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2:37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1

普通逻辑(000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教育学(一)(00429)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02199)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线性代数(02198)

物理(工)(00420)

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

管理学原理(00054)

现代管理学(001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基础会计学(00041)大学语文(04729)

英语(一)(00012)

英语(二)(00015)

高等数学(一)(00020)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高等数学(工专)(00022)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0053)专业层次:专科   乡村管理

(a0201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乡镇文化建设(00335) 市场营销(a0202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市场调查与预测(00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消费心理学(00177)企业管理概论(00144)电子商务(a02021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电子商务概论(00896)物流管理(a020228) 物流英语(05362)  国际旅游管理

(a02023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国际旅游学(11341) 酒店管理

(a020245)酒店管理实务(0396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现代酒店营销策划(03960)旅游政策与法规(03959)工程财务管理(a020260)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07103)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6962)销售管理

(a020313)    服装艺术设计

(a050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服装工艺(00679) 机电一体化工程(a08030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电子技术基础(一)(02234)机械设计基础(0218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2205)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a080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电子技术基础(二)(02273) 交通土建工程(a080808)路基路面工程(02407)

公路勘测设计(06281)

公路工程监理概论(06283) 水利水电与港航工程(a080903)  钢筋混凝土(06292)港航工程(06293)烹饪工艺

(a0813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烹饪学概论(02524) 食品加工与检验(a0813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食品工程原理(04169) 汽车运用技术(a081702)机械制图(一)(02183)

液压及汽动技术(05598)汽车诊断与检测

技术(05949)机械设计基础(02185)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05948)交通管理工程(a081703)公路养护管理(06068) 交通工程(二)(06078)公路概论(06066)报关与国际货运(a0817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海关法(09033) 电力管理工程(a082226)建设项目管理(06007)  电力生产概论(05301)园艺

(a0901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园艺病虫害防治(02685) 畜牧兽医

(a0904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兽医学(01714) 护理学(a100701)护理学基础(02997) 

健康教育学(00488) 

病理学(02901)药理学(一)(02903) 

护理伦理学(02996)

营养学(03000) 

生物化学(三)(03179)医学心理学(02113)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02864)内科护理学(一)(02998)

生理学(02899) 

外科护理学(一)(03001) 

妇产科护理学(一)(03002) 

儿科护理学(一)(03003)

医药经营与管理(a100908) 医学经营与管理综合作业(09517)药物商品学(04977)消费者行为学(07146)专业层次:本科   国际贸易(B020110) 企业经济统计学(00045)外刊经贸知识选读(00096)涉外经济法(00099)市场营销(B020208)商品流通概论(00185)国际商务谈判(0018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市场营销策划(00184)

企业会计学(00055)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消费经济学(00183)电子商务(B020216)电子商务法概论(00996)商法(二)(00995)

网络营销与策划(00908)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00915) 电子商务与金融

(00913)

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0997)人力资源管理(B02021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物流管理(B02022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供应链管理(05380)国际旅游管理

(B020235)  国际旅游社管理(03528) 工程财务管理

(B020261)企业财务审计(06072) 高级成本管理

会计(0529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05292)电力市场营销(B020262) 国际经济合作

(05296)电力营销帐务管理系统与应用(05297)电力企业经营战略

管理(05300)

电力销售与管理(06141)工程管理(B020279)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01855)工程质量管理(01854)财务管理(B020303)   投资项目分析(08309)销售管理(B020314)  销售团队管理

(10511) 监所管理(B030109)狱内侦查学(00932)矫正教育学(00931) 监所法律文书(00930)

中国监狱史(00934)

中国司法制度(00927)音乐教育

(B0504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美术教育

(B0504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艺术设计

(B05043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数学教育

(B0701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02010) 机电一体化工程(B08030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2245)计算机软件基础(一)(02243)现代设计方法(02200)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2238)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B080605)计算机软件基础(二)(02365)电磁场(02305)电力企业经济管理(02268)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02313)电力电子变流技术(02308)高电压技术(02653)汽车运用工程

(B080610)工程数学(06268)汽车保险与理赔(05873)汽车贸易理论与

实务(04177)

交通工程学(二)(06078)现代汽车检测技术(04178)建筑工程(B080806) 物理(工)(00420)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04) 

建筑结构试验(02448)建筑设备(02446)  

筑经济与企业管理(02447)交通土建工程(B080809)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

管理(06289)工程项目管理(06087)工程监理(06086)水利水电与港航工程(B080904) 港航工程及近海工作(06303)工程水文(二)(06298)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06299)营养、食品与

健康(B081311)营养学(一)(05760)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流行病学(05757) 食品毒理学(05764)临床营养学(0576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05759) 

实用卫生统计学(05755)交通管理工程

(B081704)  道路交通概论(06271)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06275)综合运输(06276)交通运输

(B081718)  汽车运用工程(06898) 电力管理工程

(B082228)  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管(05302)

国际工程管理(05307)电力企业经营战略

管理(05300)

电力经营与财务

管理(05303)房地产开发与经营(B082241)   城市规划与管理(00329)护理学(B100702)内科护理学(二)(03202)护理管理学(03006) 

外科护理学(二)(03203)预防医学(二)(03200) 

护理学研究(03008)

精神障碍护理学(03009)护理学导论(03201) 公共关系学(00182) 

护理教育导论(03005)急救护理学(03007) 

社区护理学(一)(03004) 

儿科护理学(二)(03011) 

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0)卫生事业管理(B100902)领导科学(00320)社会学研究方法(03063)行政管理学(00277)卫生政策与法规(03062)药学

(B100805)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05524)数理统计(03049)日语

(C050202)现代汉语(00535) 外贸函电(日语)(06044)日本社会文化(05443)公安管理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2

