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管理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7:03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1

关键词:旅游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发展速度随着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不断提升,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旅游企业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行业的竞争属于产业化的竞争,并且从企业层面、产业链层面以及区域层面都存在着强大的竞争,只有真正的做好全方位的经济管理,提高多层次的竞争掌控能力,才能在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完成自身的发展和转型。

现代社会属于知识经济型社会,旅游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旅游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现阶段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有效的措施,针对于旅游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有效的对策,保证旅游企业实现长效、稳定、持续的发展。

1旅游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第一,旅游企业经济管理逐渐朝向可持续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旅游业作为一个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行业,其发展过程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只有保证可持续化的发展,才可以保证旅游业自身业务的质量。很多企业逐渐重视到了旅游企业管理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保证了旅游行业的旺盛发展。现阶段,很多地区的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企业必须要重视这种问题,并且正视持续发展的必须性。

第二,旅游企业经济管理逐渐朝向智力化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竞争性。经济管理的竞争化,是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重要特点。旅游企业开展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已经清晰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人才作为当代社会的宝贵资源,旅游企业要同样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很多旅游企业都针对于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业务需求,构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自身的长期发展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这对于旅游企业的长效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旅游企业经济管理逐渐朝向全球化发展。

旅游消费属于一种全球化的异地消费,属于开放的行业,而旅游企业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旅游企业要想真正的实现长效发展,就必须努力的开拓市场,将旅游市场定位于全球,加强异地跨国合作。通过对于现有信息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并且加强与其他异国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合作,为自身旅游业务的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旅游企业经济管理逐渐朝向智力化发展。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旅游行业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知识产权以及多方面无形资产,旅游企业必须要重视自身的智力化发展。很多企业在开展自身经济管理工作中,已经认识到智力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通过对于自身内部管理的优化,逐渐保证了自身竞争能力的稳步提升。

第五,旅游企业经济管理逐渐朝向网络化发展。

知识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旅游行业作为信息密集型产业,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拥有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在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中获取良好的优势。随着网络化技术的深入引用和发展,很多企业都逐渐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很多旅游企业对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改变,并且通过组织先进的网络化营销与管理手段,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

2提高旅游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加强思想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旅游企业开展自身经济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依托传统的经济体制背景下,管理过程重视制度与经营上的内容,对于管理与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忽视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变更,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大量的人力资源、资金作为支持。很多旅游企业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因而在管理模式改进的过程中,投入不足,难以真正的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于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创新,结合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特点以及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另外,旅游者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带着不同的旅游目的,存在性格、年龄及收入的差异,并有不同的爱好与情趣。旅游企业的管理行为要满足每一位旅游者的要求,并且做好对于不同市场的细化管理。因此,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理念才可以实现良性的发展。

第二,做好基础性经济管理工作。

基础性经济管理工作,是保证旅游企业自身运营发展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对于基础性经济管理行为缺乏足够的限制和规范,约束能力不足导致了企业运营管理行为不规范,旅游业市场混乱,直接限制了我国旅游行业市场的良性竞争的发展。旅游企业要对于自身内部财会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保证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相关行为符合规范,并且有效的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对于相关经济管理岗位的人员,要做好责任的分配,并且提高内部控制能力,构建完善的内部经济管理体系。基础性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旅游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旅游企业做好内部成本管理的关键,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能力密切相关。

第三,对于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相对于国外旅游行业来说,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较晚,并且相关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旅游行业市场正处于一个逐渐成长的阶段。旅游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要收纳于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并且就其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并且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特点,构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旅游企业管理者也要积极的进行创新。在新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企业要善于构建企业品牌形象,并且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与培训机制,保证企业具有长期发展的能力。旅游企业还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结合我国文化特点,有效的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的主导发展方向,旅游行业作为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信息是其中的重要资源。开展旅游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旅游企业要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并且对于自身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清晰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分析旅游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科学的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提高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与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卜燕红.浅谈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提升[J].商业经济,2013(23).

[2]栗悦,马艺芳.产业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2

于璐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重点解析了现代旅游业的行业规范管理措施。首先本文是对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叙述,随后本文对中国

旅游业要进行行业规范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随后,本文对于中国旅游业的现代化管理的根基性措施和巩固性措施都做出了分析,

并且对现代旅游业的规范管理之意义做出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旅游业;现代化;规范;旅游产品

一、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中国自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轨迹之中,中国的旅游行业就已

经发展得十分迅速,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有成规模的旅游

行业发展,一直到今天,中国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当

前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都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对经济有拉动式的发展

之外,还可以对社会的文化发展,整体的城市生态都有着比较好

的促进提升作用,在这一方面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将中国的经济从单一

的生产型转化成为服务型相互结合的产业集群类型,这其中就要

更多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的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离不

开对于现代旅游业的进行更多的行业规范。

二、中国旅游业进行行业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的准入机制并不是十分完善,很多旅游企

业都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到这个系统当中,这些旅游企业所需要

投入的资金都相对比较少,所以,整个旅游行业当中,虽然规模

很大,有许多旅游企业,但是这些比较具备规模的旅游企业仍然

在中国较难形成。旅游行业在整个市场当中常常进行无秩序的竞

争,往往整个行业都表现出较为混乱的竞争局面,旅游企业之间

较为分散,无法发挥出旅游行业的行业集群效应。旅游企业往往

有着一种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的状态,也就是很少关注旅客的实

际需求,而是重视自己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的利益最大

化。

而实际上,中国的旅游行业之所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缺

乏一种真正的活力,其本质上还是因为在旅游产品方面并没有统

一的规范,在市场上有着两个方面的严重影响。第一个方面是旅

行社所具备的各种实力相差悬殊,有很多不够规范化的旅游企业

往往通过设置低价格来欺骗吸引顾客,第二个方面是消费者也没

有真正的旅游产品规范的引导,导致这些消费者往往容易陷入到

劣质的旅游陷阱之中。从近些年的中国的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

看,中国的旅游业需要整顿,但是更需要规范,这样才能够让中

国的旅游行业健康地发展。

三、中国旅游业现代化管理的根基性措施: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为了让中国的旅游服务行业在整体的经营上更加规范,中国

