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动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8:14

经济发展动能篇1

在开启“十三五”奋斗征程的大背景下,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作为纺织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盛会,对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意义重大。

深化科技创新,担当新时期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社会各界,包括纺织服装行业,一直都在寻找增长的新动力,而应对新常态最重要的是能够寻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把创新放到了首要地位。本届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围绕大会主题“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探讨了新经济形势下纺织工业如何利用新动能提升创新能力,以“十二五”科技进步成果为基础,完成“十三五”行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孙瑞哲指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整体呈现L型增长态势,行业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的主要指标增速趋于平稳。增长速度的回落,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为行业创新发展预留了空间。面对发展新形势与创新新机遇,中国纺织工业的新经济正在酝酿,新动能开始形成。

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资源投入的持续增加、教育支撑的不断增强、政策指引的科学精准以及体制机制的深入完善,使得行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在纤维材料、纺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信息化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孙瑞哲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好“十三五”的目标与任务,担负起新时期的责任与使命,中国纺织工业需要不断深化与推进科技发展及技术创新,着力发展纤维材料高新技术、先进纺织染整及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加工技术、绿色制造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先进纺织装备和纺织信息化技术等六大领域。

汇聚顶尖学术资源,打造一流共享平台和高端智库

经过近6年的发展,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已然成为顶尖纺织学术资源的聚集地和首屈一指的交流平台。会议紧密结合纺织行业自身特点,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纺织学科繁荣发展,聚焦学科发展前沿,不断优化会议内容,提高学术交流实效。

除主题报告外,本届年会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特别设置了纤维材料、现代纺织技术论坛、技术纺织品、纺织专项成果交流会――“相变调温技术”与“植物染料技术”、生物基合成纤维的开发与应用等5个分会场,专家学者围绕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先进纺织工艺和产品开发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智能纺织、互联网+纺织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培养储备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建立创新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营造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届年会颁发了中国纺织学术大奖等多个奖项,众望所归,高潮迭起。其中,天津工业大学程博闻、东华大学王华平荣膺本年度“中国纺织学术大奖”;江南大学丛红莲等5人获颁“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阳光集团陈丽芬等5人摘得“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奖;厦门三维丝蔡伟龙等3人获得“富丽达”2016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钨酸铋负载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等15篇论文获得17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

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智慧之火的碰撞培育了沃土,也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契机。通过科研成果的介绍和展示,以及优秀纺织科技人才的举荐与表彰,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为全国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学研用权威平台,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纺织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引领作用。

本届年会尤其注重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融合。为推动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辅助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搭建面向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的实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即建立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据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科研与技术、培训供给和精准服务,实现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务实高校科研的目的。会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分别与青岛中科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管理委员会、石狮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成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生态纤维和纱线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面料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服装和辅料产业石狮研究院”。

针对业内具有技术特色的企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自2008年开始就开展技术研发中心体系建设工作,陆续授牌了90余家研发中心企业。本次大会,学会对新加入研发中心的无锡市万邦机械制造厂等12家企业举行了授牌仪式。

经济发展动能篇2

凝心聚力搭建共赢平台

长江口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开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受钢铁服务业企业的关注,每年区政府在人代会上的工作报告都加以充分肯定,已经成为一张宝山名片。据悉,每届论坛都会邀请相关政府官员解读政策;邀请全国工商联和市工商联领导出席;邀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各地钢铁商会代表与会,钢铁业界权威作十分专业的演讲;都有著名企业家纵论市场、交流经验;都有专家学者预测趋势、解析难点;每届论坛宝山区领导都到会推介宝山理念、展示商机,区委书记和区长往往双双到会演讲,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在论坛影响力逐年提升的同时,论坛主题也是逐步趋向专业化。首届论坛讨论了长江口经济圈如何互动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家关注长江口分工与优势,及时捕捉钢铁产业投资机会。第二届是在国家对钢铁产业进行宏观调整,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召开的,通过政策解读、市场分析等,为民营企业家提供生存之道、发展思路。第五届面对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传统营销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的形势,重点讨论钢铁服务业如何爬过山坡,突破瓶颈。2013年随着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论坛主题也慢慢从聚焦钢铁服务业向聚焦新形势下民营经济的发展转变。第十届论坛围绕互联网和上海自贸区给企业转型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展开了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的交流,共同展望互联网时代和上海自贸区建设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第十一届围绕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把握主动、保持定力,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进行深入探讨。而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论坛上,围绕“民营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这个主题,由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通过演讲交流、专题探讨的形式,从宏观经济、企业发展等层面,阐释了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及政策,形成民营经济新的增长动能根本出路在于探求新的发展模式,激发新的发展动力的路径和方法。