基于pBL的土木工程概预算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一)试验设计

本研究以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07级1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男女生比例相当的前提下,按以往的学习成绩从高到低将该班学生分为pBL组和LBL组,pBL组男生24人,女生7人;LBL组男生24人,女生6人。LBL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实验指导书―每个学生独立实验―教师检查实验结果”模式,教师、教学大纲均与pBL组相同。pBL组实验教学以实际工程概预算为背景进行设计,以广联达工程造价软件为手段,以工程概预算网络论坛为平台组织实施,着力加强实验小组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工程概预算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教学方案[34]如下:(1)学生分组。依照pBL的教学理念将其细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7~8人,选定组长1名,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2)问题构建。根据土木工程概预算实验教学大纲设计了二个实验,一个是某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另一个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确定。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土木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与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施工图预算的误差要限制在±5%以内,报标报价的策略则要体现出竞争性。(3)小组自主学习和交流。要求每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自主试验,并通过工程概预算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与小组内的同学和指导教师互动交流。每小组要进行2~3次集中讨论,讨论时小组成员要逐一陈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4)课堂讨论。在指导教师组织下,小组长汇报各组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指导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并就学生争论的焦点和分歧较大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最后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5)总结与实验考核。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反映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出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在实验成绩中,施工图预算成果占50%,实施方案文件占35%,口头报告占15%。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成绩对比

pBL实验组和LBL对比组的实验成绩统计结果如下:pBL实验组31名学生全部及格,其中成绩优秀者3名,良好者10名,中等者16名,及格者2名;LBL对比组3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者2名,良好者4名,中等者19名,及格者4名,不及格者1名。可见,pBL组考核成绩的优良率高于LBL组,表明将pBL引入土木工程概预算实验教学的效果显著。

2.pBL平台的交流互动情况

pBL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各成员协同工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工程概预算论坛提出的pBL网络平台互动信息质量类别[58]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pBL网络平台交流互动中,pBL组的交流互动共计390次,其中属于一般解释和反馈(注意力集中在一般讨论,对话内容不体现“组织、分析、反应、解决问题、思考”的全过程)的占42.6%,属于提出和澄清问题的占16.4%,属于组织意见(由书籍、网站查到的方案或小组成员的意见)的占15.1%,属于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的占8.5%,反思小组成员合作的占6.7%,属于提出或分析方案的占5.9%,属于复杂问题的阐述和分析的占2.8%,属于提出独特见解的占2.1%。可见,pBL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充分调动了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3.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3

关键词:人机交互平台;可视化;教学难点;桥梁工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47-02

由于桥梁结构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分析方法与一般结构存在显著不同,其中的力学现象在现实工程中无法直观展示;同时结构尺寸巨大,也难以利用实验室试验进行重现。如何使学生接受并深刻理解相关力学概念,顺利运用这些概念与实际工程对接,是整个《桥梁工程》讲授过程中最大的教学难点[1]。

本文基于人机交互平台,利用计算机友好界面技术,将学生对《桥梁工程》课程中力学概念的理解可视化,对一项纯脑力活动进行视觉辅助,并且采用参数化输入技术,使学生能够主导对力学概念疑惑部分的主动验证,即可从不同角度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抽象的桥梁工程力学概念或特有的力学现象进行多次不同角度的建模重现,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桥梁工程》这门课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人机交互平台基本功能

本文以东南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以自主编写的《桥梁工程》以及《大跨径桥梁(桥梁工程ii)》授课讲义与课件为基础,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功能将课程中难以理解与掌握的桥梁结构特有的力学概念与力学现象以数值仿真模型的方式体现,并利用apDL(anSYSparametricDesignLanguage,即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技术以及VisualBasic程序建立人机交互平台。

利用该人机交互平台可实现以下功能或达到以下效果:(1)学生可自主改变结构设计参数以动态图形的形式在课堂上迅速描述这些桥梁结构力学概念的特点,可让学生自主性地验证书本中理论推导所得出的结论或现象;(2)通过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借助人机交互平台从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疑点出发,自己设计验证工况进行多种工况的参数输入,来多角度重现这些抽象概念(或者老师在课堂上当场利用交互平台进行动态演示);(3)通过对该人机交互平台的后处理输出进行设置,按学生意愿自主输出不同的力学特征,以帮助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桥梁工程有的力学概念与现象。最终达到在课堂或校园中即可对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上推导,逻辑上理解,实践中认识的目的与效果。

二、人机交互平台建立与应用方法

建立该人机交互平台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合理的教学模型更能发挥该平台的交互作用。进而对教学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计算模块调用、后处理以及结果可视化呈现等步骤以完成该人机交互平台的完整搭建。这里基于《桥梁工程》这门课程,以其中连续梁桥章节的教学难点之一“预应力吻合束的力学特征与计算方法”为例,完整地说明如何建立并在课堂上应用该人机交互平台。

步骤一:对该平台教学模型的选择。一般选择易于采用数值模型形式进行验证的教学难点,模型一般具备几何参数独立,建模易程序化,力学现象明确,验证对象可可视化的特点。

步骤二:对该梁体数值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例如对梁几何形状的参数描述,包括梁长、梁高、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等;对边界条件的参数描述,包括支点个数、支点位置;对预应力筋几何形状的参数描述,包括预应力筋线型在各个支点处相对位置以及各支点间预应力筋的线型。

步骤三:该梁体模型参数化完毕后,为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参数输入,以按课堂正在讲授的问题迅速自主地建立验证模型,需要另外进行参数输入的界面设计。该输入界面一般以多组参数名称以及相应的可输入参数取值组成,同时包括一些参数输入的存储以及保存路径设置功能,见图1。本例中,输入界面利用VisualBasic程序进行编制。

步骤四:对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将计算模块与通过输入界面所确定的数值模型进行连接。本例中,通过在界面上做一个计算链接,通过该链接将所输入参数信息导入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并自动作为其结构信息输入,从而进行自动建模以及结构计算,并保存计算结果至指定目录。以教学难点“预应力吻合束的力学特征与计算方法”为例,将采用梁单元进行连续梁体的建模与计算,而预应力采用杆单元进行模拟,并采用温度升降技术模拟其对连续梁体的预加应力效应。最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有限元数值模型,完成该力学概念与现象的载体建设。显然在使用该人机交互平台时,相应数值计算软件应该事先安装准备就绪。

步骤五:对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按学生在该人机交互平台输入界面填入的参数输入数值,分别进行相应的计算结果后处理,包括为验证某一力学概念或特殊现象对计算结果进行提取,并进行重新组合或者排序,为可视化输出结果做数据准备。