决定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当中,对服务行业进行标准化的尝试工

作。中国的六个部委,都分别颁发了多个不同的标准化试点工作

的指导文件。在服务业的规范化过程当中,旅游行业的规范化也

成为了这些试点的范畴当中。中国的质检总局也联合相关的执行

部门,颁布了行业的标准化文件,为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做

出了规范的参考。而旅游行业要真正纳入到现代化的管理轨迹之

中,就需要构建出一个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旅游企业要重视自身

的发展,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拟定出标准化的操作方案。这些

操作方案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推动旅游企业自身的服务更加

趋于完善。

从一些比较成熟的旅游企业的标准化体系的构建状况上看,

对于旅游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重点的做法有以下的几点:第一个

方面是对于当前国家以及地方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全面地梳

理国家的各项行业的规范,要从各个途径去搜集这些法律法规和

行业规范,编纂成为对旅游行业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文件,做到管

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个方面主要是要旅游企业自身应该

重视企业的标准制定,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到旅游企业所推出的

旅游产品,各项旅游服务,都应该重视起来,形成文字性的材料,

而且具备可操作性。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那就是在旅游企业的

操作规范问题上,应该重视循序渐进,做到强制性的规范和推荐

性的规范相互结合,旅游企业在执行强制性的规范,要视为一种

严格的标的线,不能够逾越,而推荐性的规范是一种鼓励性的措

施,应该尽可能实现,努力根据旅游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

地接近这个标准,努力实现旅游企业自身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现代化管理的巩固性措施

对于中国的旅游业的现代化管理而言,除了奠定规范化管理

的基础,还应该配合一些巩固性的措施。笔者思考如下:

首先是企业在进行旅游业现代化管理,推进旅游产品的规范

化和标准性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多重视到旅游产品自身所涉及的

链条比较长,旅游产品包含的层面较多,涉及到了吃饭、住宿、

出行、游玩、购物还有娱乐等基本的层面,所以在对于旅游产品

的品质把控上,应该在旅游产品运转的每一个服务环节把握好。

旅游企业自身囿于实际,不可能对于所有的外包项目进行全面的

把握,控制力相对比较有限的。所以,对于旅游企业如何更好地

在过程当中把握旅游行业的规范,就需要旅游企业尽可能地尝

试。在这个过程当中,旅游企业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努力为旅游

企业的各项外包资源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引,重点提升旅游行业的

发展,促进旅游企业的各项标准的细化,让旅游企业的各个标准

更具备可操作性,修订相关的企业标准。

其次是对旅游企业的行业规范化管理,仍然需要相关的部门

进行写作。旅游监察大队在地方旅游产品的品质把控上要相当注

意,要重视相关旅客的反馈,尽可能对相关的投诉进行协调,解

决矛盾,避免旅客对地方的旅游产品失去信心。而行业公会同时

配合相关政府执法部门,加强旅游企业的行业自律,尽可能走品

牌化的道路,规范旅游企业的运行机制,对旅游企业之间的恶性

竞争要予以遏制,让地方旅游企业形成旅游行业的集群效应,从

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资源

结束语

旅游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行业的规范化管理,重点仍然

是旅游企业自身。而旅游行业只有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科学发

展,才能够促进旅游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让旅游行业成为国民经

济的一股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武正君.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

技术,2008(06):177-179.

[2]崔秀娟.旅游区(点)安全评估体系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2005(01):64-67.

[3]赵波.旅行安全及其保障论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2012(04):31-33.

作者简介:

于璐,女,198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籍贯:内蒙古包头市,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3

关键词:国内旅游者;安全认知;云南;旅游安全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36-04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旅游安全也是影响旅游决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认知的视觉,深入调查和研究与云南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为云南旅游业提供参考。

一、旅游安全的概念

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

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观念、意识培育、思想建设与安全理论等“上层建筑”,也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防控、保障与管理等“物质基础”。[1]

二、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认知的实证研究

旅游者安全认知是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关注与反应,不同旅游者因其个体的差异性而对旅游安全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价国内旅游者对云南旅游安全认知的情况,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通过委托旅行社、主要风景区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来昆国内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1.被调查国内旅游者的人口社会特征

根据有效问卷中国内旅游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将其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2.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认知实证调研统计结果分析

(1)国内旅游者出游旅游安全关注认知的分析。旅游安全关注是指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调查显示:有107名旅游者很关注出游安全,占总比的53.5%。有93人比较关注出游安全,占总比的46.5%。没有人做其他选择,这表明绝大多数旅游者对自己的出游安全是关注的。

(2)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问题影响认知的分析。在对旅游安全问题影响的调查中,认为“旅游安全影响极大”的有129人,占总比的64.5%。认为“旅游安全影响不太大”的有47人,占总比的23.5%。认为“旅游安全影响较大”的有24人,占总比的12%。

(3)国内旅游者旅游安全信息途径认知的分析。在对旅游者旅游安全信息来源的调查中,有137名旅游者的旅游安全信息来源于新闻媒体,占总比的68.5%。有30名旅游者通过亲友介绍的方式了解旅游安全信息,占总比的15%。有18名旅游者亲身经历过旅游安全事故,占总比的9%。有9名旅游者在旅游安全信息来源中选择了“道听途说”,占总比的4.5%。另有6名女性旅游者选择了其他,占总比的3%。

(4)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状况认知的分析。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比较安全的旅游者有16人,占总比的8%。有25名旅游者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是非常安全的,占总比的12.5%。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一般的旅游者有146人,占总比的73%。有13名旅游者认为云南旅游安全状况是“不太安全”,占总比的6.5%。

(5)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活动六环节安全认知的分析。在对云南旅游活动六个基本环节的调查中,有10名旅游者认为旅游餐饮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5%。有22名旅游者认为旅游住宿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1%。有26人认为旅游交通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3%。有52人认为旅游景区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26%。有56人认为旅游购物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28%。有34人认为旅游娱乐存在安全问题比较大,占总比的17%。

(6)国内旅游者云南旅游安全问题原因认知的分析。有关云南旅游安全存在问题原因的调查显示:有35人认为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占总比的17.5%。有97人认为是旅游管理问题,占总比的48.5%。有18人认为是旅游设施设备问题,占总比的9%。有19人认为是自然气候造成的,占总比的9.5%。有14人认为是居民敌对,占总比的7%。有17人认为是自我防范不够,占总比的8.5%。

三、基于国内旅游者安全认知的

云南旅游安全存在问题分析上述实证调研结果:认为云南旅游比较安全和非常安全的两项旅游者只占总比的20%左右,占总比73%的旅游者认为安全状况一般,相对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旅游者对云南的旅游安全状况评价并不高,这也反映出云南旅游中确实存在诸多在安全上让旅游者不满意的问题。