由于主题贴近企业实际、专业程度高,深受企业家欢迎。十二届参会者共接近一万人次。第二届起,参会者从长三角扩大到全国,国际钢铁服务业巨头也派代表参会。实际参会者往往超出报名者,经常出现座位不够,部分与会者站立数小时倾听演讲的火爆场面。

品牌服务引发对工商联工作的思考

如今,长江口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宝山区工商联一项品牌化服务工作,在11年的协助筹办下,区工商联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在新形势下服务非公企业工作新的着力点,同时引发了对工商联工作的几点思考。

审时度势,找到工商联工作的切入点,顺势而为,事半功倍。近年来,宝山区钢铁服务企业出现散、多、小的现状,各地企业家到宝山寻找发展机会的动态。对此,宝山区逐步明确了发展钢铁服务业,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多成分、多元化、多渠道投入钢铁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和措施。结合实际,区工商联适时搭建钢铁服务业合作、共赢的平台,因“势”用“势”,顺“势”造“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政府的关注点和民营企业的需求点作为工商联工作的着力点。在会下,区工商联注意到,区政府的重要关注点是如何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提升钢铁产业能级,增加财政收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需求点是如何及时获得国家对钢铁产业政策调整的信息,准确解读政策,抓住契机,赢得更多发展机会,规避风险;政府和企业的结合点是“发展”。所以,搭建平台,把结合点作为平台的基础。在会上,区工商联按照聚焦行业热点,做精行业切点的原则,选准各届“论坛”的主题。主题关系到“论坛”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而要选准主题,关键是让企业家参与选题。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不同时期,企业家最清楚行业的关键问题所在,以及问题的程度。每届“论坛”召开之前,区工商联都会在企业家中反复酝酿、筛选主题,并报请区政府审批。而主题往往成为各方智慧和力量的凝聚点、“论坛”的兴奋点。

经济发展动能篇3

从2006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新能源产业的配套鼓励政策,新能源产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正成长为我国未来的新兴支柱产业。但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合理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依据优势对新能源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这对于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优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一半,目前能源消耗量已占到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即将面临着能源短缺的瓶颈约束。同时,由于中国一直以来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堪重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中国仅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一年可以获得的资源量达73亿tce,大约是2000年中国全国能源消费量13亿tce的5.6倍、煤炭消费量的8.3倍。并且新能源的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为建立分散型能源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中国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装机容量在全球居于首位,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如果将大水电装机计算在内,中国是世界上新能源开发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3Gw,保持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地位;风电新增装机突破1Gw,成为全球新增装机最大的国家;燃料乙醇的产量也只是位居美国和巴西之后。

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86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中国对于新能源产业也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下,我国2011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市场的全面开启,未来中国的清洁能源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预计在未来十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仍会持续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成为世界新能源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市场。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地对新能源产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提升。2010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根据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立足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并逐步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新能源最有可能成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确立以太阳能和风能等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和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开发和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也相应减少煤炭开采的生态破坏和燃煤发电的水资源消耗。同时发展太阳能能够促进系统安装和生产配套设备以及大中型晶体硅、薄膜电池的芯片和组件等产业的发展。另外,太阳能的开发将会有利于解决电力发展的区域限制,到202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将达到约3亿平方米,光伏发电约10万千瓦时,将解决约1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生活用电问题。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

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风电也是效率极高的新型绿色能源,据统计,风力发电每生产100万千瓦时的电量,便能减少排放600吨的二氧化碳。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能够有效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是该区域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风电产业增长速度居各种新能源发展之首,前景十分看好。

生物质能的使用总体上不会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环保效应明显,同时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农业、林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比较适宜中国的国情,应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中重点的发展方向。

同时,考虑到短期内煤炭仍将是中国支柱能源消费品这一中国能源结构特色,以及燃煤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环境污染影响,政府应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煤使用技术,实现煤炭向绿色能源的转化,这对于我国的能源工业和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规范,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我国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编制完成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确立,明确规范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主体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措施,包括制定新能源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实行新能源优惠上网电价,设立新能源财政专项资金等。

美国和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通过制定能源战略、政策、法规来具体指导本国能源产业的有序发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是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很好的全局预见性、可操作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值得借鉴。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和政府还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储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政府的激励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税收、补贴、低息贷款、加速折旧、帮助开拓市场等,这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美国加州的“购买降价”政策,日本政府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补贴,德国的收购光伏上网电价制度等。

