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3:49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1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是属于学生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自己,把自己的地理知识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地理知识,遇到不能解决的能够与同学教师一起分享,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战胜自己,丰富自己,致使自己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应注意自身的角色,不应再像过去一样,依然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自顾自的讲解知识。教师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随时为学生的学习做指导,牵引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师还要在学生需要一起讨论、一起探讨时,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学生自由、轻松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才能,说出自己的不解,大胆的寻求帮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像是游戏、视频、课外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只有自己参与,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才算是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才算是真正的体验地理的学习,懂得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才能够愿意在遇到问题时,积极的去探索,从而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创造高效率的、完美的地理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负责的将地理知识简单、清晰的教授给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不断的充实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去学习,接触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更有文化内涵,素质修养,让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越来越美好;其次,教育还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一直跟随者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去充实自己,填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让自己的地理课堂更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工程中,应认清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尽可能的让学生接收到更为清晰、明了的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最后,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去学习地理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状态达到最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用适当的方法去教导学生,使其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学习地理,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所要记住,练习的知识点也是数不胜数,课下几乎没时间练习地理知识点,也有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学习心理,觉得学习地理会影响自己其它科目的研究与探索。在高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主要还是因为地理没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重要的印象,还不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想起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知识,总而言之,就是地理没能够及时的打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没能够产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努力,尽可能的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其能够在课余时间想要去学习地理知识,想要去知道关于地理更多、更广、更深层次的知识。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在传统、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逐渐的改变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让其地理教学丰富多彩,引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关注度,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求知欲,愿意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去课外实践,强化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度。教师还可以根据每堂课所要教授的地理内容的不同,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方案,让地理课堂更加有趣、更加的适合学生听讲,学习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时,可以灵活的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气候状况用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也可以把视频设计成漫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此章节学生的印象。其实,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这样的地理课堂是比较轻松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也很愿意在这样的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提高兴趣;课堂效率;转变方式;答题技巧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能自主的完成任务,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牢固。课堂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把课堂的效率提高了才能把上课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由于高中阶段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加深,知识面拓展,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采取有趣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也就得到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不同的地理内容需要不同的方式教学,老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和谐相处。这些方式的改变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地理的学习不应该是死板的灌输式学习,而是应该注重学习的技巧和策略,在答题时也应该注重答题的技巧,有时候掌握相应的技巧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一、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到了相应的地理基础内容,但是毕竟高中地理的知识面更广、难度更大,所以很多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如果按照这种的状态发展下去,学生的地理成绩会不断地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尽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课程讲的尽量生动一些,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实行补课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点滴的进步都进行鼓励和赞赏,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够增强。

其次,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中既有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基础好的带动基础差的,实现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不同的小组都进行解答,例如: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可能有些小组只是考虑到自然因素,包括适宜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这时如果有小组提到了经济地理因素,包括运输条件、价格、税收等经济条件,老师就可以对回答全面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小组之间就为了获得奖励形成竞争,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学习地理,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产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及例题看一遍,把不懂的内容做一下标记;还可以把难度大的内容通过纸条的方式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进行统计综合,把统计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在课前备课就能抓住重点,把学生的难点充分的了解,在讲课的时候就能够有针对性。课堂的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占学生所学知识的大部分,所以,老师的授课方式和讲课方法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效率。

其次,老师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授课方式。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能够更生动、更直观的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学习,尤其是地图地球章节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如果老师只是通过在黑板上板书画图的方式讲解,许多学生并不能理解,这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章时,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就能够直接的进行地球的移动,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夜进入昼的是晨线,从昼进入夜的是昏线。通过这种多媒体的方式会使学生对地理的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三、老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

首先,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这样会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老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教学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和活动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进行授课,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其次,老师转变方式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转变。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够和老师互助交流,老师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找对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的学习。