1.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是旅游安全保障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旅游业的基本大法――《中国旅游法》,亦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法律,涉及旅游安全的相关条款只散见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之中。即使现有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度亦受到各种影响,效力有限。[2]云南省在旅游法尤其是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健全甚至空白的问题。

2.旅游行业安全意识淡薄

本课题的另一项调研表明,虽然有80%的旅游企业领导相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有16.5%的旅游企业未设置任何与安全相关的部门或处室;14.7%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制定任何的安全规定;31.2%的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旅游安全处理程序。15.4%的旅游企业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设施设备;13%的旅游企业员工未进行过任何安全培训;2.8%的旅游企业从未与公安、武警和消防等安全部门建立联系,21.1%的偶尔联系;13%的旅游企业不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保险。这种缺乏应急机制、将行业企业部门管理体系始终建立在一种常态的假设之上,缺乏危机意识、安全意识的状况是无法应对旅游危机和突发事件的。[3]

3.旅游安全管理缺失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除国家旅游局外,旅游业正常运作还需要其他诸如旅游景区的主管机构、当地旅游局、建委、林业厅、消防等主管机构的协作,这些部门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机构群体,能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因为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理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首先,旅游企业内部虽有部分企业(尤其是饭店)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但至今仍有16.5%的企业没有设置任何安全管理机构或无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4]其次,旅游企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多是负有治安保卫性质的保安部,这类保安部占被调查企业总比的45.4%。由于这类保安部不具有专职的安全管理职能,从而出现管理职能上的不清晰。再次,虽然有76.1%的被调查旅游企业与公安、消防部门建立了联系,客观上形成了旅游安全联动系统,但这种联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只是一种隶属管理关系,一旦发生旅游安全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5]

4.旅游活动各环节安全问题丛生

由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的旅游者投诉统计结果可见,旅游交通和导游服务向来占有很高的投诉比例,这也与此次对旅游者的调查相吻合。在对云南旅游活动各环节存在安全问题最大的六大环节调查中,占总比13%的旅游者认为旅游交通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占总比28%的旅游者认为云南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最大,排列第一位。占总比26%的旅游者认为旅游景区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二位。购物中旅游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强买强卖和买到赝品;旅游景区最担心的问题是保安不力、导游欺骗和设施陈旧;交通方面最担心交通事故、抢劫、盗窃和路况差。其他方面,诸如餐饮中的上当受骗、疾病传染;住宿中的盗窃、人身侵害和骚扰;娱乐中的偷窃、敲诈、无救援保障、娱乐设施和黄赌毒也都是旅游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5.旅游安全设施设备滞后

落后的安全设施设备已成为旅游安全的一大重要隐患。调研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置安全监视系统,没有危险地带警示牌,没有索道、栏杆防震系统。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的设计不合理、投资不到位以及维修不及时的问题,严重威胁着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尤其在旅游的旺季这一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表现得更为突出。

6.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虽然此次调查未直接涉及从业人员,但从旅游者对云南旅游活动中司机、导游、强买强卖、欺骗等问题的担心中已折射出从业人员的素质确实存在问题。至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在旅游旺季、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环境因素给予高度的关注,也会在这些特殊时期自觉地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但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由于考虑到旅游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对企业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出现掩盖旅游安全事故的倾向,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在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时不愿或不主动对旅游者履行告之义务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在对员工专门的安全培训的调查中,虽然有87%的企业进行了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多局限于操作层面甚至流于形式,致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普遍偏低。

四、云南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鉴于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法和云南省相关法律不健全的现状,云南省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在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过程中,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积极参考国内外相关旅游安全法律体系,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和完备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旅游业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尤其对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更应制定安全的技术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旅游投诉有效预防机制、投诉受理网络和快捷处理工作机制。建立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将旅游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并对实践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的运作效率。[2]

2.提高旅游行业安全意识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意识到旅游安全问题的破坏性,应重视旅游旺季、重大节日、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关注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安全检查,通过宣传和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此外,还应纠正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对旅游安全主观认知不够甚至认知错误的问题。由于旅游安全问题产生的负面性较强,致使安全事故发生后,出现不上报的情况,这种错误行为对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障碍。

3.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云南旅游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应自上而下设立一个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由专人负责,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控制安全问题。同时还应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由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和治安管理、社区医院、消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社会联动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社会关注旅游安全的局面。可考虑设立旅游警察,作为社会联动系统的主要执法力量。[3]

4.完善旅游设施设备

目前,国家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现实与旅游业快速发展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旅游企业尤其是一些景区景点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尤其要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购买或及时更新旅游安全设施设备,有条件的还可以购买先进的旅游安全预警设施和安全处理设备,充分保障旅游者的旅行安全。

5.完善旅游保险、加强医疗设施保障

旅游保险是处理安全事故善后工作、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社会联动系统和旅游救援系统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旅游保险制度,制定适宜于各类旅游者投保的险种,而不只是现行的《旅行社办理意外保险暂行规定》中的强制性险种――旅游意外保险,这样,可使旅行社在履行强制性义务的同时,由旅游者自愿地向保险公司购买除强制险以外的其他保险。此外,还应加强旅游地的旅游涉外定点医疗单位、保健疗养设施、康复专项旅游设施、旅游区内医疗站或医疗点等医疗设施的建设和保障。

6.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云南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的现状,与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旅游安全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密切相关。旅游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的疏忽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其实施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应包括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和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技能两部分内容。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安全的保障,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还有赖于旅游安全的保障。只有重视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才能为云南旅游业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翟向坤.北京市旅游安全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6).

