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爆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2:08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识别救市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引言

金融危机的产生、爆发及治理,是一个令全世界都头痛的问题。每轮金融危机都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如何识别金融危机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问题。然而,金融危机依然一次又一次的爆发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为此各国政府便忙于危机后的救市和治理,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特征

从历次大型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在泡沫形成的初期各国都出现了经济的空前繁荣。美国经济在战后经济快速增长、日本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腾飞、东南亚80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欧盟政府大规模举债维持高福利等等,吸引了大规模的国际游资的流入流出,汇率波动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该国的基础信用大幅增加,信贷不断扩张,资产泡沫化越来越严重,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一)信贷扩张及资产泡沫化

泡沫的膨胀是信用手段介入虚拟经济领域或者某个资产领域产生金融或资产泡沫的过程。信用扩张为泡沫膨胀提供了必要条件,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进行过度的、盲目的投资,尤其是当信用介入虚拟经济领域后便与资产价格形成相互推动的机制,资产价格上涨后,以此资产作为抵押又从银行贷出更多资金,越来越多的资金便进入金融市场进一步推动股票等价格快速上涨。如此循环,市场进入“疯狂”状态,出现全民炒股全民炒房等现象,这是危机爆发前最早出现的特征。

(二)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动

跨境资本的“贪婪”使得其总是选择获利高的市场,也是风险较大的市场,它的流入可以推高资产价格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还可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等。由于跨境资本规模大、流速快,并且具有集中性,可以集中投资以影响市场价格,获利后迅速撤离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震动。最重要的是跨境资本的投资工具丰富,手法凶狠,如果把金融危机比喻为一场“战争”,那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便可视为战前的排兵布阵阶段,意味着金融危机随时可能因此而爆发。

(三)汇率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异常剧烈

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对一国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破坏监管层并非不能监控,但也正是由于能够监控其动向,国家为稳定汇率便通过央行去干预汇率的波动,此时可视为一国政府为了应对跨境资本对金融经济可能产生的破坏而出台的预防性政策。然而,先知先觉的跨境资本此时也会“惊慌”,很可能会转向大宗商品的现货或期货市场,从而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

三、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救市政策

救市政策往往不是单一的政策,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的组合实施,而这些政策又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根据救市政策的侧重点,依次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一)资金面救市

金融危机导致的最直接危机便是“流动性危机”,提供流动性支持,从资金面救市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危机爆发时,投资者会不计成本抛出手中的资产以满足陷阱式的流动性需求,这又会对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再次形成冲击,从而使流动性危机进一步蔓延。为了遏制住这种恶性循环,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去缓解,采用的具体有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同时,风险监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结构变化也是影响流动性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对流动性的调控时,须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变化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流动性危机。

(二)市场信心面救市

金融危机让市场丧失信心,救市关键之一是重建信心。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会引起市场恐慌,恐慌情绪会使投资者继续抛售所持资产从而加速市场价格下跌,投资者便产生更加悲观的情绪,导致金融市场资本的极度短缺,最终还是导致“流动性黑洞”,行为金融学中的“羊群效应”和“前景理论”详细解释了信心缺乏的恶果。重建市场信心救市一般可以通过通畅的信息渠道向投资者传播相关信息、政府等相关机构出手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利用最后贷款人的融资责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场违规成本等。

(三)政策面救市

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的治理政策决定了危机影响程度,从政策面救市能减少危机的冲击。及时出台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性问题,还能通过政策向投资者传达信息从而重建市场信心,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通常可以通过修改交易规则约束做空、改变交易成本和交易制度、对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当然,政府从政策面去救市也可能出现矛盾和失误反倒加重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政策的出台应建立在对危机的性质和程度都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四)经济基本面救市

经济基本面救市虽然见效慢,但能从根本上治理金融危机。金融市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工具,实体经济是金融市场存在的基础,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是由于金融市场过度发展导致脱离了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了较大偏差。经济基本面的救市就是要让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两者不断“收敛”,实现动态协调发展。一般可采用经济刺激计划、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调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等。