目前,我国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我国应从政府投入、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积极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加大风险投资在新能源领域的融资规模;借鉴国外绿色证书交易模式,在国内各省区市间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调动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和Bot投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进行融资建设。

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适时出台风电、太阳能的“电价――利率联动机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电价补贴提供保证,从根本上解决风电、太阳能项目赢利能力差的问题,创造风电、太阳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国新能源技术水平偏低,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由于缺乏足够的开发与研究,不少关键性设备不得不进口,导致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目前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可以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并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和薪酬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行业内高端研究人才。我国还应适时改变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打造开放的科研合作平台,密切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我国可以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经济发展动能篇4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审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发挥审计“免疫”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探索的问题。

一、明确审计“免疫”功能,弄清审计本质理论

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推进民主法制的工具。审计的本质就是“免疫”。从社会分工看,国家必须有一个“免疫系统”来保护它的健康、安全。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审计的根本目标就是受人民的委托,通过法律授权进行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本质理论的诠释。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使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免疫”作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坚持“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切实做到“六个高度自觉”:一是高度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二是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和反腐倡廉建设;三是要在高度自觉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切实推进提高政府效能和财政绩效水平;四是要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改革深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五是要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六是要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整改,规范管理,有效地推动问责机制的建立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健全落实。

二、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指导践行审计监督服务

发挥“免疫”功能,最关键的是审计部门要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使审计工作为经济社会大局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为此,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采取强有力的监督的手段的同时,善于从服务的角度,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二是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客观公正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的基本依据是各项法律法规,而正确的审计判断除了对照这些法规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当遇到某些问题同现行法规制度难以“对号入座”或者制度法规之间自相矛盾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坚持审计从严,实事求是,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三是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审计监督同司法、纪检、财政、税务等其他监督是相互联系的。审计部门一旦遇到自身手段力所不及的问题以及审计移送的事项,同样需要借助于上述手段。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公安、监察、财政、税务、价格、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以此为依托,形成系统化、立体式的审计服务大局工作模式,推动审计工作在促进地方改革和发展上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实现地方审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实践中要把握三个“度”:

一是在拓展审计监督广度的同时,提高突出审计重点的程度。围绕“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这一审计工作要求,要不断强化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服务。一要深化财政审计,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的约束能力,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二要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促进建设单位加强项目管理,防止损失浪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要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加强对农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环境等涉及公共服务领域和专项资金审计监督,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四、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充分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在加大审计执法力度的同时,提高审计项目执法深度。在审计执法过程中,注意从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改革和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改进审计执法的手段和方式,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保证其执法水平、效果和影响得到明显提升。第一,强化审计执法威力,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第二,注重审计执法效果,进一步加强跟踪督查,促进违纪违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和纠正。第三,增强审计执法合力,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并引入各种监督力量和手段。第四,在加大审计执法力度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审计情况的深层次分析与研究,在挖掘审计项目深度上下功夫。站在宏观管理的高度,加强对审计情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在服务宏观决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在夯实审计质量强度的同时,提高监督与服务高度。一是从偏重于微观层面的审计监督向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审计监督转变,重点关注县委政府关心的突出问题,解决共性问题,推动宏观层面突出问题的解决;二是从关注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向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转变,重点关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突出问题,促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三是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的审计监督向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重的审计监督转变,重点关注绩效、责任、民生,促进绩效考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是从以手工账册审计为主要审计手段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审计手段转变,促进审计技术方法、组织形式的变革,提高审计效率;五是从查出问题、揭露问题向查出问题、揭露问题、促进整改转变,促进财经领域的规范和监督机制的到位。

三、调整优化审计资源,打牢审计系统“免疫”基础

一是加强计划管理。紧扣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重点,加强计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明确年度工作的总体目标。综合考虑审计对象资源、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成本,科学制定具体的项目审计目标。

二是提高组织程度。积极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科学整合审计力量。增强审计人员全局观念,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内部科室专业分工界限,强化合作,统筹安排审计工作,打好“总体战”,每年集中力量审出几个精品项目。