[3]张进福.旅游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旅游科学,2001,(2).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4

我国经济逐年发展,旅游行业也伴随着经济发展部分逐年兴起和发展,在发展中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中需要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对建立管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管理机制改革和发展中,形成的完善管理体制,并且提出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介绍解决方法和改革猫,为推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平稳发展出一份力。

关键词: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体制创新

旅游管理体制主要是协调和管理整个旅游经济活动,设立相关机构,将职权严格划分好。旅游企业发展中旅游管理企业是核心和基础,不但要求被渗透到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内,更要在各个领域内综合开展,保障旅游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

一、旅游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一)缺乏有效管理针对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状况,需要注意开展合理的调控,能够有效的避免市场中的弊端,帮助人们更客观的认识到市场上的弱点,在保证市场经济发展有序的前提下,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旅游体制正在逐步的改革和发展,所以对旅游企业而言很多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还不够完善。旅游产生隶属于第三产业,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好的产业,要求逐步加入到快速发展行列中,现今,部分部门和单位自己创立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等企业,这些旅游企业的产权或者人事权都分属于不同的投资管理部门,分散化的关联模式,让旅游企业做多头建设,在各自为政中产生诸多矛盾,因而这一情况下旅游行业的内部争端和矛盾也会产生,这将破坏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造成市场发展混乱。创办的部分旅游企业,让旅游管理部门不能全面的管理嗯哼监督各个企业,也不能控制各个机构,因而不能从宏观上做好管理以及监督。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无法不立国,任何企业法律都是企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我国旅游企业的创新机制管理问题的产生主要诱因是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慎健全。首先,相对于旅游企业而言,一方面法律和法规有着建立的暂时性,在缺乏后续法规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不能及时的跟进后续利郎,那么法律的约束力必然减少;另外,我国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旅游法律和法规的完善还有具体的设计范围,不能与旅游产业步调统一;其次,对于旅游消费者而言,在旅游管理的法规内,旅游消费者的人身权利方面涉及面很窄,所以旅游时造成人身消费安全隐患则在所难免。

(三)市场竞争不平等目前我国旅游业在发展中出现市场竞争不平等的现状,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很多方面的竞争不言而喻,因而我国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旅游业不同的规模和形式,以及不同的发展状况下,结合自身的能力差异,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是不能缺少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能够了解到,在我国政府扶植和帮助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体制有一定的提升,形成了规范和全面性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组织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受到较少的法律约束力,反而却得到更多的特权和保护,对于很多中小型旅游企业而言,在自身发展能力不能达到一定要求的前提下,政府如果没有给予更多的支持,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时时刻刻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发展,不断的循环往复,我国旅游行业出现诸多不公平竞争状况,最终很多大的旅游企业垄断整个市场。这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旅游自身状况来开都是一种损失。

二、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一)加强宏观调控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出现各类问题,主要是分权过多,国家层面的的旅游战略不能完整实施,出现旅游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不利于国家政体的宏观调控。管理中的适当集权和适当分权十分必要,国家在发作时最好将旅游策略、发展方向等都集中在在中央,相关规则制定都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需要分全给地方旅游局和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旅游部门更了解当地管理中出现的管理问题,采取的措施针对性更强,中央制定的宏观调控真正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地方策略和方向的正确性,两者的配合管理是完成旅游管理体制的关键。两方面都要做到各司其职,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在把握大方向的过程中,努力抓住实施第一线,在相辅相成中解决旅游也的发展问题。

(二)构建多元化旅游管理体系旅游行业的发展特征主要是边缘性和综合性,因而管理时需要有综合类部门开展管理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主要的管理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局,管理的负责人是国务院的副总理,旅游管理局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行政管理部门,每一个市县都是管理的基础,所以在创新管理委员的基础上,制定旅游保障体系,能够保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规避旅游业多头发展现状。

(三)加强政企合作旅游企业制定的各类管理依据主要受益者是他们自己,所以很多条例都背离政府的行政政策,企业是盈利主体,因而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妥善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更要是国家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体制,大方向制定完以后,小的细节也非常重要。

三、结束语:

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借助于科技,大力的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这样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循环和利用,实现我国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统一,这为我国旅游管理改革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旅游也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提升旅游业自身竞争能力的前提下,更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薛灵霞.浅谈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J].职业技术,2011,19:3-5.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5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体系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旅游研究)项目《四川旅游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LYm12-02

1旅游企业概述

1.1旅游企业的含义

所谓旅游企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按照从事旅游产品经营的产业链条,可以把旅游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厅、旅游商店、交通公司、旅游景点等一系列同旅游产业具有直接相关性的企业;第二类是间接旅游企业,也称为辅助旅游企业,包括有管理公司、服务公司、影视公司、出版单位以及食品、卫生等生活服务部门和行业;第三类是开发性组织,包括相关的政府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等。

1.2影响旅游企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旅游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说的是对其发展起最深刻最制约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众所周知,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会大大的影响到这个城市旅游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一般而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旅游客源相对较多,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条件优越,行业服务水平较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较高,这些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是对旅游资源起着重要决定作用的自然环境因素。这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地区的旅游资源,高质量且丰富的旅游资源更能够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涉及到了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这对于旅游景点的可到达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最后,影响旅游企业发展的因素中,还有国家的政策因素,如果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来支持、扶植,并且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自然而然为旅游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风险识别不足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以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为导向,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按成本效益法则建立最佳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旅游企业在经营中普遍存在风险意识明显不强的问题。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资金分配风险,很多旅游企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为筹到钱就一切大吉了,往往将其存在的财务风险抛之脑后,缺乏对风险的预判、识别、预警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2.2财务预警制度缺失

很多中小旅游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领导成员之间容易沟通、决策快、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但同时也会出现管理者对企业内各种制度的建立实施和执行不够重视,而财务预警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领导者主观愿望的影响更大。

2.3财务预警模型不完全适用

目前,国内旅游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仍处于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大多数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导致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方面都比较弱。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也是如此,运用财务预警模型专门对旅游企业的财务从总体上进行预警的运用还非常少。运用较多的预警模型是z值模型,而对个别旅游企业而言,对企业某一方面的分析则普遍采用单变量模型。这二种模型的运用都离不开具体的应用条件,而且都是率先结合国外的情况进行的,与旅游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差异很大,所以此两种模型的运用无论是从指标的选取、样本的确定以及评价标准的高低上都不完全适用于国内旅游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环境。

2.4财务预警时效性差

虽然有的旅游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体系可以成为防范和控制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的缺乏,往往导致愿意构建财务预警体系,但无钱来支付相关的费用;有的企业花钱构建了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但只是一个“空架子”,财务预警体系在使用和维护中得不到有效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使得财务预警的信息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现时的状况,从而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财务预警体系也就被“解除”了。

2.5财务预警方法使用单一

目前,旅游企业运用财务预警模型时,都是选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只是定量加以分析。而在现实生活中,财务预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还应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合非财务指标,使其财务预警方法更加丰富,从而更加全面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态。

