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2:40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1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产品经济形态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证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的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的表现形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商法;法制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地区国家之间经济交流变得日益密切和频繁,为了为经济交流提供保障,民商法所发挥的价值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并推进社会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必须要保证民商法符合新时期的需求,推进民商法的改革进程。本文对新时期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民商法的变化发展进行探讨。

一、民商法的定义

所谓民商法,即是民法和商法的总称,民法和商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目前民商法主要有两种体系,第一种是民商相结合的法律形式,主要是商法包括在民法当中,民法具有商法相关的法律内容,能够对商法进行指导。目前世界采用民商合一的民商法形式主要有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第二种是民商分立的一种法律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民法和商法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相对来说较为独立。一般而言,民法典建设之后还会设立商法典。它能够对法律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进行规范和明确,并让法律体系能够更加健全和完善,从而让法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价值。

二、目前对民商法变化的研究价值

想要清楚目前民商法变化的意义,就要掌握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包括对民商法价值的影响以及民商法价值体系的影响。首先是针对民商法的价值影响。因为民商法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安全,能够对社会经济财产带来保障和监督,但是过去的民商法主要重视的是其本身的公正性,在安全性方面不是很重视。虽然公正是法律的内在特征,也是法律的精髓所在,在宪法精神下的所有法律都要具备公平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的安全价值就会受到极大忽略。其安全价值不仅仅是局限在法律对个人财产乃至社会资本的保障,特别是在信息化经济时代下,它需要对信息、信用安全乃至交付方式上都要有所保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在经济领域已经是一大趋势,我国目前网路环境存在剧变,主要是互联网的深入和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中第三方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等的兴起,这就更加需要依赖民商法的法律属性。在现实交易下,交易受到信息的影响很小,第三方平台难以获取交易的实际情况,更不会威胁到交易的信息安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很容易受到威胁。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调整民商法并保证其有效性和科学性很有必要。其次是民商法价值体系构造的实际需要。也就是不断调整民商法,让其在完善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民商法的价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自由、公正、平等、安全等内容。其中自由处于价值体系核心部位,市场经济影响下,创业不断增多,保证民商法的自由能够体现法律精神,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另外是平等,民商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要具有平等性,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保证民商法价值系统的平等,能够体现法律的公正,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加以规范和监督,让社会经济态势保持良好。

三、目前民商法发生的变化

首先针对民商法基本原则而言。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中,主要是平等原则、安全原则以及效益原则在发生变化。其一是平等原则的变化,我国目前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商业行为也越来越广泛和负责,在这个环境下,就必须保证民商活动的主体在立场上能够平等,不能对任何一个主体表现出偏爱和徇私的情况。就目前的电子商务来说,其主要要求交易媒介要平等,也就是说,通讯设备和网络交易平台要具有平等性。另外,实施要平等,要对电子商务的法规和行为要严加规范,针对目前物流、价格乃至电子商务体系等因素,消费者的权益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侵犯,就更需要落实好民商法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以及监督能力。除此之外,民商法针对电子商务的技术、物流设备乃至数据库要一视同仁,不宜偏私。其二是安全原则的变化。在互联网电子信息时代,民商活动很容易受到网络安全的影响。这种安全性主要为民商活动中各主体技术数据的安全以及信息资料的安全,这都需要民商法采取法律形式来进行维护,从而保证主体的利益不被侵犯。其三是效益原则的变化。法律之所以存在不只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主要价值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法律必须要具有效益性,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商法不仅要保证民商活动的公平,还要从网络信息时代这个客观环境出发,按照变化之中的经济形式来采取措施,推动民商活动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是民商法基本范围的变化。在目前互联网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民商法的范围也要有所拓展和变化。其一是信息库的专用权,在目前,对信息的应用时民商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民商立法时,需要对开发和投资信息库的人给予支持,对其劳动成果和权益进行保护。其二是域名专用权,域名是互联网及计算机连接的虚拟地址,用户可以应用域名来掌握网络信息并进行通信联络。目前的民商体系内,域名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受到了法律保护。其三是版权变化,版权涉及到影视、图书、网络以及音乐等方面,原创网络信息在网络发展中也开始受到民商法立法保护。