四、答题技巧的应用

首先,地理是一门理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它更侧重于通过各种因素的分析、归纳一些繁杂的地理材料,进而推导出一些结论和规律。所以,地理的学习并不是只靠记忆就能够学好的,更重要的还是进行理解和运用,知道了地理的这个基本特性之后,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把基础知识理解透彻,然后把基础知识运用到地理的材料分析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地理学习的内涵。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兴趣培养;中图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复杂学科,很多理解力或记忆力稍差的学生,学习会较为吃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是促使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实行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想以及性格与爱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这一点,实行差异化教学。高中地理学科的差异化教学主要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及好胜心两个方面入手。

1.结合学生的好奇心

每个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会有一定的好奇,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学生寻求答案的兴趣进而展开教学。如在讲到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时,可以先留下一个问题“你知道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或“地球上为什么有陆地与海洋、山地与盆地等不同的地貌区分?”等。不同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而带着思考进行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下去。

2.结合学生的自尊心与好胜心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进行。教师可以将地理学习成绩不均等的同学分到同一组,并着重强调整体成绩的重要性。地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了保证自己的良好成绩会积极帮助同组地理成绩差的同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分数,保证小组成绩的基础上确保自己的成绩。而地理成绩偏差的同学受自尊心与好胜心的驱使,会加大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投入,逐步提升自己的地理成绩,争取在不拖小组后腿的基础上为小组成绩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通过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实现差异化教学是促使学生提高地理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实现差异化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1.“讲与说结合”模式

“讲与说”相结合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式与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如在讲到中图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时,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积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思考“人口激增对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会依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讲与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2.趣味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困倦、听不进去等状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采取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1)知识竞赛。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板书或提问的回顾方式,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如在对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复习时,可以就中国黄图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美国田纳河流域的治理、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以及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等不同方面的不同问题进行出题。将各个知识点适当的混杂起来,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还有促使学生增强分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突破。

(2)地理课堂“小老师”,即让学生走上讲台去讲解。地理知识复习时教师可以提前将要复习的部分详细的分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通过公平抽签的方式抽取部分内容作为其需要讲解的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小老师”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备课时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会意识到老师讲课时的心态,从而促使其在接下来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授时更加仔细与认真,促其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实现以多媒体为主的高科技手段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与思维是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逐渐拓展的方法。如中图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包含了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不容易被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地球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感。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地球的运转以及经度、纬度的变化等,逐渐掌握该方面知识的掌握技巧,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四、改善师生关系,缓解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严重的僵化了学生的思想,在新时期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打破桎梏的教学环境,改善师生关系,缓解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因其对教师的敬畏而对学科印象产生一定的变化,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师生之间朋友式的交流,有利于改善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印象,促其学习兴趣的提升。

五、理论结合实际

地理知识是与自然或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或理解程度的加深。如在讲到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可以充分将中国的“神舟”系列的航天飞船联系起来,从“神舟”系列的试验成功论及各项高科技手段在地理中的应用。目前中国各项灾害的防御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的寒潮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遥感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讲述:通过遥感技术的监控可以监测到寒潮的范围、从而促使各部门加强防范。这种深入的讲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总结: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复杂的综合性学科,要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革新提供借鉴,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世玲.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4,3(06):3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新课改以后教学工作不再以应试为最终教学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体现,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相符的[1]。高中地理教师是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转变老师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传授教学知识为主,一般工作两三年的教师就能够很熟练地进行教学,往往只是看一下教材就开始授课。但是现在的课程教学除了有50%的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有40%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剩下10%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当前地理老师在教学方面要产生一定的紧迫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不被时展所淘汰[2]。现在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形成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师面对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可能就会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不能够充分挖掘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3]。例如一所学校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时候,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好,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使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实验过程中老师通过挤压吸耳球产生风让纸条飘动,然后问学生纸条为什么会飘动,并且提醒学生有了答案请举手回答。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氛围被激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拘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揣摩学生的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别的同学做出点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最终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方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方面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在必行。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接下来我们将就这几种方式展开详细的论述:

1.通过实践带动课本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学生之间思维方式以及综合素质也存在差异。而传统的教学目标是预设性目标,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求[4]。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将文本式教学转变为实践式教学。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尝试探索答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简单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2.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考试难点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来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高中地理教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该将地理知识与日常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能力的展现。