2.6财务预警监管力度不够

旅游企业财务预警是一个过程,需要纳入管理过程中形成管理制度和作为管理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要确保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地执行,必须要对财务预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对财务预警的监管,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还是从政府及社会角度而言,都是比较薄弱的地方。就企业自身而言,认为有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管理,有主管的监督就足已了;而政府则例行公事的放行企业自行处理;社会对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的监督相对而言就更淡化了,力度也就更小了。

3旅游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对策

3.1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是财务预警体系能够成功建立并能有效运行的前提。我市很多旅游企业在管理中仍然沿用过去家长制、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一人说了算,发展靠运气。因此必须从自身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风险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在市场中感受风险、检验自我。这些都是旅游企业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前提条件。

3.2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是指企业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组成的信息反馈网络,加强财务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管理的运作体系,它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子体系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企业理财的有效的方法和管理体系。

(1)费歇尔判别法的应用原理。费歇尔判别法的思想是通过将多维数据投影到某一个方向上,投影的原则是将总体与总体之间尽可能分开,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判别规则,将待判别的样品进行分类判别。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该法主要是将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财务预警,另一部分为非财务预警,并分别取这两个部分的均值,并假定这两部分协方差阵与总体协方差阵相等;而后根据旅游企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预测。

(2)费歇尔判别法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过程。z值模型它是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多变量模型)最典型的一种模型。它是由美国奥特曼(1968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对企业整体风险的影响作用也不一样。他在该模型中以5个财务比率为代表,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表示为:Z=1.2X+1.4X2+3.3+0.6X4+1.0X5其中,Xl=(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总资产;X:=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负债总额的账面价值;X5=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而应用此模型确定费歇尔判别函数时,各个变量之前的系数需要结合总体的斜方差阵来重新确定,指标的选取可以不限于以上列举的5个指标。判别法则是:当判别函数与总体两个部分均值在投影方向的中点距离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所选情况属于总体中的第一个部分,则说明该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较差,会发出预警信号,预警级别会根据差额的大小来确定;反之,若前者小于后者,所选情况属于总体中的第二个部分,则说明该旅游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发出良好状况的信号,同时也会根据差额的大小来确定状况良好的程度。

(3)在财务预警中应用费歇尔判别法的优缺点。首先,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利用费歇尔判别法,扩大原有财务预警模型的可运用的数据范围,它不仅利用财务指标,而且还考虑到不可量化的非财务资料对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结果的影响;其次,此法还能与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如单变量模型、z值模型、F值模型等结合进行分析,克服了财务预警模型使用方法单一,单纯借鉴国外的不足,极大的丰富了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范围和使用空间;最后费歇尔判别法作为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的基础,能结合旅游企业散、广、零、小的特点,对相同类型的企业均可适用,能与任何一种模型进行组合,使用方便、灵活、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运用费歇尔判别法,对各种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要求很高,如果旅游企业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或数据缺乏,就会给管理者提供不可靠的预测信号。另外,在此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求有专业技术人员,会操作、会分析,对其预测过程时时进行整理,并能将预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3.3加大监管力度,协调相关配套措施

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不单单是旅游企业中某一个部门的任务,应该举企业之管,政府之助,社会之力共同完成。所以构建完整而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必须要加大政府、社会的监管力度,同时旅游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的管理,这是财务预警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财务预警体系应与旅游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康晓春.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探讨[J].冶金财会,2010,(11).

[2]才元.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与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12).

[3]周骏.我国企业在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4]张洪君.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设[J].财会通讯,2012,(1o).

[5]熊筱燕.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以高校学报为背景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2).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6

智慧旅游正在逐渐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和正常生活,旅游行业在这样的新时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体系更加需要系统地完善。在对智慧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高速无线通讯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来实现智慧旅游的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

(一)智慧旅游概述

智慧旅游最初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而这个概念在我国的首次提出却是在2010年的江苏省镇江市。智慧旅游利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对移动物联网,以便携终端上网设备为载体,感知旅游活动及旅游者的最新信息并及时进行,使人们能够根据这些最新信息作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与以往的旅游不同的是,通过智慧旅游,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就可以实现对途中交通、住宿酒店以及目的地景点的一整套安排。换句话说,智慧旅游实现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及住宿等问题之间的实时互动,这种人性化的旅游方式为出行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

智慧旅游正在将目的地旅游管理从一种传统的方式逐渐向现代化方式转变,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智慧旅游开始能够提供旅游方面的即时信息,进而实现目的地旅游管理从传统模式下的事后管理、被动处理向具有更新效果的实时管理转变。由于智慧旅游也为旅游景点带来了便利,因此,旅游景点自身也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益水平主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以及旅游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而推动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全面发展。将智慧旅游与目的地旅游管理二者结合,不仅能够提高目的地旅游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实现旅游信息与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更能够实时地对目的地的旅游进行监控管理,这种结合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基于智慧旅游的目的地旅游管理体系

(一)基于智慧旅游的目的地游客管理体系

对于智慧旅游而言,旅游者始终都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旅游企业与旅游者所处的位置是对立的,这种特殊的位置意味着对旅游者的管理至关重要。旅游者流量预测体系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分析预测出接下来的旅游者数据,通过对节假日、历史旅游者流量走势、天气预报情况,分析出旅游者流量大概的高峰与低谷状况。当旅游者达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可以采用感应识别等技术,对旅游者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监控结果可以交由旅游企业等有关部门进行决策,进而有效地把控整个旅游过程,并防止旅游者在此过程中发生意外。在智慧旅游全面发展的今天,国外的旅游发达国家都在注重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因此,我国的智慧旅游也应该对公共服务加以重视。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景点与交通标语等指示牌全部采用中英双语,开放状态下的网络旅游宣传更是采用了多于两种的宣传语言,这些举措直接为我国的旅游行业赢得了国际荣誉。

(二)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体系

1、应该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设立一个完善的检测体系。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激光扫描及红外感应等专业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资源与环境的色泽度、温度以及负重程度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及维护,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安装预警装置,以便向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进行破坏的旅游者发出警告,进而使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处于一个鲜活的状态,使其生命力更加持久。

2、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对旅游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数量等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的过程,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状况,结合相关生态学的理论,确定旅游目的地能够承载的旅游者容量,然后对日后的旅游者数量进行预期规划,以达到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门体系

要实现智慧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全面智慧化办公,就应该加强行政管理平台的建设和整体的指挥调度水平。借助该体系的建立,智慧旅游目的地在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相关制度之后,就可以制定并实施自身的相关旅游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四)基于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管理体系