三是完善审计体系。完善县级审计体系,实施分层审计监督。县级审计机关重点负责本级财政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积极探索乡镇审计模式,可采用以镇为主或以经济片区为主,整合乡镇审计力量,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全方位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动能篇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执政方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关键在于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能人是一个地区的宝贵财富,激活了经济能人,就把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一、高度统一认识,明确经济能人的地位作用。2000年,桃江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激活经济能人,加快工业发展的口号,把民营企业由支柱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来认识,教育全县干部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必须抓民营企业,抓民营企业必须抓经济能人的指导思想。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营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实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顾问,分管副县长任会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会员的桃江民营企业家协会,并定期开展活动。全县上下真正把发展民营企业、激活经济能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二、强化政策导向,鼓励经济能人投资办厂。近几年来,桃江县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经济能人发展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当年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8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且比上年增长20%的民营企业,分别奖励企业老板30万元、20万元、15万元、5万元、1万元、0.3万元;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评选一批先进个私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的个私企业老板,授予“个体私营企业标兵”称号,对他们给予奖励。对经济能人创办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县里一律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先经营、后办照,先服务、后收费。在规费收取方面,凡在本县内办企业的,在土地使用、上缴规费等方面按照最优惠政策实行。

经济发展动能篇6

一、检察文化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检察文化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表现为犯罪控制的文化自觉。检察文化既是价值选择的指南针,它不仅包含着“是什么”的价值支撑,也蕴含着“应如何”的价值判断。它促使检察人员忠实履行服务大局法定职责,充分发挥批捕、等职能,依法准确、有力地打击各类犯罪。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组织犯罪活动,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爆炸、杀人、绑架、抢劫等重大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依法查处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移民补偿、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金融、证券等领域出现的侵吞、私分、挪用国有资产犯罪案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依法打击危害各类经济主体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审理好各类经济纠纷案件,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平等保护各种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有利于安心经营、公平竞争和自主创新的经济秩序;就要完善与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协作机制,积极支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推动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犯罪控制的文化自觉表现为规制权力的坚定性。法治的第一要义是约束、规范公共权力,权力行使不严谨、不规范,极易导致职务犯罪,激化社会矛盾。“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1]。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首先要做到自身执法规范,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把合法性原则落实到各个执法部门、环节和每一位干警。高度重视和慎重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法律政策,正确区分罪与非罪,防止检察权超越边界、过度行使,伤害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清正廉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等职务犯罪阻碍国家政治发展,造成经济环境资源浪费,助长社会不良风气蔓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丧失道德,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必须始终把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办案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突出办案工作的重点。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积极参加治理不正当商业行为的工作,坚决依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严肃查办金融、工程承包、土地管理、矿产开发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为改革发展清除障碍。在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加强预防犯罪工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路径选择。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在于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因此,检察权维护的正义首先是司法公正,即是法律内的正义。要实现法律正义,就必须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的统一,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执法、客观公正,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检察文化在维护人权保障民生中的作用

检察文化的人民性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带给社会公众和谐、安宁和幸福的美好感受,培植人民群众对法律、对公平与正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心。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执法为民的文化品格

一是维护人民权益的文化认知。人民权益就是每个公民个人生存和发展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最大的发展,人的和谐才是最大的和谐。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是整体和谐的必要条件,每个人是一个相对自足的和谐体,人的存在有其尊严和价值。这种尊严和价值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人自身,来自宇宙自然,因而为一切人所具备。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就是维护人的自由与尊严。[2]因此,检察机关要增强人权意识,提高保障人权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制止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行为,克服有违人权精神的执法习惯和做法,把保障人权落到具体监督职能中。通过刑事侦查监督,维护侦察活动的合法性,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不被非法限制与不剥夺;通过刑事审判监督,维护审判活动的公正性,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当事人不受错误裁判;通过刑罚执行监督,维护刑罚执行的准确性,保障并非应当执行死刑的人生命权,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利;要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把检察执法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公开促公正,促进人权的司法保障。要本着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简化诉讼程序、慎用批捕权、减少羁押,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切实落实法律的各项规定;要注重人性化执法理念,对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少数民族、残疾人的案件,采取人性化的办案手段,保障其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履行“通过行使检察权教育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法律规定,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办案,弘扬法制,教育公民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促进人的法律化即法律社会化,在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提高公民的法律能力,促进良好法律秩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保障民生建设的文化认知。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部署。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改善民生必须正确对待群众诉求。当前,一些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群众作风漂浮、群众方法简单,使得一些小的民生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直接导致民怨的聚集、酝酿、炒作。在某一特定事件、特定时期被引爆后,最终有关机关必须付出比解决此民生诉求上百、上千倍、甚至更大的代价方能妥处此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3]如何正确对待群众呼声,努力消除群众疾苦,与其说是能力问题,还不如说是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感情愈深,压力愈大;感情愈真,动力愈足。民生诉求,能以小见大。一些检察机关正是从保障民生诉求入手,体现执法为民的文化品格,形成了特有的“检民互动”文化现象:有的健全受理申诉控告举报机制,整合受理接待举报各种资源,突行电话受理、网络受理、信函受理、接访受理,实现了诉求接待工作的集约化。有的开展巡回服务活动,根据检察联络室所在地的情况和群众的要求,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和机关等工作一线,巡回受理申诉控告,进行举报普法宣传。有的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对于检察联络室受理的事项,实行上下联动、部门联合,分工协作,依法妥善处理。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办结的情况,定期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公开。有的建立网上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建立法律咨询、举报控告、检察长信箱、检察论坛等网络版块和栏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畅通的表达渠道,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和网民心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以发挥检察文化导向功能。[4]