四、目前促进民商法适应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保证民商法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充分适应我国目前经济的变化,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的系统落实能够为民商法提供良好环境。坚持法律之上,以人为本,不断修正和完善法律,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另外,民商法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法律形式来对民事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让民事活动能够更加具有公平性和安全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稳健能够保证民商法的发展,所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能够为完善民商法提供现实意义。其次要发展科学技术,通过技术来保障民商法的效益。现如今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度不断兴起无不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较大关系。现如今,只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推进,技术更快更新,民商活动日益复杂,民商法才能发挥更强的监管作用。所以在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电子商务活动,民商法要将电子平台、信息安全、第三方支护乃至知识产权都有进行立法保护,建立相关法律文件,从而保障民商活动更加安全有效,推动民商活动加快发展。

五、总结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民商法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切实落实民商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采取手段保障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并维护法律的威严,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作者:张萃萃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08:16-17.

[2]佀玉杰.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博览,2016,05:119-120.

[3]吴兰.试论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6,02:23-24.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3

【关键词】会展经济;发展;广州

会展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高效的会展经济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广州作为我国沿海开放成熟,会展经济发展较早,具有自身的管理体系,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初步形成了规模。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针对自身的会展经济,建立有效的政策指导和规划,在战略支持上不够。第二,缺乏完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政府对会展制约机制和行业规范等欠缺。本文从会展经济的理论分析入手,广泛的吸收前人的有关学术研究,采取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会展经济的理论分析

会展经济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在当前的研究当中,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

二、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广州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会展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广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会展经济就开始发展,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自身的管理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广州全年展会数量为259个,展出面积约为923万平方米。2015年,广州会展业呈现“展览活动增幅明显、高端会议快速聚集”的新格局,全市20个重点场馆举办展览482场次,同比增长23%,累计展览面积861.7万平方米。2016年一季度,全市重点场馆举办展览116场次,同比增长52.6%,累计展览面积200.9万平方米。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占据全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前头。

三、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广州政府针对会展经济的政策扶持不够

在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虽然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扶持上还是跟不上会展经济的发展需求,详细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针对自身的会展经济,建立有效的政策指导和规划,在战略支持上不够。第二,缺乏完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政府对会展制约机制和行业规范等欠缺。

2.缺乏R祷嵴咕济管理人才

广州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在广州会展人才素质和来源上,很多会展管理人才都缺乏专业的会展管理知识,也没有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这种会展发展模式都是小规模的发展。另外,在广州会展人才的培训上,培训资金投入较少,没有建立有效的学校和社会会展人才培训模式,会展人才不能满足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加强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管理的对策

1.加强政府针对会展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政府针对会展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虽然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扶持上还是跟不上会展经济的发展需求,详细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当中,广州市政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建立完善的会展扶持政策,一方面要针对自身会展经济发展,建立政策扶持纲要,保障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具体办展行为,对广州已有的政府主导型展会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来建立政府办展退出机制,逐步加大其市场化进程的力度。

2.加强缺乏专业会展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强缺乏专业会展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广州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在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在广州会展人才素质和来源上,很多会展管理人才都缺乏专业的会展管理知识,也没有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这种会展发展模式都是小规模的发展。因此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首先要加强对会展专业人才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保障会展人才素质得到提升。其次在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创新,除了对现有的会展人才进行在职培训之外,还应该与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从高校吸收专业会展人才,保障会展人才的供应需求。

3.加强资金投入,完善会展配套设施设备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会展配套设施设备。当前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会展配套设施设备不够健全。这主要表现在广州缺乏大型的会展中心,虽然有琶洲会展中心,但是不能满足广州会展国际化发展需求,具体的细节配套设施也不到位。因此面对这一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公共设施设备的投入上加大力度。

五、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广州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会展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广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会展经济就开始发展,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自身的管理体系。广州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政府针对会展经济的政策扶持不够、缺乏专业会展经济管理人才、会展配套设施设备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要加强政府针对会展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专业会展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资金投入,完善会展配套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4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以及发展目标

1、提出背景。所谓在农业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方针,保护好生态环境。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数量不断增多,用地矛盾出现,许多企业为了建设厂房大量占用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以及化学物质,使土地盐碱化加剧。这些问题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

