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1:07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1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学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组织实施。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对学生的辅导缺乏深度,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二)重视不够

思想和教学上重视不够。农村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制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压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考分,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上和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的多数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一知半解,认识模糊不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认识不清

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德育虽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不同之处是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侧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等问题简单地归为思想品德问题。

2.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大部分农村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合力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面狭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就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认识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是心理教师孤军奋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工的行为,必须全员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3.急于求成。很多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明确,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一时看不到有明显的成效,就失去耐心与信心,对心理辅导教师不能给予公正的评价,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给予必要的配合支持,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功败垂成。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近年来,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因此,学校领导要走出认识误区,形成需要意识,要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对广大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习,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并能进行自我心理检查和自我心理锻炼,增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有目标,有具体内容,定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压力很大,思想上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这些学生迫切需要心理上的帮助,渴望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如果学校能及时为他们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无疑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新观念。在思想上能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在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中

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心灵接触,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如团队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班会活动等,都要让学生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健康情趣。

(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建设中

班级是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班级及其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班级建设,积极探索、学习优秀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班风等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和班级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权利还给学生,实行班长负责制,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独立,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2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20-01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朝着全面、整体性发展,并且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愈重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有着关键作用。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视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形式需要,作为应付检查,并且安排非心理专业的教师充当心理教员,有的甚至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深,仅仅把心理健康工作当成摆设。并且在心理健康工作经费投入上非常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沿海好于内陆,城市好于乡村。

1.2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沿革、目标、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对于许多基本概念还达不成一致,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如何在中小学形成完备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思想,无法使心理教育工作科学系统的展开。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应试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一大问题是理论研究工作远远滞后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在资金投入或者在人才储备方面。因此,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人才培养,并且呼吁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纷繁,不仅开设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还包括组织心理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形式,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缺点。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并且课程紧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属于常规的教学范围,其次,教育课堂常常存在无序的状态,并且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较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成人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不仅对学生无益,更加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感。

1.4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不是专业的心理专业出身,大多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并不熟悉,有的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在心理课堂上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往往不能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知识或技能开导学生。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充满热情并且富有责任心,但是这只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在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时,其工作质量肯定不乐观,并且有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或咨询方式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学校领导往往存在着错误的意识,许多一线教师因为任课成绩优秀,而被派往心理教育的岗位,殊不知心理教育与任课教育是千差万别的。

1.5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不对外开放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如果脱离了家庭与社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或咨询上,不仅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教育华而不实,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并且家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占大部分时间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生活,而学校教育却与这两方面脱节,严重的本末倒置。

2、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2.1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盲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是非常迫切的。心理教育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都要加以明确,加大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各个地区应该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做到读懂吃透上述文件,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必须以建立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难想象教学会取得成功。因此,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结合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3

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积极探索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要对当前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创新,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对于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而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守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教育工作方法上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指导紧密结合志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家长”般的人文情怀,既要严格要求小学生又要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班主任应切实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从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融入班级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晓京.中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电教(下),2010,(06).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

\[3\]张嘉玮.中小学班主任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3).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4

社会发展,人才辈出,竞争日益激烈,更要求人们在拥有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与同学交往、面对父母的期望与唠叨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们真切面临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教师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浸润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也表现在学校为之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之中。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有关要求,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通知》(粤教思函〔2019〕32号)部署,我校于今年5月、6月组织开展“珍惜生命,成就多彩生涯”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是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育健康心理素质的必然要求,我校领导非常重要,收到通知后的第一时间就组织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二、活动丰富,内容充实

(一)常规活动常规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广东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将举行以“多彩生涯”为主题的第一届生涯微型书设计比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涯;通过对生涯的不同阶段的憧憬,提高对生涯的好奇和关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涯规划意识,提高生涯适应力,为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二)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全员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115中学工会、德育处、心理健康辅导站联合举行以“生涯教育”为主题的115中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有心理证的教师积极参加本次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三)教师、家长、学生心理讲座三结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家长的参与,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针对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5