四、总结

金融危机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提前识别和处理,尤其是金融危机的识别至关重要,能够及时而准确的识别金融危机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系统,发展实体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将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救市政策提供参考,以便于做出科学合理的救市措施,尽量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破坏。尽管通过救市政策能够削弱冲击,但金融危机给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政府应高度重视金融危机管理,重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解决虚拟经济内部发展问题,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金融和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游资金融体系

一、引言

从2007年开始,人民币不断加速升值,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益差不断扩大。中国股市楼市宽幅震荡,越来越多的国际游资投机中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惊人,通货膨胀也因此进入了加速通道。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中国是否会卷入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这是学者和专家争论和担忧的焦点问题。有学者认为热钱影响中短期金融,三年内可能爆发危机,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少量异常资本流动不会严重影响货币政策,可以使用利率来进一步控制通胀,避免危机的爆发。本文对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

二、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

1.直接触发因素。近年来,国际游资源源不断进入我国,楼市、股市双双暴涨,就短期而言,楼市、股市价格上涨吸引了外资的流入;长期来说,外资的流入推动了我国楼市、股市价格上涨。国际游资的进入,导致了资产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的形成。以投机为目的国际游资,相对于国内投资资金,具有灵活和高超的投资技巧,其对市场走势的分析也相对敏感,因此,它们进出楼市、股市的速度相对比国内资金要快。一旦它们认为楼市、股市已经到顶,便会择机出逃,并引发大批资金跟风退出市,引起连锁反应。

国际游资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发动金融袭击的工具就是金融衍生工具――做多黄金市场和炒外汇期货。一方面,通过做多黄金市场进一步扩大通货膨胀,迫使国家进一步提高银行利率,从而形成股市、楼市与人民币外汇同时做空而黄金市场做多的格局,国家出现严重的金融动荡。然后,在极低位同时做多股市、楼市与人民币外汇。如此反复几次,我国经济近几十年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将被国际游资席卷一空。另一方面,利用银行加息大量卖出股票,引发股指暴跌,造成股市震荡,继而在外汇期货中大量抛出人民币,以此引发外国投资者抛出中国资产,换回美元,形成人民币迅速贬值和大量外国投资撤离的危险局面,继而酿成金融危机。

2.内在基础性因素。国际游资并不是关键,最终决定危机是否发生的还是内在基础性因素。内在基础性因素主要指自身金融体系。包括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和不良资产的膨胀。当年巴菲特在美国股市新经济泡沫时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游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目前的金融市场。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市场体制不完善,金融体系缺乏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和正确及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表面上看,现在中国银行体制比以前大为改善。但坏账比率减少的部分原因是整体放款的速度激增,且统计数字不包含濒临坏账边缘的所谓“关注类贷款”。如果计入这类贷款和已注销的坏账,实际的问题贷款可能远大于这个数字。

在我国,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相对容易,如果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就会立即膨胀。一旦泡沫破灭,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存在支付危机和挤兑危机。同时,金融系统对企业债权的“软资产”与对居民储蓄的“硬负债”不对称的趋势,使我国金融系统对内支付链条随时可能断裂。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则不能排除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突然崩溃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严重衰退的可能性。

3.世界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我国加入wto后,昔日封闭的经济格局已经瓦解,与世界接轨使我国在危机来临时不能置身事外,1997年成功躲避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状况很难再次上演。近期越南发生了热钱危机,我国央行在越南经济危机发生后猛然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可见越南危机已让我国提高警惕。有迹象表明,近期将有或已有大量热钱从越南、泰国、印度流出,流向之一就是中国,近期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长可能与此有关。虽然从经济实力、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看,越南无法同中国相比,但是中国开发程度较高,周边国家的金融风暴很可能波及到中国。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

三、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泡沫经济。首先,通过政策性手段与货币手段相结合,稳定汇市、楼市与股市。中国现状与当年的日本有相似之处,如果当年日本不拼命维持低利率水平,日本的银行业不拼命放款,日本或许还能够承受利率提高带来的冲击,中国应从日本的教训中得到借鉴。其次,鼓励长期投资和居民消费,尽量化短为长,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中,并积极引导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拉动经济的情况。