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大量使用化肥等药物,也导致了土壤营养成分不断减少,再次降低了作物产量。致使农业发展陷入困境。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深入进行农业改革,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2、发展目标。通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的农业机制,实现农林牧副渔共同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加大农民收入,保护生态平衡。真正实现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保证我国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土地资源减少,产量降低。我国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大量砍伐木材、围湖造田,导致荒漠化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再加上人口增多,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发展,占有了大量农田,也造成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还有一些土地被污染无法进行作物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滞后性。2、农业技术相对落后,推广范围小。我国的农业技术不够先进,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一些种植技术也没有得到推广。与美国、西欧国家相比较存在很大差距。美国的农业主要以大农场的形式存在,且种植人员很少,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设备进行种植。而我国农业种植主要以集体形式存在,需要的人力比较多,使用的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较少。很多地区交通闭塞,当地经济发展落后,采用最初的种植方式,对一些先进的技术不了解。耕作方式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造成破坏。3、农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创新思想,片面的发展种植业。没有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进行调整。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农业产链的延伸,但很多地区生产模式仍旧很单一,无法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问题,是农民对市场的需求分析过于片面,造成某一农产品大量剩余,某一农产品严重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对农民进行补贴,但是其收入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比,差距更加明显。因此,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农业生产则留给老年人,他们虽然对农业生产的经验丰富,但不利于接受新的技术,导致我国农业技术传播出现滞后性。同时农民收入较低,使农民的积极性降低,更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长期下去很难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国家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的科研力度不够。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明显发现,我国农业主要以人力为主,其他国家农业主要以先进设备为主。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产品种植和收割上采用机器化,减少了人力劳动。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美国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监测,包括灌溉,除虫、除草等一系列农业活动都是机械化统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益,减少资源的浪赞。而我国,还是以手工劳作为主,农业技术环节薄弱。我国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代替农药的使用,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6、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很多地区的农民对社会发展变化了解较少,只重视种植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中的第三产业认识片面,不能将一、二、三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造成比例失调,也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在新技术传播时很难接受,导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较为缓慢。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拉动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得到加强,也会促进我国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同时,农业是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保护好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可持续发展农业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更好的保护土壤的营养成分,使土地得到长期使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林业的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减轻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存在的矛盾。3、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差距减小。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民的经济水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益大大提高,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是十分大的,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也会大大提升,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会进一步减少,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顺利实施。4、提升农产品,带动我国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增强。整个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农副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保证食品的无公害性,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对农民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讲解,接受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其次要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实质性变化。深入体现,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1、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旧思想,接受新理念。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十分少,而近几年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现象严重,导致农业资源紧缺。很多农民认为没有重视到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对土地进行无限制开采。政府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大力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指导,既可以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减轻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地改变以前的小农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延伸产业链条,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发展。依靠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小模式化家庭经营转变为农业产品企业化经营。由粗放型生产转向集约型生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2、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并进行全面推广。研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首先,国家应该研发新技术提高土地单位产量,根据区域特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建立高效土地测量系统,对施肥后的土地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土地营养状况,并进行改进。还要进行有效的监控系统,对农业区进行卫星监测,及时了解农业区出现的变化,便于及时的就行补救。同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秸秆等进行有效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农业技术积极地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地区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自己的农田中,全面的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家新研究的农业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各地政府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免费知识培训,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运用到时间中,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3、建立完善的农业结构链条。每个地区应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发展自己的主导农业,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相关的副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以前的经营策略。同时,打造品牌意识,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强竞争力。大力建设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由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方向转变,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培育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农产品生产群。提高农民总体收益。4、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民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对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大力培育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建设,在农村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培育新兴农民,提高农民创新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新农业技术的传播。5、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制。针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业市场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现象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流畅,政府部门没有对农业每年的发展方向就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所以,应不断完善农村全面的服务机制,政府及时的对农产品市场变动进行分析,对农业种植进行指导,避免出现供求严重不合比例的现象。当地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的情况调整结构,大力指导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6、政府要继续贯彻惠农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土地管理机制,推动农业经营规模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惠农政策还存在局限性问题,没有全面涉及。今后应继续发展惠农政策,争取早日在整个中国得到普及。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关注经济发展,这也使得他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的生产也在不断的扩大经营,这就加大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力度,从而使得生态环境无法满足人民生活以及发展的需要。又因为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不仅无法为动物提供和谐美丽的家园,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企业高速发展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破坏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研究,找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这也是为了给动物和人类提供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同时也是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可以促进让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并且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协调。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对动物和人类