一、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现象愈来愈复杂多样,复杂的现实也对幼儿有着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心理呈现出复杂现象,有些是健康的、纯洁的,而有些是不良的、不端正的。如何才能发现幼儿这些心理现象,并对其健康方面加以激励,对其不良方面加以矫治呢?首先教师要懂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幼教工作者为了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应该努力积累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教师缺失心理知识是不可能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时,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而且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加之幼儿心理发展有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教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教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拥有一个健康心理,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思想、感情、行为和作风。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

1.树立良好的班风、园风,以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班集体或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得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如果班风、园风不正,幼儿的心理就会扭曲,心理就会受到冲击。相反,如果具有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风、园风,幼儿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要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就要着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园风。

2.教师要端正对幼儿的态度、行为。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心理上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有“香港脚”,小便总撒在身上,如果我们说:“走开走开,你又脏又臭。”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会使其他孩子从小形成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染上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有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以“严师出高徒”为借口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氛围,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比如,谩骂、侮辱、指责、压制、强迫、威胁、挖苦、无情的惩罚等。

2.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很有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幼儿的心理施以正面影响。

三、营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必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容易形成一种自卑感和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和关心太少。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就要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为此我们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如关切地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几天、几年,甚至一生。因此,教师平常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四、积极培养和积极防治相结合。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6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积极地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健康将是人类面向21世纪所关心的共同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健康教育则是解答这一问题的核心策略。

近年来,意外伤害在小学生中时有发生,直接危害着他们的健康,已经上升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预防和杜绝意外伤害的发生,但通过健康教育将意外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是可能的。以小学生为健康教育对象,我校2008---2010三年间,连续对两届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应对日常伤害事故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小学生应对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研究假设

2.1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应对意外伤害的知识和处理能力。

2.2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健康理念,对他们保持一个持续的健康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研究方法

3.1被试。我校小学2009、2010届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共216人,男生128人,女生188人,年龄在6---7岁。

3.2方法。采用单组实验法,辅以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

3.3实验变量。

3.3.1自变量。学校健康教育。教育内容:设定小学生日常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其处理办法,如鼻出血、烫伤、软组织损伤等。

教育方法:利用健康教育课、学校广播全员培训、红十字少年集会强化培训,自制预防意外伤害宣传页在班内张贴宣传,辅以医疗用品。采用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形式,编写鼻出血止血歌、烫伤五步曲、软组织损伤三步疗法等。

3.3.2因变量。小学生日常常见的鼻出血、烫伤、软组织损伤、外伤出血等知识的知晓和卫生技能掌握。

4.实验结果和讨论

4.1结果。2008---2010年的三年间,连续对我校两届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两个轮次的应对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其效果判定标准为:自制问卷(共有9题,内容涉及原因、症状、处理办法)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一年后知识的知晓率(知道原因和症状)和卫生技能掌握率(能初步处理)。

4.2讨论。

4.2.1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健康第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但面临越来越多的学校意外伤害,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均带来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并减轻意外伤害。那么从小学生开始,学习掌握简单的卫生常识和卫生技能,可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急救大观念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的具体体现。从结果看出,小学生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对意外伤害知识的知晓率大部分有显著提高;在健康教育前后卫生技能掌握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如学生在鼻出血时掌握局部压迫止血5分钟,在健康教育前只有2%,健康教育之后上升到现在的58%,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但从中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的益处,预期从实践中获得的健康理念,将会使他们保持一个持续的健康行为。

4.2.2根据健康教育Kap(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学生学习意外伤害的基础知识,对提高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有帮助,从而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自觉地采纳益于自身的健康行为。例如实验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平素户外活动少,运动的灵活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生活中易发生扭伤、挫伤、崴伤和摔伤的情况,利用冰块、好得快等医疗用品,教育学生学习软组织损伤的基本知识,掌握制动、冷敷和热敷的技能。小学生对医学知识很感兴趣,非常喜欢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很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结果也显示,掌握这种卫生技能的小学生,有能力从容地面对意外伤害。这对减小意外伤害对小学生的危害程度有着现实意义。