3.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高中地理教师要纠正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是不能够只停留在纠错的层面上,要能够重视纠错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作用。例如,高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的时候面对地面冷热变化,学生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三步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4]刘星董,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刊,2014,(7):127―129.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5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方法

1、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比如我在讲“中图版”的《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地球各圈层的插图,把图上的信息逐一?找出,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各圈层的文字介绍,两相对比,学生对各圈层的特点、所处的位置就认识得比较深刻了。然后我再布置学生完成画图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同一?幅图上把各个圈层都表示出来。这时学生会比较完整地画出地球的圈层图,而之后只要提起地球的各个圈层,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零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此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静止的,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例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相关的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

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备课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统筹安排(讲多少、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实验课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如“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27

总体而言,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地理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学。适应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的实际要求,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教学方法必须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切合教学实际,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基本要求,才算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必须服务于教学活动,这是从方法服务于目的的角度而言。抛开教学目标只谈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对方法好坏的评价,不是看方法本身,而要看方法是否能够促进目标的实现。如果想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到切合教学的实际。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最大的教学实际就是应考,我们把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大纲、研究考试试题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量。如今,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增长,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仅仅研究试题是不可行的。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方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方法不在于求新求异,而在于追求实效。

首先,要重视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同于一般的景观图片、幻灯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地图的使用更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概括的表象,对学生的思考更具有启发意义。了解基本的地图符号,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功,也非常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地图是一种模型化的语言,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能够集中地反应很多有用的信息。仔细研究新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中,图象的内容和所占比重都有大幅度地增加,而且表达更加多样化,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时代气息。如果我们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好好利用这些地图,则对我们的地理教学具有很大意义。我们的地图需要反应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了解什么样的实际,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抽象概括。其目的不同,结构也会不同,功能亦有所不同。地形图要表达地形的分布,经济联系图又须表现出不同经济部门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两种图就完全不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模型化”的思维,提高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在这里,重点谈一下研究性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师生互动,形成更为活跃、更为有效的教学。比如,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建筑一般是坐南朝北;比如,为什么会“月有阴晴圆缺”;比如,为什么会有“时差”;比如,你怎么理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一些看似常见的现象,则可以适当地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关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等课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加以形象地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方便我们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形象的展示。如:地球的运动等,这个概念就比较抽象,然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便可以一目了然,既方便了学生理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耗费大量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内容,有了多媒体,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多媒体技术受时空的限制比较小,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现在,有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积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地理教学,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从网上获得的丰富资源融入到自己的课件里,补充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7

一、地理教学方法及其最优化的界定

1.地理教学方法的含义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深化,人们对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认识也进了一步。现在比较认同的表述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2.地理教学方法的新特征

地理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学科性质,具有继承性、创造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特征:

(1)以学习观为基础

学习观包括现代教学中的知识观和学生观。知识观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每个人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观指出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而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方法的根本落脚点,要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认知目标的实现,而且要重视情感的激发、师生互动交流、认知目标与非认知目标的综合追求。新课改关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它把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到了课程理念的高度。

(3)以发挥学生能动性为中心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

(4)以多手段组合优化为关键

面对地理教学的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滞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阻碍新课改的深入,所以我们要求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组合起来,构成能更好发挥教学效果的整体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发展。

3.最优化理论和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界定

最优化教学具体反映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上,就是指对原有的优秀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并根据教学实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用最少的教育资源,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选择依据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就要落空。

1.尊重地理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必须尊重这种规律的客观性,努力克服地理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的主观臆断,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比如,如果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那案例教学法就是最合适的,这时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准确的材料,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发现规律的能力。

2.遵循学生发展阶段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新课程内容的安排从整体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如何掌握地理知识的,他们对地理的兴趣怎样才会产生,在什么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成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样增强的等等。对于高中生,应以逻辑推理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操作、实习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联系教师自身条件特点