三是接受人民监督的文化认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所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告诫人们:“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滥用,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或监督,确保权力的合法运行。我国宪法规定了一切国家权力都要受到监督的原则,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如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人民举报(控告、申诉)监督机制、党的监督机制、执法机关相互监督机制等,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权力的滥用。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职权,这是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应十分珍惜这个权力。[5]看到人民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衣食父母,是国家权力的主人,检察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不论官有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决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利。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必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自觉把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接受人民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检察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受理接待中心等多种媒介,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纪律,通报检察决策、重要信息、工作成效。组织检察人员同网民交流,通过互联网做好群众工作,正确引导网上舆沦,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不案件、重大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听证制度,完善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听取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意见的程序,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建立检察开放日制度,邀请群众参与执法检查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参观办公、办案区,了解检察机关工作职责、办案流程等,提出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职务犯罪“一案三卡”制度,对已经办结的案件认真回访,听取群众、发案单位、有关当事人及其亲属对执法办案的监督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执法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利益驱动办案、违法违规办案、到涉案单位吃拿卡要、不文明办案,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在检察门户网站公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大职务犯罪七种情形监督力度,完善督办检查、监督备案、工作考评、情况通报等运行机制,为人民监督员有效开展监督提供保障。完善特约检察员、检风检纪监督员制度,促进廉洁公正执法文化氛围的形成。[6]

三、检察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中的作用

化解社会矛盾的文化追求来源于和谐友好的价值认同。各级检察机关认识到,社会建设的内核是和谐发展,它包括着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些发展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发展的全局。和谐是发展的最高境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具体的说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在同一历史时段上、同一历史空间内得到有效的、积极的进步和发展。不搞全面发展,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必然导致发展产生新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稳定,即不和谐。协调发展包括先进与落后的协凋、城市与乡村的协凋、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国内与国外的协调等等。协调就是为了照顾到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照顾到全局,实际上就是为了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包括人类自身的可持续、自然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所有的可持续其实就是使人、自然、社会三者达到一种有机的和谐与统一。[7]因此,和谐是发展的价值精髓。那么,检察工作的价值精髓又是什么呢?显然也是和谐。检察机关保障和推进的依法治国的方略,就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一系列的法治过程来营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不论是通过法律规范来建立法治政府,促进依法行政,还是利用法律规范来平息人与人、人与集团、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促进社会使用法律规范的强制规定对于一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促进社会和谐的恢复等等,都体现了法治过程的一种精髓所在。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法治,我们所使用的法律,其过程的价值精髓就在于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维护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我们就会通过法律或者法治的手段、途径予以恢复,这就是检察工作的价值精髓所在,

化解社会矛盾的文化追求内化为检察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依法公正处理案件,源头防范矛盾。这是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题。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培养公正执法素养,要从领导抓起,“言传不如身教,己正才能正人。”高超的职业技能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基础和保证,“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应以大规模教育培训为契机,扎实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创学习型检察院”活动,根据不同执法岗位的职责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门培训和实践锻炼。做到既惩治犯罪,实现违法当罚、罚当其罪,又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使无辜的人不受法律追究,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其二,注重改进办案方式,避免引发矛盾。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把办案的“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通过理解、尊重、关爱和帮助等一系列人性关怀措施,最大限度兼顾各方面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兼顾法、理、情,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使群众通过案件的办理、事情的处理,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关爱、温暖[8]。其三,坚持宽严相济,有效消除矛盾。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犯罪、经济犯罪特别是涉众型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同时,着眼于消除矛盾、促进和谐,深入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量刑建议、附条件不捕不诉等办案新方式,健全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机制和执法考评机制,坚决克服下达追捕追诉指标等错误做法,把从宽处理的每一件案件作为有效消除社会矛盾的具体实践。其四,延伸办案服务,积极调处矛盾。对办案中发现的个体性矛盾和当事人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回避、不敷衍,通过进一步完善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机制,健全检调对接机制,加强联系协商、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应对困境,化解积怨,消除深层次隐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构建和谐友好的司法环境。

注释:

[1][英]培根《论司法》,《培根论人生》,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2010年1版。

[2]谢鹏程:《论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载《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4]龚佳禾:《新时期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深刻领悟》,载《湖南省情要报》2012年第2期。

[5]何素斌:《检察机关执法为民论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5月版。

[6]龚佳禾:《加强与改进:十一五湖南检察工作的新发展》,载《湖南省情要报》2012年第3期。

经济发展动能篇7

注重科技成果和经济建设的结合,为地方服务

湖南大学特别注重科技成果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结合,鼓励科技专家走出校门,把社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攻关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年前不到26%提高到目前的57%。优秀的科研团队与成果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强大助力器。在机械制造、道路、桥梁、电力、环保等方面尤为突出。

在汽车车身设计制造方面,钟志华院士领导课题组经过近20年的攻关,薄板冲压技术和汽车碰撞安全技术两项成果分别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为我国汽车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薄板冲压技术成果仅在柳州五菱等3家企业应用就新增销售额159.74亿元,新增利润5.17亿元。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在上汽通用五菱等5家典型企业应用新增产值135.55亿元,新增利税9.73亿元。此外,该校针对汽车、发动机行业开发的15个系列高效数控磨床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覆盖20多个省市,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

在电气技术方面,学校开发的“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获得国家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颁的“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和第三届“爱迪生”世界发明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成果在云南、长沙投产,产品在宝成、京郑、广深等十多条电器化铁路线路中得到应用,成为国内铁路电气化改造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每年减少费用4亿多元。

在化学化工方面,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成果已应用到中草药成分分析和药材产地辨析上,为中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郭灿城教授为首开发的烃类仿生催化氧化生物技术被中石化总公司称为“开辟了烃类催化氧化新领域”,闵恩泽院士评价该技术为近年来中国绿色化学领域3项具有跨越式进步成果之一。以罗胜联教授为首开发的“氯化石蜡催化合成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比与国外现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12~15倍,在全国15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利税6亿多元。

在土木工程方面,由赵明华教授为首开发的“南方山区特殊土公路路基处置关键技术”成果在全国8省6市国道及数条省道线中应用,确保了工程建设快速安全,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

在环境工程方面,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成果能使得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完全资源化处理。

经济发展动能篇8

摘要: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传统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面临诸多隐忧,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影响科学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完全改变等。因此,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在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中,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国的盛衰荣辱,决定着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和英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临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严重不足的困难,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其奥秘就在于充分发挥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推动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相反,曾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却由于缺乏足够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在上世纪20年代进入经济的“黑暗”时代。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且能及时调整,就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得出极富创见的结论。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等。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现实要求。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广东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传统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面临诸多隐忧,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影响科学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完全改变等。这些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使广东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珠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被视为是“世界制造基地”。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珠三角原有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基本消失。珠三角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未根本改变而难以为继。目前各种污染比较严重,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且珠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同质竞争现象相当严重。工业结构雷同成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60%,与区内其他主要市相比,同构率也都超过60%。产业同构现象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地区产值,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产业同构现象不仅不利于良好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导致区域抗风险能力下降。2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珠三角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矛盾不断加剧,近年几番遭遇的“油荒”无不向珠三角地区拉响能源警报的信号。仅2007年,从省外净调入或进口能源17731.92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80.9%。随着能源消费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加之近年价格高企,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连续6年出现“剪刀差”,2007年达到2个百分点,2008年1~7月扩大到5个百分点,这样不仅压缩了本省企业的获利空间,而且给后续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省实际建设用地已突破2010年用地规模255.3万亩,珠三角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建设用地凸显有建设项目而无地可用的窘境。3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剧,国际粮食、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高位波动等。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和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imF将世界经济增速从5.2%下调至4.1%,美国、欧元区和

经济发展动能篇9

公司下设炭基材料研发中心、活性炭厂、炭素厂、碳化硅厂、热动力厂、供销分公司6个单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宁夏“新世纪313人才工程”2人,有多名相关技术人员参加过国家、省部级科技的项目研发,多次获得省部和部级奖项。

公司将秉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能源价值”的发展理念,在神华宁煤集团、石嘴山市、自治区对《太西循环经济炭基产业升级改造规划》整体批复指导下,加快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升级、规模生产经营,集约化效能和效益的目标。

两条主线

一是将选煤副产品中煤、煤泥、煤矸石全部转换成热能、电能,既解决环保问题,又满足园区对热力和电能的需求。同时将炉渣、粉煤灰全部进行深加工,形成系列新型材料,整体实现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升级增值;二是围绕超低灰煤应用深加工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太西煤”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实施炭基产品研发生产,将100万吨/年低灰煤就地转化,变传统的燃料为新型炭基产品,提升“太西煤”的使用价值,抢占炭基产品高端市场。