4.2.3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而小学生是健康教育的最佳目标人群,从小学习基本的医学常识,将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为将来使他们幸福地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健康行为的养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对小学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员参与并反复强化训练,经过一阶段(一年)的健康教育,卫生技能掌握率不是很高,这说明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有一定的过程,显然这一点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5.结论与建议

5.1本研究证明,对小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应对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乃至综合的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5.2以技巧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影响小学生健康态度和实践方面是有效的。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2-0083-02\[作者简介\]蒋恒凤(1968―),女,江苏如皋人,本科,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

《幼儿园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身心是幼儿茁壮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幼儿园要结合幼儿身心的发育特点,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但是,纵观当前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现状,我们不可否认,在教育策略上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幼儿所处的环境对其身心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幼儿身心特点,从物质、心理两方面为幼儿的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物质环境的创设。幼儿爱动、活泼、好奇,对鲜艳的色彩具有敏锐的感觉,结合这些特点创设环境才能吸引幼儿,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游戏之中,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如有的幼儿园在幼儿经常经过的小路上,挂满教师精心制作出来的各种有趣的小动物挂件,让幼儿取摘取,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

其次是心理环境的创设。教师要注重为幼儿创设具有安全感、有趣、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要结合幼儿不同的身心特点,引导幼儿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细节、生活体验等方面获得健康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都充满爱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逐步培养他们活动的兴趣。

比如,多开设一些“娃娃家”活动区,让幼儿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氛围,对幼儿多表示一些、亲密等,让幼儿感受教师的亲近,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感。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幼儿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更有利于身心的成长。

二、结合日常生活细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

《幼儿园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结合幼儿的身心需求,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发成长。幼儿日常的生活细节中,蕴含了有待于我们开发的教育资源。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积极探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

比如,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进餐习惯主要有饭前洗手、珍惜粮食、不挑食、饭后漱口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吃饭时大声说话,有的不喜欢吃的饭菜就不吃,有的边吃边玩等。对此,我首先发现幼儿身上的长处,对边吃边玩的幼儿,就表扬他不挑食,真是个乖宝宝,不挑食才能吸收到食物全面的营养,如果先集中精力把饭吃完了再玩就更好了。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得到了很好的鼓励,充分激发了他们追求进步的积极性,渐渐就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可以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通过多种活动开展,了解运用健康知识

幼儿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生活体验、身体情况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去了解健康知识,同时正确地运用健康知识。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知,掌握一些有关健康安全问题的处理办法,使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比如,为了使幼儿更好地了解人体内脏的每一个器官,了解每一个器官对身体的健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某幼儿园开展了“我们身上的奥妙”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园老师分别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心脏、肺、胃、肝等器官,为他们穿上酷似各个器官外形的衣服,随着医生阿姨的逐一讲解,幼儿认识并了解了每一个器官的作用。

对于一些幼儿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的内容,可以借助一些活动来形象地展示,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针对拐骗幼儿的问题,幼儿园开展《不跟陌生人走》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绘本、谈话、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知道放学后一定要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来接,不能跟陌生人离开,也不吃陌生人给自己的食品。通过主题活动的实施幼儿掌握了丰富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提升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四、随机渗透健康教育,丰富幼儿健康知识

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从他们亲历的各种小事中挖掘健康教育的资源,并进行随机性的教育,让幼儿掌握更加丰富的健康知识。