步骤六:对处理好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输出。输出形式可以是表格或者图形,图形中既可以包括单一计算结果也可以是多组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形式。例如在讲授预应力吻合束的力学特征与计算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时,常规做法是通过计算公式的推导,得出采用吻合束预应力布置形式可以不产生超静定连续梁结构次内力的结论,而对于其他非吻合束布置形式则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次内力。由于该公式推导烦琐,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即使接受了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结果,也容易对这一力学现象表示质疑,难以将理论推导与实际情况建立较好的联系。而采用人机交互平台,可分别建立多组吻合束、非吻合束预应力布置形式的连续梁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输出弯矩内力图,通过对比可以很直观明确地看出吻合束布置形式对次内力的影响,让学生既对理论推导过程“心服口服”,又对其理论推导所对应的力学现象深刻理解与记忆。

步骤七:学生根据可视化的结果输出,判断对教学难点的理解程度,根据需要可以重复建模,从视觉上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建立用于《桥梁工程》课堂教学的人机交互平台的总体原则,即采用可参数化的模型输入、输出方法,对计算结果可视化、直观化,从而从视觉角度帮助学生自主地对教学难点进行主动理解与验证。

三、基于人机交互平台的课堂教学设计

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教学的每一个特定事件,逐步完成学生对教学难点(知识点)的获取与学习[2],结合《桥梁工程》课程的特点,按其教学特点与教学顺序,列出各种教学事件并分析期间人机交互平台介入时机与作用。

1.预设条件、提出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或言语,或依托实际桥梁工程中要完成的项目,呈现提醒,以引起学生的神经冲动。

2.描述现象、告知目标、激发动机。通过运行人机交互平台,利用提前准备的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工程图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出教学难点与学习要素,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3.理论分析,产生质疑、引导验证。首次明确提出教学难点,并通过理论公式推导,给出证明;利用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在头脑中建立教学难点模型,引导学生将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理论分析进一步实际应用与验证的需求。

4.主导建模、视觉呈现、产生刺激。针对理论分析中产生的疑问,自主设计验证模型,利用人机交互平台对模型进行计算以及数据处理,以呈现有视觉冲击的可视化计算结果,利用直观化的结果输出使学生产生刺激,强化理解,对教学难点的学习从理论到实际相结合。

5.发散思维、引出作业。进一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将该教学难点应用于其他工程实例,并借助人机交互平台重新设计模型以及验证对象,发散学生思维。

6.提供反馈、建立强化。对比不同学生利用人机交互平台所进行的验证模型设计,通过分析强化学生对所学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

也就是说,在既定教学事件发展过程中,利用人机交互平台这一教学工具,应当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通过任务驱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并经历理论―质疑―建模―验证―发散―反馈与强化的运行过程,最终利用该人机交互平台提高《桥梁工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桥梁工程》这门课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4

关键词:主体间性;“概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目前,“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侧重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理念的创新不足。本文尝试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引领,结合“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一、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译作交互主体性,它最早源自当代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胡塞尔指出:“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的世界。”[1](p.121-125)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哈贝马斯以其交往理论深刻阐发了主体间性的意蕴。交往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正是立足于主体间性创立了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区分了“三个世界”,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并据此划分了人的行为的四种类型:目的、规范调节行为、戏剧式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交往行为的地位最为特殊,交往行为的概念最具综合性。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即行为个体之间的互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相互理解是交往行为的核心概念,而语言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概念。他认为交往行为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具有如下下特征:第一,交往行为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表现在主体间交往行为的道德实践方面,而非其工具策略方面。第二,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依赖于主体间“意向表达的真诚性”和正确的社会规范。第三,交往行为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行为合理化是语言性的,“相互理解作为目的寓居于人的语言中”。[2](p.387)第四,交往行为以理解为导向,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程度以相互理解所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为衡量标准。第五、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交往行为合理化是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过程达成一种共识。总之,交往行为合理化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社会规范为基础,借助语言媒介,在对话过程中达成相互理解的理性化行为,一句话,它具有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现代性反思的重要成果,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

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理论视角。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主体性转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的弊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范畴更多地渲染了个体单方面的主体性,尤其是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理论视野中的主体性是个人占有式主体性,即己方主体性的发挥以对方的客体化(或对象化)为代价。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反映了主体性范畴的内在缺陷。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则克服了传统的个人占有式主体性,追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共生的交互主体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升华。

以交往理论言之,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交往对于教育和教学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意义,而且具有价值理性意义。我们应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中的交往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通过对话和沟通,打破个体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达到相互理解和互通共识,努力构筑以交互主体性为旨趣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实践正在经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深刻转向。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顺应这一潮流,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

以主体间性理念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加以设想。

(一)引领“概论课”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概论课”的基本环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以平等、民主的交往理念渗透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这正是在“概论课”教学中应用主体间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理论教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以专题式教学为基本思路,以案例式教学为基本方法,按照通俗化的要求,完成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转换。

目前,专题式教学成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高校的“概论课”都采取了专题式教学的模式。然而,专题式教学的试验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某些专题式教学完全打乱了“概论课”统编教材的理论体系,以专题为名重组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是新体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章节体系体现了国内众多一流专家的集体智慧,专题式教学并不需要在“概论课”原有的章节体系之外重整新的课程体系。

“概论课”专题式教学不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重组和替代,而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精简、充实、和补充。教材章节体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设计成教师的教学专题,例如,第八章第四节的第二个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教学专题,教师可以参考教材的思路,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实大量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案例,把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此外,还可以设计富有教师个性色彩的补充专题。总之,“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努力实现教材的章节体系和教师的专题设计的优势互补。

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手段,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机制,在平等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传递和思想渗透。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概论课”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充分利用。但是,如果以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来取论讲授,教师的主体地位或主导作用就从课堂教学中消失了,笔者认为并不可取。