为了系统地完善智慧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体系,首先应该鼓励旅游企业加快对电子门票体系的建设,这种体系能使旅游者感到更加方便快捷。其次,应该对旅游企业建立一个统一的监测调度体系。这种体系可以通过指挥调度来实现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调度需求,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效率。

四、结论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7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旅游市场迅速壮大成熟,而旅游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信息化阶段。2008年“智慧地球”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接着就迎来了“智慧城市”的风潮。在此基础上,“智慧旅游”也很快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也是旅游业正式进入信息化阶段的必然结果。智慧旅游时代的来临无疑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智慧旅游概述

“智慧旅游”可以说是在旅游信息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兴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智慧”主要是指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来改变人们固有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根据人们的状态、习惯和需求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反映,真正的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的舒适度等,实现科技与实际生活的进一步融合。最早被提出的有关“智慧”的概念是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而随后提出的“智慧城市”顺利地将“智慧”理念的理想照进了城市的现实。而随着“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便也成为了重要的建设对象,“智慧旅游”便由此产生。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旅游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的,只是有的侧重于对智慧旅游给旅游者带来的体验变化进行阐述,比如马勇、姚志国等提出的概念;还有的将智慧旅游的概念倾向于管理变革,比如张凌云、史云姬等对智慧旅游的理解;还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比如唐洪广、殷千红等。虽然学者们给出的智慧旅游的概念各有不同,但是基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一致:首先,智慧旅游利用了移动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其次,智慧旅游为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旅游体验,旅游企业的管理与营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肯定了智慧旅游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下发展的旅游产业并不等同,前者要比后者的范围更为广泛。智慧旅游是指利用高新技术来实现旅游者或旅游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智慧城市下发展的旅游产业,主要是指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大多是将信息技术简单直接地应用到传统旅游业经营与管理中,只为简化工作的繁琐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智慧旅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带来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却也相应的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隐患。大多数的传统旅游企业的发展都到了瓶颈期,再加上自助旅游和私人定制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的涌现,部分传统旅游企业甚至面临着破产的危机。传统旅游产品同质化和过度开发的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发展也缓慢,无法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高新技术而来的智慧旅游时代恰好为传统旅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传统旅游企业来说智慧旅游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智慧旅游为旅游企业带来的机遇

1、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传统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没实现全部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会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消耗太多的时间、人力、物力与财力,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改善。智慧旅游利用高新科技对资源信息收集与分析,并通过系统的科学分析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监控,可以使旅游企业对自身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与规划。同时,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旅游市场进行高度细分,进一步确定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联合行业内其他旅游企业开发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完成资源的实时共享,减少单兵做战,实现双赢或共赢,进而也可以拓宽旅游企业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2、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对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创新,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智慧旅游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就是可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移动上网终端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特别是旅游者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旅游市场需求信息的分析,时刻掌握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偏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反应,制定相应的调整对策,有针对性的开发与设计旅游产品。并结合旅游市场的最新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与改造。同时,在对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高度细分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要提供相应的、不同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顾客对旅游企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才有机会去争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3、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控制旅游企业的发展节奏,来实现旅游企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智慧旅游的发展可以使旅游企业有机会通过对自身信息以及合作对象或者是竞争对手信息的整理、对比与分析,来进一步确定主要目标市场,合理规划次要目标群体,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所带来的无用的消耗;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辅助旅游企业对市场竞争情况,做出客观、冷静的判断,不做冲动的决策,也减少错失良机的机会,合理的掌控企业发展的节奏,不进行过度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而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旅游为旅游企业带来的挑战

1、智慧旅游的发展直接考验着传统旅游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反应机制,一旦其无法适应智慧旅游的发展将会有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人或者动物在面临突发的巨变时,反应越迅速、适应越快,那么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传统旅游企业也是如此。智慧旅游的发展无疑是一场高新技术在旅游产业掀起的一场飓风,如果能够顺势而起,合理地利用智慧旅游创造的机会,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做出升级改造,那么未来能够走多远,就看风势强弱,但终归会越走越远;但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反应,或者是停滞不前,那么就会有被连根拔起的可能,最终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

2、由于智慧旅游主要是依靠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也就对专业型人才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因此传统旅游企业如果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也很难借助智慧旅游的发展而突破自身的难关。传统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较差,顾客的体验度与满意度低,都与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关。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同质化程度高,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线路的复制难度较低,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缺少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了传统旅游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但智慧旅游的发展如果离开了专业型人才的支持,就只是一个空壳,毫无任何意义,甚至还会成为旅游企业前进的绊脚石,这也就要求旅游企业在借助智慧旅游进行发展时,一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的发展策略

智慧旅游在旅游产业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等多个方面的智慧优势。从智慧旅游给旅游企业带来的双面影响可见,旅游企业在发展策略上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改变现在被动的现状,成功将发展的危机变成前进的动力,走出眼下的困境。

(一)重视目标市场大数据,创建独立自主的智慧营销系统

大数据就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的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对大数据的处理通过需要借助云计算来完成。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旅游市场的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直接影响了市场细分的结果,影响旅游企业对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判断,进而影响旅游企业在营销策略方面的制定。

旅游企业通过对旅游市场大数据进行统计,准确地掌握客源市场的基本信息与具体的市场需求,定位与企业发展相符的目标市场,再利用云计算来完成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明确掌握客源市场的最新需求,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最有特色的营销方案,并通过对大数据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目标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借助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创建独立自主的智慧营销系统,这不仅是指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效营销策略,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高速无线通讯技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完成营销平台的建设,而不再只是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有限的线上营销。在旅游企业自主的智慧营销系统中,可以通过设计与创新营销内容与手段,来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提升现有客户的兴趣度,来扩大市场影响的范围,以达到旅游企业营销推广市场的最终目的。

(二)提高专业人才占有率,形成高效优质的智慧服务团队

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无法提供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服务,而且多数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匮乏。无论是旅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还是其他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与其他行业相对,旅游企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同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的质量,进而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与体验度。而旅游企业中少有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也因为合作者的良莠不齐而无法形成高效优质的团队合作。

智慧旅游本就是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那么也必定会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即使旅游企业制定再多富有创意,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策略,如果缺乏有力的执行者,那一切也都是空谈。而且往往越是出奇制胜的策略,越是需要得力的执行者来完成。因此,旅游企业要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上至旅游企业的管理层,下到旅游企业的一线员工。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高学历、高知识等等,但是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就要求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引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岗位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三)重新整合扩充资源链,开发高性价比的智慧旅游产品