三大炭基系列产品

一是多功能活性炭,运用炭活化一体技术、自主研发的新型活化装置、炭火分离工艺,生产高品质气相和液相活性炭,研究开发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二是石墨化产品,运用高温直流节能电煅技术、高温热熔解降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热能回收利用技术,实施新项目建设,研究开发富勒烯和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三是绿质碳化硅,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用超低灰无烟煤和高品位石英砂,采用炉体悬空技术、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工艺,生产绿质碳化硅,与地方产业结构配套,使其进入光伏新材料领域。

四项技术创新

一是在现有多品种液相炭基础上,与环保需求结合,加快脱硫、脱硝、脱汞等气相炭的研发生产,着力研究开发纳米复合活性炭系列高端产品,实现多功能活性炭生产技术的突破;二是运用新材料与高温热熔解降灰技术相结合,完成无烟煤石墨化工业生产。再以此为原料实现富勒烯(C60)、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生产技术的突破;三是运用超低灰无烟煤替代石油焦,完成由黑硅提升为绿硅的工业生产,与光伏材料配套,实现绿质碳化硅微粉生产技术的突破;四是运用新技术,对粉煤灰实施深度加工利用,实现粉煤灰加工利用综合技术的突破。

一个目标

活性炭25万吨/年,石墨化产品30万吨/年,绿质碳化硅6万吨/年,供热、发电升级为2×50mw热动力站,综合利用节约标煤40万吨/年。到2015年,初步形成循环经济炭基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构建起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工艺先进、洁净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循环经济的闭合,达到产业升级、规模生产经营,集约化效能和效益的目标。

(文图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炭基工业有限公司提供)

链接

活性炭:在现有1000吨/年科研生产线和6000吨/年中试生产线的基础上,依托专利技术、自主创新成果,研究和生产多品种、多规格液相和气相吸附炭。净水炭:i2>1000mg/g,mB>180mg/g;脱硫脱硝炭饱和硫容量>23%;变压吸附炭Co2吸附量>75mL/g。

“太西”牌活性炭承担了2008年奥运会水立方净水任务,被国家奥体中心确认为定点采购产品。与法国技术相配套,承担了上海世博会直饮供水任务,直饮净水指标达欧美标准。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国家应急中心紧急从公司调购活性炭,解决了水质问题,保证了亚运会按期安全召开,被国家饮用水应急处理中心确定为指定生产厂家。

经济发展动能篇10

一、四川“十二五”“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构想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格局,是政府引导和市场牵动的综合结果。要提高政府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能力,必须认真审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立足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为宽广的视野谋划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布局框架。“一圈、两带、三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构想,意在促进特殊区域发展超常规发展,抓两头带中间,形成“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内聚外拓、协调联动”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

(一)一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成都市为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与成都紧密相连,以放射性的高速公路经济带为支撑所形成的四川经济发展核心区,是依托“成都―德阳―绵阳”、“成都―乐山”、“成都―雅安”、“成都―遂宁”、“成都―资阳”、“成都―眉山”六条高速公路发展轴聚合而成的城市群。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集聚―重组―增生―辐射经济要素的动力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西部经济高地的内核。

“一圈”地区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高。“十一五”期间,“一圈”地区水、陆、空联运破解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本制约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完善;不同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互补性强,以开发区、工业园为载体,以提升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和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合作不断推进;成都―德阳―绵阳、成都―雅安、成都―眉山―资阳等城市以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融合为媒介的城市抱团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条件日益成熟,对国家经济发展安全的保障功能逐步增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一圈”地区经济规模还不大,区域经济密度还不高,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的能力还不强。

(二)两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嘉陵江经济带

“两带”是指依托内河航运、沿江高速公路而发展的流域经济带,由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嘉陵江经济带组成。长江上游经济带由泸州―乐山―宜宾构成,自贡、内江以长江上游经济带为媒介,融入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的长江经济带。嘉陵江经济带由广元―南充―广安―达州构成。两条沿江经济带承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积极化解内陆地区加工制造业发展的交通成本劣势,是舒展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聚集的经济能量的通道,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四川外部经济空间交换经济能量的传动轴。

“两带”地区自然资源富集,支撑新型工业化的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虽然具有流域开发的良好基础,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的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流域综合开发的程度不高,流域经济带远未形成。另一方面,“两带”地区既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空间,又是重要的生态地区,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以及复杂的空间属性对“两带”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三区:攀西资源富集区、甘―阿民族地区、广―巴革命老区