比如,当发现幼儿在吃没有洗的水果时,就及时告诉孩子,水果没有洗是不能吃的,因为上面有残留的农药、细菌等,吃了就会生病。再如,在玩耍中,一个小朋友碰破了手,大家顿时都紧张起来,我走过去把这个小朋友按到座位上,小心翼翼地给他止血,轻声地对他说:“别紧张,不太疼,血马上就会止住的。”在场的小朋友们都亲眼目睹了我给这个小朋友止血的经过,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小朋友掌握健康知识,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给这个小朋友止血的经过,如果你看到别的小朋友手碰破了,你知道怎么处理了吗?”这时小朋友们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妙招”。小朋友在我的引导下,学到了处理轻微外伤的常识。

五、加强家园合作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健康教育离不开全方位的协作与共同的努力,只有家庭、幼儿园、社会一起重视健康教育,才能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幼儿模仿能力很强,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要身教与言教并重,对幼儿进行慢慢的熏陶,让他们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为了让幼儿养成不用手捏东西的习惯,幼儿老师应该和家长沟通好,带孩子买东西的时候,不用手去捏商品,并告诉孩子乱捏是不好的行为,东西捏坏了,别人就无法再买了。

幼儿健康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园的长期努力,需要不断探索,更新教育的观念,构建具有有效性、创新性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策略。

幼儿是明天的太阳,是祖国的来来,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家、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重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与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我们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才能使明天的太阳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

\[2\]钱海娟.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及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08(26).第3卷第12期

2014年4月教育观察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8

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关注;关爱;幼儿;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70-02

在当今的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如何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他身心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所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原则,如此,则有利于幼儿形成终身受益的健康行为方式。结合我的教育教学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觉得,自始至终的关注关爱幼儿的心理健康,必将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摸索出一点心得体会,试就此提出来求得大家的指教。

1.制定周详的计划,作为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的有利前提条件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2.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1身体发展方面:小班幼儿大多数小肌肉群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不会系纽扣,有的串珠、撕纸等动作不够灵活自如等。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我为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小肌肉群的训练,如:美工活动、胶粒游戏、桌面操作和体育游戏等活动。不但促进了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而且发展了幼儿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其次,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这就使幼儿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2.2心理健康方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还重视到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不仅应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2.3生活能力方面:小班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他们又处于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天气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物。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不喜欢喝水,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针对这些情况,我将健康教育渗透进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作为了实施健康教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如:随时提醒幼儿及时主动地喝水,督促形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餐后组织幼儿进行漱口、擦嘴、散步等活动,从而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自主意识,增加他们对自我健康的认识。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3.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散队,走失、碰撞的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期,我们就开展了"跟着××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从而要求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时刻跟随着父母,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交通隐患也给予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和启示。于是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例如游戏《红绿灯》:首先将场地布置成街道的样子分配好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到,扮演司机的应该注意车子和车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走斑马线,认清行、停指示灯,过马路时要看清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行,绿灯停。

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的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因此,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还需要幼儿园、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这项任务得到更好的提高!

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还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些幼儿得到表扬时兴高采烈,做错事受到批评时就表现出极大的委屈,甚至几天不说话。这种情况说明幼儿承受能力差,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来培养其心理素质。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也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因此儿童入幼儿园后,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通过集体活动来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等得以纠正。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愿每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都来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学》

[2]《幼儿教育学》

[3]《幼教博览》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9

【关键词】数学;健康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9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9-1051-02

effectevaluationofmathsexercisesonprimaryHealthKnowledge/FanGYue-wei*,HeSong-cai,GUSong-jun,etal.*the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ofZhoushanCity,Zhoushan(316021),Zhejiangprovince,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mathsexercisesofprimaryhealthknowledge"andtoprovidecontributingfactorsforschools,teachers,studentsandparentstoreceivehealtheducation,tomaketheschoolhealtheducationasaneducationauthorities'initiative.methodsthesamecontenthealthknowledgewascompiledintoahealthknowledge"mathsexercises"or"fliers".theexperimentalgroupdidthe"exercises",whilethecontrolgroupusedthe"fliers".thebaselineandtheterminalsurveywereusedtoinvestigatetheeffectbeforeandaftertheexperimentbetweenthe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Resultsafterusing"exercises"or"fliers",theawarenessrateofrelatedhealthknowledge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intheexperimentalgroupfrom12.6%to24.3%andthecontrolgroupfrom13.6%to21.0%.thedifferencesbetween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