目前旅游产品的竞争之所以十分的惨烈,就是因为同质化竞争严重。旅游产品的特征也导致了旅游产品极易被复制,所以市场已经成熟的旅游产品可有谓是大同小异,即便是有较新的旅游产品出线,也会很快被竞争对手复制,而这种竞争时刻有演变成恶性竞争的危险,现在就时常有恶性的低价竞争发展,这样的后果必然就是导致旅游行业混乱,整体停止发展。其实,旅游企业之间完全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最终实现共赢。

目前的市场需求发展的形势下,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必须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顾客处在被动地位”向“以顾客为中心,产品随其发展”来进行转变。只有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市场才会选择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如今兴起的自助旅游,一部分原因就是传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重复,灵活性与体验性过低,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实际上旅游企业拥有着大量的资源,只是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下,旅游企业进一步掌握了旅游市场的需求,就可以有针对其个性化的需要开发旅游产品。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需求,有些是无法单独完成的,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通过行业内的资源共享,实现按需定制。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还可以实现行业内良性的共同发展。

(四)合理融入高科技成分,打造量身定做的智慧管理系统

目前,大多数的旅游企业都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管理都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有的旅游企业没有定位明确的目标市场,有的旅游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少认知,有的旅游企业没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等等。智慧旅游将促使旅游企业将高新技术融入到整个管理系统之中,比如对于内部管理来说,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对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同时监测他们的工作状态与成果,进行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对于外部管理来说,旅游企业则可以通过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预估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进行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调整。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目前旅游人才市场的现状是两多两难:一是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多,如四川省开设旅游管理本科的学校有28所,开设旅游管理专科的学校有55所1。二是每年毕业的学生多,就按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毕业生60人计算,四川28所本科学生和55所高专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有5000人左右,应该满足四川旅游企业的需求了。但是同时存在两难问题:一是旅游企业招人难,旅游企业需要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但学生不愿进旅游企业工作。二是旅游企业留人难,学生即使进了旅游企业,大部分也在两年内迅速地流失掉。这两多两难的情况说明了旅游产业缺乏吸引力,毕业生的状况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是其很主要的原因。本文将对如何开展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提出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一、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内涵

“三段式、零对接”校企合作模式就是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阶段、校内理论教学阶段、校外实践教学三个阶段,学校分别与多家旅游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然后按照协议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培养旅游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最终实现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零对接”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案阶段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校企共同调研旅游人才需求状况

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学校应该和企业一起搞好市场调研。学校联合主要的合作企业,组成一个调研组,调研组人员由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旅行社人力资源部经理、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经理及相关部门的经理组成。然后到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一是到当地旅游行政部门了解整个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二是到当地教育部门了解各个学校旅游专业的招生情况,这样就可以了解整个旅游市场的供给情况。三是走访一些大型旅游企业,与他们的一些老总、部门经理、员工一起召开座谈会,了解当前本单位、本部门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这些调研,就明确了该地区旅游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

(二)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的主要工作岗位群

旅游企业的岗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岗位都培养,只能选择一些主要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通过三个方面的调研可以确定其培养的主要岗位:一是与合作企业进行交流,看他们目前用人最多的部门是哪些?最缺人才的部门是哪些?二是看每年学生到旅游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最多的岗位是哪些?最能够留住学生的是哪些岗位?三是顶岗实习返校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所在企业哪些岗位最需要人?哪些岗位最有吸引力?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得出结论:星级酒店服务岗位、基层管理岗位;旅行社导游岗位、计调岗位、外联岗位及门市接待岗位是我们顶岗实习和毕业工作的主要岗位。因此确定了我们培养的主要岗位。如果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就可以不考虑酒店岗位了。

(三)校企共同确定岗位所需素养、知识和职业能力

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之后,就要给旅游企业的相关人员一起分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旅游企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有:第一,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第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第三,具有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第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第五、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广泛;第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第七,具有较强的承压、减压心理素质。旅游企业需要具备的知识有:旅行社产品开发、销售、促销、采购、游客接待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基本知识。旅游企业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岗位工作基本能力(包括应用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及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能力)、导游带团能力;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与开发能力、旅游产品的营销与促销能力;综合才艺素质拓展能力。

(四)校企共同构建项目化工作任务课程体系

如果学校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那么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旅行社工作岗位为主,适当的考虑一些酒店的课程。课程体系应该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我校有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旅行社岗位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四个板块课程,第一板块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第二个板块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旅游社交礼仪等。第三个板块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如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游地理,旅游文化等。第四个板块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旅游服务技能训练、旅游企业运转设计、旅游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三、校内理论学习阶段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9

旅游房地产;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88-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改变,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与房地产业结合形成新型的旅游房地产业,受到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研究旅游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相应对策,为国家规范其发展、企业与公众对其理性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一、旅游房地产涵义与类型

1.旅游房地产的涵义

旅游房地产是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房地产差异化经营模式,是以其所在区域的旅游功能开发为依托,并期望获得物业的增值,最终用于销售的房地产项目[1]。一般研究对象为与旅游业紧密相关的房地产业。

2.旅游房地产的类型

旅游房地产主要具有商业和居住两种性质。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法是将旅游房地产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分时度假,即客户支付一定费用即可享受一定时段的使用权,但不具有所有权;二是产权酒店,即将酒店按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投资人具有所有权,可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进行管理,用于营业,获取一定投资回报,同时投资人享有一定时间的免费入住权利;三是主题社区和景观住宅,主要是将旅游休闲设施与住宅两大块拼凑在一起,区别在于前者不出卖产权及使用权给个人,后者实际是商品住宅,可以购买完全产权。

二、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且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旅游业发展,同时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推动了旅游业发展。因此,与旅游紧密相关的房地产也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热点。我国的旅游房地产业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发展迅速,但经验不足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市场对旅游房地产的需求逐渐扩大,需求决定供给,因此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投资其中,使旅游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新兴的热门产业。

