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4:58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1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int’LoCCUpationCeRtiFiCationStanDaRDLeaGUe,简称ioCL)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范围内进行ioCL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的推广实施工作。由ioCL中国区管理中心(简称CmCioCL)与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国家人才网、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及清华大学合作,在中国区建立了完整而系统的考试认证体系,并依据国际行业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内职业人才技术需求,制定了ioCL中国的人才考核测评系统。所有取得认证的专业人才均在国家人事部人才中心进行人才备案,并纳入国家专业人才库。

ioCL资格认证书特色

ioCL资格认证是国际知名的职业技术资格认证,证书由国际职业标准联合会统一编号。所有取得证书者的详细资料要在国际认证标准联合会国际人才库统一备案,持证人的姓名、证书编号都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

ioCL资格认证书是针对就业岗位的培训,表明持证人具备此岗位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一项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事部的权威网站查询到认证人的资料,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求职就业空间。

ioCL资格认证书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是针对中专、大专、本科以及社会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资格认书,也是目前国内职业认证领域具有权威性的证书。其次,在中国通过了ioCL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者,其个人资料会在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和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官方网站注册入档。

ioCL资格认证主要针对人群包括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及在校学生。

ioCL商务类资格认证

ioCL商务类资格认证分别对9大商务类别中的多种职业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通过考试者可取得该类别相应岗位的证书。它们包括:

营销类。营销类的职业标准认证有营销员、汽车营销师、营销师和高级营销师4种,一般针对中专以上学历和不同年限工作经验的人群。对他们的认证考试内容按照认证岗位而不同,如营销员为营销职业道德、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社交礼仪知识、营销理念、客户开发、观念、说话等;汽车营销师则加有法律法规、国内外汽车市场概述、汽车技术基础知识、汽车市场调研与分析、汽车营销策略与销售活动管理、产品与价格管理、渠道管理、促销管理、汽车网络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营销师和高级营销师要懂得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战略与营销活动管理、产品管理、价格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促销管理、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管理等营销基础和技能。

物流管理类。物流管理类有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两种职业标准认证。物流师的认证内容为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管理组织、物流运作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第三方物流;高级物流师的认证内容增加有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物流技术及其装备、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物流管理与实施、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职业经理人类。分职业经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认证。认证内容为经济学、商法・经济法、管理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资本运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电子商务类。认证职业为电子商务师和高级电子商务师。认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电子商务的应用,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网络营销。高级电子商务师还要对职业道德基本守则和行业的有关法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网络(因特网)的应用基础知识、网络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电子支付基础知识和常用操作、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进行认证。

电子政务类。有电子政务师和高级电子政务师两向认证。认证内容有电子政务与信息化、与行政改革;中国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建设实践;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法律法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及电子政务的建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法律法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应用等。

人力资源。认证人力资源师,对其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知识、写作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试认证。

秘书。秘书(涉外)的认证内容为秘书职业道德、秘书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档案工作、办公自动化、会务、协调工作等。

物业管理类。认证物业管理师和高级物业管理师资格。认证内容包括物业的接管验收与撤管、物业服务费用管理、客户管理服务、房屋建筑维修养护管理、安全、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综合能力及经济学知识与应用、管理学知识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与应用、公共关系知识与应用、行政管理学知识与应用、法律知识与应用、统计学知识与应用、保险知识与应用、社会学知识与应用、建筑工程知识与应用、建筑设备知识与应用、建筑智能化知识与应用等。

此外还有物业智能管理类的建筑职能综合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链接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int’LoCCUpationCeRtiFiCationStanDaRDLeaGUe,简称ioCL)是注册于美国德拉瓦州的世界权威职业技术标准认证机构,具备专业的认证团队和完善的认证体系。ioCL是由国际it、移动通讯、建筑、商务、体育等各行业专业技术从业者共同发起成立的权威认证机构。

ioCL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大趋势,得到了国际各行业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持,包括技术领先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学术协会以及其他各类组织,同时还吸纳了国际上各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的个人专家成员。

ioCL的宗旨是:严谨、专业、高效、规范,提升国际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ioCL的目标为,通过完备的培训考试机制,全面提高各专业人才的职业化水准,同时建立完善的全球职业人才库,使专业人才能有效的流通和配置,进而服务于企业,力争为企业和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双赢的平台,促进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融合。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中国区管理中心

ioCL中国区管理中心(简称CmCioCL)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授权的中国的管理机构。目前在全国设有9个区域管理中心,各区域管理中心下设若干考试中心。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2