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一个和谐美丽的生活家园,这也可以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和谐美丽的环境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同时也可以激起人民对它的保护欲。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也需要大家共同维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更好的促进环境的建设,并且可以让动物能够拥有一个干净的生态环境已供它们生活下去。而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寿命,从而给人类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以及精神归宿。

2.对社会

企业在发展中有可能会向河里排放污水,或者是砍伐树木,也有可能会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企业以破坏生态环境发展为代价来进行经济发展。如果企业一味地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就会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破坏,也会打破大自然的平衡。所以,这也需要国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注意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企业可以认识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并且尽全力去补救企业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负责,也是对人类的负责。

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无法更好的完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那么他们就会你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企业的经济,这样就严重损坏社会效益。而且,又因为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这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样也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2.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

由于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这也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缺乏专业性,那么他就无法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对突发状况也无法更好的解决,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缺乏素质和责任心,这会使得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工作热情和细心,并且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这样就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带来阻碍作用,这样也就自己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想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增强企业和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游行、讲解等方式来让更多的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当然,我国的生态环境部门还可以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方式来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良好的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激发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欲望,从而付诸于行动,以此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

要想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培养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生态环境部门在聘请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员,并且对于在岗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并且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来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员专业性课程的培训热情。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都完善,同时,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还可以根据现存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五、总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和人民都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就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想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个干净而舒适的生活环境,那就需要能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当然这也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虽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国的有关人士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这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礼.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可是续发展[m].生态环境资源管理,1995.

[2]林迎星.可是续发展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个现实话题[m].世界生态环境研究,2000.

[3]赵景柱.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m].生态学报,1999.

[4]徐中民.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m].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6

关键词: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1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矛盾不断凸现,人口的增长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并未给社会带来显著的就业机会增加。而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均比前一年多90余万人,并且不断递增。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劳动参与率下降等因素的作用,新增加有就业要求的劳动力人数与往年大体持平。综合人口发展的种种特点,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1人口发展情况

(1)总人口继续增长。

我国人口将继续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趋势缓慢增长。

(2)新生儿性别比居高不下。

现在初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现实已经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但是由于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涉及人们深层的生育观念,尤其在广大农村又十分普遍,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所以近期将难以有较大程度的扭转,解决初生儿性别比偏高问题将是长期的任务。

(3)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

但转移的速度将比前几年有所趋缓,其原因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对农产品生产补贴及减免农业税,已使一部分出外打工者,特别是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的农民工重新留在家乡务农。但是这种状况依然改变不了城镇人口绝对值上升与乡村人口绝对值下降的总趋势。2005年城镇人口已达到55889万人左右,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2.76%左右;乡村人口达到74814万人左右,乡村人口比重达到57.24%左右。

(4)老年人口比例继续上升。

少儿人口比例仍呈下降趋势,老年人口比例继续上升,老年人口绝对值已经突破1亿人大关,人口老龄化趋势将继续加剧。

(5)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劳动年龄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少儿抚养比缓慢下降,有望接近30%;老年抚养比缓慢攀升,将接近11%,总抚养比接近40%,成为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1.2就业形势

在就业市场上主要是下岗职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三类群体左右着我国的就业形势。

(1)下岗职工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

一方面由于2004年劳动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凡是职工安置方案不明确、资金不到位或资产不落实的,要责成企业予以明确和落实,否则,一律不予批准,以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贯彻这个文件,基本上将使某些国有企业借改制和主辅分离大规模产生下岗职工的倾向得到扼制。

(2)农民工短缺状况将得到缓解。

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趋缓,但农民工的供给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对农民工的供给将是利好因素。第二,在部分地区农民工的医疗工伤保险将被城镇医疗保险所覆盖,优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第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贯彻执行,健全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3)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近几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每年都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没能就业,造成未就业大学生累计数量明显增加,紧缺就业岗位来吸收这批大学生。虽然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都有增加,能够使部分大学生推迟就业,但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会明显增长。

2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和谐因素分析

人口增长就会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而经济的增长在创造一些新的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对传统的职业提出挑战,具体经济增长能否带来更多的就业就难以预测。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率高低与失业率高低存在着替代关系,二者是反方向的比例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gdp增长率超过了9%,但近年来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上升到2005年6月底的4.2%。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出现同步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我国劳动力本身相对过剩,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压力。“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农村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2300万人。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将不断增加,到2020年,中国15—64岁适龄劳动力将高达9.4亿。另一方面,就业和需求不能完全匹配。资源不足,偏向重工业化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限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适龄劳动总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与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不和谐的发展关系。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状况看,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造成不少岗位空缺;而有知识的劳动力失业比率在上升,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性,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00万人,不少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