课堂互动是实现“概论课”理论教学主体间性的核心路径,教师应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机制,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创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机制主要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第一,教师提前设置讨论问题,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讨论问题要针对教学中那些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进行设计。例如,“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标准”问题具有探究性,教材章节体系中没有论及,这个问题就可以设计成前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的讨论问题,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讨论。第二,教师提前布置讨论主题,学生提前设计具体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发问,教师现场回答。这种形式主要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2012年9月中日争端爆发后不久,笔者曾在“概论课”教学中采用了这种互动形式,在两节课的时间,回答了当时学生迫切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解答学生形形的个性化的思想问题。课后,一些善思考、肯钻研的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知识性问题,有些是思想性问题,有些是学生的个人问题。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真诚回应学生的提问,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引向深入。

(二)引领“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实现主体间性转向的重要路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组和补充。如果说“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角,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扮演组织、引导和监督的角色。

笔者在“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以小组调研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制定《“概论课”实践教学小组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其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校内大学生问题调查和校外社会问题调查两个层次。笔者所属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的“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分成了两个学期,相应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也分两个学期开展。第一个学期开展校内大学生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二个学期利用寒假开展校外社会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三,实践调查的选题采取学生自主命题和教师统一命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一学期的校内调查由学生自主命题,任课老师审查监督;第二学期的社会调查由任课教师统一命题。社会调查的统一命题只是规定一个大方向,每个调研小组的调查方案可以自主设计。

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在实际体验中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小组调研活动中,学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与教师的关系,二是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三是小组内部的关系。相当多的学生在调查过后叙述心得体会,都深感小组调研活动有力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5

摘要:高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传媒技术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范围、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扩大和提高,这为“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结合新形势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坚持“概论”课“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探讨采取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网络媒体;“概论”课;以生为本;教学方法

人类如今已进入到国际互联网传播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传递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速度的不断加快,网络等新兴媒介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担了越来越大比重的信息传播功能。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推动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概论”课教学的网络化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不可替代的教学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份量最重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概论”课网络化教学中,“概论”课教师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概论”课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实现全社会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弘扬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并不是都能有意识地抵御网络的副面影响,毕竟指导他们一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网络世界充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他们构成了潜在威胁,在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在“概论”课网络教学中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论”课网络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概论”课网络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教师关心和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要促进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概论”课教学全过程、贯穿教育全过程。

“概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成长规律等,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理解和解答的问题入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各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参与的方法和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程实效性。“概论”课网络教学中,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思想者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使大学生真切地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和巨大威力,更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三、“概论”课网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产生真正的实效。为此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思想导向的正确性原则性

“概论”课网络教学中,教师要将全面的、客观的、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把那些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掉,引导大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分析,自主作出判断,形成结论。教师提供的信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起着内在的影响。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成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保证其正确的思想导向,在网络化课堂教学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面对网络教学平台上,校园网的BBS上大学生发表偏激或错误言论时,不能放任自流或一味封堵,而要加以正确、充分引导。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事实、是非概念混淆而在网上表现出来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课堂内外主动回应,发起相关讨论,以正视听。

同时,教师要正确使用教学工具,提高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概论”课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是网络成为“概论”课教学基本工具的前提。教师要具备顺利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活动受到干扰而停滞,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师生互动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灵活运用多媒体、“QQ群”与“飞信”等方式,采取讲授、探究、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使学生从单纯听课和记笔记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的探索者。给予学生一个和老师平等交流的平台,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输与导的协调配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在交流、探索和教师引导过程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实践性原则是指将网络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看教学资料片,组织网上时政要闻讨论,开展网上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组织网上参观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探寻人生,匡正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

四、“概论”课网络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概论”课网络教学采取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育教学中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概论”课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改革单纯知识传授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及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这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网络教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中穿插录像

在“概论”课有些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记录片,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二节思想时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走进》,让学生对生活、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讲授第一章第三节邓小平理论时,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小平您好》,让学生对邓小平的生活、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讲授第十三章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时,组织学生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外交风云》,让学生切实体会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的外交风采,深刻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坚定大学生爱好和平的信息和决心。既突出了讲课主题,又容易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收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课堂讲授好很多。

(二)课堂师生座谈

“概论”课教学中,对于一些热点问题,例如,贫富两极分化、、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重奖之下无勇夫等现象,或对于一些现实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在课堂展开讨论,也可以在课内召开师生座谈会。主要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的,另一种是随机的。有组织的做法通常是根据教学与教育内容的需要,拟出学生感兴趣并希望讨论的题目,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发言提纲并确定重点发言的同学。随机的做法则是根据学生听课情况或课堂提问,教师随时穿插网络相关信息,与学生展开讨论。一些讨论未完的话题还可在课后深入到学生中间继续座谈,这种方式既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采用有组织的座谈,题目《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名作赏析

“概论”课名作赏析强调的是好读书,读好书,每个学期,向学生推荐几篇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谋略》、《邓小平卓越智慧》《超群智慧》,《他改变了中国.传》等等,读完后写读后感,联系社会实际问题,能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email等方式上传老师,由老师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同时选择好的读后感,在班级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感想。

结语

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探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网络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进教材、进课堂,更要进大学生的头脑,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使大学生真切地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和巨大威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记者.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6

[关键词]概念图:协作知识建构;评价工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32―04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实现教学革新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协作知识建构不仅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而且与当前我国中小学提倡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相一致。但是,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协作知识建构能力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中最基本的一个评价环节,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一项工作。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效果的传统方法是考试,考试形式一般都是通过试卷进行出题,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通常仅能考查学习者对零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却无法检测出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知识间相互关系的掌握水平;而主观题又常常造成学生只需要考前突击一下,死记硬背些知识就能得高分,但考完就忘记的弊端。针对这样的考试弊端,不少学者试图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评价方法或者评价工具。

自概念图提出以来,概念图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概念图在我国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一些一线教师也积极地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笔者在探讨概念图教学作用的过程中发现概念图在20多年的发展中,作为教学评价和测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概念图能够反映学生已有知识的组织状态、联系和产出新知的能力,从学生所画的概念图的概念节点上可获知学生对概念意义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可以评价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而且针对概念图评价也有了一些量化的评分体系,正是有了这些优势,概念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考试的一些不足,可以成为有效地评价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建构水平的工具。因此本文试图将概念图评价和协作知识建构联系起来,进行一些探讨:运用概念图来评价学生在协作知识建构各个环节中的能力。