2.完善金融体系,杜绝金融危机。通过改革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使金融系统对企业债权的“软资产”与对居民储蓄的“硬负债”相协调,同时,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提高贷款质量。

3.加强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游资。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游资数量约达数十万亿美元,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这些国际游资时刻都在注视着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越南的热钱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换有关国际游资活动的情报信息,同时建立完善的国际游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究,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1]刘兵权彭亚菲:国际游资与资产泡沫[J].宁波经济,2007,(12):18~19

[2]黎友焕:论境外热钱流入我国的三大热点问题[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12):15~17

[3]郑义彬:国际游资酝酿中国金融危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5):115~118

[4]张巍柏:危机不在国际游资而在自身金融体系[J].党政干部文摘,2007,(8):35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3

   在垄断资本阶段,垄断公司控制着市场运行和产品价格,这些巨型公司为了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损害各自利益,他们共谋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在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各个公司通过削减成本获得利润。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产品的价格竞争是禁止的,而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竞争却明显加强了,压低工人工资成了削减成本的有效手段,于是利润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垄断公司手中,而工人面临的却是"工资崩溃",陷入"绝对贫困化"。这时的经济产生了一对极为严重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手中积聚了大量剩余,并且这些剩余仍日益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新投资使这些剩余创造更多的利润,即提供更多的供给;另一方面,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加深,身处"绝对贫困化"中的工人抑制需求,资本扩张的压力遇到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保罗·斯威奇所说的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趋势","这种过度积累的趋势在成熟的、垄断的资本主义中日益显着,减少了增长率,并因此唤醒了经济长期滞胀的幽灵。"[2]

   为了摆脱滞胀困境,一种新的吸收剩余、创造利润的方式迅速受到资本家的青睐——金融。金融本身具有高杠杆性,通过买卖金融产品,资本家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迅速实现资本增值,轻松绕开实体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增值障碍,并且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和不断推出新型金融衍生物的刺激,再加之新自由主义极力消除资本流动限制,主张减少金融监管,金融成为资本逐利的追捧对象,并日益在经济运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上文所述的矛盾似乎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资本对金融的狂热已经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基础之上,一旦借贷某一方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结果就是一系列连锁债务危机和支付危机。在这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迅速传至全球,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4

关键词:金融中心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004年2月,根据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要使上海首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中心。2006年11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32"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正值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创痛之时。中央又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就要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看齐,并向这些城市学习成功经验。纽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功地从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转变为世界金融中心,但同时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纽约金融中心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自美国建国以来,纽约金融中心虽然曾经出现过困难,但总的来说是平稳度过并不断发展。但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最严重的一次危机。2007年8月6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破产。8月16日,美国第一大商业抵押贷款供应商全国金融公司濒临破产边缘,此后该公司从银行集团获得110亿美元紧急贷款后逃脱一劫。随后不久,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转型。9月14日,英国诺森北克银行发生储户挤兑事件。

美国政府在自由经济的影响下,减少了对金融行业的管制,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且国际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个人向银行等放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后者将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经由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评级,然后再出售给国内外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从美国花旗银行到德国德意志银行,从英国汇丰银行到瑞士瑞银集团,全球各地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均发现自己手中持有大批次贷支持证券。由于这部分证券缺乏流动性,其价值和风险均难以判断。不少金融机构为满足有关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开始抛售资产,停止发放贷款和储备资金。一时间,银行系统惜贷气氛浓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这种现象又被称为“信贷紧缩”和“信贷危机”。由此,利率上升、信贷紧缩,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房贷违约率上升。到2007年8月,随着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也大幅贬值。最终,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持有次贷的各类投资者,众多金融机构宣布遭受巨额损失,有的甚至破产或被收购,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二、启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我国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巩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但目前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纽约世界金融中心为上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一)打破行政区划经济现状,适度放宽金融管制

要成为金融中心必须先成为经济中心,即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由于我国现存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区域经济联合松散,阻碍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上海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具有非常强大辐射力的经济中心。尽管中国实行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尚在很低水平。外汇管制过于严格,无从产生远期产品和衍生金融工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成为一个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能够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金融交易自主进行,交易方式灵活便利,金融产品自由定价,各种信息公开获取。