2.2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在75%左右,我国人为推进城市化,缺少经济基础支撑,出现就业结构偏差,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削弱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且第三产业投资的滞后又成为阻碍就业扩大的主要因素。

2.3投资结构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扩张期的特征,形成与我国比较优势不符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但基本格局仍未根本改变。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超过60%,而轻工业的比重则下降到不足4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将使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2.4中国企业的有效就业率低

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低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突显出来,使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一方面,存在大量无效就业人员条件下,企业有效利用无效就业人员,而不必增雇工人,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产出。因此,失业会不因产出增加而下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相当多的人员离岗或下岗,由于这些被释放出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所拥有的技能有限,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导致相当多的人员在下岗后不能重新就业,加大当前就业压力。反映在统计中的数据是国有企业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gdp逐年增长,但失业率却处于上升趋势。

3和谐就业的对策建议

尽管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6‰以下,但人口仍要持续惯性增长20多年,人口至少要增加2亿以上,即到15亿左右才有递减的可能,再增加2亿多人口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十分巨大,需要优化人口政策,加强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上应该有所改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扩大就业,构建人口、经济、就业三方和谐的良性发展。

3.1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目标

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的贡献是不同的。由于我国传统推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结果导致与一般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产业产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对称。按比重排序,我国的产业产值结构呈“二、三、一”型,表明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就业结构则为“一、三、二”型,是工业化前期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现在经济又出现了偏向重工业化的倾向。要适当放缓重工业化的进程,加大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要走“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重点投资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和促进就业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可以从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大力扶持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它们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2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相互配合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必须与劳动工资标准水平拉开差距,保证就业收入高于不就业的保障。在最低工资线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这两项保障的标准水平不易过快地提高。第二,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发放方式应当有利于督促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而不是拖住人们就业的脚步。要建立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受保者转为就业者,并且约束能就业而不就业者。第三,在制定和推出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时,要综合考虑从业者社会保障的要求,使社会保障的参与、接续和调整等安排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就业和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3.3重视教育、强化培训

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最优捷径。

(1)人才培养。

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社会培训。

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培训专业结构,不断更新培训内容。规范培训的专业设置,提高培训效果,保证人人都能够有机会参加培训且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总之,不能忽视伴随人口发展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就业趋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尽量避免闲置的劳动力成本,给予人们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方式,提升全民心中的社会成就感和安全感,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m].2004年度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7

关键词:棉花加工企业 市场化改革 政策

 

一、引言

在1998年以前,中国的棉花加工企业仍旧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棉花市场尚未放开,而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进行控制,并且收购和销售环节由供销社统一经营。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从1999年开始,棉花流通领域开始出现松动。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思路,从而使得新的棉花流通体制基本确立。

国家相继放开棉花市场,为棉花流通开辟了新的道路,棉花加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棉花市场放开后,棉花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与经营,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由于国有企业占据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优势,规模迅速膨胀,依靠其雄厚的实力,很快赢得了市场;同时,打破了棉花经营中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多渠道经营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棉花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私营加工业的成长带来了发展空间。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已经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现在市场上具备棉花收购资格认定的企业有8000家,但据棉花协会不完全统计,实际存在的收购企业达1.8万家。

放开棉花购销的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几十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形成的棉花加工行业体系被彻底打破,一种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棉花加工新格局、新机制将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棉花加工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放开棉花购销渠道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质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都可以从事棉花收购、加工业务。因此,供销社棉花加工企业要抓住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广采博览,以新的姿态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1)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业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这正是涉足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集团优势,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才能以优质的、低廉的棉花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从而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放开棉花购销渠道,更有利于棉花加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实力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来自国内的挑战。放开棉花购销渠道以后,棉花加工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非棉花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涉足棉花加工行业,使加工能力已经过剩的现有棉花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威胁,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在所难免。对此,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其次是来自国际的冲击。“入世”以后,国外一些棉花财团,会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中国的棉花加工行业。他们有可能不惜代价,占领中国棉花市场,直接挑战中国的棉花产业。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景象可能会在棉花加工行业发生,并最终达到平衡,形成新的格局。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棉花加工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仍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棉花市场。