伴随中国近几年来物流产业的蓬勃兴起,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更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各地纷纷闹起了“物流人才荒”。有预测显示,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我国仅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每年需求量就为三万到四万人;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三万人以上。以南京一地为例,南京市已形成龙潭港、王家湾、丁家庄、禄口机场、河西农副产品和六合化工园六大物流基地,每年有400亿的商贸流通量,但与之配套的人才非常紧缺,预计到2005年,南京地区物流人才的缺口将达10万人.这种需求将表现在各类职位上,无论是基础物流岗位,还是中高级岗位,南京目前仅有的500名物流人才肯定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普遍较晚,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大多始于2001年以后,而且培养的是一些专科学历层次的初级物流人才。至于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启动。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上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许多企业为了招揽来适合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惜开出百万年薪,只是应者了了。据悉,一般大型企业的物流经理的月收入大多也在八千至一万五之间,算得上是“高收入”了,而一般才进入物流行业的初级从业人员因所在岗位、地域、企业性质的不同月收入起点一般在两千左右。据了解,最受企业欢迎的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从业人员。因此,现阶段,考一个物流证书成了许多欲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掌握现代物流知识,提高求职身价的最佳途径。

二、国内物流认证培训市场的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机构认识到物流教育培训业也是一块有利可图的大蛋糕。从2003年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出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国内陆续有数十种物流资格认证粉墨登场。国内最早从事物流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该协会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主管机构,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举办物流经理职业认证和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并协助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出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对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几乎同时,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与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联合举办了物流经理、物流管理员等系列认证,颇具规模。紧随其后,劳动部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也迅速推广,就连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也迅速进入中国,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认证班。

为了加快本地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少地方政府也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资格证书。最典型的莫过于江苏省人事厅、交通厅建立开发的“物流工程师”职称认证和苏、沪、浙三地联合推出的《长三角紧缺物流人才认证》。据悉,这两种证书从开考至今已经为当地培养了数千名物流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物流经济的发展。

物流培训市场的活跃,一方面加快了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步伐、有利于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也造成了各种培训考试机构鱼龙混杂,致使如今物流培训市场较为混乱。现阶段国内的物流培训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发证机关不统一,证书的权威性很难让人把握,使培训者难以取舍。另外,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向高校借用师资、联合办学的模式运营,教学方式也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这就很难培养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认定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

由于物流是一个囊括了采购、仓储、运输、包装、国际贸易、计算机等方方面面功能的管理性工作,高级的物流人才不但要懂得物流专业知识,还要对所在岗位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才能较好的胜任物流工作。无论是才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已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提高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的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如果有在国外著名的物流企业、物流上市公司或咨询行业工作过的背景最佳。据悉,苏宁集团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设立一千家大型连锁门店,这一庞大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既熟悉大型物流中心的运营,又能建立仓储配送体系的物流团队。苏宁集团江苏地区的运输部门每天家用电器的配送量达到了8千台,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实际运输配送经验的毕业生能胜任这样的工作。现在的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偏重于理论教学,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精益运作。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货物的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运用原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特点等专业知识。

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

由于现代企业的物流运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相当高。高级物流人才除了能够熟练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还必须对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物流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的物流变革指明方向。

财务知识

物流之所以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就是通过节约成本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高级物流人才,担任的是企业中高层岗位,只有精通财务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为企业进行“物流诊断”,分析出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

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高级物流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借鉴世界上最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财务、外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企业的物流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并达到不断节约成本的目的。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是一切高级人才的必备技能。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提高,其越来越受各个国家所重视,作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下文中简称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下文中简称高职)两个办学层次,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洪流推动下,我们发现这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衔接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国内部分中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情况。

一、对高职阶段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较为一致

从调研数据统计看出,高职学校对物流人才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上,除了与人合作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外,均要高于中职学校。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高出较多,59.23%的高职学校认为非常重要,45%的中职学校认为非常重要。在与人合作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方面,中职学校要高于高职学校,认为非常重要的占90%,高职学校分别为82.17%和76.15%。综合比较得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对学生在高职阶段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认识比较一致,排序由高到低为: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对高职阶段学生专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差异较大