【Keywords】mathematics;Healtheducation;Comparativestudy;Students

健康相关行为的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1]。只有通过学习,获得了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2],人们普遍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如何让孩子们从小掌握健康知识,进而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3-5]。笔者通过多年的健康教育实践,编辑了《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并试图通过学科渗透达到上述目的。

为验证《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数学作业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效果,笔者于2009年9月对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六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范围内(除“健康促进学校”以外)的6所小学六年级学生,按区域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上所谓的“好”和“一般”学校)分类搭配分成2组,再随机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69人,对照组577人。干预前,实验组发放问卷669份,有效回收问卷652份,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发放问卷577份,有效回收问卷556份,有效率为96.4%。干预后,实验组发放问卷669份,回收有效问卷648份,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发放问卷577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有效率为97.2%。

1.2方法

1.2.1材料采用自编的《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现举例介绍如下:(1)少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过量饮酒对大脑皮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害,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适量饮酒男性每日摄入酒精不超过25g,女性每日摄入酒精不超过15g。计算公式:饮入酒量(mL)×酒精体积分数(度数%)×0.8(酒精比重)=酒精(g)。如小丽的爸爸喜欢饮酒,每天喝500g黄酒(酒精度14%)。请问小丽的爸爸每天摄入酒精多少克?超量多少克?(2)国家提倡18~55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血量200~400mL,2次间隔0.5a以上是安全、无害的。假设一个健康人热心无偿献血,每次献血400mL,他一生最多能够为他人提供多少毫升血液?(3)白开水是人体最好的饮料。一般人群日常生活需要补充白开水1200mL。小倩家的水杯容量是220mL。请问小倩每天用这种杯子喝水,大约要喝几杯(用整数)?

1.2.2调查采用根据《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调查表共有12题,题型如下:(1)正常成人运动后,心率应该控制在每分钟多少次?(2)正常男性成人每天能够喝酒精度为14%的黄酒多少克?(3)小明家有一台40英寸电视机,小明看电视至少要离电视机多少厘米?(4)每100mL可乐中约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5)正常人每天应该睡眠几个小时?(6)一般人日常生活需要补充白开水多少毫升?(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水果多少克?(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植物油多少克?(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谷类多少克?(10)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液?(11)正常成人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12)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多少毫升?所有被调查学生均进行基线调查,干预后再进行终末调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发展减慢了[6]的规律,在学生们做完作业后45d,进行终末调查,调查表同基线调查。总体知晓率=总答对题数/总题数×100%;单题知晓率=该题答对数/总人数×100%。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1.2.3干预基线调查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为了控制调查质量,笔者对教师布置作业的重视程度进行限制,印制了调查导语,统一了口径,借“创卫”的理由叫实验组完成《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对照组学生阅读健康知识宣传单,作为学生家庭作业,在1周内完成,告知以后要考试。

1.2.4统计处理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统一编号后,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小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教育宣传单后,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2组均提高(p值均0.05)。而终末调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干预前后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后,实验组各知识点均有显著提高(p值均0.05),其他均有提高(p

表1不同组别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

知识实验组基线(n=652)干预后(n=648)对照组基线(n=556)干预后(n=561)

正常成人运动后,心率应该控制在每分钟多少次?28.837.0**29.123.4*

正常成人每天最多摄入多少酒精量?05.2**00.7*

看电视时应距离电视多远?04.6**05.2**

每100mL可乐中约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4.113.6**2.715.5**

正常人每天应该睡眠几个小时?20.145.5**19.433.7**

一般人日常生活需要补充白开水多少毫升?1.76.2**4.511.9**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水果多少克?21.936.0**17.636.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植物油多少克?5.119.8**2.517.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谷类多少克?11.830.2**13.119.3**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多少毫升?42.256.0**54.148.8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9.216.2**14.216.9