(二)增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力度和广度

上海金融业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创新是第一位的。上海金融市场目前仍以银行为主导,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差异性。应该大力加强金融创新,从金融产品、业务流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具体包括:

拓宽主板股市的集资投资来源,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以增强对投融资者的吸引力,大力发展黄金、石油期货及其它衍生产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开办更多的本外币资产管理业务等。金融创新不但能帮助上海金融机构在国内市场上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而且还能提高上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上海金融机构自身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内控能力不高,而纽约则拥有成熟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配套齐全、透明度高。上海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透明度,吸引国内外各种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职能总部进入上海。

(三)提高金融高端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势必要与纽约、伦敦、东京等金融城市产生竞争关系。如果想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对金融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就要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上海的金融人才数量为6,3万人,而纽约、伦敦和东京则均在30万人以上:在金融人才素质上,国际化程度、专业能力等也与之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该成为上海人才建设的当务之急。同时,上海金融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还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需要提高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国际认证资格、能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化人才数量。持续对员工进行行业心理素质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5

【关键词】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成因分析共性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经济局势一致处于动荡状态。在2000年至2014年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频频爆发,而这些爆发危机的国家涵盖了新兴经济和发达经济体。学者在这些危机爆发的原因、救助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导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否存在相同之处,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对21世纪以后已经发生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做了简要回顾,然后根据学者的研究归纳这些危机之间存在的共性。

二、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分析

在分析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的共同点之前,首先要对这几年来已经爆发了危机的国家或地区,引发这些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的原因进行简要的文献回顾。

2002年阿根廷再次爆发了危机,其影响不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波及货币、银行以及债务。是什么导致这个能源和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拉丁美洲粮仓”的国家发生危机,学者对此进行的探究。郎晓龙(2002)认为阿根廷发生的是货币危机,他在研究中发现,造成阿根廷货币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大量短期资本流入;实际工资下降;债务结构不合理。不仅如此,阿根廷货币危机的爆发也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息息相关,杨斌(2003)指出全球化、金融领域开放与资本外逃失控加剧了阿根廷的金融风险,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对此,江学时(2002)从深层次对阿根廷这次危机进行的研究,他认为阿根廷2002年发生的是债务危机,而非货币危机或是金融危机。

继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再次饱受货币危机的困扰。2008年5月货币危机在越南率先发生,蔡则祥、林峰(2008)对越南货币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发现政府财政赤字高、信贷投资过多以及高物价水平等是造成越南货币危机的根源。复旦大学985课题组(2008)通过与发生危机的其他新兴经济体比较,他们发现越南货币危机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来自外部的货币与价格冲击和存在于内部微观结构的问题。实际上,越南货币危机爆发只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经济体现状的一个缩影。孙兆东(2008)指出高外汇导致金融系统脆弱,高外资利用加剧通货膨胀,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承受力不匹配,这都是越南发生货币危机的原因。而这也是新兴经济体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初由美国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发酵,首先在美国华尔街引发世人瞩目的金融风暴,进而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之后,一系列的危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爆发。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由希腊扩散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拉开了危机爆发的序幕。导致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研究方面,罗雄杰(2013)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投资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掩盖财政状况等是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外部原因,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欧元区危机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等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王辉(2010)、陈西果(2010)和邓小华(2011)等众多学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后续发生的危机,如2013年爆发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被认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延续。郭春松、侯哲(2013)指出塞浦路斯由于对希腊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银行业监管方面的警惕性不高导致了银行危机的发生。丁程道金、刘晓燕(2013)认为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原因、希腊债务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局势的恶化。另外,塞浦路斯对银行业依赖程度较高,缺少实体产业的支撑,也是导致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其成因是怎样的,徐小茗、赵一朗(2013)对白俄罗斯货币危机研究发现,经常项目赤字、外汇储备聚降、货币贬值与通胀聚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白俄罗斯爆发货币危机。马宇(2011)认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不当的国内政策导致了白俄罗斯的货币危机爆发。作者认为从白俄罗斯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014年的最后几天,卢布大幅跳水,俄罗斯发生货币危机。许树泽(2015)指出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出口具有较高的依赖,国际油价下挫严重影响的俄罗斯的经济,导致汇率下跌和资本外逃,继而爆发卢布危机。董光耀(2015)认为卢布危机爆发有深层次的原因:国际矛盾碰撞后的结果。