调研显示,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相比更重视专业能力,高职学校认为“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选择上,任何一项都比中职学校的选择高。高职学校认为高职阶段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为仓储作业能力和物流信息管理能力,认为非常重要的分别占60.77%和57.69%;其次为物流市场拓展能力和配送作业能力,分别为51.54%和49.23%;最后为运输作业能力,占44.62%。中职学校认为高职阶段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为物流信息管理能力,认为非常重要的比重占45%;其次是运输作业管理能力、配送作业管理能力、仓储作业管理能力,分别为35%、35%和30%;认为重要性最低的是物流市场拓展能力,认为非常重要的只占25%。

综合比较分析调研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学校普遍较各中职学校更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2.中职学校对高职阶段专业能力重视度的排序由高到低为:物流信息管理能力、运输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仓储作业能力和物流市场拓展能力。

3.高职学校对高职阶段专业能力重视度的排序由高到低为:仓储作业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物流市场拓展能力、配送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

4.在仓储作业能力和物流市场拓展能力两方面,中高职重要性认识差异最大。

三、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认识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高职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落差较大。仓储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和运输管理“非常重要”的评价达70%左右,认为物流基础和物流信息管理“非常重要”的分别为56.49%和53.44%,物流营销为47.33%,认为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和采购管理三门课程“非常重要”的学校只占35%左右。中职学校对高职阶段所有专业课程的评价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都比较低,均在50%以下,其中配送作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均占45%。仓储作业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都为40%,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和物流营销均为30%,物流成本管理和采购管理仅为20%。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学校对高职阶段课程重要性认识的排序由高到低为:仓储作业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作业管理、物流基础、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营销、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

2.中职学校对高职阶段课程重要性认识的排序由高到低为:配送作业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作业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基础、物流营销、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

3.中职学校比较重视配送作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4.高职学校比较重视物流仓储、运输和配送知识的传授。

5.中职学校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都较高,评价相对平衡。高职学校对供应链管理、物流营销、物流成本管理和采购管理等课程的重要性评价相对不高,对不同课程重要性的评价差异较大。

四、课程设置重复

对比中高职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在专业课程上存在较高的课程重复度(见下表),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形成良好衔接。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4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涉及的市场经济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市场经济的各种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逐年增加,引发企业物流成本日益上升,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尽管众多企业已经有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意识,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措施给予支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众多,难以切实有效解决,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企业必须进行自我反思。其次,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寻求自我生存的支持资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行列当中,逐步引进国外先进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共同发展,由此造成我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残酷的竞争压力和竞争环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实现自我突破和发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统一物流成本管理。最后,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核算问题,完善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效益增收,提高企业获利空间,增加企业收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市场经济高效发展。

2基于会计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认识

不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的鉴定都存在局限性,企业管理人员虽然了解企业物流成本,但是对于具体的成本管理就只是认识到会计核算这一环节,没有意识到过程控制以及核算预测和计划制定这些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而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2.2缺乏规范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

首先,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环节和项目没有完全的认识,所以在制度制定方面缺乏全面的制度;其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只是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统一的参考样本,所以在选择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方面,就需要在实践中去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更改,造成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不全面,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不规范、不统一。另一方面,会计核算形式复杂多样,难以统一管理。会计核算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予以表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步骤,才能够将原始的经营管理信息进行量化,最终形成会计信息,该过程中的一系列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方式方法就被称为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形式多种多样,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2.3缺乏合格的人才

基于会计核算角度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于人才的要求具有专业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首先,管理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财务会计技能,能够清楚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组织形式,明确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能够对会计核算进行熟练的操作和自我总结;其次,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知晓物流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只有管理操作人员具备了这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够促使企业进行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控制。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物流管理的会计核算认识不全面,自然在人员配备上面会有所欠缺,引发企业人才的缺乏。

2.4没有调动企业全员参与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会计核算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分,涉及到企业的每个人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促使成本核算的全面完成。但是,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物流成本的认识有限,只是将物流成本管理归于物流部门,而没有涉及到业务部等部门。

3改善基于会计核算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加强学习,转变企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

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认识,经常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班,参加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面培训,与其它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探索,寻求自我突破和完善。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从而做出长远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成本管理决策,做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

3.2完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

完善管理制度需要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范畴,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形式,确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会计核算的流程,从而确定岗位的设立和岗位职责,确定岗位考核统一标准,明确管理方法。在大型企业当中,企业要确定从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层层渗透,制定自下而上的负责制,选取内部管理控制的方法,让各岗位之间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从而达到内部制约平衡,实现会计核算的过程控制和监督。