(一)重复性投资严重,原料供应紧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由于市场的放开,棉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尤为可观,一些小型棉花加工企业纷纷上马,棉花加工能力急剧扩大,虽然当地许多棉贩每年都会从相邻棉区购进大量棉花,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地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和设备闲置的问题。

(二)技术装备落后。由于我们国家棉花市场长期没有放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棉花加工企业缺少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所以,长期以来棉花加工企业的设备存在老化想象,不能够适应提高生产率的要求,这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棉花加工企业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不规范。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只是不再由政府直接进行统购统销,改为许可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棉花加工企业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工商、计划、经贸等五部门核发的《棉花收购与加工资格认定证书》,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这部分无证企业给予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新上无证棉花加工企业越来越多。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新上棉花加工企业并没有棉花加工许可证。

四、市场化条件下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针对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1)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棉花加工企业早已达成的共识。棉花加工设备技改是提高棉花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大举措。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根据现在的棉花加工企业的现状,需要在籽棉的清理,籽棉的烘干,皮棉的加湿上抓效益。另外,还要在发展机采棉上下功夫,这也是势在必行的。

(2)树立质量意识,狠抓产品质量。全面制定产品质量制度、产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配备各种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监督考核制度。要求全厂所有参加棉花加工的人员,人人都要有质量意识,而且人人都有产品质量标准。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质量要求,环环相扣,哪一级出了问题哪一级负责。厂质检考核小组不定期到车间一线抽查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责令生产车间及时整改,调整各种机械性能,确保皮棉的加工质量。另外,如生产出不合格产品,将和工人的工资挂钩,进行经济处罚。

(3)金融支持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金融部门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在对棉花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不能盲目,要有选择性,对那些国家已经批准、有棉花经营许可证且管理完善、经营前景好的企业,应重点给予资金支持;相反,对那些没有取得棉花经营许可证的棉花加工企业,不予信贷支持,已经贷款的应逐步收回。

 

参考文献:

[1]李明,.加工食品价格上涨棉花价格继续回落——2007年4月全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变动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5).

[2]杨杰,马天云,尹凯,.议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报停制度[j].中国纤检,2007,(6).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8

(一)以引进为起点构建创新的经济学意义。

1.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融合过程。通常创新经济学家都将技术创新过程视为,始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工程。例如,经过对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就把技术创新分为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两步过程。而作为第一步过程的新思想来源,既可以来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意,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学习与引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的生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即各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及其一国经济在不同发展层面和运行时点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不同门类的众多工艺技术,是不可能由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完全占优的。尤其是经济后起国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恰当的技术引进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与欧美国家技术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竞争的严峻环境,使日本历史性地选择了把引进作为创新的起点,以降低追赶成本和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尽管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及其与他国的技术经济差距,使日本在工业化起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的经济活动处于低水平,但是日本却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孜孜以求地学习一切能够学习的先进科技知识,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引进机会,在广泛汲取民族发展营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例如工业化早期,它尽可能聘用各种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在日外籍人员,利用一切能够得到的科技书籍从事发明与创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赶超期间,为规避风险,节省费用和节约时间,又积极推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将发展之初的劣势成功地转化为后发优势。可见,利用科技发展的国际传递特点,尽可能以全人类创造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实行开放式发展,乃是一个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关键。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9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间有先有后,情况不一,但普遍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几乎都是在20世纪后半期。那时,因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货物、资本、服务、科技与人员的世界规模的大流动。这些大流动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进行,自然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许多发展中国家审时度势,抓住并利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发展良机。

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文化落后,进行现代化建设,一起步就遇到重重困难,资金、人才和先进科技的缺乏尤为突出。然而,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大市场。这一切对发达国家具有巨大吸引力。发达国家受自身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进行对外经济扩张,大力扩展对外投资。同时,因新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于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巨量资本因而流向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把大量资本输入到发展中国家,而且跨国公司同时还把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现代管理理念与科学营销方式带到受资国。这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都是雪中送炭。此外,外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办,还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促进了受资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电子产业、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商业、传媒业等成了直接投资的热门行业。"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第三产业已占投资总额的1/2。跨国公司投资产业取向的这种变化,相应地带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技术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以及伴随外资而来的先进科技与先进设备,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迅速建立起现代化的电子产业与信息产业,走上新兴工业化发展之路。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在世界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优势,以资源为武器,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逐渐赢得了和发达国家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地位。