一 概念圈的评价功能

1 概念图

概念图(Concept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novak,J.D.)根据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诺瓦克博士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最后用连线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novak所定义的概念是指事件或对象所具有的共通规则性;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是从概念图中不同群集的概念间,找出具有相关联者,用连接线将其连接,并用连接词说明不同概念间的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每一个附属概念应比其上层概念更具特殊性、更不一般化,不同群集的概念图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故而,概念图被看作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2 概念图评价功能的相关研究

概念图作为一种视觉表征,能清晰地描述概念及概念问的关系,并能真实地反映学习者对知识的组织状态和意义建构的效果以及学生产出新知的能力,因此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工具。诺瓦克等人的相关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诺瓦克曾对两所中学7、8年级学生做的概念图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学生所做的概念图中,各环节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大部分图中缺少概念间的横向联系,这与教学时习惯把知识进行孤立、割裂等有密切关系,从而反应出用概念图进行评价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效果。另外,诺瓦克把学生的概念图成绩和他们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进行比较之后发现,传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和概念图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这表明概念图所测查的能力正是传统测试或标准化考试所无法测出的,因此,这一评价工具可以扩大原有评价工具的选择范围。

马克汉姆等人用概念图来评价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与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的认知差异。结果发现,生物学专业学生的概念图成绩明显优于非生物学专业学生的成绩;而在生物学专业中,高年级学生的概念图成绩优于低年级学生的概念图成绩。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概念图是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的,是能在心理学视角下经得起考验的一种评价工具,可以用来评价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变化过程。

Ruizprimo和Shavelson(1996)对于概念图在科学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提出概念图的评价是“评价任务”、“反应方式”和“评分体系”的综合体。根据这一观点,作为评价工具的概念图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要求学生提供表明他们某一领域知识结构的任务(task):(2)学生的反应方式(responseformat);(3)将学生所绘的概念图进行准确、稳定地评定的计分体系(scoringsystem)。

3 概念图评价工具的优势

把概念图技术引入到教学评价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弥补传统评价手段的不足:

(1)评价学习者创造性思维水平

概念图用于教学评价有两大优点:第一,概念图的网络结构可以反应出学习者联系已有概念、产生新知的能力:第二,从概念图中所举的具体实例上可获知学习者对概念意义理解的清晰度和广度。正是有了这两大优点,概念图可以成为有效评价学习者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工具。

(2)评价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组织状态

新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考察学习者的离散知识,而概念图却可以检测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问相互关系的理解。所以可以通过洞察学习者前后建构的概念图结构变化,推断出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实现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诊断和评价,从而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评价学习者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学生在绘制概念图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认知的情感,会以各种各样的结构或连接词表达出来,因此概念图不仅可用以评价学习者对知识理性认识的清晰性,同时也可评价其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另外,作为评价工具,概念图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一方面,概念图可用于形成性评价中。通过观察概念图的建构过程,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及其内在的思维动态,同时也可以知晓学习者在学习上的元认知水平,如在构图中命题不准确说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尚未透彻:构图

不完整说明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概念的层次不清说明其对这部分知识整体把握不透:构图中横向联系不够说明其对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所有这些信息为教师提供了及时诊断、改进教学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概念图也可应用到总结性评价中,概念图提供的学习结果是一个知识网络结构,从中可以推断出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检验学生的诸多能力,如检验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的能力,评价其检索概念、把握知识、归纳总结、联系和创新等能力。

二 概念图评价在协作知识建构各环节中的应用

1 协作知识建构

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某特定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等智慧产品的过程。(谢幼如,2007)

2 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模型:

(1)共享:学习者通过陈述个人观点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这些观点包括对讨论主题的描述、提出问题、个人看法等。

(2)论证:学习者通过比较信息,分析观点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之处,识别有争论的地方,提出并回答问题从而对观点进行论证。同时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阐述自己原有的观点,在讨论中纠正、完善个人观点。

(3)协商:学习者在论证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修正完善了个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者进行协商,形成更为完善的小组观点,也就是协作知识。

(4)创作:学习者在协作知识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形式把知识表现出来,创作出作品。

(5)反思:教师和学生要对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如在论证的过程中注意讨论的主题是否偏离,一旦出现偏离就要及时引导。

知识建构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建构是特定学习小组的一项集体活动;(2)学习小组围绕某一特定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深度探究:(3)理解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小组的共同目标;(4)小组成员公开交流自己的理解;(5)通过协作,讨论,形成小组的共同理解n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包括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建构。

3 概念图评价在协作知识建构各环节中的应用

根据概念图评价的这些功能特征,笔者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在协作知识建构的各个环节运用概念图来具体评价学生能力的流程图:

(1)创造概念图知识共享

学习者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原有认知结构,重新审视问题内容,进入相关问题情景,独立探索,搜集相关资料,找出与该问题有关的核心要素以及相关要素,并用概念图工具将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通过一定的连接语表征出来,从而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当学习者向他人呈现自己所绘制的概念图时,不仅要陈述自己绘制概念图的过程,还要说出其中关键地方连接语的选择原因以及交叉连接的形成依据。概念图中一定要包含连接语,以避免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联系,而且交叉连接也是学习者创造性的反应。另外,学习者也需要简要陈述自己绘制概念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新问题供大家探讨。学习者向他人陈述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好处: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帮助学习者自己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发现理解中的一些误区: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在思考什么以及学生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学生所绘制概念图的节点个数、层级深度、连接语表达以及命题有效性来评价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以及知识建构的能力。采用novak和Kimberly等(1994)对概念图测试成绩的计分方法,将学生所做的层级式概念图分为四种成分:命题、层级、横向联系、例子。每个概念图中正确的成分赋予一定的分数。其中每一个有效的命题被赋予1分,每一个有效的层级被赋予5分,每一个有效且关键的横向联系被赋予10分,第一级的分支每个正确的给1分,更次级的分支每个3分。此外,教师还可以参考以下两点评分标准:第一,如果学生考虑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双向”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在两节点之间用双箭头连线来连接,那么,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每个双向连接额外增加分数。第二,学生的概念连接有效性可以分为:有用的、不完全的、错误的。有用的连接可解释为能指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连接:不完全的连接是指学生的意思是正确的,但描述时丢失了一些重要信息,从而不能准确界定问题概念群:错误的连接指的是学生阐述的知识与正确的解决方案相差甚远。因此,在考虑novak和Kimberly等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酌情给学生的不完全连接赋予一定的分数,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所有的评分标准都会被采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几种标准的组合。总分越高表示对该领域的认知水平越高,不同要素项的分数也可以反映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