三、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共性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差别是主要方面的,但是共同点也是存在的。新兴经济体发生危机的共性更多,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和2008年越南货币危机都收到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以及国外资本流入的影响。从2002年阿根债务危机和2011年白俄罗斯危机来看,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赤字增加也会导致危机爆发。从近几年欧洲地区发生的危机来看,产业结构单一是众多欧洲国家面临的现状之一,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2013年塞浦路斯银行危机、2014年俄罗斯货币危机都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引起的,虽然仅有几个国家爆发的危机,但提高警惕性是非常必要的。总体看来,无论是债务危机、货币危机还是银行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国际环境变化是以上所有危机的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08年以后的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来看,首先全球金额危机爆发引致全球经济低迷,而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希腊等国爆发债务危机,继而塞浦路斯银行外汇资产受债务危机影响大幅缩水爆发银行危机。2014年底受国际石油下挫影响,俄罗斯汇率下跌,卢布贬值,发生货币危机。除此之外,这些危机之间还存在哪些关系,是否存在共生性,又是怎样进行传导的,对此,笔者之后将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王宝宝,李颖.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模式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177-181.

[2]程道金,刘晓燕.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极其引发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05):27-32.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6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传播范围广

在二战前,金融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偶然性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影响,其发生频率也是有限的。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波及范围较广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危机使固定汇率制受到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债务危机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有加快的趋势。从传播范围看,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明显不一样,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爆发的,然后传播到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所受的冲击较大,以及欧美股市受到波动,它们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相反,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墨西哥金融危机也是从墨西哥迅速蔓延到阿根廷、秘鲁、巴西、智利等国家,而这次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金融危机的非周期性和突发性

传统的金融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引起的,并伴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高峰和低谷。然而,当代金融危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随经济证券化、国际化、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经济运行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经济运动的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危机,首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当代金融危机的超前性、突发性加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三)金融危机的蔓延性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一旦重要国家内部爆发危机,就将迅速的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四)外汇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由上述可知,拥有一国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控制了该国的经济。当外汇的剧烈变动时肯定会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轻则经济衰退,重则出现金融危机。同样的,国际游资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是以套利、套汇从而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资金。近年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是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实质上充当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力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金融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常因信息分散与金融衍生工具增加而使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是国际货币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为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经济的稳定,只有通过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有利于信息集中和有效监管国际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机制

鉴于以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国际金融风险的七项预警指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账户逆差、消费比例过大、预算赤字较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相对应于这七项预警指标,必须尽快建立起配套的金融危机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预警网络。同时,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金融衍生物市场的监管水平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生信用危机,将极易引发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的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提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所必须的条件。

(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和引导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7

关于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学者们说法各异。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人认为是“金融监管不力”“、政策失误”“、过分乐观的估计风险”等造成了危机的来临;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人认为危机造成的前景并不乐观;还有一部分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的学者,他们认为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剩。尽管目前我们看到的金融危机是银行信用的货币危机,但是实质上这只是政府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而采取不当措施,最终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关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过度消费论。鲁比尼认为当代的人大多数都以过度消费的形式生活,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有20%的人有借款的方式维持着超前的消费,住房抵押贷款在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不断攀升,以及日渐高涨的负债率和与之相反变化的储蓄率更是加深了潜在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国家往往无法令房价保持合理水平,同样也无法令利息率下降,一旦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或是支付利息的时候,就会爆发金融危机。一句话说,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就是“透支消费”造成了危机的产生。(2)高储蓄率论。在一些东亚国家,“储蓄”大于投资,而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这两种普遍情况造成了经济的严重失衡,且由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日渐增大,全球的储蓄高于投资,进一步导致了长短期利率的脱节,出现房地产泡沫,诱发了金融危机。(3)结构失衡论。结构的失衡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国际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市场的老大,产生了巨大资产泡沫;二是金融经济、实体经济的失衡,加剧了风险,助力了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特征