但是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获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与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缺乏问题,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发达国家引进外资。发达国家把资本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并非出于道德上的善心,其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不论是资金数额,还是投资方式,都不为发展中国家所左右,其主动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除引进外资外,还引进先进技术。有些是发展中国家主动引进的,有些则是引进外资时作为条件所附加的。发达国家为了技术垄断,实行技术保密,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至于核心技术更不会轻易拿出来。而且往往还有这样的情况,即当一个技术项目从某一发达国家引进后,其后续技术或相应的配套技术还要从这个发达国家引进,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在技术上对技术输出国一定程度的依赖,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自。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资是国际资本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由此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大为增强。如果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监控能力不足,外资就会随着国际资本的动荡而变动,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巨大压力与威胁,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但是无论如何,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是外部条件,或者说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外因",而外因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发展中国家要从全球化大潮中获利,它自身应该有一定的力量,有正确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而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大趋势,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此我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发展中国家应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即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由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对外经济联系,逐步使本国经济汇入全球化大潮之中。"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正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方略。它对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制成品出口的迅速增加,不仅使这些国家增加了资金积累,为提供国内的投资率及增加国外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推动了与出口工业有关的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其次,为了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决而又稳妥地进行经济改革。革除一切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新体制。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求得三者的良性互动。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充分重视农业,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把发展农业的同时,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根据本国实际条件,发展新产业部门,逐步实行产业多样化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培植一些有优势,有特色有竞争力以及在国外市场有需求的产品,大力促进出口:与此同时,创造必要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和吸收外国适用的先进技术。

再次,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全国人民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消除和腐败现象。这是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力加强的重要前提。在发展对外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同时逐步发展多方位对外经济关系。

不管全球化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冲击与风险,它都是一个我们主宰不了又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你只能在它存在的前提下,思考和实现你自己如何发展。所以,仅仅是批判、抱怨全球化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你只能想办法去适应并利用它。中国同样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面对本文所阐述的问题,我们只有正视经济全球化的存在,积极的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机遇,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起为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努力,并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安晓露,《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李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

[3]彼罗·斯拉发.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m].商务印书馆,1997.

[4]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经济发展的过程篇10

论文摘要:汉密尔顿是美国开国元勋,也是美国的第一任财长,他的联邦制政治构想,确立了美国的政体模式,奠定了美国走向崛起与富强的政治基础;他创立的以公共信用、税收制度和国家银行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经济体制,为美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提出的“工业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预言书。汉密尔顿以其远见卓识和思想成就确立了他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汉密尔顿创立的联邦制政体为美国经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根据1781年生效《邦联条例》所建立起的美国,实际上不成其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地理上的概念,“各邦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称不上有什么政府机构,邦联国会是唯一的政府机关,效率低下,仅被授予有限的权力,而且这些权力大而化之,被各邦所制约。汉密尔顿敏锐的看到了邦联制的弊端,他认为各州政府权力过大,邦联政府缺少行使职能的手段,没有司法权,没有对人民收税的权力,甚至没有一支常备军,邦联的法律缺乏有效支持,邦联条款使整个国家事实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汉密尔顿主张实行“单一行政首脑负责制”,行政权力必须坚强而有力,应集权于总统,来加强行政部门的权力和效率。行政机关多头很容易掩盖各自的错误和责任。

在汉密尔顿及其它联邦党人的努力下,从1783-1812年的30年间,美国巩固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体制,其中包括确立了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制和稳定的联邦宪法。并开始进入了猛烈的领土扩长和长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美国通过西进运动,通过战争、武装颠覆或低价赎买等手段,使领土迅速扩张。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国的领土从230万平方公里迅速增加到930万平方公里,美国的领土急剧扩张分使美国获得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美国经济大国的形成。此外,美国还赢得了第二次美英战争的胜利,并在内战中战胜了南部奴隶主反叛行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使长期美国处于一个和平的建设时期。这一切,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高效的行政机构以及雄厚的财政储备是难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汉密尔顿创立的联邦制政体,美国就失去了成为世界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基础。

二、汉密尔顿建立公共信用,建立国家银行财的政经济措施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

1789年4月,华盛顿组成了美国第一届政府。这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财政问题,以克服邦联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混乱局面,为联邦政府的稳定奠定基础。汉密尔顿以其卓越的经济才能,在他的财政部长任内对扭转联邦经济危机和发展美国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汉密尔顿建立公共信用的政策