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多少毫升?6.321.3**6.123.4**

注:与基线调查比较,*p

3讨论

3.1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对健康知识的传播效果更加有效运用日常使用的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发放健康教育文字资料,45d后可以使学生记住学过内容的21.0%,其记忆效果接近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学习1月后记忆能够保留21.1%[7]。而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进行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45d后可以使学生记住学过的相关健康知识24.3%,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比一般的健康知识传播活动学习效果更好。

3.2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的内容选择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健康教育优势就是发挥数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健康教育,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一般都是作为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渗透在例题、习题之中。教师利用一串串的数字,适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则更生动、直观,有效[8]。本研究中与六年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如运动心率、睡眠时间、水果摄入量,相比其他各知识点始终得分较高,就证明了这一点;而需要计算的知识点(如心率计算、酒精摄入量计算)通过数学练习传播更加有优势。

3.3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不应局限在家庭作业本研究中,看电视至少要保持多少距离,本来是一个非常相关的问题,但学生干预前后都掌握的较差。原因可能为:一是教师把预防近视知识关注在了读写姿势方面;二是此健康知识数学题是个动态的计算过程,比较难,因此需要关注与讲解。

3.4学科渗透对于师资培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贡献[9]健康教育数学学科的渗透不但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了健康知识,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获得健康知识和教学经验。

3.5在小学推广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的可行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练习仅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练习方式,设计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索的练习[10]。进行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9]。

4参考文献

[1]马晓,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59.

[2]喻坚,唐佩佩.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思考.四川体育科学,2005(1):82.

[3]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41.

[4]郭喜青.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5):10.

[5]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8,19(3):212.

[6]冯凌,孟强,李文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单词记忆中的应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3):35.

[7]金大鹏,主编.健康科普演讲教程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

[8]汪建红,王芝平.初中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环境教育,2004(9):32.

[9]汪人.渗透式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48-50.

[10]凌国伟,黄伟星.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师,2009(1):132.

心理健康小常识篇10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本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4、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5、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逐步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逐步做到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红领巾广播站、多媒体教室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二)

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将继续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职业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本学期我们将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继续开展心理健康课

在预备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课,每周1课时。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格水平。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将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普及、提高学习效率系列、学习认识自我系列(性别意识、自己的价值、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技巧系列(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情感系列(包括师生情谊、感恩父母、什么是爱情)、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价值观澄清)等。本学年的课程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由课堂向外延伸。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心理活动课几乎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几乎每节课学生都有活动可以参与,甚至还有户外活动课的内容。

2、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工作

咨询与辅导是达到学校心理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延续了以前的传统,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15-13:00,丁洪春老师和郑佼佼老师会在心理咨询市或各自的办公室,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或预约,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各种形式及时必要的咨询、辅导。实践下来,这个部分的工作经过验证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不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而且好的口碑也在同学中传播,使得更多同学了解到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

3、网络BLoG公告站

考虑到学生上网的不便利,信箱设立的效果不佳。本学期网络BLoG的工作相对减少,仅针对课外拓展、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普及。一些学而有余力的同学在上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并和老师进行交流。

4、管理心灵絮语栏目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与学校青春藤文学社联合,刊登一些文章介绍心理学常识,同时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5、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全体测试儿童团体智力测验、Y-G人格测验,个别测试SCL90等来完成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预测学生状况,防范于未然。配合教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从以往工作的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往往会被大家忽视或者轻视,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希望通过新学年的努力,既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也能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崭新的形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年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方向分析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学年的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体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教师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设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咨询室设星星知我心信箱,专人解答学生来信;咨询室设星星和月亮谈心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5、编辑心理健康小报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两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展开。

8、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块,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档次,让更多人来支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动材料,如照片、稿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