金融危机是全球化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和真实的了解金融危机,本文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围、领域与危机后的各国的反应来总结金融危机的特征。

(一)爆发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最先爆发于美国,然后不到几个月就迅速波及到全球重要经济发展地区。美国的建筑业、汽车业和制造业最先受到重创,导致它们许多上下游产业崩溃,从而进一步扩及危机的影响范围。此次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也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二)危机后国际救市速度快,规模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预测到了危机的来临,纷纷采取应对策略,共同采取行动,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害。面对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人们不仅看到了危机爆发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与破坏性,也看到了战胜危机,恢复经济发展的希望。

(三)金融危机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

传统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特征是周期性波动,从产生到高峰、低谷和消亡,再到下一次危机的爆发都显示出一定的周期化。而当代金融危机表现出超周期性和超前性,其周期变短和突发性加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一股金融巨浪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我国是外贸交易大国,出口贸易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的带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严重受阻。首先,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消费能力降低,直接减少了进口需求,大量的订单取消和延期,使得中国企业利益受损。其次,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企业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提升,在国际竞争中不再存在价格优势,而且资金回收困难,流转不畅,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倒闭和破产。

(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就业形势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企业受到全球经济大形势的影响,经济需求减缓,导致就业机会相应减少。人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极大不平衡,尤其是对体力劳动者和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温州小商品批发进出口企业为例,进出口行业发展重创,导致订单大幅减少,企业不断裁员以避免过多成本,有的企业举步维艰。

(三)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消费的水平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导致国民的生活直接或间接都受到波及。人们面临着极大的担忧,极有工作压力,又面临着生活压力。物价水平随着危机的来袭不断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工资不增反降,收支不均,从而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根据国家官方数据显示,消费者预期指数、满意指数和信心指数齐齐下挫,创造近一年的新低[4]。消费制约效应造成了中国经济的低迷,尤其是对股市和楼市造成了强烈影响,很难短时间内回复元气。

四、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调整出口政策

针对下次危机的准备,我国应尽快调整进出口政策和路线,在保存原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不断的扩张新的市场领域和转变出口产品类型。欧美市场已经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萎靡,我们应放眼全球。拉美国家、东南亚地区和中亚等地区迅猛发展,在我国新颁布的“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这些市场将是我们经济新的增长点,值得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同时,我们应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不断向技术领先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变,参与到全球高端竞争中。

(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构建

金融危机的产生周期在不断缩短,其破坏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世界经济正在融合为一个整体。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促使我们要不断为世界经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与协调,来加强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抵御能力。最近,中国正努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基础建设和金融稳定。

(三)刺激国内消费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首先,我国政府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居民收入,同时也能增加就业机会。最后,通过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安定的基础上促进分配公平。在保障国内经济的前提下,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并抓住发展机遇,促进经济腾飞。

五、结论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8

关键词:货币危机模型演化路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

一、引言

2010年11月4日,美国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2),这引起了世界资本市场剧烈的反映。在本次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的时期,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这无疑对金融危机的的发展态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于1979年首创的。该理论是在黄金本位制度崩溃后,随着世界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采纳浮动汇率制度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当前货币危机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西方学者都使用该模型来解释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机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货币危机模型按照其研究的重点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寻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即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二是危机预期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强调危机的自我促进(又称为自我实现)的性质,即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三是道德风险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资产泡沫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以上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都明确地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急剧逆转的根本原因。国内已有的综述货币危机模型方面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它们缺乏系统、全面地阐述每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形成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原理,在研究每一代危机的困境方面涉足更少。因此,本文试图在作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高晨伟、王选华,2010)进一步来弥补该领域的不足,全面地研究三代模型的演化路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以便对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把握,并为研究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理论帮助。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逻辑

(一)模型的假设前提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定前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将内部均衡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二是外汇市场信息完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国内外资本可完全替代,且投资者进行理性决策;三是政府发行货币不受限制;四是外汇储备规模有限,可以持续耗尽,但购买外汇的本国货币规模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得到;五是外汇市场实行固定汇率。