但是,作为新兴产业,没有丰富的经验作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的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旅游房地产对于住房结构的设计与传统住房设计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旅游房地产的设计应该更适应旅游顾客的需求;旅游地产的市场营销也应打破常规,将旅游应用于营销中,从而吸引以旅游、投资为目的的消费者;由于旅游房地产的顾客流动性大等特点,该种房地产的后期物业管理也不同于传统物业管理。这些都会对旅游房地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国家机构、企业相关部门管理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于旅游房地产业这一新兴的行业未予以足够重视,因此未设计相关机构来维持该产业的正常运行。当某一项目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例如旅游部门与房地产部门之间会以“踢皮球”的方式互相推卸责任,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开发旅游房地产的企业同样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够完善,出现众多问题。不仅资源的不到有效利用,人才得不到有效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容忽视的后果,从而影响旅游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法律法规目前比较完善,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房地产业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例如,对于产权酒店型的旅游房地产,与国家明确规定的房地产企业不得采取范本销售或变相范本销售方式销售商品房[2]的法律相违背,这就否定了旅游房地产业中产权酒店类型的存在。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不仅无法确保旅游房地产的消费者权益,出现问题后,国家无法根据明确的法律法规做出合理解释与处理,结果必然是同时损害了多方的利益。

三、针对我国旅游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的解决措施

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快、范围广、力度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才能不断提高产业发展,使其走上规范之路。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以上几点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审视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企业在发展旅游房地产的同时,应该将出现的问题分析总结,从而完善旅游房地产业。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从质量上,应加大对旅游房地产的建筑质量、物业管理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从人力资源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开发、设计、影响旅游房地产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开发旅游房地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旅游业的保护,例如在自然风景区中,应该注意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应该注意开发与使用过程中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等。

2.规范机构设置、加强行业管理

针对国家,应设置与旅游房地产业相关的机构和部门来管理相关事务,并对人员配置进行严格要求,选择具有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针对企业,应加大旅游房地产的开发、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力度使整个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使我国的旅游房地产业走上规范化进程。

3.健全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房地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出现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企业和个人的权益都无法得到合法保障的现状,国家应该出台关于相关法律来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法律法规,尽快健全有关旅游房地产的法律法规,不仅要对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规定,还要对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做出保障与约束。随着问题的不断出现,应该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以适应旅游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需要,规范行业秩序,保护企业和个人的权利。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现状,正面看待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对策来积极应对,一定会使我国的旅游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黄亮,李刚.旅游房地产概念解析及相关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1(1).

旅游企业管理现状篇10

(一)旅游方式小型化

随着个性化,消费化时代的来临,散客游家庭自助游,委托代办式旅游会越来越多,传统的团队旅游会随之减少。国际旅游中散客旅游占到了70%,团队只占到了30%,这几年来已形成潮流。就我国目前旅行社经营状况来看,外联人数没有减少,但团队客人越来越多,游客以散客形式去旅游,因此,旅游方式的小型化是一个长远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二)旅游时间常年化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淡旺季比较明显。从国际旅游来说,淡旺季的区别已在逐步减缓,但国内旅游基本上还处在大起大伏,高峰低谷的状态,这与我国现行的节假日制度有关。大体上有春节,清明,五一,国庆,中秋几个高峰期。高峰期时应接不暇,质量事故频出淡季时门可罗雀。但这种现状不会长久的维持下去,今后应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推动常年化旅游。例如,目前有个别单位已实施的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如逐步大力推行,就可使我们旅游时间常年化逐步发展。

(三)集团化竞争的态势

这种态势在1999年就表现的非常充分,各个省都在努力组建现阶段集团。这种区域性旅游集团的成立使集团化竞争更加突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至少反应了事物发展由初级阶段向前迈进的方向。www.133229.com所以集团化竞争态势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态势。但目前的状况不是一个长远趋势,因为这种区域性的旅游集团的发展不适合旅行社的发展方向。

(四)市场的开放程度会逐步增加

目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的政企脱钩。各级旅游局与其直属企业脱钩,使两者之间已不存在直属关系。现在谁能带来客源就欢迎谁,所以让市场争客源会成为各级旅游局一个普遍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各级旅游局也参与经营各地旅游资源,这就促使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形成统一的可行性随之增加。这才符合旅行社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特点和规律。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一般都是跨区域的,因此,希望有一个全程质量监督体系以保证接待质量。(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五)旅游服务社会化

目前已有一些旅行社开始尝试门市的社区化,有的不是很成功,有的比较成功。但是真要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为旅游者提供方便,达到门市社区化。

(六)品牌一体化的多元化经营网络

这种品牌的多元化经营网络也很有可能成为今后主导性趋势,这种主导性趋势的产生最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最符合旅行社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品牌一体化经营网络不是单一的,他是以旅行社的经营网络为基础,同时发展其他方面的网络经营,但说道底还是品牌的问题。从企业综合角度来分析,将来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模式,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合适的模式就会被淘汰活改造,有些好的模式就会发展壮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不完全是资金因素,而是市场因素,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规模量,更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和发展适应性。(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和复杂性,旅行社的生存发展可谓是机遇与限制齐力并行,需要客观审视。

三、旅行社战略管理

旅行社为了自身能更好更稳定规范的发展,在做好日常的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具备未雨绸缪,预知态势的战略管理能力。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做出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时,对企业制定实施及评价与控制活动所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管理过程。(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经营者在实施战略管理时,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审时适度,负有创新。

(一)差异性战略管理

差异性管理战略指旅行社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旅游者能感受并接受这种差异。

差异性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而在不减少销量的前提下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性是针对旅游者而言的,因此旅行社如果想成功实施差异性战略,就必须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以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尽量满足相应兴奋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及购买习惯。旅游者差异性的喜好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同旅行社的联系就越紧,旅行社所获得的优势也就强。

成功的差异性可以使旅行社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收取较高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和获得旅游者对其品牌的忠诚。无论何时,如果旅行社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价格超过了为获得差异性而话费的成本,那么差异性就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盈利能力。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赋予了加值期望,但还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如一家旅行社的差异性方式容易被对手所模仿活复制,那么其差异性战略就不会成功了。

(二)紧缩型战略管理

紧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实行紧缩型战略只是短期性的,其主要目的是避开环境的威胁并迅速地实行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向其他行业转移,可以说紧缩型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公司战略。(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作为一种旅游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吸取采用这种经营战略。例如针对当前严峻的旅游市场环境,部分旅行社就可以采取该战略中的放弃战略。旅行社可以将自己的一个或几个部门转让出卖活停止经营。放弃战略目的是要找到肯出高于固定资产实价的买主,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说服买主,认识到购买后所获得的技术或资源能使对方利润增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使旅行社的利益的得到维持。

(三)联盟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网络式的联合体。一般来说,这些企业为了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战略目标,没有组成相互独立存在的组织,而是采取了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相互合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