攀西地区拥有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钒钛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和国家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基地。攀西资源富集区工业化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战略资源的开发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日渐凸显。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攀西资源富集区将是四川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阵地,是四川经济发展、西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

甘孜―阿坝民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生态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是关系整个藏区安定的战略重地。甘孜―阿坝民族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承载着我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的功能。广元―巴中革命老区是传承革命传统的空间载体,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是四川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载体。广元―巴中革命老区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以生态现代化统领区域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后发优势明显。

二、“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依据及布局特点

“一圈、两带、三区”是在继承和发展五大经济区“十一五”布局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从优化西部经济高地动力结构的角度,提出的一种布局构想。

(一)“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依据

西部经济高地是统筹省内区域发展的结果,其功能既取决于省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也取决于省域内部区域分工合作所释放的辐射带动西部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属性看,“一圈、两带、三区”分别承担经济能量的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的功能,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协调配合,促进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铸就西部经济高地。

“一圈、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框架内,“一圈”聚合,形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经济能量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群,承担驱动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释放经济能量的发动机功能,奠定四川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两带承接“一圈”经济辐射,竭力向外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形成西部经济高地的支撑轴,承担“一圈”与“三区”、“一圈”与省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能量传动机功能,夯实四川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物质保障。

“一圈”加快发展,不断释放经济能量;“两带”不断完善传递经济能量的基础和条件,提升优化配置经济要素的功能;“一圈”、“两带”耦合,形成四川内聚外拓的“只”字形经济体,铸就西部经济高地的基本骨架。“只”字形经济体是落实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空间,是以新型工业化、工业生态化提升工业文明层次,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促进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三区”环绕“只”字形经济体,主动接受经济辐射,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为“只”字形经济体构筑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铸就展示经济高地发展成就的平台。资源富集区与“只”字形经济体之间以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为纽带,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有效融入“只”字形经济体的发展。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一方面接受“只”字形经济体的经济能量,另一方面向“只”字形经济体注入生态能量,是四川以生态现代化引领区域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工业文明的初级阶段直接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示范区。

(二)“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特点

第一,统筹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一圈”地区加快发展,不断释放经济能量,提高经济辐射能力,重在保证省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只”字形经济体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成就的积累水平,重在夯实推进区域发展公平的经济基础;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民众能够享受与省内其他地区民众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直接体现区域发展公平。

第二,按照区域空间功能聚类。“一圈”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空间,发展经济是其主体功能。“两带”地区肩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重功能,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地,科学布局生产力,优化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组合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是区域发展的落脚点。“攀西资源富集区”是生态空间内的国家战略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不可或缺,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开发,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保育是其主体功能。

第三,避免同质区域对区域政策的恶性竞争。“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继承了五大经济区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组织区域经济运行的积极成果,同时依据空间功能,将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区聚合为一类政策区,避免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路径相似的行政区对区域政策的恶性竞争。“一圈”地区的区域政策,重在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两带”地区的区域政策,重在完善流域开发的条件,促进流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攀西资源富集区的区域政策,重在促进国家战略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开发与利用,严格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区域政策,重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生态保育的水平与质量。

三、“一圈、两带、三区”的发展重点

(一)“只”字形经济体的发展重点

“只”字形经济体是引领西部发展的航标。经济体内,成都市是聚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晶核,是驱动“只”字形经济体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发动机,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能否实现内聚外拓,科学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成都市一是要实现“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带动”市域经济发展,二是城乡共融互动发展提升城乡统筹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创新要素扩散关联带动经济圈发展。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加大不同城市间产业发展的互补协调力度,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聚力。为此,一是通过大规模的要素集聚拉动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频繁的要素流动聚合区域发展,三是在大规模、高频率的结构重组中优化经济发展,四是圈内的城市聚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发展。沿江经济带一是要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区域发展环境及发展条件优化,二是不断提高区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断释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三是不断强化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外拓的通道功能,对内、对外的经济能量传动功能,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二)“三区”的发展重点

“三区”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全球钒钛资源的主要产地,理应在钒钛资源定价、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掌握主动权。攀西资源富集区要控制资源开采节奏和开采总量,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效益,扭转钒钛资源定价、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力争在钒钛资源定价上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十二五”期间,攀西资源富集区要以资源集约、高效、综合利用带动区域发展,全面提升对我国藏区稳定、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功能;革命老区要进一步提升其红色文化传承功能,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要以生态现代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区域现代化水平,成为以生态现代化驱动区域现代化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