(2)修改概念图有效论证

学习者通过比较各自绘制出的概念图,分析各种观点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之处,识别有争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查找资料回答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观点和假设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原有的概念图进行修改完善。也可以在小组中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对其观点进行交流讨论,指出其观点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其补充完善,从而使学习者个人的假设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加深其对该问题和相关要素的理解。

学习者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他人可以提出疑问,并就某个方面提出他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学习者之间就发生了认知上的冲突。经历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小组中的其他学习者都会调动自己的思维和已有的知识背景,积极参与到辩论中来,贡献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从而也更进一步地推动质疑辩论过程的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评价学生的处理、论证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自己所修改的概念图部分,具体评分仍然借鉴novak和Kimberly等(1994)对概念图测试成绩的计分方法:每修改一个正确的命题被赋予1分,每修改一个有效的层级被赋予5分,每修改一个有效且关键的横向联系被赋予10分,每增加一个正确的分支赋予3分等。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得分较高,说明学生虽然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牢固而没有搜集到充分的正确信息,但是学生能够在后面的学习探索中积极地和同学交流,纠正自己的原有误区,深化自己的理解,说明学生的处理、论证信息的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是很高的。

(3)分析概念图小组协商

学习者对论证后的概念图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关键将指导他们在分析概念图的过程中选择恰当、有效的信息。同一小组同学或者其他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共享的概念图,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解答绘图者所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或者其他同学的释疑质疑过程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绘图者对自己所绘制的概念图的理解和进一步完善,从而为小组共同绘制概念图打下基础。由于同一小组各

个成员绘制的是相同内容的概念图,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可以进一步丰富概念图,也逐渐加深了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可以从学生在小组内的发言积极性,有效性、以及对构建理想概念图的贡献性等发面来进行评价。为了有效地控制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协商,教师可以借鉴汤普森的“发言筹码”(卡根,1989)的方法:每个学生必须把手里的筹码使用完,所以每个学生就必须用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讨论。他们的筹码使用完了以后,就不能再进行发言了。如此一来,这个策略可以用来避免个别学生占用大部分讨论时间的情况。

(4)确定概念图作品创作

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面对整理、加工好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用概念图进行层次化表征,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最终确定该小组的解决方案概念图。问题解决的方案未必是唯一的,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推理、研究等过程相互交流、讨论、权衡,提出符合科学逻辑的、富有创意的、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解决方案。

在确定概念图的过程中,概念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要在小组之内讨论确定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比较小组之间概念图的命题数、层级数、分支数等,来判定各个小组概念图的复杂性,从而确定不同小组之间的协作能力和知识建构的能力。概念图越复杂,交叉连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小组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建构能力越强。

(5)评价概念图自我反思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身要不断地反思,确定自己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是否提高,是否进步,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技能已经具备,哪些是自己欠缺的需要更进一步学习的,自己是否能解决问题,是否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将所获得的技能、方法进行迁移。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激发自己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

在问题解决之后,每个学生要写反思日志,记录自己独立探索、搜索资料、提炼概念进行构图的体会以及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教师也要对自己在学生的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在恰当的时机提供了合适的问题支架、是否有效地激励学生朝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前进等进行反思,这对培养反思能力是关键的一步。

概念图正确与否以及其有效程度如何最后还是要和专家概念图进行比较来确定。在确定概念图后,教师应提供一些老师或者学科专家事先制作好的标准概念图,让学生加以对照、比较,以检查、反思、纠正自己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另外,还可以提供一些教师没有完成的概念图,让学生来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完善好的概念图上传到班级论坛的评价测试模块之中,让同学们对已经上传的对各部分内容理解的概念图进行点评和讨论,从而可以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起来。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7

关键词:科学探究;概念图;建构;思维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70-001

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现象、问题的分析、推论以及验证,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新方向。如何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张开“网眼”,并不断地拓展网的覆盖面,达到科学探究思维开阔性、丰富性和有效性。

一、利用概念图,整合前概念

科学探究对小学生而言,薄弱的方面在对于前概念的整合,而科学探究却十分需要知识的融通。如果达不到融通的要求,则科学探究就会出现“高原”现象。运用概念图的目的就在于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连接起来,引导学生根据探究需求,对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对接,建构满足探究需要思维活动路线图。这以皮亚杰的图式理论诠释,可视为认知图式的重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自行画概念图的能力需要培养,教师在了解前概念时,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概念进行图式填空,把自己对某一概念知道的或了解的,记录在圆圈或方框内,以便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评议。

对于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逐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教师可以在平时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前对所学内容利用概念图进行预习。《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教学首要的是把学生内心对“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的“原生态”的想法提炼出来。“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太阳和地球之间有哪些运动方式会引起昼夜交替的变化?”图示:

地球与太阳相互运动方式

昼夜交替的解释

地球自身的运动方式

如上图,教师通过认知整合,将学生原先的模糊认知变得清晰,并形成对自然现象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为建立认知图式建构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概念图,建立思维模型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我们在让学生自己制作概念图的过程,同时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概念图作为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它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使探究问题的思维显性化、可视化,有利思维互动,见解交流。把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思维状态,呈现认知图式,能有效地利用相关联的知识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促进探究过程的生成,思维层面的拓展和思维层次的提升。

在科学实验中,对比实验是经常遇到的实验类型,以往的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控制,总是采用表格式,列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学生把时间用于文字记录,不利于思维模型的建立。概念图就能将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控制简约化,可视化,把功用在建立思维模型上。如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设计,图示:

以上用概念图来进行设计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文字和图形结合,节省了科学探究的时间,思维模型清晰,培养了科学问题思维能力。

三、借助概念图,促进认知发展

概念图有利于认知整合,思维融通。教学中,教师利用概念图独具的功能,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建立概念间的联系,通过探究过程建构新概念,形成认知图式。