(二)模型的理论体系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研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攻击同国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Krugman在1979年所构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假设前提之一就是完全预见能力的存在(即外汇市场的信息完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政府所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性最终会导致理性的投机攻击产生。其理论逻辑在于:扩张性经济政策财政赤字增发货币影子汇率本币贬值。这时,公众会减持本币数量,增加对外币的持有,通过调整其资产结构来降低本币与外币未来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社会公众理性投机的持续攻击下,政府不断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已有的外汇储备会随之而耗尽,固定汇率逐渐丧失。后来,弗拉德和加尔伯(FloodandGarber,1984)认为,由于国内的信贷过程和投机攻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Krugman模型中的完全预见能力假设不成立,他们对Krugman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简化模型称为K-F-G模型。在K-F-G模型中,所有的经济变量都是动态变化的,且是一个具有线性结构的国际收支模型。该模型的基本结构为:mst=pt[a-b.Ret](1)

(二)货币危机预期模型――金融恐慌模型金融恐慌模型是货币危机预期模型的另一个理论模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戴蒙德和戴维格(Douglas.w.Diamondandphilip.HDybvig,1983)首先提出来的银行挤兑模型,又被一些学者称为D-D模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银行挤兑模型的基本原理,许多学者采用保罗・克鲁格曼(1998a)对该模型的简化形式。

(1)D-D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有四个假设条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遵循大数定律,存贷款业务按照一定储蓄进行;假设存在三个时期t(t=0,1,2),银行客户均在t=0时刻向银行存款,当取款发生在t=1,2时刻时,假定对应的回报分别为1+R,(1+H)2(H≥R);按照提款时期将存款者共分为两类:类型1(t=1时期提款消费)和类型2(t=2时期提款消费);银行不知道存款者的类型,只有本人知道。

(2)D-D模型的基本原理。首先,一般模型推理。假设存在一种跨3个时期的模型(t=0,1,2),在t=0时期有两类投资项目:第一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1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R,第二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2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H)2,且项目回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时期越长,回报率越高,即假定H>R。因此,如果第二类项目的报酬要想提前到第1期取得,只有以价格p来计算报酬,且p

四、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演进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从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通过建立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来研究以劳动和资本作为投入要素的单商品生产,且国内商品对进口商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假定收入不存在剩余,即企业将收入全部用于投资,工人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并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研究投入―产出的基本工具;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都在开放条件下运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不存在国内障碍,被允许任意借债经营,其投资规模受最优化条件约束,即:Rtd=(1+Rft)-1,在约束条件中,Rtd、Rft、Rt分别表示国内、国外资本投资回报率和国内价格水平;假定国际市场的资金供给方对国内企业附加了约束条件,其融资规模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净财富水平和融资能力。

(二)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Krugman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金融过度(financialexcess)和道德风险(moralhazard)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Krugman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存在金融过度行为,这种行为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原理在于: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封闭状态时,随着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膨胀,国内资金逐渐耗尽,而又无法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这时企业膨胀的投资需求不会导致实际投资过度行为发生,而只会引起国内银行利率的上升;相反,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开放状态时,它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获取资金支持,这时金融中介机构会摆脱道德约束,将大量资金流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过度积累,形成金融过度和金融泡沫,恶化了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时,金融泡沫破灭,货币危机爆发。(2)“亲缘政治”加深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种“亲缘政治”表现在政府同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裙带关系,并为这些机构提供隐性担保,从而催化了企业和银行敢于从事道德冒险的经济活动,由此形成的不良资产就成为政府的“隐性赤字”。然而,东南亚国家潜在的隐性赤字却表现为“良好”的财政状况,最终导致货币危机到来时为力的困境。正是这种“亲缘政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时刻处于危机爆发的风险之中。(3)东南亚爆发的货币危机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因为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主要根源于:国内货币贬值银行利率提高企业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企业资产负债恶化企业财务状况崩溃。这时,即使想通过改善银行经营活动(比如将面临困境的银行实施重组)来扭转企业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这种设想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将金融环境得到改善,那种财务状况已经急剧恶化的企业也无法得到改变。因此,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恶化的主因并不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改变。(4)在小国经济模型中,共有三个均衡存在。其中中间均衡具有不确定性。这时,其他两个均衡可以不予考虑:即当=时的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当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时,国内企业无法在国内筹集到资金,因为资金所有者认为企业没有得到担保,贷放资金会承受较大风险,不会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国内的实际汇率面临贬值的风险,加速了企业破产的进程,从而又印证了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所做决定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了拒绝贷款实际汇率贬值企业破产继续拒绝贷款……的恶性循环。因此,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的行为具有预期自我实现的特征。(5)政府对于是否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并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因为在作出决策时它面临两难境地:当作出稳定汇率的决策时,另外一种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会随之出现。如当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十分明显,所负债的金额又较大时,如果政府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其维护成本较高,因为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减少生产,从而加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货币危机随时爆发。