好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忽视了教师的自身条件特点,即使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总是随着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教师的特长、优势和弱点、不足都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有的教师善于组织学生活动,那么就可以多开展课堂讨论、质疑释疑、组织课内外演讲比赛、教具制作等参与式教学方式。

三、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为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改观。这种改变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做出全新的改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尽可能地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由此转变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并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不再是传统教学下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死板的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强调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向上的参与学习。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分数,而进一步转向对于能力提升的考查。学生不再做“分数的奴隶”,而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一、联系实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地理本身就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地理学中的许多知识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土地荒漠化、城市化、逆城市化等等这些名词,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切身实地的体会到:“地理无处不在,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只有当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知识近在咫尺时,他们才会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而新课改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在讲到关于区域水土流失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到自己身边的水土流失现象,组织小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归纳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培养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总而言之,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各方面加以合适引导,使地理学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二、利用先进技术,引进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也迅速普及。多媒体运用大量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展示课堂知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归纳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培养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也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教案,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提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精心挑选案例,充分挖掘素材

真正好的案例是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高中地理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搜集大量有效、有趣且高质量的案例,切不可草草了事敷衍塞责。因为案例教学需要一定时间去搜集和准备,而高中课程多且繁重,教师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独立完成案例搜集工作。所以现在教师一般都直接搬用教材上的案例,自己编写的较少,学生提供的就更少。但是教材上提供的案例终有局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多人组成一个团队进行搜集。可以在年级范围内进行协调、组织,也可以在校际范围内进行交流合作,定期展开研讨和合作。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案例。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不会停止,其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该如何尽可能地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英语人才,这是每个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地理学习中。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我相信,通过广大高中地理教育者的不懈努力,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一定会不断改进,为高中地理课堂增添不少魅力。

参考文献:

[1]韩方志.论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4).

[2]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教学 策略创新

一、引言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教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对高中的地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学形式下,要求地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高中的地理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可以顺利完成。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为进行教学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方法

1.转变教学主体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且老师教学过程之中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让学生自主探讨的部分。现在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创新互动发言的过程只有10%,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并且随着新的教学技术在高中教学之中普及,老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技巧。同时老师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此外老师也要学会使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使高中的地理教学课堂真正上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理念在高中教学课堂之中的普及,要求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偏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和钻研精神。目前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最常抱怨的就是学生的基础不好,教学过程不顺利,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后,同学就会在课堂之上,踊跃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老师就更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更好的解决,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无形的增加学生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要求我们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理念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同学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每个教学主体相结合,达成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例如,老师再讲“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候,可以向同学提问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多少。此时同学就会从自己所了解之中进行筛选,得出三峡可以发电和防洪、三峡修建要进行大移民、三峡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等等答案。此时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将问题进行归纳,之后再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之后在进行大讨论,这样完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化解问题的重难点,从而辩证的看待三峡工程,丰富学生对三峡的认识,完成教学目标。

4.将考试难点融入教学之中

在进行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在一定的教学之后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但是作为这种传统的考试,我们也要进行转变思路,寻找其他的途径改革。比如老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融入考试之中,同时老师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之中体会地理教学的魅力,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与课堂之上不一样的内容,丰富学生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之中体验地理教学的魅力,还可以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掌握相关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才可以进行考试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增加自己的信心,老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安排教学。

5.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老师要通过教学过程之中提问和课后作业,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老师不能仅仅放在单纯的改错和纠错之上,更多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热力环流”的知识,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部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首先要进行动画演示,之后讲解热力环流,这样分析出典型的错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学难点,还可以通过思维运转,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高中教育呼吁创新。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整改,老师要不断的创新,积极地吸取新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改变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促进教学的发展,实现更好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小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写算(教研版),2014.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探索活动教师的角色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些被前人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借鉴和参考的,学习方法问题是能够通过研究、讨论,将这些基本原则和规律性的东西与自己现有的学习方法作一比较,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并在学习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为已所用,不断地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的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

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备课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统筹安排(讲多少、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实验课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如“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四、使用教材的转变