概念图不仅用在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和记录中,同样在课的小结和单元小结时利用概念图,能整合所学概念,体现概念间的关系,展示直接明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认知图式的新建构。

如在《磁铁》单元教学完毕后,我让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图,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作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整合概念的过程,同样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迁移概念。如图所示:

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到磁铁能吸铁、有南北极(磁极间有相互作用)、能指示方向等,把磁铁性质的概念图适时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学生把探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一一列出来,学生凭借概念走进探究过程,经历新概念建构的自主、独立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美]B.J.沃滋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2]夏洛.《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8

星期六(4月15日)

星期日(4月16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656)普通逻辑(000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心理学(0003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线性代数(0219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经济类共同课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管理学原理(00054)基础会计学(00041)专科

汉语言文学(050114)现代汉语(00535)古代汉语(00536)写作(一)(00506)会计(020203)管理会计(一)(00157)中国税制(00146)中级财务会计(00155)法律(030112)国际法(00247)刑法学(00245)刑事诉讼法学(00260)英语(050207)英语阅读(一)(00595)综合英语(一)(00794)英语写作基础(00597)行政管理(030301)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社会研究方法(03350)公安管理(030403)宪法学(05679)刑法学(00245)刑事诉讼法学(00260)工商企业管理(020201)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中国税制(00146)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计算机及应用(080701)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6)数据结构导论(02142)电子技术基础(三)(04730)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04732)计算机信息管理(082207)计算机应用技术(02316)计算机原理(02384)企业管理概论(00144)护理学(100701)病理学(02901)药理学(一)(02903)内科护理学(一)(02998)小学教育(040103)教育原理(00405)小学语文教学论(00410)小学数学教学论(00411)学前教育(040101)学前儿童发展(12340)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30002)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09277)藏语言文学(050120)辞藻学(04963)公共关系学(藏)(04964)文学概论(二)(藏)(00542)旅游管理(020209)旅行社经营与管理(00191)饭店管理概论(00193)公共关系学(00182)中职衔接专科

饭店管理(020211)饭店管理概论(00193)公共关系学(00182) 学前教育(040101)幼儿园课程(00394)学前心理学(00384)学前卫生学(0038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388)学前儿童音乐教育(00397)本科

汉语言文学(050105)美学(0003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会计(02020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审计学(00160)资产评估(00158)法律(030106)合同法(00230)公证与律师制度(00259)外国法制史(00263)英语(050201)日语(00840)英语科技文选(00836)外语教学法(00833)公安管理(030401)公安信息学(00372)刑事证据学(00370)公安决策学(00371)金融(020106)财务管理学(00067)管理学原理(00054)银行会计学(00078)工商企业管理(020202)财务管理学(00067)管理学原理(00054)质量管理(一)(00153)护理学(100702)内科护理学(二)(03202)预防医学(二)(03200)护理学研究(03008)护理学导论(03201)公共关系学(00182)建筑工程(080806)结构力学(二)(02439)流体力学(033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02447)计算机及应用(080702)计算机组成原理(02318)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C++程序设计(04737)计算机信息管理(082208)数据结构导论(02142)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C++程序设计(04737)计算机网络(080709)计算机组成原理(02318)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计算机网络管理(02379)小学教育(04011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学前教育(040102)学前教育原理(00398)学前比较教育(00401)学前卫生学(00385)学前教育史(00402)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政治学(0303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社会工作概论(00272)西方政治制度(00316)行政管理学(030302)普通逻辑(00024)财务管理学(00067)行政组织理论(00319)公务员制度(01848)旅游管理(020210)财务管理学(00067)管理学原理(00054)客源国概况(00200)藏语言文学(0501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藏)(00585)藏族现当代文学作品选(04971)翻译理论与实践(00576)高职衔接本科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9

护理的工作对象是人,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病人的情况。有研究表明f}}l,儿科护士的应激问题多,心理状态较差,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对整体工作处于不满意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许多学者侧重于认为护理工作本身的因素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工作满意与否不仅与工作本身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个体对工作的期望值。因此,个人态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方向。自我概念是个体把自己当成客体所做出的知觉,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专业自我概念则是反映个体对其自身的专业认识、自尊情感和专业行为取向,无论是自我概念,还是专业自我概念,都更侧重于个体对自我的感知}s}。护理人员对自我的看法,不仅影响行为,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明确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便于护理者及者进行干预和,稳定儿科护理人员队伍。

1,调查对象

2方法

2.2调查工具

[1]

2.2.4量表的信度mSQ,tSCS及pSCni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92,0.88,0.8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结果

[2]

从表1可见:不同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具有学意义。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高的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高。说明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3.2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2

从表2可见:除自我批评与自我认同外,自我概念的其他因子均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成正相关。

3.3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3

从表3可见:除能力和专业技能2个因子外,专业自我概念其余因子与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3.4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分别以儿科护士的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在a=0.05的水平上筛选有意义的自变量。结果见表40

[3]

从表4可见:自我及工作灵活性这2个变量被筛选并引进了儿科护士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心理自我对内在满意度贡献最大,其次是灵活性。而心理自我、沟通交流能力、自我认同及生理自我4个变量则被筛选引进了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其中,心理自我对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贡献最大,而工作灵活性则只被引进了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

4讨论

生理自我与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因为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工作琐碎而繁重,人员的相对不足,护理设备投人过少,使护理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同时透支。生理自我较高的护士,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压力,更有利于正面职业心态的培养,所以工作满意度也较高。

4.2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3)显示,灵活性和沟通交流能力影响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灵活性包括思维及工作2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而工作灵活性,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护理工作不是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思维灵活性高的护士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而工作灵活性高的护士,容易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工作效率高,护理质量好。21世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而要创新首先应具有开创性意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长期应试形成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中专护理教学注重规范化护理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护士思维的灵活性。