五、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现实困境

(一)货币危机模型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货币危机模型还属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同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比还远未成熟。比如,第一代危机模型所推导的投机攻击时间仅仅是在严格假设和高度抽象的条件下,从理论层面来论证确定的投机攻击时间,而在现实实践中并不能准确判断投机攻击时间点的发生;第二代模型虽然将心理预期视为货币危机的变量,对现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它所强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各种均衡之间随着预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这种均衡转移的过程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代危机模型将道德风险和亲缘政治等社会因素作为危机的控制变量,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危机爆发的影响程度如何来实施计量,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涉及。

(二)危机模型的封闭性无法扩展对现实的解释从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来看,都是在分析个别案例的条件下形成一种只是局限于特殊现象的解释,而无法建立预测模型。因此,这种封闭的特性决定了三代模型的理论局限。对于货币危机来说,导致其爆发的诱因较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因此,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后都有其特殊原因,如果仅仅是从局部范围来进行原因分析,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都会提出一种新的理论,且这种理论无法逐渐成熟,因为当下一次危机爆发后引起经济学者对原因的寻找又会掩盖前一次理论的发展。如此循环下去,最后留下的仅仅是讨论货币危机爆发的零碎的理论片段。

(三)危机模型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从三代危机模型寻找到的危机爆发原因来看,都是对危机现实表面原因的描述。当然,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公众心理预期、金融体制的脆弱等等看上去的确符合当时的危机表象。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寻找这些原因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因为那将涉及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思考。从历次爆发的货币危机来看,其主要原因均可以归结为市场的缺陷,而市场缺陷其根源又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货币危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失败的象征。因为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的“万能性”,用“最小的政府、最大的市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定“良方”,想必这样的逻辑正是货币危机爆发的真正诱因。因此,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在各自局限的范围解释独特的危机现象,而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寻找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最终很难建立一套能全面防范、治理和预测各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体系。

六、结论

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化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已经成为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主流理论,但它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则充分暴露了危机模型的局限性,即无法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来对金融危机进行解释、防范、治理和预测。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如何对此次危机从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当前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从当前金融危机的现象来看,政府缺乏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因,这是区别以前货币危机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既有的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逻辑框架内无法对此次危机作出合理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制度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解决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如果要建立一套能解释所有金融危机爆发诱因的危机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下,从分析社会制度本身出发,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本质要素分离出来,通过引入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制职能来约束危机爆发的基础――自由市场盲目地、自动地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纳入解释范畴。至于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框架下建立统一的金融危机理论,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有昌:《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2]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财贸经济》1999年第3期。

[3]邢毓静:《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4]paul.Krugman.amodelofBalanceofpaymentsCrise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79.

[5]Flood,Robertandpeter,Garber.CollapsingexchangeRateRegime:SomeLinearexampl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4.

[6]Diamond,Douglasw.andphilipH.Dybvig.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3.

[7]paul.Krugman,whatHappentoasian?mimeo.Cambridge,ma,mit,1998.

[8]paul.Krugman,Fire-SaleFDi.mimeo.Cambridge,ma,mit,1998.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9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变得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金融危机的爆发篇10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变得

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