1790年1月做为美国第一任财长的汉密尔顿提出的《关于公共信用的报告》,汉密尔顿关于建立公共信用的计划的核心是清偿国债。原邦联政府给华盛顿政府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国库,也留下巨额的债务。邦联政府和各邦所欠内外债加上利息总共7700多万美元。汉密尔顿认为新政府对债务不仅不应拒绝偿付,而且要借此重建所有债权者对国家的信任。汉密尔顿认为美国的内外债务“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被作为它的保证”。他认为经济发展中应维护信用与诚实,而绝非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所认为的经济只讲政策,可以不讲信用不讲诚实,以致使国家不能持续正常发展。

在华盛顿的支持下,汉密尔顿的清偿债务建立公共信用的计划得以实施。除了收税以外,还通过发行新的长期公债帮助解决债务的问题,联邦“新公债的发行,恢复了政府的信用。”并且,由于信用的恢复,工商业能够重新获得贷款,美国国民经济走上了发展的正轨。

(二)汉密尔顿建立国家银行的政策

1790年12,汉密尔顿向议会呈交《关于国家银行的报告》,提出了建立美国银行的计划。汉密尔顿在报告中以西欧国家发展银行的实践说明银行的作用,并论述了国家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汉密尔顿迫切要求建立国家银行,一是为了建立国家财政上的信用;二是可以发行纸币,以此来保证国家货币的稳定与统一。然而,他的这一主张遭到了政敌的强烈反对,几经谈判,并做出一定妥协后,法案最后在国会获得通过。

虽然国家银行的产生异常艰难,但它一出现就很快显示了其对经济发展的价值。银行的建立使国内纸币开始发行流通,促进了商品市场,活跃了经济生活;银行贷款成了工厂企业资本积累的有利手段。国家银行不仅对整个银行系统以有益影响,还使政府得到了经济支持,从银行开办至1795年,政府从银行共借贷600万美元,国家银行对国家财力的增长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汉密尔顿曾自豪地说,甚至那些最顽固地反对银行的人,“只要当一个月财政部长,就会被迫承认它是财政管理上一个绝对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就会很快改变看法相信它的绝对合法性。”

到汉密尔顿的政敌民主共和党人上台时,汉密尔顿的经济体制已实行了12年,已经成了美国经济的一个部分,全国的情况都很好。汉密尔顿的偿债基金、银行和税收体制,都被保留下来,而且有些方面还有发展,到1820年,民主共和党人已基本上全盘接受了汉密尔顿的经济纲领。后来的事实证明,汉密尔顿的财经政策的,的确扭转了联邦危机,维护美国独立,开拓了对外贸易,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汉密尔顿的继任者奥利弗·沃尔斯特认为,汉密尔顿一手建立的“财政体制是联邦的发动机,没有它便不可能建立起国家的民政机构,不可能保证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汉密尔顿是名符其实的美国财政事业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者。

三、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国家发展战略构想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预言书

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出了自己发展制造业的计划,对美国的未来的发展道路作了预见性的描述。

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思想主要包括:

一是明晰的私有产权制度,建立市场运行规则。汉密尔顿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是政府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施贸易保护。汉密尔顿主张政府扶植与干预国发经济的发展,并采用保护性关税。

三是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汉密尔顿清醒的看到了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不断的运用新技术、新发明,只有保持技术优势,工业产品才能有竟争力,才能保持国际市场的优势。

四是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运输能力。汉密尔顿认为改善交通状况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交通运输环境的改善对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至关重要。

汉密尔顿的这份报虽然当时没有在国会通过,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人开始重新审视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从中寻求帮助与指导:政府逐步放弃了重农思想,转而支持工业化发展;美国通过立法保护市场的自由竟争,确定了企业进出市场有关规定,处理劳资之间的纠纷,平衡劳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法,成立了专利局,美国所颁发的专利数目从1800年的41件,增加到1900年的2.46万件,几乎增加了600倍。

汉密尔顿在美国立国之初就洞察到欧洲工业革命的深远意义,美国的历史实实在在的证明了汉密尔顿的远见卓识。最终,汉密尔顿所提出的“工业立国”战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美国持续至今的立国之策。《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则被称为“美国工业化的宪章”,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份预言书。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汉密尔顿模式”在美国经济中的确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第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