3.3明确并坚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合法原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遵循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准则,遵循这些法律规则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对社会尽职尽责的重要表现。其次,坚持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必须要坚持持续经营的原则,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全面真实的会计核算预测和控制,切忌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自毁前程。最后,坚持真实可信的原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一系列的数据记录必须真实、客观和可靠,对于一系列的会计凭证必须要进行真实的核对和数据记录,在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的制定和公开时,必须保证报表数据的精确性。

3.4储备人才

首先,企业可以进行自我人才培训,例如培训员工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处理技巧方法。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引进相关人才。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所需人才。

3.5制定制度鼓励全员参与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5

经过这几周对物流管理的实训,我们在实训课上接触了许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它把我们日常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紧密的接合了起来,这让我们深刻明白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同时,我们了解到物流工作的复杂性,但在在此实训中充分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切身体会到工作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中国物流业大多是由运输、仓储业转变而来的,各方面的设施设备都还不够完善,管理有的还保留原有的管理模式。现在国内物流企业很多作业都无法运用到现代技术。课本上知识的现代化在现实中根本无法看到,从而得出,理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也看得出我国的物流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信息化、自动化。因此,物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起步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尚处在起步阶段,现有发展与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不适应,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而目前物流公司正面临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等的问题,我们必须扩大规模,加快信息化网络和金融网络的建设,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法……

总之,通过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许多物流的操作业务流程,使自己对物流专业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高水平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室,让我们每个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宝贵机会来实际体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设施,这必定为我们将来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也是我们学校对比其他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明显优势。总而言之,虽然这次实训时间非常短,但却让我的课本知识的再度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同时也对我们这些未来的物流从业人员要面对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肩上所背负的责任:为中国物流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6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对这一物流形式学校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给我们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机会,软件中分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运输中心、四个角色来模拟现实的物流公司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学生成立物流单位,各单位在同一市场下竞争来完成订单。通过路线优化、运输陪送、仓储规划、危险处理,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由教师控制和调整市场环境的各种因素来增加各物流公司操作难易度来增强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实际所学的物流知识相结合。

1.系统基础知识了解:通过对机房里计算机中物流实训上机手册的阅读,基本了解上机模拟实训的步骤,流程,各个只能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操作。

2.业务流程:

公司总经理:合同管理、总经理通过系统中合同的招标进行报价,若中标可对合同签订。订单的受理;针对系统发放的订单(托运单,发运单)进行接受或拒绝处理,并把信息发给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订单进行处理。物流设备管理;首先要租借,自建,购买仓库将信息发于仓库中心进行仓库分配,购买或租借卡车,招聘司机,叉车,搬运工等。还要开通各种运输路线。进行财务管理。

调度中心:对总经理发送过来的货运单,托运单进行处理,对货运单进行补货将货源信息于仓库中心进行补货,对托运单进行暂存入库或直接生成运输单将信息发送至运输中心,另外调度中心还担有信息查询、风险管理、报表、财务结算等职能。

仓库中心:首先对总经理发送来的仓库信息进行仓库设定、对调度中心发送过来的信息进行入库操作(入库通知-运输单确认-入库卸货-开具入库单)、出库操作(出库通知-出库备货-运输单确认-出库装货-开具出库单-发货)、另外还但当这货物存放、拣货装配、货物移库、库存查询、仓库盘点、增值业务、财务结算、报表统计等工作。

运输中心:对调度中心发送的运输单处理、车辆管理(是否要采用其他公司的回程车)、当所用的车源不足时向总经理请求购买或改变运输方式。对司机管理的要认清是否有相匹配的司机,车辆提醒、风险管理、报表等。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7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物流教学应用

一、物流教学问题的提出

中国物流业近7年才开始起步,是典型的朝阳产业。而中国目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迅速发展,是个大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物流人才的热度直逼it人才。仅上海一地,人才缺口就达60万。

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物流人才的紧缺,促使物流学科成了各职业学校最热门的专业。但是由于物流行业的新兴化、现代化、技术化的特点,给物流教学带来了如下的问题:

1.物流行业与学生生活脱离甚远,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没有感性认识。许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物流,没有见过港口、码头、集装箱、自动立体仓库,对配送、流通加工等概念更是闻所未闻。

2.物流学科技术含量高,内容高、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专业知识少,专业基础薄弱,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例如各种货架的比较、保管作业流程的图表(见下表)。

3.物流行业和物流学科的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物流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世纪运用困难的问题。例如《物流技术与实务》中,拣货策略中的订单别拣货、批量拣货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定义及其延伸策略的应用,知识量大、容易混淆,运用起来困难。