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沟通交流维度反映的是护士对于自己与病人、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人际交流的自我认知评价。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科护士沟通交流能力与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5,0.359,与国内相关研究m结果相符。人际交往是护士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人际沟通则是护士工作目标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增进护患关系,而且可提高护士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医生、同事、领导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果护士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那么良好的工作氛围会令护士感到更加愉快,也会使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着良好交流技巧的护士能够更好地与病人进行交流,使患者对其更加满意,自己也更有成就感。因此有着较好交流技巧的护士更满意他们的工作,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会导致护士对工作不满意。Boyle等yak也发现,交流、自主性以及群体的合作性可以降低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使护士更愿意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吴秋香对130名临床护士结果显示,90%以上的护士认为沟通能够促进协作、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精神轻松、工作愉快四。所以,交流在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示提高护士对自己专业相关的沟通交流表现的认知评价,有利于提高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心身健康。

4.3本研究结果对护理者及教育者的启示综上所述,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可影响护理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病人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因此,护理管理者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如鼓励评判性思维方式及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等,从增加灵活性和沟通能力下手,提高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此外,今后应加强基础科学和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明确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的关系,对进人临床前的护生提供前瞻性的教育,以帮助护生发展自我概念和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交通工程学概论篇10

关键词:双向式教学;沟通互动;畜牧学概论

1引言

双向式教学方法应用在现代畜牧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引导式问题、互动式解答,从而与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探讨关系。这种双向互动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强调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

2双向互动教学方法概述

2.1双向互动教学方法的发展

双向互动教学方法主要基于互动式教学理论,在目前的教学系统中,已经有20几年的发展历史,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反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欢乐、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现代畜牧学概论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这种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意识到畜牧学概论课程的要点。

2.2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应用的价值

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高校要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当中,“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根据这一工作方针,对于课程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全方面的改革。畜牧学是农业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可以全面提高农学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畜牧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回答问题的意愿较低

双向互动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实践在中西方的教育体系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种古老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方向,而是进行一些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没有对双向互动式教学进行科学深刻系统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不敢、不愿意回答问题,也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处于设计指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

3.2课程发展的体系性比较差

畜牧学概论包含动物生产原理、动物养殖技术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的农学教育以及动物医学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1]。具体的内容包括营养原理、饲料搭配、动物遗传学、育种与繁殖、动物环境质量控制,牛、羊、猪、家禽的分类养殖,畜牧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指导具有基础性规划作用,现代高等教育中,主要选择李建国主编的《畜牧学概论》作为基础性教材。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系统性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课下练习开展有针对性的互动指导,学生即使学习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也很难用于实践,缺乏对于养殖技术的直观感受,导致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并且长时间难以适应。

4运用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对畜牧学概论课程进行改革

4.1交叉式互动

畜牧学概论课程涵盖的基础性内容比较多,章节繁复,既包含基础的动物遗传护理知识,也包含生产、运营、规划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多个学科专业知识,通过这种交叉式互动,将不同类目的内容融合在一起。(1)对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畜禽生产动物营养,开展案例式互动教学方法,针对各项专业知识的交叉进行流动式内容划分。例如,某学校开展的畜牧学概论课程学分为4个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占一个学分,比例为1/4,学校拿出3/5的课时时间,进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实践方面的调整,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互动的方式,对畜牧学概论的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并且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充分掌握实践技能。(2)对于产品加工、动物行为与应急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种交叉式互动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专项学习。注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反馈出来的理论知识缺陷,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系统化的指导,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畜牧学知识体系的脱节,而无法形成实践理论的优化掌握。例如,某学校的畜牧学概论课程就是在本学校建设的实践活动基地内进行,教师可以一面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一面引导学生,通过市场营销设计、经营管理设计,实现对于畜牧学经营管理的内容深化与理论创新,通过这种实践基地的设计,该学校的学生实践技能大大提高。

4.2掌握周期性特点

畜牧学概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内容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多种交叉学科,因而教师在双向互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畜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生产技术的升级进行相关的实践内容改革,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相辅相成。并且,在理论教学知识点中找到实践结合关系,通过这种上下打通的联合体系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并且完善学生的思维网络,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看待自己目前的知识学习。畜牧生产是一种周而复始的长时间的循环过程,尤其是在一些牛、羊等大型动物的养殖生产经营过程中,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4.2.1阶段化教学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不同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严格进行相关实践的准备工作,避免学生单纯地将之分裂,引导学生与教师积极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整个知识学习的心理准备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忍性和耐性,更加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例如,某高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就针对营养与饲料配比的实践工作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理论实践教育相结合。教师针对学生在前期知识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不耐烦、恐惧等心理,进行了专项讨论[2]。

4.2.2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畜牧学概论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存在学科交叉的现象,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现阶段的畜牧学概论课程进行这种双向互动、分工教学,就要求教师与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由一位教师进行课程统筹,由其他教师进行学科的配合。根据自己的阅历以及专业的教学知识,进行相关知识面的系统性打造,在必要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入周边企业以及实训基地,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组织和观摩学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合理化的现代生产运营与组织过程,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4.3细化课程定位

在进行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前提,将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规划能力等作为培养人才的方向,始终按照市场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对于动物医学、动物养殖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知识讲解与介绍。

4.3.1以问题带动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兴趣,进行课程安排之前,教师可以引入适当的教学案例,从而实现对于医学专业畜牧学概论课程的基本定位。例如,某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畜牧学概论教师从时下的畜牧养殖热点猪瘟病的控制入手,分析辽宁省鞍山市出现的猪瘟疾病疫情控制情况。结合当地农业畜牧站工作人员采用的填埋处理方法,引入相关的控制理论,提出关键问题,通过延展探讨启发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猪瘟病的疫情处理进行相关思索。

4.3.2结合动态教学视频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畜牧概论知识比较枯燥死板,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畜牧养殖的具体知识。例如某校的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稀有的畜牧业品种,结合其具体的养殖场景进行专项介绍,并通过配合图片视频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系统讲解这些稀有品种如何进行接产、采精等等。并且按照冬季与春季不同的实践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及疾病控制方法,向学生提供这些养殖场的动态视频以及监控,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地了解稀有品种的实际养殖情况以及伤势情况,这种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达更多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4.4课堂评价体系改革

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这种双向互动教学体系,针对平时成绩进行重新的考核体系衡量,例如某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将平时成绩上调为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占比从85%下降到60%。这种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更加重视日常成绩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