我们常说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或者说工业4.0时期即将到来等等,正是因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和第六次长波的转折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充分抓住时代所赋予的历史机遇,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美国正是抓住了从1890年到1920年之间第三次长波的历史机遇,即所谓的进步时代,构筑了先进的科技体制、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也是跌宕起伏,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从10年左右的中周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经历了3次周期波动过程。其中有的阶段,经济振幅较大,如1981年至1984年间,GDp增长率由5.2%的低谷上升到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然而1985―1990年间,GDp增长率又回落到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周期的下降阶段,此阶段的上升期是2000-2007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从2008年开始至今,GDp增长率逐步回落至现在的7%,经济一直处于下行调整中,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从历史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经济增速虽然下滑,却并不是断崖式的急速下降,而且这种波动幅度在历史上也并非鲜见,1985年至1990年间的波动幅度比现在更大,所以毋须过于焦虑。

历史昭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构筑能够促进经济长久持续发展的基石,才能抢占新一轮的制高点,赢得国际竞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济下行压力,在短期看来形势严峻,在长期看来却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必然过程,因而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态度来对待。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