物流学科的以上问题给实际授课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多数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很难对知识产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从教学过程入手,运用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参与课堂,把抽象的内容变成了现实中易懂、有趣的东西。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吓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数学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从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原理分析

物流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讲授,对所新学知识获得螺旋式上升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是认知结构经过顺应和同化得到发展。然而,由于原有认知结构的不同,学生在相同信息的刺激下产生的心里活动也不痛,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物流认知结构的层次和水平不同,而反映出对输入信息的学则、整理和加工的能力的不同结果,一次,只有通过交流、论辩等参与形式,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才能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互动式”教学模式正是遵循了这条认知结构发展原理

2.从信息加工理论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最佳的学习,必须提供信息,但是掌握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超越所给信息,将得到的信息通过外推、内插、变换等方法,以超越所学的信息。物流课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记忆知识点,而应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加工处理,达到提高能力、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进入主动积极地状态,根据已有的知识,完成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互动式”教学课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质疑、答辩,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整个过程始终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在物流教学中的时间应用

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针对物流学科的特点,从实践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初互动教学模式在物流教学中的几点应用:

(一)运用直观互动,增加对物流知识的感性认识

由于物流知识距离生活较远,学生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如果按照传统的讲解模式,教学变得很空洞,学生不能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相结合,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学习边的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总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是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直观互动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运用该方法,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知。比如在物流教学中,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如手推车、托盘、堆垛车等,我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的图片与影片,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对于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我尽量利用图片、图表喂学生讲解,如配送的基本流程。对于技术性较强的技术,我采用录像教学。如在学习《自动立体仓库》一节,我运用网络下载了一段国外自动立体仓库的工作流程,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不仅充分认识了走动拣选系统,而且根据录像总结出了自动分拣系统的工作原理、分类、核心组成部分等知识。实践证明,这样方法很快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解决难题,增强学习能力

大量的案例研究本专业非常重要。由于物流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故学生会对周而复始的理论学习产生枯燥与反感情绪,如果这是增加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在中职学校使用。

采用案例教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结合教学上的讨论法来进行。比如,在讲到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时,我先把物流中心选址已更改考虑的因素一一列举给学生,并详细的讲解每个因素的内涵,然后再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案例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如何进行的,最后分组讨论和发言,再由我来进一步总结。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积极的讨论,可以发扬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二种是结合教学上的发现来开展。比如讲到《配送的工作步骤》时,我给学生一个案例:假设物流公司就在我们学校,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为附近的快餐店进行午餐送饭。然后给出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客户的需求,必须**单位的要麦当劳巨无霸汉堡10份。让学生先阅读案例,然后让他们设计过程中他们会主动思考影响配送的因素、车辆的配载问题、员工的分配、交通条件与道路状况,然后根据这些综合因素设计配送的路线。通过这样,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做最终的总结。学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巩固知识。

(三)运用情景模拟互动,使学生综合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在实际授课中,学生容易受课本章节的限制,对知识不能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实际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我运用情景模拟互动法。情景模拟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拣货策略》一节,由于内容较多、抽象难懂,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把教室变成模拟仓库,在各个角落放上不同科目的书,让学生自行选择拣货策略、安排拣货人员、组织拣货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我给出的订单(见下面表格)。学生在拿到订单后,对这种工作非常感兴趣,主动分析个张订单的不同、书放的位置,然后根据教室书放的位置调整订单的拣货顺序,同时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分工,比如体力好的男生进行拣货,比较仔细的女同学负责二次分货和最后的验货工作。整个课堂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高涨气氛中进行,把大容量的课堂内容消化在了快乐工作中。

订单内容:

运用此方法的好处是,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拣货的过程中,能对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心反思评价,总结出拣货工作注意的问题、两种拣货策略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将课本的内容进行了升华。在享受自己分析成果的基础上,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互动教学模式在物流教学中的优势

(一)真正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伤取决于问题意识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培养。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去操作时间,小组讨论,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发挥他们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同时,必须经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所以当学生在获取新知同时,学生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反之,当学生能力发展增强了,将促进学生更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就会获得更多的新知。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思和群体合作精神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8

摘要: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反之企业对内部的管控能力却无力与企业成长、市场竞争同步,内部管理是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与企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因此,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对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在内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体系构建;对策

由于企业经营的环境已经发生剧变,其经营节奏大大加快,因此冗杂的业务将使得企业不得不分散资源,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而社会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能够将自身的物流业务进行外包,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为了使物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尤为必要。良好的内部控制使得企业能够监督、评价自身的管理活动以及取得的绩效,并且根据反馈做出相应的改良对策,可以这样说,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改善经营效率提高合理、完善的建设性意见。

一、我国物流企业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企业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对企业来说,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物流企业来说,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就目前来说,我国物流企业中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即企业根据自身设计的规程按流程办事,形成一套固化的方式,认为内部控制不仅耗费一定的成本,还对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危害;再者,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凭借个人能力就能解决问题,或者是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仅将其作为成本控制或者是部门之间的平衡手段。

(二)物流企业缺少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深化,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无疑加大了我国企业的风险,尤其是在新兴产业方面,由于起步晚、基础弱,产业还没形成良好的系统机制,因此在危机发生时,企业的应变能力以及应对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本身就缺乏风险应对能力,再加上资金缺乏,对风险管理的投入较少,使得企业在不能够提前对危机进行预测、发现、处理。风险预见能力不足,物流企业在对风险的评估以及应对方面表现不佳;物流业由于进入门槛低,这使得很多小企业不断加入,通过低成本扩张业务,导致物流市场混乱不堪;最后,物流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缺少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使得企业对外部市场风险以及内部经营风险认识不足。

(三)物流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物流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责、任务不清不明,即在某些企业中,企业领导层既对执行机构的运作负有重大责任,又同时负责着监督机构开展工作的职责,这种职责不明大大削弱了监督机构的作用,其独立性的丧失导致其无法发挥相应的职责;再者,物流企业由于不断扩张,其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合理性,企业在追逐规模、利润的情况下主要设置了利润指标、成本指标等,缺乏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绩效缺乏有效、及时的评价,或者是企业内部也涉及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但由于制度化的缺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大部分倾向于进行合规性和事后检查,缺少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导致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无法及时发现并加以修改,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内部监督作用、以及应有的内控效果。

二、加强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树立并强化我国物流企业的内控意识

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基调,是其他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控制环境涉及到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重要性的态度等,其好坏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造成影响。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未来发展,加强自身的内控十分关键,而内部控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因此物流企业要注意树立并强化其内控意识:物流企业应当对传统的经营管理进行批判式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缺陷,在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及重要性,在企业内通过提供培训、学习等方法培养内部控制氛围;领导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在实践中践行内部控制思想,并且通过逐渐培养企业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环境保障。

(二)提高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风险的防范,认识到企业经营环境具有多变性、动态性的特点,并且将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之中。企业要认识到风险管理不健全,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就越高。无疑,企业风险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支出,但是其风险能力的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无疑是企业进行长远经营、战略规划的关键。因此,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找到并对自身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点进行确认,进而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事前的防范;再者,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即在企业内制定风险管理程序,并用相应的规则制度保障其机制的运行;三要进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软件,对企业内部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分析,从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完善物流企业的监督机制

企业的监督机制,是检验企业工作执行过程与结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保证执行结果能够与预期目标相符合,因此,作为一种监督、评价工具,是物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监督机制在现代化企业的运营管理体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控制,实施事前监督,能够避免做出错误、偏离企业实际的决策;实施事中监督,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发现经营问题,并且对潜在的隐患加以防范及杜绝,使企业经营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行,监督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企业要做到内外监督一起抓,双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再者,通过合理授权、保障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使得监督部门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职责;最后,要对企业的考核体系进行完善,不仅要涉及到企业经营成本、效益,还有涉及到对经营过程、管理者的管理成效的评价。

三、结束语

物流企业定期对自身的运营系统进行检查、改进,并且约束自身的行为,将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评价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华雪玲.物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9

关键词:人才需求现状;人才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5年5月,商务部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将努力解决的两个瓶颈问题:一是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商,完善其快递配送、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电商企业走出去,通过建设海外仓储,打造境外物流体系;二是打破电商“最后一百米”瓶颈。

这次“行动计划”无疑将快速推进我国物流企业以及企业中物流业务的改革。在我国物流行业面临大改革的同时,也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高校是提供专业人才的摇篮,行业的改革也意味着教育的改革,甚至是专业知识体系的重构。现就物流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

(一)物流人才需求单位的性质多样

2015年四川省统计600多家录用物流人才的企业中,38.7%的企业是专业物流服务企业,61.3%是其它各行业,包括:医药、服装、纺织、食品、房地产、传媒、高新技术、装饰装修、物业、服务业(酒店)、制造业(工程)等。

以上数据表明:物流人才在任何类型的企业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关注内部物流活动中专业物流人才的选用。

(二)企业对具备物流专业背景的硬性要求低

尽管物流活动在新政策和经济形态的推动下受到重视的程度加大,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选用也受到重视,但是据各大人才招聘网站不完全统计,只有23.2%的企业对招聘对象做出要求,其中4.2%的企业硬性要求具备物流及相关专业能力。为什么只有不到10%的用人单位要求物流专业?

首先,目前国内物流教育较为滞后,培养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招聘所需人才;

其次,企业表现出对物流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的怀疑,物流理论发展落后,认识偏见等导致了这种形式上的物流人才需求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另外,由于物流专业涉及面比较广,和许多行业有交叉,不同行业对物流专业知识的运用程度迥然不同。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与其行业有关的专业背景,而不一定只选择具有物流专业背景的人才。

(三)工作经验与学历层次在物流人才需求中的比重不具有绝对性

在行业用人情况调查中,尽管85%左右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有学历方面的要求,但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把学历要求放在第一位,而是更看重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选用,大部分企业按照“学历适用”的原则,首先匹配与岗位相适应的学历层次;然后通过毕业生的简历内容筛选,通常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方面学习成绩优异,第二方面在校是否担任重要职务,第三方面是否热爱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这些条件构成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取代工作经验这一项用人依据。

(四)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特点及新发展

1.目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岗位层级分层明显,多集中于高级管理层和基层操作层。主要由于传统物流行业技术操作性和统筹规划性强导致。随着行业的整合升级,新的模式展开推行,岗位层级过分明显的状况会逐渐得以改善,低端岗位将主要由智能机械系统完成,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是需求主流。

2.传统储运业人才需求仍占较高比重,现代新型物流业已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对人才专业要求高,对行业背景也有一定要求。

3.传统企业认识存在误区,物流职位分类模糊。在物流行业跨界合作增多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物流企业意识到物流活动的系统整合能力,对物流活动职位有了更优化的设置,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才需求量,就业的前景也更广阔。同时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加大,也将产生有学历要求,但更注重实践经验的需求原则。

二、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一)注重经济管理大类中的理论知识教学,行业基础知识教学不够充分

物流行业普遍认为一个合格的物流人才应该具备: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及其他知识等六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课设置方面,三分之二以上院校的都开设有:物流基础、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物流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三分之一以上院校开设有:仓储与配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品学、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专业英语、组织行为学、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质量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

由此可见,对于行业内基本通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未得到系统性的构建,高校物流教育中忽略了物流行业通识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了理论和细化了物流活动环节。而往往实际的物流活动中还需要工作者具有整体的系统的思维。绝大多数公司都认为高校毕业生仅有书面零散的知识,还不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实践环节不断加强,但与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安排实践时间较短,实践环节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另外,大部分学校安排的实训只是根据课程而设置,仅满足某门课程的实践任务要求,并没有考虑到从物流活动本身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不是某个作业环节。所以教学任务结束后,学生走向岗位只是对知识的片段记忆和理解,没有构建系统性的思维,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三)缺乏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物流行业的认识篇10

【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05-02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自2004年设置,修业年限3年,至今累计毕业生602人,现有在校生187人。该校物流专业教师团队于2008年被确定为院级教学团队。目前该专业教学团队共12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9人,占75%。在职称结构方面,现有副教授(高工)2名,占22%;讲师4名,占44%;初级职称(助教、助理实验师)3名,占34%。在团队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人,占22.2%,具有学士学位的7人,占77.8%。在年龄结构方面,50岁以上1人,占8.3%,40~49岁4人,占33.3%,30~39岁1人,占8.3%,30岁以下6人,占50%,团队平均年龄36岁。在“双师”结构方面,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人,占77.8%,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本文拟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布朗博士关于专业的指标体系的描述如下:专业是一个正式职业;以智能为特质作为必要的岗前训练,包含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但不同于纯粹的技能;衡量教师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是为他人服务。美国nea关于专业的标准为:专业属于一种高度的心智活动;要求拥有一套特殊的知识技能体系,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要求不断进行在职进修;提供一种可终身从事的职业;制订专业自身的标准;倡导服务社会高于个人私利的精神;拥有强有力、紧密联系的专业组织。到目前为止,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教师职业看成“非完全专业”、“形成中的专业”、“准专业”,地位略高于“半专业”,接近“完全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有两种理解: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因此,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发展历程。

对于高职物流专业教师来说,其专业发展内涵有两层含义:一是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物流专业教师教育。

二、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根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标准的立体模型理论,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专业身份的获得、专业意识的形成、专业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获得物流专业理想

1.培养教育信念。培养高职物流专业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从宏观上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从微观上包括教育的信念、教学的信念、学习的信念、学科的信念、自我发展的信念等。培养教育信念可以参加高校教师岗前(高校教师资格教育理论)培训,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

2.培养物流专业精神。培养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物流专业精神是基于物流专业教师的自我期许而表现出的内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对物流专业教育事业的服务性、专门性、长期性、创新性、自律性,包括对物流专业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敬业乐业、勤学进取、开拓创新、以身作则等。培养物流专业精神,需要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正确的认识,能从自我评估、环境分析、制定目标、实践反思与调整、实现目标五个方面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点一点培养积累、实施。

(二)获得物流专业知识

1.获得物流学科知识。物流学科知识是高职物流专业教师胜任物流专业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知识,也称本体性知识,包括物流专业内容知识、实质知识、章法知识、学科信念等。通常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在入职前便要具备相应的物流学科知识与技能。

2.获得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是帮助物流专业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专门性知识,也称为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知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心理教育与辅导知识、班级管理知识等。通常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便可获得教育学科知识。

3.获得物流实践性知识。物流实践性知识是物流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个人缄默知识,也称为情境性知识。通常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在入职前的教育教学经验或入职后在物流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包括校内物流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性知识和校外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经验与技能及在校企合作过程的物流服务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三)形成物流专业能力

1.形成物流专业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即物流专业教师在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与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要建立起“我―你”的对话关系,这需要良好的交往。

2.形成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具备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可以使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形成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氛围。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于物流专业教师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管理能力、在校外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过程及环境的管理能力。

3.形成物流专业教育研究能力。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具备物流专业教育研究能力,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敏感和探索的习惯。

(四)培养教师伦理

1.培养善。要求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加强道德修养、依法从教,遵循物流专业教师责任与义务、遵守高职教师行为规范,通过正当途径为学生谋求合理的利益,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在物流专业上的发展负责。

2.培养公正。要求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学高身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在从教生涯中表现出正大光明、质朴公道的品质。

3.培养责任感。要求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发展,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尽力为学生作出榜样,在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活动,以及在校内外的物流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教师职业角色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三、促进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促进物流专业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向专家教师发展

2006年,我国教育学家李晶以“素质”和“工作成绩”来判断,将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教师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一般来说,合格的物流专业教师已经能够根据自己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身优势的理解与认识独立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但物流教学还不稳定不成熟,还未能确立自己的教学个性。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帮助物流专业教师提高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对教育对象的行为影响能力和课堂实时掌控与管理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得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班级充满蓬勃的朝气,使物流专业教师上课有显著个性、教学有独特韵味,能从教学的成功中感受到愉悦,并对自己的教师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物流专家教师应该是物流行业专家,是教学名师,一般已经评上高级职称,获得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了物流行业的认可,在物流服务层面与科研技术层面有较高的成就。可以创造条件,让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各种教师培养项目,参加各层面的物流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在日常物流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独到见解和稳定一贯的教学风格,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和审美要求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形成符合科学规律与审美规律的教育智慧和较强的科研与物流服务能力。

(二)形成物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首先,应明确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物流专业教师扩展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整体修养的一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首先不是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而是为了教师本人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的新生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发展”或“教师成长”。它的直接目的不在教师个人生活外部,而在教师日常生活之中。为了改善和增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幸福,教师需要扩展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整体修养。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始动力,也可以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其次,应鼓励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多阅读一些与高职物流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再次,应鼓励物流专业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经常思考物流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精彩或失败的实践行为。最后,应鼓励物流专业教师参与交流,经常与学生、同行教师、物流行业人士交流,倾听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物流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成长。

(三)在服务物流行业的过程中促进物流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别是作为广西工业中心的柳州市有强大的重型工业产业优势,三大支柱产业汽车、机械、冶金迅猛发展。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教师应依托区域物流行业,以地方物流企业和政府不同层次的物流协会为支点,推进并加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的合作。督促物流专业教师提高行业服务意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找准研究方向,为地方企业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改进地方企业生产技术工艺以及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物流技术难题,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地方企业的生产实践和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明.教师专业组织与教学专业化标准运动――二战后美国“全美教育协会”(nea)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09(4)

[2]杨桂兰,崔耀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

[3]冯善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J].河北教育,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